数字教学资源视角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谈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谈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lv l u d rt n ig e e e , n e a dn mply blt h ud ma trt re kn fr lt n, rfs in a a iy a d e ly bi t k o e g e c i g a d s iltann s o a ii s o l se h e idso eai poe so a c p ct n mpo a l y n wld e ta h n n kl r iig, y o l i c mp e n ie q lt nd k l ti te u a n a y o mp o i mp o a ii fh g r v c to a sud n s t o u n c liaig su e t o rhe sv uai a s i1 s h fnd me tlwa f i rvng e ly blt o ihe o ai n y .I y l t e t o fc s o utv tn td n s
能 力培养 水平 的根 本途径 。
Absr c : F r t e p rp cie o mp o me te ly blt s a p tnil UC E S o r es n a sa ls e lb rma k t n h e uc o ta t om h e s e t f e ly n ,mp o a ii i oe ta S C S fwok r i n e tbih d a o r e.I t e d tin v y
杨 春 生 Ya gC u se g 孙 明 艳 S nMig a n h nh n ; u nyn
( 吉林 广播 电视 大 学 , 长春 1 0 2 3 0 2)
(inRa i n ee i o ies yChn c u 3 0 2, hn Jl doa dT lvs nUnvri , a gh n 1 0 2 C ia) i i t

略谈“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略谈“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略谈“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角色和意义不断得到强调和重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就业需求,因此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需要不断调整和创新,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

一、理论指导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在“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需要注重理论指导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传统的就业指导主要是围绕着简历制作、面试技巧等就业技能进行培训,而“互联网+”时代下,学生的就业需求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需要更加注重理论指导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和实用的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就业市场。

二、大数据分析助力就业发展在“互联网+”时代下,大数据分析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高校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学生的就业信息和市场需求,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就业市场的动态和趋势,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的就业指导服务。

通过大数据分析,高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和就业意向,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就业指导服务,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互联网+”时代的就业市场。

三、创新就业指导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就业指导模式。

传统的就业指导主要以线下讲座、面对面指导为主,而“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可以通过建设在线就业指导平台、开展线上就业指导课程等方式,创新就业指导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就业指导服务。

通过线上平台,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就业信息、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的就业自主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就业市场。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任务。
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职院校学生 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为学校
和学生提供参考。
研究目的与方法
研究目的
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及问题,探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有 效路径。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现状 及需求,分析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和建议。
提升就业能力的路径
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 提升就业能力的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 面:一是加强专业技能的培养,提高 学生的专业素质;二是注重综合素质 的提升,培养学生的非专业能力和通 用技能;三是加强求职技能的培养, 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和职业规划能力 。
研究展望
深化对就业能力提升路径的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和构成也在不断变 化。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对就业能力提升路径的研究,探索新的提升策略和方法。
案例二:某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改革
背景介绍
某高职院校针对传统实践教学中的不足,为了提高学生实 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进行了一系列实践教学改革。
2.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
学校与企业合作,邀请企业专业人员担任实践教学指导老 师,同时加强现有师资队伍的培训和提高。
实施步骤
该改革通过以下步骤实施
1. 改革实践教学内容
更新教学资源
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及 时更新教学资源,包括教材、 设备、软件等,以适应就业市
场的发展。
实施措施二: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建设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通过自建或与企业合作的方式,建立符合行业标准的校内实践教 学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
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新就业形态下高职学生以职业胜任力为核心的就业能力培养

新就业形态下高职学生以职业胜任力为核心的就业能力培养

新就业形态下高职学生以职业胜任力为核心的就业能力培养作者:***来源:《教育与职业(上)》2020年第08期[摘要]建立在信息数字技术革命基础上的新就业形态,对提升高质量就业、优化就业资源配置、增加社会就业、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具有重要作用。

但是,新就业形态所带来的职业生涯的无边界性、雇佣方式向弹性化、职业认知向自我封闭性、就业状态向不确定性等特点,给高职学生的就业前景带来诸多新的挑战。

文章结合职业胜任力理论,以个体的特色发展和综合能力的动态迁移为逻辑起点,构建反馈能力、沟通能力和行为能力三维度的培养体系,从职业基础技能、职业元认知、职业复合技能、职业发展潜力四个方面推进高职学生以职业胜任力为核心的就业能力培养。

[关键词]新就业形态;就业能力;职业胜任力;高职院校[作者简介]林栋(1982- ),男,江苏常州人,常州大学,助理研究员,博士。

(江苏常州 213164)[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组织发展视域下新生代员工的就业转型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2018SJB630141)[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0)15-0075-06随着世界经济流动加快和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新的经济产业模式正在蓬勃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正式提出“新就业形态”的概念,标志着国家对新就业形态的政策进入鼓励发展阶段,也体現了新时代就业和用工的变化和趋势。

相对于传统就业形态,新就业形态是建立在互联网等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数字经济等产业革命的基础上,伴随着大众消费升级迭代而出现的新领域就业,具有新的就业观念以及与之相应的新的就业方式。

在新就业形态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的高职教育也面临诸多挑战。

随着企业赖以生存的内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以长期雇佣、固定职位和线性职业为特征的传统职业发展路径已经逐渐向短期雇佣、平台创业、灵活就业和智能工作等方向转变。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方法浅谈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方法浅谈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方法浅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迅速进步,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专业已经成为了高职院校中备受青睐的专业之一。

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高校对于计算机专业的教学模式也需要不断进行优化,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同时以就业为导向,培养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计算机专业人才。

本文将从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优化方法以及以就业为导向的重要性进行浅谈。

一、就业为导向的重要性首先要明确的一点,高职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最终的出路就是就业,因此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为社会输送更加合格的专业人才。

在计算机专业中,计算机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地变化。

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必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其具备与市场需求相符合的技能和素质。

以就业为导向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还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

现代社会对于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模式能够培养更多的具备实际能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技术支持和服务。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优化成为了当下重要的课题,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进行优化呢?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二、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需要对课程设置进行优化,以培养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在课程设置方面,高职计算机专业可以增加一些与市场需求更加贴合的课程,如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的课程,同时也可以减少一些相对过时或者市场需求不大的课程,使课程设置更加贴合市场需求。

在教学内容方面,高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可以围绕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教学,引入更多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引入一些国际前沿的技术和理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发展能力是指适应现代社会 的发展和现代企业用人 现在 2 O岁的年轻人在今后一生的工作时间内, 职业
单位 的需求 , 有终 身就 业 的机 会 和能 力 , 要 包括 具 主 的转 换 将会 达 到 6— 7次 之 多 。这 种 情 况 表 明 , 一个
适应变化和 自我开发等综合素质能力 。

高职毕 业 生应 具备 的就 业 能力
职业岗位能力和个人持续发展能力 。职业 岗位能力 持续发展的。高职毕业生应 当具有高等教育人才所
是指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 理论知识 、 操作技 能和 必须 的持续 、 综合能力 , 才能适应可持续社会发展的 专门技术的应用能力 , 主要包括核心技术 、 基本操作 全面要求 , 这也是高职就业导向中的适应性要求 , 体 技能和职业方向专门技术的应用能力等。个人持续 现 了人 才发 展 的后 劲 。美 国劳 工 部 一 项 研 究 预 测 ,
型人才。这种矛盾的现象 , 明 目前 的高职毕业生 职毕业生在职业生涯 中不断 获取新 的技能与知识 、 说 的能力结构还不太适应社会 的需要。如何增强高职 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 , 毕业生从事职业 活动所 指 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 方面要解决好 高职院校的定 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 习方法 , 一 包括制定工作计 划的 位问题 , 在专业设置 、 人才培养模式 、 教学 内容等方 步骤 、 解决实 际 问题 的思路 、 立学 习新技 术 的方 独 面都必须以就业为导向, 以市场 为导 向。另一方面, 法 、 评估工作结果的方式等。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 向是基于我 国新的经济条 距离上岗” 。因此 , 高职毕业生首先应具备相应的职 件确 立 的新发 展 观 。毕 业 生能 否顺 利 就 业关 键 看 两 业 岗位能力 。职业 岗位能 力 主要 包 括 专业 能 力 和 方

数智赋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数智赋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数智赋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摘要:在后疫情化、经贸摩擦等诸多因素的联合冲击下,大学生就业创业形势愈加严峻。

与此同时,人类社会已进入数字时代,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5G移动互联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一方面在加速经济、社会及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另一方面也不断冲击着传统的就业创业观念,并对大学生的创业能力提出全新要求。

在当前经济转型和就业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就业成为高校教育的一个内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和职业竞争力,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然而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实践,已成为高校教师和教育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与时代同频的重要性《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贯穿高校学生培养全程,旨在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提高其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从而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为社会发展输送优质人才。

双一流高校的评价标准就是产出符合国家需求的一流人才和成果,课程教学是否符合社会需要将影响高校输送人才的质量,在产教融合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是否紧贴区域地方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是否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人才市场的接轨,这是高校教学效能评价的关键点。

而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多采用就业形势讲座、政策咨询等形式,内容也多是一些就业信息、求职技巧,课程内容的滞后性,导致课程针对性与应用性不高,而教学模式的固定化,严重影响了教学效能的发挥。

将数智思维贯穿于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才能避免“纸上谈兵”,提升课程的深度和广度,加强教学的应用性与实践性。

受到疫情、经济形势等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越加困难,但除了外界环境的冲击,毕业生自身就业观也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

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是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但现在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多采用理论课程,教学主体主要是思想政治辅导员,辅导员往往缺乏行业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缺乏行业领域导师的参与,缺少最新行业发展信息输入,这让学生认清职业形式、找准职业目标存在一定的困难,更难以达到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及实现职业体验教学。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路径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路径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路径目录一、内容概要 (2)1.1 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与意义 (2)1.2 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重要性 (4)1.3 研究目的与方法 (5)二、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现状分析 (6)2.1 数字技能水平 (7)2.2 信息意识与创新能力 (8)2.3 跨学科整合能力 (9)2.4 数字道德与法规意识 (10)三、教育数字化转型对高职学生数字素养的要求 (12)3.1 技术创新与应用 (13)3.2 数据驱动决策 (14)3.3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 (15)3.4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16)四、高职学生数字素养培育的路径 (17)4.1 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 (18)4.2 丰富实践教学环节 (20)4.3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21)4.4 家校社协同育人 (22)4.5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 (23)五、典型案例分析 (25)5.1 某高职院校数字素养培育实践 (26)5.2 其他高职院校成功经验借鉴 (27)六、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29)6.1 技术更新迅速的挑战 (30)6.2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挑战 (31)6.3 学生个体差异的挑战 (33)6.4 加强数字道德教育的挑战 (34)七、结论与展望 (35)7.1 研究结论总结 (36)7.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7)7.3 对高职院校的建议 (39)一、内容概要夯实数字技能基础:强调计算思维、数据科学等核心技能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数字化工具和方法,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拓展数字应用能力: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各类数字化平台和工具的使用,如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以便在具体场景中灵活应用。

培育创新与协作精神:鼓励学生在数字化环境中发挥创造力,进行项目式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强化网络安全意识:提高学生对网络威胁的识别和防范能力,培养安全上网的习惯,确保数字化学习的顺利进行。

完善数字伦理教育:引导学生在数字化世界中建立正确的价值观,遵循道德规范,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健康与和谐。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视角转变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视角转变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视角转变1. 引言1.1 产教融合对高职院校的影响产教融合是指产业界和教育界之间的紧密合作,旨在将企业的实际需求与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人才培养模式相结合,促进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在这一背景下,高职院校受益良多。

产教融合为高职院校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实践机会。

企业与学校合作开展实习、实训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就业渠道和实践平台,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行业需求,提升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产教融合促进了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的对接。

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课程设计、教学项目,高职院校可以更好地了解企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模式,确保学生所学知识与市场需求相匹配,提升就业能力。

产教融合为高职院校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优势,促进了学校与企业间的合作与共赢,推动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这种合作模式势必将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方向,为学生就业创造更多机会。

1.2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在当前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变革,大学生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就业竞争和更广泛的就业市场。

而拥有良好的就业能力,不仅可以使大学生更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也可以帮助他们实现职业晋升和事业成功。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具备较强的就业能力可以使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发现和把握就业机会。

就业能力直接关系到大学生就业的质量和稳定性,可以有效降低就业风险和提高就业成功率。

具备优秀的就业能力还可以增强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和应对工作中的挑战和压力。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机构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只有不断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推动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

高职院校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更需要注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就业视角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就业视角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就业视角下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摘要】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

本文对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中,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就业创业能力培养【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236-02就业是民生之本。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面对当前依然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正教学[2011]12号)强调,要“继续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

党的十八报告明确指出:要“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

”如何促进大学生就业?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教授在接受记者关于“我国‘十二五’:促进大学生就业着力点在哪?”问题访谈时强调:提升就业能力仍是大学生就业核心。

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责无旁贷,理应承担起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和就业创业能力的重任,促进学生顺利就业,这也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

文章谈谈我们在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实践中,以就业为导向,加强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一些粗浅的探索。

一、加强理论教育,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理论修养职业道德的形成是一个知、情、意、信、行统一和谐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由认知到内化再到外化的过程。

正确的思想认识是正确行为的先导。

计算机数字化教学在高职高专教育当中的应用

计算机数字化教学在高职高专教育当中的应用

计算机数字化教学在高职高专教育当中的应用1. 引言1.1 数字化教学的定义数字化教学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和创新,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的教学方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数字化教学已经成为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是主导者,通过口头讲解和书面教材传授知识,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

而数字化教学则打破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数字化设备和网络平台,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互动,使学习变得更加灵活和个性化。

数字化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

通过数字化教学,教师可以更好地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个性化指导和帮助,提高教学效果。

数字化教学已经成为高职高专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2 高职高专教育的现状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定位是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满足市场需求。

当前,高职高专教育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传统教学模式下存在着师生互动不活跃、学习氛围不浓厚的情况,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教学资源不均衡,部分学校设备陈旧,师资力量不足,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教学内容和方式相对滞后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导致学生就业能力不足。

由于传统教学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受到制约。

面对这些问题,高职高专教育需要借助数字化教学手段来进行改革和创新。

数字化教学将传统教学内容数字化、在线化,师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学习和交流,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数字化教学还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效果。

数字化教学在高职高专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1.3 数字化教学在高职高专教育中的重要性数字化教学在高职高专教育中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数字化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教师可以更加便捷地设计和布置课程,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浅谈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不 高 、 合 能 力 不 强 . 乏 就 业 的竞 争 力 。 综 缺
3 校 就业 与 创 业 指导 工 作 不 到位 在 市场 经 济 条 件下 . . 学 毕 业 生 和 用 人 单 位 实 行 双 向选 择. 就 越 来 越 凸显 出就 业 指 这 导 工 作 的 重 要 性 。就 业 指 导 不 仅 对 毕 业 生 就 业 去 向 、 人 行 用
育 的主要任务就是面 向就业培养高等技术应用专门人才。 其
培 养 目标 要 求 学 生在 德 、 、 、 等 方 面 得 到 全 面 发 展 的基 智 体 美
础 上 . 得 某 一 特 定 职 业 或 职业 群 所 需 的 实 际 能 力 , 学 会 获 即
做事 , 会从业。 以。 学 所 高等 职业 教 育 是 以就 业 能 力 为 本 位 的
然 存 在 着 人 才 高 消费 现象 . 些 企 业 用 人 一昧 追 求 高学 历 . 一 人
才 结 构 不 够 合 理 一 些 企 业 一 味 追 求 毕 业 生 的 以 往 工 作 经 历 . 愿 意 招 收应 届 毕业 生 。 这 里 . 方 面是 因 为一 些 学 生 虽 不 一 然 通 过 努 力 获 得 了就 业 机 会 . 由 于缺 乏 应 有 的基 础 职 业 素 但 质 。 以适 应 职 场 要 求 , 使 许 多 用 人 单 位 心 存 顾 虑 ; 一 方 难 致 另
2 校 教 育教 学 工 作 的缺 陷 。 高 职 院校 的办 学 中, 是 . 学 在 凡 与 企 业 结 合 紧密 的学 校 。 生 就 业 情 况 就 好 。 其 主 要 经 验 是 学 学 校 能 及 时 应 对 市 场 需 求 变 化 . 活 调 整 人 才 培 养 的 专 业 结 灵

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基于“双师素质”教师教育的视角

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基于“双师素质”教师教育的视角
指 某 个 职 业 所 需 的特 殊 技 能 。基 本 就 业 能 力 包 括 一 个 人 的 世 界
从上 个世 纪 9 年代 开始 , 0 作为劳 动力市场政 策分 析的重要 研究工具 , 就业能力( lyb i ) 欧美 被广泛应用于大学生就 e oait 在 mp ly 业问题 的研 究 。但是 , 就业能 力并不是一个新兴 的词汇 , 有研究 指 出 , 在 10 就 已经 有 人 提 出就 业 能 力 的概 念 , 早 9 9年 比如 ,
习和 综合素 质的开 发而获 得的能够 实现 就业理 想 、 足社 会需 满
要, 在社会生活 中实现维度 . 2 高职学生 就业能力是一种 综合性 的能力 , 在构 建其维度 时 ,
工 作 的 行 为 特 征 。Jc ulnPR bno 2 0 ) 为 就 业 能 力 aqey .oisn(0 0 认 (m lybly 也被称 作工作 预备能力 ( braies kl , e po ait) i j dns si) 指的 o e 1
生就业问题十分突 出。提出要改善高职学生的就业现状 , 学校就 要改革人 才培养模式 , 增强学 生的就业竞争 能力 , 同时需要学生
上, 将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界定为高职学生在校期 间通过知识 的学
率、 个体成功就业所应具备 的能力属性 以及成功就业者 的工作满
意度 三种 不 同 的定 义 和测 量 方 法 。R nl Mcui C l o a W. q ad和 on d i
Ln sy2 0 ) 为近 年来许 多研 究者 和政策制 定者都 在运 用就 ida( 5 0 认 业能力的一个 相当狭义 的概 念 , 仅仅关注于就业能力的技能和属 性, 经常导致 了一个 纯粹 偏 向供方 的就业能力政 策 , 于是他 们提 出了一个 就业 能力 的广泛框 架 , 它包含 了影响个体就业能力 的内 容和一系列的 因素 , 不仅包括个体 因素( dvd afc r ( i i ulat s 就业技 n i o)

中职教师工作总结——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实践与思考

中职教师工作总结——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实践与思考

中职教师工作总结——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实践与思考一、引言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中,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连接基础教育与职业发展的重要桥梁,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具备职业技能人才的重要使命。

作为一名中职教师,我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积极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以下是我对这一工作实践与思考的总结。

二、以就业为导向,调整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积极调整了教学内容。

在课程设计上,我更注重实用性和应用性,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例如,在教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时,我不仅讲解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还组织学生进行上机操作,学习各种办公软件的使用,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我也关注行业动态,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引入课堂,确保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保持同步。

通过这些调整,学生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三、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职业技能实践教学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至关重要。

因此,我特别注重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我通过组织学生进行项目实训、模拟操作等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电子商务课程中,我安排学生进行网店运营实训。

学生们分组进行,从市场调研、产品选择、网店搭建到营销推广等环节,全程自主操作。

通过这样的实训活动,学生们不仅掌握了电子商务的实战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四、开展校企合作,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我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学校与企业资源的共享。

通过与企业合作,学生们有机会进入企业实习,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锻炼技能,提高职业素养。

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实习选拔优秀人才,为自身的发展储备人才资源。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我积极与企业导师沟通交流,共同指导学生实习。

我鼓励学生们向企业导师学习请教,充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不足及提升路径

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不足及提升路径

2023-11-09contents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概述•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不足•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案例分析与应用目录01高职学生就业能力概述0102定义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是指他们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实践和综合素质的提升,获得与职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在就业市场上获得工作、保持工作并取得职业发展的能力。

特点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综合性就业能力涵盖了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自我管理等多个方面。

实践性高职教育强调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实践经验和技能水平。

个性化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学习能力不同,因此其就业能力也具有个性化特点。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定义与特点030405具备较高的就业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

提高就业竞争力提升职业发展潜力实现个人价值较强的就业能力有助于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更好地应对挑战,适应行业变化,拓展职业发展空间。

通过提升就业能力,学生能够更好地发挥自身潜力,实现个人价值。

03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0201历史回顾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较晚,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高职教育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

同时,国家也越来越重视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

发展趋势未来,高职教育将更加注重与产业对接,强调实践教学和综合素质培养,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同时,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也将更加注重在线课程建设和远程实践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历史与发展02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不足缺乏市场需求导向当前的高职教育在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存在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导致学生难以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

缺乏实践操作经验高职教育在实践教学方面相对薄弱,学生缺乏实际操作的经验,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

专业技能培养不足高职学生普遍缺乏对未来的职业规划,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和方向,导致在就业过程中难以找到合适的职业岗位。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课程 , 在此基 础上实现特 色专业 ( 群) , 然 后综 合各要素 , 打造品牌院校。
( 二) 品牌院校。清华、 北大和南大等高校 职院校作为大学 的组成部分 , 理应重视 学术研
为国人所知,他们势下, 学校教育 牌,而高职院校的品牌建设还处在萌芽状态。
因此,高职院校在优化稀缺资源理念下;
产品的竞争与日俱增。 学校要想在竞争中确立 因此, 在品牌专业( 特色专业) 、 服务品牌的基 在产品是制造 的,而 品牌是塑造 的理 念下; 既
竞 争优势 , 即让顾客 ( 用人单位 、 家长和 学生) 础上 , 打造 品牌 院校 , 培养高职 院校 中的清华、 知道卖 产品 , 也知道卖 品牌的理念 下; 学校 也 发现 既独特 又具有吸引力的东西 , 那么 品牌专 北 大,这才是 高职 院校 发展的长期发展 目标 。 是产 品可 以进行 品牌塑造 的理念 下根据 上述 业 或特 色专业的建设浮 出水面 , 在运作 的过程 因此 , 全体 高职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研究高职 诸要素来进行品牌院校 的打造 。 中, 做到三 个“ 必须 ” 一个“ 把握 ” , 即必须 以市 教育 的内涵建 设, 丰富高职品牌院校的构成要 场为导向, 必须处理好相对稳定和相对调整 的 素, 即商标 、 文 化、 质量 、 学术 、 创新和服 务等 。 主要参考文献: 关系,必须解决好专业 口径 的宽与窄 的问题 , ( 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这里的商标是指高职 [ 1 】 邱川弘. 高职高专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把握一个柔性化 的特点 。在这样 的前提下 , 使 院校 的名 称, 图形 或者其组合 等构成 , 适 用于 体 系探究 [ J ] . 职业技术教育, 2 0 0 4 . 1 3 . 品牌得 以延伸 ,就 是说在 品牌专业 的大帽 子 院校 , 用 以区别不 同院校 的显 著特征 , 它也是 [ 2 】 胡平波. 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下, 通过对市场的调研与预测 , 进行市场细 分,

基于高职学生就业力培养的个性化教学体系研究

基于高职学生就业力培养的个性化教学体系研究
曾 佳 ,吴 志荣
3 1 5 8 0 0 )
( 宁波职业技 术 学院 ,浙 江 宁波
摘 要 : 目前 , 探 索 出一 套 适 合 高 职学 生 的个 性 化 教 学模 式 , 以 提升 学 生 就 业 竞 争 力 , 是 高 职 院 校迫 切 需 要 研 究 和解 决 的 课题 。通 过 对 高 职 学 生 的 就业 力 指标 进 行 了分 析 , 提出了体现多元化 、 个 性 化 的教 学 模 式 , 建 立 以 提 升 学 生 就 业 竞 争力 为 目标 , 涵盖 专 业 能 力 、 通 用 能 力 培 养 的个 性 化 教 学体 系 。 关 键 词 :职业 教 育 ;就 业 能力 ;个 性 化 教 学 体 系 ; 自主 学 习
中图 分 类 号 :G 7 1 0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1 — 2 1 5 3 ( 2 0 1 3 ) 0 5 — 0 0 1 8 — 0 4
职 业 教 育 发 展 已经 成 为 我 国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 的重要 基础 . 以就业 为导 向的办学方 针 , 面 向全 社
及 个性化 发展 的培养 。他们 推行 四年一贯 化 的职
涯 辅导 机制 . 引导学 生认识 个人 职业潜 能 . 了解 自
身的人 格特质 , 配合 对行业 的认识 。 辅 助学生在 生
收 稿 日 期 :2 0 1 3 — 0 9 — 2 3 基 金 项 目 :2 0 1 3年 浙 江 省 教 育教 学 规 划 课 题 ( S C G 3 3 2 )
从 目前 国 内 职 业 教 育 基 本 现 状 来 言 ,高 职 教 学 以

国 内外 职 业教 育 培 养 现 状

大数据视域下高职学生的就业匹配性探究

大数据视域下高职学生的就业匹配性探究

大数据视域下高职学生的就业匹配性探究【摘要】本文从大数据视域探讨了高职学生的就业匹配性问题。

首先分析了高职学生就业现状,揭示了目前就业市场对高职学生的需求情况。

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就业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及其与现实需求的匹配程度。

探讨了大数据技术对高职学生就业匹配性的影响,为提升学生就业匹配性提出了有效策略。

总结展望了研究成果,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望为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和解决思路,促进其就业匹配性的提升。

【关键词】高职学生、大数据视域、就业匹配性、就业需求、就业能力、大数据技术、提升策略、总结与展望、研究局限性、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部分主要围绕着当前高职学生就业问题展开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高职学生的就业形势并不容乐观,许多学生面临着找不到与自身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的困境,甚至出现了就业岗位与学生就业能力不匹配的情况。

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通过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更准确地分析市场需求,了解不同行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从而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合适的就业机会。

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对高职学生的就业匹配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数据技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就业能力和优势,还可以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选择。

研究大数据视域下高职学生的就业匹配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通过深入探讨高职学生就业问题,并结合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可以为提升高职学生的就业匹配性提供有效的策略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高职学生作为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的学生群体,其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传统的就业匹配模式正在发生变革,大数据视角下的高职学生就业匹配性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研究发现,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准确地分析高职学生的就业现状和需求,为其提供更精准的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

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5E”培育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5E”培育体系构建研究

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24年第9期基金项目:2023年河南省大中专院校就业创业课题 人人持证㊁技能河南 视域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YB2023222);2023年度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校级双创专项课题 高职院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评价与提升研究 (2023-SC -06)㊂作者简介:王珂(1987-),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供应链与物流管理㊂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 5E 培育体系构建研究王㊀珂(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42)摘㊀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培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人才培养就业能力方面的困境,提出了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基于 5E 模型构建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培育体系,通过多元协同构建培育载体平台,通过综合育人思路构建阶梯式运行机制,通过多阶递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培育体系的实践路径㊂关键词:就业能力;高职院校;5E 模型;产教融合中图分类号:F2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4.09.0310㊀引言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是重要就业群体㊂在多项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背景下,在数智时代的教育观和就业观格局性变革的环境下,高职院校不断强化教育指导和就业指导的专业性,指导学生通过学习实用技能提高自身竞争力;指导学生通过实习㊁志愿服务等方式积累工作经验,提升职业素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加入专业协会,拓展社交网络,增加找工作的机会;学校就业指导中心㊁招聘网站等积极发挥主体作用,帮助学生寻求就业信息和建议;引导学生发挥创新精神,主动探索创业机会㊂十四五 时期就业领域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新趋势,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劳动力供求两侧均出现较大变化,产业转型升级㊁技术进步对劳动者技能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人才培养培训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现象进一步加剧, 就业难 与 招工难 并存,尤其是新冠疫情突发对我国的就业需求产生直接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失衡矛盾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显得愈发突出,毕业生 慢就业 缓就业 现象持续㊂2022年11月,教育部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指出,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各地各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认识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重大意义㊂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任务艰巨,如何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㊂1㊀目前高职院校就业培养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1.1㊀缺乏就业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高职院校基本都形成了就业服务体系,但在就业服务机构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㊁行业企业㊁岗位对接的力度,以及人才能力培养和培养模式的有效结合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㊂1.2㊀专业教育与就业教育脱节一方面,部分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㊁课程设置㊁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没有开展充分的调研㊂部分专业在课程实际授课过程中,没有较好开展课程改革,实践教育偏少㊂另一方面,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教育主要由二级学院组织开展,就业教育主要由职能部门组织开展,双方未能有效地结合,就业教育的联动思想和机制没有形成㊂1.3㊀就业教育脱离产业需求产教融合为大量企业与高职院校提供专业共建的机会,满足企业㊁行业的人才需求,推动行业人才的培训提升以及就业解决方案的创新,使就业教育更加符合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和创业机会㊂但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就业教育脱离产业需求,导致部分专业 就业难 用工荒 并存的矛盾,例如,面对新经济催生的新职业,部分院校就业教育不及时更新教育理念㊁观念㊁技术等,所培养的学生无法适应市场需求㊂2㊀产教融合背景下基于 5E 模型的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培育体系构建职业教育不是单纯的就业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㊂因此,基于产教融合,以校企供需同步为目标,通过多元协同进行资源整合,人才链㊁产业链㊁教育链㊁创新链 四链 有机衔接,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培育体系进行立体式建构,对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培育过程进行阶梯式设计,有助于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能力㊁职业素养㊁岗位胜任力㊂基于 5E 模式(吸引(engagement)㊁探究(explora-tion)㊁解释(explanation)㊁迁移(elaboration)和评价(eval-㊃49㊃2024年第9期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uation))构建 基础共享㊁核心分立㊁高层互选㊁技能培训 的全过程㊁递进式㊁个性化培养培育体系㊂该体系中,通过平台㊁机制㊁师资团队㊁课程等多方位协同育人,校企优势资源充分结合,师资共享㊁实训共建㊁课程互融,使专业教育㊁就业教育㊁创业教育协同共促㊁同步发展,通过专业群共享的基础教育引导学生尽早进行正确的自我和职场认知,提前规划生涯发展;通过核心分立的专业教育鼓励学生自觉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需要㊁社会发展之中,学习㊁固化职业技能;通过专业群组内部高层互选的培育资源使学生获得群组内核心岗位㊁相关岗位技能提升,以就业为导向进行个性化培育;通过技能培训,对学生步入岗位的核心能力进行集中培育㊂图1㊀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 5E 培育体系2.1㊀多元协同,构建培育载体平台基于产教融合理念,构建以职业院校㊁职业教育集团㊁产业学院㊁公共实训基地㊁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含1+X 培训评价组织)和行业企业为主的多元培育载体平台,直接对接企业岗位知识与技能需求㊂多元协同的培育载体平台的建设过程中,突出将学生的专业知识㊁校内实践认知㊁社会实践等环节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集团㊁产业学院的职能,将优质实践资源引入校园,建立从学生入校到就业完善的服务保障体系㊂2.2㊀综合育人,构建阶梯式运行机制培育体系实施过程中,通过 基础共享㊁核心分立㊁高层互选㊁技能培训 的多阶递进课题体系,实现 基础教育,职业规划;专业教育,就业导向;技能提升,个性化培育;核心能力,集中培育 的阶梯式培育思想,依托职业教育集团㊁产业学院等平台,通过课程改革㊁教法改革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教学中融入企业岗位需求要素,加大实践实训比例,引入企业真实运营项目,开展 岗课赛证 融通,有计划㊁重实施㊁健全评价㊁动态诊改,形成闭环㊁动态管理,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提供合理化运行机制㊂图2㊀ 5E 培育机制实施路径2.2.1㊀基础教育,职业规划学校应将就业教育与就业引导作为 三全育人 重要内容,一般院校就业指导运行机制设置中,由学校校企合作与就业处统筹,各二级学院作为实施主体,学生入校即接受就业指导与服务㊂通过组织开展项目化企业场景教学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让学生尽早建立就业认知,确立就业能力提升的方向,并通过课程思政的实施,引导学生主动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中去,引导学生尽早并持续开展职业规划,不断提升职业素养㊂㊃59㊃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2024年第9期2.2.2㊀专业教育,就业导向突出将学生专业知识㊁专业实践活动与区域市场经济需求相融合,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㊁校内校外综合实训项目的开展,以及翻转课堂等方法的实施,开展教法改革,并不断加大实践实训环节的比例,通过专业技能的训练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岗位胜任力㊂2.2.3㊀技能提升,个性化培育围绕就业教育发展,做好精准就业服务工作质量的提升㊂依托职业教育集团㊁行业协会等,与区域内优质企业精准对接,开展校企合作,设立工学交替班㊁订单班,并邀请能工巧匠到校开设讲堂,让学生在校即进入到真实的工作情景中开展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技能及知识迁移能力㊂2.2.4㊀核心能力,集中培育根据‘ 十四五 职业技能培训规划“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终身职业技能提升理念㊂校企双主体对在校生进行 1+X 证书㊁就业技能㊁创业能力培训;对走向岗位的毕业生,基于校企跟踪㊁评价结果进行企业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㊁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引导毕业生树立终身职业技能提升的理念,持续更新职业技能㊁切实提升就业能力,同时,基于这类校企合作培训㊁技能鉴定的环节,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求职能力㊂2.3㊀多阶递进,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背景下,以培育学生职业能力㊁职业素养㊁岗位胜任力为目标,基于 5E 培育模型,兼顾专业基础与分层次培养,对在校生㊁毕业生进行全过程㊁递进式㊁个性化㊁持续性的专业㊁就业㊁创业培育,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多元㊁多阶的知识和能力供给㊂3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培育体系的实践路径3.1㊀多元协同发力,提升就业竞争力通过政府㊁行业企业㊁高职院校等多元协同发力,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建设现代产业学院,将职业教育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构建培养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的平台,丰富职业教育办学资源,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培养㊂3.2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保障就业教育全覆盖在 5E 培育体系实施的过程中,学校应坚持就业工作与办学目标相结合,坚持就业工作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坚持就业工作与人才培养相结合,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基于专业群建设实践的全过程㊁递进式㊁个性化培养培育体系㊂3.2.1㊀以专业群建设为抓手,促进专业化建设结合区域行业企业需求,不断调整㊁优化专业群组结构,建设高水平专业群;同时,基于职业院校精准服务产业发展理念,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㊂3.2.2㊀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实现专业教育与就业教育融合将课堂开设到企业㊁开设到基层社会组织,精心设计实践训练内容,科学组织实施实践活动,形成能适应某一类职业或某一方面为需要的完善的技能和素质结构㊂通过真实实践项目不断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㊂校外,可组织师生团队形成技术服务团队,到基层或有需求的企业提供人才培训技术服务,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㊂校内,可以开设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实践㊁学习等内容,切实提升学生实践能力㊂3.2.3㊀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抓手,多层次递进式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不断拓展与企业合作范围,校企共建高水平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确定就业合作模式及方向,通过不断深入融合开展更加精准的人才对接,建立常态化㊁长效化合作机制,通过持续深度的合作与探索,递进式的课程教学,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多层次的校企合作平台,比如开展现代学徒制㊁开设订单班㊁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等方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㊂3.3㊀运行平台保障,全方位就业服务支撑实践过程中,学校应坚持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方向,优化整合各类资源,校企合作,通过职业教育集团㊁产业学院㊁订单培养等路径,共建多元培育载体平台㊁校内校外实践平台㊁毕业生就业胜任力信息平台㊁跟踪评价诊改平台等㊂学校通过运行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各项体制机制㊂可定期组织召开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充分认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做好各时期的就业工作;可持续开展 访企拓岗促就业 专项行动,提升访企拓岗的实效性和供需匹配度;应持续做好重点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落实落细帮扶责任,强化针对性指导帮扶;不断加强对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核查,确保就业数据真实准确㊂3.4㊀多阶递进培育,强化能力供给3.4.1㊀就业服务常态化就业服务是一项长期性㊁持续性的工作㊂学校应将就业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将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形成制度惯例,开展常态化运作㊂制定具体措施,比如:①就业例会常态化,及时掌握就业市场的动态㊁就业信息㊁学生的就业心态,以及国家和地方的就业政策变化,由校企合作与就业处牵头,各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㊁就业专员㊁辅导员参会,及时交流㊁更新就业思路㊁措施㊁做法㊂②就业指导与服务常态化,从在校生到毕业生,从就业咨询到办理毕业手续,基于 互联网+ 等平台,通过 线上+线下 ,全程化㊁全方位㊁日常化地为学生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㊂3.4.2㊀就业创业类大赛常态化依托校企合作与就业处㊁二级学院,组织学生参加㊃69㊃2024年第9期现代商贸工业Modern Business Trade Industry基金项目:2021年度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 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财政学课程综合改革研究 (2021jyxm0872)㊂作者简介:慈斌,男,安徽安庆人,法学硕士,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㊂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㊁创业大赛,组织学生参加全国 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㊂开展求职模拟㊁创新创业项目路演,就业创业大讲堂等活动㊂3.4.3㊀工匠名师讲座常态化组建 双师型 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立专家库㊁教师库,实现专业教师下企业㊁企业名师进学校㊁技术人员进课堂,建立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深化校企间人员双向交流合作㊂一方面,在学校专业建设㊁课程建设㊁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积极作用,使得教师能够不断更新行业企业需求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学生,以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另一方面,通过企业名师进学校,使得学生近距离接触行业新近发展,在激发学生提升自身技能的同时,让学生对就业岗位情况能有更加全面的认知㊂3.4.4㊀专场招聘常态化将专场招聘工作日常化㊁经常化㊂除了每年定期举办的大型双选会外,可以分学院或专业大类邀请用人单位来校开展专场招聘㊂同时,对学生开展简历大赛㊁模拟招聘会,以提升学生应聘能力㊂3.4.5㊀职业培训常态化学校建立完善的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体系,通过1+X 证书及职业技能证书的培训考试,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专项教学,将学生的专项技能进行实践强化,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满足职业资格认证要求㊂4㊀总结大量实践表明,通过加强校企合作㊁构建协同育人等机制,对人才实践能力培养㊁就业能力培育进行科学合理地制定教育目标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㊂但在实施过程中,校企合作㊁教学改革不能流于形式,一定要建立完善的运行保障机制,才能确保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育体系有效实施,以确保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㊂参考文献[1]郭福春.高职院校数字化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与实践进路[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2).[2]周旸,陈颖.场域理论视角下就业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22,(6).[3]郭阔东,刘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高职院校服务人才振兴问题研究[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23,(6).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研究慈㊀斌(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安庆246011)摘㊀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㊂地方高校作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财政学课程改革势在必行㊂本文以安徽某地方高校为例,详细阐述了该校财政学课程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方案㊂研究表明,该校财政学课程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其他地方高校的财政学课程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㊂关键词: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课程改革;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F24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oi:10.19311/ki.1672-3198.2024.09.0321㊀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㊂在这个过程中,教育机构逐渐意识到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因此,他们开始寻求新的教育方法和课程内容,以提升教学质量,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㊂1.1㊀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的现状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教学内容㊁教学方法㊁教材选用㊁师资队伍建设等多个方面㊂目前,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改革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㊂首先,地方高校财政学课程的设置与内容存在一定的局限性㊂传统的财政学课程往往以财政理论和财政管理为主线,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和交叉㊂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获得综合性的知识和技能,难以适㊃79㊃。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具 有 示 范 和 引 领 作 用 的 精 品课 程 、 范 专 业 、 业 共 示 专
资源 管理与应用 系统 、 字教 学支撑环 境等 。 数 就 业 能 力 的 概 念 与 其 构 成 要 素 目前 尚未 形 成 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享 资 源 库 , 累 沉 淀 了 大 量 优 质 资 源 , 以 多 种 形 式 积 并 进 行 共 享 。高 职 学 生 要 善 于 根 据 学 习 需 求 获 取 它
作 者简 介 : 爱 军 (9 8 , , 南 岳 阳人 , 师 , 士研 究 生 , 要 研 究领 域 为计 算 机 网络 及 应 用 、 拟 现 实技 术 。 许 17 一) 男 湖 讲 硕 主 虚
收稿 日期 :O 0 0 一 l 修 稿 日期 :0 0 5 O 2 l— 4 9 2 1 一O 一 7
21 0 0年 7月第 7期
高教论 坛
Hi he uc to r m g rEd a i n Fo u
J 12 1 . . u. 0 0 No 7
数字教学资源视 角下高职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许 爱 军 , 文金 张
(广 州铁路 职业技 术学 院 , 东 广 广州 50 3 1 4 0)
的 目标 、 向和 定 位 , 们 把 高 职 学 生 的 就 业 能 力 要 方 我 素细化为数 字教 学 资源 的 “ 取 能力 、 用 能力 、 获 利 转
化 能力” 方 面 。 三

数 字 教 学 资 源 与 高 职 学 生 就 业 能 力 要 素
( ) 字 教 学 资 源 的 获 取 能 力 。 当 前 高 职 教 育 1数
大 学 生 “ 业 难 现 象 ” 我 国社 会 转 型 与 经 济 高 就 是 速 增 长 的不 平 衡 在 就 业 领 域 的 突 出 表 现 , 原 因 涉 其
目标 定 位 于 培 养 高 技 能 应 用 型人 才 。 因 此 高 职 学 生
的 就 业 能 力 要 素 , 了 具 有 一 般 属 性 外 还 有 自 身 的 除 特 点 , 中 最 显 著 最 突 出 的 是 “ 业 性 ” “ 践 性 ” 其 职 和 实 。
S AN S 英 国 教 育 与 就 业 部 ( C 、 DFEE 、 拿 大 会 议 委 )加
员 会 ( BC) 以 及 国 内 许 多 学 者 均 从 不 同 角 度 对 就 C , 业 能力 进 行 了 定 义 。 尽 管 这 些 定 义 不 尽 相 同 , 重 侧
需 要 。 高 职 院 校 的 发 展 可 谓 百 花 齐 放 , 继 形 成 了 相 自身 的特 色 和 品牌 。正 因 为 每 个 学 校 的 优 势 和 强 项

数 字 教 学 资 源 作 为 配 套 高 职 教 学 活 动 开 展 , 持 职 支
业 能 力 提 升 的 教 学 资 源 之 一 , 学 生 就 业 能 力 培 养 对
起 重 要 作 用 。从 数 字 教 学 资 源 视 角 , 据 高 职 人 才 根
市 场 需 求 和 毕 业 生 评 价 情 况 的 调 研 , 合 高 职 教 育 结
力 培养的专 业教学 文件 ( 学 计划 、 纲 、 子教 案 、 教 大 电 讲 稿 ) 课 程 教 学 资 料 ( - 教 材 、 媒 体 课 件 、 络 、 电3 = 多 网 课程 、 学视 频) 数 字 化 媒 体 素材 、 验 实 训 平 台 、 教 、 实
源 的 获 取 能 力 是 必 不 可 少 的 。 主 要 原 因 有 : 是 有 一 效 利 用 优 质 资 源 的 需 要 。近 年 高 职 教 育 涌 现 出 一 批
们 , 自 身 的 职 业 规 划 、 业 学 习 、 能 训 练 、 格 塑 为 专 技 人 造 、 德 培 养 积 累 学 习 素 材 。 二 是 弥 补 专 业 不 足 的 品
的 认 识 。 国 际 劳 工 组 织 、 大 利 亚 教 育 研 究 委 员 澳
 ̄ ( ER) 美 国 劳 工 部 获 取 必 要 技 能 秘 书 委 员 会 AC 、
及 社 会 经 济 发 展 的 宏 观 层 面 、 校 教 育 培 养 的 中 观 高
层 面 、 及 毕 业 生 自身 素 质 的 微 观 层 面 。 解 决 该 问 以 题 , 观 上 需 要 实 现 经 济 与 社 会 的 协 调 发 展 , 统 一 宏 并 到 “ 业 优先 ” 战 略 选 择 上 来 ; 观 上 需 要 高 校 加 就 的 中 强 专 业 改 革并 强 化 学 生 就 业 能 力 的 培 养 ; 观 上 需 微 要 毕 业 生 自身 努 力 , 分 发 挥 主 观 能 动 性 。 我 们 从 充 中观 层 面 出发 , 高 职 教 育 为 着 眼 点 , 数 字 教 学 资 以 从 源 角 度 探 讨 大 学 生 就 业 能 力 培 养 的有 关 问题 。
摘 要 : 文 探 讨 了数 字教 学 资 源 对 学 生专 业 能 力 、 业 能 力 、 职 能 力和 其他 能 力 的 影 响及 其 培 养 , 在 此 基 础 上 , 出 了利 本 职 求 并 提
用数 字教 学 资 源提 升 学生 就 业 能 力 的 三种 途 径 。 关键词 : 高职 教 育 ; 字 资 源 ; 业 能 力 培 养 数 就 中图 分类 号 : 1 . 8 G7 73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号 :6 1 79 2 1 ) 7 O l— 0 1 7 —9 1 (0 0 0 一 l7 3
正 由规 模 扩 张 向 内涵 发 展 的 方 向 转 变 , 学 资 源 也 教 由“ 一 向 多 元 ” “ 内 共 有 向 校 际 共 享 ” “ 校 共 单 、校 、多 享 向 区域 共 享 ” 向迈 进 。对 学 生 而 言 , 字 教 学 资 方 数
1 .概 念 界 定
数 字 教 学 资 源 是 指 信 息 技 术 环 境 下 基 于 职 业 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