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写生论文

合集下载

安徽写生报告

安徽写生报告

安徽写生报告长达半个月的安徽写生,随着长长的疲惫感,拖回了杭州。

出发那天,天空披着灰蒙蒙的色彩,小雨时不时地与地面对谈。

第一次出省的我,对此次安徽写生,更是格外期待。

出发前夜,更是彻夜未寐。

一大早整理好生活用品,匆匆赶下楼,混在人群中。

大家的目的都很明确,等待大巴的到来。

没过多久,大家都陆陆续续地坐上了通往安徽的大巴。

一上车的那会,大家的情绪高涨。

接着,大家都进入梦乡。

窗外的风景与车速交织着距离,时间在空气里慢慢的融化开来。

醒醒睡睡,睡睡醒醒。

看着窗外树木高耸林立,白墙黑瓦迎面扑来,仿佛近在眼前。

我想如果不是在梦里,就应该在——安徽原来比时间更快的,是心。

早就听闻安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在各个层面、各个领域都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和风格。

如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版画、徽派篆刻、徽剧、徽商、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菜、徽州茶道、徽州方言,等等。

当然,也有很多文人墨客,在这搔首弄姿。

此次写生以南屏,屏山,宏村为基地。

宏村便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不得不说,学校给我们提供了外出写生的优越条件,安徽让我们开拓了视野。

如果借这次机会浪费时间,我想还不如不来。

如果你不想画画,可以到处走走,增加眼界也是学习艺术。

有时候老师传授的知识,还不如到处走走学到的东西多。

我想没有人拒绝旅行,旅行是无底洞。

搁置好行李,看天色已晚,改天出去走走。

写生的第一天,并没有实质性的画画。

与同学三三两两,结伴而行。

屏山的夜色是灯打的,沿着古街小巷,寻找浓墨重彩。

酒吧不像城市中的灯红酒绿,沿街的摊子也没有集市的叫卖声。

呈现在印象中最深的还是露天烧烤,除烧烤自费,唱歌全免。

很多人围在火炉边的温暖,附和着麦克风传出的歌声,缭绕着青石板小巷。

既然来了,不可能空手而归。

浓郁芬芳的酥油茶,入口即化的醇厚。

散发民族气息的首饰,戴在身上留住一座城市的记忆。

有些同学不仅自己买了些喜爱的特产,而且还邮递回家。

安徽写生心得 陈颖

安徽写生心得 陈颖

安徽写生心得姓名:陈颖学号:2012063818 班级:广告1201班2013年11月17日早晨我们坐着大巴车进军安徽,大约颠簸了5小时我们终于到了南屏的浔阳饭店。

吃了中饭我们就去南屏的景区参观,历史悠久的建筑,还有很多民间故事,有传统有寓意,有书香门第……充满了复古传统气息。

屏山,一个简单安静的古村落,因其山如屏风而得名,一条小河围绕村子,绕屋穿户流入村外。

我们在屏山呆的时间最长,这里没有游人的熙攘,真正处于和谐自然的状态里。

这里的明清建筑保留很完整,距今时间也比较久,我们参观的有庆堂和咸宜堂都是有保存较完善的代表建筑,第一天就看到了精美的木雕。

随后我们在幽深巷道里转了好几天,寻找有特色的景画画,感受.徽式建筑的古老美丽。

我们去的第2站是徽式建筑最具代表性的宏村,而且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传,在那里参观的游客也多。

宏村有水有湖有山,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映,动静相宜,显得比其他古村落更为大气。

宏村造型独特,称作是牛形村落:村内水系为“牛肠”,村边四古桥为“牛腿”,村头两棵古树为“牛角”,村中月沼为“牛胃”村外南湖为“牛肚”。

旧时宏村有“南湖春晓”“月沼风荷”等八景,古老班驳的房屋翘角飞檐和绿树青山倒影在湖水中,特别有味道,难怪有着“中国画里乡村”的美誉。

这里川媚山秀,气候宜人,湖光山色,独领神韵。

地势较高,常常云蒸霞蔚,时而如泼墨重彩,时而如淡抹写意。

恰似巨幅长卷,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仿佛身处蓬莱仙境之中。

马头墙、青石板路、各色的砖雕石雕木雕、对联,浓郁的书香气息弥漫其中,寒窗苦读,读书第一的寓意无处不在。

好一个文化村落。

单一个月沼就给我千变万化的感受:阳光下的半月湖就好象是娇羞的新嫁娘,欢欣喜悦。

《再别康桥》里有这么一句:“在康桥的柔波里,我愿做一株水草”.在月沼动人的水波中,我愿化做池塘里的一尾鱼,一只鸭。

雨打月沼分外妖,微风徐来,水波不兴。

这是画家的天堂,是摄影爱好者的梦境,是一切对美有倾慕之心的人向往之地。

安徽写生实习报告

安徽写生实习报告

早在今年暑假之前,就听说暑假期间要去安徽写生实习,心里充满各种新鲜、好奇、期待,甚至有一点点顾虑,一点点迷茫。

2012年7月16日,我们如期踏上了前往安徽写生实习的旅程。

这是我第一次坐这么久的火车,第一次和这么多同学一起去远方。

火车上,大家有说有笑,时不时还玩点儿游戏,看点电影,累了便休息一会儿。

很快的,十几个小时的火车便到站了,我们离目的地又近了一步。

又经过了几个小时的汽车奔波,我们来到了写生基地。

我们的写生实习被安排在宏村,一个如画般的地方,一个粉墙黛瓦的世外桃源。

吃过午饭一会儿,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想亲身领略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我们先是被带进了一个艺术博物馆,博物馆里有许多描绘宏村的国内外的作品展,有的抽象,有的写实,但都用画笔描绘出了景色之美。

虽然与我们的写生内容形式不同,但根本是相同的,这也算我们对写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与认识。

看到一张张展出的艺术品,我深深感受到必须要好好认真对待写生实习,认识到我们的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紧接着,我们随导游进入了宏村。

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村落面积19.11公顷,始建于南宁绍熙年间,至今已800余年。

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常常云蒸霞蔚,时而如泼墨重彩,时而如淡抹写意,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整个村子风景的确优美!当我们从南湖上的小桥走过,脚底跨过一片碧绿的荷叶,水中微荡的倒影;当我们走过南湖书院,仿佛还能听见里面的朗朗书声;当我们漫步在班驳的小巷,听着沟渠里潺潺的流水声,那些渐渐暗下去的色彩依稀可见当初的繁华;当我们来到月沼,池边洗衣的妇女,嬉戏的小孩,摇蒲扇的老人,像一幅历史的黑白照片,虽然已经过去很久。

安徽属于南方地区,气候潮湿,气温高,紫外线强。

所以我们早晨五点钟起床,为的是在太阳完全升起之前可以画一张速写,同时宏村某些景点也只有在早晨才会提供给写生的人。

清晨的宏村有时候雾蒙蒙的,有一种朦胧之美,当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把万物瞬间镀上一层金色,实在是美不胜收。

小度写范文安徽写生考察报告1模板

小度写范文安徽写生考察报告1模板

安徽写生考察报告1篇一:安徽写生考察报告安徽写生考察报告杭州师范大学环艺09一、宏村之行1、明丽风光,山水风月当我们来带此行的第一站宏村时安徽省的气温骤降,但是当宏村的绿山碧水展现在众人眼前的时候,大家便顾不上冷冽的寒风一头扎进了村庄里。

虽然已经算是入冬的季节,但是在这样一个小桥流水的村庄中却还是十分葱郁颇有江南的风采。

显然用山清水秀这个来形容村庄的美是不够的。

那些摇曳在风中交错相依的树枝桠,仰卧在村中面平如镜的湖水,还有排列在这山坳中的安宁祥和的古屋。

它们组成了一幅隽秀的长图,展现给我们一派明丽的风光。

古人看重风水,《葬书》最早提出风水一词,“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所以宏村的建造也根据自然的风向气节而建造,当然还有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的水。

水在中国的地位一向很高,被视为非常神圣的存在,当然现在也一样,没有水生命无法存活。

在中国古代更是如此,古人将水看做吉祥之物,财富的象征。

安徽一带徽商活动频繁,因此水显得更加的重要了。

所以如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村庄也是被碧水环绕这的,泉水、溪流、人造湖渠随处可见。

家家户户前都有人工挖凿的沟渠,引水灌渠,就算在现如今水流还是源源不断地流动着,极富有生命力。

走在石块石板所铺的小巷路子里,依稀可以发现在石板之下也趟着涓涓细流,叮咚的水声也让人心情舒爽不少。

倒影在湖中的一排略显古旧的徽派建筑加之舒展自如的几颗青树的点缀也是别样的风情。

水,真的赋予了宏村别样的另类的生命。

此外村里的人在当时还特地请来资深的风水先生勘测地形,改造村落,这也是当时人们对自然的信仰与想要福泽后代的一种感情,同时也造就今天这样美丽的村庄。

有资料显示根据风水先生的提议,村民首先“利用村中一天然泉水,扩掘成半月形的月塘,作为“牛胃”;然后,在村西吉阳河上横筑一座石坝,用石块砌成有六十多厘米宽400余米长的水圳,引西流之水入村庄,南转东出,绕着一幢幢古老的楼舍,并贯穿“牛胃”,这就是“牛肠”。

安徽写生总结

安徽写生总结

写生总结为期二十天的写生已经结束,这些天来对徽派建筑的深度接触,受徽州古文化的熏陶,已经让我对那片安静祥和之地产生了浓厚的依恋之情。

它那白色的墙,灰的瓦筑成的房顶,它那高高的马头墙,粉墙青砖黑瓦的古民家,精雕细琢的明清雕刻,幽深的古巷,都令我念念不忘。

经过一天的大巴,我们终于到达此行的第一站——南屏。

第二天从导游姐姐那了解到这个村子原名叫叶村,后因村西南北倚南屏山,更名南屏村至今。

作为一个北方女孩,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的去接触徽派历史的痕迹,踩着斑驳的石板路,感受着大山与水调和的味道。

这个规模宏大的古村庄始建于元、明年间,有1100多年历史。

聚居着叶、程、李诸姓家庭的上千号人口,至今仍较好地保存着8幢代表着宗族势力的古祠堂,有着族祠、家祠和支祠之分,被誉为“中国古祠堂建筑博物馆”。

村内有纵横交错的72条深巷、36眼井和300多幢明清古民居。

宗祠规模宏大,家祠小巧玲珑,组成了一个全国罕见的古祠堂建筑群,是现代人了解中国封建宗法制度的博物馆。

写生的第二站就是碧山,听着碧山二字,隐隐约约就能想象出一个碧绿的山的剪影。

而璧山带给我的感觉更安静,我们住的地方外面就是一片农田,放眼望去,连绵的山若有似无的藏在云的后面,农田里的老牛正在慢慢地踱步,远处的小羊三五成群的在吃草。

风轻轻的拂过脸颊,仿佛我也置身画中了。

我太喜欢这个地方了,感觉天地都一下子安静下来了,你仿佛能听到风经过小溪,穿过山谷,吹动树叶,来到了你的耳边,又飘走了。

璧山带给我的感觉是安静祥和,我最喜欢这个地方。

我们写生的第三站是西递。

“西递”距黟县县城8公里,始建于北宋皇祐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为胡姓人家聚居之地。

整个村落呈船形,四面环山,两条溪流从村北、村东经过村落在村南会源桥汇聚。

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多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和建筑的设计布局协调,村落空间变化灵活,建筑色调朴素淡雅。

西递现保存有完整的明清古民居124幢,祠堂3幢,包括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等,都堪称徽派明清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从而被誉为“中国明清民居博物馆”。

安徽写生报告

安徽写生报告

安徽写生报告安徽位于中国的东部,是一个历史悠久且多山多水的省份。

我在最近一次旅行中有幸能够前往安徽并进行写生,这是一段难忘的经历。

我从省会合肥出发,去了黄山、宏村和庐江三个地方。

我首先选择了著名的黄山作为写生的第一站。

黄山以其雄奇险峻的山峰、奇特的岩石和清澈的泉水而闻名于世。

这里的山峰常年被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宏伟的感觉。

我爬上了著名的卧虎松,站在山巅俯瞰整个黄山风景区,眼前尽是壮丽的山川。

我找到一个幽静的地方,搭起画架,开始为这一壮丽景色做写生。

我用画笔描绘出山峰的轮廓与层次感,再用水彩填充颜色,努力捕捉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之处。

接下来,我来到了宏村,这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村落,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村庄之一。

宏村坐落在五庙山的东麓,四面环山,村落依水而建,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屏障。

村中的古建筑以明代和清代的建筑风格为主,屋顶瓦片皆为灰黑色,给人一种古朴而稳重的感觉。

我欣赏着这些古老而典雅的建筑,选择了一间茶馆作为我的画室。

室内的明亮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形成了优美的光影效果。

我用纸和笔记录下了这个独特的场景,尽力捕捉到了古村落的特色。

最后,我来到了安徽的庐江县,这里有着迷人的水乡风光。

庐江县位于长江之滨,东接长江,西连石川,被誉为"滨江明珠"。

我在这里选择了临近江边的一座小镇作为写生的地点。

小镇的主街两旁是古老的民居,这些房屋都保持着明清的风貌,给人一种宁静与安逸的感觉。

街边的水巷内漂浮着小船,河水清澈见底。

我在江边找到了一个宽敞且阳光充足的地方,摆放好画架和颜料,开始为这片美景作写生。

我画下了小船、老房子和江水的景色,通过细腻的线条和鲜艳的颜色,完美地再现了这个水乡小镇的韵味。

通过这次安徽写生之旅,我不仅仅是欣赏到了安徽的自然美景,还深刻感受到了这个地方的独特魅力。

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而写生正是一种将这些美好展现在纸上的方式。

在写生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许多技巧和经验,提高了自己的观察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安徽写生实践报告

安徽写生实践报告

安徽写生实践报告在安徽写生实践的过程中,我选择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和景点进行写生。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深入了解了安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并对这一地区的文化和传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我选择了黄山进行写生。

黄山以其奇特的峰峦、壮丽的景色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

在黄山的写生中,我尽可能地捕捉到了其中的细节,比如奇石的形态、云雾的流动和日出日落等等。

这些细节使得黄山呈现出独特的韵味,让我感受到了它的独特之美。

其次,我选择了徽州古城进行写生。

徽州古城是安徽省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以其古老的建筑和独特的民俗而闻名。

在徽州古城的写生中,我用画笔记录下了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街道布局,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同时,我还参观了一些古民居和博物馆,了解了更多关于徽州文化的知识,这对于我的写生和创作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此外,我还选择了九华山进行写生。

九华山是中国佛教圣地之一,以其雄伟的山峰和古老的寺庙而著名。

在九华山的写生中,我细致地描绘了山峦的起伏和寺庙的造型,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内涵。

同时,我还观察了一些僧人的生活和修行状况,对于佛教的理念和方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整个写生实践的过程中,我不仅仅是记录下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更多的是用心去感受和体验。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了解到了安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同时,我还与一些当地的人们交流,了解到了他们的生活和思想。

这一切都使得我的写生实践更加丰富和具有深度。

通过这次写生实践,我不仅提高了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对安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我深刻体会到,写生不仅是一种艺术创作的手段,更是一种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和理解。

通过用心去观察和感受,我们可以更真实地记录下所见所感,使得我们的作品更加生动和有力。

总之,安徽写生实践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它使我对自然和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感受到了安徽的独特之美,也更加珍惜了我们的传统文化。

我相信,这次写生实践对于我未来的创作和人生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安徽写生的心得体会范文

安徽写生的心得体会范文

安徽写生的心得体会安徽写生的心得体会范文安徽写生的心得体会范文篇一:安徽西递写生心得这个学期,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徽州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地方进行实习写生。

经过长达十二小时的颠簸,在即将到达第一站——西递的时候,我们都兴奋不已,所有的疲惫烟消云散。

一夜的休息后,我们一大早就起来了。

迫不及待的想要随导游去领略西递的古色古香,人文风情。

西递,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南部,村中以胡氏宗族为主。

我们参观了村中一些有代表性的景点,之后我们各自绕着村子细细游览品味,村中的小河和村边的池水让我们感皖南的灵动和秀丽,毕竟这样清澈的水在我的家乡实不多见。

在这黑瓦白墙、小桥流水之间,随处可见支着画架、凝神挥笔的学生。

闭上眼睛,深呼吸,亲近自然,顿时觉得周身清爽,城市的喧嚣和路途的尘土都抵挡而去,未来的写生也变得更加诱人!下午,我们是自由安排,便都背着花架走街串巷寻找合适的景点作画。

其实,在西递令人满意的景色无处不在,幽长的巷子,古老的官宅,斑驳的墙壁,都留在了我们的画笔上。

但是一下午却没什么成果。

嘿嘿,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那里很多卖那种特色的小饰品,我搜刮了一番,结果还是挺满意的。

在西递呆了5天,尽管不舍那纯朴的民风,可爱的人们,但是,我们不得不奔往下一站——宏村。

安徽宏村、西递是2000年11月30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召开的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相比起西递的静谧宏村更显得热闹些。

宏村古居民的艺术价值在于它的文化内涵深厚,造型其特变化万千。

但是现代生活五光十色,日益繁荣,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使得宏村商业化了。

但对古居民的典雅古朴、安宁恬静,以及土味乡韵的习俗,更使人们想往回归自然。

后记短短的10天写生历程,让我们轮番品尝着五味瓶中的酸,甜,苦,辣。

每个参与写生的人都有收获,但收获多少却因人而异。

而我最大的收获都体现在我的写生过程里。

我爱的我的专业。

这次的写生实习,让我受益匪浅,徽州之行,让我毕生难忘。

安徽之行 写生心得

安徽之行  写生心得

安徽之行写生心得2008年4月14日,我们艺术107的两个班级在吴老师和关老师的带领下去安徽黄山脚下写生。

兴奋之情已持续好久,好奇心充斥着整个大脑,早上7:30我们坐上客车驶向皖南.沿途风光无限,让我这个在鲁中地区长大的孩子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东瞧瞧,西看看。

成片的油菜花,水汪汪的稻田,滚滚长江,直到眼花缭乱。

近八个小时的车程终于在我们都快坚持不住的时候到站——黟县宏村。

这个牛形村落在大山包围之中,刚到的几天都是绵绵小雨不断,到第三天竟电闪雷鸣的下了一整天,还好以后就是晴空万里,天气真是和小孩子的脸一样说变就变。

那里古朴的民风,优美的风景让我流连忘返。

看多了人与人之间的猜疑不信任,勾心斗角,在宏村这些统统都见鬼去吧!简简单单,真真实实,这就是宏村人,就像我们去租自行车,本以为要交很贵的押金,还要小心翼翼的不能这不能那的乱弄,结果就半天五元,想骑多久就交多少钱,只要有身份证就好,连锁都省了,他们说,这里没有人会偷东西,让我们放心骑就是。

宏村是国家4A级旅游景点,到了旅游旺季,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驴友”,我们国内好多学校都把它当作写生基地。

等到雨停了,我们都兴致勃勃的提着画具找自己想画的美景,第一天去的晚,一路上已经有好多学生开始画了,在南湖边我们座下来,想着周润发骑马走过南湖的场景,进入了作画当中。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去了竹海,那里密密麻麻连绵几座山全是竹子,真不愧是竹子的海洋,沿着小径往上走,处处都有清澈的水流,美景总不会逃过导演的眼睛,《卧虎藏龙》中有的场面就是在这里拍摄的。

坐了三小时的车,我们又来到歙县,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还坐了船,去了有名的八卦阵村——呈坎,木制结构的房屋与白墙青瓦的徽派建筑有很大区别,但它们的精美都无不让人惊叹前人的智慧。

晚上回旅馆,看电视到深夜,突然间觉得像傀儡般可怜,差点为了玩而放弃写生,我到底来的目的是什么?学校所安排的社会实践教学,学生是主体,教师是核心,教师帮助启发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找准定位。

安徽写生报告

安徽写生报告

安徽写生报告
这个星期我们将去安徽西递写生了,虽然我不是第一回出省,但是还是难以抑制住心中的那份激动感。

最近几天在网上看了很多资料,知道我们去的是典心徽派建筑,学校很用心,让我们在这个时候去安徽锻炼了自己,展示了自己的绘画风格,我觉得通过这次采风会使我们对于技法等的掌握得到一定的提高。

总之,我们学校这次社会实践教学对培养创造艺术人才具有十分必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这也是艺术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

因为艺术离不开生活,丰富的社会生活造就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让我们在艺术中创造出能反映时代,体现主旋律的力作,产生良好社会效果,激动人心的优秀作品。

纪检部干事:王子威。

安徽写生的心得体会

安徽写生的心得体会

安徽写生的心得体会安徽写生的心得体会范文四月十七日上午七点,我们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安徽宏村写生生活,我们摄影专业1-3班的58名学生在三位老师的带领下,经过十二小时的车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第二天一早,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整个宏村。

宏村是徽州商人比较集中的一个村,景观倒还不错。

听说全村是仿照水牛形布局的,在建筑领域里符合“仿生学”,在以后的几百年里也为宏村的后人们带来了兴旺,牛形村落是当时历史的文化遗产,恰似山水长卷,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桥面都是由大块的石板铺设的,看起来很厚重,据说是三四百年前留下的,说是那里有个官员为了感谢皇恩而建造的,哪里的房子大部分都有三四百年之久,房屋的特色是:外观都建有“马头墙”。

房屋里面都是用木头建造的,门窗的雕刻很精致很细腻,看了无人不赞叹前人高超的雕刻技术。

村中有月沼称之为牛肚,流动于村中的小溪则是牛肠。

宏村的入口有一湖叫南湖,南湖中桥。

电影《卧虎藏龙》开篇的镜头就是在这里拍的。

进入村中,到处有溪流,溪流第一是为了防火,第二是为了方便洗东西,流水人家,倒也不错。

宏村最引人注目的当是村中间的月沼。

月沼半月形,两边古建筑的白墙黑瓦印在潭中,四下村民洗菜,各个院校的同学写生,倒也热闹。

这个情景之前在多个杂志看到过,几乎是安徽的代表作之一。

宏村另外一个地方比较特别的是承志堂。

其实就是一个地主的家,里面建筑非凡,墙上金字皆是黄金化粉而作,让我们这些穷鬼感叹一番。

一路上,同学们有说有笑,完全不在意似火的骄阳。

直到下午,我们才开始正式写生。

我与几个同伴在村子里绕行,为了寻找精彩的瞬间、理想的画面。

当我还留恋于宏村的地貌、风土人情、没回过神来时,我们有收起行囊,来到了西递。

西递是徽派建筑的一个古小村落。

徽派建筑的一堆堆白色灰墙出现在我们面前,村口有池塘,村墙牌楼映池塘。

当地的一个导游特别地强调,这是牌楼,不是牌坊。

仔细一看,牌楼三层瓦檐重叠,牌楼上石狮、罗盘雕刻。

转眼间,我们的写生生活就要结束了,短短十几天的写生历程,让我们轮番品尝着五味瓶中的酸甜苦辣咸。

安徽写生实践报告

安徽写生实践报告

安徽写生实践报告
在安徽的写生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人文的韵味。

安徽的山
山水水,古老的村落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让我对这片土地充满了向往和留恋。

首先,我来到了黄山,这里的奇峰怪石、云海日出让我仿佛置身仙境。

在黄山
的写生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清晨的日出,云雾缭绕,让人仿佛置身仙境。

我用画笔捕捉下这一刻的美丽,尽力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呈现在画纸上。

接着,我来到了宏村,这里的徽派建筑和水墨画般的风景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传
统文化的魅力。

在宏村的写生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韵味,每一栋徽派建筑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每一片水墨画般的田园风光都让人心旷神怡。

我用画笔记录下这些美丽瞬间,尽力将宏村的古韵和田园风光表现出来。

最后,我来到了徽州古城,这里的古老街巷和传统手工艺让我感受到了古老文
化的魅力。

在古城的写生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徽州文化的独特魅力,古老的街巷、传统的手工艺无不展现着徽州古城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底蕴。

我用画笔记录下这些古老文化的魅力,尽力将徽州古城的韵味和魅力呈现在画纸上。

通过这次安徽写生实践,我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人文的韵味,也更加
坚定了我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追求。

我将继续努力,用画笔记录下更多美丽的瞬间,用心灵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用作品传递美好的情感。

愿我能在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用心灵感悟生活,用作品传递美好!。

安徽写生报告

安徽写生报告

安徽写生报告我选择在安徽某座小山村进行写生,这个小山村位于安徽北部的一个偏僻地区,那里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

这个小山村被群山环绕,山势险峻,山间有清澈的溪流蜿蜒流过,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

我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拿出画纸和颜料,开始了我的写生之旅。

几只小鸟在空中飞翔,它们身姿轻盈,翅膀灵巧地划过天空。

它们时而停在树枝上,时而俯冲下来捕捉食物,为这个小山村增添了生机和美感。

我小心地描绘出它们的形态和动作,希望能够抓住它们在空中自由自在的氛围。

小山村里的植物也是写生的绝佳素材。

我看见一棵树上爬满了藤蔓,它们像是一条条长长的丝带,轻轻地抚摸着树枝和树叶。

在阳光的照射下,藤蔓上闪烁着七彩的光芒,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

我尽力捕捉藤蔓的曲线和光线的变化,以及它们与树木的交织之美。

远处的村庄被绿色的稻田环绕,稻谷随着微风轻轻摇摆,好像在告诉人们丰收的喜悦。

我静静地观察着稻田,试图抓住这片美丽的景色。

我描绘出稻子的种种细节,包括它们的颜色、光泽和动态,尽力呈现出稻田的生动和细腻之美。

太阳逐渐西沉,天空染上了一片金黄色,远处的山峦也变得越发模糊。

我将目光转向天空,不禁被那朵朵云彩所吸引。

云彩千姿百态,有的像羽毛,有的像棉花,它们自由自在地飘荡在天空中,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我用画笔勾勒出云彩的形状和纹理,尽可能地捕捉到它们的变化和浮动的感觉。

这次写生之旅让我感受到了安徽小山村的美丽和宁静。

这里的自然风光给我带来了无穷的灵感和创作的激情。

我希望通过我的作品,能够把这片美景带给更多的人们,让大家都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美好。

安徽屏山写生报告

安徽屏山写生报告

安徽屏山写生报告一、引言本文是对我对安徽屏山进行写生的报告。

屏山位于安徽省的南部,是一座以巍峨的山峰和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的旅游胜地。

我于某年某月某日来到屏山进行写生活动,本报告将对我所见所感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二、写生对象描述屏山是一座以巍峨的山峰和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的旅游胜地。

山川起伏,森林茂密,河流蜿蜒流经,湖泊如镜。

这里的自然景观异常丰富多样,令人陶醉。

屏山的主峰海拔约为xxxx米,是安徽省的最高峰之一。

山峰陡峭,错落有致,被茂密的树木和翠绿的植被所覆盖。

在山峰的上方,常年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而又壮丽的感觉。

在屏山的麓,分布着一些宜人的村庄和农田。

这些村庄呈现出古朴的风格,房屋建筑多采用传统的土木结构,给人一种古老而又温馨的感觉。

农田肥沃,作物丰收,村民们勤劳而热情。

三、写生过程我选择的写生地点是屏山的主峰,因为我对山峰的壮丽景色和云雾缭绕非常向往。

在写生过程中,我首先注意到山峰的形态和轮廓。

山峰高大挺拔,呈现出优美的曲线。

我运用素描工具仔细描绘了山峰的形状,并尽力捕捉到山峰的气势和力量。

接下来,我将目光投向了山峰上的植被。

茂密的树木和翠绿的植被给山峰增添了生机和美感。

我使用水彩颜料细致地描绘了树木的细节和颜色,使画面更加生动。

此外,我还注意到了山峰上的云雾。

云雾缭绕,给山峰增添了神秘和绰约的气息。

我利用水墨技巧描绘了云雾的形状和变化,希望能够表现出云雾的流动和变幻之美。

最后,我将目光投向了山脚下的村庄和农田。

村庄的房屋建筑和农田的作物都是我感兴趣的对象。

我用素描和水彩颜料绘制了村庄的景色和农田的形态,力求表现出它们的朴实和宁静。

四、写生作品展示在屏山写生的过程中,我完成了多幅作品。

这些作品包括了山峰、植被、云雾、村庄和农田的形象。

通过这些作品,我试图传达出我对屏山的独特感受和认识。

以下是我其中一幅写生作品的照片:![写生作品](写生作品照片链接)五、写生心得体会在屏山进行写生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好。

记一次皖南的艺术采风写生艺术论文

记一次皖南的艺术采风写生艺术论文

记一次皖南的艺术采风写生艺术论文记一次皖南的艺术采风写生艺术论文序言:采风写生是艺术之旅中的重要驿站,其过程是辛苦的,但也充满着快乐,收获肯定是丰富的。

自己曾多次去皖南采风写生,被它那灵秀的山水、别具匠心的建筑、厚重的文化内涵深深吸引着。

每次去都随手歪歪扭扭写点东西,但成行不成章,这次经过整理终于凑成了一篇,故称之为漫笔。

皖南,古称徽州,包括今天安徽的黄山市和宣城市、江西的婺源县等地区的部分。

明清时由此发迹的徽商横霸商界三百余年,有“无徽不成镇”之说,同时也造就灿烂繁华的徽州文化。

现在的徽州境内名胜古迹珠联玉缀,有许多各具特色的古村庄散落在松竹掩映、溪水环绕的山坳间,其中的宏村、西递更是因其保护完整的典型的徽派民居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青山碧水、粉墙黛瓦,有“中国画里乡村”的美誉,更有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的诗句“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天井、马头墙是其代表的建筑样式,木雕、石雕、砖雕被称“徽雕三绝”。

这里曾诞生了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等学派,文房四宝中的歙砚、徽墨、宣纸、湖笔或产于这里或就在其附近。

正是这种厚重的历史、典型的建筑、清秀的山水吸引广大美术和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

自己以前虽去过多次,但仍然被它那独特的魅力深深吸引着。

记忆中新鲜的雨后春笋、清香四溢的毛尖、漫山遍野的油菜花还是那样的清晰。

于是,今年的清明时节我再次带学生前往那里进行艺术写生和考察。

一路上坐火车倒汽车,旅途的辛苦自不用说,第二天中午顺利到达位于宏村的我校写生基地。

这是一家家庭式的小旅馆,谈不上豪华,简简单单,但是温馨自在,倒很适合像我这样不讲究的人。

简单地吃过饭,小憩了一会,便带着几个还有点精神的学生外出选景,以便为明天的写生。

清明时节的皖南,正值油菜花盛开,漫山遍野一片金黄,与白墙黑瓦相映成辉。

穿行在老巷间、走在田埂上还是那样的熟悉,选景自然不费啥事,只等明天的开工就行了。

次日一早,收拾停当便领着学生到昨天预选的地方进行写生。

安徽写生实践报告(推荐5篇)

安徽写生实践报告(推荐5篇)

安徽写生实践报告(推荐5篇)本站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写生实践报告(推荐5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本站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写生实践报告(推荐5篇)》。

第一篇:写生的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外出写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自然风景的感受能力,提高写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和拓宽写生对美的修养;培养学生对自然界、风景、民居等建筑造型、色彩的感受能力和表现力,学习和借鉴优秀文化,为工业设计专业奠定坚定全方位美学修养和绘画技巧基础。

二、实习内容来太行山前,对太行山的印象一直停留在书本上。

中国东部重要的山脉和地理分界线,耸立于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绵延400余里,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太行山对于我只是地理课本里模糊的概念,知道车到了林州,太行山开始出现在眼前,心中太行的形象才开始清晰。

刀削斧劈的悬崖,千姿百态的山石,眼前的景象让人目眩。

车在盘山公路上颠簸着,我们对这20天充满了期待。

到了目的地,成艺农庄。

不错的名字。

迅速观察了一下周围环境,离小镇很近,对面有商店,8人一间的宿舍,上下层的床铺,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在这里大家的作息既统一又有规律。

七点半吃早饭,十二点午饭时间,六点吃晚饭,十点熄灯。

在学校难得这样。

第一段午饭的伙食还算不错,在太行山的写生生活就算正式开始了。

我们平常画风景的机会和次数都不多,所以都很珍惜这些天的写生机会。

上午画水粉下午画速写,大家都很积极。

这里的风景也很美,断崖高起、群峰峥嵘、台壁交错,还有小桥流水人家。

原来北方的山水是这样的。

画速写时,发现不管走到哪里,走到哪个村,见到的都是石头房。

对墙的内壁,山里人先用麦秸泥糊了一层,然后再泥上一层白灰泥,屋内便变得整洁、亮堂。

就地取材成就了富有特色的石板岩居民,勤劳节俭的人们也不愿意花那些冤枉钱,眼前、身边、脚下,那塞满天地间的石头就是最亲切、最经济、最顺手、最理想的建筑材料。

他们只需要花些力气把这些石头开采出来,再根据自己的需要凿成形,就可以建成一座称心如意的房子。

安徽写生心得

安徽写生心得

安徽写生心得安徽屏山、西递是大学第一次写生的地方,我认为出外写生既是一种实践的教学方式,也是对我们学业进行考察的一种方式。

对于我来说,这次安徽宏村、西递写生之行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仅使我的速写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也使我了解了屏山、西递的特色文化,见识到了它们独具的气息风格。

这次写生活动的目的在于激发我们绘画的兴趣和灵感,在专业上有所收获和突破,同时也能多方面的培养我们的独立和集体意识,提高我们整体素质。

通过两周的写生实践,在专业方面我们学会了取景、构图、调色、上色、勾勒、以及艺术创作、移景等具体的技巧,色彩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在生活方面我们严于律己、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积累了不少生活经验和自律能力。

写生第一天,我们早上六点起床,老师的安排是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带着速写本去跑步,然后写生,七点半吃早餐,八点出发,前往古镇画水粉,中午十一点半吃饭,休息一小时,下午一点到四点画水粉,五点吃晚饭,晚上六点老师讲评作业,七点钟画素描人像,九点休息。

这样的安排大家觉得有些疲惫。

在这里,我感叹到,最近的80后、90后的骨头太软了,缺乏锻炼,当然,其中也包括我。

写生开始了,我们带着速写本,在老师带领下,去画不同的风景、以及古老的明清建筑物。

我的基础很差,第一天画的时候很不好,和有基础的同学相比,差得远了,有时候,心里顿时失望极了。

但我不会灰心,是人嘛,总该会的,虽不是十全十美,尽力而为就OK了,抱着这样的心情,上午下午我向老师讨教。

慢慢地,时间一长,总算是进步了。

我们画真人头像,画人像前老师点评我们白天画画情况,点出优点和不足,使我们明确自己存在的问题,并从班级优秀的作品中得到启示和收获,充满信心的投入到第二天的写生中去。

讲评结束后,我们继续画人头像,仔细地多看看人物头像结构,注意比例、明暗度,不知不觉地到了九点就画好了。

以后的十几天我们很早起床画画,很刻苦。

不过我们不怕苦也不怕累,坚持不懈地继续下去。

我认为写生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提高,也是集体的团结。

安徽写生心得

安徽写生心得

安徽写生心得11月17日,我们艺术学院开始了徽州写生之旅。

这是这是我来大学第一次出那么远的地方写生,记得出发前的一个晚上,我跟宿舍的人,都在买日用品,到晚上我们都很迟睡觉。

第二天早早的起来,和同学一起拿着行李在文体中心等拍照,肚子饿了就吃零食,心里也泛出一些热情来。

怎么说外出写生也是件那么艺术的事是不是?我记得我们基本上半天是在车上度过的。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南屏村。

到达的时候已经过了中午,我们就进各自的寝室,走进寝室一看,吓一跳,这环境真的太差了。

没办法只能住下来。

整理好寝室后,我们就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南坪村踩点。

位于安徽黟县城西南四公里处,从导游姐姐那了解到这个村子原名叫叶村,后因村西南北倚南屏山,更名南屏村至今。

导游领我们观赏了一圈后,就让我们自由观赏。

等我们自由观赏后天色也快要变黑了。

后来我们就回宾馆吃饭。

饭吃完后就去距离我们明天要写生最近的地方附近的小店,租画具。

第二天,我们吃完早饭就出发了,由于老师说第一天天气好要先画色彩。

所以大家租完画具早早出发了,在去写生的路上,我们几个是空手走在路上,因为我们的画具是租在写生的地方,所以我们就帮女生拿画具。

到了写生的地方,我看见南屏的老房子很难画色彩,所以我和我们班几个就沿着这条小道,来到了村后的山上亭子。

看见这景色,我的灵感来了,就马上放下画具,先拍几张照片然后就摆好画架,开始画树和亭子,这就样我们在这边画了一天的色彩。

接下来几天我们都在这里画,但这块宝地好像被发现了。

渐渐地人越来越多。

第四天,我首先转移了阵地。

我突然发现有一座桥,这时我就跑了过去,一看平坦的桥下平静的河水。

两岸都是稻田。

岸边还有一座水车。

我当时看了非常的激动,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拍照再说,拍完照我就把画具搬到桥上。

选好适当的位子,就画了起来。

顺便跟伙伴们说了一声叫他们过来。

就这样我在这里画了一张,同时这一天也快结束了。

等到了第五天我就很有目的的选择了在岸边画桥,由于以前画的都是石拱桥,桥长也是很短的,但是这座桥长比一般的石拱桥要长2倍多,想多来说透视比较难把握,形状跟赵州桥差不多,但比赵州桥要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民俗采风》课程论文题目宏村水系的探析学生姓名代秋梅学号1101020101专业班级11级城市规划01班课程教师杨中贵宏村水系的探析代秋梅摘要:水是人类生命安恒、心灵润泽的必要元素, 在人类繁衍交替中水以多种形式的审美文化得以体现。

该文以徽州民居宏村为例, 系统地分析了古村落水系的形成背景、水系形态的布局以及古水系的审美特色, 并试图通过这种分析挖掘蕴藏在民居村落人工水系的具有浓厚传统的审美文化精华。

在现代景观建筑设计中, 这些传统的精髓, 对现代人来说不仅仅是思想的启迪,也是创作的源泉。

关键词:古村落水系形成水系景观老子曰“上古若水”,水在古人的心目中是完美无缺的。

宏村古村落的特点,主要集中在水的灵活处理上,在充分满足日常生活需求的同时,汪氏祖先巧妙地把水做成一个富于变化的水街景观,使整个村落因水充满生机。

水是村落的命脉,圳水欢快的从各里弄流过,时代如此,川流不息;月沼之水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民居的怀抱,光彩照人;南湖之水则充满自然情趣,映衬着周边的古建筑,如梦如幻。

也许,宏村祖先愿望没有我们现代人想象的这么复杂,大多是任其自然不经意而成。

也正是如此,使得这水空间的灵活多变,天然无饰。

1、水系形成宏村水系经过百年的历史变迁,是在自然因素和人工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所形成的。

它主要受以下的一些因素影响:1.1 气候因素宏村所属的徽州气候湿热,雨水丰富,年降雨量在1800 毫米左右,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造就了徽州宏村地区附近众多河溪并行交错的水网格局。

1.2 水脉因素宏村的水系有着旺盛的水脉。

西溪对宏村的影响很大。

而且宏村村西的小溪有很多处泉眼,大旱年份,泉眼仍然涌泉不断。

1.3 其他因素除了受上述地理要素方面的影响,在百年的历史变迁中还受到了偶然的历史事件和人工建造的作用:1.3.1 第一阶段:西溪改道(见右图)八百年前的宏村“枕高山,面流水,一望无际”。

当年西溪不是如今流向,而是自北向南流到村西时,转而自西流向东南,横穿现在的宏村,流入濉溪,今天的宏村就是当年的西溪河滩。

南宋德佑二年(公元1276 年),天降暴雨,西溪改道向南,河道变成干河滩,雷岗山下豁然腾出的山水宝地就成了宏村现在基址,自此山上的村民终于移居山下。

1.3.2 第二阶段:开凿水系(见下图)开凿水系的想法源自宏村始迁祖彦济公的九世孙玄卿公。

其具体做法是:a. 利用旧河道开凿水圳,引水入村,并沿水圳修路铺石。

b. 疏浚扩大天然井窟并开挖成半月形的池塘——月沼。

c. 在石濑石处修建拦河坝,挡水入村。

d. 在月沼北岸修建了总祠乐叙堂。

e. 在月沼、乐叙堂周围筑屋立栋,宏村的雏形基本形成。

1.3.3 第三阶段:矛盾重重随着时间的推移,宏村的前期水系工程已经日渐无法满足宏村人的生活需求,月沼附近的建筑日益密集,增加了火灾隐情,同时加上一场水患使得建成不久的水系陷于瘫痪。

于是他们又开始了新的水系工程的探索——开挖南湖1.3.4 第四阶段:开挖南湖(见下图)南部水系的实施经过了周密的组织和筹划。

开始是河堤整治工程,将拦河坝至村西南平阳桥的堤岸全部用石块砌高加固,阻隔河水于村外。

同时,解决了与近村之间的领土问题。

双方约定以中洲为界,划河而治。

万历38 年(1610 年),南湖及下水圳合拢竣工。

水系形成了如图所示的规模。

今天所看到的宏村水系其实是宏村人数百年来顺应自然,合理规划的结果。

2 水网格局的特点宏村的水网格局由水圳(见下图)构成,可以通过水圳来探究宏村的水网格局。

2.1 水圳——牛肠村内的水路系统关健在于水圳的建设。

水圳一般与青石板小路相伴,全长1268 米,宽约60cm,水深30cm左右。

坡度在3%~6%之间。

水顺着地势向低处蜿蜒, 把月沼、庭院鱼塘和南湖连为一个整体, 圳内流水以米分钟的流速终年不断, 清澈见底, 时常可看鱼虾在内活动。

水圳分作大、小水圳两部分,村中分流,大水圳向西,小水圳往东流入月沼。

大水圳全长716 米,分作上水圳、中水圳、下水圳三段。

大中小水圳宽度各异。

另外由于水季节水位低,为了方便村民,大小水圳沿线砌了41 处石板踏步和6处亲水台阶,洗衣很便利。

所谓“牛肠”水圳弯曲的形态布局一方面可以方便居民用水,另一方而这种忽隐忽现的清泉流动,也给人们增添美感和神秘感。

2.2 水圳与街巷水圳的走向和水系的布局,使全村居民用水距离比较适中。

据黄山市测绘院对宏村古水系勘察测算,全村离水源最远的住户,直线距离也不过100m,大部分住户离水源的直线距离在60m 以内。

从宏村古村落水系布局和结构特点设计来看,设计者是以方便全村村民用水为主要目地。

水圳九曲十弯,大小圳分流,动静结合,分布均衡,水圳的宽窄深浅恰到好处,水源丰富,进水量大流急,遍设十步石阶,浣洗轻松,随洗随清。

自然美景与生活便利融为一体,堪称一绝。

“山环水绕古村庄,南湖自古津玻璃,天杰地灵之月沼,碧波荡漾映古”。

以将宏村水体系作为一个面,其节点就为小型区域的水域;以一家、一户为单位,流入每家每户的水流形成的局部水景即为其节点。

(见右上图)3 从宏村整体角度看——以碣坝、月沼、南湖为例宏村最灵动是碣坝,最美是人工开凿的月沼和南湖。

碣坝湍流不息,月沼平静如镜,南湖深静空阔,珠联璧合构成了宏村古村落的奇观美景。

步移景异,巧夺天工。

3.1 乡野碣坝——牛舌——入水口碣坝是把西溪的水引人村庄的关健所在, 通过修筑水坝横断西溪, 使坝的上游开始蓄水,提高水位, 再修建暗渠, 引水人村, 渠口的水闸还可以通过调节升降控制村内水圳流量的大小,暗渠横穿溪岸3~4米宽的道路, 出口处流水潺潺, 顺着一条宽约70米的明渠一直流向村内。

成为整个宏村的水系源头建立了“水口”。

由于这里入水口具有极大的高差,因此可以看到湍急的水流,同时远山近树为背景,在原生态的地方展现了自然乡野的“鬼斧神工”。

3.2 水墨月沼——牛胃——贮水池月沼(见下页)位于宏村的核心位置,面积约1200 平方米,水深0.8~1米,因貌似弦月而得名。

水圳入村,穿街过巷,有明有暗,有分有合,行至村中心汪氏宗祠乐叙堂前注入月沼,它是宏村整个人工水系中的重要节点。

顺应自然,利用最初的一泓天然泉水扩建而成。

这里的水源是泉水和水圳两股活水的融合。

月沼的形状,是设计者坚持将其挖成半月型。

“花开则落,月盈则亏”。

世间的事物只要八分就圆满了。

“花未开、月未满”的寓意蕴含着汪氏祖先对子孙的期待。

建成后,村民相继在塘四周建房,平静的水面使月沼形成广场的假象。

加上北岸的汪氏祠堂,使得其无论是形式还是心理上都是绝对的中心。

月沼水面如镜,水景与四周高低错落、白墙黑瓦的徽州传统建筑交相辉映,宛如流动的水墨画。

夜幕到来,嬉闹声渐渐远去,潺潺流水声仿佛向游人诉说这个古村落的故事。

月沼“虽由人做”,但其如诗如画、如痴如醉的意境依然散发着无限魅力。

3.3 诗意南湖——牛肚——出水口位于宏村的最南边,因此得名“南湖”(见右图)。

呈弓形,面积约2 公顷,水深0.8~1.1米。

水圳之水总汇于此,为整个宏村水系的出水口,表达了村民对文脉对的追溯与崇敬。

游人到宏村,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湖面,湖面波光涟涟,一座单拱的“画桥”立于南湖中,将湖一分为二。

湖对面是一排连续的鳞次栉比的徽派建筑,南湖书院位于画面中心。

湖面倒影浮光,水天一色,远峰近宅,跌落湖中,有幽深、明丽之意境。

历代文人因南湖之景色宜人,留下了不少诗画;而这些诗画又反而更添南湖情景交融的氛围。

虽然南湖为人工开凿的最后工程,但其雕琢更显用心,可谓将这份诗情画意凝练于景中。

4 从宏村内部角度看——以庭院水塘为例宏村民居为了增加人们之间的交流,将活水引入庭院之中,挖池塘、搭水榭,营造一个个各具风格、富有历史和文化气息的庭院花园。

其中派生出22口庭院水塘。

4.1 碧园水榭位于村西上水圳北侧,建于清朝。

两层三间楼房,坐东朝西。

水榭设置别具一格,楼房正西设有水榭鱼池,东侧可以倚栏观鱼。

塘外花园,幽静雅致。

水塘和水榭呈外圆内方形,取聚宝生财的意思。

碧园小却精致,有其皖南庭院园林的风格,可谓将山水之景置于方寸之间。

4.2 承志堂鱼塘厅位于上水圳中段,池塘周围有“美人靠”。

经过几步石梯到水池。

其典型的天井和水塘的搭配符合我国文化中“四水归堂”的庭院布置,是“延续文脉”的体现。

天井露出微弱的天光,映在鱼塘水面上若隐若现的波光,更显别样风情。

5 宏村水系的功能5.1 事半功倍的景观效应宏村水系因势利导地利用天然地形形成了完美的循环系统, 以低廉的代价,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宏村作为一座典型的古村落, 在建设时没有现代施工中常用的挖土机、装载车等重型机械, 因而施工规模不宜过大没有现代水体造景中常见的水泵等设施, 因而无法满足任意形式的水循环系统。

之所以形成今天这样的状态, 首先依赖于对自然环境的巧妙利用;1因地制宜, 先要近水, 再取坡地, 这些天然的条件大大减少了改造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2就地取材, 修建褐坝, 铺设水圳所用的石头都来源于当地溪道里的卵石和山上的石块, 这使得运输成本几乎为零。

其次, 水系还充分发挥了水自身的特点;1顺流而下, “水往低处流”, 有坡度的地势可以满足水体流淌的动力间题, 2无孔不入, 只要在水位以下有空间, 水就可以将其充满, 揭坝就是利用这个原理解决了水体分流的问题;3因势而聚, 水的形式是由装盛它的容器所决定的, 细长的水圳就形成了细长的水流, 水圳近户即水流近户。

以简易的施工手段, 低耗的成本, 达到强大的功效, 集中体现了六百年前宏村劳动人民的智慧。

5.2 广泛的实用性水系不仅形成了宏村最大的景观特征, 而且解决了全村1200余人的饮用、生活、消防等诸多问题。

如今, 宏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 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领略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妙趣和谐。

除了独特的徽派建筑艺术之外, 水的运用是宏村村内最大的景观特征, 形成了怡人的环境。

但其真正的绝妙之处更体现于它的实用性上;1饮用, 宏村的水圳又窄又浅, 宽度约在20~80cm之间, 深度约在20~50cm以内, 湍急的水流在其中穿过, 水体几乎时刻保持在更新中, 所以只要时常清理圳道, 就可以保持水的洁净度以供饮用, 为了让下游的用户也得到可靠的饮用水, 全村把用水分成几个不同的时间段, 早上八点钟以前极取饮用水, 八点以后方可院洗衣物;2生活使用, 随着季节的不同, 山涧的澳流有涨有落, 水圳内的水位也有高有低, 为了便,笋各时期都能方便地用水, 水圳上架有高低不同的石板, 不管水位如何涨落, 总能找到一块适合落脚的石板, 另一方面, 这些石板还能挡住浮在水面上的残渣脏物, 便于打捞清理, 也利于下游的用水清洁,;3消防, 宏村的始祖最初迁居至此, 便是受难于火灾而为, 更何况这些房屋都以木材为主要构件材料, 所以建村时对消防问题尤为重视, 水圳近在咫尺, 水流源斌不断, 为消防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