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G检测项目的意义

合集下载

血栓弹力图简介及各科室的应用

血栓弹力图简介及各科室的应用

TEG简介及应用血栓弹力图仪Thrombelastography, TEG是一种从整个动态过程来监测凝血过程的分析仪;血栓弹力图仪于1948年由德国人Harter发明,80年代开始广泛用于临床指导术中输血,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已成为当今围术期监测凝血功能的最重要指标;同时也是世界上先进国家进行血制品管理的重要工具,在输血指南里使用该设备;其节约20%-50%的血制品使用功能被国内、外临床文献大量证明;该设备在95-96年开始在心脏外科开始使用;目前以TEG为主要监测手段的体外循环术中凝血监测方案已经在世界上40多个国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疗效监测的方法—PlateletMapping,即血小板图试验,从而为临床带来了快速、准确的监测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技术;国内外近4000份临床文献从各个角度就TEG对临床诊疗效果进行了论证;TEG在国内的使用情况我国许多三甲医院的麻醉科、ICU、体外循环、器官移植科等在2000年左右率先使用TEG指导术中成分血和凝血相关药物的使用,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并有大量文献报道;2006年,检验科开始使用TEG作为凝血检测的筛选和补充;同年,一些输血科开始将TEG正式纳入临床选择血制品的客观依据,并开始用TEG进行血制品使用的管理的主要设备;使临床医生真正做到了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和使用正确种类和剂量的成分血制品,从根本上杜绝了我国临床用血的盲目和浪费;2006年初,TEG的PlateletMapping,即血小板图试验开始在中国上市,从而开创我国心脑血管病抗血小板药物检测的新方法;填补了我国临床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缺乏药物疗效监测的空白;为实现个性化的抗血小板治疗和解决PCI冠脉搭桥等手术的疑难病例,开创了新的起点;同时它为预防血栓和进行血栓分层等领域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检测方法;国家认可的检测方法TEG血栓弹力图试验列入2007年6月卫生部公布的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项目目录和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试行2001年版新增和修订的项目目录中;TEG与传统凝血试验的主要区别TEG能从一份血样完整地监测从凝血开始,至血凝块形成及纤维蛋白溶解的全过程;对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功能以及纤维蛋白溶解等方面进行凝血全貌的检测和评估;结果不受肝素类物质的影响;15-20分钟出结果,带有自动诊断功能;常规实验室检查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PTT或D-Dimer等只是检查离体血浆和凝血级联反应中一个部分;即内或外源性凝血旁路这部分,或纤维蛋白溶解部分的情况,是凝血全过程片段地、部分地描记;结果常常受肝素类物质的影响;一监测凝血功能目前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如:PT,APTT只能检测血浆中凝血因子活性,反映凝血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种凝血产物;凝血过程中血小板与凝血因子相互作用,无血小板参与的凝血检测不能反应凝血全貌;TEG检测能够全面展现血凝块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从凝血因子的激活到牢固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凝块形成再到纤维蛋白溶解,展示患者凝血状况的全貌和血凝块形成的速率、血凝块的强度,血凝块的纤溶水平;二指导成分输血通过血栓弹力图检测能判断导致出血的具体原因,检出是凝血因子、纤维蛋白、血小板的原因还是肝素残留导致的出血,这样就能够指导输注正确的血液成分进行止血治疗;通过对术后出血原因进行鉴别,还能够减少二次手术风险;欧美的许多国家将TEG作为进行血液制品管理的重要工具,文献表明TEG指导输血有助于节约用血、降低因过度输血引起的副作用及死亡率;三评估抗血小板治疗效果血小板活化在动脉粥样硬化硬化发展及血栓形成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抗血小板药物地位愈发显得重要;目前,临床上逐渐重视到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的重要性;TEG血小板图可PlateletMapping可以评估抗血小板药物疗效,预测患者的出血和血栓风险,有助于指导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从而可以减少血栓和出血性风险;TEG 在此领域的应用近年来发展迅速,大有前景;我们通过TEG检测发现,中国患者对氯吡格雷的反应个体间则存在明显差异,呈现正态分布四判断肝素的效果血栓弹力图的肝素酶对比检测常用于围手术期判断肝素抵抗情况、监测肝素化情况和评价鱼精蛋白对肝素的中和效果;五诊断纤溶亢进血栓弹力图不仅能够诊断纤溶亢进,还能够对纤溶亢进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此外,TEG能够准确判断抢救中DIC的高凝、低凝和纤溶亢进期,从而指导临床治疗TEG各科使用情况一、麻醉科TEG在麻醉科的用途:判断患者出血原因,鉴别是由于凝血系统异常引起,还是外科原因引起;准确诊断患者的凝血异常的类型,鉴别凝血因子缺乏、血小板功能不良、纤溶亢进等;指导成分血使用,明确成分血给予的时间、种类、剂量;判断患者高凝状态,指导抗凝治疗,预防术中血栓;鉴别原发纤溶亢进和继发纤溶亢进;检测和评估成分血和/或与凝血相关药物的治疗效果;监测手术中其他治疗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如输液、药物使用等;判断肝素的效果和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的效果;二、输血科以TEG血栓弹力图仪检测为主导,结合临床其他试验室检测结果,从而指导医师选择和使用血制品,甚至制定的输血指南,已经在欧、美的许多国家使用很普遍,临床证明用TEG进行凝血的检测和指导成分输血,能节约血制品20%-50%;该设备的在指导输血方面的特点如下:在15-20分钟内快速诊断病人的凝血状况,有自动诊断功能;能判断出血原因,分析是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或是血小板的原因;快速鉴别诊断原发纤溶亢进和继发纤溶亢进;判断出血是否肝素残留原因;判断血制品治疗效果;总之,TEG的结果可以在短时间判断病人的凝血全貌,指导医师合理选择血制品和药品,同时它有经过验证的血制品管理方案;三、器官移植科1.综合诊断患者围手术期的凝血变化;2.指导围手术期的成分输血和凝血相关药物的使用;3.及时发现和诊断纤溶亢进的情况;4.预测高凝状态,预防手术后的血栓发生;5.判断肝素在手术中的影响;6.术后监测引流出血,判断出血原因,减少二次手术风险;四、心内科TEG的用途:1.判断病人的基础凝血情况,判断患者凝血系统异常在整个缺血事件中的地位;2.监测PCI抗血小板药物联合应用的效果;3.诊断各个抗血小板药物对病人血小板抑制的百分比,从而指导PCI中个性化的使用GPIIb/IIIa抑制剂,进一步保证手术安全;4.判断PCI中、后的低分子肝素的作用和代谢情况;5.确定PCI后患者的个性化血小板治疗方案,减少再次缺血事件的发生;6.在定期随访中诊断患者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的效果,防止出血;7. 判断纤维蛋白原的活性;8. 监测华法林、比伐卢定等凝血相关药物的效果;五、心外科体外循环手术是人为干扰血凝情况十分明显的过程;1使用了肝素;2转机对血小板功能抑制作用;3一些血制品的液体的影响;4手术创伤;围手术期用肝素的目的是防止在循环中形成血栓、高凝危险;术后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医生转为关心低凝倾向,术后出血等问题;二尖瓣换瓣术后的病人需用低浓度肝素,预防血栓形成和出血;心室辅助和膜肺的患者更是需要对患者进行控制性低凝的监测,不仅需要检测凝血发生时间的长短,更重要的是明确凝血发生后的凝血状态,并且需要频繁监测,指导低分子肝素和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等;TEG的用途:1.监测肝素化情况,尤其是低分子肝素;2.能把病人围手术期的真正凝血功能提供医院参考;3.其对血小板的特异功能评价,能对转机时间长的受术者,准确反应其血小板功能;4.评估液体和血制品的使用对血凝影响,探讨出更合理的使用方案,减少不必要的费用;5. 准确判断患者的术后出血是手术造成还是凝血异常所致;6.其对高凝状态的诊断,判断患者出现缺血时间的风险,是目前其它检测方法所不能代替的;7.评估抗血小板药物的效果,指导个性化抗血小板治疗;8.特有的温度调节功能可将检测温度调节到病人的实际环境温度,更正确更科学地判断病人凝血状况;六、重症监护室TEG用途:1.对患者发生血栓的风险准确评估;2.对术后血性引流的性质进行诊断,鉴别渗血和出血;3.指导成分输血,合理的减少血制品使用;4.判断肝素、低分子肝素的效果;5.判断重组VII、比伐卢丁、华法林、戊糖等凝血相关药物的效果;6.准确诊断继发和原发纤溶亢进;7.判断是否需要二次手术;七、神经外科TEG的用途:1.术中检测患者的凝血变化,防止出现大出血,指导血制品使用;2.监测术中血栓发生的风险,指导治疗;3.判断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效果;4.诊断术后血栓发生的风险;5.监测溶栓治疗的效果,防止出血;6.判断肝素、低分子肝素、重组VII、比伐卢丁、华法林、戊糖等凝血相关药物的效果;7.特有的温度调节功能可将检测温度调节到病人的实际环境温度,更正确更科学地判断病人凝血状况;八、神经内科TEG用途:1.对血凝进行诊断,判断患者再次血栓的风险;2.判断溶栓治疗前后患者凝血的变化;3.判别溶栓治疗及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治疗效果;4.对治疗方案进行前后对照,医生能争取更科学、有说服力的治疗措施;5.监测抗血小板药物的效果;九、产科产科大出血;孕妇在孕30周—40周,有约15%出现孕高症,其表现可为高凝或低凝,不加处理会导致DIC;同时在产科中还有如宫外孕、羊水栓塞等情况可以引起凝血的异常;TEG用途:1.对凝血功能进行判断,以便医生对症处理;2.对孕妇是否会在术中大出血进行评估;3.判断羊水栓塞对患者的凝血系统的影响,防止发生血栓;4.判断宫外孕病人的出血对凝血系统的影响,指导成分输血,抢救患者生命;5.鉴别原发或继发纤溶亢进;十、创伤和急症医学在急症医学中,特别是在普外和骨科相关的患者中,创伤占有相当的比例;无论是患者本身的表现是大量失血、DIC、休克,还是患者本身有出血性疾病,在术前快速的了解患者的凝血情况至关重要,争取时间往往关系到抢救和手术的成功与否; TEG用途:1.对于创伤出血患者快速判断凝血情况,准确进行输血抢救,为手术治疗作好准备;2.对于急症患者快速了解患者凝血情况,以免造成手术治疗中不必要的损失;3.对于急性血栓溶栓治疗的患者,随时检测凝血的变化;4.准确判断抢救中的DIC、高凝和纤溶亢进;5. 患者抗血小板药物对凝血的影响;十一、检验科凝血异常患者的筛查,确定详细检测方向;弥补现有检测的不足,提供患者凝血全貌的数据,尤其是普查和术前检查;可作为手术前凝血情况全面筛查包括了血小板聚集功能的良好设备,优于传统的凝血四项;判断抗血小板药物疗效,可同时检测AA和ADP通路,不受肝素使用与否的影响;弥补现有实验室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不足;提供检测肝素、低分子肝素疗效的快速方法;鉴别原发或继发纤溶亢进的诊断;提供临床检测华法林、戊糖、重组VII因子、比伐卢定等凝血相关药物的效果;血栓性疾病的筛查,判断高凝的原因;十二、儿科儿童的输液量是受限制的,如果不能准确的判断出血原因,选择正确的血制品或药物,决定正确的剂量,就易造成液体过量,加重心脏负担;同时由于儿童的凝血系统发育成熟度不同,所以疾病状态凝血的变化复杂,尤其是使用肝素类药物后;TEG的作用:判断出血原因,帮助选择血制品和药物;判断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的效果;鉴别原发和继发纤溶亢进;预测血栓的风险;特有的温度调节功能可将检测温度调节到病人的实际环境温度,更正确更科学地判断病人凝血状况;医院使用TEG的意义对医院及科室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医疗方面:TEG能在短时间帮助医生判断病人的凝血状态,直接给出诊断,让医生第一时间做出准确判断,迅速做出治疗方案;通过TEG 再次检测,可立即得知输血、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是否合理;方便医师的工作,不需要再看复杂的报告,对病人的凝血状态胸有成竹,提高了医院医疗技术和声誉;2.科研方面:进一步完善医院现有凝血监测手段,增强诊疗水平,同时对医院申请承担更多科研项目,如教育部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3.患者利益方面:使用TEG能降低一定的输血费用临床大量的报道和文献证明血制品方面能节约20%-50%以上,费用方面能节约50%以上,不但降低了病人费用,还减少了由于输注血制品带来的风险;同时还保证了病人的愈后,加速床位周转,缩短住院费用,有利于医患关系的改善;对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或肝素药物的病人,可以保障其服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缩短其治疗时间,也可尽可能减少病人进行大型手术的次数或安放支架的数量;。

(新编)TEG血栓弹力图试验

(新编)TEG血栓弹力图试验

TEG血栓弹力图试验一、使用的仪器和方法:使用世界上唯一的专利仪器,同各大医院和其它国家的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二、项目原理简介:该方法使用全血作为检测标本,在体外加入高岭土激活,从而启动凝血机制,从内外源凝血系统的启动、纤维蛋白的形成、到血块溶解进行全程监测,能够更准确、更直观的反映凝血机制中除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壁以外的所有出凝血因素。

三、同传统的血凝(PT、INR、APTT)等相比的主要优势:1.使用全血作为检测标本(PT、APTT等使用的是血浆),能够更全面的反映出凝血的机制。

可分别对凝血因子的功能、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纤溶系统做出判定。

2.对低浓度的肝素、类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更敏感,可检测出0.005U/ml的低浓度用量。

3.可以对血小板在血液凝固过程中的作用做出判定(包括数量和血小板功能)。

4.能够迅速的区分出原发或继发性纤溶亢进。

可准确区分DIC阶段。

5.可以检测出抗血小板的药物的疗效,测定出各种药物对血小板的抑制率。

四、医嘱项及其主要临床应用领域:1993年北京医科大学生物化学试题一、问答题1、原核生物蛋白质合成起始复合物由哪些成分组成?图示该复合物的形成过程。

2、试比较DNA复制和转录的异同。

3、DNA热变性时,OD260值,随温度缓慢升高而增高,在降温时OD260值,如何随温度变化?解释原因。

4、牛胰核糖核酸酶能否水解PGp GapGpApA序列?若能,在何处水解,产物为何物?若不能,说明原因。

5、写出真核mRNA的结构组成,并说明其前体hRNA成熟为mRNA所需的几种转录后加工过程。

6、将α-磷酸甘油用同位素14C标记(标记部位见下示结构成)后,加肝匀浆中,在适宜条件中进行反应,试问,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定此肝匀浆中的葡萄糖,磷脂酸胆固醇,丙氨酸等是否含14 C?请扼要解释为什麽?7、请写出四种由甘氨酸参与合成的不同类型的生物活性物质,并分别说明他们的主要功用。

8、简述新生儿核黄疸原因。

TEG参数意义参考范围

TEG参数意义参考范围
3
Angle
描记图最大曲线弧度的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53-72°
代表血凝块形成的速率,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功能。Angle角降低说明纤维蛋白功能不足,增大说明纤维蛋白功能亢进。
描记图最大振幅
50-70mm
用来评估已形成的血凝块的最大强度或硬度,主要反映血小板聚集功能,MA增大说明血小板功能亢进,减小说明血小板功能不足
血块形成的最大速率
5-17
速率越大,凝血功能越强
17
TG
总血块形成
584-796
总的血块形成越快,凝血功能越强
18
ADP%
血小板ADP受体抑制率
用来表示波利维(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的药物疗效
19
AA%
血小板AA(TXA2)受体抑制率
用来表示阿司匹林的药物疗效
20
TEG ACT
快速TEG(RapidTEG)特有参数值
CL30 = 100×(A30/MA)
CL30越小,纤溶活动越剧烈
14
CL60
测量在MA值确定后60分钟内血凝块剩余的百分比
85-100%
CL60 = 100 ×(A60/MA)
CL60越小,纤溶活动越剧烈
15
TMRTG
血块形成到最大速率时间
6-12min
TMRTG越小,表示血凝块形成越快
16
MRTG
定义
RF
意义
指凝血启动至第一块可检测得到的血凝块(TEG描记图上幅度=2mm)形成所需的时间
5-10min
反映凝血因子功能,R值因抗凝剂及凝血因子缺乏而延长,因血液呈高凝状态而缩短。
从R时间终点至描记图幅度达20mm所需的时间
1-3min

TEG所有参数的临床意义

TEG所有参数的临床意义
14
A
描记图上的即时振幅
临床检测血小板质量和数量的一个指标
15
A30
检测30分钟时在描记图上的振幅
临床检测血小板质量和数量的一个指标
16
A60
检测.60分钟时在描记图上的振幅
临床检测血小板质量和数量的一个指标
17
CL30
测量在MA值确定后30分钟内血凝块溶解剩余的百分比,CL30=100X(A30/MA);CL30<92.5%意示处于高纤溶状态,即纤溶亢进
TEG检 测 所 有项 目 的 意 义
序号
项目
项目意义
临床意义
1
SP
从血样开始检测至曲线分叉所需时间。
反映内外源性和共同道路的内容,主要检测凝血因子级联反应的情况
2
R值
R参数反应参加凝血启动过程的凝血因子综合作用。包含了内源性通路、外源性通路和共同通路的内容,直至纤维蛋白凝块开始形成。也可为TEG ACT 或ST
反映纤维蛋白和血小板在血凝块开始形成时的共同作用结果,即血凝块形成的速率,由于此时以纤维蛋白的功能为主,故为检测纤维蛋白原功能的一点至描记图最大曲线弧度作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а参数与K参数相同,反应纤维蛋白和血小板在血凝块开始形成时的共同作用的结果,а参数在极度低凝时要比K参数更直观。
枸椽酸化血样测量时检测血小板功能紊乱的参数
10
G值
血凝块力学强度,即最大切应力强度。G值是将A值进行转换使其用实际测量血凝块的力学值表示强,单位达因/平方,G值=5000A/(100-A)
血凝块的硬度的参数
11
E
弹性常数,是标准化的G,EMX是最大振幅时的E。EMX=(100XMA)/(100-MA)
描述病人枸椽酸化全血的血凝情况,正常6-15,低凝<6,高凝>7.5

TEG30分钟参数的临床意义

TEG30分钟参数的临床意义
意义同K值,但对极度低凝时的K参数直观,也是检测纤维蛋白原功最大振幅,即最大切就力系数。MA反映了正在形成的血凝块的最大强度及血凝块形成的稳定性,主要受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两个因素的影响,其中血小板的作用要比纤维蛋白原大,约占80%,血小板质量或数量的异常都会影响到MA值
14
A
描记图上的即时振幅
临床检测血小板质量和数量的一个指标
15
A30
检测30分钟时在描记图上的振幅
临床检测血小板质量和数量的一个指标
TEG检测30分钟的项目的意义
序号
项目
项目意义
临床意义
1
SP
从血样开始检测至曲线分叉所需时间。
反映内外源性和共同道路的内容,主要检测凝血因子级联反应的情况
2
R值
R参数反应参加凝血启动过程的凝血因子综合作用。包含了内源性通路、外源性通路和共同通路的内容,直至纤维蛋白凝块开始形成。也可为TEG ACT或ST
描述病人枸椽酸化全血的血凝情况,正常6-15,低凝<6,高凝>15
8
TMA
从凝血开始至MA值确定所需用的时间。
反应血凝块的全程形成速率。测量形成稳定血凝块所需时间
9
PMA
MA的投射参数。就是说,对于枸椽酸化处理过的血样,不管MA值是否会达到血栓的正常值最低限,可以用PMA来估计MA。PMA有助于提早探测出血小板dysfunction,在MA出现前提早提出治疗办法
枸椽酸化血样测量时检测血小板功能紊乱的参数
10
G值
血凝块力学强度,即最大切应力强度。G值是将A值进行转换使其用实际测量血凝块的力学值表示强,单位达因/平方,G值=5000A/(100-A)
血凝块的硬度的参数
11

TEG

TEG

传统凝血检测的局限性
检测样本为离心后的血浆,APTT和PT检测过程中无血细胞参与 PT、APTT的检测需把标本恢复至37度进行,不能准确反应低体温
对创伤性凝血病的影响
纤维蛋白原测定和血小板计数仅反映数量,未对功能进行测定
传统检测在文献和指南中指出,其与出血、输血相关性差
检测过程为分段式检测,不能对凝血过程进行整体评估
参数r
凝血状况 凝血成分
凝血时间
IIa 生成的纤维蛋 白形成
血块速率
纤维蛋白X-联结
纤维蛋白血小板
最大血块强度
(血小板 – 纤维蛋白原)相互作用 血小板 (~80%) 纤维蛋白原(~20%)
血块稳定性
血块强度的减弱 纤维溶解
凝血旁路
凝血旁路 血小板
53°- 72°
30 min
LY30 0-7.5%
a MA
R
5-10 min 功能紊乱 低凝 高凝 R (min) R (min)
0-15% EPL
K
1-3 min
50-70 mm LY30 > 7.5% EPL > 15%
K (min) a(deg) K (min) a(deg)
MA MA
N/A
8
TEG有4种检测类型,每一种检测都有明确的 临床应用价值
2010年
严重创伤出血处理的欧洲指南
1.血制品 使用(续)
2013年
严重创伤出血处理的欧洲指南
监测凝血功能 监测创伤后凝血病的常规指标包括PT、APT T 、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计数。 (1C ) 推荐应用血液粘弹性检测方法(血栓弹力图)评估凝血病的特征和指 导止血治疗。(1C) PT、APTT只能检测凝血初级阶段,反映4%凝血酶的产生,因此常规检测 正常而凝血功能可能异常 与常规检测相比,血栓弹力图检测时间缩短30-60分钟;快速TEG检测时间 进一步缩短 血栓弹力图能够检测凝血酶抑制剂的影响,预测大输血和血栓事件 血栓弹力图指导输血节省血制品的使用 出血和凝血病处理 出血患者血栓弹力图表现为功能性纤维蛋白原缺乏或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 1.5 一2.0 g/L, 应输注纤维蛋白原或冷沉淀。(1C )

TEG血栓弹力图试验

TEG血栓弹力图试验

五、主要参数及其含义:
:从血样开始检测到曲线分叉所需地时间.
:即反应时间,反映参加凝血启动过程地凝血因子地综合作用.
:从时终点到描记幅度达到所需地时间.反映血凝块形成地速率,其中以纤维蛋白地功能为主.
α角:血凝块形成点到描记图最大地曲线弧度作切线与水平线地夹角.在极度低凝时比值更直观.
:最大振幅.反映血凝块地最大强度,主要受血小板及纤维蛋白个因素地影响,其中血小板地作用占.
:即综合凝血指数.反映样本在各种条件下凝血地综合状态,<为低凝,>为高凝.在两者之间为正常.
:血小板动力型指数,描述了患者枸橼酸化全血地血凝状况.即病人处于正常地凝血状况(:),低凝(<),高凝(>).
:从血凝开始到值确定所需地时间.
:地投射参数.
:血凝块力学强度,即最大切应力强度.
:弹性常数,是标准化地.
:预测在值确定后分钟内血块将要溶解地百分率.
:测量在值确定后分钟内血凝块幅度减少地速率.
:描记图上地即时振幅.
:检测分钟时在描记图上地振幅.
:在MA值确定后30分钟内血凝块溶解剩余地百分比,CL30<提示处于高纤溶状态.
:血块溶解时间.。

血栓弹力图 结果解读及临床意义

血栓弹力图 结果解读及临床意义

血栓弹力图结果解读及临床意义血栓弹力图(TEG)是一种用于评估血液凝固特性的诊断工具,对于了解血液凝固过程、预测血栓形成以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解读血栓弹力图的结果,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正常TEG曲线呈光滑的弧形,起始部分代表纤维蛋白的形成,中间部分代表凝血因子的消耗,最后部分代表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可降解为可溶性纤维蛋白,在纤溶酶及纤溶酶原激活物作用下可降解为可溶性纤维蛋白,最后降解为可溶性纤维蛋白产物,包括D-二聚体、可溶性纤维蛋白产物。

正常TEG曲线的参数包括K时间(反应时间)、Angle角度(凝固角)、MA值(最大振幅)及LY30(30分钟内样本中血栓振幅衰减的百分比)。

异常TEG曲线可表现为K时间延长、Angle角度减小、MA值降低及LY30增大。

这些参数的异常提示血液凝固过程出现异常。

例如,K时间延长表示血液凝固过程减缓,可能存在凝血因子缺乏或纤溶系统障碍;Angle角度减小意味着纤维蛋白形成速度减慢,可能存在纤维蛋白原缺乏或血小板功能异常;MA值降低提示血液凝固过程中出现血栓的可能性增加;LY30增大则表示血栓振幅衰减速度加快,可能与纤溶系统异常有关。

TEG能够全面评估凝血功能,包括共同凝血途径的功能(内源性凝血功能)、血小板功能以及纤溶系统功能。

通过分析TEG结果,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凝血状况,为治疗提供指导。

例如,对于肝衰竭患者,TEG可以评估其凝血功能,为输血及血浆置换等治疗提供依据。

TEG结果异常往往提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

例如,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TEG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处于高凝状态,从而采取相应的抗凝治疗措施,预防血栓形成。

TEG还可以用于指导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的使用。

在外科手术或创伤治疗中,TEG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输血以及输注何种成分的血制品。

例如,对于手术中大量失血的患者,TEG 可以指导医生输注浓缩红细胞、血小板或血浆等血制品,以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

血栓弹力图(TEG)介绍

血栓弹力图(TEG)介绍

检验科临检新增项目介绍(2020.5)
一、血栓弹力图(TEG)
根据TEG的图形特征,结合临床相关资料,建立可动态反映从凝血到纤溶过程的有关参数、参考区间及临床意义。

从而以直观的图形和定性的参数,综合判断凝血过程中血浆成分(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和细胞组分(PLT、RBC、WBC)以及它们的浓度对凝血的贡献。

1.临床应用:
①术前凝血功能的评估
②产后出血的评估和管理
③血小板功能的评估
2.标本采集:
静脉3.2%枸橼酸钠试管(蓝盖),抽至刻度要求动脉全血
采血时间不受限制(无需空腹,无需卧床)
采血试管严禁用力震荡,避免血小板的激活
全血标本采集后请于及时送检。

3.检测费用:270.00元/测试。

4.报告时限:接收标本后1小时。

TEG各项指标的意义

TEG各项指标的意义

【另附】自我介绍、认识学生、课程简介、学习要求10’(发给笔记本和练习本)
十二、TEG
普通检测
参数正常范围参数意义临床价值
R 5-10min 代表凝血启动阶段,延长,提示凝血因子不足,
反应凝血因子的功能或者受抗凝药物及血液稀释影响(反之) K 1-3min 血凝块生成速率,K时间延长,提示纤维蛋白原功能不足Angle 53-72°代表纤维蛋白原的功能Angle角增大,提示纤维蛋白原功能增强MA 50-70min 主要反映血小板功能MA值增大,提示血小板功能亢进(反之) L Y30 <7.5%反应纤溶功能L Y30增大,提示纤溶亢进
EPL <15%反应纤溶功能EPL增大,提示纤溶亢进
血小板图检测
抑制率AA抑制率<50%,提示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不足
ADP抑制率<30%,提示氯吡格雷等ADP受体抑制剂的抗血小板作用不足MAADP 内科价值:31-47min,是ADP受体抑制剂(如氯吡格雷等)的个体化治疗量(<31min,提示出血风险高;>47min,提示血栓风险高)
外科价值:35-50min为外科提供手术时机
页脚内容。

TEG检测主要项目的意义

TEG检测主要项目的意义
0-8
%
A
描记图上的即时振幅。
A30
TEG测定的激活凝血时间参数。
TEG-ACT
纤维蛋白原活性功能。由MA值通过公式计算出来。反应能够转变成纤维蛋白的那部分活性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FLEV
PMA
MA的投射参数。对于枸橼酸化处理过的血样,不管MA值是否会达到血栓的正常值最低限,可以用PMA来估计MA。
G
血凝块力学强度,即最大切应力强度。
4.5-11
K·d/sc
E
弹性常数,是标准化的G。
EPL
预测在MA值确定后30分钟血凝块将要溶解的百分比。
0-15%LY30来自测量在MA值确定后30分钟内血凝块幅度减少速率。
53-72
deg
MA
最大振幅。反映了血凝块的最大强度,主要受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两个因素的影响,其中血小板的作用约占80%。
50-70
mm
CI
凝血指数。反映样本在各种条件下的凝血综合状态。
-3~3
TPI
血小板动力学指数。TPI描述了病人枸橼酸化全血的血凝情况。
6-15
TMA
从凝血开始至MA值确定所需的时间。
TEG检测主要项目的意义
项目
意义
参考范围
单位
SP
从血样开始检测至曲线分叉所需时间
R
即反应时间。反映参加凝血启动过程的凝血因子的综合作用。
5-10
min
K
从R时间终点至妙计幅度达20mm所需时间。反应血凝块形成的速率,其中以纤维蛋白原的功能为主。
1-3
min
α
从血凝块形成点至描记图最大曲线弧度作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α参数在极度低凝时要比K参数更直观。

血栓弹力图的临床意义

血栓弹力图的临床意义

输血科血栓弹力图(TEG)的临床意义TEG血栓弹力图仪是一款非侵入型诊断仪器,通过对血样凝结过程的监测和分析,协助临床医师对临床病人凝血状况做出准确判断。

TEG血栓弹力图仪供成年病人使用,用于评估病人的凝血特性。

凝血评估常用于对临床状况做出预测,比如术后出血、心外手术中或术后的血栓、器官移植、外伤和心脏手术过程中或术后发生的血栓症。

通过对血样凝血过程进行监控、测度、分析,TEG血栓弹力图仪可根据仪器报告出的血样凝血参数信息对该病人凝血状况做出定性和定量预测。

随着血凝块的形成、回缩和/或溶解,电脑控制的TEG血栓弹力图仪能自动记录这些血样(全血液、血浆、富含血小板的血浆)的动力学变化。

TEG血栓弹力图仪得出的结果不应作为单一的诊断依据;应结合对病人状况的临床判断以及其他凝血实验综合考虑。

TEG各项参数通过测量血凝块形成及溶解的五个主要参数来评估TEG弹力图仪显示的图形意义,R,K,α, MA四个参数组合可反映凝血能力,还有几个辅助参数有助于评估血凝块的其他方面。

R或R时间:反应时间,是指血样开始运作至第一块可检测得到的血凝块(TEG扫描图上幅度=2mm)形成所需的时间。

R时间因抗凝剂及凝血因子缺乏而延长,因血液呈高凝状态而缩短。

K或K时间:血凝块的形成时间,是指从测量R时间终点(血凝块开始形成)至血凝块硬度达到某一固定水平(振幅=20mm)的时间。

,反映纤维蛋白和血小板在凝血块开始形成时的共同作用结果,即反映血凝块形成的速率。

K时间用来评估血凝块强度达到某一水平的速度或动力学特性。

K时间的长短受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低的影响,而受到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则较小。

影响两者的抗凝剂可延长K时间。

α角(Angle角):血凝块逐渐形成的动力学特性,反映纤维蛋白和血小板在凝血块开始形成时的共同作用结果。

从血凝块形成点至图形最大曲线弧度作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α角与K值密切相关,都是反映血凝块聚合的速率。

在血液处于低凝状态时,血凝块的最终状况是振幅达不到20mm(此时K无法确定)。

TEG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TEG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TEG的临床应用及意义血凝与监测一.血凝及纤溶是一个常见的临床问题1. 麻醉师关心病人术前血凝情况,对于采取选择麻醉方法有指导意义,如低凝病人用硬外麻及腰麻可能会出现硬膜外血肿。

2. 外科医生关心病人术前及术中、术后的血凝问题,有低凝情况的病人,可能增加术中出血,导致手术无法进行。

如果术后出现低凝,术后出血问题也可以影响到手术的成功乃至危及生命。

病人有高凝情况,往往是有心脑血管病及高龄患者,术后出器官血管梗塞的可能性便大大增加。

3. 产科医生对于孕高症的患者十分警惕,孕高症患者可以出现高血凝及低血凝状况,致命的产后大出血相当程序是低凝所至。

4. 神经内科及心血管内科医师,在处理脑梗塞及心肌梗塞方面,采用抗凝及溶栓治疗时,也十分重视血凝问题。

5. 急诊科、ICU医生,在处理DIC时,实际上是在对高凝、低凝及纤溶的判断。

6. 肝移植、心脏体外循环手术更是典型的病理性及人为性异常血凝的过程。

7. 自体回输血已成为专家采用的方法,因此引起血凝紊乱也是引起医生注意的问题。

二.如何了解血凝状况并指导临床处理1. 实时、全程的血凝进程的了解至关重要,TEG是目前唯一的手段。

2. 现场的监测手段最具指导意义,TEG被称为on site monitor,point of care。

3. 想了解病人是否会因低凝造成异常出血,以下因素尤为重要:1)血凝血块形成时间,这涉及到凝血因子的数量及功能问题;2)血凝块形成速率,这涉及到纤维蛋白原数量及质量问题;3)血凝块最大韧度,这是血小板功能的重要反映。

TEG所反映的参数恰好如此。

4. 高血凝状态,目前实验室检查缺乏有指导意义的参数,往往不能为医生提供真实的参考。

TEG的使用使医生掌握了处理高凝问题的尺度。

5. DIC的诊断,目前实验室检测对高凝、低凝及纤溶亢进的指标不划一,往往导致不能及时对症处理,TEG的使用在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血栓弹力图试验TEG凝血弹性描记仪(Thrombelastograph® Coagulation Analyzer,TEG)由德国Harter博士于1948年发明,主要用于对凝血和纤溶全过程及血小板功能进行全面检测,并指导成份输血。

TEG血栓弹力图试验

TEG血栓弹力图试验
全血T 4.判断凝血相关药物如华法令、诺其、比伐卢定、
tPA、止血环酸等的疗效。
5.评估发生或再次发生血栓事件的风险,预防术
后血栓的发生。
6.术后检测,判断出血的原因。(是凝血机制的
问题还是手术缝合等机械原因导致的出血)
7.判定造成低凝的原因:低凝血因子,低纤维蛋
白水平低血小板数量或活性,
8.区分高凝的原因:凝血因子还是血小板活性
CI:即综合凝血指数。反映样本在各种条件下凝血的综合状态,<-3为低凝,>+3为高凝。在两者之间为正常。
TPI:血小板动力型指数,TPI描述了患者枸橼酸化全血的血凝状况。即病人处于正常的凝血状况(TPI:6-15),低凝(TPI<6),高凝(TPI>15)。
TMA:从血凝开始到MA值确定所需的时间。
三、同传统的血凝(PT、INR、APTT)等相比的主要优势:
1.使用全血作为检测标本(PT、APTT等使用的是血浆),能够更全面的反映出凝血的机制。可分别对凝血因子的功能、纤维蛋白原、血小板、纤溶系统做出判定。
2.对低浓度的肝素、类肝素或低分子肝素更敏感,可检测出0.005U/ml的低浓度用量。3.可以对血小板在血液凝固过程中的作用做出判定(包括数量和血小板功能)。
TEG血栓弹力图试验
一、使用的仪器和方法:
使用世界上唯一的专利仪器,同各大医院和其它国家的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二、项目原理简介:
该方法使用全血作为检测标本,在体外加入高岭土激活,从而启动凝血机制,从内外源凝血系统的启动、纤维蛋白的形成、到血块溶解进行全程监测,能够更准确、更直观的反映凝血机制中除血管内皮细胞和血管壁以外的所有出凝血因素。
4.能够迅速的区分出原发或继发性纤溶亢进。可准确区分DIC阶段。

TEG血栓弹力图检测项目的意义

TEG血栓弹力图检测项目的意义
TEG检测项目的意义
序号
参数
定义
临床意义
参考范围
对应项目
1
SP
(Split time)
从血样开始检测至曲线分叉所需时间
反映内、外源性和共同道路的内容,主要检测凝血因子级联反应的情况。
激活凝血时间
2
R
从血样开始检测至描计幅度达2mm所需时间。
反映参加凝血启动过程的凝血因子综合作用。包含了内源性通路、外源性通路和共同通路的内容,直至纤维蛋白凝块开始形成,是检测凝血因子的一个指标。也可为TEG ACT或ST。体外循环,透析等肝素化患者CKR-CKHR>2 min同时CKR>10min诊断为肝素残留;低分子肝素预防DVT、PE等CKR-CKHR>2 min同时CKR>10min说明过量;CKR < 5min说明疗效不足;CKR在5-10min间是较好治疗范围。
D-二聚体定量
18
CL60
测量在MA值确定后60分钟内血凝块溶解剩余的百分比。
测量纤溶的一个指标。CL60=(A60/MA)*100%,CL60<85%表示处于高纤溶状态,即纤溶亢进。
85-100(%)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D-二聚体定量
19
LY60
测量在MA值确定后60分钟内血凝块幅度减少速率。
纤溶的参数,表示纤溶速度。LY60>15%表示处于高纤溶状态,即纤溶亢进。
血小板聚集试验(每使用一种诱导剂)
10
G
血凝块强度,即最大切应力强度。
反映血凝块的硬度的参数。G值是将A值进行转换使其用实际测量血凝块的力学值表示强度,单位达因/平方,G值=5000A/(100-A)
4.5k-11k(
d/sc)

血栓弹力图 TEG

血栓弹力图 TEG

7. 北京阜外医院 麻醉科------MAADP评估手术出血风险
8. 重医二附院 心内科------TEG 指导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研究 9. 交大一附院 周围血管科------TEG 指导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
10. 其他(略)
14
Copyright © 2012 Haemonetics Corporation
提示:不同的检测类型,R时间,K时间,angle角,MA值具体范围有一定差异。
10
Copyright © 2012 Haemonetics Corporation
TEG异常参数---对应临床处理措施
检测类型 常用参数 R < 4 min 14min < R < 20min R>20 min 临床意义 酶动力型高凝 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 血小板功能 血小板功能 血小板功能 纤维蛋白原水平 MA增大或D-dimer升高,提示继发性纤溶亢进 MA正常,提示原发性纤溶亢进 肝素残留/过量/反跳 凝血因子功能不足 临床措施 抗凝药物 FFP 8 ml/kg
TEG图形 激活剂 参数:R、K、a、 MA 、LY30
8
Copyright © 2012 Haemonetics Corporation
TEG图形
重要参数:MAADP, ADP,AA抑制率
TEG每一种检测参数都有明确的临床价值
检测类 型 常用 参数
R
正常 范围
5-10min
参数意义
凝血启动
临床意义
不遗余力的支持用户进行科研工作
1. 北京天坛医院 神经内科 ------急性TIA和小中风患者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
2. 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麻醉科------快速TEG在创伤患者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检测血小板质量和数量的一个指标
16
A60
检测.60分钟时在描记图上的振幅
临床检测血小板质量和数量的一个指标
17
CL30
MA值确定后30分钟内血凝块溶解剩余的百分比
测量纤溶的一个指标。CL30=(A30/MA)*100%,CL30<92.5%表示处于高纤溶状态,即纤溶亢进。
92.5-100(%)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5-10(min)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凝血酶原时间(PT)及活动度
3
K
从R时间终点至描计幅度达20mm所需时间。
反映纤维蛋白和血小板在血凝块开始形成时的共同作用结果,反应血凝块形成的速率,由于此时以纤维蛋白的功能为主,故为检测纤维蛋白原功能的一个指标。
1-3(min)
纤维蛋白原定量(Fg)
>30%且31mm<MA<47mm
血小板聚集试验(每使用一种诱导剂)
10
G
血凝块强度,即最大切应力强度。
反映血凝块的硬度的参数。G值是将A值进行转换使其用实际测量血凝块的力学值表示强度,单位达因/平方,G值=5000A/(100-A)
4.5k-11k(
d/sc)
体外血栓形成试验
血小板聚集试验(每使用一种诱导剂)
11
E
弹性常数,是标准化的G。
纤溶的参数,表示纤溶速度。LY60>15%表示处于高纤溶状态,即纤溶亢进。
0-15(%)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
20
CLT
(Clot Lysis time)
测量从MA值确定后A值达到2mm的时间
表示血块溶解的时间,是纤溶的参数,表示纤溶速度。
(min)
21
LTE
(Lysis TimeEstimate))
5-90(/sec)
体外血栓形成试验;血小板聚集试验(每使用一种诱导剂)
8
TMA
(Time to MA)
从凝血开始至MA值确定所需的时间。
反应血凝块的全程形成速率。
激活全血凝固时间
9
PMA
MA的投射参数。
枸椽酸化血样测量时检测血小板功能紊乱的参数.对于枸椽酸化血样,不管MA值是否会达到血栓的正常值最低限,可以用PMA来估计MA,有助于提早探测出血小板dysfunction,在MA出现前尽早提出治疗办法。
50-70(mm)
血小板聚集试验(每使用一种诱导剂)
6
CI
凝血综合指数。
反映在各种条件下的凝血综合状态,对于血栓和出血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3~3
低凝<-3,高凝>3
7
TPI
血小板动力学指数。
TPI=EMX/K,即相对弹性切应力系数除以凝块形成的动力学特性,EMX是最大振幅时的E。EMX=(100XMA)/(100-MA),K的单位是mm。此参数由Raby提出。按照Raby的研究,TPI描述了病人枸椽酸化全血的血凝情况。
血凝块的硬度的参数。EMX是最大振幅时的E。EMX=(100XMA)/(100-MA)
92-218(d/sc)
12
EPL
(Estimate Percent Lysis)
预测在MA值确定后30分钟内血凝块将要溶解的百分比。
测量纤溶的一个指标。EPL= (MA-A30)/MA*100%
0-15(%)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定量(DD)
AA%
INHIBITION
血小板血栓素受体抑制剂抑制率
判断血小板血栓素受体抑制剂如阿司匹林等对血小板抑制的百分比,>50%有效。
>50%
25
ADP%
INHIBITION
血小板ADP受体抑制剂抑制率
判断血小板ADP受体抑制剂如氯比格雷等对血小板抑制的百分比,>30%有效。MA<31mm有出血风险,MA>47mm有血栓风险。
序号
参数
定义
临床意义
参考范围
对应项目
1
SP
(Split time)
从血样开始检测至曲线分叉测凝血因子级联反应的情况。
激活凝血时间(ACT)
2
R
从血样开始检测至描计幅度达2mm所需时间。
反映参加凝血启动过程的凝血因子综合作用。包含了内源性通路、外源性通路和共同通路的内容,直至纤维蛋白凝块开始形成,是检测凝血因子的一个指标。也可为TEG ACT或ST。体外循环,透析等肝素化患者CKR-CKHR>2 min同时CKR>10min诊断为肝素残留;低分子肝素预防DVT、PE等CKR-CKHR>2 min同时CKR>10min说明过量;CKR < 5min说明疗效不足;CKR在5-10min间是较好治疗范围。
13
LY30
测量在MA值确定后30分钟内血凝块幅度减少速率。
检测纤溶的一个指标,LY30>7.5%,表示处于高纤溶状态,即纤溶亢进。
0-8(%)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二聚体定量(DD)
14
A
描记图上的即时振幅。
临床检测血小板质量和数量的一个指标
15
A30
检测30分钟时在描记图上的振幅
估计的血块溶解时间(ELT)
LTE是根据弹力图的斜率并外推到振幅为2mm计算得到。如果LTE大于3小时,该值显示“>3hrs”。
(min)
22
TEG-ACT
TEG测定的激活凝血时间参数。
23
FLEV
纤维蛋白原活性功能。
由MA值通过公式计算出来,反映能够转变成纤维蛋白的那部分活性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24
D-二聚体定量(DD)
18
CL60
测量在MA值确定后60分钟内血凝块溶解剩余的百分比。
测量纤溶的一个指标。CL60=(A60/MA)*100%,CL60<85%表示处于高纤溶状态,即纤溶亢进。
85-100(%)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D-二聚体定量(DD)
19
LY60
测量在MA值确定后60分钟内血凝块幅度减少速率。
4
α
(Alpha)
从血凝块形成点至描记图最大曲线弧度作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意义同K值。α参数在极度低凝时要比K参数更直观。
53-74(degree)
纤维蛋白原定量(Fg)
5
MA
描记图上的最大振幅,即最大切应力系数。
反映了血凝块的最大强度及血凝块形成的稳定性,主要受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两个因素的影响,其中血小板的作用约占80%,是检测血小板质量和数量的一个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