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部分(1840—1949)课件-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复习

合集下载

专题五1840-1912年课件-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五1840-1912年课件-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要求:
1.对照左面问题自己先过一遍, 哪里卡壳再对照梳理案快速高 效记忆; 2.学有余力的同学把梳理案其 它问题过关。 3.高度重视,抓住主干知识最 后一次补漏的机会,选用自己 最佳的背诵方式过关,提高效 率!!! 8:30视频会议,教师抽查基础、 点拨重点,请同学们及时到 位!!!
一、通史体系 总体特征:中国面临前古未有之变局并向近代社会转型
第二次 工业革命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资本输 出为主
我们应看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困和落后的根源。
热点考向(一) 列强侵华的双重性——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影响 “不平等条约体系”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不平等条约体系”客观上逼迫中国推进近代化。首先,不 平等条约将中国卷入了全球化进程,经济上开始与世界经济接 轨;其次,使中国外交从朝贡外交转向近代外交,互派外交使节、 递交国书等符合了国际惯例;再次,“不平等条约体系”使中国 有了谈判意识和条约意识。
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能线索,也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在近代中国社会,爱国主义
——摘编自《全球通史》 是中华民族摆脱帝国主义控制的最重要的精神武器。可以说,没
[解读] 材料认为中国近代前期的三次灾难性的战争的失 败,刺激了民族意识的觉醒,这种觉醒顺应了历史潮流,对新的
了爱国主义,就没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情感依据。可 以说,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在政治上自我认同的基础,是由家国 情怀衍生出来的对国家最强烈的认同情操。
专题五 晚清时期的中国(1840—1912年)
7:50—8:30梳理课 必过问题
1840-1894年(专题五梳理案1)
一、政治:
1.两次鸦片战争的背景、影响;《南京条约》《北京条 约》《天津条约》的内容及对中国的危害? 2.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纲领、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农民阶级局限性的体现?

西学东渐课件-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西学东渐课件-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西学:西方先进的思想、科技、文化 东渐:逐渐向东方传入、渗透 两个阶段: (主体、方式、内容、效果?)
①明末清初,外国传教士到来 ②清末民初,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后 林则徐在这段时期,中曾国人国对藩西方事物的态度郑由最观初应的排拒, 康有为
到逐渐接受西学甚至要求“全盘西化”。它对中国学
课术标、要思想求、政:治了和社解会鸦经片济都战产争生过后重中大国影响人。学习西方寻求
②学习内容:两者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军事技术 ③目的:都是维护清朝统治。 不同点:①两者目的的侧重点不一样。抵抗派主张 “ 师夷长技以制夷 ” , 即抵抗外来侵略;而洋务派 则主张 “ 师夷长技以自强” ” ,即维护清朝统 治,镇压人民反抗斗争,也含有抵御外侮的意图。 ②实践:抵抗派未进行实 践,洋务派开展了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1)背景: ①晚清中国封建统治危机四伏;鸦片战争使有识之士萌发向西 方学习的思想; “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②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
(2)代表人物: 林则徐:编译《四洲志》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 源:编写《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3)目的: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4)评价:
第五单元 近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一.开眼看世界 ——坚船利炮中的最初觉醒 二. 振兴天国 ——顺应时代的思想遗产《资政新篇》 三.体用之争 ——内忧外患中的艰难抉择 四.维新变法 ——瓜分危机下的民族觉醒 五.三民主义 ——缔造民国的思想指导 六.文化革新 ——革命失败的思想探索
( 新文化 运动)
第20课 西学东渐
材料二
事件
观点
戊戌变法
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仅没有 减轻变法的压力,反而加速了变法的失败。

二轮复习 中国近代史上课课件

二轮复习 中国近代史上课课件

A.
B.
C.
D.
•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 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说: 史学家陈旭麓先生说 意1840年的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 1840年的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 年的时代含义 1860 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 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即社会观念 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 1840年具有更 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 加明显的标界意义。 下列各项中, 加明显的标界意义。”下列各项中, 不能支撑这一观点的史实 A.总理衙门的建立 B.洋务运动的开始 C.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D.民族工业的兴起
结论:列强侵华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结论:列强侵华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与整个资本 主义发展密切联系的。 主义发展密切联系的。
太 三平 元天 里国 抗运 英动 1840 1856 鸦 自 第 洋民 片 然 二 务族 战 经 次 运资 争 济 鸦 动本 新开片 主 思始战 义 想解争 产 生 萌体 发
新 抗 全 中 民 义 日 面 反 共 主 统 抗 中 解 黄 割戊 和 辛 五 一 主 一 战 共 放 海 台戌 团 亥 四 大 义 战 路 七 战 海 斗变 运 革 运 二 革 战 争法 动 命 动 大 命 线 线 大 争 1894 1900 1911 1919 1931 1937 1945 1946 甲民 午族 中资 日本 战初 争步 发 展 八 维 国 新 联 思 军 想 民 族 工 业 短 暂 春 天 新 文 化 运 动 民九 马 族一 克 工八 思 业事 主 曲变 义 折 传 发 播 展 七 七 事 变 日 本 侵 华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1949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1、时间范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 时间范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 年鸦片战争 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兴起到胜利的历史, 前,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兴起到胜利的历史, 共近110 110年 共近110年。 2、从横向上看,本专题包括政治史、经济史、文化 从横向上看,本专题包括政治史、经济史、 史三部分。政治史主要讲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 史三部分。政治史主要讲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 中国社会各阶级反封建 反侵略、求民主的活动, 社会各阶级反封建、 中国社会各阶级反封建、反侵略、求民主的活动,包 括列强侵华的五次重大战争以及农民阶级、 括列强侵华的五次重大战争以及农民阶级、资产阶级 和无产阶级的斗争;经济史主要讲述工业文明潮流冲 和无产阶级的斗争;经济史主要讲述工业文明潮流冲 主要讲述工业文明 击下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动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 变动和 击下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 发展;文化史主要展现了社会各阶级 主要展现了社会各阶级向西方寻求真理 发展;文化史主要展现了社会各阶级向西方寻求真理 的曲折历程。 的曲折历程。

中国近代史(1840-1949)晚清(1840-1912)(课堂PPT)

中国近代史(1840-1949)晚清(1840-1912)(课堂PPT)

晚清时期的中国 (1840~1912年)
3
通史时空坐标
4
时段特征概览 总述:鸦片战争到1912年清帝退位(1840~1912年),是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秩序逐步确立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在屈辱中走向近代化的 时期,主要处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政治: 屈辱线索:列强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主权遭到破坏,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 抗争探索:农民阶级掀起了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地主阶级先后发 起了洋务运动与清末新政;资产阶级先后发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晚清统治于1912年结束
生活:随着中西交往的增多以及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推动,西方的生活 方式传入中国,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礼仪风俗受到冲击,向近代社会迈进
6
考点一 晚清时期的中国政治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原因 (1)根本原因是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蓄意打开中国国门,使中国沦 为其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2)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2.结果:中国战败,1842年被迫签订了近代中国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放广州、 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 由双方商定。此外,列强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美法两国也相 继强迫清政府签了《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
任务: 反封建和反侵略; 追求社会民主和民 族独立; 实现民族振兴和国 家富强;
五四运动(1919年)与中共成立(1921年)
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年——1927年)
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1949年) 2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PPT课件

中国近代史复习提纲PPT课件
23
洋务派的失败:因为洋务派以“中体西用”为宗旨,以 “求强”、“求富”为旗号,以巩固清王朝的统治为目 的。但是,甲午战争失败后,“中体西用”被抛弃, “求强”、“求富”彻底落空,清王朝的统治危机更加 严重。从这个意义上说,洋务派失败了。
24
洋务运动并没有彻底失败:
①从引进工业文明成果(机器、工厂)、民用企业中的资 本主义色彩、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等史实说明它开启 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3分)
启示: 说明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资本主义道路在 中国行不通。
32
2.思想变革: (1)背景: 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要求在中国实
现民主政治。 ②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屡受挫折,民族资产阶级希
望在思想上批判封建思想,解放思想。 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处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下;袁世凯为复辟,“尊孔复古” (2)代表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关税——中国进出口商品关税税率与英 国协定。
反映其发动战争的根本目的
8
鸦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及以后签订的《南京条约》等 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 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社会性质变化
主要矛盾变化
革命任务变化
历史分期变化
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新的阶段;列强侵华争夺加剧,日俄矛 盾尤为突出。
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日两国 的近代化历程,决定了此后半个世纪中日关系的格局。
15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中国向各国共赔偿白银4.5亿两。 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驻兵防守。 拆除大沽口和北京通海沿线炮台,允许各国驻兵。 惩办义和团运动,严禁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中国近(现)代化专题(1840—1949—今)学案-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复习

中国近(现)代化专题(1840—1949—今)学案-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复习

中国近(现)代化专题(1840—1949—今)专题概述:人类社会的现代化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它是以科技为动力,以工业化为中心,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机器工厂取代家庭作坊和手工工场为主要标志,并引起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变革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其中,它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同时还包括思想现代化、教育现代化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等。

近现代中国经历两个发展阶段,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渡而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自19世纪60年代开始启动,之后虽步履维艰,但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迈出了大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中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两大主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一、近代化含义:1 含义:即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以工业化为中心,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等各方面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它是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阶段。

2.主要领域及内容:经济领域:发展资本主义,在生产力上由手工生产向机器生产过渡,在生产关系上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政治领域:主要是实现政治民主化,由封建专制到民主政治;思想领域:传播西学,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和思想、政治制度;军事领域:创办近代军队和军事工业;外交领域:由传统的理藩外交向近代外交转变;教育领域:创办新式学堂、开展留学教育等;社会结构领域: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近代化进程,资产阶级、无产阶级、新知识分子等新的社会阶层和政治力量不断产生。

二、近代化的发展历程:1.起步阶段(1840~1895年)2.整体发展阶段(1895~1927年)3.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4.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曲折和发展阶段(1949~20世纪末)(1)初步奠定基础阶段(1949~1956年)(2)曲折探索阶段(1956~1976年)(3)现代化新时期(1978年~至今)㈠起步阶段(1840—1895)1840发生鸦片战争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了。

专题十近代前期的世界课件-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十近代前期的世界课件-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解析 由材料可知,拉丁美洲独立后没有像美国一样快速发展,主要原因
近代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专题十 近代前期的世界
——近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工业革命前)
专题十 近代前期的世界
——近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工业革命前)
一、政治[是什么—明历热史解点释]考向(一) 议会至上——英国君主立宪制
1.三个转移 (1)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权利法案》颁布)。 (2)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责任制内阁形成)。 (3)民主权利由贵族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1832 年议会改革), 并下移到全体公民。
法权并不高于行政权,故排除 B 项;题意中对总统进行制约的
是联邦法院,不是国会弹劾总统,故排除 D 项;联邦法院对特
朗普的裁定体现了美国实行分权制衡保障民主,故选 C 项。
2.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妥协
二、经济 1.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在经济上
在政治上
在外交上 在科学 文化上
引起商业革命、价格革命,并加速资本原始积累。总的来说,资产阶级 获取暴利,发展壮大,而封建阶级逐渐衰落
40分钟梳理课 必过基础知识
模拟六落实:
3.17.18.19.20 已经落实好的同学认真梳理专题十 1.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背景、标志、目的、特点及 不断完善的历程。 2.美国共和制确立的背景、标志、内容、原则、评价 及与英国的对比? 3.新航路开辟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一、政治 热点考向(二) 民主共和——美国的民主共和制
1.美国政体中分权制衡理念的体现
3.2017 年 7 月,“我被美国总统拉黑了”火遍了朋友圈。这件 事的起因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某论坛上将众多批评者拉黑。
同一时间,哥伦比亚大学奈特第一修正案研究所起诉了总

中国近代史--梳理课件-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复习

中国近代史--梳理课件-山东省昌乐县第二中学高考历史复习
政治上:一方面中国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由独立自主的封建 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出现;另一方面中国人 民(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开始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但由于阶级的 落后性和时代局限性,都以失败告终;
经济上:一方面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沦为 西方的经济附庸,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另一方面在内忧外 患的促动和欧风美雨的刺激下,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开始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步伐。
阶段:
1、中共创建(1919----1924) 2、国民革命(1924----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 3、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7)(土地革命时期,第二 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4、抗日战争(1937----1945) 5、解放战争(1946----1949) (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
中国近代化(现代化)进程
19世纪40——70年代世界和中国
中国(近代化孕育、启动)
世界(近代化发展)
政治
列强入侵,破坏主权,民族危机 出现,阶级矛盾激化,中国逐步 沦为半殖半封社会,进入旧民主 主义革命时期。 鸦片战争、三 元里抗英、 《南京条约》及附件
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不断扩展和完善;
马克思主义诞生,推动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 发展 。德意志统一及帝国宪法、法国 1875 年宪法;早期三大工人运动、空想社会主义、 《共产党宣言》、巴黎公社
• 经变:法民、族辛资亥本革主命义、①新初文步化发运展动,②他短们暂在的政春、天经、 • 思文:的资舞产台阶上级异的常维活新跃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和科
学思想,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社: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推动了 社会生活向文明化方向发展。
中西合璧、新旧并存

九年级历史 中国近代史中考复习课件

九年级历史 中国近代史中考复习课件

第五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1、义和团兴起的时间地点: 1898 山东
2、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大捷: 廊坊大捷
3、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的时间: 4、八国联军的统帅: 瓦德西
1900
5、亲自率领八国联军向北京进犯的头目:西摩尔 6、《辛丑条约》内容注意五个字: 赔、禁、拆、驻、划 7、《辛丑条约》对中国最大的危害: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8、《辛丑条约》中国赔款多少: 4.5亿两百银
第12课 北伐战争(1926---1927)
1、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 2、主要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3、主战场: 湖南湖北 4、主要战役: 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 5、迁都: 广州-----武汉-----南京 6、北伐第四军独立团的领导人: 叶挺 7、北伐的最大功绩: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8、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时间: 1927 9、黄埔军校建立的时间:1924.5 10、黄埔军校的校总理;校长分别是:孙中山 蒋介石
九年级历史 中国近代史 中考复习课件
中国百年线索(1840-1949)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新中国成立
1840
旧民主主义革命
1919
1949
新民主主义革命
1、目的相同:反封建反侵略(民主、独立) 2、领导阶级不同: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无产阶级
来领导。
不同时期的中国政局
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1840 1911 1927
清 政 府 统 治 时 期
北 洋 军 阀 统 治 时

1937 十 年 内 战 时 期
1945 1949







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专题知识复习

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专题知识复习

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专题知识复习专题一:侵略与反抗一、五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近代史开端,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5、日本侵华战争(抗日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东北沦陷。

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二、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归类1、割地: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俄国割占领土最多,共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2、赔款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②《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3、攫取中国的特权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

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③《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三、列强侵华罪行1、两次洗劫北京: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①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③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反共3、制造大屠杀: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4、制造事变:1931年九·一八事变(沈阳);1937年七七事变(北京卢沟桥);四、人民的反抗1、人民群众的斗争(1)洪秀全领导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2)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3)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入侵(杨靖宇)。

2、爱国官兵的英勇斗争(1)禁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2)鸦片战争:关天培在虎门,英勇牺牲。

高三复习专题《中国近代化的历程(1840—1949)》优选PPT课件

高三复习专题《中国近代化的历程(1840—1949)》优选PPT课件
2、政治体制近代化:维新派发动了戊戌变法;立宪 派领导了立宪运动和保路运动;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 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3、思想文化近代化:对旧思想的批判逐步深入,维 新派与顽固势力论战,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激进派 领导新文化运动。 认识:本阶段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中坚力量是资产阶级;
最突出的领域是在政治领域;阶段性的成果, 政治上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 阶级共和国,经济上民族工业有较大发展,思 想文化上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4、知识、人才是关键:欧美等国凭借三次科技革命为工 业化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我们要抓住机遇,实施科 教兴国,这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科学决策。
5、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做出 科学决策,才是近代化的正确途径。
6、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 作用。近代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进步的社会思潮,而 进步的社会思想推动了社会变革。要摆脱传统观念, 解放思想,才能促进近代化的历程。
过了几年,这颗大石头留到下一代,当时的儿子娶了媳妇,当了爸爸。
有一天媳妇气愤地说:"爸爸,菜园那颗大石头,我越看越不顺眼,改天请人搬走好了。"
爸爸回答说:"算了吧!那颗大石头很重的,可以搬走的话在我小时候就搬走了,哪会让它留到现在啊?"
媳妇心底非常不是滋味,那颗大石头不知道让她跌倒多少次了。
有一天早上,媳妇带着锄头和一桶水,将整桶水倒在大石头的四周。十几分钟以后,媳妇用锄头把大石头四周的泥土搅松。
工厂数
江苏、 155 直隶、 455 陕西
3
上海
京津
浙江 42
山东 31
甘肃
1
福建 20
奉天 19
广西
1
广东 33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 治
资产阶级代议制成熟和 完善。社会主义由理想 变成现实国际工人运动
完 民 华全族 民沦危 族为机 觉双加 醒半剧 ,社;围会中绕,资 及级 世代界议其制他扩地展区到,了并亚产洲生
新特点
救亡图存,进行民 了广泛的影响。
主革命(民主共和)
国 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完全 清政府成为列强工 列强加紧侵华(瓜分中国、
第一阶段:晚清的近代化转身(1840—1912年)
考点突破 晚清政府三次改革 清末新政( 1901—1911 )
【视角三:深层认识清末新政的积极影响】
第一,从改革的途径看,改革与革命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 渡两种方式,不能以革命否定改革,并且立宪改革的呼声事实上 更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民意愿,是19世纪末中国社会主 要潮流。
启蒙和思想解放
社会生活,世俗文化方面 正式进入“中西合璧”阶
第一阶段:晚清的近代化转身(1840—1912年)
考点突破 晚清政府三次改革 清末新政( 1901—1911 )
(1)新政(1901-1905) 措施: ①教育:废科举、办学堂、派游学 ②政治:改革官制、修订刑律 ③军事:编练新军、开办警政。 ④经济:奖励实业 ⑤社会生活:移风易俗
第二,从改革的动机看,清末新政具有明显的王朝自我拯救以及
消 动因弭。革命、取悦列强的意图,而主“自观强目雪耻的”的则反新政动的性根本;内在 第三、从改革的内容看,客观上活却顺动应本了世质界的历落史发后展性的潮;流,
是中国向近代化迈进的重要环节客。新观政影主要响是的从进经济步、性军事;、文 化 方向方迈面进推进了近代化的进程,而实“预际备作立宪用”的是背从政离治性向近。代化
成效:现代教育制度确立,社会进步显著
近代工业发展迅速,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第一阶段:晚清的近代化转身(1840—1912年)
考点突破 晚清政府三次改革 清末新政( 1901—1911 )
(1)宪政改革(预备立宪)(1905-1911)
第一阶段:晚清的近代化转身(1840—1912年)
考点突破 晚清政府三次改革 清末新政( 1901—1911 )
政治上:清政府和北洋军阀先后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央政府完全半殖民化,半殖半封统治秩序最终确立;中国近代 两大矛盾趋于汇流,集中为人民大众同清政府、北洋军阀之间矛 盾;资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 和等救国方案,政治体制的近代化实现了重大突破。
经济上:民族工业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空前发展,“实业救
近代化、文明化。
19世纪后期到1919年的中国与世界
西方(资义世界体系最 中国(沦为双半社
终确立 )
会,近代化全面启
动)
联系点
经 二工,主要资义国家过 19世纪末民族资本 中国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
济 渡到垄断资义,资义世 主义初步发展和一 世界市场;中国经济近代
界体系最终形成。
战期间“短暂春天”化的艰难起步、发展
变化二:军事上, 改革军制,编练新军。
经济工业化
变化三:经济上, 由重农抑商到设立商部、奖励实业。 教育近代化 废除科举制,设立新学堂,
变化四:教育上, 晚清留学生由留学欧美为主变为留学日本为主。
清政府由进行器物变革到进行制度变革、修订刑律 变化五:政治上, (仿行立宪和颁布《钦定宪法大纲》政)治。民主化法治化
新政培植了各种先进的否定清政府统治的因素 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国内出现立宪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 目的:对外取媚洋人,对内笼络人心,挽救清朝危局,维持专制统治 新政最终被改革所引发的各种合力所推翻?
(比如①废科举,引发知识分子前途危机,也培养具有民主意识的现代人 才;②建新军,革命新军成为推翻清政府的主力;③组建皇族内阁, 使立宪派失望,转向与革命派结盟;④推行地方自治,地方独立等)
1.戊戌变法的意义? 2.辛亥革命的意义? 3.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4.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意义? 5.1894-1919阶段特征?
甲午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刺激
戊戌变法
镇压
义和团 运动
辛亥革命
构建网络 理清线索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初步发展
短暂春天
1894
清朝末期
1898
1900
中华民国
1911 1912
(1)宪政改革(预备立宪)(1905-1911) 目的:遏制革命形势、维护专制统治 过程:五大臣出洋考察,支持立宪
艰难预备,曲折立宪
1906年,清廷上谕,“预备仿行立宪”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限期立宪 1910年,成立各地谘议局和中央资政院,
缩短预备立宪期 1911年,成立皇族主导的“责任内阁”
第四、从改革实际效果看,清末新政是以自下而上的推动和自上 而下的改革双向互动的形式出现的,不仅未能实现王朝自救,反 而加速了它的灭亡。
考点突破 晚清的近代化转身:三次改革
清末新政( 1901—1911 ) 如何理解学者的观点“清末新政假维新中有真变革” ?
外交近代化
变化一:外交上, 清政府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军事近代化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915
1919
维新思想
三民主义
民主和科学、马克思主义
近代服饰、饮食、建筑、习俗发展变化
• 【整体感知阶段特征】
处于沉沦的谷底,也出现上升趋势:半殖半封社会秩序形成 并深化;觉醒和探索成为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主旋律。资产阶级 民主运动的高峰时期。中国近代化全面展开,最突出的是政治领 域。
国”成为这一时期的发展潮流;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 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思想上:“西学东渐”达到高潮。向西方学习发展到“制度”
和“思想文化”层面,(维新思想、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民
主和科学思想先后成为进步思潮主流,新旧思想碰撞,对旧思想
的批判逐步深入,中国人的思想不断解放。

生活方面:服 饰、礼 仪、习 俗、婚恋观念等社会生活日趋
际 形成;帝国主义重新瓜 具,中国成为列强 资本输出)、扶植工具,美
关 分世界矛盾斗争激烈。 宰割对象;
国乘机提出“门户开放”政
系 (明治维新后日本的崛
策,形成宰割中国同盟,民
起和扩张、一战)
族危机空前加剧
科 科技发展、现实主义画 向西方学习由“器物” 西学东渐、思想启蒙
思 文
派、印象主义画派、现 进入“制度”、“思 实主义文学;列宁主义 想”层面,促进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