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统编版1
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需要广阔的国际市场倾销商品和获取原材料; 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 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世界市场 最终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利用资本输出,控制落后国家经济命 脉,抢占更多的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场所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 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迫加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近代贸易的变化——4、国际贸易格局变化
(1)荷兰:17世纪 (2)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18世纪至19世纪中期 (3)多中心的世界贸易格局:19世纪末20世纪初
探究:世界商业贸易格局的变化
材料一 到17世纪中叶,荷兰联省共和国的全球商业霸权已经牢固地建 立起来。此时,荷兰东印度公司已经拥有15000个分支机构,贸易额占
近代贸易的变化——近代中国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1865年,英国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并在上海设立分行,随后又在中国许多城市设立 分支行 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
近代贸易的变化——近代中国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19世纪70年代,随着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也开始走向市 场,其中较著名的有1872年开业的轮船招商局发行的股票和1876年开始筹办的开平 矿务局发行的股票
纪初
革命
本
输出
形成
02 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近代贸易的变化——1、贸易中心的转移
1、贸易中心的转移 欧洲:商贸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亚洲:16—17世纪,在东亚海域形成了新的亚洲贸易中心。
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导学案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都匀剑江中学历史组学生姓名:班级:❤课标要求: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意义。
❤本课重难点:重点:理解并认识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商业贸易、社会生活之间的有机联系。
难点: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的关系。
❤本课名词解释:【世界市场】:是世界范围的商品交换和商品流通,是通过商品交换把各国市场紧密联系起来的总体。
它发端于15世纪末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其形成的历史,就是资本主义势力从欧洲扩张到全世界的历史,就是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纳入到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的历史。
【商品交易所】:也称商品期货交易市场,是一种有组织的商品市场。
是大宗商品进行现货及期货买卖的交易场所。
商品交易所的交易通常只能通过特定的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交易.特定人员主要指交易所的会员,只有会员才能进入交易所大厅进行买卖,会员要缴纳会费,交易时不再缴纳其他费用.交易达成后,买卖双方要各按交易额的5~10%缴纳“履约押金”,待交割期完成,交易所会如数退回押金。
【“世界工厂”】世界工厂就是为世界市场大规模提供工业品的生产制造基地。
在经济学文献中并没有明确的定义。
从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看,19世纪英国在其完成工业革命以后,机器大工业代替了手工工业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开辟了新的工业生产门类,并在殖民主义炮舰政策的配合下,向世界各地输出工业品。
可以说,英国是19世纪的世界工厂。
【商业革命】:商业革命是16世纪随着新航路开辟引起的欧洲商业和世界市场的一系列新变化。
其中,主要的变化是:流通中的商品种类与数量的增多;商路及商业中心的转移;商业经营方式的转变;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地理大发现后,世界商路和商业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原来独占欧洲与东方贸易的意大利城市,商业地位日趋衰落。
英国的伦敦、西班牙的塞维利亚、葡萄牙的里斯本、尼德兰的安特卫普等城市的商业地位日趋重要。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3.最终形成
_第__二__次__工__业__革__命__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输出商品和掠夺原 原因 材料外,还利用_资__本__输__出__,控制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大量财富,
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20世纪初,世界基本被瓜分完毕,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被 影响
迫加入_资__本__主__义__世__界__经__济__体__系__,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割的整体
(4)为今天世界经济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贸易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客观基础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充满着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残酷殖民掠夺和奴役,
消 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极 性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建立在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落后国家的剥削与压迫基础
上的,是一种不公正、不公平的经济现象,也是当今世界不合理经济秩序的根源
(2)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①近代世界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经营方式 商品 交易所
创立银行
证券 交易所
主要史实 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_安__特__卫__普__开业;阿姆斯特丹出现 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 16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创立了银行。1694年,_英__格__兰__银__行__ 创立,是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各项职能的银行
——王素琴《对西欧封建商业迅速跨越资本主义门槛的再认识》 思维交互: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商业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
【点拨】抓住关键信息:“16世纪欧洲政府……席卷欧洲的宗教改革…… 流动的人口又给某些地区带来了新的技术”等。 提示:政府的扶持和保护政策;宗教改革带来思想解放;移民政策促进了新 的技术流动。
【史论阐释】 近代西欧的商业革命与工业革命的关系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课件【新教材】统编版历史高中选择性必修
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进步(建设性)
(五)国际贸易格局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②17世纪海上马车夫——荷兰
D.①④
4、商品流通数量和品种增多
4、国际贸易格局变化 ②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 1、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
2、世界市场进一步形成
(1)原因:①工业革命后,大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厂 产品大量增加,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和更多的原材料。②蒸汽机车和轮船 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2)结果: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拉丁美洲、亚洲和非洲等 地建立起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纪初
革命
本
输出
最终形形成成
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与丝绸之路下的古代贸易相比, 近代世界贸易有何变化?
变化:商业贸易范围的扩大。 新航路的开辟第一次建立起全球性的联系, 伴随着早期殖民扩张,欧洲人将贸易范围 扩展到全世界。
的丝 古绸 代之 贸路 易下 近新 代航 世路 界开 贸辟 易后
的
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阶段
推动因素
主要资 本
主要途径
影响
15 世纪末至 16 世纪 17-18 世纪中期
新航路的开 辟
殖民掠夺
商业资 本
欧洲殖民扩张和 世界市场开始
掠夺
形初成步形成
18 世纪中后期至 19 世 第一次工业 工业资
纪中期
革命
本
商品输出
世界市场初步 进一步形形成成
2021春人教统编版高二历史上册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作业)(选择性必修2国经济与社会生活)
2021春人教统编版高二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1.(2018·海南高考·16)有关欧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
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A.西班牙的殖民扩张B.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C.拿破仑帝国的兴盛D.英国殖民地版图广阔2.(2018.11·浙江高考·22)有学者认为,与工业化一起到来的是人口的大量增长、大规模移民与迅速的城市化,“劳动力在地理上的重新分化,一些地区提供原材料,而另外一些加工或者消费这些原材料,从而增加了世界贸易的总量……大船、巨大的码头、深水运河加速了贸易和运输的发展。
这一新体系所带来的利润主要流向欧洲、北美洲和日本。
”由此说明()A.资本开始自由开放地流动B.国际经济交流基本准则得到确立C.人类社会的横向交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D.人类朝着世界一体化进程迈出关键性一步3.(2017.11·浙江高考·20)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远洋航行,甩开了横亘东西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辟了欧洲与亚洲贸易交通的新孔道,终结了欧洲与东方陆路隔绝的状态。
其所产生的影响是()A.重新联结传统商路B.国际劳动分工格局形成C.世界市场快速形成D.推动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4. (2015年新课标Ⅱ卷文综32)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
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5.(2014·浙江高考·2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尽管有这些(关税)保护措施,大工业仍使竞争普遍化了,大工业创造了交通工具……把所有的资本都变成为工业资本,从而使流通加速、资本集中”;“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
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教学课件)——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概念辨析 商品输出:指资本家为获取高额利润,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它是自由资 本主义时期的重要经济特征之一。 资本输出: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或资本家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或利息在国 外进行投资和贷款的行为。它是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垄 断资本主义阶段后对外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
拓宽教材 1.观察教材第一子目“1914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示意图”,该示意 图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提示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资本输出有了长足的发展,遍布世界各地。
史论史识 1.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及特点
2.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1)(总体而言)不公正、不平等。在世界市场中,英国等资本主义列强占主 导地位,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成为其经济附庸(宏观视角)。 (2)(对资本主义国家)获得商品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场所,促进 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生产力角度)。 (3)(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双重作用:一方面给当地人民带来贫困、屈辱 (道德角度);另一方面瓦解了这些地区落后的生产方式,传播了新的生产方 式,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发展(客观作用)。 (4)(对世界)进一步密切了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世界经济、 贸易的增长,促进了不同类型文明间的交流与碰撞,极大地改变了世界面貌 (全球视野)。
近代银行
盛宣怀 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
一家银行,先后在各地设立分行
股份制企业 19世纪70年代,随着官督商办与 官商合办 制企业出现,股票开始走向市场
的民用股份
证券机构 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 上海平准 股票 公司
大型百货公 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 先施百货 公
史论史识 1.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的关系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
第八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课程标准】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意义。
【学习目标】1、唯物史观 :运用唯物辩证史观及有关理论,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中国的影响。
2、时空观念:认识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3、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探究世界市场的形成的过程,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历史解释: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重大意义,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5、家国情怀: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中国的客观积极影响,培养家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重点: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难点: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意义【教法教具】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结合,PPT【知识回顾】第一课时【导入】:一、欧美主导:世界市场的形成(一)孤立状态:15世纪之前东西方的贸易东西方商路主要有三条:一条是从中亚由陆路沿里海、黑海到小亚;一条是先由海路至波斯湾,然后经两河流域到地中海东岸的叙利亚一带;第三条是先由海路至红海,然后再由陆路到埃及的亚历山大港。
在这几条商路中,红海以东是由阿拉伯商人掌握;地中海一带则为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所垄断。
【思考】这种间接贸易方式存在哪些问题?(二)初步形成:早期殖民扩张1.时间:2.关键事件:3.主要途径:4.主要国家:5.发展阶段:(三)基本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1.工厂制的推动:工业革命后,大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资本主义国家的工厂产品大量增加,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工厂所需的原材料需从世界各地获取。
2.交通条件的改善: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3.殖民扩张的扩大: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四)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1.时间:2.条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材料外,还利用资本输出榨取财富,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思考1:分析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奴隶贩子们载着大量劣质商品,从欧洲各个港口出发,航行到非洲海岸,这 是奴隶贸易的第一程,又叫“出程”。在非洲海岸用低劣的货物“交换”黑奴, 然后横渡大西洋到美到美洲,这叫“中程”。在美洲用黑奴换取金银和工业原 料,返回欧洲,这叫“归程”。这种欧洲—非洲—美洲的大西洋航行,叫做 “三角贸易”。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盛宣怀创 办通商银行,是中国自办的第一家银 行。成立之初,国家即授予发行银元、 银两两种钞票的特权,并代收库银。
商业经营方式——被引入中国
股份制企业
商业经营方式——被引入中国
证券机构出现
1882年,成立上海平淮股 票公司,中国第一家专门 从事股票买卖的公司 1914年,北洋军阀政府颁 布了《证券交易法》;
17世纪后,伦敦证 券交易所成为国际 证券交易中心
商业经营方式——百货公司
是一种大规模的经营日用品为主的综合性的零售商业企业。
1852年法国商人布 西科在巴黎左岸建 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百货公司乐蓬马歇, 意思为“好买卖”。
商业经营方式——企业组织形式
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公司资产分为等额股份,以入股方式把分 散的生产要素集中起来统一使用,按股分红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
美第奇家族在佛罗伦萨修建教堂及公共设施,奖掖文 化,网罗并资助艺术家,收藏图书、手稿并对公众开 放,推动了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课程标准: 了解世界市场的形成,
认识其对商业贸易的意义。
01 世界市场的形成 02 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狭义的世界市场是我们通常所指的商品贸易的交换场所,是世 界各国通过互助合作和贸易往来建立起来的商品交换的领域。 广义的世界市场是指发展为世界规模的资产阶级经济社会的整 体。这两方面联系密切,前者是后者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后者 是前者发展的结果。全球范围的世界市场的形成,意味着国际 交换具有了普遍性。各个国家的生产、交换、消费过程和整个 世界经济的运行机制相协调,形成普遍的世界交往。这样,作 为流通过程要素的狭义世界市场把各个国家连接为世界范围内 统一的经济整体,这就是广义的世界市场。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教学设计】高二历史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三单元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课标要求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意义。
学习目标1.知道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史实,以唯物史观认识两次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关系。
2.认识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形成对商业贸易的意义。
3.理解鸦片战争后,新的商业经营形式引入中国,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这一过程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4.通过对几个典型问题的探究,引领学生认识本课的基本史实,逐渐掌握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方法和能力,培养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
落实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培育。
重点难点学习重点近代商业贸易的发展变化。
学习难点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发展变化的关系。
教学流程板块一激趣导新播放《荷兰东印度公司》视频导入。
板块二自主学习互学探究一、世界市场的形成1.根据教书第41页梳理“世界市场的形成”,并完成《同步解析与测评·自主学习》2.问题探究:世界市场的形成材料一在16世纪和17世纪,由于“地理上的发现”而在商业上发生的并迅速促进了商业资本发展的大革命。
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掀起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丰富资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对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的作用。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图1:新航路开辟思考1:据材料一及图1并结合所学,归纳“地理大发现”在哪些方面促进欧洲市场的发展?发展:(1)商业资本革命;(2)世界市场扩大;(3)商品种类增多;(4)殖民制度开展;(5)资本主义发展等。
材料二图2:古代商业贸易路线图3:15世纪末至17世纪中叶世界形势与贸易思考2:比对图2、图3,与古代商业贸易相比,15世纪末至17世纪上半叶的商业贸易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1)变化:贸易航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2)原因:①新航路开辟;②殖民掠夺;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材料三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
统编版高中历史《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优秀课件PPT1
性的联系,伴随着早期殖民扩张,
欧洲的贸易中心:地中海
欧洲人将贸易范围扩展到全世界。
(2)新的亚洲贸易中心形成: 16-17世纪
①16世纪世界殖民霸主——西葡
②17世纪海上马车夫——荷兰
1600至1763年期间,西北欧强国荷兰、法国和英国赶上并超过 了西、葡两国。这一发展对于整个世界具有首要意义。它使西北欧 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最生气勃勃的地区。西北欧国家在政治、军 事、经济以及一定程度的文化上控制了世界。
2.开始形成(雏形):
②17世纪海上马车夫——荷兰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后
本节重点:近代商业贸易发展的表现; 1876年开始筹办的开平矿务局发行的股票 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新航路开辟后亚欧非美之间的贸易 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马歇尔《剑桥插图大英帝国史》 17-18世纪早期殖民扩张 新航路的开辟第一次建立起全球性的联系,伴随着早期殖民扩张,欧洲人将贸易范围扩展到全世界。 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对西欧资本原始积累起了重要作用 每个股东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全部责任的经济组织。 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成立于17世纪初,是世界上第一个以金融股票为主的证券交易所 公司资产分为等额股份,以入股方式把分散的生产要素集中起来统一使用,按股分红的一种经济组织形式。 经济活动处于普遍的自由主义环境里,在这种环境下,商业被认为应该不受政治国家限制,因而经济活动依然主要是国家性和全球性的。 发达的手工业和优越的地理位置; 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被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 由全球各地市场,通过分工而联接成的有机整体,其形成的重 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 主要概念:世界市场、资本原始积累、商品输出、资本输出、股份制、有限责任公司、东印度公司、股票交易所、百货公司、国际贸易格局等。 ②17世纪海上马车夫——荷兰 (3)中国→(海路)红海→(陆路)苏伊士地带→埃及→欧洲 荷兰和西班牙先后占据台湾岛南部和北部 16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为从事国际贸易的商人提供资金和信用
高中历史 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教学设计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选必二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教学设计中世纪集市,近代商品交易所3、明代的海外贸易介绍明代著名海盗:郑芝龙、陈祖义、林道乾、林阿凤、颜思齐出示材料:“诚然,中国的海上扩张,尤其是1403年后郑和主持的海上扩张活动,在1434年戛然中止.......但是,东南的海上贸易从来都没有停止过。
非法贸易很快就与“日本人”(其实更多的是中国人)的海盗活动交织在一起,发展得十分兴旺,其交易量远远超过官方的“朝贡”贸易。
”提问:明代海外贸易对明代经济的影响?答案:大量白银涌入,白银货币化、一条鞭法改革。
1.东印度公司的建立为了交易它的股份而成立的阿姆斯特丹股票市场也代表了一个重大的金融创新。
”答案:共同出资、建立股份之贸易公司提问:根据材料概括,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影响。
答案:推动了金融的创新,出现了股票市场与证券交易。
介绍东印度公司、皇家非洲公司知识迁移:通过回顾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总结新型股份制贸易公司的影响。
①对世界: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日益成为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②对欧洲:从殖民地掠夺大量财富,完成原始资本积累,扩大海外市场,为工业革命的爆发奠定基础。
③对亚洲:殖民主义带来了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破坏性)殖民主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进步(建设性)2、清代闭关锁国出示材料:“《防范外夷规条》主要内容:一、禁止外国商人在广州过冬;二、外国商人到广州,应令寓居洋行,由行商负责稽查管束;三、禁止中国人借外商资本及受雇于外商;四、割除外商雇人传递信息之弊;五、外国商船进泊黄埔,酌拨营员弹压稽查。
”复习清代闭关锁国政策,提问:清代对外政策的趋势?答案:由开放到封闭1、世界市场的发展出示材料:“茶叶已经成了联合王国全部人口必须的日用品之一,在中国约值三百万英镑,需要用英印的制造品出产品来偿付,不足之数,还要用靠英国劳动力从别国赚来的金银来偿付。
在最初由于禁烟的结果,也许迫使我们用现银来偿付一部分茶丝的输入,但是由于我们制造者的技巧与五金的日趋普遍,将使我国的货物,因廉价而畅销于印度的过程,将重演于中国。
《第8课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19选修2经济与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2. 掌握世界市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商业贸易对各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商业贸易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2. 难点: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理解不同国家的经济文化差异。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课件,包括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的图像、数据和案例。
2. 准备相关音频、视频资料,用于课堂演示和讨论。
3. 布置学生预习课本相关章节,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4. 安排课堂活动,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案例分析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向学生介绍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
讨论:(1)古代丝绸之路:以历史资料为基础,向学生介绍古代丝绸之路的起源、路线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这一贸易路线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2)新航路的开辟:通过展示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航海家的冒险历程以及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商业贸易对世界市场的影响。
(3)工业革命的影响:通过介绍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科技进步对商业贸易的影响。
2. 讲授新课:通过PPT展示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包括欧洲、亚洲、非洲、美洲等地区之间的贸易关系和贸易路线,以及世界市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商业贸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问题。
案例分析:(1)英国东印度公司:介绍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历史和经营业务,引导学生思考商业组织形式对商业贸易的影响。
(2)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贸易:通过展示当前全球贸易格局和贸易政策,引导学生思考全球化对商业贸易的影响。
(3)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介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起源、表现形式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贸易政策对商业贸易的影响。
3.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对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的问题和观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加深学生对该主题的理解。
统编版高考历史《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统编版高考历史《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专项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共24小题48分)1.(2021•葫芦岛二模)在菲律宾马克坦岛有这样一块双面纪念碑,碑文的一面来歌颂菲律宾最早的反殖民统治的民族英雄﹣﹣于1521年杀死麦哲伦的酋长拉普拉普,另一面来纪念当时的入侵者﹣﹣世界上最早进行环球航行的航海家麦哲伦。
这说明()A.历史是非清晰可辨B.角度不同结论迥异C.人物评价看其主流D.观念冲突可以弥合2.(2021•揭阳模拟)在海上航行了2个月零9天之后,哥伦布和水手们终于到达美洲巴哈马群岛的华特林岛,他在兴奋之余也表示遗憾,认为那里并不像马可波罗所说“黄金遍地,香料盈野”。
由此可见()A.发现美洲完全出于历史的偶然B.哥伦布远洋航行是为寻找印度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D.新航路开辟有深刻的经济动因3.(2021•山东二模)16世纪初年,欧洲人稳步推进海外殖民探险事业,麦哲伦的船队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的壮举,麦哲伦本人却没有走完最后一段航程就被菲律宾土著拉布送上了天堂,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A.菲律宾是麦哲伦为西班牙发现的最有价值的海外领地B.在麦哲伦帮助下西班牙垄断了绕过好望角的印度航线C.传播天主教是麦哲伦环球航行的精神动力D.麦哲伦的海外探险损害了当地土著的利益4.(2021•汕头一模)16世纪20年代,欧洲的一支探险船队的编年史官和领航员在完成航行时才发现,他们最初各自计算时间的方式是错误的,实际航行用时比他们想象中的多了一天。
这次航行()A.开辟了欧亚非之间的新商路B.引发了欧洲对美洲的殖民侵略C.导致了欧洲经济中心的转移D.空前扩展了人类地理空间视野5.(2021•沈阳模拟)西方人解释“地理大发现”的动机,大体先后提出过三种理论:宗教动因说,即葡萄牙寻找传说中的东方基督教王国,共同夹击阿拉伯人;寻找黄金、香料说,强调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冲动;近期有学者强调,“地理大发现”的动机是得到粮食、燃料等大宗商品。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测试题-统编版(含答案)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测试题-统编版(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2022·中山模考)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武装商船运载大量中国生产的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回马尼拉。
自1571年马尼拉大帆船航线开通后的20年间,平均每年有150吨白银运到马尼拉,这些白银也基本流入了中国。
材料表明马尼拉大帆船航线( )A.初步形成了全球交通网络B.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C.加强了地区间的贸易往来D.直接推动中国外贸的发展2.新航路开辟后,全球贸易格局概况如下:中国的茶叶从陆路经欧洲传到北美,从海路经非洲传到拉美;欧洲的马、牛、橄榄、葡萄等经海路运往北美;美洲的玉米、番茄、花生等经海路传到欧洲、亚洲等地。
这反映出( )A.世界历史从此开始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C.世界市场雏形出现D.亚欧非之间开始出现经济联系3.(2023·揭阳质检)近代以来,中国土布逐渐采用洋纱织布,出口量迅速增加。
下表为1871-1900年间中国土布出口量值表。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当时中国( )A.传统手工业技术持续领先世界B.海关税收成为清政府的经济支柱C.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影响巨大D.逐渐减少了对列强经济上的依赖4.(2022·宁波期中)1870年至1913年,国际上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的国际分工更加明确,各国之间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这表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B.世界市场发展过程中区域发展不平衡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D.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前提5.(2022·六安月考)19世纪70年代以后,因出口的需要,东北大豆种植面积得以扩展;国际市场对花生的需求,则促使19世纪90年代全国花生种植面积增加,清末山东花生种植面积已达300万亩。
这反映出( )A.自然经济已经完全解体B.传统农业仍有抵制能力C.外商逐渐占据中国市场D.中国逐渐卷入世界市场6.(2022·湖南长郡中学期中)1600年,伊丽莎白女王授予东印度公司特许证。
统编版高中历史(2019)选择性必修二第8课《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课件
2.商业经营方式变化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43-44概括新航
①近代世界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路开辟后出现了哪些新型商业经营方式
经营方式
近代欧洲
商品交易所
1531年,最早的一家商品交易所在安特卫普; 阿姆斯特丹出现了粮食交易所;伦敦办起了综合交易所
业联系,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基本形成
(19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
商品输出 掠夺原料 殖民扩张
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来,把越 来越来国家纳入资本主义世界 市场
最终形成 第二次工 (20世纪初) 业革命
资本输出 瓜分世界
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被迫加 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探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界市场形成的原因?
初步形成 基本形成 最终形成
近代商业贸 易的变化
1、贸易中心转移 2、商业经营方式变化 3、商品种类和数量的增多 4. 世界贸易格局的变化
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展促进商业贸易的发展; 商业贸易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展
课堂巩固
(2021·浙江1月选考历史·20)下表为美国工业发展情况简表。 结合所学与此表可知,这一时期的美国
二、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1、背景: 新航路的开辟及欧洲人的殖民地扩张,促进了商业贸 易的发展。
2、发展变化的表现: (1)商业贸易中心转移 (2)商业经营方式变化 (3)商品流通种类和数量增多 (4)国际贸易格局变化
1.商业贸易中心转移
大西洋沿岸
地中海
地域 欧洲
贸易中心区域 贸易中心城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
古代篇◎丝绸之路下的商业贸易
古代篇◎丝绸之路下的商业贸易
公元1400年之前,古代以区域贸易 为主,亚欧大陆间有陆上和海上丝路, 彼此虽有联系但不密切。全球贸易尚 未建立。
近代篇◎世界市场下的商业贸易
1500年以来,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了 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第一次建 立起全球性的联系,欧洲人将贸易范 围扩展到全世界。世界市场的雏形形 成。
新航路的开辟后,早期殖民扩张 开始了,葡、西、荷、英、法通 过三角贸易从美洲和非洲掠夺大 量白银、黄金,并用来购买亚洲 商品运回欧洲.中国和印度曾经 成为白银汇集的中心。世界市场 进一步拓展。
19世纪后期世界形势
19世纪中后期,在工业革命推动下, 新的交通手段和贸易路线出现了。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 贸易中心。印度和中国等地沦为西 方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世界市 场基本形成。影响雏形 拓展1 Nhomakorabea世纪中期
工业革命
工业资本
商品输出 (掠夺性质)
基本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第二次工 垄断资本 资本输出
业革命
(瓜分世界)
最终
知识梳理
根据教材,结合所学,完成下列两个任务; (1) 概括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2)概述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近代商业贸易的变化:
商业贸易中心转移 新型商业经营方式出现: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表明晚明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怎样的地位?
材料四 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
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中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 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 机械设备等也漂洋过海,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 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厘毫不 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 城市出现生产凋敝,经济萧条的状况。
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
“一带一路”关联亚非、亚欧,甚至辐射到太平洋沿岸 的部分国家,最终要形成跟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利益共同 体。它会再次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所以说“堪称人类 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现”
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 一条友谊之路。在中华民族同其他民族 的友好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特 征的丝绸之路精神。
2、明朝中后期,全世界白银产量中的1/2流向 了中国,明朝成了名符其实的“白银帝国”。人 们的消费观念逐步由节俭变为追求享受,一些原 本只能由皇室、贵族和官员享受的衣食住行也逐 渐走向商业化和世俗化。江南地区越来越多的普 通市民包括妇女,甚至农村居民也参与到旅游的 浪潮之中。这些现象说明,当时中国
18世纪60年代以前,荷兰人是在华最大的茶 叶经销商。1765年开始,英国东印度公司购 买的茶叶基本占中国出口货物的50%以上, 19世纪后这个比例超过90%。这一变化反映
A.收复台湾后荷兰失去对华贸易的基地 B.英国订单大清政府鼓励商人与其贸易 C.英国率先打开中国大门拥有贸易优势 D.荷兰海上霸权丧失,贸易遭受英国排挤
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促进 文明互鉴 。
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尊重 道路选择 。
弘扬丝路精神,就是要坚持合作共赢。
巩固练习
1、通常我们提到三角贸易,想到的总会是那罪恶的黑奴 贸易。其实三角贸易,也随着殖民扩张的不断深入、世界 市场的扩展而发生着相应的变化。请将下面三幅图排序。
《世界市场与商业贸易》PPT统编版1
世界市场形成对中国商业贸易的影响
材料一 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 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 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研究成果
世界市场形成对中国商业贸易的影响
材料二 万历九年(1581年)首辅张居正主
持了“一条鞭法”的赋税改革,即赋役 合一,按亩计税,用银交纳。......白银的 流入对解决中国的“银荒”发挥了重要 作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
欧洲商资品本输出主:义西的方发列生强与向发中展国倾大销致工经业历品了和资掠 本夺原原料始,积这累些、商自品由包资括鸦本片主、义西和方垄列断强资本本国的主机 义器工三厂个所阶生段产,的每产个品阶。 段的对外经济扩张方 式各资有本侧输重出,:以用下过剩能资对本应向的其是他(国家投) 资或用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近代中国在中西贸易中地位有什么变化?
中国“一带一路”的构想堪称人类历史上第二次地理大发 现,它的最大历史意义在于它又将地球翻转了过来,令我们看 到了已经沉睡了500年的欧亚大陆,更重要的是,中国又回到 了最显眼的地方。
——中国日报网
问题:如何理解当今“中国‘一带一路’的构想堪称
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热潮
知识梳理
根据教材,结合所学,完成下列两个任务; (1) 概括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 展的过程是如何的?
进程
时间
推动因素
出现雏形 15、16世纪 新航路的开辟
拓展
17、18世纪 早期殖民扩张
基本形成 19世纪中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
最终形成
19世纪末 20世纪初
过剩资本作为贷款。其本质是通过资本控制殖民 地的经济命脉。
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
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
阶段
要点点拨: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推动因素
主要资 本
主要途径
15、16世纪
新航路开
辟
商业资本
殖民扩张与 掠夺
17、18世纪 殖民扩张
商品交易所、 证券交易所、 拍卖市场、 百货公司、 股份公司、 商品的数量和种类增多: 茶叶、香料 烟草、咖啡、可可、黑奴 国际贸易格局变化:英国为中心--多中心 跨国公司建立
荷兰东印度公司
1602年,荷兰的大商人集股组成海外 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公司从政府 那里得到了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 广阔区域的贸易垄断权。公司有权代表 国会对外宣战、签订条约、招募军队、 在殖民地发行货币和任命官员等。
——韩琦《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对明王朝的影响》
材料三(晚明)中国在丝绸和瓷器产品的生产 上本来就具有比较优势,国际市场上名副其实 的物美价廉商品,使得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 器等方面无以匹敌的制造和出口,与任何国家 进行贸易都是顺差。……美洲白银或者通过欧 洲输入中国,或者用马尼拉大帆船直接运往中 国。中国也从日本获得大量的银和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