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教学方式 更新教学理念

合集下载

转变教学观念革新课堂教学

转变教学观念革新课堂教学

转变教学观念革新课堂教学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也在不断转变。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们需要不断革新课堂教学,将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有效。

一、转变教学观念在过去,教学观念主要是以“灌输式”为主,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而学生则是被动接受的对象。

但是这种教学方式已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念。

这种教学观念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能动性,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自主学习。

教师应该摆脱以往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而要成为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激励者。

他们需要发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奥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革新课堂教学1. 创设情境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单一的教学内容为主,学生缺乏兴趣和动力。

而现在的教学更加注重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教学数学知识时,可以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培养合作精神传统的教学强调学生的个人能力,忽视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而革新的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相互交流,相互学习。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减少学习的孤立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引入多媒体教学现在的学生生活在一个多媒体和信息丰富的时代,他们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产生了厌倦。

革新的课堂教学要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如电子白板、多媒体课件等,让学生通过视听的方式来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 提倡体验教学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革新教学要提倡体验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感悟知识的奥秘,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科学知识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来进行实验,从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与教学方法改进

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与教学方法改进

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与教学方法改进2023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师教育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当今时代的要求。

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已经成为共识,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教育理念是指教育活动中所表现的基本观念、信仰、目的、原则等。

传统的教育理念大多基于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被动接受,这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和未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

在2023年,我们需要重新定位教育的目标和意义,更新教育理念,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首先,应当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特长发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和实践能力。

教师们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潜能,让他们能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好的成就。

其次,教育应该是一种跨域和跨文化的体验,涉及到人类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各个领域。

因此,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如何融合不同学科、不同文化和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智慧,让学生在跨文化和跨领域的学习环境中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最后,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需求。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教学方法的改进除了理念更新,教育教学的方法也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

在2023年,教师们需要更加注重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效的教学方法:首先,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智能白板、多媒体教室等,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习效果。

其次,采用项目制学习,让学生在项目中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学习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第三,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能力和兴趣等设置教学方案和内容。

最后,教师需要更加注重课外辅导和个性化晋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机会,让他们在兴趣和热情的驱动下不断进步。

新课程下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转变论文

新课程下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转变论文

新课程下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性质和理念: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明确学习目标,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高中英语课程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要,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选择机会和充分的表现空间。

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应该发生相应变化,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和学生创造性发展的需要。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1.角色的转变。

随着新课程的实验,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身份:从传统意义上的“塑造性教育”的灵魂工程师、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心目中的圣人,“沦落”为实施“服务型教育”的组织者、工作者、服务者、学习者和“研究型教育”的探索者和合作者。

而学生也从过去被动的“服从者”变成教学活动的“主动者”。

因此,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地观察、认真引导,激发并保持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作为促进者,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以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鼓舞和鞭策,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热情更饱满。

2.教学目标的转变。

在确立教学目标时,要认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个体,教学也要遵循发展的策略。

课堂教学关注的重点应放在向学生提示知识形成的规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知识,掌握规律。

课堂教学目标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与技能,而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

新的教学目标观,体现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本位转移,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

教学不仅是获取知识与技能,更要学会获取,培养学力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个性的解放与发展。

有了这样的理念,教师便不满足于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而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促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型探析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型探析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角色转型探析教育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对教育活动进行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21世纪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对教育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在这一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着转变。

本文将探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型,并分析其对教育的影响。

一、教师在教育信息化中的新角色以前,教师主要是传授知识、进行教学和管理学生的。

而在现代社会,教师的角色已经越来越多元化。

1. 教学设计者在教育信息化中,教师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准备,制定教学计划、编写课程标准、设计课程内容等。

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更好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设计和优化,提高教学效果。

2. 学习引导者在信息时代,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大量的学习资源,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提供者,而是应该成为学习的引导者。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3. 学习环境的组织者教育信息化需要教师积极构建学习环境,包括学校网络教育平台、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等。

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4. 学习成果的评估者信息化教育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教师需要采用多种评价方法,通过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分析和评价,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和指导。

5. 教育管理者信息化教育中,教师还需要管理学生和课堂。

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管理,包括学习行为、学习情况等方面的管理。

1.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教育信息化使得教师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设计、管理学生等,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手段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 加强了教师的自我学习教育信息化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使得教师的自我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更新教学理念

更新教学理念

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行为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行为核心任务是促使每一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其根本途径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往的学习平台。

为了更好的推进课改,不断更新自己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行为。

一、转变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课堂教学,改革教材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老师的教学行为不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不改变,即使用新教材上课,也仍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与学这对矛盾中,老师的“教”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老师的教学引导、制约学生的学。

如果老师的教学行为没有根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不会有根本改变。

所以说,这次课改,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是关键。

要真正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师就必须创新,走自己的路。

教师不必去刻意模仿、生搬硬套某一种教学方法。

教师应该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借鉴别人的教学经验,创新适合于自己的教学方法。

转变课堂教学行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教学行为是否科学有用,需要长期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验证,不可能一蹴而就。

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接受新理论更新观念难,那么把先进的教学理论转化为先进的教学行为则更难。

因此,作为老师,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到转变教学行为上。

二、转变教师教学行为主要解决“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问题。

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应该抓住当前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即主要矛盾予以解决,就是要明确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

那么,主攻方向究竟是什么呢?“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问题,切中了当前课堂教学的要害。

所谓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就是指课堂教学中,老师主动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

单向灌输知识的教法,仅仅把传授课本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任务,它束缚了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发展,束缚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束缚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其严重的后果是把天资明的学生教笨了,把天资稍差的学生教傻了。

解决单向灌输知识的问题,就是抓住了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牛鼻子。

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反思

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反思

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反思引言:教学是一门艺术,其理念不断更新与反思对于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

教师们需要不断关注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发展,以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教学理念的更新与反思对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几个思考点供教师参考。

一、教学理念的历史演变与背景随着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理念也在不断发展。

历史上,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记忆,教学方法注重纸笔测试和课堂讲授。

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教学理念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和实践,追求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

二、现代教育的要求与挑战当今社会,教育的目标远不止于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理念需要顺应社会变革和教育需求,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

然而,现实中存在着诸多挑战,如考试成绩导向、单一的评价体系和知识重复的问题。

教师们需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以应对挑战,推动教育改革。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理念的更新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等。

要注重个体差异,充分发展学生的特长,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定位和发展方向。

四、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是更新教学理念的关键。

在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倾听学生的声音,关注他们的兴趣和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选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资源,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力。

五、教师的角色与能力提升教学理念的更新也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和专业素养。

教师应关注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育科技的应用,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知识,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六、借鉴国内外的教育经验教师们可以借鉴国内外的教育经验,了解其他地区或国家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

通过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和合作,分享教学心得和经验,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激发创新意识,为自己的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新形势下的育人方式变革与教学模式改进总结范文(精选3篇)

新形势下的育人方式变革与教学模式改进总结范文(精选3篇)

新形势下的育人方式变革与教学模式改进总结范文(精选3篇)新形势下的育人方式变革与教学模式改进总结1历史新课程下的改革,要求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面对这一新的形势,如何转变教学方式,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的问题。

结合本人的教学体会,认为要做到以几点。

一、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起来,关键取决于问题的设计与生成。

问题的设计,首先是应当具有阶梯式思维难度的,是足以让学生真正开启思维而进行一番苦苦思索的。

其次,它们又应当是使学生可以有一定的思维成果的,即每位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品尝到问题解决的喜悦,只有这样的问题才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促使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对有关历史问题的探究中去,这样的问题设计才具有其存在的价值。

例如;“我眼中的秦始皇”“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等问题为切入点设疑,启发思考,引发讨论。

让学生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学会客观的,辩证的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二、创设情境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动,学生静。

是一种传授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学生总是站在历史发展的旁观者的角度看问题,即使再感人的历史事实也无法激起他们的内心波澜。

如何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情境的方式,让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使其如身临其境,体验人物的心灵,思考历史的时限性和复杂性。

如讲隋炀帝的功过时,我们可以采取模拟当时情景的方式,先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然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不同的人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双方可以辩论,这样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在开发历史课程资源的过程中,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其“信息量大,简洁灵活,形象直观”等特点被广大教师所采用,其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处理好历史教学中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有利于历史教学中的情景再现。

更新教学理念,转变学习方式

更新教学理念,转变学习方式

式, 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 和合作精神 , 也有利 于学生 口语交际和 解决和解 决问题能力 的发展 。 3 发扬教学 民主 。 平等对待学生 陶行知告诉我们 : “ 民主 的教学方法 , 要使学生 自动 , 而且要 启发学生能 自觉 、 要客观 、 要科学 , 不 限于一种 , 要多种多样 , 因材 施教 , 要生活 和教育 联系起来 。 ” 因此 , 我们在教学 中要形成生生
互动 , 师生互动式的教育教学, 发扬教学民主,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
生关 系 , 创建 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鼓励学生发 表不 同的见解 , 允许学生 向老师提问质疑等。课堂上学生个个争先恐后 、 思维活 跃。在学 习七 、 八 自然段时 , 播放 “ 红四团夺桥 ” 的情境 , 然后说说 印象最深 的一幕 。使 学生动脑 、 动 口、 动情 , 情绪亢奋 ; 学 生“ 夺 桥” 的第七 、 八 自然段后 , 通过 自由说说课 文学到这 里心里 的感 受, 加深对课文 内容的理解 , 达到情感 的升华 , 在这一节课中笔者 充分 尊重学生 的意愿 , 课堂读读 议议 , 气氛 活跃 , 融洽 了师 生关 系, 在 这种平等和谐 的气氛 中师生共 同探究 , 学生 的很 多发 言都 出乎老师的意料 , 较好地体 现了陶行知所希望的境界 。 师生关系的民主, 要求 教师热爱学生 , 尊重学生 , 平等对待每 位学生 , 如果能 以学生朋友 和知已的身份对 自己的学生 , 平等 相待 , 坦诚相处 , 热情关怀 、 循循 善诱 , 那么 , 学生会 非常乐意地把 自己的困难 、 忧虑和一些 想法 告诉 老师 , 这样 就能建立 良好的师 生关系 , 让 学 生 感 受 到 老 师 的关 心 。 良好 的师 生 关 系促 进 了学 生

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的做法

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的做法

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的做法
在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的做法应该遵循以下几点:
1. 更新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学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语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

2. 优化教学方式:语文教学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拓展教学内容:语文教学不应局限于教材,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时代背景,拓展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和文化传承。

4. 重视情感教育:语文教学应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5. 强化实践教学:语文教学应加强实践教学,通过写作、演讲、辩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6.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7.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语文教学应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等多方面表现,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新课程改革中的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语文素养的培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各行各业都在不断地发展和更新,而教育行业不例外。

不同于以往的教育模式,现代教育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在这样一个迅速发展的时代,如何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教育人士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而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实现教学效益的提高。

一、创新教学理念,实现教学效益的提高现代教育中,传统的一切都需要被打破,人们应该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和国际化视野,从而更好地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

从教学理念上来说,应该摒弃“传授知识”这一教育思想,转而向“启发式教育”方向发展。

积极地指导学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这是未来教学的方向。

而这种教学方式不仅需要教师本身具备这种素质,同样要求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许多不同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以问题为导向教学、合作学习等,帮助学生保持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成绩。

二、注重学生的学习情感体验,创设优质课堂优质课堂是一个学科的经典展示。

优质的教学过程不仅体现在教师内容的传授,更关键的是在于教学过程中学生所体验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给学生带来身心愉悦的感受。

高效的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在短时间内传授知识,还要在课堂中注重学生的收获、成长。

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及主动性的前提下,教师应该灵活设置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并给予足够的课程设计及实际演练等内容。

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更能够在情感层面上,为学生注入信心与力量。

三、构建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的课程体系未来教学的方向应该与社会实际紧密联系,建立与社会相结合的教学内容。

现在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

在课程体系方面,应该充分考虑社会现实,设置课程内容与时俱进的多元化课程,如公益、环保、创新、创业等主题课程,丰富教学内容。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感受到教育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更容易理解课程内容。

另一方面,教育任务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还需要注重思维培养,这些是发展未来社会所必须的素质。

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

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
目标 的 追 求 上 , 出现 了 明显 的 片 面 化 倾 向 , 即普 遍 比较 重视 “ 知” 与“ 能” 而 相对 忽 视 “ 情感 ” 领域。
少部分学生甚至成为“ 围观” 课堂教学的旁观者 。 这种主体角色错位的课堂教学 , 学生 没有被置于教
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核心位置 。 教 师 很 、 认 知规律 以及应如何 形成 自己的 学习策 略 、 构建 自己 的知识 框架 , 也更不 会去考 虑学生 怎样 才能更好 地形 成地理意识 、 地理能力 和创 新精神等 新课 程所 追求的课程 目标。
3 . 教 学方 式 陈 旧 。 重“ 传授” 轻“ 建构” 。
二、 原 因分 析
希 望学生能够按照 自己设计好 的方案去开展教学 活动 , 每当学生的思路与预设不 吻合 时 , 教师往往会 千方百计
地把 学生的思路“ 拽” 回来 。 教 师 期 望 的是 学 生 按 教 案 预
1 . 职 业理 解的窄化 。

些教师对 自身职业角色 的定 位狭隘化 , 将其等 同
知识 的“ 容器 ” 。在 这 样 的 教 学 过 程 中 , 学 生 完 全 被 动 地
多数情 况下都 不会重 视对学 生态 度 的感 知和学 生价值
观 的 塑 造 。而 被 教 师 们 所 忽 视 的 是 , 前 两 者 不 过 是 高 中
地理新课 程所追 求 的“ 基础 目标 ” 与“ 关键 目标 ” , 而“ 情
接受 老师单 向传递 的信 息 , 没有机会去 自主建 构知识体 系。 而新课 程提倡通过 自主 、 学习和合作等方式 , 让学生
感态度与价值观 ” 却是课程 追求 的“ 终极 目标” 。在高 中
地理课 程 目标 构成 中 , “ 智能 ” 是基 础 , 使 学生形 成正确 的人生观是最终 、 最 高的 目标 。

持续教育中的教学理念更新

持续教育中的教学理念更新

持续教育中的教学理念更新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变革和更新。

持续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其教学理念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本文将探讨持续教育中的教学理念更新,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和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一、个性化教学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对待学生,忽视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

然而,在持续教育中,学员的年龄、学习目的、学习方式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个性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应该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满足学员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二、互动式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在持续教育中,互动式教学更受到重视。

通过讨论、案例分析、小组活动等形式,学员可以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增强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教师不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扮演着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角色,激发学员的思考和创造力。

三、跨学科教学持续教育的学员通常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专业背景,因此他们对于跨学科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突破学科界限,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和交叉,帮助学员建立更加全面和系统的知识结构。

跨学科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还可以促进学员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实践导向教学持续教育的学员通常是为了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因此他们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员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导向教学可以使学员更快地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提高学习的效果和实用性。

五、信息化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教学在持续教育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远程教育等方式,为学员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学习途径。

学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获取最新的教学资源和信息,提高学习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转变教与学方式心得体会

转变教与学方式心得体会

转变教与学方式心得体会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推动,教育领域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革和创新。

其中一个重要的变革就是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灌输知识和传递信息,而现代的教学模式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我也有一些心得体会,下面我将分享给大家。

二、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教师的讲解和教导,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

这种方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

现代的教学模式则将学生置于中心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发展自己的能力和特长。

教师则更多的充当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在我教学实践中,我尽量将学生作为主角,让他们参与到课堂的各个环节中。

我会通过提问、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

我尽量将课堂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还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创新,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四、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为了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化的发展,我尝试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在课堂上,我会采用讲授、讨论、实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知识。

同时,我还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和多媒体教学资源等手段,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合理评价和反馈机制的建立在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过程中,合理的评价和反馈机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考试制度注重考核学生的记忆能力和分析能力,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新课程实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新课程实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新课程实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我国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新课程实施中,语文教学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例如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教育水平的不足、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制定有效的解决策略,以便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

本文就将重点围绕新课程实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以及解决策略展开探讨。

一、问题分析1. 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以灌输知识为主,学生则以被动接受为主。

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而新课程实施后,要求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冲突。

2. 教师教育水平的不足教师是语文教学的主体,他们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观念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的质量。

目前我国一些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水平较低,教学理念和方法相对滞后,难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3. 学生学习兴趣的下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也发生了改变。

大量的网络娱乐和游戏使得学生对于传统的语文学习逐渐失去了兴趣,学习动力不足,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二、解决策略1. 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主要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为主,因此我们需要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方式。

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采取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对于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是关键。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学习指导,提供多样化的教育资源和平台,帮助教师更新知识,提高素养,提高教学能力。

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参加相关的学术交流和研究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3. 注重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需要注重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形式。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融入一些生活化的内容,比如耳语、手语、图画、歌谣等,使得学习内容更加多元化和生动化。

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

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

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麻城三中金涛作为教学改革前沿阵地的《课程课程标准》确立了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等新的历史课程理念。

为历史学科适应新的课程改革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贯彻《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改革历史课堂教学,是摆在我们广大历史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此本人结合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明确新课标要求,更新教学观念1 理清传统教学与新《课程标准》差异传统的课堂观和教学观以为:教学是课程的传递和接受的过程,它规定教师“怎么教”,学生应“怎么学”,是教师对学生单项的“培养”活动,教与学表现为两方面:以教为中心。

师讲,生听;师问,生答;师给,生收;使课堂上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

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多少,学多少,么教,怎么学,学无条件地服从于教;学生的独立性“丧失”,最终遏制了学生学的“力量”。

而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轻松地学习历史新知识,同时培养他们学习的方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新《课程标准》既重结论,又重过程。

传统教学大量地灌输权威性地事实,教科书记载了一系列地科学结论,学生的学习就是了解这些科学事实和结论,至于这些科学事实与结论是怎样产生的,则往往被忽略。

而新《课程标准》既重结论,又重过程。

在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过程和方法”培养,强调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注意对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活动中给学生判断、决策的机会。

这种既重结论又重方法、过程的教学方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所积极倡导的,这是一个人的学习、生存、生长、发展、创造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的能力,智慧发展的内在要求。

3 新《课程标准》既要关注学科,又要关注人在新课标的实施中,要求我们去关注具有独特个性的,活生生的人。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质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质

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小学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音乐素质教育,通过音乐来陶冶学生的情操,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艺术美的思想和艺术美的理念,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音乐素质养的提高,使学生在音乐中不断成长,热爱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音乐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1.转变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在新课改前提下,音乐教师也要转变观念,更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音乐教学要注重知识性、创新性和时效性相结合,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音乐教学要改变过去以“交”为主的教学方法,要通过丰富的音乐实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关注学生音乐情趣的培养,使学生逐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在音乐中感受与发现美,在音乐中创造美,通过音乐的熏陶提高自我素养,在音乐中不断陶冶情操,抒发内心情感,在音乐教学中不断完善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感受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新的时期里,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终生学习的时期,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更好的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当中,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更新教学思路,进而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同时,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我们还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转变思维,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角色,不断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摈弃保守的教学观念,不断创新,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以适应新时期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

(2)积极引导,丰富学习生活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艺术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学科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既要面向全体寻求共同发展,也要考虑到局部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水平,积极引导学生热爱音乐,经常与学生互动,交流音乐感受,使学生对音乐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热爱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是音乐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同时,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成立鼓乐队、合唱队、音乐、器乐特长学习小组,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积极参与,提高音乐素养,丰富学习生活。

新的教学理念 新的教学方法

新的教学理念 新的教学方法

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北京大兴培训总结在北京大兴区为期二十天教育教学的培训结束了,通过各位专家的精彩讲座给我很多启示,使我原来老的教育教学理念得到了更新,可以说自己在这次学习中感觉真的是受益匪浅,感觉自己非常的充实,自身的知识、观念,教学方式和方法在这次培训中都得到了改进。

学到了很多关于新课程的新理念、新的教学方法。

这些将对自己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一、新的教学理念1、教师如何执教,才能确保课堂教学中“逻辑链”和学生头脑中“思维链”的相互匹配。

连春兴老师告诉我们:课堂教学师生的双边活动的实质是:知识的“逻辑链”和学生头脑中“思维链”的相互匹配。

教师要想较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就必须选择好两根链条相互匹配的起点,然后亦步亦趋,层层深入,和谐发展。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程度和进度要求,决定这条“逻辑链”上哪几环是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思维链”的产生、发展与完善,对于学生能否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来说,往往是决定性的。

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遵循它,学习知识的多与少、难与易都将受到它的制约,任何形式的一厢情愿,都将事与愿违。

教师在课堂上的责任,往往需要通过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与引申(包括应用性练习),来引领与续接、甚至是编织与营造这根原本松散的、多元的、极富个性的思维链条。

“设想”出数学教学活动中,什么地方教师引导为主,“逻辑链”引领“思维链”而生成;在什么地方以学生活动为主,“思维链”牵引、催生“逻辑链”。

决定学生兴趣程度的是我们的教学能否遵循----“先具体、后抽象;先特殊、后一般”的十二字箴言。

因为“具体”、“特殊”才是学生思维的起点。

2、教师如何执教,如何实现“高效教学”郭老师告诉我们: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它是由教师组织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

是一种指向性很强的学习活动;教师的组织活动,包括讲解、讲述、指导、辅导,也包括展示、演示,还包括组织各种参观、操作活动,包括释疑问难、激励评价等等。

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浅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转变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浅谈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转变教学理念 改革教学方式
浅谈大 学英 语教 学改革
7 1 0 0 2 1 陕西科技 大学外 国语 与传播 学院 陕 西 西安 孙 小敏 要 】目 前我 国 旨 在提 高大学生语 转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有些教师 囿于传统 进而学 到更 多的知识 。二是要把 学生坐在教
习惯与观念的影响 ,对课件 的认识还不深 , 因此,课件制作 旧瓶装新酒 ,仅停 留在教案 + 板书 +资料的层次上,缺乏针对性 ,缺少说 服力,课件在质 量上也很难有所突破。 二、改变教 学理念 ,对现有的教学方式
根本 上讲 就 是 最大 限度 地 把 学 生 的学 习 、思
质教育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
独 立 意 识 和 创 新 意 识 是教 学 中丞 待 解 决 的 问
在教学方式上要把重点教给学生一定知识 题 。 下 面 笔 者 根 据 自己十 几 年 的 英 语 实践 , 转变为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学习 结合 自己的课 堂教 学 , 提 出 了转 变教 学理 念 , 能 力 。这是 两种截 然 不 同的教 学方 式 ,前者 主 改革教学方式 ,以达到兼顾提高学生实际表 要 是在 教师 的作 用下 ,学 生 消极被 动 地进行 学 达 能 力和 应 试 能力 的 目的。 习 ,学生一般没有 自己选择的余地 ,尤其是对 【 关键词 】 教 学理念 ;多媒体教 学的问 些成年的大学生来说 , 由于思想的日趋成熟, 题 :非 网络 化 课 堂教 学 不 愿表达 自己 的意见 及观 点 ,常常 地依 赖老 师

维、实践交 给学生 自己,让学生认真学 习, 真思维,真实践从而提高他们的学 习能力 ; 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 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 开创 他们的创新能力。另外 ,使教师从 单纯 的知识 传授者转换 为课堂活动 的组织者 、引 导者、参与者 和评估者。这种教学改革具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变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
【摘要】转变教学方式,更新教学理念,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更新知识和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

怎样教决定怎样学,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学习方式转变的基础。

好的教学不是在教知识,而是在激励学生学知识。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数学方式策略
新课程改革强调:要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彻底改革,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前提,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有什么样的教学就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

教学方式的转变与更新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1、由”教师讲”变“学生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教学的特点就是一讲到底,偶尔也提问,但毕竟是“戴着镣铐跳舞”。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必须通过教学设计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贯穿到教学过程中去,使其成为教学的灵魂。

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倡导“从做中学”,陶行知先生倡导“教学做合一”都是强调让学生“做”。

因为学生不做,教师既看不出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水平,也看不出学生对知识理解、掌握到什么程度。

学生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其自主性、能动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也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更深刻地认识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并形成技能,学生才能体验到学习的责任和乐趣。

因此,教师不要独占课堂,要把至少三分之二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做中思考、合作、探究、发现。

如:九年级上册《圆锥侧面展开图》一节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课前准备好一个扇形纸片,学生做的纸片大小、形状各不相同,要求每个学生都要量出扇形的圆心角和半径,计算出扇形的弧长和面积。

然后利用多媒体,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按老师的做法,边做边思考,围成一个圆锥,同学们亲自动手做、观察、交流和讨论分析,小组代表发言,说出各组的体会和收获。

通过组与组之间的交流,教师启发诱导,学生收获很大。

学生学得轻松有趣,学得透彻明白,对所学知识掌握牢固。

教师只宜“示之于始,而正之于终”,学生的智慧集中在做的过程中。

2、由“静听”变“亲自动手”,开发学生大脑潜能
根据神经功能反馈的特点,要培养理性思维就是注意学生的活动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训练思维。

要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更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各种图形、音乐、文学作品、推理论证来促进大脑的开发。

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的感观都参与进来,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其产生影响,教师采用直观、形象、具体、生动的手段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动手实际进行操作。

例如:学生课下做题时,很多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已知(如图)在三角形ABC中,∠B=2∠C,AD是△ABC的角平分线,试说明AB+BD=AC。

笔者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证题方法,便创设了一个具体问题情境,师生边看视频短片,教师边解说:“随着国营企业的承包,农村个体户蓬勃发展。

有一家工厂办厂原则是“勤俭、节约”,如有浪费现象,处以5—10倍罚款。

一天厂长巡视来到一位师傅跟前,从他扔掉的余料中捡起一块(如图)。

厂长从口袋里掏出量角器和钉子尺做法如下:(1)先量了顶角A,做出了∠A的平分线AD(想一想这位厂长用什么方法做出角的平分线的,除引是否还有其它方法)。

(2)量了两个底角∠B和∠C,得到∠B=2∠C。

(3)厂长又量了AB、BD和AC长度之后,便断言这块“所谓”的余料完全可以裁出符合要求的两块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三角形,余下部分恰好是符合要求的等腰三角形,于是对这位师傅进行了罚款处理(做一做,论证这位厂长的推理过程)。

学生很快进入了问题情境,兴致勃勃地从厂长的做法入手进行探究、总结、归纳,得到了结论。

学生对作角的平分线的方法、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和等腰三角形等有关知识,得到了巩固,挖掘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学到了从“长线段上截取”的方法。

接着启发:除“长边截取”外,还有什么方法?是否能在“短边上延长”?小组展开了讨论,进行推理论证,很快学会了第二种“短边延长”的方法(如图)。

上述问题得到了解决,进一步开发了学生的大脑潜能,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3、由“循规守矩”变“自由思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新课程强调打破束缚学生的僵化思维,倡导多角度,自由的创新思维。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从打破束缚学生手脚与思维的“规矩”入手,不要牵着学生走,要敢于把问题留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思
考、自由探索。

创造性思维的出现需要一个自由想象、和谐融洽的空间,它是一种不受压制与限制的思维。

通过师生间、生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实现自由思考,达成共识,共同发展。

对教学而言,自由思考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境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自由思考意味着心态开放,主体性凸现,个性张扬,创造性得到释放;对教师而言,这种转变意味着与学生一起共享理解,意味着角色定位的转移,是自己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实现自我的过程。

教师不要怕课堂乱,乱是多种思维的交锋、碰撞的表现,也不要怕收不住,发散性思维的结果不可能是唯一的。

如在教学《相似形》一节习题课时,教师通过指导,让学生按题型归类。

即使是同一个题,通过同学们的自由思考,从不同角度找到了不同的解题途径,得到了一题多解的结果。

只有这样创造性思维才能展现出来,只有这样社会才能进步,人类社会才能发展。

4、由“个体劳动”变“合作协力”,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创新不仅是一种发现、发明,而且还有赖于合作,因为一个人的知识与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即知即传人”,办法就很好。

学生从与别人合作中受到启迪,及时修正与提高自己的思维层次和思维水平。

教师深入到小组讨论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等等,从而灵活地调整一下教学环节,这样小组合作学习才能有效,才能在新课程的课堂上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热热闹闹走过场。

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维的展开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积极倡导合作学习,有利于实现教学的民主性和合作性,有利于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能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要转变学习的方式,首先要从转变教学方式入手,以上四个转变从不同角度和侧面进行尝试,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与探索。

实现了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上课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知识掌握得更牢固,教师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解疑答惑,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探究知识,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的盛景,而是“学”的热情,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生机勃勃的场面。

学生是认知与活动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空间与活动的主动权,通过动手、动口、动脑调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

同时,教学方式的转变,既要求教师对学生单项能力的培养,又要着眼于整体的效应,使各种能力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从而使我们的教学过程焕发出应有的生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