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第四版期末复习总结资料
《环境监测》第四版_考试所有重点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综合指标和类别指标
(一)化学需氧量(COD)
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以mg/L为单位)表示。
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标准方法是重铬酸钾法
(1)重铬酸钾法(K2Cr2O7法)(GB)CODCr
(2)恒电流库仑滴定法
(3)KMnO4法(高锰酸钾指数)CODMn。
在强酸溶液中,用一定量的重铬酸钾在有催化剂(Ag2SO4)存在条件下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红棕色即为终点,记录标准溶液消耗量;再以蒸馏水作空白溶液,按同法测定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量,根据水样实际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量计算化学需氧量。
重铬酸钾氧化性很强,可将大部分有机物氧化,但吡啶不被氧化,芳香族有机物不易被氧化,挥发性直链脂肪族化合物、苯等存在于蒸气相,不能与氧化剂液体接触,氧化不明显。氯离子干扰可加入适量硫酸汞络合。
(二)高锰酸盐指数(I Mn)CODMn
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定的化学需氧量,称为高锰酸盐指数,以氧的质量浓度(单位为mg/L)表示。其中碱性高锰酸钾法用于测定氯离子浓度较高的水样,酸性高锰酸钾法适用于氯离子质量浓度不超过300mg/L的水样。
(三)生化需氧量(BOD)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好氧分解氛围含碳物质氧化阶段和硝化阶段。硝化阶段在5~7d,甚至10d以后才显著进行,一般水质检验所测BOD只包括含碳物质的耗氧量和无机还原性物质的耗氧量,因此五日培养法能减少硝化阶段对耗氧量的影响。
环境监测第四版(奚旦立孙裕生著)作业部分答案答案
答: Fe + 4HNO3= Fe(NO3)3+ 2H2O+NO
5.6g 0.5mol/L 0.8L
0.1mol 0.4mol
1用天平称取5.6g无杂质的铁粉
2用量筒娶800ml,浓度为0.5mol/L的HNO3
3将铁粉与HNO3反应,将反应后的气体通过
4将反应溶液移至1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线,即配成0.1g/L的Fe(NO3)3溶液
3 透明度:反映水体可见程度的指标。
区别与联系:色度是由水中溶解物质所引起的,而浊度则是由于水中不
溶物质所引起的。所以,有的水样色度很高但是并不浑浊,反之亦然。透明度是
与水的颜色和浊度两者综合影响有关的水质指标。
五、说明电阻分压电导仪测量水样电导率的工作原理,水样的电导率与其含盐量有何关系?书上P72
1原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焰炬温度可达6000~8000k,当将样品由进样器引入雾化器,并被氩载气带入焰炉时,发射不同波长的特征光,故根据特征光的波长可以进行定性分析,元素的含量不同时,发射的特征光的强度也不同,据此就可以进行定量分析
2流程
样品 氩气
3优点: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是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焰炬为激发光源的发射光谱分析法,具有准确度和精密度高、检出限低,测定快速、线性范围宽、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等优点。
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是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
境工程重点实验室编写的一部系统介绍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的专
业著作。本书共分为七个章节,涵盖了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的基本原理、
采样与样品处理方法、分析方法、判定方法以及现场监测方法等内容。
本书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的基本概念、作用及国内
外相关法规标准。其中包括了空气污染监测系统的分类、监测指标、监测
方法以及环境噪声和挥发性有机物的监测方法等。
第二章详细介绍了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中的样品采集与样品处理方法。包括了采样点的选取原则、各种采样仪器的选择与使用方法、现场采样条
件的要求以及样品处理的方法等。
第三章主要是对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中常用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系统的
讲解。其中包括了光学分析方法、物理分析方法、化学分析方法以及生物
分析方法等。每一种方法都详细介绍了原理、仪器设备、操作步骤以及质
量控制方法等。
第四章讲述了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中的判定方法。这包括了对监测结
果进行处理与判定的方法,常见的判定方法有质量控制、数据分析、计算
公式以及判定标准等。
第五章主要是介绍了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的现场监测方法。包括了现
场监测中的现场操作及注意事项、仪器设备的选择及使用方法,并对各种
现场监测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第六章讲述了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方法中的仪器设备的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方法。包括了监测仪器的校准方法、标准曲线的制定方法、质量控制样品的选择方法以及对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等内容。
第七章总结了本书的主要内容,并对今后环境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环境监测第四版奚旦立孙裕生著作业部分答案答案
环境监测第四版奚旦⽴孙裕⽣著作业部分答案答案
请注意:1.本⽂档仅供参考,不保证所有答案都是完全正确的,如有疑问请其他同学或⽼师
2.⽤红⾊标记的是⽼师上课重点讲到可能会考的
3.考试内容不局限于本⽂档
4.此⽂档打印时可能会出现乱码的问题
作业1
⼀、邻⼆氮菲分光光度法测铁的条件实验:
答:以显⾊剂⽤量为例
在7只50ml 的容量瓶中加⼊10-3mol/L 的铁标准溶液2.0ml ,盐酸羟胺
摇匀,放置2min ,分别加⼊不同体积1.5mg/L 的邻⼆氮菲0.2 ml 、0.4 ml 、0.8 ml 、0.6 ml 、0.8 ml 、1.0 ml 、2.0 ml 、4.0 ml ;加⼊5.0ml ,
1.0mol/L ⼄酸钠溶液,⽤蒸馏⽔稀释⾄刻度,摇匀,以蒸馏⽔为参照
溶液,在测定浓度下测量各溶液的吸光度
⼆、如何配制成0.1g/L 的铁标准溶液?
答: Fe + 4HNO 3 = Fe (NO 3)3 + 2H 2O+NO
5.6g 0.5mol/L ×0.8L
0.1mol 0.4mol
1 ⽤天平称取5.6g ⽆杂质的铁粉
2 ⽤量筒娶800ml ,浓度为0.5mol/L 的HNO 3
3 将铁粉与HNO 3反应,将反应后的⽓体通过
4 将反应溶液移⾄1L 容量瓶中,⽤蒸馏⽔稀释⾄刻度线,即配成0.1g/L
的Fe (NO 3)3溶液
5 娶17.9ml ,浓度为0.1mol/L 的Fe (NO 3)3溶液,移⾄1L 容量瓶中,
稀释⾄刻度线,即得到0.1g/L 的铁标准溶液
作业2
⼀、铁的质量浓度为5.0×10-4g/L 的溶液与1,10-邻⼆氮菲⽣成橙红⾊配
环境污染自动监测奚旦立第四版
(七)可吸入颗粒物(PM10)自动监测仪
图9.13 β射线可吸入颗粒物 测定仪工作原理示意图
环境污染自动监测奚旦立第四版
(八)差分吸收光谱(DOAS)自动监测仪
图9.14差分吸收光谱监测仪工作原理示意图
五、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系统 六、气象观测
环境污染自动监测奚旦立第四版
第九章 环境污染自动监测
第一节 空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第二节 地表水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第三节 污染源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第四节 遥感监测 第五节 环境监测网络
环境污染自动监测奚旦立第四版
第一节 空气污染连续自动监测系统
一、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空气质量 监测仪
污染源 监测仪
气象监测仪
子站
中心站
环境 微机
环境污染自动监测奚旦立第四版
(三)单项污染指标自动监测仪 1.总氮(TN)自动监测仪 2.总磷(TP)自动监测仪
图9.27 光度式TP自动监测仪工作原理
环境污染自动监测奚旦立第四版
3.氨氮自动监测仪
图9.28 流动注射-光度式氨氮自动监测仪工作原理
(四)臭氧自动监测仪 1.紫外光度法臭氧监测仪
单光路 型仪器
图9.7 紫外吸收式O3分析仪工作原理示意图 环境污染自动监测奚旦立第四版
双光 路型 仪器
图9.8 双光路紫外光度法O3监测仪工作原理示意图
环境监测(奚立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环境监测作业
第二章
2. 答:监测方案的制定:收集基础资料;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确定;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计划。河流的监测断面应至少布设三个监测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1)对照断面:布设在排污口的上游,了解流入监测河段前的水体水质状况。(2)控制断面:一般布设在排污口的下游500—1000米处,了解污染源对河段水质的影响。
(3)削减断面:布设在城市或工业区最后一个排污口下游1500米以外处,了解河段的自净能力。
采样点的布设数量应根据水宽、水深和有无间温层等具体条件确定。当水面宽≤50m时,只设一条中泓垂线;水面宽50~100m时,左右近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垂线;水面宽>100m时,设左、右、中三条垂线,如证明断面水质均匀时,可仅设中泓垂线。
在一条垂线上,当水深≤5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不足1m 时,在1/2水深处设采样点;水深5~10m时,在水面下0.5m和河底以上0.5m 处各设一个采样点;水深>10m时,设三个采样点,即水面下0.5m处、河底以上0.5m处及1/2水深处各设一个采样点。
4. 答:(1)冷藏,(2)冷冻,(3)加入保存剂(①加入生物抑制剂②调节pH值③加入氧化剂或还原剂)
例:冷藏、冷冻:易挥发、易分解物质的分析测定。
测定氨氮、硝酸盐氮、化学需氧量的水样可加入而氯化汞,抑制生物的氧化还原作用。
测定金属离子可调节PH值,防止金属的水解。
测定金属汞,可加入硝酸氧化剂,保持汞的高价态。
5.答:环境水样所含的组分复杂,并且多数污染组分含量低,存在形态各异,所以在分析测定之前需要预处理,使欲测组分适合测定方法要求的形态、浓度并消除共存组分的干扰。
《环境监测》第四版_考试所有重点复习资料
环境监测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综合指标和类别指标
(一)化学需氧量(COD)
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氧的质量浓度(以mg/L为单位)表示。
测定化学需氧量的标准方法是重铬酸钾法
(1)重铬酸钾法(K
2Cr
2
O
7
法)(GB)CODCr
(2)恒电流库仑滴定法
(3)KMnO4法(高锰酸钾指数)CODMn。
在强酸溶液中,用一定量的重铬酸钾在有催化剂(Ag
2SO
4
)存在条件下氧化水样中的还原性物
质,过量的重铬酸钾以试铁灵作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回滴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红棕色即为终点,记录标准溶液消耗量;再以蒸馏水作空白溶液,按同法测定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量,根据水样实际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量计算化学需氧量。
重铬酸钾氧化性很强,可将大部分有机物氧化,但吡啶不被氧化,芳香族有机物不易被氧化,挥发性直链脂肪族化合物、苯等存在于蒸气相,不能与氧化剂液体接触,氧化不明显。氯离子干扰可加入适量硫酸汞络合。
(二)高锰酸盐指数(I
Mn
)CODMn
以高锰酸钾溶液为氧化剂测定的化学需氧量,称为高锰酸盐指数,以氧的质量浓度(单位为mg/L)表示。其中碱性高锰酸钾法用于测定氯离子浓度较高的水样,酸性高锰酸钾法适用于氯离子质量浓度不超过300mg/L的水样。
(三)生化需氧量(BOD)
生化需氧量是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有机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好氧分解氛围含碳物质氧化阶段和硝化阶段。硝化阶段在5~7d,甚至10d以后才显著进行,一般水质检验所测BOD只包括含碳物质的耗氧量和无机还原性物质的耗氧量,因此五日培养法能减少硝化阶段对耗氧量的影响。
环境监测第四版复习资料_完整版
第一张绪论
1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3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4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分类有三种
监视性检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检测)
根据特定目的环境监测可分为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
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监测数据的五性:(P498)
1)、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的一致程度;
2)、精密度:均一样品重复测定多次的符合程度;
3)、完整性:取得有效监测数据的总数满足预期计划要求的程度;
4)、代表性:检测样品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代表程度;5)、可比性:检测方法、环境条件、数据表达方式等可比条件下所得数据的一致程度。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及适用条件: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则进一,五后皆零视奇偶,五前为偶应舍去。五前为奇则进一。
(二)、可疑数据的取舍
1.Dixion 检验法
步骤:
①将一组测量数据由小到大顺序排列
②根据测定次数计算Q 值
③查表Q α(n )
④判断Q ≦Q0。05 正常;Qo 。05离群值,舍去.
2.Qrubbs 检验法
步骤:
①将一组测量数据由小到大有序排列,求x ,s
②计算统计量
s x x T min -= 或s x x T -=max
③查表)(n T α
环境监测第四版复习 完整版
第一张绪论1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2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等。
3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4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分类有三种
监视性检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检测)
根据特定目的环境监测可分为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
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监测数据的五性:(P498)
1)、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的一致程度;
2)、精密度:均一样品重复测定多次的符合程度;
3)、完整性:取得有效监测数据的总数满足预期计划要求的程度;4)、代表性:检测样品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的代表程度;
5)、可比性:检测方法、环境条件、数据表达方式等可比条件下所得数据的一致程度。
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可疑数据的取舍方法及适用条件:修约规则: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则进一,五后皆零视奇偶,五前为偶应舍去。五前为奇则进一。
(二)、可疑数据的取舍
1.Dixion 检验法
步骤:
①将一组测量数据由小到大顺序排列
②根据测定次数计算Q 值
③查表Q α(n )
④判断Q ≦Q0。05 正常;Qo 。05Q0.01离群值,舍去.
2.Qrubbs 检验法
步骤: ①将一组测量数据由小到大有序排列,求x ,s ②计算统计量
s x x T min -= 或s x x T -=max
环境监测 学习 参考资料
教学参考
(一)参考资料
1.《环境监测》王英建、杨永红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1版,2004
2.《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局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3.《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国家环保局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4.《环境监测规范》国家环保局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5.《环境水质量监测保证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6.《大气污染监测方法》化学工业部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7.《环境监测》崔树军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第1版,2008
8.《环境监测实训指导》谢伟平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第1版,2008
9.《环境监测》(第三版)奚旦立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环境监测与分析实践教程》聂麦茜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1版,2003
(二)其它参考资料
1.《环境保护》杂志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主办
2.《中国环境监测》杂志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主办
(三)参考网站
1.中国环境标准网(/)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部/
3.万方数据库
4.中国期刊网/index.htm
5.超星数字图书馆/
6.中国专利信息网/bzsearch/bzsearch.asp
7.常用搜索引擎:/;/;/
九、环境标准
(一)水质标准
1.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代替GB3838-88,GHZB1-1999)
GB3097-1997海水水质标准
GB/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
CJ3020-93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奚旦立第四版《环境监测》要点的总结
环境监测重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环境监测的目的和分类
环境监测按监测目的的分类:
1.监视性监测
2.特定目的监测(污染事故监测、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
3.研究性监测
第二节环境监测的特点和监测技术概述
优先污染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序,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
优先监测: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
第三节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是标准中的一类,目的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作的规定。
中国环境标准体系分为: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和国家环境行业保护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规定:
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般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备排放口采样。
第二类污染物,指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污染物质,在排放单位的排放口取样。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第一节水体污染和监测
一、水体和水体污染
水体是地表水、地下水及其中包含的底质、水中生物等的总称。
水体污染一般分为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和生物型污染三种类型。
化学型污染系指随废水及其它废物排入水体的无机和有机污染物质造成的水体污染。
物理型污染系指排入水体的有色物质、悬浮物、放射性物质及高于常温的物质造成的污染。
生物型污染系指随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排入水体的病原微生物造成的污染。
二、水污染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水污染监测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监测目的:
环境监测实验期末总结
环境监测实验期末总结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主要目的是通过环境监测,了解环境的变化和污染物的来源,分析环境污染的程
度以及对人类和生物造成的影响。同时,通过实验来学习环境监测的基本方法和仪器的使用,提高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
本次实验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气体污染监测、水质监测和土壤污染监测。其中,气
体污染监测主要包括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的测量;水质监测主要包括对
水中总悬浮固体、氨氮和重金属的测定;土壤污染监测主要包括对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和
重金属的检测。
三、实验过程
1. 气体污染监测
首先,通过酸碱滴定法,对二氧化硫进行了测定。将采集到的气体样品通入酸性碘溶液中,通过滴定法确定溶液的浓度,从而计算出二氧化硫的浓度。
其次,对氮氧化物的监测,主要采用化学发光法。将采集到的样品通过光谱仪进行检测,
根据样品中的氮氧化物浓度,通过光谱仪的测量原理,计算出氮氧化物的浓度。
最后,对可吸入颗粒物的测定。将采集到的样品通过激光散射法进行检测,仪器会将样品
进行分光处理,根据样品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通过仪器测量的结果,计算出颗粒物
的浓度。
2. 水质监测
首先,对水中总悬浮固体的测定,采用过滤法和灼烧法。将水样通过过滤器过滤,将过滤
后的固体物质称重,然后经过高温灼烧,称重后的质量减去灼烧前的质量,得到总悬浮固
体的质量。
其次,对水中氨氮的测定。通过氨氮试剂将水样中的氨氮与试剂反应,根据反应产生的氨
气的体积,计算出水中氨氮的浓度。
最后,对水中重金属的测定,主要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将样品与试剂反应,形成化合物,通过光谱仪测量化合物的吸收度,根据吸收度和标准曲线的关系,计算出重金属的浓度。
环境监测重点(第四版)
第一章绪论
一、环境监测过程
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六、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目前我国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和由卫生部颁布的《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指定标准的原则和方法基本上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相同,所不同的是饮用水不存在自净问题,因此无BOD5、溶解氧等指标。
大肠菌群因在消毒过程中抗消毒剂能力最强、在环境水体中最常见(即最有代表性)、监测方法容易,而作为致病菌监测代表。
我国饮用水用氯气或漂白粉消毒,游离余氯是特征消毒效果的指标。但它是强氧化剂,直接饮用对人体有害;其次,如果水中含有有机物,会生成氯胺、氯酚,前者有毒,后者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故国外已普遍采用臭氧和二氧化氯作为消毒剂。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一、水污染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水污染监测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环境水体包括地表水(江、河、湖、库、渠、海水)和地下水,水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对它们进行监测的目的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江、河、湖、库、渠、海水等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2)对生产、生活等废(污)水排放源排放的废(污)水进行监视性监测,掌握废(污)水排放量及其污染物浓度和排放总量,评价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为污染源管理提供依据。(3)对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制定对策提供依据。(4)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水污染保护标准、法规、和规划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5)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手段。(6)对环境污染纠纷进行仲裁监测,为判断纠纷原因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监测第四版考试所有重点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确定环境质量〔或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二、环境监测目的:
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2.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源,研究和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视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3.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依据。
4.为保护人类安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效劳。
三、环境监测过程
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四、环境监测的分类
(一)按监测目的的分类
1、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对指定的有关工程进展定期的、长时间的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这是监测工作中量最大、面最广的工作,包括对污染源的监视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
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
根据特定的目的,环境监测可分为:
〔1〕污染事故监测:在发生污染事故,特别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进展的应急监测。
〔2〕仲裁监测:主要针对污染事故纠纷、环境法律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进展监测。
〔3〕考核验证监测:包括对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的业务考核,环境监测方法验证和污染治理工程竣工时的验收监测等。
〔4〕咨询效劳监测: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生产单位所提供的效劳型监测
3、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研究性监测是针对特定目的的科学研究而进展的监测。
(完整word版)环境监测第四版奚旦立
第一章
(2)按监测目的分类
①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监视性监测包括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污染物浓度排放总量、污染趋势等)和环境质批监测(所在地区的空气、水体、噪声、固体废物等监督监测)。
②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
根据特定的目的,环境监测可分为:
(1)污染事故监测
(2)仲裁监测
(3)考核验证监测
(4)咨询服务监测
3. 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二)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
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环境监测可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士壤监测、固体版物监测生物监测生态监测噪声和振动监测、电磁辐射监测、放射性监测、热监澜、光监测卫生(病原体
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
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感染途径,对一定体重和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的最小细菌数和毒素量。
第二章
量、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动植物油、挥发酚、总氰化物、硫化物、氨氨、氟化物、磷酸
盐、甲醛、苯胺类、硝基苯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铜、总锌、总锰、彩色显影剂、显影剂及氧化物总量、元素磷、有机磷农药、乐果、对硫磷、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五氧酚及五氯酚钠、可吸附有机卤化物、三氧甲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四氯乙烯、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氯苯、邻二氯苯、对二氧苯、对硝基氯苯、2,4-二硝基氯苯、苯酚、间甲酚、2,4一二氧酚、2,4,6- 三氯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丙烯腈、总硒、粪大肠菌群。总余氯、总有机碳。
3.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p42断面名词解释、应用)
河流监测断面的布设
环境监测(第四版)习题解
8.怎样用萃取法从水样中分离富集欲测有机污染 物和无机污染物?各举一实例。
无机物萃 萃取剂螯合被测离子形成可溶性螯合物; 取原理:
分配定律:
KD
[ A有机相] 分配系数 [ A水相]
痕量金属离子与萃取剂作用,形成有机螯合物。
33下表所列数据为某水样bod测定结果试计算每种稀释倍数水样的耗氧率和33下表所列数据为某水样bod测定结果试计算每种稀释倍数水样的耗氧率和bod稀释倍数取水样体积mlna标准溶液浓度moll15040100100100001250012500125916912925433310876水样在培养液中所占比例
B. 深度:确定点。(<5m,水面下0.3— 0.5m处设一点;
5—10m,水下0.3—0.5m和河底上0.5m处各设一点;10—50m设 三点,即水面下0.3— 0.5m,河底上0.5m和1/2水深处各设一点;
>50m应酌量增加采样点。)
4、水样有几种保存方法?试举几个实例说明怎样根据 被测物质的性质选用不同的保存方法。
30、根据重铬酸钾法和库仑滴定法测定COD的原理,分析 两种方法的联系、区别和影响测定准确度的因素。
重铬酸钾法原理:强酸溶液,用K2Cr2O7(定量且过量)氧化 水中还原性物质〈主要是有机物〉,两小时回流;过量的 K2Cr2O7,以试亚铁灵为指示剂,用 (NH4)2Fe(SO4)2 回滴, 消耗量为V1;同样条件下作空白实验,消耗亚铁铵标样为V0 。 再根据C亚铁铵计算CODCr,以O2的(mg/L)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环境监测目的:
(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2)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污染源,研究和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3)收集环境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依据。
(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一、环境监测过程
现场调查→监测方案制订→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分析测试→数据处理→综合评价
二、环境监测的分类
(一)按监测目的的分类
1、监视性监测(又称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
对指定的有关项目进行定期的、长时间的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及污染源状况,评价控制措施的效果,衡量环境标准实施情况和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这是监测工作中量最大、面最广的工作,包括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
2、特定目的监测(又称特例监测)
根据特定的目的,环境监测可分为:
(1)污染事故监测:在发生污染事故,特别是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时进行的应急监测。
(2)仲裁监测:主要针对污染事故纠纷、环境法律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进行监测。
(3)考核验证监测:包括对环境监测技术人员和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的业务考核,环境监测方法验证和污染治理项目竣工时的验收监测等。
(4)咨询服务监测: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生产单位所提供的服务型监测
3、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
研究性监测是针对特定目的的科学研究而进行的监测。
(二)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
按监测介质对象分类,环境监测可分为水质监测、空气监测、土壤监测、固体废物监测、生物监测等。
三、环境监测的发展
1、被动监测
环境污染虽然自古就有,但环境科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发展起来的,最初危害较大的环境污染事件主要是由化学毒物所造成,因此,对环境样品进行化学分析以确定其组成和含量的环境分析就产生了。
2、主动监测
随着科学的发展,到了20世纪后期,人们逐渐认识到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不仅是化学因素,还有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所以环境分析只是环境监测的一部分,环境监测的手段除了有化学手段,还有物理、生物等手段。同时,从点污染的监测发展到面污染及区域性的立体监测。
3、自动监测
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相继建立了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在地区布设网点或在重点污染源布设监测点,进行在线监测,当污染程度接近或超过环境标准时,可发布指令、通告并采取保护措施。
四、环境污染和环境监测的特点
(一)环境污染的特点
1、时间分布性。污染物的排放量和污染因素的排放强度随时间而变化。
2、空间分布性。污染物和污染因素进入环境后,随水和空气的流动而被稀释扩散。
3、环境污染与污染物含量(或污染因素强度)的关系。有害物质引起毒害的量与其无害的自然本底值之间存在一界限,所以污染因素对环境的危害有一阈值。
4、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多种污染物同时存在对人或生物体的影响有单独作用、相加作用、相乘作用和拮抗作用等情况。
5、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与社会制度、文明程度、技术经济发展水平、民族的风俗习惯、哲学、法律等问题有关。
(二)环境监测的特点
1、环境监测的综合性。表现在监测手段、监测对象分析和监测数据分析的综合性。
2、环境监测的连续性。由于环境污染具有时间、空间分布性等特点,因此,只有坚持长期测定,才能从大量的数据中揭示其变化规律,预测其变化趋势,数据样本越多,预测的准确度就越高。
3、环境监测的追溯性。为使监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准确度,并使数据具有可比性、代表性和完整性,需要有一个量值追溯体系予以监督。
五、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
1、经过优先选择(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序,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的对象)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简称优先污染物(priority pollutants)。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美国是最早开展优先监测的国家。
2、优先污染物的特点:难以降解,在环境中有一定残留水平,出现频率较高,具有生物积累性,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三致”)性质、毒性较大,以及目前已有检测方法的一类物质。
3、环境优先污染物黑名单:共68种有毒物质,其中有机物占58种。
(1)卤代烃(烷、烯)类
(2)苯系物
(3)氯代苯类
(4)多氯联苯类
(5)酚类
(6)硝基苯类
(7)苯胺类
(8)多环芳烃类
(9)酞酸酯类
(10)农药
(11)丙烯腈
(12)亚硝胺类
(13)氰化物
(14)重金属及其它化合物
六、中国环境标准体系
(一)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1.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2.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3.国家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4.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5.国家环境基础标准
(二)地方环境保护标准
1.环境质量标准
2.污染物排放标准
(三)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七、水质标准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控制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Ⅰ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IV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一)按地表水域使用功能要求和污水排放去向,分别执行一、二、三级标准
(二)标准将排放的污染物按其性质及控制方式分为二类:
1、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
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是指能在环境或动植物内蓄积,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不良影响的污染物质。
2、第二类污染物:指长远影响小于第一类污染物的污染物质,在排污单位的排放口采样。
第一类污染物:共13种。总汞,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a)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
第二章水和废水监测
一、水污染监测的对象和目的
水污染监测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环境水体包括地表水(江、河、湖、库、渠、海水)和地下水,水污染源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对它们进行监测的目的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江、河、湖、库、渠、海水等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2)对生产、生活等废(污)水排放源排放的废(污)水进行监视性监测,掌握废(污)水排放量及其污染物浓度和排放总量,评价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为污染源管理提供依据。
(3)对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害及制定对策提供依据。
(4)为国家政府部门制定水污染保护标准、法规、和规划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5)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和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手段。
(6)对环境污染纠纷进行仲裁监测,为判断纠纷原因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