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发展

合集下载

管理理论发展历程

管理理论发展历程

管理理论发展历程管理理论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它在近代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

以下是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里程碑和思想家的重要贡献。

工业革命时期,管理理论的发展开始注重生产过程的组织和控制。

亚当·斯密和约翰·洛克在经济学方面的贡献奠定了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的基础。

此外,亨利·福特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引入了大规模生产和效率的概念。

进入20世纪初,管理理论的发展开始注重组织和管理人员的角色。

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提出了科学方法来分析工作和流程,以提高生产效率。

亨利·法约尔则强调管理人员的职责与领导能力的重要性。

20世纪20年代,马克斯·韦伯提出了理性官僚制度的概念,将管理理论从组织和流程扩展到管理原则和结构。

他认为理性官僚制度可以提高效率和控制,并在政府和组织中得到广泛应用。

20世纪30年代,埃尔顿·梅奥提出了人际关系学派,强调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对效率和生产力的影响。

他的研究深入探讨了员工满意度、领导风格和组织文化等因素。

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管理学开始借鉴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

道格拉斯·麦奎格提出了Theory X和Theory Y的概念,表明领导者对员工的不同态度会影响其绩效和工作态度。

克里斯·阿奇博尔德提出了组织发展的概念,强调组织的变革和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现代管理理论开始崭露头角。

彼得·德鲁克提出了管理的系统化方法,并强调管理者必须有全面的视野和战略胜任力。

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了股东至上的理论,强调企业的首要责任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20世纪80年代以后,管理理论开始强调更加注重组织文化和员工参与的观念。

彼得·森格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强调组织必须不断学习和适应变化的环境。

理查德·布兰杰德提出了全员参与的概念,认为员工参与决策和问题解决会提高组织的绩效和员工的满意度。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不过那时的管理还没有被系统化为一门
科学。
Yanan University
●罗伯特· 欧文
◎ “纽兰纳克”、“新协和村”试验
◎他关心工人的工作和福利条件,注重对
工人的行为教育
◎他的实践与思想对管理学的形成产生了一
定的影响
◎被称为“现代人事管理之父”
Yanan University
第二节 科学管理理论
●对工人的看法是不全面的。
●科学管理仅重视技术因素及效率的提高,不重视人群
社会的因素。
●“泰勒制”仅解决了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
而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 ●分工过细往往会引起工人们对工作的厌倦之感,进而 影响工人的身心健康,必然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Yanan University
第二阶段为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到1930年
之间。以泰勒与法约尔等人的思想为代表。 第三阶段为中期的管理理论,产生于1930年到1945年 之间。以梅奥与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等人的思想 为代表。
Yanan University
第四阶段为现代管理理论,产生于1945年到20世纪70
4.其他效率主义者对科学管理做出的贡献
●吉尔布雷斯(Frank Gilbeth,1868—1924)在动 作研究方面做出了显著贡献
◎ 用照相的方法研究了砌砖工人的动作
◎ 将原来砌一块砖的18个动作,减少到5个动作 ◎ 生产效率提高了2.7倍。
Yanan University
●甘特(Henry L. Gantt,1861—1919)发明了运用 线条图制定生产作业计划和控制计划执行的管理方法,即 著名的“甘特图”。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开始有组织管理活动的时期。

以下是管理理论发展的一些重要阶段:1. 古代管理思想:在古代文明时期,例如古埃及和古希腊,已经存在着一些管理思想。

例如,古埃及的建造金字塔涉及组织和协调大量劳动力的活动。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政治学》中也提到了一些管理和领导的思想。

2. 科学管理运动:在20世纪初期,弗雷德里克·泰勒和亨利·福特等人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

他们关注组织中的效率和生产力,并提出了一系列管理方法和原则,例如任务分工、标准化工作流程和将员工视为可替代的资源等。

3. 行为科学方法:20世纪上半叶,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发展对管理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

行为科学方法强调员工的行为和动机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此时出现了人际关系学派,关注员工的社会和心理需求,并倡导员工参与决策的重要性。

4. 管理系统论:20世纪中叶,管理系统论的理念得到了广泛关注。

这种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各部分相互关联,任何变化都会对整体产生影响。

管理者的角色是维持系统平衡,并注意处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5. 管理学科的不断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学科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且出现了更多的管理理论和方法。

例如,现代管理理论关注组织的文化和价值观对绩效的影响,以及领导风格的重要性。

总体而言,管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

从早期着重于工作效率的科学管理,到后来注重员工行为和动机的行为科学方法,再到当前强调组织系统和领导风格的现代管理理论,这些理论的发展对于提高组织绩效、优化管理实践至关重要。

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15
管理理论丛林的11个学派:
1.经验或案例学派 2.人际行为学派 3.群体行为学派(组织 行为学派) 4.合作社会系统学派 5.社会技术系统学派 6.决策理论学派 7.系统理论学派 8.数理学派 9.权变管理学派 10.管理角色学派 11.管理过程学派
16
1. 经验或案例学派
通过分析经验(各种实际案例)来研究管 理。代表人物为德鲁克(Peter.F. Druker)等。 主要观点和贡献: 应以大企业的管理实践作为主要研究对 象。 目标管理。
14
五、管理理论丛林
1961年哈罗德· 孔茨(Harold Koontz,1908—1984) 在其发表的论文“管理理论的丛林”(The Management Theory Jungle)一文中对当时管理 理论中的各种学派加以分类,概括出六大 学派。至80年代,有代表性的管理理论学 派至少发展为十一个之多,为此,孔茨又 写了一篇名为“再论管理理论丛林”的论 文,在论文中他概要地叙述并分析了这十 一个学派。
一、早期管理思想(18、19世纪)
亚当•斯密 ——劳动分工理论和经济人 观点 查理•巴贝奇——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 罗伯特•欧文——人事管理
1
二、古典管理理论(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泰罗(Frederick Taylor)的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Henri Fayol)的一般管理理论 韦伯(Max Weber)的行政组织理论
霍桑试验的目的是研究企业中物质条件与工人劳动生产率之 间的关系,试图通过改善工作条件与环境,找到提高劳动 生产率的途径。然而试验的结果是出人意料的。
11
“霍桑试验”的主要结论
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生产效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与周围 人的关系。 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式。

管理理论发展趋势

管理理论发展趋势

管理理论发展趋势
一、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
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指的是近年来在管理理论研究方面的新发展和新
进展。

有关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从运营管理趋向战略管理
运营管理的内容关注的是企业的日常工作,主要关注的是企业的技术
营运,而战略管理更多的是针对整个企业的整体战略,把企业的整体战略
都考虑进去。

因此,战略管理比运营管理有更深入的洞察力。

2、从具体重点管理视角转向全局视角
之前,企业管理着重于具体的部分,比如生产、财务和人力资源等方面。

而现在越来越重视全球视角,也就是要抓住企业的宏观结构,把企业
的决策分析和评估放在宏观结构下,考虑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和竞争优势。

3、从单一学科走向多学科综合体
管理理论一直是一个单一的学科,研究的主要是企业的工作过程,以
及企业的组织管理等,但是,随着社会复杂化,现代管理理论开始从单一
学科走向多学科综合,把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技术学等等结合起来,让企业能够更好地应对社会复杂化的挑战。

4、从传统理论走向新理论
近几十年来,管理理论也从传统理论走向新理论。

管理理论的发展

管理理论的发展

管理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一、西方中世纪的管理思想(一)阿奎那的管理思想托马斯·阿奎那是中世纪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

消费的适可原则和生产的二因素论——劳动和徒弟;经济活动的干预主义;公平价格论、货币论、利息论、商业论等。

(二)尼古拉·马基雅维利的管理思想尼古拉·马基雅维利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家和历史学家。

物质利益决定论:人们冲突的根本原因是物质利益。

《君主论》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国家管理的原理和原则,提出了国家管理、王权存在的四条原则:(1)群众认可原则;(2)内聚力原则;(3)领导能力原则;(4)危机原则。

(三)托马斯·莫尔的管理思想托马斯·莫尔是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乌托邦》对英国现实的批判和未来美好社会的设想。

国家管理:主张用民主的方式选拔政府官员,按民主的方式治理国家;经济管理:设想整个社会经济是按照一定的统一原则管理的。

预言按需分配的更高一级的社会组织形式应以产品的极大丰富和人们的道德水准的普遍提高为前提。

二、管理理论的萌芽三、近代主流管理理论及其贡献(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内容:(1)工作定额原理;(2)标准化原理;(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4)差别计件工资制;(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科学管理对管理最大的贡献是提出了时间和动作研究的科学方法;任务管理的基本思路是设法使员工达到已制定的科学的作业标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科学管理认为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应分别有自己的工作职责,计划部门把所有的“计划和脑力工作”从现场作业的工长和工人的工作中分离出来,集中制定所有的计划,并发出工作的指令。

(二)法约尔等人的过程管理与组织理论1.法约尔及其管理过程理论《工业原理与一般原理》(1916年)。

工业企业六种基本活动:一是技术活动,指生产、制造和加工;二是商业活动,指购买、销售和交换;三是财务活动,指资金的筹措和最恰当的运用;四是安全活动,指财产和人身的保护;五是会计活动,指货物盘点、成本统计和核算;六是管理活动。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1. 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初)科学管理理论是现代管理理论的起点,由弗雷德里克·泰勒等人提出。

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科学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

泰勒通过研究工作方法和工作时间,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概念,并强调了工人与管理者之间的合作关系。

2. 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30年代)行为科学理论是管理学的第二个重要发展阶段,主要由埃尔顿·梅奥等人提出。

他们认为,组织行为是受到个体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通过研究人的行为和动机,提出了人性化管理的概念。

3. 现代管理理论(20世纪50年代)现代管理理论是管理学的第三个重要发展阶段,主要由彼得·德鲁克等人提出。

他们认为,管理是一种社会活动,应该关注组织的整体效益和员工的发展。

现代管理理论强调了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创新思维。

4. 系统管理理论(20世纪60年代)系统管理理论是管理学的第四个重要发展阶段,主要由卡尔·韦尔斯提出。

他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部门和个体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系统管理理论强调了整体观念和系统思维。

5. 战略管理理论(20世纪70年代)战略管理理论是管理学的第五个重要发展阶段,主要由迈克尔·波特等人提出。

他们认为,组织应该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来确定战略目标,并通过有效的资源配置来实现目标。

战略管理理论强调了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和竞争优势的建立。

6. 知识管理理论(20世纪90年代)知识管理理论是管理学的第六个重要发展阶段,主要由彼得·圣吉等人提出。

他们认为,知识是组织的重要资产,应该通过有效的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

知识管理理论强调了组织学习和知识创造的重要性。

二、发展趋势1. 变革管理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竞争的加剧,组织需要具备变革管理的能力。

变革管理强调组织的灵便性和适应性,通过合理的变革策略和有效的变革实施来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

管理理论发展史

管理理论发展史

变化。
02
战略管理理论的演变
战略管理理论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包括设计学派、计划学派和定位学
派。这些学派为企业提供了不同的战略制定方法和工具,帮助企业制定
适合自己的战略。
03
战略管理的重要性
战略管理对于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制定合适的战略,企业能够更
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同时,战略
知识管理的实施
实施知识管理需要从组织文化、技术和管理三个方面入手。 组织需要建立鼓励知识共享和创新的文化氛围,同时采用 先进的技术工具来支持知识管理。
创新管理理论
创新管理理论概述
创新管理理论是指企业通过创新的方式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创造新的竞争优势。
创新管理的关键要素
创新管理的关键要素包括创新意愿、创新能力和创新资源。企业需要培养员工的创新意愿 ,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并投入足够的资源来支持创新活动。
系统理论
代表人物
切斯特·巴纳德、赫伯特·西蒙等。
主要贡献
提出了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论,为组织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实践 指导。
03 现代管理理论
战略管理理论
01
战略管理理论概述
战略管理理论是指企业为了实现长期目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战略计划
和行动。它强调企业需要关注外部环境,制定合适的战略来应对竞争和
管理理论发展史
目录
• 早期的管理思想 • 中期管理理论 • 现代管理理论 • 管理理论的未来发展
01 早期的管理思想
工业革命时期的管理思想
工厂制度
01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工厂制度逐渐成为主流生产方式,对管
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劳动分工
02

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

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
知识管理的实施方法
知识管理的实施需要建立知识管理系统,建立知 识管理制度和文化,鼓励员工分享和创造知识, 促进知识的应用和创新。
敏捷管理理论
敏捷管理理论概述
敏捷管理理论关注企业如何快速 适应变化的环境和市场需求,提 高企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敏捷管理的重要性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敏捷 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响应变化, 抓住市场机遇,提高企业的竞争 力和生存能力。
敏捷管理的实施方

敏捷管理的实施需要建立灵活的 组织结构,鼓励团队合作和快速 决策,采用灵活的项目管理方法 和技术,以及持续改进和优化。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激励理论
总结词
研究如何激发人的内在动力,促使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
详细描述
该理论关注如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认为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和期望,可以促使他们更加努 力地工作。激励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两因素理论等。
领导理论
总结词
研究领导行为和领导特质,探讨如何成 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
创新管理的实施方法
创新管理的实施需要建立创新文化,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意 见和建议,建立创新团队,制定创新计划,提供创新资源 等。
知识管理理论
1 2 3
知识管理理论概述
知识管理理论关注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知识资 源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知识是企业的重要资产,知识管理能够提高企业 的知识获取、存储、共享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 的核心竞争力。
管理理论的发展阶段
目 录
• 传统管理理论阶段 •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 系统管理理论阶段 •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管理理论的演变及发展

管理理论的演变及发展
• 管理特点:该阶段的管理主要表现为国家管理和军队管理 等方面,经济管理主要体现在宏观方面。一般采取简单管 理手段,严密监督、强制服从,以暴力形式为主进行管理。
二、管理理论萌芽阶段
时间:18C后期~19C末期 经济情况: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资本主义从工厂制度阶段发展到自由竞争阶段。 管理特点:管理没有摆脱手工操作小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 1.管理者、所有者、生产者和领导者不分; 2.管理者主要依靠个人主观经验和直观判断进行管理; 3.生产没有统一操作和劳动者培养一般是家长世袭制和师带徒办法; 5.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和系统的管理理论。
四、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时间:20C40-60年代 经济特点:企业规模迅速扩大,出现跨国公司;技术更新速度 比30年代提高3倍;工人队伍结构出现显著变化;工人斗争此 起彼伏。 管理特点: 1.古典科学管理理论难以满足经济发展要求; 2.管理运用相关学科如心理学、运筹学、社会学等的理论; 3.管理从注重提高效率转向研究人的行为。
一、科学管理理论 二、一般管理理论 三、行政组织理论
一、科学管理理论
1、代表人物 ❖ 泰罗(Frederick W.Taylor)(1856——1915),被称为
“科学管理理论之父”,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 2、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内容
(1)工作定额原理(定额制度的基础);(2)标准化原 理;(3)职能工长制;(4)“大饼原理”;(5)实行 新的奖励制度;(6)贯彻“例外管理” 3、发展:甘特 基尔布雷斯夫妇 埃默森、 福特 4、评价:贡献与不足
2、人际关系理论(学说)要点 (1)人有物质和金钱上的需求,还有精神和社会上的需求 (工人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管理者要树立新型的领导方式,注重提高职工的满足感

管理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管理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人类关系理论
04
切斯特·巴纳德及其理论
要点一
总结词
现代管理理论之父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I. Barnard)是现代管理理论的奠 基人之一,被誉为“现代管理理论之父”。他提出了组织与 个人之间协调和合作的原则,强调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平 衡,以及有效的沟通、决策和领导方式。巴纳德的理论对后 来的管理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埃尔顿·梅奥及其理论
总结词
人际关系学派创始人
详细描述
埃尔顿·梅奥(Elton Mayo)是人际关系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通过著名的霍桑实验,提出了关注员工的社会和心理需 求的理论。梅奥强调员工在组织中的重要性和参与感,主 张通过满足员工的需求来提高生产效率和员工满意度。他 的理论对管理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管理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பைடு நூலகம்
contents
目录
• 管理理论的起源 • 科学管理理论 • 行政管理理论 • 人类关系理论 • 系统管理理论 • 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
管理理论的起源
01
早期的管理思想
家庭与手工业生产
在家庭与手工业生产阶段,管理者通 常为个体经营者,管理活动主要基于 经验和实践,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系统管理理论
05
弗里蒙特·卡斯特及其理论
总结词
系统管理理论的先驱
详细描述
弗里蒙特·卡斯特是系统管理理论的先驱之一,他强调 组织是一个整体,由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组成,这些子 系统相互作用并共同实现组织目标。
詹姆斯·罗森茨韦克及其理论
总结词
系统动态学创始人
详细描述
詹姆斯·罗森茨韦克是系统动态学的创始人之一,他强 调组织是一个动态系统,不断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 量和信息的交换,组织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影 响。

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

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
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
(二)亨利·法约尔的一般 管理理论
• 生平
• 简介
• 著作:《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国家在 管理上的无能——邮政与电讯》、《公共精神 的觉醒》
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
法约尔的研究与泰勒的不 同
• 泰勒的研究
– 是从工厂管理的一端——“车床前的工人”开始实施, 从中归纳出科学的一般结论,重点内容是企业内部 具体工作的效率
• 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 神》、《一般经济史》、《社会和经 济组织的理论》
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
科层管理理论
• 科层体制又称官僚体制。在西方,它是 指像政府机关那样层次分明、制度严格、 权责明确的组织模式。
• 科层管理理论基本观点: ① 职位分类。 ②权力分层。③法定资格。④委其责任。 ⑤遵纪守法。⑥理性关系。⑦固定工资。
• 主要代表著作有《组织中的人》和《管 理和士气》
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
马斯洛与需要层次 论
• 马斯洛(Abraham H. Maslow, 1908-1970)美 国人,管理心理学家
• 需要层次论是研究人的需要结构的理论 • 需要层次论的构成根据三个基本假设:
◆ 只有未满足的需要才能影响人的行为 ◆ 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顺序 ◆ 当人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追
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
二、行为科学管理理论
• 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主要代表有:
– “人际关系”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工业心理研 究所的梅奥在“霍桑”试验中提出来的,其出发 点是认为人是社会人。“人际关系”理论奠定了 行为科学的基础。
– 其他主要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流派。马斯洛的“需 要层次论”、麦克雷格的“X-Y”理论、赫茨伯 格的“双因素理论”、弗洛姆的“期望理论”、 布 莱克的“管理方格图”坦南鲍姆的“领导方 式连续统一体理论”、哈克曼的“不成熟-成熟” 理论等。

管理学管理理论的发展

管理学管理理论的发展
三、决策理论学派(西蒙)
管理就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全过程。 决策过程: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审查活动 令人满意的决策准则 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
18
四、经验主义学派(德鲁克、戴尔 )
概括和总结成功大企业的组织管理经验。 总结成功经验中的共性,系统化、理论化。 ex.矩阵制组织结构、目标管理思想。
3
科学管理原理的具体内容
1、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标准作业方法和作业程序、标准作 业时间、标准工作量。 2、科学地挑选和培训工人 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按作业标准的时间定额,规定 不同的工资率。 4、将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管理人员承担计划职能,支 持作业人员,相互协作。 5、实行职能工长制。一个工长只承担一项管理职能 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一般性权限下放,保留对例外事 项的决策权和监督权。
6
2、提出了管理的五项职能
• 计划:首要的管理职能。预测未来、安排未来行动。 • 组织:包括人力和物力的组织,提供必要的原料、设备、资 本、人员。 • 指挥:使所有的人做出最好的贡献;保持团结一致、积极忘 我工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 协调:一切工作和谐配合,生产经营顺利进行。 • 控制。证实各项工作都符合计划。
利用生理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和手段,研究人类 行为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预测、控制和引导人的行为, 达到充分发挥、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
12
一、早期的行为科学理论
霍桑实验 乔治·埃尔顿·梅奥;人际关系学派 1924年,美国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实验
照明实验、继电器装配实验、访谈实验、电话线圈装配实验 • 工作条件与工人效率之间的关系。 • 无法解释促使产量不断增长的原因。
第二讲 管理理论的发展 古典管理理论(泰罗、法约尔、韦伯) 行为科学理论(早期与后期) 现代管理理论(6大主要流派) 管理理论的新发展(组织文化、再造、学习型组织)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

在这个时期,快速的工业化和大规模的生产需要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方法。

以下是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理论学派:1. 科学管理学派(1880-1920年)科学管理学派主要由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和亨利·福尔德(Henry Ford)领导。

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概念,主张通过研究工作流程和劳动者的工作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

而福尔德在汽车制造业中应用了流水线生产方式,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和效益最大化。

2. 行为科学学派(1920-1940年)行为科学学派主要由埃尔顿·梅约(Elton Mayo)和马斯洛(Abraham Maslow)等人推动。

梅约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发现工人的行为受到社会关系、团队合作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从而引发了人性化管理的观念。

而马斯洛则提出了人类需要层次理论,强调满足员工的尊重和成长需求。

3. 管理学综合理论(1950-1980年)在这期间,管理理论逐渐向综合化发展,将各种学派的观点进行整合。

赫尔佐克(Chris Argyris)和托姆森(Alfred Chandler)提出了管理过程的概念,将管理看作是决策、组织、领导和控制的一系列过程。

杜鲁门(Mary Parker Follett)强调了合作和互惠的管理原则,强调员工参与和合作的重要性。

4. 管理创新理论(1980年至今)管理创新理论是在信息技术和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该理论关注企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如何进行创新和适应。

针对这一需求,贝里尔曼(Peter Drucker)提出了“创新和营销”的概念,强调企业应该从顾客的需求出发进行创新。

哈默尔(Gary Hamel)则提出了“未来管理”的理念,提倡组织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技术。

总结起来,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科学管理学派、行为科学学派、管理学综合理论和管理创新理论。

管理理论的发展

管理理论的发展

管理理论的发展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和美国都相继有人提出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这个时期的管理理论被称为古典管理理论:在美国有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在法国有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在德国有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

20年代以后出现了行为科学。

二战以来,管理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并形成了众多的学派,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一、古典管理理论1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泰罗(1856-1915)简介:美国人,普通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车床前的工人”主要著作:《计件工资制度》(1895年)、《车间管理》(1903年)、《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2)科学管理理论的指导思想、四条原则和三大实验指导思想:科学管理的核心是要求管理人员和工人双方存在重大的精神变革。

第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馅饼理论”把生产率看作是取得较高工资和较高利润的保证。

科学管理的思想:合作。

第二,用科学代替经验。

四条原则:一是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以代替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二是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而改变过去由工人任意挑选自己的工作并根据各自可能进行自我培训的情况;三是与工人们亲密合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忆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四是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那部分工作承揽下来,改变过去几乎把所有工作和职责都推到工人身上的情况。

三大实验:搬运生铁试验,通过搬运生铁试验,摸索出工人的日合理工作量,从而显实行定额管理奠定了基础。

通过铲具试验,探索出铁锹多大铲物效率最高,从而为实行工具标准化奠定了基础。

金属切削试验前后共花了26年的时间,15万美元的费用,写出了3万多份试验报告,仅形成的切屑就过80万镑,最后取得了丰富资料,为制定各种机床进行高速切削和精密加工的操作规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3)主要内容(管理措施和管理方法):制订科学的作业方法;科学地选择和培训工人;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管理理论发展历程

管理理论发展历程

管理理论发展历程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但正式的管理理论研究始于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

以下是管理理论发
展的主要阶段:
1.科学管理理论(1880-1920年代):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科
学管理原则,通过研究工作过程和制定标准化的操作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

亨利·福特将流水线生产应用于汽车制造业,进
一步推动了科学管理的发展。

2.行为科学理论(1920-1940年代):埃尔顿·梅奥提出人际关
系学说,强调员工的满意度和群体动力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行为科学研究关注组织中人的因素,如领导风格、动机、沟通等。

3.管理科学理论(1940-1970年代):管理科学理论引入了数
学和统计学方法,以优化决策和问题解决。

线性规划、排队论和决策树等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组织的决策制定和资源配置。

4.系统理论(1950年代至今):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

它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和相互作用的影响。

彼得·森切提出开放系统理论,将组织视为与环
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

5.信息与知识管理理论(1990年代至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与知识管理成为管理领域的新兴话题。

这些理论关注如何有效地获取、组织和利用信息和知识资源,以提高组织的创新和竞争力。

在这些阶段中,管理理论的研究不断演化和丰富,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组织环境和需求。

从简单的科学管理原则到注重人际关系和组织动力的行为科学理论,再到系统理论和信息管理理论的引入,管理理论的发展以不同的观点和方法推动了组织管理实践的发展和改进。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一、发展历程1. 科学管理理论(1880年-1920年)在工业革命时期,管理者开始关注工作效率的提高。

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强调通过科学方法来分析和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劳动效率。

泰勒的理论为管理学奠定了基础。

2. 行为管理理论(1920年-1960年)人们开始关注员工的行为和激励机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埃尔顿·梅奥等人进行了霍桑实验,发现员工的行为受到工作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这一理论强调了人的因素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3. 现代管理理论(1960年-至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组织的复杂性增加,管理理论也不断演进。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包括系统理论、信息理论、控制理论、决策理论等。

这些理论强调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管理者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发展趋势1. 强调人性化管理现代管理越来越注重员工的需求和发展,强调人性化管理。

管理者应该关注员工的情感和动机,激励员工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

2. 强调团队合作现代管理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技能,可以提高组织的协同效应和创造力。

管理者需要搭建良好的团队合作平台,推动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

3. 强调全球化管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管理者需要具备跨文化管理能力。

他们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灵便应对不同的管理挑战。

全球化管理还需要管理者具备跨国合作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

4. 强调创新管理创新是现代管理的重要课题。

管理者需要鼓励员工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推动组织的创新发展。

创新管理包括创新文化的建设、创新流程的设计和创新资源的配置等方面。

5. 强调可持续发展管理现代管理越来越关注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管理者需要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推动组织在经济效益、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方面的协调发展。

总结:现代管理理论经历了科学管理理论、行为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三个阶段的发展。

第4章 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4章  管理理论的发展

三、管理科学的发展
(一)管理科学的理论特征 管理科学是继科学管理、行为科学理论之后,管理理 论与实践发展的结果。 管理科学理论源于运用应用科学的方法解决生产和作 业管理的问题。该理论体系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 管理科学中的生产 生产是指一个制造厂中的制造技术和原 生产 材料的流程。作业 作业则含义较广,适用于任何一种组织 作业 的商品生产和服务活动,不管这种组织是公共的或私 人的,盈利的或非盈利的。管理科学正是在此定义下 探讨生产与作业的管理。 管理科学的理论特征有以下四点:(1)以决策为主要 的着眼点;(2)以经济效果标准作为评价管理行为的 依据;(3)依靠正规数学模型;(4)依靠计算机运 算。
二、行为科学的产生
行为科学提出了三种广义的领导理论: (1)性格理论。即领导者个人性格与其领导行为关系的理 论。 吉赛利提出了领导者应有的八种个性特征与五种激励特 征,认为个人性格对管理的成功有很大的相关性和重要 性 。 (2)个人行为理论。即依据个人品质或行为方式(风格) 对领导风格进行分类的理论,以及管理有效性与行为关 系的理论。 其中比较著名的理论是布莱克和穆顿的“管理方格图理 论”。
二、行为科学的产生
行为科学在作业组合的研究中得出颇有意义的结论: (1)作业组合有多种类别;(2)作业组合形成的原 因有工作的空间位置、经济原因、社会心理原因;(3) 在组织中,管理者与非管理者都属于一些不同的组; (4)作业组合的基本准则和控制的方法;(5)组合 内燃机的产生与发展是与管理的要求与压力、达成目 标的态势、组合的大小以及成员在满足需求上对组合 的依赖相联系的。 领导理论。 4.领导理论。 行为科学家认为,领导是一个个人向其他人施加影响 的过程。影响的基础在于权力。 一个领导者可以对下属施加影响在于他拥有五种不同 的权力:强制权,奖励权,法定权,专长权和个人影 响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古典管理理论 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管理理论丛林
一、古典管理理论
泰罗及其科学管理理论 法约尔与管理过程理论 韦伯与理想行政组织体系 对古典管理理论的认识
古典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泰罗、法约尔、韦伯从三个 不同角度,即车间工人、办公室总经理和组织来解决企 业和社会组织的管理问题,为当时的社会解决企业组织 中的劳资关系、管理原理和原则、生产效率等方面的问 题,提供了管理思想的指导和科学理论方法。
13.首创精神 14.团结精神
管理机构中,从最高一级到最低一级应该建立关系明 确的职权等级系列。一般不轻易违反。但在特殊条件 下应当适当变动。(即法约尔桥)
组织理论之父——韦伯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德国人 曾担任过教授、政府顾问、编辑 他提出的理想行政组织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其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正是德国企业从小规模
世袭管理向大规模专业管理转变的关键时期 韦伯与泰勒、法约尔同为西方古典管理理论的
三位先驱
权力与组织
任何组织都必须以某种 形式的权力作为基础,没有 某种形式的权力,任何组织 都不可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人类社会存在的三种权力
传统权力:由传统惯例或世袭得来 超凡权力:来源于别人的崇拜与追随 法定权力:(理性的)法律规定的权力
(三)丁渭修复昭君宫“一举三得”之方案 (四)田忌赛马故事 (五)刘邦用人之道
二、外国古代管理思想及实践
1、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空中 花园”、“巴比伦塔”。
2、古埃及:“金字塔”的建造及其“金字 塔”式的管理方式。
3、古罗马帝国的中央集权控制与地方的分 权管理相结合。
4、威尼期兵工厂的管理实践
了听证会
其他人物
亨利·福特(1863-1945)“流水线之父” 1908年,生产第一辆T型车花12.5小时 1920年一分钟生产一辆 1925年,每10秒钟生产一辆 亨利·甘特(1861-1919) “横道图”--生产计划的图表系统 弗兰克·吉尔布雷斯(1868-1924)和莉莲·吉尔布雷
从采矿工程师一直做到公司总经理
1916年发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其管理理论不但可用于工商企业,还可用于政
府、教会、慈善团体和军队 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区别了经营和管理两个不同的概念 明确了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
协调、控制五大职能 归纳了管理的一般原则:14项管理原则 倡导管理教育:管理能力可以通过教育
来获得
企业活动
技术 商业 活动 活动
财务 管理 活动 活动
核算 活动
安全 活动
计划 组织 指挥 协调 控制 企业活动与管理活动
法约尔的14条管理原则
1.工作分工
8.集中
2.权力与责任 3.纪律
9.等级链 10.秩序
4.统一指挥
11.公平
5.统一领导
12.人员稳定
6.个人利益服从 整体利益
7.报酬
科 学管理之 父 ——泰 勒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 ·泰勒(Frederick Winslow T aylor, 1856-1915),美国人
曾任学徒、组长、工长、车间管理员、技师、 设计室主任、总工程师
持续研究操作方法和动作时间而形成科学管理 理论体系(搬生铁实验和铁锹实验)
泰勒的做法和主张引起社会舆论的注意 美国国会在1912年曾就泰勒的科学管理举行
斯(1878-1972) “动作与时间研究之父”
与泰罗处于同一时代,两人研究角度不同。
泰罗所关注的是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现场管理。
MG2-10
法约尔的关注点直接指向全部管理者的活动。
经营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
法约尔(Henry Fayol, 1841-1925),法国人
1860年从圣艾蒂安国立矿业学院毕业进入康塔 里·福尔香堡采矿冶金公司工作
年代
20世纪80年代后 动态融合
特点
标准化、制度化
重视人的因素
全面、系统、精 确 动态与融合
管理实践、管理思想与管理理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管理实践
管理理论
管理思想
第一节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一、 中国古代管理实践及思想
(一)范蠡、白圭的管理之道 1. 市场预测 2. 农业循环论 3.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二)秦代万里长城的过程
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
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英国) 亚当·斯密在分析“劳动生产力”的因素时,特别 强调了“分工”的作用。
小瓦特和小鲍尔顿的西方工厂制度 西部铁路的改组—两权分离 罗伯特·欧文(英国的空想主义家)
经过一系列的试验,提出了“在工厂生产中重视人 的因素”。欧文是人事管理的创始人 查理·巴贝奇(英国) 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观点。
法定权力是行政组织的基础
只有法定权力才能作为行政组织体系的基础,其 最根本的特征在于法定权力提供了慎重的公正。
原因在于: 管理的连续性使管理活动必须有秩序的进行 以“能”为本的择人方式提供了理性基础 领导者的权力并非无限,应受到约束
理想行政组织模式的特征
组织成员应有固定的和正式的职责 组织结构是层层控制体系(命令与服从) 成员之间只有对事的关系而无对人的关系 职位根据资格(资历或学历),经公开考试,
按 自 由 契约 原则 予 以使 用 专业分工和技术训练 按职位发薪并建立奖惩与升迁制度
二、行为科学理论
梅梅奥奥::人人际际关关系系理理论论
马马斯斯洛洛::需需求求层层次次理理论论
麦麦克克雷雷戈戈::人人性性的的基基本本假假设设
行行为为科科学学产产生生
梅奥与霍桑试验
梅奥(George Elton Mayo, 1880-1949), 美籍澳大利亚人,人际关系理论创始人
第二章 管理思想与理论的演变
学习内容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古典管理理论 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 管理理论丛林 管理新趋势
管理理论演变过程总结
时间
理论
19世纪末以前 各种管理思想 Nhomakorabea20世纪初~ 1930年
古典管理理论
1930年~1950 人际关系学说和

行为科学理论
1950年~1970 管理理论丛林
1924-1932年在美国西屋电气公司霍桑 (H awth orne )进行 了长 达九年 的实 验研 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