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2017-2018学年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共28张PPT)
首页 一 二 三
课前篇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3.结果及意义 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 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首页 一 二 三
课前篇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1.成就 (1)中共“八大”决策 ①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 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 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 工业国。 (2)“八字方针”: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的方针。 (3)建设成果:1956—1966年,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首页 探究点 当堂检测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5.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 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 ) 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 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 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 解析: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因此 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超过英美国家,故A项正确;战后资本主 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冷战下的东西方对抗不会制约美英工业发展, 故B项错误;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是两极格局下巩固国防的需要,并 非急躁冒进,故C项错误;美英传统工业产业年均增长速度不及中国, 是因为其已经确立优势地位,达到较高水平,与产业衰落无关,故D 项错误。 答案:A
山东省高中历史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
3. 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实践证明,她也有能力解决探索中的问题,纠正自己的错误,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巨大成就。
四、教学环境
R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2.导入设计形象生动,利用学生所熟知的神话传说为契入点,收到化生为熟,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具体的目的,使学生易于接受。
3.小组合作学习,当堂小组评价,可以增强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展示过程中的培养学生的思考、质疑、判断能力。
4.学习方法指导,即学即用,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辩证全面的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 通过历史资料收集,完成学习、整合历史知识的过程,学会多种学习方法。
4. 通过对十年探索史的讲解与分析,正确总结这一历史时期的经验和教训,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中国现代史最重要的学习目标之一-----初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使学生认识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学生自主建构
知识结构图
训练
下发《课堂达标训练》
第18课_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思考:同1949年比,1952年国民经济发生什么变化? 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
1956年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通车
宝成铁路通车
1956年新中国生产的第一 部喷气式飞机出厂
玉门油田
经济建设的大手笔
“一五”计划建设规模宏大,在五年内,各项支出总数为766.4亿元,折合
黄金7亿两以上。用这样大量的资金来进行国家建设,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中 国 现 曲折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代 展时期 史
折 历 程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改革开放)时期 (1978——)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背景: ①中国的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②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
就让我们掀开课本,感受那个热火朝天的场景,感受那 个时代的巨大建设“成就”吧!
岳麓版教材高中历史必修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 设的曲折发展
第四单元
过渡时 期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0—1952) 三大改造和有计划经济建设时期(53、 1—56、12) 曲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时期 (1956—1966)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文字导学)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基础导学
基础梳理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条件
(1)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提上日程。
(2)1953年,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主张。
2.方针:优先发展,并强调要处理好重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问题思考
1.“一五”计划为什么要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1)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
(2)新中国成立之初,现代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而且门类十分不全。
(3)中国要想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必须优先发展重工业。
(4)借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3.实施: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计划。
4.成就
(1)到1957年底,初步建立了独立的。
(2)初步形成了合理的。
(3)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
问题思考
2.如何正确认识“一五”计划的特点?
(1)改造与建设(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
(2)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兼顾。
(3)优先发展重工业,兼顾交通运输、轻工业、农业和商业,并强调处理好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关系。
(4)渐进性和长期性。
(5)一体(主体:工业化)两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相辅相成。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目的:适应国家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过程
(1)农业
①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年,全国各地普遍试办以、为特征。
②高级农业合作社:1955年,颁布《关于问题的决议》。
(2)手工业
①1953年,开始从方面入手,逐步按分期、分批、分片改造。
②后来,改变为合作化的办法。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
1.目的: ①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 ②早日建成社会主义。 2.措施:农业----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1953年初级农业合作社—1955年高级农业合作社)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互助组合并为农业社(1954)
农业社的农民在分粮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
1957年11月2日至21日,毛 泽东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苏 联,参加十月革命40周年 庆祝大会。代表团在访苏联 间还出席了社会主义国家共 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以及 64个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 会议,并在两个会议的宣言 上签了字。会议期间,毛泽 东提出中国要在15年左右, 在钢铁等主要工业产品的产 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
(四)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
特点:一大二公
人民公社化运动
“共产风”
“敞开肚皮吃饭”的人民公社食堂
人民公社“共产风”的大食堂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一)中共八大(1956年)
正确分析了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理想对照现实,总结危害教训
全民大炼钢铁
留下荒山秃岭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人民日报》报道各地大放农业高产“卫星”。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
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
主题一 1.“一五”计划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材料
①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
的工业建设。②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发展手工业
生产合作社,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李富春《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
重点难点
1.掌握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的 基本史实。 2.理解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经济建设的 成就和失误。 3.探究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经验和教训。
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
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总结其经验教训。
材料
有可能调整发展我国的生产力 „„也必须估计到当前经济上、财
政上、技术上和力量上的客观限制,估计到保持后备力量的必要性,而
不应当脱离经济发展和正常比例„„就是要随时注意防止和纠正右倾保
守的或“左”倾冒险的倾向,积极而又稳妥可靠地推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
[史料解读]
材料中的划线句子表明中共 “八大”的路线方针是正确的,是社会主义
建设的正确探索。
[问题思考] 根据材料,中共“八大”提出了怎样的经济发展主张?你怎样认识?
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总结其经验教训。
【重点】:过渡时期及总路线;三大改造;中共“八大”。
【难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
【导入】:历史分期
1.1949—1956年(过渡时期)
2.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3.1966—1976年(文革时期):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自主学习】:15分钟
(一)知识梳理—按照《学案导学》中的知识线索的内容在课本上勾画识记。(二)重点问题—在勾画课本的基础上重点完成并记忆以下问题
1、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条件、方针、实施、成就
2、三大改造的目的、过程、结果、意义
3、1956—1976这20年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合作探究】:6分钟
1、一五计划的主要特点及经验
2、20世纪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失误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学生展示】:6分钟
1、学生展示自主学习中的疑惑和合作探究中的问题
2、教师指定问题展示
(1)建国以来三条经济建设的基本路线
【教师点评】:
1、根据学生展示情况随时点评
一、失误原因:
客观原因:
①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完全要自己去探索,产生失误是不可避免的。
②国际形势对中国的影响,美国坚持对中国封锁和孤立;苏共二十大后中苏关系恶化。这就迫使中国必须把经济迅速搞上去,导致“左”倾错误的产生。
主观原因:
①中国共产党对全面开始社会主义建设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
②在思想路线上,毛泽东和一些领导人违背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主观主义地进行政策决策,脱离了中国的客观实际。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PPT课件8课件下载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鞍山钢铁厂平炉炼钢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鞍钢场景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全貌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的第一批国 产“解放”牌载重汽车出厂
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Baidu Nhomakorabea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召开 )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开幕词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政治报告
第二,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合作化程度在一九五五年夏季已经达到当地总农户的百分之十左右或 者百分之二十左右,大体上可以在一九五八年春季以前先后在基本上实现半社会主义的合作化。
第三,在互助运动基础比较薄弱、农业生产合作社现在还很少的地方,实现合作化需要更多的时 间。这类地方主要是某些边疆地方。其中有个别的边疆地区,还没有实行土地改革,还没有互助合 作组织;在这种地区,必须采取比较缓慢甚至于长期等待的政策。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18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学习目标
1.概括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并会总结其经验教训。2.培养学习宏观历史阶段特征的能力。
3.学会如何让处理主观热情与客观条件的关系,理解正确政策的重要性。
重点:过渡时期及总路线的特点及实质;三大改造的特点;建设中的经验教训
难点:20世纪50年代——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知识链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史(1949年10月——现在)
1.1949年10月----1956年底(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2.1956年-----1966年曲折发展时期
3.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时期):
4.1978年------- 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学法指导:主要把握三大问题 1.经济建设的发展是什么?2.曲折是什么?3.经验教训?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生产力领域的革命
A级【知识梳理】
1、背景:①政治上②经济上③理论上
④客观条件______________-
4、成就:1957年底①初步建立了②形成
③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B级探究材料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在5年内(1953~1957),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建设投入总额为766.4亿元,相当于7亿两黄金。其中基本建设投资占总额的55.8%。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是重点,占58.2%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壮举。
材料二: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苏联援建的156项大中型建设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比如: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
第18课 中国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建国初期,毛泽东说: 材料一 建国初期,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 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 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 还能磨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 食,还能磨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 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材料二 旧中国被外国人讥笑为“这是一个 旧中国被外国人讥笑为“ 中国的工业 基础差、 基础差、底子薄
“中共八大” 中共八大” 中共八大
正确的指导思想 两 个 阶 段 探索中的失误
1956-1966年 - 年
八字方针 中央工作会议
社会主义总路线、 社会主义总路线、 大跃进、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6-1976年 - 年
→
10年文革浩劫 10年文革浩劫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经受了风雨的 考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考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你从 1956年到1976年20年的历史中学到了什么 年到1976 年的历史中学到了什么? 1956年到1976年20年的历史中学到了什么?
红旗轿车
奔腾轿车
国 庆 检 阅 仪 式
红旗 中国一汽 自主品牌 奔腾
历史: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件(岳麓版必修二)
10、重点在哪个区域发展?为什么? 10、重点在哪个区域发展?为什么?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生产关系领域的变革 生产关系领域的变革
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 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什么?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生产关系领域的变革 生产关系领域的变革
2、3幅图片表现 了社会主义改造 的什么措施?
1、面对这些问题,年轻的中国当务之急是什么? 面对这些问题,年轻的中国当务之急是什么?
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简表 1952年产量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增加 1949年增加 49% 49% 193% 193% 754% 754% 272% 272%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
6、如何理解过渡时期这一概念? 如何理解过渡时期这一概念?
1949新中国成立 1949新中国成立 新民主主义 1956三大改造完成 1956三大改造完成 社会主义过渡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生产力领域的革命 生产力领域的革命
“一五”计划成就
长江大桥
粮食丰收 重型机械
飞机制造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生产力领域的革命 生产力领域的革命
9、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措施优先发展什么? 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措施优先发展什么?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生产力领域的革命 生产力领域的革命
18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小结:
1949-1956年: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关系的变革)
过渡时期后的是如何一步步进行 社会主义建设?
二、探索时期(1956—1966)
1、正确方针——八大:
①召开:1956年北京; ②内容:主要矛盾变化、主要任务 ③评价:结论正确,符合实际,是对社会 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在实践中未 能坚持下来。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 索
阶段: 一、过渡时期(1953—1956) 二、探索时期(1956—1966) 三、文革时期(1966---1976)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8至今)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第18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标要求
概述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 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了解 这期间的成就与失误,总结其经验 教训。
2、左倾泛滥
原因:
• 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速度和规模; •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左倾冒进,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 受苏联模式影响;
表现:
①1958年 “总路线”—鼓足干劲,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
②大跃进—以大炼钢铁为中心
大跃进时期放的卫星
南瓜与玉米远比人大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
农业和商业 促进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 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生产关系(三大改造)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历程
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956—1976)
社第 会一 主阶 义段 建: 设十
年
(1956 —— 1966)
1、中共八大: 分析社会的主要矛盾;任务是由农业国建设 成工业国;提出经济建设方针。
2、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片面追求建设高速度,要“多”和“快”。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内容:大炼钢铁;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
默 地 注 视 着 我,我 想抚摸 你那没 有下巴 的脸
论从史出
第一,对于资产阶级用赎买和国家资本主义的方 法,有偿地而不是无偿地,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 变资产阶级的所有制。第二,要在改造他们的同时, 给予他们必要的工作安排。第三,不剥夺资产阶级 的选举权,并且对于他们中间积极拥护社会主义改 造而在这个改造事业中有所贡献的代表人物给予恰 当的政治安排。
上海工商界庆祝公私合营
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实行公司合营后, 私方举行大会,欢迎公方代表进厂。
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了公司 合营的新厂牌,职工和经理 互相祝贺。
有一位资本家,在被
问到为什么接受社会主 义改造的时候,他说 “是的,我是一个资本 家,但我首先是一个中 国人。”他历述作为一 个爱国的资本家,如何 梦想兴办工业,救国富 强;可是在旧社会却尽 毛泽东接受工商界代表的报喜信 受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 主 义的压迫和勒索。然后他说:“五年计划开始了,全 面兴建了许多工厂,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一切 实现得比梦想还要快,多么令人鼓舞!没有共产党, 不走社会主义道路,哪有今天?
18、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前预习:
一.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材料一:1949年国民经济基本情况:
1949年,我国有5亿多人口,人均收入才66元,人均有粮食209公斤,钢0.29公斤。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的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
(一)、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
新中国的成立,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人民政府进行经济调整:农村:实行土地改革;城市: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调整,稳定物价,打击投机倒把;没收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1953---1956)
1、指导方针、政策
(1)过渡时期总路线
提出时间:
内容:
(2)“一五”计划
材料二:1949年,中、美、苏三国在钢、原煤、原油方面产量对比:中国钢产量占美国的0.2%,苏联的0.7%;原煤产量占美国的7.3%,苏联的13.6%;原油产量占美国的0.02%,苏联的0.36%。
材料三:“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毛泽东
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
2、“一化”“三改”
(1)特点:
(2)成就:
二.探索时期(1956年——1966年)
(一)中共八大(1956年)1、内容:
高中历史高一必修二:第四单元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_word版含解析
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1.歌曲《小燕子》发行于1957年,是电影《护士日记》中的一首插曲,歌曲第二段的歌词为:“小燕子,告诉你,今年这里更美丽,我们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欢迎你长期住在这里!”这段材料告诉我们,歌曲的创作背景是()
A.“一五”计划B.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C.“大跃进”D.人民公社化运动
解析: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考查我国“一五”计划的相关内容。从“1957年”“盖起了大工厂,装上了新机器”可知,这些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的成就,故A项正确。
答案:A
2.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A.1946、1949 B.1952、1956
C.1966、1976 D.1978、1982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表格、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全民、集体所有制和公私合营所有制企业总产值上升,而私营和个体手工业的产值急剧下降,这是由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时间是过渡时期。
答案:B
3.中共八大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体现在()
A.使经济建设成为全党的工作重心
B.扭转了经济建设中的“左”倾冒进错误
C.对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主要矛盾作出了正确的分析
D.提出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工业国的总任务
解析:本题考查对基础史实的识记能力。中共八大的主要贡献是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
答案:C
4.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一历史时期的宣传画,它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一五”计划B.三大改造
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课堂小结: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分期
社会性质
新民主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0---1952.12) 过渡时期 三大改造和有计划经济建设时期(1953.1--1956.12)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7.1---1966.5)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5---1976.10)
1955—1957年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高级社、集体经营
A、土地改革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B、对农业进行改造 D、发生严重自然灾害
B
2、从建国后到1956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总 趋势是( B) A.由经济残破到国民经济的恢复 B.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到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C.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D.由农业国到工业国
原因:
①急于求成的心理; ②没有经济建设经验; ③“左”倾错误的影响; ④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速度和规模; ⑤受苏联模式影响
大跃进时期的漫画
肥猪赛大象 就是鼻子短 公社杀一口 足够吃半年
一个萝卜千斤重 两头毛驴拉不动
种个南瓜像地球, 架在五岳山上头, 把它扔进太平洋, 地球又多一个洲,
大炼钢铁——15年赶英超美
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经受了风雨的考 验,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你从1956年 到1976年20年的历史中得到什么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①立足国情,实事求是,遵循客观规律 •②生产关系的调整要适应生产力的实际 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 设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
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 意义。 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 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 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第四单元 【解析】 由于党中央一些主要领导人错误的追求经 济建设速度和公有化程度,致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
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开展,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失
调,生态环境恶化,再加上三年自然灾害,致使我国进入 三年严重困难时期,面对困难,党中央于1960年开始纠正 两大运动中的一些错误。 【答案】 B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例3】 (2009·广东·14)1959年某部门根据历年全国 工业生产统计数据制订了下表。从下表推出的符合史实的
结论是
(
)
岳 麓 版 历 史
年代 增长率 (%)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30.2
16.2
5.6
28.2
11.4
66
第四单元 A.工业生产取得巨大成就 B.工业生产基础比较雄厚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2.教训 (1)__________ 年 , 中 央 八 届 二 次 会 议 提 出
__________________。
(2)1958年,发动了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______”和 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____________。 (3)1966~1976年,“文革”十年浩劫。
C.中国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D.工业生产的最高增长率是最低增长率的近12倍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B、C两项明显不符合实际, 排除。D项由于1958年实行大跃进和浮夸风,数字不真实, 因此结论不符合史实。 【答案】 A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一、选择题 1.“奇唱歌来怪唱歌,养个肥猪千斤还要多。脑壳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2.“一五”计划的特点 (1)优先发展重工业
其原因在于: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
国防现代化的基础。而新中国成立之初,现代工业基础十 分薄弱,而且门类不全。中国要建立独立、完备的工业体 系,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就要先发展重工业。 (2)“一五”计划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 这是由于东北地区具有相对优越的工业基础,而且工业资 源丰富,又是重要的农产品基地,靠近苏联,易于接受支 援,具有独特的优势。从此,东北地区作为工业基地,长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1976年同1966年相比,按人口平均计算的粮食产量仅 增长9.7%,年平均增长不足1%。工业增加值平均只增长
7.6%,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
10年间全国居民消费水平平均每年只增长1.9%,全民所有 制单位职工的实际工资水平反而下降了6.6%。 ——国家统计局:《新中国50年》 新中国成立后到197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怎 样的发展历程?有哪些经验教训?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例1】 (2008·江苏·9)下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 该书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
是
(
)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 【解析】 考查建国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变化。解 题的关键是注意图下面的时间“1953年”,根据这一时间 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社”应是实行改造后的农 业生产合作社。B项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后的组织, 不符合“农民”这一条件。C项是1958年建立的,D项出现 于20世纪70年代末。
谷箩大,宰了一个当三个。三尺锅子煮不下,六尺锅子煮
半个。”这首歌谣体现了哪个时期的特色 A.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答案】 【解析】 A 歌谣反映出大跃进时期的浮夸风。 ( ) B.农业合作化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2.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 ,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 : “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 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 ( ) 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岳 B.富有地域特色 麓 版 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 历 史 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答案】 D 【解析】 这首山歌反映的是农村发展合作社搞人民 公社的做法,人民公社化强调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 度高),1958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始,违背了农民的意愿, 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的经济
体制改革措施及其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对外开 放的原因、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及作用;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显著变化及变化的原因;小城镇化 道路。 本单元的难点有: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左倾”错误 的认识,总结其对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所提供的经验教训; 分析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
岳 麓 版 历 史
期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四单元 (3)“一五”计划完全以总路线的精神为指导,包括工 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而且以工业化为目标,以
社会主义改造为主要手段,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
关系的有机统一。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3.1956~1976年,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1)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发展经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 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6.以我国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
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本单元的重点有:建国初期,中共采取的恢复和发展 经济的措施,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这些措施的认识和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3)资本主义工商业:建国后国家采取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策略,运用__________、
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形式,将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
轨 道 。 1953 年 底 , 党 中 央 实 行 个 别 企 业 的 公 私 合 营 。 __________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3.结果:__________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 会 主 义 __________________ 在 中 国 基 本 确 立 , 为 中 国 ____________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本课的基本线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 1949~1952年的国民经济恢复和1953~1956年对农业、手
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确立了社会
主义计划经济,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957~1966年是中国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这十 年中,经历了许多挫折,但从整体看,国民经济仍有较大 发展。1966年至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国家和 人民遭受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答案: 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工业化 2.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工业化
体系 营
“一五”计划
社会主义
重工业
3.独立的工业
统一经 利用 1956
岳 麓 版 历 史
合理的工业布局 二、1.国家工业化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改造 加工订货 农业国 计划经济 2.1958 2.土地入股 经销代销 高级农业合作社 统购包销 工业国 供销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本课共分三目,第一目“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第二目“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分别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
个方面讲了中国是怎样实践过渡时期总路线及一五计划的。
第三目“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概述了1956~1966年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成功的经验和失误的教训;1966~ 1976年“文革”十年所造成的一场空前浩劫。
济不能违背客观经济规律。
(2)不能机械地照搬外国经验,必须制定符合本国国情 的经济建设方针。 (3)生产关系的调整应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 产力,因此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加以坚持,妥善处理 好经济建设与阶级斗争之间的关系,必须调动一切积极因 素为经济建设服务。
岳 麓 版 历 史
组织的利弊;正确地认识和利用互联网。
第四单元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学习本单元,一要注意纵向联系,即注意与旧中国和 现在中国经济相联系,通过比较,探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发展规律。二要注意横向联系,即注意与当今世界经济形
势相联系,理解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全 球化的关系。三要注意运用辨证的观点来分析历史问题, 既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总结其经验; 又要正确对待探索中的挫折,吸取其教训。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2.方针 (1)1953年,制定________总路线,提出了________的
主张。
(2)1953 年 , 国 家 开 始 实 施 __________ 。 优 先 发 展 __________。 3 . 成 果 : 初 步 建 立 了 ________ , 初 步 形 成 了 ________,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1.目的:为了适应______________的要求;早日建
成____________。
2.进程 (1) 农 业 : 1953 年 , 全 国 各 地 普 遍 试 办 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特征的________。1955年, 全国掀起了兴办________的高潮。 (2)手工业:1953年,开始从________________方面入 手,逐步实现ຫໍສະໝຸດ Baidu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限制 3.1956 提高
社会主义工业化 调整、巩固、充实、 大跃进 人民公社
三、1.1956
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化运动
第四单元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和实质 (1)特点 ①总路线规定了两个方面的任务,一是工业化,即发 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二是三大改造,即变革生产关系。社 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并举,发展生产力与发展 生产关系同时并举,“一体两翼”,这是总路线的突出特 点。 ②“一化三改”是“主体”与“两翼”的关系,两者 同时并举,相互促进。 ③“一五”计划是实现总路线的重大步骤。 (2)实质 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 惟一的经济基础。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1.成就
(1)____________年,中共“八大”指出,党和全国人
民当前的主要任务,是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__________ 变为先进的__________。 (2)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__________”的方针。 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岳 麓 版 历 史
【答案】
A
第四单元 【例2】 (2008·宁夏·33)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这主要是因
为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病充分暴露 B.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
)
岳 麓 版 历 史
C.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反“右倾”斗争深入开展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岳 麓 版 历 史
第四单元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1.背景
(1)____________,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了前提条
件。 (2)建国之初,政府领导人民大力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 (3)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__________建 设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