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热点题型14 利用曲线变化判断粒子浓度关系
2025届高中化学复习学案:反应进程中溶液粒子浓度变化曲线
反应进程中溶液粒子浓度变化曲线(答案在最后)1. 能正确识别图像,能从图像中找到曲线指代、趋势、关键点。
2.利用溶液中的平衡关系,学会分析不同类型图像中各粒子浓度之间的关系。
类型一滴定曲线1.巧抓“5点”,突破滴定曲线中粒子浓度关系(1)抓反应的“起始”点:判断酸、碱的相对强弱。
(2)抓反应“一半”点,判断是什么溶质的等量混合。
(3)抓“恰好”反应点,生成的溶质是什么,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4)抓溶液的“中性”点,生成什么溶质,哪种物质过量或不足。
(5)抓反应的“过量”点,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判断哪种物质过量。
2.抓住滴定曲线中的5个关键点——模型构建以室温时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0.1 mol·L−1HA溶液为例。
如图所示:关键点离子浓度关系【教考衔接】典例[2023·湖南卷,12C、D改编]常温下,用浓度为0.020 0 mol·L-1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浓度均为0.020 0 mol·L-1的HCl和CH3COOH的混合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η(η=V(标准溶液)V(待测溶液)(1)点a溶液中,c(Na+)、c(Cl-)、c(CH3COOH)、c(CH3COO-)四种粒子浓度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点b溶液中,c(CH3COOH)________(填“>”“=”或“<”)c(CH3COO-)。
【解题思路】NaOH溶液和HCl、CH3COOH混酸反应时,先与强酸反应,然后再与弱酸反应。
由滴定曲线可知,a点时NaOH溶液和HC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aCl和水,CH3COOH未发生反应,溶质成分为NaCl和CH3COOH;b点时CH3COOH反应掉一半,溶质成分为NaCl、CH3COOH和CH3COONa;c点时NaOH溶液与CH3COOH恰好完全反应,溶质成分为NaCl、CH3COONa;d点时NaOH过量,溶质成分为NaCl、CH3COONa和NaOH。
高二化学《水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判断》知识点总结
高二化学《水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判断》知识点总结 1.粒子浓度大小比较的思维模型(1)单一溶液⎩⎪⎨⎪⎧酸或碱溶液——考虑电离盐溶液——考虑水解 (2)混合溶液⎩⎪⎨⎪⎧不反应——同时考虑电离和水解反应⎩⎪⎨⎪⎧不过量⎩⎪⎨⎪⎧生成酸或碱——考虑电离生成盐——考虑水解过量——根据过量程度考虑电离或 水解 2.熟悉三大守恒规律(以Na 2CO 3溶液为例子)(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c (Na +)+c (H +)=2c (CO 2-3)+c (HCO -3)+c (OH -)。
(2)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他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分子中某些特定元素的原子的总数存在确定的比例关系。
c (Na +)=2【c (CO 2-3)+c (HCO -3)+c (H 2CO 3)】(3)质子守恒:即H 2O 电离出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总数相等。
一般根据电荷守恒式和物料守恒式整理得到。
c (OH -)=c (HCO -3)+2c (H 2CO 3)+c (H +)3.粒子浓度大小比较的分析方法(1)若题给选项中全部使用的是“>”或“<”,应主要考虑电解质的强弱、水解的难易、各粒子个数的原有情况和变化情况。
(2)若题给选项中等号一端全部是阴离子或阳离子时,应首先考虑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电荷守恒。
(3)若题给选项中等号一端各项中都含同种元素时,首先应考虑这种元素的原子守恒,即物料守恒。
(4)若题给选项中等号两端既有分子又有c (H +)或c (OH -)离子,则考虑利用质子守恒进行分析,或将电荷守恒与物料守恒相加或相减等。
根据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剖析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
根据酸碱中和滴定曲线剖析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清河中学韩万中酸碱中和滴定图像是高中化学最富有魅力的图像之一,其中融合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的水解及其相互关系等化学核心原理,尤其是它神奇的突跃尽显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之美、V~pH展示的数学之美和酸碱对立的化学之美。
,酸碱中和滴定图象题目在近几年全国各省高考中频繁出现,从数据到图形,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从单一溶液到混合溶液,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像信息的能力,其中有些问题过于隐晦,许多学生不能破解图像信息,不会分析滴定图象中的化学过程。
笔者拟从强碱滴定弱酸曲线的变化趋势入手,剖析滴定过程中的各种化学原理,以期帮助同学找到解决电解质溶液相关图像问题的思维入口。
一、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把握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的变化特征题根:下表是用0.1000mol·L-1的NaOH溶液滴定20.00ml 0.1000mol·L-1CH3COOH溶液,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与所消耗NaOH溶液体积的对应关系。
和思考,可得以下结论:图1(1)滴定开始时,溶液pH 升高较快,这是由于中和生成的CH 3COO -产生同离子效应,使醋酸更难电离,c(H +)降低较快。
(2)继续滴加NaOH ,溶液形成缓冲体系,曲线变化平缓。
(3)接近化学计量点(中和点)时,溶液中剩余的弱酸分子已很少,产生pH 突跃,量变引起质变。
(4)由于突变范围为7.7~9.7,故甲基橙指示剂不能用于弱酸的滴定。
二、运用“守恒观”,分析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溶液不同粒子间的守恒关系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无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都呈电中性,即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在NaOH 滴定CH 3COOH 的过程中,溶液的pH 随着NaOH 的滴加,溶液由酸性到中性再到碱性,但一定满足c(CH 3COO -)+c(OH -)=c(Na +)+>c(H +),中性时的电荷守恒还可以表示为c(CH 3COO -)=c(Na +)。
2020高考化学总复习课堂练习: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的判断
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的判断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的判断是高考的常考题型,多在选择题中出现,一般从单一溶液、混合溶液和不同溶液三个角度进行考查,其中以图像为载体考查反应过程中不同阶段粒子浓度的关系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
电离理论和水解理论是比较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的重要依据,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是判断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等量关系的重要依据,该类题目的解题关键是正确判断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及其量的关系,以及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大小。
该题型一般综合性强、难度较大,能够很好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复习备考中应予以特别关注。
一、理解两大平衡,树立思维意识1.电离平衡——电离程度是微弱的(1)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的电离是微弱的,但水的电离更微弱。
如在稀醋酸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CH3COOH)>c(H+)>c(CH3COO-)>c(OH-)。
(2)多元弱酸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其中以第一级电离为主,然后各级电离逐渐减弱。
如在H2S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H2S)>c(H+)>c(HS-)>c(S2-)。
2.水解平衡——水解程度是微弱的(1)弱酸根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是微弱的(水解相互促进的情况除外),但水的电离程度远远小于盐的水解程度。
如在稀的醋酸钠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Na+)>c(CH3COO-)>c(OH-)>c(CH3COOH)>c(H+)。
(2)多元弱酸酸根离子的水解是分步进行的,其中以第一步水解为主,然后各级水解逐渐减弱。
如在Na2CO3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c(CO2-3)>c(HCO-3)>c(H2CO3)。
二、把握三大守恒,明确等量关系1.物料守恒(原子守恒)在电解质溶液中,由于某些离子能够水解,虽说粒子种类增多,但这些粒子所含某些原子的总数始终不变,符合原子守恒。
如K2S溶液中,n(K+)=2n(S),S2-、HS-都能水解,故S元素以S2-、HS-、H2S三种形式存在,它们之间有如下守恒关系:c(K+)=2c(S2-)+2c(HS -)+2c(HS)。
高考化学二轮增分策略 必考选择题专练(六)利用反应“曲线”,判断“粒子”浓度关系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学习资料专题必考选择题专练(六) 利用反应“曲线”,判断“粒子”浓度关系1.(2017·宁波市余姚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室温下向10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中加入0.1 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所示溶液中c(A-)+c(HA)=0.1 mol·L-1B.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pH=7时,c(Na+)=c(A-)D.b点所示溶液中c(HA)>c(A-)答案 C解析a点NaOH与HA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体积为20 mL,c(A-)+c(HA)=0.05 mol·L-1,A 错误;a点NaA发生水解反应,促进了水的电离,所以a点水的电离程度大于b点,B错误;根据电荷守恒,c(H+)+c(Na+)=c(OH-)+c(A-),pH=7,则c(H+)=c(OH-),则c(Na+)=c(A-),C正确;b点HA过量,溶液呈酸性,HA的电离程度大于NaA的水解程度,所以c(A -)>c(HA),D错误。
2.常温下,用pH=m的盐酸滴定20 mL pH=n的MOH溶液,且m+n=14。
混合溶液的pH与盐酸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 b(MOH)的数量级为10-11B .由c 点可算得m =143C .a 点:c (Cl -)>c (M +)>c (OH -)>(H +) D .b 点溶液呈中性,此时c (Cl -)=c (M +) 答案 D解析 常温下,用pH =m 的盐酸滴定20 mL pH =n 的MOH 溶液,且m +n =14,则盐酸中氢离子浓度与MOH 中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因为盐酸为强酸,且加入20 mL 盐酸时溶液呈碱性,说明MOH 为弱碱,则MOH 的浓度大于盐酸;根据c 点可知,盐酸和弱碱恰好完全反应,所以c (MOH)×20×10-3 L =10-m ×40×10-3 L ,c (MOH)=2×10-m mol·L -1;由于m +n =14,n -14=-m ;所以当MOH 达到电离平衡时,c (MOH)平衡 =2×10-m-10-m=10-mmol·L -1,电离平衡常数为K b (MOH)=c (OH -)×c (M +)c (MOH )平衡=10n -14×10n -1410-m =10-m,由于盐酸的pH =m ,所以m 小于7,即 K b (MOH)的数量级大于10-11,A 错误;c 点溶液为MCl 溶液,溶液的浓度为:4020+40×10-m mol·L -1=23×10-m mol·L -1,溶液水解显酸性,溶液pH =4,c (H +)=10-4 mol·L -1,由于水解过程微弱,所以10-m>10-4,m <4,不能为m =143,B 错误;a 点溶液为碱性,则c (OH -)>c (H +),根据电荷守恒可以知道c (Cl -)<c (M +),溶液中正确的离子浓度大小为:c (M +)>c (Cl -)>c (OH -)>(H +) , C 错误;b 点溶液的pH =7,呈中性,则溶液中一定满足:c (H +)=c (OH -),根据电荷守恒:c (H +)+c (M +)=c (OH -)+c (Cl -),所以c (Cl -)=c (M +),D 正确。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题型突破14 利用“曲线”变化判断“粒子”浓度关系
7.已知:H2A为二元弱酸,25 ℃时,在0.1 mol·L-1 50 mL的H2A溶液中,H2A、 HA - 、 A2 - 的 物 质 的 量 浓 度 随 溶 液 pH 变 化 的 关 系 如 图 所 示 ( 注 : 溶 液 的 pH 用 NaOH固体调节,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 pH=3 时,c(HA-)>c(A2-)>c(H2A) B.pH在0~7中,c(HA-)+c(A2-)+c(H2A)=0.1 mol·L-1 C.在pH 3→6的过程中,主要发生反应HA-+OH-===A2-+H2O
α(HX)<α(HY) B.HX与NaHCO3反应过程中,c(Na+)+c(H+)
=c(X-)+c(OH-) C.两溶液分别恰好完全反应时,c(Na+)+c(X-)=c(Na+)+c(Y-)
√D.反应前,c(HY)+c(Y-)=c(CO23-)+c(HCO-3 )+c(H2CO3)
12345678
4.常温下,用0.10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0 mol·L-1 CH3COOH溶液和HCN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7 的溶液中:c(Na+)<2c(A2-)
B.E点溶液中:c(Na+)-c(HA-)<0.10 mol·L-1 C.c(Na+)=0.10 mol·L-1的溶液中:c(H+)+c(H2A)=
c(OH-)+c(A2-)
√D.pH=2 的溶液中c(H2A)+c(A2-)>c(HA-)
12345678
√A.点①和点②所示溶液中:c(CH3COO-)>c(CN-)
B.点③和点④所示溶液中:c(Na+)>c(OH-)> c(CH3COO-)>c(H+)
课件 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
多元弱酸溶液 0.1 mol·L-1的H2S溶液中: c(H+)>c(HS-)>c(S2-)
0.1 mol·L-1的CH3COONa 一元弱酸的正 溶液中:
盐溶液
c(Na+)>c(CH3COO-)> c(OH-)>c(H+)
显性离子>一级电离离 子>二级电离离子
不水解离子>水解离子 >显性离子>水电离出 的另一离子
B.pH相等的①NH4NO3、②(NH4)2SO4、③NH4HSO4溶液中, c(NH+ 4 )大小顺序①>②>③
C.常温下,pH为1的0.1 mol/L HA溶液与0.1 mol/L NaOH溶液恰 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一定存在:c(Na+)=l/L Na2S溶液中存在:c(OH-)=c(H+)+c(HS-) +c(H2S)
【答案】①c(Na+)>c(HCO-3 )>c(OH-)>c(H+)>c(CO32-) ②c(Na+)=c(HCO-3 )+c(CO32-)+c(H2CO3) ③c(Na+)+c(H+)=c(HCO3-)+2c(CO32-)+c(OH-) ④c(OH-)=c(H2CO3)+c(H+)-c(CO32-)
1.理解两大平衡,树立微弱意识。 (1)电离平衡→建立电离过程是微弱的意识。 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的电离是微弱的,且水的电离能力远远 小于弱酸和弱碱的电离能力。如在稀醋酸溶液中存在: CH3COOH CH3COO-+H+,H2O OH-+H+,溶液中粒子浓度 由大到小的顺序:c(CH3COOH)>c(H+)>c(CH3COO-)>c(OH-)。
[解题思路]NaHCO3══Na++HCO
-
3
(完全电离),HCO
-
3
+
H2O
H2CO3+OH-(主要),HCO
利用“曲线”变化判断“粒子”浓度关系
利用“曲线”变化判断“粒子”浓度关系典例分析(一)“单曲线”图像中离子浓度的分析比较1.室温时,将0.10 mol·L-1NaOH溶液滴入20.00 mL未知浓度的某一元酸HA溶液中,溶液pH随加入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
当V(NaOH)=20.00 mL(图中c点),二者恰好完全反应。
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HA为弱酸,其物质的量浓度为0.10 mol·L-1B.a点时:[A-]-[HA]=2[H+]-2[OH-]C.[HA]+[A-]+[Na+]的值:b点近似等于c点D.d点时:2[HA]+2[A-]=3[Na+]答案 D解析A项,当V(NaOH)=20.00 mL(图中c点),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所以HA的浓度是0.10 mol·L-1,起始时HA的pH=3,这说明HA为弱酸,正确;B项,a点时HA被中和一半,溶液中的溶质是等浓度的HA、NaA,根据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可知溶液中[A-]-[HA]=2[H+]-2[OH-],正确;C项,b点溶液显中性,[A-]=[Na+],则b点溶液中[HA]+[A-]+[Na+]=[HA]+2[A-],c点二者恰好反应,根据物料守恒可知[HA]'++[A]'=[Na+]',因此溶液中[HA]'+[A-]'+[Na+]'的值为2[HA]'+2[A-]'=0.10 mol·L-1,由于溶液中A-浓度均远大于HA浓度,所以[HA]+[A-]+[Na+]的值约等于0.1 mol·L-1,即b点近似等于c点,正确;D项,d点时溶质是氢氧化钠和NaA,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2,根据物料守恒可知:3[HA]+3[A-]=2[Na+],错误。
2.常温下,向20.00 mL 0.100 0 mol·L-1的(NH4)2SO4溶液中逐滴加入0.200 0 mol·L-1的NaOH 溶液,溶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
9 热点题型14 利用曲线变化判断粒子浓度关系
上一页
下一页
第8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9
解析:H2C2O4 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2C2O4 HC2O-4 +H+,HC2O-4 C2O42-+H+,pH 减小(H+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pH 增大(H+浓度
上一页
下一页
第8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0
Ka2(H2C2O4)
=
c(C2O24-)·c(H+) c(HC2O- 4 )
,
用
曲
线
②
与
曲
线
③
的
交
点
数
据
计
算
,
c(HC2O- 4 )=c(C2O24-),该点的 pH=b=4.17,c(H+)=10-4.17mol/L,代入公
式,得 Ka2(H2C2O4)=c(H+)=10-4.17,pKa2(H2C2O4)=-lg 10-4.17=4.17,B
√D.a、c 两点 c(H+)相等
上一页
下一页
第8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3
解析:由题图可知 pH:b 点大于 a 点,所以溶液中的离子浓度 b 点大于 a 点,即导电能力 b 点强于 a 点,A 项错误;b 点和 c 点的温度相同,Kw 相 等,B 项错误;由题图中曲线的变化趋势知,a 点是 NaOH 溶液,c 点是氨 水,pH 相同时 c(NH3·H2O)远大于 c(NaOH),故消耗盐酸体积 Va<Vc,C 项 错误;a、c 两点的 pH 相同,则 c(H+)相等,D 项正确。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离子浓度对数曲线关系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离子浓度对数曲线关系1、两种一元碱MOH和ROH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MOH是一种弱碱B.在x点,c(M+)=c(R+)C.稀释前,c(ROH)=10c(MOH)D.稀释前MOH溶液和R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前者是后者的10倍2、室温时,1 mol·L-1的HA溶液和1 mol·L-1的HB溶液,起始时的体积均为V0,分别向两溶液中加水进行稀释,所得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M点溶液中c(A-)等于N点溶液中c(B-)B.HA的电离常数约为10-4C.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A和HA混合溶液的pH<7D.M、P两点的溶液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溶液中和,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P>M3、常温时,1 mol·L-1的HClO2和1 mol·L-1的HMnO4两种酸溶液,起始时的体积均为V0,分别向两溶液中加水进行稀释,稀释后溶液体积为V,所得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释前分别用1 mol·L-1的NaOH溶液中和,消耗的NaOH溶液体积:HMnO4>HClO2 B.在0≤pH≤5时,HMnO4溶液满足pH=lg VV0C.当稀释至pH均为3时,溶液中c(ClO2−)>c(MnO4−)D.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1的NaClO2和NaMnO4溶液的pH:NaMnO4>NaClO24、取0.1 mol·L-1的NaA和NaB两种盐溶液各1 L,分别通入0.02 mol CO2,发生反应:NaA +CO2+H2O=HA+NaHCO3、2NaB+CO2+H2O=2HB+Na2CO3,则1 L HA溶液和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溶液体积为V L时可能对应的曲线是( )A.X对应的是HA、Z对应的是HBB.Y对应的是HA、Z对应的是HBC.Z对应的是HA、X对应的是HBD.Z对应的是HA、Y对应的是HB5、若用AG表示溶液的酸度,AG的定义为AG=lgc(H+)c(OH-)。
高考化学总复习第八章利用“曲线”变化判断“粒子”浓度关系沉淀滴定法完美
7
8
解析
答案
2. 常温下,向 20.00 mL 0.100 0 mol· L -1的 (NH 4) 2SO 4溶液中逐滴加入
0.200 0 mol· L-1的NaOH溶液,溶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 + A.点 a 所示溶液中:c(NH+ )> c (SO )> c (OH )> c (H ) 4 4
+ + - B.点 b 所示溶液中:c(NH+ ) = c (Na )> c (H ) = c (OH ) 4
√
- + C.点 c 所示溶液中:c(SO2 H2O)+ 4 )+c(H )=c(NH3·
c(OH-)
- - + D.点 d 以后的溶液中可能出现:c(SO2 )> c (NH · H O)> c (OH )> c (NH 4 3 2 4 )
1
2
3
4
5
6
7
8
解析
答案
6.已知 H2A为二元弱酸。室温时,配制一组 c(H2A)+c(HA-)+c(A2-)=
0.10 mol· L-1的H2A和NaOH混合溶液,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
随pH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指定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
不正确的是
A.pH=7 的溶液中:c(Na+)>2c(A2-)
0.1 mol· L-1
C.在pH 3→6的过程中,主要发生反应HA-+
√
OH-===A2-+H2O
1 2 3 + 4 5+ 6 7 8-
-
解析
答案
8.常温下,将体积为 V1 的 0.100 0 mol· L-1 HCl 溶液逐滴加入到体积为 V2
2023届高考化学增分小专题:《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强化训练] 1.由下列物质所配成的 0.1 mol·L-1 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 确的是( ) A.NH4Cl:c(Cl-)>c(H+)>c(NH+ 4 )>c(OH-) B.Na2CO3:c(Na+)>c(CO23-)>c(HCO- 3 )>c(OH-)>c(H+) C.NaHCO3:c(Na+)>c(CO23-)>c(HCO- 3 )>c(OH-)>c(H+) D.(NH4)2SO4:c(NH+ 4 )>c(SO24-)>c(H+)>c(OH-)
题型二 不同溶液中同一离子浓度的比较 不同溶液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子对该离子的影响。 如在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①NH4Cl; ②CH3COONH4;③NH4HSO4,c(NH+ 4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③>①>②。
有 4 种混合溶液,分别由下列等体积的 0.1 mol·L-1 的两种溶液混合而成: ①CH3COONa 与 HCl;②CH3COONa 与 NaOH;③CH3COONa 与 NaCl;④CH3COONa 与 NaHCO3。下列各项排序中正确的是( )
>c(Cl-)>c(NH3·H2O)>c(OH-),故 B 正确;P 点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 铵、醋酸铵和醋酸,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 c(NH+ 4 )+c(NH3·H2O)=c(CH3COO-)+ c(CH3COOH)=2c(Cl-),存在电荷守恒 c(NH+ 4 )+c(H+)=c(CH3COO-)+c(Cl-)+ c(OH-),溶液呈酸性,则 c(H+)>c(OH-),c(NH+ 4 )<c(CH3COO-)+0.5c(NH+ 4 )+ 0.5c(NH3·H2O),即 0.5c(NH+ 4 )<c(CH3COO-)+0.5c(NH3·H2O),所以 c(NH+ 4 )<2c (CH3COO-)+c(NH3·H2O),故 C 错误;Q 点溶质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铵和醋酸, 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Cl-)=c(CH3COOH)+c(CH3COO-)、c(Cl-)=c(NH+ 4 )+ c(NH3·H2O)、c(CH3COOH)+c(CH3COO-)=c(NH+ 4 )+c(NH3·H2O),所以存在 2c(Cl-) =c(CH3COOH)+c(CH3COO-)+c(NH+ 4 )+c(NH3·H2O),故 D 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点题型14利用曲线变化判断粒子浓度关系离子平衡图像题是高考选择题的压轴题,具有较大难度。
图像类型主要有典型的pH-V图像、微粒的分布系数图像、对数图像等,考查的内容主要是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电离常数的计算和应用等。
其中图像中特殊点的分析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也是重点和难点。
精练一pH-V图像分析与应用1.(弱酸或弱碱的稀释曲线)某温度下,相同体积、相同pH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点导电能力比b点强B.b点的K w值大于c点C.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完全反应时,消耗盐酸体积V a>V cD.a、c两点c(H+)相等解析:选D。
由题图可知pH:b点大于a点,所以溶液中的离子浓度b点大于a点,即导电能力b点强于a点,A项错误;b点和c点的温度相同,K w相等,B项错误;由题图中曲线的变化趋势知,a点是NaOH溶液,c点是氨水,pH相同时c(NH3·H2O)远大于c(NaOH),故消耗盐酸体积V a<V c,C项错误;a、c两点的pH相同,则c(H+)相等,D项正确。
2.(酸碱中和反应曲线)常温下,用0.100 mol·L-1的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 0.100 mol·L-1的盐酸和0.100 mol·L-1的醋酸,得到两条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2B.两次滴定均可选择甲基橙或酚酞做指示剂C.分别达到B、E点时,反应消耗的n(CH3COOH)=n(HCl)D.以HA表示酸,当0 mL<V(NaOH)<20.00 mL时,图2对应混合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一定是c(A-)>c(Na+)>c(H+)>c(OH-)解析:选C。
0.100 mol·L-1盐酸的pH=1,0.100 mol·L-1醋酸的pH>1,A 项错误;甲基橙的变色范围是3.1~4.4、酚酞的变色范围是8.2~10.0,由图2中pH突变的范围(>6)可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滴定醋酸时,只能选择酚酞做指示剂,B项错误;B、E两点对应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均为a mL,所以反应消耗的n(CH3COOH)=n(HCl),C项正确;当0 mL<V(NaOH)<20.00 mL时,酸相对于碱来说是过量的,所得溶液是生成的盐和酸的混合物,假设当加入的氢氧化钠极少量时,生成了极少量的钠盐,剩余大量的酸,此时c(A-)>c(H+)>c(Na +)>c(OH-),D项错误。
精练二微粒的分布系数图像分析与应用3. (2021·济南二中高三检测)常温下,0.1 mol/L H2C2O4水溶液中存在H2C2O4、HC2O-4和C2O2-4三种形态的含碳粒子,用NaOH或HCl调节该溶液的pH,三种含碳粒子的分布系数δ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已知:a=1.35,b=4.17,K sp(CaC2O4)=2.3×10-9,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5时,溶液中主要含碳粒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2O2-4)>c(H2C2O4)>c(HC2O-4)B .已知p K a =-lg K a ,则p K a2(H 2C 2O 4)=4.17C .0.1 mol/L NaHC 2O 4溶液中:c (H +)=c (OH -)+2c (C 2O 2-4)-c (H 2C 2O 4)D .一定温度下往CaC 2O 4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CaCl 2固体,c (C 2O 2-4)减小,c (Ca 2+)不变解析:选B 。
H 2C 2O 4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H 2C 2O 4HC 2O -4+H +,HC 2O -4C 2O 2-4+H +,pH 减小(H +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pH 增大(H +浓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所以,pH 最小时,溶液中的含碳粒子主要是H 2C 2O 4,pH 最大时,溶液中的含碳粒子主要是C 2O 2-4,即曲线①代表H 2C 2O 4的分布系数,曲线②代表HC 2O -4的分布系数,曲线③代表C 2O 2-4的分布系数。
由题图可知,pH =5时,溶液中主要含碳粒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c (C 2O 2-4)>c (HC 2O -4)>c (H 2C 2O 4),A 项错误;K a2(H 2C 2O 4)=c (C 2O 2-4)·c (H +)c (HC 2O -4),用曲线②与曲线③的交点数据计算,c (HC 2O -4)=c (C 2O 2-4),该点的pH =b =4.17,c (H +)=10-4.17mol/L ,代入公式,得K a2(H 2C 2O 4)=c (H +)=10-4.17,p K a2(H 2C 2O 4)=-lg 10-4.17=4.17,B 项正确;0.1 mol/L NaHC 2O 4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c (H +)+c (Na +)=c (OH -)+2c (C 2O 2-4)+c (HC 2O -4)①,物料守恒c (Na +)=c (H 2C 2O 4)+c (HC 2O -4)+c (C 2O 2-4)②,①②联立,消掉c (Na +),得c (H +)=c (OH -)+c (C 2O 2-4)-c (H 2C 2O 4),C 项错误;CaC 2O 4饱和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CaC 2O 4(s)Ca 2+(aq)+C 2O 2-4(aq),加入少量CaCl 2固体,c (Ca 2+)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 (C 2O 2-4)减小,D 项错误。
4.(2020·高考全国卷Ⅰ,13,6分)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 0 mol ·L -1 的NaOH 溶液滴定 20.00 mL 未知浓度的二元酸H 2A 溶液。
溶液中,pH 、分布系数δ随滴加NaOH 溶液体积V NaOH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比如A 2-的分布系数:δ(A 2-)=⎦⎥⎤c (A 2-)c (H 2A)+c (HA -)+c (A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①代表δ(H2A),曲线②代表δ(HA-)B.H2A溶液的浓度为0.200 0 mol·L-1C.HA-的电离常数K a=1.0×10-2D.滴定终点时,溶液中c(Na+)<2c(A2-)+c(HA-)解析:选C。
由题图可知,加入40 mL NaOH溶液时达到滴定终点,又H2A 为二元酸,则H2A溶液的浓度为0.100 0 mol·L-1,没有加入NaOH溶液时,H2A 溶液的pH约为1.0,分析可知H2A第一步完全电离,曲线①代表δ(HA-),曲线②代表δ(A2-),A、B项错误;由题图可知,δ(HA-)=δ(A2-)即c(HA-)=c(A2-)时溶液pH=2.0,则K a(HA-)=c(H+)·c(A2-)c(HA-)=1.0×10-2,C项正确;滴定终点时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Na+、H+、A2-、HA-、OH-,根据电荷守恒有c(Na +)+c(H+)=2c(A2-)+c(HA-)+c(OH-),此时c(H+)<c(OH-),则c(Na+)>2c(A2-)+c(HA-),D项错误。
分布系数图像分析分布曲线指以pH为横坐标、分布系数(即组分的平衡浓度占总浓度的分数)为纵坐标的关系曲线。
一元弱酸(以CH3COOH为例) 二元弱酸(以草酸H2C2O4为例)K a=c(CH3COO-)·c(H+)c(CH3COOH)曲线交点c(CH3COO-)=c(CH3COOH),故K a=c(H+)=10-4.76K a1=c(HC2O-4)·c(H+)c(H2C2O4)A点:c(HC2O-4)=c(H2C2O4)故K a1=c(H+)=10-1.2;K a2=c(C2O2-4)·c(H+)c(HC2O-4)B点:c(C2O2-4)=c(HC2O-4),故K a2=c(H+)=10-4.2注:p K a为电离常数的负对数精练三对数图像分析与应用5.乙二胺(H2NCH2CH2NH2)是二元弱碱,在水中的电离原理类似于氨。
常温下,向乙二胺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的pH与相关离子浓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曲线T代表pH与lgc(H3NCH2CH2NH2+3)c(H2NCH2CH2NH+3)的变化关系B.乙二胺在水中第一步电离的电离方程式为H2NCH2CH2NH2+H2OH2NCH2CH2NH+3+OH-C.常温下,p K b2=-lg K b2=7.15D.(H3NCH2CH2NH3)Cl2溶液中c(H+)>c(OH-)解析:选A。
由曲线T、G上横坐标为0的点可分别求出乙二胺的电离常数K b1、K b2依次为10-4.07、10-7.15,乙二胺的第一步电离发生在pH 较大的溶液中,第二步电离则发生在pH 较小的溶液中,所以曲线T 代表乙二胺的第一步电离情况,即pH 与lg c (H 2NCH 2CH 2NH +3)c (H 2NCH 2CH 2NH 2)的变化关系,A 项错误,C 项正确;类似氨在水中的电离,乙二胺在水中的电离实质是结合水电离的氢离子,生成氢氧根离子,B 项正确;与NH 4Cl 的水解相似,(H 3NCH 2CH 2NH 3)Cl 2水解使溶液也呈弱酸性,D 项正确。
6.常温下将NaOH 溶液滴入己二酸(H 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 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K a2(H 2X)的数量级为10-6B .曲线N 表示pH 与lg c (HX -)c (H 2X)的变化关系 C .NaHX 溶液中c (H +)>c (OH -)D .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 (Na +)>c (HX -)>c (X 2-)>c (OH -)=c (H +)解析:选D 。
己二酸是二元弱酸,K a1=c (H +)·c (HX -)c (H 2X)、K a2=c (H +)·c (X 2-)c (HX -),K a1>K a2,当c (H +)相等时,c (HX -)c (H 2X)>c (X 2-)c (HX -),lg c (HX -)c (H 2X)>lg c (X 2-)c (HX -),故曲线M 表示pH 与lg c (X 2-)c (HX -)的变化关系,曲线N 表示pH 与lg c (HX -)c (H 2X)的变化关系,B 项正确;由K a2=c (H +)·c (X 2-)c (HX -)可推知lg c (X 2-)c (HX -)=lg K a2c (H +),由题给图像可知,lg c (X 2-)c (HX -)=0时,pH ≈5.37,故K a2=1×10-5.37,数量级为10-6,A 项正确;根据图像取点(0.6,5.0),K a1=c (HX -)·c (H +)c (H 2X)=100.6×10-5.0=10-4.4,所以HX -的水解常数为10-1410-4.4=10-9.6<K a2=10-5.37,即HX -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则NaHX 溶液显酸性,即c (H +)>c (OH -),C 项正确;由图像可知,溶液呈中性时,lg c (X 2-)c (HX -)>0,则c (X 2-)>c (HX -),D 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