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有哪些
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哪些?
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哪些?
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条件:土壤质量、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形地貌等是农业
区位的重要因素。
优质的土壤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而土地利用类型和地形地貌则会影响农业活动的实施和效
率。
2.气候条件:气候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包括降水、温度、
日照、风速等。
不同作物对气候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因此
适宜的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3.水资源:水是农业的基本要素,影响农业的灌溉、养殖、
种植等活动。
农业区位选择需要考虑水资源的可获得性和
利用效率。
4.劳动力与人口因素:农业的区位还与劳动力的可获得性和
人口密度有关。
足够的劳动力和适宜的农村人口分布对农
业生产和发展至关重要。
5.市场与交通因素:农业区位与市场的接近程度和交通条件
密切相关。
如果农产品远离市场或交通不便利,会增加运
输成本和时间,影响农产品的销售和运输。
6.政策支持与基础设施:政策支持和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也
是农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方面。
有差异的政策措施和农村基
础设施的建设会对农业生产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农业的区位选择,对农业生产的产量、品
质和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农业区域规划和发展应该综合考虑这些因素,以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目标。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农业生产是农村地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首先,自然因素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之一、自然因素包括土地、气候和水资源等。
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良好的土壤质量和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将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气候条件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比如日照、温度和降水等影响着种植作物的选择和产量。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缺水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进行。
其次,经济因素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区位因素。
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和劳动力等。
市场需求是农业生产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农产品的销售情况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
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将决定农产品的物流成本和销售范围,影响产品市场的开拓和销售渠道的选择。
劳动力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农村地区的人口数量和素质水平将影响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和质量。
再次,社会因素也对农业生产产生着重要影响。
社会因素包括政策扶持、科技进步和农村发展等。
政策扶持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国家对农业提供的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将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
科技进步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推动力,高新技术的应用将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农村发展是农业生产的良好环境,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水平将影响农业生产的进行。
综上所述,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自然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和效益。
因此,在农业发展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区位因素,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2022版高考湘教版地理课件-2-3-2-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C.珠江下游区
D.淮河下游区
(2)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
是( )
A.人均耕地多
B.农业劳动力多
C.复种指数高
D.淡水资源丰富
(3)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
A.出口数量扩大
B.运输成本上升
C.流通效率提高
D.储存难度增加
[信息解读] 第(1)题,读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 关系图可知,图中稻谷供需结余长江中游区与淮河下游区为 正值,说明是稻谷余粮区,B、D不合题意;黄河下游区与 珠江下游区为负值,根据我国气候的南北差异可知,北方黄 河下游区粮食作物主要种植小麦,且人口密集,故稻谷一直 难有结余,A排除;南方珠江下游区之前粮食作物主要种植 水稻,珠江三角洲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由于近些 年珠三角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快,占耕地多,生态退耕及农 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对高价值的农作物的需求增大等,使珠三 角稻谷粮食生产大幅下降,使稻谷一直难有结余,已不再成
(2)主导因素:指影响某种人类活动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也就 是说若没有这种因素,也就不会有该种人类活动在该区域分布的 可能。例如:新疆绿洲农业的主导因素是水源,西藏河谷农业的 主导因素是热量,城郊农业的主导因素是市场等。
(3)限制性因素:某种人类活动需要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 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满足,唯有某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 缺乏的条件就是限制性因素。特别要注意的是荒漠化、水土流失 等生态环境问题,各种气象灾害等也都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
2.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主要方面
变化特点
自然 __气__候__、地形、土壤、水__源___等。 因素
比较稳定
社会 经 济因
__市__场__、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 __科__技__等。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人类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知识点总结一、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改造——温室农业、梯田、施肥、灌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地租)市场决定着农业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条件(特别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展。
3、技术因素(育种、机械、化肥、农药)培育良种(高产、耐旱、耐寒、耐储存等品种):有利于扩大种植面积。
机械化: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施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农业的分类:①按生产对象可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和副业。
②按投入多少可分为: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集约化农业)。
③按产品用途可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1、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1)分布:东亚、东南亚、南亚季风区。
(2)区位条件:①气候: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②地形:河流下游平原或河口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利于耕作。
③劳动力:(属劳动密集型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利于精耕细作。
④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也有饮食习惯的影响。
(3)主要特点及原因:①小农经营。
原因:以家庭为单位,生产规模小。
②单产高,但商品率低。
原因: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多,自给为主。
③机械化水平低。
原因:经济水平低,体力劳动为主。
④水利工程量大。
原因:季风气候,水旱灾害频繁发生。
⑤科技水平低。
原因:种植历史悠久,传统经验丰富。
2、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俄罗斯等国,我国东北、西北有国营农场。
(2)主要品种:小麦、玉米(旱地作物,便于机械化生产)。
(3)区位条件:①自然条件: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耕地广阔,地广人稀(大规模经营的可能)。
②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发达,技术水平高。
③技术条件:机械化程度高。
(4)特点:①生产规模大;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商品率高。
农业的区位因素
主 要 区 位 因 素
指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符 合的所有因素(条件)。要求分 析某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即要求完整、全面地列出某地 发展农业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 素
自然因素:如气候、地形、 水源、土壤;社会经济因素: 如政策、科技、劳动力、市 场、交通等
主 导 因 素
如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 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 在特有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 的因素,也就是说,因为该因 如果没有这种地势低洼的地 素对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 形,而是地形平坦,当地的 种因素(或条件),就不可能有 农业生产可能就是水稻种植 该种农业在该区域的分布 业。因此,地形是珠江三角 洲基塘农业的主导因素
基础梳理:
1.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 ①热量 ②光照 ③地形 ④土地资源 ⑤水分
(2)社会经济因素 :
①市场:决定着农产品的 ②交通运输 ③政府决策
(3)农业技术经济因素: ①劳动力需求 ②技术装备 ③生产技术 )
.
④种植方式
⑤耕作制度(又称
农业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 响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适 土壤的酸碱性、肥力、土层的厚 宜生长的农作物(酸性土壤适宜 度、土壤的质地等都对农业生产 种茶树、柑橘;碱性土壤宜种 有影响 甜菜、沙棘、枸杞) 在年降水量少于250 mm的地区, 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 农业布局在有河湖水、地下水、 产的决定性因素 冰雪融水丰富的地方
A
C
D.一般情况下,图中各区位因素是相对不变的
下图中的甲、乙、丙三地是重要的农业区,完成(1)~(2)题。
(1)甲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A.全年高温、干湿季明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农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
农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农业区位论是指在农业生产和发展中,不同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和作用。
农业区位论是农业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它研究的范围包括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规律、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和人文因素以及如何合理利用资源等问题。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农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
一、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自然因素包括气候、水文、土地、地形等因素。
不同的自然条件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气候条件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非常大,不同气候条件下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也不同。
另外,水文条件也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缺水的地区往往难以进行灌溉农业,而水资源丰富的地区则更容易进行农业生产。
此外,土地质量和地形条件也会影响农业生产的效益和产量。
二、人文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人文因素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
不同的经济水平和政治制度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经济水平高的地区往往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用于农业生产,政治稳定的地区则更容易实现农业现代化。
此外,文化因素也会影响农业生产,不同地区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可能会影响到农民的生产行为和生活方式。
三、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规律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规律是指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差异。
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条件不同,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规律也有所不同。
例如,北方地区适合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而南方地区适合种植稻米、茶叶等作物。
此外,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方式也有所不同,有些地区采用传统的耕作方式,有些地区则采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
四、如何合理利用资源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资源,如土地、水资源、肥料等。
如何合理利用这些资源是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
例如,可以通过科学施肥和灌溉技术来提高土地的肥力和水分利用率。
此外,还可以通过农业机械化和信息化等手段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
农业区位论是研究不同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对于农业生产的影响和作用的重要分支。
在实际农业生产中,需要根据自然和人文因素以及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规律来制定科学的种植方案和生产计划,以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高产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的区位因素总结
农业的区位因素总结
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壤条件: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不同土壤的肥力、排水情况、酸碱度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
因此,区位相对较好的农业地区一般会有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2. 气候条件:气候对农业产出有重要影响。
合适的温度、降水和光照条件能够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例如,适宜的气候条件可以使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缩短,增加产量。
3. 水资源: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资源,特别是灌溉农业。
区位相对较好的农业地区可能有丰富的水资源,确保农作物的灌溉需求得到满足。
4. 地理要素:地理环境对农业产业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例如,海拔高度、地形起伏、土地利用等因素均会影响种植业、畜牧业等农业发展。
同时,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农产品的运输成本和速度,比如临近交通要道的农业地区可以更快更便捷地将产品运送到市场。
5. 市场需求和基础设施:农业的区位也受到市场需求和基础设施的影响。
农产品的生产需要便捷的交通网络、仓储设施和市场渠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产品能够及时运输到消费者手中。
因此,区位相对较好的农业地区一般会有完善的基
础设施和广阔的市场需求。
总而言之,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土壤条件、气候条件、水资源、地理要素、市场需求和基础设施等方面,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利用、改造 农技 良种、机械、化肥、农药等
------
喷灌 西北干旱地区(发展灌溉)—— 发展种植业
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是根据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各种养分, 配制成营养液,让花卉植物直接吸收,所以无土栽培 也称为营养液栽培或水培。它与土培相比,具有花多、 型大、味浓、色艳、花期长,节约养分、水分和劳力, 清洁、无杂草、病虫害少等优点。
第三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 素
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
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的活动。
水稻种植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副业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若四 地区调换一下类型,可行与否?为什么?
一、区位的概念:
所谓“区位”,包含两层含义: 一方面指该事物所在的位置; 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 的空间联系。
❖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2.152020年12月 15日星 期二5时11分4秒20.12.15
谢谢大家!
❖
生活中的辛苦阻挠不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20.12.1520.12.15Tuesday, December 15, 2020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5:11:0405:11:0405:1112/15/2020 5:11:04 AM
梯田
修建梯田有 没有限制?
土壤
无土栽培
下列农业生产活动是怎样利用和改造自然因素:
(1)江南丘陵茶园的喷灌。(改善水源) (2)塑料大棚栽种蔬菜。(调节阳光、温度、水 ) (3)云贵高原修筑梯田。(改造地形) (4)三江平原沼泽地排水发展种植业(。改造水分条件) (5)南方水稻田施用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6)西双版纳的多层人工经济林。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大小)、水源、土壤(1)地形条件:山区由于地表崎岖、土层较薄、耕地面积较少(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由于山区垂直地域差异显著,适合发展立体农业和多种经营;草原面积广阔、牧草茂盛、适合发展畜牧业;平原地区因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合发展种植业。
(注意特殊的地区: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是原始森林)气候条件:包括光照、热量、降水、气温日较差(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2)判断光照是否丰富,看云雾多少。
一般降水少、水汽少的地方云雾少、光照充足。
一种情况是:深居内陆、离海远、受海洋水汽影响小、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如:我国西北地区),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二种情况是:受高压控制降水少,光照充足。
三种情况是:处于湿润气流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光照条件较好。
四种情况是: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雾少、光照充足(如:青藏高原)。
光照不足的典型地区:西欧(因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各月降水均匀、云雾较大、光照不足,不适合发展种植业,适合多汁牧草生长而发展畜牧业);四川盆地(因气候湿润、地形闭塞、云雾较大、光照不足,是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云贵高原,云雾较大。
(3)热量是否丰富的判断依据:一是看纬度:低纬度地区或热带、亚热带地区热量丰富;中纬度地区或温带地区夏季热量丰富;高纬度地区终年寒冷,热量不足。
二是看海拔高度:同一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反之海拔低热量较丰富。
三是看地形对冷气流的阻挡情况: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度高,是因为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大巴山对冬季风的阻挡,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弱,加之地形闭塞,热量不容易散失。
(注意光照充足不一定热量丰富)(4)降水多少的判断:高压控制降水少,低压控制降水较多;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降水较多;离海远降水较少,离海近,一般降水较多;暖流增加湿润程度;寒流加剧干燥程度。
高三地理农业区位因素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三地理农业区位因素试题答案及解析1.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相比,图中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单位面积产量高B.水热条件好C.交通发达D.人均耕地面积大【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
该地区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大,人均耕地面积比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都大;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纬度低,水热条件好,经济发达,交通密集;技术水平高,单位面积产量高。
【2】城市Q某家具厂生产的实木家具销往全国许多地方,影响该厂布局的主要因素是()A.接近原料产地B.靠近消费市场C.廉价劳动力D.高素质的技术研究队伍【答案】A【解析】该地位于东北地区,有大面积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高,在该地区建家具厂,主要是靠近原料产地。
【考点】该题考查工农业的区位条件。
2.(22分)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马铃薯性喜温凉,生长期间的温度在13℃至22℃最为适宜,雨量要求播种期在15毫米以上,成熟期在130毫米以上;喜光,但发芽期要求黑暗;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沙壤土对马铃薯的生长最为有利;充足的肥料有利于提高其产量。
甲地区马铃薯属于北方一耕作区,5月播种,9月收获;乙地区属于西南垂直耕作区,3月播种,6月收获。
丙地区近年来实行稻田免耕、稻草覆盖新技术种植马铃薯,具体做法是在收割后的稻田里,直接播种马铃薯,然后用稻草均匀覆盖。
(1)说明稻草覆盖技术对马铃薯生长自然条件的改善作用。
(8分)新技术实施后,省去了翻耕、挖穴播种、除草等工序,每亩节省用工5~6个,土壤有机质从1.7%提高到2%,作物增产幅度达31.2%,人均增加产值1235元。
(2)分析采用新型种植方式如何促进了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6分)(3)依据上图中“2010年某市马铃薯价格生成与变化资料”,指出马铃薯从生产到消费的环节中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提出降低马铃薯零售价格的主要措施。
(8分)【答案】(1)保证马铃薯发芽期的黑暗环境;(2分)保持土壤温度;(2分)减少土壤水分蒸发;(2分)稻草腐烂后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
专题32:地理区位类综合题之农业区位分析(原卷版)-备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32 地理区位类综合题之农业区位分析【方法指导】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各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如下:(1)自然因素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一般说来,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其次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然后再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林业山地、丘陵地区畜牧业半干旱、干旱地区渔业湖泊、水库、沿海海域水稻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玉米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柑橘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苹果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3.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社会经济条件、科技条件等人文因素在不断变化,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技术、交通等因素的改进,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所示:自然要素地形基塘农业、鱼塘—台田农业、梯田农业、打坝淤地气候温室农业、大棚农业(气温)土壤改良土壤(盐碱地、红壤)、无土栽培水源灌溉农业、绿洲农业、农田水利工程人文要素市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市场地域扩大交通技术温室农业、大棚农业;机械化、水利化、良种化、化肥化4.经济快速发展,促使我国农业区位选择变化(1)经济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增,在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基础上,在远离城市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2)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3)经济发展也推动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的限制。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一. 重点、难点1. 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这是地理试题中常见的考点,大多是以材料分析或读图方式呈现,答题时要结合材料中提供的信息理清思路观点和结论,叙述力求符合图中提供的信息,又要符合地理学的基本原理,答题必须建立在对本题型知识的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正确无误。
2. 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影响水稻种植业的区位因素和亚洲水稻生产的特点。
二具体内容(一)农业生产活动1. 概念: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能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的产品的生产活动。
2. 特点:(1)地域性。
世界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不同所致。
(2)季节性和周期性。
自然因素尤其是气候因素随季节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
3. 投入与产出:(1)投入:①自然条件:光照、热量、水、地形、土壤等是农业生产的必要投入。
②生产资料:动植物、农具(提高生产效率)、化肥、农药(促进产出)等。
③劳动力。
④科学技术。
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
(2)产出:农产品。
①食用:粮食、果蔬、肉蛋等。
②工业原料:棉花、皮毛等。
4. 农业生产对象:动、植物。
5. 农业分类:(1)按生产对象分为①种植业:以植物为生产对象。
②畜牧业:以动物为生产对象。
③混合农业。
(2)按投入程度分为:①粗放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程度低。
②密集农业: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程度高。
(3)按产品用途为分类:①自给农业:以解决自己及家庭成员的食品供应为目的。
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②商品农业:以销售产品为目的。
主要分布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一些地区(二)农业区位选择1. 主要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
①地形:高度:平原适宜耕作业;山地适宜畜牧业。
坡度:大于25°不适合种植业。
②气候:光照、热量(温差)、水分。
③土壤:农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
④水源(2)社会经济因素:①市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②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
③国家政策:国家对农业的干预手段。
区位因素分析
区位因素分析〖主干知识整合〗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若是棉花种植,则可以加上棉花生长后期多晴天,有利于棉花采摘)地形: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棉花种植则突出:沙性土壤,排水性好)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湖泊或冰川融水、地下水充足),水源充足,灌溉便利2。
人文因素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附近有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场所)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为农业生产提供生产资料)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农业区,如我国的水稻种植业)其他:地广人稀土地广阔,土地租金低(适宜发展商品农业,如中国东北、美国中部平原)3。
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都有:雨热同期。
不利条件:多干旱和洪涝灾害.地中海式气候区发展农业有利的条件:光热充足.不利条件:雨热不同期。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特别像钢铁厂、化工厂等)2。
经济因素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科技:科技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为工业生产提供原料)历史:工业基础雄厚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3.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国家政策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4.环境因素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1。
区位因素(区位条件)
区位因素(区位条件)评析类(或者布局是否合理)回答此类问题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阐述;二要从对自然.社会.经济的发展三方面综合分析判断得出结论.主要涉及人文地理事物的布局因素: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线(点)、商业中心等。
分析的时候注意有利和不利的。
(一)、农业1、农业区位选择:①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地形地势地貌)、土壤、植被、水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人口数量、饮食习惯,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交通运输(商品农业、外向型农业)、科技(机械化、良种、水利、电气化,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即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减小。
在最适宜的地方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从而形成区域性或世界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劳动力(数量、素质)、工业基础(机械化、农药、化肥等)、政策2、如何分析某一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1.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2.从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等方面去分析;3.从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气候条件分段分析。
例如,试分析华北地区棉花生长的气候条件。
有利条件: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有利于棉花后期生长和收摘。
不利条件:播种期适逢春旱,灌溉水源不足。
3、农业区位的区域分析:A、灌溉农业区位分析典型地区: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分析自然区位因素:有利:①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④灌溉水源充足不利:①水资源短缺;②冬季受寒潮和暴风雪影响;③土壤的盐碱化等B、商品谷物农业我国典型地区:东北地区分析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②地形平坦开阔;③土壤肥沃;④水源充足。
(2)社会经济因素:①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②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③交通便利;④市场广阔;⑤工业比较发达;⑥国家政策扶持(3)不利:①热量不足;②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③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冻害的影响等。
2022高考地理农业相关知识点总结
1、农业区位因素(1)气候①热量:决定作物种类、产量、熟制a.热量充足,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单产高b.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甚至无法生长②温差:决定农产品产量、品质a.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农作物品质好b.气温日较差小,农作物的品质较差③气温a.春温:春播、发芽、开花时间b.夏温:生长快慢c.秋温:霜冻影响产量d.冬温:越冬作物病虫害④光照a.光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b.光照弱,不利于谷物的生长c.光照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热量不足d.植被茂盛,荫蔽性好,适合喜阴作物生长(人参、蘑菇)⑤风力:抗风能力弱的作物,注意防风和避风(台风、季风、盛行风带)⑥降水a.降水量适中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b.降水过少,干旱影响作物产量;降水过多,洪涝使作物减产甚至绝收⑦气象灾害:冻雨、寒潮、暴风雪、暴雨、台风、霜冻、干旱(2)地形①地形平坦有利于大规模耕作,大型机械化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②地形崎岖,地块狭小,只能使用小型机械③水热条件好的地区,如果地势起伏大,则可发展立体农业。
如果地势起伏小(<25°),适宜发展梯田④发展渔业需考虑水城面积,发展畜牧业需考虑草场、饲料,发展林业需考虑山地、丘陵的分布(3)土壤:土壤由空气、水、有机质、矿物质四部分组成,因此需要考虑土壤中的水分(湿度、温度)、土壤的透气性(如棉花宜种植在透气性好的沙质土壤中)、土壤肥力(有机质、矿物质含量高)。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适宜生长的农作物,酸性土壤适宜种茶树、柑橘;碱性土壤适宜种甜菜、沙棘、枸杞等(4)水源:既包括天然的河湖水、丰富的地下水、冰雪融水等,也包括水库等蓄水工程,是对降水的调节、补充(5)市场:市场需求量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6)交通运输:推动商品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7)政策:政策通过鼓励或限制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影响种植面积和农产品种类(8)劳动力:劳动力数量多少,劳动力价格、素质高低影响着产品成本和质量(9)科技①机械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②化肥提高了农业的产出③良种使单产量提高④冷藏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2、农业生产技术(1)覆砂的作用①减少表层土壤水分蒸发,利于保湿,减轻土壤次生盐渍化②表面粗糙,减少风力(流水)对土壤的侵蚀,利于保土保肥③减少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利于保温④砂石间隙大,渗水作用强,利于增湿,减轻土壤次生盐渍化⑤减小地表比热容,白天增温更快,夜晚降温更快,增大昼夜温差,有利于有机质、糖分的积累(2)覆草的作用①减少表层土壤水分蒸发,利于保湿,减轻土壤次生盐渍化②表面粗糙,减少风力(流水)对土壤的侵蚀,利于保土保肥③减少土壤与外界的热交换,调节地温(减少土壤辐射,在冬季(晚上)起保持地温作用,减少作物冻害;夏季降温)④滞留地表径流,延长下渗时间,利于增湿,减轻土壤次生盐渍化⑤腐烂后进入土壤,补充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引发病虫害⑥覆草会减少地面接收阳光,引发病虫害,抑制杂草生长,避免幼苗受到烈日的灼伤(3)覆膜的作用①减少表层土壤水分蒸发,利于保湿,减轻土壤次生盐渍化②减少风力(流水)对土壤的侵蚀,利于保土保肥③减少地面辐射,调节地温(减少土壤辐射,在冬季(晚上)起保持地温作用),减少作物冻害,促进作物提前上市④(银灰色)使近地面反射光增加,增加光效应,提高果品着色度⑤(黑色)膜有反光、压草的特性,抑制杂草生长和病虫害⑥(蓝色)在弱光照射条件下,透光率高于警通膜,在强光照射条件下,透光率低于普膜,保温性能良好(4)间作套种的作用a.套种: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行间,精种或移栽后季作物,使生长周期较长的农作物有足够的时间生长,得以成熟。
2022版优化方案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二习题:第三章第二节第1课时 农业区位因素 Word版含答案
其次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学习目标思维导图1.明确农业的概念,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
2.学会推断某地或某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3.明确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理解农业地域形成的深层缘由及其进展变化。
4.了解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
第1课时农业区位因素学问点农业区位因素[同学用书P54]1.自然条件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光照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打算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热量制约农作物的产量,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地形平原适宜进展种植业,山地适宜进展林牧业土地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水分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行缺少的原料,为动植物生存、生长输送养分物质,还影响到农业地域类型【思考】 1.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农业类型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1)东北平原农作物大都是一年一熟。
(2)我国南方红壤地区种植茶树。
提示:(1)热量。
(2)土壤。
2.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因素内容劳动力经济作物>粮食作物,水稻种植>小麦种植技术装备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强农业的专业化进程生产技术包括良种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把握、病虫害防治等种植方式如单作、间作、套作、混作、连作等耕作制度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三年五熟等3.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和农产品消费状况等。
(1)市场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打算着农产品的价格。
(2)市场需求对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影响越来越大。
【思考】 2.海南是我国有名的冬季蔬菜生产基地,山东寿光则以反季节蔬菜生产有名。
北京从山东与海南运蔬菜各有何优势和不足?提示:从山东调入——优势:距离近,新颖;不足:品种少。
从海南调入——优势:品种多;不足:距离远,保鲜技术要求高,可能会损坏较多。
[图表导读]读教材P61图3-13绿色农业,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绿色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有哪些?社会经济因素有哪些?技术因素有哪些?(2)自然因素对绿色农业生产的影响起打算性作用吗?为什么?(3)绿色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提示:(1)自然因素:热量、光照、地形、土地和水分等;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农产品消费状况等;技术因素: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