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疾病影像诊断

合集下载

《乳腺影像诊断》PPT课件

《乳腺影像诊断》PPT课件
MRI检查的不足之处在于价格昂贵,且检查结果受磁场均匀度和扫描序列的影响较 大。
核医学检查
核医学检查包括核素显像和功能 显像等,通过观察乳腺组织对放 射性物质的摄取和代谢变化,可
以辅助诊断乳腺病变。
核医学检查对于乳腺癌的早期发 现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价值, 尤其适用于无法触及肿块的乳腺
癌患者。
核医学检查的不足之处在于有放 射性物质的应用,且检查结果受 病变组织摄取放射性物质的能力
影响较大。
04
乳腺影像诊断病例分析
乳腺癌
乳腺癌概述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 肿瘤之一,早期发现和治疗 对于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至 关重要。乳腺影像诊断是乳 腺癌早期筛查和诊断的重要 手段。
乳腺癌影像表现
乳腺癌在乳腺X线摄影、超 声和MRI等影像学检查中常 表现为肿块、钙化、结构扭 曲等征象。通过分析这些影 像特征,可以初步判断肿块 的良恶性。
乳腺良性肿瘤影像表现
乳腺良性肿瘤在影像学检查中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形态 规则的肿块,有时伴随钙化。影像学检查有助于鉴别良性 肿瘤和恶性肿瘤。
乳腺良性肿瘤治疗与预后
乳腺良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大多数病例预 后良好。但仍需密切观察,及时发现恶变或复发的迹象。
其他乳腺疾病
其他乳腺疾病概述
除了乳腺癌、乳腺炎性疾病和良性肿瘤外,还有许多其他乳腺疾病,如乳腺增生症、乳房 囊肿等。这些疾病在影像学检查中也有各自的特征表现。
乳腺癌诊断流程
在疑似乳腺癌的情况下,医 生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结 果进行综合判断。病理学检 查是确诊乳腺癌的金标准, 可以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 除的方式获取组织样本。
乳腺癌治疗与预 后
乳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 、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 等。治疗的选择取决于患者 的病情、年龄、激素状态等 多种因素。乳腺癌的预后与 分期、病理类型、治疗方式 等因素有关。

乳腺影像诊断质量控制

乳腺影像诊断质量控制

乳腺影像诊断质量控制乳腺影像诊断质量控制介绍乳腺影像诊断是目前乳腺疾病检测和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准确的诊断结果对于乳腺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乳腺影像诊断的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需要进行质量控制,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控制指标乳腺影像诊断质量的控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重要指标:1. 图像分辨率乳腺影像的分辨率决定了影像中细小结构和异常病灶的可见程度。

应对影像设备的分辨率进行监测和质量控制,确保影像的清晰度和细节可见。

2. 图像噪声图像噪声是指在影像中出现的未知或随机的干扰信号,会干扰对细小结构的观察和诊断。

应对影像噪声进行定量度量和控制,减少其对诊断结果的影响。

3. 图像伪影图像伪影是由于操作技术、装置故障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图像异常,可能导致对异常病灶的误判。

应对图像伪影进行监测和控制,尽量减少其出现。

质量控制措施为了实现乳腺影像诊断质量的控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设备校准和维护及时对乳腺影像设备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图像的高质量输出。

2. 影像操作规范制定和执行乳腺影像操作规范,包括图像采集、处理和存储等环节,以确保操作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3. 人员培训和质量监测对乳腺影像诊断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建立质量监测机制,定期对诊断结果进行评估和验证,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的乳腺影像诊断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政策、程序和文件等,确保质量控制工作的有序开展。

乳腺影像诊断质量的控制是提高乳腺疾病早期发现和治疗的关键。

通过对影像设备、操作规范、人员培训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可以提高乳腺影像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乳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准确的影像学诊断与鉴别诊断对于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及其鉴别诊断要点,旨在提供更准确、可靠的临床解决方案。

一、乳腺癌的影像学诊断1. 乳腺超声乳腺超声是一种安全、无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发现乳腺内的肿块和异常结构。

在乳腺超声检查中,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界、回声形态等来判断是否为恶性肿瘤,进而进行鉴别诊断。

2. 乳腺X线摄影乳腺X线摄影是最常用的乳腺癌筛查方法之一。

在乳腺X线摄影检查中,医生可以观察乳腺组织内的密度变化、钙化灶等来鉴别乳腺癌。

此外,乳腺钼靶摄影、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等也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乳腺影像,提高乳腺癌的诊断准确性。

3. 乳腺磁共振成像(MRI)乳腺MRI是一种高分辨率、多平面、多序列、无辐射的成像技术。

它可以对乳腺组织进行全面评估,帮助医生发现乳腺内的异常信号,并提供更准确的乳腺癌诊断信息。

乳腺MRI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高风险人群以及特殊类型乳腺癌的筛查具有重要价值。

二、乳腺癌的鉴别诊断1. 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纤维腺瘤是女性乳腺常见的良性肿瘤。

在影像学上,乳腺纤维腺瘤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密度均匀,一般不伴有钙化灶。

与乳腺癌的区别主要在于病灶的形态和边界特点。

2. 乳腺囊性增生乳腺囊性增生是由于乳腺管腔扩张或囊肿形成引起的乳房结构异常。

乳腺囊性增生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囊性病变,边界清晰,内部透明度高,常见多发性病变。

与乳腺癌的鉴别主要在于病灶的性质和内部结构特点。

3. 乳腺炎乳腺炎是由于乳腺感染引起的乳房炎症,常见于哺乳期妇女。

乳腺炎在乳腺影像学上表现为局部乳房肿胀、增厚,乳腺梁增粗,常伴有炎性渗出物。

与乳腺癌的鉴别主要在于病灶的发生背景和临床表现特点。

4. 乳腺纤维腺病变乳腺纤维腺病变是乳腺内结缔组织增生所致的良性乳房病变,常见于40岁以上女性。

乳腺X线摄影检查和诊断共识

乳腺X线摄影检查和诊断共识

乳腺X线摄影是检测乳腺疾病的重要影像手段。

乳腺X线诊断除了需要医师掌握乳腺医学的基础和临床知识之外,还必须熟悉乳腺X线阅片程序、专用术语和报告规范。

为了使国内相关人员熟悉和掌握技术要点、诊断程序和质量控制原则,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学会乳腺学组专家几经讨论,达成以下共识。

乳腺X线摄影的应用范围乳腺X线摄影装置分为屏片系统和平板数字化系统。

屏片摄影机采用传统的模拟式乳腺成像,以胶片为成像载体。

平板数字化摄影机又称整板(或全野)数字化乳腺摄影机。

计算机放射摄影(computer radiology,CR)的放射剂量较高,且图像分辨率较低,故不推荐乳腺X 线摄影采用普通CR。

一、适应证诊断性乳腺摄影和筛查性乳腺摄影。

二、适用年龄及检查频次1.年龄低于25岁:一般不推荐行乳腺X线摄影。

2.年龄为25~ 35岁:临床检查怀疑为乳腺恶性病变。

3.年龄高于35岁:临床检查怀疑为乳腺良、恶性病变。

4.正常人群普查:36-40岁及55岁以上妇女每1.5-2.0年行乳腺X线摄影检查1次,高危人群检查周期可缩短为每年1次;41-54岁妇女每年建议行乳腺X线摄影1次。

三、最佳检查时间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检查尽量避开经前期。

最佳检查时间是月经来潮后7-10d。

绝经期妇女检查时间不做特殊要求。

四、一般禁忌证除非因为怀疑恶性钙化等特殊情形,且不能采用其他检查方式替代,孕妇通常不进行乳腺X线摄影检查。

6个月内准备妊娠的妇女也不宜行此检查。

乳腺X线摄影技术一、投照方位命名原则根据X线自X线管到成像物质的方向,结合人体解剖方位来确定。

应避免使用不规范的译名或概念含混的名称。

二、常规投照投照技师站位应在被检测乳腺的对侧。

常规投照体位包括头尾位和内外斜位,酌情可用侧位替代内外斜位。

1.头尾位:确定局限性病变的内外空间位置。

(1)摄影体位:受检者面对乳腺机,身体外转5°-10°,被检乳腺下缘置于检查台上。

检查台高度应调节至乳腺下缘转角处平面。

影像诊断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发展和应用

影像诊断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发展和应用

乳腺癌的多普勒血 流信号 明显不 同于正常乳腺组 瘤新生血管 网无法显示,对血供少的乳腺癌容易漏诊 。 织。彩色多普勒超声 因而被应用 于乳腺疾病 的诊 断。 超声造影是超声领域 的最 新发展 ,经外周静脉注射造 体 内的平均直径多在 2  ̄ 5 i a m,不能透过血管壁 它可通过频谱分析乳腺内的血 管数 目、分布情况及血 影剂 (
液界面可增 流速度等,以鉴别乳腺肿块的 良、恶性。其诊 断乳腺 进入组织问质 ),通过造影剂微气泡的气 一
癌的敏感性为 9 5 %,特异性为 9 7 %。 强血流多普勒信号 ,有助于充分显示肿瘤血管 , 突出
彩色多普勒显像包括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 C D F I ) 癌肿血管 的特征 ,有利于提高对乳腺 良、恶性肿瘤的 前有研究 报道,超声造影剂具有 “ 噬靶” 和彩色多普勒能量显像 ( C D P I ) 。C D F I 是指在二维图像 鉴别诊断。 目 的基 础上叠加彩色多普勒 ,显示乳腺 内部及周边的血 特性 ,类似 核素标记检查 ,可对某些组织或病变进行
能精确鉴别 囊性或实质病变 ,能提供致密型乳腺的诊 血流方 向,粗略估计血流速度 ,较能量图更加形象地 断信息。在超声图像 中,直径 <l m m 的微钙化是 x线 反映血流方 向。在一定程度上 弥补了二维超声 的不足 , 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征象 ,由于超声装置分辨能力和影 提供 了直观 、立体的形态学 和肿块血供 的三维模式特 像质量 的提高,超声对微钙化的检出率越来越 高。因 点,对乳腺 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流信号 ,判断病 灶内血管 丰富程度 ,并对病灶血流信 标记显示。因此 ,超声造影不仅利于定位诊断 ,而且 号进行多普勒取样 ,测量动脉血流频谱 ,易于探测肿 还可进行肿瘤靶向治疗 。因此 ,这一技术将有广阔的

乳腺疾病影像学诊断的比较分析

乳腺疾病影像学诊断的比较分析
US ,1 9 A 9 9,96 8 6 :4 .
id cdo ei [] Hyetn in 0 4 4 :85 . n u e bst J . p re s ,2 0 , 3 4 —6 y o
ie M [ 4 Da b rA , 1] us hA , n lc Hi k U.e . Th x d tv te s c n e t a1 e o i a ie s r s o c pt
乳 腺 疾病 作 为 一种 常 见病 、 多发 病 , 发 生 率 、 其 恶 变率 以及 发病 的年 轻化趋 势 正在 引起关 注 。 年来 , 近 乳 腺 癌发 病 率不 断 上升 , 已成 为危 害 女性 健 康 的恶 性肿 瘤之 一 。但 随着乳 腺疾病 的诊 断检 查水平 的不 断提高 以及对 肿 瘤综 合 治疗 方 法 的不 断 改进 , 腺 癌 的病死 乳 率 呈下 降趋 势 。彩色 多普勒 超声 检查 、 钼靶 x线 摄影 、 核磁 共振 成像 ( MRI 、 算 机断层 扫描 成像 ( T) )计 C 以及
ofn t a e t l r n e a d t e a to i a t p o e t s o y a a i e ir t o e a c n h n i x d n r p r i fh dr l zn e
d ma c n rvA g .Ox d tv t e s a d ia iesrs n [ ] M a a n hiNR ,Ve d o ,Run e M s 5
维普资讯
西部 医学 20 0 7年 7月 第 1 9卷 第 4 期
Me etC iaJ l 0 7Vo. 9No 4 dJW s hn ,uy2 0 , 11 , .
67 9
乳腺 疾 病 影像 学诊 断 的 比较 分 析 Biblioteka 孙 健 玮 述 综 宗绍 云 校 审

乳腺疾病影像学诊断

乳腺疾病影像学诊断
状或不规则型 , 边缘可有长短不等 、 粗细不均毛刺 。C 值 1— 0 u T 09 H ,
增强扫描 C T值 可增加 2 . 5 t 5- Hu” . 4 。
3 MRI 查 检
期 内随访可 见块影忽大 忽小 ; 乳房囊性 增生病 : 现为大小不等 的 表 圆形 、 圆形或 分叶状阴影 , 缘光滑 锐利 , 椭 边 密度均匀 ; 乳房慢性 炎 症: 表现为边缘模糊的不规则密度增 高影 ; 乳腺纤维瘤 : 表现为边缘 光滑 、锐利 的圆形 或椭 圆形阴影 ,密度常均匀 。有是肿瘤 可见 1
4 结语 与展 望
原位凝胶能够 以液体状态 自由加 载各种性 质的药物 , 以液体状态 给 药后 , 在用药部位立 即发生相转变 , 可有效 地延长药物在用药部位的 滞 留时 间, 具有 良好的顺应性和缓控释 能力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 待解决 , 首先 , 药物在制剂进人体 内到形成凝胶 期间 , 如果药液胶凝 过程太慢 , 聚合物仍 以液体形式存在 , 则药物 会很快地从溶液中扩散 出去 , 从而产生突释效应 。同时 , 胶凝过程对药物的稳定性不应产生 影响 。其次 , 原位凝胶一般需要较高 的聚合 物浓度以及一些非水溶
1 ()9 - . 48: 0 91
编辑/ 雅兰

经 验 交流 ・
乳腺疾病影像学诊 断
王一 晨 , 高志勇 海森 魏
( 内蒙 古 医 学院 第 四 附属 院影像 科 , 内蒙 古 包 头 0 4 3 ) 10 0
当前以影像学为主的诊 治技术有着重大的进展 , 使得乳腺疾病 的诊 断准确率得 到明显提高 , 甚至在未 出现肿瘤症状之前 已能做出 诊 断, 提供瘤组织周 围的解剖结构 , 有助于术前检查和术后随访 。

乳腺触诊成像影像诊断报告分级

乳腺触诊成像影像诊断报告分级
建议外科就诊
V
高度怀疑为恶性(约95%以上为恶性)
三维图峰值高,多峰,峰顶钝,基底宽,动态活动度差,二维图颜色黑色
建议外科就诊
VI
已经进行病理活检证实为恶性
\
建议外科就诊
三维图峰值低或较低,二维图颜色浅蓝色或黄色(多发)
建议3~6个月复查一次
B
良性疾病可能(约2%恶性可能),增生结节或脂肪瘤等
三维图峰值一般或较高,二维图颜色橙色或红色
建议3~6个月复查一次,或外科就诊
C
良性疾病可能(约2%恶性可能),乳腺纤维腺瘤等良性占位性病变
三维图峰值高,单峰,峰顶尖,基底一般或窄,动态活动度一般或好,二维图颜色黑色
建议外科就诊
IV
A
低度可疑恶性
三维图峰值较高,多峰,峰顶钝,基底一般或宽,动态活动度一般或好,二维图颜色红色
建议外科就诊,结果良性建议随访
B
中度可疑恶性
三维图峰值较高,多峰,峰顶分叶状,基底宽,动态活动度一般或差,二维图花生壳状,颜色红色
建议外科就诊
C
非典型恶性特征
三维图峰值高,单峰,峰顶钝,基底宽,动态活动度一般,二维图颜色黑色乳腺Biblioteka 诊成像影像诊断报告分级分级
解释
触诊成像影像特征
推荐处理
0
影像资料不全,需做进一步评估
\
建议结合临床触诊或其它影像检查
I
阴性,双乳(及腋下)未见异常
三维图及二维图未见异常
建议定期随访
II
考虑良性改变,比如生理期的乳腺增生或轻度增生
三维图峰值低,二维图颜色为浅蓝色
建议每年复查一次
III
A
良性疾病可能(约2%恶性可能),绝经后的乳腺增生,弥散性的乳腺增生等

☆乳腺疾病影像学诊断☆

☆乳腺疾病影像学诊断☆

• 增强扫描:常规应用,且需动态增强检查, 对比剂为Gd-DTPA,0.1~0.2mmol/kg,静 脉团注
CT检查
• • 能显示乳腺内的解剖结构 能发现较小的乳腺病变


能同时显示胸壁情况及腋窝淋巴结情况
作为钼靶X线摄影的补充
USG
• • • • • 可多角度扫查 能清晰显示乳腺内各层软组织及其内肿 块的形态 能分辨囊性肿块及实质性肿块 可显示腋窝淋巴结 对钙化灶不能显示
• 肿块
– 定位:位于乳腺哪个象限
– 大小
– 形态:圆形、卵圆形、分叶状、不规则形、 结构扭曲 – 边界:毛刺样、模糊的、小分叶 – 密度:高于周围正常乳腺组织
良恶性肿块鉴别诊断
• 形态:良性肿块呈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少见不 规则形及结构扭曲 • 边界:良性肿块边界清晰,无毛刺 • 密度:良性肿块密度可高于或低于周围组织 • 钙化:良性钙化呈粗大颗粒状或环形、爆米花状; 恶性钙化多呈簇状沙粒状钙化或分支状钙化
正常乳腺
乳腺疾病的基本CT表现
肿块:通过CT值的测量可判断肿块的囊变、出血、坏 死和钙化情况 增强扫描:良性肿瘤中等强化,恶性肿瘤明显强化 钙化 :良性病变钙化多较粗大,恶性病变多呈沙粒样 乳头内陷及局部皮肤增厚回缩:恶性肿瘤常见 乳腺后间隙消失及淋巴结增大:恶性肿瘤常见
第三节 疾病诊断
一、乳腺纤维腺瘤 ●最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 发病率占乳腺肿瘤的首位 ●多发于30岁以下,多发生于一侧
• 乳腺内不规则形肿块,可见沙粒状钙化 • 可显示邻近皮肤及胸壁改变 • 可显示内乳、胸肌间及腋窝淋巴结肿大 • 多用于乳腺癌术后复查,同时显示有无 肺转移、肝转移
左乳癌腋窝淋巴结转移
内乳淋巴结
• 钼靶:无法显示内乳淋巴结

乳腺疾病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乳腺疾病影像学诊断ppt课件

乳头位置应位于胸大肌下缘水平,而胸大肌位于
图像后缘,与垂直方向成25°-30°角。

MLO )
-
7
xx
X线钼靶摄影
乳腺压迫
原因:
使乳腺结构接近胶片,以减少几何模糊; 可减少散射,改善对比度; 因为受照射乳腺组织变薄、散射线减少,使辐
射剂量减少; 使乳房厚度及图像密度更均匀; 减少乳腺组织重叠以更好显示病变。
所以需要用可产生低能辐射的特殊X线管以达到高的 组织对比,从而显示乳腺密度的细微改变。 ❖ 乳腺X线摄影要求:
高空间分辨率—可辨认乳腺的细小结构 短曝光时间—以减少运动伪影
-
4
xx
钼靶摄影
常规摄影技术 轴位片(头足位 CC)
斜位片(MLO)
-
5
xx
X线钼靶摄影
乳腺X线摄影方位
体位要求:
轴位(CC位)
-

1
xx
主要内容
一、乳腺影像学 检查方法
四、常见疾病 诊断
二、乳腺正常解剖结 构及正常影像表现
三、基本病变表现
-
2
xx
一、乳腺影像学检查方法
乳腺疾病检查方法
乳腺的最佳检查时间 月经后1-2周
X线检查
超声检查
MRI检查
CT检查
-
3
xx
X线钼靶检查
❖ 乳腺X线摄影对于成像设备及成像质量都有严格要求。 ❖ 乳腺主要由脂肪组织构成,本身密度范围相对狭窄,
正常乳腺的解剖结构 ❖ 乳房由输乳管、腺叶、腺小叶、腺泡以及间质
(脂肪、纤维、血管及淋巴管等) ❖ 乳腺的结构
1、腺泡→腺小叶→腺叶→乳腺 2、腺泡→小叶内终未导管→小叶间导管→排乳管 →输乳窦→ 15~20条输乳管→乳头

乳腺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乳腺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乳腺常见疾病影像学诊断一、乳腺炎性疾病(一)急性乳腺炎(acute mastitis)急性乳腺炎常见于分泌期乳腺,特别是初产妇产后3~5周内。

病原菌常为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链球菌。

感染途径主要是病原菌从乳头皲裂处逆导管侵入。

急性乳腺炎病理改变从单纯炎症开始,到严重乳腺蜂窝组织炎,最后可形成乳腺脓肿。

临床表现为发病前有乳头皲裂现象,或有乳汁郁积,继而出现乳腺病变局部红、肿、热、痛与硬节。

全身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差、头痛发热,甚至寒战高热。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增高。

【影像学表现】X线:X线表现为乳腺内界限模糊片状致密影,皮肤增厚,皮下脂肪显示较乱,有过多淋巴管与血管阴影,并出现条索状结缔组织模糊影。

有时可伴有泥沙样钙化灶。

USG:乳腺失去正常结构声像图,炎症局部呈不均质点状或块状混合回声,其周围增厚,边缘不清。

皮肤也增厚。

【诊断、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根据产妇哺乳病史及局部、全身典型炎症表现,一般临床即可作出诊断。

影像学检查目在于了解有无脓肿并发与观察病变吸收情况。

乳腺炎易与炎性乳癌混淆,后者多在哺乳期外发生,边界不规则,第1 页常有浸润。

急性乳腺炎影像诊断首选超声。

B超不仅能准确判断病变部位、范围,而且操作非常便利,病情需要时可在床边检查。

(二)乳腺脓肿(abscess of breast)多数乳腺脓肿是继发于急性炎症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所致,少数乳腺脓肿源于囊肿感染。

脓肿可位于乳腺不同部位,常单发,也可多发。

脓肿局部波动感明显。

脓肿可向外破溃,亦可穿入乳管,自乳头排除脓液。

有时脓肿可破入乳腺与胸大肌之间疏松组织中,形成乳腺后脓肿。

【影像学表现】X线:X线表现为轮廓清晰锐利、密度增高类圆形或不规则阴影,中心部分无结构,周围水肿区密度淡。

在浅表形成脓肿时,临近皮肤增厚。

USG:乳腺内单发或多发边界清晰低声或无回声区,壁较厚,且不整齐。

病变后方回声增强。

【诊断、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根据急性乳腺炎现史与典型局部体征,结合影像学发现脓肿存在,即可确定诊断。

乳腺疾病影像诊断PPT

乳腺疾病影像诊断PPT
状影 3.囊性增生病(cystic hyperplasia):病理上包括囊肿、乳
管上皮增生、乳头状瘤或乳头状瘤病、腺管型腺病和 大汗腺样变五种病变。
一、乳腺增生症
年龄 <30岁,致密型乳腺 30~40岁结合临床症状 >40岁腺体较多,为乳腺增生
48

腺 体 增 生
48

腺 体 增 生
40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病变强化区域呈上升型
乳腺癌(breast carcinoma)X线表现
主要征象:
小于临床的肿块(mass) 局限致密浸润(focal density) 毛刺(spiculated) 恶性钙化(malignancy calcification)
乳腺癌X线表现
次要征象:
小线虫状、泥沙或针尖状、线样或分支 状钙化
诊断恶性钙化的依据
病变区内及其附近同时发现钙化,或仅 在病变区边缘发现钙化
沿乳导管方向密集分布的钙化等
仅少数粘液腺癌可表现为以粗大钙化为 主而酷似良性钙化


增、
厚毛
凹刺 陷、 、泥
乳 腺
边沙 缘样

浸钙
润化



左 乳 癌
分 叶 肿 块
毛 刺
浸润性导管癌,毛刺肿块
内陷
浸润性小叶癌,多中心病变
浸润性导管癌
DWI呈高信号
ADC图信号低,ADC值 为0.889 (x103mm2/s)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流出型
导管原位癌
T1WI
T2WI压脂
DWI
增强后期
MRS
增强曲mastitis) 慢性乳腺炎(chronic mastitis)和乳腺脓肿

乳腺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乳腺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

导管内乳状瘤
是起源于导管上皮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乳腺导管的 任何部位,最常见在乳晕附近的大导管内,可单发或 多发。常伴有导管扩张,管腔内可含血性液体。
临床多见于20岁以上妇女,40~49岁为发病高峰。乳头 溢液是本病的特征,溢液可为血性、浆液性及血性浆 液的混合性三种。临床检查一般不易发现肿块,有时 可扪及黄豆大小的结节状肿块,质柔软与皮肤无粘连。
乳腺常见疾病的X线诊断
乳腺的基本解剖
乳房由皮肤,乳腺及脂肪组织构成。纤维组织向深面 发出许多小分隔,将乳腺分成15-20个乳腺小叶, 以乳头为中心放射状排列。每叶有一乳管。每个小乳 管及其附近的若干腺泡构成乳腺的小叶,它是乳腺解 剖上的结构单元。一个乳房所含乳腺叶数是固定不变 的,而腺小叶数目和大小却可有很大差异。
在乳腺内有不同走向的结缔组织纤维束,连接于皮肤 与胸筋膜之间,称乳房悬韧带,对乳腺起支持作用。 当乳腺癌侵及乳房悬韧带时,结缔组织纤维纤维缩短, 牵引皮肤向内凹陷,致使皮肤表面出现多粒小凹类似 桔皮,临床上称为橘皮样变,此为乳腺癌的一种特殊 体征。
乳腺的X线类型
正常乳腺的X线表现,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随着人体不同生理 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乳腺腺体组织和脂肪组织的比例,不同年龄, 个体差异很大。国内乳腺分型大致分七种: (1)致密型 腺体致密,以青春期多见, (2)分叶型 各密实的大叶间分界清楚 (3)团块型 大小不一的团块阴影 (4)束带型 含脂肪结缔组织较多,腺体较少, 形成条索状阴影 (5)串珠型 腺体大部分退化,迂曲并增厚的导 管与脂肪形成对比,呈串珠状或小结节状影像 (6)萎缩型 腺体萎缩退化,被脂肪组织替代,显示若干条 索状结构及导管影 (7)消瘦型 乳腺组织过薄,未能显示内部结构。
乳腺囊肿
好发于30-50岁,患者常偶然发现。少数病例 因肿块部位表浅,皮肤可外凸。触诊为质地较 韧,肿块大小随月经周期变化较明显,月经来 潮前肿块增多增大,多发者常为双侧,绝经后 可自行缩小甚至消失。

乳腺疾病影像诊断ppt课件

乳腺疾病影像诊断ppt课件
3、增强扫描:急慢性乳腺炎呈轻到中度强化,脓肿呈环形强化,中心 无强化,若脓肿内有气体,则可见气液平面。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4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5
乳腺增生
• 乳腺组织在雌、孕激素周期性作用下发生增生与退化的过 程
• 常见于30-40岁女性,双侧发病 • 临床症状为乳房胀痛和乳腺内多发性肿块,症状常与月经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18
• 皮肤局限性凹陷、回缩 • 乳头内陷 • 血管迂曲增粗
多见于恶性肿瘤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19
皮肤及乳头改变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20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血管迂曲增粗
21
04 常见乳腺疾病影像诊 断
浸润型导管癌及Paget病 • 临床表现为乳腺肿块乳房疼痛、乳头回缩、溢液和溢血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35
X线表现
⑴直接征象: •肿块(大小、密度、形状、边缘) •钙化(可作为诊断乳腺癌的唯一阳性证据) •局限性浸润 ⑵间接征象: •皮肤增厚或局限性凹陷 •乳头内陷和漏斗征 •乳腺结构紊乱 •血运增加、血管增多 •腋窝淋巴结肿大
• 急性乳腺炎的病理改变从单纯炎症开始,到严重的乳腺蜂 窝组织炎,最后可形成乳腺脓肿。
• 临床表现为发病前有乳头皲裂现象,或有乳汁郁积,继而 出现乳腺病变局部的红、肿、热、痛和硬节。全身症状包 括乏力、食欲差、头痛发热,甚至寒战高热。外周血白细 胞计数增高。
精选编辑ppt「 让PPT设计简单起来!」
常见乳腺疾病影像诊断

培训---乳腺触诊成像技术操作及影像诊断

培训---乳腺触诊成像技术操作及影像诊断
➢ 触诊成像系统非常适合致密型乳腺检查,这 一点弥补了乳腺X线对于致密型乳腺透射不 够的缺陷
典型病例:导管内癌
患者,女,51岁,右乳头溢液就诊 病理:导管内癌
PI影像符合恶性肿瘤特征:
3D动态活动度差
2D呈褐色,硬度大,呈“花生壳”状
3D多峰,不规则,峰值高,硬度大, 峰顶呈“分叶状”,表面不光滑, 基底宽,边界不清
2D侵袭性分级
2D边界为圆形或椭圆形, 代表病灶边界规则
2D边界为不规则形状,代 表病灶边界不规则
2D动态分级
2D动态颜色分布不均,代表病灶 内部不均质,密度不均
2D动态颜色分布均匀,代表病灶 内部均质,密度均匀
3D峰值分级
峰值高,硬度大
峰值较高,硬度较大
峰值一般,硬度一般
峰值较低,硬度较小
峰值低,硬度小
特异性 71.6% 75.5% 57.6% 80.8% 66.4% 70.9% 66.7% 80.5%
P 0.000 0.000 0.001 0.000 0.001 0.000 0.000 0.000
触诊成像影像诊断要点
• 2D颜色和3D峰值,直接反映病灶硬度 • 3D峰顶形态 • 3D动态回放,反映病灶活动度 • 3D形状和2D边界形状 • 3D基底 • 2D动态
探头及微型压力传感器 触诊影像 探头触压扫描乳腺
触诊成像系统影像指标
3D图像
3D动态
2D图像
2D动态
2D影像特征
2D颜色代表硬度,颜 色越深硬度越大
2D边界形状代表病灶 边界是否规则
2D动态颜色分布情况代表病灶 的内部均质情况
2D颜色分级
褐色,硬度大
红色,硬度较大
橙色,硬度一般
黄色,硬度较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数字化术前定位技术,对外科不能触及 的乳腺微小病变和尚未形成肿块的簇状钙化 性亚临床乳腺癌,能够帮助外科医师选择适 当的手术切口位置和行径,进行准确无误的 乳房的区段切除和保乳手术。
影像与PACS系统连接后,还可实现联合会 诊讨论和远程医疗会诊。她的推出为乳腺X 线成像带来了一场革命,从而提高乳腺疾病 诊断的准确性。乳腺数字化X线检查与超声 检查相结合,是乳腺影像学检查最佳的黄金 组合。
根据其所用的乳腺钼靶摄影机所能提供的X 片,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分型方法。
四 基本病变影像表现
(一) 肿块
1.肿块的大小: 2.肿块的密度: 3.肿块的形态和边缘:
若患者终生未生育,则此形态可保持到更年期 以后。临床上采用的“ 正常X线表现”标准, 是参考我国大部分妇女的乳腺X线形态而定。
对于每一位患者来说,双侧乳腺的X线表现应是 大致对称。
因此,摄取患者双侧乳腺不同角度的X线片(如 侧位、轴位、斜位等)作对比,有较大的临床 参考价值。
乳头
位于锥形乳腺的 中央。大小随年龄,乳房发 育及经产情况而易。乳头因平滑肌控制。在 X线片上可能成勃起状态,扁平形或甚至稍 有内陷而无任何病理意义。在顶端因为有乳 腺导管开口。可能 显示轮廓不整齐,有小的 切迹。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是诊断技术的研究重点, 影像学检查是乳腺微小病变早期发现的关键。 乳腺数字化X线检查是迄今公认的乳腺疾病 的首选检查方法,尤其对表现为单纯微钙化 的导管内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一 乳腺X线检查技术
1、侧位、轴位、侧斜位 局部加压像或放大摄影 2、乳腺导管造影
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
乳晕
乳晕成盘状,位于乳头四周.大小随乳房发育 及生产情况而异。 正位,乳头内外侧乳晕是等距 侧位,乳头上下的乳晕是等距的。
X线片上,乳晕区的皮肤厚度约为0.1-0.5cm, 比乳房其他部分的皮肤稍厚,
与乳房下方反折处皮肤厚度大致相同或者略厚。
皮肤
老年患者因皮肤随年龄而渐萎缩,故亦 显示较薄,一般正常的皮肤厚度在1M M之间。确定皮肤有无病理性增厚或者 萎缩,最好是以同侧乳晕或乳房下方反 折处为准。或与对侧同部位作比较。
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
层次分明 细微结构显示良好 捕捉到对乳腺癌具有诊断意义的微小
钙化灶。 发现小于2mm的早期癌性肿块; 发现小于0.1mm大小的恶性钙化灶, 比临床手检提前1~3年发现乳腺癌。
乳腺正常X线表现
乳腺的胚胎发生发育及解剖
乳腺的血 液Βιβλιοθήκη 淋巴乳腺结构随年龄、月经周期、妊娠和泌乳而变化.
泌乳停止后的乳腺
泌乳停止后,腺体组织退化,但导管和 腺泡不能再恢复到孕前状态。腺泡导管 系统退化的两个主要过程是上皮细胞体 积减小和细胞数量减少。
到50岁左右血管和导管周的弹性纤维变 性,间质也是如此。
绝经后乳腺的变化,绝经后乳腺小叶和 导管进行性萎缩,脂肪组织取代腺组织 保留少量导管,间质内的细胞明显减少, 胶原纤维也减少。
乳腺疾病影像学诊断
乳腺鉬靶X线摄影 (MAMMOGRAPHY)
US (ULTRASOUND)
CT和MRI
乳腺的解剖
位置:2-7肋间;内缘:在胸骨旁;外缘达腋中线; 成年女性呈半球形;两侧基本对称;分上下内 外四个象限;主要由实质和间质组成.由间质 分隔成15-20个腺叶.
乳腺的血液供给
新生儿有输乳管而无腺泡。
青春期乳腺内导管出现小分支,此时乳腺轻度增 大是由于结缔组织间质和脂肪的增多.
青春期之后,在卵巢雌激素的作用下导管分支, 其末端为多角形细胞组成的圆形团块,这就是潜 在的腺泡。
妊娠期和哺乳期乳腺,妊娠期胎盘激素和母体激 素分泌量增高,导管分支增多并增长,分泌性腺 泡增多并随着乳汁的合成与分泌而增大,腔内充 满乳汁。间质中的脂肪组织则随之减少,乳腺的 血液流量也增大。乳汁分泌也使腺泡膨胀。
二 正常女性乳腺的X线表现
1.乳头 2.乳晕 3.皮肤 4.皮下脂肪 5.悬吊韧带 6.乳腺导管 7.乳腺腺体
8.乳后脂肪线 9.腋部淋巴结 10.血管
正常女性乳腺的X线表现
正常女性乳腺X片图像组成: 腺体、导管、脂肪、纤维组织、淋巴和血管、乳
头、皮肤等组成。 其中腺体、导管、脂肪等的临床意义较大。 相互间的比例和分布情况,随着患者的年龄、乳
腺体与血管
腺体 X线片上腺体影像,实质上是由许多小叶及其 周围纤维组织间质融合而成的片状阴影,其 边缘多较模糊。
血管 X线片上在乳腺上部的皮下脂肪层多能见到静 脉阴影。一般左右两侧大致等粗 。
正 常 解 剖
正 常 解 剖
三 乳腺分型
缺乏理想的分型标准:
女性正常乳腺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存在着许多外界干扰因素; 不少学者从其本人所积累的临床经验出发,
腺发育、经产次数、月经周期、妊娠、哺乳、流 产次数和营养状况等因素而不同。
正常妇女乳腺X线片投影呈圆锥形,其底部位于胸 壁上,锥形顶部为乳头。
大部分乳腺导管无法发现,只有个别可见扇形 排列的导管阴影。
随着年龄增长,皮下脂肪层的阴影逐渐地增厚, 腺体内的脂肪颗粒增多。
致密型乳腺形态,可持续到妊娠和哺乳以后才 开始有改变。
皮下脂肪层
介于皮肤与皮下浅筋膜层之间。X线表现为 较透亮阴影,其中可见少许纤细而密度较淡 的线样影,交织成网。
此为在脂肪层间的纤维间隔和小血管影。 (皮下浅静脉 悬吊韧带阴影)
悬吊韧带
COOPER‘S韧带
乳导管
正常有15—20支乳导管,开口于乳头,以 放射状,向乳腺深部走行,止于腺泡。在X 线片上多能见到大导管 。
胸廓内A的分支,胸外侧A的乳房外侧支,第 3-7肋间后A的分支.V分深浅两组.
乳腺的淋巴引流
淋巴管很丰富,仅有流出道,无流入道.首先 引流到乳晕下淋巴丛,75%以上的淋巴引流 至腋淋巴结,其它引流的途经包括锁骨上\锁 骨下和胸骨旁淋巴结.当此途经发生梗阻时, 易发生淋巴逆流.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 近年来出现了“发病率不断升高、死亡率不 断升高、治疗费用不断升高”的三高现象, 发病率趋向年轻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