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系的分类、传动比、及相关计算
《机械原理》 轮系的传动比
![《机械原理》 轮系的传动比](https://img.taocdn.com/s3/m/4acf73965901020207409cc4.png)
原周转轮系角速度
1 2
3
H
转化轮系中的角速度
1H 1 H 2H 2 H
3H 3 H
HH H H 0
2.传动比计算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根据定轴轮系传动比的公式,可写出转化轮系传动比
iH
13
i1H3
1H 3H
1 H 3 H
z2z3 z1 z 2
z3 z1
“-”号表示在转化机构中1H
z3 z1
2.2 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1.周转轮系的组成与类型 2.传动比计算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3.注意事项 4.计算实例
例1 已知:双排外啮合行星轮系
z1 100, z2 101, z2 100, z3 99
求:传动比 iH1
解:
i1H3
1H
H 3
1 3
H H
z2 z3 z1 z2
第7章 轮系
1 轮系的类型 2 轮系的传动比 3 轮系的功能 4 轮系的设计 5 其他类型的行星传动简介
第7章 轮系
2 轮系的传动比
2.1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2.2 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2.3 混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2.1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1.传动比大小的计算 2.主、从动轮转向关系的确定
只起改变方向作用
称为惰轮
定 轴 轮 系 的 传 动 比
所 有 从 动 轮 齿 数 的 连 乘积 所 有 主 动 轮 齿 数 的 连 乘积
2.1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2 .传动比方向的确定
平面定轴轮系 所有齿轮均为直齿或斜齿圆柱齿轮,
可用(-1)m 来确定从动轮的转动方向。
m —— 外啮合的对数。
传动比为正,说明主、从动轮转向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1c00899b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9b.png)
运用上式求行星轮系传动比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nG、nK、nH必须是轴线之间互相平行或重合的相应齿轮的转速。 2)将nG、nK、nH的已知值代入公式时,必须代入其本身的正或负号。若假定其中
一轮转向为正号,则其他转向与其相同时为正,反之为负。 3)对于由锥齿轮组成的行星轮系,必须根据转化轮系中各轮的转向关系,在齿数
3
4ˊ
4
2ˊ
5
8
2
7 6
♥ 3)若轮系中,只有首末两轮轴线平行的定轴轮系,先用箭头逐对标注
转向,若首末两轮的转向相同传动比为正,反之为负。
3
45 1
2
6
7
首末两轮轴线平行的定轴轮系
1
2
2
3 4
5
6 7
4.惰轮 轮系中只改变首末轮的转向, 而不改变轮系传动比的齿轮。
1 3 2ˊ
3ˊ 4
含有惰轮的定 轴轮系
二.行星轮系传动比计算
转化轮系
1.转化轮系
如果给整个行星轮系加上一个绕轴线OH转动,大小为 nH而方向与nH相反的 公共转速(- nH)后,行星架H便固定不动,那么该轮系便成为一个假想的 定轴轮系。
行星轮系
转化轮系
2.啮合线图 作图顺序以行星轮为核心,至太阳轮为止。 “- -”——表示行星轮由行星支架支撑; “——”——表示两轮为啮合关系; “====”——表示两轮同轴并连成一体。
连乘积比之前冠以正负号。
4)iGKH ≠iGK iGKH —为转化轮系中G、K两轮的转速之比,其大小及正负号按定轴轮系传动比
的计算方法确定;
iGK —为行星轮系中由G、 K两轮的转速之比,其大小及正负号须按上式计算后
轮系
![轮系](https://img.taocdn.com/s3/m/aa6242f6284ac850ad0242f9.png)
i1H =1-(-99×101/100×100)=1.9999 iH1=n H / n 1 =1/i1H =0.5
表示行星架H与齿轮1的转向相同。
用画箭头法标出转化轮系中各构件的转向关系,如图所示。
29
例: 如图所示周转轮系。已知Z1=15, Z2=25, Z3=20, Z4=60,n1=200r/min, n4=50r/min ,且两太阳轮1、4 转向相反。试求行星架转速n H及行星轮转速n3。
2 O1 H
1
3
3
2
n 2
H
n
O
H
n
1
1
n 3 -n H
2
3
H 1
3 2
n3H = n 3-n H n2H = n 2-n H H n1H = n 1-n H
1
a) 原周转轮系
b) 原周转轮系的转化轮系
周转轮系及转化轮系中各构件的转速
构件名称 原来的转速
太阳轮1
n1
行星轮2
n2
太阳轮3
n3
行星架H
nH
转化轮系中的转速
n1H=n1-nH
n2H=n2-nH n3H=n3-n H nHH=nH-nH=0
18
2.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3/5)
转化轮系中,齿轮1对齿轮3的传动比
i1H3
n1H n3H
n1 nH n3 nH
z2 z3 z1 z2
一般表达式为 :
iG HKnnG K H H
n4
= n1 3000 i14 120
=25r/min, 转向如图
周转轮系的传动比(1/5)
5.3 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
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e628b0a5910ef12d2bf9e703.png)
齿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一、轮系的分类定轴轮系:传动时所有齿轮的几何轴线位置都固定不变。
行星轮系:传动时~齿轮g的轴线绕齿轮a、b及构件H的共同轴线转动。
齿轮g称为行星轮~齿轮a、b称为中心轮~H称为行星架。
定轴轮系行星轮系二、轮系的传动比轮系始端主动轮1与末端从动轮k的转速之比称为轮系的传动比~用i表示。
,n11i,,1k,nkk传动比的计算包括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
三、一对齿轮传动比的计算1、大小的计算,一对齿轮传动比等于主动齿轮的角速度与从动齿轮角速度的比值~亦等于两齿轮齿数的反比。
1,nz112i,,,12,nz2212、方向的判断,,正负号法: 1式中正负号表示两轮的转向相同或相反~仅适用于圆柱齿轮传动,平面齿轮传动,。
2,画箭头法:外啮合时方向相反,反向箭头,~内啮合时方向相同,同向箭头,。
锥齿轮同时指向节点或同时背离节点。
蜗杆传动的转向也只能用画箭头法来表示。
外啮合内啮合锥齿轮蜗杆传动四、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1、大小的计算,图示轮系中~齿轮1为主动轮~齿轮5为末端从动轮~下面讨论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2m 这个公式计算出的仅是定轴轮系传动比的大小~方向则可采用,,1,法或画箭头法慈范ā?/span>2、方向的判断,m 1,,,1,法:只适用于圆柱齿轮所组成的定轴轮系。
m表示外啮合齿轮的对数。
2,画箭头法:先画出主动轮的转向箭头~根据一对齿轮传动转向的箭头表示法~依次画出各轮的转向。
它是确定定轴轮系从动轮转向的普遍适用的方法。
3、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通式,上述结论可适用于任何轮系。
设轮,为始端主动轮~轮k为末端从动轮~则轮系传动比大小的计算公式为:n从动轮齿数连乘积1i,,1kn主动轮齿数连乘积k对于转向的判断有两种情况:1,当齿轮都是圆柱齿轮且各轴线平行时~从动轮的转向不是相同就是相反~m此时可采用,,1,法。
n从动轮齿数连乘积m1,,,i(1)1kn主动轮齿数连乘积k32,若轮系中有圆锥齿轮传动或蜗杆蜗轮传动时~则可采用画箭头法。
轮系的分类、传动比、及相关计算
![轮系的分类、传动比、及相关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42937e99daef5ef7ba0d3c6f.png)
加-ωH
构件 原来的转速 1 n1 2 n2 3 n3
转化轮系中的转速 n1H=n1-nH n2H=n2-nH n3H=n3-nH
“-”表示在 转化轮系中齿轮 1和3的转向n1H、 n3H相反,并不
H
nH
nHH=nH-nH=0
H z 2 z3 n1 n1 nH H i13 H n3 n3 nH z1 z2
例3、空间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
已知轮系中各轮齿数为z1=48,z2=48,z2’=18,z3=24, n1=250r/min,n3= 100r/min ,转向如图中实线箭头所示。 试求系杆的转速nH的大小及方向。 解: 划箭头得,转化轮系中 齿轮1、3的转向相反。
z 2 z3 n1 nH ' n3 nH z1 z2
如图所示为滚齿机差动传动机构。已知齿轮1、2、3的齿 数为Z1=Z2=Z3=30,蜗杆4为单头(左旋),蜗轮5的齿数为 Z5=30。当离合器M1、M2接合时,齿轮3的转向如图所示(分齿 运动),转速n3=100rpm;蜗杆4顺时针方向回转(附加运动), 转速n4=2rpm。试求此时齿轮1传给工作台的转速n1。
n1 100 1 z 2 z3 ( 1 ) 2.5 n3 z1 z2 40 n4 nH 1 z5 z6 ( 1 ) 2.5 n6 nH z4 z5 n3 n4 , n6 0
联立求解,得:
i1H
n1 8.75 nH
例题03
在图示轮系中 ,已知Z1=17,Z2=20,Z3=85,Z4=18, Z5=24,Z6=21,Z7=63,求: (1)当n1=10001r/min,n4=10000r/min时,np=? (2)当n1=n4时,np=? (3)当n1=10000r/min,n4=10001r/min时,np=? 解:
行星齿轮传动比分析与计算
![行星齿轮传动比分析与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c0728a826294dd88d1d26b0f.png)
行星齿轮传动比分析与计算一、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一)行星轮系的分类若轮系中,至少有一个齿轮的几何轴线不固定,而绕其它齿轮的固定几何轴线回转,则称为行星轮系。
行星轮系的组成:行星轮、行星架(系杆)、太阳轮 (二)行星轮系传动比的计算以差动轮系为例(反转法) 转化机构(定轴轮系) T 的机构1234差动轮系:2个运动行星轮系:,对于行量轮系:H H W W W -=111W H H W W W -=222W H H W W W -=333W 0=-=H H H H W W W H W 13313113)1(Z Z W W W W W W i H HH H H⋅'-=--==03=W 1310Z Z W W W H H-=--11311+==Z Z W W i H H )(z f W W W W W W iH B H A H BH A HAB=--==0=B W∴∴例12.2:图示为一大传动比的减速器,Z 1=100,Z 2=101,Z 2'=100,Z 3=99。
求:输入件H 对输出件1的传动比i H1解:1,3中心轮;2,2'行星轮;H 行星架 给整个机构(-W H )绕OO 轴转动∵W 3=0∴∴若Z 1=99行星轮系传动比是计算出来的,而不是判断出来的。
AHHA H H A H AB i W WW W W i -=-=--=110HAB AH i i -=1213223113)1('⋅⋅⋅-=--=Z Z Z Z W W W W i H HHH H Hi Z Z Z Z W W W 13213210'=--H H i Z Z Z Z W W 13213211'=+-HH i i 131100100991011⨯⨯-=100001001009910111111=⨯⨯-==HH i i 1001-=H i(三)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复合轮系:轮系中既含有定轴轮系又含有行星轮系,或是包含由几个基本行星轮系的复合轮系。
轮系传动比的定义及表达式
![轮系传动比的定义及表达式](https://img.taocdn.com/s3/m/9e43c73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e2.png)
轮系传动比的定义及表达式轮系传动比是指传动装置中各个轮系之间的速比关系。
它是描述传动效果的重要参数,能够决定传动装置的工作性能。
在不同的轮系传动中,轮系传动比的定义和表达式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就几种常见的轮系传动进行介绍。
1. 齿轮传动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的传动方式,其传动比由齿轮的齿数决定。
齿轮传动的传动比公式如下:传动比 = 输出轮的齿数 / 输入轮的齿数其中,输出轮指的是传动力或者动力由输入轮传递到输出轮的齿轮,输入轮是传动装置的起始点。
齿轮传动的传动比决定了输出轮每转一圈,输入轮需要转动多少圈。
2. 带传动带传动是一种采用带子或带帽来传递动力的传动方式。
带传动的传动比由输入轮和输出轮的直径确定。
传动比公式如下:传动比 = 输出轮直径 / 输入轮直径带传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噪音小。
但由于带子的弹性,会产生一定的滑动,导致传动效率较低。
3. 链传动链传动是一种采用链条来传递动力的传动方式。
链传动的传动比由输入轮和输出轮的齿轮齿数和链条的节距决定。
传动比公式如下:传动比 = 靠链条所传递的齿数之和 / 靠齿轮所传递的齿数之和链传动的优点是传动效率高、承载能力大、寿命长。
但由于链条的拉紧需要一定的力量,因此需要额外的张紧装置。
总结:轮系传动比是描述传动装置的重要参数,不同的传动方式有不同的传动比定义和表达式。
在齿轮传动中,传动比由齿轮的齿数决定;在带传动中,传动比由输出轮和输入轮的直径决定;在链传动中,传动比由链条所传递的齿数之和和齿轮所传递的齿数之和决定。
透过对传动比的准确计算,可以实现传动装置的设计和优化。
轮系传动比计算
![轮系传动比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464f3bd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e.png)
126§5-6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一、轮系的基本概念● 轮系:由一系列相互啮合的齿轮组成的传动系统; ● 轮系的分类: 定轴轮系: 所有齿轮轴线的位置固定不动; 周转轮系:至少有一个齿轮的轴线不固定; ● 定轴轮系的分类:平面定轴轮系:轴线平行; 空间定轴轮系:不一定平行;● 轮系的传动比:轮系中首、末两轮的角速度(或转速)之比,包括两轮的角速比的大小和转向关系。
传动比的大小:当首轮用“1”、末轮用“k ”表示时,其传动比的大小为: i 1k = ω1/ωk =n 1/n k 传动比的方向:首末两轮的转向关系。
相互啮合的两个齿轮的转向关系:二、平面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特点:●轮系由圆柱齿轮组成,轴线互相平行;●传动比有正负之分: 首末两轮转向相同为“+”,相反为“-”。
1、传动比大小设Ⅰ为输入轴,Ⅴ为输出轴; 各轮的齿数用Z 来表示;127角速度用ω表示;首先计算各对齿轮的传动比:所以:结论: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等于各对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其值等于各对齿轮的从动轮齿数的乘积与主动轮齿数的乘积之比; 2、传动比方向在计算传动比时,应计入传动比的符号: 首末两轮转向相同为“+”,相反为“-”。
(1)公式法式中:m 为外啮合圆柱齿轮的对数 举例:(2)箭头标注法采用直接在图中标注箭头的方法来确定首末两轮的转向,转向相同为“+”,相反为“-”。
举例:122112z z i ==ωω32223332z i z ωωωω'''===33434443z i z ωωωω'''===455445z z i ==ωω11211)1(--==k k m k k z z z z i ωω128三、空间定轴轮系的传动比特点:●轮系中包含有空间齿轮(如锥齿轮、蜗轮蜗杆、螺旋齿轮等); ●首末两轮的轴线不一定平行。
1 传动比的大小2 传动比的方向注意:只能采用箭头标注法,不能采用(-1)m 法判断。
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
![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c3742f6d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2.png)
轮系及其传动比计算1.轮系的类型和应用1.1轮系的分类根据轮系运转中各齿轮轴线的空间位置是否固定,可以将轮系分为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两种基本类型。
1)定轴轮系:轮系运转时,如果各齿轮轴线的位置都不固定,则称为定轴轮系(或称为普通轮系),可分为平行定轴轮系(各轮轴线相互平行)和空间定轴轮系(各轮轴线不相互平行,含圆锥齿轮、蜗轮蜗杆等)。
2)周转轮系:轮系运转时,至少有一个齿轮轴线的位置不固定,而是绕某一固定轴线回转,则称为周转轮系,其中绕动齿轮称为行星轮,轴线不动的中心轮称为太阳轮。
按自由度数目不同可分为差动轮系和行星轮系。
1.2轮系的功用1)实现相距较远的两轴之间的传动2)实现分路传动3)实现变速变向传动4)实现大速比或大功率传动5)实现运动的合成与分解2.轮系传动比的计算轮系传动比,是指轮系运动时其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角速度或转速之比。
它包括计算传动比的大小和确定输入轴与输出轴两者转向关系两方面内容。
2.1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设A表示输入轴,B表示输出轴,则一般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公式为:іAB=ωA/ωB=从A到B所有从动齿轮数连乘积/从A到B所有主动齿轮数连乘积平面定轴轮系和空间定轴轮系的传动比的大小均可用该式计算,但转向的确定有不同的方法。
2.1.1平面定轴轮系中的转向关系可用“+”、“-”号来表示,“+” 号表示转向相同、“-”号表示转向相反。
一对外啮合圆柱齿轮传动两轮的转向相反,其传动比前应加注“-”号;一对内啮合圆柱齿轮传动两轮的转向相同,其传动比前应加注“+”号。
设轮系中有m对外啮合齿轮,则在该式右侧的分式前应加注(-1)m。
若传动比的计算结果为正,则表示输入轴与输出轴的转向相同;若为负,则表示转向相反。
2.1.2空间定轴轮系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转向关系不能用上述方法来确定,而必须在机构简图上用画箭头的方法来表示。
1)对于圆锥齿轮传动,表示方向的箭头应该同时指向啮合点即箭头对箭头,或同时背离啮合点即箭尾对箭尾。
机械原理第五章 轮系
![机械原理第五章 轮系](https://img.taocdn.com/s3/m/f8b4ba7da58da0116d174947.png)
(1) z1 44, z2 40, z2 42, z3 42 (2) z1 100 , z2 101, z2 100 , z3 99 (3) z1 100 , z2 101, z2 100, z3 100
z2
z2
H
解:(1)
i1H3
n1 n3
nH nH
(1)2
z2 z3 z1z2
(1)3
z2 z4 z6 z1 z3 z5
30 40 120 60 30 40
2
i1H
n1 nH
1 i1H6
12 3
nH
n1 3
6.5
转/分
nH与 n1 同向
例9:图示小型起重机机构,已知 z1 53, z1 44, z2 48, z2 53, z3 58, z3 44, z4 87 ,一般工作情况下,5轴不转,动力由电机M 输入,带动滚筒N 转动;
H H
3 H (1)2 z1z2 1
0 H
z2 z3
上式表明,轮3的绝对角速度为0,但相对角速度不为0。
ω2=2ωH ω3=0
z2
z3
z1
铁锹
ωH
z3
z2 H
z1
z3
H z2 ωH
z1
例5:图示圆锥齿轮组成的轮系中,已知
z1 48, z2 48, z2 18, z3 24, n1 250 r/min , n3 100 r/min
(3) i1H 1 i1H3 1101 100 /100 100 1/100
结论:系杆转100圈时,轮1反向转1圈
iH1 1/ i1H 100
讨论:(1)行星轮系用少数几个齿轮,就可以获得很大的传动比,比定轴轮系要紧凑轻便很多,但当 传 动比很大时,效率很低。因此行星轮系常用于仪表机构,用来测量高速转动或作为精密微调机构。
轮系的分类传动比及相关计算讲解
![轮系的分类传动比及相关计算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399186b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ad.png)
轮系的分类传动比及相关计算讲解轮系是车辆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递给车轮以推动车辆行驶。
轮系可以根据不同的参数进行分类,传动比是轮系中的一个重要参数,而相关计算则可以用于设计和优化轮系。
1.按照传动方式分类:前驱轮系:是指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传递给前轮驱动的轮系,常见于前置发动机的前驱车辆。
后驱轮系:是指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传递给后轮驱动的轮系,常见于后置发动机的后驱车辆。
四驱轮系:是指发动机的动力通过传动轴同时传递给前轮和后轮驱动的轮系,常见于越野车和高性能跑车。
2.按照结构形式分类:直接驱动轮系:是指发动机的动力直接传递给车轮的轮系,其传动方式相对简单,但传动比较大,常见于低速载重车辆。
间接驱动轮系:是指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变速器、传动轴等部件传递给车轮的轮系,可以灵活调整传动比以适应不同的驾驶需求。
传动比:传动比是轮系中的一个重要参数,用于描述发动机输出转速和车轮转速之间的比值。
传动比的大小决定了车辆的加速性能、终速以及燃油经济性等。
传动比=车轮转速/发动机转速传动比的计算:传动比的计算可以根据不同的传动方式和结构形式进行。
1.直接驱动轮系的传动比计算:由于直接驱动轮系没有其他传动部件,传动比等于1,即车轮转速等于发动机转速。
2.间接驱动轮系的传动比计算:传动比等于变速器的传动比乘以传动轴的传动比。
传动比计算实例:假设辆车的变速器传动比为2.5,传动轴传动比为3.2,发动机转速为3000转/分钟,求车轮转速。
传动比=2.5*3.2=8相关计算:在轮系设计和优化中,常常需要进行一些相关计算,以满足特定的性能要求。
1.功率计算:根据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和传动效率,可以计算出轮系的输出功率。
输出功率=发动机输出功率*传动效率2.扭矩计算:根据发动机的输出扭矩和传动效率,可以计算出轮系的输出扭矩。
输出扭矩=发动机输出扭矩*传动效率3.速度计算:根据车轮转速和轮系的传动比,可以计算出车辆的行驶速度。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0a62471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ac.png)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是机械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传动比是指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的转速比或转矩比。
在定轴轮系中,主要有两种类型的齿轮传动:齿轮直传和齿轮级联传动。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两种类型的传动比计算方法。
1.齿轮直传的传动比计算:齿轮直传是指只有一对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传动方式。
在计算传动比之前,首先需要确定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模数、齿数和转速。
计算步骤如下:(1)计算传动比(i):传动比等于从动齿轮的齿数除以主动齿轮的齿数。
i=z2/z1,其中z1为主动齿轮齿数,z2为从动齿轮齿数。
(2)计算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N1和N2):转速等于齿数除以传动比。
N1=N2*i,其中N1为主动轮转速,N2为从动轮转速。
(3)计算传动比的反比(i'):传动比的反比等于主动轮的齿数除以从动轮的齿数。
i'=z1/z2,其中z1为主动齿轮齿数,z2为从动齿轮齿数。
(4)计算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矩(T1和T2):转矩等于反比乘以从动轮的转矩。
T1=T2*i',其中T1为主动轮转矩,T2为从动轮转矩。
2.齿轮级联传动的传动比计算:齿轮级联传动是指多对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按一定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的传动方式。
在计算传动比之前,需要先确定级联传动中各对齿轮的模数、齿数和转速。
计算步骤如下:(1) 计算总传动比(i):总传动比等于各级传动比之积。
i = i1 * i2 * ... * in,其中i1、i2、..、in分别为各级传动比。
(2)计算主动轮和从动轮的转速(N1和N2):转速等于总传动比除以各级传动比之一、N1=N2*i,其中N1为主动轮转速,N2为从动轮转速。
(3)计算总传动比的反比(i'):总传动比的反比等于各级传动比反比之积。
i'=i'1*i'2*...*i'n,其中i'1、i'2、..、i'n分别为各级传动比的反比。
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
![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15ce485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a5.png)
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
周转轮系(传动轮系)是指由两个或多个齿轮组成的传动装置,用于实现转矩和转速的变换。
在机械传动中,计算周转轮系的传动比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关于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及相关参考内容。
1. 传动比的定义:
传动比是指输入轴(或驱动轴)的转速与输出轴(或从动轴)的转速之间的比值。
根据不同的周转轮系类型和传动方式,传动比可以通过不同的计算公式来计算。
2. 计算方法:
(1)直线齿轮传动:对于直线齿轮传动,传动比等于从动轮
的齿数除以驱动轮的齿数。
传动比 = 从动轮的齿数 / 驱动轮的齿数
(2)斜齿轮传动:对于斜齿轮传动,传动比等于从动轮的齿
数除以驱动轮的齿数乘以斜齿轮的传动比。
传动比 = (从动轮的齿数 / 驱动轮的齿数) * 斜齿轮的传动比
(3)带传动:对于带传动,传动比等于从动轮的转速除以驱
动轮的转速。
传动比 = 从动轮的转速 / 驱动轮的转速
3. 相关参考内容:
(1)《机械设计手册(第3版)》中关于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和相关公式。
(2)《机械设计基础(第3版)》中关于直线齿轮传动、斜齿轮传动和带传动的传动比计算方法和实例。
(3)《机械工程设计手册(第4版)》中关于周转轮系传动比的计算和设计原则。
(4)《机械设计手册(第4版)》中关于各种传动方式的传动比计算方法和设计指导。
(5)机械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中关于传动比计算方法和应用的内容。
以上是关于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方法及相关参考内容的简要介绍。
通过合理计算和选择传动比,可以确保传动装置的性能和效率,满足各种工程需求。
机械设计基础第7章 轮系讲解
![机械设计基础第7章 轮系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7a4673cddccda38376bafe6.png)
§7-3 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
12
二、转化轮系
§7-3 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
13
三、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
既然转化轮系是一个定轴轮系,就可应用求 解定轴轮系传动比的方法,求出其中任意两个齿 轮的传动比来。根据传动比定义,转化轮系中齿 轮1与齿轮3的传动比为:
注意: i13是两轮真实的传动比;而i13H 是假想 的转化轮系中两轮的传动比。转化轮系是定轴轮 系,且其起始主动轮1与最末从动轮3轴线平行, 故由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公式可得:
这两个中心轮都能转动,所以齿轮1、2-2’、3和行
星架H组成一个差动轮系。剩下的齿轮3‘、4、5是一
解:个对定定轴轴轮系轮。系二者i合53' 在 一35起' 便- 构zz35'成一个复合3' 轮 系- zz。35' 5
(a)
对周转轮系
i1H3
1 -5 3 -5
-
z2z3 z1z 2 '
定,设外啮合的次数为m,则当m 为奇数时,两轮转向相反;m为偶
数时,两轮转向相同。
§7-1 轮系概述
5
轮系相对转向表达
方法之二——对各对齿轮标 注箭头
标注箭头的规则是:相 互啮合的齿轮,啮合点的线 速度相同。
画箭头的方法是一种普 遍适用的方法,无论轮系中 各轮轴线的相对位置如何, 采用这种方法都可以确定两 轮的相对转向。
解:首先按图所示规则,从轮2开始,顺次标出各啮合齿轮的转动方向。由 图可见,1、7二轮的轴线不平行,1、5二轮转向相反,2、5二轮转向 相同,故由公式得:
i15
n1 n5
(1)3
z2 z3z5 z1z2' z3'
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轮系的传动比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a9d03a2b336c1eb91b375d08.png)
4
Z3 Z1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资源库
例4-5 图示行星轮系中,已知z1 = 50、z2 = 30、z3 = 100,求传动 比i1H。
解:根据转化轮系法,齿轮1、3和行星架轴线相重合
由
i1H3 =
n1 n3
nH nH
=
z2 z3 z1 z2
=
z3 z1
即
i1H3
=
n1 nH 0 nH
(1)对于圆柱齿轮组成的定轴轮系确定传动比正负的方法: a.外啮合的次数; b.画箭头。
(2)当轮系中包含圆锥齿轮、蜗杆蜗轮时,传动比的计算仍用上 式计算,但各轮的转向必须画箭头确定。
a.当首末两轮轴线平行时,仍用正负表示两轮之间的关系。 b.当首末两轮轴线不平行时,不能用正负表示,只能依次画箭 头。
新 能 源 汽新车能技源术汽教车学技资术源教库学 资 源 库
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1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资源库
一、轮系的传动比
轮系中首末两轮的转速之比称为轮系的传动比,用iab表 示。
iab na / nb
轮系的传动比计算,包括计算传动比的大小和确定转向两 个内容。
二、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1.定轴轮系中齿轮传动方向的确定
i15
n1 n5
(1)3
z2 z3 z4 z5 z1z2 z3 z4
z2 z3z5 z1z2 z3
新能源汽车技术教学资源库
轮系传动比的一般表达式: n表示外啮合的次数。
i
n主 n从
(
1)n
各从动轮齿数的乘积 各主动轮齿数的乘积
齿轮4既是从动轮,又是主动轮,其存在不影响传动比,但改 变了外啮合的次数,称为过桥齿轮或惰轮。
27轮系类型与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27轮系类型与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5dce6745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a2.png)
i12i23i3'4i4'5
z2 z3 z4 z5 z1 z2 z3' z4'
z2z3z4z5 z1z2 z3'z4'
用箭头法标定各轮的转向
2 1
3
3‘ 4
4’ 5
知识小结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各对齿轮传动比的连乘积
机
械
=从动轮齿数积/主动轮齿数积
基
础
平面定轴轮系,首末两轮的转向取决于外啮合齿轮的对数。
机
齿轮系与减速器
械
基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础
一、学习任务
一、一对齿轮传动比的计算
机
械
基
础
二、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一、一对齿轮的传动比计算 1、一对外啮合平行齿轮的传动比计算
机 械
i12
n1 n2
=-
d2 d1
=-
z2 z1
基
础
一、一对齿轮的传动比计算
1、一对外啮合平行齿轮的传动比计算
i2'3
2 ' 3
z3 z2 '
1
1
3’
2’ 4
i34
3 ' 4
z4 , z3 '
i45
4 5
z5 z4
2
3
5
i15
i12 i2'3 i3'4 i45
1 2
2 3
'34'i4155
(1)3
பைடு நூலகம்
z2 z1
z3 z4 z5 z2 'z3'z4
5
二、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轮系传动比公式
![轮系传动比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8ecbeb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66.png)
轮系传动比公式
轮系传动比公式指的是计算轮系传动比的数学公式。
在机械传动中,轮系传动比是指轮系中某个轮齿数量比值的大小,也是轮系输出轴转速与输入轴转速的比值。
轮系传动比公式包括简单轮系传动比公式和复杂轮系传动比公式两种类型。
简单轮系传动比公式:
1. 对于平行轴齿轮传动:i = n2 / n1
其中,i为传动比,n2为输出轮齿数,n1为输入轮齿数。
2. 对于螺旋齿轮传动:i = tanα / tanβ
其中,α为螺旋角,β为压力角。
3. 对于斜齿轮传动:i = cosα / cosβ
其中,α为斜齿轮齿面与轴线夹角,β为传动轴与齿面所成夹角。
复杂轮系传动比公式:
对于复杂轮系传动,可以通过轮系的组合、分解,逐步计算传动比。
其中,一些常用的组合轮系传动比公式包括:
1. 并联轮系传动比公式:i = i1 x i2 x… xn
其中,i1、i2、… xn分别为并联轮系中各轮系的传动比。
2. 串联轮系传动比公式:i = i1 x i2 x… xn
其中,i1、i2、… xn分别为串联轮系中各轮系的传动比。
通过以上公式的计算,可以准确地计算出轮系传动比,为机械传动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轴轮系+周转轮系
周转轮系+周转轮系
混合轮系传动比计算步骤
问题:能否通过对整个轮系 加上一个公共角速度 (-ωH) 来计算轮系的传动比?
1)首先将各个基本轮系正确的区分出来;
2)分别列出计算各个基本轮系传动比的方程式;
3)找出各个基本轮系之间的联系; 4)将各基本轮系传动比方程式联立求解。
内啮合,齿轮1、 齿轮2转向相同
外啮合,齿轮 1、齿轮2转向 相反
外啮合
内啮合
3、定轴轮系传动比的确定
n2 n2' z3 n1 z2 i23 i12 n3 n3 z2' n2 z1
z5 n4 n3 n3’ z4 i45 i34 n5 z4 n4 n4 z‘ 3
n3
n n
H 1
H 3
n4
n4 z z 3 ( 1 )2 5 6 n4 450 rpm n6 z4 z5 4 n4 nH
n4的转向与n1相同。
1250 450 ( ) 17 n3 450 ( ) 9
空间周转轮系
定轴轮系
得:n3=26.47 与n1、n6同向
例题07
n1 nH 18 70 1.875 0 nH 28 24
n1 1 1.875 nH
i1H
n1 1 1.875 2.875 nH
例2、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
图示差动轮系中,设已知各轮齿数为Z1=15,Z2=25, Z2'=20,Z3=60;又n1=200r/min,n3=50r/min,当:(1)n1 与n3转向相同时;(2)n1与n3转向相反时,求系杆H的转速 nH的大小和方向。 H
iMH i9 12
n9 z z ( 1 )2 10 12 n12 z9 z11
24 24 12 8 6
例题 2、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在图示的轮系中。已知z1=20, z2 =40, z2’ =20, z3 =30, z3’ =20, z4=40,求轮系的速比 i14,并确定轴O1和轴O4的转
取 z2=68.0
例题06
在图示轮系中,各轮齿数Z1=32,Z2=34,Z2'=36,Z3=64, Z4=32,Z5=17,Z6=24,轴Ⅰ按图示方向以1250r/min的转速 回转,而轴VI按图示方向以600r/min的转速回转。试求轮3的 转速n3(在图中标出转向)。
z 2 z3 n1 nH 17 n3 nH z1 z2' 9
在图示的钟表传动示意图中,E为擒纵轮,N为发条盘,S、 M、及H分别为秒针、分针和时针。设Z1=72,Z2=12,Z3=64, Z4=8,Z5=60,Z6=8,Z7=60,Z8=6,Z9=8,Z10=24,Z11=6, Z12=24,求秒针与分针的传动比iSM及分针与时针的传动比iMH。
iSM
n6 2 z5 z3 i63 ( 1 ) n3 z6 z 4 60 64 60 88
轮系就转化成了一个定轴 轮系。 给整个轮系加一个与系杆H 转向相反,转速相同的运 动(-nH),周转轮系可转 化为定轴轮系。 在转化轮系中 系杆转速nHH=nH-nH=0; 中心轮1转速n1H=n1-nH 中心轮2转速n2H=n2-nH 行星轮转速n3H=n3-nH
反转法——周转轮系转化为定轴轮系
s 4 mm
16 1.562 mm 41
例题05
在图示自行车里程表的机构中,C为车轮轴。已知 Z1=17,Z3=23,Z4=19,Z4’=20,Z5=24。设轮胎受 压变形后使28in(英寸)的车轮的有效直径约为0.7m。 当车行一公里时,表上的指针要刚好回转一周,求 齿轮2的齿数。 解:车行一公里,C轴应转1000/0.7π周, 此时指针转一周。
向是相同还是相反?
例题 3、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在图示的轮系中,z1=16, z2=32, z3= 20, z4= 40, z5= 2(右旋蜗杆), z6= 40,若n1=800 r/min,求 蜗轮的转速n6并确定各轮 的转向。
顺时针方向
三、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
基本思路:
如果系杆H固定不动,周转
(1)np=0.25 (2)np=0
n1 n4 nP 4
(3)np= -0.25
例题04
图示车床尾座套筒的进给机构。手轮A为输入构件,带动套筒的螺杆A为输 出构件。A处于图示位置时,B作慢速进给,A处于与内齿轮4啮合位置时, B作快速退回。已知,z1=z2=z4=16,z3=25。单线螺杆B的螺距P=4mm。求 手轮转动一周时,螺杆慢速移动和快速退回的距离各为多少?
是表示它们的实 际转向n1、n3相 反!
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的一般公式
注意:运用时G、K、H 三个构件必须轴线平行。
H iGK
H nG nG nH 从G到K所有从动轮齿数的连乘 积 H nK nK nH 从G到K所有主动轮齿数的连乘 积
正、负号不能少,平面 轮系可用(-1)m确定, 空间轮系用画箭头确定。
iGK nG m 从G到K所有从动轮齿数的连乘 积 (1) nK 从G到K所有主动轮齿数的连乘 积
注意:(-1)m仅仅适用于平面
轮系,空间轮系的转向确定
必须用画箭头的方法表示。
如图,齿轮1的轴为运动 输入轴,蜗轮5的轴为运动输 出轴,空间轮系的转向关系 只能用画箭头表示!
例题 1、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
例3、空间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
已知轮系中各轮齿数为z1=48,z2=48,z2’=18,z3=24, n1=250r/min,n3= 100r/min ,转向如图中实线箭头所示。 试求系杆的转速nH的大小及方向。 解: 划箭头得,转化轮系中 齿轮1、3的转向相反。
z 2 z3 n1 nH ' n3 nH z1 z2
② 慢速移动时
n1 nH z2 z3 25 n3 nH z1 z2 16
n3 0
nH
16 n1 41
解:
n A n1
① 快速退回时 手轮A、齿轮
1和4、螺杆B联为一体,手轮 转动1周时,螺杆也转动1周。
nB nH
故,手轮转动1周时,螺杆转动 16/41周。
s 4mm 1 4 mm
n5 n5 20 23 1 1 nH n2 24 19 114
定轴轮系1、2中
n1 z2 z2 i12 n2 z1 17
则有 n1 n1 n2 z2 1000 ( ) ( 114 ) n5 n2 n5 17 0.7
1000 17 z2 67.78 114 0.7
例题01、电动卷扬机 在图示的电动卷扬机减速器中,各 轮齿数为z1=24,z2=52, z2’=21, z3=78 ,z3’=18,z4=30 , z5=78。 求传动比i1H。
H z 2 z3 n1 n1 nH 5278 解: ' H n3 n3 nH z1 z2 24 21
n3H
n1H
根据画箭头的 结果,添加负 号
此处负号表示n1H、 n3H转向相反!
此处负号表示n1、n3 转向相反 表明系杆H转向与 齿轮1转向相同,
250 nH 28 24 100 nH 48 18
n
HLeabharlann 50r / min四、 混合轮系及其传动比
混合轮系定义----由定轴轮系和周转轮系组成 的轮系,或几个单一周转轮系组成的轮系。
轮 系
主要内容:
一、轮系的分类 二、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 三、周转轮系及其转动比 四、混合轮系及其转动比
五、轮系的功用
重点和难点: 周转轮系和复合轮系及其传动比的计算
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中的符号问题 达到的技能:
各类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一、轮系的分类
定轴轮系——当轮系运转时,其各齿轮几何轴线的
位置均固定不动。
n4 nH 24 63 1 z5 z7 ( 1 ) 4 n7 nH z4 z6 18 21
z z n1 85 1 2 2 3 ( ) 5 n3 0.2n1 nH n3 z1 z2 17
nP=n7
n4 0.2n1 4 nP 0.2n1
此处正负号表示在转化 轮系(定轴轮系)中齿 轮G与齿轮K的转向关系。
例1、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
如图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z1=28,z2=18,z2’=24, z3=70。求传动比i1H。
n1H n1 nH 解: H 1 z 2 z3 i13 H ( 1 ) n3 n3 nH z1 z'2
从动齿轮齿数连乘积
惰轮
n1 n1 n2' n3' n4 i15 n5 n2 n3 n4 n5
3
z 2 z3 z 4 z5 ( 1 ) 惰轮的功用:改变运动 i12 i23i34 i45 z1 z 2' z3' z 4
方向,不改变传动比的 数值。
主动齿轮齿数连乘积
4、定轴轮系传动比确定的一般公式
n1 n1 nH 1 z 2 z3 解:i H ( 1 ) n3 n3 nH z1 z'2
H 13
① 当n1与n3转向相同时,有
200 nH 25 60 得:nH=75 r/min, 50 nH 15 20 与轮1同向。
② 当n1与n3转向相反时,有
200 nH 25 60 得:nH=-8.3r/min, 50 nH 15 20 与轮3同向。
差动轮系:F= 2
图b)所示机构自由度,图 中齿轮3固定
F 3 3 2 3 2 1
行星轮系:F= 1
3K-轮系
混合轮系轮系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