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割补法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_割补法教案
教案:初中数学——割补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割补法的概念和意义,能够运用割补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割补法的定义及基本原理。
2. 割补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割补法与其他几何方法的对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割补法的理解和运用。
2. 割补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割补法,让学生感受割补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2. 新课讲解:讲解割补法的定义、原理和操作步骤,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割补法。
3. 例题解析: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割补法解决问题,并总结割补法的应用规律。
4. 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割补法的掌握程度。
5. 拓展提升:引导学生思考割补法在其他几何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割补法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重要作用。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割补法。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割补法。
3. 分组合作,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对割补法的掌握程度。
2. 练习成果: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评估学生运用割补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互评:让学生互相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七、教学反思课后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割补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7 例析利用割补法解题题型 高中常用数学方法的介绍 例析 体验 练习
【学生版】例析利用割补法解题题型所谓割补法:就是将复杂的或不熟悉的几何图形转化为简单的熟悉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等)或几何体(如:柱体、锥体和球体);也就是把一个复杂长度、面积或体积的计算分割成若干个简单图形的有关计算或将一个不易求出长度、面积或体积的几何图形补足为较易计算的几何图形;例如,把曲边形割补成规则图形、把斜棱柱割补成直棱柱、把三棱柱补成平行六面体、把三棱锥补成三棱柱或平行六面体、把多面体切割成锥体(特别是三棱锥)、把不规则的几何体割补成规则的几何体,从而把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把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把复杂的转化为简单的、把不够直观的转化为直观易懂的。
一、“分割”非规则图形为规则图形几何图形或几何体的“分割”,即将已知的几何图形或几何体按照结论的要求,分割成若干个易求长度、面积或体积的几何图形或几何体。
例1、为测出所住小区的面积,某人进行了一些测量工作,所得数据如图所示,则小区的面积是( ) A .3+64 km 2B .3-64km 2C .6+34 km 2D .6-34km 2【提示】 【解析】 【评注】例2、如图是一个以A 1B 1C 1为底面的直三棱柱被一平面所截得到的几何体,截面为ABC ,已知A 1B 1=B 1C 1=2,∠A 1B 1C 1=90°,AA 1=4,BB 1=3,CC 1=2,求: (1)该几何体的体积; (2)截面ABC 的面积。
【提示】 【解析】二、将非规则图形“补形”规则图形几何图形或几何体的“补形”,即将已知的几何图形或几何体按照结论的要求,补全成若干个易求长度、面积或体积的几何图形或几何体。
例3、已知三棱锥A —BCD 的所有棱长都为2,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例4、如图,在直三棱柱A 1B 1C 1-ABC 中,∠BCA =90°,点E ,F 分别为AB ,AC 的中点, 若BC =CA =CC 1,则B 1E 与A 1F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三、几何体的“割补”几何体的割补,即将已知的几何体按照结论的要求,既要分割又要补全成若干个易求体积的几何体。
备战2024高考数学二轮复习讲义第3讲-割补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第3讲割补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割补法是数学中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主要分为割形与补行,是将复杂的,不规则的不易认识的几何体或几何图形,分割或补充成简单的、规则的、易于认识的几何体或图形,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割补法重在割与补,巧妙对几何体过几何图形实割与补,变整体的为局部,化不规则为规则,化陌生为熟悉,化抽象为直观。
割补法在立体几何中体现的主要的题型就是几何体的切等问题。
【应用一】割的思想在多面体的体积及几何体的内切球中的运用割的思想主要体现两种题型:一是求复杂几何体的体积、表面积等问题,此类问题通过割把复杂的几何体割成几个简单的几何体。
二是求几何体内切球的半径、体积等问题。
此类问题主要是通过球心与几何体的各点割成锥,然后运用等积法求半径。
【例1.1】已知一个三棱锥的所有棱长均为2,则该三棱锥的内切球的体积为________.【例1.2】【2020年新课标3卷理科】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为1,母线长为3,则该圆锥内半径最大的球的体积为_________.【思维提升】以三棱锥P -ABC 为例,求其内切球的半径.方法:等体积法,三棱锥P -ABC 体积等于内切球球心与四个面构成的四个三棱锥的体积之和;第一步:先求出四个表面的面积和整个锥体体积;第二步:设内切球的半径为r ,球心为O ,建立等式:V P -ABC =V O -ABC +V O -PAB +V O -PAC +V O -PBC ⇒V P -ABC =13△ABC ·r +13S△PAB·r +13S △PAC ·r +13S △PBC ·r =13(S △ABC +S △PAB +S △PAC +S △PBC )·r ;第三步:解出r =3V P -ABC S O -ABC +S O -PAB +S O -PAC +S O -PBC =3VS 表.秒杀公式(万能公式):r =3V S 表【例1.3】(2023·河北唐山·统考三模)(多选)《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提到底面为长方形的屋状的楔体(图示的五面体)EF ABCD -.底面长方形ABCD 中3BC =,4AB =,上棱长2EF =,且EF 平面ABCD ,高(即EF 到平面ABCD 的距离)为1,O 是底面的中心,则()A .EO 平面BCF【变式1.1】(2023·辽宁·辽宁实验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如图①,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 ===ABD △沿BD 折起,使得点A 到达点P 处(如图②),=PC P BCD -的内切球半径为______.【变式1.2】(2023·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校考模拟预测)已知一正四面体棱长为4,其内部放置有一正方体,且正方体可以在正四面体内部绕一点任意转动,则正方体在转动过程中占据的空间体积最大为__________.【变式1.3】(2022·江苏通州·高三期末)将正方形ABCD 沿对角线BD 折成直二面角A ′-BD -C ,设三棱锥A ′-BDC 的外接球和内切球的半径分别为r 1,r 2,球心分别为O 1,O 2.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则21r r =________;O 1O 2=__________.【应用二】补的思想在立体几何中几何体外接球中的应用解决球与其他几何体的切、接问题,关键在于仔细观察、分析,弄清相关元素的关系和数量关系,选准最佳角度作出截面(要使这个截面尽可能多地包含球、几何体的各种元素以及体现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达到空间问题平面化的目的.2.记住几个常用的结论:(1)正方体的棱长为a,球的半径为R.①对于正方体的外接球,2R;②对于正方体的内切球,2R=a;③对于球与正方体的各棱相切,2R.(2)在长方体的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分别为a,b,c,球的半径为R,则2R=.(3)正四面体的外接球与内切球的半径之比为3∶1.3.构造法在定几何体外接球球心中的应用(1)正四面体、三条侧棱两两垂直的正三棱锥、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三棱锥,可将三棱锥补形成长方体或正方体;(2)同一个顶点上的三条棱两两垂直的四面体、相对的棱相等的三棱锥,可将三棱锥补形成长方体或正方体;(3)若已知棱锥含有线面垂直关系,则可将棱锥补形成长方体或正方体;(4)若三棱锥的三个侧面两两垂直,则可将三棱锥补形成长方体或正方体【例2.1】(2022·广东潮州·高三期末)在《九章算术》中,将四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为鳖臑,在鳖臑A-BCD中,AB⊥平面BCD,CD⊥AD,AB=BD,已知动点E从C点出发,沿外表面经过棱AD上一点到点B,则该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思维提升】墙角模型是三棱锥有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且底面是直角三角形模型,用构造法(构造长方体)解决.外接球的直径等于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在长方体的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分别为a,b,c,外接球的半径为R,则2R =a 2+b 2+c 2.),秒杀公式:R 2=a 2+b 2+c 24.可求出球的半径从而解决问题.有以下四种类型:【例2.2】(2022·广东·铁一中学高三期末)已知四面体A BCD -中,5AB CD ==,10AC BD ==,13BC AD ==,则其外接球的体积为______.【思维提升】棱相等模型是三棱锥的三组对棱长分别相等模型,用构造法(构造长方体)解决.外接球的直径等于长方体的体对角线长,即2222R a b c =++(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秒杀公式:R2=x2+y2+z28(三棱锥的三组对棱长分别为x、y、z).可求出球的半径从而解决问题.【变式2.1】(2023·湖南邵阳·统考三模)三棱锥-P ABC 中,PA ⊥平面ABC ,4,223,PA AC AB AC AB ===⊥,则三棱锥-P ABC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变式2.2】已知三棱锥A BCD -,三组对棱两两相等,且1AB CD ==,3AD BC ==,若三棱锥A BCD -的外接球表面积为92π.则AC =________.【变式2.3】已知三棱锥A -BCD 的四个顶点A ,B ,C ,D 都在球O 的表面上,AC ⊥平面BCD ,BC ⊥CD ,且AC =3,BC =2,CD =5,则球O 的表面积为()A .12πB .7πC .9πD .8π【变式2.4】(2019全国Ⅰ)已知三棱锥P -ABC 的四个顶点在球O 的球面上,PA =PB =PC ,△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E,F分别是PA,AB的中点,∠CEF=90°,则球O的体积为().A.62πD.6π8πB.64πC.6巩固练习1、【2019年新课标2卷理科】中国有悠久的金石文化,印信是金石文化的代表之一.印信的形状多为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但南北朝时期的官员独孤信的印信形状是“半正多面体”(图1).半正多面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正多边形围成的多面体.半正多面体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图2是一个棱数为48的半正多面体,它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正方体的表面上,且此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该半正多面体共有________个面,其棱长为_________.2、(2022·湖北江岸·高三期末)如图,该几何体是由正方体截去八个一样的四面体得到的,若被截的正方体棱长为2,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A.1233++D.63+C.633+B.12433、(2023·山西临汾·统考一模)《九章算术·商功》提及一种称之为“羡除”的几何体,刘徽对此几何体作注:“羡除,隧道也其所穿地,上平下邪.似两鳖臑夹一堑堵,即羡除之形.”羡除即为:三个面为梯形或平行四边形(至多一个侧面是平行四边形),其余两个面为三角形的五面几何体.现有羡除ABCDEF如图所示,底面ABCD为正方形,4EF=,其余棱长为2,则羡除外接球体积与羡除体积之比为()A.22πB.42πC.82πD.2π3A .18B .275、正四面体的各条棱长都为.6、在三棱锥A -BCD 中,AB =CD =2,AD =BC =3,AC =BD =4,则三棱锥BCD A -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7、在三棱锥A -BCD 中,AB =CD =6,AC =BD =AD =BC =5,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为____.8、(2023·湖南郴州·统考三模)已知三棱锥-P ABC 的棱长均为4,先在三棱锥-P ABC 内放入一个内切球1O ,然后再放入一个球2O ,使得球2O 与球1O 及三棱锥-P ABC 的三个侧面都相切,则球2O 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第3讲割补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割补法是数学中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主要分为割形与补行,是将复杂的,不规则的不易认识的几何体或几何图形,分割或补充成简单的、规则的、易于认识的几何体或图形,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九章算术割补法
九章算术割补法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的数学著作,其中“割补法”是一种解决几何问题的技巧。
割补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切割和补充图形,将复杂的几何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几何问题,从而更容易找到解决方案。
在《九章算术》中,割补法常用于解决面积和体积的问题。
例如,在计算矩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面积时,可以使用割补法将它们转化为更简单的图形,如三角形或正方形,从而更容易计算面积。
同样,在计算球体、圆柱体等图形的体积时,也可以使用割补法将它们转化为更简单的几何形状,如长方体或圆柱体,从而更容易计算体积。
总的来说,割补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几何问题解决方法,它通过切割和补充图形,将复杂的几何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几何问题,从而更容易找到解决方案。
割补法解题三例
割补法解题三例
李东升; 林玉娥
【期刊名称】《《物理教学探讨》》
【年(卷),期】2003(021)019
【摘要】"割补法"是解竞赛试题时常用的方法之一,本文拟就如何"割"、如何"补"作一些举例分析. 例1已知均匀带电半圆周圆心的电场强度大小为2kλ/r,其中常量λ为电荷的线密度(即单位长度线段中的电量),r为圆的半径,今有一个四分之三均匀带电圆周,电荷线密度为常量λ,圆半径也为r,则圆心处电场强度的大小为_____.【总页数】1页(P26)
【作者】李东升; 林玉娥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县一中 0674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割补法在数学解题中的妙用 [J], 宋培武;
2.割补法、构造法、特值法应用综述r——高中数学解题基本方法系列讲座(9) [J], 高慧明
3.割补法在高中立体几何解题中的应用 [J], 方清
4.浅谈割补法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J], 陈兴玉
5.割补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J], 吴本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巧用割补法求解二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含答案)
巧用割补法求解二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二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是初中数学中的热点.本文以二次函数223y x x =--+为背景,以四边形、斜三角形为载体,介绍如何引导学生用割补法求解二次函数中的面积问题.【例题】 如图1,已知二次函数223y x x =--+,其图象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二次函数的顶点为D ,连结,AD CD ,求四边形AOCD 的面积.引导 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求四边形AOCD 的面积,四边形的这四个顶点是二次函数中最重要的四个点,如何求出坐标轴上的点,以及二次函数的顶点D ?有了点的坐标以后,如何利用这些坐标求四边形面积?在求一般四边形AOCD 的面积遇到困难时,运用什么方法去解决?请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尝试解决,然后分享学生的解题思路.评析 本次建模从二次函数中四个重要点构成的四边形面积如手.四边形两边在坐标轴上,学生容易想到割补思想.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分享交流如图2、3、4三种不同的割补方法,明确两种基本方法:割——用与原点的连线或与坐标轴平行的线段;补——用与坐标轴平行的线段.指出割补的目标是求图形面积的和或差,并为引出三角形的割补方法做好铺垫.变式1如图5,点P 是位于抛物线223y x x =--+上的一个动点,当点P 的横坐标为2时,则ACP ∆的面积为 .引导 问题求ACP ∆的面积,在例题中已求解,A C 两点,关键求出什么?三角形的三个顶点都求出后,三角形面积能直接求出吗?若不能,能否运用例题中的割补方法求面积?哪些方法适合本题,尝试探究解决.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四边形的割补,在三角形无法直接求解面积时会考虑割补法,三角形没有边是在坐标轴上,学生会发现与原点的连线无法解决,思考用平行于坐标轴的线段割补三角形,如图6,7,8,从而利用坐标求出线段长度,达到求解面积的目的.变式2 如图9,点P 是位于抛物线第二象限图象上的一个动点,连结,,PA PC AC .设ACP ∆的面积为S ,求S 的取值范围,并求S 的最大值.引导 问题从变式1到变式2,都是求面积问题,有何不同?为何会有不同?二次函数最值问题如何求解?如何建立ACP ∆面积关于点P 坐标的函数关系式?建模中的割补思想对解题有何帮助?解题思路 过点P 作//PQ y 轴,交AC 于点口.设Q 为2(,23)a a a --+,求出直线AC 解析式,求出Q 为(,3)a a +,32ACP APQ CPQ S S S ∆∆∆=+=,化归为PQ 的最值问题.变式3 如图10,若点P 为抛物线上位于第一象限上的一动点,连结,PA PC .设ACP ∆的面积为S ,求S 的取值范围.引导 问题变式3与变式2有区别与联系吗?这两题的主要不同点在哪里?能不能用相同的办法求解?请你尝试探究解决.评析 变式3中的点P 变化到第一象限,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想到的基本都是作与x 轴平行的线段对三角形进行分割.考虑到学生很难作出同变式2中平行于y 轴的辅助线,这条辅助线添加到图形外面,虽然与变式2的思路是一致的,但添加图形外的辅助线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两三角形的面积和变为面积差,难度增大,拓展了思维.解法1 如图11,过点P 作//PQ x 轴,交AC 于点口,设Q 为2(,23)a a a --+.∵直线AC :4y x =+,故设Q 为22(2,23)a a a a ----+,∵22(2)3PQ a a a a a =---=+,∵ACP APQ CPQ S S S ∆∆∆=+ 2133(3)22PQ a a =⨯⨯=+ 23327()228a =+-. ∵01a <<,∵S 随a 的增大而增大,∵06S <<.解法2 如图12,过点P 作//PQ y 轴,交AC 延长线于点Q ,设P 为2(,23)a a a --+.∵直线AC :4y x =+,∵(,3)Q a a +,∵2(3)(23)PQ a a a =+---+23a a =+, ∵PAC APQ CPQ S S S ∆∆∆=-2133(3)22PQ a a =⨯⨯=+23327()228a =+-. ∵01a <<,∵S 随a 的增大而增大,∵06S <<.。
割补法在立体几何解题中的应用
例
.
2
〔19 93 年 理 工 农 医 类 高 考 题 ( 26 )〕
IA BI C I 一 A B C 是 直 三梭 柱 , 过 点 A , 、 B 、 C l 的平 面 和 平面 A B C 的 交 线记 为 L 。 ( 1) 判定直 线 IA C I 和 L 的
BC 位 里 关 系 , 并加 以 证 明 ; (2 ) 若 A A : = 1 , A B ~ 4 ,
. 中学 理科 教 学
割补法在立体几何解题中的应用
白银 公 司一 中 赵 保 铎
几何 体彼此之 间有着密切 的联 系 , 解题 时只要
细 心 观 察 , 广泛 联 想 , 不 难发 现 其 转 化 契 机 . 所 谓 割
补 法 , 即 补 体法和 分割 法 的合 称 , 就 是 实 现 几 何 体 之
~ 3 , 匕 A B C ~ 90 。 , 求 顶 点 A l 到 直线 L 的距 离 。
分析 : 解 此题 , 作出 平
面 A I EC ; 和 平 面 A B C 的 交线 L 是 关键 . 如 图 (3 ) , 补作 一 个 直 三 棱 柱 人B r 卜一 A I B , D , , 使 其 成 为 一 个 直 四 棱 柱 A C B I) 一
粤 公 垂 线 E D 一 h , 求 证 三 棱 锥 的 体 积 v 一 LZ h 。
一 一 ~ 一一
一 一 -
~ ` 一
~ 一, J ”
’、
’
6 一 一’
分 析 : 与现 行立 几 教
材 分割三 棱 柱 的情 况 相
反 , 也可 以 把 一个三 棱 锥 补成一 个体积 是其三倍 的 三棱柱 。 如图 ( 4 ) ,连 B E 、
用割补法求几何体的体积
用割补法求几何体的体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内容提要:本文用图形割补的方法来求一些不规则的几何体体积,通过求几何体体积的过程,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空间图形的想象能力,进而得出培养和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途径。
关键字:割补法空间想象能力在高中立体几何的学习中,学生最大的困难在于缺乏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由于目前我们只能在二维平面上通过空间图形的平面直观图来研究空间元素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这就造成学生难以摆脱在平面几何学习中培养起来的对平面图形的认知经验,具体表现在遇到立几问题时,不会识图,有些学生甚至看不出空间元素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不会合理作图。
特别是求几何体体积问题,对于不同的几何体或不规则的几何体,我们可联想熟悉的几何体去计算其体积,这就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那么什么是空间想象能力呢?中学数学中的空间想象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空间想象能力的提高必定AB要经过实际的训练,途径也有很多种。
本文就借助于求几何体的体积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由于几何体的形状多种多样,所以体积的求法也各不相同。
针对一些不规则的几何体,直接运用体积公式可能比较困难,我们常对原几何体进行割补,转化为几个我们熟悉的几何体,其解法也会呈现一定的规律性:① 几何体的“分割”几何体的分割即将已给的几何体,按照结论的要求,分割成若干个易求体积的几何体,进而求之。
② 几何体的“补形”与分割一样,有时为了计算方便,可将已给的几何体补成易求体积的几何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等等。
一、用割补法求锥体的体积例题一:已知三棱锥ABC P -,其中4=PA ,2==PC PB ,ο60=∠=∠=∠BPC APC APB 求:三棱锥ABC P -的体积。
【思路一】作BC 的中点D ,连接PD 、过P 作AD PH ⊥,垂足H易证PH 即为三棱锥ABC P -的高, 由棱锥体积公式 PH S V ABC ABC P ⋅=∆-31即得 三棱锥ABC P -的体积。
割补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巧用割补,化难为易顾介远割补法就是把图形切开,把切下来的那部分移动到其他位置,使题目便于解答;割补法是立体几何解题中的常用技巧,巧妙地对几何体进行分割与拼补,能够简化解题过程。
例如:已知正四面体的棱长为2,求其内切球和外接球的表面积与体积。
分析:本题的解题关键是求出正四面体的内切球和外接球的半径,用何种方法,怎样思维就成了解决本题的关键。
由几何图形我们不难看出球和正四面体都是对称的几何体,所以正四面体的外接球、内切球的球心与正四面体的几何中心重合。
将球心与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连线,就可将这个正四面体分割成四个正四棱锥,这四个正四棱锥的底面分别是正四面体的侧面和底面,高是该正四面体的内切球的半径,侧棱为正四面体的外接球的半径,因此它们的体积相等且这四个正四棱锥的体积的和为正四面体的体积,从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正四面体的外接球的半径是它的内切球的半径的3倍,它们的和等于该正四面的高。
令正四面体的高为h ,则h 2=SA 2-(32AE)2 =(2)2-(233)2,所以h=332;故该正四面体的外接球的半径R=43h=23,其表面积为S=3π;其体积为V=23π。
该正四面体的内切球半径r=41h=63,其表面积为s=31π,其体积v=183π。
如果把思维放开,这个正四面体可以看作是一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 /B /C /D /,“切去”四个“角”所对应的三棱锥得到正四面体C /-A /BD ,则该四面体与正方体具有公共的外接球,此时外接球的直径等于该正方体的体对角线的长,即2R=3,所以R=23,再根据R :r=3:1的关系,该四面体的内切球半径r 就很容易求得了。
高中数学学习的本质是提高学习者的思维品质,快快进行“头脑体操”的锻炼吧,它给你带来快乐和成就感一定会超过鸟叔的《江南style 》!。
学生论文割补法运用
割补法解题思想的运用初一(2)班 柯登明数学就像风,无处不有,充塞四虚。
小学老师有向我介绍过割补法和分割法,我对她也十分感兴趣。
割补法和分割法用于几何题之中。
割补法就是把图形切开,把切下来的那部分移动到其他位置,使题目便于解答;分割法就是同样把图形切开,但是并不移动,使题目便于解答。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东西都是有图案的,一些不规则的图案,就是的我们深思熟虑。
最近又遇到了诸如此类的东西,我也稍有回忆——如果我问你长方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时,恐怕你会很干脆地说出“用‘长方形面积=长×宽’求出来呀。
”没错,你回答得很好。
好,下面请看这道题:某学校有一个长方形操场,它的长和宽相加的和是200米,现在学校要扩建这个操场,使得它的长和宽都增加20米。
那么,这个操场的面积将会增加多少平方米?初看这道题,你会觉得这道题不太难。
可是,当你提笔解答时,就会感觉有点不对劲:“要求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它的长和宽是多少,而现在知道的是长与宽的和,这该怎么做呢?”别急,遇到困难时,好好动脑筋想一想,准能想出好办法的。
你学过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吗?常用的“割、补、拼、凑”的方法你用过吗?那好,请看图1,图中长方形S 表示原操场的面积,S1、S2、S3分别表示增加的三个长方形面积,由图可知增加的面积为S1+S2+S3,如果我们用割补的方法把图1变为图 2,这时,你会发现什么呢?原来,增加的面积就是这个新长方形的面积,它的长是200+20=220(米),宽是20米,则增加的面积是4400平方米原来,增加的面积的大小与长和宽各是多少无关,而只与长加宽的和有关,这是为什么呢?请爱动脑筋的同学继续往下看。
假设原操场的长为a ,宽为b ,则扩大后操场的长为(a +20)米,宽为(b +20)米 原面积:S 原=ab现面积:S 现=(a +20)(b +20)增加的面积:图1图2S增=S现-S原=(a+20)(b+20)-ab=ab+20a+20b+400-ab=20(a+b)+400=20×200+400=4400(平方米)其实以上这种方法可以理解成“割”、“补”——把增加后的面积看成一个整体,原操场面积就是被割部分,增加的面积就是所求内容;倘若把原操场面积看做一个整体,那么,增加后的面积还可以分为三个整体,就是以上方法。
割补法在数学解题中的妙用
割补法在数学解题中的妙用
宋培武
【期刊名称】《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年(卷),期】2017(000)019
【摘要】割补法在数学解题中应用广泛.其中的"割"是指对某图形进行分割;"补"是针对某特殊图形的缺失进行补充."割"与"补"常常是同时发生,有时也单独发生."割补"的目的是实现数学问题由一般图形向特殊图形、由陌生领域向熟悉领
域转化,它是"化归思想"的具体体现.这一思想不仅应用于几何解题,也被迁移到代数解题中.一、几何题型(一)只"割"不"补"例1在四边形ABCD
中,∠B=∠D=90°A=135°,
【总页数】1页(P142-142)
【作者】宋培武
【作者单位】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程集镇中心学校,安徽阜阳23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6
【相关文献】
1.浅谈割补法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J], 陈兴玉
2.数学解题中灵活变通策略的妙用 [J], 黄桂君;郭有春
3.浅谈割补法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J], 陈兴玉
4.转化思想在小学数学解题中的妙用 [J], 吕志远
5.小学数学解题中转化思想之妙用 [J], 孙佐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割补法在高中立体几何解题中的应用_方清
锥.故只 要 求 出 其 中 一 个 三 棱 锥 的 体 积 即 可.由
图 可 知 ,VA′-BED′ =VD′-A′BE = 13·SΔA′BE·A′D′=
1 3
·12·a2·a·a=112a3
.故VA′-EBFD′
=2VA′-BED′
=
1a3. 6
以上各例 说 明,在 解 决 某 些 几 何 问 题 时,若
利用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来解题.
例6 已知三棱锥 P-ABC,其中 PA =4, PB = PC =2,
∠APB = ∠APC = ∠BPC =60°求:
三棱锥 P-ABC 的
体积.
分析1 作 BC
分析 如图4,将一个完全相同的几何体与 已知的几何体拼在一起组成一个高为5的圆柱,
那么所 求 几 何 体 的 体 积 就 是 这 个 圆 柱 体 积 的
例8 如图 10,已
知正方体 ABCD - A′B′C′D′ 的 棱 长 为a,
E、F 分 别 是 棱 AA′ 和
CC′ 的 中 点,求 四 棱 锥
A′-EBFD′ 的体积.
分析 本题要想直接求出四棱锥的高还是 比较困难的.但 是 四 棱 锥 的 底 面 是 菱 形,所 以 连
结对角线把四棱Leabharlann 分割成体积相等的两个三棱A.3π B.4π C.3 槡3π D.6π
分析1 设ΔACD 的重心 为 E,则球心在线段 BE 上,可 在直角 三 角 形 中 求 解,但 计 算 较麻烦.
分 析 2 将 正 四 面 体 ABCD 补成正方体,则 正 四 面 体、正 方 体 的 外 接
球为同一 个 球.因 为 正 四 面 体 的 棱 长 为槡2,所 以
(收 稿 日 期 :2013-08-16)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图形割补法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图形割补法
图形割补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方法之一,它主要通过将一个几何图形分割
成几个简单的几何图形,然后再将这些简单的几何图形拼接在一起,从而构成原先的几何
图形。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几何图形的组成和性质。
图形割补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解决各种几何图形的问题。
它既可以用于求几何图形的面积和周长,也可以用于解决一些关于几何图形的位置关系和
分类的问题。
其中最常见的应用是求解几何图形的面积。
图形割补法可以将一个复杂的几何图形割
成若干个简单的几何图形,然后分别求出这些简单图形的面积,最后将它们加起来得到整
个图形的面积。
对于一个复杂的多边形,可以将它割成若干个三角形,并分别求出每个三
角形的面积,然后将这些面积相加,就可以得到整个多边形的面积。
图形割补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并不仅限于上述情况,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割补方法和
策略,让学生通过割补来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几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割补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一 , C D = 2 了,
( 2
从而 可得B C + C D: 5 、 / 了 .
C
( 3 ) 把 原 图分 割成R t AA D E 和R t / x C F D 及矩 形B C F E .
在R t AAD Eq b , 可 求 出A E = 4 , D E = 4
A
E
在R t AC F D中 , 易求  ̄C F - 、 / 了 , C D = 2 、 / 了 ,
, '
AE : B— B E: 2 X / - 3 - 一 ,
1
( 2 )
C
肋 E ' t a n 6 0  ̄ = V r 3 - ( 2 一 吾 ) = 6 一 — 3 x / - Y .
・
.
.
D E - D 一 ) 一 孚 2 .
( 3 ) 如图 ( 3 ) 若过C 作C E / / A B , A E , / / B C , 把原 图形构造 出矩形A B C E 、
R t AA E 受 R t AC D F ,
过点c 作C E / / B A B 于 过点A 作A E / / B C ,
则 四边形A B C E 为矩 形 , 在R t AA E F  ̄R t AC DF 中,
、 ’ . ‘
E
/1 = 2 =/ BAD=6 0 。 , EF=CE—c 曰一 CD
l
法 . f 厶 \ i - - v 解题 中的应 用
汀 江苏 吴本环 把不 规则 的几何 图形割补 成特 殊 图形 ,然 后用 这 些特殊 图形 的性 质 和 有关 知识 求解 , 这 就是 割补 法 . 其 目的是 为化 不 规则 为规 则 , 化 繁 为简 ,
割补法在解四边形问题中的应用
割补法在解四边形问题中的应用
割补法在初中数学竞赛中经常用到,实际上它也广泛应用于一般几何证明题
中。
下面我就从四个方面来说明割补法在几何证明中的重要性:
一.利用垂直与特殊角割补成特殊三角形
例1:四边形ABCD中,∠B=∠D=90°,
∠A=135°,AD=2,BC=6 H
求四边形ABCD面积
解:由题意知:∵∠C=45°,利用∠B=90° D
∠C=45°,延长BA、CD交于H,将
图形割补成特殊△HBC(等腰Rt三角形)A
易求:HD=AD=2 HB=BC=6 ,
∴S四边形
ABCD=1/2·6·6—1/2·2·2=16
B C 例2:四边形ABCD中,AB=8,BC=1,∠DAB H =30°,∠ABC=60°,四边形ABCD
面积为5√3,D
求AD长C
解:由题意知:∠A=30°,∠B=60°利用
已知延长AD、BC交于H,将图形割
补成特殊三角形。
B ∵∠A=30°,AB=8
∴BH=4,AH=4√3,CH=3 A
∴S△ABH=8√3,S△HDC=3√3=1/2HC·DH
∴DH=2√3AD=2√3
D
思考题:
1.已知:四边形ABCD中,AB=2,CD=1,C ∠A=60°,∠B=∠D=90°求四边形ABCD面积
A B。
例谈“割补法”的应用
- 1 - 例谈“割补法”的应用后宗新(安徽省芜湖县实验学校 241100)利用等效思维将一个物体分成几个部分、或将物体的某个部分进行移动,以及将物体几个部分合成一个整体,这样的方法统称为“割补法”。
具体可分为“割开法”、“移动法”、“补全法”三种。
使用“割补法”,往往能使解题变得简洁方便,请看:例1 如图1所示,质量分布均匀地圆柱体对水平地面地压强为p ,如果沿图中虚线切开,拿走部分Ⅱ或部分Ⅰ,剩下的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如何变化?解析:在压力和受力面积同时变化且不成比例时,无法确定压强的变化。
【补全法】把Ⅰ补上Ⅲ,使之成为一个新的圆柱体,如图2所示,与原来圆柱体进行比较,由于压力和受力面积成比例减小,所以Ⅰ、Ⅲ组合体的压强不变。
Ⅰ与Ⅰ、Ⅲ组合体比较,受力面积相同,压力小,所以Ⅰ对地面的压强会变小。
【割开法】将Ⅱ分成A 、B 两部分,如图3所示,同理,与原来进行比较,A 对地面的压强不变,Ⅱ与A 比较,受力面积相同,压力大,所以Ⅱ对地面的压强会变大。
例2 如图4,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倒入质量相等的水银、水、酒精,则容器底受到的压强是( )A .p A >pB >pC B .p A <p B <p C C .p A =p B =p CD .无法确定解析: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深度有关,此题中三者密度不等,深度也不相同,而且密度大的深度小,无法比较压强的大小。
由于容器的形状不是柱形,压力的大小不等于重力,所以也不能用重力除以底面积来计算。
【移动法】 如图5所示,把容器沿着AC 直线分割成两部分,再把割下的部分ACE 移动到FDB ,此时成了一个圆柱形的容器,变化前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即p 前=p 后=F/S =G/S ,而装的液体密度越小,体积越大,深度越大,移动后形成的柱形容器的底面积就越大。
三种液体的质量相等,重力相等,所以密度小的压强小。
正确答案选择A 。
结论:如此形状的容器,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所盛液体密度越小(体积越大),对底部的压强越小。
巧用割补的数学思维解题
1+2+3+…+62=1953<2008<1+2+…+62+63=2016,说明前62行共有1953个真分数;从而第2008个真分数应该是第63行的第55个数,其分母是64,分子是55,即第2008个真分数是 。
方法总结:根据数量关系恰当进行分组,找出其规律,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也是这类题型解法的精髓。
例1:“幸福”商店开张,为吸引顾客,进行如下的优惠活动:凡在本商店购买汽水,可用3只空瓶换1瓶汽水。甲、乙、丙三人共买10瓶汽水,他们喝完后,最后不剩空瓶,平均每人喝几瓶汽水。
思路分析:每次用3个空瓶换1瓶汽水,则非常麻烦,难得到答案,用分组法,问题就迎刃而解。
解:因为3只空瓶换1瓶汽水,所以2瓶汽水就能喝到2瓶汽水, 10瓶汽水能喝15瓶汽水,平均每水喝3瓶汽水。
方法总结:根据题意巧妙进行分组,寻找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也是这类题型解法的精髓。
二、面积中的割补
面积中使用割补思维,它通常包含两种解题方法:割形法、补形法。
例2:在动画片蓝猫淘气三千问中,蓝猫问了小灰熊一个有趣的问题:如图,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单位1,求图中四边形ABCD的面积,你能帮小灰熊解决这个问题吗?
解:能
如图C(-2,0),B(0,1),联立一次函数y=x+2,y=2x+1得方程组
解方程组得:
∴A(1,3),BD=1
∴S△ABC=S△BDC+S△ADB= + =1.5
方法总结:在直角体系中求三角形的面积,一般选用坐标轴上线段为底,再结合割补思维,就出奇制胜,简化计算!
三、计算中的割补
例6:计算:
例12:有这样一个正方形,面积为18.75平方厘米,在正方形内有两条平行于对角线的线段把正方形的面积三等分,求这两条平行线段的长。
二重积分割补法
二重积分割补法
二重积分割补法,也称为重积分割补法,是数学中常用的一种求解曲线下面积或曲面体积的方法。
通过将曲线或曲面分割成无数个小区域,并对每个小区域进行求和,从而得到最终的结果。
这种方法可以将复杂的曲线或曲面问题简化为求和问题,便于计算和理解。
在使用二重积分割补法时,首先需要将曲线或曲面分割成小区域。
这可以通过将整个区域分成多个小矩形或小三角形来实现。
然后,对每个小区域进行求和,即将每个小区域的面积或体积相加。
最后,将所有小区域的面积或体积相加,即可得到整个曲线下面积或曲面体积的近似值。
使用二重积分割补法时,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分割方式和求和方法,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
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分割的小区域数量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对于一些特殊的曲线或曲面,可能需要使用更复杂的分割方法或求和方法,以获得更准确的结果。
二重积分割补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例如,在物理学中,可以使用二重积分割补法来计算物体的质量、重心和惯性矩等。
在经济学中,可以使用二重积分割补法来计算市场的消费总量、生产总量和收入总量等。
在工程学中,可以使用二重积分割补法来计算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等。
二重积分割补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求解曲线下
面积或曲面体积的问题。
通过将曲线或曲面分割成小区域,并对每个小区域进行求和,可以得到近似的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分割方式和求和方法,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割补法生活中的应用
割补法是一种常用的解题方法,在几何题中应用广泛,用于解决立体几何中的问题。
通过将一个空间多面体切割成小块,并在这些小块之间建立联系,以便进行计算或证明。
这种方法在许多几何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计算表面积、
体积、重心等。
在日常生活中,割补法也有一些应用。
例如,在装修房子时,可以通过切割和拼接不同形状的板材来制作出所需尺寸的壁橱、书架或桌子等家具。
在机械加工中,有时也需要使用割补法来调整或优化零件的设计,以满足加工工艺的要求。
此外,在一些手工制作或艺术创作中,割补法也可以被用来创造出特殊的艺术效果。
例如,在绘画中,艺术家可以通过割舍或补充画面的一部分来改变画面的构图和氛围;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可以使用割补法来设计出独特的服装款式和造型。
总的来说,割补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不常见,但在某些领域和场景中,它仍然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索篇誗方法展示浅谈割补法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陈兴玉(福建省福安市第八中学,福建福安)在求面积的问题中,我们常用到割补法,所谓的割就是把不规则的图形分割成几个规则图形,所谓的补就是把不规则的图形补充成一个规则图形,再通过和或差计算面积。
割补法不仅在求面积和体积问题中有着广泛应用,其实在解决应用题和立体几何问题以及求证线段与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和代数式之间的恒等关系等问题当中都有用到割补法,下面简单谈谈割补法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一、利用割补法求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面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往往要求一些不规则图形的面积,这时要充分用到图形中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割补法在这里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例1:如图所示,直线y=23x+1与抛物线y=13x2交于点A、B,求S△AOB°。
AO Byx AOByxAOByx CFEC图1图2图3分析与解:(一)“割”的方法,如图1取直线与y轴的交点C,将△ABO分成△ACO和△CBO,由y=23x+1y=13x△△△△△△△△△△△2可得A、B两点坐标分别为(-1,13),(3,3),由y=23x+1与y轴的交点可求出C点坐标为(0,1)即OC=1,以OC为底,则S△AOB=S△BCO+S△ACO=12×1×|3|+12×1×|-1|=2(二)“补”的方法,如图2分别过A、B做x轴的垂线,垂足为E、F,则将三角形补成一个梯形,同样可求出点A(3,3)B(-1,13)C(0,1)的坐标,则S△A BO=S梯形AEFB-S△A EO-S△BFO=2二、利用割补法解应用题在一些应用题中,要求解两个不同的未知量,在没有学过方程的情况下,可以利用割补的方法进行讲解。
例2:小明收到一批货款共计1000元,面值都是50元和100元的人民币,数一下一共有14张,问面值为50元和100元人民币各多少张?分析与解:这道题对于没有学过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生而言,感觉不知从何入手,其实它可以用割补法来解释,(一)“割”的方法:将100元人民币“当作”50元的人民币,则14张应该是14×50=700(元),比1000元少了300元,而将1张100元人民币“当作”50元的人民币会少了50元,因此100元的人民币为300÷50= 6(张),50元的人民币为14-6=8(张)。
(二)“补”的方法,将50元人民币“当作”100元的人民币,则14张应该是1400元,比1000元多出了400元,而将1张50元人民币“当作”100元的人民币会多出50元,因此50元的人民币为400÷50=8(张),100元的人民币为14-8=6(张)。
三、利用割补法因式分解在因式分解中,有些多项式无法直接提公因式或用公式分解,这时就要考虑将一项“分割”成几项,或“添补”上相反的两项才能达到分解的目的。
例如:因式分解多项式x3-9x+8,分析与解:(一)“割”的方法,将-9x分割成-x和-8x,则x3-9x+8=x3-x-8x+8=(x3-x)-8(x-1)=x(x+1)(x-1)-8(x-1)=(x-1)(x2+x+8)(二)“补”的方法,在多项式中补上-x2和x2两项,则x3-9x+ 8=x3-x2+x2-9x+8=x2(x-1)+(x-1)(x-8)=(x-1)(x2+x-8)。
因式分解中到底用“割”还是“补”的方法,要根据题目特点灵活应用。
四、利用割补法求证线段与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在几何图形中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往往可以利用割补法来求证。
例3: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B//CD,BE=CE且BAE= DAE、CDE=ADE。
求证:AD=AB+CDA BECDA BDEC CEADGF图4图5图6摘要:在求面积和体积的问题中,大家常用到割补法,其实割补法在解决应用题和立体几何问题以及求证线段与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和代数式的恒等关系等问题当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简要谈谈割补法在数学解题中的应用。
关键词:割补法;因式分解;恒等关系78--探索篇誗方法展示分析与解:(一)割的方法如图5所示,在AD 上取点F 使AF=AB ,先证明△AFE ≌△ABE ,再证明△EFD ≌△ECD ,即AD=AF+FD=AB+CD 成立。
(二)补的方法如图6所示,分别延长DE 和AB 交于点G ,先证明△BEG ≌△CED ,进而证明△AGD 为等腰三角形,∴AD=AG=AB+BG=AB+CD 。
三角形、梯形中位线定理中等量关系的证明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线段的其他关系通常转化为和的关系来论证,比如:求证AB =2CD ,可以转化为AB=CD+CD 。
五、利用割补法证明代数式之间的恒等关系通过构造图形的面积利用割补法证明代数式的恒等关系最有代表的是勾股定理的证明,通过构造长为a 、b 、c 的正方形,让以a 、b 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边长为c 的正方形的面积,从而达到证明数量关系的目的。
刘徽的“青朱入出图”就是利用面积的割补来证明的,如图所示,只需将朱1移到朱2的位置,青1移到青2的位置,青3移到青4的位置,由面积得成立。
赵爽的“弦图”也利用割补法来证明a 2+b 2=c 2,图中RT △ABC 、RT △BDM 、RT △EMN 、RT △AFN 称为“朱实”,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CDEF 叫“中黄实”,以弦为边的正方形ABMN 叫“弦实”,将一个“弦实”分割成四个“朱实”和一个“中黄实”,即4×12ab +(a-b )2=c 2,所以代数式a 2+b 2=c 2成立,整个证明过程简洁明了。
青4青朱朱1C B朱2青3A朱实中黄实N M BA CDa b cF E青朱入出图弦图青1青2六、利用割补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求几何体外接球的半径、面与面所成的角、线与线所成的角等问题中,常规方法比较繁琐,恰当地用上割补法可将问题简单化。
例4:如图7所示,正四面体ABCD 的棱长为2姨a ,求其外接球的半径R 。
分析与解:(一)“割”的方法如图7所示,正四面体ABCD 的中心为O ,△BCD 的中心为O 1,则外接球半径为正四面体的中心O 到顶点A 的距离即OA=R ,在RT △AO 1C 中(如图8)可得AC =2姨a ,O 1C =6姨3a ,AO 1=23姨3a ,球心O 所在位置为AC 的中垂线与AO 1的交点,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比例关系或三角函数关系可得OA=R =23姨3a。
A O O 1CF BCDA 图7图8图9(二)“补”的方法如图3所示,正四面体ABCD 的外接球与边长为a 的正方体的外接球相同,所以(2R )2=a 2+a 2+a 2,即R =3姨2a 。
七、利用割补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利用递推关系求数列通项公式,往往需要将其中的一项“分割”成两项或在递推关系式左右两边同时“添补”上一些相同的项,即构造出辅助数列,通过求辅助数列的通项公式,达到求原数列的通项公式的目的。
例5:已知数列a n 姨姨中,a 1=1,a 2=3,且a n +2-2a n+1+a n =4,求a n 分析与解:将递推公式a n+2-2a n +1+a n =4中的-2a n +1“分割”为-a n+1-a n+1两项,则递推关系可变为(a n+2-a n+1)-(a n +1-a n )=4,设b n =a n+1-a n ,则b n+1-b n =4,且b 1=a 2-a 1=2∴b n 姨姨为公差是4的等差数列,∴b n =b 1+(n -1)·4=4n -2。
∴a n+1-a n =4n -2,再利用叠加法可得a n =2n 2-4n +3。
例6:数列a n 姨姨中,a 1=1,a n =3a n -1+2,求数列a n 姨姨的通项公式分析与解:观察到a n 与a n -1有近似3倍的关系,所以考虑向等比数列方向构造,通过对a n 与a n -1分别“补上”同一个常数λ,设a n +λ=3(a n -1+λ)即a n =3a n -1+2λ,可得λ=1,即在数列两边同时“补上”数1,使得a n +1=3(a n -1+1),∴a n +姨姨1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a n +1=(a 1+1)·3n -1∴a n =2·3n -1-1对于形如pa n+2-(p+q )a n +1+qa n =k 的递推关系式,即中间项的系数与两边项的系数和互为相反数,则可根据两边项的系数对中间项进行“分割”,构造为:p (a n+2-a n+1)-q (a n+1-a n )=k 的形式,令b n =a n+1-a n ,转化为辅助数列进行求解。
对应形如a n =p a n -1+q (p ≠1,q ≠0)的递推关系式,通常在该数列左右两边同时“添补”上数λ,构造出b n +姨姨c 的等比数列,进而求出原数列的通项公式。
参考文献:马复.八年级上册数学青朱入出图和弦图[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誗编辑段丽君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