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2008年高考尘埃落定。盘点2008年高考广东卷现代文阅读题的特点,可以为下一年的高考备考提供借鉴。

今年是实施新课程标准命题的第二年,广东卷现代文阅读延续了2007年试题的命题模式,结构、题型与2007年相似,难度比2007年略低;文体、赋分比例稍有变化,稳定之中有创新,体现了考试大纲“稳中有变”的要求,也符合选拔人才的需要。

一、围绕考纲,稳中有变

2008年广东卷现代文阅读的命题,与2007年一样,采取“稳中有变”的命制思路,这也是高考命题的原则之一。

所谓“稳”,是指试题的题型、结构与去年的相同,平稳过渡。今年现代文阅读依然分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题的考查内容为“一般论述类文本”,题型为选择题与主观题各2道。选做题的考查内容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两类文本阅读各设3道小题,题型为非选择题;考生选做其中一类,完成同一类文本阅读中的3道小题,分值15分。

所谓“变”,指的是试题的分值、选用的文体与考查的角度等都有较大的调整。

2008年现代文阅读必考内容“一般论述类文本”选用了文艺学理论,选考内容“文学类文本”选用了小说,“实用类文本”则选用了科普类文章。这是广东自行命题以来第一次考小说,也是第一次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科普文章。但这些变化在2008年高考大纲中早已有说明。2008年考纲关于必考现代文阅读的说明由2007年的“阅读一般论述类和说明类文章”改为“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选考的实用类文本阅读说明也相应作了调整,由2007年的“了解访谈、调查报告、新闻、传记、社科论文”改为“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可以说,设题材料的体裁、内容都在考纲要求范围之内,也符合新课标“能阅读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文本,了解理论类、实用类、文学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法”的要求。

另外,今年广东三篇阅读文有两篇选自国外,一篇是巴西作家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的小说《河的第三条岸》,一篇是美国刘易斯?托马斯的科普文《绝妙的错误》。选材范围扩大,这都是2009年备考应该注意的导向。

二、对试题的简要评价

(一)必考部分的现代文阅读

必考题中的一般论述类文章选用了朱光潜的《诗与直觉》,这是一篇文艺理论文章。考查了一般论述类文章的“理解、分析与概括能力”,考点全都在考纲范围之内,题型、题量的设置与2007年持平,但分值减少了2分,只有16分。

但从评卷总结会上反馈回来的一些数据看,第14、15题全省平均才4.59分,得分偏低。究其原因,这篇专业的文艺学美学论文逻辑性强,抽象深奥,“即使中文系本科毕业生甚至非文艺理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仍然会有大部分人对此一头雾水”。这也许是命题者始料不及的。

(二)选考部分的文学类文本阅读

2008年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试材料选了巴西作家若昂?吉马朗埃斯?罗萨的名篇《河的第三条岸》。这是一篇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以荒诞的手法,试图阐述一个哲学性的命题:人类的精神追求,是否存在一个类似于河的第三条岸那样一种可能性的选择。

选材体现了高中新课标“学会尊重、理解和容纳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多元文化”的精神。所设计的3道主观题,分别从“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分析人物形象”“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等考点上考查,符合考纲要求。

但是这篇小说象征性的主题,以及荒诞的艺术手法,令

不少考生如坠云雾里。尽管命题者在第18题给了提示,对

考生来说还是有相当的难度。另外,在难度控制上,高达1500字的阅读量,也使考生望而却步。据有关媒体报道,“阅读

选考题――《河的第三条岸》,是大多数考生认为最棘手的

一道题目。”阅卷结果显示,只有32%的考生选做了文学类

文本阅读。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科普文往年都是放在第一卷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今年却设计成主观题考查,题量3道,分值15分。这是今年广

东卷的一大变化。考试材料选自美国刘易斯?托马斯的科普

文《绝妙的错误》,文字浅显,但阅读量大,全文1300多字。

文体虽在考纲范围内,但以往实用类阅读材料多是传记、新闻之类的文体,像《绝妙的错误》这样的科技文练习得比较少,考生一下子难以适应,造成心理紧张。据评卷总结会反馈的信息,该大题得分极低,自然在情理之中。

三、几点思考

1.选考的两篇文章字数不同,理解难度相差甚远,命题方向不同。但是一篇难以理解,一篇文体出乎意料,而必做题朱光潜《诗与直觉》专业性太强,导致几道阅读题的得分都未能达到及格线。而且考生要在两道题目间反复权衡选

答,必然会影响到后面的语言题与作文题的答题时间。

2.就命题所选的材料《诗与直觉》与《河的第三条岸》来看,高校教师命题的痕迹和命题者个人的专业爱好比较明显,我们也从中可以揣摩高考命题的一些走向。

3.从另一个角度也反映了考生阅读面太窄,理解、分析与概括的能力不足,阅读速度慢。这是今年最突出的问题,不少考生在阅读理解费时太多,导致后面的语言题与作文题答题仓促,最明显的情况是今年高考白卷作文比去年增加了不少,800多份零分作文,超过一半是空白卷。这也可能是今年现代文阅读试题作的怪。

四、2009年备考建议

高考是一支有力的指挥棒。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命题者将所用文章与所命制的题目都变得浅易,取胜的根本之道还在于备考的过程中,坚定不移地走“大语文”思想的大阅读之路。

高考现代文阅读命题的文体不可捉摸,要想应对不同文本不同难度的阅读题,只能扩大阅读视野,强化不同文本的阅读训练,强化理解、筛选、判断与整合信息的能力,加强速度训练,以不变应万变,方能取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