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讲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四章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优秀课件
变式训练2
若行驶中的火车上的乘客,发现放在桌面上的水杯突然 向前滑动了,则说明火车正在加速、减速,还是匀速运动? 解析 当火车减速时,由于惯性,桌面上的水杯仍具有
原来的速度,所以相对桌面向前滑动了,因此,水杯向前滑 动,能说明火车做减速运动. 答案 火车正在做减速运动
互动平台
育才老师与细心同学关于乘车系安全带的对话
力是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知识精析
一、力与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关系 1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个物理量,它是矢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2. (1) 当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时,则这个 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2)当物体的速度发生变化时,则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 生了变化.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速度的方向不变,只有大小改变. ②速度的大小不变,只有方向改变. ③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发生改变. 3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 状态的原因,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必定受到了不为零的外 力作用,反之亦然,力与运动状态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对难改变,一旦遇到意外情况时,就很难停下来,后果不
堪设想. 粗心:原来如此,我又长见识了!
强化训练:
1 、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的说法正确的 是( B ) A.完全是理想的,没有事实为基础的 B.是以可靠事实为基础的,经科学抽象, 深刻反映自然规律的
C.没有事实为基础,只是理想推理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强化训练: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静止
B、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受力才能运动 D、以是说法都是错误的
强化训练:
3、正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若它所受到的外 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C ) A.物体立即停下来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课件:第四章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例5】如图所示,一个劈形物体A,
各面均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上面成水
平,水平面上放一光滑小球B,劈形物体从
【例1】关于伽利略理想实验的说法正 确的是:
A. 完全是理想的,没有事实为基础的 B. 是以可靠事实为基础的,经科学抽 象,深刻反映自然规律的 C. 没有事实为基础,只是理想推理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例2】火车在长直轨道上匀速行
驶,坐在门窗密闭的车厢内的一人将手
中的钥匙相对车竖直上抛,钥匙将落在:
理解
理解
(1)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是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说明力不是维持物 体运动的原因.
理解
(1)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是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说明力不是维持物 体运动的原因.
(2)外力的作用是迫使物体改变其运 动, 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原因.
理解
(1)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是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说明力不是维持物 体运动的原因.
伽利略 (Galileo,1564-1642)
•爱因斯坦:伽利略的 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 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 想史上的最伟大的发现 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 的真正开端。
理想实验
客观事实:小球从一个斜面的高处滚下,会 滚上另一个对接的斜面,摩擦力 越小,越接近原来的高度
理想实验
客观事实:小球从一个斜面的高处滚下,会 滚上另一个对接的斜面,摩擦力 越小,越接近原来的高度
A.手的后方
B.手的前方
C.落在手中
D.无法确定
【例3】被踢出的冰块以2m/s的 速度在阻力可以忽略的水平冰面上 滑动,冰块受不受向前的作用力? 5s后它的速度将是多大?
【例4】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如 果下落过程中某时刻重力突然消失,物 体的运动情况是: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
渗透作用产生的条件: 1、具有半透膜 2、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物质的量浓度
几个生活中的例子
1 吃比较咸的食物时,比如连续嗑带 盐的瓜子。你的口腔有什么感觉?为 什么?
2 浸在清水的萝卜条和浸在盐水中萝 卜条会有什么不同?
二、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1、动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正常红细胞 吸水的红细胞 失水的红细胞
2、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的特点
水分子的流动方向是顺浓度梯度跨膜运输的。 其他物质的运输也一样吗?
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中碘的含量明显高于 血液中碘的含量,说明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 细胞是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即逆浓度梯度 运输。
动物细胞发生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细胞膜具有选
择透过性)
细胞质与外界溶液可以具有浓度差
外界溶液浓度_<___细胞质的浓度
红细胞吸水 红细胞膨胀,甚至胀破
外界溶液浓度_=___细胞质的浓度
红细胞正常,无变化
外界溶液浓度_>___细胞质的浓度
红细胞失水 红细胞皱缩
2、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
细胞壁 全透性 细胞液
细胞核
液泡膜
细胞膜 细胞质
原 生 质 选择透过性 层
成熟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植物细胞发生吸水和失水的条件 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原生质层内外具有浓度差
植物细胞
外界溶液浓度_<___细胞液的浓度
植物细胞吸水 植物细胞膨胀
外界溶液浓度__=__细胞液的浓度
植物细胞正常,无变化
外界溶液浓度_>___细胞液的浓度
四、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水稻和番茄对不同离子的吸收情况
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1配套课件:第四章 第1讲 牛顿第一定律
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②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 状态. (2) 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 —— 惯性 . 因此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即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有以下三种
情况:
静止 状 态 定律.
或
三、惯性与质量
对于任何物体,在受到相同的作用力时,决定它们_________ 运动状态 难易程度的唯一因素就是它们的 . 质量 变化 想一想:
(1)只有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物体才具有惯性,对吗? 答案 不对.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物体的惯性与运动状态无关.
(2)有人说“速度越大惯性越大”,“受力越小惯性越大”, 对吗? 答案 不对.惯性只与质量大小有关,而与速度大小无关,
请将上述理想实验的设想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________(只要填写序号即可).在上述的设想步骤中,有的
属于可靠的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 . 下列有关事实
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________.
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
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
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例3
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惯性是物体固有的属性,惯性越大的物体,它的运动状态
越难改变
B.同一物体运动时的惯性大于静止时的惯性
解析
本题是在可靠事实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将实验
理想化,并符合物理规律,得到正确的结论 . 而②是可靠事
实,因此放在第一步,③①是在斜面上无摩擦的设想,最后
推导出水平面上的理想实验④.因此正确顺序是②③①④.
必修一第四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课件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四章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自主探究实验
分别研究: l、力推物动,力撤物停。 2、力撤物不停。
还能举出其他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吗? 刚才的两个实验为什么会出现两种现象呢? 矛盾出在哪呢?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四章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对比实验 如果接触面非常光滑没有摩擦,那小球会怎样?
结论 牛顿第一定律 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
即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四章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导入
惯性
一切物体都要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分析现象:
(1)小明正常走路时,突然被石子绊倒,向前摔倒; (2)用尺子快速用力击打着一摞棋子最底下的一个,这颗棋子 飞出,其以上的几颗棋子落回到这颗棋子原来的位置。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四章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结论 惯性
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具体性质,是物体的固有属性。 一个物体在任何条件下,在任何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四章 第1节 《牛顿第一定律》
思考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 止状态的性质,当力使它改变这种状态时, 它就会有抵抗运动状态改变的的“本领”。
这个本领与什么有关呢?
比如货车启动时,由静止到运动得需要一段时间, 是空车好启动还是满载时?你还能举出什么例子来?
思考一下为什么不允许客车和货车超载?
对比发现,接触面越光滑,滚动距离越远 发现小球运动停下来的原因是摩擦力。如果 结论 接触面非常光滑小球会永不停止。物体的运 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第四章 第一节第1课时 二氧化硅和硅酸
分盐反应,如
①SiO2+Na2CO3 ②SiO2+CaCO3
Na2SiO3+CO2↑。 CaSiO3+CO2↑。
归纳总结
化学式 状态
溶沸点、硬度 水溶性 与水反应
与碱 反应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与酸
用途
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硅比较
CO2 气态 熔沸点很低 能溶于水 CO2+H2O H2CO3
点击进入 课时作业
归纳总结
1.实验室常用可溶性硅酸盐与酸反应制取硅酸。 2.硅酸浓度小时可形成硅酸溶胶,浓度大时可形成硅酸凝胶。硅酸凝胶 经干燥脱水后得到硅胶(或硅酸干凝胶),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常用作干 燥剂及催化剂的载体。
题组例练
1.下列关于硅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硅酸可以通过SiO2和水的化合反应直接制得
•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 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下午1时7分4 1秒下午1时7分13:07:4121.11.16
(3)性质 ①物理性质 熔点 高 ,硬度 大
B)
解析:二氧化硅是由硅原子和氧原子按1∶2的比例形成的具有立体网状 结构的晶体,是熔点高、硬度大的固体;二氧化硅是一种不溶于水的酸性 氧化物,与水不反应;磨口玻璃塞中的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容易使玻璃塞与瓶口黏结在一起;氢氟酸能腐蚀 玻璃,不能用玻璃瓶盛装氢氟酸,常用塑料瓶盛装氢氟酸。
无定
形两大类,水晶、玛瑙的主要成分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课件
说文解字
二氧化硅
硅酸盐
硅
硅酸盐
硅 酸 盐
第一关
(合作-交流)
学习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
你见过二氧化硅吗?请举几个例子, 并说说他们的用途。 分析二氧化硅的存在形态。
归纳二氧化硅具有哪些物理性质?
水晶
现代通信用光缆
光
学
光导纤维
纤 维
胃
镜
无用 开光 刀导 手纤 术维
做 光导纤维手术头灯
H2CO3
不与水反应
4、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通常很不活泼)
(1)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A、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SiO2+ CaO 高温 CaSiO3
B、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SiO2 + 2NaOH =
Na2SiO3 +H2O
硅酸钠
(有粘性,其溶液俗称水玻璃)
迁移应用:
为什么实验室中盛放碱液的 试剂瓶要用橡胶塞而不能用 玻璃塞(玻璃中含SiO2)?
二氧化硅 SiO2
物质分类
酸性氧化物
化 与碱性氧
高温
学 化物反应 CO2+ CaO 高温 CaCO3 性 (CaO)
SiO2+ CaO
CaSiO3
质 与碱反应
SiO2 + 2NaOH =
(NaOH)CO2 + 2NaOH = Na2CO3 +H2O
Na2SiO3 +H2O
硅酸钠
与水反应
CO2+H2O
第四章第一节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第1课时 二氧化硅和硅酸
学习目标: 1、了解二氧化硅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2、了解硅酸的制备和性质
“豪门二杰”
自学
【阅读】教材P74的第1~3自然段,回答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课《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课《牛顿第一定律》课件一、教学内容教材章节: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课《牛顿第一定律》详细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包括定律的定义、表达式以及定律的适用条件和局限性。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惯性的概念以及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掌握定律的表达式。
2. 能够分析实际情境,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外力作用。
3. 理解惯性的概念,掌握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惯性的概念及其与质量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放置在桌面上的书本,让学生观察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书本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引发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思考。
2. 讲解:详细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包括定律的定义、表达式以及定律的适用条件和局限性。
通过示例和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惯性的概念以及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3. 练习:给出一些实际情境,让学生判断物体是否受到外力作用,并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分析。
例如,分析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突然停止的原因,或者一个正在减速的物体为什么最终会停止。
4.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牛顿第一定律》板书内容: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表达式:F = ma(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适用条件:没有外力作用局限性:只适用于低速、宏观物体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惯性与质量的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解释牛顿第一定律的含义,并给出一个实例说明。
2. 分析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突然停止的原因,并运用牛顿第一定律进行解释。
3. 讨论惯性与质量的关系,给出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说明。
2019-2020年人教版化学必修一讲义:第4章+第1节+课时1 二氧化硅和硅酸及答案
第一节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课时1二氧化硅和硅酸目标与素养:1.了解硅的结构、存在形式及其制备。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了解二氧化硅、硅酸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宏观辨识与变化观念)3.了解硅酸的制备和用途。
(科学探究与社会责任)一、二氧化硅1.硅元素的存在及原子结构2.SiO2的组成、结构、性质与用途(1)存在SiO2的存在形式有结晶形和无定形两大类,水晶、玛瑙的主要成分是结晶的二氧化硅。
(2)结构SiO 2晶体是由Si 和O 按原子数之比为1∶2的比例组成的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
每个硅原子周围结合4个O ,每个O 周围结合2个Si 。
(3)物理性质 熔点高;硬度大;溶解性:不溶于水。
(4)化学性质①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a .可与NaOH 溶液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SiO 2+2NaOH===Na 2SiO 3+H 2O 。
b .可与氧化钙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SiO 2+CaO=====高温CaSiO 3。
②特性除氢氟酸外,SiO 2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SiO 2与HF 溶液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 2+4HF===SiF 4↑+2H 2O 。
(5)用途①沙子是基本的建筑材料。
②纯净的SiO 2是现代光学及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可以制作光导纤维。
③石英和玛瑙制作饰物和工艺品。
④实验室中使用石英坩埚。
二、硅酸1.物理性质颜色:白色;状态:胶状;溶解性:难溶于水。
2.化学性质3.制备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硅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2)SiO2是一种三原子分子,属于酸性氧化物。
()(3)SiO2与H2O反应可生成硅酸。
()(4)硅酸难溶于水,可溶于NaOH溶液。
() [答案](1)×(2)×(3)×(4)√2.下列关于碳和硅的比较,正确的是()A.碳和硅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都是既有游离态也有化合态B.碳和硅的最高正价都是+4价C.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占第二位,碳元素占第一位D.硅与碳一样均含有两种常见价态的氧化物:SiO和SiO2[答案] B3.写出由SiO2制备H2SiO3的有关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课件(共16张PPT)
讨论应用惯性和防止惯性 危害的实例。
完成《导学稿》和《红对勾》中习题。
的现象
物体运动需要力维持吗?
亚里十多德的观点:如果要使一个物体 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伽利略的观点: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 来维持,运动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 受到了摩擦阻力。
(1)观察: (2)猜想: (3)推断: (4)实验与推理: (5)结论: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 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理解: (1)揭示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注意:
• 1、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 力时的状,是在理想实验基础 上总结得出的;
• 3、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相对地面静 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讨论:
你还能设计出 哪些小实验来演示 物体的这种性质?
运动学与动力学
研究物体怎样运动
而不涉及运动与力的关 系的理论
研究物体的运动与力的 关系的理论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运动和力的关系的历史发展, 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并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解释有关惯性
2、在受力的条件下,惯性表现为运动状 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 对于任何物体,在受相同的力作用时, 决定它们的运动状态变化难易程度的 唯一因素就是其质量。
• 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物体的质 量——质量是惯性的唯一量度
对惯性的理解:
1、惯性不是力,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 “物体受惯性作用”“产生了惯 性”“受到惯性力”均是错误说法
2、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 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力越大运动状态越 易改变,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四章第一节 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20202021学年新)解析版)
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一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本章内容是继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之后又一个化学的理论知识点,通过本章的学习可以体会化学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本节内容是本章的基础,也是整个周期表周期律的基础,这一节学不好,就很难体会化学上结构决定性质的奥秘,也就很难体会化学的规律性,本节内容共有13个重点内容,静下心来慢慢体会吧!一、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1)原子结构示意图①小圆圈和圆圈内的符号及数字表示原子核及核内质子数。
②弧线表示电子层。
③弧线内数字表示该层中的电子数。
(2)离子结构示意图①当主族中的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所有电子变为离子时,电子层数减少一层,形成与少一个电子层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②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得电子形成简单离子时,形成与电子层数相同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2020·上海市奉贤区奉城高级中学高一期末)有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它们属于不同种元素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它们都是离子它们都具有稀有气体原子的稳定结构【答案】C【分析】根据结构示意图分析可得,四种微粒分别为O2-、Ne、Mg2+和Al3+。
【详解】由分析可知,它们属于不同元素,故A不选;根据结构示意图,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故B不选;由分析可知,第二种微粒不是离子,是氖原子,故C选;稀有气体原子最外层有8个电子(氦有2个),是稳定结构,第二种微粒就是Ne,其他几种微粒都和Ne的原子结构相同,故D不选;故选C。
二、明确符号A Z X±c n±m中各个字母的含义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1)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质量数可近似地代替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3)阳离子M n+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n;阴离子N n-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n。
(2020·福建南安市·高一期中)科学研究表明,月球上有丰富的He资源,可开发利用作未来的新型能源。
2024年度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课《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利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01
解释惯性现象
牛顿第一定律解释了为什么物体会保持其原有的运动状态。例如,当汽
车急刹车时,乘客由于惯性会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向前倾。
2024/3/24
02 03
分析受力情况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以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例如,电梯在上升过程 中突然停止,电梯内的人由于惯性会感觉受到向下的力,这是因为人受 到重力的作用。
30
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同时曲 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可表达为:∑F≠0→a≠0。
2024/3/24
9
牛顿第一定律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牛顿第一定律只适用于惯性参考系,即相对于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的参考系。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的状态,是一种理想化的 情况。在现实生活中,物体总会受到各种力的作用,因此牛顿第一定律 描述的是一种极限情况。
2024/3/24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 动的原因。
10
03
牛顿第一定律的物理意义 与内涵
2024/3/24
11
惯性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惯性是物体保持静止 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的性质。
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 种属性,一切物体在 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 性。
2024/3/24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在不 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2024/3/24
当物体受到合外力作用时,其 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表现为 加速度的产生。
牛顿第一定律与牛顿第二定律 共同构成了牛顿运动定律的完 整体系,揭示了力与运动之间 的内在联系。
14
04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1课《牛顿第一定律》课件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 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 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牛顿总结了前人的经验, 指出了加速和减速的原因 是什么,并指出了这个原 因跟运动的关系,这就是 牛顿第一定律。
二、 牛顿物理学的基石----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美国哈佛大学的校训就是: “让柏拉图与你为友, 让亚里士多德与你为友, 更重要的是,让真理与你为友。”
一、 物理学史回顾
敢于向权威质疑和挑战
物体的运动不 需要力来维持
伽利略(意大利学者)
一、 物理学史回顾
伽利略,意大利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 是首先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之上融会贯通了数学、天文学、物理学 三门科学的科学巨人。
阅读课本P68、69页, 完成随堂笔记P46页填[要点提炼]
一、 物理学史回顾
只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 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
在一个地方。
换句话说:力是维 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亚里士多德 (Aristotle,前384-前322)
一、 物理学史回顾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尝试研究物理并给出“物理学”名称的人。
人们争相传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发射“嫦娥一号”实 况
体验力与运动 F
A B
发射嫦娥号卫星为何要用火箭?
体验力与运动
如何控制、修正卫星按预定轨道运动? 这又要用到运动和力的关系。
生活体验力与运动 用力蹬车自行车运动。
这些例子能让我们得出力与运动是什么关系?
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
• 不用力了,为什么会停下来?
这个结论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之上, 通过科学推理而得到的,它虽然不可能通过实 验来证实,但是它的结论是符合科学道理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主要靠细胞内的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等亲
水性物质吸收水分,叫做吸胀作用。干燥的种子
和根尖分生区的细胞,主要靠吸胀作用吸收水分。
注意:蛋白质、淀粉和纤维素的亲水性依次减弱。
②液泡形成以后,细胞主要靠渗透作用吸水:细
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细胞液 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
(4)医用的生理盐水浓度为0.9%,其渗透压与人
体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当,可以使人体细胞保持 正常的形态和功能。 3.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探究 实验中注意事项 (1)选择有大的液泡且最好液泡带有颜色的细胞 作实验材料。 (2)本实验选用0.3 g/mL的蔗糖溶液(此浓度下既 明显出现质壁分离,又不致杀死细胞)。浓度过 高,质壁分离快,但细胞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 不能再进行质壁分离复原。此外,8%的食盐溶液, 5%的硝酸钾溶液等也可使用。盐酸、酒精、醋酸 等溶液能杀死细胞,不适于做质壁分离的溶液。
[互动探究]
点? [提示] ①相同点:某些物质可以通过,另一些 物质不能通过。 ②不同点:选择透过性膜一定是半透膜,半透膜 不一定是选择透过性膜。 要点归纳 1.番茄和水稻吸收矿 质离子的比较 科学家将番茄和水稻 分别放在含有Ca2+、 Mg2+和Si4+的培养液 中培养,结果及分析 如下:
质壁分离复原
。
二、实验探究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 1.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分析结 果,得出结论→ 表达和交流 →进一步探究。 2.实验原理 成熟的植物细胞的 原生质层 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细胞液 具有一定的浓度,能够渗透失水和吸水。
3.实验过程 制作装片 →显微镜观察→实验现象(细胞发生 质壁 分离和复原)→得出结论。 [互动探究] 在实验中为什么选择紫色洋葱磷片 叶作实验材料? [提示] 紫色洋葱鳞片叶中有紫色的液泡,便于 实验观察。
如图实验装置,玻璃槽中是蒸馏水,半透膜允许
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 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最可能的实验现象是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 上升,加酶后又下降 B.在玻璃槽中会测到蔗 糖和蔗糖酶 C.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 下降,加酶后一直上升 D.在玻璃槽中会测到葡 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答案 A
2.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的特点 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内碘的浓度比血液高 20~25倍,说明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是从 低浓度→高浓度,即逆浓度梯度。 3.微生物吸收矿物质的特点 不同微生物对不同无机盐的吸收表现出较大的差 异。 (1)不同微生物的细胞膜结构有一定的差异。 (2)不同微生物对无机盐的吸收有选择性。 (3)不同微生物对各种无机盐的需要量不同。
典例导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利用紫色的洋葱外表皮细胞和不同浓度的蔗糖溶
液,可以探究细胞质壁分离复原。下列有关该实 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B ) A.该实验只是观察了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没 有设计对照实验 B.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 能力逐渐增强 C.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质壁分离 现象 D.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下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 滴加清水后都能复原。
下图为显微镜下某植物细胞在30%蔗糖溶液
中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A.若将细胞置于清水中, A基本保持不变 B.若该细胞处于40%蔗糖 溶液中,B/A值将变小 C.B/A值能表示细胞失水 的程度 D.A、B分别表示细胞和液 泡的长度
3.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在成熟的植物细胞中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 液泡 细胞 里的细胞液, 膜和 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
的 细胞质 称为原生质层,它相当于一层 半透膜 。
(2)成熟植物细胞,有大液泡,当细胞液浓度小
于外界溶液浓度,则发生质壁分离 现象;当细胞液
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时,则发生
典例导悟
将等量的、微量的NH、PO、K+、Ca2+共同置于
100 mL蒸馏水中,再放入一些新鲜的水稻根尖, 一段时间后,测定溶液中上述四种离子和水的含 量变化(见下表)。实验结果可以说明( A ) 项目 H2O NH+4 K+ Ca2+ PO43减少量 0% 23% 12% 37% 14% ①根对水的吸收和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是两个相 对独立的过程 ②根对无机盐离子的吸收不是等比例进行的 ③根细胞吸收无机盐离子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④根吸收无机盐离子的过程不受温度的影响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①②③ D.都正确
半透膜和选择透过性膜有哪些异同
(1)不同植物细胞对同
一无机盐离子、同一 植物细胞对不同无机 离子的吸收均有差异, 说明:植物细胞膜对 无机盐离子的吸收具 有选择性。
(2)水稻吸收水的相对速度比吸收Ca2+、Mg2+
的大,造成培养液中Ca2+、Mg2+浓度上升;番 茄吸收水的相对速度比吸收Si4+的大,造成培养 液中Si4+浓度上升。说明:植物细胞在同一时间 吸收离子和吸水的量不同,即吸收离子和吸收水 是两个不同的过程
考点二;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自主梳理 1.对无机盐的吸收实例 (1)水稻和番茄对 同一离子 的吸收量不同。 (2)水稻和番茄对 不同离子 的吸收量不同。 (3)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可以逆 相对含量梯度 从血液中吸收碘。 (4)不同微生物对不同矿物质的吸收表现出较大 的 差异 。 2.生物膜的特性 顺相对含量梯度的,而且细胞 物质跨膜运输并不都是 对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有选择性 。即细胞膜和其他生 物膜都是 选择透过性 膜。这种膜可以让 水分子 自由 通过,一些离子和 小分子 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 离子、小分子和 大分子 则不能通过。
要点归纳
一、渗透系统的组成分析及应用
1.渗透系统的组成(如图)及特点 (1)半透膜,可以是生物性的选择透过性膜,如
细胞膜,也可以是物理性的过滤膜,如玻璃纸。 (2)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2.渗透作用的发生 (1)若S1溶液浓度大于S2,则单位 时间内由S2→S1的水分子数多于 S1→S2,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上升; 若S1溶液浓度小于S2,则情况相反, 外观上表现为S1液面下降。 (2)在达到渗透平衡后,若存在如 图所示的液面差Δh,则S1溶液浓 度仍大于S2。
3.渗透系统的应用
(1)比较不同溶液浓度大小 漏斗内 M 烧杯内 N
溶液浓度
①若漏斗内液面上升,则M>N 现象及结论 ②若漏斗内液面不变,则M=N ③若漏斗内液面下降,则M<N
(2)验证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
①具有半透膜
②具有浓度差
植物细胞吸水方式
①未形成液泡的细胞,靠吸胀作用吸水:这样的
4.实例分析结论
它具有的特点是: ①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 ②一些需要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 ③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2)物质通过生物膜的跨膜运输,有的是顺相对
(1)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一样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含量梯度的,有的是逆相对含量梯度的。 (3)细胞对于物质输入和输出及选择性是通过细 胞膜实现的。
高中生物第一轮复习 必修一 第四章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讲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考点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自主梳理 一、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1.原理:发生 渗透作用 ,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具有 半透膜 :水分子可以通过,而蔗糖等大 分子不能通过的膜,如 玻璃纸 (又叫赛璐玢)。 (2)膜两侧溶液具有 浓度差 。 2.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红细胞为例:红细 胞膜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1)当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吸水 膨胀。 (2)当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 皱缩。 (3)当外界溶液浓度 = 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 平衡。
水溶性染色剂(PI)能与核酸结合而使细胞核着色,
可将其应用于细胞死活的鉴别。细胞浸泡于一定 浓度的PI中,仅有死亡细胞的核会被染色,活细 胞则不着色,但将PI注射到活细胞中,则细胞核 会着色。利用PI鉴别细胞死活的基本原理是 A.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结构不同 D B.死细胞与活细胞的核酸含量不同 C.活细胞能分解染色剂PI D.活细胞的细胞膜阻止PI的进入
三、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 实验探究过程及应用 1.提出问题:原生质层相 当于一层半透膜吗? 2.假设:原生质层相当于 一层半透膜。 3.预期结果:由于原生质 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水分 子可以自由透过,而蔗糖分 子不能透过,因此,在清水 中植物细胞的中央液泡会变 大,细胞膨胀。
4.实验流程
5.实验结论 成熟植物细胞能与外界溶液发生渗透作用,当外界溶液 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当 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发生质壁 分离复原。
拓展
1.渗透系统组成的条件
①渗透系统适用于比较溶质不能透过半透膜的溶
液浓度的大小。 ②溶液浓度指摩尔浓度而非质量浓度,如10%葡 萄糖溶液和10%蔗糖溶液的质量浓度相同,但摩 尔浓度是10%蔗糖溶液的小,故水由蔗糖向葡萄 糖溶液移动。 2.细胞吸水和失水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1)盐碱地中的植物不易存活或一次施肥过多造 成“烧苗”现象,因为土壤溶液浓度过高,超过 了根细胞液浓度,导致根细胞不易吸水甚至失水。 (2)糖渍、盐渍食品不易变质的原因是在食品外 面和内部形成很高浓度的溶液,使微生物不能在 其中生存和繁殖,所以能较长时间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