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利己和利他的关系.
哲学与人生13课: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ppt课件
到的好处。利益包括,物质利益,政治利益和精神利
益三个方面。其中,经济利益是基础,政治利益是保
障,精神利益是导向。
ppt课件
2
希腊神话中,人面狮身的斯芬克斯向前路过他面前的每 个行人,都说出同样的谜语。。。 这个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的谜底是什么?
斯芬克斯人面狮身的形 象本身就说明了,人类已 经认识到了自己与动物, 即有联系又有区别。
ppt课件ຫໍສະໝຸດ 10• 分析赵薇穿日本军旗装事件,说明个人行为与社 会紧密相连。
(1)个人与社会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互影
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ppt课件
11
人与社会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的生存和 发展离不开社会;另一方面,社会是由个人组 成的,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社会全体 成员努力的结果。但是,个人与社会相比较, 社会起着根本决定的作用。
16
第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
P 169
个人正当利益: 是指人们在生活或工作中,通过诚实 劳动或合法经营的途径和方式,所谋求的用以满足个人 正常生活和有效工作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应得利益。
不能将个人的正当利益等同于自私,自私的本质是损
人利己,如果是争取合理地正当的个人利益,非但不是自
私,还要受法律保护。
P 165
4
自然属性是人生存发展的生理基础
你每天是否喝水、吃菜、吃肉?
•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 ppt课件
5
(1)人的自然属性之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 开自然界;
(2)人的自然属性之二:人要在自然界生存和发展,总是受到 自然规律的制约;
(3)人的自然属性之三:人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有食欲、求生 欲等自然欲求。
哲学与人生教案中专中职第十三课第十四课第十五课
哲学与人生教案中专中职第十三课第十四课第十五课第十三课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教学目标】1.认知:(1)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明确公与私、义与利的内涵。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利己和利他的关系。
2.情感态度观念:(1)把握人的本质,积极融入社会。
(2)正确处理人生中遇到的矛盾和挫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运用:能运用所学知识在生活中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正确进行人生选择。
【教学重点】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2.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
【教学难点】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2.如何看待个人成才的社会条件。
3.明白“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
【教学方法】情境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2学时。
【教学过程】(典故导入新课)第一步,介绍希腊神话故事:希腊神话中,人面狮身的司芬克斯向路过他面前的每个行人,都说出同样的谜语:早晨用四只脚走路,中午用两只脚走路,晚上用三只脚走路的东西是什么?行人能答出,就放其过去,反之,则将其吃掉。
(课件显示)第二步,提问:这个著名的司芬克斯之谜的谜底是什么?为什么?(谜底是:人。
早、中、晚喻人一生中的幼年、成年、晚年。
) 第三步,教师再作如下对话引导:这表明希腊人是从什么角度在对人进行思考? (从人生过程中的外部特征角度) 司芬克斯人面狮身的形象本身就说明了,人类已经认识到了自己与什么的区别与联系呢? (人与动物) 那么,人与动物有哪些联系?有哪些区别?他自身有哪些属性呢?这就是本节课所要回答的问题。
(新课讲授)一、人的本质具有社会历史性1.自然属性是人生存发展的生理基础(1)人的自然属性之一: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界;(2)人的自然属性之二:人要在自然界生存和发展,总是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3)人的自然属性之三:人与其他动物一样,也有食欲、性欲、求生欲等自然欲求。
利己与利他的辩证关系的作文
利己与利他的辩证关系的作文“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之所以推崇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水包含了“利他”精神。
在中国传文化中,贤人的境界是“自利利他,胸怀天下”。
但现在不少人认为,利他和利己是对立的,利他就是牺牲自己,利他思维违背人的本性,因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究竟应该“利己”还是“利他”?这一问题引起了同学们激烈的争论。
有个必须避开的雷区,注意题干,你知道问题在哪吗?在于题干中的观点,都是错的。
为什么要把这错误的观点代入自己呢?没必要去认同这两个观点,再去思考。
材料中的观点可以作为批判出现。
借用来做反面然后对立提炼自己的正确观点。
解题过程回归解题初衷,就是完整性。
不止要一直围绕着利己和利他,分析两者的关系。
试图用一个解释另一个是很困难的,也许利他可以解释利己,但是利己解释利他就是有些牵强的。
我的建议是:分析绝对的利己、绝对的利他,以及利他就是利己这三方面。
分析是指剖析现象后的本质。
(答疑:那可不可以写损人不利己)可以,这种人是蛀虫级别。
(答疑: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那不就是利他就是利己么?然后再深化一下,利为何?物质么?不止。
我们做一件事所能够得到的除了物质还有什么?精神。
也就是说,在利他的过程中,一些情况下你似乎失去了你原有的物质或者应该得到的物质,但你同样收获到了某种精神,在这样的比较下,利他等于利己。
用这种方式去剖析观点,分析的是事物的过程。
在这样的比较下,利他等于利己。
用这种方式去剖析观点,分析的是事物的过程。
【答疑:绝对的利己也不一定会损人】自己分析一下,不用分析它的好处,分析失去了什么。
或者说,绝对的利他适合于谁?加上这三者的适用性,进一步丰富你的论点。
分情况绝对到相对来补充自己的观点使之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这就是从大纲结构图开始深化至文章内容丰富性了。
【答疑:绝对利他能不能说是主席一类的人】可以,你可以结合“我将无我”回到题目,再想想大纲怎么完善,先做好结构。
不要在举例上纠结,首先提炼关键词。
第一课时-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第一课时 时间: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 班级:职三(1)(3)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十三课 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教学目标】 1.认知:了解自然属性是人存在的基础,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明确 公与私、义与利的内涵。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公与私 、义与利的关系,利己和利他的关系。 2.情感态度观念:把握人的本质,积极融入社会。正确处理人生中遇到的 矛盾和挫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运用:能运用所学知识在生活中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 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正确进行人生选择。 【教学重点】 1.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2.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3.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 一、情景导入新课(5分钟) 二、讲授新课(30分钟) 三、小结(5分钟) 四、课堂练习(5分钟) 五、作业布置
为什么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成为黄金一代的航天员, 能够上天、为祖国争光? “神七”发射成功,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能够在太空按 照既定计划自由翱翔,除了一定的个人条件外,还需要哪些 社会条件?
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
任何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一定社 会的生产力状况和生产关系的性质、社会的政治制度、社 会的科学文化发展程度和传统文化等条件,都对人的活动 产生影响和制约作用。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告诉我们:我们个人要想成才,必须 具备成才的个人条件和社会条件,应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需要和个人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成才 条件,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以便 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为社会的进步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2000年1月11日,徐州大黄山煤矿发生 漏水事故,63名矿工被困在井下,在生死 关头,被困矿工勇敢自救,大家互相传递 盛水的胶靴,你一口,我一口,谁也没有 为水而争斗。 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利他与利己”导写及范文(仿2023全国乙卷作文)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利他与利己”导写及范文(仿2023全国乙卷作文)【原题呈现】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之所以推崇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水包含了“利他”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贤人的境界是“自利利他,胸怀天下”。
但现在不少人认为,利他与利己是对立的,利他就是牺牲自我,利他思维违背人的本性,因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究竟应该“利己”还是“利他”?这些问题引起了同学们激烈的争论。
请你联系社会现实,写一篇发言稿,表达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并在班会上与同学们交流。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原材料以老子名言引出“利他“精神,然后提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古贤人“自利利他,胸怀天下”之境界,即,融利己于利他之中,完成自他二利。
最后是现代不少人的狭隘甚至错误观点,利他和利己是对立的,利他就是牺牲自己,利他思维违背人的本性,因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写作的关键就是要根据材料厘清“利他”与“利己”的关系,并分析出怎样才是获得最终幸福的根本途径。
其实,在这个人与人交流频繁、关系紧密的社会生活中,若心中只有自己而不顾及他人,最终也会使自己的利益受损;而积极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往往最终也会让自己得益。
所以,从长远的角度看,“利他”本质上就是“利己”。
因此,在这个互联互通的时代里,我们当有超越一己私利的大情怀,多一点担当意识,积极为人。
写作时,不论是事实论证还是道理论证,考生最好能够结合与自己生活相关的思想实际,论说“利他”也是“利己”的道理,从事实和理论等方面论证观点。
可以分析“利他”与“利己”的关系,也可以援引“利他”最终“利己”的例子,还可以从老子对“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角度进行分析,只要能体现出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即可。
【主要问题】①对概念的理解不准确:基本能围绕“利已”与“利他”展开,但是相当多同学对概念的理解片面狭隘,简单地将“利他”等同于无私,将“利已”等同于自私自利。
利他利己行为准则
利他利己行为准则
利己与利他显然是一对矛盾。
想通二者的关系,理解他们在最高层次的统一与同一,就成为根本性的大观念。
利己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它归根结底源自生存的需要。
但人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单方的利己行不通,互相帮助更有利,帮助别人是帮助自己。
于是产生了群体中利他的行为准则。
要要懂得这句话:“利他是利己的最高级。
” 1.利他的真实性与合理性的根据是利己的普遍性。
2.利他是人与社会最根本关系中的最高行为准则。
3.利他是商品经济原则的人性基础。
4.利他是实现利己的行为过程。
5利他是利己行为方式的最高级次。
人的利己行为的方式可以归纳为5个等级。
①最低级是“损人不利己”②低级是“损人利己”这种人属百姓所言的“坏人”;③中级是“不损人而利己”这种人属人中的“老实人”;④高级是“利人又利己”这种人总是在谋求双赢互利,属人中的“精明者”;⑤最高级是“先利人后利己”这种人的利己似乎不为人所感觉,在交往关系中习惯为他人考虑,并有一定的牺牲精神,把能为别人做点什么看作自己的责任,并从中获得快乐与满足的自然回报,是长远、稳定的精神与物质利益的获得者,属人中的“高尚者”。
这5种人的动机和目的是相同的,差别仅仅是行为方式的不同,结果则大相径庭:前两种行为方式,决定了他们总是事与愿违,最终丧失生存的权利;中间一种行为方式是洁身自好,注定难成大事;后两种行为方式,必然是能有所作为的。
2023高考模拟主题作文----“利他”与“利己”
2023高考模拟主题作文----“利他”与“利己”“利他与利己二元思辨”【文题在线】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约翰·密尔是19世纪英国著名哲学家,他20来岁时一度精神崩溃,变得麻木、低沉,对任何事物都提不起兴趣。
后来他努力改变自己,发现使自己重新变得幸福起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关心他人,关心周遭世界。
他说:“的确,幸福是一切行为规范的检验标准,以及生活的目的。
但只有不把这个目的当作直接目标,它才能够实现。
只有那些人会幸福——他们的心思都在自身幸福以外的事情上,在他人的幸福、人类的进步上,甚至在一些艺术追求上。
他们不以这些为手段,而将其本身当作理想的目的。
于是也顺便找到了自身的幸福。
”密尔的这段见解有个名字,叫做“利己主义悖论”,即对个人幸福的执著追求,将干扰甚至妨碍幸福的实现。
当我们完全沉迷于自我,沉迷在几英寸的手机屏幕小世界时——别以为那些短视频会带给你更广阔的世界,相反,那是一个靠着算法建立的时间牢笼——我们从来不会从中获得幸福。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是哲学家约翰·密尔的一段经历;第二段是约翰·密尔的一段见解;第三段是对约翰·密尔的见解的进一步阐释,三段材料指向一个共同的话题:如何才能真正获得幸福?而对于这一个问题,约翰·密尔也以他的人生经历给出了答案:当我们想要靠利己获得幸福时,往往会事与愿违;但是当我们能懂得关心、帮助他人,关心这个世界,不再抱有那么强烈的利己功利主义时,我们反而会获得意想不到的幸福。
其实,这也是另一方式的利己。
所以,写作的关键就是要根据材料厘清“利他”与“利己”的关系,并分析出怎样才是获得最终幸福的根本途径。
其实,在这个人与人交流频繁、关系紧密的社会生活中,若心中只有自己而不顾及他人,最终也会使自己的利益受损;而积极关心他人,爱护他人,往往最终也会让自己得益。
市场主体的义利观及其现实意义
市场主体的义利观及其现实意义市场主体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正确处理利己的利与利他的义之间的关系,克服脱离义的利行为,提倡纯粹的义,实现义利相统一及其现实意义。
标签:义利纯粹的义纯粹的利基本原则一、义与利相统一义与利是市场经济的永恒主题,任何市场主体都不能回避这个主题。
斯密指出:“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取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
”并且在批评强迫农民兼营谷物商业的法律时指出:“法律应当让人民自己照应各自的利益。
人民是当事人,定然比立法者更能了解自己的利益。
”克思指出:“每个人追求自己的私人利益,而且仅仅是自己的私人利益;这样,也就不知不觉地为一切人的私人利益服务,为普遍利益服务。
”这说明了义,是指市场主体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为他人和社会提供符合法律要求的产品或服务。
斯密指出:“我们每天所需的粮食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
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話。
”这说明了利,是指市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因此,市场主体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同时,为他人和社会提供符合法律要求的合格产品或服务,实现义利的统一。
市场主体的义与利相统一包括:第一,义是与利紧密联系的义。
斯密指出:“正是由于我们自己的根本利益被看成是整体利益的一部分,整体的不仅应当作为一个原则,而且应当是我们所追求的惟一目标。
”马克思指出:“尽管个人A需要个人B的商品,但他并不是用暴力去占有这个商品,反过来也一样,相反地他们互相承认对方是所有者,是把自己的意志渗透到商品中去的人”。
“谁都不用暴力占有他人的财产。
每个人都是自愿地出让财产。
”这说明了市场主体在以法律确定的交易双方平等的基础上,通过等价交换为他人和社会提供合格产品或服务,来实现自身合法利益的最大化,把利他的义当作实现利己的利的手段。
这同采取欺诈、暴力等违法手段,追求非法利益最大化毫无共同之处。
第十三课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狼孩的故事
鲁查努的故事
20世纪70年代,在 美国的阿拉斯加州,护 林员发现了一个吃狼奶 长大的女孩劳拉。这个8 岁女孩用四肢爬行,用 狼的语言在狼群里尽情 “交谈”。小劳拉后来 被送到美国心理改造中 心。经过18个年头的艰 苦学习,劳拉才逐渐恢 得人性,最终还上了大 学。
结合这个案例,思考:怎样正确对待公与 私二者的关系?
30
2020/11/16
03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要正确对待公与私的关系。社会与个人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公与私的关系 (1)所谓公,就是社会或社会利益;所谓私, 就是个人或个人利益 (2)公与私是对立统一的。①其对立表现在, 它反映了不同利益对象及其要求。②其统一表 现在,对全局而言为私的利益,在一个局部就 是公共利益;对局部而言为公的利益,在全局 就是为私的利益
则能从事生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人是自然界的产物
B. 人是社会的产物
C.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
D.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
03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B 6.利己主义最大的弱点是必将导致()
A.强权即公理
B.不同主体间利益的冲突
C.道德建设机制的混乱
D.伦理、规则的不确定性
7.李大钊说:”真正合理的个人主义,没有不顾社会秩序的;真正合理的社会
01人生发展不能损害他人的利益
利益 所谓利益,就是人们在物质上和精神
上得到的好处。利益包括,物质利益,政治利 益和精神利益三个方面。其中,经济利益是基 础,政治利益是保障,精神利益是导向。
02人的本质是社会的人
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更是社会劳 动的产物 即人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 属性
作文利他与利己发言稿
作文利他与利己发言稿大家好!首先感谢各位的到来,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成为讲话的第一个人。
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话题,那就是利他与利己。
利他是指以他人利益为先,利己则是以个体自身的利益为最重要的考量。
这两个概念常常被放在对立的位置上,但实际上,它们并非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的。
在人类社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和利益追求。
我们不能把自己的利益完全置于他人之上,但我们也不能仅仅关注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他人。
如果每个人都只追求自己的利益,那么整个社会就会陷入一种自私自利、相互猜忌的状态,没有人愿意付出,也没有人愿意接受。
因此,我们需要在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他人的利益和整个社会的利益。
利他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权益和利益,而是在自身利益的基础上,思考怎样能够同时满足他人的需求。
只有通过互惠互利的合作,我们才能够共同进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双赢。
利他精神的体现之一是乐于助人。
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和问题,需要他人的帮助。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主动伸出援手,帮助他人解决困难,那么我们不仅能够获得他人的感激和赞赏,也能够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而这些人际关系会为我们以后的发展和利益带来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此外,利他还需要我们拥有公平正义的观念。
在社会中,人们之间往往会面临利益的冲突和分配的问题。
如果我们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忽视他人的权益,那么社会就会不公平,分配就会不合理。
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公正地对待每个人的权益,尊重每个人的需求,那么整个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公正的待遇。
当然,利他不仅仅是在个人层面上追求,更需要在组织和社会层面上实践。
在组织中,利他表现为团队的协作和共同进步。
在团队中,每个人的能力和贡献都是不可替代的。
只有通过相互合作,我们才能够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整个团队的目标和利益。
在社会层面上,利他则是指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有很多人会通过各种方式去为社会做出贡献,比如参与志愿者活动、捐款捐物等。
利己与利他的辩证关系
利己与利他的辩证关系利己与利他的辩证关系1. 引言人类作为社会性动物,在日常生活中时常面临利己与利他的抉择。
利己是指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满足个人欲望和需求的行为;而利他是指个体关注他人利益,主动为他人谋求幸福和福祉的行为。
虽然这两者看似相互对立,但实际上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关系,相辅相成并在社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2. 利己的重要性利己是一种基本的生存本能,是个体满足自我需求的一种必然追求。
每个人都有权利追求自身的利益,为自己谋求快乐、成功和幸福。
通过追求个体利益,人们可以实现个人的成长和进步,同时也为社会的繁荣作出贡献。
个体的利己行为有助于促进竞争、创新和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3. 利他的重要性利他是人们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和互助关系的基础。
关注他人的利益和幸福可以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
通过利他行为,我们可以培养同理心和关爱之情,理解他人的需求并给予帮助。
当一个社会的成员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时,他们更有可能相互支持、合作和共同进步,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繁荣。
4. 利己与利他的辩证关系在现实社会中,利己和利他并不是单一的选择,而是相互渗透、互为条件的关系。
个体的成功和幸福常常建立在他人的支持和合作基础上。
一个人如果一味追求个体利益,忽视了他人的需求和利益,很可能面临疏离和孤立。
相反,如果一个人完全忽略了自身的利益,过度追求利他行为,可能会对个人的自我发展和生存权益产生负面影响。
在实践中,理性的个体会在利己和利他之间寻求平衡。
个体可以通过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和利益,增强自身能力和资源,从而有更多的能力去关注他人。
关注他人的利益和幸福也可以为个体带来情感上的满足和内心的愉悦。
利己和利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形成了一种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
5. 个体与社会的发展在社会的发展中,利己和利他的辩证关系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个社会如果每个成员都只关心自身的利益,可能会导致社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
第十三课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
人的社会属性
人性的根本特征
人
性
人的自然属性
人性的物质前提
二、个人与社会密不可分。 (一)要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 来看136页,爱因斯坦的一段话。
• 分析赵薇穿日本军旗装事件,说明个人行为与社会紧密 相连。
(1)个人与社会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互影
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里,都有 自己的家人、亲人、同学、朋友等,都 从事一定的职业活动。在社会生活中, 人们的活动必然要受到各种关系的影响 和制约。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这是毫 无疑问的。 只有什么人没有社会性?
精神病的人。就是没有意识的人,与动 物没有区别了。
一、人的本质具有社会历史性。 (三)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人的成长有规律性,有关键期。
一、人的本质具有社会历史性。 (一)自然属性是人生存发展的生理基础。
人不是神、上帝创造的,而是 通过劳动由动物进化来的。
人类的进化
一、人的本质具有社会历史性。 (二)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1)人的社会属性之一:人是社会的人。 (2)人的社会属性之二:人的生产活动具有社会性。 (3)人的社会属性之三:人的生活具有社会性。
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书上137页,第二段
比如:班级的荣誉与我们个人的荣誉是相关的。我们有 时要有舍小家顾大家的风范。
教师取杯中的一滴水放在学 生桌上,让学生观察小水 滴的变化。很快就消失了。 问:为什么一滴水离开杯 子就消失了?一滴水怎样 才能不消失?
二、个人与社会密不可分。 (三)正确处理个人、集体与社会的关系。
• 2000年1月11日,徐州大黄山煤 矿发生漏水事故,63名矿工被 困在井下,在生死关头,被困矿 工勇敢自救,大家互相传递盛水 的胶靴,你一口,我一口,谁也 没有为水而争斗。
利他就是利己的案例
利他就是利己的案例利他就是利己的案例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利他行为,即为了帮助他人而付出自己的时间、精力或资源。
然而,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这种利他行为实际上也会给自己带来一些好处。
下面我将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利他就是利己的道理。
在某个夏日的午后,我正在公园里散步,突然听到一个女孩的尖叫声。
我赶紧朝声音的方向跑去,发现一个小男孩不慎从滑梯上摔下来,正在痛苦地哭泣。
我立即上前询问情况,并帮助他检查伤势。
幸运的是,他只是擦伤了膝盖,没有大碍。
我找来纸巾帮他擦拭伤口,并安慰他不要害怕,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在我帮他处理伤口的过程中,他的哭声渐渐停止,眼神也变得安心起来。
我告诉他,如果他需要任何帮助,可以随时找我。
几天后,我再次在公园里遇到了这个小男孩。
这次他看到我后,立刻跑过来向我打招呼,并向我展示他的新玩具。
他告诉我,他已经不再害怕滑梯了,因为他知道有人会帮助他。
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我意识到我的利他行为不仅帮助了他,也给我带来了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利他行为并不仅仅是为了帮助他人,它也会给自己带来一些好处。
首先,通过帮助他人,我们可以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我们在困难时得到他人的帮助,我们会对这个人产生一种感激之情,从而加深我们之间的联系。
这种联系在未来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支持。
其次,利他行为也可以提升我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当我们看到自己的帮助对他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时,我们会感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得到了认可。
这种认可会增强我们对自己的自信,使我们更加愿意去帮助他人。
最后,利他行为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同理心和善良品质。
通过关心他人的需求和感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处境,并从中学会关爱和体谅。
这种同理心和善良品质不仅会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也会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更加受欢迎和受尊重。
综上所述,利他就是利己的案例告诉我们,利他行为不仅仅是为了帮助他人,它也会给自己带来一些好处。
通过利他行为,我们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升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同理心和善良品质。
哲学与人生13课: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中职课件]
10
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 立的存在,就不像原来长在身体上那样,它 的灵活性、运动、形状、颜色等等都改变了。 只有作为机体一部分,手才获得它的地位。” 这体现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什么关系?
11
• 分析当前疫情,说明个人行为与社会紧密相连。
有时,也不应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看不到长远的利益。
15
P174-175
博
弈
论
16
3. 在服务社会关爱他人中实现利己与利他的统一 如何做到利己与利他的统一? 第一,关爱他人,服务社会。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常怀感恩之心。 雷锋 焦裕禄 做志愿者
17
第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
个人正当利益: 是指人们在生活或工作中,通过诚实 劳动或合法经营的途径和方式,所谋求的用以满足个人 正常生活和有效工作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应得利益。
(1)个人与社会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互影
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12
人与社会之间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的生存和 发展离不开社会;另一方面,社会是由个人组 成的,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社会全体 成员努力的结果。但是,个人与社会相比较, 社会起着根本决定的作用。
18
第三,反对损人利己。
19
二、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
1. 人生发展不能只顾个人利益
义 , 所谓义,是指道德准则或道义要求,亦指道义
所要维护的公共利益。
利,所谓利,一般指位物质利益或物质功利,其中
包括公利和私利,但更多情况下指私利。
20
什么是“公”?什么是“私”? “公”与“私”之间是什么关系?
第7课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第13课人的本质与利己利他(第2课时)第二节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目标:理解利己与利他、义与利的辩证关系。
2 能力目标: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实践中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并处理自我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义与利、利己与利他的辩证关系。
3 德育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觉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三、教学难点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讨论法五、教学用具黑板、多媒体六、授课节数:1节课七、课时:1课时八、课型:新授九、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扬州晚报》曾报道过这样一个消息:17日清晨,扬州一位老太太不小心摔了一跤,一位小伙见状赶紧上前搀扶起老人,但小伙的伙伴却嚷道:“你赶紧松手,老太太要是说是你撞倒的,你麻烦可就大了!”小伙马上松手跑掉,老太太再次摔倒在地,伤势变得严重了,股骨头跌碎、胳膊和腿都骨折了。
消息迅速被各大网站转载,成为网友们讨论的大热点。
大家都在问这样一个问题:世道人心到底怎么了?难道我们真的面临严重的社会道德危机了吗?[讲授新知]一、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的关系1、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
思考问题:如果你是文中的小伙子会怎么做?为什么?在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的时候,我们应当注意哪些问题?所谓的公,就是社会或社会利益;所谓的私就是个人或个人利益。
公和私是对立统一的。
其对立表现在,它反映了不同的利益对象及其要求。
其统一表现在,对全局而言为私的利益,在一个局部就是公的利益;对局部而言为公的利益,在全局就是为私的利益。
正确对待公与私的关系要走出拜金主义的误区。
正确对待公与私的关系还要走出享乐主义的误区。
2、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
所谓的义是指道德原则、道义等;所谓的利是指利益、金钱。
义和利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它们可以统一在公共关系上,公共利益既是利益财富,又是道德目的,在这里金钱和道德得到统一;两者又有对立的一面:有的时候、有的情况下,义与利不能兼得。
中职《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
《哲学与人生》课程标准德保职业技术学校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哲学与人生》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
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三、具体教学内容和目标四、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1.教学原则。
(1)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增强教育的时代感,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贯穿始终。
(2)坚持知、信、用相统一。
使学生掌握与人生成长关系密切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把做人的基本道理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引导学生既提高哲学素养,又提高道德品质,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3)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
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成长的实际,遵循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加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把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强化哲学基本观点在人生成长问题中的运用,讲究实际效果,防止空洞说教。
2.教学方法。
倡导启发式教学,采取合作探究、讨论、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从客观的社会现象和学生的人生实际出发,通过知识学习与案例分析,融入学生所需要的哲学与人生知识。
教学方法的运用应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层次和职业教育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哲学与人生的教学。
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
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利他主义强调个体应该关心和帮助他人,为他人的利益着想;而利己主义则更注重个体的自我利益和个人追求。
这两种主义在人类社会中广泛存在,并对我们的行为和价值观念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的本质、优劣以及在个人与社会层面的应用。
首先,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人性的两面。
作为社会性的动物,人类具有关心他人和友善的本性。
利他主义强调了人们应该为他人着想,关心社会公益,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善他人的福祉。
而利己主义则突出了个体的自我利益追求,强调自我实现和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性。
这两种主义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合理性,符合人的自身需要和社会的运作机制。
其次,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在实践中具有一些明显的优劣。
利他主义强调人们的互助和合作,通过帮助他人来建立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它可以培养人们的同理心和善良品质,使人们在面对他人的需要时能够主动伸出援手。
然而,过分的利他主义也可能导致个人权益被剥夺或被滥用。
例如,当个体一味地为他人付出而忽略了自己的需求时,可能会导致自身精神和身体健康的下降。
与此相对应的是利己主义,它强调个体的自我利益和个人追求。
利己主义使个体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和生存。
追求自身利益可以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但是,过分的利己主义可能会导致人陷入囚徒困境,让集体和共同利益受到损害。
如果每个人都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及他人,最终会形成一种不信任和破坏的环境。
尽管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有各自的优劣,但它们不完全是对立的。
实际上,在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两者的结合。
人们在关心他人的同时也会关心自己的利益,而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互助。
这种双赢的关系可以在个人和社会层面上实现。
例如,一个企业可以通过互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员工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为企业做出了贡献。
利已VS利他是更好的生存策略辩论赛 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
利已VS利他是更好的生存策略辩论赛反方辩词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发言稿反方辩词一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大家好!我代表反方团队,反驳正方团队的观点,我们认为利他和利已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关系,两者并不互相排斥,而是可以相辅相成的。
首先,利他可以为个人带来更多的利益。
通过帮助他人,我们可以获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这将帮助我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此外,利他也可以提高我们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这对于我们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其次,利他可以为整个社会带来更多的利益。
通过帮助他人,我们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同时,利他也可以激发更多人的爱心和善意,促进社会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因此,我们认为利他和利已并不是一个对立的关系,而是可以相辅相成的。
只有在利他和利已两者兼备的情况下,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谢谢!反方辩词二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是反方团队的二辩,我将继续为大家阐述反方的观点。
对于利他和利已的关系,我们认为两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利他可以带来更多的利益,而这些利益也可以转化为个人的利益。
比如,通过参与公益活动,我们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和荣誉,这将有利于我们的职业发展和个人形象的提升。
同时,利他也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满足感,这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此外,利他也可以为社会带来更多的利益。
通过帮助他人,我们可以缓解社会的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同时,利他也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社会的创新和变革。
因此,我们认为利他和利已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只有在利他和利已两者兼备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谢谢!反方辩词三辩: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我是反方团队的三辩,我将为大家阐述反方的观点。
我们认为利他和利已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田机场钉子户
2、利他 所谓利他,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界限内(其范围 有大有小)维护他人的利益,其行为叫做利他行为。
二、基本原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1、对立 表现为有的时候坚持“利己”就不能“利他” 坚持“利他”就不能“利己”。
2、统一 表现为有些情况下, “利己” 的同时也可以“利他”
2)先人后己——有德
(3)先己后人——低层次的选择
救人也要讲价钱?
10.24日,为救两名落水少年,湖北长江大学10多 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 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英勇献身。
陈及时,19岁, 长江大学城建学 院土木工程专业 大一学生
何东旭,19岁, 长江大学文理学 院广播电视学专 业大一学生
课堂小结
一、基本概念——利己、利他 二、基本原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重点)
三、知识运用——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正确处 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难点)
课堂训练: 看下面图片,运用利己和利他的关 系进行分析
图 片 1 丢 垃 圾
图 片 2 晾 衣 服
图 片 3 在 敬 老 院 服 务
图 片 4 为 灾 区 捐 款
盲人点灯 有一个盲人走夜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灯笼。别 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眼睛看不见,为什么 还要提灯笼呢?” 盲人说:“我提灯笼不是为自己 照路,而是让别人看到我、不会碰到我。”为别人 照路,也照亮自己。 孟子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帮助别人,实际上 就是帮助自己。这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因果报应,而 是做人的根本。 点评:利己和利他是人生经常遇到的一对矛盾。最 佳的选择应该是在利他中实现利己。虽然这样不是 直接帮助自己,却是间接地帮助自己。
方招,19岁,长 江大学文理学院 广播电视学专业 大一学生。
钱 可 以 买 到 物 质, 钱 可 以 买 到 谄 媚, 钱 可 以 买 到 伙 伴, 钱 可 以 买 到 服 从, 钱 可 以 买 到 虚 名, 钱 可 以 买 到 药 物,
但 买 不 到 智 慧! 但 买 不 到 尊 敬! 但 买 不 到 朋 友! 但 买 不 到 忠 诚! 但 买 不 到 实 学! 但 买 不 到 健 康!
钱 可 以 买 到 房 屋, 但 买 不 到 家! 钱 可 以 买 到 珠 宝, 但 买 不 到 美! 钱 可 以 买 到 小 人 之 心, 但 买 不 到 君 子 之 志!
(4)损人利己——无德
候车室
卖西瓜
当利己利他对立时我们应如何做?
(1)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高尚(追求) (2)先人后己——有德(提倡) (3)先己后人——低层次的选择(不提倡) (4)损人利己——无德(谴责)
正确处理利己和利他的关系 授课人:王松霞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人有哪两种基本属性?人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2、如何正确处理义和利的关系?
讲授新课:
正确处理利己和利他的关系
一、基本概念——利己、利他 1、利己 所谓利己,是指人们在一定的界限内(其范围有 大有小)维护自己的利益,其行为叫做利己行为。人,请你续写故事,把故事补充 完整
有一个人在沙漠行走了两天。途中遇到暴风沙。一阵狂沙吹过之后,他已认 不得正确的方向。正当快撑不住时,突然,他发现了一幢废弃的小屋。他拖着疲 惫的身子走进了屋内。这是一间不通风的小屋子,里面堆了一些枯朽的木材。他 几近绝望地走到屋角,却意外地发现了一座抽水机。 他兴奋地上前汲水,却任凭他怎么抽水,也抽不出半滴来。他颓然坐地,却 看见抽水机旁,有一个用软木塞堵住瓶口的小瓶子,瓶上贴了一张泛黄的纸条, 纸条上写着:你必须用水灌入抽水机才能引水!不要忘了,在你离开前,请再将 水装满!他拔开瓶塞,发现瓶子里,果然装满了水! 他的内心,此时开始交战着—— 如果自私点,只要将瓶子里的喝掉,他就不会渴死,就能活着走出去! 如果照纸条做,把瓶子里唯一的水,倒入抽水机内,万一水一去不回,他就 会渴死在这地方了! 到底要不要冒险? ……
三、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1.当二者统一时——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新 龟 兔 赛 跑 —— 互 助 共 赢
2、当二者对立时——层次性 (1)毫不利己专门利人——高尚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 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们极端的热忱。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 出发,就可以变为有利于人民的人。”
师傅与徒弟
从前有一对师徒,依靠师傅在下面用肩膀托着木 杆,徒弟爬到木杆顶上表演维持生计。
有一次,师傅对徒弟说:“你在上面守护我,我 在下面守护你,互相扶持,到处表演,便能多赚财 力。” 徒弟却说“应该是我俩分别在上面和下面守护自 己,就能多获财力。”
师傅回应道“你所说的和我所说的没有分别,全 靠我们紧密合作,才会有安全而成功的演出,你守护 自己就是守护我,我守护自己就是守护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