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咏华山(1)分析
2017年新版苏教版一年级下册咏华山分析
9.咏华山
huá( 华丽 )
华
huà( 华山 )
说一说:华山给你 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kòu
寇准
咏华山
歌咏 赞美
寇准 北宋政治 家﹑诗人。为人 刚直,因多次直 谏,渐被皇帝重 用。少年时的寇 准,聪明好学, 从书本上学得许 多知识和道理。
自读要求
• 1读课文,标出自然 段序号。 • 画出生字。
看到这么高的山 你会有什么样的感 受?
小孩儿情不自禁 地吟诵起来:
只有天在上, 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
你能加上动作 吟诵这首诗吗?
huà
咏华山
只有天在上, 除了蓝天远远近
近的山都在自己
更无山与齐。 的脚下。
举头红日近, 太阳显得那么
近,山腰间飘
回首白云低。 着朵朵白云。
先生听了是怎么 说的?为什么这样 称赞?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描写祖国壮丽河山的古 诗还有很多,请大家课后 搜集。
课后题
❖ 读一读。 ❖一朵云 云朵 ❖一间房 房间 ❖一匹马 马匹
一朵花 花朵 一只船 船只
“好诗!好诗!” 先生连连点头称赞。
(赞美) (赞扬)
9 咏华山 (1)
yǔ
jǐ
wú
zè
zhēn
与 己 无自 真
duǒ
shǒu jiān
朵 首 间
真
朵
自 无
己 与
间 首
sòng
宋代
登山
kòu
寇准
pá
八岁
爬山
piāo
dēng
yán
沿着
xiǎn
jiān nán
艰难
显得
jīn
飘着
zàn
yí n sòng
情不自禁
吟诵
称赞
宋代
登山 艰难
寇准
沿着 显得
八岁
爬山 飘着
情不自禁
来自百度文库吟诵
称赞
kòu
寇准
古时候,有个小孩儿跟着 先生去登华山。
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 啊,华山真高哇!除了蓝天,远远 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 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艰难 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 。
啊,华山真高哇!
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 自己的脚下。
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 飘着朵朵白云。
才华出众
一朵云 一间房 一匹马
一朵花 一只船
云朵 房间 马匹
花朵 船只
yǔ
jǐ
wú
zè
zhēn
与 己 无自 真
古诗咏华山·只有天在上翻译赏析
古诗咏华山·只有天在上翻译赏析
《咏华山·只有天在上》作者为宋朝文学家寇准。其古诗全文如下: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原文】
《咏华山》是宋朝宰相寇准七岁时咏诵的一首诗。这首诗寇准在与先生爬华山时情不自禁吟诵出的,诗的大意是: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华山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赏析】
寇准是北宋时期稀世神童,聪慧过人。他咏的这首诗,缘境构诗,诗与境谐。孩子的诗是即景即情之作,与先前的爬山描写投榫合缝,都突出了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不凡,显得贴合山势,准确传神,应该说是难能可贵了。
据记载,寇准七岁,其父大宴宾客,饮酒正酣,客人请小寇准以附近华山为题,作《咏华山》诗,寇准在客人面前OrG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一首五言绝句:“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比世人皆知的曹植七步成诗还要快出许多,真是才思敏捷,出口成章。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
寇准的华山原文翻译及赏析
寇准的华山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作】
华山——[宋] 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注释】
齐:平齐,即一般高,一样高。
回首:回头,低头看。
【古诗今译】
站在高高的华山之上,只有蓝天在我们的头顶,再没有别的山能与它比高低。抬头仰望苍穹,太陽仿佛近在眼前;低头俯视脚下,只有蒸腾缭绕的云雾在半山腰弥漫。
【赏析】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发奋读书,十九岁登进士第,官至宰相。他的诗多清新之句,有《寇忠愍(mǐn,古同“悯”)公诗集》(亦即《巴东集》)传世。
《华山》是寇准七岁时的咏诗。寇准,是北宋时期的一个稀世神童,他聪慧过人,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据史书记载,寇准小时候,其父大宴宾客,饮酒正酣,客人请小寇准以附近华山为题,作《咏华山》诗,寇准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了这首传为千古佳话的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即景即情之作,每一句都突出了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不凡,显得贴合山势,准确传神,可谓是难能可贵的佳作。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这两句诗意思是说,比华山高的只有蓝天,也没有任何一座山峰能与之平齐,极写华山巍峨高一耸之非常。其中“只有”一词说明了华山极高,再比华山高的就只有那蓝天了;“更无”说明华山是唯一最高的山峰,再没有任何一座山峰能与之平起平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这两句意思是说,当你站在高高
的山顶的时候,抬起头来仰望苍穹,红日仿佛就在你的头顶上;低头俯瞰脚下,蒸腾的`云雾正在半山腰缭绕弥漫。“红日”后之“近”字,“白云”后之“低”字,都极有力地衬托了华山的高一耸与陡峭。
小升初古诗词详解——《华山》宋寇准
小升初古诗词详解——《华山》宋寇准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1、直译:华山高耸,只有天在它的上边,再没有别的山能与它同高齐肩。抬头望,江上太阳近在眼前,低头看,白云在脚下下盘旋。
2、有趣的是,历史上还有一位曾三步成诗的诗人,他便是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寇准。据史料载,寇准年少时,其父宴请宾客,酒至酣,一客人提议请寇准即席赋诗助兴,寇准欣然应允。客人命题为《咏华山》。接题后,寇准踱步思忖,至三步,一首五绝脱口而出: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寥寥数句,道出西岳华山雄伟峭拔之势,满座宾客无不叹服。
3、作者:寇准,北宋政治家﹑诗人,汉族。字平仲。寇准与宋初山林诗人潘阆﹑魏野﹑九僧等为友﹐诗风近似﹐也被列入晚唐派。
4、相关习题
(1)《华山》这首诗主要写了华山的______。()
(2)本诗通过对于()衬托出了华山的高
寇准的华山原文翻译及赏析
寇准的华山原文翻译及赏析
寇准的华山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作】
华山——[宋] 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注释】
齐:平齐,即一般高,一样高。
回首:回头,低头看。
【古诗今译】
站在高高的华山之上,只有蓝天在我们的头顶,再没有别的山能与它比高低。抬头仰望苍穹,太陽仿佛近在眼前;低头俯视脚下,只有蒸腾缭绕的云雾在半山腰弥漫。
【赏析】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发奋读书,十九岁登进士第,官至宰相。他的诗多清新之句,有《寇忠愍(mǐn,古同“悯”)公诗集》(亦即《巴东集》)传世。
《华山》是寇准七岁时的咏诗。寇准,是北宋时期的'一个稀世神童,他聪慧过人,才思敏捷,出口成章。据史书记载,寇准小时候,其父大宴宾客,饮酒正酣,客人请小寇准以附近华山为题,作《咏华山》诗,寇准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随口吟出了这首传为千古佳话的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即景即情之作,每一句都突出了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不凡,显得贴合山势,准确传神,可谓是难能可贵的佳作。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这两句诗意思是说,比华山高的只有蓝天,也没有任何一座山峰能与之平齐,极写华山巍峨高一耸之非常。其中“只有”一词说明了华山极高,再比华山高的就只有那蓝天了;“更无”说明华山是唯一最高的山峰,再没有任何一座山峰能与之平起平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这两句意思是说,当你站在高高的山顶的时候,抬起头来仰望苍穹,红日仿佛就在你的头顶上;低头俯瞰脚下,蒸腾的云雾正在半山腰缭绕弥漫。“红日”后之“近”字,“白云”后之“低”字,都极有力地衬托了华山的高一耸与陡峭。
咏华山一首
咏华山一首,作者所写的华山亦同样雄伟。不过,与年青时代一首相比,这无疑是一首失意之作。自天宝乱来,作者饱历忧患方得重返朝廷,而今因宰相房琯败绩丧师于陈涛斜被罚,抗疏救之而获罪被贬。作者人至中年,除了官拜左拾遗一年境遇较佳,一直极备艰辛。因此,诗中亦有流露出失意旁徨之感。作者发端「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即写华山崇高。作者虽然极欲登山,但「安得仙人九节杖」一句「安得」二字诘问,已表明了作者之愿难以实现。这好比作者欲要报国,却总是报国无门,无可奈何的心情。「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两句写作者仰望之馀,预计攀登之路。不过这始终并未实行,只是作者在望岳时的盘算,藉以自我安慰而已。情况一如作者纵有一腔抱负理想,却只能空自盘算,无法行之于世。最后,本诗以「稍待西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作结,作者宦途的坎坷更是可见。现实环境的不顺,使得作者产生了厌倦宦途之情,期望于热闹中寻得凉冷以自疗创痛。以华山之顶比白帝之居,更表现了作者自感理想无可实现的失意旁徨。
咏衡山的《望岳》写于作者晚暮之年,首尾抒发议论,中间写景叙事。「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几句写历代帝王皆设职官崇礼衡山。「在德非馨香」句,寓有讽喻之意,以微婉之词道出,劝勉君主要以德治国。九、十两句,作者叙自己因世乱所驱投奔南国,所以有望岳的机会。接下来自「渴日绝壁出」至「散风如飞霜」写衡山景色,乃全篇中心所在。最后以祀岳之意作结,呼应起笔「秩礼」。而「曷以赞我皇」一句,杜甫爱国之心,强烈地洋溢于字里行间。这首《望岳》通篇皆流露着作者忠君爱国的情怀,即使飘泊江湖,仍是关心朝政,无日或忘。
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咏华山》设计教案
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咏华山》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咏华山》教学设计板书设
计教案
9咏华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绿线内的9个只识不写。认识1个
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壮丽
雄伟。
教学重点:
1 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壮丽雄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9 咏华山(齐读)
2.学习生字“华”
3.释题。
咏,就是用诗词来叙述。
4.指导看图。
(出示华山风景图)简单介绍华山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图意然后提问:通过看图,你们觉得华山有什么特点。
5.华山到底怎么个高法?本课是谁咏华山?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听老师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
1.范读课文。
2.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词
1.卡片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开火车读生字。
3.分析字形,指导书写,理解部分字意。
4.描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要求:
(1)看准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2)在练习本上练写生字
5.照样子,按笔顺描红。
四、课堂小结。
, , , ,
第2课时
一、复习旧知、对话激趣
1.继续学习第9课,齐读课题。
2.复习生词。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生:古时候有个小孩儿名叫寇准,他跟着先生去登华山)
二、欣赏风景、创设情境
1.华山可是我国的一座名山啊!你们现在最想干什么?(去看看华山)这节课我们就和小寇准还有他的先生去游览这座驰名中外的华山吧!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1)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四篇课文和练习4。《乌鸦喝水》讲的是一只乌鸦口渴了,发现了一个瓶子,可瓶口小,水不多,它放进石子喝着了水的事,可以看出乌鸦很聪明,遇到困难能想办法解决。《咏华山》是一种新的课型——“文包诗”,课文叙述了寇准跟先生登华山时咏诗赞华山的事,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丽,也赞扬了寇准的聪明才华。“文包诗”分“文”和“诗”两部分,让学生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下学习古诗,理解诗意。《司马光》讲的是一篇历史故事。司马光小时候和几个小朋友在公园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司马光举石砸破缸救出小朋友。全文情节生动,叙事性强,利于激发学生读书兴趣,浅显易懂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沉着、机智、勇敢、聪明的小司马光辉形象,对学生也起到了一定的榜样感召作用。《月亮和云彩》写的是一个晚上,几个小朋友看见月亮在云中穿行,争论究竟是月亮还是云彩跑得快的事。而李小文用在树杈里看月亮的办法,证明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
《练习4》共安排了四个项目,内容包括:1、学和用;2、写字有方;3、读读背背;4、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口语交际要观察画面,展开想象,享受听故事讲故事的乐趣。
二、单元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的30个生字,认识8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指导学生看懂图意,明白乌鸦是怎样喝水的,懂得要善于动脑筋克服困难。
4、能诗文对照,体会古诗的意思,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壮丽雄伟。
5、使学生明白“跑得快的是云彩不是月亮”。
一年级语文《咏华山》说课稿
一年级语文《咏华山》说课稿
一年级语文《咏华山》说课稿
一、解读教材
《咏华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阅读课文,是苏教版小语教材采用的一种古诗教学的新课程——“文包诗”。它有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把古诗《华山》巧妙地包含在叙述寇准与先生登山的现代白话文中。“诗”是“文”的话题开头和故事中心,“文”是“诗”的背景材料和形象说明。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这也是本文的一个最显著的写作特色。文章妙在作者先点孩子随同先生登山,末点孩子姓名和年龄,重点放在登山吟诗上,以此表现少年寇准的才华出众。针对新课程标准对一年级的阅读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理解课文,从课文中体会华山的高大、壮美。3、了解诗文的联系,掌握学习的方法。4、学习本课生字,理解本课新词。对课文第二自然段诗文的体会领悟是本课的重点、难点。
二、把握教法
(一)经验交流,引入情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教师应从创设情境入手,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学习过程,达到“扣开心扉”的程度。因为无锡的小朋友大多数有爬锡山、惠山的经验,所以我在开头设计了情境引入的办法,欣赏祖国山河之后,让小朋友来谈一谈爬山的感受,特别让他们有条理地说说向山下看到的景色,从他们的记忆中挖掘出登山观景的美丽画面。以上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启发谈话,唤起学生的回忆,再现其生活经验,激发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为下文的重点内容作了一个小小的铺垫。
华山(标准注释及赏析)
华山
[宋]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注释】
齐:平齐,即一般高,一样高。
回首:回头,低头看。
【古诗今译】
站在高高的华山之上,只有蓝天在我们的头顶,再没有别的山能与它比高低。抬头仰望苍穹,太仿佛近在眼前;低头俯视脚下,只有蒸腾缭绕的云雾在半山腰弥漫。
【赏析】
寇准(961〜1023),字平仲,北宋政治家,华州下今陕西渭南东北)人。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发奋读书,十九岁登进士第,官至宰相。他的诗多清新之句,有《寇忠愍(m n,古同“悯”)公诗集》(亦即《巴东集》)传世。
《华山》是寇准七岁时的咏诗。寇准,是北宋时期的一个稀世神童,他聪慧过人,才思敏捷,出成章。据史书记载,寇准小时候,其父大宴宾客,饮酒正酣,客人请小寇准以附近华山为题,作《咏华山》诗,寇准在客人面前踱步思索,一步、二步,到第三步便随吟出了这首传为千古佳话的五言绝句。这是一首即景即情之作,每一句都突出了华山的高峻陡峭,气势不凡,显得贴合山势,准确传神,可谓是难能可贵的佳作。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这两句诗意思是说,比华山高的只有蓝天,也没有任何一座山峰能与之平齐,极写华山巍峨高耸之非常。其中“只有”一词说明了华山极高,再比华山高的就只有那蓝天了;“更无”说明华山是唯一最高的山峰,再没有任何一座山峰能与之平起平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这两句意思是说,当你站在高高的山顶的时候,抬起头来仰望苍穹,红日仿佛就在你的头顶上;低头俯瞰脚下,蒸腾的云雾正在半山腰缭绕弥漫。“红日”后之“近”字,“白云”后之“低”字,都极有力地衬托了华山的高耸与陡峭。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两点值得我们借鉴,一是对仗工整、严谨,没有一丝一毫的刀斧痕迹。二是炼字精准,不着任何痕迹地衬托了华山的高耸、巍峨与陡峭,如前两句中的“只有”、“更无”和后两句中的“近”、“低”,都用得十分精准,十分巧妙。无论是对仗修辞手法的运用,还是遣词炼字的功力,都说明了绝非等闲之辈所能为之,教人不敢相信它竟然出自于一个七岁孩童之。
山高·诗好·意美——《咏华山》课堂教学重点段赏析
山高·诗好·意美——《咏华山》课堂
教学重点段赏析
高·诗好·意美——《咏华山》课堂教学重点段赏析
《咏华山》第二自然段写孩子吟诗赞华山,成为全文的重点,让我们试作赏析,从三个方面具体悟解:高——峻
峭雄奇,壮观非凡作者写孩子和先生登山情景,紧扣一
个“高”字依次展开——
先以“爬”字暗示华山陡峭高峻。如果山路平缓,
山势不高,尽管是一老一少,登山时也用不着那么“艰
难地爬”呀。这就暗示我们,华山陡峭高峻,登上山顶
谈何容易,非下大力气艰难爬行不可!
次以惊叹渲染华山陡峭高峻。“啊!华山真高哇!”
孩子和先生艰难地爬上山顶之后,忍不住发出了惊叹。
透过两个感叹号,我们会与这一老一少一样,感同身受。如果华山不是实在高峻陡峭,出乎意料,他们能发出程
度如此之深的惊叹吗?
再以具体描写展现华山陡峭高峻。一用“除了……都……”的句式,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
脚下,可见华山之高;二用太阳的近和山腰白云的低衬
托华山之高——平时总觉得太阳距我们非常遥远,而登
上华山山顶竟觉得近在咫尺,平时仰望白云总觉得高不
可及,而登上华山山顶竞发现白云只在山腰问飘浮,华
山的高峻自是不言而喻了。华山巍巍,耸入蓝天,实在
壮观非凡!
诗好——贴合山势,准确传神
孩子和先生艰难地爬上山顶,亲身体验了华山的陡
峭高峻,激起了感情的波澜。人们说,情动于中而发于外。面对如此峻峭雄奇、壮观非凡的华山,孩子情不自
禁地吟诗作赞了,“情不自禁”这一成语十分切合此时、此境、此情,诗是山的写照,赞是情的喷发——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这两句是“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的凝炼概括,“齐”是等到的意思,“只有”和“更无”强调了华山独出云表,傲视群山,有着无法比拟的高峻挺拔之势。
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及教学反思
【导语】语⽂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门重点教学科⽬,其教学的内容是语⾔⽂化,其运⾏的形式也是语⾔⽂化。语⽂能⼒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门重要的⼈⽂社会科学,是⼈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具。具有⼯具性与⼈⽂性的统⼀特点。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语⽂《咏华⼭》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1.⼩学⼀年级语⽂《咏华⼭》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课⽂中的古诗;
2、学会12个⽣字,理解本课⽣词;
3、理解课⽂内容,使学⽣感受到华⼭的雄伟壮丽,⿎励学⽣努⼒学好语⽂,⽤好语⽂。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
教学难点:
理解课⽂内容
教具准备:
⽣字卡⽚、图⽚(华⼭)、⼩⿊板、录⾳
⼀、谈话导⼊:
1、谈话:
⼩朋友看过动画⽚《宝莲灯》吗?
⼩沉⾹劈开⼤⼭,救出了⾃⼰的妈妈,还记得这座⼤⼭叫什么吗?
板:华⼭
2、说⼀说华⼭的特点:(⾼)
板:(简笔画)
⼆、初读课⽂:
1、⾃由轻声:
要求:
(1)读准每⼀个字的字⾳;
(2)读通每句句⼦,读不通顺的多读⼏遍;
(3)给每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学情况:
出⽰:登华⼭⼭路远远近近⼭腰间
艰难情不⾃禁吟诵
3、分⾃然段,指名朗读课⽂
4、过渡:让我们⼀起来爬⼀次华⼭,看看到底有多⾼
三、精读全⽂
(⼀)第⼀⾃然段:
出⽰图⼀:
1、什么时间,谁去⼲什么?
2、出⽰第⼀⾃然段,齐读。
3、师引说:
第⼀⾃然段只有⼀句话,介绍了故事发⽣的时间:,地点:,原因:。 (⼆)第⼆⾃然段:
1、⽼师有⾸诗就是介绍了华⼭
《咏华山》 之一
1.我们怎样来读林老师的话呢?(读对话要注意提示语,留心这些词语,就能帮我们进一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2.王宁的话该怎么读呢?我们先学着给他说的话加上提示语。
(在学生说出“王宁认真地说”“王宁诚恳地说”“王宁笑着说”“王宁回答说”等以后,可加以评价:提示语可以是表示神态的,也可以是表示动作的,运用恰当,就能把话说得更明白。)
3、出示课后我会读的词卡让学生认读,自由读,再同桌互相考一考。
4、游戏:汉字开花。
四、练习用“ABB的什么”说词语,帮助学生积累词汇。
如:绿油油的小草,白茫茫的大雾,亮晶晶的星星等。
五、指导写字
1、出示“日”,先跟老师书空,认识新的笔画横折,再仔细观察,说说要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
2、“中”先引导小朋友学会寻找压线笔,再跟老师一起书空。
2、请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帮助正音。
3、自由读课文,开展朗读竞赛。
4、小老师领读,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读了这首诗歌,我们都知道江南很美,美在哪里,谁能说一说。
结合看图,理解“竹排、顺水流、树木密”。
指出图中的禾苗。
2、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或句子。
引导学生理解“江南鱼米乡”。
练习三: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练习步骤:
1.引导学生读好这句话,并联系上下文,体会同学们对王宁的举动由“愣”到喜的变化,感受同学们对王宁“我选我”大胆举动的鼓励、赞赏和钦佩之情。
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原文、教案及教
学反思
【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原文
古时候,有个小孩儿跟着先生去登华山。
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啊,华山真高哇!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小孩儿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好诗!好诗!”先生连连点头称赞。
这个小孩儿就是宋代的寇准,那年才八岁。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认识17个生字,会写其中的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3、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要多亲身去感受,去体验的启发。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谁去过华山?想看看华山吗?
2、课件播放一小段表现华山高的录像。
3、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叫《咏华山》。读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自然段。
2、认读带有拼音的生字。
3、课件出示17个带有拼音的生字、学生想读啊个就读哪个,读对了,其他同学跟读3遍。
4、认读没有拼音的生字。
5、课件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自由读,指名读。
6、用手势告诉教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三、了解每自然段的大意。
四、指导写字。
五、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
教学后记:二类字比较难认。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引入
形式:开火车
二、读文感悟,巩固识字。
1、齐读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2、学习第2、3自然段。
3、画出讲华山高的句子。
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咏华山》教案及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使学生感受到华山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3、学习本课14个生字,理解本课新词。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课文第2段诗文的体会领悟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趣,引入情境
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2课,跟老师写课题(师生板书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读通读熟了课文,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指名背诵第一自然段)。
师:小朋友,华山可是我国的一座名山呀!老师这里正好有一首诗是介绍华山的,你们想念念吗?
出示:《登华山》
师:小朋友们你们想去看看吗?我们这节课就跟着小寇准和先生一块去登华山好吗?
(二)学习第二段
一、出示多媒体
1、师配乐朗读第二自然段,
2、学生自由读。说一说,你觉得华山怎么样?
(出示小黑板,啊!华山真高哇!)
学生自由练读。(读出华山的高)。指名读。
3、师:华山到底有多高呢,我们一起跟小寇准和先生到山顶上去看一看。
4、(出示小黑板):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是那么近,山腰飘着朵朵白云。
自己读读这两句话,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指名读,齐读(读出华山的高来)
分别读第一和第二句。(指导有感情朗读)
师:这两句把华山写得多高多美呀,我们连起来读一读。
生练习背。指名背
师:华山真高、真美啊!看到这么高、这么美的华山,小寇准的心里非常激动,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情不自禁的吟诵起来:(出示黑板)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òu
寇准
古时候,有个小孩儿跟着 先生去登华山。
ຫໍສະໝຸດ Baidu
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 啊,华山真高哇!除了蓝天,远远 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 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
啊,华山真高哇!
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 自己的脚下。
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 着朵朵白云。
举头 /红日近,回/首 白云低。
太阳显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好诗!好诗!”先生连 chēnɡ zàn
连点头 称 赞。
学先生的样子夸一夸小寇准
才华出众
一朵云 一间房 一匹马
一朵花 一只船
云朵 房间 马匹
花朵 船只
yǔ jǐ
wú zè zhēn
与己 无自真
望庐山瀑布 唐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yǔ jǐ
wú zè zhēn
与己 无自真
duǒ shǒu jiān
朵首 间
❖真
自己间
❖朵 无
与首
sòng
kòu
宋代 寇准 八岁
dēng yán
pá
登山 沿着 爬山
jiān nán xiǎn
piāo
艰难 显得 飘着
jīn yín sòng zàn
情不自禁 吟诵 称赞
宋代 寇准 八岁 登山 沿着 爬山 艰难 显得 飘着 情不自禁 吟诵 称赞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duǒ shǒu jiān
朵首 间
几门
连点头 称 赞。
yǔ jǐ
wú zè zhēn
与己 无自真
huà
咏华山
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 啊,华山真高哇!除了蓝天,远远 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 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 自己的脚下。
太阳显得那么近 山腰间飘着朵朵 白云。
啊,华山真高哇!
太阳显得那么近 山腰间飘着朵朵 白云。
啊,华山真高哇!
茉莉花真_____啊!
刘翔跑得真
呀!
______真_______啊!
啊,华山真高 啊!除了蓝天,远 远近近的山都在自 己的脚下。太阳显
得那么近,山腰间飘 着朵朵白云。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好诗!好诗!”先生连 chēnɡ zàn
他们沿着山路艰难地爬上山顶。 啊,华山真高哇!除了蓝天,远远 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太阳显 得那么近,山腰间飘着朵朵白云。
华山的壮丽
小孩儿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来: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你能找出与 诗句意思相对应 的句子吗?
只有/天在上,更/无 山与齐。
除了蓝天,远远近近的山都在自己的脚下。
huà
9 咏华山
huá
中华
huá
华夏
huà
华山
华山
华 山
华 山
五岳之一,西岳华山位于华阴市城南, 海拔1997米,距西安 120 公里。南 接秦岭,北瞰黄渭,扼守着大西北进 出中原的门户,素有“奇险天下第一 山”之称。
kòu
寇准
寇准,字平仲,汉族, 华州下邽(今陕西渭 南)人。北宋政治家 ﹑诗人,官至宰相, 政声很好。幼时聪明 好学,被称为“稀世 神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