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学试题(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秦文学试题(五)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诗经》

2、《天问》

3、神话

4、春秋笔法

5、楚辞

二、判断正误,误者改正(每题2分,共10分)

1、《庄子》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专题论文的成熟。

2、《诗经》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3、在《春秋》三传中文学性最强的是《左传》。

4、《孟子》的文风气势磅礴,有浓郁的雄辩色彩

5、《九歌》共有九个章节构成。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散文繁荣的原因。

2、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具体作品说明赋、比、兴的含义。

2、论述《离骚》的文学成就

五、标点古文并回答问题(标点5分,回答5分,共10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1、标点上文。

2、上文出自何处?主要论点为何?采用了何种论证手法?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笙诗6篇不在305之数。

2、《天问》是屈原作品中最为奇特的诗歌。共有370句,1500多字,是仅次于《离骚》的长诗。这诗的奇特,在于它针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和远古历史、社会现实等,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问题,体现了诗人的见识广博、思想深刻以及勇于怀疑和批判的精神。

3、神话是上古初民以幻想的形式来解释世界的起源、反映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口头文学。神话的艺术特征是幻想与想象,创作基础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则是浪漫主义。神话以其神奇奔放的幻想,启发了后代作家的想象力,为后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文学题材和艺术形象。

4、春秋笔法孔子作《春秋》,有所谓“微言大义”之说,即孔子按照自己的观点,对历史进行评断,用恰当的文字暗寓褒贬之意,表现了严格的历史倾向性。

5、“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是《诗经》三百篇以后的一种新诗体。汉成帝时,刘向辑集了屈原、宋玉的楚辞作品以及西汉贾谊、淮南小山、东方朔等人的仿骚之作,合为一集并定名为

《楚辞》。这样,“楚辞”就由一种诗体的名称又成为一部诗歌总集的名称。

二、判断正误,误者改正(每题2分,共10分)

1、错。《荀子》等散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专题论文的成熟。

2、错。《诗经》开创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3、对

4、对

5、《九歌》共有11个章节构成。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从经济方面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尤其是春秋末年以后,由于生产工具的进步加之以政治经济制度的改革,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从而也带动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各国诸侯的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兵强国富。从政治方面说,东迁之后内忧外患加剧,王朝益加衰微,天子在实际上已逐渐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一些实力强大的诸侯,纷纷兴兵争霸,蚕食兼并,出现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本来,周王朝几诸侯国均置有史官,有一些士人,或作史著,或编篡历史文献,为统治者提供政治借鉴。形成了历史散文的繁荣局面。

2、诸子散文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①春秋末年至战国初期。主要作品有《老子》与《论语》。它们的特点是词约义丰。《墨子》开始向有组织、有结构的论说文形式发展,并且粗具规模。

②战国中叶。主要作品有《孟子》、《庄子》,其文辞比前一时期繁富,说理也比较畅达。

③战国末期。主要作品有《荀子》、《韩非子》,其特点是逻辑谨严,结构严密,分析深入,文辞富赡,在理论文字的表达形式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它可以直接叙事,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还可以是直抒胸臆。直接叙事的诗,如大部分《颂》诗,《大雅》中的史诗,《小雅》中的宴饮诗,等等。这类作品,往往在叙事中熔铸着情感,“叙物以言情”。直接刻画描写的诗,如《齐风·卢令》、《十亩之间》、《召南·羔羊》等,这些诗,没有刻意修饰,只有平实客观的描写场面或人物,而感情自然见出。直言其志和直抒胸臆的诗在《诗经》里最多,社会政治诗,情爱诗中的大多数,都属于这一类。

比,一般说是比喻。如《卫风·硕人》连接以六个比喻描摹卫庄公夫人庄姜的美丽。这样的“比”法显而易见,基本是修辞意义上得手法,是《诗经》用比最常见的一种情形。另一种情形是整首诗用比,如《硕鼠》、《小雅·鹤鸣》等,用借喻手法,或是塑造完整的艺术形象,或是描写一系列表达情思。

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就兴与诗歌情思的关系来看,基本有相关和不相关两种情形。兴与诗歌情思相关时,一般会起到烘托氛围或与诗歌意义发生某种联系作用。如《关雎》的起兴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此起彼伏的水鸟的和鸣声,比喻青年男女求偶;《桃夭》首章起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以盛开的鲜艳的桃花象征美丽的新娘,同时也渲染了出嫁的热烈气氛。这一类比兴,都和比难以区分。

兴与诗歌情思没有意义相关时,则往往是起到起韵的作用。如《唐风·山有枢》,是一首讽刺财奴的诗:“山有枢,隰有榆。子有衣裳,弗曳弗娄。子有马车,弗弛弗驱,宛其死矣,他人是愉。”起句:“山有枢,隰有榆。”同下面的内容没有任何意义关。联,其作用只是在起韵。再如《秦风》的《黄鸟》、《晨风》等,也是如此。

赋、比、兴在理论上虽然可以区分为三种不同的表现方法,但实际运用中往往交互出现,经常重叠。因此,在批评实践中也不易区分。同一首诗,有人认为是赋,有人认为是比或兴。

2、《离骚》发展了上古口头文学——神话的浪漫主义传统,成为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直接源头。

一、塑造了一个纯洁高大的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诗人以自我为原型,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凸现了自我形象的纯洁高大。《离骚》又自始至终贯串着诗人以理想改造现实的顽强斗争精神,表现出以身殉理想的坚决意志。为理想而生,为理想而死,构成了屈原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