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知识点归纳与总结):光的波动性(光的本性)资料
高三光学的知识点
高三光学的知识点光学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光的产生、传播、相互作用以及光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在高三阶段,光学是一个必修的科目,它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以易于理解和学习的方式,对高三光学的知识点进行介绍。
一、光的波动性1. 光的波动模型:根据电磁波理论,光具有波动性,可以用波动模型来描述。
2. 光的波长和频率:光波长和频率之间的关系可以由光的速度公式c=λv推导得到。
3. 光的干涉和衍射:光的波动性导致了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比如双缝干涉和单缝衍射实验。
二、光的粒子性1. 光的光子理论:根据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散射实验结果,光可以被看作是由光子组成的粒子。
2. 光的能量和动量:光子的能量和动量可以由光的频率和波长计算得到。
3. 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散射: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散射实验证明了光的粒子性。
三、光的传播1.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一般介质中呈现直线传播的特点,可以用光线模型来描述。
2.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根据折射定律可以计算折射角度。
3. 光的全反射:当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时,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会发生全反射现象。
四、光的成像1. 几何光学: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可以通过光的传播路径和成像规律来分析光的成像过程。
2. 成像公式和光学仪器:通过成像公式可以计算成像的位置和放大倍数,而光学仪器如透镜和反射镜则利用光的折射和反射原理实现成像。
五、光的颜色与衍射1. 光的分光和光谱:光可以通过光栅等光学元件进行分光,得到光的光谱结构。
2. 衍射与干涉的关系:光的衍射与干涉密切相关,衍射现象可以用干涉理论来解释。
3. 高级衍射现象:除了双缝衍射,还有单缝衍射、棱镜衍射、衍射光栅等高级衍射现象。
光学作为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不仅在物理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在其他学科中有着广泛应用。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高三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学的知识点,为他们的学业提供帮助。
物理高中光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高中光学知识点总结一、光的性质1. 光的波动性光既具有波动性,也具有粒子性。
光的波动性体现在光的传播过程中,如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而光的粒子性体现在光的能量是以光子的形式传播的,光的粒子性主要与光的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等现象有关。
2. 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299792458m/s,通常用c表示。
而在介质中,光的传播速度会减小,不同介质中的光速不同。
3. 光的颜色白光是由各种不同波长的光波混合而成的,而不同波长的光波对应不同的颜色。
当光通过三棱镜或光栅时,会发生色散现象,将白光分解成不同颜色的光谱。
4. 光的偏振光是一种横波,具有振动的方向。
光振动方向的平面称为偏振面,垂直于偏振面的方向称为偏振光。
在光的偏振现象中,我们主要关注线偏振光和圆偏振光。
二、光的传播1. 光的直线传播在介质中,光具有直线传播的特性,光线可以通过凸透镜、凹透镜的机理可以解释光线的传播和成像。
2. 光的衍射当光通过一个大小与波长相当的孔或障碍物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衍射现象可用多缝干涉或单缝衍射公式进行计算。
3. 光的干涉当两道光波相遇时,会发生干涉现象。
光的干涉一般分为相干干涉和非相干干涉,其中激光干涉是一种重要的相干干涉。
三、光的反射与折射1. 光的反射定律光线在与物体表面相遇时,会发生反射现象。
光的反射定律规定了入射角、反射角和法线之间的关系。
2. 光的折射定律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中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光的折射定律规定了入射角、折射角和介质折射率之间的关系。
3. 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和凹透镜分别具有不同的成像规律。
通过透镜成像公式可以计算物体和像的位置关系。
四、光的使用与应用1. 显微镜显微镜是一种使用透镜放大微小物体的仪器,通过显微镜可以观察到微生物、细胞等微小物体。
2. 望远镜望远镜是一种用透镜或反射镜放大远处物体的仪器,通过望远镜可以观察到远处的星星、行星等天体。
3. 激光技术激光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放大器产生激光束的技术,激光技术广泛应用于通信、医疗、制造等领域。
高考物理一轮备考光的本性知识点
高考物理一轮备考光的本性知识点光既有粒子性,又有波动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下面是光的本性知识点,请考生掌握。
1.两种学说:微粒说(牛顿)、波动说(惠更斯)〔见第三册P23〕2.双缝干涉:中间为亮条纹;亮条纹位置:=n暗条纹位置:=(2n+1)/2(n=0,1,2,3,、、、);条纹间距{:路程差(光程差);:光的波长;/2:光的半波长;d两条狭缝间的距离;l:挡板与屏间的距离}3.光的颜色由光的频率决定,光的频率由光源决定,与介质无关,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光的颜色按频率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助记:紫光的频率大,波长小)4.薄膜干涉:增透膜的厚度是绿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4,即增透膜厚度d=/4〔见第三册P25〕5.光的衍射:光在没有障碍物的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障碍物的尺寸比光的波长大得多的情况下,光的衍射现象不明显可认为沿直线传播,反之,就不能认为光沿直线传播〔见第三册P27〕6.光的偏振: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见第三册P32〕7.光的电磁说:光的本质是一种电磁波。
电磁波谱(按波长从大到小排列):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射线。
红外线、紫外、线伦琴射线的发现和特性、产生机理、实际应用〔见第三册P29〕8.光子说,一个光子的能量E=h{h:普朗克常量=6.6310-34J.s,:光的频率}9.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mVm2/2=h-W{mVm2/2:光电子初动能,h:光子能量,W:金属的逸出功}注:(1)要会区分光的干涉和衍射产生原理、条件、图样及应用,如双缝干涉、薄膜干涉、单缝衍射、圆孔衍射、圆屏衍射等;(2)其它相关内容:光的本性学说发展史/泊松亮斑/发射光谱/吸收光谱/光谱分析/原子特征谱线〔见第三册P50〕/光电效应的规律光子说〔见第三册P41〕/光电管及其应用/光的波粒二象性〔见第三册P45〕/激光〔见第三册P35〕/物质波〔见第三册P51〕。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15.1光的波动性
• 2.激光 • (1)产生:原子发生 受激辐射 时,发出的
光子的频率,发射方向等,都跟入射光子 完全一样,如果这样的光子在介质中传播
时,再引起其他原子发生 受激辐射 ,就会 产生越来越多的频率和发射方向都是相同的 光子,使光得到 加强,这就是激光.
精选课件
• 一、双缝干涉实验规律 • 1.双缝S1、S2之间距离为d,双缝到屏 间的距离为L,屏上一点P到双缝距离分别 为r1和r2,由图可以知双缝S1和S2到屏上P 的路程差为δ(光程差). • δ=r2-r1
成.劈形薄膜干涉可产生 平行相间 的条 纹. • (2)双缝干涉图样特点:单色光干涉图样 的中央为 亮条,纹往两边是亮暗相间且间距 相等的条纹.白光干涉图样的中央亮纹是 白色,两边条纹呈彩色.
精选课件
• 1.光的衍射现象 • 光在遇到 障碍物 时,偏离直线传播方向
而照射到 阴影区域 的现象叫做光的衍射. • 2.光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 • 当孔或障碍物的尺寸比光波波长 小,或者
()
• A.狭缝屏的作用是使入射光到达双缝屏 时,双缝就成了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 光源
• B.若入射光是白光,则像屏上的条纹是 黑白相间的干涉条纹
精选课件
• C.像屏上某点到双缝的距离差为入射光 波长的1.5倍时,该点处一定是亮条纹
• D.双缝干涉中亮条纹之间的距离相等, 暗条纹之间的距离不相等
跟波长 时,光才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 象. 差不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精选课件
• 3.各种衍射图样
• (1)单缝衍射:中央为 亮条纹,两侧有明 暗相间的条纹,但间距和亮度不同.白光 衍射时,中央为白色亮条纹,两边为彩色 条纹,最靠近中央的是 紫光 ,最远离中 央的是红光.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24光的波动性(光的本性)
光的波动性(光的本性) 一、光的干涉现象两列波在相遇的叠加区域,某些区域使得“振动”加强,出现亮条纹;某些区域使得振动减弱,出现暗条纹。
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相互间隔,出现明暗相间条纹的现象。
这种现象叫光的干涉现象。
二、产生稳定干涉的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振动步调一致(振动方向相同),相差恒定。
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即相干波源 1.产生相干光源的方法(必须保证γ相同)。
⑴利用激光 (因为激光发出的是单色性极好的光);⑵分光法(一分为二):将一束光分为两束.......频率和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光。
(这样两束光都来源于同一个光源,频率必然相等) 下面4个图分别是利用双缝、利用楔形薄膜、利用空气膜、利用平面镜形成相干光源的示意图 点(或缝)光源分割法:杨氏双缝(双孔)干涉实验;利用反射得到相干光源:薄膜干涉2.双缝干涉的定量分析如图所示,缝屏间距L 远大于双缝间距d,O 点与双缝S 1和S 2等间距,则当双缝中发出光同时射到O 点附近的P 点时,两束光波的路程差为 δ=r 2-r 1;由几何关系得:r 12=L 2+(x -2d )2, r 22=L 2+(x+2d )2. 考虑到 L 》d 和 L 》x ,可得 δ=Ldx.若光波长为λ,⑴亮纹:则当δ=±k λ(k=0,1,2,…) 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时,两束光叠加干涉加强; ⑵暗纹:当δ=±(2k -1)2λ (k=0,1,2,…)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两束光叠加干涉减弱,据此不难推算出: (1)明纹坐标 x=±k d L λ (k=0,1,2,…) (2)暗纹坐标 x=±(2k -1) d L ·2λ(k=1,2,…) 测量光波长的方法 (3)条纹间距 △x=dL λ. (缝屏间距L ,双缝间距d)用此公式可以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则出n 条亮条纹(暗)条纹的距离a,相邻两条亮条纹间距1-n a)1(-=∆=n a L d x L d λ 用白光作双缝干涉实验时,由于白光内各种色光的波长不同,干涉条纹间距不同,所以屏的中央是白色亮纹,两边出现彩色条纹。
高三物理一轮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三物理一轮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三物理一轮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三物理是整个高中物理学习的最后一个阶段,通过一轮的知识点总结归纳,可以更好地巩固和复习所学的物理知识,为高考做好准备。
本文将对高三物理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和总结,帮助同学们温故知新,查漏补缺。
一、力学部分1. 力的平衡和合成力力的平衡条件、力的合成与分解2. 运动学基础运动的描述、位移与位移矢量、速度与速度矢量、加速度与加速度矢量3.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4. 运动学定律物体匀速圆周运动的运动学定律5. 动能与功率动能的定义、动能定理、功的定义、功率的定义6. 万有引力万有引力定律、重力、地球上自由落体运动7. 斜抛运动斜抛运动的特点、斜抛运动的基本公式、斜抛运动的轨迹二、热学部分1. 热力学基础温度与热平衡、热学温标、热量与焦耳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法则、气体的等温过程、绝热过程、多次与少次气体的状态方程3. 理想气体的定压定容过程定压过程的一般变化规律、定容过程的一般变化规律4. 等量热与等压热等量热的计算、等压热的计算5. 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一般变化规律、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图像、理想气体等温线的特点和图像三、光学部分1. 光的折射与全反射光的折射定律、全反射的条件与现象2. 光的干涉与衍射光的干涉现象与应用、衍射现象与应用3. 光的波动性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四、电学部分1. 电流与电阻电流的基本概念、电阻的基本概念、欧姆定律、电阻与导线的长度、材料、截面积之间的关系2. 平衡态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阻定律、电功与电能、电功率与电耗3. 电源及其内部电阻电源的种类及特点、电源的电动势、电源的内阻、电源失效条件4. 静电场静电场的基本概念、静电场的性质、静电势的基本概念和计算五、原子物理与核物理部分1. 粒子与电磁场电子的性质、质子和负电子的荷质比、质子的性质、粒子的运动2. 原子核的结构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的尺寸、原子核的质量与质子数关系、同位素与同位素的应用3. 活动粒子的辐射现象反衰变与衰变、粒子的发射与吸收以上是高三物理一轮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和归纳,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物理高三光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高三光学知识点总结光学是物理学的一门重要分支,研究的是光的性质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
作为物理学的一个重点内容,光学在高三物理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下面将对高三光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1. 光的本质与传播- 光的本质: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
根据光的粒子性,光被看作由粒子组成的光子束;根据光的波动性,光可以用波的概念来描述,包括波长、频率、振幅等基本特征。
-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方式包括直线传播和反射、折射等现象。
根据光的传播方式,我们可以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折射规律。
2. 光的反射与折射- 光的反射:当光遇到界面时,部分光束发生反射现象。
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即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反射光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
- 光的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光束会出现偏折现象,即光的传播方向改变。
光的折射遵循折射定律,即入射角的正弦值与折射角的正弦值的比例等于两个介质的折射率之比。
3. 光的色散与光的波长- 光的色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不同波长的光会有不同的折射程度,导致光的色散现象。
光的色散可以通过棱镜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
- 光的波长:光的波长是指光波在真空或介质中一个完整波动周期所对应的空间长度。
不同颜色的光具有不同的波长范围,其中红光波长较长,紫光波长较短。
4. 光的成像与光学仪器- 光的成像:光的成像是指光线经过光学系统,聚焦在物体的像面上。
常见的光学成像方式包括凸透镜成像和凹面镜成像。
- 光学仪器:光学仪器是利用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规律,实现对光信号的采集、处理和显示的装置。
常见的光学仪器包括显微镜、望远镜和光学仪表等。
5. 光的干涉与衍射- 光的干涉:当两束或多束光在时间和空间上相遇时,会发生干涉现象。
光的干涉根据光波的相位差可以分为相长干涉和相消干涉。
- 光的衍射:当光通过一个有限孔径或峰隙时,会发生衍射现象。
光的衍射可以通过狭缝衍射或物体衍射来观察和研究。
6. 光的偏振与光的偏振现象- 光的偏振:自然光包含着各个方向的振动电矢量,而偏振光则只存在于一个特定方向的振动电矢量。
高中物理 光知识 总结4 光的波动性
高中物理 光 总结1光的波动性知识要点: 一、光的波动性 1、光的干涉 (1)双缝干涉实验①装置:如图包括光源、单缝、双缝和屏双缝的作用是将一束光分为两束②现象:③产生明暗条纹的条件:如图两列完全相同的光波, 射到屏上一点时,到两缝的路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即半波长的偶数倍),则该点产生明条纹;到两缝的路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 则该点产生暗条纹。
即∆S = λλ22⨯⨯⎧⎨⎪⎪⎩⎪⎪偶数为明条纹奇数为暗条纹P P④ 光的干涉现象说明了光具有波动性。
由于红光入射双缝时,条纹间距较宽,所以红光波长较长,频率较小紫光入射双缝时,条纹间距较窄,所以紫光波长较短,频率较大⑤ 光的传播速度,折射率与光的波长,频率的关系。
a )v 与n 的关系:v =c nb )v ,λ和f 的关系:v =λf (3)薄膜干涉 ①现象:单色光照射薄膜,出现明暗相等距条纹 白色光照射薄膜,出现彩色条纹实例:动膜、肥皂泡出现五颜六色②发生干涉的原因:是由于前表面的反射光线和反表面的反射光线叠加而成(图1) ③应用:a) 利用空气膜的干涉,检验工作是否平整(图2)(图1) (图2)若工作平整则出现等间距明暗相同条纹 若工作某一点凹陷则在该点条纹将发生弯曲若工作某一点有凸起,则在该点条纹将变为b) 增透膜2、光的衍射 (1)现象: ①单缝衍射a) 单色光入射单缝时,出现明暗相同不等距条纹,中间亮条纹较宽,较亮两边亮条纹较窄、较暗b) 白光入射单缝时,出现彩色条纹 ② 园孔衍射: 光入射微小的圆孔时,出现明暗相间不等距的圆形条纹③ 泊松亮斑光入射圆屏时,在园屏后的影区内有一亮斑(2)光发生衍射的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与光波波长相差不多,甚至此光波波长还小时,出现明显的衍射现象3、光的电磁说(1)麦克斯伟计算出电磁波传播速度与光速相同,说明光具有电磁本质增大减小(3)光谱③光谱分析:一种元素,在高温下发出一些特点波长的光,在低温下,也吸收这些波长的光,所以把明线光波中的亮线和吸收光谱中的暗线都称为该种元素的特征谱线,用来进行光谱分析。
光物理知识点总结
光物理知识点总结1.光的波动性光在传播过程中会表现出波动性和粒子性。
光的波动性表现在它具有波长和频率,可以形成干涉、衍射等现象。
而光的粒子性则表现为光子,它是光的基本粒子。
这一概念是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的,并且解释了光的光电效应和光的能量量子化。
2.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中最基本的现象。
根据菲涅尔定律,光在与介质界面相交时会发生一定的反射和折射。
反射是光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而折射是光在介质中传播时的偏折现象。
这两种现象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3.光的干涉和衍射干涉和衍射是光的波动性的典型表现。
干涉是指光的两束或多束波相互叠加形成交替明暗条纹的现象,可以通过干涉仪进行实验验证。
在干涉实验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干涉环、干涉条纹等现象。
而衍射则是波通过物体缝隙或物体边缘时出现的波动现象,衍射的特点是波在经过障碍物之后,形成特定的衍射图样。
这两种现象对于光的相干性和相位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
4.光的偏振光是一种横波,可以存在不同的偏振状态。
偏振是指电矢量或磁矢量沿特定方向振动的现象。
线偏振、圆偏振和椭圆偏振是光的三种基本偏振状态。
偏振光在光学仪器和光学器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在偏振片、波片、偏振器等方面。
5.光的散射光在传播过程中会发生散射现象。
散射分为光的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
弹性散射是指光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改变了传播方向但不改变频率和能量的现象。
非弹性散射则会导致光的频率和能量发生变化。
散射现象在大气光学和气溶胶研究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6.光的吸收和发射光在物质中传播时,会被物质吸收或者激发物质发射新的光。
这些过程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在激光技术、光谱分析和光学通讯中。
7.光的光学器件光学器件是利用光的特性来实现特定功能的设备。
例如透镜、反射镜、棱镜、光栅、偏振片、光纤等,它们在光学成像、激光器、光通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8.光的相干性光的相干性是指光波振幅和相位之间的关联性。
光物理知识点总结高中
光物理知识点总结高中1.光的波动性与量子性光的波动性可以通过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来解释。
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在同一点相遇时产生的干涉条纹。
衍射是指光波通过狭缝或物体边缘时产生的波的弯曲现象。
偏振是指光波振动方向的定向性。
这些现象都可以通过波动理论来解释。
另一方面,光的量子性可以通过光的光子性质来解释。
光子是光的粒子性质的量子,具有能量和动量,可以与物质发生相互作用。
光的光子性质可以用来解释光的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等现象。
2.光的产生与传播光的产生是指光的能量来源,可以通过热辐射、化学发光、光电发射、激光等方式产生光。
光的传播是指光在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可以通过折射定律和菲涅尔公式来描述。
光的传播还受到光的色散和偏振的影响。
色散是指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现象,可以通过折射率与波长的关系来描述。
偏振是指光波振动方向的定向性,可以通过偏振器和偏振片来实现。
3.光的衍射和干涉光的衍射是指光波通过狭缝或物体边缘时产生的波的弯曲现象。
光的衍射可以通过菲涅尔衍射和菲涅尔-基尔霍夫衍射来描述。
光的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光波在同一点相遇时产生的干涉条纹。
光的干涉可以通过杨氏双缝干涉、劳埃德镜干涉、牛顿环干涉等来描述。
4.光的色散和偏振光的色散是指不同波长的光在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的现象。
光的色散可以通过折射率与波长的关系来描述。
光的偏振是指光波振动方向的定向性,可以通过偏振器和偏振片来实现。
总之,光物理是一个研究光的物理学科,涉及光的波动性与量子性、光的产生与传播、光的衍射和干涉、光的色散和偏振等多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光的本质和行为规律,为我们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光学知识打下基础。
高三物理光学与波动知识归纳与实验探究
高三物理光学与波动知识归纳与实验探究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光学与波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模块。
本文将对高三物理光学与波动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并结合实验探究,加深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一、光学基础知识回顾1. 光的本质:光既可以被看作粒子,也可以被看作波动。
根据实验结果,爱因斯坦提出光的粒子性质可以通过光量子解释,而根据光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可以得知光也具有波动性质。
2. 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恒定的,约为每秒3.0×10^8米。
这个速度是理论上的最大速度,也是光学中的基本常量。
3. 光的反射和折射: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根据斯涅尔定律,光线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之间成正比。
4. 光的颜色与频率:光的颜色与其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光的颜色越偏向蓝色;频率越低,光的颜色越偏向红色。
这是因为光的颜色与波长有关,频率与波长成反比。
二、常见光现象的解释1. 干涉现象:干涉是光波相遇产生的现象,分为构成干涉的两束光的相干干涉和光的自相干干涉,如杨氏实验和薄膜干涉等。
干涉现象的解释需要用到光的波动性质,通过波动模型可以解释干涉带、干涉条纹等现象。
2. 衍射现象:当光通过一个障碍物时,会出现绕过障碍物传播的现象,这被称为衍射。
衍射也是光的波动性质的表现,波长越小,衍射效应越明显。
例子包括单缝衍射和双缝干涉等。
3. 折射现象:当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由于光速变化,光线会发生折射。
斯涅尔定律和折射定律可以解释折射现象,通过这些定律可以计算出光线的折射角。
4. 偏振现象:偏振是指光波的振动方向被限制在一个平面上。
例如,通过偏振片可以将非偏振光转化为偏振光,而通过另一片偏振片可以选择透过特定方向的偏振光。
三、实验探究光的特性1. 光的直线传播:通过实验可以验证光在均匀介质中的直线传播特性。
例如,在光学实验箱中设置不同形状的屏障,观察通过光源发出的光线是否呈直线传播。
实验结果可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特性。
高三物理光的知识点
高三物理光的知识点光是自然界一种特殊的物质形态,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高三物理学习中,光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高三物理中与光相关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光的特性、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光的衍射和光的干涉。
1. 光的特性光是一种电磁波,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
它传播速度很快,约为3.0×10^8 m/s。
光的波长和频率决定了它的颜色,波长越短,频率越高,光的能量越大。
2. 光的传播光是直线传播的,即光线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当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即光线改变传播方向。
根据斯涅耳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有一定关系。
3. 光的折射光的折射是光线传播改变方向的现象。
当光线从光疏介质(折射率较小)进入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大)时,会向法线方向弯曲。
当光线从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时,会离开法线方向偏转。
根据斯涅耳定律,入射角、折射角和两介质的折射率之间有一定关系。
4. 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光线从一个介质到另一个介质的传播过程中,由于界面的存在使光线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光的反射有规律,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5. 光的衍射光的衍射是光线通过一定缝隙或遇到障碍物后发生弯曲和扩散的现象,使得光具有波动性的表现。
衍射现象是光波通过狭缝或绕过障碍物后发生的。
衍射的程度与波长、缝隙尺寸和传播路径有关。
6. 光的干涉光的干涉是不同光波相互叠加、相互干涉的现象。
干涉是由于光的波动性而产生的,它发生在两束或多束光波相遇时。
根据干涉程度和相位差的不同,干涉分为构造干涉和破坏干涉。
综上所述,光的知识点在高三物理学习中是重要且基础的内容。
通过对光的特性、传播、折射、反射、衍射和干涉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学好光学知识,不仅有助于高考物理考试的顺利通过,也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5高考物理波动与光学知识点总结
2025高考物理波动与光学知识点总结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学科,波动与光学是其中的关键部分。
对于 2025 年高考的同学来说,深入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至关重要。
波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我们先来谈谈机械波。
机械波的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做机械振动的物体,也就是波源;二是要有能够传播这种机械振动的介质。
机械波可以分为横波和纵波。
横波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互垂直,比如我们常见的电磁波就是横波。
而纵波里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声波就是典型的纵波。
描述机械波的物理量有波长、波速和频率。
波长是指相邻两个振动相位总是相同的质点间的距离。
波速则取决于介质的性质,与波的频率和波长无关。
频率是由波源决定的,只要波源的振动频率不变,波的频率也就不变。
波的图像是描述波在某一时刻各质点相对平衡位置的位移情况。
通过波的图像,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波长、振幅等信息。
接下来是波的特有现象。
波的叠加原理告诉我们,几列波在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特性继续传播,在相遇的区域里,质点的位移等于各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波的干涉是一种特殊的叠加现象。
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振动方向相同的两列波相遇时,某些区域的振动总是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总是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相互间隔,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
波的衍射指的是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能够绕过障碍物的边缘继续传播的现象。
障碍物或孔的尺寸越小,衍射现象越明显。
说完机械波,我们再来看光学。
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在几何光学中,我们主要研究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等规律。
光的反射定律指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定律表示,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全反射是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增大到某一角度,折射光线完全消失,只剩下反射光线的现象。
物理高三考点总结电磁波与光的波动性质
物理高三考点总结电磁波与光的波动性质物理高三考点总结-电磁波与光的波动性质电磁波是由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波动现象,它具有许多特性,其中包括波长、频率、速度和传播模式等。
而光波作为一种电磁波,也具备了这些波动性质。
本文将总结电磁波与光的波动性质,以帮助高三物理考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电磁波的特性1. 波长:电磁波的波长(λ)是指在空间中一个完整波动周期所占据的长度。
波长越长,波动的频率就越低。
通常用单位“米”表示。
在电磁波的不同频段中,波长有较大的差异,如无线电波的波长通常在几米到几十米之间,而可见光的波长则在几百纳米到几百微米之间。
2. 频率:电磁波的频率(ν)是指电磁波在单位时间内的波动周期数。
频率与波长是倒数关系,即ν = c / λ(c为光速)。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频率通常用单位“赫兹”表示。
3. 光速: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近似为光速(c),约等于3.00 × 10^8米/秒。
光速在不同介质中会有不同的传播速度,如在空气中略小于真空中的光速。
4. 传播模式:电磁波可以按照传播模式的不同分为平面波、球面波和柱面波。
其中,平面波是指波前面是一组平行的、充满整个空间的波峰或波谷,并向特定方向传播。
球面波是指波前面是一组以波源为中心向外扩散的球面波,它的能量在空间中逐渐减弱。
柱面波是指波前面是一组圆环状的波峰或波谷,并向某一特定方向传播。
二、光的波动性质1. 干涉:当光波由于传播路径的不同而发生干涉时,其在空间中的波峰和波谷会相互叠加或抵消,形成干涉条纹。
干涉现象可以用来证明光的波动性,并解释许多光学现象,如干涉仪、干涉滤光片等。
2. 衍射:当光波通过一个尺寸与波长相当的障碍物或孔径时,光波会发生衍射现象。
衍射现象使光在背后的屏幕上显示出一些特定的衍射图案,如夫琅禾费衍射、单缝衍射和双缝干涉等。
3. 极化:光波的振动方向决定光的极化状态。
当光波振动方向限制在一个特定平面上时,被称为偏振光。
高中物理必记知识总结:第三十四单元
高中物理必记知识总结第三十四单元光的本性必记一:光的波动性1、光的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当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其频率,其波长与光在介质中的波速成正比;不同的光在真空中传播时,波速,波长和频率成正比。
2、光的干涉①双缝干涉:由同一光源发出的光经后形成两列光波叠加产生。
当这两列光波到达某点的路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该点光互相加强,出现纹;当这两列光波到达某点的路程差为波长的时,该点光互相减弱,出现纹。
两明纹(或暗纹)间距和光的波长成正比。
②薄膜干涉:由薄膜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叠加而成,透镜增透膜的厚度应是透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
3、光的衍射①光的衍射现象是光离开直线路径而的现象.②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 的尺寸可以跟相比或比光的波长小。
必记二:光的电磁说1、电磁波波谱按波长由小到大的排列为无线电波。
2、无线电波由产生,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由产生,伦琴射线由产生,伽马射线由产生。
3、光谱:分类:发射光谱:连续谱:及产生的光谱。
线状谱:产生的光谱。
线状谱和吸收光谱都属于原子光谱,同种物质线状谱中明线和吸收光谱中的暗线一一对应,都属于原子的特征谱线。
必记三:光的偏振、激光1、波的偏振现象横波的波动矢量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振动时,偏于某个特定方向的现象.纵波只能沿着波的传播方向振动,所以不可能有偏振现象.2、自然光和偏振光①自然光:从普通光源直接发出的天然光是无数偏振光的无规则集合,所以直接观察时不能发现光强偏于某一特定方向,这种沿着各个方向都相同的光叫自然光。
②偏振光: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垂直于传播方向的振动矢量振动,这种光叫偏振光.3、激光与自然光的区别激光与自然光相比,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①普通光源发出的是混合光,激光的频率。
因此激光相干性非常好,颜色特别纯。
②激光束的和非常好。
③激光的特别大很高。
必记四:光电效应1、在光的照射下从物体发射电子的现象叫光电效应,发射出的电子叫光电子。
光电效应实验规律如下:①任何一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入射光的频率必须这个极好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应,低于这个频率的光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光的本性1.两种学说:微粒说(牛顿)、波动说(惠更斯)〔见第三册P23〕2.双缝干涉:中间为亮条纹;亮条纹位置: =nλ;暗条纹位置: =(2n+1)λ/2(n=0,1,2,3,);条纹间距{ :路程差(光程差);λ:光的波长;λ/2:光的半波长;d两条狭缝间的距离;l:挡板与屏间的距离}3.光的颜色由光的频率决定,光的频率由光源决定,与介质无关,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光的颜色按频率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红、橙、黄、绿、蓝、靛、紫(助记:紫光的频率大,波长小)4.薄膜干涉:增透膜的厚度是绿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4,即增透膜厚度d=λ/4〔见第三册P25〕5.光的衍射:光在没有障碍物的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障碍物的尺寸比光的波长大得多的情况下,光的衍射现象不明显可认为沿直线传播,反之,就不能认为光沿直线传播〔见第三册P27〕6.光的偏振: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横波〔见第三册P32〕7.光的电磁说:光的本质是一种电磁波。
电磁波谱(按波长从大到小排列):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伦琴射线、γ射线。
红外线、紫外、线伦琴射线的发现和特性、产生机理、实际应用〔见第三册P29〕8.光子说,一个光子的能量E=hν {h:普朗克常量=6.63×10-34J.s,ν:光的频率}9.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mVm2/2=hν-W {mVm2/2:光电子初动能,hν:光子能量,W:金属的逸出功}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识:原子和原子核1.α粒子散射试验结果a)大多数的α粒子不发生偏转;(b)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c)极少数α粒子出现大角度的偏转(甚至反弹回来)2.原子核的大小:10-15~10-14m,原子的半径约10-10m(原子的核式结构)考试用书3.光子的发射与吸收:原子发生定态跃迁时,要辐射(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hν=E初-E末{能级跃迁}4.原子核的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Z=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见第三册P63〕}5.天然放射现象:α射线(α粒子是氦原子核)、β射线(高速运动的电子流)、γ射线(波长极短的电磁波)、α衰变与β衰变、半衰期(有半数以上的原子核发生了衰变所用的时间)。
2022年高考物理总复习第一部分常考考点复习第十五章光第2讲光的波动性【可修改文字】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2讲光的波动性【课程标准】1.观察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了解产生的条件,知道其应用2.知道光是横波,会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3.了解激光的特性【素养目标】物理观念:知道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科学思维:能分析并解释与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相关的光的波动性问题一、光的干涉1.定义:在两列光波叠加的区域,某些区域相互加强,出现亮条纹,某些区域相互减弱,出现暗条纹,且加强区域和减弱区域相互间隔的现象。
2.条件:两束光的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振动方向相同。
3.双缝干涉图样特点:单色光照射时,形成明暗相间的等间距的干涉条纹;白光照射时,中央为白色亮条纹,其余为彩色条纹。
4.条纹间距:Δx=ldλ,其中l是双缝到光屏的距离,d是双缝间的距离,λ是入射光波的波长。
5.薄膜干涉:利用薄膜(如肥皂液薄膜)前后表面反射的光相遇而形成。
薄膜干涉图样中同一条亮(或暗)条纹上所对应薄膜厚度相同。
二、光的衍射和偏振1.光的衍射(1)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在障碍物的尺寸与光的波长相差不多,甚至比光的波长还小的时候,衍射现象十分明显。
(2)衍射条纹的特点:a.单缝衍射:若为单色光,中央为亮且宽的条纹,两侧为明暗相间的条纹,条纹间距不等,且离中央亮条纹越远,亮条纹的亮度越弱,宽度越小(如图甲所示)。
b.单孔衍射:若为单色光,中央是大且亮的圆形亮斑,周围分布着明暗相间的同心圆环,且越靠外,圆形亮条纹的亮度越弱,宽度越小 (如图乙所示);亮环或暗环间的距离随圆孔半径的增加而减小。
c.泊松亮斑(圆盘衍射):当光照射到不透明的半径很小的圆盘上时,在圆盘的阴影中心出现亮斑,在阴影外还有不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圆环。
(如图丙所示)2.光的偏振(1)自然光:包含着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一切方向振动的光,而且沿着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
(2)偏振光: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着某个特定的方向振动的光。
(3)偏振光的形成①让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形成偏振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光的波动性(光的本性) 一、光的干涉一、光的干涉现象两列波在相遇的叠加区域,某些区域使得“振动”加强,出现亮条纹;某些区域使得振动减弱,出现暗条纹。
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相互间隔,出现明暗相间条纹的现象。
这种现象叫光的干涉现象。
二、产生稳定干涉的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振动步调一致(振动方向相同),相差恒定。
两个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波源,即相干波源1.产生相干光源的方法(必须保证γ相同)。
⑴利用激光 (因为激光发出的是单色性极好的光);⑵分光法(一分为二):将一束光分为两束.......频率和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光。
(这样两束光都来源于同一个光源,频率必然相等)下面4个图分别是利用双缝、利用楔形薄膜、利用空气膜、利用平面镜形成相干光源的示意图 点(或缝)光源分割法:杨氏双缝(双孔)干涉实验;利用反射得到相干光源:薄膜干涉2.双缝干涉的定量分析如图所示,缝屏间距L 远大于双缝间距d ,O 点与双缝S 1和S 2等间距,则当双缝中发出光同时射到O点附近的P 点时,两束光波的路程差为 δ=r 2-r 1;由几何关系得:r 12=L 2+(x -2d )2, r 22=L 2+(x+2d )2. 考虑到 L 》d 和 L 》x ,可得 δ=Ldx.若光波长为λ,⑴亮纹:则当δ=±k λ(k=0,1,2,…) 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波长的整数倍时,两束光叠加干涉加强; ⑵暗纹:当δ=±(2k -1)2λ(k=0,1,2,…)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两束光叠加干涉减弱,据此不难推算出: (1)明纹坐标 x=±kd L λ (k=0,1,2,…) (2)暗纹坐标 x=±(2k -1) d L ·2λ(k=1,2,…) 第3课测量光波长的方法 (3)条纹间距[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 △x=dL λ. (缝屏间距L ,双缝间距d)用此公式可以测定单色光的波长。
则出n 条亮条纹(暗)条纹的距离a,相邻两条亮条纹间距1-n a)1(-=∆=n a L d x L d λ 用白光作双缝干涉实验时,由于白光内各种色光的波长不同,干涉条纹间距不同,所以屏的中央是白色亮纹,两边出现彩色条纹。
结论:由同一光源发出的光经两狭缝后形成两列光波叠加产生.①当这两列光波到达某点的路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时,即δ=k λ,该处的光互相加强,出现亮条纹; ②当到达某点的路程差为半波长奇数倍时,既δ=)12(2-n λ,该点光互相消弱,出现暗条纹;③条纹间距与单色光波长成正比.λdlx=∆ (∝λ),所以用单色光作双缝干涉实验时,屏的中央是亮纹,两边对称地排列明暗相同且间距相等的条纹 用白光作双缝干涉实验时,屏的中央是白色亮纹,两边对称地排列彩色条纹,离中央白色亮纹最近的是紫色亮纹。
原因:不同色光产生的条纹间距不同,出现各色条纹交错现象。
所以出现彩色条纹。
将其中一条缝遮住:将出现明暗相间的亮度不同且不等距的衍射条纹3.薄膜干涉现象:光照到薄膜上,由薄膜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叠加而成.劈形薄膜干涉可产生平行相间条纹,两列反射波的路程差Δδ,等于薄膜厚度d 的两倍,即Δδ=2d 。
由于膜上各处厚度不同,故各处两列反射波的路程差不等。
若:Δδ=2d =nλ(n =1,2…)则出现明纹。
Δδ=2d =(2n -1)λ/2(n =1,2…)则出现暗纹。
应注意:干涉条纹出现在被照射面(即前表面)。
后表面是光的折射所造成的色散现象。
单色光明暗相间条纹,彩色光出现彩色条纹。
薄膜干涉应用:肥皂膜干涉、两片玻璃间的空气膜干涉、浮在水面上的油膜干涉、牛顿环、蝴蝶翅膀的颜色等。
光照到薄膜上,由膜的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叠加。
看到膜上出现明暗相间的条纹。
(1)透镜增透膜(氟化镁):透镜增透膜的厚度应是透射光在薄膜中波长的1/4倍。
使薄膜前后两面的反射光的光程差为半个波长,(ΔT =2d =½λ,得d =¼λ),故反射光叠加后减弱。
大大减少了光的反射损失,增强了透射光的强度,这种薄膜叫增透膜。
光谱中央部分的绿光对人的视觉最敏感,通过时完全抵消,边缘的红、紫光没有显著削弱。
所有增透膜的光学镜头呈现淡紫色。
从能量的角度分析E入=E反+E透+E吸。
在介质膜吸收能量不变的前提下,若E反=0,则E透最大。
增强透射光的强度。
(2)“用干涉法检查平面”:如图所示,两板之间形成一层空气膜,用单色光从上向下照射,如果被检测平面是光滑的,得到的干涉图样必是等间距的。
如果某处凸起来,则对应明纹(或暗纹)提前出现,如图甲所示;如果某处凹下,则对应条纹延后出现,如图乙所示。
(注:“提前”与“延后”不是指在时间上,而是指由左向右的顺序位置上。
)注意:由于发光物质的特殊性,任何独立的两列光叠加均不能产生干涉现象。
只有采用特殊方法从同一光源分离出的两列光叠加才能产生干涉现象。
4.光的波长、波速和频率的关系v=λf。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其频率f不变,其波长λ与光在介质中的波速v成正比.色光的颜色由频率决定,频率不变则色光的颜色也不变。
二、光的衍射。
1.光的衍射现象是光离开直线路径而绕到障碍物阴影里的现象.单缝衍射:中央明而亮的条纹,两侧对称排列强度减弱,间距变窄的条纹。
圆孔衍射:明暗相间不等距的圆环,(与牛顿环有区别的)2.泊松亮斑:当光照到不透光的极小圆板上时,在圆板的阴影中心出现的亮斑。
当形成泊松亮斑时,圆板阴影的边缘是模糊的,在阴影外还有不等间距的明暗相间的圆环。
【趣味故事】法国数学家柏松(波动学说反对者)菲涅耳的光波动理论推算出圆板阴影中心应有一个亮斑。
由于从来没人报道这件事情,当时的实验条件也无法在影子的中央找到亮斑,似乎十分茺谬的。
柏松以为驳倒了菲涅耳的波动理论,事于愿违:后来实验的精确和改进,在圆板影的中心确实找到了这样一个亮斑。
这一亮斑的发现,柏松反而为光的波动理论帮了大忙,光的波动理论反而被确切无疑证实了。
3.各种不同形状的障碍物都能使光发生衍射。
至使轮廓模糊不清,4.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可以跟波长相比,甚至比波长还小。
(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小于0.5mm时,有明显衍射现象)Δd≤300λ当Δd=0.1mm=1300λ时看到的衍射现象就很明显了。
小结:光的干涉条纹和衍射条纹都是光波叠加的结果,但存在明显的区别:单色光的衍射条纹与干涉条纹都是明暗相间分布,但衍射条纹中间亮纹最宽,两侧条纹逐渐变窄变暗,干涉条纹则是等间距,明暗亮度相同。
白光的衍射条纹与干涉条纹都是彩色的。
意义:①干涉和衍射现象是波的特征:证明光具有波动性。
λ大,干涉和衍射现明显,越容易观察到现象。
②衍射现象表明光沿直线传播只是近似规律,当光波长比障碍物小得多和情况下(条件)光才可以看作直线传播。
(反之)③在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下,当窄缝变窄时,亮斑的范围变大,条纹间距离变大,而亮度变暗。
光的直进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光的衍射现象并没有完全否认光的直进,而是指出光的传播规律受一定条件制约的, 任何物理规律都受一定条件限制。
(光学显微镜能放大2000倍,无法再放大,再放大衍射现象明显了。
)(以下新教材适用)三.光的偏振横波只沿某个特定方向振动,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偏振。
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
根据波是否具有偏振现象来判断波是否横波,实验表明,光具有偏振现象,说明光波是横波。
(1)自然光。
太阳、电灯等普通光源直接发出的光,包含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一切方向振动的光,而且沿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这种光叫自然光。
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成形偏振光。
(2)偏振光。
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一个特定的方向振动,叫偏振光。
自然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如果光的入射方向合适,使反射和折射光之间的夹角恰好是90°,这时,反射光和折射光就都是偏振光,且它们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
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多数光都是偏振光。
除了直接从光源发出的光外。
偏振片(起偏器)由特定的材料制成,它上面有一个特殊方向(透振方向)只有振动方向和透振方向平行的光波才能通过偏振片。
(3)只有横波才有偏振现象。
光的偏振也证明了光是一种波,而且是横波。
各种电磁波中电场E的方向、磁场B的方向和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之间,两两互相垂直。
(4)光波的感光作用和生理作用主要是由电场强度E引起的,因此将E的振动称为光振动。
(5)应用:立体电影、照相机的镜头、消除车灯的眩光等。
四、麦克斯韦光的电磁说.1、光的干涉与衍射充分地表明光是一种波,光的偏振现象又进一步表明光是横波。
提出光电磁说的背景:麦克斯韦对电磁理论的研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并得到电磁波传播速度的理论值3.11×108m/s,这和当时测出的光速3.15×108m/s非常接近,在此基础上⑴麦克斯韦提出了光在本质上是一种电磁波———这就是所谓的光的电磁说。
光电磁说的依据:赫兹在电磁说提出20多年后,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测得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确光振动垂直于纸面光振动在纸面实等于光速,并测出其波长与频率,并且证明了电磁波也能产生反射、折射、衍射、干涉、偏振等现象。
用实验证实了光的电磁说的正确性。
光电磁说的意义:揭示了光的电磁本性,光是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把光现象和电磁学统一起来,说明光与电和磁存在联系。
说明了光能在真空中传播的原因:电磁场本身就是物质,不需要别的介质来传递。
⑵电磁波谱:按波长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七色)、紫外线、X射级、γ射线,除可见光外,相邻波段间都有重叠。
各种电磁波产生的基理、性质差别、用途。
小波动性:明显粒子性:不明显①从无线电波到γ射线,都是本质上相同的电磁波,它们的行服从同的波动规律。
②由于频率和波长不同,又表现出不同的特性:波长大(频率小)干涉、衍射明显,波动性强。
现在能在晶体上观察到γ射线的衍射图样了。
③除了可同光外,上述相邻的电磁波的频率并不绝对分开,但频率、波长的排列有规律。
(3)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的性质及应用。
⑷实验证明:物体辐射出的电磁波中辐射最强的波长λm和物体温度T之间满足关系λm T = b(b为常数)。
可见高温物体辐射出的电磁波频率较高。
在宇宙学中,可以根据接收到的恒星发出的光的频率,分析其表面温度。
⑸可见光:频率范围是3.9-7.5×1014Hz,波长范围是400-770nm。
五、光谱和光谱分析(可用光谱管和分光镜观察)由色散形成的,按频率的顺序排列而成的彩色光带叫做光谱1.发射光谱(1)连续光谱:包含一切波长的光,由炽热的固体、液体及高压气体发光产生;(2)明线光谱:又叫原子光谱,只含原子的特征谱线.由稀薄气体或金属蒸气发光产生。
2.吸收光谱:连续光通过某一物质被吸收一部分光后形成的光谱,能反映出原子的特征谱线.每种元素都有自己的特征谱线,根据不同的特征谱线可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光谱分析既可用明线光谱,也可用吸收光谱.六..激光的主要特点及应用(1)激光是人工产生的相干光,可应用于光纤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