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
《历史唯物主义书信》导读(上)
《历史唯物主义书信》导读(上)邓莉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讲师各位学员,大家好!我是中央党校哲学部的邓莉。
今天有我来和大家一起学习“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书信”。
恩格斯在1890年到1894年之间写了五封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它们是恩格斯在1890年8月5日和1890年10月27日写给施密特的两封信和恩格斯在1890年9月21日到22日写给约•布洛赫、1893年7月14日写给弗•梅林以及1894年1月25日写给瓦•博尔吉乌斯的五封信。
这样五封信既有恩格斯写给像弗•梅林这样的当时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著名理论家的信,也有写给像施密特、布洛赫、博尔吉乌斯这样当时的进步的青年学生的信。
在这五封信中,恩格斯和他们探讨了关于社会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在信中,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作了重要的补充和发展。
因此,恩格斯这样五封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
一、恩格斯写作“历史唯物主义书信”的历史背景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恩格斯写作历史唯物主义书信的历史背景。
我把它简单地概括为三个方面:资产阶级学者的挑战、社会民主党内青年派的歪曲和恩格斯的身份自觉。
(一)资产阶级学者的挑战首先,来看资产阶级学者的挑战。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它是为工人阶级创立的学说,从它创立开始,资产阶级学者就一直对它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歪曲,到了19世纪的9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德国乃至全世界的范围内都得到了广泛地传播,成为了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
因此,资产阶级学者对它是又恨又怕,当然要想尽办法来攻击它、来扭曲它。
其中有一个代表人物,就是保尔•巴尔特,巴尔特这个人他是莱比锡大学的历史学教授。
鲍尔巴尔特对于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指责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称为经济决定论。
经济决定论是什么?就是认为经济是在历史发展过程当中唯一起作用的因素,而人或者其它一切因素都被忽略、都被否定。
我们今天听到经济决定论仍然觉得非常得熟悉,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从巴尔特开始,到现在马克思和恩格斯逝世已经一百多年,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者是前赴后继,但是他们批评马克思主义的惯用方法一直没有改变,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指责为经济决定论,这就是所谓的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
致瓦·博尔吉乌斯
11/28/2013
(四)正确理解历史必须注意经济史 从马克思主义的原著中学习历史唯物主义
• 在德国,达到正确理解的最大障碍,就是著作界对于经济史的不负责 任的忽视。不仅很难抛掉那些在学校里已被灌输的历史观,而且更难 搜集为此所必需的材料。例如,老古·冯·居利希在自己的枯燥的材 料汇集中的确收集了能够说明无数政治事实的大量材料,可是他的著 作又有谁读过呢!
11/28/2013
(三)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到现在为止,他们并不是按照共同意志,根 据一个共同计划,甚至不是在一个有明确界限的既定社会内来创造自己的历 史。他们的意向是相互交错的,正因为如此,在所有这样的社会里,都是那 种以偶然性为其补充和表现形式的必然性占统治地位。在这里通过各种偶然 性而得到实现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经济的必然性。
11/28/2013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陈秭月、王琳、陈艳、刘洋
伟大人物的出现。杰出人物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即历史必然性而产生的, 即“时势造英雄”。具体的杰出人物的出现取决于偶然因素,即个人所处的 具体历史环境、主观条件、机遇。 冰心《去国》:“以我这样的少年,回到少年时代大有作为的中国,正合 了‘英雄造时势,时势造英雄’那两句话。”
我们所研究的领域越是远离经济,越是接近于纯粹抽象的意识形态,我 们就越是发现它在自己的发展中表现为偶然现象,它的曲线就越是曲折。如 果您划出曲线的中轴线,您应会发现,所考察的时期越长,所考察的范围越 广,这个轴线就越同经济发展的轴线接近于平行。(研究历史须注意从偶然 性中找出必然性)
• 此外,我认为马克思在《雾月十八日》一书中所作出的光辉范例,能 对您的问题给予颇为圆满的回答,正因为那是一个实际的例子。我还 认为,大多数问题都已经在《反杜林论》第一编第九至十一章、第二 编第二至四章和第三编第一章或导言里,后来又在《费尔巴哈》一书 最后一章里谈到了。
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捍卫和发展
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捍卫和发展——读《恩格斯致康拉德·施米特》有感19世纪80年代,马克思主义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得到了广泛传播;19世纪90年代,马克思主义已经在工人运动中处于统治地位,由此引起资产阶级的恐惧和敌视。
为了削弱历史唯物主义的影响,资产阶级思想家采取各种恶劣手段歪曲它,致使历史唯物主义受到了来自党内外不同方面的攻击和歪曲。
一方面是资产阶级教授们的挑战,他们错误地把历史唯物主义理解为“历史宿命论”,只承认经济因素而否认非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青年派”的篡改,他们对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教条化的庸俗解读,把历史唯物主当作公式和结论,机械地套用事实,极大地损害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声誉。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恩格斯不断丰富和完善唯物史观,在《恩格斯致康拉德·施米特》一文中,恩格斯回复康拉德·施米特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问题,信中对生产与贸易发展的辩证关系,特别是对于国家、法、宗教、哲学和文艺等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作了精辟论述;同时批驳了上面两个方面的攻击和歪曲;这对唯物史观的补充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
首先,在社会发展中,经济关系起决定作用,但并非是唯一因素。
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生产力,经济基础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且是建立在生产力的基础之上的,经济关系不是唯一决定性因素,这是对唯物史观的重要补充。
社会历史发展具有必然性,这种必然性受到经济关系的支配,同时也受到偶然性的影响,并不是经济唯一决定历史进程。
比如在《恩格斯致康拉德·施米特》一文中提到的生产力与贸易,“生产归根到底是决定性的东西。
但是,产品贸易一旦离开生产本身而独立起来,它就会循着本身的运动方向运行,这一运动总的说来是受生产运动支配的”,生产力决定着贸易的形式、深度、分工和内容,这里面蕴含着经济关系,这恰恰说明了经济关系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但经济关系并不是唯一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书信解读
二、书信的特点和科学价值
书信的特点:
1、直接的思想交流。及时、灵活、不受外界条件限制。
2、阐述观点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书信的科学价值:
“这些通信的科学价值和政治价值是非常大的。不仅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些通信里使读者可以特别明显地 了解他们的全貌,而马克思主义的极其丰富的理论内 容也阐述得非常清楚,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通信中 一再地谈到他们学说的各个方面,强调并且说明了— —有时是共同讨论和互相说服——最新的(就对先前 的观点而说)、最重要的和最困难的问题。”
1、“我认为他整个说来是一本坏书,是一 本很坏的书。”
2、两个问题:“为什么要谈上帝,谈普遍 理性,谈人类的无人身的理性,认为它永无 谬误,认为它永远等于他自身,认为只要正 确地意识到它就可以获得真理呢?为什么他 要借助软弱的黑格尔主义来把自己装扮成坚 强的思想家呢?”
(二)生产力是全部历史的基础 (6-8)
一、书信的基本情况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一般包括八封:
1、马克思致巴·瓦·安年柯夫(1846年12月28日)
2、马克思致约·魏德迈(1852年3月5日) 3、马克思致路·库格曼 (1868年7月11日)
4、恩格斯致康·施米特(1890年8月5日)
5、恩格斯致约布洛赫(1890年9月21-22日)
(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批判普鲁 东的唯心史观
1、观念和范畴是“社会关系”的反映或表 现
2、揭露在范畴问题上的唯心主义错误。
(四)揭露了普鲁东唯心史观的理论实质和阶 级根源
恩格斯晚年的书信研读——关于历史唯物主义
恩格斯晚年的书信研读——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马克思理论的重要基石。
在恩格斯晚年的书信中,论述了什么是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纠正人们对唯物史观的错误认识起到了重要作用,对马克思主义以及当时现实社会都起到了深远影响。
以恩格斯晚年的书信为研究对象,着重论述了经济基础的作用,而且是“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
标签:恩格斯;书信;历史唯物主义恩格斯晚年的书信主要是针对当时社会上所存在的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歪曲理解,给他们做出了细致明了的解释。
对误解历史唯物主义的人们进行严厉抨击。
恩格斯晚年的书信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捍卫,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一、恩格斯书信产生的时代背景19世纪60年代,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在德国出现了一股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把矛头指向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
德国社会民主党内出现了以巴伐利亚社会民主党首领福尔马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以“青年派”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公开鼓吹经济唯物主义,否认政治、思想的能动作用。
并从不同的方面割裂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法的统一,号召暴力行动崇拜个人主义。
二、恩格斯晚年书信的主要内容(一)上层建筑具有能动作用恩格斯晚年在相继给康·施米特、约·布洛赫、符·博尔吉乌斯的信中,在原来的基础上丰富了唯物史观。
在给施密特的信中,恩格斯强调了在社会发展中,经济基础一直都起到了决定作用,但是这一作用并不是唯一的决定力量,上层建筑起着巨大的能动作用。
例如经济运动是一切政治斗争的基础,政治运动的根源毫无例外地在于一定阶级的经济利益,它必须受经济的制约。
恩格斯还说明了上层建筑并不是完全依附于经济基础存在,上层建筑具有相对独立性。
这种独立性理解为意识形态具有自己的特点和自身发展的特殊规律。
意识形态的发展一般都会受到它前人的思想领域的影响,具有历史继承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文献汇总(55)
《恩格斯晚年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通信》:恩格斯在其生命最后五年所写的一系列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
包括《致康·施米特》(1890年8月5日)、《致约·布洛赫》(1890年9月21—22日)、《致康·施米特》(1890年10月27日)、《致弗·梅林》(1893年7月14日)和《致瓦·博尔吉乌斯》(1894年1月25日)等。
中译文收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第37~39卷、《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
19世纪末,特别是马克思逝世后,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盛行,各种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理解和对唯物主义历史观的诋毁不绝于耳。
以保尔·巴尔特为首的资产阶级学者用庸俗社会学来解释社会历史的发展,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恶意歪曲为“经济决定论”和“机械论”;而以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恩斯特为代表的青年派则片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用形而上学观点去解释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完全否认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将唯物史观庸俗化、简单化为“经济唯物主义”“社会宿命论”。
这些错误观点,严重影响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对工人运动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消极作用。
为驳斥这些错误观点和认识,也为了进一步帮助像布洛赫和博尔吉乌斯这些立志于钻研马克思主义的人提升理论水平,恩格斯写下这些信。
《恩格斯晚年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通信》主要阐释了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
主要内容和观点包括:第一,阐明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
首先,阐述了经济关系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基础。
恩格斯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经济运动是最强有力的、最本原的、最有决定性的。
”其次,指出了上层建筑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
所谓的“反作用”,是相对的经济的“决定作用”而言的,恩格斯指出:“物质存在方式虽然是始因,但是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物质存在方式起作用,然而是第二性的作用。
恩格斯晚年书信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特色与时代价值
恩格斯晚年书信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特色与时代价值张 茂 钰提 要: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发展呈现出新的历史特征,历史唯物主义也遭到种种歪曲和误解,这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消极影响。
为此,恩格斯在晚年写下了大量书信,尤其在代表性的“五封书信”中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现实难题展开分析与总结,对各种思潮展开争论与批判,进一步澄清、捍卫、丰富和完善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在现时代重温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对我们面对新时代、新问题、新征程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恩格斯 恩格斯晚年书信 历史唯物主义 时代价值作者张茂钰,女,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博士(上海 200092)。
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基础性前提。
恩格斯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特别是在马克思逝世之后,作为“第二小提琴手”的恩格斯承担起理论的宣传和研究工作—— 一方面同各国工人运动领导人密切联系,探讨和指导共产主义运动的具体实践;另一方面不断深入理论问题,捍卫并发展完善历史唯物主义——在革命实践和理论论战的过程中创作了一系列著作和书信。
对此,列宁曾高度肯定了恩格斯的工作,指出“不了解恩格斯的全部著作,就不能了解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全面的阐述马克思主义”①。
可以说,学习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掌握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就不能脱离对恩格斯著作的深入研读。
在恩格斯的全部著作中,其晚年的历史唯物主义著作特别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现实针对性。
② 恩格斯晚年所著的大量书信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由成仿吾先生所选的八封① 《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页。
② 恩格斯在世时便考虑到他和马克思书信的历史意义,嘱托倍倍尔和伯恩斯坦编辑了马恩通信集,收录书信1300余封并出版了四卷本。
恩格斯论历史唯物主义书信
恩格斯论历史唯物主义书信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它认为历史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动力。
恩格斯在《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详细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观点。
恩格斯指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即“生产决定意识”。
他认为,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由生产活动决定的。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不同,这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和结构。
恩格斯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分析,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等,阐明了生产方式对于社会的影响。
恩格斯强调了阶级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他认为,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不同的阶级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和矛盾,这种矛盾最终会导致社会的剧变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恩格斯以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为例,说明了阶级斗争对于社会变革的决定性作用。
恩格斯还强调了历史的客观性和规律性。
他认为,历史的发展是客观存在的,不受个人意志的影响。
历史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遵循着客观的规律。
恩格斯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出了一些普遍的历史规律,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主义的胜利等。
在《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恩格斯还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进行了阐述。
他强调了历史研究的科学性和批判性。
恩格斯认为,历史研究应该以实证主义为基础,通过对历史事实的调查和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
同时,历史研究也应该具有批判性,对传统观点进行批判和否定,以推动历史学的发展。
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一书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全面阐述。
他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分析,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历史发展规律和方法论。
这些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历史发展和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信通过对恩格斯的研究和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为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做出更大的贡献。
恩格斯晚年书信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发展
恩格斯晚年书信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发展作者:侯莉云来源:《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5年第04期〔摘要〕为了驳斥资产阶级学者以及德国社会民主党“青年派”对唯物史观的扭曲和误解,晚年的恩格斯写了有关历史唯物主义的五封书信,澄清人们的思想误区。
晚年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新发展对我们正确认识和理解唯物史观以及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我们科学地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指导我们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发展实践及认识当今世界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唯物史观;恩格斯;新发展〔中图分类号〕A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676(2015)04-0066-03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实现了人类思想史的伟大革命,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去世后,恩格斯作为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承担了整理和出版马克思的遗稿,而且紧随时代的步伐始终坚持并不断地发展着马克思主义。
一、恩格斯晚年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5封书信的历史背景1890年至1894年,恩格斯分别写给施密特、布洛赫、梅林、博尔吉乌斯5封书信,充分反映了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重视。
恩格斯在书信中指出:在唯物史观创立和发展的初期,他和马克思为了同论敌作斗争,比较多的关注和强调了历史观上的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而对于历史观上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注意不够;他们针对历史观上中的唯心主义观点,着重阐述了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而对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以及社会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阐述的不够。
19世纪90年代,资产阶级学者和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青年派”利用这一点对唯物史观进行攻击和歪曲,造成了理论和思想上的混乱。
对此,恩格斯在5封书信中进行了回击,批判了“经济唯物主义”,“庸俗进化论”的观点,以及教条主义者把唯物史观片面化、庸俗化的错误,着重阐明了唯物史观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历史地客观规律和个人意志的关系、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等基本观点,强调了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意义,捍卫、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八封信之马克思致安年科夫
总体简介:
它的任务就是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历史观 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历史发展 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 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 发展。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
对蒲鲁东经济范畴的批判:
•马克思对蒲鲁东的所谓经济范畴的解剖 。 分工
机器 所有权
批判蒲鲁东所谓的经济范畴
批判蒲鲁东在发展问题上的虚构:
马克思认为蒲鲁东关于一系列经济范畴发展的说教纯属虚 构。 蒲鲁东由于不了解历史发展的实在进程而又要说明 发展,就不得不求救于虚构,这种虚构就是:一系列经 济范畴本来都是为了实现他的平等观念而发明出来的, 不幸的是这些范畴却掉过头来反对平等了。因为每一个 范畴都有好的一面,又有坏的一面,这就产生了矛盾, 其实这种矛盾并不是现实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真实矛 盾,而只是蒲鲁东的固定观念和现实运动之间的矛盾, 他没有看到,人们在发展其生产力时,即在生活时,也 发展着一定的相互关系;
对贫困的哲学的评价
1、马克思对蒲鲁东的《贫困的哲学》作出了 总的评价 :“我认为它整个说来是一本坏书,是一 本很坏的书。” 2、马克思指出:“蒲鲁东先 生之所以给我们提供了对政治经济学的谬误批判, 并不是因为他有一种可笑的哲学;而他之所以给我 们提供了一种可笑的哲学,却是因为他不了解处于 现代社会制度联结。”(P531)
社会形式随生产力发展而发展
社会形式(生产形式)是可以改变的,但是需要条 件的。“人们永远不会放弃他们已经获得的东西,然而 这并不是说,他们永远不会放弃他们在其中获得一定生 产力的那种社会形式。恰恰相反。为了不致丧失已经取 得的成果,为了不致失掉文明的果实,人们在他们的交 往方式不再适合于既得的生产力时,就不得不改变他们 继承下来的一切社会形式。”“随着新的生产力的获得, 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而随着生产方式的改变, 他们便改变所有不过是这一特定生产方式的必然关系的 经济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的当代价值
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是马克思历史和社会理论研究的重要著作,它
是最能反映其历史和社会观念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思想的凝练记录。
书信内容比较系统地从历史上追溯了马克思主义三大实体:社会经济状况、人们的实践、人们的观念三大实体,围绕这三大实体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社会学模型。
恩格斯的书信的当代价值非常重要。
首先,在政治和社会发展中,恩格斯的书
信告诫人们,能够综合整体考虑社会经济状况、社会实践和民众的意识这三个层面,他们是促进历史进程的关键要素,如果任何一方受到损害,都会给社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恩格斯强调要以正确的方法,完善现有的体制,以维护政治实体、社会实践和人民意识的和谐。
同时,也呼吁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有针对性,以减少弥合政治与社会之间的紧张关系。
其次,恩格斯的书信向人们提出了社会责任感,要求社会各界在进一步促进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把个人的利益融入全体的利益中去,把实现各方有效利益的价值观置于社会发展之前。
总之,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在当代价值方面仍然很引人注目,对于
有效地探索社会经济状况、实践和民众观念之间的关系,增强全社会的社会责任感,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气氛,都可借鉴这部著作的思想精髓。
致瓦·博尔吉乌斯
9/8/2018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陈秭月、王琳、陈艳、刘洋
恩格斯—致瓦· 博尔吉乌斯
(1894年1月25日)
一、书信的基本情况 二、书信的历史背景
目 录
三、书信的内容解读 四、书信的重点内容
一、书信的基本情况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一般包括八封: 1、马克思致巴·瓦·安年柯夫(1846年12月28日) 2、马克思致约·魏德迈(1852年3月5日) 3、马克思致路·库格曼 (1868年7月11日) 4、恩格斯致康·施米特(1890年8月5日) 5、恩格斯致约布洛赫(1890年9月21-22日) 6、恩格斯致康·施米特(1890年10月27日) 7、恩格斯致弗·梅林(1893年7月14日) 8、恩格斯致瓦·博尔吉乌斯(1894年1月25日))
书信的特点和科学价值 书信的特点:
1、直接的思想交流及时灵活、不受外界条件限制。 2、阐述观点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
书信的科学价值:
“这些通信的科学价值和政治价值是非常大的。不仅马克思和恩 格斯在这些通信里使读者可以特别明显地了解他们的全貌,而马 克思主义的极其丰富的理论内容也阐述得非常清楚,因为马克思 和恩格斯在通信中一再地谈到他们学说的各个方面,强调并且说 明了——有时是共同讨论和互相说服——最新的(就对先前的观 点而说)、最重要的和最困难的问题。” ——《 列宁全集》19卷,557
• 此外,我认为马克思在《雾月十八日》一书中所作出的光辉范例,能 对您的问题给予颇为圆满的回答,正因为那是一个实际的例子。我还 认为,大多数问题都已经在《反杜林论》第一编第九至十一章、第二 编第二至四章和第三编第一章或导言里,后来又在《费尔巴哈》一书 最后一章里谈到了。
9/8/2018
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书信基本内容 考点
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书信基本内容考点
考点: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书信的基本内容。
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书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内容:
1. 社会发展的基本原理:恩格斯认为,社会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经济基础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改变着社会的生产关系,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2. 阶级斗争的历史地位:恩格斯指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主要力量。
不同的社会形态都存在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而社会的进步就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实现的。
3. 历史发展的规律:恩格斯认为,历史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发展的。
他提出了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即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4.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恩格斯认为,科学社会主义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
他在书信中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包括剩余价值理论、历史唯物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等。
5.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和不可避免的灭亡。
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压迫造成了无产阶级的贫困和不公平,
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
这些基本内容构成了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书信的核心思想,对于理解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通信课件
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十小资产阶级半无政府 主义的反对派“青年派”,错误地把马克思 主义当成标签,到处乱贴,因而常常被故人 利用来歪曲和攻击马克思主义。 恩格斯的这封信,就是为了驳斥保尔· 巴尔特, 批判“青年派”的错误而写的,以后给布洛 赫、梅林、博尔吉 斯等人的信,都是这一 批判的继续。
二、内容讲解
二、内容解读
(一)资产阶级思想家对社会历史理论的贡 献及其局限性 (二)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三点新贡献
(一)资产阶级思想家对社会历史理论的 贡献及局限性
“至于讲到我,无论是发现现代社会中有阶 级存在或发现阶级间的斗争,都不是我的功 劳,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家 就已经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 级的经济学家也已经对各个阶级作过经济上 的分析。”
四、思考题
1、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的错误何在? 2、简要地叙述马克思的价值理论。
第四封信
恩格斯致康· 施米特
(1890年8月5日于伦敦)
一、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
恩格斯在19世纪90年代,为了捍卫马克思 主义的唯物史观免受资产阶级和德国社会民 主党中机会主义者的歪曲,写了一系列重要 书信,1890年8月5日给德国社会民主党人, 经济学家和哲学家康· 施米特(1862-1932) 的信,就是其中较早的一封,后面我们将要 介绍的给布洛赫、梅林、博尔吉乌斯等人的 信,都是为着同一目的而写的。
三、书信的写作时代背景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时期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广泛运用和发展时期 (三)恩格斯捍卫和发展历史唯物主义时期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时期
1844年《神圣家族》 1845年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845-1846年《德意志意识形态》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主要内容 -回复
论历史唯物主义的书信主要内容 -回复
尊敬的XX先生/女士:
感谢您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关注。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一种基本原理,强调人类社会历史的物质基础及其发展规律。
它认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各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化、法律等上层建筑则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和表现。
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对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进行科学分析的方法论,它关注的是历史和社会的客观规律,而非个人意志和主观想法。
通过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过程,找到社会问题的根源,并制定出更为科学的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学说,而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在新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历史唯物主义必须不断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此致,
敬礼!
XXXX年XX月XX日。
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书信基本内容 考点
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书信基本内容考
点
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书信的基本内容有以下几点:
- 经济因素:恩格斯强调经济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具有“归根结底”的决定作用。
这一方面坚持了唯物史观,另一方面也批判了把马克思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当作经济唯物主义的谬论。
- 上层建筑:恩格斯认为上层建筑对历史进程具有反作用,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的进程。
他还解释了这种反作用产生的原因,并认为政治、哲学、宗教等上层建筑决定历史斗争的具体形式,但经济的前提和条件归根结底是决定性的。
- 复杂系统:恩格斯认为经济因素和上层建筑本身都是复杂系统。
他从广义上考察经济关系,把“一定社会的人们生产生活资料和彼此交换产品(在有分工的条件下)的方式”都看作是经济关系。
同时,他也认为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都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
- 主观和客观:恩格斯运用辩证思维,阐明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他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从现实的生活出发,承认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客观存在。
这些内容反映了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见解,对理解历史和社会现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恩历史唯物主义八封书信
-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唯物史观的书信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毕生理论创作中,不仅有像《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这样的不朽巨著,还有很多他们之间,和他们与其他理论家进行思想交流的书信。
这些书信探讨了一系列深刻的理论问题,这些思想都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讨论的,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发展脉络。
在关于唯物史观的书信中,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新经验,概括了与错误思想进行斗争的理论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唯物史观发展的不同阶段。
一、书信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一)社会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社会——不管其形式如何——是什么呢?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
人们能否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呢?决不能。
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commerce]和消费形式。
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
有一定的市民社会,就会有不过是市民社会的正式表现的相应的政治国家。
这就是蒲鲁东先生永远不会了解的东西,因为,当他从诉诸国家转而诉诸社会,即从诉诸社会的正式表现转而诉诸正式社会的时候,他竟认为他是在完成一桩伟业。
”(《马克思致安年科夫》)(二)生产力具有客观性、历史性,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连续性。
生产力的客观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它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既得力量;二是它是由客观的物质的要素构成的,而且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中形成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的发展具有连续性,每一代人都在继承前一代人的创造的生产力的基础上连续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之根据,在于劳动过程的连续性。
“这里不必再补充说,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
可见,生产力是人们应用能力的结果,但是这种能力本身决定于人们所处的条件,决定于先前已经获得的生产力,决定于在他们以前已经存在、不是由他们创立而是由前一代人创立的社会形式。
闪耀着历史唯物主义光芒的五封书信--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书信的主要观点与简析
作者: 武茂昌
作者机构: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
出版物刊名: 前线
页码: 72-75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11期
主题词: 历史唯物主义 唯物主义历史观 恩格斯 书信 科学方法 社会历史 青年作家 构造体系
摘要:唯物主义历史观是研究社会历史的指南和科学方法01 “无论如何,对德国的许多青年作家来说,‘唯物主义的’这个词只是一个套语,他们把这个套语当作标签贴到各种事物上去,再不作进一步的研究,就是说,他们一把这个标签贴上去,就以为问题已经解决了。
但是我们的历史观首先是进行研究工作的指南,并不是按照黑格尔学派的方式构造体系的方法。
必须重新研究全部历史,必须详细研究各种社会形态存在的条件,然后设法从这些条件中找出相应的政治、私法、美学、哲学、宗教等等的观点。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历史意义
• 恩格斯晚年五封书信对唯物史观的 论述具有伟大的意义。驳斥了巴尔 特之流, 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使马克思主义得到 了更好的传播, 提高了工人队伍的 理论思想水平, 提高了他们的认识 能力, 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
三、主要内容
1、恩格斯坚持科学的马克 思主义观,反对教条主义 地对待唯物史观
论 历 史 书唯 信物 主 义 的
一、写作背景
19世纪90年代,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和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在德国出现一股反 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唯物史观遭受到来自那 些所谓马克思主义“拥护者”的种种诘难、 歪曲,有人教条地把历史唯物主义当做“标 签”或“套语”,庸俗地到处滥用,把它歪 曲为“经济决定论”、“经济唯物主义”、 “机械决定论”或“社会宿命论”。恩格斯 晚年为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撰写了大量 唯物史观的书信
2、恩格斯坚持唯物史观与辩 证法的统一,阐明了上层建筑 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论述了 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
3、恩格斯坚持理论的与时俱 进,提出并阐释了历史发展的 “意志合力论”和历史发展必 然性与偶然性有机统一的思想
“意志合力论”
• A.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经济 因素 • B.历史发展的最终结果总是代表了 大多数人的意志 • C.最终历史结果是人的活动与历史 规律、个人意志与历史合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辩证 发展,有机结合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