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度评价与安全性评价方法及标准要求
安全性评价-标准
安全性评价-标准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安全性评价-标准
经量化后的危险是否达到安全程度,这就需要有一个界限或标准进行比较,这个标准称为安全指标(或安全标准)。
所谓安全指标,就是社会公众可以接受的危险度。它可以是一个风险率、指数或等级,而不是以事故为零作为安全指标。为什么不以事故为零作为安全标准呢?因为事故不可能为零,至少目前是这样。这是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有限,有时不能完全识别出危险性。即使认识了现有的危险,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的出现,又会产生新的危险。对已认识到的危险,由于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制约,也不可能完全根绝。因此我们只能使危险尽可能减少,以至逐渐接近于零,当危险降到一定程度,人们就认为是安全的了。霍巴特大学的罗林教授曾给安全下了这样的定义:所谓安全,指判明的危险性不超过允许限度。这就是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安全。安全就是一种可以允许的危险。确定安全指标实际上就是确定一个危险度或风险率,这个危险度或风险率必须是社会公众允许的、可以接受的。
怎样确定安全指标,这取决于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技术状况,也取决于人们对危险性的认识水平。例如:美国交通事故的统计资料说明,小汽车发生碰撞而死亡的风险率为2.5×10-4死亡/人·年,这意味着一个10万人的集体每年有25人因车祸而死亡的风险,或者说每人每年有0.00025次因车祸而死亡的可能性。根据多年数据的积累,发现这个风险率能为社会公众所接受。因为要降低这个数值必须要花更多的钱去改善交通设施和汽车的性能。没有人愿意去花那么多的钱来降低这个数值,也没有人害怕这个风险而放弃使用小汽车,所以就将这个风险率作
第11章危险度与安全性评价方法
第11章危险度与安全性评价方法
危险度评价
v 概念:危险度评价是在综合分析人群流行病学观察、 毒理学试验、环境监测和健康监护等多方面研究资 料的基础上,对化学毒物损害人类健康的潜在能力 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估,以判断损害可能发生的概 率和严重程度。
《功能食品毒理学评价程序》
v 1993年5月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发布 了《功能食品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 (试行)》。
v 其规定了评价评价食品保健作用的统一程序 和检验方法,为保健食品的管理提供了科学 依据。
第11章危险度与安全性评价方法
《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
v 其由国务院于1987年发布。 v 对各种易燃、易爆物质,有毒、有腐蚀性的
v 所有化学物质都存在风险,只有低于其阈剂量才无 风险。然而,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化学物质限制到 绝对无风险的程度。
v 可接受的危险度指公众和社会在精神、心理等各方 面均能承受的危险度。
v 当接触人群中的发病率与非接触人群相比基本一致 或略高时,即可将该水平的发病率视为其所致人体 健康危害的可接受危险度。
第11章危险度与安全性评价方法
安全性
v 安全性指化学毒物在特定条件下不引起机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出现损害效应的概率。
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规定范文(三篇)
安全性评价工作管理规定范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安全性评价工作,提高评价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安全性评价工作是指对某项工程、项目、设备或活动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监督、评估和改进的工作。
第三条安全性评价工作适用于国家、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进行的各类工程、项目、设备或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工程、化工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核工程等。
第四条安全性评价工作应当以法律法规为基础,依据技术规范和标准,科学、客观、可靠地评估风险,提出合理有效的控制建议。
第二章安全性评价组织与责任
第五条安全性评价工作应当由符合条件的评价机构承担。评价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技术力量和业务水平,人员应当专业素质高,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
第六条评价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第七条评价机构应当配备专业评价师,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考核,确保评价师具备独立、公正、客观的评价能力。
第八条评价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评价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评价工作应当经过严格的抽审和把关,相关数据和结果应当真实可信。
第九条安全性评价涉及到的相关方应当积极配合评价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数据。评价机构应当依法保护评价工作中涉及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
第三章安全性评价内容与方法
第十条安全性评价应当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评价内容和方法。评价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评估、安全措施建议等。
危险性分析和安全性评价
特点
该法的优点是简便易行,且背景各异的专家们一起 工作,在创造性、系统性和风格上互相影响和启发, 能够发现和鉴别更多的问题,要比他们独立工作更为 有效。缺点是分析结果受分析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 化工生产中,工艺参数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这 种方法特别适用于化工装置设计审查和运行过程中危 险性分析。目前该法应用范围在逐渐扩大,现已发展 到机械、运输等行业,欧、美等国都在普遍推广应用。
第九章 危险性分 析和安全性评价
第一节 危险性分析和安全性分析概述
1. 危险性分析定义
辨识危险、分析事故及影响后果的过程就是危险 性分析。
2. 危险性分析的分类
危险性分析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类型。
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是找出系统存在哪些危险因素,分析危险 在什么情况下能发生事故及对系统安全影响的大小, 提出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控制危险。它不考虑各种危 险因素发生的数量多少。
这种评价主要是检查建设项目还存在哪些危险有 害因素没有得到控制,以便及早采取补救措施加以 整改,提高其安全性,使项目建成后能够安全、稳 定、长周期运行。
6.3 对现有系统的安全性评价
这种评价是对系统运行几年后进行的。它是根据 以往的运行经验,对工艺控制、设备状况、环境条 件、操作水平和管理情况等作一个综合性的安全评 价。通过评价找出存在的事故隐患和薄弱环节,并 据此制定提高系统安全性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 保证系统安全运行。
安全评价的基本方法及其特点
安全评价的基本方法及其特点
安全评价方法按指标(目标)量化的程度,可分为定性安全评价和定量安全评价。
1.定性危险评价
定性危险评价不需要精确的数据和计算。目前主要以安全检查表为依据,其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逐项赋值评价法
针对安全检查表中的每一项检查内容,按其重要度的不同,由专家讨论赋予一定的分数值。评价时,单项检查完全合格者给满分,部分合格者按规定的标准给分,完全不合格者给零分。这样逐条逐项地检查评分,最后累计所有各项得分,便得到系统评价的总分。根据实际得分多少,按规定的标准来确定评价系统的安全等级,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如我国机械行业制定的《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即属于此。
(2)单项定性加权计分法
这种评价计分法是把安全检查表所有的评价项目,根据实际检查结果,分别给予“优”、“良”、“可”、“差”等定性等级的评定,同时赋予相应的权重(如4、3、2、1),累计求和,得出实际评价值,即
n
S=Σfi·gi
i=1
式中fi——评价等级的权重系数;
gi——在总N项中取得某一评价等级的项数和;
n——评价等级数。
依据实际要求,在最高目标值(N项都为“优”时的S值Smax)与最低目标值(N项都为“差”时的S值Smin)之间分成若干等级,根据实际的S值所属的等级来确定系统的实际安全等级。
2.定量危险评价
定量评价方法包括以可靠性为基础的概率危险评价方法和道化法为代表的指数法或评
点法。
(1)概率危险评价方法
该法需要使用累积的故障数据,计算出发生故障或事故概率,并计算事故的后果,进而计算出风险率。该风险率与社会允许的安全值进行比较,评价系统是否安全。
安全评价危险指数评价方法
安全评价危险指数评价方法
安全评价是对某个系统、设备、活动或组织过程进行全面、系统地检查、分析和评估其安全性的过程。而危险指数评价方法是安全评价的一种具体方法,用来评估某个系统、设备、活动或组织过程的危险程度。本文将就危险指数评价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主要包括危险辨识、危险等级划分、危险指数评估等几个方面。
一、危险辨识
危险辨识是危险指数评价的第一步,通过辨识潜在的危险源和可能引发的危险事件,明确评价对象的危险性。危险辨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收集信息:
收集与评价对象有关的信息,包括系统、设备、活动或组织过程的设计、操作、维护、管理等方面的信息,了解其工作原理、工作环境、工作流程等。
2. 辨识危险源:
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识别出可能的危险源,即可能引发危险事件的元素或条件,如火源、易燃物、尖锐物、压力装置等。
3. 分析危险源:
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分析,识别出其对系统、设备、活动或组织过程造成的潜在威胁。
4. 辨识危险事件:
针对每个危险源,辨识其可能引发的危险事件,即潜在的事故或事故序列。
二、危险等级划分
危险等级划分是危险指数评价的关键环节,通过对危险源和危险事件进行评估,确定其危险等级,用以反映其对系统、设备、活动或组织过程的危害程度。危险等级划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评估维度:
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确定评估的维度,如人的安全、环境安全、财产安全等。
2. 确定评估指标:
根据评估维度,确定相应的评估指标,如人员伤亡率、环境污染程度、财产损失金额等。
3. 确定评估标准:
根据评估指标,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将评估维度的不同水平与标准相对应,形成评估等级。
安全评价危险指数评价方法
安全评价危险指数评价方法
摘要
安全评价危险指数评价方法是为了帮助评估特定环境或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而开发的一种工具。本文将介绍安全评价危险指数评价方法的定义、使用场景、评估步骤以及其优点和局限性。通过深入了解此评价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潜在的风险,以确保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引言
安全评价危险指数评价方法是一种定量分析方法,用于评估特定环境或活动中的潜在风险。它可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包括建筑工地、工业设备操作,以及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和运输等。通过使用安全评价危险指数评价方法,人们能够更好地识别和理解可能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定义
安全评价危险指数评价方法是一种定量的评估方法,用于评估特定环境或活动中的潜在风险。它通过将不同的风险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并计算出一个综合的风险评估指数,以帮助人们评估和理解潜在的风险程度。这些风险因素可能包括物理环境的特征、操作过程的安全性、设备的可靠性等。
使用场景
安全评价危险指数评价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景,以帮助评估潜在的风险。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使用场景:
1.建筑工地安全评估:评估建筑工地中潜在的风险因
素,例如高处作业、电气设备使用等。
2.工业设备操作评估:评估工业设备操作的风险水平,
例如机械设备的操作、化学品的使用等。
3.危险化学品储存和运输评估:评估危险化学品储存
和运输过程的潜在风险,以确保安全性。
在这些场景中,安全评价危险指数评价方法可以帮助人们
全面了解潜在的风险,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风险。
评估步骤
安全评价危险指数评价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各种危险源评价方法的介绍
各种危险源评价方法的介绍
危险源评价方法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危险源普遍存在,可能带来严重的安全问题和财产损失。因此,对危险源进行评价和管控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危险源评价方法,包括危险度评价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作业环境危险评价法、危险指数评价法、概率风险评价法、危险源辨识评价法、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以及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
1.危险度评价法
危险度评价法是一种根据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等,对企业或项目的生产过程和设备设施进行危险程度的评价方法。该方法通常采用定性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首先对各危险源进行分类和辨识,然后通过评分或计算指标来评估其危险程度,最后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
2.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是一种在事故发生前,对生产过程中的潜在危险进行系统辨识、分析和评估的方法。该方法旨在确定可能引发事故的初始条件、触发因素和次生灾害等,为后续的风险管控和应急预案制定提供依据。在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时,需要收集全面的资料和信息,开展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3.故障树分析法
故障树分析法是一种以系统故障为起点,逐层分析其直接和间接原因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树状图的形式,将系统故障分解为若干个层次,并对每个层次进行深入研究和概率计算,以确定系统故障的概率和影响范围。故障树分析法常用于复杂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帮助企业找出潜在的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
4.事件树分析法
事件树分析法是一种以系统事件为起点,逐层分析其直接和间接后果的方法。该方法采用树状图的形式,将系统事件分解为若干个层次,并对每个层次进行深入研究和概率计算,以确定系统事件的后果和影响范围。事件树分析法常用于事故的分析、预防和控制,帮助企业了解事故发生的整个过程和潜在的危害。
第十一章 危险度评价和安全评价方法
第一节 危险度评价
由动物试验获得的最大无作用剂量或无明 显有害作用水平(NOAEL)除以安全系数来 估测人的NOARL,并以此制定人的每日允许 摄入量。 危险度评价程序(1983 NRC) 1、危害认定 2、剂量---反应关系评价 3、接触评定 4、危险度特征分析
2、无阈值化学毒物的剂量—反应关系评价: 主要确定低剂量范围内的剂量—反应关系。 三、危险度管理:
Baidu Nhomakorabea
第二节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的概念及意义 一、基本概念:
第三节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的内容
三、不同阶段安全性评价的毒理学项目: (一)第一阶段:急性毒性试验 (二)第二阶段:亚急性毒性试验和致突变试验 (三)第三阶段:亚慢性毒性试验和代谢试验 (四)第四阶段:慢性毒性试验和致癌试验
二、危险度评价: (一)危害认定: 1、危害认定的科学依据: (1)待评化学毒物的资料 (2)人群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3)毒理学资料: 2、危害性效应的分类: (1)有阈值效应:化学物质产生的一般毒效应 需达到一定剂量水平,属于有阈值效应。 (2)无阈值效应:致癌、致突变作用为零剂 量— 反应关系。
一、基本概念: 1、毒性: 2、危险性:指在特定条件下,因接触某种水平 的化学毒物而造成机体损伤、引起疾病甚至导 致死亡的预期概率。 3、安全性:指化学毒物在特定条件下不引起机 体出现损害效应的概率。 4、可接受危险度:指公众和社会在精神、心理 等各方面均能承受的危险度。 5、实际安全剂量:指与可接受的危险度相对 应的化学毒物的接触剂量。 危险度评价的目的是确定可接受危险度。
危化品的安全性评估
危化品的安全性评估
危化品是指具有燃爆、反应性、毒性等危险特性的物质。在现代化
进程中应用广泛,但其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因此,对危化品的安全
性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一、危化品安全性评估的意义
危化品一旦失控,就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可预测的伤害,危害性
非常大。为了减少事故发生,降低潜在安全风险,需要对危化品进行
评估。危化品安全性评估就是评价危化品在正常使用、运输、储存以
及事故情况下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性程度,为保障公众安全提供依据。
二、危化品安全性评估的方法
危化品安全性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化学、毒理学、生态学等
学科知识的评估和综合风险评估。其中,综合风险评估是危化品安全
性评估的核心内容,是将危化品的危险特性、使用情况、环境因素等
多个方面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估,对危害概率和危害后果进行定量
评估的方法。
三、危化品安全性评估的应用
危化品安全性评估可以帮助政府采取措施来预防和降低事故发生的
概率,以及提高事故的应急处理能力,促进危化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应用包括:
1.协助政府和企业对危化品的选择、生产、使用和运输进行全面评
估和管理;
2.评估危化品生产企业的环境风险影响;
3.协助修订危化品事故应急程序和预案;
4.在危化品的生产、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监测和控制危险物质的种类、数量和途径等。
四、危化品安全性评估的展望
危化品的使用在现代社会不可避免,因此对其安全性评估的需求越
来越大。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危化品安全性评估
的方法会更加科学、先进。同时,在评估标准上也应更加细化、分明,保障正常使用和防范事故的发生。
危险度与安全性评价方法
危险度与安全性评价方法
引言
在各个领域,对于危险度和安全性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在工业场所、交通运输系统还是在线网络上,了解和评估潜在的危险因素是预防事故和保障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危险度和安全性评价方法,它们帮助我们了解和评估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而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减少事故的发生并保障安全。
I. 定量评价方法
定量评价方法通过定量分析和计算来评估危险度和安全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定量评价方法:
1. 风险矩阵法
风险矩阵法是一种常见的定量风险评估方法。它通过对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类,将风险程度用矩阵图表达出来。在风险矩阵中,通常将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通过交叉点的颜色和大小来表示风险等级。
2. 事件树分析法
事件树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图形表示的定量评估方法。它从初始事件开始,通过绘制不同分支来描述潜在的发展过程和结果。事件树分析法主要用于确定特定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可能的结果,从而评估危险度和安全性。
3.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
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法(FMEA)是一种常用于评估和改进系统的安全性的方法。它通过识别可能的故障模式,评估其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
II. 定性评价方法
定性评价方法通过描述和比较来评估危险度和安全性。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定性评价方法:
1. 安全关键等级法
安全关键等级法是一种常用的定性评估方法,它通过将系统的组件和功能分为不同的等级,然后根据等级来进行安全性评估。根据不同等级的安全性要求,可以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危险度分析评价法: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危险
危险度分析评价法: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危险
危险度分析评价法是一种评估和预测系统或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潜在危险程度的方法。以下是危险度分析评价法的步骤:
1.对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源进行识别。这些危险源可能是设备本身的问题,
也可能是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2.对这些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进行预测和评估。这需要考虑可能影响危险
程度的各种因素,例如物质种类、能量类型、环境条件等。
3.根据预测和评估的结果,对每种危险源的危险程度进行分级。危险程度分
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标准,例如根据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大小、人员伤亡情况等进行分级。
4.根据危险程度分级的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这些措施和
预案应该能够有效地降低危险程度,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危险度分析评价法可以用于各种系统,包括能源、制造、运输、医疗等领域的系统和设备。不同领域的系统和设备在危险度分析评价过程中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和使用的评估方法也可能不同。因此,在进行危险度分析评价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和标准,并考虑所有可能影响危险程度的因素。
危险度与安全性评价方法
某厂房项目安全管理标准
一、项目概述
某厂房项目是一家新建的生产厂房,位于工业园区内。项目总建筑面积为5000平方米,主要用于生产和仓储。
二、安全管理责任
1. 项目经理为安全管理的主要责任人,负责安排专人进行安全管理,制定和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2. 所有员工都要遵守安全管理规定,积极主动参与安全管理工作。
三、安全管理制度
1. 在项目施工前,需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方案,并组织安全培训。
2. 全面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建立安全档案,及时整改安全隐患。
3. 配备必备的消防设备和器材,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完好。
四、现场安全控制
1. 建立现场警示标识,加强对安全防护设施的维护保养。
2. 加强对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3. 设置临时用电设施,合理使用电力设备,避免电气事故的发生。
五、应急预案
1.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2. 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做好员工伤病的应急救治工作。
六、安全检查和评估
1.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排除安全隐患。
2. 进行安全检查的结果应及时记录和整改,并建立安全清单。
七、安全意识培养
1.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2. 加强对员工的奖惩管理,对安全管理不力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八、安全生产宣传
1. 强化安全宣传,通过宣传栏、安全告示牌、内部通知等形式宣传安全知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2. 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组织安全文艺活动、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员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
安全性评价标准(试行)
安全性评价标准(试行)
1总则
1.1安全性评价是综合运用安全系统工程方法对系统的安全性进行预测和度量。
2评价原则
2.1危险程度分级,按生产设施固有危险因素的危险指数(计算方法见附录一)分为:Ⅰ级(低度危险);Ⅱ级(中度危险);Ⅲ级(高度危险)。
2.2安全性评价分级,按生产设施和管理系统的安全状态分为:Ⅰ级(特级);Ⅱ级(安全级);Ⅲ级(临界级);Ⅳ级(危险级)。
2.3安全性评价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本标准只采用定性评价。
3评价程序
3.1评价采取由基层自评,主管部门组织复评,经理审批的步骤进行。
3.2自评。由基层组织有关部门成立评价小组,按本标准规定项目指标进行分析评价。自评结果上报主管复评部门并提出申请报告,申请复评。
3.3委托评价。也可根据评价能力,聘请有关安全技术人员指导或委托进行评价。
3.4复评。由主管复评部门组织或委托有关安全咨询机构进行。
3.4.1复评采取资料核对、现场核查和抽样检测(抽样率不少于10%)等方法。
3.4.2复评工作由安全性评价复评小组进行。
3.4.3复评后,属安全级以上的,提出申请报告和复评评价表及结果审批。
3.5审批。对申报评价,可根据需要组织必要的抽查,确认符合标准后审批。
4评价方法
4.1按《安全性评价表》进行评价,指标分为3类。
4.1.1综合管理评价。体现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预防事故发生的组织措施的完善性;操作者和管理者安全素质高低及对不安全行为的控制。
4.1.2危险性评价。体现生产设施危险性大小及预防事故发生的技术措施的可靠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特定化学物质产生毒害的可能性作出准
确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标准和条例,作为国家行政部门监督执法的依
据,对化学品实施有效的管理以保护人民的身
体健康和生产生活环境,显得十分重要。为适
应此种需要,管理毒理学应运而生并迅速地发
展起来。
危险度评价和安全 性评价方法及标准
毒理学对于化学物质毒性及其作用机制的认识 是逐步深化、不断完善的。新技术的使用和研 究的深入,人们对于化学物质本质的认识也越 来越深刻。确定人类致癌物、生产过程:
1987年IARC公布的为50种,
1995年为60种,
1999年为75种,
2002年为88种,
2004年为97种,
2007年为102种, 2008年为105种。
管理毒理学(regulatory toxicology)是毒理 学的一个分支,是将毒理学的原理、技术和研 究结果应用于化学物质管理,以期达到保障人 类健康和保护生态环境免遭破坏的目的。
管理毒理学需要行政管理人员和毒理学工 作者的共同参与和密切合作。
危险度评价和安全 性评价方法及标准
毒理学工作者:提供毒理学原理和实验数据。毒 理学实验室获得的毒性资料是行政管理部门制定 防治法规和卫生标准时不可缺少的科学根据。
危险度评价和安全 性评价方法及标准
1976年,美国环境保护局(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EPA)首先提出并推荐了危险 度评价系统,公布了致癌物评价指南,并成立 了致癌物评价小组。
1983年,美国国家科学研究顾问委员会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任命专门小组 制订颁发了危险度评价的程序,将其主要内容 和步骤分为四个部分,危害认定、剂量-反应关 系评价、接触评定和危险度特征分析,总称为 危险度评价。 危险度评价和安全
危险度评价和安全 性评价方法及标准
我国行政管理部门对化学物质采用分类分级管 理的办法。对不同类别、不同毒性级别的化学 物质采用不同的管理尺度,决定其能否使用及 使用的范围、数量和条件。
确定化学物质的毒性大小与性质是首先需要解 决的问题,也是进行管理的基础。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及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危险度 评价是行政管理部门获得化学物质毒性资料的 主要来源,起着危关险键度的评价作和用安。全
性评价方法及标准
第一节 危险度评价
危险度评价和安全 性评价方法及标准
长期以来,安全性评价的结果是政府部 门管理化学物质的主要依据,通常是用由动 物 试 验 获 得 的 NOAEL 除 以 安 全 系 数 (safety factor,SF)来估测人的NOAEL,并在此基础上 制 订 人 的 每 日 容 许 摄 入 量 (acceptable daily intake,ADI)等安全限值。当人接触某种化学 物质的量低于其安全限值时,即认为是安全 的。如高于其安全限值时,就要采取措施进 行干预,以保证接触者的健康。
危险度评价和安全 性评价方法及标准
人们发现致突变物和致癌物的效应表现为 “零”阈值,即在零以上的任何剂量都可以产生 效应。对于这样的物质找不到安全限值,不能 用原有的化学物质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具有致癌潜力的化学毒物越来越多,而且 其中有一些是难以完全消除或经权衡利弊后尚 需应用的。发展了危险度评价的方法,提出了 “可接受危险度”的概念。
对于一些新的发现、新的进展会有不同的看法, 以至于产生争论危。险度评价和安全
性评价方法及标准
行政管理目的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之在 已制定的法规和标准的允许范围内活动,具有 权威性和强制性。故行政管理机构在制定管理 文件时,只接受毒理学的基本原理、普遍规律 及公认的观点,而不纳入学术上尚存在争议的 内容。这使得现有的法规、标准具有相对的稳 定性,可以阶段性的、圆满地解决有关化学物 质方面的问题,而不致经常改动。
行政管理部门:通过制定规范、程序、准则对毒 理学研究的设计和执行施加重要的影响。针对不 同类别的化学物质提出了相应的毒性鉴定要求和
试验程序,规定了从事毒理学鉴定的合格实验室
条件和工作准则[如良好实验室规范(good
laboratory practice,GLP)],以保证毒理学实验
数据的质量。
危险度评价和安全 性评价方法及标准
危险度评价和安全 性评价方法及标准
危险度评价已成为许多国家对各类化学毒物 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
危险度评价和安全 性评价方法及标准
一、基本概念:
1、毒性(toxicity):指化学物质造成机体损 害的能力。
2、危险性(risk)即危险度:指在特定条件下, 因接触某种水平的化学毒物而造成机体损伤、 发生疾病甚至导致死亡的预期概率。
3、安全性 (safety):安全性是指化学毒物在特 定条件下不引起机体出现损害效应的概率。
危险度评价和安全性评 价方法及标准要求
危险度评价和安全 性评价方法及标准
概述
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多种多 样的化学物质,既有天然生成的,也有人工合 成的。据估计,目前常用的7万多种化学物质 中约有10%左右为致突变物。国际癌症研究机 构(IARC)颁布的文集中确定约有102种(至2007 年)化学毒物或生产过程对人类有致癌性。
性评价方法及标准
在危险度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危险因素进 行利弊权衡,作出决策并制订标准和措施的过程 称为危险度管理。
近些年来,危险度评价的方法发展得很快, 不断完善。由于该方法具有可定量、有预测性等 优点,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如美国EPA先后颁 布了有关致癌物、致突变物、发育毒物和生殖毒 物等一系列危险度评价指南。
危险度评价和安全 性评价方法及标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危险度与安全性的关系:
化学毒物 条件
危险度
安全性
造成机体损害 不引起机体出现损害
效应
效应
的概率
的概率
特定
特定
危险度评价和安全 性评价方法及标准
4、可接受的危险度(acceptable risk):是指公众 和社会在精神、心理等各方面均能承受的危险 度。
5、实际安全剂量(virtual safe dose,VSD)是指与可 接受的危险度相对应的化学毒物的接触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