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原理练习题

合集下载

德育原理参考答案

德育原理参考答案

德育原理参考答案

德育原理参考答案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德育原理是指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在教育实践中,德育原理

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下面将从培养学生的

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三个方面,探讨德育原理的参考答案。

一、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是德育工作的核心任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采

取以下原则:

1.榜样示范原则:教育者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2.情感教育原则: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增强他们的同情心、友爱心和责任心。通过情感教育,让学生懂得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并乐于助人。

3.规范引导原则: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引导学生遵守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和家庭伦理。同时,要注重规范的宣传和解释,让学生理解规范的重

要性和合理性。

二、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是德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以下是一些参考答案:

1.人本主义原则: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者应该尊重学生的个

性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思维和实践能力。

2.科学精神原则: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理性

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具备科学探索和问题解决的

能力。

3.民主价值观原则: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民主精神。教育者应该倡导平等、自由、公正的价值观,让学生明白民主的重要性,并参与到民主决策和管理中去。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德育原理练习题内含答案

德育原理练习题内含答案

德育原理练习题内含答案

《德育原理》复习题

一、客观性题目:

1.协调性是( B )

A.幼儿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B.童年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C.少年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D.青年初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

2.在品德行为中,能够表现个体坚持不懈地克服各种困难,把决定贯彻始终的意志品质是(B)

A.自觉性

B.坚定性

C.果断性

D.自制力

3.在学校德育中,学生个体品德形成和发展最佳最基本的舞台是(B )

A.校内非正式群体

B.班集体

C.学生兴趣小组

D.学生群体

4.校外活动是指(A )

A.由学校以外的教育机关组织和领导的学生课余教育活动

B.

由学校在校外组织的丰富多彩的课余教育活动C.由学生在教

育者指导下所组织的课余教育活动D.学生在课外自主选择、

自由参加的活动

5.一般而言,开始能够主动进行自我品德修养的时期是( C )

A.学前期

B.学龄初期

C.青少年期

D.壮年期

6.提出社会学习论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是(C)A.杜德海姆B.杜威C.班杜拉D.柯尔伯格

7.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是(B )

A.品德认识

B.活动与交往

C.学生品德内部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

8.现代德育最初产生于( C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9.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德育性质和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初级性质的现代德育

B.坚持全民性,反对阶段性

C.德育内容要坚持统一性,反对多样性

D.对于个体的身心而言,要坚持全面性,反对整体性

10.一个人品德形成发展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标志是( B )

A.品德情感

B.品德行为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1. 什么是德育原理?。

德育原理是指在教育实践中,根据德育的基本要求和规律,总

结出来的指导教育实践的原则和方法。它是教育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校的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 德育原理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德育原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德育目标的确定、德育对象的选择、德育内容的确定、德育方法的选择、德育过程的组织、德育评价的

标准等。

3. 德育原理的实施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在实施德育原理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根据学

生的年龄、性别、兴趣、特长等因素确定德育目标和内容;其次,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修养,注重德育方法的多样性和

灵活性;最后,要注重德育评价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不能简单地以

成绩评价为唯一标准。

4. 如何在学校教育中贯彻德育原理?

在学校教育中,贯彻德育原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建立健全的德育管理体系,包括德育目标的确定、德育内容的制

定和德育评价的标准;其次,要注重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的结合,

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修养;最后,要注重

师生互动,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

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5. 德育原理的实施对学生的成长有何影响?

德育原理的实施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德育原

理的实施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品德修养,使其具有健全的人

格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其次,德育原理的实施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最后,德育原理的实

施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其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德育原理练习题

德育原理练习题

《德育原理》练习题

一、简要回答

1、德育目标具体化及其必要性?

2、德性之教为什么要注重心灵交往?

3、学校落实德育地位应予把握的主要问题?

4、德育对整体教育的作用?

5、德育内容系列化及其必要性?

6、写出德育的概念,并简要谈谈你对德育性质或使命的理解

7、德育原理的学科价值和学习的意义?

8、学校德育内容表现的基本类型有那些?

二、判断下列问题并说明理由

1、德育是对人思想品德给予多方面培养的各种教育活动的总称

2、品德是人的心性(心理因素活动)和社会规范价值系统相互作用内生而成的“合金”。

3、德育的社会价值就是维护和发展社会关系,而不是社会生产。

4、学校德育中的法制教育就是要达到使学生知法、懂法和守法。

5、德育与整体教育自身的发展是没有关系的,主要是由于社会的需要和人之为人的需要。

6、德育为首作为重视德育的一种观念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具体的工作原则,则是值得商讨的。

7、日常整体教育中的德育,对于实现德育目标是无关紧要的,只能靠组织专门的德育活动才能实现。

8、学校的德育课程,应根据人实际生活所涉及的品德问题来建构,而不应根据社会科学的(各学科)逻辑体系来建构。

9、作为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德育既不应该、也不可能单独完成人的品德发展任务。

10、德育过程就是思想品德形成过程

11、学校德育不应只是以各种规范约束学生,还应注重引导学生领略人生和生活的意义。

12、(外在)教育和自我教育具有不同特点和进行方式,因此,在(外在)教育中不可能会有自我教育发生。

13、在教书育人这句话中,育人之意不只在于培育人思想品德这一方面。

德育原理练习题

德育原理练习题

德育原理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德育的价值标准是()。

A.善

B.美

C.真

D.丑

2.德育过程的真正开端和起点是()。

A.提高品德认识

B.激发品德发展动机

C.陶冶品德情感

D.培养品德行为习惯

3.我们国内和国外关于德育基本内容序列化安排大多采用的模式是()。

A.结构迁移说

B.螺旋循环说

C.阶段连续说

D.社会适应说

4.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德育活动指明发展方向的是()。

A.德育目标

B.德育内容

C.德育方法

D.德育效果

5.在原始社会,德育采用的是“口耳相传”、“长者施教”;随着文字的产生,竹简绢帛的出现,特别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读书指导法引进古代学校德育实践;

在现代,电影、电视等视听设备的出现并引进教育,运用于德育。这说明()。

A.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德育目标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B.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德育内容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C.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德育方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D.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德育社会形式、规模和结构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6.人的品德发展的动力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环境影响与个体接受的矛盾

C.教育影响与个体接受的矛盾

D.人在积极活动过程中引起的品德发展需要与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7.在影响人的品德发展的各种条件和因素中,生物因素是()。

A.前提因素

B.决定性因素

C.主导性因素

D.动力性因素

8.德育的四项基本内容是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

A.理想教育

B.劳动教育

C.人生观教育

D.道德教育

9.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是()。

德育练习题答案

德育练习题答案

德育练习题答案

《德育原理》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简要回答

1、德育目标具体化及其必要性?

德育目标具体化是指把国家(或学校)总体德育目标分解成不同工作阶段,或不同工作部门所实现的各种具体目标。

必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是德育目标能否得以落实的关键。因为总体德育目标往往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缺少具体的操作性。如果不把它具体化,则难以使之在各项工作中或德育工作不同阶段中得以真正落实,总体德育目标与本校实际工作也不能达到真正结合。

其次,德育目标具体化,对学生思想发展能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总体德育目标的实现过程表现周期长、要求高,是人在短期内所不能完全达到的。只有把它变为不同阶段的具体目标,有利于学生在一定时期内看到努力的结果,产生积极的成功体验。并对下一个目标充满成功的渴望。如果不把德育目标具体化,只是单纯用总体德育目标来要求学生,学生容易因为总体目标的笼统性而不知道从哪儿做起,进而还有可能对总体目标产生无望实现的感觉。只有坚持把总体目标具体化,才能更好引导学生一步步达到总体德育目标的要求。

最后,把德育目标具体化有利于德育工作效果的检查或评价,有利于准确了解德育总体目标实现的程度。如果工作各阶段没有具体目标,就难以清楚了解或判断各阶段工作是否符合总体目标的要求,以及德育总体目标的实现程度。

2、德性之教为什么要注重心灵交往?

心灵交往,即指人和人的那种情对情、心对心的交流、沟通和交往。心灵交往是人精

神生活的需要。心灵交往会使人给自身的德性赋予不同的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心灵交往不仅能造就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性,还能使

《德育原理》复习题和答案

《德育原理》复习题和答案

《德育原理》复习题

一、解释概念5/3选择9/2

1.德育

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德育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活动。

2.德育学原理:德育学原理是研究德育现象和德育问题,揭示德育规律的科学。

3.个人本位德育目的论

德育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使之成为自主自由的道德主体。

4.社会本位德育目的论

德育目的只能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定,培养符合一定社会准则的公民。

5.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指在德育目的指引下,各级各类教育在思想品德培养方面制定的具体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6.德育目的

德育目的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目的指的是对个体思想品德发展的期望或设计。

狭义:通过德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品德的人的总要求,它规定着所培养人才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质量规格。

7.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影响,通过受教育者能动的认识、体验和践行,从而形成受教育者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

8.陶冶教育法

有目的地利用环境或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9.知行统一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把思想政治法纪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认识付诸行动,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10.品德

品德是从个人的行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心理特点和倾向。

11.品德发展

德育原理自考真题分章练习

德育原理自考真题分章练习

1.整个德育科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 B )--2015.4

A.德育问题

B.德育规律

C.德育现象

D. 德育原则

2.德育科学开始从教育学中分化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D )--2015.4

A. 16世纪末17世纪初

B. 17世纪末18世纪初

C. 18世纪末19世纪初

D. 19世纪末20世纪初

3.德育原理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是(D )--2015.10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系统科学

D.马克思主义哲学

4.个人品德的社会前提和基础是社会意识和( A )--201

5.10

A.社会规范

B.哲学

C.政治思想

D.法权思想

5.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是德育( C )--2018.10

A.一般现象

B.一般规律

C.一般问题

D.一般原则

6.任何德育问题,本质上都是( A )--2019.10

A.价值问题

B.科学问题

C.实践问题

D.应用问题

7.提出“美德即知识”观点和“美德是否可教”问题的教育家是( A )--2019.10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亚里土多德

D.古斯丁

8.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是()--2019.4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B.洛克的《教育漫话》

C.涂尔干的《道德教育论》

D.杜威的《教育上的道德原理》

21.简述德育原理的学科特点。--2019.4

3.德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 B )--2015.4

A.认知

B.品德

C.情感

D.态度

3.古代学校德育的主要功能是( A )--2015.10

A.政治性功能

B.生态功能

C.经济功能

D.文化功能

2.“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出自( A )--2018.10

德育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德育是指通过哪些途径和方式培养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A. 德育教育活动

B. 学校环境

C. 家庭教育

D. 家庭环境

答案:ABCD

2. 德育的核心是什么?

A. 人格培养

B. 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C. 提升学生的道德

水平 D.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答案:ABCD

3. 下面哪项不是德育工作的关键要素?

A. 品行

B. 道德规范

C. 社会实践

D. 学业成绩

答案:D

4. 德育原理中的“立德树人”是指什么?

A.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B.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

C.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D. 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

答案:A

5. 德育工作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A. 建设和谐社会

B.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C.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D.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答案:B

二、填空题

1. 德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和道德观念的过程,是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的过程。

答案:教育,引导

2. 德育工作的手段和途径包括德育教育活动、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学校环境,家庭教育

3. 德育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_______________。

答案:社会责任感

4. 德育工作需要在学校和________两个方面共同发力。

答案:家庭

5. 德育工作的关键要素包括学校的道德规范、社会实践和学生的______。

答案:品行

三、简答题

1. 请简述德育原理的核心理念和作用。

答:德育原理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培养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德育原理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良好的品质和道德观念,为他们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成人教育德育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及复习题参考答案

成人教育德育原理期末考试试卷及复习题参考答案

《德育原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德育的本质是(B)。

A.培养人的活动

B.培养人的品德的活动

C.培养人的法纪观念的活动

D.培养人的思想政治观念的活动

2.德育的价值标准是(A)。A.善B.美C.真D.丑

3.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有规律的,大致是从以(D)为中心发展到“他律”,再从“他律”发展到自律。

A.社会

B.父母

C.教师

D.自我

4.童年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是(C)。

A.适应性

B.情境性

C.协调性

D.动荡性

5师德的核心是(A)。A.师爱B.忠于教育事业C.严于律己D.创新

6道德教育实践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A)。A.民主的B.权威的C.放任的

D.专制的

7.(C)是贯穿德育活动和实现德育价值的中心环节。

A.德育内容

B.德育方法

C.德育目标

D.德育环境

8.科学的世界观教育目标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目标属于(B)。

A.政治教育目标

B.思想教育目标

C.法纪教育目标

D.道德教育目标

9.德育内容的根本制约因素是(A)。

A.政治经济制度

B.德育目标

C.受教育者品德发展规律

D.学生品德的实际状况

10.衡量人的品德的主要标志是(D)。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德育意志D.道德行为

11.“教是为了不教”要求德育过程应遵循(B)规律。

A.知、情、意、行统一

B.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

C.长期、反复、不断提高的过程

D.促进受教育者品德发展矛盾积极转化

12.主张“小学学其事,大学穷其理”的德育内容顺序的教育家是(D)。

A.孔子

B.孟子

C.王充

D.朱熹

13.在学校德育中注重宗教为本,道德为用的国家是(D)。

2021年德育原理试题库

2021年德育原理试题库

德育原理

一、单项选取题

1、“在集体中进行教诲原则”是教诲家()一方面提出。

A 、马卡连柯

B 、赞科夫

C 、苏霍姆林斯基D、加里宁

2、当代德育在德育办法上()

A、更侧重于教诲者施教传道办法

B、只强调受教诲者受教修养办法

C、只强调受教诲者受教修养办法

D、强调施教传道和受教修养统一

3、国内新时期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行纲要》中“公民道德”指是()

A、私德

B、社会公德

C、国民公德

D、职业道德

4.社会学习论道德教诲研究办法重要采用( )

A、推理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道德两难法

5.一种人品德形成发展外在体现和客观标志是( )

A、品德情感

B、品德行为

C、品德结识

D、品德意志

6、关于国内现阶段中小学德育目的特点描述,错误是( )

A、强调政治教诲、思想教诲,忽视基本文明教诲和道德教诲

B、心理品质发展也作为德育目的规定

C、不但注重思想准则、道德规范教诲与培养,并且强调发展学生道德能力

D、把对全体学生普遍规定和对其中先进分子规定区别开来

7、国内《中学德育大纲》正式颁布时间是 ( )

A 、1990年B、1993年 C 、1994年D、1995年

8、学校德育重要是对学生进行()

A、政治教诲

B、思想教诲

C、道德教诲

D、品德教诲

9、人们可以发现、结识、掌握、运用,但不能变化、废除是( )

A、德育原则

B、德育规律

C、德育办法

D、德育规则

10、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启发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关于思想道德方面知识德育办法是( )

A、示范法

B、讨论法

C、陶冶法

D、解说法

11、价值澄清学派重要代表人物是( )

A、杜威

(待分)《德育原理》复习题和答案

(待分)《德育原理》复习题和答案

《德育原理》复习题

一、解释概念选择

.德育

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德育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活动。

.德育学原理:德育学原理是研究德育现象和德育问题,揭示德育规律的科学。

.我本位德育目的论

德育目的在于提升个体的生存价值和生命质量,使之成为自主自由的道德主体。

.社会本位德育目的论

德育目的只能根据社会的需要来制定,培养符合一定社会准则的公民。

.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指在德育目的指引下,各级各类教育在思想品德培养方面制定的具体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德育目的

德育目的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目的指的是对个体思想品德发展的期望或设计。

狭义:通过德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品德的人的总要求,它要求着所培养人才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质量规格。

.德育过程

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德育影响,通过受教育者能动的认识、体验和践行,从而形成受教育者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

.陶冶教育法

有目的地利用环境或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知行统一原则

是指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把思想政治法纪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认识付诸行动,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品德

品德是从我的行为整体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一贯的心理特点和倾向。

.品德发展

随着时间和年龄的递增,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个体在品德诸方面所发生的积极运动变化过程。

德育教育理论题库

德育教育理论题库

德育教育理论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哪一项不是德育教育的目标?()

A.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

B.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C.帮助学生掌握道德知识

D.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正确答案是:D.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帮助学生掌握道德知识,而非人文精神的培育。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以及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它强调人的价值、内在精神追求和独特性,与德育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正确答案为D。

数学教育理论知识题库及答案

一、引言

数学教育理论是指导数学教育实践的重要基础,它为教师提供了理解和处理数学课程、教材、教法以及评价的重要工具。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教育理论,本文将提供一个数学教育理论知识的题库及其答案。希望这个题库能成为教师们学习和参考的有用资源。

二、数学教育理论知识题库

1、什么是数学教育理论?它与数学教学实践有何关系?

2、解释数学教育理论中的“建构主义”观点,并讨论它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3、描述“多元智能理论”在数学教育中的应用,并讨论其优点和局限性。

4、解释“问题解决”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个实例来说明。

5、什么是“数学建模”,它在数学教育中有什么作用?

6、讨论数学教育理论中的“合作学习”理念及其在课堂实践中的应用。

7、解释数学教育理论中的“情境教学”模式,并说明其在实际教学

中的应用。

8、什么是“翻转课堂”理念,它在数学教育中如何应用?

《德育原理》练习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练习题及答案

《德育原理》试题及答案

(答案在最后一页)

1道德法则具有浓厚的等级色彩的社会是()

A.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

B.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C.奴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D.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2我国社会主义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

B.实际锻炼法

C.榜样示范法

D.修养指导法

3德育功能从作用对象上可分为()

A.正功能与负功能

B.个体性功能与社会性功能

C.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D.理想功能与现实功能

4中国最早使用“德育”这一专门术语是在《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中,《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是哪一年颁布的。()

A.1902年

B.1903年

C.1904年

D.1905年

5按照课程的形态划分,德育课程一般可分为()

A.学科德育课程和活动德育课程

B.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

C.活动德育课程和隐性德育课程

6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们一系列的自主性活动而实施的德育课程称为()?

A.学科德育课程

B.显性德育课程

C.活动德育课程

D.隐性德育课程

7提出平行教育原则的人是()

A.赞可夫

B.马卡连柯

C.苏霍姆林斯基

D.维果斯基

8“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

B.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原则

C.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9持“道德天赋论”观点的是()

A.尼采

B.康德

C.孔子

D.孟子

10运用别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秀品质和卓有成就来影响、教育学生的德育方法是()

A.陶冶法

B.说服法

C.榜样示范法

D.奖赏与惩罚法

11“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们头上的灿烂的星空和我们心中的道德法则。”康德给我们揭示了“一是道德生活的复杂有如无垠的夜空;二是道德生活的瑰丽胜过灿烂的星群。”这是哪位思想家说的()?

德育练习题

德育练习题

德育练习题

德育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称为(a德育目的b德育原则 c德育规律 d德育目标

2、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a基础b途径 c出发点 d重要环节

3、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a德育内容上b德育规律上c德育原则上 d德育方法上

4、德育过程中不同质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称为德育过程的()a内容 b层次 c结构 d方法

5、构成思想品德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知、情、意、行,其中基础性的要素是()a知 b情 c意 d行

6、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7、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a关键 b基础 c内容 d途径

8、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a疏导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导向性原则 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9、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就是德育的()a方法 b手段 c内容 d 途径

10、实施德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a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b 课外校外活动 c劳动 d共青团活动

11、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的观点的方法是()a榜样法b说服法 c陶冶法 d锻炼法

12、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是属于()a说服法b榜样法c锻炼法d陶冶法

13、德育认知模式非常注重()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4、德育体谅模式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a道德认识b道德情

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5、创立社会模仿模式的教育家是()a柯尔伯格b皮亚杰c麦克费尔 d班杜拉

德育练习题

德育练习题

德育练习题

德育练习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德育目标是教育目标在人的()方面的总体规格要求。

A、思想德育

B、政治思想

C、思想品德

D、政治品德

2、德育具有()

A、社会性、历史性

B、社会性、历史性、阶段性

C、社会性、历史性、民族性

D、社会性、历史性、阶段性、民族性

3、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能力是()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A、小学

B、初二

C、高中

D、大学

4、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

A、德育的政治功能

B、德育的生存功能

C、德育的发展功能

D、德育的享用功能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品德。

B、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

C、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主要放在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

D、德育要注重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

6、在德育过程中,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自觉能动性,一般称为()

A、道德情感

B、道德意志

C、道德观念

D、道德行为

7、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8、在知、情、意、行四个德育环节中,()是动力。

A、知

B、情

C、意

D、行

9、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A、德育内容上

B、德育规律上

C、德育原则上

D、德育方法上

10、在学生品德结构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德育的价值标准是()。

A.善

B.美

C.真

D.丑

2.德育过程的真正开端和起点是()。

A.提高品德认识

B.激发品德发展动机

C.陶冶品德情感

D.培养品德行为习惯

3.我们国内和国外关于德育基本内容序列化安排大多采用的模式是()。

A.结构迁移说

B.螺旋循环说

C.阶段连续说

D.社会适应说

4.作为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为德育活动指明发展方向的是()。

A.德育目标

B.德育内容

C.德育方法

D.德育效果

5.在原始社会,德育采用的是“口耳相传”、“长者施教”;随着文字的产生,竹简绢帛的出现,特别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读书指导法引进古代学校德育实践;

在现代,电影、电视等视听设备的出现并引进教育,运用于德育。这说明()。

A.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德育目标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B.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德育内容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C.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德育方法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D.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对德育社会形式、规模和结构具有制约和影响作用

6.人的品德发展的动力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B.环境影响与个体接受的矛盾

C.教育影响与个体接受的矛盾

D.人在积极活动过程中引起的品德发展需要与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7.在影响人的品德发展的各种条件和因素中,生物因素是()。

A.前提因素

B.决定性因素

C.主导性因素

D.动力性因素

8.德育的四项基本内容是指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

A.理想教育

B.劳动教育

C.人生观教育

D.道德教育

9.德育原理的研究对象是()。

A.德育个别问题

B.德育一般问题

C.德育规律

D.德育原理

10.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教育

B.国际主义教育

C.共产主义教育

D.集体主义教育

11.在对德育内涵的理解上,有人提出了“守一而望多”的原则,其中“守一”意即严

格意义上的德育只能指().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

C.公民教育

D.道德教育

12.道德教育基本上采取不成规定的师徒授受方式进行,道德教育的内容也是对宗教或圣贤经典思想的解释、理解与实践,这决定了古代学校德育()的特征。

A.经验性

B.神秘性

C.阶级性

D.非专门性

13.涂尔干的()往往被视为独立的德育学产生的标志。

A.《教育论》

B.《品德概念与品德教育》

C.《道德教育论》

D.《教育上的道德教育原理》

14.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方法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克已内省”,也就是说要()。

A.“过则勿惮改”

B.“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C.“言必信,行必果”

D.“一以贯之”

15.学校德育功能从其作用的形态上看,可以分为()。

A.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B.直接功能和间接功能

C.理论功能和实践功能

D.适应性功能和超越性功能

16.以下()不属于班华教授的关于品德“三维结构说”的内容。

A.品德的心理形式

B.品德的心理活动

C.品德的心理内容

D.品德的心理能力

17.少年期品德发展的主要特征是( )。

A.适应性

B.情境性

C.协调性

D.动荡性

18.从教育学意义上说,()实际上是学生实现完全的道德社会化的起点和前提。

A.集体主义教育

B.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C.家庭美德教育

D.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

19.德育过程中的双主体性和交互主体性的关系特性也就是德育过程所具有的()

特征。

A.引导性

B.正面性

C.复杂性

D.整合性

20.()之间的矛盾常常被认为是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

A.德育主体与德育对象

B.学校道德教育影响与一般社会道德影响

C.德育目标要求同学生的道德发展实际

D.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理想、道德实践

21.主张“小学学其事,大学穷其理”的德育内容顺序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王充

D.朱熹

22.在德育过程的诸多矛盾中,有些学生常常会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这往往反映的是()层面上的矛盾。

A.认识性质

B.能力性质

C.思想性质

D.态度性质

23.“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中突出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相结合

B.方向性与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

C.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D.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24.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的成人化、一般化做法,是对()德育原则的违反。

A.知行统一

B.说理疏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C.因材施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25.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独立思考品德问题和进行自我品德教育的德育方法是()。

A.讲解法

B.阅读指导法

C.讨论法

D.谈话法

26.下列哪个不属于陶冶教育法的方式()。

A.人格感化

B.环境熏陶

C.隐性课程

D.艺术熏陶

27.麦克菲尔编写的教科书是实施体谅模式支柱的是()。

A.《生命线》

B.《生日》

C.《学会关心》

D.《医院的风》

28.主要功能是训练学生品德行为的德育方法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