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时代的文人词 夏承焘
敦煌曲子词 夏承焘
敦煌曲子词“敦煌曲子词”,是指清光绪年间在甘肃敦煌县的一个石窟里发现的几百首写本的曲子词。
这些词是唐朝的民间词,它反映了唐代的社会现实,其中有描写在异族统治下、沧陷区人民怀念祖国的爱国感情的,如《菩萨蛮》的“敦煌古往出神将”等等。
敦煌词中也有描写征夫和思妇感情的,如《鹊踏枝》的“叵耐灵鹊多谩语”等等。
有反映商人生活的,如《长相思》的“哀客在江西”等等。
有表达妓女痛苦的,如《望江南》的“莫攀我”等等。
还有歌颂真挚的爱情的,如《菩萨蛮》的“枕前发尽千般愿”等等。
从以上所举的一些例子可以见到敦煌词所反映的生活面相当广。
它的形式也很多样,有小令,也有长调,风格朴素,语言清新。
虽然它的内容也有糟粕,艺术手法也还粗糙,但从上述这些特点看来,在词的初期历史上,还是有它重要的地位的。
下面举几首词作例子来加以说明:它们有写征夫和思妇心情的,有写男女爱情的,有写妓女愤慨的。
先来谈谈《鹊踏枝》,它的原文是这样:叵耐灵鹊多谩语,送喜何曾有凭据。
几度飞来活捉取,锁上金笼休共语。
比拟好心来送喜,谁知锁我在金笼里。
欲他征夫早归来,腾身却放我向青云里。
这苜词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妇人与灵鹊的对话,表达了妇人复杂的思念丈夫的情感。
人们都说灵鹊会报喜,她也希望灵鹊来向她报告丈夫归来的喜讯。
但是灵鹊飞来却不见丈夫回来,她就迁怒于灵鹊,抱怨它报喜不灵,害她空欢喜一场,于是她把这只灵鹊捉住锁在金笼子里来惩罚它。
下半首写灵鹊的答话:“本来好心来给你送喜讯,谁知你却把我锁在金笼里。
”这是灵鹊对人的抱怨,但它了解这位妇人的心情,并不十分埋怨她,却希望她的丈夫早日回来,到那个时候,他们夫妻团圆,过着和平幸福的生活,一定会高兴地把我放出金笼,让我高飞,直上青云。
整首词通过人和灵鹊的对话写出妇人对和平幸福生活的热烈向往。
表现手法相当新颖、灵活,语言也活泼生动,是民间词里的一首好作品。
再看另外一首《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
词的形式 夏承焘
词的形式词是配合音乐的一种文学。
它的原名叫“曲子词”,后来简称为“词”。
“曲子”是指音乐而言,从前也有叫词为“曲”、叫词为“子”的。
现在词调里有“更漏子”、“南乡子”,这就是“夜曲”、“南方曲”因为词是配合音乐的,所以它是“乐府”诗的一种,扩大地说是诗歌的一种。
但是词与诗不同,词是配合音乐的,诗却不一定都配合音乐。
说词是“乐府”的一种是正确的。
从汉代就开始有“乐府”,当时的“乐府”本来是政府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的名称,它是为了采集民歌、配合音乐而设立的。
后来“乐府”这个名称从音乐机构变成为一种诗体的名称。
在汉时有“汉乐府”,魏晋南北朝也各有“乐府”。
词,就是唐宋时代的“乐府”。
如苏轼词集叫《东坡乐府》,贺铸词集叫《东山寓声乐府》等。
唐宋词的形式大致有下列几个特点:第一,诗有题目,而词有调名。
有的词,调名就是它的题目,譬如五代时欧阳炯的《南乡子》。
有的词,调名下面另有题目,像苏东坡的《念奴娇》,题目是“赤壁怀古”。
词调是用来规定这首词的音律的,所以每个词调的字数、字声、用韵的位置都有一定,不能随意改变。
像《念奴娇》的第一句只许有四个字,下面各句的字数也有一定的规定,不能增加或减少。
每一句、每一字的平仄声也都有规定,譬如苏东坡的《念奴娇》的第一句“大江东去”是“仄平平仄”,不能填作“仄仄平平”。
所以作词叫做“填词”,依调子的声律填人平仄声的字。
作品的感情要和调子的声律密切配合。
填词之前,先要选调。
所谓“选调”,首先应该了解哪个调子是适合于表达哪样的感情的。
应该选取与自己所要表达的感情一致的词调,不可以单看调名。
譬如:不能拿《贺新郎》这个调子作为祝贺结婚的词,因为《贺新郎》这个调子是慷慨激昂的,与“燕尔新婚”的感情不相干。
再如:也不能用《千秋岁》这个调子来作祝贺生日的词,因为这个调子是适宜于表达悲哀、忧郁的情感的;宋代的秦观曾经填过这个调子,有“落红万点愁如海”的名句,后来秦观被贬官,死于路途之中,他的朋友们就用这个悲哀的调子来哀悼他。
名家诗词夏承焘的词
名家诗词夏承焘的词【诗人简介】夏承焘(1900—1986),字瞿禅,晚年改字瞿髯,别号谢邻、梦栩生,室名月轮楼、天风阁、玉邻堂、朝阳楼。
浙江温州人,毕生致力于词学研究和教学,是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他的一系列经典著作无疑是词学史上的里程碑,20世纪优秀的文化学术成果。
胡乔木曾经多次赞誉夏承焘先生为“一代词宗”、“词学宗师”。
【词】百字令·和厚庄前辈灵峰摩岩石拓原韵巨灵孤擘。
问何年推出,撑空岩壁。
劫火烧残山骨冷,丹篆犹摩拳石。
云护精灵,天开图画,奇句江山辟。
银笺重拓,墨花还绣苔碧。
我羡老去刘晨,朅来丘壑,爱着寻幽屐。
断碣残碑闲送日,何似岣嵝邹峄。
胜地神游,故山春到,梦境迷仙迹。
何时鸾背,和公云外吹笛。
卜算子双燕不归来,帘幕春无主。
眼底阑干几折红,便是蓬山路。
绿遍满堤芜,日断春归处。
片片浮云似薄愁,只向天涯去。
鹧鸪天·宿潼关过眼秦皇与汉皇。
马头但有路尘黄。
扫眉人唱三峰媚,折臂翁耕百战场。
风浩荡,劫苍茫。
旁观莫笑客郎当。
贾生涕泪无挥处,要上潼关看夕阳。
西江月·普陀坐雨,读东坡乐府落帽休嫌种种,看山常恨匆匆。
扁舟过海倘相逢。
莫问琼儋旧梦。
昨夜禅床听雨,啖灯无数蛟龙。
篆烟一炷忽摇风。
句里千峰飞动。
齐天乐·重到杭州十年南北兵尘后,西湖又生春水。
鸥梦初圆,莺声未老,知换沧桑曾几。
湖山信美。
莫告诉梅花,人间何世。
独鹤招来,伴君临水照憔悴。
苏堤垂柳曳绿,旧游谁识我,当日情味。
禅榻听箫,风船啸月,笑验酒痕双袂。
嬉春梦里。
又一度斜阳,一番花事。
如此杭州,醉乡何处是。
水调歌头·泊桐庐惟有雁山月,知我在江湖。
泷滩七里如镜,照影过桐庐。
不见羊裘老子,为问浮名阿在,水色古今虚。
把酒欲谁语,汀鹭夜相呼。
十年后,数椽傍,客星居。
关山南北,总怜清景世间无。
落日黄河一线,风雨长江片练,气概一何粗。
何似泛银汉,月底此舟孤。
虞美人·过桐庐十年梦想桐江碧。
双桨今相识。
新蟾与我在江湖。
夏承焘诗词
夏承焘诗词
1、《好事近》
劫罅一杯深,万事眼前休说。
漫问百年能几,见数株香雪。
华严境界晚溪边,一水淡黄月。
不碍杏花照影,任月华圆缺。
2、《临江仙·元旦与鹭山过月轮山久坐》
抛卷寻春春尚早,意行忽上崚嶒。
欲招坡老共支藤。
江山犹浩荡,精爽定飞腾。
作健还能追稚子,随缘偶亦寻僧。
六和塔子一层层。
非关筋力减,闲坐看人登。
3、《醉花阴·与艾德林教授同作,并题其卷》
赠别黄花香满袖。
君亦销魂否。
酬唱醉花阴,赢得文坛,到处呼诗友。
欠我西湖诗几首。
问白堤杨柳。
临去看吴山,一道眉痕,浓似东篱酒。
词学冠今 书艺清雅
推荐·名家夏承焘先生是一代词宗,在当代词学研究与诗词创作方面成就非凡。
除了诗词,夏先生生平主要的爱好是书画。
尤其是在书法方面,呈现一种清雅、潇散之风,一种学者和词人才有的文气。
夏先生祖籍浙江温州,曾居住在谢灵运故居的附近,故他有一个别号“谢邻”。
他在温州完成了小学和师范学院的学业,较早参加了工作,曾在家乡担任小学与师范学院的教师,后辗转严州(现浙江建德梅城)、闻名。
他的字,是比较典型的清末以来民国文人书法风貌。
清末到民国,中国书法的现象大致有两种走向:一是以康有为为首的以“大兴碑学”为旗帜,颠覆以往以帖学为圭臬的美学观念,从碑及写经残纸等出土文物中寻找古人传统,其后果是虽然大都是古朴之美,但也有字不成字的丑怪之作;二是以学人为主,在变幻的风云中坚守学术正脉,讲究人品、文品、书品的统一,不轻易丢弃文人的“清”“雅”之气,于是出现了一些看上去比较“低调”的文人书法。
夏先生书法大致归于后类。
夏承焘从1929年开始习书。
他先从篆书及行草入手,再写大字《文殊经》,也临过《集王〈圣教序〉》和孙过庭《书谱》。
后来由于学业与教书的关系,他对沈曾植、马一浮的书法也有所取法。
当时名满书画界的余绍宋先生,对夏先生的书法也有赞许。
这些文坛与书画界的大家,对夏先生书法观念的形成与风格的成熟,都有不少影响。
我们今天看夏先生的书法,不难发现在结体和用笔方面有沈曾植、马一浮、余绍宋的影子。
当然,书法重“气”。
夏先生书法之气,主要得益于他充沛的诗情和词学研究中养成的醇厚心境。
夏先生中年和晚年结交的书画家朋友颇多,互有取法得益。
如曾经任浙江文史馆馆长的郦承铨、浙江考古所顾问沙孟海、文化部副部长郑振铎以及辽宁博物馆馆长杨仁恺等,皆有交往。
其侄夏子颐,是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的著名书画家、木版水印专家。
与同样是书画爱好者的任铭善,则经常互赠书画。
但夏先生擅长画荷花,任先生擅长画梅花,而任早年在之江大学是夏先生的学生,后来又同为浙江大学、杭州大学的教授,故来往甚密。
浅谈夏承焘先生吟诵宋词的艺术
浅谈夏承焘先⽣吟诵宋词的艺术浅谈夏承焘先⽣吟诵宋词的艺术 ――纪念夏承焘先⽣诞⾠110周年夏承焘先⽣是宋词研究的泰⽃,为宋词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同内外享有很⾼的威望,有着⼗分深远的影响。
今年,全国诗词学会借在乐清雁荡召开纪念夏承焘先⽣诞⾠110周年的年会,以表⽰全国诗词界对夏⽼先⽣⼀⽣诗词研究作出贡献的敬意和怀念。
1962年,夏⽼到温州师院讲学,我有幸聆听过他关于宋词吟诵问题的学术报告。
先⽣讲学时特别是吟诵宋词的风范,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今仍历历在⽬。
现仅就夏⽼宋词的吟诵艺术谈⼀点粗浅的体会。
记得当年,夏⽼曾语重⼼长地谆谆告诫在场的温州师院的学⼦,要重视古诗词的吟诵,他认为:“⽤温州话来吟诵古诗词是⾮常适宜的。
”并且当场吟诵了数⾸宋词,声情并茂,的确震撼着我们的⼼灵。
后来,他还挑选了⼏位中⽂系的学⽣和年青教师举办了为期⼋天的培训班。
前两天,他亲⾃⼿把⼿地教唱,他吟⼀句,其他⼈跟⼀句;以后六天由他的助⼿进⾏辅导。
可见他对诗词吟诵的重视。
可是,夏⽼提倡的古诗词吟诵,并没有得到继承和发扬,现在仅听到、见到只是⽤普通话进⾏朗诵。
前个⽉,乐清社科联领导告诉我,今年九⽉,全国诗词学会要在雁荡举⾏年会,同时纪念夏⽼诞⾠110周年,勾起了1962年夏⽼到温州师院讲学的往事。
于是,我千⽅百计寻找当年夏⽼吟诵宋词时的简谱记录。
我⼀共收到夏⽼当年吟诵时留下的六⾸宋词的曲谱,并认真地照曲谱学唱,受到了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感染,也得到了艺术的熏陶。
现就夏⽼关于宋词吟唱艺术谈⼀点⾃⼰的初步体会。
夏⽼不只是象过去的⽼先⽣⼀样千篇⼀律地就⼀般诗词进⾏吟唱,⽽是在吟诵中,纯熟地运⽤韵律的疾徐,⾳调的⾼低,读⾳的长短以及停顿等⼿段,来再现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的思想感情,把⾃⼰对古词⼈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及他⾃⼰研究的⼼得都再现出来,富有艺术感染⼒。
同时使听者的⼼灵受到潜移默化的感化。
1、精⼼设计韵律的疾徐:夏⽼经精⼼设计使韵律的疾徐与词作者在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脉络相合拍。
夏承焘《天风阁词集》
夏承焘《天风阁词集》鹊桥仙(一九六一年)树青先生与予快觌于都门,以朱古老梅词横幅惠赠,爰填小词奉报,并遵嘱谨书于古老联语之下调脂弄粉,齐梁t儿女,绝倒花间雕绘。
双崦单舸觅诗来,有画里苍髯几辈。
一枝先变,传春消息,合向孤山下拜。
试招吹笛跨鸾人,看大地东风世界。
鹧鸪天(一九六一年)一片西湖紫复红,安排心绪费春工。
赓酬燕语无新曲,牵引杨枝有好风。
馀梦寐,得从容。
似闻天语在星空。
何须更作花间语,身在金风玉露中。
玉楼春听苏州评弹(一九六一年)三条弦上平沙谱,历落盘心珠与露。
低空乍有盖头云,碍一晌秋塘荷语。
谁浮春水摇柔橹,学作吴娘歌暮雨。
依稀卵色五湖天,度百丈风头高絮。
水调歌头自吴淞泛海(一九六一年)万象入横放,一舸独趋东。
眼前涛飞岳走,独立我为峰。
昨梦相逢坡老,伴我送江入海,咳唾满天风。
脱手得奇句,脚底起蛟龙。
琼儋笔,扫星宿,落心胸。
憾事铜琶铁板,海国閟笙钟。
坡笑兹游奇绝,百世几人一遇,此事付诸公。
相顾拭吟眼,红旭正瞳眬。
水调歌头泛舟武夷九曲(一九六一年)弄影濯双足,掠面失千峰。
舟师倘能高咏,奇警出从容。
为汝一篙拍掌,答我四山皆响,惊倒儿吟筇。
玉女正临镜,双颊为谁红?隔千载,来一醉,武夷宫。
菜根嚼出滋味,何处遁山翁?但惜陷屏高处,不见稼轩同甫,携手啸天风。
乞我绿玉杖,踏遍碧芙蓉。
水龙吟谒辛稼轩墓(一九六一年)坟头万马回旋,一筇来领群山拜。
长星落处,夜深犹见,金门光怪。
化鹤何归,来孙难问,长城谁坏。
料放翁同甫,相逢气短,平戎业,论成败!莫恨沂蒙事去,恨平生驰驱江介。
词源倒峡,何心更恋,长湖似带?试听新吟,烟花万叠,山河两戒。
待明年来仰,祁连高冢,兀云峰外。
临江仙仲联、茂元二君莅杭州讲学(一九六二年左右)君与西湖俱不老,重逢三十三年。
同来照影总宜船。
双堤花绰约,一镜月婵娟。
天马南来惊百辈,连朝霏玉当筵。
坡公楼上问词仙:何人曾得句,眼色胜湖天。
玉楼春(一九六三年)北京看节日焰火,次日乘飞机南归,歌和一浮、无量两翁归来枕席馀奇彩,龙喷鲸呿呈百态。
唐宋词选夏承焘读后感
唐宋词选夏承焘读后感摘要:一、引言二、夏承焘简介及其在唐宋词选中的地位三、夏承焘词选的特点四、读后感及个人体悟五、总结正文:【引言】在我国古代文学的浩瀚星空中,诗词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近年来,对于唐宋词的研究日益深入,各类选本层出不穷。
其中,夏承焘的《唐宋词选》更是备受瞩目。
本文将结合个人读后感,对这部作品进行简要评述。
【夏承焘简介及其在唐宋词选中的地位】夏承焘(1900-1986),字瞿禅,号漱玉,浙江温州人。
他是一位杰出的词学家,致力于词学研究近六十年。
其《唐宋词选》是一部具有权威性的选本,广泛收录了唐宋时期脍炙人口的佳作,为读者提供了一扇领略唐宋词风貌的窗口。
【夏承焘词选的特点】1.选篇丰富:夏承焘的《唐宋词选》共收录了唐宋词人260余家,作品约700首。
这些作品题材广泛,风格各异,反映了唐宋词的发展脉络。
2.严谨的学术态度:夏承焘在选词过程中,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对待每一个词人和作品。
他对词作的版本、作者、创作背景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考据,力求为读者呈现最接近原貌的作品。
3.注重艺术性:夏承焘在选词时,尤为注重作品的艺术性。
所选词作既有豪放磅礴的气象,又有婉约柔美的风韵,展示了唐宋词的独特魅力。
【读后感及个人体悟】阅读夏承焘的《唐宋词选》,让我深感唐宋词的博大精深。
在词中,我领略到了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苏轼的旷达、辛弃疾的激昂等诸多风貌。
同时,我也认识到词学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只有通过对作品的深入研究,才能更好地挖掘其内涵,传承古代文化。
【总结】夏承焘的《唐宋词选》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可读性的词选。
它不仅为我们呈现了唐宋词的瑰宝,还激发了我们对古代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读后感
夏承焘《唐宋词欣赏》读后感
夏承焘先生的《唐宋词欣赏》是一部研究唐宋词的专著,深入浅出地解析了唐宋词的艺术魅力。
阅读这部作品,让我对唐宋词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下面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读后感。
一、对唐宋词的全新认识
在阅读夏承焘先生的《唐宋词欣赏》之前,我对唐宋词的了解仅停留在表面的词牌、词人及部分名句。
而这本书让我对唐宋词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夏先生从历史背景、词人经历、词作风格等多个角度对唐宋词进行了详细剖析,使我明白了唐宋词的演变过程及其艺术价值。
二、唐宋词的艺术魅力
夏承焘先生在书中对唐宋词的艺术魅力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他认为,唐宋词具有以下特点:
1.情感真挚:唐宋词人善于抒发内心情感,词作中充满了真挚的感情。
2.善于运用典故:唐宋词人巧妙地运用历史典故,丰富了词作的内容。
3.语言优美:唐宋词语言精练、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4.韵律和谐:唐宋词讲究韵律,词牌丰富多样,使词作具有音乐美。
三、读后感悟
阅读《唐宋词欣赏》,我深刻体会到了唐宋词的艺术魅力。
同时,我也对夏承焘先生的学术造诣深感敬佩。
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几点感悟:
1.词作欣赏需要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
了解历史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词作。
2.词作欣赏要注重情感体验。
唐宋词人创作时,情感真挚,我们要用心去感受。
3.学习唐宋词,要善于借鉴其艺术手法。
唐宋词的艺术手法对我们今天的文学创作仍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总之,《唐宋词欣赏》是一部极具价值的学术著作,让我在欣赏唐宋词的同时,也对我国古代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夏承焘《天风阁词集》
夏承焘《天风阁词集》玉楼春一九四四年呈声越兄不须着句愁枯槁,尘世浮名应似扫。
朝堂衮衮幸相忘,市井纷纷堪绝倒。
松巅小阁龙蛇绕,拚与长身依倚老。
伤春愿夏又何心,只觉人间秋最好。
平韵满江红一九四四年检旧札有忆还了明珠,悔一笑、翻教误君。
当年事、何因避面,便肯回身。
红泪江湖从宛转,素衣针线自温存。
听车声、几度过晴雷,迷暗尘。
仙溪路,重问津。
锦儿帖,胜回文。
叹易生面骨,难掩眉颦。
梦里未忘分钿约,鹃边犹有看花人。
倘重过、凝碧旧池头,应断魂。
好事近一九四四年寄云从伉俪重庆万里涉江来,传唱采莲新曲。
留盖翠鸳风日,忆小窗横幅。
明年归去住西湖,黄月满梅屋。
和我新词疏影,添一枝横笛。
鹧鸪天一九四四年蝉翼黄金各一时,相逢但可劝深卮。
五升纵满先生望,一饱难忘天下饥。
风不动,夜何其,北窗破纸学笳吹。
春来却在兵戈外,已有瓶梅索小诗。
玉楼春一九四四年石门潭夜游,同鹭山两山对出雄狮坐,潭畔经行云漠漠。
五峰相见定怜君,独鹤归来应识我。
沧浪水清鬓可濯,行歌怕惊潭底鳄。
老渔看惯好溪山,已枕蓑衣伸两脚。
玉楼春一九四五年梦中双桨横江渡,拍手呼鸥皆伴侣。
东来免共蝮蛇游,昨夜犹惊玄鹤语。
思归引与闲居赋,读烂依然无写处。
中年才解爱家山,无奈高楼风又雨。
好事近一九四五年乙酉仲春,自灵峰访鹭山于大荆,不见三月矣。
二灵间花事甚盛,惜匆匆在兵尘间也劫罅一杯深,万事眼前休说。
漫问百年能几,见数株香雪。
华严境界晚溪边,一水淡黄月。
不碍杏花照影,任月华圆缺。
鹧鸪天一九四五年东山夜坐断角收时月已低,孤萤欲堕水先知。
百年几度眠真熟,一日成归梦又非。
宜歕笛,莫沾衣,回头江柳又成围。
惊秋意绪无人会,数遍桥南野鹊飞。
西江月一九四六年题粥少僧多图梦饱只成暂喜,肠鸣合是真饥。
自家口舌自家知,盂钵本无二味。
念起斋厨相夺,盟成香积同炊。
生天成佛有何奇,粥饭原来是米。
浣溪沙一九四七年仇述翁遗命嘱题《鞠宴词》托命年时乞贾胡,望京心在眼将枯,霜花劫后为谁腴。
乍挈精魂归陌路,又惊甲子在泥涂,须臾不忍亦良图。
天风阁词选:20世纪词学一代宗师夏承焘先生词作的精选本
浪淘沙·过七 里泷
酹江月 清平乐·富阳
鹧鸪天·自杭州返严 陵坐雨
菩萨蛮
01
南歌子·严 州道中
02
金缕曲
03
望江南·自 题月轮楼 (七首)
04
三姝媚
06
徵招
05
石湖仙·题 孤山白石道 人像
1
丑奴儿·题友 人画荷
2
贺圣朝·月轮 楼夜坐
3 水龙吟·壬申
五月,之江诗 社集秦望山
4
琐窗寒
5
贺新郎
水调歌头·自题词卷 水调歌头·报王陆一
南歌子
1
卜算子·万年 少画顾亭林像
2
减字木兰花
3
玉楼春
4
玉楼春·奉怀 邓恭三教授
5
水调歌头
临江仙 浣溪沙·忆竺藕舫翁
紫霄曲 临江仙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乙卯秋 日北京诸词友邀游西
山
好事近·作铭翁嘱题 王献唐画幅
浣溪沙·郁达夫殉难 三十周年
木兰花慢·泛颐和园 昆明湖
平韵满江红·学书一 首示无闻
03
浣溪沙
04
鹧鸪天·送 成业诸生西 行
06
暗香
05
水调歌 头·赠朝鲜 志士
点绛唇·上海 1
租界“八一三” 纪念日大捕爱 国青年
小重山·题文 2
天祥中川寺诗 搨本
3
临江仙
4
水龙吟
5
扬州慢·送丁 怀枫归扬州
临江仙·呈□隐师, 时予阻兵不得归省
荷叶杯·饮吷庵静 村新居
卜算子·咏荷
01
踏莎行·报 鹓雏
02
踏莎行
03
鹧鸪天
04
虞美人
06
中唐时代的文人词 夏承焘
中唐时代的文人词词的音乐(燕乐)在盛唐时代已经流行,它配合长短句的词句,比较相称。
但是一般文人总还是比较保守,不容易接受长短句的形式,所以盛唐时代的初期,有许多配合“大曲”的词,还是用五七言绝句来!写的(“大曲”是用许多遍数、好几部音乐合奏的有!歌有舞的曲调)。
这些作品在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中可以看到。
这种以绝句配合“大曲”的作品,音乐性不强,艺术性也不高,所以不大流行。
到了中唐时代,有些比较能接受民间文学的名作家,如张志和、王建、刘禹锡、白居易等,开始用长短句来填词,写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
现在举几个例来谈谈。
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词里所写的感情与劳动人民的感情原有距离’实际上是描写士大夫爱自然、爱闲适、爱自由的心情。
它虽然美化了渔夫生活,也是对仕途不满的一种表示。
这首词主要是描写人的心境,头两句用美好的自然景物来烘托。
他描绘了一幅青山前面白鹭飞翔的、色彩鲜明的画,在桃花流水中,又游着肥肥的鳜鱼,这是多么优美的境界。
这样用景物衬托人物心情,比直接点明主题好得多。
这可见它的艺术手法。
后来的士大夫称这首《渔歌子》是“风流千古”的名作。
苏东坡与黄山谷都曾把这首词里的句子,用到自己的词中。
这首词在当时就有许多人唱和,后来编成一本唱和集。
这是当时文人中最早的一本词的唱和集。
现在我们再谈谈王建的《宫中调笑》。
从这个调名,可以看出词在当时宫廷中原是玩弄、调笑的作品。
但是到文人王建作这首《调笑令》时,它的思想内容就有了提高。
王建是以写同情妇女的诗歌著名的,其中像:“闻有美人新进入,六宫未见一时愁。
”六宫宫女虽然还没见到新选来的女子,但是因为觉得自己得到皇帝宠幸的机会更少了,所以大家都一齐发愁。
这是描写这班不幸宫女的愁苦心情的好作品。
他这首《宫中调笑》是这样写的: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
玉颜憔悴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
这首词开头用团扇起兴,我们看到“团扇”两字,就会想到汉朝宫妃班婕妤写的咏团扇诗。
夏承焘《天风阁词集》(一)
夏承焘《天风阁词集》(一)夏承焘《天风阁词集》(一)清平乐鸿门道中(一九二一年)吟鞭西指,满眼兴亡事。
一派商声笳外起,阵阵关河兵气。
马头十丈尘沙,江南无数风花。
塞雁得无离恨,年年坠坠天涯。
鹧鸪天郑州阻兵(一九二五年)鼓角严城夜向阑,楼头眉月自弯弯。
梦魂险路轘辕曲,草木军声寒战山。
投死易,度生难,有谁忍泪问凋残。
纸灰未扫军书到,阵阵哀鸿绕古关。
鹊桥仙过解县怀黄仲则(一九二五年)梅边山店,枕边城角,昨梦相逢奇绝。
九原精爽逐人来,有一片马头黄月。
高堂灯火,儿时声口,能学鹃啼猿咽。
风前骨相问谁寒,正满眼中条残雪。
浪淘沙过七里泷(一九二七年)万象挂空明,短篷摇梦过江城。
可惜层楼无铁笛,负我诗成。
杯酒劝长庚,高咏谁听?当头河汉任纵横。
一雁不飞钟未动,只有滩声。
酹江月(一九二八年秋)一九二八年秋,予寓建德字民坊黌舍,自宋至清旧官廨也。
偶阅《癸辛杂识》云“先子于绍定四年辛卯出宰富春,壬辰岁余实生于县斋”云云,乃知是周草窗诞生处。
时予方撰词人年谱,得此惊喜。
凉夕坐月,即用《蘋洲渔笛谱中秋对月》韵作此,距草窗之生六百九十六年矣。
词仙何许?呼片云去问,洞天消息。
一道银潢星斗满,梦见吟商踪迹。
宋玉生前,子云身后,落落千秋客。
江山如此,与谁分占秋色?此处地下词流,放翁莱老,高咏长寂寂。
欲挈山河鸾背上,一和诸公横笛。
辽鹤归迟,江城寒早,抚劫遥相忆。
古人如见,海天惊吐孤魄。
清平乐严州大雪,早起遍行城内外,尽日方归。
(一九二九年春)敝裘轻举,送我泠然去。
忽讶诗来无觅处,天外数峰清苦。
冲寒绕遍江城,踏残千顷琼英。
明日高楼卧稳,好山任汝阴晴。
忆秦娥严州西湖(一九二九年春)长堤曲,东风渐展春痕绿。
春痕绿,一川柳影,澹阴城郭。
晚寒骤觉春衫薄,啼莺解惜桃花落。
桃花落,斜阳湿透,半湖寒玉。
清平乐桐庐(一九二九年春)风妍烟丽,乍是晴天气。
欲揽春江供一醉,人道东流是水。
江湖天远扁舟,梦中灯火高楼。
只有一枝红杏,教人难避春愁。
卜算子严州听雨(一九二九年夏)多少过江云,阵阵枯蒲响。
唐宋词欣赏 夏承焘 温庭筠的作品
唐宋词欣赏夏承焘温庭筠的作品夏承焘是唐代文学家,他的词作以豪放洒脱、情感深沉而著称。
他的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爱情之情感为主题,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情的热忱。
以下将从夏承焘的作品中选取几首进行欣赏分析。
我们来欣赏夏承焘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夏承焘通过描绘明月的美丽和神秘来表达了他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他以把酒问青天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未知的探索和渴望。
他不知道天上的宫阙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今夕是何年,但他渴望乘风归去,又担心高处的寒冷。
他通过起舞弄清影,表示自己的情感与人间有别。
接下来,我们来欣赏夏承焘的《浪淘沙·似酒非酒伤心地》:似酒非酒伤心地,还家何处不相随。
两相厌烦如别离,一般相思似断肠。
明月楼高众里宴,独自披香坐金堆。
争知愁绪无人识,倩谁同绕柳丝回。
夏承焘通过似酒非酒伤心地的描述,表达了他内心的痛苦和失落。
他感到自己的心情沉闷,回家也没有什么可以依靠的地方。
他和其他人都感到厌烦,就像是要分别一样,但他的相思之情仍然如断肠。
明月高挂,他独自一人坐在金堆上,不知道有谁能够理解他的忧愁,他希望有人能够陪伴他。
再来欣赏夏承焘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夏承焘通过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等形容词来描绘自己的心情。
他感叹着寒暖不定的时候,很难平息内心的苦闷。
他喝了三杯淡酒,却无法抵挡晚来的急风。
雁飞过时,他感到伤心,却又是旧时相识,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之情。
我们来欣赏夏承焘的《临江仙·月下忽闻抱琴声》:月下忽闻抱琴声,遥识琴中有人倾。
声声铿锵入瑶池,清音激荡动神经。
心悲塞外沙漠萧条,意怆江南烟雨情。
月明如水人如玉,不堪回首情难平。
夏承焘宋词三百首
夏承焘宋词三百首引言夏承焘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词人,他的宋词作品被编成了《夏承焘宋词三百首》。
这部词集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入人心的情感表达,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
本文将介绍夏承焘和他的《夏承焘宋词三百首》,探讨其中的艺术特色和文化价值。
夏承焘简介夏承焘(1160年-1240年),字襄宾,号坦夫,江西南昌人。
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词人。
夏承焘尤以其宋词而闻名,被誉为“江南词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南京、杭州等地任官,同时也是朝廷的文学考官。
夏承焘与辛弃疾、陆游等人并称“南宋文学三大家”,被誉为南宋文学的瑰宝。
《夏承焘宋词三百首》概述《夏承焘宋词三百首》是夏承焘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创作生涯的总结和归宿。
这部词集包含了夏承焘一生中创作的300首词,涵盖了各个方面的题材和情感表达。
词集的题材广泛,有咏史抒怀的,有描写山水的,也有歌颂爱情的,内容丰富多样。
夏承焘在这部词集中展示了他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艺术特色夏承焘的词作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个人风貌和时代特色。
他的词语简洁明快,用词精练,表达深入人心。
他善于运用象征和比喻的手法,通过独特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塑造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他的词句朴实自然,流露出真挚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夏承焘的词作有时婉转动人,有时豪放洒脱,充满了生活的激情和对世情的洞察。
文化价值《夏承焘宋词三百首》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部词集反映了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词中所描绘的山水景色和自然现象,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地域气息。
同时,词集中的咏史抒怀和歌颂爱情的词作,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
通过研读夏承焘的词集,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宋代文学的发展和演变。
词作欣赏以下是《夏承焘宋词三百首》中的几首词作欣赏:1.《青玉案·元夕》浩荡千秋澄碧心,万户齐欢乐。
只应守寒窗,独奏管弦歌声裂,旧境吹浮烛。
花自飘零水自流,仙游何处可寻觅。
行云流水思绪远,人间骨肉皆圣贤。
浅谈夏承焘先生山水词
浅谈夏承焘先生山水词已故著名学者夏承焘先生(1900-1986 ),在词学研究与创作两方面,均取得极为卓越之成就,有“当代词宗”之盛誉。
与夏翁同辈且专力于词学者,有唐圭璋、龙榆生两先生,鼎立于20 世纪词坛:唐功在编纂,龙长于论析,两家亦工词作,然唐存词不多,晚年尤少;龙则早逝于“文革”,其总体成果,皆不及夏先生之丰硕。
夏翁读万卷书兼行万里路,创作时间长达六十余年,贯穿大半个世纪,阅历沧桑,境界深广。
其诗词作品,分别结集为《夏承焘词集》(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年版)、《天风阁词集》(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 年版)、《天风阁诗集》(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 年版),1997 年浙江教育出版社、古籍出版社合出《夏承焘集》共八册,诗词合编于第四册。
其词易名为《天风阁词集前编》与《后编》,存词共450 首,系夏先生逝世前手定,尚有部分作品未曾收入。
即此两编,亦蔚为大观,几于首首皆精粹可传。
区区此文,实难穷其精奥,惟撷取《天风阁词集》中山水游览之作约略论之,由此角度,亦可窥知夏词之丰富美学价值也。
笔者大略统计,夏翁写山川名胜之词约百余首,几占全部词作四分之一。
词人游踪遍及浙、苏、皖、冀、豫、陕、粤、桂、湘、内蒙各地与杭州、上海、南京、开封、郑州、徐州、北京、承德、广州、西安、长沙等各大都市,举凡名山胜水,诸如桐江、普陀、太湖、西湖、孤山、雁荡、龙泉、武夷、莫干、吴淞、新安江、洞庭湖与北京之西山、昆明湖、龙潭湖、北海等,皆一一见之于词。
而城市、山川中之人文古迹,如潼关、长城、沈园、叶水心墓、严光钓台、宋梅亭、岳坟、天安门、文天祥祠、袁崇焕祠,避暑山庄、白居易墓、始皇陵、大雁塔、岳阳楼等,亦为夏词之重要题材。
盖古迹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而山水大多因人文而著名,览江山之壮景,发思古之幽情,乃诗词家之传统,夏翁于此发扬光大,感慨尤多也。
佳篇夥颐,势难遍举,兹录早、中、晚期代表性词作数阕,并加简析,以见一斑:万象挂空明,秋欲三更。
夏承焘宋词三百首
夏承焘宋词三百首
夏承焘是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文化名人,他的词作被誉为
“夏词”,深受后世赞誉和推崇。
在他的一生中,他创作了许多优秀
的词作,并且被收录在《夏承焘宋词三百首》这本文集中。
夏承焘的词作以清新淡雅、含蓄典雅而著称。
他的词作主题广泛,包括山水田园、爱情离别、壮丽英雄等等。
他以细腻的笔触和纤细的
感知力,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人们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夏承焘的词作不仅仅是感性的表达,还寄托了他对家国和社会的
关切。
在他的词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时局动荡和社会风尚的忧虑
之情,以及对人民疾苦的关心之意。
他的词作表现了他作为文人的独
特视角和思考方式。
夏承焘的词作在南宋时期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影响力,他的作品被
广泛传唱和演唱,流传至今。
他的词作通过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
内涵,打动了无数读者和观众的心灵,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珍贵遗产。
总结来说,夏承焘的词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成为
南宋文学的瑰宝。
《夏承焘宋词三百首》这本文集将他的杰作集中呈
现给读者,让人们领略到他的才华和魅力。
夏承焘的词作不仅在古代
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也对后世的文人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尊重和欣赏夏承焘的词作,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致敬,也是对中国文化
传统的传承和发展的贡献。
让我们一起品味夏承焘的词作,感受其中
的美妙和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唐时代的文人词
词的音乐(燕乐)在盛唐时代已经流行,它配合长短句的词句,比较相称。
但是一般文人总还是比较保守,不容易接受长短句的形式,所以盛唐时代的初期,
有许多配合“大曲”的词,还是用五七言绝句来!写的(“大曲”是用许多遍数、好几部音乐合奏的有!歌有舞的曲调)。
这些作品在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中可以看到。
这种以绝句配合“大曲”的作品,音乐性不强,艺术性也不高,所以不大流行。
到了中唐时代,有些比较能接受民间文学的名作家,如张志和、王建、刘禹锡、白居易等,开始用长短句来填词,写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品。
现在举几个例来谈谈。
张志和的《渔歌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词里所写的感情与劳动人民的感情原有距离’实际上是描写士大夫爱自然、爱闲适、爱自由的心情。
它虽然美化了渔夫生活,也是对仕途不满的一种表示。
这首词主要是描写人的心境,头两句用美好的自然景物来烘托。
他描绘了一幅青山前面白鹭飞翔的、色彩鲜明的画,在桃花流水中,又游着肥肥的鳜鱼,这是多么优美的境界。
这样用景物衬托人物心情,比直接点明主题好得多。
这可见它的艺术手法。
后来的士大夫称这首《渔歌子》是“风流千古”的名作。
苏东坡与黄山谷都曾把这首词里的句子,用到自己的词中。
这首词在当时就有许多人唱和,后来编成一本唱和集。
这是当时文人中最早的一本词的唱和集。
现在我们再谈谈王建的《宫中调笑》。
从这个调名,可以看出词在当时宫廷中原是玩弄、调笑的作品。
但是到文人王建作这首《调笑令》时,它的思想内容就有了提高。
王建是以写同情妇女的诗歌著名的,其中像:“闻有美人新进入,六宫未见一
时愁。
”六宫宫女虽然还没见到新选来的女子,但是因为觉得自己得到皇帝宠幸的机会更少了,所以大家都一齐发愁。
这是描写这班不幸宫女的愁苦心情的好作品。
他这首《宫中调笑》是这样写的: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
玉颜憔悴年,谁复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
这首词开头用团扇起兴,我们看到“团扇”两字,就会想到汉朝宫妃班婕妤写的咏团扇诗。
她以秋扇被抛弃,比喻宫女失宠的身世。
美人用团扇遮面,因为病容樵悴怕见君王。
学习管弦,原是为了要得到皇帝的宠爱,而现在管弦对她还
有什么用处呢?所以重复两句“弦管,弦管”,是感叹的话。
昭阳是指汉成帝宠
妃赵飞燕所住的昭阳殿,由于飞燕得宠,皇帝不再到别的宫女那边去了,所以从昭阳殿到别宫的路上没有人迹,长满了青草。
这是这个美人失宠的原因,也是她得病的原因。
把这句主要的话放在末了点出,很有深意。
《调笑令》的第四句,必须将第三句最后二个字颠倒过来重复两次,这就是
调笑的口吻,但是王建这首词中,却把它变为感叹的口气,它的思想内容就提高了。
《竹枝词》与《柳枝词》都是大家所熟悉的文学体裁,《竹枝》是四川民歌,《柳枝》是唐代洛阳新曲。
刘禹锡、白居易作的最多。
刘禹锡的一首《竹枝》是这样写的: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完全采用民歌形式。
用双关语来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也是民歌常用的手法。
白居易的《竹枝》,都明白如话,也是接近民歌的。
像这一首: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暗鸟一时啼。
另外有一首《柳枝》:
红板江桥清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
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
末两句写杨柳的神态极好。
白居易还有像《忆江南》这样的作品: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这是大家所熟悉的,不必多介绍了。
刘禹锡、白居易所作的长短句词,风格仍与绝句、民歌相近,到后来温庭筠的词,才完全是另外一种面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