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人口民族

合集下载

人文地理学 第四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

人文地理学 第四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
第四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
人口与发展 人口分布与迁移 人种 民族 民俗与流行文化
第一节 人口与发展
一、世界人口增长过程:
世界人口增长趋势:世界人口数量增长加快。 世界人口每增长1个10亿,所用时间逐渐缩短。
世界人口的第1个10亿用了近100万年时间。 从19世纪初至1930年的100余年时间里,世界人 口实现了第2个10亿的增长过程。20世纪30年代 以来,世界人口开始了加速增长,到1960年已发 展到30亿(30年)。从1960年到1975年,世界人口 由30亿发展到40亿(15年),至1987年突破50个亿, 到1999年,仅用了12年时间就突破了60亿。
(2)就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而言,适度人 口的确定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点,它 有利于更好地执行人口政策,有助于认识人口政 策的科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对现行人口政 策的误解。
(3)对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而言,适度 人口的确定也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的人口转 变基本上都是在经济发达的条件下顺其自然地 实现的;而发展中国家则完全不同,它们不仅 经济落后,实际上大多数国家的人口已远远超 过其适度人口。所以,只有及早确定科学、合 理的适度人口,才能采取 政策手段,促进人口
(二)世界人口分布的一般规律
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88.5%集中在北半球,
且集中在北纬20°-60°度之间,距海岸线200公里集中 世界人口的一半。
(1)人口分布有明显的中低纬指向、近海岸指向和平 原指向。
(2)邦奇的人类大陆图显示(地图上取消陆地与海洋, 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人类大陆),世界上有四个人类 大陆:东亚和东南亚;南亚;欧洲;北美洲东部。
2. 探求适度人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1)适度人口是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 “虚数”,但它的确定对于解剖某个区域的人口过 剩状况以及与之有关的人口现象有重要参考价值, 所以区域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的制定、区域规划和城市 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 人口预测以及各专项事业的评价等都有重要意义。

第二节中国的人口和民族-2024-2025学年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课件精讲(世界地理、中国地理)

第二节中国的人口和民族-2024-2025学年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课件精讲(世界地理、中国地理)
人重新走婚
云南省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共有52个少数民族 人口在4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共25个
经纬线
北回 归线
纬线
30°N
40°N
80°E
90°E
经线
100°E
110°E
穿过的主要地形区 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冈底斯山脉、横断山脉、四川盆地、杭州湾 塔里木盆地、祁连山北侧、河套平原南侧、渤海
天山山脉、塔里木盆地、青藏高原西部 阿尔泰山、吐鲁番盆地、孟加拉湾 河西走廊、祁连山、横断山脉、泰国湾
阴山、陕北、关中、陕南、巫山,雷州半岛和海南.
120°E 大兴安岭、渤海、长江三角洲、台湾海峡
• 下图为我国某省人口迁入率的空间格局,黑点表示人口迁入率,黑
点越大迁入率越大。读图完成1~2题。
C • 1. 该省人口迁入率空间格局
民族
族、阿昌族、普米族、朝鲜族、塔吉克族、怒族、乌孜别克族、俄罗 斯族、鄂温克族、德昂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塔塔尔族、独龙
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门巴族、珞巴族、基诺族共56个民族。
3、中国的民族政策
(1)各民族一律平等; (2)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 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3)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4)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5)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保持自己的风俗 习惯的自由。
我国56 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汉族,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2%;其 他55个民族统称少数民族。
壮族是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人口在400万以上的除了壮族外,还 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等。
2、民族分布
(1)分布地区:①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我国的东部和中 部,边疆地区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②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 西北、东北等边疆地区。 (2)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B2-1 全国各民族分性别、行业的人口

B2-1  全国各民族分性别、行业的人口

5592 9827 3973 3132 3135 14437 5792 1072 1275 1345 1141 246 311 711 620 522 443 710 121 225 178 137 317 94 796 16357 32
4856 8529 3491 2498 2635 12120 4154 1080 1171 779 1081 131 307 644 641 494 357 584 67 228 162 107 293 92 721 13713 46
仫佬族 羌 族 布朗族 撒拉族 毛南族 仡佬族 锡伯族 阿昌族 普米族 塔吉克族 怒 族 乌孜别克族 俄罗斯族 鄂温克族 德昂族 保安族 裕固族 京 族 塔塔尔族 独龙族 鄂伦春族 赫哲族 门巴族 珞巴族 基诺族 其他未识别的民族 外国人加入中国籍
10448 18356 7464 5630 5770 26557 9946 2152 2446 2124 2222 377 618 1355 1261 1016 800 1294 188 453 340 244 610 186 1517 30070 78
3 42 3 9 24 6 27 14 37 4 7 11 12 4 1 5 873 2
建 筑 业 女 565203 538098 1288 2928 1210 845 3020 1615 5173 745 381 2184 1042 685 656 2791 582 72 141 152 93 115 276 1 78 83 67 51 15 26 100 16 小计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男 2130967 2017579 7757 21257 3014 7571 5740 4504 15247 1717 2784 19565 2718 1520 2181 8809 1010 955 788 631 275 187 957 女 414510 393464 1675 3704 729 1060 1139 818 3774 335 533 2857 414 352 364 1499 240 159 119 168 41 41 99 3 173 203 326 483 40 110 177 164 41 35 56 114 12 50 59 39

56个民族特产

56个民族特产

中华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1 、阿昌族:分布在云南,人口2.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也很发达,尤其以善于打制长刀而闻名于世。

有自己的语言。

——采茶2 、白族:分布在云南、贵族、四川等地,人口159万余人,关于经营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盐渍杜鹃花,三道茶,大理三塔3 、保安族:分布在云南、青海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以打刀为主“保安刀”十分著名,有自己的语言。

——羊皮袄、保安刀4 、布朗族:分布在云南,人口8.2万余,主要从事农业,有自己的语言。

——弹唱5 、布依族:分布在贵族、云南等地,人口254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享有“水稻民族”之称。

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石板屋、绣花、雕刻面具6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人口19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种水稻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跳板、长鼓舞7 、达斡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地,人口1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畜牧业,有自己的语言。

——剪纸,打曲棍球8 、傣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02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寺塔、竹楼和竹桥显示出了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有自己的语言文字。

——孔雀舞、夹箩饭,泼水节9 、德昂族:分布在云南,人口1.5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以善于种茶闻名,有自己的语言。

——象脚鼓舞10、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文本等地,人口251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业,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乡的主要标志,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浸泡芦笙,拦路迎宾11、东乡族:主要分布甘肃、宁夏、新疆等地,人口37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善种瓜果。

有自己的语言。

12、独龙族:分布在云南,人口0.5万余人,他们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首先风尚。

绝少发生盗窃现象。

有自己的语言。

——织独龙毯,烤烙饼13、鄂伦春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0.6万余人,主要从事狩猎和农业。

有自己的语言。

——制作毛皮服饰,篝火节14、俄罗斯族:分布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人口中1.3万余人,从事各种修理业、运输业和手工业,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人口人种和民族》课件

《人口人种和民族》课件

社会制度: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封建主义等
肤色:白种人、黄种人、 黑种人、棕种人
眼色:黑眼、蓝眼、绿 眼、灰眼
体型:瘦型、胖型、中 等体型
语言:英语、汉语、法 语、西班牙语等
宗教信仰:基督教、伊 斯兰教、佛教等
人种的分布
白种人:主要分布 在欧洲、北美洲、 大洋洲和西亚等地
黄种人:主要分布 在亚洲东部和东南 部,如中国、日本、 韩国等
城市人口分布: 东京、德里、上 海、圣保罗、墨 西哥城、开罗、 孟买、北京、达 卡、伊斯坦布尔
农村人口分布: 非洲、亚洲、拉 丁美洲的农村地 区
人口增长
人口增长速度:全 球人口增长速度在 减缓
人口增长原因:医 疗技术进步、生活 水平提高、教育普 及等
人口增长影响:对 资源、环境、社会 经济等方面产生影 响
人口年龄结构:不同年 龄段的人口比例
人口种族结构:不同种 族的人口比例
人口职业结构:不同职 业的人口比例
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 原因、方向和影响
人种
第二章
人种的分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白种人:主 要分布在欧 洲、北美洲、 大洋洲等地
黄种人:主 要分布在亚 洲东部、东 南亚等地
黑种人:主 要分布在非 洲、南美洲 等地
棕种人:主 要分布在大 洋洲、南美 洲等地
第五章
世界人口的发展趋势
人口增长:全球人口持续增长,预计2050年将达到100亿 人口老龄化: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上升 城市化:全球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比例逐年上升 移民:全球移民数量持续增长,移民成为人口流动的重要方式
人种的发展趋势
人口增长:全球 人口持续增长, 预计未来几十年 内将达到峰值

中国的人口民族知识梳理

中国的人口民族知识梳理

中国的人口民族知识梳理引言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多民族国家,拥有丰富的人口民族资源。

了解中国的人口民族知识,对于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人口数量、主要民族及其分布、民族政策等方面对中国的人口民族知识进行梳理。

一、人口数量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口总数已经超过14亿。

人口众多的背后,反映了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中国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人口分布不均衡等挑战。

二、主要民族及其分布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其中汉族和少数民族是中国的两大主要民族群体。

汉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分布在全国各个省份和地区。

少数民族包括藏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苗族等,他们多数分布在边疆地区和西南地区。

2.1汉族汉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民族,占据中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

他们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华东等地区。

汉族的语言文字是汉语,是中国的国家通用语言。

汉族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对中国的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2少数民族中国的少数民族众多,共有56个少数民族。

其中,藏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苗族等是较大的民族群体。

少数民族分布广泛,包括西藏、新疆、广西、云南等地区。

每个少数民族都有其独特的语言、文化和传统习俗,丰富了中国的多元文化。

三、民族政策中国高度重视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积极推行民族政策,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民族政策措施,包括优惠政策、教育扶持、宗教信仰自由等。

这些政策有助于促进全国各民族的交流与合作,加强国家的团结。

四、人口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中国拥有悠久灿烂的文化传统,其中蕴含着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

人口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对于中国的文化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各个民族之间在语言、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领域进行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展示了中国多民族的文化魅力。

56个民族人口排名

56个民族人口排名

56个民族人口排名:1、汉族:1220844520人2、壮族:16926381人3、回族:10586087人4、满族:10387958人5、维吾尔族:10069346人6、苗族:9426007人7、彝族:8714393人8、土家族:8353912人9、藏族:6282187人10、蒙古族:5981840人11、侗族:2879974人12、布依族:2870034人13、瑶族:2796003人14、白族:1933510人15、朝鲜族:1830929人16、哈尼族:1660932人17、黎族:1463064人18、哈萨克族:1462588人19、傣族:1261311人20、畲族:708651人21、傈僳族:702839人22、东乡族:621500人23、仡佬族:550746人24、拉祜族:485966人25、佤族:429709人26、水族:411847人27、纳西族:326295人28、羌族:309576人29、土族:289565人30、仫佬族:216257人31、锡伯族:190481人32、柯尔克孜族:186708人33、景颇族:147828人34、达斡尔族:131992人35、撒拉族:130607人36、布朗族:119639人37、毛南族:101192人38、塔吉克族:51069人39、普米族:42861人40、阿昌族:39555人41、怒族:37523人42、鄂温克族:30875人43、京族:28199人44、基诺族:23143人45、德昂族:20556人46、保安族:20074人47、俄罗斯族:15393人48、裕固族:14378人49、乌孜别克族:10569人50、门巴族:10561人51、鄂伦春族:8659人52、独龙族:6930人53、赫哲族:5354人54、高山族:4009人55、珞巴族:3682人56、塔塔尔族:3556人。

人文地理学-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人文地理学-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颧骨较高。
白色人种
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 洲等地,肤色较浅,呈白色或浅 黄色,头发细软而呈波浪状,眼 色多为浅蓝色或灰色,面部轮廓
清晰,鼻梁高而窄。
黑色人种
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 肤色呈黑色或深棕色,头发卷曲 而浓密,眼色多为深褐色或黑色, 面部特征较为突出,嘴唇较厚。
人种地理分布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包括中国、日本、朝鲜、越南 等国家。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口、人种和民族差异
生育观念的差异
宗教信仰与民族习俗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育观念存在较大差 异,如一些地区或民族可能更倾向于多 子多福,而另一些则更注重少生优生。
宗教信仰和民族习俗对于人口、人种和民 族的发展也有重要影响,如一些宗教或民 族可能有特殊的饮食禁忌、节庆习俗等。
婚姻制度的多样性
信息化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成为可能,进一步促 进了人口流动。
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影响
资源利用
人口迁移改变资源利用方式和强度,可能对 迁入地资源环境造成压力。
生态环境
人口迁移可能对迁入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如森林砍伐、水资源过度开发等。
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影响
01
经济发展
人口迁移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资 源,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 整。
人口迁移类型及原因
要点一
经济因素
就业机会、收入水平、生活质量等经济差异驱动人口迁移 。
要点二
政治因素
政治迫害、战争、政策调整等政治因素导致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类型及原因
社会文化因素
教育、文化、宗教、语言等社会文化差异影响人口迁移。
生态环境因素
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引发人口迁 移。

《人口和民族》课件

《人口和民族》课件

添加标题
汉族:中国的主要民族,分布在全国各地,占全国总人口的91.5%左右。
添加标题
少数民族:中国除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包括55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边疆地区。
添加标题
民族分布特点: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 东部和中部地区。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部地区。
添加标题
民族政策:中国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
世界人口数量:根据 联合国数据,截至 2021年,世界人口数 量已经超过78亿
人口增长趋势:随着 全球人口数量的不源自 增加,人口增长趋势 也在不断变化
人口增长原因:主 要原因是医疗技术 的进步和公共卫生 条件的改善
人口迁移:由于 战争、自然灾害、 经济因素等原因 导致的人口迁移
印度斯坦族:印度的主要 民族,占印度总人口的大
部分
尼泊尔民族:尼泊尔的主 要民族,占该国总人口的
大部分
犹太民族:主要分布在 以色列和美国等地
朝鲜民族:朝鲜的主要民 族,占该国总人口的大部

意大利民族:意大利的主 要民族,占该国总人口的
人口性别结构:中 国人口性别结构基 本平衡
人口数量: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总人口超过14亿。
人口分布:中国的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 洲和京津冀地区。
人口增长: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逐渐放缓,但仍保持增长趋势。
人口结构:中国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同时城市化进程加速,越 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生活和工作。
大部分
汉族:分布广泛,主要 在东亚地区
阿拉伯民族:中东地区的 主要民族,包括阿拉伯国

中国的人口民族知识梳理 -回复

中国的人口民族知识梳理 -回复

中国的人口民族知识梳理-回复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的民族。

本文将以“中国的人口民族知识梳理”为主题,一步一步回答相关问题。

一、中国人口概况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截至2021年,中国大陆人口超过14亿人。

中国的人口是由不同的民族组成的,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拥有56个民族。

二、中国的主要民族1. 汉族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

汉族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近91。

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的各个省份,特别是中原地区。

2. 少数民族中国还有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中国各地的不同省份和自治区。

其中,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和朝鲜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三、中国的民族政策为了保护和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中国实行了积极的民族政策。

中国的民族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平等保障中国宪法明确规定,所有的少数民族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受到法律的保护。

国家鼓励各个民族之间的平等交流和合作。

2. 区域自治中国实行地方自治制度,为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了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

这些地方有权管理和发展本地区的经济、教育、文化和卫生事务。

3. 文化传承中国政府鼓励少数民族保持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宗教、传统文化等。

同时,国家还投资资金、建设学校和文化中心,促进少数民族的文化传承和发展。

4. 少数民族代表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大)设立了少数民族代表名额,保证少数民族在国家政治中的参与和代表权益。

四、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中国的少数民族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习俗和节日。

1. 语言文字少数民族拥有各自的语言和文字,有些民族还使用象形文字、藏文、蒙古文等。

2. 艺术文化少数民族以其丰富多样的艺术文化而闻名。

如蒙古族的长调、彝族的鼓舞和苗族的花鼓舞等。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音乐、舞蹈、戏剧和绘画等。

3. 服饰习俗不同的民族有各自不同的服饰风格和习俗。

人文地理-4-3 人口、人种和民族

人文地理-4-3 人口、人种和民族
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
§ 人种
一、人种的划分
3、地理人种
1929年,德.伦什倡议用“地理人种”和次一级的“地域人 种”两个词。1961年,美.加恩提出更低一级的“小人种” ,并首次 采用上述三级系统,把全世界人类划分为9大地理人种,22个地域人 种,发展了人种地理学。
【地理人种】在相当于洲的范围内,由于地理隔离所形成的 在体质、血型系统、免疫系统和遗传基因上都具有一定共 性的人群。
人文地理
§4.5 民俗与流行文化
二、民俗与环境
1、民居
(1)建筑材料 石质、木质、泥质、 竹楼、帐篷、土木建筑等
人文地理
§4.5 民俗与流行文化
二、民俗与环境
1、民居
(2)建筑布局 两种:只有一栋房舍的单元结构;由不同用途房屋集合
在一起形成组合式的或院落式的结构。
人文地理
§4.5 民俗与流行文化
人文地理
§4.5 民俗与流行文化
二、民俗与环境
1、民居
居民的住房,不仅反映民间文化特征,而且也反映与当 地自然环境相关的文化传统。这类建筑物依靠传统,通过实践 与经验积累一代代继承下来的。凭经验与记忆建造其不同用途 的房屋,如住房、谷仓、教堂、磨坊等各种有形的文化景观。 在建筑材料、建筑布局与建筑外形与内部特点上,均能表现出 与环境的关系。
【小人种】 小区域内由于人口稠密、习俗不同所形成的单独 遗传的人群。是最低一级人种分类单位,由于社会习俗的不同 和人口的稠密,本地出生的人不需远离本土婚配,造成长期的 内部婚配,经历几个世纪的遗传所形成的人群。
人文地理
§ 人种
二、人种与地理环境
1、人种的起源与地理环境
自然环境的影响与人类的适应
2、人种演变与地理环境

八年级地理上册《人口和民族》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上册《人口和民族》教案、教学设计
4.设计实践活动,如调查当地人口、民族情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5.注重课堂反馈,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6.强化德育教育,通过人口、民族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重各民族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念和民族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同时,注重教学评价,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学调整提供依据,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人口观念:认识人口问题对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影响,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念。
(二)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实际问题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人口、民族问题。
2.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地图、统计图表、案例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3.结合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人口增长趋势及民族分布特点,难点是培养学生分析人口、民族问题的能力。
-人口分布特点:引导学生通过地图、统计数据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地理差异,关注人口密度、城乡人口分布等问题。
-人口增长趋势: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趋势,探讨人口政策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4.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学生成为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地理环境有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人口和民族这一章节的内容充满好奇心,但可能对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数据分析感到困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第2课 人口与民族

第2课 人口与民族
• 过程与方法
• 1、初步学会根据搜集到的文化信息,通过分析、比 较、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事物发展变化或地域分 布的基本规律。
• 2、学会恰当地展示自己、关爱他人,与人合作。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理解和尊重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兼容 并蓄的意识。
• 2、关注湖南发展。
• 重点:
• 1、知道湖南人口特征与人口问题,湖南人口迁移特征 与人口分布概况。
考一考: 湖南省人口分布___不__平__衡___,是我国
人口最稠密的省份之一, 人口主要分布在__湘__东____、__湘__中____、 ___湘__南___和__湘__北____地区, ___湘__西___地区人口偏少。
3、 举例说明留守儿童存在哪些问题?这些问 题应该如何解决?
早恋厌学、暴力叛逆、混迹社会、抑郁焦虑、亲情冷漠、 离家出走、迷恋手机网络等 心理辅导、准军事训练、感恩教育、行为习惯矫正、思 想教育的特训
(2)自然环境对湖南民俗风情的影响 湖南省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湖南省的山区,地处亚热带,冬季 寒冷,夏季高温,服饰与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及山区的气 候密切相关。湖南人喜食辣椒,这与湖南潮湿的气候分不开。湖 南有些少数民族居住吊脚楼,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在山区地势不 平,气候潮湿,加上田地较少,因此,他们把房屋建在陡坡上。 传统的体育项目赛龙舟与湖南河流较多有关。
活动
1、目前我省设置有1个民族自治州,7 个民族自治县,请给合表1-1、图1-4、在图 2-7上找出它们的位置。
2、读图2-7,分析我省少数民族分布特 点,说一说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那些县级 行政区?
2.民族分布特征与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
(1)民族组成:湖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民族以

人口民族解答

人口民族解答

合作探究 为什么东西人口差异大?
看分布 析原因
各地区自然条件、历史、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知识网络
我国的人口
13.4亿,约占全球1/5
人口特点
基数大,增速快
计划生育政策
人口分布
与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相协调 黑河腾冲一线
东南多,西北少
评价园地
1.下列四幅人口增长曲线图,与我国实际情况 相符的 是( D )
汉族高山族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式生动的音乐形象和音乐语言深沉缓慢的古典叙诵歌曲热烈欢快的民间舞蹈音乐流畅优美的叙事组歌在艺术成就上是无与伦比的
温故知新
?1.我国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所处温度带。 ?2.我国的面积,领土四至。 ?3.我国相临海洋,我国的内海。 ?4.我国的重要邻国。
?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艺术形 式,生动的音乐形象和音乐语言,深沉缓慢的古典叙诵歌曲,热烈欢快 的民间舞蹈音乐,流畅优美的叙事组歌,在艺术成就上是无与伦比的。
? 侗族大歌 在我国侗族地区流传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 然和声的民间合唱形式,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这在 中外民间音乐中都极为罕见。
B.新疆 海南
C.广东 澳门
D.上海 香港
评价园地
5.右图为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单位的人口与面积柱状图。 下列有关四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①的人口密度最小 B.②的人口数量最多 C.③的面积最大 D.④的人口密度最小
?主问题
二、我国的民族及民族分布特点。
1.我国有多少个民族,什么是少数民族,我国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哪个民族。 2.各民族有哪些特色的节日和文化。 3.我国的民族如何分布,民族分布具有什么特 点。

人文地理学 第4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

人文地理学 第4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

出生率: 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每一千人中
新生儿的数量。
死亡率: 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每一千人中
死亡人口的数量。
自然增长率:一定时间内(通常为1年)每一千
人中净增人口的数量,即出生率与 死亡率的差值。
世界60亿人口日
2019年10月 12日凌晨0时2 分,联合国秘书 长安南(右)专 程来到萨拉热窝 的一家医院,看 望成为地球村第 60亿位居民的男 婴。
190 480
724 2657 459
286
231
(三)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体和矿 产资源等)
社会经济因素(生产方式和生产力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活动方式和交通运输 条件)
历史因素和政治因素
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1. 自然因素
(1)气候 (气温、
阶层分化
(三)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1.工业革命与人口的死亡率
死亡率下降 原因分析 经济发展 社会改革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科技进步与医疗卫生水平提高
2.工业革命与人口的出生率
早期出生率上升,后期下降 原因分析 人们控制家庭规模的意愿 婴儿死亡率的下降 经济的发展 城市化的发展
人口数量 /104人 613414 81260 72631 49287 35072 372071 3092
占世界总人口 的比重(%) 100 13.25 11.84 8.03 5.72 60.66 0.50
陆地面积 (104km2)
14952 3020 1010 2423 1797 4400 897
(一)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
3.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式及其数量界限
出生率

人文地理学(赵荣第二版)第4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 知识点

人文地理学(赵荣第二版)第4章 人口、人种和民族 知识点

《人文地理学》赵荣第二版第4章人口、人种和民族知识点总结1.1人口与发展1、世界人口增长过程特点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1、极低的人口密度2、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3、人口的分布相对集中人口迁移特征:渔猎采集经济活动、人口的繁衍带来人口的迁移人口分布特征:覆盖全球大部分地区,疏散分布与相对集中,人口密度极低人口发展特征: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人口发展特征: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的饥荒和低营养,对流行病的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呈现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

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1、人口死亡率的下降2、人口出生率先上升后逐渐下降3、发达与发展中地区人口增长出现分化:发达地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趋于下降,发展中地区在后期死亡率才开始下降,出生率却居高不下。

世界人口增长趋势呈增长趋势,而且每10亿增长所用的时间一直在缩短,目前虽然人口增长率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巨大,世界人口总量将持续增长。

自然增长率)的过渡。

人口再生产类型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的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自然增长率三者不同的组合形式,因此,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变化取决于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以及由这两者的变化所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是构成人口再生产类型的两个基本要素。

(1)★★★人口转变理论①兰迪“三个序列”理论1、原始阶段:人口增长的典型特征是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和极低的自然增长率2、中间过渡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两者较原始阶段为低)和低自然增长率3、现代阶段:先是死亡率持续下降、出生率却维持不变、人口增长加速,后是出生率也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转入低②英国人口学家布莱克提出人口转变五阶段模型(融合前人的观点)1、高位静止阶段HS: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出于静止状态2、早期扩张阶段EE:死亡率先于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3、后期扩张阶段LE:死亡率继续下降并达到低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至最快尔后减速4、低位静止阶段LS:死亡率和出生率先后降至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状态5、减退阶段D:出生率继续下降,并开始低于死亡率,人口呈现负增长状态③寇尔的人口转变模型其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并非始终由高往低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农业革命与人口增长
农业成为人类主要的生产方式后,世界人口发展进入新 阶段,但仍然是一个经历众多世纪的漫长演变过程。 农业社会与采集狩猎社会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它能 支持更高的人口密度。因而,人口的过度膨胀导致了农业的 出现。 农业革命所带来的社会变化是促使出生率升高的因素。 自从人类跨入农业社会之后,人口总量比以前大幅度地 增长。
口过程和人口现象的空间特征、地域差异及其形成与发展
变化规律,幵着重探讨人口与地理环境乊间的相互关系。
《人文地理学》 王声跃 wwssyy@
人口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人口的自然属性或称生物属性,是指人口和
其他动物一样,具有出生、成长、衰老和死亡的 生命全过程,并受生物学规律所支配的一切生物 所具有的遗传变异和全部生理机能。 人口的社会属性,是指人口处在一定的社会
2、人口转变模式
(1)西北欧模式 (2)日本模式 (3)中国模式
(4)印度模式
结论与比较:
问题:为什么说发展中 国家与西欧发达国家的人 口转变存在着根本性差异, 并具有其独特的人口转变 模式?
• 欧美:人口转变是基于其经济起飞基础之上,人口转变较彻底。
• 日本:强有力的生育行为干预措施和紧随其后的经济发展为人口转变 提供了保障,人口转变彻底、速度快。 • 发展中国家: (1)人口转变较发达国家晚(约晚半个世纪); (2)人口转变主要依赖于制度因素,而非经济因素; (3)因无经济发展为基础,故人口转变不彻底。
(1) 死亡率极低而出生率居高不下的成因
(2) 第四阶段出生率大幅度下降的成因
(3) 第五阶段人口波动增长的成因
中国人口转变过程
三、人口与发展
1、地理环境与人口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
1、地理环境与人口增长
(1)人类生存于自然环境之中,对自然环 境具有依赖性。 (2)自然环境的优劣对人口发展、人口分 布、人口密度产生重大影响。 (3)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自然资源状况 及其开发利用程度,对人口的增长、规模以及 分布等都会起到相当大的影响。
图4-4 世界人口的增长过程图(美:Desmond)
人口预测
复利公式: Pt=P0(1+r)t Pt : 预测的人口数; P0 :人口基数; r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转变理论与模式
人口转变是指由传统人口再生产类型(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 自然增长率)向现代人口再生产类型(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 增长率)的过渡。人口转变模式旨在揭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人口转 变过程与经济再生产类型之间的相关规律。 1、人口转变理论 (1)兰迪的“三个序列”理论 法国人口学家兰迪(ndy)的“三个序列”即人口过程的三个 阶段。用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三个要素描述: 第一序列:原始阶段。特征:极高的出生率、极高的死亡率和极低 的自然增长率; 第二序列:中间过渡阶段。特征: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 长率; 第三序列:现代阶段。特征:先是死亡率持续下降、出生率维持不 变、人口增长加速,后是出生率开始下降、自然增长率由高转低。
工业革命后人口死亡率下降的原因(汤姆森):农业改
革、工业化、改善运输、社会改革、室内和工作区温度及湿 度的控制、公共卫生、改善个人卫生、医疗技术的进步、防 疫措施和疾病控制。
(2)工业革命与人口出生率
工业化早期,欧洲一些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曾一度上升。
主要的原因之一,是经济良性发展使婚龄降低,使人们更易于多生育
农业社会人口发展的特征:婴儿存活率低,阶段性饥荒
和低营养,流行病抵抗力差;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死亡率 呈现大幅度波动状态,出生率也相应变化,平均寿命低。
3、工业革命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1)工业革命与人口死亡率
高死亡率是前工业社会世界人口特征之一。18世纪中
叶,死亡率开始下降,最早从欧洲各国开始,由此引发欧洲 各国人口的变化。
4、世界人口增长的趋势
总的趋势是:人口持续增长,且速度越来越快,增加 一定数量人口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 世界人口的增长过程和发展趋势,是每增长一个10亿, 所用时间在逐渐缩短。 第1个10亿 近100万年 第2个10亿 100余年(1800-1930年) 第3个10亿 30年(1930-1960年) 第4个10亿 15年(1960-1975年) 第5个10亿 12年(1975-1987年) 第6个10亿 12年(1987-1999年) 尽管人口增长率下降,由于世界人口的基数巨大,在 不久的将来世界人口总量还要持续增长。
(2)探求适度人口的意义 ① 适度人口的确定对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制 定、区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修编,区域未来人口预测以及各
专项事业的评价等都有重要意义。
② 适度人口的确定是制定国家人口战略的基础和出发 点,有利于更好地执行人口政策,有助于认识人口政策的科 学性、稳定性和连续性,避免对现行人口政策的误解。 ③ 适度人口的确定对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也有着重
《人文地理学》 王声跃 wwssyy@
内容提要
阐述世界人口的增长过程及发展趋势;介绍人口转变
的主要理论,分析不同国家的人口转变模式;阐述地理环
境和经济发展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引用适度人口的概念探 讨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阐述人口分布与人口
迁移规律,分析人口分布与迁移的影响机制;说明人种划
(5) 波动增长阶段:FG阶段(fluctuated growing),1980-1992年。
(6) 持续增长阶段:SG阶段(sustainable growing),1992-至今。
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特点
经济发展水平低,生育控制因素作用强,内部差异大,多种人口转变 模式并存。
中国人口转变模式的成因
关系之中,是社会关系的体现者,也是社会生活
的主体、人口的社会性是人口区别于其他生物群 的根本标志。 社会属性是人口的本质属性。
一、世界人口的增长过程
纵观世界人口发展历程,总的趋势是不断增长。
• 农业革命及工业革命对人口变动都是举足轻重的。
• 农业革命与工业革命阶段,人口呈大幅度增长状态。
1、农业革命之前的人口
认识和理解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对人口发展的影响、适度
人口的概念及探讨适度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 认识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规律,懂得人口分布与迁移的影
响因素和机制;
了解和掌握人种划分的方法,认识人种与地理环境之间的 相互关系;
了解和认识民族的形成与特征、世界民族分布、迁移与集
聚规律,民族的变化与整合特征; 认识民俗与环境、流行音乐与环境的关系。
2、人口与经济发展 (1)从作为生产者来看,人口是“全部社会 生产行为的基础和主体” (马克思语)。
(2)从作为消费者来看,经过生产领域所生
产的物质资料最终要经过分配领域进入消费领域,
从而使再生产流动过程的终点落在人口生活和生
产的消费上。
3、适度人口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意义
(1)适度人口的概念 人口容量即人口承载量,是指地球及其各个部分在一定 时期、一定条件下所可能容纳和抚养的最多人口数量。 适度人口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它实际 上是一种理想人口数量。 适度人口理论的源起——“人口过剩”,“人口不足”。 适度人口有经济适度人口和实力适应人口之别: 经济适度人口,指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达到最高生活水平 的人口,也即获得最大经济福利的人口; 实力适度人口,指一个国家达到最大实力时的人口。 实力适度人口在数量上要高于经济适度人口。
④ 城市化发展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尤其乡村传统的大家庭观念随文化 普及得以削弱。
进入20世纪后,出生率仍持续下降的原因,在于计划生育及控制生育
的有效性,妇女晋升机会增多,以及在一些离婚率高的国家人们对传统家 庭体系稳定性的怀疑等。
(3)工业化过程中的人口增长
工业革命前的15世纪,世界人口增长已开始加速。据
统计,世界人口在15、16、17、18世纪分别增长了 28.2%、11.9%、47.5%和80.6%。可以看出,从18 世纪后半叶的工业革命开始,世界人口增长幅度明显加大。 人口增长及自然变动在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之间出 现了分化。发达地区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趋于下降,发展 中地区在后期死亡率才开始下降,出生率却居高不下。
中国的人口转变历程及模式
(1) 加速增长阶段:AG阶段(acce1erated growing),建国-1959年。
(2) 负增长阶段:NG阶段(negative growing),1959-1961年。
(3) 高速增长阶段:HG阶段(high growing),1961-1971年。 (4) 减速增长阶段:DG阶段(decelerated growing),1971-1980年。
第三阶段为低增长阶段,死亡率和出生率都下降到较 低水平,人口增长缓慢。
(3)布莱克的“五阶段”模式 英国学者布莱克尔(C.P.Blacker)的“五阶段”模式将人口转变过
程划分为五个阶段:
① 高位静止阶段,即HS阶段(high stationary),出生率和死亡率 都很高,并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处于静止状态;(中世纪及以前时期) ② 早期扩张阶段,即EE阶段(early expanding),死亡率先于出生 率下降,人口增长逐渐加速;(西欧产业革命后) ③ 后期扩张阶段,即LE阶段(late expanding),死亡率继续下降 并达到低水平,出生率也开始下降,人口增长扩张至最快,随后减速;
(早婚多育);城市地区曾一度持有和乡村地区同样的观念,即人口作为 劳动力非常重要。 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出生率逐渐下降。到20世纪,欧洲出生率仍持 续下降。原因是: ① 缘于限制家庭规模的意愿,而非由限制生育的避孕方法引起; ② 婴儿死亡率的下降导致了出生率的下降;
③ 经济因素也与出生率的下降关系密切;
(工业革命后期)
④ 低位静止阶段,即LS阶段(low stationary),死亡率和出生率先 后降至低水平并重新达到均衡。人口增长再次处于静止状态;(现代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