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控制技术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册(3篇)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册(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微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2. 熟悉微机硬件设备和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3.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深入理解微机原理课程内容,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实验内容1. 微机系统认识实验2. 微机硬件组成实验3. 微机指令系统实验4. 微机寻址方式实验5. 微机程序设计实验6. 微机接口技术实验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微机原理实验箱2. 示波器3. 数字万用表4. 计算机一台5. 实验指导书四、实验步骤与内容1. 微机系统认识实验(1)观察实验箱的结构,了解各个模块的功能;(2)熟悉实验箱的电源、复位、运行等按钮的使用方法;(3)学习微机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加电、复位、启动等过程;(4)观察微机系统启动后的运行状态,了解各个模块的协同工作。

2. 微机硬件组成实验(1)观察实验箱的CPU、内存、I/O接口等硬件模块;(2)学习CPU的内部结构,包括寄存器、控制单元、运算单元等;(3)学习内存的存储原理,了解ROM、RAM等存储器的特点;(4)学习I/O接口的工作原理,了解中断、DMA等传输方式。

3. 微机指令系统实验(1)学习微机指令系统的基本格式,包括操作码、地址码等;(2)掌握微机指令系统的寻址方式,包括立即寻址、直接寻址、间接寻址等;(3)编写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实现加、减、乘、除等运算;(4)学习微机中断处理过程,了解中断向量表、中断服务程序等概念。

4. 微机寻址方式实验(1)学习微机寻址方式的基本概念,包括直接寻址、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等;(2)编写程序,实现不同寻址方式下的数据访问;(3)观察不同寻址方式对程序执行速度的影响。

5. 微机程序设计实验(1)学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包括数据定义、指令编写、程序结构等;(2)编写简单的程序,实现数据交换、排序等操作;(3)学习微机程序的调试方法,包括单步执行、断点设置等。

6. 微机接口技术实验(1)学习微机接口技术的基本概念,包括并行接口、串行接口等;(2)观察实验箱中的并行接口、串行接口等模块,了解其工作原理;(3)编写程序,实现数据在并行接口、串行接口之间的传输;(4)学习微机中断处理在接口技术中的应用。

微型控制技术实验报告

微型控制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微控制器技术班级:自动化0703姓名:杨法松学号:090107006目录: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2)二:实验基本内容(TD-51单片机实验系统实现) (2)三:实验报告基本内容要求 (4)四:实验系统简介 (5)五:实验一到实验三 (7)实验四 (11)实验五 (13)实验六 (15)实验七 (16)实验八 (18)一、实验目的及要求:1、学习Keil C51集成开发工具的操作及调试程序的方法,包括:仿真调试与脱机运行间的切换方法;2、熟悉TD-51单片机系统板及实验系统的结构及使用;3、进行MCS51单片机指令系统软件编程设计与硬件接口功能设计;4、学习并掌握Keil C51与Proteus仿真软件联机进行单片机接口电路的设计与编程调试;5、完成指定MCS51单片机综合设计题二、实验基本内容(TD-51单片机实验系统实现)实验一清零程序与拆字程序设计根据实验指导书之“第二章单片机原理实验”(P17~P23页)内容,熟悉实验环境及方法,完成思考题1、2(P23)基础实验项目。

实验二拼字程序与数据传送程序设计汇编语言完成实验指导书P24思考题3、4题的基础实验项目。

实验三排序程序与散转程序设计汇编语言完成实验指导书P24思考题5、6题的基础实验项目。

实验四静态存储器扩展实验基本部分:阅读、验证C语言程序功能。

使用汇编语言编程,完成实验指导书之“4.1 静态存储器扩展实验”基本实验项目(P57)。

提高部分:阅读、验证C语言程序功能。

使用汇编语言编程,完成实验指导书之“4.2 FLASH存储器扩展实验”实验项目(P60)。

实验五数字量输入输出实验基本部分:阅读、验证C语言程序功能。

使用汇编语言编程,完成实验指导书之“3.1 数字量输入输出实验”基本实验项目(P36),。

提高部分:(任选一题)题目一:LED交通灯控制(使用8255接口芯片)要求:使用汇编语言编程,功能为:通过开关实现LED灯工作方式即时控制,完成LED交通灯的开关控制显示功能和LED交通灯自动循环显示功能。

微程序控制器原理实验报告

微程序控制器原理实验报告

微程序控制器原理实验报告一、引言微程序控制器作为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指挥和控制计算机操作的关键角色。

本实验报告将对微程序控制器的原理进行探讨,并描述相关实验的设计、步骤、结果和分析。

二、微程序控制器的原理2.1 微程序控制器的概念微程序控制器是一种控制计算机操作的技术,通过将指令集中的每个指令分解为一系列微操作,并以微指令的形式存储在控制存储器中,从而实现指令的执行控制。

2.2 微指令的组成和格式微指令由多个字段组成,每个字段代表一个微操作控制信号。

常见的微指令格式包括微地址字段、条件码字段、操作码字段等。

2.3 微指令的执行过程微指令的执行过程包括指令的取指、译码、执行和写回等阶段。

每个阶段对应微指令的不同部分,通过控制信号的转换和传递,完成相应的操作。

三、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与实验3.1 设计思路在进行微程序控制器实验前,需要明确实验的目标和设计思路。

实验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指令集、确定微指令格式、设计控制存储器、设计控制逻辑电路等。

3.2 实验步骤1.确定指令集:根据实验需求,确定需要支持的指令集。

2.确定微指令格式:根据指令集的要求,设计适合的微指令格式。

3.设计控制存储器:根据微指令格式,设计控制存储器的结构和内容。

4.设计控制逻辑电路:根据微指令的执行过程,设计控制逻辑电路,实现指令的控制和转换。

5.构建实验平台:将设计的控制存储器和控制逻辑电路构建成实验平台,并与计算机系统相连。

6.进行实验:在实验平台上执行指令,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步骤中的设计和操作,得到了相应的实验结果。

通过比对实验结果和预期效果,可以对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和实验进行分析和评估。

四、总结与展望微程序控制器作为计算机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微操作的方式实现指令的执行控制。

本实验报告对微程序控制器的原理进行了探讨,并描述了相关实验的设计、步骤、结果和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微程序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微机原理的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的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的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深入理解微机原理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微机原理的实验方法与技巧。

二、实验内容1. 搭建微机实验系统:根据实验所需,搭建适当的微机实验系统,包括各种硬件设备的连接与设置。

2. 硬件接口的实验:通过连接不同的硬件接口,进行实验操作,学习硬件接口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3. 程序设计与调试实验:使用相应的汇编语言或高级语言,编写程序并进行调试,观察程序的执行结果。

4. 中断实验:通过调用不同的中断服务例程,进行实验操作,学习中断的使用原理和应用场景。

三、实验步骤与结果1. 实验步骤:(1) 搭建微机实验系统: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连接各种硬件设备,确保能够正常工作。

(2) 硬件接口的实验:选择一个硬件接口,例如并行口,通过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读取和输出数据的功能。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3) 程序设计与调试实验:根据实验要求,选择适当的编程语言,编写相应的程序,并进行调试。

观察程序的执行结果,并记录相关数据。

(4) 中断实验:选择一个中断服务例程,例如键盘中断,通过编写相应的程序,实现对键盘输入的响应。

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相关数据。

2. 实验结果:(1) 硬件接口的实验结果:通过编写程序并连接硬件接口,成功读取和输出数据,实现了相应的功能。

(2) 程序设计与调试实验结果:编写的程序能够正确执行,并得到了预期的结果。

(3) 中断实验结果:编写的程序能够响应相应的中断信号,并实现了对键盘输入的处理。

四、实验分析与讨论1.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微机原理的相关知识,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了微机原理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2. 实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例如硬件接口的连接和调试,程序的编写和调试等。

但通过彼此的合作与讨论,我们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并成功完成了实验。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微机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通过实践操作,掌握了微机原理的实验方法和技巧。

微型计算机实验报告

微型计算机实验报告

目录实验一 A/D与D/A转换 (2)实验二数字滤波器 (5)实验三离散化方法研究 (8)实验四数字PID调节器算法的研究 (13)实验五串级控制算法的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六解耦控制算法的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七最少拍控制算法研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八具有纯滞后系统的大林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九线性离散系统的全状态反馈控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模糊控制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一具有单神经元控制器的控制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二二次型状态调节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三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四步进电机转速控制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五单闭环温度恒值控制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十六单容水箱液位定值控制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A/D与D/A转换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实验系统的结构与使用方法;2.通过实验了解模拟量通道中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的实现方法。

二、实验设备1.THBDC-1型控制理论·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平台2.THBXD数据采集卡一块(含37芯通信线、16芯排线和USB电缆线各1根)3.PC机1台(含软件“THBDC-1”)三、实验内容1.输入一定值的电压,测取模数转换的特性,并分析之;2.在上位机输入一十进制代码,完成通道的数模转换实验。

微机实习报告

微机实习报告

微机实习报告第一篇:微机实习报告计算机上机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本次上机实习的目的是使同学们熟悉office软件。

1、能用WORD做基本的文档录入和编辑。

会设置常见的文字格式和版式。

2、能用ppt做基本的幻灯片。

会设置常见幻灯片效果和格式。

会播放幻灯片。

3、会使用Excel录入数据,会设置数据格式。

会基本的表格统计和分析。

二、实习任务:1、选定一个主题,收集资料,整理成为一篇综述性报告;2、假定为某班班主任,根据本班成绩进行成绩分析,撰写一篇班级成绩分析报告;3、制作一个以第一题的主题为演讲内容的演示文稿;4、选做题:利用PS进行平面艺术创作;5、将以上操作所产生的文件打包压缩成一个文件上交;6、写一份关于本次上机实习的实习报告。

三、实习总结:1、第一大题的论文内容不是很完美,但总体上,成绩分析表将学生的加权平均分、名次、各分数段人数、优秀生名单等分析到位,运算到位。

演示文稿花了很多心思去做,用来很多效果,出来还是不错的。

2、此次实习时间虽不是很长,但我学会了许多东西,特别是一些课堂上没弄懂的问题,实习中通过操作将其弄懂了。

另外,我也学会了如何调试word文档,总而言之,实际操作比课堂上更容易掌握知识,课堂上老师讲的很好,可我一次并不能消化多少,而上机操作则不同,不会就不能进行下一步,必须弄懂才能做接下来的工作,而且能够掌握得更好。

3、此次实习收获最大的并不是对office的掌握,而是对学习方法的认识,实习过程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虽然能帮助我解决一部分,但最终还是需靠自己,多动脑,多思考,再加上细心,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4、对于意见和建议的话,我只想说由于早上第一节上机就要对着大频幕台式电脑会带来身体上的不适,希望以后上机实习中能将时间更好的科学安排好。

第二篇:微机实习报告微机控制系统实习报告微机实习是我们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实习课,也是大学期间最后的一门实习课,实习的目的是使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课程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基本掌握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掌握收集、分析、应用资料的基本方法,通过技术方案的选择论证、硬件设计、程序设计,掌握自控原理、微机原理、单片机、计算机控制等课程理论知识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方法,掌握基于微型计算机的自动控制装置、自动测试仪器等的设计方法与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技术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微机实验 交通灯实验报告

微机实验 交通灯实验报告

微机实验交通灯实验报告微机实验交通灯实验报告引言交通灯作为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交通安全和顺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微机控制,模拟交通灯的工作原理,并实现交通灯的自动控制。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搭建一套微机控制系统,实现交通灯的自动控制,并通过实验验证交通灯在不同道路情况下的工作原理和效果。

二、实验原理1. 交通灯的工作原理交通灯通常由红、黄、绿三个信号灯组成。

红灯表示停止,黄灯表示准备,绿灯表示可以通行。

交通灯通过不同颜色的灯光变化,指示车辆和行人何时可以通行,以保障交通的有序进行。

2. 微机控制系统微机控制系统是利用计算机和相应的软硬件实现对设备、机器等的控制和管理。

在交通灯实验中,我们可以通过编程控制计算机输出不同的信号,从而实现交通灯的自动控制。

三、实验器材和步骤1. 实验器材- 微机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编程软件和控制接口等。

- 交通灯模型:模拟真实的交通灯,包括红、黄、绿三个信号灯。

2. 实验步骤- 连接交通灯模型和微机控制系统。

- 编写程序,设置交通灯的工作时间和信号灯变化规律。

- 运行程序,观察交通灯的工作状态和变化过程。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地实现了交通灯的自动控制。

在程序中,我们设置了红灯亮10秒,黄灯亮3秒,绿灯亮15秒的时间间隔,模拟了真实交通灯的工作规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交通灯按照预设的时间间隔循环变化,红灯亮起时车辆停止,绿灯亮起时车辆可以通行。

这样的交通灯控制方式可以有效地维持交通的有序进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交通灯的工作原理和微机控制系统的应用。

微机控制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精确的控制手段,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提高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微机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掌握更多的编程技巧和控制方法,为实现更多实际问题的自动化解决方案做出贡献。

微程序控制实验报告(共10篇)

微程序控制实验报告(共10篇)

微程序控制实验报告(共10篇)微程序控制器实验报告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微程序控制器的组成原理。

(2)掌握微程序的编制、写入,观察微程序的运行过程。

二、实验设备:PC 机一台,TD-CMA 实验系统一套。

三、实验原理:微程序控制器的基本任务是完成当前指令的翻译和执行,即将当前指令的功能转换成可以控制的硬件逻辑部件工作的微命令序列,完成数据传送和各种处理操作。

它的执行方法就是将控制各部件动作的微命令的集合进行编码,即将微命令的集合仿照机器指令一样,用数字代码的形式表示,这种表示称为微指令。

这样就可以用一个微指令序列表示一条机器指令,这种微指令序列称为微程序。

微程序存储在一种专用的存储器中,称为控制存储器,微程序控制器原理框图如图所示:微程序控制器组成原理框图在实验平台中设有一组编程控制开关KK3、KK4、KK5(位于时序与操作台单元),可实现对存储器(包括存储器和控制存储器)的三种操作:编程、校验、运行。

考虑到对于存储器(包括存储器和控制存储器)的操作大多集中在一个地址连续的存储空间中,实验平台提供了便利的手动操作方式。

以向00H 单元中写入332211 为例,对于控制存储器进行编辑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将KK1 拨至‘停止’档、KK3 拨至‘编程’档、KK4 拨至‘控存’档、KK5 拨至‘置数’档,由CON 单元的SD05——SD00 开关给出需要编辑的控存单元首地址(000000),IN 单元开关给出该控存单元数据的低8 位(00010001),连续两次按动时序与操作台单元的开关ST(第一次按动后MC 单元低8 位显示该单元以前存储的数据,第二次按动后显示当前改动的数据),此时MC 单元的指示灯MA5——MA0 显示当前地址(000000),M7——M0 显示当前数据(00010001)。

然后将KK5 拨至‘加1’档,IN 单元开关给出该控存单元数据的中8 位(00100010),连续两次按动开关ST,完成对该控存单元中8 位数据的修改,此时MC 单元的指示灯MA5——MA0 显示当前地址(000000),M15——M8 显示当前数据(00100010);再由IN 单元开关给出该控存单元数据的高8 位(00110011),连续两次按动开关ST,完成对该控存单元高8 位数据的修改此时MC 单元的指示灯MA5——MA0 显示当前地址(000000),M23——M16 显示当前数据(00110011)。

步进电机微机实验报告

步进电机微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2. 掌握通过微机控制步进电机的基本方法。

3. 了解步进电机在微机控制下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电机,其特点是步进角固定,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

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当给步进电机输入一定频率的脉冲信号时,电机就会以一定的步进角进行旋转。

步进电机的控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单相控制:将步进电机绕组分为A、B、C、D四相,每相依次通电,实现电机的旋转。

2. 双相控制:将步进电机绕组分为A、B两相,通过改变A、B两相的通电顺序,实现电机的旋转。

3. 四相控制:将步进电机绕组分为A、B、C、D四相,通过改变A、B、C、D四相的通电顺序,实现电机的旋转。

三、实验设备1. 微机:一台2. 步进电机驱动器:一台3. 步进电机:一台4. 编程软件:例如Keil、IAR等5. 连接线:若干四、实验内容1. 步进电机基本特性测试(1)观察步进电机在不同脉冲频率下的转动情况。

(2)观察步进电机在不同脉冲数下的转动角度。

2. 步进电机单相控制(1)编写程序,实现步进电机单相控制。

(2)测试步进电机单相控制下的转动情况。

3. 步进电机双相控制(1)编写程序,实现步进电机双相控制。

(2)测试步进电机双相控制下的转动情况。

4. 步进电机四相控制(1)编写程序,实现步进电机四相控制。

(2)测试步进电机四相控制下的转动情况。

5. 步进电机转速控制(1)编写程序,实现步进电机转速控制。

(2)测试步进电机在不同转速下的转动情况。

6. 步进电机转向控制(1)编写程序,实现步进电机转向控制。

(2)测试步进电机正转和反转的情况。

五、实验步骤1. 连接步进电机驱动器和步进电机。

2. 在微机上编写程序,实现步进电机的基本控制。

3. 编写程序,实现步进电机单相、双相、四相控制。

4. 编写程序,实现步进电机转速和转向控制。

5. 运行程序,观察步进电机的转动情况。

最新微机实验报告六

最新微机实验报告六

最新微机实验报告六实验目的:1. 熟悉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微处理器的指令集及其使用方法。

3. 学习如何编写和调试汇编语言程序。

4. 理解中断处理机制及其在微机系统中的应用。

实验内容:1. 实验一:微机系统组成与工作原理- 研究微机的基本硬件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

- 通过实验设备,观察并理解微机的启动过程和操作系统的加载过程。

2. 实验二:微处理器指令集学习- 学习x86架构的微处理器指令集,包括数据传输、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控制转移指令。

- 编写简单的汇编程序,实现指定的算法或功能。

3. 实验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与调试- 使用汇编语言编写程序,实现数据的输入输出操作。

- 利用调试工具进行程序调试,理解程序执行过程中的寄存器状态、内存变化等。

4. 实验四:中断处理机制- 学习中断的基本概念,包括中断源、中断向量、中断服务程序等。

- 编写中断服务程序,实现对外部设备的响应和处理。

实验环境:- 实验设备:个人计算机,装配有最新的操作系统和汇编语言开发环境。

- 软件工具:汇编器、调试器、编程IDE等。

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说明,搭建实验环境。

2. 完成每个实验的预习,理解实验的理论基础。

3. 按照实验步骤,逐步进行实验操作。

4. 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实验结果:- 成功搭建了微机实验环境,并完成了系统的启动和操作系统加载的观察。

- 掌握了x86架构微处理器的基本指令集,并能够编写简单的汇编程序。

- 通过调试工具,成功定位并修正了程序中的错误。

- 编写了中断服务程序,并成功实现了对模拟中断信号的处理。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微机系统工作原理的理解,熟悉了微处理器的指令集和汇编语言程序的编写。

同时,通过中断处理机制的学习,理解了其在微机系统中的重要性和应用方式。

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也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微机控制系统实习报告

微机控制系统实习报告

电子秒表的设计一、设计要求:电子秒表设计,具有普通秒表的功能。

单片机是使用按键复位。

二、设计方案:AT89C51是美国ATMEL 公司生产的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4k bytes 的可系统编程的Flash 只读程序存储器,器件采用ATMEL 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8051指令系统及引脚。

它集Flash 程序存储器既可在线编程(ISP )也可用传统方法进行编程及通用8位微处理器于单片芯片中,ATMEL 公司的功能强大,低价位AT89C51单片机可为您提供许多高性价比的应用场合,可灵活应用于各种控制领域。

本设计采用AT89C51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件,系统组成框图如下图所示:图1 系统组成框图三、原理电路图及功能分析:(1)用开关控制两种计时模式的选择:单计时模式和连续计8个的计时模式;(2)用开关控制秒表的启动、停止和复位;(3)可实现设定初值倒计时的功能。

AT89C51单片机 驱动电路 显示模块3个控制开关复位及时钟电路 数码管显示时间电路原理图四、参考程序:#include <reg52.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定义各管脚sbit P2_0=P2^0;sbit P2_1=P2^1;sbit P2_2=P2^2;sbit P1_7=P1^7;sbit P2_6=P2^6;sbit P2_7=P2^7;//各变量的声名uchar code TABLE[10]={0xa0,0xf9,0xc4,0xd0,0x99,0x92,0x82,0xf8,0x80,0x98}; //段位码uchar ms,mm;uint m,tab[8];uint LED0,LED1,LED2,LED3; //各位的数字bit add;bit bit_add1;bit bit_sub;bit scankey;bit cheak;bit keydown;bit fast_add;bit double_key;bit K2_keydown;bit double_sub;bit sub;bit K3_keyup;bit K3_keydown;bit count_down;bit start;bit stop;bit eight_start;bit eight_stop;/*2)主程序在主程序中需要完成以下的功能:首先调用初始化函数对各个变量进行初始化,再对定时器的定时初值进行设定,接着根据各个标志位的值来判断单片机的工作模式及工作状态。

《微机控制技术》人机交互实验

《微机控制技术》人机交互实验

实验四人机交互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键盘、数码显示器与微处理器的接口方法。

2、理解键盘、显示电路的工作方式及原理。

3、掌握键盘、显示系统的编程方法。

二、实验原理注意:当用总线方式驱动八段显示管时,请将八段的驱动方式选择开关拨到“内驱”位置;当用I/O 方式驱动八段显示管时,请将开关拨到“外驱”位置。

本实验仪提供了6位8段码LED 显示电路,学生只要按地址输出相应数据,就可以实现对显示器的控制。

显示共有6位,用动态方式显示。

8 位段码、6 位位码是由两片74LS374 输出。

位码经MC1413 或ULN2003 倒相驱动后,选择相应显示位。

本实验仪中 8 位段码输出地址为0X004H,位码输出地址为0X002H。

此处X 是由KEY/LED CS 决定。

做键盘和LED 实验时,需将KEY/LED CS接到相应的地址译码上。

以便用相应的地址来访问。

例如,将KEY/LED CS 接到CS0 上,则段码地址为08004H,位码地址为08002H。

图1-1 6位数码管显示电路另外,本实验仪还提供了一个6×4 的小键盘,如图1-2。

向列扫描码地址(08002H)逐列输出低电平,然后从行码地址(08001H)读回。

如果有键按下,则相应行的值应为低,如果无键按下,由于上拉的作用,行码为高。

这样就可以通过输出的列码和读取的行码来判断按下的是什么键。

在判断有键按下后,要有一定的延时,防止键盘抖动。

此时列扫描码与LED 的位选通信号是分时用作的。

图1-2矩阵键盘电路1、74HC374 八D锁存器引脚功能及其逻辑功能表CLK(LE)——时钟输入CLR(OE)——输入允许D0-D8——数据输入端Q0-Q8——数据输出端当CLR(OE)为低电平,当有时钟脉冲时,输出信号等于输入信号,即Qn=Dn2、74LS02 或非门(略)。

3、74HC245 八双向总线收发器①74HC245的引脚功能及逻辑功能表:E—信号允许端,低电平有效。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控和操作微型计算机,深入了解微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加深对计算机硬件结构以及基本操作的理解,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二、实验内容1.熟悉微机系统组成部分:主机、显示器、键盘等。

2.掌握微机系统的基本操作:开机、关机、复位、重启等。

3.了解微机系统的工作原理:运行机制、输入输出等。

4.实践运用微机系统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操作。

三、实验步骤1.开机操作:按下主机电源按钮,等待主机启动。

2.系统自检:主机启动后会进行自检操作,检查硬件是否正常。

如果发现问题,主机会发出蜂鸣声。

3.输入输出设备准备:连接好显示器和键盘,并检查是否正常连接。

4.系统登录:按照屏幕上的提示,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进行系统登录。

5.系统操作:根据实验要求,进行相应的系统操作。

6.关机操作:在操作完成后,选择关机选项进行关机。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微机系统的基本操作,并对其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际操作,我可以熟练地开机、关机、复位等操作,并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应用操作。

同时,我也了解到了微机系统由主机、显示器、键盘等多个组成部分组成,不同组成部分的协作工作实现了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对微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对我后续学习计算机原理和操作系统提供了基础。

在实验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操作系统选择界面的选择问题,我没有选择正确的操作系统,导致后续实验操作遇到一些困难。

这些问题提醒我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格外注意,仔细阅读提示并选择正确的操作选项。

总结来说,本次实验对我深入理解微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通过实际操控和操作微型计算机,我对计算机硬件结构以及基本操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掌握了一些基本操作技能。

在未来的学习和应用中,我将更加注重细节,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并不断深入学习和了解更多关于微机系统的知识。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报告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报告

微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报告.........1.2 信号的采样与保持实验⽬的1.熟悉信号的采样和保持过程 2.学习和掌握⾹农 (采样) 定理3.学习⽤直线插值法和⼆次曲线插值法还原信号实验设备PC 机⼀台,TD-ACC+实验系统⼀套,SST51 系统板⼀块实验内容1.编写程序,实现信号通过 A/D 转换器转换成数字量送到控制计算机,计算机再把数字量送到 D/A 转换器输出。

2.编写程序,分别⽤直线插值法和⼆次曲线插值法还原信号。

实验原理1.采样与保持(1)⾹农 (采样) 定理:若对于⼀个具有有限频谱 (|W|(2)实验线路图:本实验中,我们将具体来验证⾹农定理。

可设计如下的实验线路图,图中画“o ”的线需⽤户在实验中⾃⾏接好,其它线系统已连好。

图1.2-1中,⽤ P1.7 来模拟 1#定时器的输出,通过“OUT1”排针引出,⽅波周期=定时器时常×2,“IRQ7”表⽰ 51 的外部中断 1,⽤作采样中断。

这⾥,正弦波单元的“OUT ”端输出周期性的正弦波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单元的“IN7”端输⼊,系统⽤定时器作为基准时钟 (初始化为 10ms),定时采集“IN7”端的信号,转换结束产⽣采样中断,在中断服务程序中读⼊转换完的数字量,送到数模转换单元,在“OUT1” 端输出相应的模拟信号。

由于数模转换器有输出锁存能⼒,所以它具有零阶保持器的作⽤。

采样周期 T= TK × 10ms ,TK 的范围为 01~ FFH ,通过修改 TK 就可以灵活地改变采样周期,后⾯实验的采样周期设置也是如此。

(3)参考程序流程:基于上⾯的实验线路,可以设计如下的参考程序流程。

(4)直线插值法参考程序:/*****************************************⽂件名:ACC1-2-2.C功能描述:定时100ms采样,利⽤当前的采样值和上次的采样值进⾏直线差值,并送D/A输出*****************************************/#include#include/*****************************************宏定义*****************************************/#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fine ADC_7 XBYTE[0x0600] //定义模数转换IO地址#define DAC_1 XBYTE[0x0640] //定义D/A第⼀路的IO地/*****************************************全局变量定义*****************************************/sbit str = P1^7;uchar data ad[10]; //声明变量,⽤于存储转换结果uint data time; //声明变量,⽤于定时uchar data t0_h,t0_l; //⽤于存储定时器0的初值uchar TK; //声明采样周期变量uchar TC; //TK的变量uchar KK; //斜率变量char UK; //当前的D/A输出值char UK_1; //上⼀次的输出值/*****************************************主函数*****************************************/void main(void){TMOD = 0x01;time = 10; //定时1mst0_h = (65536-500*time)/256; //计算定时器0初值t0_l = (65536-500*time)%256;t0_l = t0_l+20; //修正因初值重装⽽引起的定时误差TH0 = t0_h; TL0 = t0_l;IT1 = 1; //边沿触发中断EX1 = 1; //开外部中断1ET0 = 1; //开定时中断0TR0 = 1; //启动定时器TK = 100; //采样周期=TK×10msTC = 1;DAC_1= 0x80; //D/A清零UK = 0; //变量清零UK_1 = 0;KK = 0;EA = 1; //开总中断while(1);}/**********************************************函数名:INT1功能:1号外部中断服务程序参数:⽆*返回值:⽆************************************************/void int1() interrupt 2 using 2{ int i;uchar j;TC--; //判采样周期到否if(TC==0){UK_1= UK;UK = ADC_7-128; //读取A/D转换结果DAC_1=UK_1+128; //送D/A输出TC=TK; //采样周期变量恢?KK=0;}else{KK++;i=(UK-UK_1)*KK;i=i/TK; //计算差值点j= i + UK_1;DAC_1=j+128; //送D/A输出} }/********************************************** 函数名:Timer0功能:定时器0中断服务程序参数:⽆返回值:⽆***********************************************/ void Timer0() interrupt 1 using 1 { str = !str; //产⽣A/D 启动信号 TH0 = t0_h; //重新装⼊初值 TL0 = t0_l; }2.信号的还原(1) 实验原理:从⾹农定理可知,对于信号的采集,只要选择恰当的采样周期,就不会失去信号的主要特征。

微机实验报告

微机实验报告

微机实验报告一、引言微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本篇实验报告将介绍我在微机实验中的实践经历和实验结果,以及我对于微机在未来发展的一些思考。

二、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掌握微机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计算机的内部构造和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工作原理。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在实验开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微机的硬件和软件进行一些基本设置,包括硬盘分区、安装操作系统以及驱动程序等。

这些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它们直接影响到我们后续的实验操作。

2. 实验中的操作练习在实验过程中,我通过对微机的操作练习,逐渐熟悉了操作系统的界面、文件管理、软件的安装和卸载等操作。

同时,我还学习了一些常用的办公软件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

3. 实验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将自己收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图表制作,我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数据的规律和变化趋势,进一步加深对实验内容的理解。

四、实验结果在实验进行中,我成功完成了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配置、网络连接的设置、文件的创建与管理等操作。

同时,我还进一步了解了计算机硬件的构造和各个组件的功能。

五、对微机未来发展的思考在我完成这次微机实验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微机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微机的发展也将会愈加迅猛。

我相信未来的微机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它不仅可以简化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还可以推动社会进步和科学研究。

在未来,微机可能会融入更多的领域,如医疗、教育、交通等。

我们可以设想,通过微机的高性能计算和先进的数据处理能力,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疾病,教师可以创建更具互动性的教学环境,交通系统可以更快速地响应和处理各种情况。

同时,微机的发展也将带来更多的创新和机会,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便利和福祉。

六、总结通过这次微机实验,我不仅学到了实践技能,还对于微机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微机是人类科技发展的重要成果之一,它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

微机控制实验报告

微机控制实验报告

微机控制课程论文姓名:班级:学号:微机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及趋势摘要:微机控制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自动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本文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历史,我国工业控制机以及系统的应用与发展,计算机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与新型控制策略,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四个方面阐述微机控制技术的发展概况及趋势。

关键词:工控机控制理论控制策略发展趋势一、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历史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是与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一)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开创期(20世纪50年代):1946年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CA问世。

1952年,计算机首先被用来自动检测化工生产过程的过程参量并进行数据处理。

1954年,人们开始研究计算机的开环控制。

1956年3月开始,美国开辟了计算机控制的新纪元。

但是计算机控制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二)直接数字控制阶段(20世纪60年代):1962年,英国研究了一台用于过程控制的计算机,实现了直接数字控制,但是系统的抗干扰性比较差,可靠性不是太好,因此许多计算机系统发生障碍。

(三)集中式计算机控制系统发展时期(1967-1975年):20世界60年代,人们提出了集中式计算机控制系统。

但是仍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控制要求。

(四)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分层分布式控制系统(1975年至今):分散性控制系统(DCS)采用分层分布式的递阶控制结构,用计算机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

DCS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广泛应用。

FCS中用数字信号代替了模拟信号。

二、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特点:由于计算机本身的特点,计算机控制系统与一般常规的调节系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精度高:通过多字长的数值运算,可以实现常规调节器难以达到的控制精度,而且不存在零点漂移、热噪声及元件老化对控制精度的影响。

计算机具有分时处理能力。

一台计算机(严格说是一个CPU)可以对多个控制回路进行控制。

微机控制实验报告

微机控制实验报告

实验一 采样与保持仿真实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数/模转换器的零阶保持器作用。

2、验证零阶保持器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

3、验证采样周期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4、学习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MA TLAB 及其仿真环境SIMULINK 的使用。

二、仿真软硬件环境 PC 机,MATLAB R2009。

三、实验原理其中零阶保持器描述回路的采样功能和D/A 转换器的保持功能。

四、SIMULINK 仿真结构图-+○× RC五、仿真实验记录六、思考题1、在微机控制系统中采样周期T的选择应注意哪些方面?答:采样周期取越小值,复现精度就越高,也就是说“越真”。

若采样周期太长。

计算机控制系统受到的干扰就得不到及时克服而带来很大误差,使系统动态品质恶化,甚至导致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不稳定。

2、若模拟量在A/D转换时变化较大,是否要加保持器?为什么?答:从启动信号转换到转换结束的数字输出,经过一定时间,而模拟量转换期间,要求模拟量信号保持不变,所以必须用采样保持器.该电路具有两个功能:采样跟踪输入信号;保持暂停跟踪输入信号,保持已采集的输入信号,确保在A/D转换期间保持输入信号不变。

在A/D转换期间,为了使输入信号不变,保持在开始转换时的值,通常要采用一个采样保持电路。

对于MCS-96单片机的A/D转换器,启动转换实际上是把采样开关接通,进行采样,过一段时间后,开关断开,采样电路进入保持模式,才是A/D真正开始转换。

3、D/A转换器为什么会具有零阶保持器的作用?答:在这种结构中每一个通道都有一个D/A转换器。

D/A转换器是按照采样周期T对控制器输出的数字量进行D/A转换的,但由于D/A转换器具有数据输入锁存功能,它能够在接收下一组数字量之前,一直保持前一组数字量不变,因而D/A转换器的输出模拟量,能够在一个采样周期内保持不变,也就是说,D/A转换器本身就具有零阶保持器的功能。

4、计算机控制系统模拟量输出通道中若无零阶保持器会出现什么问题?答:模拟量输出通道中要有输出保持器,这是因为计算机控制是分时的,每个输出回路只能周期地在一个时间片上得到输出信号,即这时执行部件得到的是时间上离散的模拟信号,而实际的执行部件却要求连续的模拟信号,因此为了使执行部件在两个输出信号的间隔时间内仍然能得到输出信号,就必须有输出保持器,通过它将前一采样控制时刻的输出信号保持下来,直到下一个采样控制时刻到来,重新得到新的输出信号计算机控制系统中通常采用零阶保持器,即前一采样时刻的输出值原封不动的(理想化的)保持到下一采样时刻到来。

微机控制技术实验报告

微机控制技术实验报告

《微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课题:最少拍控制算法研究专业班级:自动化1401 姓名:学号:指导老师:***2017年5月21日目录1. 实验目的 (3)2. 控制任务及要求 (3)3. 控制算法理论分析 (3)4. 硬件设计 (5)5. 软件设计 (5)无纹波 (5)有纹波 (7)6. 结果分析 (9)7. 课程设计体会 (10)1.实验目的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同学们掌握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掌握系统总体控制方案的设计方法、控制算法的设计、硬件设计的方法。

学习并熟悉最少拍控制器的设计和算法;研究最少拍控制系统输出采样点间纹波的形成;熟悉最少拍无纹波控制系统控制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复习单片机及其他控制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自己的设计水平、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2.控制任务及要求1.设计并实现具有一个积分环节的二阶系统的最少拍有纹波控制和无纹波控制。

对象特性G(s)=采用零阶保持器H0(s),采样周期T=0.1,试设计单位阶跃,单位速度输入时的有限拍调节器。

2.用Protel、Altium Designer等软件绘制原理图。

3.分别编写有纹波控制的算法程序和无纹波控制的算法程序。

4.绘制最少拍有纹波、无纹波控制时系统输出响应曲线,并分析。

3.控制算法理论分析在离散控制系统中,通常把一个采样周期称作一拍。

最少拍系统,也称为最小调整时间系统或最快响应系统。

它是指系统对应于典型的输入具有最快的响应速度,被控量能经过最少采样周期达到设定值,且稳态误差为定值。

显然,这样对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zφ提出了较为苛刻的要求,即其极点应位于Z平面的坐标原点处。

1最少拍控制算法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为:图7-1 最少拍计算机控制原理方框图根据上述方框图可知,有限拍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为:)()(1)()()()()(zHGzDzHGzDzRzCz+==φ (1))(1)()(11)()()(1zzHGzDzRzEzeφφ-=+== (2))1(10+sss eTs )1(--由(1) 、(2)解得:)()()()(z HG z z z D e φφ= 随动系统的调节时间也就是系统误差)(1kt e 达到零或为一恒值所需的时间,由Z 变换定义可知: +++++==----∞=∑k k k z kT e z T e z T e e z KT e Z E )()2()()0()()12111101(1有限拍系统就是要求系统在典型的输入信号作用下,当N K ≥时,)(1kT e 恒为零或恒为一常量。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微机原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微机原理、学习微机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操作方法,还有熟悉微机实验室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过程
在实验室中,我们首先进行了掌握微处理器的基本指令集和编程技巧的实验。

通过对微处理器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微处理器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同时也了解了微处理器的基础指令集,包括数据的传送、算术、逻辑、分支、循环指令等等。

接着我们进行了CPU总线实验。

通过对CPU总线的学习,我们了解了CPU读写内部和外部存储器的方法和原理。

同时,我们学习了编写程序来控制CPU读写存储器等。

最后,我们进行了8255并行接口控制实验。

通过学习并实践8255并行接口控制实验,我们了解了接口及其编程。

三、实验结果
在实验中,我们成功地掌握了微处理器的基本指令集和编程技巧,了解了微处理器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同时掌握了CPU总
线实验和8255并行接口控制实验。

在实验中不仅增长了专业知识,而且也培养了我们的实验能力,并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四、实验心得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意识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计算机专业
人才,必须首先打牢微机原理的基础,通过大量的实践和实验,
来应用理论知识,深入了解计算机底层的数据处理方式以及处理
器和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日后工作中运用自如,并且在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更具备竞争力。

在以后的学习中,我将持续学习和实践,不断探索和发现,提
升自身的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课题:最少拍控制算法研究专业班级:自动化1401 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朱琳琳2017年5月21日目录1. 实验目的 (3)2. 控制任务及要求 (3)3. 控制算法理论分析 (3)4. 硬件设计 (5)5. 软件设计 (5)无纹波 (5)有纹波 (7)6. 结果分析 (9)7. 课程设计体会 (10)1.实验目的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同学们掌握微型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掌握系统总体控制方案的设计方法、控制算法的设计、硬件设计的方法。

学习并熟悉最少拍控制器的设计和算法;研究最少拍控制系统输出采样点间纹波的形成;熟悉最少拍无纹波控制系统控制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复习单片机及其他控制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使自己的设计水平、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2.控制任务及要求1.设计并实现具有一个积分环节的二阶系统的最少拍有纹波控制和无纹波控制。

对象特性G (s )=采用零阶保持器H 0(s ),采样周期T =,试设计单位阶跃,单位速度输入时的有限拍调节器。

2.用Protel 、Altium Designer 等软件绘制原理图。

3.分别编写有纹波控制的算法程序和无纹波控制的算法程序。

4.绘制最少拍有纹波、无纹波控制时系统输出响应曲线,并分析。

3.控制算法理论分析在离散控制系统中,通常把一个采样周期称作一拍。

最少拍系统,也称为最小调整时间系统或最快响应系统。

它是指系统对应于典型的输入具有最快的响应速度,被控量能经过最少采样周期达到设定值,且稳态误差为定值。

显然,这样对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z φ提出了较为苛刻的要求,即其极点应位于Z 平面的坐标原点处。

1最少拍控制算法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为:图7-1 最少拍计算机控制原理方框图根据上述方框图可知,有限拍系统的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为:)()(1)()()()()(z HG z D z HG z D z R z C z +==φ (1) )(1)()(11)()()(1z z HG z D z R z E z e φφ-=+==(2) 由(1) 、(2)解得:)()()()(z HG z z z D e φφ= 随动系统的调节时间也就是系统误差)(1kt e 达到零或为一恒值所需的时间,由Z 变换定义可知:ΛΛΛΛ+++++==----∞=∑k k k z kT e z T e z T e e z KT e Z E )()2()()0()()12111101(1有限拍系统就是要求系统在典型的输入信号作用下,当N K ≥时,)(1kT e 恒为零或恒为一常量。

N 为尽可能小的正整数,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对不同的输入信号,必须选择不同的)(z e φ传递函数,由理论分析得: 111)(--=zz R ⇒ 11)(--=z z e φ 211)1()(---=z Tz z R ⇒ 21)1()(--=z z e φ 31112)1(2)1()(-----=z z z T z R ⇒ 31)1()(--=z z e φ 2.等速输入下最少拍有纹波控制器的设计设最少拍随动系统如图7-2所示,对象特性G (s )= 采用零阶保持器H 0(s )=采样周期T =,试设计单位速度输入时的有限拍调节器。

解:广义对象的Z 传递函数:=)(S HG £[)1(1 1+⨯--S T S K S e TS ] =(1-Z -1)£])10(100[2+s s =(1-Z -1)])1(1)1(1)1(10[110111------+---z z z Tz T λ, T = =)368.01)(1()717.01(368.01111------+z z z z 单位速度输入时,选择Ge (z )=(1-z -1)2,则 )717.01)(1()368.01)(5.01(435.5)()()](1[)()()(1111----+---=-==z z z z z HG z Ge z Ge z E z U z D)()(*7176.4)(*435.5)(717.0)(*283.0)(2121----+-++=z E z E z E z U z U z U3.等速输入下最少拍无纹波控制器的设计对G (s )=进行无纹波设计由有纹波设计可知选择 ))(717.01()(11011---++=z a a z z z Gc))(1()(1101--+-=z b b z z Ge两式联立求解得)()1(1))(717.01(1110211101-----+--=++z b b z z a a z z解方程,可得a 0=, a 1=-,b 0=1, b 1=所以有)()()()()()(z HG z Ge z Gc z E z U z D ==)592.01)(1()368.01)(5864.01(826.31111----+---=z z z z 由此可得等速输入下最少拍无纹波的算法:U(z)=*U(z -1)+*U(z -2)+*E(z)*E(z -1)+*E(z -2)4.硬件设计其中:R 1=100k ,R 2=100k ,R 3=100k ,C 1=1uF ,C 2=1uF1.根据图连接一个积分环节和一个惯性环节组成的二阶被控对象的模拟电路;2.用导线将该电路的输入端与单片机控制单元的“AO1”输出端相连;电路的输出端与单片机控制单元的“AI1”和示波器单元的“通道1”输入端相连;单片机控制单元的“AO2”与示波器单元的“通道2”输入端相连;3.将“单片机模块”的“D0”与“锁零单元”的“Ui ”相连,并将“锁零单元”的“手动/自动”开关打到“自动”;5.软件设计无纹波#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fine ulong unsigned longdouble pv,sv,Ts,ei,eix,eixx,A,b,C,K,op,opx,opxx,Ti,a1,a2,bx; uint i;uchar t;void delay1s(void){uchar i,j,k;for(k=100;k>0;k--)for(i=20;i>0;i--)for(j=248;j>0;j--);}void main(void) // 主程序{LTC1446(0,0);opx=0;opxx=0;eix=0;eixx=0;for(i=0;i>=60000;i++);P0=0x00;Ti=1;K=10;Ts=1000; //采样周期1000msfor(t=0;t<5;t++) //延时5s{delay1s();}RCAP2H=0x4c; //200ms计时RCAP2L=0x00;TR2=1;ET2=1;EA=1;while(1);}timer2 () interrupt 5{static uchar t;TF2=0;t++;if(t==2){t=0;pv=ADC7366(); //AI1通道采集sv=sv+;if(sv>4){sv=4;}ei=sv-pv;op=*opx+**ei+*eix+*eixx;eixx=eix;eix=ei;opxx=opx;opx=op;if(op>5){op=5;}if(op<-5){op=-5;}LTC1446(op*1000,sv*1000); //输出值给AO1,斜坡信号给AO2 P0=0x01;}}有纹波#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fine ulong unsigned longdouble pv,sv,ei,eix,eixx,A,b,C,K,x,pvx,op,opx,opxx,Ti; int Ts,t;void delay1s(void){uchar i,j,k;for(k=100;k>0;k--)for(i=20;i>0;i--)for(j=248;j>0;j--);}void main(void) // 主程序{LTC1446(0,0);opx=0;opxx=0;eix=0;eixx=0;P0=0x00;Ti=;K=10;Ts=100; //采样周期200msfor(t=0;t<5;t++) //延时5s{delay1s();}RCAP2H=0x4C; //200ms计时RCAP2L=0x00;TR2=1;ET2=1;EA=1;while(1);}timer2 () interrupt 5{static uchar t;TF2=0;t++;if(t==2){P0=0x01;t=0;pv=ADC7366(); //AI1通道采集sv=sv+;if(sv>4){sv=4;}ei=sv-pv;op=*opx+*opxx+*ei+*eix+eixx;eixx=eix;eix=ei;opxx=opx;opx=op;if(op>5){op=5;}if(op<-5){op=-5;}LTC1446(op*1000,sv*1000); //输出值给AO1,斜坡信号给AO2}}6.结果分析无纹波有纹波最少拍系统对于典型输入具有最快响应速度,被控量经最少采样周期达到设定值,且稳态误差为定值。

有最少拍有文波、无纹波控制系统输出响应曲线相比较可知,最少拍无差系统最多只能达到采样点上无偏差,而在相邻采样点之间偏差很大(在图上可以明显观察出)。

最少拍无纹波控制系统输出响应曲线在采样点上无偏差,在相邻采样点之间几乎无偏差。

但是系统的调整时间比无纹波增加了大概二节拍。

为消除纹波,给系统传递函数增加了零点,延长了系统消除偏差的时间。

最少拍有纹波调整时间较短,但精度低,采样点外误差一直存在。

最少拍无纹波调整时间较长,但精度高,信号跟随后一直保持一种,不存在误差。

7.课程设计体会两周的实验课很快就结束了,但是整体收获还是很多的。

这让我不再枯燥的面对课本的知识,而是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对最少拍系统等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让我对课本知识也更加了解,理解的更加透彻。

通过本次的实训,我对开发软件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命令语言,对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和组装连线等一些列的基本操作也有了很好的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