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源学复习资料
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复习资料
![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8fdd04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9e.png)
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复习题一、填空题1、植物资源是生物资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从它的开发利用方面来看,它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点:地域性多用性分散性再生性近缘种化学成分相似性采收利用时间性可栽培性2、植物资源按用途进行分类,是目前国内外研究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方法,吴征镒系统按植物的用途将植物资源分为五大类:食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工业用植物资源保护和改造植物资源植物种质植物资源3、我国资源植物极为丰富,形成我国丰富多彩的植物资源的重要条件是:辽阔的疆域中纬度和大陆东岸地理位置起伏多山的地形土壤多种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4植物体内的油脂主要属于各种脂肪酸甘油酯的混合物,还有少量的非甘油酯类化合物,如粘蛋白淄醇色素蜡维生素磷脂游离酸等。
5、植物化学成分主要的分离纯化方法:结晶法透析法萃取法分馏法沉淀法盐析法透析法层析法6、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是要达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和统一。
7、引种驯化是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此工作中须注意以下几点:气候相似论、北种南移比南种北移容易、草本比木本容易。
8、植物纤维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各部分,按其存在的部分不同分为以下类别:韧皮纤维种子纤维果壳纤维木材纤维根纤维叶纤维和茎干纤维。
9、中药的炮制方法有:洗、漂、泡、渍、煅、炒、煨、灸、蒸、煮。
二、名词解释1、芳香油:亦称精油或挥发油,它与植物油不同,主要化学成分有掂烯类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脂肪族直链化合物和含硫含氮化合物等,其中掂烯类是最重要的成分,这些挥发性物质大多具有发香团,因而具有香味。
是一类取之于植物原料,不溶解于水,能随水蒸气蒸发的具有芳香气息的油状液体。
2、鞣质:又称植物单宁,它是分子量500~3 000,能与明胶及其他蛋白质产生沉淀的水溶性多元酚的衍生物,是鞣制生皮革的一种化工原料,是一种棕黄色到棕褐色的物体,呈粉状、粒状、块状或浆状,工业称栲胶。
3、中药的炮制:是药物在制成各种剂型之前,对药用植物的清洗、整理和根据医疗需要进行加热处理等的加工过程。
资源植物学资料
![资源植物学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06018257fd5360cbb1adb13.png)
• 色素植物资源:是指植物体内含有丰富的 天然色素,可以提取用于各种食品、饮料 的添加剂以及用作染料的一些植物。
• 色素是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产物,是 一些化学结构极其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存 在于根、茎、叶、花、果实中。
色素的分类
色素主要分为脂溶性色素与水溶性色素两类:
• 2.水溶性色素主要为花色甙类,又称花青素, 普遍存在于花中。可溶于水与乙醇,不溶 于乙醚与氯仿等有机溶剂,其色泽随pH的 不同而改变。
• (二)天然色素按其化学结构及其特性可分为5类 • 1、四吡咯衍生物类色素:该色素是以四个吡咯环
构成的卟吩为结构基础的天然色素,普遍存在于 植物体幼嫩茎及叶片中,主要为叶绿素。
• 叶绿素本身有抑菌作用,可制备成消炎的药物。水溶性色 素主要为花色甙类,又称花青素,普遍存在于花中。溶于 水及乙醇,不溶于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遇醋酸铅试剂 会沉淀,并能被活性炭吸附,其颜色随pH的不同而会改 变。花色甙在制备中草药制剂或提取有效成分时,常作为 杂质去除。常见的脂溶性植物色素有叶绿素、叶黄素、胡 萝卜素、番红花素和辣椒红素等。其中胡萝卜素不溶于乙 醇。有些色素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如叶绿素有一定的抑菌 作用。
1.脂溶性色素主要为叶绿素、叶黄素与胡萝卜素,三者常 共存。此外尚有藏红花素、辣椒红素等。除叶绿素外,多 为四萜衍生物。这类色素不溶于水,难溶于甲醇,易溶于 高浓度乙醇、乙醚、氯仿、苯等有机溶剂。胡萝卜素在乙 醇中也不溶。叶绿素等在制备中草药制剂或提取其他有效 成分时常须作为杂质去除,以使药物纯化,中草药(特别 是叶类、全草类)的乙醇提取液中含有多量叶绿素、可在 浓缩液中加水使之沉出,也可通过氧化铝、碳酸钙等吸附 剂而除去。
此法可用于可可类植物色素的提取。
植物资源学
![植物资源学](https://img.taocdn.com/s3/m/cdce6cdd76eeaeaad1f33044.png)
植物资源学一、植物资源的概念广义的植物资源:是地球上或生物圈内一切植物的统称。
植物是自然界的第一生产力,是人类维持和延续生命的基本物质条件,又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生产建设的重要原料来源。
狭义的植物资源:经过人类生活或生产实践活动,筛选出来的某些植物种类,可为人类提供各种原料,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具有生产价值的再生资源。
综上所述,植物资源就是指那些可以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利用(或是有潜在利用价值的)一切植物种的总称。
二、植物资源学的概念植物资源学是研究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贮量、引种、栽培和开发利用途径的学科,也是进行植物资源特性及资源评价的学科。
研究的对象:为各种被人类直接或间接利用的植物资源。
包括不少已有学科的全部或一部分,有基础、应用和社会科学的内容。
三、植物资源的功能1.经济的基础:一种植物可以振兴一个国家的经济。
2.生态功能:植物资源不仅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来源,而且能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
3.人类生活生存的基础:现人类衣、食、住、行离不开植物资源。
4.植物资源的很多价值仍在发现中:由于现代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将先进的分析手段应用到植物资源成分分析上,从而促使植物资源的利用进一步深化。
四、植物资源的特殊性植物资源的特性与分类:1资源再生性;2分布地域性;3化学成份相似性;4开发利用时间性;5用途多样性。
植物资源的再生性是指植物自身具有的繁衍能力,由老的个体产生新的个体,而且若需要,新的个体数量多于老的个体,使种群得以延续、扩展,这就为种群持续利用奠定了基础。
(一)再生方式是指植物的繁殖方式1. 孢子繁殖2. 营养繁殖:2.1 天然营养繁殖2.2 人工营养繁殖2.3 有性繁殖(二)生长规律植物资源的再生能力有一定限度。
五、中国植物资源的特点一、地貌特点决定植物资源丰富1.地理位置:我国地处欧亚大陆东部,地质历史悠久,幅员辽阔,面积约为960万km2。
东半部自北到南可分为寒温带、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从东到西,分三个阶地。
植物资源学(复习)
![植物资源学(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311ec114a76e58fafab003f5.png)
资源植物学习内容概述一、植物资源的概念二、我国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概况4.开发研究动态:药用野生植物:建立了药用植物资源收集区,对主要资源进行药理和疗效试验;防癌抗癌植物资源筛选;治疗疑难疾病获得显著效果。
保健品开发:苦丁茶、青草药制品、野生果用资源方面:探明其含有特殊营养成分和独特的食疗效果植物农药:杀虫植物:苦参、毛茛等植物所含的生物碱盐、皂甙,黄酮及挥发性物质;杀菌植物:菊科、松科等植物中提取挥发性油,亦可直接用于病害防治。
食用植物色素:越桔红、玫瑰茄红、栀子的多种制品,紫胶色素等也研制成功。
5.我国植物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资源破坏严重:砍树、砍枝、摘果、采叶,甚至、挖根、剥皮等杀鸡取卵的采集办法。
未完善加工工艺技术:多为半成品或低品位的产品,在国内外商品市场缺乏应有的竞争力。
盲目开发:在未探明社会需要量、社会购买力水平和资源生产量的情况下,一哄而起。
忽视综合开发与利用:忽视植物多功能综合利用,许多植物含有几种特殊的有效成分,只利用其中的1、2种,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6.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对策野生植物资源普查:评价资源利用价值,制定开发方案。
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源可持续利用:野生植物产品的深、精加工:加工工艺,要提高测试手段和有效成分的分析技术。
良种选育、配套的生产技术。
开发重点:地方特色的名、特、优野生药用、果用。
植物农药的开发利用。
野生植物蔬菜栽培与开发利用。
三、国外对植物资源研究的概况1.基础研究欧洲:对芳香植物的研究较深入。
日本:野生植物的染色体、化学成分研究较多,特别对抗癌植物的筛选研究。
美国:筛选出与地中海地区野生的长角豆中所含半乳甘露聚糖胶相同成分的瓜尔豆,保证了美国在二战期间造纸工业的正常生产,促进了美国石油工业和糖业工业的发展。
德国、日本、前苏联等在食用菌研究上成果突出。
第一章植物资源的分类六、参考华东师范大学马炜梁的《高等植物及其多样性》的分类,将野生植物资源分为:食用植物;药用植物;观赏植物;饲料植物;有毒及毒品植物.后面我将按照这一分类系统介绍野生植物资源。
【精品】植物学复习参考资料V2
![【精品】植物学复习参考资料V2](https://img.taocdn.com/s3/m/4a6393c4cc7931b765ce15ea.png)
《植物学》复习参考资料一.绪论一.填空题1.植物界几大类群中,哪几类属高等植物苔藓、蕨类、裸子、被子植物.2.维管植物包括哪几个门蕨类、_裸子__、_裸子植物门__.3。
各大类群植物中:_蕨类_、__裸子_、_被子_植物具有维管束;_苔藓、_蕨类_、_裸子_植物具有颈卵器;_被子_植物具有花粉管;_被子_植物具有果实.4。
植物界各大类群中,称为孢子植物的有_藻类__植物、_菌类_植物、_地衣_植物、_苔藓_植物、_蕨类_植物;称为种子植物的有_裸子_植物、_被子_植物;称为颈卵器植物的有_苔藓_植物、_蕨类_植物、_裸子_植物.5。
苔藓、蕨类和裸子植物三者都有_颈卵器_,所以三者合称_颈卵器_植物;而裸子和被子植物二者都有_种子_,所以二者合称_种子_植物,上述四类植物又可合称为_高等(有胚)_植物.6。
从形态构造发育的程度看,藻类、菌类、地衣在形态上_无根茎叶_分化,构造上一般也无组织分化,因此称为_原植体__;其生殖器官_单细胞_,_合子_发育时离开母体,不形成胚,故称无胚植物.7.维德克(Whitaker)把生物划分为五界系统.即_原核生物_界、_原生动物_界、_植物_界、_动物_界和_菌物_界。
8。
藻类和真菌的相似点,表现在植物体都没有_根_、_茎_、_叶_的分化;生殖器官都是_单细胞_的结构;有性生殖只产生合子而不形成_胚_,但是,藻类因为有_光合作用色素或叶绿体(载色体)_,所以营养方式通常是_自养_,而真菌因为无_光合作用色素或叶绿体_,所以营养方式是_异养_.9.分类学上常用的各级单位依次是界、_门、纲、目、科、属、种_。
10。
一个完整的学名包括_属名_、_种加词_和_定名人_三部分。
用_拉丁__文书写。
11.为避免同物异名或异物同名的混乱和便于国际交流,规定给予每一物种制定一个统一使用的科学名称,称为学名(Scientificname),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定,物种的学名应采用林奈提倡的_________,而物种概念并不完全确定,一般认为衡量物种有三个主要标准,即: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资源学整理 完整版
![植物资源学整理 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41addfaf1ffc4fff47ac2b.png)
第一章绪论本章重点:1.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植物资源、经济植物2.自然资源包括哪些主要类型?有何特点?3.什么是植物资源学?4.植物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容是什么?5.植物资源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6.植物资源学的重要性?7.植物资源学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植物资源的概念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类型根据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的观点,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形成的可供给人类生活与生存的物质与能源(包括生命和无生命部分)。
他又根据自然资源的转化、属性和动态特征,将自然资源分为三个部分(1)生物资源:是一类再生资源或可更新资源。
例如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等。
这类资源的特性都是具有生长、繁殖、发育和调节的能力。
(2)矿物资源:是一类无生命资源,不具备生长、繁殖和再生能力。
一般认为它是一类非再生资源或不可更新资源。
地球上的矿物资源随着不断地消费,越来越少,直到耗尽。
(3)生态环境资源:是在一定地区特定条件下形成的恒定资源,而且是多种自然因素相互结合形成的,或称之为生态资源。
例如热量、光能、风、山地、水分,以及此类因素共同形成的生态环境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将自然资源定义为: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条件下能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及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
二、植物资源植物资源是生物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植物资源本身的特性,不同的学者对植物资源的理解有所不同。
我们根据国一些著名学者对植物资源的定义,将这些概念划分为狭义和广义概念两种。
狭义我国著名学者吴征镒院士对植物资源定义如下:一切有用植物的总和,统称为植物资源。
广义植物资源是指一切植物的总和,中国植物资源是指中国土地上的一切植物总和。
某一地区的植物资源是指某一地区的一切植物总和。
经济植物具有商品价值的植物资源。
Wickens (1990)将经济植物定义为: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植物,前者是指满足人类或家畜并维持其生存环境条件所需要的植物;后者则是指可被驯养的、工业用的、保护环境或被人喜爱的植物。
(完整版)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
![(完整版)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https://img.taocdn.com/s3/m/cbe42acb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a8.png)
(完整版)植物学复习资料(经典)第⼀章植物细胞⼀、名词解释1.细胞和细胞学说细胞:能进⾏独⽴繁殖的有膜包围的⽣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学说:(1)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所有的细胞都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来(3)卵⼦和精⼦都是细胞(4)⼀个细胞可以分裂形成组织2.纹孔:细胞形成次⽣壁时,在⼀些位置上⾯不沉积次⽣的壁物质,⽽形成⼀些间隙,这种在次⽣壁中未增厚的部分,称为纹孔。
3.胞间连丝:穿过细胞壁的细胞质细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质体,它是细胞间物质和信息交换的桥梁。
4.细胞全能性:植物的⼤多数⽣活细胞,在适当条件下都能⼜单个细胞经分裂、⽣长和分化形成⼀个完整植株的现象或能⼒⼆、论述题1.试区别:细胞质、原⽣质、原⽣质体。
答:细胞质由基质和众多细胞器构成。
原⽣质层包括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
原⽣质体是除去了植物细胞壁后剩下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
2.植物细胞中有哪些质体?各有什么特征?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1)前质体:⽆⾊或呈现淡绿⾊的球状体,其外有双层膜包被,内膜内褶,伸⼊基质中,或形成少许游离的⼩泡或类囊体,膜内基质有少量的DNA RNA 核糖体和可溶性蛋⽩等。
当细胞⽣长分化时,前质体可转变成其他类型的质体。
(2)叶绿体呈透镜形或椭圆形,其功能是进⾏光合作⽤合成有机物,结构复杂,由叶绿体被膜、类囊体和基质构成,含有DNA和核糖体,可以合成某些蛋⽩质,在遗传上有⼀定的⾃主性,在个体发⽣上,叶绿体来⾃前质体。
(3)⽩⾊体近于球体,其内部结构简单,在基质中仅有少数不发达的⽚层和油造体,来⾃于前质体。
(4)有⾊体形状以及内部结构多种多样,由前质体发育⽽来,或由叶绿体失去叶绿素⽽成。
3.细胞核的形态结构及其机能如何?答:(1)细胞核由核被膜、染⾊体、核仁和核基质组成(2)核被膜包括核膜和核纤层两部分,核被膜由两层膜组成,外膜表⾯由核糖体,并与内质⽹连通,核被膜上还分布由核孔复合体,是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物质运输的通道,核纤层是核被膜内膜的⼀层蛋⽩质⽹络结构,为核膜和染⾊质提供了结构⽀架,并介导核膜与染⾊质之间的相互作⽤。
植物资源学复习资料
![植物资源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5f5886f011ca300a6c390ca.png)
植物资源学复习提纲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器官:花、果、种子种子植物是指胚珠发育成种子,由种子繁殖后代的高等植物。
植物种:种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分类群,这个分类群的所有个体都有着极其相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特性,个体间可以自然交配产生正常的后代而使种族延续,它们在自然界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植物双命名法:规定任何一个种的学名都必须由“属名+种加词(种名)+命名人姓氏”3部分组成,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其它国文字。
其中属名是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加词是形容词,命名人姓氏通常缩写和第一个字母大写,属名和种加名书写须斜体。
例如银杏的学名:Ginkgo biloba Linn.,银杉的学名是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inn.) L’Her ex Vent. 等。
根的变态类型:根瘤、气生根、支柱根、寄生根、板根、贮藏根叶的组成: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组成。
叶片是叶的主要部分,多为绿色扁平体。
叶柄是叶片和枝之间的连接部分。
托叶是叶片或叶柄基部两侧小型的叶状体。
完全叶: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都具备的叶称完全叶,如月季、榔榆等。
不完全叶: 只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中一个或二个部分的叶叫不完全叶,如茶、台湾相思等。
复叶类型:羽状复叶、三出复叶、掌状复叶、单身复叶叶序分类:互生、对生、轮生、簇生、基生花的各个组成部分:一朵典型的花通常具有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四个部分。
花萼和花冠总称为花被。
花的各部的着生处称花托,通常指花被及雄蕊着生点以下的部分。
承托花的梗叫花梗。
花梗基部的叶状体叫苞片,花梗顶端的叶状体叫小苞片,而花序梗上的叶状体叫总苞片。
完全花指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四个部分均齐备的花,如桃。
不完全花指上述四个部分不齐备的花,如垂柳的雌、雄花。
花程式:又叫花公式,是利用一定的符号和数字组成的一个简单的式子,用以表示和记录花的各部分关系种子: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是所有种子植物特有的器官,也是植物重要的繁殖器官。
植物资源学复习重点
![植物资源学复习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43abad1ca2161479171128a6.png)
复习资料一、名词概念1、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称为永续利用,是指在人类利用植物资源的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充分研究和利用植物的再生能力,在不影响植物自身正常繁衍生息的条件下,既能满足当今人类对植物资源的要求,又不影响后代的需要,实现植物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2、资源:广义,指人类生存发展和生活娱乐所需要的一切物质或非物质要素。
狭义,指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能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及未来福利的自然资源和条件。
3、植物资源:是指在一定地区、一定人文背景和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植物,是在众多的植物中,经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活动,认识的具有各种特殊使用价值的植物。
4、经济量:指某一时期内一个地区有经济效益的贮藏量,即只包括达到采收标准和质量规格要求的贮藏量,不包括幼年株、病株和未达到采收标准和质量规格要求的贮藏量。
5、能源植物:又称石油植物或生物燃烧油植物,通常是指那些具有合成较高还原性烃的能力、可产生接近石油成分和可替代石油使用的产品的植物,以及富含油脂的植物。
6、芳香油:亦称精油、挥发油,是植物特殊器官中分泌的具香味的油质,由萜烯类、芳香族、脂肪族和含硫含氮化合物等多种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7、精制油:蒸馏植物原料所得的精油称原油,原油常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和较深的颜色,其主要成分含量可能与要求不符,因此必须进行二次蒸馏或处理,使之符合调香、出口的要求,这种经过精制处理的精油称为精制油。
8、芳香油植物:也称芳香植物,是指植物体器官中含有芳香油的一类植物。
9、油脂植物资源:是指植物体内含有油脂的一类植物;其中,油脂为油和脂肪的总称,常温下液态的称为油,固态的称为脂肪。
10、色素植物资源:指植物体内含有丰富的天然色素,可提取用于各种食品、饮料的添加剂,以及用作染料的一类植物。
11、植物色素:植物体中所含有的具有着色能力的成分,常可用作食品、饮料的添加剂或作为工业染料,也称为天然色素。
重点
![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f61e5628cfc789eb172dc824.png)
植物资源学复习一、总论(一)名词解释1、植物资源:植物资源就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植物的总和。
2、经济植物:其中在市场上出售,具有商品价值的称为经济植物。
3、种质植物:国家特有、珍稀、濒危物种,或是重要栽培植物的野生原种或近缘属种,具有巨大的科学价值和潜在社会经济价值的称为种质植物。
4、环境植物:在环境保护、培肥地力和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的称为环境植物或生态植物。
5、系统研究法:系统研究法是依据植物体内有用成分在植物界中分布与植物系统发育的相关性,即利用近缘属种植物的成分相似性的特点,发觉新资源的方法。
6、植物资源调查:植物资源调查是制定区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计划的第一手资料。
7、植物资源评价、植物资源评价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植物资源的自然现状和利用现状的综合分析,对区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潜力和现状进行科学的评判,进而为制定区域植物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和保护管理计划提供理论依据。
8、踏查:概查,目的是对调查地区的范围、边界、气候、地形、植被、土壤以及植物资源分布等的一般性规律的了解和认识;通常需借助其它相关资料。
由专业人员和当地人员共同施行。
9、访问调查:访问调查是向调查地区有经验的干部、生产技术人员、采集者和集贸市场及收购部门等,进行口头调查或书面调查。
10、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称为永续利用,是指在人类利用植物资源的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充分研究和利用植物的再生能力,在不影响植物自身正常繁衍生息的条件下,既能满足当今人类对植物资源的需求,又不影响后代的需要,实现植物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11、野生抚育:野生抚育是根据资源植物生长特性及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在其原生境或相类似的生境中,人为或自然增加种群数量,使其资源量达到能为人们采集利用,并能继续保持群落平衡的一种资源植物仿生态的生产方式。
12、仿生栽培:仿生栽培指由于过度采挖在基本没有野生目标资源植物分布的原生环境或相类似的天然环境中,完全采用人工种植的方式,培育和繁殖目标资源植物种群。
植物资源学——第1章植物资源概况-85页精选文档
![植物资源学——第1章植物资源概况-85页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9035b5659eef8c75fbfb3ae.png)
植物资源学
29
植物资源学
30
5.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 植物资源学
历史悠久 频度大 没有合理利用、破坏大 引种驯化形成了灿烂的农耕文明
31
二、中国植物资源分区植物资源学
现根据我国气候特点、土壤和植 被类型,以及植物的自然地理分 布等分为东北、华北等八个区分 别加以阐述。
32
植物资中源学 国 政 区 图
51
植物资源学
林 芝 苯 日 神 山
52
植物资源学
高山草甸
53
植物资源学
尖 峰 岭 热 带 雨 林
54
第三节 野生植物资源的特植物点资源学
野生植物资源:一定时间、空间、人文背 景和经济技术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 的植物的总称。
植物资源除了具有作为生物具有的特点外, 还有其作为资源的一些特点。
8 *
植物资源学
1994年,董世林编著的《植物资源 学》分为2型(成分功用型和株体功用 型),6类(饮食、药用、工业、农业用, 植株自身功用类、株体效益类),25相 (如野果、色素树脂、农药、纤维植物、 指示植物等)。
9 *
植物资源学
• 戴宝合《野生植物资源学》17大类 • 采用的分类方法
分为:药用、果树、野菜、芳香油、 色素、纤维、油脂、淀粉、树脂、树胶、 鞣质、观赏、农药、甜味剂、皂素、经济 昆虫寄主和木栓17大类
《原料植物野外调查法》一书中分为工艺植物和自 然原料植物两大部分,再分为18个大类68个小类。
目前许多国家均按原料分为药用、油脂、鞣料、 纤维、淀粉、糖类、树脂、挥发油、蛋白质、维生 素等。
2 *
植物资源学
• 1960年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 编的《中国经济植物志》中按原料的 性质分为纤维、淀粉及糖类、油脂类、 鞣料类、芳香油类、树脂及树胶类、 橡胶及硬橡胶类、药用类,土农药类 和其他类20类。
植物资源学
![植物资源学](https://img.taocdn.com/s3/m/b567ae0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33.png)
植物资源学一、名词解释1、野生植物资源:指在一定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野生植物的总和。
2、食用植物: 指含有可以为人类提供食用的淀粉、蛋白质、油脂、糖类、维生素等,或可以作为蔬菜直接食用的野生植物资源。
3、自然保护区: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域或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4、民族植物学: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一定地区的人群与植物界的全面关系,包括所有在经济、文化上有重要作用的植物。
在研究这些“民族植物”的同时,研究社会的结构、行为和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5、植物资源评价:为某一地区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以及保护而进行的评价,包括植物资源的分布及其生长条件,植物资源数量及质量,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条件评价等。
6、香料植物:指用于各类食品加香调味或饮料调配的植物性原料,是植物的某个部位或全部。
7、蜜源植物:指供蜜蜂采集花蜜和花粉的植物。
8、能源植物:指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直接转化成不含氧的碳氢化合物的一类植物,这类植物的分泌乳汁或提取液的化学成分与石油的化学成分相似,故又称为“石油植物”。
9、环保植物: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的作用,还具有净化空气、净化污水和降低噪声等功能的植物。
10、观赏植物:专门培植来供观赏的植物,一般都有美丽的花或形态比较奇异。
二、简答题1、试述植物资源的特点?根据其特点,我们在开展利用植物资源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答:1.系统性:任何生物物种在自然界中都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形成一种系统关系,即个体离不开种群,种群离不开群落,群落离不开生态系统。
根据其系统性,在利用植物资源时,必须坚持从整体出发,坚持全局的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治理及利用。
2.可更新性:植物资源可以不断地更新,通过繁殖使其质量和数量恢复到原有的状态,但其可更新性有一定的条件和限度。
植物学复习资料培训资料
![植物学复习资料培训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b5ebe0e4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0.png)
植物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双名法2.孢子植物3.传递细胞4.系统发育5.接合繁殖6.原丝体7.梯形结合8.个体发育9.世代交替10.双名法11.核相交替12.珠鳞13.精子器14.有性繁殖15.颈卵器16.聚花果17.种子休眠18.凯氏带19.胞间连丝20.同功器官21.同源器官22.细胞分化23.双受精24.叶镶嵌25.异形叶性26.细胞周期27.聚合果28.内起源29.外起源30.通道细胞31.细胞器32.髓射线33.运动细胞34.离生雌蕊35.木质部36.环带37.聚药雄蕊38.异形叶性39.纹孔40.质体41.韧皮部42.组织43.维管束44.内膜系统45.叶绿体二、填空1.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根据其结构可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基本类型。
2. 原形成层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初生结构,维管形成层细胞分裂分化形成次生结构,副形成层细胞分裂形成韧皮部结构。
3. 一片彻底叶包括叶片、_叶柄_和_托叶_三部份。
4. 植物茎类由上至下挨次可分为分生区、伸长区和_成熟区三个区。
5. 高等植物包括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四大类群。
6. 十字花科植物的雄蕊为四强雄蕊,锦葵科为单体雄蕊,菊科为聚药雄蕊。
7. 被子植物的繁殖过程中,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珠被发育成种皮,珠孔发育成种孔、受精卵发育成胚、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
8. 马玲薯食用的部份是块茎。
甘薯食用的部份是块根,荔枝食用的部份是假种皮。
9. 根据质体所含色素的不同可分为白色体、叶绿体和有色体。
10. 细胞质可进一步分化为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
11. 淀粉是植物细胞中最普通的贮藏物质,常以淀粉粒的形式存在,淀粉粒可分为单粒、复粒、半复粒和三种。
12.植物的根尖可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等四区,其中不活动中心位于分生区,根毛在成熟区。
13.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形成层由纺锤状原始细胞和射线原始细胞两种不同形状的细胞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资源学复习提纲营养器官:根、茎、叶繁殖器官:花、果、种子种子植物是指胚珠发育成种子,由种子繁殖后代的高等植物。
植物种:种是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分类群,这个分类群的所有个体都有着极其相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特性,个体间可以自然交配产生正常的后代而使种族延续,它们在自然界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植物双命名法:规定任何一个种的学名都必须由“属名+种加词(种名)+命名人姓氏”3部分组成,用拉丁文或拉丁化的其它国文字。
其中属名是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加词是形容词,命名人姓氏通常缩写和第一个字母大写,属名和种加名书写须斜体。
例如银杏的学名:Ginkgo biloba Linn.,银杉的学名是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 ,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Linn.) L’Her ex Vent. 等。
根的变态类型:根瘤、气生根、支柱根、寄生根、板根、贮藏根叶的组成: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组成。
叶片是叶的主要部分,多为绿色扁平体。
叶柄是叶片和枝之间的连接部分。
托叶是叶片或叶柄基部两侧小型的叶状体。
完全叶: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都具备的叶称完全叶,如月季、榔榆等。
不完全叶: 只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中一个或二个部分的叶叫不完全叶,如茶、台湾相思等。
复叶类型:羽状复叶、三出复叶、掌状复叶、单身复叶叶序分类:互生、对生、轮生、簇生、基生花的各个组成部分:一朵典型的花通常具有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四个部分。
花萼和花冠总称为花被。
花的各部的着生处称花托,通常指花被及雄蕊着生点以下的部分。
承托花的梗叫花梗。
花梗基部的叶状体叫苞片,花梗顶端的叶状体叫小苞片,而花序梗上的叶状体叫总苞片。
完全花指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四个部分均齐备的花,如桃。
不完全花指上述四个部分不齐备的花,如垂柳的雌、雄花。
花程式:又叫花公式,是利用一定的符号和数字组成的一个简单的式子,用以表示和记录花的各部分关系种子: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是所有种子植物特有的器官,也是植物重要的繁殖器官。
通常包括胚、胚乳和种皮三部分,分别由受精卵、受精的极核及珠被发育而成。
植物分类系统:艾希勒(A. W. Eichler)(德国)(1839~1887)系统,恩格勒(H. G. A. Engler)(德国)(1844~1930)系统:《植物自然科志》和《植物科志纲要》两巨著,包括整个植物界。
哈利叶(Hallier)(1808~1932)系统:他所著的《有花植物科志》描述准确,分布有特色,被奉为经典著作,该系统仅限于裸子植物。
分类群:在植物学上,无论哪个分类等级的植物个体的总和都称为分类群植物资源:对人类游泳的植物的总和p1资源植物:某种或某一类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经济植物:具有商品价值的植物植物资源学:应用植物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资源植物的分布、分类、引种驯化;资源植物中有用物质的兴致,形成累积和转化的规律及其提取和加工的工艺;一定地区的植物资源种类蕴含量,开发利用及其保护的一门科学p3植物资源的特点:地域性、再生性、多用性、可变性植物资源学研究的任务:1、确定植物的学名;2、对有用植物的利用史,利用范围及其利用价值进行细致的调查;3、查清植物的分布、生态环境、资源的贮藏量、资源植物生物量、资源植物中有用物质的性质等定性和定量参数,为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提供理论基础,并开辟新的利用途径;4、资源的再生和保护p3植物资源分类系统:按植物的用途将植物资源分为五大类,即食用植物资源、药用植物资源、工业用植物资源、保护和改造环境用植物资源和植物种质资源p4植物化学成分八大类:糖类及苷类;脂类;氨基酸;蛋白质类;维生素;生物碱;挥发油办和萜类;色素;鞣质;p6—11植物化学成分的提取的溶剂的种类:水;酸或碱;乙醇;其他有机溶剂p19—20溶剂选择的标准:1、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2、溶剂不与其提取成分起化学变化;3、廉价、易得、安全无毒等p19 提取方法:浸渍法、煎煮法、压榨法、升华法、回流提取法、水蒸汽蒸馏法p20—21分离和纯化方法:结晶法、萃取法、沉淀法(乙醇沉淀法、酸碱沉淀法、生成不溶性盐沉淀法)、盐析法、透析法、分流法、层析法(吸附层析、分配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p21—22植物资源学一般研究方法:系统研究法、民族植物学方法、综合评价法p25系统研究法定义理论依据:从同一祖先衍生而来的所有植物之间的相关性称为演化相关性或系统发育相关性,植物体内的有用物质在植物界的分布与系统发育具有相关性研究方法:植物分类、植物分布和植物化学相结合,从植物中寻找具有工业、医药、食用等效价的植物新资源程序:1、分类学研究,确定研究材料;2、植物化学技术的选择,根据不同研究对象,分布选择不同研究方法(纸层析、薄层层析、气象层析、电泳)和其他方法;3、有用物质的测试和分析;4、资料的解释和比较民族植物学方法定义:以人和植物之间的直接相互作用为核心,包括原始社会、少数民族和多民族利用植物的传统经验和只是的方法p26起源:十九世纪八十年代。
开始出现了所谓“原始民族”和土著名字利用的植物、动物及其产品的粗略研究。
1895年美国学者哈什伯杰(J.W.Haoshbdeger)第一次提出了“民族植物学”的说法,用于描述原始社会的未开化的人使用植物的研究,1896年又进一步完善了民族植物学的内容,1941年美国植物学家琼斯(H.J.Jones)对民族植物学重新作了定义p26研究程序:1、描述阶段,对民族民间植物进行科学的鉴定、分类和利用状况的系统记述。
工作顺序:文献资料的研究(查找及考证)--调查设计—民间访问调查—田间调查和证据标本采集—鉴定分类和资料整理—描述编目;2、解释阶段,包括民间概念的解释和科学的解释;民间解释是简历在实践经验基础上的朴素唯物主义和民族文化信仰基础上的解释,有些还带着迷信色彩。
科学解释是通过揭示该职务内在的科学内容及其与人类文化的相互作用方面加以阐述。
3、应用阶段,四个具体表现:①从民族药中发掘新药。
②从传统食品中开发新型食品和饮料。
③从集市植物产品中发觉地方名特优产品。
④从传统生态技术的研究中发展现代农业生产知识。
形成我国丰富多彩的植物资源的主要条件是由于我国辽阔的疆域、中纬度和大陆东岸的地理位置,起伏多山的地形以及人类活动的巨大影响等因素所决定的。
中国植物资源的八大区:东北区、华北区、黄土高原区、西北区、华中区、南方区、云贵高原区、青藏高原区。
1、东北区:①木材资源,寒带针叶林树种;②大豆、高粱、小麦、玉米、甜菜、马铃薯的重要产区,最重要的商品粮嫉妒;③牧草资源;④药用植物,如人参,乌拉草。
2、华北区:①落叶阔叶林;②果蔬、木本粮油植物,本区是我国苹果、梨、桃、板栗、核桃等的重要产地之一。
3、黄土高原区:①极少数地方有少量的次生幼龄树,主要分布的植物为草灌丛,有些是药用植物和牧草资源,如白羊草,黄背草,野谷草等,灌木层主要有酸枣,白刺花以及酸刺,黄蔷薇,扁核桃;②农作物有糜子,谷子,高粱,马铃薯,豆类,小麦,玉米等,经济植物有枣树,洋槐,山杏,文冠果,苹果,梨,核桃,柿等。
4、西北区:只要是牧草资源和一些药用植物,为温带草原和荒漠植物。
5、华中区:①种子植物;②孑遗植物;③木材资源;④亚热带经济树种。
6、南方去:①热带季雨林的经济植物;②热带森林中的食用植物、果树及药用植物。
7、云贵高原:①树种与华中区相似;②孑遗植物;③经济林木有核桃、板栗、茶、油菜、油桐、梨、苹果、桃、李等,农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
8、青藏高原区:①东南边缘受东南季风影响,森林资源丰富主要树种有龙脑香科的羯布罗香、桑科的胭脂木、四数木科的四树木等;②以寒旱生植物为主,牧草资源丰富。
P40—45引种驯化的概念:通过人工栽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使野生植物、外地或者外国的植物适应本地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成为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本地植物。
(将野生植物移入人工栽培条件下种植或将一种植物从一个地区移种到另一个地区叫引种,驯化是通过人工措施使引入的植物适应新的生活条件。
)p44意义:植物的引种驯化与人物类的生存和法杖息息相关,植物引种驯化导致额农业的诞生和发展,并且推动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
植物引种驯化给人类所带来的利益是多方面的:增加新的资源种类;以良种代替劣种;扩大栽培范围,发展商品生产及保护珍稀植物。
P44-45引种成功标准:1、从生物学原则看,引进植物从种子开始,在引进地又结出种子,即所引进的植物不仅能正常生长发育,还能传种接代,这才算引种成功,并称之为引种驯化成功。
2、从经济原则看,引进的植物无论去繁殖方式是有性的还是无性的,只要通过栽培能正常生长并保持其原有的经济性状,此类被称为引种栽培成功。
P44我国引种驯化的历史:国内引种时期-----陆路引种时期----海道引种时期----计划引种时期。
植物引种驯化的理论基础:植物的引种驯化以进化论、遗传学和生态学的某些基本概念为理论基础,其他学科如植物学、植物区系学、植物地理学、植物生理学等多个学科对引种驯化理论的研究起推动作用。
引种驯化的途径和步骤:1、直接引种。
遵循气候相似论,在相同的气候带内或两地气候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将植物从一个地区引入到另一个地区,另一种情况是被引种的植物靠自身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形态,生理上的变化来环节与新的环境条件的矛盾,正常生长,发育。
2、间接引种,采取特殊的栽培措施,以解决那些不能适应新地理环境条件的植物引种驯化问题,采取育种手段对引种进行改造以获得适应性强,经济和生态效益好的植物品种。
步骤:准备(选择原材料)、试验(建立品种预示圃、开展区域化栽培试验)、推广(生产推广)。
P51植物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辩证关系: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间接地促进了植物资源的保护,而植物资源的保护也有利于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永续利用p56植物资源合理利用的一般原则: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1、综合利用;2、深加工;3、永续利用;4、充分发挥植物资源的生态效益,避免发展污染严重的企业;5、以传统土特产为突破口;6、发挥野生植物的优势,发展绿色食品;7、变野生为家植,建立商品基地;8、不断发掘新的资源植物种类和新的用途;9、市场研究)p57贫困山区植物资源利用现状:优势------资源丰富,山区的地理环境复杂,气候条件多样,使得植物资源繁多,贮量丰富。
劣势-------贫困综合症。
原因:1、影响地区开发程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运输网密度,贫困山区交通不便,造成信息不灵,商品交流困难丰富的资源难以形成商品。
2、贫困山区文化落后,教育不发达,人的思想观念陈旧保守,也严重的制约了山区资源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