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必修5)专题11中国建筑的特征(练)(提升版)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精品教案 - 副本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精品教案 - 副本

11.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目标1. 了解梁思成,了解自然科学小论文的特点。

2.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理解课文基本内容。

教学时间: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了解自然科学小论文的特点2.了解课文的结构与作者的观点教学内容与步骤一、情景激趣㈠创设情景。

梁思成是饮冰室主人梁启超的儿子,林徽因的丈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人之一,中国建筑学家,建筑史家,建筑教育家。

1.梁思成为什么学习建筑?1915年,梁思成考入清华学校,即当时的留美预备学堂。

他学业优秀兴趣广泛,既是体育健将,又是合唱团团员,还会吹小号,长笛。

他父亲希望他的儿女们能够专攻文化,从事学术研究,而这时梁思成的梦想是当一个雕塑家。

他最终却没有成为雕塑家,主要是才女林徽因的影响。

1920年,曾被诗人徐志摩苦苦追求的林徽因随父亲从英国回到北平。

19岁的梁思成第一次见到17岁的林徽因,便被林的聪慧美丽深深地打动了。

而林徽因的一番话则改变了梁思成的人生。

在与林的交谈中,林徽因谈到以后要学建筑。

当时梁思成连建筑是什么还不知道,林徽因告诉他,那是包括艺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一门学科,梁思成喜爱绘画,所以也选择了建筑这个专业。

2.梁思成为什和能成为建筑大师?一是勤奋。

两人结伴到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学习建筑。

宾大有个藏书丰厚的图书馆,梁思成沉迷于看书画图是出了名的。

有一次,中国同学相约出外郊游。

梁思成仍在画图。

同学们与林徽因打赌,问她是否能请得动梁思成一同出游。

林徽因特意换了身儿好看的衣服,神采飞扬地敲开梁思成的画室。

梁思成饶有兴趣地跟林徽因讲起了他正在研究的一处古建筑的结构。

林徽因好几次想打断他……最后林徽因硬着头皮跟他说:跟我一起去郊游吧。

我都跟人打过赌了,你不去太不给我面子了。

梁思成却说:你跟他们去玩吧,我还要画图。

林徽因只好失望地一个人走了。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 11 课 《 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学案(附答案)

高二语文必修五第 11 课 《 中国建筑的特征》导学案(附答案)

棋的整体布局。
2.巧夺天工·鬼斧神工
辨析:两者都有“精妙、奇特”的意思,但使用对象不同。“巧夺天工”指
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人工技艺极其精巧。夺,胜过。“鬼斧神工”形容建
筑、雕塑等技艺的精巧。
例句:(1)我国古代有许多建筑物结构精妙,布局严谨,藻饰华美,可谓
巧夺天工。
(2)黄山奇景密布,怪石林立,可谓鬼斧神工。
1
能。在《中国建筑的特征》一文中,梁思成先生以其深厚的建筑学专业知识,介 绍了中国建筑的九大基本特征;同时又用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使读者眼中的建筑 学充满了美感。
时文快递
建筑为了什么
徐百柯
建筑史也许该记录这样一次有趣的饭局:上世纪 50 年代初,中国最负盛名 的两位建筑师杨廷宝(1901—1982)和梁思成,以及他们的学生辈,在北京东安 市场一家饭馆就餐。谈话间,杨廷宝突然从座位上站起来,又坐下,又站起来, 打量着面前的桌椅,然后从怀中掏出卷尺,量好尺寸,一一记录在小本上。
梁思成近似疯狂般坚持保护古建筑,并非患了“复古病”。这位留学美国、 游历欧洲、学贯中西,又对中国古建筑作了长期考察的建筑学家,一直站在同 代人不能理解的高度上,可惜的是时代患有严重的近视症,看不清梁思成指点 的方向。
3.作者在介绍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时,说到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把建 筑的“风格和手法”称为中国建筑的“文法”,它们有何共同点?
6
4.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
5.作为一篇自然科学小论文,科学、严谨的说明是为文的基本要求,作者的主 要任务是介绍科学知识、阐述自己的观点。梁思成的科普文章中有浓烈的抒情 成分,应如何看待这些抒情句?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脉络梳理
1、感知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

高中语文必修5第4单元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素材 精品

高中语文必修5第4单元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素材 精品

《中国建筑的特征》素材一.中国古建筑简介相对于西方古建筑的砖石结构体系来说,中国古建筑是独立的机构体系,其最大的特点有四:以木结构体系为主。

木结构体系的优点很多:如维护结构与支撑结构相分离,抗震性能较高;取材方便,施工速度快等等。

同时木结构也有很多缺点:易遭受火灾,白蚁侵蚀,雨水腐蚀,相比砖石建筑维持时间不长;成材的木料由于施工量的增加而紧缺;梁架体系较难实现复杂的建筑空间等。

不过,中国古代建筑中也有少量砖石建筑和金属建筑,如《史记索隐》中称:“石室金匮,皆为国家藏书之处。

”;如《水经注》中有多处记载,《渭水篇》:“磻溪旁有一石室,盖太公所居也”。

砖石结构多用于塔式建筑。

金属建筑以铜为主,著名的铜建筑实例有北京颐和园宝云阁、湖北武当山金殿和昆明太和宫金殿。

中国木结构体系历来采用构架制的结构原理:以四根立柱,上加横梁、竖枋而构成“间”,一般建筑由奇数间构成,如三、五、七、九间。

开间越多,等级越高,紫禁城太和殿为十一开间,是现存最高等级的木构古建筑。

立面上划分三个部分:台基、屋身、屋顶。

其中官式建筑屋顶体型硕大、出挑深远是建筑造型中最重要的部分。

屋顶的形式按照等级分为:单坡、平顶、硬山、悬山、庑殿、歇山、卷棚、攒尖、重檐、盔顶等多种制式,又以重檐庑殿为最高等级。

斗栱是中国木架建结构中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

特异的外部轮廓:多层台基,色彩鲜艳的曲线坡面屋顶,院落式的建筑群,展现广阔空。

两千多年前汉墓砖画上已经有院落建筑的表现,及至明清最宏大的建筑群——紫禁城,也采用的复杂的围合形式。

在建筑思想上,中国古建筑体现了明确的礼制思想,注重等级体现:形制、色彩、规模、结构、部件等都有严格规定,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建筑形态,但是也同时限制了建筑的发展。

同时,天人合一思想同样体现在中国古建筑的发展过程中,促进了建筑与自然的互相协调与融合。

注重建筑,城市选址;建造时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园林体现尤其明显,强调风水。

全优指导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二必修5课件:11_中国建筑的特征

全优指导高中语文人教版高二必修5课件:11_中国建筑的特征
本文选自《建筑学报》1954年第1期。梁思成教授自20世纪30 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写了许多有关中 国古代建筑的专著和论文,本文是其中的一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7-
11 中国建筑的特征
首页
背景助读 知识链接 基础梳理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1.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新 会人。曾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直至1972年。 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 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著有《清代建筑例则》《中国建筑史》等。
参考答案: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借语言文字中“文法”的术语来说 明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既寓于九 大特征中又在某些方面具有普遍意义,是一种“沿用的惯例”,是一种 为世代遵循的“法式”,守之则能体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创新则 能建造出各具其妙的独特建筑。这非常类似于语言中的“文法”,既 有它的“拘束性”,但也有它的“灵活性”,体现在具体的建筑上,既表 现出中国建筑的一贯风格,也具有独特的个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3-
11 中国建筑的特征
首页
课前预习案 课堂探究案 课外拓展案
类文悦读 美文品读 素材开发 每课一法 微写作
世界建筑工程对于钢铁及化学材料之结构愈有彻底的了解,近来 应用愈趋简洁。形式为部署逻辑,部署又为实际问题最美最善的答 案,已为建筑艺术的抽象理想。今后我们自不能同这理想背道而驰。 我们还要进一步重新检讨过去建筑结构上的逻辑;如同致力于新文 学的人还要明了文言的结构文法一样。表现中国精神的途径尚有 许多,“宫殿式”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训练: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必修五同步训练: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含答案)

11 中国建筑的特征(时间:45分钟满分:40分)一、基础知识(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帷.幕(wéi)屋脊.(jī)翘.起(qiào) 翘.首以盼(qiáo)B.埋.怨(mán) 接榫.(shǔn)厦.门(xià) 高楼大厦.(xià)C.点缀.(zhuì) 辍.学(chuò)角.色(jiǎo) 凤毛麟角.(jiǎo)D.穹.窿(qiónɡ)哺.育(bǔ)门槛.(kǎn) 直栏横槛.(jiàn)答案 D解析A项,“脊”读“jǐ”;B项,“榫”读“sǔn”,“高楼大厦”的“厦”读“shà”;C项,“角色”的“角”读“jué”。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1)这证明屋顶不但是几千年来广大人民所的,并且是我们民族所最骄傲的成就。

(2)考古学家所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中国的建筑体系已基本上形成了。

(3)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一致认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侵略政策和侵略行径严重了世界和平。

(4)针对这个反腐倡廉的报告,纪检书记说,鲁迅先生那副著名的对联,请允许我大胆地一下,叫“舒眉傲对贪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A.津津乐道挖掘妨碍篡改B.喜闻乐见发掘妨害窜改C.津津乐道挖掘妨害篡改D.喜闻乐见发掘妨碍窜改答案 D解析“喜闻乐见”包含两个方面,既有看到的,又有听到的。

“津津乐道”包含一个方面,只指“说”的方面。

“发掘”指挖掘地下的东西,对象具体。

“挖掘”指找出深藏的东西,对象可具体亦可抽象。

“妨碍”指使事情不能顺利进行,阻碍。

“妨害”是有害于。

“窜改”是改动。

“篡改”是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梁思成先生对中国古典建筑的熟悉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每一梁每一柱的作用他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1《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文简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11《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文简析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这种“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时也有极大的运用的 灵活性,能有多样性的表现。也如同做文章一样,在文法的 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许多体裁,有多样性的创作,如文章 之有诗、词、歌、赋、论著、散文、小说,等等。建筑的“文 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 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 5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四)斗拱:在一副梁架上,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在柱 头上加上一层层逐渐挑出的称做“拱”的弓形短木,两层拱 之间用称做“斗”的斗形方木块垫着。这种用拱和斗综合构 成的单位叫做“斗拱”。它是用以减少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 剪力,以减少梁的折断之可能的。更早,它还是用以加固两 条横木接榫的,先是用一个斗,上加一块略似拱形的“替 木”。斗拱也可以由柱头挑出去承托上面其他结构,最显著 的如屋檐,上层楼外的“平坐”(露台),屋子内部的楼井、 栏杆等。斗拱的装饰性很早就被发现,不但在木构上得到了 巨大的发展,并且在砖石建筑上也充分应用,它成为中国建 筑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4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文简析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中国的建筑体系是在世界各民族数千年文化史中一个独 特的建筑体系。它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世代经验的累积所创 造的。这个体系分布到很广大的地区:西起葱岭,东至日本、 朝鲜,南至越南、缅甸,北至黑龙江,包括蒙古人民共和国 的区域在内。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是 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 系。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在中国,则因很早就创造了先进的科学的梁架结构法, 把它发展到高度的艺术和技术水平,所以虽然也发展了砖石 建筑,但木框架同时也被采用为主要结构方法。7 这样的框架 实在为我们的新建筑的发展创造了无比有利的条件。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课件:第11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

人教版高二语文必修5课件:第11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
46
第二部分结构与说明顺序


整体 局部
中中
个别建筑构成


国国
结构 群体建筑构成
建建

筑的

木材结构 特征
斗拱
结 构 方
的基
举折和举架

特本
屋顶的装饰作用
征特


装饰 颜色的选择——朱红 外
特征 部件的装饰作用
观 装
材料的装饰作用
饰47
课文小结 作者条理清楚、精要严谨地概括了中国 建筑的显著特点,通过多种说明方法, 既作了理论层面上的解释,也有形象生 动的描述,给读者一个明晰的印象。
中国建筑的特征
(四)说明斗拱的作 用,先描述“拱”是“ 弓形短木”,斗是“斗 形方木块”,它们组合 起来称“斗拱”。它不 但可“用以减少立柱和 横梁交接处的剪力”, 还具有装饰作用。
30
五、举折、举架
31
32
摹状貌 下定义
中国建筑的特征
(五)说明“举折, 举架”的作用,即为 了形成屋顶的斜坡 或曲面。
33Leabharlann 六、屋顶的装饰作用34
35
中国建筑的特征
列图表作比较引用
(六)介绍屋顶,指
出它是“中国建筑中
最主要的特征之
一”,并在与其他建
筑体系的比较中,盛
称“翘起如翼”的屋
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
骄傲。
36
七、颜色的选择——朱红
37
38
举例子作比较 列图表
中国建筑的特征
(七)从着色方面介绍 中国建筑的特征,指出 “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 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 最大胆的”,不但在大 建筑物中使用朱红色, 而且还大量用彩绘来装 饰木架部件。

高二语文(人教)必修五同步课件:第11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共140张PPT)

高二语文(人教)必修五同步课件:第11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共140张PPT)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中国建筑的特征》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写的 一篇介绍中国建筑特征的文章。文中概括了中国建筑的九大 特征及它们的风格和手法,提出了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 性”问题。文章列举了大量事例并巧妙地运用比喻来说明事 物。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作为生物的社会》是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刘易斯·托 马斯写的一篇论文。主要描述了一些生物的社会组织与人类 的相似之处,说明人与群居性动物有很多的共同性。有对传 统生物学过分强调个体行为的批判,也有对人类盲目自大、 不能充分认识自身生存危机的警示。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朱庆馀呈献的这首诗获得了张籍明确的回答,在《酬朱 庆馀》中,他写道:“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由于朱的赠诗用比体 写成,所以张的答诗也是如此。在这首诗中,他将朱庆馀比 作一位采菱姑娘,相貌既美,歌喉又好,因此,必然受到人 们的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朱的赠诗写得好, 张的答诗回得妙,珠联璧合,成为文学史上传诵的佳话。
《宇宙的未来》是霍金1991年1月在剑桥大学所作的演 讲。文章主要探讨了宇宙未来的两种命运:一是继续膨胀下 去;一是收缩而至于坍缩成一个点。膨胀还是收缩,取决于 宇宙的平均密度。语言风趣幽默,结构严谨。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三、方法指导 阅读自然科学小论文,既可以得到科学知识的启迪,又 可以得到科学美感的陶冶。学习这类文章,首先是要理清作 者的思路,全面准确地归纳文章的观点,以加深对课文内容 的理解;其次是要重点理解文中的关键句,包括主旨句、过 渡照应句、含义丰富的句子等;再次是理解并掌握文中所用 的说明方法及作用,揣摩文章运用打比方手法,以小见大, 以及利用联想、想象等手法形象地介绍事物的写法;最后是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11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同步课件:第11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

(4)
喜欢帷听,乐意看。 幕

课堂深度拓展
重点一 主旨概括
这篇科学论文阐述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总结了 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提出了建筑的“文法”和“词 汇”理论,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的独 特魅力和重大价值,同时指出了一个各民族建筑之间的 “可译性”的问题。文章表达了应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 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中国建筑的热切愿望。
重点二 结构图解
重点三 句段品析
1.文章开头第一句话中的“独特”有什么作用? 【品析】 用“独特”开头,开宗明义,说明了中 国建筑体系的特征,高度概括了中国建筑体系的地位和 成就。
2.“这些地区的建筑和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或 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或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 家的关系。”如何理解这句话?
刑事拘留。
(2)富裕·富余 辨析 富裕:①(财务)富足充裕;②使富裕。富 余:足够而有剩余。
富裕
辨用 ①农民更________,农业更现代,农村更美 丽,这“三更”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中国缺三类人富:余有魅力的官员,有思想的商人, 懂 市 场 的 学 者 。 同 时 三 类 人 ________ : 贪 财 好 色 的 官 员,急功近利的商人,弄虚作假的学者。
②20世纪80年代,兴万生等翻译的《裴多菲诗体选裁》 (两卷本)和《裴多菲小说散文选》相继问世,裴多菲不 同________的作品比较系统地呈现在中国读者的面前。
2.词语积累
(1)
挖掘埋藏发在地下的东西。 掘

①经营建筑;②有计划、有目的地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二 背景寻踪
1931年9月,在以研究中日古代建筑为宗旨的中国 营造学社社长朱启钤先生的邀请下,梁思成离开东北大 学,回到北平,进入中国营造学社任职,踏上了研究中 国建筑发展史的漫漫长路。为了积累资料和寻求科学依 据,梁思成开始了艰苦的、同时也是颇具独创性的建筑 调查活动。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他跋山涉水,历尽 艰辛,陆续实地考察了河北、山西、浙江、山东、河 南、陕西以及西南地区的古建筑遗迹,进行了大量的拍

2016-2017学年高中必修五 语文 第4单元 第11课中国建

2016-2017学年高中必修五 语文 第4单元 第11课中国建

【使用说明】1.以学案为线路图自学课本,熟悉基础知识,并在课本上勾画标注要点。

在自学预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问题用红笔标识出来,填写在【我的疑问】栏。

仍不明确的通过课堂小组讨论或教师点拨予以解决。

相信自己的自学能力,通过自学挖掘自己的思维潜力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2.预习阶段完成预习案和探究案,课上完善探究案、完成训练案。

3.本学案必须在课前完成,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预习案】一、基础知识作者背景介绍梁思成,1901年4月生,广东省新会县人。

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清华大学教授,中国近代思想家、历史学家梁启超之子。

梁思成教授长期从事建筑教育事业,对建筑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参加了北京市城市规划工作,参加了国徽的设计和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建筑的设计工作,对建筑设计的民族形式进行了探索。

他的学术著述,《清代营造则例》《宋营造法式》《中国建筑史》引起了中外学者的重视。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并整理其中成语的意思。

帷.幕()屋脊.()接榫.()穹.窿()埋.怨()埋.葬()翘.起()翘.首以盼()点缀.()辍.学()厦.门()角.色()高楼大厦.()凤毛麟.角()门槛.()直栏横槛()哺.育()二、阅读引导感知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并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一层:(一)(二)第二层:(三)(三)(四)(五)第三层:(六)第三部分:三、阅读批注和质疑质疑1质疑2质疑3【探究案】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探究一作者概括中国建筑的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探究二作者着重说明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中的哪几项?探究三作者在介绍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时,说到建筑和语言文字一样,把建筑的“风格和和手法”称为中国建筑的“文法”,它们有何共同点?探究四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训练案】一、综合训练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缅.甸(miǎn)帷.幕(wéi)接榫.(sǔn)柁.墩(tuó)B.抱厦.(xià)额枋.(fānɡ)脊.吻(jǐ)轮廓.(kuò)C.水榭.(xiè)一轩.(xuān)穹.宇(qiónɡ)纯粹.(cuì)D.夹.道(jiā)点缀.(zhuì)露.台(lù)墁.地(màn)2.下列横线处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这些地区的建筑中国中心地区的建筑,是同属于一个体系,是大同小异,如弟兄之同属于一家的关系。

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必修5) 专题11 中国建筑的特征(练)(提升版)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必修5) 专题11 中国建筑的特征(练)(提升版) Word版含解析.doc

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接榫.(shǔn)点缀.(zhuì)辍.学(chuò)砖石墁.地(màn)B.穹.窿(qiónɡ)门槛.(kǎn)哺.育(bǔ)洗洗涮涮.(shuàn)C.埋.怨(mán)屋脊.(jí)帷.幕(wéi)凤毛麟角.(jiǎo)D.翘.起(qiào)翘.首(qiáo)抱厦.(xià)言简意赅.(ɡāi)【答案】B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遵循婉惜浮雕琉璃B.遗址粱架葱岭辉煌C.防碍负重轮廓纯粹D.提炼回廊隐藏厢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婉”应为“惋”;B项“粱”应为“梁”;C项“防”应为“妨”。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④它们看似陈旧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A.④①③⑥②⑤B.②⑤⑥①④③C.③⑤②⑥④①D.⑥④①③②⑤【答案】 C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课堂回顾文章探究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答案】由整体到局部:从整体上先介绍整体特征和结构方法,局部介绍装饰特征;由主(结构)到次(装饰)。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必修5) 专题11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提升)

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必修5) 专题11 中国建筑的特征(课件)(提升)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课堂探讨☆
探究一下
“运用这‘文法’的规则,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极不相同
的‘词汇’构成极不相同的体形,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解决
极不相同的问题,创造极不相同的类型。”文中的这个句子含
有极其深刻而丰富的内涵,请你对就近的古代建筑作一次调查,
就其怎样“表达极不相同的情感”问题,写一段简短的介绍文
字。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课堂探讨☆
你知道吗?
建筑所表达的“极不相同的情感”,也就是建筑物所表达的文 化内涵。中国古代建筑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大土壤中生长、发 展,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寓意。对此, 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考察。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课堂探讨☆
做的怎样?
例如屋顶的设计:“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翬斯飞”,是为了表达“君子攸跻”的美好祝福。 此外古人还将“仙人”、“福兽”等造象置於屋脊上,雕於栋梁上,以追求“趋吉避凶”,祈求“如意吉祥”。 满人以蝙蝠为吉祥之物, 又如中国建筑以色彩象征“贫贱尊卑“阴阳五行以黄、金二色代表大地,皇帝以此为屋顶;清朝规定宫殿、陵 庙可用黄色琉璃瓦;亲王府用绿色琉璃瓦;民居用素色。红色象征中坚、庄严、尊贵,皇宫的檐柱、围墙均是 红色。 又如北京天坛,在天坛之圜丘坛第三层太极石上轻声呼唤,能听到四方传来的回声。这本是声学原理应用于圜 丘建筑的精妙所在,却附会上了封建礼教与神学的注释。当一朝帝王在此祭天时,四方回应犹如“昊天上帝” 的“训谕”,象征天赋王权,而实质是强化帝王统治的正统权威。天坛回音壁的象征意义也是如此,在中央甬 道的“三音石”上能听到多重回音,所谓“人间私语天闻若雷”,表示出天帝与皇帝的“明察秋毫”。 诸如此类的情况还有很多,不同的屋顶、匾额、楹联,不同的布局、结构、装饰,等等,均有着不同的含义, 象征着不同的社会意义、等级制度。读懂古建筑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领悟比建筑自身丰富得多的民族特色。

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必修5) 专题11 中国建筑的特征(测)(提升版) Word版含解析.doc

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必修5) 专题11 中国建筑的特征(测)(提升版) Word版含解析.doc

(总分60分时间45分钟)1.佛山旅游资源丰富,新八景更不可错过。

外地游客李先生初到佛山,在祖庙附近的酒店住宿。

他计划用三天时间游赏完新八景,每天的主题分别是“赏花”、“游山”和“探古”。

请你仿照示例,结合图示,用简明连贯的语言给李先生设计“游山”和“探古”旅游的线路,并结合景点特征简要推介新八景。

(6分)“赏花”:从祖庙出发到到顺德花卉世界,花海奇观想必也会给你视觉冲击,后到三水荷花世界,云水荷香一定让你流连其中,最后到南国桃园欣赏桃园花景。

“游山”:①“探古”:②【答案】①从祖庙出发到达西樵山,西樵叠翠会让你身心舒爽,然后前往皂幕山,皂幕凌云也会让你惊叹不已。

②在祖庙感受祖庙圣域的庄严,之后到达南风古灶,古灶薪传的火焰会让你热情澎湃,最后前往清晖园,清晖毓秀会给你诗画仙境之感。

(6分,每个主题3分,线路与主题相符1分,景点推介2分)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中国建筑艺术李泽厚从新石器时代的半坡遗址等处来看,方形或长方形的土木建筑体制那时便已出现,它最终成为中国后世主要建筑形式。

在《诗经》等古代文献中,有“如晕斯飞”,“作庙翼翼”之类的描写,可见当时木建筑已颇具规模,并且具有审美功能。

对建筑的审美要求达到真正高峰,则要到春秋战国时期。

随着社会进入新阶段,一股追求华美的建筑热潮蔓延开来,大概到秦始皇并吞六国后大修阿房宫时达到最高点,从记载两千年前秦代宫殿的文献资料来看:中国建筑最大限度地利用了木结构的可能和特点,一开始就不是以单一的独立个别建筑物为目标,而是以空间规模巨大、平面铺开、相互连接和配合的群体建筑为特征。

中国主要建筑大都是宫殿建筑,即供世上活着的君主们居住的场所,大概从新石器时代的所谓“大房子”开始,中国祭拜神灵即在与现实生活紧相联系的世间居住的中心,而不是在脱离世俗生活的特别场所。

在这里,建筑的平面铺开的有机群体,实际已把空间意识转化为时间进程,使人在慢慢游历一个复杂多样楼台亭阁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安适和环境的和谐。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必修5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必修5第11课《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设计

11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二)能力训练目标1.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悠久的建筑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说明线索,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

2.学习本文科普文章的语言特色,并指导学生在说明文或议论文写作中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弄清文章的重点和难点。

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北京清华园中有一座雕像,被人称为这所著名大学中的第十二座雕像:儒雅的梁思成先生,戴一副眼镜,正微微地笑着,平静,坦然,好像刚刚走出家门,到他创建50周年的清华建筑系去上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梁先生的一篇科普文章《中国建筑的特征》【板书】中国建筑的特征梁思成二、背景知识1.作者介绍梁思成(1901—1972),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史学家、建筑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广东省新会县人。

他是一代学者梁启超的儿子,才女林徽因的丈夫。

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年至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1927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

1928年回国。

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

历任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土建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委员、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72年1月9日病逝于北京。

主要著作有《中国建筑史》、《清氏营造则例》等。

【幻灯片】2.解题【提问】“中国建筑的的特征”什么结构的短语?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明确】偏正结构的短语。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学案:第11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五学案:第11课 中国建筑的特征

你是幸运的,你拥有一位博古通今的大师级父亲作为老师和领路人,但你并不曾陶醉或湮灭在父亲那辉煌的光晕之中,而是开创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新中国成立后的每一项重要的设计几乎都倾注了你的心血,共和国的国徽上印满了你深深浅浅的指纹,你的辛劳和才华和着水泥,浇注进人民英雄纪念碑。

从来没有一个人为一座城市刻骨铭心地坚守,也从来没有一座城市因为一个人的坚守但终因势单力薄而面目全非,如今即使痛心疾首也无处亡羊补牢,失去的就永远失去了,这座城就是北京城,而这个人就是你——梁思成。

是一种忧患道德的阐释?走近托马斯,就会走进一个自然人文的世界!你是个天才,虽然上帝没有给你健全的身躯,让轮椅束缚了你的身体;你是痛苦的,但你的精神和思想却是自由的、无拘无束的。

你的思维穿越时空,直刺宇宙深处。

你,在轮椅上谱写了毕生的梦想;你,用大脑在地球与宇宙之间架起桥梁;你,以微笑战胜了病魔;你,更是继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巨匠;你,就是书写了生命奇迹的生活强者——史蒂芬·霍金。

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①帷.幕()②垂脊.()③接榫.()④额枋.() ⑤戗.兽() ⑥水榭.()⑦檩.() ⑧框.架()(2)多音字①殷⎩⎪⎨⎪⎧ 殷.切( )殷.红( ) ②厦⎩⎪⎨⎪⎧厦.门( )抱厦.( ) ③夹⎩⎪⎨⎪⎧ 夹.道( )夹.袄( )夹.肢窝( ) ④折⎩⎪⎨⎪⎧ 折.断( )折.腾( )折.本( )⑤轴⎩⎪⎨⎪⎧ 轴.线( )压轴.( ) ⑥翘⎩⎪⎨⎪⎧翘.起( )翘.首( )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澹 檐 赡 瞻(2)⎩⎪⎨⎪⎧ 檩 廪 凛 檀 (3)⎩⎪⎨⎪⎧ 缅 湎腼(4)⎩⎪⎨⎪⎧ 掘 倔 崛二、词语积累 明确词义(1)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榫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发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营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穹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帷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惯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凯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大同小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喜闻乐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接榫.(shǔn)点缀.(zhuì)辍.学(chuò)砖石墁.地(màn)B.穹.窿(qiónɡ)门槛.(kǎn)哺.育(bǔ)洗洗涮涮.(shuàn)C.埋.怨(mán)屋脊.(jí)帷.幕(wéi)凤毛麟角.(jiǎo)D.翘.起(qiào)翘.首(qiáo)抱厦.(xià)言简意赅.(ɡāi)【答案】B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下列各组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A.遵循婉惜浮雕琉璃B.遗址粱架葱岭辉煌C.防碍负重轮廓纯粹D.提炼回廊隐藏厢房【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项“婉”应为“惋”;B项“粱”应为“梁”;C项“防”应为“妨”。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能力层级为识记A。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④它们看似陈旧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A.④①③⑥②⑤B.②⑤⑥①④③C.③⑤②⑥④①D.⑥④①③②⑤【答案】 C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课堂回顾文章探究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是按什么顺序展开的?【答案】由整体到局部:从整体上先介绍整体特征和结构方法,局部介绍装饰特征;由主(结构)到次(装饰)。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天坛之美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

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了博大精邃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高”是天的一种特性。

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圜丘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

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体低矮,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圜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坛仿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

天坛的崇高感中,蕴涵着敬天的思想。

“圆”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哲学境界。

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圆代表着生命流转,蕴涵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造型。

圜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穹隆形的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

“清”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等。

“清”由“青”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青天”“蓝天”“苍天”。

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

“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

天坛建筑中,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深蓝的琉璃和浅蓝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浅的对比,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

反过来天的澄清、明朗,又与祈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的审美想象。

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

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气势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造型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红为重,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

天坛之美,耐人深思。

(取材于杨辛《天坛》)(1)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天坛的建筑风格是以气势高耸、铺天盖地取胜。

B.故宫太和殿是明清两代北京的最高建筑,是帝王的象征。

C.天坛的大量圆形建筑表现了中国古人生生不息的宇宙观。

D.天坛的琉璃瓦采用蓝色,与蓝天相互融合,虚实相生。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整个文本的重要信息的筛选和理解的能力。

A项对应第9段第2句的“天坛的建筑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根据文意,下列对天坛建筑“高”这一特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渐次升高,表示对上天的挑战。

B.节省占地面积,突出幽静之美。

C.高入云霄,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

D.突出崇高感,强化敬慕上苍的心情。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重要词语的理解,答案区间在第3.4两段。

A项中的“对上天的挑战”与第4段中“天坛的崇高感中,蕴涵着敬天的思想”相矛盾。

B项中的“节省占地面积”,属无中生有,在文本中找不到依据。

C项要“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而原文“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说的是一种感觉,与原意不符。

D项是对“高”的特性的正确理解。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作者从审美角度,指出天坛的意境是崇高、祥和、清朗,请你根据文章提示的故宫的建筑特点,也从审美角度,用三个双音节词概括一下故宫的建筑意境。

【答案】雄伟(雄壮、雄浑……),威严(庄严、森严……),厚重(凝重……)【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相关信息的分析与整合的能力,需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联想能力。

检索区间在第9段。

故宫的“庞大”和“以气势取胜”,可概括为雄伟(雄壮、雄浑……)。

“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可概括为威严(庄严、森严……),需要注意的是,对“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要整体把握,不能把“封闭”这一修饰性短语作为建筑意境。

而方形的空间造型和“以红(砖红、土红而不是火红、鲜红)为重”的颜色应整合成厚重(凝重……)。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认为这些树木的作用与本文所概括的“高、圆、清”三点中的哪一点关系最大?为什么?【答案】与“清”关系最大。

大面积的树木突出了天坛青色的整体色调,同时增加了空灵之美。

(意思对即可。

回答与“高”、“圆”关系最大者,若解说合理也可)【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信息的分析、筛选与概括的能力。

题干里加入十万株树的信息,要求联系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中国的建筑是独具特色的,不仅因为其历史悠久,还由于其人文和历史环境的独特,形成了与西方完全不同的体系与类型。

近些年来西方世界提倡生态、低碳、人性的理念,而中国建筑出现伊始就尊重自然,讲究“天人合一”。

中国人造房子一开始就是用木结构,早在六千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的先民们创建的木屋,用卯榫结构造成的屋架、梁、柱,就能抵御地震的灾害,从而庇护了成千上万的中国先民,而丽江和汶川的大地震,也印证了中国木结构房屋的减震效果。

可是,我们现在都丢弃了,在中国大学里现今学建筑的学生也很少有人去学习和研究木结构的技术了。

如果说中国的皇家宫殿以及寺庙形式都有些相像,那么,各地的民居则特别丰富多彩。

还有一个重要的特色,就是:中国的传统民居,无论是北方的四合院,还是江南的厅堂以至上海的石库门,它们的平面布局,都是有堂屋、两厢、前厅、后房。

堂屋是不放床的,是礼仪和会聚的场所,这是阖家团聚的需要。

住房中都有天井,讲究上有天,下有地,房屋用墙围合起来求得安全,但不能没有天地。

西方人所追求的是物化了的概念——“住宅是居住的机器”,只注重个人的物质需求。

中国人崇尚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四合院相连而成胡同,宅院组合有街巷,上海的石库门排列在一起就是里弄。

它们虽然没有间距、密度、绿地率等等的指标,在过去人口不是那么膨胀的情况下,却能让入住者安居乐业,邻里融洽。

四合院的温馨、街巷风情以及里弄亲情,住过这些老居民区的人们会有那些美好的回忆。

而现在套用西方模式建造的新公房、居住小区、别墅群,似乎很先进、很科学,邻里关系却要冷漠和功利得多。

这些年来,不知道是不是被外来的文化搞得弄不清方向了,中国建筑的博大精深以及传统的技术和艺术中的精彩似乎逐步被人们遗忘。

所以,我们要呼唤中国建筑的回归,回归中国建筑中蕴藏着的许多优秀的传统——在这些年造了这么多房屋之后,本也该好好地反思一下。

广州市近年新建的建筑,有新电视塔,广州人昵称为“小蛮腰”,有大剧院被称为“大磐石”,还有十高层大楼叫“水桶哥”,这些建筑的造型都很有特色,却缺少了广州的地方特点,同时也没有中国味。

这些高楼铜塔放到哪个国家、哪个城市都可以。

从前广州的建筑是以岭南特色而著称的,广东的骑楼、岭南派的花园庭院……广东的老建筑有开敞的平面,通透的空间,轻巧的造型以及高天窗,趟栊门,广式廊檐、门楣,迥然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建筑。

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广州也出现了白天鹅宾馆的“故乡水”中庭,兰圃的深廊和白云山庄,从化温泉的内外庭园的结合,这些都是当时广州人引为骄傲而引领了中国的建筑新潮流的,而现在没有人提起了。

据说广州还要建十几幢摩天大楼,更多的城市还在攀比着建筑的多、高、大、洋,比着新奇、怪异,殊不知要烧多少钱,要产生多少碳!而从深层次上说,这就是根本不管城市文化了。

(选自阮仪三《呼唤中国建筑内涵的回归》,有删改)(1)下列关于“中国建筑”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人文和历史环境,形成了与西方完全不同的体系与类型。

B.中国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无论北方还是江南,都有堂屋、两厢、前厅、后房和天井等,讲究有天有地。

C.中国建筑很早就尊重自然,讲究“天人合一”,这与西方一直倡导的生态、低碳、人性的理念是一致的。

D.中国建筑的博大精深、传统技术和艺术精彩不该被遗忘,中国建筑中的优良传统应该得到回归。

【答案】 C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木结构房屋能抵御地震灾害,与中国人造房子用卯榫结构造成的屋架、梁、柱具有的减震功能密切相关。

B.从中国的传统民居来看,中国人讲究个人的安居和与他人的和谐相处,不同于西方人只注重个人的物质需求。

C.本文呼唤中国建筑的回归,主要因为现代中国建筑既缺少中国建筑的优秀传统,又有被西方文化迷失了方向的可能。

D.如今中国各地建造的新公房、居民小区、别墅群等虽然很先进、很科学,但是失去了传统的融洽的邻里关系。

【答案】 D【解析】试题分析:“虽然很先进、很科学”语气肯定,与原文中的“似乎很先进、很科学”不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