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电池基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质半导体
P型半导体


形成:本征半导体中掺入三价杂质原子 ,如硼(B)等。 载流子:空穴是多数载流子,自由电子是少数载流子。
简化图 (a)结构示意图 图1-5 P型半导体的结构
杂质半导体

几个基本概念: 本征半导体、杂质半导体 自由电子、空穴 多数载流子、少数载流子 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

无论是N型还是P型半导体都是电中性,对 外不显电性。
P-N结
PN结的形成
耗尽层 空间电荷区
P
N
在交界面,由于扩散运动, 经过复合,出现空间电荷区。
P-N结
稳定后,n区相对p区有电 势差U0 (n比p高)。p-n 结 也称势垒区。
它阻止 P 区带正电的空穴 进一步向N区扩散; 也阻止 N 区带负电的电子 进一步向P区扩散。
P-N结
电势曲线
U0
电子能级
由于N区的电子向P区扩散,P区的空穴向N区扩散, 在 p 型半导体和 n 型半导体的交界面附近产生了一个由 np的电场,称为内建场。
P-N结
内建场阻止电子和空穴进一步扩散,记作 E阻。
内建场大到一定程度,不再有净电荷的流动,达 到了新的平衡。
P-N结
PN结的形成
P
N
在交界面,由于两种载流子 的浓度差,出现扩散运动。
太阳电池分类


晶体硅太阳电池 (包括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电池) 非晶硅太阳电池 薄膜太阳电池 化合物太阳电池 有机半导体太阳电池
第二节
§2. 半导体材料与理论
半导体定义
固体按导电性能的高低可以分为:
导体
半导体 绝缘体
它们的导电性能不同, 是因为它们的能带结构不同。
半导体种类
按照成分可分为: 有机半导体 无机半导体(元素半导体、化合物半导体) 按照晶体结构可分为: 非晶体半导体 晶体半导体(单晶、多晶) 按照特性、功能可分为: 微电子材料、光电子材料、传感材料…….
简单立方晶格
面心立方晶格 Au、Ag、Cu、Al…
体心立方晶格 Li、Na、K、Fe…
六角密排晶格 Be,Mg,Zn,Cd…
多晶结构
晶界
单晶结构
硅原子结构
硅,一种四价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地壳中
约含27.6%,主要以二氧化硅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 元素符号Si,来自百度文库对原子量为28.08653,在元素周期表中的 lVA族(第四主族),第三周期。
2050年世界太阳能发电利用将占世界能源总能 耗30%~50%份额。
2100年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化石能源 基本枯竭,人类主要利用太阳能、氢能、风能、 生物质能等洁净可再生能源。人类将充分利用太 阳能发电。
中国太阳能发电发展史
1958年我国开始研制太阳能电池。 1959年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制成功第一片具有 实用价值的太阳能电池。 1971年3月在我国发射的第二颗人造卫星——科学实验 卫星实践一号上首次应用由天津电源研究所研制的太阳 能电池。 1979 年我国开始利用半导体工业废次硅材料生产单晶 硅太阳能电池。
eU 0
电子电势能曲线
P-N结
PN结的形成
PN结
当扩散电流等于漂移电流时, 达到动态平衡,形成PN结。
P-N结
文字总结:PN结的形成
在 P 型半导体和 N 型半导体结合后,由于 N 型区内电 子很多而空穴很少,而P型区内空穴很多电子很少,在它 们的交界处就出现了电子和空穴的浓度差别。这样,电 子和空穴都要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于 是,有一些电子要从N型区向P型区扩散,也有一些空穴 要从 P 型区向 N 型区扩散。它们扩散的结果就使 P 区一边 失去空穴,留下了带负电的杂质离子 ,N 区一边失去电子, 留下了带正电的杂质离子。半导体中的离子不能任意移 动,因此不参与导电。这些不能移动的带电粒子在P和N 区交界面附近,形成了一个很薄的空间电荷区,就是所 谓的PN结。
PN结
PN结的形成过程 P 区 内电场 载 流 子 浓 度 差 多 子 扩 散 复 合 产 生 空 间 电 荷 区 内电场 阻碍多子扩散 帮助少子漂移 扩 散 漂 移 动 态 平 衡 N 区
P N 结 稳 定
P-N结的单向导电性
由于p-n结处阻挡层的存在,把电压加到p-n结两端 时,阻挡层处的电势差将发生变化。 E

本征半导体缺点 1、电子浓度=空穴浓度; 2、载流子少,导电性差,温度稳定性差! 不适宜制造半导体器件,通常要掺 入一些杂质来提高导电能力。
杂质半导体
杂质半导体(Impurity Semiconductor):在纯净的半导体 中适当掺入杂质
可提高半导体的导电能力
能改变半导体的导电机制 按导电机制,杂质半导体可分为n型(电子导电)和p型(空 穴导电)两种。
贝尔 (Bell) 实验室研究人员 D.M.Chapin,C.S.Fuller 和 G.L.Pearson报道 4.5%效率的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发现, 几个月后效率达到6%。
太阳电池发展史
2000年世界太阳能电池年产量超过399MW;X. Wu, R. G. Dhere, D. S. Aibin等报道碲化镉(CdTe)太阳能 电池效率达到16.4%;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售价约为 3USD/W。
P-N结
文字总结:PN结的形成
扩散越强,空间电荷区越宽。在空间电荷区,
由于缺少多子,所以也称耗尽层。在出现了空间
电荷区以后,由于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在
空间电荷区就形成了一个内电场,其方向是从带 正电的 N 区指向带负电的 P 区。显然,这个电场 的方向与载流子扩散运动的方向相反它是阻止扩 散的。
1904年Hallwachs发现铜与氧化亚铜(Cu/Cu2O)结合 在一起具有光敏特性;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Albert Einstein)发表关于光电效应的论文。
1918年波兰科学家 Czochralski 发展生长单晶硅的提拉 法工艺。
1921 年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由于 1904 年提出的解释 光电效应的理论获得诺贝尔(Nobel)物理奖。
Introduction to Solar Photovoltaic Technology
培训教师:冯少纯
第一节
§1. 太阳电池发展史
太阳能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直径约 1390000km,体积和质量是地球的130万倍和33 万倍。表面温度约为5800K,主要由氢和氦组 成。其中氢占80%,氦占19%。 太阳内部处于高温高压状态,不停进行着热 核反应,由氢聚变成氦,并将质量转化为能 量。 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好的地区,而 四川盆地云雨天气多,太阳能资源相对较差。
2002年世界太阳能电池年产量超过540MW;多晶硅太
阳能电池售价约为2.2USD/W。
预计未来世界太阳 能发电产业的发展
2020年太阳能发电成本与化石能源成本相接近, 德国可再生能源占20%。 2030 年太阳能发电达到 10%~20% ;德国将关 闭所有的核电站。
预计未来世界太阳 能发电产业的发展
太阳电池发展史
太阳电池后来的发展主要是薄膜电池的研发,
如非晶硅太阳电池、CIS太阳电池、CdTe太阳电
池和纳米燃料敏化太阳电池等,此外主要的是生
产技术的进步,如丝网印刷、多晶硅太阳电池生
产工艺的成功开发,特别是氮化硅薄膜的减反射
和钝化技术的建立以及生产工艺的高度自动化等。
太阳电池发展史
回顾历史有利于了解光伏技术的发展历程, 按时间的发展顺序,将于太阳电池发展有关的历 史事件汇总如下:
(1) 正向偏压
多子的浓度决定于掺杂原子的浓度 少子的浓度决定于温度
P-N结
1、P-N结的形成
在半导体内,由于掺杂的不同,使部分区域是 n 型, 另一部分区域是p型,它们交界处的结构称为p-n结(P-N junction)。
在一块 n 型半导体基片的一侧掺入较高浓度的受主杂质, 由于杂质的补偿作用, 该区就成为p型半导体。
+14 Si
2 8 4
+4
硅原子结构
简化模型
本征半导体


每个原子的价电子分 别与相邻的四个原子 的价电子组成共价键, 在空间形成排列有序 的单晶体结构 纯净的单晶半导体称 为本征半导体。
本征半导体
本征半导体中
价电子(热激发)
自由电子-空穴对
复合 平衡
本征半导体
带负电的自由电子 (1) 在半导体中有两种载流子 带正电的空穴
中国太阳能发电发展史
我国大陆包括正在建设的太阳电池或太阳能电池组件 产量可达10MW以上的厂家有很多,如:无锡尚德,保 定天威英利,宁波太阳能,南京中电光伏,上海太阳能 科技,云南天达和常州天合等。我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 光伏工业基地之一,初步形成一个以光伏工业为源头的 高科技光伏产业链。 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我国太阳能光伏 发电将得到快速发展。预计在3~5年内我国在太阳能光 伏电池研发、生产、应用产品开发将形成一个世界级的 产业基地,并将在国际太阳能光伏工业产业中占据重要 的地位。
简化图
杂质半导体
(2) P型半导体
四价的本征半导体 Si、Ge等,掺入少量三价的杂质元 素(如B、Ga、In等)形成空穴型半导体,也称p型半导体。
Si Si Si Si Si Si + Si
B
图中在硅晶体中掺入少 量的硼,晶体点阵中的某些 半导体原子被杂质取代,硼 原子的最外层有三个价电子, 与相临的半导体原子形成共 价键时产生一个空穴。这个 空穴可能吸引束缚电子来填 补,使得硼原子成为不能移 动的带负电的离子。
杂质半导体
n型半导体 Si Si Si Si
Si Si
Si
P
图中掺入的五价 P 原子在晶体中替代Si的 位置,构成与Si相同的 四电子结构,多出的 一个电子在杂质离子 的电场范围内运动。
杂质半导体
硅原子
Si Si
多余电子
磷原子
P
Si
N型半导体

杂质半导体

形成:本征半导体中掺入五价杂质原子 ,如磷(P)。 载流子:自由电子是多数载流子,空穴是少数载流子。

半导体种类
元素半导体共有12种,包括 硅、锗、硼、碳、灰锡、磷、灰砷、灰锑、 硫、硒、碲、碘。
其中只有硅、锗和硒在实际生产中得到 应用。
晶体概念
晶体: 有规则对称的几何外形; 物理性质(力、热、电、光…)各向异性; 有确定的熔点; 微观上,分子、原子或离子呈有规则的周期性 排列,形成空间点阵(晶格)。
1839 年法国实验物理学家 E.Becquerel 发现液体的光 生伏特效应,简称为光伏效应。 1877年W.G.Adams和R.E.Day研究了硒(Se)的光伏 效应,并制作第一片硒太阳能电池。 1883年美国发明家Charles Fritts描述了第一块硒太阳 能电池的原理。
太阳电池发展史
这就是半导体和金属导电原理的 本质区别 (2) 本征半导体的特点 a. 电阻率大 b. 导电性能随温度变化大 本征半导体不能在半导体器件中直接使用
+ + + + + + + +
-
在外电场作用下,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 + + + + + + +
在外电场作用下,空穴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
本征半导体
太阳能
当太阳光照射到地球时,一部分光线 被反射或散射,一部分光线被吸收, 只有约70%的光线能到达地球表面。 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光一部分被表面 物体所吸收,另外一部分又被反射回 大气层。

太阳电池发展史
太阳能光伏发电最核心的器件——太阳电池。
从1839年法国科学家E. Becquerel发现液体的 光生伏特效应(简称光伏现象)算起,太阳能电 池已经经过了160多年的漫长的发展历史。从总的 发展来看,基础研究和技术进步都起到了积极推 进的作用。对太阳电池的实际应用起到决定性作 用的是美国贝尔实验室关于单晶硅太阳电池的研 制成功,在太阳电池发展史上起到里程碑的作用。 至今为止,太阳能电池的基本结构和机理没有发 生改变。
P-N结
文字总结:PN结的形成
另一方面,这个电场将使N区的少数载流子空穴向 P区漂移,使P区的少数载流子电子向N区漂移,漂移运 动的方向正好与扩散运动的方向相反。从 N 区漂移到 P 区的空穴补充了原来交界面上 P 区所失去的空穴,从 P 区漂移到 N区的电子补充了原来交界面上 N区所失去的 电子,这就使空间电荷减少,因此,漂移运动的结果是 使空间电荷区变窄。当漂移运动达到和扩散运动相等时, PN 结便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内电场促使少子漂移,阻 止多子扩散。最后,多子的扩散和少子的漂移达到动态 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