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方言,我们的特点
汉语方言的语音特点与传播机制研究
汉语方言的语音特点与传播机制研究针对汉语方言的语音特点与传播机制,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探究和研究。
汉语方言讲的是中国广大地区使用的语言,不同的地区所使用的方言有着不同的语音特点以及传播机制。
下面将从语音特点和传播机制两个角度进行阐述。
一、汉语方言的语音特点1.音节汉语方言中的音节一般都由单音节构成,没有太多的复合音节,而且同音节的音调不同会对意义产生较大的影响。
例如普通话中,“ma”音的不同音调分别表示“妈”、“麻”、“马”等不同的意思。
2.声母、韵母和声调汉语方言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独特的语音特点。
例如福建话中的“si”音和普通话中的“si”音虽然拼音相同,但发音却有着明显的差异。
福建话的“si”音由于有浊辅音的存在使得声音比普通话的“si”音要重,同时福建话中的韵母发音也有着不同。
3.儿化音在汉语方言中,儿化音已经成为了普遍的现象。
例如北京话中的“儿化音”在普通话中也属于是一种方言特色。
4.语调不同的地区使用的方言语调也存在着不同。
例如四川话中的语调很犹如歌唱,而广东话则比较平缓。
二、汉语方言传播机制汉语方言的传播机制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探讨。
1.相邻省份的地理因素在中国,由于地域限制,不同的地理位置的省份所使用的方言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并且相邻省份之间方言的差异明显较小。
因此,相邻省份的地理因素是汉语方言传播机制中不可忽略的因素之一。
2.历史、文化因素汉语方言的传播还与历史和文化因素有关。
中国的历史,特别是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分治,使得南方和北方的文化以及语言产生了较大的区别。
在历史的演变中,也经历了诸多代表不同方言的文化,例如著名的文言文、白话文、官话以及各种方言音乐等。
这些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也为方言的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
总结:汉语方言的语音特点和传播机制一直是学者们一直关注的重中之重,在这个方面,研究的深度还有待拓展。
无论是从语音特点还是传播机制的角度来看,都充满了未知的奥秘。
东北方言的语音特点分析
东北方言的语音特点分析东北方言是中国汉语方言中的一个主要方言之一,它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以及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
这里我们将主要探讨东北方言的语音特点。
语音元音1.韵尾元音的发音:东北方言在韵尾元音的发音上较为独特。
尤其是在严格模仿普通话的情况下,韵尾元音会被发出来,而非省略。
例如,“说”字,普通话读音为/shuō/,而在东北方言中,韵尾元音/u/也会被发音,读作/shuǒu/。
同样,普通话的“朝气”读作/cháoqì/,而在东北方言中,会发成/cháochī/。
2.轻声元音的发音:在东北方言中,轻声元音的发音包括声调的变化和元音的低或轻声。
同样的音节,在普通话中可能带有不同的声调,而在东北方言中,元音的低或轻声的变化可能会对轻声造成影响。
例如,“鞋”字,在普通话中轻声读作/xié/,而在东北方言中,可能会读作/xhěi/。
3.元音的喉化:在东北方言中,声母h在元音前也会产生喉音。
例如,“好”字,在普通话中读音为/hǎo/,而在东北方言中,发音为/h a̤o/。
语音辅音1.舌尖音和舌面音:在东北方言中,舌尖音和舌面音的发音相对于普通话中较为重要。
例如,“汉语”字,在普通话中的读音为/hàn yǔ/,而在东北方言中,读音为/hà nŏ/,舌尖音和舌面音都更为清晰。
2.送气音和浊音的交替:在东北方言中,送气音和浊音的交替非常常见。
例如,“桌子”字,在普通话中的读音为/zhuō zi/,而在东北方言中,读音为/zhuókì/,发音中可以听到送气音和浊音的明显交替。
3.辅音音节的发音:在东北方言中,辅音音节的发音也有比较明显的特点。
例如,“背”字,在普通话中的读音为/bèi/,而在东北方言中,读音为/pei/,清晰地表现出了辅音音节的发音。
语音韵律1.语音重音的变化:在东北方言中,重音的位置也会发生变化,与普通话不同。
山东方言大全笑死人
山东方言大全笑死人
山东方言是中国方言中的一支,它具有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表达方式,常常令人忍俊不禁,甚至笑死人。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山东方言的一些典型特点和幽默表达吧!
首先,山东方言的语音特点十分鲜明。
比如,“齐齐哈尔”在山东方言中会被发音为“七七哈儿”,“哈尔滨”会被发音为“哈儿滨”。
这种发音方式常常让人忍俊不禁,觉得十分有趣。
其次,山东方言的词汇也十分有趣。
比如,“吃饭”在山东方言中会被说成“吃叨”,“喝水”会被说成“喝儿”。
这些词汇的表达方式常常让人忍俊不禁,觉得非常可爱。
此外,山东方言的语法结构也颇具特色。
比如,“我要去看电影”在山东方言中会被说成“俺要去瞅片儿”。
这种语法结构的表达方式常常让人忍俊不禁,觉得非常有趣。
最后,山东方言的习惯用语更是让人忍俊不禁。
比如,“你真是个大活人”在山东方言中会被说成“你真是个活宝”,“你真是个懒虫”会被说成“你真是个懒得慌”。
这些习惯用语的表达方式常常让人忍俊不禁,觉得非常幽默。
总的来说,山东方言的独特魅力和丰富表达方式常常令人忍俊不禁,甚至笑死人。
它的语音特点、词汇、语法结构和习惯用语都充满了幽默和可爱的元素,让人不禁感叹方言的魅力无处不在。
希望大家能够多多了解和学习山东方言,感受其中的乐趣和魅力!。
传承方言讲座心得体会总结
一、讲座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方言的使用和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提高人们对方言保护的意识,弘扬我国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我国相关部门和组织举办了一系列关于方言传承的讲座。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由我国某知名学者主讲的“传承方言”讲座,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对此次讲座的心得体会总结。
二、讲座内容1. 方言的定义与特点讲座首先对方言进行了定义,指出方言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于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的具有独特语音、词汇、语法特点的语言形式。
方言具有以下特点:地域性、多样性、稳定性、传承性。
2. 方言传承的重要性讲座强调,方言传承对于我国文化多样性的保护、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方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另一方面,方言传承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
3. 方言传承面临的挑战讲座分析了方言传承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化进程加快,方言使用环境逐渐恶化;普通话推广力度加大,方言地位受到冲击;方言教育资源匮乏,传承渠道不畅;年轻一代对方言认同感降低。
4. 传承方言的措施针对方言传承面临的挑战,讲座提出了以下措施:(1)加强方言保护意识,提高全民对方言价值的认识;(2)加大对方言保护的投入,设立方言保护专项资金;(3)建立健全方言传承机制,开展方言教育;(4)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记录、整理和传播方言;(5)鼓励方言创作,丰富方言文化内涵。
三、心得体会1. 提高对方言保护的认识通过此次讲座,我深刻认识到方言传承的重要性。
方言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我们应当关注方言保护,努力传承和弘扬这一独特的文化。
2. 关注方言传承现状讲座让我了解到,当前我国方言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
作为一名普通公民,我深感责任重大。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关注方言传承现状,积极参与到方言保护工作中。
3. 倡导方言传承在讲座中,我了解到许多关于方言传承的措施。
方言调查报告范文(一)
方言调查报告范文(一)引言概述:方言是中国特有的语言形式之一,其地区性和个体性使得方言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本文旨在调查和分析某地区的方言使用情况以及对方言的态度,以期加深对方言的了解和推广,同时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方言文化。
正文内容:一、方言的地理分布1. 方言的定义:方言是在普通话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语言形式,具有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的差异。
2. 方言的地理分布:调查显示,该地区主要使用本地方言,但也有少部分使用普通话的情况。
二、方言的使用频率1. 家庭使用:大部分调查对象在家庭中使用本地方言,与家人交流更加亲切自然。
2. 社交使用:方言在社交场合中被广泛使用,与本地居民交流更加融洽。
三、方言的特点和影响1. 语音特点:对比普通话,本地方言更加音调上扬,清晰度稍低,有独特的韵律感。
2. 词汇特点:本地方言的词汇丰富多样,其中包含一些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的特殊词汇。
3. 语法特点:本地方言在语法结构上与普通话有所差异,更加灵活多变。
四、对方言的态度和认知1. 重视程度:绝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方言是本地文化的一部分,应予以重视和传承。
2. 语言沟通:大多数人认为使用方言可以更好地沟通和表达情感,对于社区归属感的建立具有重要作用。
五、方言保护与传承1. 方言教育:调查显示,方言教育在学校和社区中得到了一定的开展,但需要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2. 方言传承:调查对象普遍认同方言传承的重要性,希望能够加强相关的文化活动和传统节日。
总结:方言是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调查表明该地区的方言在社交和家庭中普遍使用,并且受到了调查对象的重视和认可。
为了保护和传承方言,我们需要加强方言教育和推广活动,并在社区中组织更多的文化交流活动,以促进方言的传承和发展。
方言的优势和特点
请你回家和孩子讲方言
各位家长:
您好!
方言是什么?方言就是各地百姓的当地话,即“土话”。
有句古诗“乡音无改鬓毛衰”,作为乡音的方言对一个人有着特殊的情感意义。
无论现代文明如何洗礼,乡音的基本信息永远丢不了,有其存在的必要,与普通话相比较,有着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方言的优势:
1.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它传承几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
2普及普通话固然重要,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废弃方言,抛弃民族的艺术。
3.中国是有着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地广物博,幅员辽阔。
而尊重各民族则是保证祖国繁荣的必要条件,尊重人民,首先要尊重他们的文化。
4、方言在本地域具有便于交流和沟通、不受文化水平限制的特点。
5、方言对于事物的表述功能比普通话更强、更细和更加具体。
6、通过在方言中加入词缀和虚词,能最贴切地表达出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
7.某种程度上来说,方言更能代表地区文化特色,方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方言所体现的地方特色是普通话无法比拟的。
8.通过方言转化为普通话,有利于孩子智力的发展。
方言是个人的一种财富,比如出远门遇见了有着乡音的朋友,倍感亲切,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使之成为知心的朋友。
各位家长,请您回家和孩子多讲方言吧!。
中国方言的分类与特点
中国方言的分类与特点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在各个地区都存在着丰富多样的方言。
方言是指在某个语言文字体系下,由于地域、群体、历史等因素而形成的各个地区特有的语言变体。
方言的分类和特点对于理解中国的语言文化和地域特色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中国方言的分类和特点,以增进大家对中国语言多样性的了解。
一、方言的分类中国方言的分类可以按照地域、语音、语法和词汇等方面进行。
在地域分类上,中国方言主要划分为七大方言区:华北方言区、东北方言区、华东方言区、中南方言区、西南方言区、西北方言区、台港澳方言区。
每个方言区内部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若干个方言组。
比如华北方言区可以划分为京、津、冀、晋等多个方言组。
在语音分类上,中国方言可以分为激烈声母、轻声母、普通声母等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方言在发音上有一定的差异。
在语法分类上,方言可以根据句式结构、词序等进行分类,比如宾主语序、主宾语序等。
在词汇分类上,不同方言区的俚语、习语、谚语等也有所不同。
二、方言的特点中国方言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多样性:中国方言的数量非常庞大,涵盖了各个地区的语言表达特色。
由于中国地域广大,历史悠久,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
方言的多样性反映了中国的地域文化差异。
2. 音调系统:中国方言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音调的存在。
方言区内的语言在音调的使用上有所差异,这也是中国方言间相互区别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某些方言中,音调的变化可以改变一个词的意义。
3. 声调刚度:与许多其他汉语方言相比,中国方言的声调刚度相对较大。
这意味着在方言中,不仅语音的音调变化多样,而且语气的调节幅度较大。
方言的声调系统使其具有独特的韵律特点。
4. 词汇差异:中国方言在词汇方面也有明显的差异。
不同方言区的人们可能使用不同的词汇表达同样的意思。
这些词汇差异体现了方言区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差异,同时也增加了人们跨方言交流的困难度。
5. 俚语与习语:中国方言区内的俚语和习语也有所不同。
这些方言俚语和习语是当地文化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方言区的习俗和社会风貌。
语言的地域特色:了解各地方言的特点与魅力
北方方言的特点及魅力
01
02
特点
魅力
• 发音清晰,声调较少。
• 体现了北方人的豪爽、直率性格。
• 词汇简练,表达直接。
• 北方的方言作品,如相声、评书等,具有独特的艺术
• 语法结构较为简单。
魅力。
南方方言的特点及魅力
特点
魅力
• 发音软糯,声调丰富。
• 体现了南方人的细腻、温婉性格。
• 词汇丰富,表达细腻。
• 南方的方言作品,如越剧、黄梅戏等,具有独特的艺
• 语法结构较为复杂。
术魅力。
其他地区方言的特点及魅力
魅力
• 体现了各地区民族的风俗、习惯等特点。
• 各地区的方言作品,如黔剧、川剧等,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特点
• 发音重浊,声调较多。
• 词汇独特,表达生动。
• 语法结构较为独特。
03
方言中的词汇、语法与发音
• 客家方言区:以广东、广西、福建等地为代表,发音清晰,声调较少。
• 闽方言区:以福建、台湾、广东等地为代表,发音软糯,声调丰富。
• 黔方言区:以贵州、四川、云南等地为代表,发音重浊,声调较多。
• 川方言区:以四川、重庆、陕西等地为代表,发音清晰,声调较少。
• 方言特点
• 语音:各地方言的发音特点不同,如南方方言的鼻音、边音等。
方言中的特色词汇及文化内涵
01
特色词汇
• 各地方言中有许多特色词汇,如北方方
言的“爷们儿”,南方方言的“伢子”。
• 这些词汇反映了各地区的历史、风俗、
习惯等特点。
02
文化内涵
• 方言中的特色词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内涵,如礼仪、信仰、风俗等。
东北方言的语言特点和学习技巧
东北方言的语言特点和学习技巧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XX方言大全栏目收集到的东北方言的语言特点和学习技巧,希望能够帮助你去了解更多的地区文化特色,认识方言蕴含的文化艺术。
声母1.平翘舌不分这里所指的是z—zhc—chs—sh三组有对应关系的舌尖前音,又称平舌音。
Zh/ch/sh都是舌尖后音,又称翘舌音。
在东北方言中,平舌音和翘舌音都有,只是在使用上与普通话体系不相一致。
普通话中的翘舌音比较多,而东北方言中则是平舌音比较多。
东北方言把普通话的绝大部分翘舌音都发成平舌音,又把普通话的平舌音都发成翘舌音。
概括地看,就是表现为二者混用。
在普通话中,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是很严格的。
东北方言将其混用,能造成很多歧义,容易引起语音混乱,出现交际障碍,如:市长——司长、诗人——私人、主力——阻力、终止——宗旨等。
2.改换r声母XX-精品范文在东北方言中,有些地方的语音系统中几乎没有翘舌音声母r,普通话中的r声母音节分别被n/l和y声母取代了。
n取代r只涉及一个字“扔”,l取代r的音节也不多,大都部分是r声母音节被y 音节取代的。
东北方言区部分地方这种改换普通话r声母的现象是有一定规律可寻的,一般来说改换成n、l或y这几个声母与韵母有关:普通话r与u、ui等韵母构成的音节,东北方言将r换成l,例如,儒生东北方言读儒生、花蕊东北方言读花蕊;r与其它韵母构成的音节,r都被改换成y,例如,吵嚷东北方言读吵嚷、闷热东北方言读闷热、肥肉东北方言读肥肉;当y遇到不能与之相拼和的韵母时,韵母则发生变化,例如,人民东北方言读人民。
东北方言区没有r声母音节的地方虽然不多,但影响却很大,有些有r声母音节的地方也常常出现将r声母改换的问题。
成系统的改换还比较容易纠正,个别音节的偶尔改换则就不容纠正了。
3.多加声母n在普通话语音系统中,绝大部分韵母是可以自成音节的,不用声母,所以称为零声母音节。
汉语方言的语音特点与演变规律
汉语方言的语音特点与演变规律汉语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语言系统,不同的地区、族群中又分为了各种方言和口音。
本文将探讨汉语方言的语音特点及其演变规律。
一、语音特点汉语方言的语音特点主要集中在音调和音系方面。
1. 音调:汉语有四个声调,分别是平、上、去、入。
但不同方言的声调有所不同,比如广东话有六个声调,四川话则有八个声调。
在一些方言中,声调的使用非常重要,可以区分不同的意思,因此会有一些有趣的现象,比如广东话中“再热”和“再裂”分别是“zoi6 jit6”和“zoi2 liet6”。
2. 音系:汉语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构成。
不同方言的音系也有所不同,某些方言会有不同的音系变化。
比如在普通话中,“sh”和“s”是不同的声母,但在湖南话中,这两个声母会混用。
另外,汉语中的声母、韵母也非常丰富,比如一些江西话中有“呬”“洙”等特殊的韵母。
二、演变规律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方言之间会产生相互影响和改变。
这会导致方言的语音特点也随之发生改变。
1. 汉字音变:汉字音变是汉语演变的重要规律之一,它说明了汉语中一个汉字发音不同的原因。
比如在普通话中,“薯”字的读音是“shǔ”,而在江苏话中则是“su”、“su3”、“siu”。
这种现象主要由于声母的变化引起的。
2. 同化:同化是指相邻的两个音节相互影响,发生某些音的变化。
比如在江苏话中,“膀”字的发音是“bang1”,而“仗”字则是“dza1”。
由于这两个字的发音相似,所以“膀”字的读音发生了变化。
3. 借读:借读是指方言中的某个词汇,因为其含义与另一方言的某个词汇相同或者相似,被借用到该方言中。
比如在广州话中,“嘻哈”直接从英文中借用过来,成为了广州话中的一种流行口语。
总之,汉语方言的语音特点是非常丰富多样的。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和欣赏不同方言的语音特点,让我们的语言世界更加多彩。
方言的特色作文
方言的特色作文
方言有许多种,陕西话、山东话、上海话.….我的家乡在哈尔滨,那里可少不了东北话。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语言,每个地方的方言都不一样。
比如,普通话的“聊天”,东北话叫“唠嗑”,北京话叫“侃大山”,四川话叫“摆龙门阵”
方言在本地讲,大家都能听懂,并且感觉很亲切,有时还挺有趣儿。
但是方言不利于广泛的交流,特别是和外地人的交流,会听"弟不懂对方的语言,甚至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有一次,我与北京的表弟交流就造成了不便。
弟弟白天开了房间里的灯,我就喊他:弟,把灯闭了!"表弟一脸疑惑地看着我,原来他不知道“闭灯”就是“关灯”的意思,还以为是墙上的壁灯。
还有一次,表弟把衣服弄脏了,我就说他:“弟弟,你看你多埋汰!”他就问我:“埋汰是什么意思啊?”看来,方言也不能随便说啊。
普通话与方言都应该说,针对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的语言,既不妨碍交流,又保留家乡留在我们身上的烙印。
中国的七大方言是什么
中国的七大方言是什么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语言文化的国家,境内有着众多的语言和方言,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中国的七大方言。
这些方言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得到广泛使用,并反映了中国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七大方言,包括它们的地理分布、特点和发展情况。
1. 北方方言北方方言是中国七大方言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包括北京话、天津话、河北话等。
北方方言以其清晰而简练的特点而闻名,北方人的普通话发音准确而严谨,带有浓厚的唐宋文化的痕迹。
2. 东北方言东北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包括辽宁话、吉林话和黑龙江话等。
东北方言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发音疾快而激情四溢,有时带有一些俄罗斯语的影响。
3. 华东方言华东方言包括江苏话、浙江话和上海话等,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华东地区。
华东方言在发音上比较柔和,有一定的江南文化特色,同时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
4. 中南方言中南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中南地区,包括湖北话、湖南话和广东话等。
中南方言在音调上多变且丰富,有自己独特的韵律和语音特点。
湖南话还有“尖刀字母”的称号,发音清晰而有力。
5. 西南方言西南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话、贵州话和云南话等。
西南方言在口音上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发音较重,有时带有一些方言俚语和土语。
6. 闽南方言闽南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国的福建地区,包括福州话、泉州话和漳州话等。
闽南方言发音清晰而流畅,富有乐感,并且具有独特的音调系统,是中国方言中的瑰宝之一。
7. 广西方言广西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西地区,包括广西壮语和广西粤语等。
广西方言发音独特,有韵律感和抑扬顿挫,与其他方言有显著区别。
以上是中国的七大方言,每种方言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发展历史。
方言不仅仅是语言的一种形式,也是地域文化和历史的体现。
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方言,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多样文化和地域差异。
在国内,人们通常使用自己当地的方言进行交流,而在国际交流中,普通话作为中国的统一语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方言》教案
《我们的方言》-教案章节一: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方言的定义和特点。
2. 引导学生认识方言的重要性和保护方言的意义。
教学内容:1. 介绍方言的定义和特点,如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
2. 强调方言的重要性和保护方言的意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方言,自己会说哪种方言。
2. 讲解方言的特点,如发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
3. 讨论方言的重要性和保护方言的意义,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
章节二:方言的分类和分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方言的分类和分布情况。
2. 引导学生认识不同地区的方言特色。
教学内容:1. 介绍中国方言的分类,如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等。
2. 讲解不同地区方言的特色,如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所在地区的方言属于哪种分类。
2. 讲解不同地区方言的特色,让学生了解各地的语言文化。
3. 进行方言特色的小游戏或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方言的乐趣。
章节三:方言的保护与传承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方言保护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方言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教学内容:1. 介绍方言保护的重要性,如保持文化多样性、传承历史文化等。
2. 讲解方言保护的方法和途径,如语言教育、方言文化活动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方言保护的重要性,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2. 讲解方言保护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了解如何参与方言保护与传承工作。
3. 组织方言文化活动,如方言演讲、方言戏剧表演等,激发学生对方言的兴趣和热爱。
章节四:方言与文化交流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方言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通过方言交流,增进不同地区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教学内容:1. 介绍方言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如传递地域特色、促进文化交流等。
2. 讲解如何通过方言交流,增进不同地区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方言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关于方言文化的作文
关于方言文化的作文篇一《方言:家乡的独特密码》我打小在一个小县城长大,我们那儿的方言可有意思了。
家乡的方言就像一把独特的钥匙,能打开充满本地特色的文化宝藏。
记得有一次,我跟着爷爷去菜市场买菜。
那菜市场热闹得很,到处都是人,叫卖声此起彼伏。
爷爷走到一个卖菜的大妈摊位前,拿起一把青菜问:“恁这菜咋卖哩?”大妈也用地道的方言回答:“一块钱一把儿,俺这菜可是今儿个早清儿才从地里薅出来哩,新鲜滴很。
”爷爷一边挑着菜,一边跟大妈唠家常:“恁家那地收成咋样啊这年景?”大妈立马来了精神:“收成还中,就是那地里的耗子忒多,都快把菜苗子祸害死了。
”我在旁边听着,觉得特别有趣。
那些在书本上学不到的词汇,像“早清儿”(早晨)、“薅”(拔)、“忒多”(太多),就这么自然地从他们嘴里蹦出来。
这方言里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
而且用方言聊天的时候,感觉人与人之间特别亲近。
不像说普通话,有时候还觉得有点冷冰冰的。
你看爷爷和大妈,虽说是买卖关系,但聊天一点都不拘束,就像亲戚间的对话。
方言承载着我们家乡的文化和习惯。
吃饭不叫吃饭,叫“揍饭”,形容东西甜,不是简单地说甜,而是“甜格盈盈哩”。
这些方言就像是小小的文化标签,贴在每一个家乡人的身上。
不管走到哪里,只要一开口说方言,就知道是老乡,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这独特的方言文化,真希望能一直传承下去,可别在岁月的长河中消失了。
篇二《方言:记忆中的声声慢》我家乡的方言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充满了诙谐与温情,总能唤起许多美好的记忆。
有年夏天,放暑假了,我和小伙伴们整天在村里跑来跑去,像一群没人管的野猴子。
我们村有个大槐树下,那可是我们的“根据地”。
有一回,我们在槐树下玩弹珠。
二狗子技术不行,老是输,他在那嘟囔着:“今儿个可真是背哩,一玩儿就输,真个囊”。
这“囊”在我们方言里就是软弱、没用的意思,他这是在说自己笨。
旁边的铁蛋就开始起哄了:“二狗子,你个球货,看哥给你耍一把。
”铁蛋得意得很,不过这一句“球货”可没有啥恶意,就是我们互相调侃的话。
四川贵州的方言三合合合的意思
四川贵州的方言三合合合的意思一、介绍四川贵州方言的背景和特点1.1 四川和贵州地理位置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四川和贵州相邻,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山川起伏,气候多变。
1.2 方言的概念和特点方言是指在某一地域范围内形成的、具有一定数量的人使用的语言,它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与标准语有所不同。
二、三合合合的起源及意思2.1 三合合合的音韵结构三合合合在四川贵州方言中的发音为/saŋ²³ wə³³ /, 读音为săng wô。
2.2 三合合合的意思在四川贵州方言中,三合合合是一个常用的词语,它的意思是“一块”、“一起”,通常用来表示某些行为或状态是一起的,比如“三合合合走路”,“三合合合吃饭”。
三、三合合合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3.1 三合合合的常见用法三合合合是四川贵州方言中的独特表达方式,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常常用于表示人们共同进行某种活动或共同处于某一状态之下。
3.2 三合合合的例句三合合合走路:表示一裙人或者几个人一起走路。
三合合合吃饭:表示大家一起吃饭。
三合合合玩耍:表示一裙孩子一起玩耍。
四、其他四川贵州方言的特点及用法4.1 四川贵州方言的音韵特点四川贵州方言的音韵结构丰富多样,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
4.2 四川贵州方言的词汇表达四川贵州方言的词汇丰富多彩,有许多独特的表达方式,丰富了语言的形式和表达方式。
五、对方言的态度与看法5.1 方言的保护与传承方言是我国特有的语言资源,对于保存和传承方言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保护和传承方言是保护和传承我国文化的一部分。
5.2 方言的应用与发展方言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方言的应用也不断创新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交流和表达需求。
六、结语四川贵州方言中“三合合合”的意思丰富而独特,它反映了当地人们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
方言不仅是语言交流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载体,我们应该重视方言的保护和传承,希望方言能够在当代社会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也希望方言能够在不断的发展创新中焕发出更加独特的魅力。
湖南语言:方言中的文化特色与魅力
湖南语言:方言中的文化特色与魅力湖南,一个位于中国中部的省份,拥有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方言。
湖南方言深深地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中,成为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方言中蕴含着湖南人的民俗文化、历史传承和地域特色,展示了湖南语言的独特魅力和文化特色。
湖南方言以其口音独特、音调丰富而著称。
相比普通话,湖南方言有着独特的发音方式和语音特点。
例如,湖南方言中的“尾音”,即以j、k、p、t、m、n、ng等字母结尾的字,常常被省略或者转换为其他音。
这种特殊的发音特点使得湖南方言独具特色,让人一听就能分辨出湖南人的身份。
同时,湖南方言中的音调也是其独特之处,常常在同一个字或词的不同音节中表达不同的意思,增添了湖南方言的变化和魅力。
在湖南方言中,还有一些特殊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反映了湖南人的民俗文化和地域特色。
例如,“嗨辣国”是湖南巴特尔口音中的一句问候,意为“你好”,表达了湖南人爽朗开朗的性格。
而在长沙方言中,“茬子”表示一次行动或事件,例如:“咱们去逛个茬子吧”,表达了湖南人喜好社交和娱乐的习惯。
这些独特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让湖南方言充满了活力和魅力。
湖南方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湖南人传承历史和文化的有力载体。
在方言中,我们能够发现湖南丰富多样的民间故事和传统文化。
例如,在湖南方言中,“夜墓”是指去墓地祭拜祖先的活动,反映了湖南人对祖先的敬仰和传承家族传统的重要性。
而在岳阳一带的方言中,“拜亲”表示去亲戚家做客,展示了湖南人亲情和家族观念的重要性。
这些在方言中体现的传统文化,既是湖南人民的精神寄托,也是湖南方言的独特魅力所在。
湖南方言的魅力也体现在其文学艺术创作中。
许多湖南文学作品和曲艺形式都以方言为载体,展示了湖南方言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湖南方言歌曲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以鲜明的湖南方言演绎了湖南人民的情感和生活方式。
湖南方言小说如郭沫若的《巴山夜雨涨秋池》,以湖南方言为主要语言形式,真实地刻画了湖南人民的生活现实和情感世界。
地方的语言和方言有何特点?
地方的语言和方言有何特点?一、多样性和丰富性地方的语言和方言在词汇、语法、发音等方面多样性和丰富性非常突出。
由于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各地方语言和方言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
1. 词汇丰富多样地方的语言和方言词汇丰富多样,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地名、风俗、传统习惯等相关词汇。
比如,广东话中有“食囉”表示吃饭,而北京话中则常用“吃饭”这个词。
这些地方词汇的差异反映了各地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色。
2. 语法结构独特地方的语言和方言在语法结构上也呈现出独特的特点。
例如,四川话中的“了了得”表示非常,而普通话中则使用“很”来表示。
这种语法结构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地方人们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的差异。
3. 发音变化较大地方的语言和方言在发音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比如,江浙一带的人们说话时会有轻声现象,而北方人说话则发音较重。
这些发音的差异不仅仅是语音的变化,更是一种民族特色的体现。
二、地域性和区域性地方的语言和方言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区域性特点,即不同地方之间的语言和方言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1. 地域性特点地方的语言和方言首先表现出地域性特点。
同一个省份内的不同地区之间的方言差异就很大。
比如,广东省内粤语区和客家语区之间的差异很大,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域性特点。
2. 区域性特点地方的语言和方言还具有区域性特点,即相邻地区之间的语言和方言之间也存在差异。
比如,江苏和浙江的方言虽然都属于吴语方言范畴,但是两地的方言仍然存在差异,无论是词汇还是发音都有明显的区别。
三、文化传承和身份认同地方的语言和方言不仅仅是交流工具,更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地方人们的身份认同和文化传承。
1. 身份认同地方的语言和方言对于地方人民而言,是一种身份认同的象征。
比如,广东人对于粤语的使用非常自豪,并且将之视为自己的独特标志。
人们在使用地方的语言和方言时,不仅仅是为了传递信息,更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地方身份认同。
2. 文化传承地方的语言和方言承载着丰富的地方文化内涵。
我的家乡普通话命题说话三分钟
我的家乡普通话命题说话三分钟摘要:一、引言1.介绍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强调普通话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3.说明本次命题说话的主题和目的二、家乡的方言特点1.介绍家乡方言的起源和历史2.分析家乡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3.阐述学习普通话的困难与挑战三、普通话推广的意义1.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重要性2.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交流与合作3.展示我国文化的包容性和丰富性四、如何学好普通话1.从小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2.参加普通话培训课程和活动3.多听、多说、多练,积累实践经验五、结论1.总结家乡普通话命题说话的意义2.强调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性3.表达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正文:我的家乡位于我国南方一个美丽富饶的地区,这里有着丰富的方言文化,而普通话作为我国的通用语言,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本次命题说话,我将围绕家乡普通话的话题,分享我的见解和思考。
首先,我想介绍一下家乡的方言特点。
家乡方言起源于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与普通话在发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尤其是在家乡,由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方言的传承和发展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然而,这也给学习和掌握普通话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练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
普通话作为我国的通用语言,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一方面,普通话是国家法定的工作语言,掌握普通话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促进各地人民的交流与合作,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另一方面,普通话是中华文化的载体,推广普通话有利于展示我国文化的包容性和丰富性,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那么,如何学好普通话呢?首先,我们要从小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尤其是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要注重规范的语言表达。
其次,我们可以参加各种普通话培训课程和活动,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
最后,我们要多听、多说、多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
总之,家乡普通话命题说话不仅让我们更加了解家乡的语言文化,也让我们认识到学好普通话的重要性。
方言文化资料
方言文化方言是一种地域特有的语言变体,是特定地区或特定社群内部使用的语汇、语音、语法的总和。
方言文化不仅仅是语言的使用,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承载着某个地区特有的历史、生活习俗、价值观念。
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方言文化逐渐被边缘化,但也在一些特定的社群中得以传承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方言文化的意义、特点和传承方式。
方言文化的意义方言文化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的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方言是一个地区的精神符号,是地方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通过方言,人们可以感受到地方的亲切感和归属感,认同自己所在地区的文化特色。
同时,方言文化还反映了地区的历史、社会风貌和人文特点,是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
保护和传承方言文化,有助于维护地方文化的多样性,促进文化传统的传承和发展。
方言文化的特点方言文化具有以下特点:•口头传承:方言是口头语言的一种变体,一般不像书面语言那样被规范和标准化,主要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传承和发展。
因此,方言文化更加注重语言的生动性和实用性,更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
•地域性:每一种方言都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对应着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
方言文化是地方文化的具体表现,反映了社会群体的认同和归属感。
•丰富多样: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国家,各地方言之间有着不同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方言文化。
这种多样性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地区文化的独特魅力。
方言文化的传承方式保护和传承方言文化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任务。
为了让方言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记录和整理:对方言进行记录和整理是传承方言文化的基础。
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形式,将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进行系统整理,以便后人学习和研究。
•教育传承:学校教育是方言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方言元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当地的方言知识,培养对方言文化的兴趣和认同。
•民间传播:在社区、家庭等民间场合积极传播方言文化也是传承的有效方式。
陕西人的自我介绍
陕西人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一名土生土长的陕西人。
陕西位于中国的西北地区,素有“九州腹地”之称,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今天,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作为陕西人的身份和特点。
作为陕西人,我们自豪地说陕西话。
陕西话是中原官话的一种方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我们说话直爽、豪放,喜欢使用一些独特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听陕西人说话,就像是听一首悠扬的乡村曲调,让人心生亲切之感。
作为陕西人,我们对于美食有着独特的追求和热爱。
陕西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富多样的特色小吃和传统菜肴。
著名的凉皮、肉夹馍、羊肉泡馍等都是陕西人日常生活中的美食之一。
而且,陕西菜以其独特的口味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而闻名遐迩。
无论是酸辣爽口的葫芦头,还是香酥可口的油泼面,都让人流连忘返。
除了美食,陕西还以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而闻名。
作为中国的古都之一,陕西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景点。
著名的秦始皇兵马俑、华清宫、大雁塔等都是陕西的瑰宝,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陕西人对于自己的历史文化都有着极大的热爱和自豪感,我们热衷于传承和弘扬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陕西人也以勤劳和豪爽的性格特点而著称。
我们勇于担当,不怕辛苦,乐于助人。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陕西人都能够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和挑战。
我们注重实际和诚信,坚持做事踏实、用心,为人处事坦荡豪爽,不拘小节。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陕西人,我为自己所属的地方感到自豪和骄傲。
陕西的独特文化和热情好客的陕西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将继承和传扬陕西的文化精髓,努力为家乡的发展和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陕西人的自我介绍就到这里,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让大家更加了解陕西人的身份和特点。
谢谢大家的阅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的方言我们的特点
我的家乡是徐州,徐州位于江苏北部,历史上为华夏九州之一,所管辖地域也就是现在的苏鲁豫皖交界地区。
这种地域的划分,造成了苏鲁豫皖交界地区语言的共通。
徐州话属于北方方言,集各方特点于一体,同时又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接近普通话,易懂。
几乎到哪里都能听得懂,虽然这样,但是徐州话还是有自己的特定的规律的。
徐州话第四声与普通话完全一样,基本遵循如下规则:二声变一声,三声变二声,一声变三声,四声不变。
例如:你吃了么?音调表示3155,徐州话就是3355。
“吃”字变成了上声;“今天阳光灿烂。
”的音调表示普通话是112144,徐州话是 331344(读作“紧腆央广灿烂”)。
虽然发音上非常有规律,也没有发音障碍,土生土长的徐州人学普通话相对容易,但要说纯正却又很难,在向普通话的过渡中,显得很顽固。
原因就是有些音调极为相近的不易改掉细微差别,但在他人耳中又不易区别。
土生土长的人就比较容易发觉其中的异样。
徐州某英语特级教师认为:徐州丰、沛两县的学生非常适合发美音。
他认为,徐州丰沛两地的鼻音比较重,尤其是[n]的发音酷似英语美音的[n],“恁”(你们)字的徐州读音也比较适于发[η]。
“这两地人的tongue比较适合,徐州及其附近的地区,地理、气候上对于鼻腔等发音器官的构造、发声音色应该也有影响”,“大陆英语的发音是以北京音为基础向四周辐射,徐州话本身发音上和普通话发音没有明显差异,因而也在这一辐射区域内。
”
在徐州,如果普通话说不标准就被叫作“徐普”,徐州人不说“说徐普”而是“wa(发去声)徐普”。
方言的词汇千变万化,很难概括其中规律。
这里也仅列出一些词汇,具体还要到生活中发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地,一方水土也培育一方语言。
徐州话与徐州的地缘关系密不可分。
徐州处在不南不北、不东不西的位置。
徐州人是南方人眼中的北方人,又是北方人眼中的南方人。
苏锡常会认为徐州人是山东人。
徐州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因而,徐州话也常常充满了“火药味”,或者说带有“战争文化”。
比如说:打扑克牌,南方人习惯说“打八十分”,徐州人多说“打升级”;南方
人说“改主”,徐州人则把两张牌朝桌面上一摔道:“反了”。
再说喝酒,南方人往往是提前相约,在酒桌上,几个朋友边喝边吃边聊,没有被劝酒的压力,没有非喝不行的痛苦,气氛融洽,酒尽饭来,微醺而去,省时省力,不亦乐乎。
老徐州,尤其是青壮年就不同了,有道是“感情深一口闷”,老友重逢不喝好不能显示感情。
喝酒要有人气,讲热闹,往往酒桌上还要呼朋唤友,比预定时间迟到才开宴那是常事,晚到罚酒。
跟其他地方的风俗一样,前三杯酒是必须喝完的,然后是“自由活动”,各人表达心意、互敬、端酒,有些民风依旧的老徐州还会划拳助兴,如有逞能说大话的,有人就挺身而出:“诸位都先歇着,我一个就把他们都‘办了’”;对方也不示弱,主动提出九个拳“穿了”,如此一来二去,原定喝二斤酒的,往往要翻一番。
(当然这样的场景,现在只有在乡下的小饭店里见到了,这样的“酒风”谁都不想去)
有人说徐州是雄性的,雄性即粗放,反映在语言上,徐州话是豪爽的、直接的、简单干脆的。
某人表现不好,用徐州话评论曰:这人直奔“下岗”!某人在某事上超出寻常、表现突出时,徐州人简练地说:“他今天疯了!”;把这杯酒喝完,南方人说,这杯酒你干掉算了,徐州话只用两个字:“透了!”;喝酒喝多了,徐州话说“喝大了”;当某人在某件事情上犹豫不定时,别人就会劝他说:“多大事儿?!”当表明自己完全有能力做好某件事时,徐州人脱口而出:“你不要问了!交给我了”。
朋友拜托自己帮忙,“一句话!”或者就一个字“管!”。
所有方言共同的特征,往往能更传神、更生动地表达自己要说明的意思,这是所有地方方言得以保留、延续的一个原因。
比如,我们说某人办事利索,反应快,一点就透,就夸这人“透思”,“上路”的意思,否则,就说这人“真肉”,“不上路”的意思。
至于说到张三“小唧唧鬼”,李四“疵毛撅腚”,不用多说,徐州人立刻就明白了“张三”和“李四”是个什么样的人。
“疵毛撅腚”就表示乱七八糟、杂乱不堪、形容“毛刺头”(毛寸),有部分意思只能意会。
当你无论怎么说对方都不明白,无论怎么教对方都学不会时,徐州人就会诙谐地说:“你真愁死我了!”这些带有浓厚地方色彩的语言,往往很难在普通话中找到对应的成分。
随着人们相互交往的频繁,各种语言在相互交流,现在徐州也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在讲普通话。
徐州方言形成的历史因素和重要影响“徐州-蚌埠方言区是普通话的发源地”观点之争为什么有人说“徐州-蚌埠方言区是普通话的发源地”?姑且不论是非对错,支持这种说法的解释确实能佐证徐-埠方言在历史上的影响是贯穿的。
中国历史有两个朝代对于今日之中国普通话影响最为深远,一个是汉朝另一个就是明朝。
汉民族形成于汉朝,汉初皇室成员大部分来自徐州地区,当时天下在几百年的战争过后,第一次真正长时间的统一起来,秦始皇只完成了文字和度量衡的统一,而没有来得及完成语言的统一化,这一任务一直推到了汉朝。
刘邦大封同姓王,这样中国的统治阶层都来源于徐州,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相当于全国徐州化,徐州话成为全国的普通话也不为奇,也正是这样,才让徐州剽悍的民风走向全国,造就汉王朝无敌的军事实力,汉武帝破匈奴拓疆域正是徐州民风的体现,带来汉朝的繁荣,逐渐演变出现了现在的汉字。
而文化上有刘向《战国策》,刘安《淮南子》,影响之大持续到后来的刘义庆等。
有人质疑,徐州后来被北方民族同化,可是当今徐州,彭城刘氏依然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姓刘的比较多的意思),沛县依然有樊哙后人,足以证明徐州人一脉相传到了明朝,因为刚刚赶走异族的统治,国家的首都先是放在南京,后改到了北京,明朝的皇帝是安徽朱元璋,可是朱元璋和刘邦不一样,刘邦的手下大多是徐州本地人,而朱的手下好多并不是凤阳一地,朱元璋本人的父亲就是徐州人,他的老婆马后也是徐州姑娘,还有手下徐达,等人也多是徐州地区的起义军后追随朱元璋的,此外徐蚌方言本身就是自成一家。
元代的民族压迫政策下中国汉语言是没有地位的,这样原有的官话也受到了压制,明朝的诞生也让汉人再一次起来,再一次树立汉族的官话(普通话)。
当然首选也就是徐蚌方言啦。
南京之所以说话像安徽话那是因为朱元璋的原因,北京话如此也是徐蚌方言后生。
后来满人来到了中原地区,可是满人没有像元朝那样大搞民族主义,而是主动放弃满文化,学习汉言语,本身北京就是明代的都成,清朝人当然也只能就近学习一下北京话了——这一过程就是徐蚌方言的北方化。
这样一直到建国后以北京话为基础来定立普通话,实际上本源上是北方化的徐蚌方言作为普通话。
回顾一下历史我们看到,徐蚌方言先是统一个汉族大部分地区的方言,确立了徐蚌方言成为[官话]的基础,徐埠方言又因为明代之后是清代的直接原因,始得其语言一直为京味话。
最后成为普通话也不为奇了。
徐州地区区域划分沿革与语言共通
读小学中学的时候很少讲普通话,就只有上课的时候才有接触到普通话,当我们发音发音错误的时候老师也很少有纠正,因为老师自己本身发音就不准,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学校里的老师大多都是上了年纪的,讲普通话还没我们的标准,上课的时候还经常闹出笑话,他们在讲课的时有些话他们用普通话表达不了了就有徐普话来代替,直到现在我们同学在一起聊天,有时候会把这些事当成笑话来谈。
要说较系统全面地学习和接触普通话,是在读大学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学校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必须使用普通话。
直到那时候才知道平舌,翘舌,送气与不送气之分。
我们讲普通话还都是带着浓重的家乡口音,不过讲普通话的时候也很注意发音。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交流。
我能很好的用普通话和同学、老师交流。
我的学习方法如下:每天上课用普通话回答问题、下课同学们聊天的时候也要讲普通话。
早上的时候,见到老师用普通话问好。
遇到不懂的请教老师或同学,把它牢牢记住。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普通话水平大大提高了。
在学习普通话的同时也不要忘了家乡话,把我们家乡的文化发扬光大,传承老祖宗们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