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农业》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农业》

教学设计2024 秋季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农业》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人地协调观:认识农业与自然环境、人类生活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观念。

2.综合思维:综合分析中国农业的分布、特点及发展面临的问题。

3.区域认知:了解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差异,增强区域认知能力。

4.地理实践力:通过调查、讨论等活动,提出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提高地理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1.中国农业的主要部门和分布特点。

2.影响中国农业分布的主要因素。

三、教学难点1.分析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四、教学资源1.教材、地图册。

2.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视频、数据等。

3.案例资料、调查报告。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农业的概念、分类和中国农业的总体情况。

2.读图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农业分布图,总结分布特点。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农业发展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4.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方法。

六、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组农产品的图片,如粮食、水果、蔬菜等。

2.提问:这些图片展示的是什么?农业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农业的重要性。

3.引出课题:中国的经济发展——农业。

2.新课教学1.农业的概念和分类1.讲解农业的概念,强调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产业。

2.分类:1.种植业:在耕地上种植农作物。

2.林业: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

3.畜牧业:饲养牲畜和家禽。

4.渔业: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人工养殖水生生物。

2.中国农业的主要部门和分布特点1.种植业:1.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结合中国地形图和气候图进行分析,说明这些地区地形平坦、气候适宜,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2.主要农作物: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等)、经济作物(棉花、油菜、甘蔗等)。

2.林业:1.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山区。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教学计划 新人教版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人教版全册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人教版全册教案)

地理教案八年级上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情况分析总体上来说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了初步的读图、分析、判断的能力,初步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

二、学期教学目标、任务和培养目标本学期地理教学任务:主要是学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主要学习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介绍了我国的领土情况、行政区域的划分、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

第二章:中国自然环境。

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的基本情况,介绍了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并指出了不足。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介绍了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第四章:中国经济:介绍了区域地理的划分。

重点讲述了四大区域的情况。

三、教学措施根据本学期地理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可供利用的教学资源等情况,我决定采取这样的教学方式:1、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学会读图。

2、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课改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教学。

特别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

4、注重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整合: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

5、通过勤于钻研、辛勤劳动,精于业务、精备教案,周到思考、周密安排,严格要求、严把关口;勇于改革、勇于创新,来夯实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基础。

6、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巩固,重视知识点与时事地理的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开放性试题训练。

四、教学计划安排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周次第一章 6 1-4第一次月考及考试分析 2 5第二章 8 6-9 期中考试及考试分析 2 10第三、四章 14 11-17总复习 4 18-19 期末考试 20目录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第二节人口第三节民族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第二节气候第三节河流第四节自然灾害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第二节土地资源第三节水资源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交通运输第二节农业第三节工业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其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4)知道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一、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养成动脑思考的习惯,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深化创新教育,优化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情分析经过七年级的地理教学,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阅读地图并通过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规定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这学期我带八年级四个班的地理,学生总体上讲,水平差不多,每班的大部分学生七年级地理掌握的都比较好,有少部分的学生稍差些。

三、教材分析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

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构成与分布,掌握行政区划划分的标准。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中国疆域概况、人口与民族特点及其分布特点、行政区划划分标准及行政区划构成。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本章的内容较多,包括中国的地势特点与地形特点,掌握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三大丘陵的地理位置和特色。

学习中国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中国河流与分布,区分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内流区与外流区、内流河与外流河的特点。

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

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本章主要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概况,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海洋资源等,学习它们的分布及特点。

通过学习本章理解人口问题对自然资源对影响,明确节约自然资源的重要意义。

本章的教学重点是部分重要的自然资源的分布。

本章的教学难点是部分重要矿产资源如煤碳、石油、铁矿和有色金属的分布。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RJ上册教案 第4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1节交通运输 第2课时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RJ上册教案 第4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1节交通运输 第2课时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第2课时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本课主要讲述了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规律,由于铁路运输是我国交通运输中最重要的形式,因此教材通过讲解铁路运输使学生对我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有初步的了解。

教材通过不同图表展示了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规律和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还有重要的铁路枢纽,使学生对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有初步的认识,还结合当今的形势简单介绍了高速铁路的情况。

本课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习了中国的政区、地形、河流、资源的基础上学习中国的交通。

学习难度不是太大,但是要形成空间交通运输网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通过读图分析我国铁路干线分布格局和具体事例设计出合理的出行路线即可。

教学重点: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名称及其分布、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名称。

教学难点:设计经济合理的旅游路线。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高速铁路的视频资料,请坐过高铁的学生谈谈体会,激发学生探索我国交通运输的热情,然后转入对我国交通运输的学习。

二、探究新知1.同学们阅读教材P 86内容,独立完成下列题目。

(1)我国现代立体交通运输网络由哪些交通运输方式构成?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我国铁路运输网的分布有什么变化? 提示:(1)铁路、公路、水运、空运等构成我国现代立体交通运输网络。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铁路里程短,分布零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形成较为完整的铁路运输网络。

改革开放以后,铁路建设速度加快,铁路建设标准逐步提高,高速铁路网正在形成。

2.虽然我国铁路运输有了较大发展,但是在全国分布仍然不平衡,同学们阅读教材P87内容,结合前面学习的我国自然环境的知识,讨论我国铁路运输网的分布特征及原因。

提示:特征:从全国总体情况看,东部地区铁路网密集,西部地区铁路网稀疏。

原因:东部地区自然环境优越,经济比较发达,铁路建设早,发展快;西部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缓慢,铁路建设晚,发展缓慢。

教师过渡: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可以分为南北干线和东西干线两大组。

在铁路干线交会处,多形成重要的铁路枢纽。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教案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章主要讲述中国的经济发展,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业、工业、服务业、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掌握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和政策,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认识。

但距离深入理解还有一定的距离,需要通过本章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对经济发展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掌握中国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和政策。

3.理解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和措施。

4.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2.中国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和政策。

3.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和措施。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经济发展原理和政策。

3.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素材。

2.制作多媒体课件,以便于教学演示。

3.准备课堂练习题,以便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的经济发展成就,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中国经济发展如此迅速?2.呈现(10分钟)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析中国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和政策,让学生结合案例,思考如何推动这些领域的发展。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分析一下自己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5.拓展(10分钟)讨论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和措施,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在七年级学习了地理的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他们在空间思维、地理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存在差异,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包括中国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等内容。

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强调地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关注地理环境问题,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三、教学目标1.地理实践力能够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获取地理信息,并进行实地观察和调查。

具备一定的地理实验和探究能力,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并进行操作。

2.综合思维能够综合分析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

理解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综合的地理思维。

3.区域认知了解中国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点。

能够辨识区域差异,分析区域发展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4.人地协调观认识到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积极参与地理实践活动,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力量。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和分布。

中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利用情况。

中国主要农业区和工业区的分布及发展条件。

中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布局和发展。

2.难点分析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

理解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防灾减灾、环境保护等。

五、教学措施1.多样化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动画等,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2.加强地图教学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绘图的能力,通过地图理解地理事物的分布和相互关系。

第四单元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教学计划

第四单元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教学计划

第四单元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教学计划
本章地位
本章在国家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让学生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靠什么,使学生从实际生产、生活的实例出发,让学生了解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

教学目标
1、知道现有的交通运输方式
2、会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3、能够从地图上指出我国的主要的铁路干线
4、知道什么是农业,并指出农业的部门
5、说明农业在我国的重要性
6、知道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7、了解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8、什么是工业,并能指出工业有那些部门
9、我国主要的农业带
10、举例说明什么是高新技术产业
教学重点
1、交通运输业的部门及合理选择交通运输业。

2、工业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铁路线的名称和分布
教学方法自学辅导法,合作学习法课时安排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
1.交通运输业2课时
2.农业2课时
3.工业2课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教案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长江三角洲(沪宁杭)工业基地——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上海是全国最大的城市,是沪宁杭工业区的核心。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以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4.高新技术产业—以电子和信息类产业为“龙头”的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

该产业特点:a.产品具有“高、精、尖”的特点;b.科技投入的含量大c.产品更新换代快5.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多依附于大城市(如北京的中关村--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3.高新技术产业的结构:沿海地区: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沿边地区:依靠国家的开放政策和沿边地理优势,发展贸易导向型产业内地地区:依靠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多发展与国防军工有密切联系的产业二、巩固练习1.长江三角洲地区许多人不在居住的城市工作,每天往返于不同的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一个城市一样,这种现象称为“同城效应”。

据此回答下题。

这种生活方式主要依赖的条件是()A.快捷的交通B.便利的服务C.发达的农业D.丰富的资源2.如图为我国铁路枢纽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铁路线是包兰线 B.②铁路线是京九线C.③城市既是铁路枢纽,又是省会城市 D.④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煤炭工业发达3.高速磁浮列车作为目前速度最快的地面交通工具,它可用于长途运输,在大型枢纽城市之间或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形成高速“走廊”。

关于高速磁浮列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更加方便人们出行B.更好地满足经济发展需要C.逐步代替高速公路D.促进城市群“同城化”4.在农业生产中利用无人机喷药杀虫越来越普及,此项目技术应用可以①推进农业生态化②加速农业现代化③提高劳动生产效率④减少农药对农民身体的伤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某同学家住农村,春季金色油菜花令人心醉,夏季绿色的稻田一望无际,去年棉花又获得了丰收,该同学可能位于()A.东北平原B.华北平原C.长江三角洲D.东南丘陵6.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做法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是()A.连云港的沿海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B.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利用夏季丰富的光热资源发展种植业C.长江中下游地区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D.东北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地种植香蕉7.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A.努力开垦荒地、林地,增加耕地面积 B.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满足人们生活需要C.增加农业人口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 D.建立商品粮基地,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8.深圳拥有华为、腾讯、中兴等一大批电子信息类企业,各企业研发投入高,这反映了深圳是中国的()A.金融中心 B.国际交往中心 C.商贸中心 D.高新技术产业基地9.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形成的优势条件是()A.矿产资源丰富 B.交通便利 C.科技力量雄厚 D.劳动力资源丰富10.读图,回答问题。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教学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教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案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一、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先行官”1、经济发展的“先行官”⑴交通运输:指的是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⑵运输工具:火车、汽车、船舶、飞机等。

⑶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管道。

⑷现代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运输方式优点缺点公路运输方便、机动灵活、速度快铁路运输速度快、运费低、运量大、连续性好航空运输速度最快、舒适、安全水路运输运费最低、运量最大运费较贵、运量较小灵活性较差、短途运输成本高运量最小、运费最高速度最慢、受天气影响较大管道运输方便、速度快运量大、运费低、损耗小、安灵活性差全可靠、连续性强、管理方便2、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⑴客运:根据旅客的出行目的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进行选择。

⑵货运:①贵重或急需的货物且数量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②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③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

3、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⑴我国交通运输的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

⑵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⑶我国主要铁路线:“三横五纵”(P91中的图4.6)1、京沪线2、京九线南北向的铁路线(自东向西排列)3、京哈——京广线4、焦柳线5、宝成——成昆线6、京包——包兰线东西向的铁路线(自北向南排列)7、陇海——兰新线8、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4、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⑴在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的地方,形成了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

⑵重要的铁路运输枢纽项目北京所在省(区)北京交汇的铁路京哈、京沪、京九、京广、京包成都徐州株洲兰州杭州郑州四川江苏湖南甘肃浙江河南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案宝成、成昆京沪、陇海京广、浙赣、湘黔包兰、兰新、陇海、兰青沪杭、浙赣陇海、京广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基础产业1、农业与我们⑴概念: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第4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整章教案(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优质教案)

第4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整章教案(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优质教案)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交通运输第1课时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 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3. 知道选择客运和货运方式应考虑的因素。

4. 会根据不同需要选择适合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考虑货物运输和旅客运输的不同需求后,根据具体需要,选择适合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小资料(幻灯片展示)(一)山西省地下埋藏有上千亿吨的煤炭资源。

过去,很多煤炭开采出来运不出去。

另一方面,沿海许多城市因为缺煤,工厂不能正常开工。

现在,修建了专门运煤的大秦铁路,山西的大量煤炭可以运出去了。

(二)新中国成立以前,从成都到拉萨,翻山越岭,要走好几个月。

现在坐汽车只需几天,乘飞机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了。

(师问)这个资料说明了什么?(生答)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幻灯片展示古代交通运输方式)(师问)想一想我们身边哪些属于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学生们自由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交通运输业主要是运送旅客和货物,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人们把交通运输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二、新课教学1.设疑导读(1)如果你暑假计划到黄山旅游,在选择交通方式的时候,你会考虑哪些因素?学生讨论:目的地黄山的位置(到哪里去),票价(贵不贵),路途要花费的时间等。

(2)如果你是公司的业务员,要将1000台电脑从中关村发往陕西省延安市,在选择运输方式的时候,你会考虑哪些因素?与去旅游有什么不同的考虑?学生讨论:除了一样要考虑目的地陕西省延安市的位置(运到哪里去),运费(贵不贵),路途要花费的时间外,还要考虑运送的货物是电脑和运输的数量1000台。

教师总结:要想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的运输方式,除了明确自己的需求外,还必须了解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2.比较学会选择学生阅读课本P85图4.3。

教师:这张图对比了火车、飞机、汽车和轮船在运输价格的高低、速度的快慢和运量的多少上的差异,请你总结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和缺点,以便我们作出选择。

初二上册地理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教案

初二上册地理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教案

初二上册地理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教案第四章第三节工业课型新授时间备课组成员课时2—1教学目标和要求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基本格局,认识一些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

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对应本条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善,知道一些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认识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

重点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恰当合理的选择运输方式。

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难点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恰当合理的选择运输方式。

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教师活动内容学生活动内容旁注〖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能在我们的教室里找到哪些工业产品?这些工业产品都是哪些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工业基础薄弱。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迅速。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业。

〖讲解新课〗板书:第三节工业一、工业及其重要性阅读书P100—102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工业生产包括开采_____以及对______进行______和_______。

现代工业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________、_______等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迅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量居世界首位。

1世纪以来,我国加强工业研发,鼓励技术创新,正在向制造业_____迈进。

阅读书P102活动题,张梦同学的家里还有哪些工业产品?任选其中一种,参照沙发的例子,对它“追根溯源”。

二、我国工业的分布阅读书P103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沿海、沿江地区工业迅速发展,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工业基地。

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__________;中部地区___________;西部地区_______________。

〖活动〗阅读书P104活动题,认识我国工业分布的特点。

题:如天津、上海、福州、广州、香港、澳门、等。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章主要介绍中国的经济发展,内容涵盖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等方面。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表,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爱国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我国的地形、气候、资源等方面有所了解。

但经济发展这一块内容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数据让学生感性地认识和理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使学生掌握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商业等四大产业的特点和重要性。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爱国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四大产业的特点和重要性。

2.难点:对经济发展背后原因的理解,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2.数据图表法:利用数据和图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经济发展的变化。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数据和图表。

2.设计好讨论问题和课堂提问。

3.准备好PPT和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我国经济发展的成就,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经济能够取得这些成就?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和数据,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针对案例和数据,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四大产业的特点和重要性。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和数据,分析背后的原因。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总结和点评,强化学生对经济发展知识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经济发展是否存在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四大产业的特点和重要性,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我国的经济发展单元内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世界最大的人口国家之一,我国的经济发展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我国的经济发展单元内容就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走向,下面我们对这一主题进行全面评估和探讨。

一、我国的经济发展历史我国的经济发展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我国成立后,我国经济经历了从封闭的计划经济向开放的市场经济的转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我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传统的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和服务业转变。

二、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我国经济正在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创新驱动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领域成为新的增长点。

我国的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日益凸显,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三、我国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向展望未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随着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加剧,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诸多压力,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摆在我国经济发展面前的重要课题。

另我国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投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个人观点和理解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性、系统性的课题,需要我们全面把握其历史、现状和未来走向。

在我国的发展道路上,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要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面而不平衡的发展。

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更加稳健持续,惠及全体人民。

总结回顾我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又多变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深化对其认识和理解。

通过对我国经济发展历史、现状和未来走向的全面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脉搏,为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教案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复习教案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

课中作业 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性因素
7/9
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农业与我们:
2.农业分布:地区分1)自然条件
(2)社会条件
4.我 国农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三、工业
1.工业与我们 2.工业的空间分布
3.高新技术产业
三.重难点突破
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运输方式 工具 特点
学习目标
2.借助地图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规律,能够在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城 市,简单分析其分布的原因。
3.依据相关图文资料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成就,据图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 分布规律。
2/9
教学重点
1.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的分布特点。 2.读图分析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发展的条件。
适用情况
运量大、运费低、速度 大宗笨重、长途;鲜
铁路 火车

较快
货和活物远程且量大

机动灵活、速度较快、
公路 汽车
短途 、鲜货、活物
运量较小
水 河运 船舶 运量大、运费低、速度 大宗笨重、大件、长
运 海运 海轮 慢
途、不急需
航空
运量小、运费高、速度
飞机
少量、贵重、急需
最快
运量大、损耗小、连续 液态、气态物体,如
。 4.主要的铁路线:
环 节 二
①大秦线—A.__________线— B.__________线;②C.__________线—D.兰新线— 北疆线(中国最长 “三横”:东西走向 的东西走向的铁路线); 的铁路线(自北向南) ③E.__________线—F.浙赣线—G.湘黔线—H.贵昆 线 ① I.__________线; ② ②J._________ _线; “五纵”:南北走向 ③K.京哈线— 的铁路线(自东向西) L.__________线6(/中9 国最长的南北走向的铁路线); ④M.焦柳线;

2024年秋学期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2024年秋学期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

2024年秋学期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和进度表一、学情分析本学期由我担任八年级(1)班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工作。

本班共47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24人。

学生学习兴趣高,有强烈的探究欲,对地理世界充满好奇,喜欢动手动作,有一定地理基础,善于发现新知。

但对地理知识、理论的理解不深入,要弄清地理现象真正的涵义难度较大。

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意抓住学生的好奇心,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趣。

注重学法指导。

在实验课要及时指导、提醒学生。

注重通过资料分析、画思维导图和问题讨论等方式深化概念教学。

注重以一些感性认识为依托,借助灵活适用的教学方法深化认知、提升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与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经济发展”4个单元。

共13节新课。

“从世界看中国”单元要求正确认识和了解中国,帮助学生建立地理空间观念,增强国家认同感,增强对中国在世界中作用或是地位的认识,滋养人文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中国新生代打下基础。

“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旨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地形、地势、气候等基本特征,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从多种地理图中总结出这些特征,引导他们去讨论这些特征对其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影响和人类如何去运用、利用、改造这样的地理环境,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内容。

“中国的自然资源”单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易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参与度,又增加学生实践能力和对教材知识点熟悉巩固的作用,更加培养了学生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主要是学生认识中国地理概况的内容。

学生在此之前已学习了大量的中国自然地理内容,如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等基本国情,人文地理很少涉及。

本章内容具有很明显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将自然地理知识和人文地理知识巧妙有机地联系起来。

三、教学目标认识中国疆域,制作政区拼图,记住我国省级行政区域的位置、形状、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知道我国现行三级行政区划,学会在中国政区图上熟悉省级行政单位的全称、简称、位置及行政中心,并能在我国省级行政区填充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的位置并填注其名称。
4.通过认识我国辽阔的领土和优越的位置,激发学生爱国之情、兴国之志,增强改革开放的意识;了解香港、澳门和台湾都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使学生树立祖国统一大业必定实现的信念,培养学生维护祖国统一、保护祖国领土完整的神圣责任感。
1
交通运输
2
交通运输
12
1
农业
2
农业
13
1
工业
2
工业
周次
课时
课 题
1
1
疆域
2
疆域
2
1
人口
2
人口
3
1
民族
2
民族
单元教学计划
第 章(单元、课)
课 题

计划 8 课时







1.掌握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特点;各级阶梯的分界线;每一级 阶梯的大致海拔高度。
2.掌握我国主要山脉的走 向、名称及分布特点。
3、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能力。 4、学会从地势起伏、海拔高度等方面去认识和表述地形特点,去分析
5、在地图上识记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四大牧区。 6、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7、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城市。
7、运用地图等资料,分析某一工业基地的形成条件。
8、运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发展中的作用。
9.交通、工农业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较容易掌握。
周次
课时
课 题
11
课 题
中国的经济发展
计划6 课时







1、 知道主要的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根据需要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2、 运用地图说明我国交通运输网络在地区分布上的特点。
3、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和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
4、运用资料说明我国东部与西部农业分布的差异;结合地形、气温和降水等知识,比较秦岭---淮河一线南北农业生产的差异。
周次
课时
课 题
4
1
地形和地势
2
地形和地势
5
1
1
河流
2
河流
7
1
自然灾害
2
自然灾害
单元教学计划
第 章(单元、课)
课 题

计划6 课时







课程标准及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本章的第一节,依据《标准》,这是一节向学生传授“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的一课。本节选用了“自然资源和我们”、“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两个标题,表述了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中国资源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国情,为后面具体学习各种资源打下基础。
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等的影响。
5、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自主学习、终生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6、采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体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进行教学。综合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法。教学紧紧围绕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标要求来设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读图、析图、用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壮丽山河,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通过对我国地势特征和主要山脉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我国的自然环境,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高尚情操。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科学的学习观、世界观。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单元教学计划
第 章(单元、课)
课 题

计划6课时







1.掌握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学会运用地球仪或东、西两半球地图说出我国的位置,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学会在中国地图上查阅中国的四至,量算我国领土南北端之间、东西端之间的距离;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
学情分析:
1、初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能够满足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探究新知识的要求。
2、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对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有了了解,为本章节学习打下了基础。
周次
课时
课 题
8
1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2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9
1
土地资源
2
土地资源
10
1
水资源
2
水资源
单元教学计划
第 4 章(单元、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