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程朱理学-课件
合集下载
程朱理学PPT课件
C、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目的?)
3、主要理论著作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朱
著作 —《四书章句集注》
熹
(四书— 《论语》《孟子》
《大学》《中庸》)
观点 —理气论、心性论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
中国南宋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 (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 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 六年卒。理宗宝庆三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 改徽国公。
默写
▪ 1、董仲舒儒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 2、汉武帝崇儒的主要措施 ▪ 3.汉武帝创办太学的意义 ▪ 4、汉武帝为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默写
▪ 1、三教合一的时间 ▪ 2、程朱理学代表人物 ▪ 3、程朱理学的思想体系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标: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程朱理学:王阳明的心学
活到老,学到老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朋友,以义合者
(二)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 南宋:陆九渊 明朝:王守仁
2、主要思想主张 A、陆九渊: “心即理也”,并提出反省内心就可以得到天理。
B、王守仁: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1、魏晋: 佛、道传播,儒学面临挑战
2、隋唐
隋:“三教合归儒”,儒学获得发 展
唐:三教并行,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二、宋明理学 (一)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 北宋 南宋
“二程” 程颢、程颐
朱熹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核心)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仁”与万物俱生
程
程
颢
颐
河南登封嵩阳书院
3、主要理论著作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朱
著作 —《四书章句集注》
熹
(四书— 《论语》《孟子》
《大学》《中庸》)
观点 —理气论、心性论
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
中国南宋思想家。字元晦,号晦庵。徽州婺源 (今属江西)人。绍兴十八年(1148)中进 士,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庆元 六年卒。理宗宝庆三年赠太师,追封信国公, 改徽国公。
默写
▪ 1、董仲舒儒学体系的主要内容 ▪ 2、汉武帝崇儒的主要措施 ▪ 3.汉武帝创办太学的意义 ▪ 4、汉武帝为什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默写
▪ 1、三教合一的时间 ▪ 2、程朱理学代表人物 ▪ 3、程朱理学的思想体系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标: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程朱理学:王阳明的心学
活到老,学到老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朋友,以义合者
(二)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 南宋:陆九渊 明朝:王守仁
2、主要思想主张 A、陆九渊: “心即理也”,并提出反省内心就可以得到天理。
B、王守仁: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1、魏晋: 佛、道传播,儒学面临挑战
2、隋唐
隋:“三教合归儒”,儒学获得发 展
唐:三教并行,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二、宋明理学 (一)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 北宋 南宋
“二程” 程颢、程颐
朱熹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核心)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仁”与万物俱生
程
程
颢
颐
河南登封嵩阳书院
宋明理学精品PPT课件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12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心学”形成背景
• 明中期以后,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封建专制统 治陷入危机
• 王阳明认为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
宇宙观
“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陆九渊的观点
南宋
伦理观
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认识论
反省内心就可以得到天理
宇宙观
“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王阳明的观点
明朝
伦理观
将人心与伦理道德联系起来
特点与影响
“程朱理学”的特点
通过“三纲五常”这一封建伦理规范、等级制度与天理结合起来,论 证“三纲五常”的绝对性和神圣性,从而要求人们遵守“三纲五常”, 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
“程朱理学”的影响
• 程朱理学适应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 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治。
• 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 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
“二程”的观点
北宋
宇宙观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 有理后有物
伦理观
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 起来
认识论
“格物致知”把知识,道德和 天理联系起来
宋明程朱理学 PPT课件
“知行合一”:“知”和“行”是同一个活 动的两 个方面,不能缺一。知了要去行,不行不能算做 真知
“致良知”:扩充和推行道德理性,使具体 行 为合乎道德规范
3.理学的影响
理学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 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由于理学家将“天理”、“人欲”对 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 情感欲求受到强大的约束。理学专求“内圣”的经世路线以 及“尚礼义不尚权谋”的致思趋向,则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 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但与此同时,理学强调通 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 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张载庄严 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 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的慷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 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 值与道德理想。
-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2.理学的基本观点
①“存天理,灭人欲”
张载用“气”的聚散来解释万物的生成和消灭。张载的 这个理论有一个缺陷,就是无法解释万物为什么分成不同的 门类?即便我们接受花和叶都是由“气”聚而生,还是无法 解释为什么有的成为花,而有的成为叶。程颐和朱熹的“理” 的观念便是针对这一点而提出的。他们认为,我们所见的宇 宙,不仅是“气”聚而生,还因为其中有它各自的“理”; 万物各从其类,因为“气”的聚结,各依不同的“理”。花 之所以为花,是因为它的“气”按照花的“理”而聚结,于 是便成为花;叶之所以成为叶,是因为它的“气”是按着叶 的“理”聚结,因此,便生成为叶了。
-《二程集》
“理”不仅是宗法等级礼仪制度的呈现,而且是伦理道 德原理。他说:“仁,理也,人,物也。以仁合在人身言之, 乃是人之道也。”人道是伦理道德与人身相融合而成,…二 程这种“君臣父子间皆是理”的思想,乃是把本来反映宗法 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忠君”、“孝父”等伦理观念形上 化,而成为一般的观念、普遍的“理”;然后,由于理的异 化而主宰万物。
宋明理学 (POWERPOINT)PPT教学课件
2020/12/09
“人心”是来自人形体, 是从具体的气质之性发 出的,可善可不善,即 使上智的圣人也是理气 结合出来的,不能不具 有气质之性,所以也不 能无人心。
明确天理,人欲之变, 战胜人欲,恢复天理, 便叫做”仁”。人的 道德修养,最后的目 的就是求仁。
5
理学的完成朱熹
✓ 穷理就是对封建道德原则 “推讯究竟的道理”。 ✓ 居敬就是对封建道德进行 “收敛执持的功夫”,两方 面是相互促进的。
学说
2020/12/09
理的特点
➢ 哲学的最高范畴是“理”,又称“天理”。
➢ 理是天下万物遵循而不违反,是永恒存在的。
➢ 是自然最原始,社会最高原则,包括物的理等。
➢ 早已“客观”地存在于事物。人和物都自这里
出去,只是物不能动,人能主动体现它。
➢ 一物有一物的理,一物之理又是万物之理。所
以才说“万物皆备于我”。
2020/12/09
✓ 穷理尽心的极至,人与理合二为 一,人与太极合二为一,这样的人就 是圣人。 ✓ 一个人要修养到圣人的境地, 要 经过格物,格物是梦觉关,由不知到 知;要经过诚意,成一世善恶关,除恶 立善;最后到平天下,平天下就是圣 凡关,超凡入圣。 ✓ 一个人成了圣人,就能“本心以 穷理,而顺理以应物”
➢ 气和性并存在每个人身上。 ➢ 人性就本源而言,只能是善,其所以有 恶,是受外物所累及思虑的发动。 ➢ 恶是由情的波动发生偏向的结果,也是 气禀影响的结果。 ➢ 为使人去完恶从善,二程提出变化气质, “惟理可进,除是积学既久能变得气质, 则愚必明,柔必强”;并随时警惕情的变 化,务使感情活动完全符合封建道德规范, 就可防止流与恶。
6
2020/12/09
7
3
❖ 认为具体的事物,它的理
“人心”是来自人形体, 是从具体的气质之性发 出的,可善可不善,即 使上智的圣人也是理气 结合出来的,不能不具 有气质之性,所以也不 能无人心。
明确天理,人欲之变, 战胜人欲,恢复天理, 便叫做”仁”。人的 道德修养,最后的目 的就是求仁。
5
理学的完成朱熹
✓ 穷理就是对封建道德原则 “推讯究竟的道理”。 ✓ 居敬就是对封建道德进行 “收敛执持的功夫”,两方 面是相互促进的。
学说
2020/12/09
理的特点
➢ 哲学的最高范畴是“理”,又称“天理”。
➢ 理是天下万物遵循而不违反,是永恒存在的。
➢ 是自然最原始,社会最高原则,包括物的理等。
➢ 早已“客观”地存在于事物。人和物都自这里
出去,只是物不能动,人能主动体现它。
➢ 一物有一物的理,一物之理又是万物之理。所
以才说“万物皆备于我”。
2020/12/09
✓ 穷理尽心的极至,人与理合二为 一,人与太极合二为一,这样的人就 是圣人。 ✓ 一个人要修养到圣人的境地, 要 经过格物,格物是梦觉关,由不知到 知;要经过诚意,成一世善恶关,除恶 立善;最后到平天下,平天下就是圣 凡关,超凡入圣。 ✓ 一个人成了圣人,就能“本心以 穷理,而顺理以应物”
➢ 气和性并存在每个人身上。 ➢ 人性就本源而言,只能是善,其所以有 恶,是受外物所累及思虑的发动。 ➢ 恶是由情的波动发生偏向的结果,也是 气禀影响的结果。 ➢ 为使人去完恶从善,二程提出变化气质, “惟理可进,除是积学既久能变得气质, 则愚必明,柔必强”;并随时警惕情的变 化,务使感情活动完全符合封建道德规范, 就可防止流与恶。
6
2020/12/09
7
3
❖ 认为具体的事物,它的理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件(共16张PPT)
思维拓展: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世 “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界 “理”在心外 “理”在心中“心”即“理” 观 认 识 论
格物致知 反省内心、致良知
共同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承认“理”的存在。思想实质
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 然欲求。
(2015·江苏单科·21)(12 分 ) 中华文明灿烂辉煌,对保持国家的 稳定和统一发挥了积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 理学家提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它以儒家的礼法、 伦理思想为核心,吸收佛道思想中的精粹,形成了析理精微、论证 明确的哲学体系,这是两汉的粗糙儒学所无法比拟的。理学家以儒 家“圣人”为最高境界,充分肯定人的现实生活、道德精神的意义; 它摒弃佛道所宣扬的彼岸世界,不相信灵魂不灭、轮回转世之说, 而力求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崇高的理想,所以它是一种理性主义的哲 学。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材料1: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断绝学,为万 事开太平”; 材料2:朱熹:“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 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材料3: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材料4:朱熹:“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 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目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1)汉代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 (2)魏晋时期,佛道民间传播,儒学在民间面临挑战 (3)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 (4)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儒学的正统地 位遭受挑战。 (5)唐宋以来,儒学家复兴儒学、抨击佛道,如韩愈、 周敦颐、张载等。
概念解释
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家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天理” 为核心,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而形成的理论化、思辨化新 儒学体系。 理学家的“理” 体现在社会上就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封 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宋明理学PPT课件72(4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
a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
理”。认为“天理”的核心与
修养的最高境界都是
“仁”;仁者,不但能化
物于无形,而且能够获得
高度的主体自由和极大的
程颢
程颐 精神满足,即“孔颜之乐”
(书14页下面);
B朱熹使理学成熟
朱熹(1130—1200),南宋理学 之集大成者。 1世界观:(1)理比气更根本,逻辑上理先于 气,气的变化有能动性;(2)万物各有其理, 而万物终归于一,就是“太极”。 2修养论: 朱熹 (1)区分了教育的“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 (2)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即“慎思明辨 格物致知” (3)“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 源泉; (4)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最大的不同在于强 调获得精神的自足和自由的同时,还应有强烈 的社会责任感。
1世界观:“吾心即宇宙”、“心即理”,意思是本 心就是天理。 (1)不用逻辑思辨,而用自己体验印证,即“本 心体悟” (2)名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2方法论:“发明本心”意思是反省本心,直接悟 理。因此,反对朱熹的理学过于支离,反对埋首 书册。 3认识论:“物欲”和“意见”是人心之弊所以要将 其剥落、扫除。
8、不符合陆王心学特 点的说法是:
A、“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即是宇宙”
B、“发明本心”以求 理
C、求理就是进行内心 的反省
D、理要到身心以外的 事物上去寻找
9、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 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那一叙述:
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 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
陆九渊
阅读材料,探讨心学思想
材料一 陆九渊说: “宇宙便是吾心,吾 心便是世界”
程朱理学
后世评价
有一种观点认为,宋明理学是压制君权的学说,朱子提出理高于势,要求皇帝正心诚意,正是建构了一个高 于皇权的理的概念,并以此建立了一整套思想体系,使强权丧失了合理合法性。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的一次伟 大突破。宋明理学是对早期儒学的继承和发扬,而非退步和否定。褒扬理学的观念认为,理学家在人格修养上继 承了孔孟等先人,并且将之发扬。
当代研究
二十世纪中国大陆程朱理学的研究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
开创期
吕思勉从1900年至1949年。在这五十年间,研究程朱理学的论文多以人物个案为主。最早研究二程的论文有 两不的《程伊川之宇宙观》(1921年),最早研究朱熹的论文有程南园的《与友人论朱陆书第四》(1915年)此 时也有中国哲学史或思想史的著作问世,其中都有关于北宋“五子”、朱熹及其后学思想的论述,但人物个案研 究的专著很少。最早的中国哲学史的专著为1915年出版的谢无量的《中国哲学史》。
理论形成
二程曾同学于北宋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著作被后人合编为 《二程集》。他们把“理”或“天理”视作哲学 的最高范畴,认为理无所不在,不生不灭,不仅是世界的本源,也是社会生活的最高准则。在穷理方法上,程颢 “主静”,强调“正心诚意”;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在人性论上,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
官员支持
唐鉴是理学复兴的宗主,倭仁、吴廷栋、曾国藩等则是理学复兴的主将。同治年间,倭仁、吴廷栋、李棠阶 以“正学”立朝,大大提升了理学的地位。方宗诚称:吴廷栋“与倭公艮峰、文园李公同朝。时倭公以大学士为 师傅,李公以尚书掌军机,虽各有分位,未能越俎,而道义相契,可以密相赞襄,切磋德业,海内称为三大贤。 都中凡有志正学之士,皆以三公为依归焉。”(方宗诚:《吴竹如年谱》,见吴廷栋《拙修集续编》附录)在地 方,以曾国藩为首的湘军集团也纠集了大批理学人士,除湘军首领左宗棠、胡林翼外,罗泽南、刘蓉、李元度、 郭嵩焘、刘长佑、丁善庆、王錱、李续宾、李续宜、蒋益澧、贺兴范、钟近衡、刘典、涂宗赢、方宗诚等,或为 湘军成员,或一度为曾国藩幕僚,均有理学背景。从一定意义上说,湘军集团就是一个理学大本营。
【精编】朱熹和宋明理学PPT课件
(一)人的形成是“无极之真(理),二五 之精(气),妙合而凝”即“理与气合, 故能成形”,理在人身上形成“天命之 性”,气形成“气质之性”。
(二)人性分为“天命之性”和“气质 之性”。天命之性指人生来就具有的善 的观念,即仁、义、礼智等道德规范, 因为天理先于天地万物,存于天地万物, 也先天的存在于人心中,他都是善的。 气质之性指人禀气所形成的性,由于气 有清浊的不同,所以“气质之性”有善 恶之分,但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变。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有理”
2021/7/17
28
朱熹在讲“万殊”时则较多地吸取张载的气 本论思想,用“气”予以解释。他说:
论万物之一原,则理同而气异;观万物之 异体,则气犹相近而理绝不同也。气之异者, 粹驳之不齐。理之异者,偏全之或异。(《答 黄商伯》,《文集》卷四十六)
2021/7/17
29
2021/7/17
2
一、朱熹的学术生涯
2021/7/17
3
朱熹(1130——1200)
字元晦,又字仲晦,号 晦庵、晦翁等,祖籍徽 州婺源(今江西婺源) 。他生于福建尤溪,长 期活动于福建,晚年定 居于建阳(今属福建) 的考亭,其学被称为“闽 学”,其学派称为考亭学 派。
2021/7/17
4
乾道三年(1167),朱熹到潭州(今属 湖南长沙),讲学于岳麓书院。乾道六年( 1170),在建阳筑寒泉精舍,著述讲学。淳熙 二年(1175),在寒泉精舍研读周敦颐、二程 和张载的著作。并从中选取622条语录,编成 《近思录》,作为理学的入门书。
2021/7/17
46
(三)由于有“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所 以“人心”也分为“道心”与“人心”。
与“天命之性”相应的是道心,指封建道德 观念,它是“天理”形成的,所以是至善的;
宋明理学2(共13张PPT)
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积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 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 显人性的庄严。
【能力探究】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1)内容方面: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 ,都承认“理”的存在。
经济方面—— 克服私欲,遵纪守法的活动法则 道德修养方面—— 注意自省,关爱他人的道德境界
解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从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可以为当代所借用关注民生以人为本, 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从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可以提醒人们要遵守客观经济规律和 现行法律,克服私欲;从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王阳明的“致良知”可倡导人们注重 内省,从道德层面规范人们的行为,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2.陆王心学:
解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从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可以为当代所借用关注民生以人为本,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①代表人物: 陆九渊(南宋)、王阳明(明朝) (3)发展:来源:吸收佛教、道教的思想;
“仁政”学说
B.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第3讲:儒家思想的思辨化——理学
②思想: 维护专制主义王朝的统治。
(2)影响方面: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1)对世界本原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 王心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内在的“心”。
(2)求理的方法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 ”,陆王心学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
第3讲:儒家思想的思辨化——理学
二、宋明理学的内容
理学定义:
宋明时期的理学,是儒学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 集政治、哲学、伦理道德于一身的以“理”或“天理” 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
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积极:
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 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 显人性的庄严。
【能力探究】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1)内容方面: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 ,都承认“理”的存在。
经济方面—— 克服私欲,遵纪守法的活动法则 道德修养方面—— 注意自省,关爱他人的道德境界
解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从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可以为当代所借用关注民生以人为本, 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从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可以提醒人们要遵守客观经济规律和 现行法律,克服私欲;从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王阳明的“致良知”可倡导人们注重 内省,从道德层面规范人们的行为,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2.陆王心学:
解析: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从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可以为当代所借用关注民生以人为本,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①代表人物: 陆九渊(南宋)、王阳明(明朝) (3)发展:来源:吸收佛教、道教的思想;
“仁政”学说
B.
朱熹——“存天理,灭人欲”;
第3讲:儒家思想的思辨化——理学
②思想: 维护专制主义王朝的统治。
(2)影响方面: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1)对世界本原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 王心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内在的“心”。
(2)求理的方法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 ”,陆王心学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
第3讲:儒家思想的思辨化——理学
二、宋明理学的内容
理学定义:
宋明时期的理学,是儒学吸收和融合佛教、道教思想, 集政治、哲学、伦理道德于一身的以“理”或“天理” 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
第3课 宋明理学精美课件(共47张PPT)
(1)破除对孔子和儒家经典的迷信 (2)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 的思想,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3)有力地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 等传统观念,提倡男女平等。
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正统思想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结合教材内容李和贽的李这贽些的言言论论,,直提接冲炼击其了思儒想学观的点独:尊 言论一:咸地以位孔,子批之判是了非封为建是等非级,和故纲未常尝礼有教是,非起耳到。
然则予之是非了人思也想,解又放安的能作已用!。夫是非之争也,如岁时 然,昼夜更迭,不相一也。昨日是而今日非矣,今日非而
后日又是矣提,虽出使是孔夫非子标复生准于依今照,又时不代知作而如变何是非也 ,而可化遽以,定反本行对罚以赏孔哉!子是---非-《为藏书标》准。
言论二: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
1.政治: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加强; 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产生并缓慢发展 3.阶级:新兴市民阶层日益强大 4.思想:理学占据统治地位,压抑摧残 人性。宋明理学日益束缚思想
大兴文字狱,八股取士,文化专 制进一步加强
二、李贽的离经叛道
少年求学穷困潦倒 中年做官正直清廉 老年入狱被迫害致死
想 批
王 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
判
夫 ②客观事物是可以被认识的 批判继承传统儒学
之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影响:构具筑有具解有放时思代想特的色历的史新进思步想性体系;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
反传统、反教条;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主张工商皆本。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对三大思想家思想的评价
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 生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当时封建专制有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没有提出新 的社会制度,也未能形成完整的思想体系,没有动摇 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
人教版必修3第一单元第3课 宋明理学(共44张PPT)
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 不是天理?”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 间……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
观点二:天理即“三纲五常” 其实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
特点: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 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材料三: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
知识整合: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儒家思想演变线索
春秋 应运而生
战国 蔚然大宗
魏晋南北朝隋唐 面临挑战
秦朝 遭到打击
西汉武帝 正统思想
宋明 新体系—理学
思维拓展
宋明理学作为一种流传上千年的传统文化, 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又有哪些内容是不科 学和不正确的?今天,我们对于宋明理学应 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D、道学
3、“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指:
A、儒家道德伦理
B、自然规律
A
C、人的良知
D、上天的意志
4、下列宋明理学家中,提倡“去人欲,存天理”观念的
是
A
A、朱熹 B、程颢 C、周敦颐 D、王守仁
C 5、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思想都是从哪种理论而
来的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宋明理学 D、佛教
知识小结
①“心”是万物的本原, “心”即“理”
陆 内容 ②“致良知”
王
③“知行合一”
心
学
①把客观唯心主义发展为主观唯心主义
影响 ②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
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课小结
产生的背景
宋 明 理 学
发展的过程
儒学受到挑战 儒学复兴运动 儒学获得新发展
创立:北宋二程 成熟:南宋朱熹 发展:陆王心学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 间……为君尽君道,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
观点二:天理即“三纲五常” 其实就是儒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
特点: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 等级秩序的合理性。
材料三: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
知识整合: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儒家思想演变线索
春秋 应运而生
战国 蔚然大宗
魏晋南北朝隋唐 面临挑战
秦朝 遭到打击
西汉武帝 正统思想
宋明 新体系—理学
思维拓展
宋明理学作为一种流传上千年的传统文化, 它有什么可取的地方?又有哪些内容是不科 学和不正确的?今天,我们对于宋明理学应 该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D、道学
3、“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主要指:
A、儒家道德伦理
B、自然规律
A
C、人的良知
D、上天的意志
4、下列宋明理学家中,提倡“去人欲,存天理”观念的
是
A
A、朱熹 B、程颢 C、周敦颐 D、王守仁
C 5、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的思想都是从哪种理论而
来的
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宋明理学 D、佛教
知识小结
①“心”是万物的本原, “心”即“理”
陆 内容 ②“致良知”
王
③“知行合一”
心
学
①把客观唯心主义发展为主观唯心主义
影响 ②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
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课小结
产生的背景
宋 明 理 学
发展的过程
儒学受到挑战 儒学复兴运动 儒学获得新发展
创立:北宋二程 成熟:南宋朱熹 发展:陆王心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2月28日星期 日2021/2/282021/2/282021/2/28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2月2021/2/282021/2/282021/2/282/28/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2/282021/2/28Februar y 28, 2021
“致良知”:扩充和推行道德理性,使具体 行 为合乎道德规范
3.理学的影响
理学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 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由于理学家将“天理”、“人欲”对 立起来,进而以天理遏制人欲,带有自我色彩、个人色彩的 情感欲求受到强大的约束。理学专求“内圣”的经世路线以 及“尚礼义不尚权谋”的致思趋向,则将传统儒学的先义后 利发展成为片面的重义轻利观念。但与此同时,理学强调通 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也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 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张载庄严 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 开太平”;顾炎武在明清易代之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 责”的慷慨呼号;文天祥、东林党人在异族强权或腐朽政治 势力面前,正气浩然,风骨铮铮,无不浸润了理学的精神价 值与道德理想。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 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是以人、物之 生,必禀此理,然后有性;必禀此气,然后有形。
-朱熹《答黄道夫书》
形而上者无影无形,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 器。
-《朱子语类》卷九五
视听言动,非理不为,即是礼,礼即是理也。 礼者,理也,… 圣人,人伦之至。伦,理也。 人伦者,天理也。
-岱年 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2/282021/2/28Sunday, February 28,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2/282021/2/282021/2/282/28/2021 3:58:33 P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21/2/282021/2/282021/2/28Feb-2128-Feb-2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021/2/282021/2/282021/2/28Sunday, February 28, 2021
•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 力,自 胜者强 。2021/2/282021/2/282021/2/282021/2/282/28/2021
而传统儒家偏于对现实人生的关怀 ③统治者对宗教的扶持 ④汉、唐儒学偏于训诂、注疏,墨守定
论,对古代经典不敢有所突破 2.儒学面临挑战
㈡程朱理学 1.理学的形成
宋代经学的特点是,儒家学者们大都不顾旧有的传注, 他们往往抛弃传统的训诂、义疏,直接从经书原文中阐释义 理性命(指人的本性和命运),因此被称为“性理之学”, 简称“理学”。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2/282021/2/282021/2/282021/2/28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第3课 宋明理学
一、结构 ㈠三教合一 -汉代至宋初儒学的发展演变;理学 诞生的背景及其思想来源 ㈡程朱理学 -理学的形成、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 想 ㈢陆王心学 -理学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和建议 ㈠三教合一 1.佛教和道教的盛行 ①魏晋时期,社会动荡,人民易接受宗教 ②佛、道长于对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
-叶朗 费振刚 王天有《中国文化导读》
朱熹的哲学逻辑: 理→气→物→理
㈢陆王心学
1.陆九渊的思想
陆九渊上承孟子,以“发明本心”为学 说宗旨。“本心”即心中本有的道德意识。 他认为,宇宙的根本法则是“理”,心中本 来具有的道德意识也是“理”,因此,“心 即理”。他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 宙”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为学首先在树立 自己本有的道德意识,…因为“理”在心中, 所以不必向外寻求。而人心由于私欲蒙蔽, 心中的“理”隐而不彰。为学就在于剥落物 欲,使心中本具的理显现出来,这就是“发 明本心”。…朱熹的方法是先广泛“格物” 然后豁然贯通,明达天理。陆九渊的方法是 先“发明本心”,然后辅之以“格物”。
-叶朗 费振刚 王天有《中国文化导读》
2.王阳明对“心学”的发展 ①背景:明朝中后期的统治危机 ②王阳明的思想主张
“心外无理”、“心外无 物”: 道德行为的最后依据是动机,任 何行为离开主体意识都不具有道 德性质;“物”指“事”,是主 体参 与的伦理行为
“知行合一”:“知”和“行”是同一个活 动的两 个方面,不能缺一。知了要去行,不行不能算做 真知
-张立文《宋明理学研究》
人之所以为人者,以有天理也。天理之不存,则与禽兽 何异矣。
甚矣,欲之害人也。人之为不善,欲诱之也。诱之而弗 知,则至于天理灭而不知反。故目则欲色,耳则欲声,以至 鼻则欲香,口则欲味,体则欲安,此皆有以使之也。
-《二程集》
②“格物致知”
“格物”即考察、研究具体事物,“致知”就是获取事 物之理,并尽量加以扩充积累。…朱熹的“格物致知”是穷 究事物之理,而具体事物的理是理解宇宙根本法则的媒介。
-《二程集》
“理”不仅是宗法等级礼仪制度的呈现,而且是伦理道 德原理。他说:“仁,理也,人,物也。以仁合在人身言之, 乃是人之道也。”人道是伦理道德与人身相融合而成,…二 程这种“君臣父子间皆是理”的思想,乃是把本来反映宗法 社会经济、政治关系的“忠君”、“孝父”等伦理观念形上 化,而成为一般的观念、普遍的“理”;然后,由于理的异 化而主宰万物。
-阴法鲁、许树安《中国古代文化史》
2.理学的基本观点
①“存天理,灭人欲”
张载用“气”的聚散来解释万物的生成和消灭。张载的 这个理论有一个缺陷,就是无法解释万物为什么分成不同的 门类?即便我们接受花和叶都是由“气”聚而生,还是无法 解释为什么有的成为花,而有的成为叶。程颐和朱熹的“理” 的观念便是针对这一点而提出的。他们认为,我们所见的宇 宙,不仅是“气”聚而生,还因为其中有它各自的“理”; 万物各从其类,因为“气”的聚结,各依不同的“理”。花 之所以为花,是因为它的“气”按照花的“理”而聚结,于 是便成为花;叶之所以成为叶,是因为它的“气”是按着叶 的“理”聚结,因此,便生成为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