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公开课

合集下载

百家争鸣(公开课)

百家争鸣(公开课)

百家争鸣(公开课)百家争鸣(公开课)百家争鸣是古代中国思想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该时期流派众多,学术争鸣激烈。

下面我们将探索百家争鸣的背景、具体表现以及对中国思想史的影响。

一、背景中国古代的百家争鸣是发生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而战乱的时期。

当时,周朝的灭亡导致了分裂的中国,各个国家相互争霸,引发了剧烈的思想交锋。

二、百家争鸣的具体表现1. 法家法家代表了百家争鸣中的一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韩非和李斯。

法家思想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法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以维持社会的稳定。

法家提出了一系列刑法及管理制度,致力于加强法律的性质,加强国家的统治力。

2. 儒家儒家是中国古代思想中最有影响力的学派之一,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

儒家重视人际关系、家庭伦理和仁爱之道,主张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达到社会和谐的目标。

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道家道家强调自然,主张人应该依从自然规律和道的道德观念,追求无为而治。

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

道家观念对中国文化以及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观察自然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思考,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哲学问题。

4. 兵家兵家主要关注战争和军事策略,代表人物有孙子和孙膑。

兵家学派发展了兵器、战争术语和战术原则,对于中国古代战争思想和军事战略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思考在日后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百家争鸣对中国思想史的影响百家争鸣的出现导致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繁荣时期。

这些学派的争论和思想碰撞促进了中国思想的多元化和发展。

不同的学派对于社会和政治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百家争鸣还加速了学术思想的传播和交流。

不同学派之间的辩论让人们对不同思想进行了更广泛的了解和探究。

这种交流促进了新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并且通过与其他文化和思想的对话,中国思想也得以丰富和发展。

此外,百家争鸣也为后世的思想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课省公开课金奖全国赛课一等奖微课获奖课件
A
34/35
16.认为“恻隐之心”“是非之心”人皆 有之, 这反应了孟子 A.“仁政”思想 B.“民本”思想 C.“性本善”思想 D.“致良知”思想
35/35
27/35
9.以下关于孔子叙述不正确是: A.是春秋末期齐国人 B.其弟子有“七十二贤人” C.孔子整理过《诗》《书》《礼》 《易》《春秋》 D.其思想关键是“仁政”
28/35
10. 孔子概括“知天命”年纪是 A. 二十岁 B. 三十岁 c. 四十岁 D. 五十岁
D
29/35
11、孔子途经泰山,见一妇女再坟边痛苦。 问询后才知道,她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 虎吃了,孔子问她为何不早些搬迁,妇女 回答:因为这里没有苛政。孔子感叹地对 弟子们说:“苛政猛于虎也!”所以,他提 倡
“亚圣” A、“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
11/35
(2) 荀子思想
思想主张:
① “仁义”和“王道” ② “君舟民水” ③ 伦理观: “性本恶” ④朴素唯物思想
17/35
你知道相关庄子成语有哪些
▪ 朝三暮四 薪火相传 ▪ 成者英雄败者贼 东施效颦 ▪ 鹏程万里/扶摇直上 盗亦有道 ▪ 无中生有 枯鱼之肆 ▪ 越俎代庖 望洋兴叹 ▪ 运斤成风 ▪ 标新立异 呆若木鸡 ▪ 题意讲解 无用之用 ▪ 明镜止水 寿长辱多 ▪ 螳臂挡车 蜗角之争 ▪ 每况愈下 以貌取人
2/35
一、“百家争鸣”
2. “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和代表:
主要流派:儒、道、 法、墨、名、阴阳、 纵横、杂、农、小说 (除去小说家,则称 “九流”) “诸子十家,其可观 者九家”-《汉 书·艺文志》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百家争鸣》公开课 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百家争鸣》公开课 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百家争鸣》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百家争鸣》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林立,思想文化繁荣,出现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众多学派,形成了中国思想史上的百家争鸣局面。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观点以及各家的代表人物。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接触过部分中国古代历史,对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有所了解。

但对于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以及各家代表人物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各家的思想观点,并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各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观点以及各家代表人物;掌握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主要学派的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自豪感,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观点以及各家代表人物;2.难点:各家思想观点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观点以及各家代表人物;2.案例分析法:分析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2.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3.案例材料:收集与诸子百家思想观点相关的案例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地图,引导学生回顾社会背景。

提问:“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出现了哪些思想学派?”2.呈现(10分钟)讲解诸子百家的起源、主要思想观点以及各家代表人物。

重点介绍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主要学派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每组选择一个学派,分析该学派的思想观点,并找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案例,阐述该案例如何体现该学派的思想观点。

高中历史《百家争鸣》公开课精品PPT课件

高中历史《百家争鸣》公开课精品PPT课件
3)认识论: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源。 (“三表法”)
4)逻辑学: 重视类比和推理,建立了由个别到一般
的归纳推理的方法论基础。
主要的学派、思想家及其代表思想
学派 代表人物
孔子
儒家
孟子
荀子
道家
老子 庄子
时代
主要思想(贡献)
春秋 仁、礼;德治;敬鬼神而远之;开创私学;整理 典籍
战国 战国 春秋
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说
《百家争鸣》
考点要求: (1)概述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b-理解) (2)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c-分析)
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学(儒家思想)
百家争鸣 汉代儒学
宋明理学
明末清初思 想活跃局面
春秋创立 战国发展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程朱理学 明清 陆王心学 批判继承
——《孟子·公孙丑》
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上》
材料三: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孟子·告子章句上》
1.2孟子 的主要 思想
1)治国观:提倡“仁政”学说,反对苛政; 2)民本观: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3)伦理观:主张“性本善”;
评价: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生产发展,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 儒家思想,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深远。
(①-H;②-G;③-E;④-F;⑤-A;⑥-B;⑦-C;⑧-D) 注意:这些主张都贯穿着讲究实际功利的精神。
二、百家争鸣之何人“鸣”
4.墨子的主张
不折腾的哲学家 读者最少的思想家 最草根的和平主义者 活得真实而自由的思想家 爱你就等于爱自己的思想家
1)主旨: “兼相爱,交相利”

百家争鸣公开课

百家争鸣公开课
“百家”指流派众多,主要指儒家、道家、 墨家、法家、兵家等等;
“争鸣”指各家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广收门 徒,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学术流 派之间形成的相互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 的现象。
1、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及主张
学派 代表人物 时代
主要主张或著作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2、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现象?
(1)周政权衰落,一些富有学识的人流落民间传播知识, 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士阶层,为百家争鸣提供了人才。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争霸,七雄兼并。 为了在兼并战争中壮大自己的力量,各国纷纷变法图强,四 处网罗人才。士人们为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对各种社会问题 提出不同看法和治国主张。
爱人 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老百姓 (治国“思仁想”核心)加强克个己人复修礼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
以“德” 教化人民,以“礼”治理 国家
2.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又有怎样的教育思想?
在孔子之前,学校只招收贵族子弟。孔子 广开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不论贫富 贵贱,人人都有受教育机会他注意“因材 施教”,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 他还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孔子一生培 养了三千多弟子。此外,他还说过:“学 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有教无类 、 因材施教
学思结合、 重视道德教育
3、百家争鸣的影响
(1)在百家争鸣中,各派不仅阐述自己的主张,还相互论争 和批判,彼此吸收合理的成分,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 会的发展。
(2)它们在众多领域提出的各种思想理论成为中华民族传统 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
当时各派思想家都四处游说。孟子到处 劝说诸侯实行仁政,争取民心,结果,同孔 子一样,始终未被重用。而法家却受到秦国 统治者的青睐。

第8课-百家争鸣-部编教材一等奖公开课ppt课件

第8课-百家争鸣-部编教材一等奖公开课ppt课件

材料四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 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习方法
我们今天如果研究孔子的话,可 以主要查阅哪些古籍?
孔子整理的古籍 编定《春秋 》、《诗经》 言论记录 《论语》——弟子记载
孔子如此伟大还经常向一个人请教问 题,孔子说他是能上天入地的人,他 是谁?
孔 子 问 礼 图
道家学派创始人
《道德经》
老子
1、顺应自然 2、事物都有对立面,对
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祸兮,福之所倚; 褔兮,祸之所伏。
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
什么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变化 的。貌似强大的人可能会被弱者打败,看起 来聪明的人可能一生无所作为,平凡的人由 于努力可能会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
梳理:春秋时期的两位大思想家

经》
庄战 子国
治国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法 家
韩非
战国
改革;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孙武
春秋
《孙子 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家 孙膑 战国
反对空谈仁义;提出“战胜而强立,故天下 服也”
•议一议
•诸子百家的学说中,有哪些积极的东西 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
• 孔子提出“仁”的学说;孔子关于教育的 主张;
贱,比较贫寒的学生只要交得起十条干肉就可以接受教
育。”
“有教无类”——教育公平
材料二 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针对性
的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
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请
教父兄后再做。
“因材施教”
材料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习方法

百家争鸣(公开课)

百家争鸣(公开课)

百家争鸣(公开课)教学内容:一、教材章节: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五单元《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二、详细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发展,重点介绍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的主要思想和代表人物。

通过分析各学派的思想内涵和影响,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繁荣和演变。

教学目标:一、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各学派的主要思想和代表人物。

二、通过分析各学派的思想内涵和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教学难点与重点:一、难点:各学派思想的内涵和影响。

二、重点: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的主要思想和代表人物。

教具与学具准备:一、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二、学具:历史教材、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以“百家争鸣”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引发学生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兴趣。

二、新课内容展示:1. 介绍儒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代表人物,如孔子、孟子等。

2. 介绍道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代表人物,如老子、庄子等。

3. 介绍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代表人物,如墨子等。

4. 介绍法家学派的主要思想和代表人物,如韩非子等。

三、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析各学派思想的实际应用和影响。

四、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板书设计:一、儒家思想1. 仁爱2. 礼制3. 君子二、道家思想1. 道法自然2. 无为而治3. 道德经三、墨家思想1. 兼爱2. 非攻3. 节用四、法家思想1. 法治2. 权谋3. 变法作业设计:一、请简述儒家、道家、墨家、法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和代表人物。

答案: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为仁爱、礼制,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等。

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为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等。

墨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为兼爱、非攻,代表人物有墨子等。

法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为法治、权谋,代表人物有韩非子等。

二、请分析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百家争鸣》PPT(人民版必修3)名师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百家争鸣》PPT(人民版必修3)名师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试一试
有一言能够终身行之者乎?
子贡
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知识联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意思:自己不乐意承受旳事情,也不要强加 在别人身上。凡事站在别人旳角度上,“换 位”思索,多替别人想一想!
这句话对你们处理同学关系有什么启示?
尊重别人,求同存异 ❖适度忍让,体谅别人 与同学坦诚相待,主动与别人沟通
4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旳社会原因
经济: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土地私有制 逐渐确立。
政治:奴瓦封成,周王室衰微、诸侯展开争霸兼 并战争。
思想文化:私学旳兴办。
认识:一定时期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旳产物
二、代表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一)儒家学派 (二)道家学派 (三)法家学派 (四)墨家学派
教育理论: 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等 伦理道德: 孝、仁义、诚信等(社会主义荣辱
观) 维护社会稳定:仁、德治、民本思想等(取消农业
税) 个人涵养: 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仁、义、全方面发展等思想 19
20
(二)道家学派
1、代表
春秋老子,道家创始人 战国庄子
2、主张
21
(二)道家学派
1."道"是万物旳根源 2.朴素辩证法思想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政治主张:悲观悲观旳态度
庄子:“道”是最高准则;提出“齐物论” ;“逍遥”旳人生态度
22
(二)道家学派
庄子:
哲学思想:“道”是最高准则;提出“齐物 论” ; “逍遥”旳人生态度
文学成就——寓言、散文蕴涵深邃旳哲理智慧和 神奇旳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孟子
阅读下列材料:

七年级百家争鸣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七年级百家争鸣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七年级百家争鸣教案一、教学背景与目标在七年级学习阶段,学生正在逐渐适应初中学习环境,对于学科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方法的培养都需要有一个系统的教学方案。

《七年级百家争鸣教案》旨在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提升学习效果,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本教案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主动性与自觉性;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升社交能力;3. 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4. 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本教案以《语文》课程为例,展开一系列的百家争鸣活动,涵盖了课堂教学、小组合作、课外讨论等内容。

具体教学步骤如下:(1)阅读与理解-学生在课前以小组形式阅读指定课文,并写下自己的理解与疑问;(2)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各自的理解和疑问;(3)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并完成作业任务;(4)报告与分享-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和解决方案。

2.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具体教学方法如下:(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2)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4)学习评价-通过学生小组的报告、教师的点评和同学的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提高。

三、教学评价与反馈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反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本教案将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和反馈:1. 师生互评-学生通过填写评价表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2. 同学互评-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成果展示对同学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3. 教师点评-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和指导;4. 学生自评-学生通过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自我评价。

历史必修三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历史必修三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公开课获奖课件百校联赛一等奖课件

(3)观点 建地主阶级利益
• 仁旳思 想

民本思想
异 人性论
孔子
爱人 以德治民
性相近
创建儒家学派
孟子
仁政
荀子
仁义 王道
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
性善论 性恶论
使儒学体系愈加完 整,成为蔚然大宗
三、道家和法家
1.道家学派旳创始: 民族: 出生地:
出生日期: 逝世日期: 主要成就: 代表作品:
相往来
福祸相依
看图说话
请你给下面两幅漫画取一种题目,并就此说说 漫画体现了老子旳什么思想?
福兮祸之所倚, 祸兮福之所伏。
邻国相望,鸡犬 之声相闻,民至 老死不相往来。
以柔克刚
小国寡民
2.庄子旳思想: ①世间万物都是相正确; ②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 能取得精神上旳自由。
庄子名言
• “窃(盗窃)钩(钩环)者诛,窃国者为诸 侯,诸侯之门仁义存焉”
3、法家一韩非子(代表新兴地主阶级旳利益)
• ①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旳 • ②以法治国 • ③君主要树立绝对权威,实施君主专制—
—顺应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旳历史发展 趋势
守株待兔旳故事阐明什 么了?
①以为事物是发展变化旳 ②治理国家旳政策、措施必 须与时俱进。
4.战国时期墨家学派旳代表——墨子 墨子旳主要思想
2.产生旳原因
经济上:井田制崩溃。铁器旳使用和牛耕旳推广, 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根本原因: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社大会大夫变崛革起。奴隶制
走向解礼体乐,崩封坏建制度兴起,社会转型天。下大乱
阶级关系上: “士”阶层旳活跃和受重用。
思想文化上: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认识:一定时期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旳产物

初中历史第8课 百家争鸣公开课 赛课优秀课件

初中历史第8课 百家争鸣公开课 赛课优秀课件
⑴老子认为,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 人们应该顺应自然。⑵世间的事物都有 其对立面,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 的。⑶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20人21/6/们1 与世无争,天下就能太平。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
姓名:
孔子名丘、字仲尼 生活时代:
春秋后期 籍贯:
鲁国人 地位: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大思想家和教育家。
探究活动二:猜猜“我”是谁?
角色5:我的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
最 充著 数”名“的老有马识“自途相韩”矛等非盾。子”这、“些守法生株家动待的兔寓”“言讳故疾事忌医,”蕴“滥含竽着
深刻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我主张君主治国要考法令、 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我反对空谈仁义……
孔子的核心思想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 “仁”,他提出“仁者爱
思 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 想 心,“己所不欲,勿施于 主 人”“己欲立而立人,己 张 欲达而达人”,将“仁”
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 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治国主张: 1、主张以德治国,
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 体察民意。
2、反对苛政,认为 统治者只有实行德政, 使人民心悦诚服,社会 才会稳定。
韩非
代表 人物
战国 末期
《韩 非子》
以法治国;建立中 央集权专制统治
孔子
儒家
孟子
墨家 墨子
道家
庄子
法家
韩非子
影响: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 繁荣,成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 文化发展的高峰,为中国古代文 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十 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知识巩固
1、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C )
第8课

百家争鸣公开课

百家争鸣公开课

百家争鸣公开课同学们,今天咱们要来一场超级有趣的历史之旅,走进那个充满智慧和思想碰撞的“百家争鸣”时代!说起百家争鸣,那可真是热闹非凡,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智慧派对!在那个时候啊,各种学派纷纷登场,各显神通,都想把自己的想法传播给更多的人。

咱们先来说说儒家。

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那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主张“仁”,就是要大家都心怀善良,关爱他人。

有一次啊,我在公园里看到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摔倒了,周围的小伙伴们有的赶紧去扶他起来,有的关切地问他有没有受伤,这一幕让我想到了孔子的“仁”。

大家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多美好啊!再看看墨家。

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就是说要平等地爱所有人,反对战争。

这让我想起了之前看到的一则新闻,在一个战乱地区,孩子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他们的眼神充满了恐惧和无助。

如果大家都能遵循墨家的思想,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悲剧发生了。

道家也很有特点。

道家提倡“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就像我们有时候学习累了,就别硬逼着自己,适当放松一下,说不定反而能学得更好呢!我记得有一次我拼命想要完成一幅画,可越着急越画不好,最后干脆放下画笔,出去散了散步,回来的时候灵感就来了,很轻松地就完成了作品。

这就是顺其自然的力量!法家则强调以法治国,要有明确的规则和制度。

比如说在咱们的班级里,如果没有明确的纪律和规定,那岂不是乱套啦?百家争鸣的时代,这些学派的思想相互交流、相互碰撞,就像一场思想的盛宴。

其实啊,百家争鸣的思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比如说,当我们在讨论如何保护环境的时候,有人说要靠大家的自觉,这有点像儒家的思想;有人说要制定严格的法律来约束,这就有点像法家的思路;还有人说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过度开发,这又有点像道家的理念。

同学们,了解了百家争鸣,你们是不是也觉得这些古老的思想充满了智慧呢?咱们在生活中可以多去思考,看看如何运用这些智慧,让自己变得更聪明,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美好!好啦,今天的百家争鸣公开课就到这里啦,希望大家都能有所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约前468-前376),名翟
老子 1、 治国本应爱民,统治者不要干预民生、民利, 这叫“无为而治”。 庄子 3、 逍遥无为,齐生死、齐物我
孟子 性本善 ,君主应行仁政。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 荀子 性本恶;君舟民水;天行有常,人道有为。 5、 韩非 英明的统治者像神,因为他依法行事,公正无私; 又像鬼,因为他有用人之术;他还有权威、权力以 子 6、 加强他的命令的力量;事异则备变 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非攻
战国七雄
针对新形势,儒家、道家、 法家、墨家各自提出怎样 的观点?
孟子(“亚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 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仁政:反对苛政 民本:提出“民贵君轻” 伦理观:主张“性本善”
(约前372-前289) 名轲,邹(今山东邹城市)人。
分别是谁的主张?属于攻
探究: “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今天,我们的学校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 ” 杰出人才,还出了好些“精致的利己主 义者”?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钱学森(中国航天之父)
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 请从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派 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 别出发,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 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钱学理(北大教授)
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王肃(三国著名儒学家)注:丧家狗,主人哀荒,不 见饮食,故累然不得意。孔子生于乱世,道不得行, 故累然,是不得意之貌也。 丧家之狗:比喻失去靠山,无家可归者或丧失了主子、 惶张惊恐,无处投奔者。 ——《成语词典》
——《史记·孔子世家》
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
百家争鸣的出现,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大动荡”:政治发展经历了从统一走向分裂,又从分裂 兼并归于统一的过程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任何事物都存在矛盾对立的 两个方面)
弱者道之用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政治主张 领域 思 想 学 说 哲学 思想 政治 主张 核心 1. "道"是万物的本源 2.朴素辨证法思想 “无为而治” “小国寡民”
庄子 2.庄子的思想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 为小。
哲学: 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 提倡“逍遥”
齐物
(约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 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一带)人。
韩非子
集权观:加强君主集权 法治观:厉行赏罚,奖励 耕战 改革观:“不期修古,不 法常可”、“世异则事 异,事异则备变。”
(约前280-前233)
墨子
伦理观:“兼相爱, 交相利” ,非攻,讲 求实际功利
修身:苦干和自我牺 牲精神
统治者:为政以德,实行“德治”
圣迹图 •孔子退修诗书
孔子的思想成就和文化贡献
领域 思想 学说 政治思想 教育思想 核心 “仁”和“礼 ”“德治”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创办私学;整理文化典籍(六经:《诗》
《书》《理》《乐》《易》《春秋》)
文化贡献
在孔子以前,中国历史文化当已有2500年 以上的积累,而孔子集其大成。 ——钱穆
“大变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奴隶社会逐步瓦解, 封建社会逐步建立
“大发展”:社会经济、社会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大发 展,私学兴起,“士”受到各诸侯国的重用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杨伯峻先生注:自己所不想要的任何事物,就不 要加给别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杨伯峻先生注:自己要站得住,也要使别人站得 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 臣臣、父父、子子。” 不学礼,无以立。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人而不仁,如礼何? 仁是一种内在的修养, 礼是一种外在的规范和制度。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道:治理 齐:约束 免:避免 耻:羞耻心
探究: “钱学森之问”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今天,我们的学校为什么总是培养不出 ” 杰出人才,还出了好些“精致的利己主 义者”?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钱学森(中国航天之父)
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 请从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派 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 别出发,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 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钱学理(北大教授)
荀子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君者,舟也;庶人者, 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 《荀子》 政治: 君舟民水 哲学:天行有常,人 道有为 伦理观:主张“性本 恶”
(约前313-前238),名况, 字卿,赵国(今山西安泽 一带)人。
修身:学习的最高目 标是把握“礼”
孔子问道于老子
知识点拔
——延续理想的温度
名丘,字仲尼
公元前551-前479年
鲁国陬邑人 (今山东曲 阜)
孔子适郑,与弟子相失(走散),孔子独立郭东门。
郑人或谓子贡曰:“东门有人其(sǎng,额头)似尧, 其项(脖子)类皋陶(gāo yáo),其肩类子产,然自
要(通“腰”)以下不乃禹三寸,累累(颓丧的样子)若
丧家之狗。”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曰:“形状,未
“不知不可为而为之,愚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不为, 贤人也;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圣人也。” ——张岱《四书遇》 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 是关心脚下的事情,注定没有未来。——黑格尔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温家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