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练习题
1《论语》十二章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1《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5.1《论语》十二章一、单选题1.下列加粗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食无求饱求:追求B.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C.君子喻于义喻:知晓,明白D.质胜文则野野:粗野、鄙俗2.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B.孔子,名丘,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许多教学理论。
C.《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如果说《论语》有什么思想能够统率全书的话,那就是“仁”。
D.南宋时,朱熹把《诗经》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称为“四书",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取材依据。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见贤思齐焉②见贤思齐焉③可以群④远之事君⑤邻之厚,君之薄也⑥择善而从之⑦草菅人命A.①⑤/②③⑦/④⑥B.①②/③④⑦/⑤/⑥C.①⑥/②⑤/③④/⑦D.①④⑤/②/③/⑥⑦4.下列句子中加粗词全都属于古今同义现象的一项是()①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③回虽不敏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⑤古之学者必有师A.②⑤B.②④C.①③D.①④5.下列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曾子认为,“仁”应该是读书人毕生追求的目标,而且责任重大,应为此奋斗终生。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见孔子的义利观,从个人道德着眼,主张个人在面临选择之时,应舍利取义。
这里的“利”,主要是私利。
C.“克已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
从这个层面来说,“礼"是“仁”的内化和自觉。
D.孔子认为学《诗经》好处很多,可以激发情志,可以观察社会,可以交往朋友,可以怨刺不平。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论语》是哪位思想家的言论集?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荀子答案:A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章?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A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论语》中哪一位弟子的言论?A. 子贡B. 子路C. 子夏D. 子张答案:A二、填空题4.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____。
”答案:乐之者5.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反映了孔子的____思想。
答案:义利观三、简答题6. 请简述《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是孔子的“黄金法则”,意味着一个人在对待他人时,应该遵循自己不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即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情。
四、论述题7. 论述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仁”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孔子在《论语》中将“仁”视为最高的道德标准,认为“仁”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尊重和帮助的体现。
孔子强调,一个人要达到“仁”的境界,需要不断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孔子看来,“仁”是实现社会和谐与个人完善的关键。
五、翻译题8. 将以下《论语》中的句子翻译成英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答案:Reviewing the old and learning the new, one can become a teacher.六、分析题9. 分析《论语》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含义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答案: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思考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单纯学习而不进行思考会导致知识的空洞,而单纯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导致知识的匮乏。
对现代教育而言,这句话启示我们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同时也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和更新。
七、综合题10. 请结合《论语》中的内容,谈谈你对“君子”的理解。
答案:在《论语》中,孔子对“君子”有丰富的描述,认为君子应具备仁、义、礼、智、信等品质。
《论语十二章》(含答案)
《论语十二章》(含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二章》测试题带答案
《论语十二章》测试题带答案论语十二章测试题带答案第一题论语中的孔子是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答案: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被尊称为“圣人”。
第二题论语是哪位思想家的著作?答案: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后人记录下来的言行录。
第三题论语最早是由谁编纂成书的?答案:论语最早是由孔子的弟子曾子进行编纂。
第四题论语的内容主要是关于什么?答案:论语的内容主要是关于孔子的思想、学说和行为示范。
第五题论语中的“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是什么意思?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研究而时常温,不是很快乐吗?第六题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经历的事情,也不要对别人去做。
第七题论语中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什么意思?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认识到自己的无知,才是真正的智慧。
第八题论语中的“父母唯其疾之忧”是什么意思?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父母最关心的就是子女的健康。
第九题论语中的“人不学不知义,不问不知耻”是什么意思?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不研究就不了解道德,不思考就不知道羞耻。
第十题论语中的“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是什么意思?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的过失就像日食月食一样引人注目。
第十一题论语中的“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是什么意思?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未能尽力帮助人,怎么可能去帮助鬼?第十二题论语中的“人不知而不愠”是什么意思?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别人对自己不了解,也不生气。
以上是《论语十二章》测试题带答案的简要内容介绍。
论语十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章?A. 学而第一B. 为政第二C. 八佾第三D. 里仁第四2.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要谦虚谨慎B. 要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C. 要不断学习D. 要诚实面对自己的知识水平二、填空题3. “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学而第一”章。
4. “_________,小人喻于利。
”这句话出自《论语》的“里仁第四”章。
三、简答题5. 请简述《论语》中“君子”与“小人”的区别。
四、论述题6. 根据《论语》中的观点,论述“仁”在个人修养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五、翻译题7. 将以下《论语》中的原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六、案例分析题8. 假设你是一家公司的管理者,你如何运用《论语》中的思想来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答案:一、选择题1. A2. D二、填空题3. “温故而知新”4. “君子喻于义”三、简答题5. 《论语》中“君子”通常指有德行、有修养、注重道德和礼仪的人,而“小人”则指那些只关心个人利益、缺乏道德修养的人。
君子追求的是道义,小人追求的是利益。
四、论述题6. “仁”是《论语》中的核心概念之一,它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相互关爱。
在个人修养上,仁要求我们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宽容他人,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
在社会交往中,仁则要求我们以礼待人,以和为贵,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五、翻译题7.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改正自己的。
”六、案例分析题8. 作为管理者,可以借鉴《论语》中的思想,首先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展现出对员工的尊重和关怀。
其次,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再次,注重团队的道德建设,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团队精神,以此来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打印版)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打印版)# 论语十二章练习题(打印版)## 一、填空题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句出自《论语》的________章。
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强调了________的重要性。
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句话告诉我们,外表的________和________往往掩盖不了内心的不仁。
4. 子曰:“君子不器。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不应当局限于________。
## 二、选择题1. “温故而知新”是《论语》中的一句话,它的意思是:- A. 学习新知识时,要回顾旧知识- B. 学习新知识,不需要回顾旧知识- C. 回顾旧知识,不需要学习新知识- D. 学习新知识,同时要忘记旧知识2.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告诉我们:- A. 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 B. 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C. 担心自己学得不够多- D. 不要担心自己的知识不够多3.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的意思是:- A. 聪明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 B. 聪明的人喜欢游泳,仁慈的人喜欢爬山- C. 聪明的人喜欢水的清澈,仁慈的人喜欢山的稳重- D. 聪明的人喜欢水的流动,仁慈的人喜欢山的宁静## 三、简答题1. 请简述《论语》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的含义。
2. 根据《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 四、论述题1. 《论语》中有许多关于“仁”的讨论,请结合你对“仁”的理解,论述“仁”在个人修养和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
2. 试论述《论语》中关于“礼”的教导,并结合现代社会,谈谈“礼”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和意义。
## 五、案例分析题1. 某公司经理在管理过程中发现员工之间存在不和谐的情况,他决定引用《论语》中的思想来改善团队氛围。
请分析他可能会采取哪些措施,并说明理由。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第5课《论语》十二章一、基础巩固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可以兴,可以观兴:激发人的感情B.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C.文胜质则史史:虚饰,浮夸D.君子喻于义喻:知晓,明白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而①敏于事而慎于言________________②见不贤而内自省也____________________③人而不仁,如礼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死而后已____________________(2)其①请问其目______________②其“恕”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①仁以为己任____________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____________(4)者①知者不惑__________________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何①人而不仁,如礼何__________________②小子何莫学夫《诗》____________________3.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其在句中的意思。
(1)文质彬彬,然后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譬如平地____________(3)小子何莫学夫《诗》____________________4.指出下列句子属于何种文言句式。
(1)克己复礼为仁________(2)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____________(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____________(4)敏于事而慎于言____________(5)止,吾止也________5.下列有关《论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
B.《论语》以叙事体为主,语录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十二章》习题(部编版带答案)
论语十二章》习题(部编版带答案) 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子】:指___,也是对尊敬者的称呼。
2、【时】【时】:经常、不断。
3、【不亦说乎】【不亦……乎】:表示强调或反问的语气。
说】:高兴、满意。
4、【愠】:生气、愤怒。
5、【君子】:指有德行的人。
6、【吾】:我。
7、【日】:每天。
8、【三省】【三】:反复检查、反省。
省】:检查、反省。
9、【为人谋】:为他人着想、替他人打算。
10、【忠】:忠诚、诚实。
11、【信】:信任、相信。
12、【传】:传承、研究。
13、【十有五】【有】:表示年龄。
14、【立】:确立、成家立业。
15、【惑】:困惑、迷茫。
16、【天命】【命】:上天的安排。
17、【耳顺】:听从、顺从。
18、【从心所欲】:随心所欲。
19、【逾矩】【逾】:超过、越过。
矩】:规矩、标准。
20、【温故而知新】:通过温故知新,研究新知识。
21、【罔】:没有、没有什么。
22、【殆】:危险、几乎。
23、【堪】:能够、足以。
24、【之】:的、之。
25、【者】:指代前面的人或事物。
26、【好】:喜欢。
27、【乐】:快乐、愉悦。
34、【逝者___,不舍昼夜】【逝,往】、斯】,【夫】:时间如流水般逝去,不分昼夜。
28、【饭疏食,饮水】:简单的饮食生活。
饭】,【疏食】,【水】:饭菜简单、不过量,只喝水。
35、【三军】:指军队。
36、【夺】:抢夺、夺取。
29、【于】:在、于。
30、【如浮云】:像___一样。
31、【焉】:什么、哪里。
32、【善者】:善良的人、有才德的人。
33、【川上】【川】:河流、江河。
二、重点句子翻译:1、学而时之,不亦说乎?翻译:研究后不断地反复练,难道不感到高兴吗?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不生气,难道不是有德行的人吗?3、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翻译:每天反省自己:为他人打算时是否忠诚?与朋友相处时是否诚实?研究时是否用心?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大学论语十二章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论语十二章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论语》是记录哪位古代思想家言行的著作?A. 孔子B. 荀子C. 韩非子D. 老子答案:A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章?A. 学而篇B. 为政篇C. 八佾篇D. 里仁篇答案:A3. 下列哪项不属于《论语》中提到的“三纲八目”?A. 仁B. 义C. 礼D. 智答案:D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这句话强调的是什么?A. 知识的广泛性B. 知识的深度C. 诚实的态度D. 学习的重要性答案:C5. 《论语》中提到的“君子”是指什么?A. 有学问的人B. 有道德修养的人C. 有地位的人D. 有财富的人答案:B二、填空题6. 《论语》中孔子提倡的“中庸之道”是指_________。
答案:不偏不倚,适中恰当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强调的是_________。
答案:到处都可以找到值得学习的人或事8. “温故而知新”是说通过_________来获得新的认识。
答案:复习旧知识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孔子的_________思想。
答案:仁爱10.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告诉我们要_________。
答案:向优秀的人学习,同时反省自己的不足三、简答题11. 简述《论语》中“仁”的概念。
答案:在《论语》中,“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它涵盖了爱人、尊重人、关心他人的道德品质,同时也包含了对他人的同情和帮助。
12. 解释《论语》中“礼”的重要性。
答案:“礼”在《论语》中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工具,它规范了个人行为和社会仪式,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对传统的维护。
四、论述题13. 结合《论语》的内容,谈谈你对“君子”的理解。
答案:《论语》中的“君子”是一个具有高尚品德、广博知识和良好教养的人。
君子不仅要有道德修养,还要有智慧和勇气,能够在各种情况下保持平和的心态,对待他人以礼相待,对待自己则要求严格。
七年上册语文《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含解析)
《论语》十二章一、基础训练1.下列语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人不堪其忧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下列句子中属于省略句的一项是()A.其不善者而改之B.吾日三省吾身C.学而不思则罔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学而时习之(按时温习)B.传不习乎(传授)C.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诚信)D.回也不改其乐(乐趣)4.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B.温故而知新C.学而时习之D.择其善者而从之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传不习乎()(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择其善者而从之()(5)人不知而不愠()(6)饭疏食,饮水()二、默写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而知天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十而从心所欲,_________________。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匹夫不可夺志也。
”4.《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交往的朋友中,许多人都是优点和缺点并存的,怎样对待他们的优缺点呢?《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出了答案。
6.《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11《论语》十二章 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论语》十二章习题练习(附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加横线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思而不学则殆(殆:危险)B.逝者如斯夫(逝:流逝)C.博学而笃志(笃:忠实,坚守)D.吾日三省吾身(三:泛指多次)2.下列句中“而”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A.人不知而不愠B.吾十有五而志于学C.学而时习之D.曲肱而枕之二、语言表达3.翻译下列句子。
(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4.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以下选段,完成下列各题。
论语(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②,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③,敏以求之者也。
”(《述而》)子曰:“学如不及④,犹恐失之。
”(《泰伯》)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子罕》)子夏曰:“日知其所亡⑤,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子张》)注①识:记住。
②厌:满足。
③好古:爱好古代文化。
④及:赶上,追上。
⑤亡:不知道的东西。
5.下列句中加横线词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 )A.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B.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C.诲女知之乎/诲人不倦D.是知也/日知其所亡6.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
论语十二章测试题
论语十二章测试题1. 《论语》的作者是谁?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2. 《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体现了哪种学习态度?A. 勤奋好学B. 学以致用C. 学习为乐D. 学无止境3. 《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A. 要谦虚学习B. 要与人为善C. 要广泛交友D. 要尊重他人4. 《论语》中“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什么思想?A. 智者喜欢水,仁者喜欢山B. 智者和仁者各有其喜好C. 智者和仁者的性格特点D. 智者和仁者的行为准则5. 《论语》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反映了孔子的哪种道德观念?A. 利他主义B. 个人主义C. 道德自律D. 社会和谐6. 《论语》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句话说明了君子和小人的什么区别?A. 君子心胸开阔,小人心胸狭窄B. 君子行为正直,小人行为不正C. 君子有远见,小人目光短浅D. 君子有修养,小人无教养7. 《论语》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A. 学习要不断温习旧知识B. 学习要善于发现新知识C. 学习要结合旧知识与新知识D. 学习要善于总结和反思8. 《论语》中“君子不器”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A. 君子不应局限于一种技能或职业B. 君子不应过于依赖物质C. 君子不应过于注重形式D. 君子不应过于固执己见9. 《论语》中“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句话反映了哪种人际关系观?A. 君子注重团结,小人注重排他B. 君子注重个人,小人注重集体C. 君子注重包容,小人注重排斥D. 君子注重原则,小人注重利益10. 《论语》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A. 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B. 要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C. 要努力让别人了解自己D. 要努力去了解别人11. 《论语》中“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哪种人生态度?A. 追求真理至上B. 重视生命价值C. 强调个人成就D. 强调社会贡献12. 《论语》中“礼之用,和为贵”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A. 礼节的运用要以和谐为最高准则B. 礼节的运用要以尊重为最高准则C. 礼节的运用要以礼貌为最高准则D. 礼节的运用要以传统为最高准则13. 《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体现了哪种教学原则?A. 启发式教学B. 填鸭式教学C. 应试教育D. 自主学习14. 《论语》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句话说明了君子和小人的哪种区别?A. 君子注重道德,小人注重利益B. 君子注重利益,小人注重道德C. 君子注重情感,小人注重利益D. 君子注重利益,小人注重情感15. 《论语》中“以德报怨”这句话体现了哪种道德观念?A. 以怨报怨B. 以直报怨C. 以德报德D. 以怨报德答案:1. A2. C3. A4. C5. C6. A7. D8. A9. A10. D11. A12. A13. A14. A15. B。
高中语文《论语十二章》练习题
高中语文《论语十二章》练习题一、阅读理解1. 《论语十二章》是哪位思想家的著作?( ) A. 孟子 B. 孔子 C. 庄子 D. 老子2. 孔子认为什么是做人的根本?( ) A. 与人为善 B. 务实进取 C. 恭敬谦和 D. 忠诚正直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意思?( ) A. 不要对别人做自己不愿意被做的事 B. 对别人要如何你所愿意的方式行事 C. 对别人要采取与你相同的态度 D. 要充分尊重别人的意愿二、综合改错请根据《论语十二章》的内容,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误,并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答案。
1. 【错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正确的句子应该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 【错误】“卧不安席,闻不安妻”。
正确的句子应该是:“卧不安席,闻不安妻。
”3. 【错误】“父母闻之哀,不可使复哺也”。
正确的句子应该是:“父母闻之哀,不可使复哺也。
”三、简答题1. 简要概括《论语十二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论语十二章》主要强调了家庭伦理道德,包括孝敬父母、团结家庭、尊重他人等方面的内容。
2. 孔子的教诲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答:孔子的教诲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追求道德的高尚行为等。
四、论述题根据自己的理解,论述《论语十二章》对我们现代人的启示和影响。
(请在下面写下你的论述,建议长度不少于300字)---《论语十二章》对我们现代人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首先,书中强调孝敬父母的重要性,这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依然非常重要。
无论多忙、多远,在有能力的条件下,我们都应该尽量多陪伴父母,尊重他们的意愿,关心他们的生活。
这样不仅能够给我们的父母带来快乐和幸福,也能够增进家庭的团结和和谐。
其次,书中强调了团结家庭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家庭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人们忙于工作和研究,很少有时间和家人共度。
然而,家庭是我们最重要的港湾,应该尽量从事家庭活动,增进家人之间的感情,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论语》十二章 练习(含答案)
11.下列对相关材料内容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子给孔子的临别赠言体现了老子一贯的立身处世的思想主张,“谦虚”“不争”“尚柔”“善为下”“无为”等。
B.“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从君子与小人的对比中可见孔子的义利观。孔子主张君子不应追求个人利益,应以“义”为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甲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泰伯》)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
丙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A.“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句中的“乘”意为“古代的车辆单位‘辆’”。
论语十二章测试题
论语十二章测试题一、选择题1. 孔子在《论语》中提倡的“仁”的含义是什么?A. 忠诚B. 仁爱C. 智慧D. 勇敢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哪一章节?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3. 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于:A. 财富B. 地位C. 品德D. 知识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主要强调的是什么?A. 知识的广度B. 知识的深度C. 认知的真实性D. 学习的态度5. 孔子对于“礼”的看法是:A. 礼是社会秩序的基础B. 礼是个人修养的表现C. 礼是政治的工具D. 礼是宗教仪式的一部分二、填空题1. 孔子说:“__________,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体现了孔子对于学生的要求。
2. 在《论语》中,孔子提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__________。
”这里强调了君子与小人在价值取向上的不同。
3.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是“__________,信,近于义,巽与之言,能无怨乎?”4.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这句话反映了孔子对于__________的看法。
三、简答题1. 请简述孔子的“中庸之道”。
2. 孔子如何解释“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3. 根据《论语》,谈谈孔子对于“学”的理解。
四、论述题1. 论述《论语》中“仁”与“礼”的关系。
2. 分析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3. 从《论语》中选取一章,阐述其对个人修养的指导意义。
五、案例分析题1. 结合现代社会实际,分析孔子关于“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观点在人际交往中的体现。
2. 以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准则,探讨在商业伦理中的应用。
六、综合题1. 结合《论语》中的相关论述,谈谈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践孔子的道德观念。
2. 以《论语》为基础,设计一份针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计划。
请注意,以上题目仅供参考,具体内容需根据《论语》的实际章节和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
在撰写答案时,应确保理解准确,论述清晰,能够体现出对《论语》思想的深刻理解。
《论语十二章》试题
《论语十二章》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个词在《论语》中的用法是古今异义词?()A. 学习(今指获取知识,古指学习并实践)B. 朋友(今指同伴,古指志同道合的人)C. 知之者(今指了解的人,古指明白道理的人)D. 温故(今指回顾过去,古指复习旧知识)正确答案:D(“温故”在古代指复习旧知识,而今天多用来指回顾过去的事情。
)解析:A项中“学习”在古代不仅仅是指获取知识,更强调的是实践和应用;B项中“朋友”在古代有更深的含义,指的是有共同志向和理念的人;C项中“知之者”在古代论语中指的是那些理解并践行道德和仁义的人。
2. 以下哪句话中的“而”字表示转折关系?()A. 学而时习之B. 思而不学则殆C. 温故而知新D. 曲肱而枕之正确答案:B(“思而不学则殆”中的“而”表示转折,意思是“但是”。
)解析:A项中“而”表示顺承关系,C项中“而”表示递进关系,D项中“而”表示方式或伴随状态。
二、词句翻译(每题4分,共20分)1. 请将“吾日三省吾身”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省”字的含义。
现代汉语翻译:我每天都要三次反省自己。
“省”字的含义:反省,检查。
2. 请翻译“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并解释“浮云”在此处的比喻意义。
现代汉语翻译: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富有和尊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
“浮云”的比喻意义:比喻事物虚无缥缈,不真实,不值得追求。
3. 请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翻译成现代汉语,并解释“师”在此处的含义。
现代汉语翻译:无论和多少人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师”的含义:在这里指的是可以学习的人,不一定是指正式的教师。
三、默写题(每题5分,共25分)1. 默写《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段。
参考答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默写《论语》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十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论语十二章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句出自《论语》的________章。
2.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强调了________的重要性。
3.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中“不惑”指的是________。
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这里的“周”指的是________。
5.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句话中“坦荡荡”形容的是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章?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B2.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知识的积累B. 学习的兴趣C. 学习的方法D. 学习的态度答案:B3.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这句话体现了什么教育思想?A. 启发式教育B. 应试教育C. 填鸭式教育D. 放任式教育答案:A4.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这句话中“敏于事而慎于言”是什么意思?A. 做事要迅速,说话要谨慎B. 做事要谨慎,说话要迅速C. 做事要迅速,说话要迅速D. 做事要谨慎,说话要谨慎答案:A5.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这句话中“成人之美”是什么意思?A. 帮助别人成功B. 帮助别人做坏事C. 帮助别人成长D. 帮助别人改正错误答案:A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论语》中“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保持和谐,但不会盲目附和他人,而是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而小人则表面上看似一致,实际上内心并不和谐,缺乏真正的理解和尊重。
《论语》十二章精选练习(逐题解析)
一、语言表达与运用1.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克己复礼为仁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知者不惑D.未成一篑【答案】C【解析】“知”通“智”。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文胜质则史B.请事斯语矣C.非礼勿视D.敏于事而慎于言【答案】C【解析】A,史:浮夸;B,事:实践;D,敏:勤勉。
3.下列句子为状语后置句的一项是( )A.克己复礼为仁B.敏于事而慎于言C.文胜质则史D.如礼何【答案】B【解析】A,C为判断句,D为固定句式。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司马谈把先秦诸子划分为“六家”,刘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为“十家”。
这对春秋战国思想的研究是有贡献的,但应指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杨朱学派在当时影响颇大,而且杨朱与老子、庄子不同,其观点立场更不一样,不宜列入道家,应是独立的一家。
还应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韩非所说,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
在儒家八派中,影响较大的是孟子和荀子。
孟子和荀子都不是简单地继承孔子,而是各有发展。
【答案】(示例)①这些划分并不完全正确(科学、合理等)②同一家分化出来的不同流派在继承中发展【解析】①空注意转折词“但”,内容应与前文相对;②空抓住后文“继承”“发展”等字眼填写。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
其先宋人也。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
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
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孔子贫且贱。
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①;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由是为司空②。
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鲁复善待。
鲁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盖年三十矣。
齐景公与晏婴来适鲁,景公问孔子曰:“昔秦穆公国小处辟,其霸何也?”对曰:“秦,国虽小,其志大;处虽辟,行中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二章》复习题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时期人,是我国著名的、、,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乎()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逾矩
..()不思则罔.()不学则殆.()一箪.食()曲肱.而枕()好.之者()笃.志()
三、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
..乎..之 2.有朋自.远方来 3.人不知.而不愠. 4.不亦君子
5.吾日三省
...吾身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传.不习乎 8.三十而立.
9.四十不惑. 10.不逾矩
..12.学而不思则罔.
.. 11.温故.而知新
13.思而不学则殆.14.可以为
...师矣 15.人不堪.其忧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8.饭疏食
...饮水.19. 曲肱而
..而富且贵
...枕之 20.不义
21.于.我如浮云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3.择其善者
..曰
..而从之 24.子在川上
25.逝.者如斯.夫 26.不舍.昼夜 27.三军
..不可夺志也
..可夺帅也 28.匹夫
29.博学而笃.志 30.切问
..而近思
四、通假字(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
1.不亦说乎。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五、古今异义词语(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学而时习之
2.吾日三省吾身
3.温故而知新
4.择其善者而从之
5.可以为师矣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
2.而: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
3.知:人不知而不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温故而知新()
4.乐:不亦乐乎()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
2.吾日三省吾身()
3.传不习乎()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饭疏食饮水()
6.择其善者而从之()
7.温故而知新()()..
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
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略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
2.有朋自远方来(从)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
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
规范)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
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
好)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
19. 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
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通悦,愉悦。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意思是间常常加“有”字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
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
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
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
)
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
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温故而知新(得到)
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
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
)
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
7.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
八、成语归类(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
九、按要求默写(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回也不改其乐。
)
十、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译文:博览群书广泛学习而且能忠实地记住,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其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