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 生产论文学思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生产论文学理论的提出 80年代中期以后,物质生产领域的市场化,影响到精神生 产的世俗化和大众化 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审美价值与物质利益的转换成为可 能 2、科学为艺术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高科技为人类创造了更多的自由空间,人类的生活质量和 精神境界得到新的提升 美和艺术成为人类的高级生活需求,艺术成为日常消费品 成为可能
艺术生产者的资本化追求,可能导致文学对世俗欲望的放纵和放大; 艺术生产论对90年代的欲望化写作和身体写作具有鼓动效应

3、容易导致文学生产的粗鄙化
文学对物欲和情欲的夸张表现,文学充斥大众低级趣味,文学通过适 应大众的低俗口味而降低了自己的社会关怀和道德责任;文艺界的恶 搞现象;反价值倾向;“三俗”(庸俗、低俗、媚俗)
4、容易导致文学中人文精神的失落
削弱了文学的审美价值、批判价值和真理价值


文学为实现其资本价值,常常采用炒作和商业化 包装,文学中“假货”流行,扰乱了文学市场, 损害了作家严肃创作的积极性,也伤害了文学的 声誉 “伪文学”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 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的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 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个方面的互相 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 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 。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民 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马克思 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276页,人民出版社1995 。】 马克思用社会分析的方式,把艺术放在人类的社会历史中 去理解,看到了艺术发展与一般物质生产之间的相似性 马克思强调艺术生产的阶级倾向性


马尔库塞认为工业文明对人的统治,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 效率上,都日趋严重。资本主义的科技进步虽然满足了人的 物质需求,但压抑人的精神需求,个人被社会所同化,成为 所谓“一种单面思想与单面行为模式”的“单面人” “单面人”的需求不是内心真实的需求,而是虚假的需求( 物欲的片面)。人们如何从虚假的意识形态的满足中解脱出 来,按照本性行事?他的药方是本能革命和文化革命


3、文学生产者与市场、消费者、意识形态之间存 在复杂的关系 4、美好生活的要素更多应由艺术来提供


1、容易导致唯生产论
忽视文学精神属性和审美属性,从物质生产角度机械理解文学生产; 片面追求数量忽视质量;文学生产其本身具有复杂性和不可控因素。 西方认为艺术是天才的创造,是天才为自然立法

2、容易导致文学生产的唯资本论


1、艺术生产的三重含意: 艺术生产是人类的生产劳动;艺术是精神的生产劳动;艺 术是特殊的精神生产劳动
2、艺术生产与资本的关系 A、艺术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具有资本的价值属性 B、艺术是可以增值的价值 C、艺术生产具有特殊性:资本的投入和产出不同于一般物 质的生产 文学生产力:指生产文学过程中需要的工具、生产者、物 质材料和生产技术,例如语言文字、书写工具、印刷手段 、传播方式、声像技术、作家和书商,等等


生产论文艺观是在特定语境下为艺术生产权力寻找合法性,其核心是 从生产与消费角度来理解文艺的本质和规律,从现代商业场域揭示文 学生产、流通到消费、评价的复杂过程。 市场经济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亚当· 斯密说过,个人通过追求自己 的利益去促进社会利益,往往比他真正有意识地去促进社会利益更加 有效。市场经济虽然绝不是人类最完善的制度,但它的一些原则,如 信用原则、价值原则、供求原则、交换原则、竞争原则、平等原则、 独立原则、协作原则等等,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 市场经济也改变了固有的文学观念,引发人们对文学这个特殊精神产 品进行新的思考,进而影响文学的创作、流通与阅读。


经典马克思主义是以经济(资本)批判资本主义;“西马” 则以文化批判资本主义 A、本雅明的艺术生产理论:《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美的感性特征逐渐变为理性 概念。今天审美不是按照康 韵味是艺术的本质;艺术复制使艺术丧失了韵味;复制使大 德的范畴原则,而是别人告 众的艺术消费成为可能;“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在世界上第 诉你什么是美,然后你在大 众的裹挟下去认同。美往往 一次把艺术作品从他的对仪式的寄生中解放了出来。”【《 变成了怪异和病态的表现。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p12 】被复制的艺术品在很大程


阿多诺全盘否定复制时代的大众文化。认为大众文化是缺乏独创性的可 以批量复制的“产品”。适应大众文化的需要,产生了“文化产业” 以复制技术为基础的文化工业具有极大的意识形态欺骗性,不自觉地充 当了统治者的同谋,使得人们任凭时尚导引,愉快地接受资产阶级意识 形态的渗透 比如电影这类“文化产品本身”通过巨大的震撼力量吸引观众,抑制观 众的主观能动创造力和想像力,借助艺术手段把人诱入意识形态陷阱。 ”【阿多诺:《启蒙辩证法》,第18页,重庆出版社1990版】 因此只有远离大众的现代主义才具有抵制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现 代主义通过否定现实而与现实保持距离。 阿多诺通过预设现代主义的艺术标准为批判资本主义确立一个否定的尺 度



文化革命唤起人的自由意识,本能革命唤起人的本性需求, 即新感性。只有通过文化革命、感性革命和本能革命,才能 促进人类新的解放 马尔库塞的艺术理论,表现出明显的意识形态特性和审美乌 托邦性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是将艺术创作等同于艺术生产的简单比 附。但对认识论和反映论具有批判意义。 二是用艺术生产取代艺术创作。具有反艺 术创作神秘论的意义,将艺术平民化 中国的艺术生产理论在80年代具有片面性 ,90年代之后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





A.艺术的生产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完成的,必须 由其现实社会关系的基础来作出解释 B.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这种审美意识形态 是由一定时代的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C.文学的审美接受和批评是各种意识形态声音的 对话与合唱 D.文学具有反抗的潜能

1、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学艺术价值的特征 公开性、直接性、独立性、世俗性 2、文学借助市场和传媒,直接兑换为资本价值
事实上,早在古希腊时期,文学艺术活动就被指称为“一种生产性

马克思从哲学和社会学角度提出人类生产劳动中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分类,把艺术生产视为精 神生产的重要部分。 “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 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 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马克思:《1844年经 济学哲学手稿》,第78页,人民出版社,2000版 】



1、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的理论:艺术家是思想的生产者

在《<的制作活动,尤指技艺”。【朱狄:《当代西方艺术哲学》,人民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首次明确提出了艺术生产的 概念:“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荣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 出版社1994年,第8页。】 “技艺”的希腊文为“tekhnē”,该词的本 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 意内在包含着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和“技术”两层意思。亚里士 多德说“诗”是“摹仿技艺”的一种时,就把技术看成了内在于文 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 ……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 学生产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的“艺”,也有种植、技术的含义。 谁都承认: 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它们就再不能以那种 18世纪西方广义浪漫主义哲学和美学兴起后,文学被归入了“美的 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因此,在艺术本身的领 艺术”范畴,审美、天才、独创、想象等被确定为文学艺术的本质 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 规定,而把技术视为工匠的低级能力而被精英主义文艺观所排斥。 是可能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28页,人民 但进入当代,技术要素越来越成为文学生产力中的突出要素,甚至 出版社 1995。】 它直接参与了艺术生产的核心过程。

度上变成了为了能够进行复制而设计的艺术品,展示价值取 代了膜拜价值。世俗美取代神圣美而获得普遍意义,感性美 取代观念美获得了合法依据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趣味 机械复制时代的代表艺术是影视。影视艺术作用于人的心 灵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效果。这种特殊的艺术以极其 逼真形象的立体画面,通过蒙太奇的手法,直接诉诸人的 心灵深处。机械复制时代艺术的韵味并未消失,正如当年 印刷技术的出现没有使文学的韵味丧失一样。所不同的是 ,一种韵味需要平心静气地“品味”,一种韵味直接进入 入心灵。从总体上说,前一种韵味适合于田园牧歌式的宗 法时代,后一种韵味适合于节奏快捷的现代生活。


3、市场经济改变了人们对艺术价值的传统认识 市民社会成熟;文学大众化、消费化 社会“小资情调”(享受型生活)流行

4、新的文化语境下文学范式的变化 科技传媒、市场经济、消费社会是艺术范式转变的推力 90年代文学审美经验与日常经验的同一性 文学意义具有不断生成的属性
5、消费社会对文学美感的改变 消费社会的特征:求新、求异、混搭、追求惊颤效果 艺术的历史与深度被削平,审美的距离感,精神的崇高感丧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