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愕交响曲》教案
小班音乐欣赏教案《 惊愕交响曲》
小班音乐欣赏教案《惊愕交响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惊愕交响曲》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3. 通过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视频:《惊愕交响曲》的演出片段或音乐视频。
2. 乐器:钢琴或其他打击乐器。
3. 教学材料:音乐乐谱、图谱。
教学内容: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惊愕交响曲》的背景和作曲家海顿。
2. 播放《惊愕交响曲》的演出片段或音乐视频,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特点。
二、音乐欣赏(10分钟)1. 播放《惊愕交响曲》,让学生仔细聆听音乐的情感变化。
2.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等特点。
3. 讨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意见。
三、音乐分析(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惊愕交响曲》的结构和形式,如快板、行板等。
2. 分析音乐中的旋律走向、节奏变化和和声配置等。
3. 引导学生通过图谱或乐谱,直观地感受音乐的变化和特点。
四、音乐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打击乐器,如小鼓、铃鼓等。
2. 教师根据《惊愕交响曲》的节奏,指挥学生进行打击乐表演。
3. 学生通过打击乐器的演奏,感受音乐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惊愕交响曲》的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
2. 学生分享自己在音乐欣赏和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
3. 教师总结教学内容,强调音乐欣赏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音乐欣赏和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分享和讨论意见,了解他们的音乐理解和感受。
3. 评价学生在打击乐器演奏中的节奏感和协调能力。
六、音乐创造(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段简单的旋律或节奏,让学生尝试创作类似的旋律或节奏。
2. 学生分组,每组根据自己创作的旋律或节奏,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进行演奏。
3. 学生通过创造和演奏,培养音乐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七、音乐游戏(10分钟)1. 教师设计一个简单的音乐游戏,如“音乐抢答”或“音乐接龙”。
惊愕交响曲教案
惊愕交响曲教案教案主题:惊愕交响曲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了解惊愕交响曲的背景、作曲家及创作初衷。
2. 能够辨识并分析音乐中的“惊愕”元素。
3. 能够欣赏和评价惊愕交响曲的演奏版本。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自己的“惊愕”音乐片段。
二、教学重点:1. 惊愕交响曲的背景、作曲家及创作初衷。
2. 分析音乐中的“惊愕”元素。
三、教学准备:1. 惊愕交响曲的演奏版本音频或视频。
2. 惊愕交响曲的乐谱。
3. 小提琴、大提琴、钢琴等乐器。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通过播放惊愕交响曲的演奏版本音频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然后发问,“大家听到这首曲子有什么感觉?有没有觉得有些地方让你感到惊讶或者害怕?”鼓励学生积极回答。
步骤二:背景介绍与作曲家的生平(20分钟)讲解惊愕交响曲的背景和作曲家贝多芬的生平,包括其受到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的影响,以及在失聪的困扰下所作的作品。
可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进行讲解。
步骤三:分析“惊愕”元素(30分钟)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中的“惊愕”元素,如高亢激昂的乐旋、急速变化的节奏、大幅度的音域跳跃等。
并通过演奏、对比,让学生亲自感受和辨识这些元素。
步骤四:欣赏和评价演奏版本(20分钟)听取学生对惊愕交响曲演奏版本的感受和评价,让学生分别就不同版本的演奏风格、指挥家与乐团的表现等方面进行比较和评价。
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的形式进行。
步骤五:创作自己的“惊愕”音乐片段(30分钟)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创作自己的“惊愕”音乐片段。
可以使用小提琴、大提琴、钢琴等乐器来演奏,也可以利用音乐软件或手机APP进行创作。
学生可以分组或个人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五、教学延伸:1. 定期组织音乐欣赏活动,让学生接触更多经典交响乐曲,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2. 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比赛或演奏会,提升音乐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3. 引导学生研究和了解其他作曲家和交响曲,扩展音乐知识广度。
小班音乐欣赏精品教案惊愕交响曲
小班音乐欣赏精品教案惊愕交响曲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惊愕交响曲》这一经典音乐作品。
该作品选自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第三册第四章《奇妙的音乐世界》中的第二节。
详细内容包括对《惊愕交响曲》的聆听、分析、解读和欣赏,让学生了解交响曲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掌握音乐的基本表现手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欣赏《惊愕交响曲》,培养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2. 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交响曲的基本结构和音乐表现手法,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交响曲的基本结构和音乐表现手法的理解。
教学重点:《惊愕交响曲》的欣赏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钢琴、黑板、卡片。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播放一段《惊愕交响曲》的片段,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气氛,提问:“你们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2. 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介绍交响曲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了解交响曲的四个乐章。
(2)分析《惊愕交响曲》的音乐特点,讲解音乐表现手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选取《惊愕交响曲》中的典型片段,进行详细解读。
(2)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惊愕交响曲》中的音乐要素,并在黑板上展示。
5. 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交响曲的基本结构:第一乐章:快板第二乐章:行板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第四乐章:急板2. 《惊愕交响曲》音乐特点:旋律:优美、抒情节奏:明快、活泼和声:丰富、和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惊愕交响曲》中的音乐要素,并写出自己的感受。
(2)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交响曲,进行简要介绍。
2. 答案:(1)音乐要素分析:旋律:优美、抒情节奏:明快、活泼和声:丰富、和谐(2)交响曲介绍(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交响曲的基本结构和音乐表现手法掌握程度较高,但部分学生对音乐欣赏的方法和技巧还需加强。
《惊愕交响曲》教案
《惊愕交响曲》
背景介绍:
海顿1791年至1794年曾两次旅居伦敦,在这一时期他所创作的12部交响曲一般被称为“伦敦”交响曲。
《G大调第九十四交响曲》就是其中的一首,作于1791年,首演便获极大成功。
古典交响套曲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其中第二乐章通常是抒情的慢板乐章。
在《惊愕交响曲》这部作品里,海顿却出人意料之外地在第二乐章中用极弱的力度陈述主题后,立即加上乐队全体的强奏,使观众为之愕然而得此名。
像这样的力度和情绪的对比及其所产生的效果,现在看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来看,这却是一大创举。
无论如何,这首以“惊愕”命名的交响曲已成为世界闻名的交响曲作品之一。
作曲家海顿介绍
复听作品感受特点海顿(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
他从小便受到民间音乐、教堂音乐的熏陶,并显示出超人的才华,曾长期在宫廷中任职。
海顿在音乐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称为“交响乐之父”。
虽然他并非这种体裁首创者,但他继承了先辈的成就,确立了乐队的双管编制和近代配器法原则,奠定了近代交响乐乐队的基础。
海顿是位多产的作家,除交响乐之外,他还创作了84首弦乐四重奏、54首钢琴奏鸣曲及歌剧、清唱剧、弥撒曲等。
海顿的音乐之所以有不朽的价值,因为它面向现实,面向人生,气息清新,朝气蓬勃,令人感到鼓舞。
也因为他在作曲技术上奠定了欧洲古典时期的交响乐和室内乐的规范,从而形成了德奥音乐经久不衰的优良传统。
再次听作品,学生深刻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及情绪特点。
惊愕交响曲教案
惊愕交响曲一、游戏导入1、节奏模击师:同学们,现在老师想和大家来一组节奏对话,好吗?师:简单吗?好,那我再变化一下,这一次会有需要你们合作的地方哦,准备了.......师:同学们你们之间的合作真是太默契了,那我就想啊,如果你们在音乐里面会不会合作也这么默契呢?接下来,老师就想邀请大家一起来玩个音乐游戏,游戏中你们可以朝我们教室的任意方向走动,但是绝对不可以撞到其他同学,另外,还有几个小要求:第一,就是用上这组节奏律动;第二,见到老师挥手时,就请随着音乐走向你的座位;第三,别忘了,在游戏中好好感受音乐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好,请起立,音乐来了......2、音乐游戏律动3、师:开心的游戏后,老师的问题来了——音乐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引导学生从情绪、速度、力度上作答。
)4、简介变奏曲:在乐曲作品中,一直保持着音乐主题的基本骨架,再加以自由发挥、创编的乐曲,叫做“变奏曲”。
5、视唱旋律二、走进“惊愕”交响曲1、简介海顿师:这段音乐其实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交响曲中的主题旋律——《第九十四交响曲》,是由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约瑟夫·海顿所创作的。
他一生创作了104首交响曲,被誉为“交响乐之父”,海顿还是一位非常幽默、善良、乐观的人,他的学生贝多芬和莫扎特都爱尊称他为“海顿爸爸”,后来世人还给他给他取了一个更有意思的称呼“海顿老爹”。
今天我们就要走进海顿的第九十四交响曲,看看这位性格如此亲切开朗的音乐家,会带给我们怎么的音乐感受呢?!首先,我们来听听他是如何呈现这段音乐的。
2、聆听主题音乐,思考:1)这段音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2)想想海顿在这儿有没有进行变奏呢?3、穿插介绍“惊愕”交响曲的由来以及认识定音鼓——>回答问题4、图谱、复听及解疑这段音乐出现了变奏。
师:海顿到底在这儿有没有进行变奏呢?我们再来听听,这一次老师会给大家带来一个有意思的图谱,请同学们边听边看边思考:它和我们的音乐有何联系呢?(顿音记号、强弱对比等)p——pp——ff (可设计肢体语言表示)5、视唱,体验力度变化6、填词演唱师:这么幽默的一段音乐,老师忍不住为它填上了歌词,我们来唱唱吧!三、走进“大变空间”师:海顿轻轻一挥笔,就改变了我们音乐的情绪,那后面还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呢?让我们继续追寻海顿的变奏灵感,赶紧去探究一下吧!1、变奏三:1)教师演奏,听听发生了什么变化?模击!2)出示旋律,分析乐谱的变化,可用线条引导。
惊愕交响曲教案
惊愕交响曲教案惊愕交响曲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惊愕交响曲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惊愕交响曲教案 1【作品概述】《惊愕交响曲》是人民音乐出版七年级下册中的一首欣赏曲目,在本册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尤其作者在力度上的变现手法,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惊愕交响曲》这部作品里,海顿却出人意料地在第二乐章中用极弱的力度陈述主题后,立即加上乐队全体的强奏,使观众为之愕然而得此名。
像这样的力度和情绪的对比及其所产生的效果,现在看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来看,这却是一大创举。
为了使学生能够深入到海顿的《惊愕交响曲》作品中,整节课的听赏程序是:整体聆听——主题赏析——整体复听。
从开始导入中去调动学生的主题学习意识,激发学生对作品和海顿的兴趣,并主动去了解和探索。
在初步整体聆听时,感知音乐的主题思想。
主题赏析过程中,利用聆听,分析音乐要素,演唱音乐主题,分辨乐句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思维,发展音乐听觉能力,记忆能力和感受能力,分辨乐曲的曲式结构,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最后整体聆听,师生共同表现融入到作品中,最终让学生在发展音乐听觉思维方面和感受理解音乐方面有所收获。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聆听作品,了解变奏曲式及变奏曲式的创作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己聆听分析作品,完成教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作品,使学生了解海顿的创作风格,使学生更加关注他的作品,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难点】1、《惊愕交响曲》旋律的主题。
2、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及其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师活动】一、故事导入:导入音乐史上的《惊愕交响曲》作品背景:据说18世纪的伦敦的观众为表现自己的高雅与高贵,经常特意到剧院观看与聆听此类音乐,但在听的时候经常打瞌睡,当年海顿很讨厌那些在音乐会上打盹的观众们,于是就用此办法来使她们惊醒。
接力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听赏)惊愕交响曲 第二乐章 (管弦乐合奏)》教案
接力版音乐六年级下册《(听赏)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管弦乐合奏)》教案一. 教材分析《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是一首管弦乐合奏作品,选自接力版音乐六年级下册。
这首作品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和独特的音乐风格,通过学习这首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交响乐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交响乐的构成和演奏形式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海顿的相关知识。
2.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鉴赏能力,感受音乐的美感。
3.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交响乐的基本知识,如交响乐的构成、演奏形式等。
2.分析《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的音乐特点,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3.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鉴赏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和《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的创作背景。
2.聆听法:让学生聆听作品,感受音乐的美感。
3.分析法:分析《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的音乐特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教学课件,包括《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的音频、视频资料。
2.准备相关交响乐的图片、文字资料,以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交响乐。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的音频、视频资料,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交响乐的演奏形式,如乐团构成、乐器分布等。
2.呈现(10分钟)播放《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让学生完整地聆听作品。
在聆听过程中,教师可适时暂停,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特点,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3.操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结合课件和教材,分析《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的音乐特点。
小班音乐活动《惊愕交响曲》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含反思
小班音乐活动《惊愕交响曲》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含反思一、简介在小班音乐教育中,创造出一种充满惊喜和乐趣的教学活动尤为重要。
本文将分享一堂优质的公开课,以教案形式呈现,并包含对教学过程的反思,旨在为教师提供灵感和启示。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感受和表达能力。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教学准备•CD或其他音频播放设备。
•音响设备。
•乐器模型或图片。
•视频资源(可选)。
3.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利用音频播放器播放著名交响乐曲片段,引发学生兴趣。
•介绍交响乐的概念,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交响曲”。
第二部分:主体活动•展示不同乐器的图片或模型,让学生猜测它们的名称和声音特点。
•分组让学生模拟交响乐团,每组扮演不同乐器,共同演奏出《惊愕交响曲》的片段。
•观看相关音乐视频,并进行讨论。
第三部分:总结•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和体验,让学生回顾课堂内容。
4. 课后延伸•让学生寻找有关交响乐的资料,并进行分享。
•鼓励学生自由创作一段简短的交响乐曲。
三、反思与改进•在本节课中,学生的参与度较高,但需要更多细致的指导和引导。
•可以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增加实物展示,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后续可以引入更多互动元素,例如学生自编自演交响乐曲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四、结语通过本节音乐活动,学生不仅对交响乐有了初步了解,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希望这份教案和教学设计能为更多教师带来启示,为小班音乐教育注入更多创意和乐趣。
小班音乐欣赏教案惊愕交响曲
小班音乐欣赏教案惊愕交响曲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音乐启蒙教育》教材第四单元“奇妙的声音世界”,具体为“惊愕交响曲”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交响曲的基本构成,认识作曲家约瑟夫·海顿,学习《惊愕交响曲》的主题旋律,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幼儿的听觉感知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幼儿了解交响曲的基本构成,认识作曲家约瑟夫·海顿,学会哼唱《惊愕交响曲》的主题旋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幼儿的听觉感知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幼儿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情绪,培养幼儿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交响曲的基本构成,哼唱《惊愕交响曲》的主题旋律。
教学重点: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幼儿的听觉感知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录音机、音乐CD、教学PPT、钢琴。
学具:小鼓、沙锤、响板等打击乐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惊愕交响曲》片段,让幼儿感受音乐的魅力,引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2. 新课呈现(10分钟):介绍作曲家约瑟夫·海顿及交响曲的基本构成,引导幼儿关注音乐主题。
3.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分组进行打击乐器表演,让幼儿体验不同乐器的音色。
4.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PPT展示《惊愕交响曲》主题旋律,教唱并引导幼儿哼唱。
5.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主题旋律接龙游戏,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惊愕交响曲》2. 内容:(1)作曲家:约瑟夫·海顿(2)交响曲基本构成(3)主题旋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分享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哼唱《惊愕交响曲》主题旋律。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家长关注幼儿的音乐教育,鼓励幼儿参加音乐活动,培养音乐素养。
小班音乐欣赏教案惊愕交响曲
小班音乐欣赏教案惊愕交响曲教案名称:小班音乐欣赏教案 :惊愕交响曲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音乐教材《交响乐赏析》的第三章,主要介绍海顿的《惊愕交响曲》。
通过欣赏这部作品,让幼儿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感受交响乐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惊愕交响曲》的作者海顿以及作品背景。
2. 培养幼儿对交响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通过欣赏《惊愕交响曲》,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了解《惊愕交响曲》的基本背景和音乐特点。
难点:让幼儿理解交响乐的构成和表现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PPT、乐谱等。
2. 学具:幼儿音乐欣赏册、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带领幼儿观看一段《惊愕交响曲》的演奏视频,让幼儿初步感受交响乐的魅力。
2. 作品欣赏:教师播放《惊愕交响曲》,让幼儿完整欣赏并感受作品。
在欣赏过程中,教师适时讲解乐曲的结构、节奏、旋律等特点。
3. 作品解析:教师通过PPT展示《惊愕交响曲》的乐谱,详细讲解乐曲的构成、演奏方式等,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交响乐。
4. 随堂练习:教师发放音乐欣赏册,让幼儿根据乐曲特点,尝试画出自己对乐曲的感受。
5.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段《惊愕交响曲》的旋律,让幼儿听辨并说出其特点。
6. 小组讨论: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幼儿讨论自己对《惊愕交响曲》的理解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惊愕交响曲》构成:交响乐作者:海顿特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结构复杂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欣赏《惊愕交响曲》,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2. 请幼儿尝试分析《惊愕交响曲》的节奏、旋律等特点,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欣赏《惊愕交响曲》,让幼儿了解了交响乐的基本知识,感受到了交响乐的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作品欣赏、作品解析等环节,幼儿对交响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惊愕交响曲教案
惊愕交响曲教案《惊愕交响曲》是一首音乐作品,作曲家是奥地利音乐家弗朗茨·冯·舒伯特。
这首交响曲于1814年完成,是舒伯特创作的数百首音乐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
教案:一、目标:1. 了解《惊愕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和特点;2. 培养学生对交响曲的欣赏能力和音乐表达理解能力;3. 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演技巧。
二、教学重难点:1. 了解《惊愕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和特点;2. 培养学生对交响曲的欣赏能力和音乐表达理解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先了解学生对《惊愕交响曲》的了解程度,可以提问有关这首交响曲的基本信息,例如作曲家、创作背景等等。
2. 学习:教师通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介绍《惊愕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和特点。
可以向学生解释该交响曲为什么被称为“惊愕”,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3. 听觉欣赏:教师播放《惊愕交响曲》的录音,让学生仔细聆听,并提醒他们关注音乐表达和情感传达。
4. 音乐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惊愕交响曲》的结构和表达手法,解释其中的乐章分布和音乐形式。
5. 表演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表演,让他们通过演奏乐器或合唱等形式来演绎《惊愕交响曲》的部分片段。
通过实际的表演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体验这首音乐作品。
6. 总结: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学习到的知识,回答可能的疑问,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四、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一个小乐曲,使用《惊愕交响曲》中的一些音乐元素和表达手法。
2.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其他作曲家的交响曲,比较其与《惊愕交响曲》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听音效果以及表演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并提供必要的反馈和指导。
《惊愕》交响曲教学方案设计
《惊愕》交响曲教学方案设计《惊愕》交响曲是奥地利作曲家海顿的作品,是一首广为人知的交响乐。
本教学方案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演奏这首交响乐,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演奏技巧。
一、教学目标:1.了解《惊愕》交响曲的背景和作曲家海顿的生平;2.学习欣赏《惊愕》交响曲,理解其音乐结构和表达的情感;3.学习演奏《惊愕》交响曲的基本技巧。
二、教学内容:1.学习背景知识:介绍《惊愕》交响曲的背景和作曲家海顿的生平,引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
2.音乐欣赏:通过欣赏录音或现场演奏,让学生感受《惊愕》交响曲的音乐魅力,并指导学生分析曲式结构和情感表达。
3.演奏技巧训练:从曲目中选取几个重要乐段,逐步教授学生演奏技巧,包括正确的发声、节奏掌握和音乐表达等。
三、教学步骤:1.学习背景知识: a. 介绍《惊愕》交响曲的背景,包括作曲目的、首演情况等。
b. 简要介绍作曲家海顿的生平和音乐成就,引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
2.音乐欣赏: a. 播放《惊愕》交响曲的录音,让学生全神贯注地聆听。
b.引导学生分析曲式结构,指导他们理解乐曲的起伏和情感表达。
c. 与学生一起欣赏不同版本的演奏,比较不同指挥家和乐团的解读,讨论其差异和个人喜好。
3.演奏技巧训练: a. 选取《惊愕》交响曲中的几个重要乐段,逐步教授学生演奏技巧。
例如,第一乐章的开头动机、第二乐章的主题等。
b. 指导学生正确的发声方法,让他们能够准确地表达音乐情感。
c. 教授节奏掌握的技巧,包括强调重拍、保持稳定的速度等。
d. 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表达的训练,让他们能够准确地传达作曲家的意图。
四、教学评估:1.每个阶段结束后,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背景知识和乐曲理解的掌握情况。
2.观察学生在演奏技巧训练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发声、节奏掌握和音乐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惊愕》交响曲的录音和视频资源;2.作曲家海顿的相关资料;3.乐器和乐谱。
六、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合奏演奏,让他们体验到合作和协调的乐趣。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欣赏1.《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主题2.《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 变奏》教案
(花城版)音乐五年级上册《欣赏1.《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主题2.《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变奏》教案一. 教材分析《惊愕交响曲》是五年级音乐教材中的一首经典曲目,由海顿创作。
本节课将学习该曲目的第二乐章,主题及变奏。
这一乐章旋律优美,结构清晰,富有变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交响乐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古典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感受乐曲的美妙之处,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惊愕交响曲》的创作背景,感受乐曲的美妙旋律。
2.通过学习第二乐章的主题和变奏,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热爱,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主题的辨认和理解。
2.变奏的特点和欣赏。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对比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美妙之处,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乐曲介绍、乐谱、音频等。
2.乐器:钢琴、小提琴等。
3.教学视频:关于《惊愕交响曲》的演出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介绍《惊愕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海顿及其作品。
2.呈现(10分钟)播放《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美妙旋律。
3.操练(15分钟)分析乐谱,讲解主题及变奏的特点。
引导学生跟随音频,尝试哼唱主题旋律。
4.巩固(10分钟)分组进行乐曲接龙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对主题及变奏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对比分析其他交响乐作品,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魅力。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主题及变奏在乐曲中的重要性。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回家后,欣赏《惊愕交响曲》全曲,并尝试分析其他交响乐作品。
8.板书(5分钟)绘制乐曲结构图,展示主题及变奏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时间: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5分钟,巩固10分钟,拓展10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
小班音乐欣赏优质教案惊愕交响曲
小班音乐欣赏优质教案惊愕交响曲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音乐欣赏课程第四章《交响乐的奇妙世界》,具体内容为莫扎特的《惊愕交响曲》第一乐章。
通过对该曲目的聆听、分析,让学生了解交响曲的基本结构,感受莫扎特音乐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惊愕交响曲》的基本旋律,了解交响曲的组成部分。
2. 培养学生对莫扎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交响曲的结构分析,莫扎特音乐特点的把握。
教学重点:《惊愕交响曲》的旋律记忆,音乐欣赏方法的引导。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音响设备、钢琴、黑板、PPT。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莫扎特的生平简介,引导学生了解莫扎特及其音乐创作背景。
2. 例题讲解(15分钟)播放《惊愕交响曲》第一乐章,让学生跟随音乐节奏击掌,感受音乐的韵律。
随后,分析交响曲的基本结构,讲解莫扎特的音乐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每组选一个代表分享对《惊愕交响曲》第一乐章的感受,其他组员进行补充。
4. 音乐欣赏(15分钟)再次播放《惊愕交响曲》第一乐章,引导学生关注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的变化,深入感受莫扎特音乐的魅力。
5. 互动环节(10分钟)学生自由发挥,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节奏,教师进行点评与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惊愕交响曲》2. 内容:莫扎特生平简介交响曲基本结构《惊愕交响曲》第一乐章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的学习,以《惊愕交响曲》为主题,创作一篇音乐欣赏短文。
2. 答案要求:结构清晰,观点明确,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音乐欣赏方法的掌握,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课后聆听莫扎特的其他作品,如《土耳其进行曲》、《小夜曲》等,进一步了解莫扎特的音乐世界。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例题讲解中音乐节奏的感知与击掌练习。
惊愕交响曲 教案
惊愕交响曲教案教案标题:惊愕交响曲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交响乐曲《惊愕交响曲》,学生将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音乐鉴赏水平。
3.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通过合奏演练提升音乐表演技巧。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惊愕交响曲》的背景和作曲家海顿的生平,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音乐分析:2. 听取学生对《惊愕交响曲》的第一印象,鼓励他们描述他们听到的音乐元素,如节奏、旋律、音色等。
3. 向学生介绍交响乐的基本结构,包括乐章、主题和变奏等概念。
4. 分析《惊愕交响曲》的结构,解释每个乐章的特点和表达意图。
音乐鉴赏:5. 听取学生对《惊愕交响曲》的个人感受和情绪反应,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乐所传达的情感。
6. 向学生展示不同版本的演奏,比较不同指挥家和乐团对音乐的诠释,引导学生思考音乐表达的多样性。
合奏练习:7.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乐器或声部,通过合奏练习演奏《惊愕交响曲》的一个片段。
8.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协调合奏,如何准确表达音乐的情感。
9. 指导学生进行反复排练,提高认真程度和表演技巧。
展示演出:10. 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小型演出,让他们将所学的合奏片段表演给其他同学和老师观看。
11. 在演出后进行反思和讨论,学生可以分享他们的演奏体验和感受,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意见。
总结:12. 结束活动前,向学生总结他们通过学习《惊愕交响曲》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鼓励他们继续探索音乐世界。
教案评估:1. 学生对《惊愕交响曲》的音乐分析和鉴赏的表达能力。
2. 学生在合奏练习和演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水平。
3. 学生对音乐表演技巧和合作能力的提升程度。
教案扩展:1. 鼓励学生进一步了解其他交响乐作品,比较不同作曲家和音乐时期的风格特点。
2.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会或观看交响乐演出,拓宽他们对音乐的视野和理解。
3. 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通过合奏或独奏方式展示给其他同学。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惊愕交响曲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体验音乐的美妙,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惊愕交响曲”,让幼儿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
3.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幼儿的节奏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惊愕交响曲”的特点,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
难点:帮助幼儿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提高幼儿的节奏感。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音乐CD、音乐乐谱、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音响设备齐全。
3. 教学辅助工具:图片、卡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音乐热身活动,引导幼儿进入音乐课堂。
2. 教学内容:(1)教师向幼儿介绍“惊愕交响曲”的背景知识,让幼儿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特点。
(2)教师播放“惊愕交响曲”,让幼儿聆听并感受音乐的美妙。
(3)教师带领幼儿学习“惊愕交响曲”的乐谱,让幼儿了解乐曲的结构和节奏。
3. 实践环节:(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按照“惊愕交响曲”的节奏进行演奏。
(2)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合唱,让幼儿体验合唱的魅力。
五、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幼儿对“惊愕交响曲”的掌握程度。
2. 教师可以通过课后访谈家长,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对音乐的学习情况。
3. 定期组织音乐比赛,检验幼儿的音乐学习成果。
六、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幼儿进行音乐游戏,如“模仿乐器”、“音乐接龙”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2. 开展家庭音乐活动,让幼儿与家人共同欣赏音乐,增进亲子关系。
3. 组织幼儿参观音乐会或音乐表演,让幼儿亲身体验现场的音乐氛围。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教学效果。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学习动力,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八、教学评价方法1. 观察法: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幼儿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和音乐技能的发展水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海顿与《惊愕交响曲》》精品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海顿与《惊愕交响曲》》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海顿和《惊愕交响曲》的背景和历史意义;2. 研究和理解《惊愕交响曲》的音乐要素和结构特点;3. 培养学生欣赏音乐和表达感受的能力;4. 提高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介绍海顿和《惊愕交响曲》的背景和历史意义;2. 教学难点:分析和理解《惊愕交响曲》的音乐要素和结构特点。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海顿和《惊愕交响曲》的相关资料;3. 音乐欣赏的素材和乐谱。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惊愕交响曲》的片段,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展示(10分钟)介绍海顿的背景和他作为古典乐派代表作曲家的地位,说明《惊愕交响曲》在他音乐创作中的重要性,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片和资料。
3.研究(20分钟)分析《惊愕交响曲》的音乐要素和结构特点,包括曲式形式、乐曲结构、乐器运用等,通过多媒体展示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4.欣赏(15分钟)播放完整的《惊愕交响曲》音乐录音,引导学生仔细聆听,体验音乐的美妙和表达的情感。
5.思考(10分钟)在欣赏完乐曲后,组织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引导他们表达对乐曲的感受、喜好和思考。
6.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示学生的思考和表达结果。
五、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听海顿的其他作品,并写一篇短评。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展示、学习、欣赏、思考和总结等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并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惊愕交响曲教案
惊愕交响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和发展历程;2.能够分析交响乐的结构和特点;3.能够欣赏并理解惊愕交响曲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自己的交响乐作品。
二、教学内容1. 交响乐的基本知识1.交响乐的定义和起源;2.交响乐的发展历程;3.交响乐的基本乐器和演奏技巧;4.交响乐的演出形式和流派。
2. 惊愕交响曲的分析和欣赏1.惊愕交响曲的背景和创作历程;2.惊愕交响曲的结构和特点;3.惊愕交响曲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4.惊愕交响曲的演奏和演出。
3. 创作交响乐作品1.了解交响乐的创作过程和技巧;2.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自己的交响乐作品;3.分享和欣赏自己的作品。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和惊愕交响曲的分析,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发展历程和音乐特点。
2.听课法:通过欣赏惊愕交响曲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交响乐的魅力和表现手法。
3.实践法:通过创作交响乐作品,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音乐创作能力和表现水平。
四、教学过程1. 交响乐的基本知识1.交响乐的定义和起源:讲解交响乐的定义和起源,介绍交响乐的演出形式和流派。
2.交响乐的发展历程:讲解交响乐的发展历程,介绍不同时期的交响乐作品和代表作家。
3.交响乐的基本乐器和演奏技巧:介绍交响乐的基本乐器和演奏技巧,让学生了解不同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方式。
4.交响乐的演出形式和流派:介绍交响乐的演出形式和流派,让学生了解不同流派的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
2. 惊愕交响曲的分析和欣赏1.惊愕交响曲的背景和创作历程:讲解惊愕交响曲的背景和创作历程,介绍作曲家海顿的生平和音乐成就。
2.惊愕交响曲的结构和特点:分析惊愕交响曲的结构和特点,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组成和演奏技巧。
3.惊愕交响曲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欣赏惊愕交响曲的音乐,让学生感受交响乐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
4.惊愕交响曲的演奏和演出:介绍惊愕交响曲的演奏和演出,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演出形式和演奏技巧。
惊愕交响曲教案
惊愕交响曲教案教案标题:惊愕交响曲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分辨交响乐与其他音乐形式的区别。
2. 学生能够分析与欣赏惊愕交响曲的音乐元素。
3. 学生能够通过参与音乐活动,表达对惊愕交响曲的想法和感受。
教学重点:1. 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特点。
2. 分析惊愕交响曲的音乐元素和情感表达。
3. 参与活动,表达对惊愕交响曲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准备:1. 惊愕交响曲的录音或视频资源。
2. 白板、彩色粉笔或白板笔。
3. 学生练习乐器 (可选)。
教学过程:引入:1. 使用一段短暂的交响乐曲开场,激发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询问学生是否了解交响乐的特点。
探究:2. 分享交响乐的基本特点,并通过对比其他音乐类型,强调宏伟、复杂和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区别。
3. 向学生介绍惊愕交响曲的背景和作者,并讨论学生对于"惊愕"这个词的理解。
4. 听取学生对交响乐或音乐影片的印象,引导学生描述他们所感受到的音乐元素。
5. 使用白板示意或多媒体展示,介绍惊愕交响曲的结构和音乐元素。
强调悬疑、戏剧性的音乐转变等。
实践:6. 分发课堂活动材料,要求学生分组,选择一段惊愕交响曲,并以小组形式分析其音乐元素和表达情感的方式。
7. 学生小组分别展示他们的分析结果,并进行班级讨论。
教师给予鼓励、指导和意见。
延伸:8. 学生选择一种乐器或其声音类似的日常物品,模仿或演奏惊愕交响曲的片段。
9. 在班级内开展一个小型音乐会,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表演,并提供互相欣赏的机会。
总结:10. 教师总结学生对惊愕交响曲的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继续探索音乐中的想象和情感表达。
拓展活动:- 邀请音乐专家或乐团参观学校,进行现场交响乐会。
- 组织学生参加本地的音乐比赛或音乐节,展示他们的音乐才华。
评估方法:- 对学生小组分析的呈现进行评价。
- 观察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 收集学生个人作品,例如表演录像、写作作业等。
备注:根据具体的教学阶段和班级情况,教案中的步骤和活动可以进行适当修改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惊愕交响曲》
【作品概述】
《惊愕交响曲》,作者在力度的表现手法上,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古典交响套曲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其中第二乐章通常是抒情的慢板乐章。
在《惊愕交响曲》这部作品里,海顿却出人意料地在第二乐章中用极弱的力度陈述主题后,立即加上乐队全体的强奏,使观众为之愕然而得此名。
像这样的力度和情绪的对比及其所产生的效果,现在看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来看,这却是一大创举。
【教学目标】
1、发展音乐听觉能力,记忆能力和感受能力。
2、了解音乐大师——海顿,感受他的人格魅力。
3、了解变奏的四种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哼唱和记住《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的主题。
2、感受、体验并表现乐曲中力度的变化。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力度卡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初听):
1、同学们,你们知道“惊愕”是什么意思吗?对了,就是“惊奇、错愕”的意思。
为什么这首曲子叫“惊愕交响曲”呢?我们还是去亲身体验一番吧!(初听全曲)在欣赏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a、作品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b、为什么用“惊愕”作为该乐章的标题?(引出海顿“惊愕”的设计)
2、音乐欣赏完了,说说作品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用“惊愕”做标题?
其实,这段音乐背后还有一个故事呢!听音乐会是欧洲古代王公贵族、绅士淑女们的一种社交礼仪,各个皇室贵族不管喜不喜欢音乐,为了面子都要出席音乐会。
但是在音乐会开始之后,很多人都闭上眼睛,陶醉在柔美的音乐之中,有的还忍不住开始打盹。
这位幽默的音乐家于是就想出了一条妙计,决定和观众开一个小玩笑。
这首交响曲的第二乐章,在静谧安详的曲调中,突然想起几次强有力的震撼声,让那些正在打瞌睡的贵族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哦,原来是音乐家在跟她们开玩笑呢!后来,这首以“惊愕”命名的交响曲
就成为世界闻名的交响曲作品之一。
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么幽默的音乐家到底是谁呢?那就请大家跟随我走近海顿吧!
3、走近海顿。
海顿出生在奥地利和匈牙利边境的一个风景秀丽的小村庄,他的父母亲都是普通的劳动者,却都热爱音乐,这使海顿从小有机会受到音乐的熏陶。
他的家境贫苦,为了学习,六岁就离开了父母到维也纳。
海顿有着超人的音乐才华,八岁那年,被选为当一所教会的儿童合唱团的团员。
后来长大后,嗓子变声,被合唱团赶了出来,从此他流落街头,尝尽了世间的艰难困苦。
幸运的是他被一位歌唱家发现,并得到了他的救助,才勉强活了下来。
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他一生最为艰苦的时期。
虽然生活困窘,但他热爱音乐的信念从未动摇,他努力学习音乐,最终得到了匈牙利贵族保尔·艾斯特哈齐的帮助,成为这位侯爵的宫廷乐师。
此后,海顿生活安定,直到晚年。
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这一时期创作的,由于他性格开朗、善良、质朴、诚恳,因此他的作品听起来总有一种宁静、乐观的感觉,而不像贝多芬的音乐那样具有强烈的斗争性。
a、生平:海顿(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
他从小便受到民间音乐、教堂音乐的熏陶,并显示出超人的音乐才华,曾长期在宫廷中任职。
b、地位:海顿在音乐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继承了先辈的成就,进行摸索、试验、成熟、定型,被后人称为“交响乐之父”。
c、贡献:海顿是位多产的作曲家,一生创作了上百部交响曲,84首弦乐四重奏、54首钢琴奏鸣曲及歌剧、清唱剧、弥撒曲等。
他奠定了欧洲古典时期的交响乐和室内乐的规范,形成了德奥音乐经久不衰的优良传统。
海顿的创作手法,更是使后人受益非浅,包括莫扎特、贝多芬等著名的音乐家,还被莫扎特、贝多芬称为“海顿老爹”。
在把交响曲从贵族客厅中解放出来的道路上,海顿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他是18世纪完美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
d、音乐风格:具有热烈洒脱的主旋律和充满活力的节奏,并应用了活泼明快的乡村舞曲素材。
音乐明快、乐观、幽默,充满了生气,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海顿是德国国歌的曲作者,海顿更是“倍受尊敬的音乐大师”、“慈祥的音乐家”,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海顿的这首闻名世界的《惊愕交响曲》。
三、学习新课(分段欣赏、分析):
1、主题:首先,我们来聆听主题,并思考:音乐的力度、情绪如何?产生了什么效果?
第一段,平静、天真、单纯、典雅的主题,由第一、第二小提琴轻微地齐奏而出,反复时改用了第一小提琴以更弱的力度演奏,在最后一小节弱拍处,突然使用了强力度的全奏,产生了第一次“惊愕”的效果。
第二段,先用弦乐器演奏,重复时加进了长笛、双簧管和圆号,效果略微丰满一些。
变奏一:
(1)这段小提琴的演奏,你感受到什么变化?
(2)保持了主题结构,主旋律改用了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演奏,第一小提琴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相衬托,与主题相比略显活跃,好像在翩翩起舞。
变奏二:
(1)这段变奏改变了什么?音乐的力度如何?(变调性ff)
(2)转到C小调,在第二乐段的第三句,乐队的强奏加之定音鼓的衬托,显现出惊人的力量,再次出现了“惊愕”的效果。
变奏三:
(1)这段旋律的情绪如何?改变了什么?(幽美、舒展变节奏p)
(2)返回到C大调,旋律分别由双簧管和小提琴、长笛奏出,音乐优美而舒展,形成了天使般的二重奏。
变奏四:
(1)这段的音乐气氛怎么样?(热烈)
(2)第一乐段是管乐队的强奏;第二乐段有弦乐和大管轻轻奏出如歌似的柔弱;第三乐段中,乐队再次使用了有定音鼓参加的乐队全奏,气氛更加的热烈,第三次出现“惊愕”的效果。
尾声:
尾声反复强调了主题的第一句,一个温柔而略显歉意的尾奏降下了这一乐章的帷幕,显现了海顿的风度和幽默。
四、小结:
同学们,音乐总是用时间流逝的方式告诉我们什么是美,今天的课,我们感受到了《惊愕交响曲》优美的旋律,灵活的节奏,惟妙惟肖的视听效果,我们充分享受了音乐带给大家的快乐。
同学们,让我们记住海顿,记住他的《惊愕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