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课件13.ppt
2013年高考数学最后回归基础知识数列
am an
ap aq
(
ar
)
2
(q .
1可逆 )
中项 单调性
m n 2r am an 2 ar .
d 0时 d 0时 d 0时
增 常数列
减
m n 2r am an (ar )2.
a1 0, q 1或 a1 0,0 q 1增;
a1 0, q 1或 a1 0,0 q 1时减;
q 1 时常数列, q 0 时摆动数列
nm
Sm Sn Sm n 0.
k 为偶数时, qk 0 )。
{ an } 等比,公比 q
n m an . am
Sn m,Sm n S (m n).
4、
等差 { an} 共 2n 项,则
Q偶 Q奇 (a1 a3
a2n 1 )(q 1)
Q偶 Q奇 nd , Q偶
an
Q奇 an 1
= a1(1 q2n ) 1q
由 Sn a1 a2
an , qSn a2 a3
an an 1 , 两式相减,
当 q 1时, S a1(1 qn) 1q
a1 an q ,( q 1) ;当 q 1时 , sn 1q
na1 。
关于此公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认识:
①不能忽视 S
a1 (1 qn) 1q
a1 anq 成立的条件: q 1 。特别是公比用字母表示时,要分 1q
公差
kd
;子数 列
ak ,ak m, ak 2 m , , ak nm,( m N * ) 等差 ,
公差 md; 若 { kn} 等差 ,公差 d1 ,则 { akn }
等差,公差 d1 d .
q ; { an2} 等比 , 公比 q 2 ; { an } 等比 , 公比 q 。子数列 a2, a4, a4 , a2 n等比,公比 q 2 ;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第三十二讲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课件
[反思感悟]
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丌等式,要把握好分类
讨论的层次,一般按下面次序进行讨论:首先根据二次项系 数的符号进行分类,其次根据根是否存在,即Δ 的符号进行 分类,最后在根存在时,根据根的大小进行分类.
类型三
一元二次丌等式恒成立问题
解题准备:1.丌等式ax2+bx+c>0的解是全体实数(或恒成立) 的条件是当a=0时,b=0,c>0;当a≠0时, a 0, 0. 2+bx+c<0的解是全体实数(或恒成立)的条件是当 2.丌等式ax a 0, a=0时,b=0,c<0;当a≠0时, 0. 3.f(x)≤a恒成立f(x)max≤a;f(x)≥a恒成立f(x)min≥a. 4.讨论形如ax2+bx+c>0的丌等式恒成立问题,必须对a=0或 a≠0分类讨论,避免产生漏解.
2 (10 x) 10 x 2 3 , 3当y x时, z 3 100 要使每月售货总金额有所增加,即z 1, 2 应有(10 x)o 10 x 100,即x( x 5) 0, 3 所以0 x 5, 所以所求x的范围是 0,5 .
[剖析] [正解]
本题忽略对判别式的讨论是导致错误的主因. 因为Δ =a2-16,
(1)当Δ <0,即-4<a<4时,解集为R; (2)Δ =0,即a=±4. ①a=4时,解集为{x|x≠-2}, ②a=-4时,解集为{x|x≠2}.
3当 0,即a 4或a 4时,
a a 2 16 a a 2 16 解集为 x | x 或x . 2 2
[反思感悟]
高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13 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
高考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专题讲解 专题13 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知识点一 n 重伯努利试验及其特征 1.n 重伯努利试验的概念将一个伯努利试验独立地重复进行n 次所组成的随机试验称为n 重伯努利试验. 2.n 重伯努利试验的共同特征 (1)同一个伯努利试验重复做n 次. (2)各次试验的结果相互独立.思考在相同条件下,有放回地抽样试验是n 重伯努利试验吗? 答案 是.其满足n 重伯努利试验的共同特征. 知识点二 二项分布一般地,在n 重伯努利试验中,设每次试验中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 (0<p <1),用X 表示事件A 发生的次数,则X 的分布列为P (X =k )=C k n p k (1-p )n -k,k =0,1,2,…,n . 称随机变量X 服从二项分布,记作X ~B (n ,p ). 知识点三 二项分布的均值与方差若X ~B (n ,p ),则E (X )=np ,D (X )=np (1-p ).【例1】(2023•大埔县月考)设随机变量~(,)B n p ξ,若() 2.4E ξ=,() 1.44D ξ=,则参数n ,p 的值分别为()A .12,0.4B .12,0.6C .6,0.4D .6,0.6【例2】(2023•永春县月考)设随机变量~(2,)B p ξ,~(3,)B p η,5(1)9P ξ=…,则(2)(P η=…)A .19B .727C .59D .89【例3】(2023•海门市期末)A 、B 两组各3人独立的破译某密码,A 组每个人译出该密码的概率均为1p ,B 组每个人译出该密码的概率均为2p ,记A 、B 两组中译出密码的人数分别为X 、Y ,且12112p p <<<,则()A .()()E X E Y <,()()D X D Y <B .()()E X E Y <,()()D X D Y >C .()()E X E Y >,()()D X D Y < D .()()E X E Y >,()()D X D Y >【例4】(2018•新课标Ⅲ)某群体中的每位成员使用移动支付的概率都为p ,各成员的支付方式相互独立.设X 为该群体的10位成员中使用移动支付的人数,() 2.4D X =,(4)(6)P X P X =<=,则(p =)A .0.7B .0.6C .0.4D .0.3【例5】(2023•多选•琼中县模拟)若袋子中有2个白球,3个黑球,现从袋子中有放回地随机取球4次,每次取一个球,取到白球记1分,取到黑球记0分,记4次取球的总分数为X ,则()A .3~(4,)5X B B .4(3)25P X ==C .X 的期望8()5E X =D .X 的方差24()25D X =【例6】(2023•武汉模拟)已知离散型随机变量X 服从二项分布(,)B n p ,其中*n N ∈,01p <<,记X 为奇数的概率为a ,X 为偶数的概率为b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 .1a b +=B .12p =时,a b =C .102p <<时,a 随着n 的增大而增大 D .112p <<时,a 随着n 的增大而减小知识点四 超几何分布1.定义:一般地,假设一批产品共有N 件,其中有M 件次品,从N 件产品中随机抽取n 件(不放回),用X 表示抽取的n 件产品中的次品数,则X 的分布列为P (X =k )=C k M C n -k N -MC n N,k =m ,m +1,m +2,…,r .其中n ,N ,M ∈N *,M ≤N ,n ≤N ,m =max{0,n -N +M },r =min{n ,M }. 如果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具有上式的形式,那么称随机变量X 服从超几何分布. 2.均值:E (X )=nM N. 3.超几何分布是不放回抽样,且超几何分布与二项分布的均值相同. 二项分布与超几何分布的关系在n 次试验中,某事件A 发生的次数X 可能服从超几何分布或二项分布.l 联系:在不放回n 次试验中,如果总体数量N 很大,而试验次数n 很小,此时超几何分布可近似转化成二项分布区别:①当这n 次试验是n 重伯努利试验时(如有放回摸球),X 服从二项分布;②当n 次试验不是n 重伯努利试验时(如不放回摸球),X 服从超几何分布。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第六讲 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大(小)值》课件
[反思感悟] (1)若函数f(x)是增函数,则f(x1)<f(x2)⇔x1<x2,函 数不等式(或方程)的求解,总是想方设法去掉抽象函数的符 号,化为一般不等式(或方程)求解,但无论如何都必须在定 义域内或给定的范围内进行. (2)在解答过程中易出现不能正确构造f(x2-x1)的形式或不能将 不等式右边3转化为f(2)从而不能应用函数的单调性求解, 导致此种错误的原因是没有熟练掌握单调性的含义及没弄 清如何利用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或者不能正确地将抽象不等 式进行转化.
类型四
Hale Waihona Puke 抽象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解题准备:抽象函数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研究这类函数性质 的根本方法是“赋值”,解题中要灵活应用题目条件赋值 转化或配凑.
【典例4】 函数f(x)对任意的a、b∈R,都有f(a+b)=f(a)+f(b)1,并且当x>0时,f(x)>1. (1)求证:f(x)是R上的增函数; (2)若f(4)=5,解不等式f(3m2-m-2)<3.
2.直接法:运用已知的结论,直接得到函数的单调性.如一次函 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单调性均可直接说出. 了解以下结论,对直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有好处: (1)函数y=-f(x)与函数y=f(x)的单调性相反;
(2)当f(x)恒为正或恒为负时,函数
单调性相反;
1 y f ( x)
与y=f(x)的
f ( x1 ) f ( x2 ) ③ 0; x1 x2 f ( x1 ) f ( x2 ) ④ 0. x1 x2 其中能推出函数y=f(x)为增函数的命题为________.
答案:①③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第二十八讲 等差数列》课件
(2)a1+a2+a3+a4=124,an+an-1+an-2+an-3=156,Sn=210,
求项数n; (3)S4=1,S8=4,求a17+a18+a19+a20的值.
(a1 a19 ) 19 ( a3 a17 ) 19 10 19 [解] 1 S19 95. 2 2 2 2 a1 a 2 a 3 a 4 a n a n 1 a n 2 a n 3 a1 a n a 2 a n 1 a 3 a n 2 a 4 a n 3 4 a1 a n 280 a1 a n 70. (a1 an )n 而 Sn 210 n 6. 2
类型三
等差数列的性质及应用
解题准备:若m+n=p+q(m,n,p,q∈N*),则
am+an=ap+aq,Sk,S2k-Sk,S3k-S2k,…构成的是公差为k2d
的等差数列,从中我们可以体会运用性质解决问题的方便 不简捷,应注意运用.
【典例3】在等差数列中,Sn表示{an}的前n项和, (1)a3+a17=10,求S19的值;
第二十八讲等差数列
回归课本
1.等差数列的定义及等差中项 (1)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不前一项的差都等亍同一
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等差数
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定义的表达式为an+1an=d(n∈N*).
(2)对亍正整数m、n、p、q,若m+n=p+q,则等差数列中 am、an、ap、aq的关系为am+an=ap+aq;如果a,A,b成等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第三十八讲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课件
2.三种距离 (1)两点间的距离 平面上的两点P1(x1,y1),P2(x2,y2)间的距离公式
| PP2 | ( x1 x2 )2 ( y1 y2 ) 2 . 1
特别地,原点(0,0)不任一点P(x,y)的距离
| OP | x 2 y 2 .
(2)点到直线的距离 点P0(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 (3)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典例3】求经过直线l1:3x+2y-1=0和l2:5x+2y+1=0的交点, 且垂直亍直线l3:3x-5y+6=0的直线l的方程. [分析]本题可先求出交点坐标,然后由直线间的位置关系求 得;也可由直线系方程,根据直线间位置关系求得.
3 x 2 y 1 0 [解]解法一 : 先解方程组 ,得 5 x 2 y 1 0 l1、l2的交点 1, 2 , 3 5 再由l3的斜率 求出l的斜率为 , 5 3 于是由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求出l : 5 y 2 ( x 1), 即5 x 3 y 1 0. 3
解法二:∵l⊥l3,故l是直线系5x+3y+C=0中的一条,而l过l1、 l2的交点(-1,2), 故5×(-1)+3×2+C=0.由此求出C=-1, 故l的方程为5x+3y-1=0.
解法三:∵l过l1、l2的交点,故l是 直线系3x+2y-1+λ (5x+2y+1)=0中的一条, 将其整理,得 (3+5λ )x+(2+2λ )y+(-1+λ )=0. 3 5 5 1 其斜率 代入直线系方程即得l的 ,解得λ = , 2 2 3 5 方程为5x+3y-1=0.
高考数学专题讲座ppt课件
重视近五年新课程高考试题的演练。
21
1.选择、填空题的强化训练.
选择题要在速度,准确率上下功夫.定
时定量进行训练(每周1~2次),总量不少 于8次,14(理8+6、文10+4)道选择、填空 题一般用时30~50分钟,“优秀生” 要争取 有更多的时间完成解答题。做选择填空题要
重视直接解法的训练,不要过分依赖特殊解
强化训练 提炼方法
通过专题复习和综合演练(套卷,选择、填空题的专项 训练等),达到对知识的全面整合。在整套试卷的模拟 训练中,对错题所涉及到的知识点,题型方法、数学思 想等方面,自我检查,及时补救。做到“二个强化二个 重视” :
选择、填空题的强化训练.
前三个大题的强化训练。
重视初中与高中、高中与大学衔接知识的复习。
出同样的写出参数方程的要求。
8
减低要求部分
(1)、反函数的处理,只要求以具体的函数为例进行解释和直观理解, 不要求一般地讨论形式化的反函数定义,也不要求求已知函数的反函数;
(2)、仅要求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对棱 柱、正棱锥、球的性质由“掌握”降为不作要求;
(3)、不要求使用真值表; (4)、对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度要求由“掌握”降为
高考数学专题讲座:
科学备考 迈向成功
1
合理规划复习的三个阶段:
I:现在~I模(3月中旬) II :I模(3月中旬)~II模(4月下旬) III :II模(4月下旬)~5月下旬
2
第一阶段【现在~I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月中旬)】:
夯实基础 形成能力 一、全面复习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一轮复习,基本上涵盖数学学科的基础知 识,这一阶段应该在老师的带领下,对每一 章的知识进行梳理,构建框架,使知识系统 化、条理化,注重“通理通法”,抓住重点, 总结规律,形成知识板块和网络。
高中数学总复习考点知识讲解课件13立体几何
【解析】 (1)证明:过点B1作平面AOB的垂线,垂足为C,如图,则C是OB 的中点,所以BC=1.
π 又∠OBB1= 3 ,所以BB1=2. 连接OB1,因为BB1=OB=2, 所以△OBB1为等边三角形. 因为点M为BB1的中点,所以BB1⊥OM. 因为平面AA1O1O⊥平面BB1O1O,平面AA1O1O∩平面BB1O1O=OO1,且 AO⊥OO1,AO⊂平面AA1O1O,
命题规律: (1)直线和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2)空间角及空间向量的应用. (3)立体几何题通常分两问,第一问,线、面关系的证明,第二问,跟角有 关,考查线面角或二面角.在第二问中,一定要注意是求角的大小,还是求角 的某个三角函数值!
押题一 线面角
(2021·长沙市一中模拟(一))如图,七面体ABCDEF的底 面是凸四边形ABCD,其中AB=AD=2,∠BAD=120°,AC,BD 垂直相交于点O,OC=2OA,棱AE,CF均垂直于底面ABCD.
= 7
7 7.
所以直线GH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7 7.
方法三:(1)同方法二. (2)设CD=2,在BD上取点I,使BI=3ID,连接HI,GI,CE,如图,则 GI∥CD,
根据题意CD⊥BD,CD⊥PD,BD∩PD=D, 所以CD⊥平面PBD,则GI⊥平面PBD,
所以GI⊥HI,
GH= HI2+GI2=
(2)由(1)知BF⊥EF,C1F⊥EF. ∴∠C1FB即为二面角C1-EF-B的平面角.
π ∴∠C1FB= 3 .过点F作平面AEFB的垂线,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如图所示.
由BF=EF=2AE=4,可得E(4,0,0),C1(0,2,2 B(0,4,0),A(4,2,0).
高考数学总复习 13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课件 苏教版
聚
焦
考
向
第3节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透 析
方 法 感 悟 提 升
课 时 规 范 训 练
【知识梳理】
基
1.逻辑联结词
非 叫做逻辑联结词.
梳 理
聚
(2)命题 p∧q,p∨q,綈 p 的真假判断
焦 考
向
透
析
p q p∧q p∨q 非 p
感 悟 提
升
值范围是________.
课
时
规
答案:-21,12
范 训 练
基
5.(2013·镇江十校联考)已知 p:|x-a|<4;q:(x-2)(3-x)>0,
础 知
识
梳
若綈 p 是綈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 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理
聚
焦
解析:直接解不等式可得 p:-4+a<x<4+a,q:2<x<3,因此
训 练
为: ∃x0∈M,p(x0) ,读作:“存在一个x0属于M,使p(x0)成立 ”.
基
础
4.含有一个量词的命题的否定
知 识
梳
命题
命题的否定
理
聚
焦
考
∀x∈M,p(x) ∃x0∈M,綈p(x0)
向 透 析
方
法
感
∃x0∈M,p(x0) ∀x∈M,綈p(x)
悟 提 升
课
时
规
范
训
练
5.一些常用正面叙述的词语及它的否定词语列表如下:
感
题.
悟 提
升
(4)显然 p:5≤5 为真命题.q:27 不是质数为真命题,
2012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精品课件(课标版)专题3 第10讲 数列求和及数列应用
第10讲 │ 要点热点探究
【解答】 (1)甲企业的产值比乙企业的产值要大. 设从 2010 年 1 月到 2011 年 1 月甲企业每个月的产值分别是 a1,a2,…, a13,乙企业每个月的产值分别记为 b1,b2,…,b13.由题意{an}成等差数列, {bn}成等比数列.∴a7=12(a1+a13),b7= b1b13. 又 a1=b1,a13=b13,∴a7=a1+2 a13> a1a13= b1b13=b7, 即 2010 年 7 月甲企业的产值大. (2)设一共用了 n 天,则 n 天的平均耗资为 P(n), 则 P(n)=3.2×104+n5+n+ 21049n=3.2×n 104+2n0+92.9, 当且仅当3.2×n 104=2n0时 P(n)取得最小值,此时 n=800, 故日平均耗资最小时使用了 800 天.
第10讲 │ 要点热点探究
► 创新链接6 数列中的不等式问题
高考对不等式的综合考查主要是三个方面,一个在函数导 数的综合题中使用不等式讨论函数性质,一个是在解析几何中 使用不等式确定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解决范围最值等问题, 再一个也是难度最大的一个就是在数列中考查不等式.在数列 中考查的不等式的主要类型为结合数列的通项与求和,然后证 明不等式,探究不等关系,求最值等.
an+1,记 n
Sn=k∑=n 1bk,证明:Sn<1.
【分析】 (1)问是常见的考查整体代换思想问题;(2)问涉及 的类型为常见的求和方法问题,关键是化简的方法.
第10讲 │ 要点热点探究
【解答】 (1)由题设1 1 的等差数列. 又1-1 a1=1,故1-1an=n.所以 an=1-n1. (2)证明:由(1)得
第10讲 │ 要点热点探究
【点评】 本题考查等比数列模型、等差数列模型的实际应用, 并与基本不等式进行交汇.数列在实际问题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 用,数列的应用问题在高考中虽然不是主流,但并不排除在高考中 考查数列实际应用问题的可能,看下面的变式.
2012年高考总复习一轮《名师一号-数学》第13讲
第21页
高考总复习( 高考总复习(文、理)
(2)a1=S1=3+b 当 n≥2 时,an=Sn-Sn- 1=(3n+b)-(3n 1+b)=2·3n 1. 当 b=-1 时,a1 适合此等式; 当 b≠-1 时,a1 不适合此等式. ∴b=-1 时,an=2·3n 1; 当
3+b,n=1, b≠-1 时,an= n- 1 2·3 ,n≥2.
第25页
高考总复习( 高考总复习(文、理)
[解析]
(1)由 an+ 1-an=2n,把 n=1,2,3,…,n-1(n≥2)代入,
得(n-1)个式子,累加即可得(a2-a1)+(a3-a2)+…+(an-an- 1)=2 2(1-2n 1) 2 3 n- 1 +2 +2 +…+2 ,所以 an-a1= ,即 an-a1=2n-2,所 1-2
第13页
高考总复习( 高考总复习(文、理)
第14页
高考总复习( 高考总复习(文、理)
类型一
观察法求通项公式
解题准备:已知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主要从以 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符号用(-1)n与(-1)n+1(或(-1)n-1)来调解,这是因为n和n+1 奇偶交错. 2.分式形式的数列,分子找通项、分母找通项,要充分借助分子 、分母的关系. 3.对于比较复杂的通项公式,要借助于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后面 将复习到)和其它方法来解决. 4.此类问题虽无固定模式,但也有其规律可循,主要靠观察(观察 规律)、比较(比较已知的数列)、归纳、转化(转化为等差或等比数列)等 方法.
第18页
高考总复习( 高考总复习(文、理)
[点评]
由已知数列的前几项的值,写数列的通项公式时,要通过
观察、对比、转化、归纳、猜想等手段,联想常见的数列通项的特点, 探求项与项数的构成规律,同时应考虑:(1)借助(-1)n或(-1)n+1来解决 项的符号问题. (2)项为分式的数列,可进行恰当的变形,寻找分子、分母各自的 规律以及分子、分母间的关系. (3)对较复杂的数列通项公式地探求,可借助熟知的数列,如{n2} ,{ },{2n},{n2},{(-1)n}等以及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其他方法来 解决.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第十模块 概率与统计 随机抽样 用样本估计 总体 变量间的相互关》课件
1 [( x1 x ) 2 ( x2 x ) 2 ( xn x ) 2 ], 其中s 2 表示样本 n 方差, s表示样本标准差.
5.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
(1)当自变量的取值一定时,因变量的取值带有随机性,这两个
变量乊间的关系叫做相关关系.
如果一个变量的值由小变大时,另一个变量的值也在由小到大 ,这种相关称为正相关;反乊,如果一个变量的值由小变大时, 另一个变量的值在由大到小,这种关系称为负相关.变量间 的这种关系不函数关系丌同,它是一种非确定关系.
×n=7,n=15,选B.
2.(2010·湖北)将参加夏令营的600名学生编号为
:001,002,…,600.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50的样
本,且随机抽得的号码为003.这600名学生分住在三个营区,
从001到300的第Ⅰ营区,从301到495在第Ⅱ营区,从496到 600在第Ⅲ营区,三个营区被抽中的人数依次为( ) A.26,16,8 C.25,16,9 B.25,17,8 D.24,17,9
第三种方式抽样的步骤如下:第一步,分层.因为若按成绩分,其
中优秀生共150人,良好生共600人,普通生共250人,所以在
抽取样本时,应该把全体学生分成三个层次;第二步,确定各
150 600 250 , , , 10 10 10
个层次抽取的人数.因为样本容量不总体的个数乊比为 100:1000=1:10,所以在每个层次中抽取的个体数依次为 即15,60,25;第三步,按层次分别抽取.在优秀生中 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15人;在良好生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法 抽取60人;在普通生中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25人.
法,若有某些层面应抽取的个体数目丌是整数时,可作适当
的绅微调整.
2012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课件第十三讲《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800元不超过4000元的按超过800元的14%纳税,超过4000元 的按全稿费的11%纳税.某人出了一本书,共纳税420元,这个 人的稿费为()
A.3600元
B.3800元
C.4000元
D.4200元
答案:B
5.某人若以每股17.25元购进股票一万股,一年后以每股18.96 元抛售,该年银行月利率0.8%,按月计算,为获取最大利润,某 人应将钱((1+0.8%)12≈1.10034)()
【典例4】2008年9月2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 七号载人飞船,这标志着中国科技又迈出了具有历 史意义的一步.若已知火箭的起飞重量M是箭体(包 括搭载的飞行器)的重量m和燃料重量x之和,在不 考虑空气阻力的条件下,假设火箭的最大速度y关 于x的函数关系式为: (其中k≠0).当燃料重量为
y k[lnm x ln( 2m)] 4ln2( 吨e (e1为)m自然对数
[分析]由图可知,两种方案都因时间段的不同导致收费不同, 因此,需分段列式.
[解]由图可知,两种方案都是由线性函数组成的分段函数,不 妨用待定系数法,结合图形,先求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题意 解题.
(1)由图知点M(60,98),N(500,230),C(500,168),
MN∥CD. 设这两种方案的应付话费与通话时间的函数关系分别为fA(x)、
到1年); (4)如果20年后该城市人口不超过120万人,年自然增长率应控
制在多少?
[解](1)y=100(1+1.2%)x(x≥0); (2)令x=10,得y=100(1+1.2%)10≈112.7(万人); (3)令y=120,得100(1+1.2%)x=120, ∴x=log1.0121.2≈15(年); (4)设年自然增长率为x,由题意,得 100(1+x)20≤120,∴(1+x)20≤1.2,
高考数学复习知识点讲解课件13---定值问题
将点 A(x1,y1)代入椭圆方程中,解得|x1|=31470;
即原点到直线
AB
的距离为定值3
70 14 .
②若直线AB不与x轴垂直,设直线AB的方程为y=kx+m,
y=kx+m, 由x92+y52=1, 消去 y 整理得(9k2+5)x2+18kmx+9m2-45=0,
Δ=182k2m2-36(m2-5)(9k2+5)=180(9k2-m2+5)>0,
3k2+3 由垂径定理知,cos θ2=dr=23|kk22-+33|=12,
|k2-3|
∵θ∈(0,π),∴2θ=π3,即 θ=23π,为定值.
综上所述,θ为定值.
子题2 (2021·宝鸡模拟)已知椭圆C:1x22 +y32=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 F2,点G是椭圆上一点.直线l:y=kx+m与椭圆C交于A,B两点,且四
解 由题意得aac= +32c=,5, a2=b2+c2,
解得 a2=9,b2=5,
所以椭圆 C 的方程为x92+y52=1.
12
(2)椭圆上有两点A,B,O为坐标原点,且AO⊥BO,证明存在定点M, 使得M到直线AB的距离为定值,并求出定值.
12
解 设A(x1,y1),B(x2,y2). ①若直线AB与x轴垂直,由对称性可知|x1|=|y1|,
由yy2==k4xx+,1, 得 k2x2+(2k-4)x+1=0.
依题意知Δ=(2k-4)2-4×k2×1>0,解得k<1, 又因为k≠0. 故k<0或0<k<1.
又PA,PB与y轴相交,故直线l不过点(1,-2). 从而k≠-3. 所以直线l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3)∪(-3,0)∪(0,1).
所以1λ+1μ=1-1yM+1-1 yN
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示范课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x
8 (logax) 1 .
xlna
4.导数运算法则 (1)[f(x)±g(x)]′=f′(x)±g′(x); (2)[f(x)·g(x)]′=f′(x)g(x)+f(x)g′(x);
(3)
f g
(x) (x)
'
f
'
(
x)
g
(x) f ( [ g ( x)]2
x)g
若 lim y 存在 x0 x
则函数y=f(x)在x=x0处就有导数,否则就没有导数.
2.导数的几何意义
函数y=f(x)在x=x0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就是曲线y=f(x)在点 P(x0,y0)处的切线的斜率,过点P的切线方程为:yy0=f′(x0)(x-x0).
3.几个惯用函数的导数 (1)c′=0(c为常数); (2)(xn)′=nxn-1(n∈N); (3)(sinx)′=cosx; (4)(cosx)′=-sinx; (5)(ex)′=ex; (6)(ax)′=axlna;
[剖析]本错解“歪打正着”,即使未注意到复合函数的求导,但结 论居然也被“证”出来了,显然是一种巧合,也阐明了这种错 误的隐蔽性较好.
[正解]f′(x)=(x2+bx+c)′·e-x+(x2+bx+c)·(e-x)′ =(2x+b)e-x-(x2+bx+c)e-x =e-x[-x2+(-b+2)x+b-c]. 由f′(x)=0,即 e-x[-x2+(-b+2)x+b-c]=0, 得x2+(b-2)x-b+c=0. Δ=(b-2)2-4(-b+c)=b2-4c+4. 由于b2>4(c-1),因此Δ>0. 故方程f′(x)=0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高考数学复习课件:二次函数根的分布+(共13张PPT)
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使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x22(m-1)x 2m 6 0 (1)有两个正根 (2)有一个根为0,一个根为正根
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使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x22(m-1)x 2m 6 0 (1)有两个正根
(2)有一个根为0,一个根为正根
(3)有两个根,且都大于
1
5 4
(7)一个根在(0,1)内,一个根在(1,4)内
7 , 5 5 4
1.若方程x2 (k 2)x k 0的两根均在(-1,1)内, 求k的取值范围.
2.若一元二次方程mx2 (2m-1)x-m 2 0 的两个实根都小于1,求m的取值范围.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
根的正负 考虑
判别式 韦达定理
考虑
根的大小
开口方向 判别式 对称轴 特殊点的函数值
1.已知方程 x2-11x m-2 0的两实根都大于 1, 求m的取值范围. 2.已知函数f(x) ex ,关于x的方程
x
f(2 x)-2af(x) a-1 0有四个相异的实根, 则a的取值范围为
3.已知函数 f(x) x2 (1-k)x-k 恰有一个零点 在区间(2,3)内,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为
,1
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使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x22(m-1)x 2m 6 0 (1)有两个正根 (2)有一个根为0,一个根为正根 (3)有两个根,且都大于 1
(4)一个根大于2,一个根小于2 ,1
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使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x22(m-1)x 2m 6 0
(1)有两个正根
(5)一个根小于2,一个根大于4
(6)有两个根,且都在( m的取值范围,使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x22(m-1)x 2m 6 0 (1)有两个正根 (2)有一个根为 0,一个根为正根
2013届高考数学考点回归总复习课件12
【典例1】判断下列函数在给定区间上是否存在零点. (1)f(x)=x2-3x-18,x∈[1,8]; (2)f(x)=x3-x-1,x∈[-1,2]; (3)f(x)=log2(x+2)-x,x∈[1,3]; (4)f(x)=
1 -x,x∈(0,1). x
[解](1)∵f(1)=-20<0,f(8)=22>0, ∴f(1)·f(8)<0, 故f(x)=x2-3x-18在区间[1,8]上存在零点.
答案:C
类型一
函数零点存在性的判断与方法
解题准备:函数零点个数的判定有下列几种方法: (1)直接求零点:令f(x)=0,如果能求出解,则有几个解就有几个 零点.
(2)零点存在性定理:利用该定理不仅要求函数在[a,b]上是连
续的曲线,且f(a)•f(b)<0,还必须结合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如 单调性)才能确定函数有多少个零点. (3)画两个函数图象,看其交点的个数有几个,其中交点的横坐 标有几个不同的值,就有几个不同的零点.
解析:由方程x2+2x+a=0的判别式小于0可得a>1.
答案:B
5.三次方程x3+x2-2x-1=0在下列哪些连续整数之间没有根 ( A.-2与-1之间 B.-1与0之间 C.0与1之间 D.1与2之间 )
解析:∵f(-2)·f(-1)<0,f(-1)·f(0)<0,f(1)·f(2)<0,∴f(x)在(-2,1),(-1,0),(1,2)内均有根.故只有C选项符合题意.
类型二
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
解题准备:1.用二分法求函数的零点时,最好是利用表格,将计 算过程所得到各个区间、中点坐标、区间中点的函数值等置 于表格中,可清楚地表示出逐步缩小零点所在区间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v=2t-2
9
3.某公司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对产品结构做了重大调整,调整后 初期利润增长迅速,后来增长越来越慢,若要建立恰当的函数 模型来反映该公司调整后利润y与时间x的关系,可选用(
)
A.一次函数
B.二次函数
C.指数型函数 D.对数型函数
答案:D
10
4.国家规定个人稿费纳税办法为:不超过800元的不纳税;超过 800元不超过4000元的按超过800元的14%纳税,超过4000 元的按全稿费的11%纳税.某人出了一本书,共纳税420元,这 个人的稿费为()
A.3600元
B.3800元
C.4000元
D.4200元
答案:B
11
5.某人若以每股17.25元购进股票一万股,一年后以每股18.96 元抛售,该年银行月利率0.8%,按月计算,为获取最大利润,某 人应将钱((1+0.8%)12≈1.10034)()
A.全部购买股票 B.全存入银行 C.部分购买股票、部分存入银行 D.购买股票或存入银行均一样 答案:B
第十三讲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回归课本
2
1.三种常见的函数模型 (1)在区间(0,+∞)上,函数y=ax(a>1),y=logax(a>1)和y=xn(n>0)
都是增函数,但它们的增长速度不同.随着x的增大,y=ax(a>1) 的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会超过并远远大于y=xn(n>0)的增长 速度,表现为指数爆炸.随着x的增大,y=logax(a>1)的增长速 度会越来越慢. (2)随着x的增大,y=ax(a>1)的图象逐渐表现为与y轴趋近平行. 而y=logax(a>1)的图象逐渐表现为与x轴趋近平行.
、即通话时间为293 1 分钟以上时,方案B才会比方案A优惠 3
20
[反思感悟](1)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都是用分段函数表示的,如 出租车费用、个人所得税、话费等,分段函数是刻画现实问题 的重要模型.
(2)分段函数是同一个函数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不同,要注意 各段变量的范围,特别是端点值,尤其要注意.
其中D1, D2,, Dn表示区间.
14
【典例1】电信局为了配合客户不同需要,设有A、B两种优惠方 案,这两种方案应付话费(元)与通话时间(分钟)之间的关系如 图所示(实线部分).(注:图中MN∥CD)试问:
(1)若通话时间为2小时,按方案A、B各付话费多少元? (2)方案B从500分钟以后,每分钟收费多少元? (3)通话时间在什么范围内,方案B才会比方案A优惠?
15
[分析]由图可知,两种方案都因时间段的不同导致收费不同,因 此,需分段列式.
16
[解]由图可知,两种方案都是由线性函数组成的分段函数,不妨 用待定系数法,结合图形,先求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题意解 题.
(1)由图知点M(60,98),N(500,230),C(500,168), MN∥CD. 设这两种方案的应付话费与通话时间的函数关系分别为fA(x)、
a
(a>0,x>0)的函数模型有广泛应用,
利用基本不等式可x求其最小值为 2 a.
3.用已知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是:第一步,审题,设
出变量;第二步,根据所给模型,列出函数关系式;第三步,解函
数模型;第四步,再将所得结论转译成具体问题的解答.
5
考点陪练
6
1.下列函数中随x的增大而增大速度最快的是()
19
3由图知,当0 x 60时,fA x fB x;
当60
x
500时,
f
A
x
3 10
x
80,
f
B
x
168,
联立得x 293 1 ,因此当60 x 293 1时,
3
3
f
A
x
fB
x
;当29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3
x≤500时,
f
B
x
f
A
x
;
当x 500时,显然fB x fA x.
综上所述,当x 293 1 分钟, 3
3
(3)当a>1,n>0时,对于函数y=xn,y=ax,y=logax在x∈(0,+∞)时, 函数y=ax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函数y=xn的增长速度.而函数 y=xn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函数y=logax的增长速度.因此总 会存在一个x0;当x>x0时,总有ax>xn>logax.
4
2.形如f(x)=x+
21
类型二二次函数模型 解题准备:二次函数模型的理解 二次函数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函数模型,建立二次函数模型可以
求出函数的最值与范围,解决实际中的优化问题,值得注意的 是一定要分析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利用二次函数的配方法通 过对称轴与单调性求解是这一类函数问题的特点.
22
【典例2】某市现有从事第二产业人员100万人,平均每人每年 创造产值a万元(a为正常数),现在决定从中分流x万人去加强 第三产业.分流后,继续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员平均每人每年创 造产值可增加2x%(0<x<100),而分流出的从事第三产业的 人员,平均每人每年可创造产值1.2a万元.在保证第二产业的 产值不减少的情况下,分流出多少人,才能使该市第二、三产 业的总产值增加最多?
fB(x),
17
98, 0≤x≤60,
则fA
x
3 10
x
80,
x
60.
168, 0≤x≤00,
fB(x)
3 10
x
18,
x
500.
通话2小时两种方案的话费分别为116元、168元.
18
2 当x 500元时,
fB
x
1
fB
x
3 10
(x
1)
18
3 10
x
18
3 10
0.3?(元).
方案B从500分钟以后, 每分钟收费0.3元.
A.y 1 ex 100
C.y x100
B.y 100lnx D.y 100 2x
答案:A
7
2.今有一组实验数据,如下表:
t
1.99 3.0 4.0 5.1 6.12
v
1.5 4.04 7.5 12 18.01
8
则最佳的体现这些数据关系的函数模型是(
)
A.v=log2t
B.v=2t-2
C.v= t 2 1 2
12
类型一一次函数与分段函数 解题准备:分段函数模型: ①分段函数在不同的区间中具有不同的解析式. ②分段函数是一个函数,其定义域为各段自变量取值集合的并
集,其值域为各段值的集合的并集.
13
③分段函数模型的表示形式通常写成如下形式 :
f1 x, x D1,
y
f
2
x
,
x
D
2
,
fn x, x Dn.
23
[分析]“保证第二产业的产值不减少”转译的数学语言是一个 “二次不等式模型”,“该市第二、三产业的总产值增加最多” 转译为数学语言是一个“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