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金牌学案物理 课时作业16
2014金牌学案物理 课时作业18
课时作业(十八)电场能的性质1.在静电场中,将电子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了正功,则()A.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是由A点指向B点B.电场强度的方向一定是由B点指向A点C.电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B点的高D.A点的电势一定比B点的高2.(2013·浙江五校联考)如图所示,空间中的M、N处存在两个被固定的、等量同种正点电荷,在它们的连线上有A、B、C三点,已知MA=CN=NB,MA<NA.现有一正点电荷q,关于在电场中移动电荷q,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沿半圆弧l将q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不做功B.沿曲线r将q从B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负功C.沿曲线s将q从A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正功D.沿直线将q从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正功3.将一正电荷从无限远处移入电场中M点,静电力做功W1=6×10-9J,若将一个等量的负电荷从电场中N点移向无限远处,静电力做功W2=7×10-9 J,则M、N两点的电势φM、φN,有如下关系()A.φM<φN<0B.φN>φM>0C.φN<φM<0D.φM>φN>04.(2013·揭阳模拟)一个负点电荷仅受电场力的作用,从某电场中的a点由静止释放,它沿直线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动能E k随位移x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能与图线相对应的电场线分布图是()5.一个带正电的质点,电荷量为q=2.0×10-9C,在静电场中由a点移到b点,在这个过程中,除静电力做功外,其他力做的功为6.0×10-5 J,质点的动能增加了8.0×10-5 J,则a、b两点间的电势差U ab为()A.3×104 V B.1×104 VC.4×104 V D.7×104 V6.(2012·天津理综)两个固定的等量异号点电荷所产生电场的等势面如图中虚线所示,一带负电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图中A点沿图示方向进入电场在纸面内飞行,最后离开电场,粒子只受静电力作用,则粒子在电场中()A.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B.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C.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D.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7.(2013·宁波期末)电场中有A、B两点,一个点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为1.2×10-8 J,在B点的电势能为0.80×10-8 J.已知A、B两点在同一条电场线上,如图所示,该点电荷的电荷量数值为1.0×10-9 C,那么()A.该电荷为负电荷B.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C.A、B两点的电势差大小U AB=4.0 VD.把电荷从A移到B,静电力做功为W=4.0 J8.(2013·山东济南模拟)如图所示,在等量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画一正方形ABCD,对角线AC与两点电荷连线重合,两对角线交点O恰为电荷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点的电场强度等于B点的电场强度B.B、D两点的电场强度及电势均相同C.一电子由B点沿B→C→D路径移至D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一电子由C点沿C→O→A路径移至A点,电场力对其先做负功后做正功9.(2012·重庆理综)空间中P、Q两点处各固定一个点电荷,其中P点处为正电荷,P、Q两点附近电场的等势面分布如图所示,a、b、c、d为电场中的4个点,则()A.P、Q两点处的电荷等量同种B.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相同C.c点的电势低于d点的电势D.负电荷从a到c,电势能减少10.(2013·北京海淀模拟)如图所示,平行直线AA′、BB′、CC′、DD′、EE′,分别表示电势-4 V、-2 V、0、2 V、4 V的等势线,若AB=BC=CD=DE=2 cm,且与直线MN成30°角,则()A .该电场是匀强电场,场强方向垂直于AA ′,且右斜下B .该电场是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2 V/mC .该电场是匀强电场,距C 点距离为2 cm 的所有点中,有两个点的电势为2 VD .若一个正电荷从A 点开始运动到E 点,通过AB 段损失动能E k ,则通过CD 段损失动能也为E k11.(2013·山东淄博一模)如图,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绝缘轻质弹簧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上面放一质量为m 的带正电小球,小球与弹簧不连接,施加外力F 将小球向下压至某位置静止.现撤去F ,使小球沿竖直方向运动,在小球由静止到离开弹簧的过程中,重力、电场力对小球所做的功分别为W 1和W 2,小球离开弹簧时的速度为v ,不计空气阻力,则上述过程中( )A .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加-W 1B .小球的电势能减少W 2C .小球的机械能增加W 1+12m v 2 D .小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12.(2013·福建龙岩质检)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AB 为水平放置的绝缘粗糙轨道,CD 为竖直放置的足够长绝缘粗糙轨道,AB 与CD 通过四分之一绝缘光滑圆弧形轨道平滑连接,圆弧的圆心为O ,半径R =0.50m ,轨道所在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的大小E =1.0×104N/C ,现有质量m =0.20 kg ,电荷量q =8.0×10-4 C 的带电体(可视为质点),从A 点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x AB =1.0 m ,带电体与轨道AB 、CD 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假定带电体与轨道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相等.求:(取g =10 m/s 2)(1)带电体运动到圆弧形轨道C 点时的速度;(2)带电体最终停在何处.答案:课时作业(十八)1.C 电子从A 点移到B 点,电场力做了正功,说明B 点所在等势面的电势一定比A点所在等势面的电势高,并非电场线的方向就是由B 指向A ,故选项A 、B 、D 均错误;负电荷在电势较高的地方电势能较低,故电子在A 点的电势能一定比在B 点的高,选项C 正确.2.C 由对称性可知,N 处的电荷在B 、C 两点的电势相等,M 处的电荷在B 点的电势高于C 点电势,两电荷都是正电荷,可知B 点电势高于C 点电势,正电荷由B 点移到C点电场力做正功,A 、B 选项错误;M 处电荷在A 点电势与N 处电荷在C 点电势相等,而M 处电荷在C 点电势小于N 处电荷在A 点电势,故φA >φC ,故C 选项正确;由对称性可知,A 、B 为等势点,故D 选项错误.3.C 对正电荷φ∞-φM =W 1q ;对负电荷φN -φ∞=W 2-q.即φ∞-φN =W 2q .而W 2>W 1,φ∞=0,且W 1q 和W 2q均大于0,则φN <φM <0,正确答案选C. 4.B5.B 设静电力做功为W ab ,则W ab =q ·U ab由动能定理W ab +W 其他力=ΔE k ,得W ab =ΔE k -W 其他力=8.0×10-5 J -6.0×10-5 J =2.0×10-5 J ,故U ab =W ab /q =2.0×10-5 J2.0×10-9 C =1×104 V ,故正确答案为B. 6.C 带负电的粒子以速度v 进入电场后,电场力的方向与v 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故带负电的粒子做曲线运动,先由低电势面运动到高电势面,然后由高电势面运动到低电势面,所以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选项C 正确,选项A 、B 、D 错误.7.C 由电荷在A 、B 两点的电势能可知,该电荷从A 点移到B 点静电力做功W AB =E p A -E p B =4×10-9 J ,题中所给的只是点电荷的电荷量数值为1.0×10-9 C ,但是没有明确该电荷的正、负,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电势差的计算公式求出A 、B 两点的电势差大小为U AB =W AB /q =4×10-9J/1.0×10-9 C =4.0 V ,不过无法比较A 、B 两点电势的高低,因而只有C 选项正确.8.BC 根据电场强度的叠加得A 点和B 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不相等,则A 选项错误;等量异种电荷形成的电场的电场线和等势线分别关于连线和中垂线对称,则B 选项正确;沿B →C →D 路径,电势先减小后增大,电子由B 点沿B →C →D 路径移至D 点,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则C 选项正确;沿C →O →A 路径电势逐渐增大,电子由C 点沿C →O →A 路径移至A 点,电场力对其一直做正功,则D 选项错误.9.D 由题中所给的等势面分布图是对称的及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可得,P 、Q 两点应为等量的异种电荷,A 错;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同,故B 错;因P 处为正电荷,因此c 点的电势高于d 点的电势,C 错;因P 处为正电荷,故Q 处为负电荷,负电荷从靠负电荷Q 较近的a 点移到靠正电荷P 较近的c 点时,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D 对.10.CD 由该电场的等势线特征可以看出,该电场为匀强电场,电场线方向垂直于等势线且从电势高的等势线指向电势低的等势线.故场强方向为垂直于AA ′且左斜上,A 错误;场强的大小可以由E =U /d 得出,式中d 表示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即两等势线之间的距离,根据几何关系可知,相邻两个等势线之间距离为1 cm ,电势差为2 V ,故电场强度为200 V/m ,B 错误;2 V 的等势线上有两个点到C 点距离为2 cm ,故C 项正确;正电荷从A 向E 运动电势能增加,动能减少,由于U AB =U CD ,根据动能定理和W =qU 得:A 到B 和C 到D 过程电荷损失的动能相等,C 、D 正确.11.AB 由功能关系可知,在小球由静止到离开弹簧的过程中,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加-W 1,小球的电势能减少W 2,选项A 、B 正确;小球的机械能增加W 2,小球与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和电势能之和保持不变,选项C 、D 错误.12.解析: (1)设带电体到达C 点时的速度为v ,由动能定理得:qE (x AB +R )-μmgx AB -mgR =12m v 2 解得v =10 m/s.(2)设带电体沿竖直轨道CD 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由动能定理得:-mgh -μqEh =0-12m v 2 解得h =53m 在最高点,带电体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F fmax =μqE =4 N ,重力G =mg =2 N因为G <F fmax所以带电体最终静止在与C 点的竖直距离为53m 处. 答案: (1)10 m/s(2)与C 点的竖直距离为53m 处。
2014高考物理课后提分训练16.pdf
2014高考物理课后提分训练16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6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图5-3-12 如图5-3-12所示,离水平地面一定高处水平固定一内壁光滑的圆筒,筒内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处于自然长度.现将一小球从地面以某一初速度斜向上抛出,刚好能水平进入圆筒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小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 B.弹簧获得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小球抛出时的动能 C.小球从抛出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守恒 D.小球抛出的初速度大小仅与圆筒离地面的高度有关 2. 图5-3-13 内壁光滑的环形凹槽半径为R,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根长度为R的轻杆,一端固定有质量m的小球甲,另一端固定有质量为2m的小球乙.现将两小球放入凹槽内,小球乙位于凹槽的最低点(如图5-3-13所示),由静止释放后( ) A.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机械能总是等于乙球增加的机械能 B.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等于乙球增加的重力势能 C.甲球可沿凹槽下滑到槽的最低点 D.杆从右向左滑回时,乙球一定不能回到凹槽的最低点 3.如图5-3-14所示,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初速度v0从固定于地面上的斜面底端A开始冲上斜面,到达某一高度后返回A,斜面与滑块之间有摩擦.下列各项分别表示它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v、加速度a、势能Ep和机械能E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可能正确的是( ) 图5-3-14 4. 图5-3-15 如图5-3-15所示,物体A、B通过细绳及轻质弹簧连接在轻滑轮两侧,物体A、B的质量分别为m、2m,开始时细绳伸直,用手托着物体A使弹簧处于原长且A与地面的距离为h,物体B静止在地面上.放手后物体A下落,与地面即将接触时速度为v,此时物体B对地面恰好无压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A下落过程中的任意时刻,加速度不会为零 B.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等于mgh+mv2 C.此时物体B处于平衡状态 D.此过程中物体A的机械能变化量为mgh+mv2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8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4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则其机械能一定守恒 B.如果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做的功为零,则其机械能一定守恒 C.物体沿光滑曲面自由下滑的过程中,其机械能一定守恒 D.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其机械能可能守恒 6. 图5-3-16 如图5-3-16所示,A、B两球质量相等,A球用不能伸长的轻绳系于O点,B球用轻弹簧系于O′点,O与O′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将A、B球拉到与悬点等高处,使绳和轻弹簧均处于水平,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将两球分别由静止开始释放,当两球达到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仍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则( ) A.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动能相等 B.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球动能较大 C.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B球动能较大 D.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球受到向上的拉力较大 7.如图5-3-17所示是全球最高的(高度208米)北京朝阳公园摩天轮,一质量为m的乘客坐在摩天轮中以速率v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假设t=0时刻乘客在轨迹最低点且重力势能为零,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5-3-17 A.乘客运动的过程中,重力势能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Ep=mgR(1-cos t) B.乘客运动的过程中,在最高点受到座位的支持力为m-mg C.乘客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且机械能为E=mv2 D.乘客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E=mv2+mgR(1-cos t) 8. 图5-3-18 如图5-3-18所示,光滑细杆AB、AC在A点连接,AB竖直放置,AC水平放置,两相同的中心有小孔的小球M、N,分别套在AB和AC上,并用一细绳相连,细绳恰好被拉直,现由静止释放M、N,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球的机械能守恒 B.M球的机械能减小 C.M和N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D.绳的拉力对N做负功 9. 图5-3-19 如图5-3-19所示为竖直平面内的直角坐标系.一个质量为m的质点,在力F和重力的作用下,从坐标原点O由静止开始沿直线OA斜向下运动,直线OA与y轴负方向成θ角(θ<90°).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F=mgtan θ时,质点的机械能守恒 B.当F=mgsin θ时,质点的机械能守恒 C.当F=mgtan θ时,质点的机械能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 D.当F=mgsin θ时,质点的机械能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6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0. 图5-3-20 (18分)半径R=0.50 m的光滑圆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环的最高点A处,另一端系一个质量m=0.20 kg的小球,小球套在圆环上,已知弹簧的原长为L0=0.50 m,劲度系数k=4.8 N/m.将小球从如图5-3-20所示的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将沿圆环滑动并通过最低点C,在C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pC=0.6 J.(g取10 m/s2),求: (1)小球经过C点时的速度vC的大小; (2)小球经过C点时对环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11.(18分)如图5-3-21所示,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放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和B,两球之间用一根长为L的轻杆相连,下面的小球B离斜面底端的高度为h.两球从静止开始下滑,不计机械能损失,求: 图5-3-21 (1)两球都进入光滑水平面时两小球运动的速度大小; (2)此过程中杆对B球所做的功. 1.【解析】 小球从抛出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和弹力做功,因此小球和弹簧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即mv=mgh+Ep,由此得到Ep<mv,选项A正确,B、C错误;斜上抛运动可分解为竖直上抛运动和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有2gh=vsin2θ(θ为v0与水平方向的夹角),解得v0=,由此可知,选项D错误. 【答案】 A 2.【解析】 环形槽光滑,甲、乙组成的系统在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故系统机械能守恒,下滑过程中甲减少的机械能总是等于乙增加的机械能,甲、乙系统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系统增加的动能;甲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乙增加的势能与甲、乙增加的动能之和;由于乙的质量较大,系统的重心偏向乙一端,由机械能守恒,知甲不可能滑到槽的最低点,杆从右向左滑回时乙一定会回到槽的最低点. 【答案】 A 3.【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滑块上滑阶段有mgsin θ+Ff=ma1,下 滑阶段有mgsin θ-Ff=ma2,因此a1>a2,选项B错误;v>0和v<0时,速度图象的斜率不同,故选项A错误;由于摩擦力始终做负功,机械能一直减小,故选项D错误;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且上滑阶段加速度大,势能变化快,下滑阶段加速度小,势能变化慢,故选项C可能正确. 【答案】 C 4.【解析】 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可知,当弹簧的弹力大小为mg时,物体A的加速度为零,A错误;由题意和功能关系知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mgh-mv2,B错误;当物体B对地面恰好无压力时,说明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mg,此时B所受合外力为零,恰好处于平衡状态,C正确;弹簧的弹性势能的增加量等于物体A的机械能的减少量(mgh-mv2),D错误. 【答案】 C 5.【解析】 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机械能不一定守恒,如在竖直方向上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机械能不守恒.所以选项A、B错误.物体沿光滑曲面自由下滑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机械能守恒.选项C正确.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其机械能可能守恒,如自由落体运动,选项D正确. 【答案】 CD 6.【解析】 两球由水平位置下降到竖直位置,重力势能减少量相同,但B球重力势能减少量有一部分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由系统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A球在悬点正下方的动能大,B正确,A、C错误,在最低点,由F-mg=m及vA>vB可知,FA>FB,D正确. 【答案】 BD 7.【解析】 在最高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N=m,受到座位的支持力为N=mg-m,B项错误;由于乘客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发生变化,所以乘客在运动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C项错误;在时间t内转过的弧度为t,所以对应t时刻的重力势能为Ep=mgR(1-cos t),总的机械能为E=Ek+Ep=mv2+mgR(1-cos t),A、D两项正确. 【答案】 AD 8.【解析】 由于杆AB、AC光滑,所以M下降,N向左运动,绳子对N做正功,对M做负功,N的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M的机械能减少,对M、N系统,杆对M、N均不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故B、C两项正确. 【答案】 BC 9.【解析】 如图为力的矢量三角形图示,若F=mgtan θ,则力F可能为b方向或c方向,故力F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成锐角,也可能与运动方向成钝角,除重力外的力F对质点可能做正功,也可能做负功,故质点机械能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C对A错;当F=mgsin θ,即力F为a方向时,力F垂直质点运动方向,故只有重力对质点做功,机械能守恒,B对D错. 【答案】 BC 10.【解析】 由题图知初始时刻弹簧处于原长. (1)小球从B到C,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R+Rcos 60°)=EpC+mv 代入数据求出vC=3 m/s. (2)小球经过C点时受到三个力作用,即重力G、弹簧弹力F、环的作用力FN,设环对小球的作用力方向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FN-mg=m F=kx x=R 所以FN=m+mg-F FN=3.2 N,方向竖直向上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出,小球对环的作用力大小为3.2 N,方向竖直向下. 【答案】 (1)3 m/s (2)3.2 N,方向竖直向下 11.【解析】 (1)由于不计机械能损失,因此两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的速度大小相等,设为v,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h+mg(h+Lsin θ)=2×mv2, 解得:v=. (2)根据动能定理,对B球有:W+mgh=mv2-0 则W=mv2-mgh=mgLsin θ. 【答案】 (1) (2)mgLsin θ 高考学习网: 高考学习网:。
(含答案)九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课时练第16章《16.1 磁体与磁场》(2)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课时练16.1磁体与磁场一、选择题1.关注生活物理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用来固定房门的“门吸”,它由磁铁和金属块两部分组成.该金属块之所以能被磁铁吸引,是因为含有()A.银B.铜C.铝D.铁2.冰箱的密封性很好,是因为它的门能关得很紧密.仔细观察冰箱的门,发现里面有一层橡胶门封条,拿一根缝衣针靠近门封条,会被它吸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橡胶门封条具有黏性,能把门粘在箱体上B.橡胶门封条具有弹性,能把门压在箱体上C.橡胶门封条具有磁性,能把门吸在箱体上D.橡胶门封条具有柔韧性,能被大气压在箱体上3.用条形磁铁吸起两枚大头针,会出现的情况同图()A.甲B.乙C.丙D.都可能4.如图所示,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磁体的不同磁极上吸着铁钉,如果让两个磁体相互靠近并接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铁钉没有相互作用B.两铁钉相互吸引,最后落下来C.两铁钉相互排斥,最后落下来D.无法判断二、综合题5.如图所示,磁悬浮地球仪应用了(填“同”或“异”)名磁极相互排斥的规律.6.如图甲所示,一个条形磁铁摔成两段.取右边一段靠近小磁针,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乙所示,则右边这段裂纹处的磁极是极.如果把这两段磁铁沿裂纹吻合放在一起,这两段会相互(填“吸引”或“排斥”).7.现代磁悬浮列车就是利用磁极相互的原理,将车身托起,从而大大减少了,使列车能高速运行.8.三个磁体悬挂起来后静止时如图所示,已知B端为N极,除了B端,磁极也为N极的是端.(填序号)9.如图,小科在实验室发现一枚钢针,为能快速利用小磁针判断①钢针是否有磁性,②若有磁性其磁极如何分布,小科画出思维导图.请补充完整.10.如图所示,软铁棒不能吸引铁粉,拿一个磁体靠近软铁棒,软铁棒(填“能”或“不能”)吸引铁粉,这时它(填“能”或“不能”)表现出磁性.原来没有表现出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11.如图所示,是利用被磁化的缝衣针制成的简易指南针.若静止时针尖指向地理位置的北方,则针尖是简易指南针的极.此时,将指南针底座逆时针旋转90°,针尖静止时将指向地理位置的方.12.如图所示,标出地球的地磁南北极以及地磁场磁感线的方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C3.B4.B 二、综合题5.同6.N(北)吸引7.同名排斥摩擦力8.C、E9.(1)相互排斥(2)钢针没有磁性10.能能磁化11.N(或北)北12.如图所示.。
2014金牌学案物理 课时作业16
课时作业(十六)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1.关于力对物体做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相同时间内做的功—定大小相等,正负相反B.不论怎样的力对物体做功,都可以用W=Fx cos α计算C.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必定做匀速直线运动D.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都可以对物体做正功或负功2.一个小球从空中的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5 J,除重力之外其他力做功2 J.则小球()A.在a点的重力势能比在b点多5 JB.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少7 JC.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少2 JD.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多2 J3.(2013·无锡模拟)如图所示,汽车在拱形桥上由A匀速率运动到B,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牵引力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等B.合外力对汽车不做功C.牵引力和重力做的总功大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D.汽车在上拱形桥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转化为汽车的重力势能4.某人掷铅球,出手时铅球的动能为150 J.关于人对铅球的做功情况和能量转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人对铅球做了150 J的功,将体内的化学能转化为铅球的动能B.此人对铅球做的功无法计算C.此人对铅球没有做功,因此没有能量的转化D.此人对铅球做了150 J的功,将铅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铅球的动能5.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一个竖直轻弹簧,弹簧上端与一木块相连.平衡后,在木块上再作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使木块缓慢下移0.1 m,力F做功2.5 J,此时木块刚好再次处于平衡状态,则在木块下移0.1 m的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A.等于2.5 J B.大于2.5 JC.小于2.5 J D.无法确定6.(2013·珠海摸底)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的顶端a点,质量为m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圆弧最低点b滑上粗糙水平面,圆弧轨道在b点与水平轨道平滑相接,物块最终滑至c点停止.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滑到b 点时的速度为gRB .物块滑到b 点时对b 点的压力是2mgC .c 点与b 点的距离为R μD .整个过程中物块机械能损失了mgR7.如图所示,物体在一个沿斜面的拉力F 的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倾角为30°的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 =3 m/s 2,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物体的机械能守恒B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C .F 与摩擦力所做功的总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减少量D .F 与摩擦力所做功的总和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8.(2013·福州质检)如图所示,在光滑斜面上的A 点先后水平抛出和静止释放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1和2,不计空气阻力,最终两小球在斜面上的B 点相遇,在这个过程中( )A .小球1重力做的功大于小球2重力做的功B .小球1机械能的变化大于小球2机械能的变化C .小球1到达B 点的动能大于小球2的动能D .两小球到达B 点时,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相等9.如图所示,一个小物块在足够长的斜面上从A 点以一定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又向下运动,斜面的倾角为θ,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一定满足μ<tan θB .物块从A 点运动到最高点的时间比物块从最高点返回到A 点的时间短C .向上运动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在减少,向下运动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在增加D .如果某段时间内摩擦力做功与物块动能的改变量相同,则此后物块动能将不断增大10.如图所示,一滑块经水平轨道AB ,进入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BC ,已知滑块的质量m =0.6 kg ,在A 点的速度v A =8 m/s ,AB 长x =5 m ,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5,圆弧轨道的半径R =2 m ,滑块离开C 点后竖直上升h =0.2 m ,取g =10 m/s 2.求:(1)滑块经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2)滑块在圆弧轨道BC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11.如图所示,由于街道上的圆形污水井盖破损,临时更换了—个稍大于井口的红色圆形平板塑料盖.为了测试因塑料盖意外移动致使盖上的物块滑落入污水井中的可能性,有人做了一个实验:将一个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的硬橡胶块置于塑料盖的圆心处,给塑料盖一个沿径向的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实验的结果是硬橡胶块恰好与塑料盖分离.设硬橡胶块与塑料盖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塑料盖的质量为2m、半径为R,假设塑料盖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可忽略,且不计塑料盖的厚度.(1)求硬橡胶块与塑料盖刚好分离时的速度大小;(2)通过计算说明实验中的硬橡胶块是落入井内还是落在地面上.12.如图所示,质量为m=1 kg的滑块,在水平力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上,斜面的末端B与水平传送带相接(滑块经过此位置滑上传送带时无能量损失),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为v0=3 m/s,长为L=1.4 m;今将水平力撤去,当滑块滑到传送带右端C时,恰好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取g=10 m/s2,求:(1)水平作用力F的大小;(2)滑块下滑的高度;(3)若滑块滑上传送带速度大于3 m/s,滑块在传送带上滑行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答案:课时作业(十六)1.D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相互作用的两物体所发生的位移不一定相等,因而它们所做的功不一定大小相等.公式W=Fx cos α,只适用于恒力做功的计算.合外力不做功,物体可以处于静止状态.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都可以对物体做正功或负功,如:在一加速行驶的卡车上的箱子,若箱子在车上打滑(有相对运动),箱子受滑动摩擦力,此力对箱子做正功;若箱子不打滑(无相对运动),箱子受静摩擦力,对箱子也做正功.故D是正确的.2.ABC 由于重力做正功,则a 点的重力势能比在b 点多5 J ,A 对.又由动能定理知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7 J ,从a 到b 动能增加7 J ,B 对.由于除重力之外的力做正功为2 J ,则从a 到b 机械能增加2 J ,C 对D 错.3.BD 汽车由A 匀速率运动到B ,合外力始终指向圆心,合外力做功为零,即W 牵+W G -W f =0,即牵引力与重力做的总功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A 、C 错误,B 正确;汽车在上拱形桥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转化为汽车的重力势能,D 正确.4.A 本题要求的是人对铅球做的功,由于人对铅球的作用力是变力.且位移未知,不能运用功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可根据功能关系,人对铅球做功,使铅球动能增加,因此,此人对铅球所做的功等于铅球动能的增加,即150 J ,将体内的化学能转化为铅球的动能.故只有A 正确.5.B 木块在下移过程中,其重力势能也要减少.6.CD 本题借助圆周运动考查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向心力公式、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点.从a 到b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gR =12m v 2b ,v b =2gR ,选项A 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可得:F -mg =m v 2b R,F =3mg ,选项B 错误;从a 到c ,由动能定理可得:mgR -μmgx =0,x =R μ,选项C 正确;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物块的机械能损失了mgR ,选项D 正确.7.BD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F f -mg sin 30°=-ma ,F -F f =mg sin 30°-ma =2m (N),即除重力以外的力F -F f 做正功,机械能增加,A 错,B 、D 对;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对物体做功的有重力、拉力、摩擦力,C 错.8.C 重力做功只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与物体经过的路径无关,所以重力对1、2两小球所做的功相等,A 错误;1、2两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其做功,所以它们的机械能均守恒,B 错误;由动能定理可得,对小球1有:mgh =E k1-E k0,对小球2有:mgh =E k2-0,显然E k1>E k2,C 正确;由上面的分析可知,两小球到达B 点时,小球1的速度大于小球2的速度,且小球1的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小球2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因此,小球1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大于小球2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D 错误.9.ABD 由于物块运动到最高点后能向下运动,则mg sin θ>μmg cos θ,即μ<tan θ.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大于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由x =12at 2,得物块从A 点运动到最高点的时间比物块从最高点返回到A 点的时间短.无论是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物块均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均减少.如果某段时间内摩擦力做功与物块动能的改变量相同,由动能定理可知,物块重力不做功,表明物块回到上滑时的同一位置,故此后物块一定在向下运动,动能将不断增加.10.解析: (1)根据题意,对滑块自A 点到B 点的过程中,能量守恒得μmgx =12m v 2A-12m v 2B代入数据解得v B =7 m/s.(2)设滑块在圆弧轨道BC 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 ,对滑块自B 点至最高点过程由能量守恒得:mg (R +h )+W =12m v 2B 代入数据解得滑块在圆弧轨道BC 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1.5 J.答案: (1)7 m/s (2)1.5 J11.解析: (1)设硬橡胶块与塑料盖恰好分离时,两者的共同速度为v ,从开始滑动到分离经历时间为t ,在此期间硬橡胶块与塑料盖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a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ma 1① μmg =2ma 2 ②v =a 1t =v 0-a 2t ③由以上各式得v =23v 0. ④ (2)设硬橡胶块与塑料盖恰好分离时,硬橡胶块移动的位移为x ,取硬橡胶块分析,应用动能定理得μmgx =12m v 2 ⑤由系统能量关系可得μmgR =12(2m )v 20-12(m +2m )v 2 ⑥由④⑤⑥式可得x =23R ⑦因x <R ,故硬橡胶块将落入污水井内.答案: (1)23v 0 (2)落入污水井内 12.解析: (1)滑块受到水平力F 、重力mg 和支持力F N 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推力F =mg tan θ,F =1033N. (2)设滑块从高为h 处下滑,到达斜面底端速度为v ,下滑过程机械能守恒:mgh =12m v 2, 得v =2gh若滑块冲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小于传送带速度,则滑块在传送带上由于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而做匀加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有:μmgL =12m v 20-12m v 2 则h =v 202g-μL 代入数据解得h =0.1 m 若滑块冲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则滑块由于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而做匀减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μmgL =12m v 20-12m v 2 则h =v 202g+μL 代入数据解得h =0.8 m.(3)设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t ,则t 时间内传送带的位移:x =v 0t ,mgh =12m v 2,v 0=v -at ,μmg =ma 滑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位移Δx =L -x相对滑动生成的热量Q =μmg ·Δx代入数据解得Q =0.5 J.答案: (1)1033N (2)0.8 m (3)0.5 J。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课时作业(十六)(练习题)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课时作业(十六)(367)1.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除了需要电源、开关、导线外,还应有下列哪组器材()A.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一个定值电阻B.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几个定值电阻C.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几个定值电阻D.电流表、电压表、几个定值电阻2.下图是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实验分“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步进行。
在“保持电阻不变”这一步实验时应()A.保持R2滑片的位置不动B.保持R2两端的电压不变C.保持R1不变,调节R2滑片到不同的适当位置D.保持电路中电流不变3.小军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分别用5Ω和10Ω的电阻做了两次实验,当完成第一次实验后,小军将A、B两点间的电阻R由5Ω更换为10Ω,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应该是()A.记录电流表的示数B.记录电压表的示数C.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D.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A、B两点间的电压不变4.根据下列实验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A.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B.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C.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D.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5.某导体中的电流与它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0时,它的电阻为0B.该导体两端的电压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C.当导体中的电流为0时,它的电阻为0D.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6.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关系”的实验中,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提供的电压不变,小明通过实验得到多组数据,并描出如图乙所示的I−R 图象,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每测一组数据后,需更换一次滑动变阻器B.若小明选用30Ω的电阻进行实验,所测电流应为0.05AC.某次异常测量:电流表读数几乎为0,电压表读数接近电源电压;故障可能是电阻R短路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7.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2A,如果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为原来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导体中的电流增大为原来的2倍,导体的电阻增大为原来的2倍B.导体中的电流增大为原来的2倍,导体的电阻不变C.导体中的电流不变,导体的电阻增大为原来的2倍D.导体中的电流不变,导体的电阻不变8.如图所示是王洪同学连接的“探究电流跟电压关系”实验的电路图,各器件和连接都良好。
高中物理-金牌学案指导必修二课后习题课时训练17
课时训练17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基础夯实1.如图所示,一小孩从公园中粗糙的滑梯上自由加速滑下,其能量的变化情况是()A.重力势能减少,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少B.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机械能减少C.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动能增加,机械能守恒,由于小孩做加速运动,故动能增加.又因为小孩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故机械能减少.选项B正确.2.水流从高处落下,对水轮机做了3×108 J的功,关于这句话的正确理解为()A.水流在对水轮机做功前,具有3×108 J的能量B.水流在对水轮机做功时,具有3×108 J的能量C.水流在对水轮机做功后,具有3×108 J的能量,其能量减少了3×108 J,力对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选项D正确.3.(多选)下列对于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的理解正确的是()A.若甲种形式的能可以转化为乙种形式的能,则乙种形式的能不可以转化为甲种形式的能B.虽然能量的转化具有方向性,但这种自发的转化方向可以改变C.所谓方向性是指能量的自发转化方向,而不引起其他变化,是有方向性的,但在一定外在条件下也可以发生反向的转化,所以选项A、B错误,选项C、D正确.4.一质量均匀的不可伸长的绳索(其重力不可忽略)A、B两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如图所示,今在最低点C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将绳拉至D点,在此过程中绳索AB的重心位置将()A.逐渐升高B.逐渐降低D.始终不变,拉力对绳做正功机械能增加,而初、末状态动能均为零,所以绳的重力势能增加,重心升高,选项A正确.能力提升5.(多选)升降机底板上放一质量为100 kg 的物体,物体随升降机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移动5 m 时速度达到4 m/s,则此过程中(g 取10 m/s 2)( )A.升降机对物体做功5 800 JB.合力对物体做功5 800 JC.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5 000 J 5 000 Ja ,则v 2=2ah ,得a=422×5 m/s 2=1.6 m/s 2,故升降机对物体的支持力F N 满足F N -mg=ma ,得F N =1 160 N,则此过程中,升降机对物体做功W=F N h=1 160×5 J=5 800 J,选项A 正确;合力对物体做功W=mah=800 J,选项B 错误;ΔE p =mgh=5 000 J,选项C 正确;机械能变化等于支持力做功,即ΔE=5 800 J,选项D 错误.6.(多选)将物体从地面以60 J 的初动能竖直向上抛出,当它上升到某一高度A 点时,动能减少了30 J,机械能减少了10 J .若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以地面为零势能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最高点处重力势能为40 JB.物体落地时动能为20 JC.物体上升过程中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时,动能小于30 J ,重力势能大于20 J60 J 的初动能从地面出发做竖直上抛运动,当上升到某一高度时,动能减少了30 J,而机械能损失了10 J .则当上升到最高点时,动能为零,而机械能损失了20 J .故在最高点处重力势能为40 J,故A 正确;当下落过程中,由于阻力做功不变,所以机械能又损失了20 J,因此该物体回到出发点时的动能为20 J,故B 正确;上升过程中由于存在机械能损失,当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时,动能小于30 J,故C 正确;下落过程中仍有机械能损失.当动能与重力势能相等时,重力势能小于20 J,故D 错误.7.(多选)一颗子弹以某一速度击中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并从中穿出,对于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子弹减少的机械能等于木块增加的机械能B.子弹和木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的损失量等于系统产生的热量C.子弹减少的机械能等于木块增加的动能与木块增加的内能之和,子弹的动能减少,子弹的内能增加,木块的动能增加,木块的内能增加.根据能量守恒定律,-ΔE k 子弹=ΔE k 木块+Q 子弹+Q 木块或-ΔE k 子弹-ΔE k 木块=Q 子弹+Q 木块,故选项B 、D 正确.8.(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由底端冲上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其加速度大小为34g.在这个过程中,物体( )A.重力势能增加了mghB.动能损失了mghC.动能损失了3mgℎ2D.机械能损失了mgh,选项A 正确;合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减少量ΔE k =mas=ma ℎsin30°=32mgh ,选项B 错误,选项C 正确;机械能的损失量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因mg sin 30°+f=ma ,所以f=14mg ,故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fs=14mg ·2h=12mgh ,选项D 错误.9.如图所示,滑块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与之相连的轻质弹簧处于自然伸直状态,现用恒定的水平外力F 作用于弹簧右端,在向右移动一段距离的过程中拉力F 做了10 J 的功.在上述过程中( )A.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10 JB.滑块的动能增加了10 JC.滑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了10 J,拉力F 做了10 J 的功,则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10 J;现在滑块通过弹簧在水平外力F 作用下做加速运动,拉力F 做了10 J 的功,使滑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了10 J,选项C 正确.10.(2018全国Ⅰ)如图,abc 是竖直面内的光滑固定轨道,ab 水平,长度为2R ;bc 是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圆弧,与ab 相切于b 点.一质量为m 的小球,始终受到与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外力的作用,自a 点处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小球从a 点开始运动到其轨迹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为( )B.4mgRC.5mgRD.6mgR,即小球机械能的增量等于水平外力所做的功.从a →c ,水平外力做的功为W F =mg ·3R ,根据动能定理有mg ·3R-mgR=12mv c 2,解得v c =2√gR ,方向竖直向上.当竖直方向速度变为零时,到达轨迹最高点d ,由c 到d 所用时间t=v c g =2√R g .小球通过c 点时,水平方向做a x =F m =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d 时水平位移s c d =12a x t 2=2R.所以整个过程中水平外力做的功为mg ·(2R+3R )=5mgR ,故C 正确.。
《金牌学案》物理人教版必修第3册教师用书配套PPT课件:04 第一章 素养提升课(一) 电场力的性质
得v=2 m/s.
[答案]
(1)1.5×106 N/C
(2)4 m/s2
方向沿斜面向下
(3)2 m/s
素养提升课(一) 电场力的性质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练
[跟进训练]
2.(多选)如图所示,带电小球A挂在绝缘的细线下端,带电小球B
固定在高度可调的绝缘支架上,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两个小球在同
【典例2】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练
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有一质量 m=
0.2 kg、电荷量q=1×10-6 C 的带正电小物块恰好静止在倾角θ=37°
的光滑绝缘斜面上,已知sin 37°=0.6,cos 37°=0.8,重力加速度g
取10
2
m/s .从某时刻开始,电场强度变为原来的 ,求:
故A错误;根据两粒子的运动轨迹可分析得出电场力对a、b均做正
功,两带电粒子的速度都将增大,故B正确,C错误;a运动过程中,
电场线越来越稀疏,所以电场力逐渐减小,加速度逐渐减小;b运
动过程中,电场线越来越密集,所以电场力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
增大,故D正确.]
素养提升课(一) 电场力的性质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练
中的虚线所示.a、b仅受电场力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一定带正电,b一定带负电
B.电场力对a、b做正功
√
C.a的速度将减小,b的速度将增大
D.a的加速度将减小,b的加速度将增大
√
思路点拨:(1)根据运动轨迹确定电场力的方向.
(2)根据电场线疏密确定加速度大小变化.
)
BD
《金牌学案》物理人教版必修第3册教师用书配套PPT课件:16 第三章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略不计,则(
)
A.当CD端短路时,AB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
√
B.当AB端短路时,CD之间的等效电阻是40 Ω
C.当AB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CD两端的电压为80 V
√
D.当CD两端接通测试电源时,AB两端的电压为80 V
第四节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学习效果
课时分层作业
思路点拨:(1)“短路”时相当于用导线相连.测“电压”时,相当
关键能力
学习效果
课时分层作业
串、并联电路的理解及应用
1.串、并联电路的两个规律
(1) 串 联 电 路 中 导 体 两 端 的 电 压 与 导 体 电 阻 的 阻 值 成 正 比 , 即
U1∶U2∶U3=R1∶R2∶R3.
(2)并联电路中的各支路电流之比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反比,即I1∶I2
=R2∶R1.
.
所以分压电阻R= =
.
Ω=990 Ω
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RV=Rg+R=1 000 Ω.
(2)改装成量程为0~0.6 A的电流表,当达到满偏时,分流电阻R′的
电流IR′=I-Ig=0.597 A
所以分流电阻R′=
′
≈0.05 Ω
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RA=
[答案]
(1)990 Ω
B.并联一个10 kΩ的电阻
C.串联一个9.5 kΩ的电阻
√
D.并联一个9.5 kΩ的电阻
)
C
[把一个电流计改装成一个电压表,要串联一个电阻,B、D错误;
通过电流计的电流为Ig时,表头两端的电压Ug=IgRg=1×10-3×500 V=
0.5 V,串联电阻R分担的电压UR=U-Ug=10 V-0.5 V=9.5 V,所以
物理金牌学案八年级上册
物理金牌学案八年级上册Unit 1-力学基础课程目标:1. 了解牛顿三定律。
2. 掌握基础的力学概念。
3. 能解决与力学相关的问题。
重点知识:1.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没有受到合外力的情况下,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不同的物体上。
重点题型:1. 简单的牛顿第二定律计算题。
例如:一个力为8牛的物体,质量为2千克。
计算它的加速度是多少?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所以a=F/m=8牛/2千克=4米/秒²。
2. 针对牛顿三定律的实例解决题目。
例如:你正在玩台球,你的手推着球,球就会移动。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球也会推回你的手。
为什么你感觉不到?解:球所推的力与你手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却作用于不同的物体上。
所以你感觉不到球推回来的力。
3. 通过质量和速度计算动能的相关题目。
例如:一个质量为3千克的小汽车以40米/秒的速度行驶,计算它的动能。
解:动能=½mv²=½×3千克×(40米/秒)²=2 400 0焦耳。
课堂练习:1. 一辆汽车以30米/秒的速度行驶,质量为1500千克。
计算汽车的动能。
2. 牛顿第一定律是什么?3. 牛顿第三定律是什么?4. 一个力为20牛的物体,质量为4千克。
计算它的加速度是多少?5. 你正在骑自行车,你的脚踩在踏板上,你的手握在把手上,你的头戴着头盔。
请根据牛顿三定律,解释为什么你不会因为这些受到反作用力受伤。
课后拓展:1. 通过实验,检验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
2. 深入学习其他的力学概念,例如动量、功、功率等。
3. 发现力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例如交通工具的设计、机器的结构等。
《金牌学案》物理人教版必修第3册教师用书配套PPT课件:10 第二章 第二节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第二节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知识点一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及加速器
1.带电粒子加速问题的处理方法
(1)利用动能定理分析:初速度为零的带电粒子,经过电势差为U的
电场加速后,qU= mv2,则v=
.
(2)在匀强电场中也可利用牛顿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分析.
第二节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学习效果
课时分层作业
第二节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学习效果
课时分层作业
3.两个重要推论.
(1)粒子从偏转电场中射出时,其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与初速度方
向的延长线交于一点,此点为粒子沿初速度方向位移的中点.
(2)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间夹角α的正切值为速度偏转角θ正切值的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学习效果
课时分层作业
A.粒子带正电
√
B.S断开,极板a右移(O点仍然在电场内),可能有粒子打到a板
C.S断开,极板a右移(O点仍然在电场内),O点的电势升高
√
D.打到b板的粒子中,用时最长的粒子所用时间是用时最短的粒子
√
的(3+2 )倍
ACD
[竖直向上射出的粒子恰好打不到a板上,粒子受到电场力作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1.运动分析及规律应用
粒子在两板间做类平抛运动:
(1)在v0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2)在电场力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学习效果
课时分层作业
第二节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必备知识
2.过程分析
如图所示,设粒子不与平行板相撞.
《金牌学案》物理人教版必修第3册教师用书配套Word课件:14 第三章 第二节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第二节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1.知道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2.掌握电阻定律并能进行相关的计算.3.理解电阻率的概念、意义及决定因素.知识点一电阻定律1.实验探究(1)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与通过的电流无关,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等因素有关.(2)实验探究电路图:如图所示.(3)探究过程①两导体材料及粗细相同而长度不同,比较两电阻与长度的关系.②两导体材料及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比较两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③两导体粗细及长度相同而材料不同,比较两电阻是否相同.(4)结论:对于同种材料的导体,在保持横截面积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在保持长度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在保持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不变时,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2.电阻定律(1)内容:在一定温度下,均匀导体的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正比,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反比.(2)公式:R=ρl.S(3)ρ为比例常量,反映材料对导体电阻的影响.知识点二电阻率1.物理意义:反映了材料导电性能的好坏.当l、S一定时,电阻率越小,表示这种材料的导电性能越好.2.决定因素:导体的材料和温度.3.单位:Ω·m.4.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温度降低到特别低时,金属的电阻降到0,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1.思考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在探究电阻与材料间关系时,应控制导体长度及横截面积相同.(√)(2)导体的电阻由导体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两个因素决定.(×)(3)电阻率是反映导体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由材料和温度决定.(√) 2.填空如图所示,当通过导体的电流沿I1和I2方向时,导体的电阻之比是________.[解析]当电流沿I1方向时R1=ρabc ;当电流沿I2方向时R2=ρcab,解得R1∶R2=a2∶c2.[答案]a2∶c2电缆是生产生活中常用到的电路连接材料,企业如果没有严格的检验标准,生产出不合格电缆,容易对用户造成巨大财产损失.某企业生产的劣质电缆,它的铜丝直径只有国家合格电缆的一半.若长度相同,则不合格电缆的电阻为合格电缆的多少倍?提示:若长度相同,劣质电缆的铜丝直径只有国家合格电缆的一半,根据R=ρlS,可知不合格电缆的电阻为合格电缆的4倍.考点1对电阻定律的理解1.公式R=ρlS的三点注意(1)R =ρl S 是导体电阻的决定式,其中ρ为材料的电阻率,它与材料和温度有关. (2)导体的电阻由ρ、l 、S 共同决定,在同一段导体的拉伸或压缩形变中,导体的横截面积、长度都变,但总体积以及电阻率不变.(3)一定材料、一定几何形状导体的电阻还与其接入电路的具体方式有关.2.公式R =U I 和R =ρl S 的比较两个公式 R =U IR =ρl S 区别电阻的定义式电阻的决定式 提供了一种测电阻R 的方法提供了一种测导体电阻率ρ的方法 适用于任何导体适用于金属导体 类比:E =F q ,C =Q U类比:E =k Q r 2,C =εr S4πkd 联系 R =ρl S 是对R =U I 的进一步说明,即导体的电阻与U 和I 无关,而是取决于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典例1】 2023年9月18日,中油测井在位于天津市津南区的地热能开发井JN -48井,使用电成像测井技术,通过微电阻率扫描为地热能储层成功完成“造影成像”.这是该技术在地热能开发领域的首次应用.这种“电测井”技术,用钻头在地上钻孔,在钻孔中进行电特性测量,可以反映地下的有关情况.一钻孔如图所示,其形状为圆柱状,半径为r =10 cm ,设里面充满浓度均匀的盐水,其电阻率ρ=0.314 Ω·m ,现在钻孔的上表面和底部加上电压,测得U =100 V ,I =100 mA ,则该钻孔的深度h 约为( )A .50 mB .100 mC .120 mD .150 m思路点拨:电阻长度即为钻孔深度.B [依题意,可得盐水的电阻R =U I =100 V 0.1 A =1 000 Ω,由电阻定律得R =ρhS ,其中S =πr 2≈3.14×10-2 m 2,代入相关数据解得该钻孔的深度为h =100 m ,故选B.]公式R =ρl S 的应用策略 (1)公式R =ρl S 中的l 是沿电流方向的导体长度,S 是垂直电流方向的横截面积.(2)一定形状的几何导体,当长度和横截面积发生变化时,导体的电阻率不变,体积不变,由V =Sl 可知l 和S 成反比.[跟进训练]1.如图所示为电路上常用的熔断保险丝,当电路中有较强电流通过时,保险丝会快速熔断、及时切断电源,保障用电设备和人身安全.有一段电阻为R 、熔断电流为4 A 的保险丝,若将这段保险丝对折后绞成一根,则保险丝的电阻和熔断电流将变为( )A .14R 和2 AB .14R 和8 AC .12R 和2 AD .12R 和8 A B [根据电阻定律有R =ρL S ,可知对折后的电阻为R ′=ρ12L 2S =14R ,而两段的最大电流为4 A 的保险丝并联,故其允许的最大电流为I ′=2I max =8 A.故选B.] 考点2 电阻和电阻率的比较1.电阻率是一个反映导体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是导体材料本身的属性,与导体的形状、大小无关.(1)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2)有些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且随温度的改变变化较大,常用于制作热敏电阻.(3)有些合金,如锰铜合金、镍铜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常用于制作标准电阻.(4)当温度降低到绝对零度附近时,某些材料的电阻率突然降低到零,成为超导体.2.电阻R 与电阻率ρ的比较A.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为导体的电阻,因此,只有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才具有电阻B.由R=U可知,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流过导体的电流成反I比C.将一根导线从中间一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D.某些金属、合金的电阻率随温度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思路点拨:(1)电阻R由导体自身因素决定,与有无电压、电流无关.(2)材料、温度不变,一般导体的电阻率不变.D[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为导体的电阻,它只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跟导体中是否有电流通过及电流的大小均无关,电阻率的大小和导体的几何形状无关,只跟材料的性质和温度有关,选项A、B、C错误;一般金属、合金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当温度降低到某一温度(大于0 K)时,某些金属、合金的电阻率会突然减小为零,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现象,选项D正确.][跟进训练]2.某大学科研团队宣称已成功制备出具有较高电导率的砷化铌纳米带材料,据介绍该材料的电导率是石墨烯的1 000倍.已知电导率σ就是电阻率ρ的倒数,即σ=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A .电导率越小,其导电性能越强B .电导率与材料的长度有关C .电导率与材料的横截面积有关D .电导率与温度有关D [电导率σ是电阻率ρ的倒数,电导率越小,电阻率越大,其导电性能越弱,故A 错误;材料的电阻率与材料形状无关,则材料的电导率与材料形状无关,故B 、C 错误;电阻率与温度有关,则电导率与温度有关,故D 正确.故选D.]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据R =U I 可知,当通过导体的电流不变,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时,导体的电阻也变为原来的2倍B .据R =U I 可知,通过导体的电流改变,加在电阻两端的电压也改变,但导体的电阻不变C .据ρ=R S l 可知,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电阻和横截面积的乘积RS 成正比,与导体的长度l 成反比D .导体的电阻率与导体的长度l 、横截面积S 、导体的电阻R 皆无关 BD [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其决定式为R =ρl S ,而R =U I 为电阻的定义式,选项A 错误,B 正确;而ρ=R S l 仅是导体电阻率的定义式,电阻率与式中的各物理量间都无关,选项C 错误,D 正确.]2.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当其两端电压为U 时,通过的电流是I ,若将此导线均匀拉长到原来的2倍时,电流仍为I ,导线两端所加的电压变为( )A .U 2B .UC .2UD .4UD [导线原来的电阻为R =ρl S ,由V =l ·S 知拉长后长度变为2l ,横截面积变为S 2,所以R ′=ρl ′S ′=ρ2lS 2=4R .导线原来两端的电压为U =IR ,拉长后为U ′=IR ′=4IR =4U ,D 正确.]3.(新情境题,以“磁悬浮列车”为背景,考查超导电阻)磁悬浮列车是利用高温超导技术制成的.高温超导体通常是指在液氮温度(77 K)以上超导的材料.目前,科学家们已在250 K(-23 ℃)温度下实现了氢化镧的超导性.这项成果使我们真正意义上接近了室温超导.问题:超导体中一旦有了电流,还需要电源来维持吗?[解析]由于超导体的电阻为0,超导体中一旦有了电流,就不需要电源来维持了.[答案]不需要回归本节知识,自我完成以下问题:1.试写出“导体电阻与相关因素的定量关系”实验中采取的科学方法以及实验结论.提示:控制变量法.结论:导体的电阻R跟其长度l成正比,与其横截面积S成反比,还与导体的材料有关.2.写出电阻定律的公式及各个符号的含义.,ρ为材料的电阻率,l为导体长度,S为横截面积.提示:公式R=ρlS3.什么是电阻率?它的单位是什么?金属电阻率有何特点?提示: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单位:欧姆米,符号:Ω·m.一般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变大.课时分层作业(十)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题组一电阻率1.关于电阻和电阻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R=U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IB.物体电阻的大小由材料决定,与物体的长短、粗细有关C.物体的电阻率一定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D.电阻率是反映物体电阻大小的物理量B[根据欧姆定律的内容可知,对于某一段导体来说电阻的阻值不变,即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A 错误;根据R =ρl S 可知,物体电阻的大小由材料决定,与物体的长短、粗细有关,故B 正确;一般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半导体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C 错误; 电阻率是反映物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不是电阻大小,故D 错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纯金属的电阻率较合金的电阻率小C .常温下,若将电阻丝从中点对折,电阻变为4RD .把一根长导体截成等长的三段,则每段的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三分之一B [金属导体的电阻率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一般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 错误;纯金属的电阻率较合金的电阻率小,故B 正确;根据电阻定律R =ρL S ,常温下,若将电阻丝从中点对折,则有R ′=ρL ′S ′=ρ12L 2S =14R ,故C 错误;把一根长导线截成等长的三段,电阻率不变,故D 错误.故选B.]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决定,与温度无关B .电阻率ρ的单位是Ω·mC .将一根均匀电阻丝拉长为原来的2倍,则电阻丝的电阻也变为原来的2倍D .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导体中的电流越大B [导体的电阻除了与导体本身有关,还与温度有关,故A 错误;根据电阻定律R =ρl S 可得ρ=RS l ,可知电阻率的单位是Ω·m ,故B 正确;将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均匀拉长为原来的2倍,则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0.5倍,由电阻定律R =ρl S 可知,其电阻变为原来的4倍,故C 错误;根据电流的定义式I =q t 可知,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故D 错误.故选B.] 题组二 电阻定律4.以下有关物理量的表达式中,属于比值法定义式的是( )A .R =ρL SB .a =FmC .v =Δx ΔtD .E =U d C [公式R =ρL S 为电阻的决定式,不属于比值法定义式,故A 错误;公式a =F m为加速度的决定式,不属于比值法定义式,故B 错误;公式v =ΔxΔt 为速度的定义式,属于比值法定义式,故C 正确;公式E =U d 为匀强电场电势差与场强关系,不属于比值法定义式,故D 错误.故选C.]5.如图所示,某一用同一材料制成的导体的形状为长方体,其长、宽、高之比为a ∶b ∶c =5∶3∶2.在此导体的上、下、左、右四个面上分别通过导线引出四个接线柱1、2、3、4.电流通过1、2接线柱时导体的电阻为R 1,电流通过3、4接线柱时导体的电阻为R 2,则R 1∶R 2等于( )A .5∶2B .2∶5C .25∶4D .4∶25 D [根据电阻定律R =ρl S ,电流通过1、2接线柱时R 1=ρc ab ,电流通过3、4接线柱时R 2=ρa bc ,所以R 1∶R 2=ρc ab ∶ρabc =4∶25,故D 正确,A 、B 、C 错误.] 6.如图所示为“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的电路图.a 、b 、c 、d 是四条不同的金属导体,b 、c 、d 与a 相比,分别只有一个因素不同:b 与a 长度不同,c 与a 横截面积不同,d 与a 材料不同.则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开关闭合前,移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小B .研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时,需分别测量a 、b 两条导体两端的电压值C .研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时,需分别测量b 、c 两条导体两端的电压值D .研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时,需分别测量c 、d 两条导体两端的电压值B [由题图可知滑动变阻器是限流式接法,开关闭合前,移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这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故A 错误;a 、b 的长度不同,研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时,需分别测量a 、b 两条导体两端的电压,U =IR ,电压大,则电阻大,可知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故B 正确;c 与a 横截面积不同,研究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时,需分别测量a 、c 两条导体两端的电压值,而不是测量b 、c 两条导体两端的电压值,故C 错误;d 与a 材料不同,研究电阻与材料的关系时,需分别测量a 、d 两条导体两端的电压值,而不是测量c 、d 两条导体两端的电压值,故D 错误.]7.如图所示,图线1、2分别表示电阻为R 1、R 2的两导体的I -U 特性曲线,已知它们的电阻率和横截面积都相同,则电阻为R 1、R 2的两导体长度之比为( )A .1∶2B .1∶3C .2∶1D .3∶1B [根据题图可得,R 1∶R 2=1∶3,由电阻的决定式有R =ρl S ,则电阻率和横截面积都相同时,电阻与长度成正比,所以电阻为R 1、R 2的两导体长度之比为1∶3,则B 正确,A 、C 、D 错误.故选B.]8.如图甲所示为一测量电解液电阻率的玻璃容器,P 、Q 为电极,已知a =1 m ,b =0.2 m ,c =0.1 m ,当里面注满某电解液,且P 、Q 间加上电压后,其U -I 图线如图乙所示,当U =10 V 时,电解液的电阻率ρ是多少?[解析] 由题图乙可知,当U =10 V 时,电解液的电阻为R =U I =105×10−3 Ω=2 000 Ω由题图甲可知,电解液长为l =a =1 m横截面积为S =bc =0.02 m 2由电阻定律R =ρl S 得ρ=RS l =2 000×0.021 Ω·m =40 Ω·m.[答案] 40 Ω·m9.(多选)某导线的截面为半径为r 的圆,取长度为l 的该导线接在恒定的电压两端,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用v 表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仅将导线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v 变为原来的2倍 B .仅将导线的长度减半,则v 变为原来的2倍C .仅将导线的长度变为原来的2倍,则v 变为原来的2倍D .仅将导线的半径变为原来的2倍,则v 变为原来的2倍AB [仅将导线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由电阻定义式R =UI 可知,电流变为原来的2倍,则由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 =nq v S 知,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v 变为原来的2倍,A 正确;仅将导线的长度减半,则由电阻定律R =ρlS 知,导线的电阻变为原来的一半,流过导线的电流变为原来的2倍,则由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 =nq v S 知,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v 变为原来的2倍,B 正确;同理C 错误;仅将导线的半径变为原来的2倍,由S =πr 2可知,截面面积变为原来的4倍,由电阻定律R =ρlS 知,电阻变为原来的14,电流变为原来的4倍,根据电流的微观表达式I =nq v S 知,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平均速率v 不变,D 错误.]10.(多选)如图所示, a 、b 、c 、d 为滑动变阻器的四个接线柱.滑片P 向右滑动时( )A .a 和b 之间的电阻增大B .a 和c 之间的电阻增大C .c 和d 之间的电阻增大D .b 和c 之间的电阻减小BD [滑片P 向右滑动时,a 和b 之间、c 和d 之间的电阻不变,a 和c 之间的电阻增大,b 和c 之间的电阻减小.故选BD.]11.“探究导体电阻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材料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a 、b 、c 、d 是四种不同规格的金属丝.现有几根康铜合金丝和镍铬合金丝,其规格如表所示.编号材料长度/m横截面积/mm2A镍铬合金0.80.8B镍铬合金0.50.5C镍铬合金0.30.5D镍铬合金0.3 1.0E康铜合金0.30.5F康铜合金0.80.8(1)实验时某同学选择了表中的编号C与其他三种规格进行研究,电路图甲中四种金属丝中的其他三种规格应选表格中的________(用编号表示另三个,任意顺序填写).(2)在相互交流时,有位同学提出用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只要将图乙中P端分别和触点1、2、3、4相接,读出电流值,利用电流跟电阻成反比的关系,也能探究出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的定量关系.你认为上述方法是否正确.________(选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乙[解析](1)从题中表格可以看出,BCE横截面积相同,ABCD材料相同,CDE 长度相同,所以题图甲电路中四种金属丝中的其他三种规格应选表格中的BDE.(2)由题图乙的电路可知,待测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所以待测电阻的电阻不同,分得的电压不同.只有电压不变时,利用电流跟电阻成反比的关系,才能探究出导体的电阻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定量关系.[答案](1)BDE(2)否因为P端分别和触点1、2、3、4相接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一定相同,只有电压不变时,利用电流跟电阻成反比的关系,才能探究出导体的电阻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定量关系12.如图所示,P是一个表面镀有很薄电镀膜的长陶瓷管,其长度为L,内径为D,镀膜的厚度为d,管两端有导电金属箍M、N.现把它接入电路中,测得它两端电压为U 时,通过它的电流为I ,求镀膜材料的电阻率.[解析] 设想将膜层展开,如图所示,则膜层等效为一个电阻,其长为L ,横截面积为π(D2+d)2-π(D 2)2=πd (D +d )由电阻定律可得 R =ρLπd (D+d )由电阻的定义式可得R =UI 则UI =ρLπd (D+d ),解得ρ=Uπd (D+d )IL .[答案]Uπd (D+d )IL。
《金牌学案》物理人教版必修第3册教师用书配套PPT课件:07 第一章 素养提升课(二) 电场能的性质
+qER,到达最低点时动能最大,所以速度最大,故B正确,C、D
错误.]
本节课掌握了哪些考点?
本节课还有什么疑问点?
课后训练
学习反思
课时小结
巩固课堂所学 · 激发学习思维
夯实基础知识 · 熟悉命题方式
自我检测提能 · 及时矫正不足
点击页面进入…
√
C.金属块的电势能与动能之和增加了12 J
√
D.金属块的机械能减少了10 J
素养提升课(二) 电场能的性质
思路点拨: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练
分析金属
应用动能定理或功
→ 研究各力做功 →
块的受力
能关系建立定量关系
BC
[在金属块下滑的过程中动能增加了10 J,金属块克服摩擦力做功
6 J,即摩擦力做功为-6 J,重力做功18 J,根据动能定理得W总=WG
减少18 J,动能增加了10 J,重力势能与动能之和等于机械能,则金属
块的机械能减少了8 J,故D错误.]
素养提升课(二) 电场能的性质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练
规律方法 在解决电场中的能量问题时常用到的基本规律有:动能定理、
能量守恒定律、功能关系.
(1)应用动能定理解决问题需研究合外力的功(或总功).
(2)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需注意电势能和其他形式能之间的转化.
误.]
素养提升课(二) 电场能的性质
考点2
关键能力
素养提升练
电场线、等势面和运动轨迹的综合问题
在电场中,电场线和等势面都是为了更好地描述电场而引入的,两
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电场线始终与等势面垂直.电荷沿着电场线移动,电场力一定做
《金牌学案》物理人教版必修第3册教师用书配套PPT课件:05 第一章 第四节 电势能与电势
电势能是标量,有正负,但没有方向.电势能为正值表
标量性 示电势能大于参考点的电势能,电势能为负值表示电势
能小于参考点的电势能
第四节 电势能与电势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学习效果
课时分层作业
3.电势能增减的判断方法
做功判断法
无论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只要静电力做正功,
电荷的电势能一定减小;反之,做负功则增大
功,电势能减少了1.2×10-5 J,整个过程电势能增加
ΔEp=3×10-5 J-1.2×10-5 J=1.8×10-5 J.
(2)如果规定B点的电势能为零,电荷在电场中从A点移到B点,克服
静电力做了3×10-5 J的功,若电荷从电场中的B点移到A点,则静电
力要做3×10-5 J的功,电势能减少3×10-5 J,所以EpA′=-3×10-5 J,
EpA=-4×10-5 J
由电势的公式φ= 得
φA=
×−
=-
×−
V=-20 V.
(2)A点的电势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与A点是否存在电荷无关,所
以正电荷移入电场前,A点的电势仍为-20 V.
[答案]
(1)-20 V
(2)-20 V
第四节 电势能与电势
规律方法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源电荷________或______的电势能规定为零.
提醒
静电力做多少正功,电势能就减少多少,与其他力做了多少
功无关.
第四节 电势能与电势
知识点三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学习效果
课时分层作业
电势
1.定义:电荷在电场中某一点的______与它的电量之比.
电势能
《金牌学案》物理人教版必修第3册教师用书配套PPT课件:01 第一章 第一节 静电现象
上而形成的
D.头发和梳子互相摩擦后带的电量可以是任意数
B
[摩擦起电现象的本质是使一个物体上的自由电子转移到另一个
物体上,从而使两物体分别带上等量的异种电荷,而不会产生新的
电荷,故A、C错误,B正确;头发和梳子互相摩擦后带的电量只能
是元电荷的整数倍,故D错误.]
第一节 静电现象
【典例2】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若带异 金属球 先中和 即均带电
(2)
⇒
⇒
⇒ −
种电荷 相接触 再平分
课时分层作业
第一节 静电现象
【典例3】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学习效果
课时分层作业
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金属小球A、B,分别带有电荷
量QA=6.4×10-9 C、QB=-3.2×10-9 C,让两金属小球接触.在接触
后,A、B带电荷量各是多少?此过程中电子发生了怎样的转移,转
14个.
n=
=2×10
−.×−
(2)此人身上有电子数为
−.×−
14个.
n′=
=3×10
−.×−
(3)电子质量me=9.1×10-31 kg
所以他的质量增加了m=3×1014×9.1×10-31 kg=2.73×10-16 kg.
[答案]
(1)2×1014 个
(2)3×1014 个
电子质量me=9.1×10-31 kg,电子电荷量e=-1.6×10-19 C.则:
(1)多少个电子的电荷量等于-3.2×10-5 C?
(2)此人身上有多少个剩余电子?
(3)他的质量增加了多少?
[解析]
(1)每个电子电荷量为e=-1.6×10-19 C
【与名师对话】2014年高考物理总复习 课时配套作业16 新人教版必修2
课时作业(十六)1.对万有引力定律的表达式F =Gm 1m 2r 2,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 A .公式中G 为常量,没有单位,是人为规定的 B .r 趋向于零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C .两物块之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与m 1、m 2是否相等无关D .两个物体间的万有引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是一对平衡力[解析] 引力常量G 为比例常数,由G =F r 2m 1m 2可得,G 的单位是一个推导单位,它的数值是由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在实验室里通过几个铅球之间万有引力的测量比拟准确地得出的,A 错;当r 趋近于零时,物体已经不能被看作质点,故不再适用万有引力定律的公式,因此,也就推不出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的结论,故B 错;两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与m 1、m 2是否相等无关,故C 对,D 错.[答案] C2.原香港中文大学校长、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裔科学家高锟和另外两名美国科学家共同分享了2009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早在1996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就将一颗于1981年12月3日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463〞的小行星命名为“高锟星〞.假设“高锟星〞为均匀的球体,其质量为地球质量的1k ,半径为地球半径的1q,如此“高锟星〞外表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外表的重力加速度的( ) A.q k B.k qC.q 2kD.k 2q[解析] 根据黄金代换式g =Gm 星R 2,并利用题设条件,可求出C 项正确. [答案] C3.两个大小一样的实心小铁球紧靠在一起时,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F .假设两个半径为实心小铁球半径2倍的实心大铁球紧靠在一起,如此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为( )A .2FB .4FC .8FD .16F[解析] 小铁球之间的万有引力F =Gmm2r 2=G m 24r2.对小铁球和大铁球分别有m =ρV =ρ·43πr 3,M =ρV ′=ρ·43π(2r )3=8ρ(43πr 3)=8m ,故两大铁球间的万有引力F ′=G 8m ·8m 2×2r 2=16G m 24r2=16F .[答案] D4.(2012·安徽期末)2011年8月26日消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天文学家认为,他们已经在银河系里发现一颗由曾经的庞大恒星转变而成的体积较小的行星,这颗行星完全由钻石构成.假设万有引力常量,还需知道哪些信息可以计算该行星的质量( )A .该行星外表的重力加速度与绕行星运行的卫星的轨道半径B .该行星的自转周期与星体的半径C .围绕该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卫星的公转周期与运行半径D .围绕该行星做圆周运动的卫星的公转周期与公转线速度[解析] 由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卫星绕中心天体运动的向心力由中心天体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得G Mm r 2=m v 2r =mrω2=mr 4π2T2;假设卫星的轨道半径r 和卫星的运行周期T 、角速度ω或线速度v 、可求得中心天体的质量为M =rv 2G =4π2r 3GT 2=ω2r 3G,所以选项CD 正确. [答案] CD5.(2012·武汉联考)如右图所示,地球的公转轨道接近圆,但彗星的运动轨道如此是一个非常扁的椭圆.天文学家哈雷曾经在1662年跟踪过一颗彗星,他算出这颗彗星轨道的半长轴约等于地球公转半径的18倍,并预言这颗彗星将每隔一定时间就会再次出现.这颗彗星最近出现的时间是1986年,它下次飞近地球大约是哪一年( )A .2042年B .2052年C .2062年D .2072年 [解析]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T 彗T 地=(R 彗R 地)32=1832=76.4,又T 地=1年,所以T 彗≈76年,彗星下次飞近地球的大致年份是1986+76=2062年.[答案] C6.(2012·浙江卷)如如下图所示,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有一小行星带.假设该带中的小行星只受到太阳的引力,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A .太阳对小行星的引力一样B .各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小于一年C .小行星带内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大于小行星带外侧小行星的向心加速度值D .小行星带内各小行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值大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值[解析] 根据行星运行模型,离地球越远,线速度越小,周期越大,角速度越小;向心加速度等于万有引力加速度,越远越小,各小行星所受万有引力大小与其质量有关,所以只有C 项对.[答案] C7.(2011·浙江卷)为了探测X 星球,载着登陆舱的探测飞船在以该星球中心为圆心,半径为r 1的圆轨道上运动,周期为T 1,总质量为m 1.随后登陆舱脱离飞船,变轨到离星球更近的半径为r 2的圆轨道上运动,此时登陆舱的质量为m 2,如此( )A .X 星球的质量为M =4π2r 31GT 21B .X 星球外表的重力加速度为gx =4π2r 1T 21C .登陆舱在r 1与r 2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v 1v 2=m 1r 2m 2r 1 D .登陆舱在半径为r 2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2=T 1r 32r 31[解析] 由飞船环绕X 星球做圆周运动得G Mm r 21=mr 1(2πT 1)2,得X 星的质量为M =4π2r 31GT 21,A 项正确;G Mm r 21=mr 1(2πT 1)2=mg ′,得g ′=4π2r 1T 21,为飞船轨道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B 项错误;由G Mm r 2=m v 2r 得v =GM r ,与飞船质量无关,C 项错误;由G Mm r 2=mr (2πT )2,可得r 31T 21=r 32T 22,D 项正确. [答案] AD8.(2012·海淀区期中统考)天宫一号于2011年9月29日成功发射,它将和随后发射的神舟飞船在空间完成交会对接,实现中国载入航天工程的一个新的跨越.天宫一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其运行周期为T ,距地面的高度为h ,地球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量为G .假设将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看做圆轨道,求:(1)地球质量M ; (2)地球的平均密度.[解析] (1)因为将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看做圆轨道,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即GMm R +h2=m4π2T 2(R +h ),解得地球的质量M =4π2R +h 3GT 2.(2)由地球的质量M =4π2R +h 3GT 2,地球的体积V =43πR 3,可得地球的平均密度:ρ=M43πR 3=3πR +h 3GT 2R 3.[答案] (1)4π2R +h 3GT 2(2)3πR +h 3GT 2R 39.如右图所示,天文学家观测到某行星和地球在同一轨道平面内绕太阳做同向匀速圆周运动,且行星的轨道半径比地球的轨道半径小,地球的运转周期为T .地球和太阳中心的连线与地球和行星的连线所夹的角叫做地球对该行星的观察视角(简称视角).该行星的最大视角为θ,当行星处于最大视角处时,是地球上的天文爱好者观察该行星的最优时期.如此此时行星绕太阳转动的角速度ω行与地球绕太阳转动的角速度ω地的比值ω行∶ω地为( )A.tan 3θB.cos 3θ C.1sin 3θD. 1tan 3θ[解析] 当行星处于最大视角处时,地球和行星的连线与行星和太阳的连线垂直,三星球的连线构成直角三角形,有sin θ=r 行r 地,据G Mm r 2=mω2r ,得ω行ω地=r 3地r 3行=1sin 3θ,选项C 正确.[答案] C10.(2012·新课标全国卷)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 、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d .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A .1-d RB .1+d RC .(R -d R )2D .(R R -d)2[解析] 设位于矿井底部的小物体的质量为m ,有mg ′=GM ′mR -d 2;对位于地球外表的物体m 有mg =GMm R 2,根据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可得M ′M =R -d3R 3,由以上三式可得g ′g =1-d R. [答案] A11.宇航员在一星球外表上的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 ,小球落到星球外表,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 .假设抛出时初速度增大到2倍,如此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3L .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R ,万有引力常量为G .求该星球的质量M .[解析] 设第一次抛出速度为v 、高度为h ,根据题意可得如下图:依图可得:⎩⎪⎨⎪⎧L 2=h 2+vt23L2=h 2+2vt2h =12gt 2解方程组得g =23L 3t2 质量为m 的物体在星球外表所受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得mg =G Mm R2解得星球质量M =R 2g G =23LR 23Gt2.[答案] 23LR23Gt212.(2012·湖北百所重点中学联考)宇宙中存在由质量相等的四颗星组成的四星系统,四星系统离其他恒星较远,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四星系统的引力作用.已观测到稳定的四星系统存在两种根本的构成形式:一种是四颗星稳定地分布在边长为a 的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均围绕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运动周期为T 1;另一种形式是有三颗星位于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动,其运动周期为T 2,而第四颗星刚好位于三角形的中心不动.试求两种形式下,星体运动的周期之比T 1/T 2.[解析] 如如下图所示,对于第一种形式:一个星体在其他三个星体的万有引力作用下围绕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 1=22a ,由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得:G m 22a 2+2G m 2a 2cos45°=mr 14π2T 21, 解得周期:T 1=2πa2a4+2Gm.对于第二种形式,其轨道半径为:r 2=33a ,由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得: G m 2r 22+2G m 2a 2cos30°=mr 24π2T 22. 解得周期:T 2=2πaa31+3Gm,解得:T 1T 2=6+634+2.[答案] 6+634+2。
2014届高三物理总复习课时作业16.pdf
课时作业16 动能定理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8×8′=64′) 1.一个质量为0.3 kg的弹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6 m/s的速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沿相反方向运动,反弹后的速度大小与碰撞前相同,则碰撞前后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Δv和碰撞过程中墙对小球做功的大小W为( ) A.Δv=0 B.Δv=12 m/s C.W=1.8 J D.W=10.8 J 解析:取末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v2=6 m/s,v1=-6 m/s,速度变化量Δv=v2-v1=12 m/s,A错误,B正确;小球与墙碰撞过程中,只有墙对小球的作用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得:W=mv-mv=0,故C、D均错误. 答案:B 2.某物体同时受到两个在同一直线上的力F1、F2的作用,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力F1、F2与位移x的关系图象如下图所示,在物体开始运动后的前4.0 m内,物体具有最大动能时对应的位移是( ) A.2.0 m B.1.0 m C.3.0 m D.4.0 m 解析:由题图知x=2.0 m时,F合=0,此前F合做正功,而此后F合做负功,故x=2.0 m时物体的动能最大,故A正确. 答案:A 3.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光滑地面上运动,前进一段距离之后速度大小为v,再前进一段距离使物体的速度增大为2v,则( ) A.第二过程的速度增量等于第一过程的速度增量 B.第二过程的动能增量是第一过程动能增量的3倍 C.第二过程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第一过程合外力做的功 D.第二过程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第一过程合外力做功的2倍 解析:由题意知,两个过程中速度增量均为v,A正确;由动能定理知:W1=mv2,W2=m(2v)2-mv2=mv2,故B正确,C、D错误. 答案:AB 4如图所示,已知物体与三块材料不同的地毯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2μ和3μ,三块材料不同的地毯长度均为l,并排铺在水平地面上,该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v0从a点滑上第一块,则物体恰好滑到第三块的末尾d点停下来,物体在运动中地毯保持静止.若让物体从d点以相同的初速度水平向左运动,则物体运动到某一点时的速度大小与该物体向右运动到该位置的速度大小相等,则这一点是(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解析:设相同点为e点,e点在c点左侧s处.如下图所示: 根据动能定理则, 向右运动时:-μmgl-2μmg(l-s)=Eke-mv, 向左运动时:-3μmgl-2μmgs=Eke-mv, 则有:-μmgl-2μmgl+2μmgs=-3μmgl-2μmgs, 即2μmgs=-2μmgs,所以s=0,即该点为c点. 答案:C 5.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v-t图象为正弦曲线.从图中可以判断( ) A.在0~t1时间内,外力做正功 B.在0~t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C.在t2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 D.在t1~t3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 解析:在0~t1时间内,速度增大,由动能定理得,选项A正确,由P=F·v可知,在t=0及t=t2时刻,外力功率为零,v-t图象中的图线的斜率代表加速度,在t1时刻a=0,则F=0,外力功率为0,选项B、C均错;在t1~t3时间内,动能改变量为零,由动能定理得,选项D正确. 答案:AD 6.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互成60°角的大小相等的两个水平恒力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物体获得的速度为v,在力的方向上获得的速度分别为v1、v2,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其中一个力做的功为( )A.mv2B.mv2C.mv2D.mv2 解析:在合力F的方向上,由动能定理得,W=Fs=mv2,某个分力的功为W1=F1scos30°=scos30°=Fs=mv2,故B正确. 答案:B 7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物体A和物体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地面向右移动x,则( ) A.摩擦力对A、B做功相等 B. A、B动能的增量相同 C. F对A做的功与F对B做的功相等 D.合外力对A做的功与合外力对B做的功相等 解析:因F斜向下作用在物体A上,A、B受的摩擦力不相同,因此,摩擦力对A、B做的功不相等,A错误;A、B两物体一起运动,速度始终相同,故A、B动能增量一定相等,B正确;F不作用在B上,不能说F对B做功,C错误;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应等于物体动能增量,故D正确. 答案:BD 8.质量为1 kg的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水平面上滑行,由于摩擦阻力的作用,其动能随位移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g取10 m/s2,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5 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5 C.物体滑行的总时间为4 s D.物体滑行的总时间为2.5 s 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可得物体动能和位移之间的关系: Ek=Ek0-μmgx, 由题中图象所给数据可得 μ===0.25,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加速度大小: a==μg=2.5 m/s2, 由运动学公式可得物块滑行的总时间: t== s=4 s. 答案:BC 二、计算题(3×12′=36′) 9.如图所示,一辆汽车从A点开始爬坡,在牵引力不变的条件下行驶45 m的坡路到达B点时,司机立即关掉油门,以后汽车又向前滑行15 m停在C点,汽车的质量为5×103 kg,行驶中受到的摩擦阻力是车重的0.25倍,取g=10m/s2,求汽车的牵引力做的功和它经过B点时的速率. 解析:汽车从A到C的过程中,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做正功,重力做负功,摩擦力做负功,由动能定理可得 WF-mgh-0.25mgl=0,所以有 WF=mgh+0.25mgl=2.25×106 J. 汽车由B到C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克服摩擦力做功,由动能定理可得 -0.25mgl1-mgl1·sin30°=0-mv. 代入数据可得vB=15 m/s. 答案:2.25×106 J 15 m/s 10.如图所示,轻弹簧左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右端点在O位置.质量为m的物块A(可视为质点)以初速度v0从距O点右方x0的P点处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压缩弹簧,将弹簧右端压到O′点位置后,A又被弹簧弹回,A离开弹簧后,恰好回到P点,物块A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求: (1)物块A从P点出发又回到P点的过程,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2)O点和O′点间的距离x1. 解析:(1)A从P点出发又回到P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Ff=mv. (2)A从P点出发又回到P点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2μmg(x1+x0)=mv 得x1=-x0. 答案:(1)mv (2)-x0 11.(2012·福建理综)如图,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缆绳将海面上一艘失去动力的小船沿直线拖向岸边.已知拖动缆绳的电动机功率恒为P,小船的质量为m,小船受到的阻力大小恒为f,经过A点时的速度大小为v0,小船从A点沿直线加速运动到B点经历时间为t1,A、B两点间距离为d,缆绳质量忽略不计.求: (1)小船从A点运动到B点的全过程克服阻力做的功Wf; (2)小船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v1; (3)小船经过B点时的加速度大小a. 解析:(1)小船从A点运动到B点克服阻力做功 Wf=fd (2)小船从A点运动到B点,电动机牵引绳对小船做功 W=Pt1 由动能定理有W-Wf=mv-mv 由式解得v1= (3)设小船经过B点时绳的拉力大小为F,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电动机牵引绳的速度大小为u,则P=Fu u=v1cosθ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cosθ-f=ma 由式解得 a=- 答案:(1)fd (2) (3)-。
2014年高中物理金牌解析学案3.4《力的合成》(新人教版必修1)
3.4 力的合成【学习目标细解考纲】1.深刻理解合力与分力的等效替代关系。
2.区分矢量与标量,知道矢量的合成,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
3.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力的合成,能用力的合成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4.能够用图解法和计算法求多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知识梳理双基再现】如果一个力和其他几个力的____________相同,就把这一个力叫那几个力的合力。
互成角度的二力合成时,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___________作平行四边形。
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这几个力作用于一点上或__________________交于一点,这样的一组力就叫做_________________,平等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
【范例精析】例1在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只用一个弹簧秤来代替钩码也可以完成这个实验,下面用单个弹簧秤完成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两条细线中的一条与弹簧秤连接,然后同时拉动这两条细线,使橡皮条一端伸长到O点位置,读出秤的示数F l和F2的值B.把两条细线中的一条与弹簧秤连接,然后同时拉动这两条细线,使橡皮条的一端伸长到O点,读出弹簧秤的示数F1;放回橡皮条,再将弹簧秤连接到另一根细线上,再同时拉这两条细线,使橡皮条再伸长到O点,读出秤的示数F2C.用弹簧秤连接一条细线拉橡皮条,使它的一端伸长到O点,读出F l;再换另一条细线与弹簧秤连接拉橡皮条,使它的一端仍然伸长到O点,读出F2D.把两根细线中的一条细线与弹簧秤连接,然后同时拉这两条细线,使橡皮条的一端伸长到O点,记下两细线的方向及秤的示数F l;放回橡皮条后,将弹簧秤连接到另一根细线上,再同时拉这两条细线,使橡皮条一端伸长到O点,并使两条细线位于记录下来的方向上,读出弹簧秤的读数为F2.解析:本实验是用橡皮条的伸长来显示力的作用效果,相同的作用效果应该是使橡皮条沿相同的方向伸长相同的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十六)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1.关于力对物体做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相同时间内做的功—定大小相等,正负相反B.不论怎样的力对物体做功,都可以用W=Fx cos α计算C.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必定做匀速直线运动D.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都可以对物体做正功或负功2.一个小球从空中的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重力做功5 J,除重力之外其他力做功2 J.则小球()A.在a点的重力势能比在b点多5 JB.在a点的动能比在b点少7 JC.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少2 JD.在a点的机械能比在b点多2 J3.(2013·无锡模拟)如图所示,汽车在拱形桥上由A匀速率运动到B,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牵引力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相等B.合外力对汽车不做功C.牵引力和重力做的总功大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D.汽车在上拱形桥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转化为汽车的重力势能4.某人掷铅球,出手时铅球的动能为150 J.关于人对铅球的做功情况和能量转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人对铅球做了150 J的功,将体内的化学能转化为铅球的动能B.此人对铅球做的功无法计算C.此人对铅球没有做功,因此没有能量的转化D.此人对铅球做了150 J的功,将铅球的重力势能转化为铅球的动能5.如图所示,在水平地面上放一个竖直轻弹簧,弹簧上端与一木块相连.平衡后,在木块上再作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使木块缓慢下移0.1 m,力F做功2.5 J,此时木块刚好再次处于平衡状态,则在木块下移0.1 m的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A.等于2.5 J B.大于2.5 JC.小于2.5 J D.无法确定6.(2013·珠海摸底)如图所示,在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的顶端a点,质量为m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圆弧最低点b滑上粗糙水平面,圆弧轨道在b点与水平轨道平滑相接,物块最终滑至c点停止.若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块滑到b 点时的速度为gRB .物块滑到b 点时对b 点的压力是2mgC .c 点与b 点的距离为R μD .整个过程中物块机械能损失了mgR7.如图所示,物体在一个沿斜面的拉力F 的作用下,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倾角为30°的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a =3 m/s 2,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物体的机械能守恒B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C .F 与摩擦力所做功的总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减少量D .F 与摩擦力所做功的总和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8.(2013·福州质检)如图所示,在光滑斜面上的A 点先后水平抛出和静止释放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1和2,不计空气阻力,最终两小球在斜面上的B 点相遇,在这个过程中( )A .小球1重力做的功大于小球2重力做的功B .小球1机械能的变化大于小球2机械能的变化C .小球1到达B 点的动能大于小球2的动能D .两小球到达B 点时,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相等9.如图所示,一个小物块在足够长的斜面上从A 点以一定初速度沿斜面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又向下运动,斜面的倾角为θ,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μ一定满足μ<tan θB .物块从A 点运动到最高点的时间比物块从最高点返回到A 点的时间短C .向上运动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在减少,向下运动过程中物块的机械能在增加D .如果某段时间内摩擦力做功与物块动能的改变量相同,则此后物块动能将不断增大10.如图所示,一滑块经水平轨道AB ,进入竖直平面内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BC ,已知滑块的质量m =0.6 kg ,在A 点的速度v A =8 m/s ,AB 长x =5 m ,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5,圆弧轨道的半径R =2 m ,滑块离开C 点后竖直上升h =0.2 m ,取g =10 m/s 2.求:(1)滑块经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2)滑块在圆弧轨道BC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11.如图所示,由于街道上的圆形污水井盖破损,临时更换了—个稍大于井口的红色圆形平板塑料盖.为了测试因塑料盖意外移动致使盖上的物块滑落入污水井中的可能性,有人做了一个实验:将一个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的硬橡胶块置于塑料盖的圆心处,给塑料盖一个沿径向的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实验的结果是硬橡胶块恰好与塑料盖分离.设硬橡胶块与塑料盖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塑料盖的质量为2m、半径为R,假设塑料盖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可忽略,且不计塑料盖的厚度.(1)求硬橡胶块与塑料盖刚好分离时的速度大小;(2)通过计算说明实验中的硬橡胶块是落入井内还是落在地面上.12.如图所示,质量为m=1 kg的滑块,在水平力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上,斜面的末端B与水平传送带相接(滑块经过此位置滑上传送带时无能量损失),传送带的运行速度为v0=3 m/s,长为L=1.4 m;今将水平力撤去,当滑块滑到传送带右端C时,恰好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取g=10 m/s2,求:(1)水平作用力F的大小;(2)滑块下滑的高度;(3)若滑块滑上传送带速度大于3 m/s,滑块在传送带上滑行的整个过程中产生的热量.答案:课时作业(十六)1.D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相互作用的两物体所发生的位移不一定相等,因而它们所做的功不一定大小相等.公式W=Fx cos α,只适用于恒力做功的计算.合外力不做功,物体可以处于静止状态.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都可以对物体做正功或负功,如:在一加速行驶的卡车上的箱子,若箱子在车上打滑(有相对运动),箱子受滑动摩擦力,此力对箱子做正功;若箱子不打滑(无相对运动),箱子受静摩擦力,对箱子也做正功.故D是正确的.2.ABC由于重力做正功,则a点的重力势能比在b点多5 J,A对.又由动能定理知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7 J,从a到b动能增加7 J,B对.由于除重力之外的力做正功为2 J,则从a到b机械能增加2 J,C对D错.3.BD 汽车由A 匀速率运动到B ,合外力始终指向圆心,合外力做功为零,即W 牵+W G -W f =0,即牵引力与重力做的总功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A 、C 错误,B 正确;汽车在上拱形桥的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转化为汽车的重力势能,D 正确.4.A 本题要求的是人对铅球做的功,由于人对铅球的作用力是变力.且位移未知,不能运用功的计算公式来计算,可根据功能关系,人对铅球做功,使铅球动能增加,因此,此人对铅球所做的功等于铅球动能的增加,即150 J ,将体内的化学能转化为铅球的动能.故只有A 正确.5.B 木块在下移过程中,其重力势能也要减少.6.CD 本题借助圆周运动考查了机械能守恒定律、向心力公式、动能定理和能量守恒定律等知识点.从a 到b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gR =12m v 2b ,v b =2gR ,选项A 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公式可得:F -mg =m v 2b R,F =3mg ,选项B 错误;从a 到c ,由动能定理可得:mgR -μmgx =0,x =R μ,选项C 正确;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物块的机械能损失了mgR ,选项D 正确.7.BD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F f -mg sin 30°=-ma ,F -F f =mg sin 30°-ma =2m (N),即除重力以外的力F -F f 做正功,机械能增加,A 错,B 、D 对;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对物体做功的有重力、拉力、摩擦力,C 错.8.C 重力做功只与初、末位置的高度差有关,与物体经过的路径无关,所以重力对1、2两小球所做的功相等,A 错误;1、2两小球从A 点运动到B 点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对其做功,所以它们的机械能均守恒,B 错误;由动能定理可得,对小球1有:mgh =E k1-E k0,对小球2有:mgh =E k2-0,显然E k1>E k2,C 正确;由上面的分析可知,两小球到达B 点时,小球1的速度大于小球2的速度,且小球1的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小于小球2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因此,小球1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大于小球2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D 错误.9.ABD 由于物块运动到最高点后能向下运动,则mg sin θ>μmg cos θ,即μ<tan θ.物块沿斜面向上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大于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由x =12at 2,得物块从A 点运动到最高点的时间比物块从最高点返回到A 点的时间短.无论是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物块均克服摩擦力做功,机械能均减少.如果某段时间内摩擦力做功与物块动能的改变量相同,由动能定理可知,物块重力不做功,表明物块回到上滑时的同一位置,故此后物块一定在向下运动,动能将不断增加.10.解析: (1)根据题意,对滑块自A 点到B 点的过程中,能量守恒得μmgx =12m v 2A-12m v 2B代入数据解得v B =7 m/s.(2)设滑块在圆弧轨道BC 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W ,对滑块自B 点至最高点过程由能量守恒得:mg (R +h )+W =12m v 2B 代入数据解得滑块在圆弧轨道BC 段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1.5 J.答案: (1)7 m/s (2)1.5 J11.解析: (1)设硬橡胶块与塑料盖恰好分离时,两者的共同速度为v ,从开始滑动到分离经历时间为t ,在此期间硬橡胶块与塑料盖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a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ma 1① μmg =2ma 2 ②v =a 1t =v 0-a 2t ③由以上各式得v =23v 0. ④ (2)设硬橡胶块与塑料盖恰好分离时,硬橡胶块移动的位移为x ,取硬橡胶块分析,应用动能定理得μmgx =12m v 2 ⑤由系统能量关系可得μmgR =12(2m )v 20-12(m +2m )v 2 ⑥ 由④⑤⑥式可得x =23R⑦ 因x <R ,故硬橡胶块将落入污水井内.答案: (1)23v 0 (2)落入污水井内 12.解析: (1)滑块受到水平力F 、重力mg 和支持力F N 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水平推力F =mg tan θ,F =1033N. (2)设滑块从高为h 处下滑,到达斜面底端速度为v ,下滑过程机械能守恒:mgh =12m v 2, 得v =2gh若滑块冲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小于传送带速度,则滑块在传送带上由于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而做匀加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有:μmgL =12m v 20-12m v 2则h =v 202g-μL 代入数据解得h =0.1 m 若滑块冲上传送带时的速度大于传送带的速度,则滑块由于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而做匀减速运动;根据动能定理:-μmgL =12m v 20-12m v 2 则h =v 202g+μL 代入数据解得h =0.8 m.(3)设滑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t ,则t 时间内传送带的位移:x =v 0t ,mgh =12m v 2,v 0=v -at ,μmg =ma 滑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位移Δx =L -x相对滑动生成的热量Q =μmg ·Δx代入数据解得Q =0.5 J.答案: (1)1033N (2)0.8 m (3)0.5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