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9.5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教案
![《9.5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d44dd5d15abe23482f4d64.png)
《9.5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教案教学目标阅读地图说出南、北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
应用图文资料认识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
举例说出极地地区主要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应用资料查找实例,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认识极地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知道极地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
说出极地地区主要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
教学难点认识极地地区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了解极地科学考察的价值和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独特的自然环境学生合作探究突破重点(1)极地区:是指66.5N(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的陆地和岛屿。
南极地区:是指66.5S(南极圈)以南的广大区域,包括南极大陆,以及周围的海洋。
(2)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3)在北极点每一个方向都指向南方;在南极点,每一个方向都指向北方。
团结协作、攻克难点南北极地区地理特征的比较地区北极地区南极地区纬度位置北极圈以北南极圈以南海陆位置以北冰洋为主体,被亚、欧北美三大洲所包围以南极洲为主体,被太平、大西、印度三大洋所包围地表状况 60 %以上为海洋绝大部分为陆地昼夜状况 4—11月为极昼,11—次年4月为极夜,极昼时间长于极夜 4—11月为极夜,11—次年4月为极昼,极夜长于极昼气候类型及特征沿岸苔原气候为主,冬季长寒,绝大部分为冰原气候酷寒、夏短温,降水少、集中夏季。
大风、干燥格陵兰岛内陆为冰原气候自然带苔原带和冰原带冰原带矿产资源煤、铁、油气、各种金属矿等煤、铁、各种金属矿等生物资源植物:苔藓、地衣等动物:北极熊、驯鹿等企鹅、鲸、磷虾等极地科学考察二十世纪毅力啊人类的基地活动从自然探险进入了科学考察阶段。
几年来人们对极低开展了一系列的考察项目,为人类了解自然界的真实面目,研究地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奠定了基础。
世界上已有28个国家在南极地区建立了科考站,而北极则有数百个,说一说我国在南极和北极最早建立的科考站是哪两个?(南极—1985年长城站北极—2004年黄河站)极地保护在行动极地地区在人类不断入侵下已不再是一片净土。
【精选】春晋教版地理七下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word教案-地理知识点总结
![【精选】春晋教版地理七下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word教案-地理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b88f27cf5335a8102d220c7.png)
第五节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活页教案A
活页教案 B
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知识点)
1、北极圈以北的地区称为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绝大部分,及其沿岸的亚、欧、北美三洲大陆的最北部和诸多岛屿。
南极圈以南的南极大陆和周围的海洋合称南极地区。
两极地区都是地球的高纬度地区,气候异常寒冷,终年冰天雪地。
北极地区的主体是北冰洋,南极地区的主体是南极大陆。
2、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面积约220万平方千米,90%的面积常年被冰雪覆盖。
3、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的大陆。
4、填表,比较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异同。
5、归纳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环境特征及资源状况,并加以比较。
6、20世纪以来,有18个国家在南极设立了科学考察站。
7、我国设立的科学考察站有:
①1985年在南极地区的乔治王岛建立长城站;
②1989年在南极大陆建立中山站;
③2004年在北极圈内的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新奥尔松地区建立黄河站。
《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a4356e334a7302768f993904.png)
北极有无边的冰雪、漫长的冬季。北极与南极一样 有 极昼和极夜现象,越接近北极点越明显。北极的冬天是漫长、 寒冷而黑暗的。从每年的11月23日开始,有接近半年时间将 是完全看不见太阳的日子。温度会降到零下50多摄氏度。此 时所有海浪和潮汐都消失了,因为海岸已冰封,只有风裹着 雪四处扫荡。
到了四月份天气才慢慢暖和起来,冰雪逐渐消融大块 的冰开始融化、碎裂、碰撞发出巨响;小溪出现潺潺的流水; 天空变得明亮起来太阳普照大地。五、六月份 植物披上了 生命的绿色 动物开始活跃 。在这个季节动物们可获得充足 的食物积累足够的营养和脂肪以度过漫长的冬季。
北极的秋季非常短暂,在九月初第一场暴风雪就会降 临。北极很快又回到寒冷、黑暗的冬季。在北极太阳永远升 不到高空中即使在仲夏时节它升起的角度也不超过23.5度。 北极的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 在格陵兰海域可达500 毫米,降水集中在近海陆地上,最主要的形式是夏季的雨水。
二.南极地区
1.自 然 环 境 与北极相反,南极主要是陆地。南极气候 比北极气候更寒冷,平均气候比北极还要 低20多摄氏度,地上的冰雪有好几千米厚, 许多冰层自从几十万年前冻成起,就再也 没有融化过。南极没有常住的居民,是地 球上唯一没人居住的大陆。
尽管南极大陆有上述土生土长的陆地动植物,但是与地球上其 他大陆相比,动植物的种群和数量都少得可怜。北极地区的陆地动 物比南极洲多得多,北极有大量的昆虫、陆地鸟类和哺乳动物。淡 水中有鱼类和两栖类动物。然而在南极洲的陆地生物,不管是动物 还是植物,能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已经不容易了。
陆地动物相关图片
2.自然资源
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储藏地区。位于南极大陆的 铁矿蕴藏丰富,含铁品位高,有“南极铁山”之 称,可供世界开发利用200年,为世界之最。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5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教学设计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5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ef7726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7a.png)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5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9.5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是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极地地区的特点,增强对极地地区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了解了地球的基本地理特征,对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极地地区的了解相对较少,对于极地地区的特殊环境和人类活动可能存在一定的陌生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描述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分析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如气候、地形、植被等;(3)了解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如捕鲸、旅游等。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和图片,观察和分析极地地区的特点;(2)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极地地区的人类活动及其影响;(3)运用比较法,探讨极地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异。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增强对极地地区的认识,提高保护极地环境的意识;(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2)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3)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
(4)极地地区的特殊生态环境及其保护;(5)极地地区的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6)极地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比较分析。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极地地区的基本知识;2.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和图片,分析极地地区的特点;3.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极地地区的人类活动及其影响;4.比较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法,探讨极地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差异;5.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地图、图片、案例资料等;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3.教学工具:粉笔、板书笔等。
初一下册地理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初一下册地理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4bfd782783c4bb4cf7ecd16d.png)
气温( C)
o
降水量(毫米)
寒冷、 干燥、 风大
(月) (月)
东方站(南极地区)
卡扎奇耶(北极地区)
两极地区共同的气候特点是_____ 严寒 、降水___ 少。 更寒冷 ,在降 但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在气温上_______ 水量方面_____ 更少 。
思考题
为什么南极比北极更冷?
(1)南极大部分是陆地,热量散 失快,所以气温低。 (2)南极平均海拔高,气温低。 (3)南极冰川广布,对阳光的反 射作用强,获得的热量少。
南极地区矿产分布图
煤是埋藏地下的古代植物经过漫长的时间演 化而形成的。现在我们却在南极大陆发现有煤, 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煤 茂密的森林 湿热的环境 曾处在纬 度较低的地区。现在位置是大陆漂移的结果。
科研宝地
收集陨石 冰上作业 气象观测
两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 的“大仓库”:
1、底下埋藏有丰富的矿产;
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北极地区是 指北极圈 以 北的地区, 以北冰洋 ______(为 主体,周围 亚洲 被________ 、 ________ 欧洲 、 北美洲 环 ________ 抱。
北 D 美 洲
北
冰 A 洋
C
B
北美洲
白令海峡
北冰洋
欧洲
亚洲
阅读P52 信息传递
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南极地区是 指 南极圈 以 南的南极大 陆和周围的 海洋。本区 南极洲 陆 以______( 地)为主,周 围被 ________ 大西洋 、 印度洋 、 ________ 太平洋 环 ________ 绕。
2、地上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3、沿岸栖息着无数的海洋生物; 4、还有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进行气 象、冰川、地质、海洋、生物等学科的科 学研究,提供了领域最为广阔的天然实验 室。
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650d41ceed630b1c58eeb5cf.png)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从两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右手法则)
S
顺时针方向
N
逆时针方向
气温(oC)
降水量(毫米)
气候特征:
酷寒(最低-88.3°)、 干燥(年均降水量55mm)、 烈风(风速每秒100米)
1 背诵:南北极的位置和范围、以两极为中心 地球的自转方向、自然环境
2 练习:导学案对应习题(P68——P71)
3 预习:9.5极地地区“极地考察”和“极地的 保护与和平利用”两节。
“白色沙漠”
南极地区年平均降水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 地方不足5毫米,低于撒哈拉沙漠,形成了大范 围的干旱,地表又被冰雪覆盖,因而南极地区不 是沙漠,胜过沙漠,被称为“ 白色沙漠”。
“世界风库”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风力最大的地区,年 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最大风速可达 100米/秒,是12级风的3倍。
A.“世界屋脊”
C.“白色沙漠”
C
D
B.“热带大陆” D.“地震之邦”
一、冰雪覆盖的地区
二、读图分析题
大西洋
1. 在图中用彩笔描出南极圈。 图中虚线部分
2. 在图中适当位置填写太平
洋、大西洋、印度洋。
印
3. 南极地区是指
度
___南___极__圈____以南的南极大陆
洋
及周围的岛屿和海洋。
太平洋
作业布置
后
企鹅
北极地 区
北极圈以 北的地区
寒冷、干 燥、大风
3月21日前 后—9月23
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次年3月21
日前后
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0f62be69a417866fb84a8e69.png)
指导老师:肖明光
地 理
地理 Geography
第九章
认识地区
第九章 认识地区
9.5
极地地区——冰封 雪裹的世界
北极熊
南极冰山
企鹅
9.5 极地地区 ——冰封雪裹的世界
1
2
冰雪覆盖的地区 极地考察 极地的保护与和平利用
3
一、冰雪覆盖的地区
学习目标
1.读图说出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学会在以两极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3.阅读图文资料,对比两极地区自然环境 的特殊性。
图9.47 曾在南极相遇,又在北极相逢
二、极地考察
活动指导三 从图9.48中可以看出我国极地科考人员踏 入北极地区的兴奋。 【读图提示】
(1)读图名。
(2)图示是我国科考队员在北极的合影。 队员们衣着厚装、脚穿暖鞋,手捧五星红旗, 四周冰雪覆盖。 【概括总结】 目前,我国已进行7次北极科学考察的活动,形成了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北极 自然科学考察与研究队伍,在众多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膀成了一双强有力的“划桨”,自由自在。企
鹅主要以磷虾、乌贼、小鱼为食,能在-60℃的 严寒环境中生活。
一、冰雪极熊
北极熊是现今体型最大的陆上食肉动物之 一,又名白熊,憨态可掬,皮肤呈黑色,毛是 无色透明的中空小管子,外观上通常为白色。 北极熊是一种能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的动物, 主要生活在北冰洋附近有浮冰的海域。北极熊 用脚掌当“桨”,在水中游泳,在冰面上和雪 地里行走;嗅觉极其灵敏,98.5%的食物都是 肉类,主要是海豹,也捕捉海象、白鲸、海鸟、
图9.44 北冰洋的洋面浮冰
图9.45 “冰上霸王”北极熊
【概括总结】 北冰洋位于地球最北端,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小、平均深度最浅和最寒冷的海洋。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5《极地地区 冰封雪裹的世界》教学设计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5《极地地区 冰封雪裹的世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2b3a93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4b.png)
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这一节主要向学生介绍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丰富的文字,展示了极地地区的美丽和神秘。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了解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动植物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对极地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自然地理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对极地地区的了解相对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字,自主探究极地地区的特点,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同时,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可以通过极地地区的独特景观和动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动植物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字,提高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极地地区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环保意识,关注地球的极端环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动植物生活习性。
2.难点:极地地区的气候对生物的影响,学生对极地环境保护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极地地区的图片和视频,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极地地区的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2.课件:极地地区的图片、视频、地图等。
3.学具:笔记本、笔。
4.教学资源:互联网上的相关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极地地区的美景,引导学生关注极地地区,激发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动植物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使学生直观地了解极地地区。
2023~2024学年晋教版七年级下《9.5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高频题集
![2023~2024学年晋教版七年级下《9.5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高频题集](https://img.taocdn.com/s3/m/182c526e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2.png)
2023~2024学年晋教版七年级下《9.5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高频题集考试总分:84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24分)1. 读北极地区图,完成下面小题。
(1)相对于南极地区来说,北极地区()A.气温较高B.平均海拔较高C.科学考察站较多D.居住人口较少(2)下列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没有常住居民B.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C.全年可以看到极昼现象D.全部位于北极圈以内2. 2018年7月20日至9月26日中国圆满完成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
据“北半球图”,完成下面小题。
(1)环绕北冰洋各大洲①②③的名称正确的是()A.北美洲、亚洲、欧洲B.非洲、亚洲、北美洲C.欧洲、北美洲、南美洲D.亚洲、北美洲、南美洲(2)下图公益海报“流浪于人类居住地的北极熊”揭示了()A.北极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B.北极地区气候寒冷C.气候变暖,北极地区生态环境恶化D.北极地区矿产资源丰富3. 2017年11月8日,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从上海出发,开启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的建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近几十年,南极半岛的海岸线变化较大,主要由于( )A.人们的填海造陆B.强烈地震频繁发生C.冰架崩裂及消融D.飓风与风暴潮侵袭4. 北极航道是由两条航道构成:加拿大沿岸的“西北航道”和西伯利亚沿岸的“东北航道”(又称“北方航道”)。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一艘货轮从M点出发,沿西北航道经P点到N点,它的航行方向是()A.先向北,再向东航行B.先向南,再向东航行C.先向北,再向西,再向西南航行D.先向南,再向东,再向东北航行(2)东北航道对____经济发展意义重大()A.俄罗斯B.加拿大C.美国D.日本(3)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温暖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海洋面积大B.冰盖面积小C.海拔高度低D.植被覆盖率低5. 世界上唯一没有居民定居的大洲是()A.欧洲B.南美洲C.南极洲D.大洋洲6. 2019年10月,中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2号”首航南极,与“雪龙”号科考船一起进行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开启了中国极地考察的新格局。
9.5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得世界
![9.5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得世界](https://img.taocdn.com/s3/m/1069d02f25c52cc58bd6be5e.png)
南极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55毫米以下,和撒哈拉沙漠不相上下,被称为“白色沙 漠”。
不到第二天就会被大风吹得光亮如新。南极地区,风速常达30米/秒至50米/ 秒,其最大风速可达100米/秒,被称为“世界风库”。
1.去南极考察的最佳时间是 A.每年11月到次年3月B.北半球的夏季C.9月23日前后 2.人们去极地的最终目的是 A.为了自然探险B.为了观光旅游 C.为了人类更好地进行可持续发展 3.被称为“白色沙漠”的地区是 A.北极地区B.南极地区C.撒哈拉大沙漠 4.离南极洲最近的大洲是 A.大洋洲B.南美洲C.亚洲 5.人们应该怎样合理利用两极地区的资源?
(1)南极地区降水很少,为什么会有巨厚的冰层? (2)假设你在南极地区生活,清晨直接操斧头砍冰,会出现什么现象? (3)有人称南极地区为“白色沙漠”这是为什么? (4)一条锈迹斑斑的铁链固定在南极地区的旷野,会发生什么变化?
南极地区年降水量很少,但气候寒冷,以降雪为主,蒸发极慢,所降的雪基本都 积存起来,经过漫长的年代而形成了巨厚的冰层,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从地球位置来看,南极洲是联系南美洲、非 洲和澳大利亚大陆的空间交通捷径,战略地 位重要。
范围 气候 极昼出现 极夜出现 主要 特点 的时间 的时间 动物
南极 地区
北极 地区
南极 圈以 南的 地区
北极 圈以 北的 地区
酷寒 9月23日— 3月21—— 企鹅 干燥 —3月21日 9月23日 烈风
冬季 3月21—— 9月23日— 北极熊 长寒, 9月23日 —3月21日 夏短 温, 降水 少、 集中 夏季。
9.5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得世界
北极地区—— 位于地球最北 端,北极圈以 北,中心北冰 洋。周围北美 洲,亚洲和欧 洲。
七年级下册地理课件-《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晋教版
![七年级下册地理课件-《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晋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e91192ea6c30c2259019eb9.png)
1.中国南极长城站:是中国在南极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建成于1985年2月20日 ,于1985年2月20日竣工。是中国为对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而在南极洲设立的常年 性科学考察站。位于,南极洲南设得兰群岛的乔治王岛西部的菲尔德斯半岛上,东临 麦克斯维尔湾中的小海湾——长城湾,湾阔水深,进出方便,背依终年积雪的山坡,
源。
磷虾的生活史是相当有趣的。磷虾的卵排到水里后,在其孵化前,不断下沉, 一边下沉,一边孵化,一直下沉到数百米。甚至2000多米,才孵化出幼体。幼体 在发育过程中不断上浮,边上浮,边发育,当幼体发育成小虾阶段时,它也几乎到 达海水表层了。这时,它可以在表层觅食、生长、集群。当其发育成熟,又进行下
一代的繁殖。
开花植物 衣 藓
短暂的夏季几个月里,也仅有5%的无冰
雪覆盖的裸露基岩,称为无冰区或白色 沙漠的绿洲。 这些绿洲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的边缘 和大陆周围的岛屿上。
陆地植物: 地 苔
陆地动物: 尖尾虫 海洋生物: 南极磷虾 海 豹
鲸
南极洲与世界其他大陆隔离,再加上气候严寒、干燥、风大、日照少、营养缺乏和 生长季节短等因素,严重限制了陆地植物的生长,故植物稀少,没有树木,没有花卉, 也没有多少高等植物。现已发现,南极洲有850多种植物,多数为低等植物,仅有3种
陆地植物
开花植物属于高等植物。低等植物中,有350多种地衣,370多种苔藓,130多种藻类。
南极洲的植物与北极形成鲜明的对照。尽管北极地区也寒风凛冽,气候多变,冬季
气温也常在-60℃以下,大部分地区属于永久冻土带,但毕竟没有南极洲那么酷寒,因
此,北极地区的植物比南极洲的长得茂盛得多,种类也多。北极地区有100多种开花植 由此看来,南极洲是地球上植物最稀少的陆地。
晋教地理七年级下册第9章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共17张PPT)
![晋教地理七年级下册第9章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共1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8b384ef49649b6648d74770.png)
南北极地区范围
点击图片进入各地区的教学
判断三大洋方法:南极半岛尖端对着南美洲, 西边太平洋,东边大西洋(顺时针方向),尖端反方向印度洋
南东
西
极
地
南
区
极
半
岛
练习
一、冰雪覆盖的地区
C
1.说出南极地区 周围的大洲大洋
大
名称。
2.说出A.B两点的 南美洲
相对方向。
3.说出经线C和D 的经度。
西
非洲
D
洋 印
A
B度
洋
太平 洋
大洋洲
读南极洲地形剖面图,归纳南极洲的地形特征。
南极洲平均海拔高,约2350米;绝大部分陆地为冰雪 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余米。南极洲是一个冰雪 高原。
读图,说一说北冰 洋地理位置的特点。
北冰洋位于北极圈以 内,跨经度360°;位于 北美洲、亚洲、欧洲之间。
北冰洋位于地球最北 端,是四大洋中面积 最小、平均深度最浅 和最寒冷的海洋。海 面多为浮冰和冰山。
纬度最高,最寒冷的大洋——北冰洋
极地冰雪
今天我们来了解它们的家
北极熊
极光
企鹅
9.5 极地地区 ——冰封雪裹的世界
前置作业
• 自绘五带图: • 1、说出每条特殊纬线的名称和纬度。 • 2、说出五个温度带的名称。
一、冰雪覆盖的地区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49页至第52页的文字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分别在南、北极地区的地图上,用彩笔描出南、北极圈, 并概括南、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初步学会在南、北极地区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南
南极比北极气温要低的多
北
极
地
区
2024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教学设计
![2024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d40804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2.png)
2024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9.5《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这一节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让学生了解到极地地区的独特景观和极端气候,以及极地地区对全球环境的重要性。
教材还介绍了极地地区的保护措施以及我国在极地科学研究和保护方面的贡献。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极地地区的特殊环境和资源,他们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生互动,让学生深入了解极地地区的特点和保护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极地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了解极地地区对全球环境的重要性,知道极地地区的保护措施以及我国在极地科学研究和保护方面的贡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图表和文字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极地地区的独特性和对全球环境的重要性,增强保护极地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活动。
2.难点:极地地区对全球环境的重要性,以及极地地区的保护措施和我国在极地科学研究和保护方面的贡献。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图表和文字等教学资源,创设极地地区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
2.案例分析法:以我国在极地科学研究和保护方面的贡献为例,让学生了解我国在极地领域的重要作用。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极地地区的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准备与极地地区相关的图片、图表和文字材料。
2.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设备。
3.教学环境: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极地地区的独特景观和极端气候,引发学生对极地地区的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地动物相关图片
陆地蜘蛛(放大后的图 片,吕培顶摄)
陆地蠓 (放大后的图片)
苔藓上的扁虱 (张家兴摄)
极地海洋生物
南极大陆生物稀少,然而,围绕南极大陆的海洋--南大洋,却 是一个生机盎然的生物世界。 南大洋过去曾称为南极洋或南冰洋,它的北界为南极幅合带-水温、盐度急剧变化的界限,位于南纬48o~62o之间,这条线也是 南大洋冰缘平均分布的界线。南大洋的面积为7500万平方公里,是 世界上唯一完全环绕地球,而没有被任何大陆分割的大洋。它具有 独特的水文特征,不但生物量丰富,而且对全球的气候亦有举足轻 重的影响。 南大洋中栖息着数千种海洋生物,从单细胞的浮游植物到几米 长的大型海藻;从小型的浮游动物到大型的哺乳动物海豹、海狮, 乃至百吨重的巨鲸;从会飞的海鸟到不会飞的企鹅,种类繁多,千 姿百态。
一、北极地区
1、位置与范围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内的地区, 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北部及 一些岛屿。北极地区主体部分是北冰洋, 位于地球最北端,占北极地区的60%,是 纬度最高的和跨经度最多的大洋。北冰洋 战略位置突出,是亚、欧、北美三大洲空 中交通的捷径。
北极地区
1.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 格陵兰在它的官方语言丹麦语的字面意思为“绿色的土地”。这 块千里冰冻、银装素裹的陆地为何享有这般春意盎然的芳名呢? 关于格陵兰岛名字的来历有这样一个故事。相传古代,大约是公元 982年,有一个挪威海盗,他一个人划着小船,从冰岛出发,打算远渡重 洋。朋友都认为他胆子太大了,都为他的安全捏一把汗。后来他在格陵 兰岛的南部发现了一块不到一公里的水草地,绿油油的,十分喜爱。回 到家乡以后,他骄傲地对朋友们说:“我不但平安地回来了,我还发现 了一块绿色的大陆!”于是格陵兰变成为了它永久的称呼。格陵兰岛以 217.5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堪称世界第一大岛,全岛约4/5的地区在北极圈 内,格陵兰岛全年的气温在0℃以下,有的地方最冷可达到零下70℃! 因为终年只有雪,没有雨,除西南沿海等少数地区无永冻层,有 少量树木与绿地之外,格陵兰岛尽是冰雪的王国。站在格陵兰岛上吟诵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可以找到十足的感觉。全岛85%的地面覆盖着道 道冰川与厚重的冰山。千姿百态的冰山与冰川成为格陵兰的奇景,对着 它们展开丰富的联想。格陵兰岛的冰块内含有大量汽泡,放入水中,发 出持续的爆裂声,是一种非常好的冷饮剂。人们将其称为“万年冰”。 这种冰既洁净,纯度又高,在严热的夏日喝上一口“万年冰”是种难得 的享受。格陵兰盛产“万年冰”,冰层平均厚度为2300米,仅次于南极 洲的现代巨大的大陆冰川。
2.自然资源:石油、天然气、金属和非金属矿藏储量相当可观。还有丰富 的淡水资源。 3.气候 北冰洋的冬季从11月起直到次年4月,长达6个月。5、6月和9、10 月分属春季和秋季。而夏季仅7、8两个月。1月份的平均气温介于-20—40℃。而最暖月8月的平均气温也只达到-8℃。在北冰洋极点附近漂流站 上测到的最低气温是-59℃。在西伯利亚曾记录到-70℃的最低温度。 越是接近极点,极地的气象和气候特征越明显。在那里,一年的时 光只有一天一夜。即使在仲夏时节,太阳也只是远远地挂在南方地平线 上,发着惨淡的白光。太阳升起的高度从不会超过23.5°,它静静地环 绕着这无边无际的白色世界缓缓移动着。几个月之后,太阳运行的轨迹 渐渐地向地平线接近,于是开始了北极的黄昏季节。
南极磷 虾
南极磷虾是生活在南大洋中的一种甲壳类浮游动物, 个体不大,体长一般3~5厘米。但是蕴藏量却十分惊人, 约4~6亿吨,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有50亿吨。它在南大洋食 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海豹、鲸和企鹅的食物,也是重 要的海洋生物资源。 磷虾的生活史是相当有趣的。磷虾的卵排到水里后, 在其孵化前,不断下沉,一边下沉,一边孵化,一直下沉 到数百米。甚至2000多米,才孵化出幼体。幼体在发育过 程中不断上浮,边上浮,边发育,当幼体发育成小虾阶段 时,它也几乎到达海水表层了。这时,它可以在表层觅食 、生长、集群。当其发育成熟,又进行下一代塘、溪流和湖泊中生长着种类稀少的扁虫、圆生 和其他甲壳类动物如水蚤等。在长满苔藓的浅滩沼地和淡水塘中有 缓步类动物,其体长仅有0.1~0.8毫米,呈红棕色,身披角质层, 有触须,腿短,卵生,以苔藓和蓝绿藻为食。 中国生物学家在中国南极长城站附近的岩石缝里或岩石底下, 发现了一种蜘蛛类动物,其体长有数毫米,呈粉红色,身体柔软、 透明,一碰就碎,它通常生长在长有地衣的岩石上,可能以地衣为 生。 尽管南极大陆有上述土生土长的陆地动植物,但是与地球上其 他大陆相比,动植物的种群和数量都少得可怜。北极地区的陆地动 物比南极洲多得多,北极有大量的昆虫、陆地鸟类和哺乳动物。淡 水中有鱼类和两栖类动物。然而在南极洲的陆地生物,不管是动物 还是植物,能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已经不容易了。
二.南极地区
1.自 然 环 境 与北极相反,南极主要是陆地。南极气候 比北极气候更寒冷,平均气候比北极还要 低20多摄氏度,地上的冰雪有好几千米厚, 许多冰层自从几十万年前冻成起,就再也 没有融化过。南极没有常住的居民,是地 球上唯一没人居住的大陆。
2.自然资源
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储藏地区。位于南极大陆的 铁矿蕴藏丰富,含铁品位高,有“南极铁山”之 称,可供世界开发利用200年,为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大的煤田。南极大陆二叠纪煤层广 泛分布于东南极洲的冰盖下,储藏量约达5000 亿吨。 石油资源极为丰富。虽未查清,但这是非常有 潜力的世界资源。 磷虾是南大洋的特殊水产资源,其蕴藏量约 为4亿吨~6亿吨,从生态平衡观点来看,可以每 年捕获5000万吨,它相当于当今世界总渔获量 的一半。世界最大的淡水资源库。仅南极大陆, 就储存了人类可用淡水的72%。
茂盛的苔藓(南极办资料)
绚丽的苔藓(汪保国摄)
陆地动物
南极洲的陆地动物虽有150余种,但其中多为海鸟和 海兽身上的寄生虫,并非真正的陆地动物。真正的南极陆 地动物有昆虫和蜘蛛类,它们是在南极大陆土生土长的土 著居民,例如蜱、螨、尖尾虫和蠓等。
尖 尾 虫
尖尾虫(也叫弹尾虫)和螨在南极大陆分布最广, 从海岸到海拔2000米的高原,甚至远到内陆南纬84o的地区, 都有分布。尖尾虫多见于生长地衣的岩石表面上,常和地 衣生活在一起,有时在岩石下或小碎石缝中也有发现,但 不常见。
陆地动物: 尖尾虫 海洋生物: 南极磷虾
海 豹
鲸
陆地植物
南极洲与世界其他大陆隔离,再加上气候严寒、干燥、风大、 日照少、营养缺乏和生长季节短等因素,严重限制了陆地植物的生 长,故植物稀少,没有树木,没有花卉,也没有多少高等植物。现 已发现,南极洲有850多种植物,多数为低等植物,仅有3种开花植 物属于高等植物。低等植物中,有350多种地衣,370多种苔藓, 130多种藻类。 南极洲的植物与北极形成鲜明的对照。尽管北极地区也寒风凛 冽,气候多变,冬季气温也常在-60℃以下,大部分地区属于永久冻 土带,但毕竟没有南极洲那么酷寒,因此,北极地区的植物比南极 洲的长得茂盛得多,种类也多。北极地区有100多种开花植物, 2000多种地衣,500多种苔藓,还有南极洲没有的植物,如该类植 物和裸子植物等。由此看来,南极洲是地球上植物最稀少的陆地。
格陵兰岛冰层
格陵兰岛极光
格陵兰岛聚落
彼得曼冰川
格陵兰岛
海岸
建筑
冰川
2.白令海峡:约85千米宽,深度在30-50米之间。 这个海峡连接了楚科奇海(北冰洋的一部分) 和白令海(太平洋的一部分)。它的名字来 自丹麦探险家的维他斯· 白令,他在1728年俄 国军队任职时候穿过白令海峡,是第一个穿 过北极圈和南极圈的人。
北极有无边的冰雪、漫长的冬季。北极与南极一样 有 极昼和极夜现象,越接近北极点越明显。北极的冬天是漫长、 寒冷而黑暗的。从每年的11月23日开始,有接近半年时间将 是完全看不见太阳的日子。温度会降到零下50多摄氏度。此 时所有海浪和潮汐都消失了,因为海岸已冰封,只有风裹着 雪四处扫荡。 到了四月份天气才慢慢暖和起来,冰雪逐渐消融大块 的冰开始融化、碎裂、碰撞发出巨响;小溪出现潺潺的流水; 天空变得明亮起来太阳普照大地。五、六月份 植物披上了 生命的绿色 动物开始活跃 。在这个季节动物们可获得充足 的食物积累足够的营养和脂肪以度过漫长的冬季。 北极的秋季非常短暂,在九月初第一场暴风雪就会降 临。北极很快又回到寒冷、黑暗的冬季。在北极太阳永远升 不到高空中即使在仲夏时节它升起的角度也不超过23.5度。 北极的年降水量一般在100—250毫米 在格陵兰海域可达500 毫米,降水集中在近海陆地上,最主要的形式是夏季的雨水。
南极磷虾相关图片
南极磷虾(董兆乾摄)
南极磷虾(南极办资料)
海
豹
海豹属于鳍脚目哺乳动物,躯体呈流线型,皮毛短而光滑,抗 风御寒能力强。它既可以在水中生活,又可以登陆栖息,以海洋生 物为食。它善于游泳,长于潜水。其游泳速度为每小时20~30公里, 最高达37公里;潜水时间一般为5~10分钟,最长可达70分钟。潜 水能力最强的是威德尔海豹,一般潜水深度为180~360米,最深达 600米。 海豹奶中的脂肪含量相当高,可达40~50%,是牛奶中脂肪含 量的10~15倍,其他营养成分也比牛奶高,这是海豹幼仔生长健壮, 膘肥体胖的原因之一。 海豹几乎分布于世界各海域,寒冷海域更 为常见。全世界共有34种海豹,约3500万头。南极地区有6种海豹, 约3200万头,占世界海豹总数的90%。显然,南极地区是海豹的重 要产地。
极地生物
南极洲大部分区域常年被冰雪 陆地植物: 开花植物 覆盖,被人称为南极冰原或白色沙 地 衣 漠。即使在短暂的夏季几个月里, 也仅有5%的无冰雪覆盖的裸露基岩, 苔 藓 称为无冰区或白色沙漠的绿洲。 这些绿洲主要分布于南极大陆 的边缘和大陆周围的岛屿上。白色 沙漠的绿洲是南极陆地、淡水生物 的主要栖息地。正是这些生物给南 极这块凄凉、冷漠的大陆带来了生 机。
海豹相关图片
(海豹)
鲸
每当南极的盛夏来临,南半球的巨鲸纷纷南下,使南大洋成为 鲸的世界。 栖息于南大洋的鲸分为两大类:须鲸类和齿鲸类,约 有12种之多。较大型的须鲸有蓝鲸、鳍鲸、黑板须鲸、缟臂鲸、巨 臂鲸、小鳁鲸和露脊鲸等;较大的齿鲸有抹香鲸和逆戟鲸等。 其中个头最大的是蓝鲸,数量最多的是鳍鲸。巨臂鲸和露脊鲸 现己几乎被捕尽杀绝,幸存者为数不多,回为它们游泳慢,易于捕 杀。 鲸在南大洋中的分布比较广泛,几乎南极辐合带以南都有它们 的踪迹。他们的分布与磷虾群的分布有密切关系,蓝鲸主要分布在 浮冰带,生活在最南部的是巨臂鲸和黑板须鲸,缟臂鲸可以在南极 洲海域越冬,露脊鲸主要分布在亚南极地区;齿鲸类分布在南极辐 合带,随季节变化而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