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李政道
曾获得诺贝尔奖的八位华人科学家
曾获得诺贝尔奖的八位华人科学家1957年因发现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衡,从而导致有关基本粒子的重大发现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政道(T sung-Dao Lee,1926年11月24日-),美籍华人物理学家。
1957年,31岁的他与杨振宁一起,以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的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
李政道和杨振宁是首两位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籍人士。
李政道出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苏州,李政道曾在苏州东吴附中,江西联合中学等校就读。
因抗日战争,中学未毕业。
1943年在贵阳以同等学力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走上物理学之路。
1944年日军进入贵州,浙江大学停学。
1945年转学到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为二年级生。
1946年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师从费米教授。
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与合作者一起从事统计物理的相变以及凝聚态物理的极化子的研究。
1953年,他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主要研究工作是在粒子物理和场论领域。
三年后,在他29岁时,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二百多年的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
1984年获得全校级教授这一最高级职称。
至今他仍活跃在物理研究的第一线,不断发表科学论文。
李政道于1962年加入美国国籍。
自从1970年代初,他和夫人秦惠莙开始回中国访问,他为中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做了很多贡献。
他向有关方面建议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基础科学研究:促成中美高能物理的合作,建议和协助建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议成立自然科学基金;于1980年代设立CUSPEA考试,对优秀本科毕业生提供奖学金赴美攻读物理学博士;建议建立博士后制度;成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的近代物理中心等学术机构。
1996年11月29日李政道的夫人秦惠莙因患肺癌离开人世。
为纪念夫人,1997年李政道及其亲友捐赠30万美元“秦惠莙与李政道中国大学生见习进修基金”,简称莙政基金。
莙政基金现支持北京大学、复旦大学、苏州大学、兰州大学与国立清华大学(台湾)等五所高校的优秀本科学生进行基础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入选的学生则被命名为莙政学者。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五)】1957年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1
物理学奖美籍华裔,李政道(Tsung-DaoLee1926-),发现在弱对称下宇称不守恒原理李政道,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
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
另有同名之国际著名免疫血液学家,中国HLA专业的奠基人,现任台湾慈济骨髓捐献资料中心主任李政道。
生平经历学术活动(13张)学术活动(13张)李政道,中国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祖籍江苏苏州,父亲李骏康是金陵大学农化系首届毕业生。
李政道曾在东吴大学(苏州大学)附中,江西联合中学等校就读。
因抗战,中学未毕业。
1943年因以同等学历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由此走上物理学之路,师从束星北、王淦昌等教授。
1944年因日军入侵贵州,时在贵州的浙江大学被迫停学。
1945年他转学到时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就读二年级,自己毛遂自荐,找到当时的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吴大猷。
1946年经吴大猷教授推荐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物理学大师费米教授。
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从事流体力学的湍流、统计物理的相变以及凝聚态物理的极化子的研究。
1953年,他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和场论领域的研究。
三年后,29岁的李政道,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二百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
他开辟了弱作用中的对称破缺、高能中微子物理以及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物理等科学研究领域。
1984年他获得全校级教授(UniversityProfessor)这一最高职称,至今仍是哥伦比亚大学在科学研究上最活跃的教授之一。
现在,他的兴趣转向高温超导波色子特性,中微子映射矩阵,以及解薛定谔方程的新途径的研究。
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仍奋斗在物理研究的第一线,不断发表科学论文。
回国访问自20世纪七十年代初,他和夫人开始回国访问,为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做了很多贡献。
他积极建议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基础科学研究,促成中美高能物理的合作,建议和协助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议成立自然科学基金,设立CUSPEA,建议建立博士后制度,成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和北京大学及浙江大学的近代物理中心等学术机构,设立私人教育基金,对艺术和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强烈的兴趣,个人亦喜随笔作画并积极倡导科学和艺术结合。
李政道与杨振宁决裂事件
事件背景
季承坦言,“我写他们的恩怨,是抱着客观的态度写历史,历述事实,不偏不倚,不做结论。”对于这段恩 怨,杨振宁和李政道都深以为憾,但各执一词。杨振宁虽然认为和李政道友情的永久破裂是他一生的遗憾,但是 他最先对外公开“事实真相”。杨振宁还曾引用苏东坡与其弟诗“与君世世为兄弟,又结来生不了因”,来表达 他对苏轼兄弟情谊的羡慕,他说:“很遗憾,我和李政道没能做到这点。”
李政道在普林斯顿工作,既有成就又很愉快。但此时纠纷却发生了,由头是他们合写的两篇论文的署名次序 问题。
这两篇论文的总标题是《状态方程和相变的统计理论》,第一篇《凝聚理论》署名是杨振宁和李政道,第二 篇《格气和伊辛模型》署名是李政道和杨振宁。
季承写道,在第一篇论文完成后,按惯例合作者的署名应按姓氏英文首字母的顺序排列,应该是“李政道和 杨振宁”。但是,杨振宁提出,如果李政道不介意的话,他希望排在前面,因为他比李政道大四岁。李政道对这 一要求很吃惊,勉强同意。
季承写道:“推而广之,似乎只要是李政道赞成的,杨振宁就反对。杨振宁的个人意气远超出了高能物理领 域。意气的来源完全在杨振宁。相反,李政道却没有表示出对杨振宁回国后所作所为的个人意气。人们看不到 ‘只要杨振宁主张,李政道就反对’这种现象。”
季承对本刊表示:“我写他们的恩怨,是抱着客观的态度历述事实,不偏不倚,不做结论。”
在第二篇论文署名时,李政道说服杨振宁按国际惯例改了过来。
署名问题给二人带来裂隙,李政道决定不再和杨振宁合作。之后,虽然他在普林斯顿又工作了一年半时间, 但是他们没有再合著论文。
论文署名的事情使李政道耿耿于心。那时,他并不知道杨振宁的夫人杜致礼(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的长女) 也参与其间。据杨振宁回忆,上述两篇论文的署名次序,杨振宁本想把李政道放在前面,因为李毕业后科学事业 一直不顺利,要帮助他,可是杜致礼根据“女人的第六感”出面阻止,说李政道这个人不值得他这样信任。
杨振宁中国首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杨振宁中国首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57年,杨振宁成为中国及亚洲首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
他与李政道共同提出了“宇称守恒破缺”的理论,为粒子物理学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杨振宁的成就不仅代表了个人的荣耀,更是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中国南京,1941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
在二战期间,他因远离战火,并且母校清华大学被迫迁往四川,给了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学术研究。
1945年,杨振宁赴美国参与了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研究,师从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欧内斯特·奥本海默。
在奥本海默的悉心指导下,杨振宁逐渐展现出过人的才华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1956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提出了“宇称守恒破缺”的理论。
他们的理论假设了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现象可能存在。
这项理论的提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被后来的实验证实,为粒子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957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对中国科学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成就不仅仅是科学上的突破,更是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崭露头角的象征。
他的获奖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科学家,为中国的科技发展注入了无穷的动力。
杨振宁在晚年回到中国,积极倡导科学教育和科学研究。
他担任了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及其他重要职务,致力于培养和推动年轻学者的成长。
杨振宁的领导力和激情对中国的科学界起到了示范作用,为培养出更多的中国科学家树立了榜样。
总结起来,杨振宁作为中国及亚洲首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的成就不仅仅是属于个人的荣耀,更是中国科学事业的骄傲。
他的理论开创了新的领域,为粒子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杨振宁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科学家,为中国的科技发展注入了持久的动力。
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更是以身作则地培育和推动着中国的科学研究,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的成就将永远铭刻在中国科学史上,激励着后人继续追求科学的真理,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物理学家杨振宁事迹及颁奖词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物理学家杨振宁事迹及颁奖词杨振宁,男,1922年10月1日(护照上为9月22日)生于安徽合肥,物理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物理学家杨振宁事迹及颁奖词,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物理学家杨振宁英雄事迹杨振宁青年时期喜爱物理,而且想成为一位实验物理学家。
1943年杨振宁赴美国留学时,就立志要写一篇实验物理论文。
1946年,杨振宁进入芝加哥大学费米主持的研究生班,希望能在费米的指导下写篇实验论文。
当时,费米正忙于在阿贡国家实验室从事军事技术研究。
像杨振宁这样初到美国的中国人是不能随便进入阿贡实验室的,于是费米建议杨振宁先跟泰勒做些理论研究,实验则可以到艾里逊的实验室去做。
艾里逊是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的一名教授。
在费米的推荐下,杨振宁成为艾里逊的6名研究生之一。
然而,在实验室工作的近20个月中,杨振宁的物理实验进行得非常不顺利,做实验时常常发生爆炸,以至于当时实验室里流传着这样一句笑话: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
此时,杨振宁不得不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动手能力比别人差!一天,一直在关注着杨振宁、被誉为美国“氢弹之父”的泰勒博士关切地问杨振宁:“你做的实验是不是不大成功?”“是的。
”面对令人尊敬的前辈,杨振宁诚恳地说。
“我认为你不必坚持一定要写一篇实验论文,你已经写了一篇理论论文,我建议你把它充实一下作为博士论文,我可以做你的导师。
”泰勒直率地对杨振宁说。
杨振宁听了泰勒的话,心情十分复杂。
一方面,他从心底深处感到自己做实验确实力不从心;另一方面,他又不甘服输,非常希望通过写一篇实验论文来弥补自己实验能力的不足。
他十分感谢泰勒的关怀,但要他下决心打消自己的念头实实在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想考虑一下,两天后再告诉您。
”杨振宁恳切地说。
杨振宁认真思考了两天。
他想起在厦门上小学时的一件事:有一次上手工课,杨振宁兴致勃勃地捏制了一只鸡,拿回家给爸爸妈妈看,爸妈看了笑着说:“很好,很好。
中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名单
中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名单自1901年创立以来,诺贝尔物理学奖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高荣誉的科学奖项之一。
中国作为一个科技大国,在物理学领域也有不少杰出的科学家获得了这一殊荣。
下面是中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名单:1. 杨振宁(1957年获奖)杨振宁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也是首位因物理学研究而获得该奖项的华人科学家。
他与李政道共同提出了“杨-李理论”,对于基本粒子的对称性和弱相互作用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李政道(1957年获奖)李政道与杨振宁共同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基本粒子和物理学的基本规律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政道还在物理学领域的其他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3. 高斯古(1957年获奖)高斯古是中国第三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也是首位获得这一奖项的独立研究者。
他的研究成果在理解基本粒子的强相互作用和量子色动力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4. 杨振宁(1963年获奖)杨振宁是中国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的第二次获奖是因为对于非守恒性理论的研究。
他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宇宙学和相对论物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5. 杨振宁(2004年获奖)杨振宁是中国第一位三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的第三次获奖是因为对于超导性和超流动性的研究。
他的研究成果在理解凝聚态物理学和低温物理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6. 高锟(2012年获奖)高锟是中国第六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因为发现了量子霍尔效应而获得了这一殊荣。
他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量子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7. 丁肇中(2016年获奖)丁肇中是中国第七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因为对中微子振荡的发现而获得了这一奖项。
他的研究成果在粒子物理学和中微子物理学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要影响。
8. 陈建功(2018年获奖)陈建功是中国第八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因为对于激光的产生和应用的发现而获得了这一殊荣。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五)】1957年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1
美籍华裔,杨振宁(ChenNingYang1922-),发现在弱对称下宇称不守恒原理杨振宁,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于70年代发展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
人物简介杨振宁杨振宁杨振宁历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和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又自1986年起,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5年应聘担任国立华侨大学名誉教授;1997年出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荣誉主任;1999年自石溪分校荣休,同年出任清华大学教授,2003年底回北京定居;并曾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俄罗斯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教廷宗座科学院(罗马教皇学院)以及多个欧洲和拉丁美洲科学院的院士荣衔,以及多家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现任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名誉院长。
父亲杨武之是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回到国内后曾任清华大学与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主任多年。
1934年,专门为杨振宁请老师讲习《孟子》。
个人经历1942年前杨振宁与翁帆婚纱照杨振宁与翁帆婚纱照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出生日期在1945年的出国护照上误写成了1922年9月22日)。
他出生不满周岁,父亲杨武之考取公费留美而出国了。
4岁时,母亲开始教他认字,1年多的时间教了他3千个字。
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
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岁。
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随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
1942年后1942年毕业于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在该校研究生毕业。
此后他于1945年考取公费留学赴美,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年物理学奖得主,是中国(后加入美国籍)的两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奖理由是他们发现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定律,从而导致有关基本粒子研究的重大转变。
杨振宁(Chen-Ning Yang,1922—),出生在安徽合肥。
父亲杨武之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原清华大学(后转入西南联大)教授。
由于家学渊源,他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
抗战时期,他在昆明的西南联大获得理科学士学位,本科论文导师为北京大学吴大猷教授。
1944年在清华大学获得科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导师是王竹溪教授。
1945年冬,得到庚子赔款奖学金赴美留学,就读于芝加哥大学。
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后长期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
1964年加入美国籍。
1966年起,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主持理论物理研究所的工作。
1971年回国访问,此后曾多次回国,为中国科技发展献计献策,为中美科技交流牵线搭桥。
2003年底,杨振宁回中国定居,居住于清华园的“大师邸”。
2015年,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满足了他父亲久违的心愿。
2017年,扬振宁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近代理论物理学许多领域的发展,都与杨振宁的名字分不开。
1949年,杨振宁与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费米一起,提出了基本粒子的结构模式,即费米-杨模型。
1954年,杨振宁与米尔斯合作,提出了规范场理论,确立了他作为20世纪后1半叶物理学奠基人的地位;1956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理论,这一重大成果冲破了当时物理学界的传统观念,促进了基本粒子理论的发展,被科学家们称之为“科学史上的转折点”。
杨振宁自始至终都认为,青少年时期在国内受到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自己事业取得成就至关重要。
然而,了解现代物理学的人都知道一点,尽管宇称不守恒定律为杨振宁赢得了诺贝尔奖,但这并不是他的最高成就,他最大的贡献是杨-米尔斯理论,这是现代规范场论和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基础,是背景更加宏大的理论。
杨振宁与李政道
这件事清晰地表明宇称不守恒的发现与杨振宁无关。吴健雄的实验证实宇称不守恒后召开的记者会,也只有李政道参加,并没有杨振宁参加。但是在诺贝尔奖的颁奖大会前,杨振宁恰以比李政道年长4岁为由,要第一个上台领奖,企图造成他是主角的形象。在布鲁克海文实验室与李政道办公室隔壁的Church教授完全了解李政道发现宇称不守恒的过程,对杨振宁的所作所为十分反感。Church教授打抱不平,把当初李政道发现宇称不守恒写的手稿寄给美国物理学会,向世界公布事实。美国物理学会在1957年12月立即在《今日物理》杂志将李政道写的其中的一张手稿纸作为封面发表出来。杨振宁50年来,最怕的就是这个洋教授的打抱不平和美国物理学会在第一时间的表态。
1956年5月,李政道在电话中告诉了杨振宁这一新的理论突破后,杨振宁来到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开始,杨振宁不支持李政道的发现,听了李政道的说明后被李政道说服。但是杨振宁对李说,你的论文慢慢发表,我们来写得多一点。李政道不知杨振宁的心机,同意合作。他们在宇称不守恒问题上的合作研究(实际上,没有杨振宁,李政道也已经完成了宇称不守恒的理论分析工作。杨振宁利用了李政道的善良)。
就在等待实验结果的这个空隙,李政道一边积极思考宇称P和C、T不守恒等问题,同时也对统计力学进行着新的研究,在发表的手稿上可以看到他思考统计力学时随手写的公式和符号。正如美国伯恩斯坦的文章里所说的,“在这一页上李整齐地写满了符号和公式,偶尔可见墨水的污渍。有趣的是它的内容。大约有一半公式是有关统计力学的,而另一半是有关弱相互作用以及宇称不守恒的,对于理论物理学家,在实验物理学家进行测量的时候,只能等待和即兴随写,而李就是在等待和即兴随写”。
杨振宁的谎言有一个特点,就是往往在当事人去世以后编造故事,例如,在大物理学家费米去世后,杨振宁自称自己是费米的学生,并且自称自己的统计力学比费米好 (这是打击报复费米不接受杨振宁为博士研究生)。不但如此,杨振宁还自称李政道的费米博士研究是杨指导的。又例如在李杨的共同老师吴大猷去世后,杨振宁又拿出一封杨振宁给吴大猷的信,编造了很多故事大骂了李政道一通;杨振宁编造故事也编造到他夫人头上:杨振宁在他夫人过世之后说,李政道-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的论文是杨振宁在病床上口述,杨振宁夫人记录完成的。你能够相信吗!又例如,在杨振宁的父亲去世后,发表否定杨振宁的父亲在李政道面前讲过的话:“是振宁不对,振宁对不起你”,但是杨振宁没有想到,同时在场的还有中国科学院的一位主任并没有去世,这位主任出来证明了这个讲话。由于杨振宁的谎言成了习惯,居然在全中国人们的面前出世了天大的谎言:“中国人即将获得诺贝尔数学奖”,但是诺贝尔奖中并没有数学奖。
李政道杨振宁遭遇冷处理六十多年前中国人第一次获诺奖
《科学文化评论》第17卷第1期(2020):5-285科学与人文李政道杨振宁遭遇冷处理六十多年前中国人第一次获诺奖华新民王作跃摘要李政道、杨振宁1957年因质疑宇称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仍持有中国国籍,因而他们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许多中国人误认为他们是美籍华人,同中国政府在当时及后来的冷处理(低调报道)有关。
通过回顾中国政府的新闻报道在1957年是如何处理李、杨的科学成就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件事,分析了这种处理方式背后的原因:冷战中海峡两岸以及中美之间的对峙;苏联的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争取杨振宁回国失败,同时也揭示了1957年的诺贝尔授奖典礼上没有中国政府的代表出席的原因。
关键词李政道杨振宁宇称守恒定律诺贝尔物理学奖冷处理中图分类号N092文献标识码A1957年对中国人来说,在科学技术领域的一件大事,就是李政道和杨振宁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中国人在获奖者名单中零的突破。
可是,当我们今天来纪念这一让中国人感到与有荣焉的事件时,发现人们对于它还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比如,据我们的粗略调查,有这样一种观点:李、杨二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作为中国人有一定程度的自豪,但是他们毕竟是以美籍华人的身份去领奖的,许收稿日期:2019-07-25作者简介:华新民,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博士,美国宇航局退休科学家,王作跃,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历史学博士,留美华人科学史家,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普莫娜分校历史系教授。
本文于2017年11月26日在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上发表,2019年7月25日增补修改,经《知识分子》惠允在此发表。
6《科学文化评论》第17卷第1期(2020)多人在回答询问时都有这样的认识。
中年人这样认识,或许有其原因,因为自从1972年尼克松访华开启了中美交往的大门后,李、杨以及其他留美科学家访问中国时,都是以“美籍华人”的身份出现在国内的媒体上,所以那些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入学的人,自小就把他们当作美籍华人并不奇怪。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特约][原创]
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美籍华人科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杨振宁1922年9月22日出生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
在西南联合大学物理学系,在吴大酋指导下完成学士论文, 1942年毕业后即人研究院深造,在王竹溪指导下研究统计物理学,他的群论知识得益于其父杨武之。
1945年赴美入芝加哥大学做研究生,深受E·费密的熏陶,在导师E·特勒的指导下完成博土论文,1948年获博土学位。
1948-1949年任芝加哥大学教员,1949-1955年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工作,1955-1966年任该所教授,1966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爱因斯坦物理学讲座教授,并任新创办的该校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
杨振宁对理论物理学的贡献范围很广,包括基本粒子、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等领域。
对理论结构和唯象分析他都有多方面的贡献。
他的工作有特殊的风格:独立性与创建性强,眼光深远。
在粒子物理学方面,他最杰出的贡献是1954年与R·L·密耳斯共同提出场—密耳斯场理论,开辟了非阿贝耳规范场的新研究领域,为现代规范场理论打下了基础。
杨—密耳斯场方程最近被数学家S·唐纳森引用,获得了拓扑学上的重大突破。
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合作,认识到很可能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
次年,这一理论预见得到吴健雄小组的实验证实。
因此,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得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一项科学工作,在发表的第二年就获得诺贝尔奖,这是第一次。
美国总统授予他1985年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章。
在粒子物理学方面,杨振宁的其他贡献包括:费密—杨模型(1949年),与李政道合作的二分量中微子理论(1957年),与李政道和R·奥赫梅合作的关于C(电荷共軛变换)和T(时间反演变换)不守恒的分析(1957年),与李政道合作的高能中微子实验分析(1959年)和关于W粒子的研究(1960-1962年)。
与吴大峻合作的CP(宇称) 不守恒分析(1964年),规范场的积分形式理(1974年),与吴大峻合作的规范场与纤维丛的关系(1975年),与邹祖德合作的高能碰撞理论(1967—1985年)等。
杨振宁和李政道为什么会交恶?
杨振宁和李政道为什么会交恶?因为杨振宁多次在与李政道合著的论文中纠结姓名排序的问题,这让李政道感到非常不爽,李政道甚至认为杨振宁人品有问题,主动和杨振宁决裂的。
杨振宁和李政道同为西南联大的校友,杨振宁比李政道高了两个年级。
上世纪40年代,俩人先后被派往美国学习深造,并先后进入了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这才开始有了交集。
在芝加哥大学杨振宁和李政道一同工作研究,并联名发表论文,俩人逐渐成为了亲密的朋友。
1949年,杨振宁来到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工作。
在杨的推荐下,李政道于1951年9月也加入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杨和李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这段时间堪称是俩人合作的“蜜月期”,在此期间杨和李共同发表多篇论文。
李政道曾经说过:“我们在一起工作,发挥出我们每个人的最大能力,合作的成果大大多于每个人单独工作可能取得的成果。
”虽然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这段俩人的合作成果显著,但也有一件事使得俩人之间开始产生了隔阂,就是关于论文署名的排序问题。
他们曾经共同发表了一篇名为《状态方程和相变的统计理论》的论文,这篇论文有两个子标题分别为《凝聚理论》和《格气和伊辛模型》。
按照国际惯例,合著论文的署名应该以姓氏英文首字母来排列,也就是李政道在前杨振宁在后。
但是杨振宁却要求将《凝聚理论》署名改为自己的名字排在前面,理由是杨振宁认为他比李政道年长四岁。
出于情面,李政道虽然同意了杨振宁的这个请求,但是心存芥蒂,俩人也因此产生了隔阂并暂停了合作。
这件事为日后俩人彻底决裂埋下了祸根。
后来,李政道离开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为的就是想和杨振宁拉开距离。
到了1953年,由于学术上的探讨和交流,杨振宁和李政道又重新走到了一起。
在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共同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后来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俩人因此共同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杨振宁再次提出领奖时他希望能按年龄顺序排在李政道之前,而他夫人杜致礼(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之女)则想在出席晚宴时让国王作陪,也就是说,在进入晚宴会场时她要走在最前面,杨振宁次之排在第二名,由皇后作陪。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29年就读北京清华园内成志小学1933年就读北平崇德中学1938年插班昆明昆华中学高二1938年入西南联大就读1942年西南联大研究所毕业1944年任教于西南联大附中1945年抵美国1948年在泰勒指导下转做理论物理,于是年获芝加哥大学物理博士1949年进普林斯敦大学研究1956年与李政道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1957年因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5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66年转赴纽约大学石溪分校,创立并主持理论物理研究所1971年返回久别的中国大陆1986年返国参加中研院院士会议1994年荣获美国费城富兰克林学院颁发之波维尔(Bower)奖1996年获清华、交通两所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简介西南联大毕业美国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历任美国普林斯顿研究所研究教授现任美国石溪大学理论研究所所长杨振宁,安徽省合肥县人,民国十一年八月二十二日出生。
一九二八年就读厦门国小、一九三三年就读北平崇德中学、一九三八年插班昆明昆万中学高中二年级、一九四二年西南联大毕业、一九四四年西南联大研究所毕业、一九四五年在西南联大附中教学后赴美、一九四八年夏完成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一九四九年秋天普林斯顿大学研究、一九五七年获诺贝尔物理奖、一九五八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一九六五年应纽约州立大学校长托尔邀请筹备创立石溪分校研究部门、一九六六年离普林斯顿赴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主持物理研究所,担任教授至今。
杨氏于一九三八年以高二的同等学历,考取当时由清华、北大、南开三个大学合并的西南联大的化学系,后来改念物理系。
一九五七年,和李政道合作推翻了爱因斯坦的「宇称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物理奖学金。
他们这项贡献得到极高评价,被认为是物理学上的里程碑之一。
尽管他们早已入了美籍,但也是「美籍华人」,消息传来,中国人无不引以为傲。
杨氏也是以曾经接受中国文化的薰陶为自傲的,那年他们在接受诺贝尔奖金的时候,由他代表致辞,最后一段,他说:「我深深察觉到一桩事实,这就是:在广义上说,我是中华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产物,既是双方和谐的产物,又是双方冲突的产物,我愿意说我既以我的中国传统为骄傲,同样的,我又专心致于现代科学。
中国近代十大最著名科学家
中国近代十大最著名科学家我们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的努力,科学家的无私奉献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今天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中国近代十大最著名的科学家。
1. 杨振宁杨振宁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是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在1944年的时候获得清华大学硕士学位。
在世界很多高校都曾任过教。
2. 钱学森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系统科学家工程控制论创始人,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对我国近代的科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 邓稼先邓稼先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
4. 袁隆平尊敬的袁隆平是中国水稻杂交的开创者和领导者,有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没有袁隆平作出的贡献,可能我们现在还在吃不饱饭的状况。
5. 钱三强钱三强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是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曾经担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对于中国的火箭研制是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6. 屠呦呦屠呦呦是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是第1个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
为中国的医疗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7. 华罗庚华罗庚是世界上著名的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8. 李政道李政道是著名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他的主要贡献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对天体物理等领域研究。
9. 黄旭华黄旭华是著名的舰船设计专家和核潜艇研究专家,在我国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2019年的时候被授予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
10. 于敏于敏是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两弹一星勋章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
一些有关李政道、杨振宁之争的资料
一些有关李政道、杨振宁之争的资料潘辰核心提示:杨振宁和李政道是因为推翻宇称守恒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奖的,而李政道提出宇称不守恒问题是以他为主解决的论据,与过去文献所载的事实不符。
研究膺标量是解决宇称不守恒问题的突破口。
李政道说他1956 年4月独自想到要研究膺标量,这与文献不符。
从2004年以前李写的有关宇称不守恒工作历史的文章中,说明他是在1956年5月才清楚应该研究膺标量的。
吴健雄和史瓦兹的回忆也都不能证明李曾在1956年4月想到要研究膺标量。
将研究方向由奇异粒子转向β衰变是推翻宇称守恒工作关键的发展,它是杨振宁提出来的。
早在1950年杨就在β衰变方面做过研究,熟悉这个领域;而李是在1956年5月和杨讨论后才要去向吴健雄借β衰变的著作来读的。
关于文章署名顺序问题,李政道曾责备杨振宁不遵守学界习惯,按合作者姓氏英文第一个字母的顺序来署名。
但从那时期李和别人合写的三篇文章的署名看,也有合作者英文姓氏的第一个字母的次序在李之前、可第一作者却是李的情况。
今年初,季承著《李政道传》出版,述及李政道、杨振宁发现宇称不守恒的经过,及李、杨关于这段历史的不同表述,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李、杨之争的关注。
关于季承的《李政道传》,关于李、杨之争的是非,媒体上已有不少报道和讨论。
本刊今发表潘辰先生的文章,希望有助于相关史实的辨析和核实——为此目的,本刊也欢迎与潘辰先生看法和立场不同的人投稿给我们。
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位先生因为推翻宇称守恒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奖,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得到诺贝尔科学奖,中国人都引以为傲。
李在1971年发表文章,宣称这项工作是以他为主,杨为辅(李政道《弱相互作用的历史》,1971);杨在1983年列举事实说明李的叙述不实(Yang,Chen Ning,Selected Papers 1945-1980,With Commentary,W.H.Freeman Co.,San Francisco1983pp.26-31.);2004 年季承等编了《宇称不守恒发现之争论解谜:李政道答〈科学时报〉记者杨虚杰问及有关资料》(季承、柳怀祖、滕丽编,甘肃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以下简称为《答记者问》)一书,进一步宣称这项工作是李突破的;今年季承又推出《诺贝尔奖中华风云:李政道传》(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10年版),重复了《答记者问》一书中关于李、杨之争的叙述。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
加来道雄
(人物简介类说明文)
• 李政道:Tsung-Dao Lee(1926年11月25 日—),美籍华裔物理 学家,出生于中国上海。 1957年,他31岁时与杨 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 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 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 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 的实验证实。李政道和 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 奖的华人。
精神和坚强意志。
成为一位科学家是无数年轻的学子孜孜以求 的,那么从加来道雄的成长道路,你认为要成 为一名优秀科学家,要必备哪些素养和精神呢?
1、强烈的好奇心 2、奇特的想像力:科学是需要想像力的,想像力能带
来创造力。作者正是从对鲤鱼世界的想像中,认识到人 类观察空间的局限性,间接感悟到高维空间存在的可能。 由感性的想像上升到理性的创造,体现了创新意识和探 索精神。 3、浓厚的兴趣: 4、为追求真理的毅力、执着、恒心 5、踏实的实验精神:
——题记
诠释题目式:所拟题目一般都具有深
刻性特点,运用题记形式对题目进行巧 妙而又全面的诠释。
云南一考生满分作文《与你同行》
“他们一路同行,一个汲水,一个负着 火,形影相随。在他们携手并进时, 就产生了智慧。”
——题记
点明题旨式:在题记里用最简约的文字,告知
阅卷人写作本文的用意,展示出立意和主旨。
实验物理、基本粒子物理、 量子电动力学、γ辐射与物 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他最杰出的贡献是在1974 年,与里希特各自独立地发 现了J/ψ粒子。为此,他们 共同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 物理学奖。
我没有特殊天赋,我只是极为好奇。
整个科学只不过是每日思考的精练。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刨根问 底地追究题罢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李政道。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
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李远哲。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朱棣文。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崔琦。
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高行健。
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钱永健。
高行健是法籍华人,其余为美籍华人。
杨振宁,安徽省合肥市人。
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是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后来他的出生日期在1945年的出国护照上误写成了1922年9月22日)。
他出生不满周岁,父亲杨武之考取公费留美而出国了。
4岁时,母亲开始教他认字,1年多的时间教了他3千个字。
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
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岁。
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随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
赴美入芝加哥大学
李振道,祖籍江苏苏州,父亲李骏康是金陵大学农化系首届毕业生。
李政道曾在东吴附中,江西联合中学等校就读。
因抗战,中学未毕业。
1943年因以同等学历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由此走上物理学之路,师从束星北、王淦昌等教授。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生于山东日照,先后在重庆、南京和青岛上小学。
1948年随父母去台湾,又在台中读了一年小学。
1949年丁肇中先考入台北成功中学,次年入台湾建国中学,接受严格的教育,他的数学、物理和历史学习成绩优秀。
1955年建国中学高中部毕业,考入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
1956年转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在物理系和数学系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崔琦1939年2月28日,出生在中国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肖旗乡范庄村一个农民家庭,在村里小学毕业后,他于1951年在北京读书,次年到香港培正中学就读。
1957年香港培正中学毕业,1958年赴美国深造,就读于伊利诺伊州奥古斯塔纳学院。
高行健出生于江西赣州,父亲是一名银行职员,母亲是基督教青年会成员,做过抗日剧团的演员。
在母亲的影响下,高行健对戏剧、写作产生了兴趣,从小就有涂鸦的爱好。
1950年,高行健全家搬到了南京
1952年,高行健就读于南京市第十中学,以前这所中学是一个教会学校(金陵大学附属中学),能够接触到许多的西方翻译来的著作。
另外高行健师从画家恽宗瀛先生学画素描、水彩、油画以及泥塑。
对这段时光,高行健回忆到:“我的底子是在那打下的。
我的中学生活完全像是生活在梦里”。
高行健1981年的著作《现代小说初探》1957年,高行健高中毕业,听从母亲的建议,没有报考中央美术学院,而考入了北京外国语学院。
1962年,高行健从法语系毕业后,在中国国际书店从事翻译工作。
1970年,被下放到农村劳动,期间曾到安徽宁国县港口中学任教。
1975年,返回北京,任《中国建设》杂志社法文组组长。
1977年,在中国作协对外联络委员会工作。
1979年5月,作为全程翻译,陪同巴金等中国作家访问巴黎,回国后高行健发表了《巴金在巴黎》。
1980年,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
1982年,与刘会远共同创作的剧作《绝对信号》,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
1987年,高行健应邀赴德国从事绘画创作。
1988年开始,在巴黎定居。
1989年,成为法国“具像批评派沙龙”成员,以后连续三年参加该沙龙在巴黎大皇宫美术馆的年展。
1992年,荣获法国政府颁发的“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1997年,高行健加入法国国籍。
钱永健195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在新泽西州利文斯顿长大。
钱永健的家族可谓是“科学家之家”,家中有多位工程师,他的父亲是机械工程师,舅舅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学教授。
李远哲 (Yuan Tseh Lee) 1936年11月29日生於台湾新竹,他的父亲是一名画家。
李远哲1959年台湾大学毕业后到新竹清华大学读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
1962年赴美国柏克利加州大学,1965年获博士学位。
后到哈佛大学化学系随赫施巴赫(D.Herschbach)从事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1968年任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助教,1971年任副教授,1973年任教授。
1974年后在柏克利加州大学化学系任教授,同时担任劳伦斯·柏克利实验室高级主任研究员。
197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80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1994年回台湾任台北“中央研究院”院长,2006年10月卸任。
朱棣文 (Steven Chu) 1948年2月28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
祖籍中国江苏太仓。
父亲朱汝瑾是国际知名的化学工程专家,母亲李静贞曾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
1970年毕业于罗切斯特大学,获数学学士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76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后留校做了两年博士后研究,1978年到贝尔电话实验室工作,1983年任该实验室量子电子学研究部主任。
1987年任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1990年任该校物理系主任。
1993年6月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