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李政道

合集下载

致杨振宁、李政道二位先生的公开感谢信

致杨振宁、李政道二位先生的公开感谢信

致杨振宁、李政道二位先生的公开感谢信

晚生王立功也是属狗的,比杨先生小一轮,故称晚生。二位先生在60年前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样的卓越成就在中国掀起了“向科学进军”的热潮。我和千千万的知识青年一样,在这一热潮中立下了献身科学的志向。这是我要感谢二位先生的理由之一。

为了向科学进军必须首先要达到大学的知识水平。可是当时去只是在安东(后因战事迁到吉林市)高职和沈阳俄专的学历。虽然按规定达到了大学本科的同等学力,而且因在工作两年中翻译出版了几本技术书,被《化学工业出版社》接受为编辑,但自知应进一步深造学习高等数学物理化学这知识。所以在1961年考入北京化工学院夜大学化工机械专业,并于次年考入北京回民学院红旗夜大外语系英语专业,在1965年从这两个学校同时毕业,是在四年的工余时间修读了(4+3)七年学业。我之所以能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最基本的向科学进军的资格,当然是为了将来报效祖国,也是要向二位先生学习。这是我再次感谢的理由。

第三个感谢的理由,是我在1978年的10月份发现了《科学》杂志月刊。它的各期,内容丰富多彩,正好适合我的需求,真是如获至宝。于是乎业余时间大多专注研读这份期刊,其中不少综述文章列为我的精读内容:全篇抄录,包括图表,一字不落,力求消化。如此保持了近三十年,累计笔记本三四十册。该刊被誉为科学的卫星云图,这样我逐步了解了科学各领域各学科的来龙去脉发展变化情况。我当然知道这份期刊的形成缘于当年杨先生回答周总理的问话:“要推动科学发展应该做什么事?”您说:“是不是全文翻译出版美国的《科学美国人》期刊?”如果没有杨先生的建议,没有这种中文版本的高级科普杂志,我是无法达到现在的程度!

李政道

李政道

李政道(T.D.Lee) 1926~

1957年因发现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衡,从而导致有关基本粒子的重大发现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政道(Tsung-Dao Lee,1926年11月24日-),美籍华人物理学家。1957年,31岁的他与杨振宁一起,以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李政道和杨振宁是首两位获诺贝尔奖的中国籍人士。

李政道出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苏州,李政道曾在苏州东吴附中,江西联合中学等校就读。因抗日战争,中学未毕业。1943年在贵阳以同等学力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走上物理学之路。 1944年日军进入贵州,浙江大学停学。1945年转学到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为二年级生。

1946年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师从费米教授。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与合作者一起从事统计物理的相变以及凝聚态物理的极化子的研究。1953年,他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主要研究工作是在粒子物理和场论领域。三年后,在他29岁时,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二百多年的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1984年获得全校级教授这一最高级职称。至今他仍活跃在物理研究的第一线,不断发表科学论文。

李政道于1962年加入美国国籍。自从1970年代初,他和夫人秦惠莙开始回中国访问,他为中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做了很多贡献。他向有关方面建议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基础科学研究:促成中美高能物理的合作,建议和协助建立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议成立自然科学基金;于1980年代设立CUSPEA考试,对优秀本科毕业生提供奖学金赴美攻读物理学博士;建议建立博士后制度;成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的近代物理中心等学术机构。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五)】1957年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1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五)】1957年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1

物理学奖

美籍华裔,李政道(Tsung-DaoLee1926-),发现在弱对称下宇称不守恒原理

李政道,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另有同名之国际著名免疫血液学家,中国HLA专业的奠基人,现任台湾慈济骨髓捐献资料中心主任李政道。

生平经历

学术活动(13张)

学术活动(13张)李政道,中国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祖籍江苏苏州,父亲李骏康是金陵大

学农化系首届毕业生。李政道曾在东吴大学(苏州大学)附中,江西联合中学等校就读。因抗战,中学未毕业。1943年因以同等学历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由此走上物理学之路,师从束星北、王淦昌等教授。1944年因日军入侵贵州,时在贵州的浙江大学被迫停学。1945年他转学到时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就读二年级,自己毛遂自荐,找到当时的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吴大猷。1946年经吴大猷教授推荐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师从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物理学大师费米教授。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从事流体力学的湍流、统计物理的相变以及凝聚态物理的极化子的研究。1953年,他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和场论领域的研究。三年后,29岁的李政道,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二百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他开辟了弱作用中的对称破缺、高能中微子物理以及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物理等科学研究领域。1984年他获得全校级教授(UniversityProfessor)这一最高职称,至今仍是哥伦比亚大学在科学研究上最活跃的教授之一。现在,他的兴趣转向高温超导波色子特性,中微子映射矩阵,以及解薛定谔方程的新途径的研究。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仍奋斗在物理研究的第一线,不断发表科学论文。

2024年杨振宁观后感

2024年杨振宁观后感

2024年杨振宁观后感

2024年杨振宁观后感1

感动中国年代人物揭晓,在这个获奖名单当中,有这么一位科学家在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统计物理和场论四个领域拥有13个诺贝尔奖级别的成就,他在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华人学术实力的天花板,被公认为理论物理学史上的顶级大师。

他为中国科学事业默默奉献五十余载,他说,一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助中国人克服了自己不如别人的心理。

他就是代表着华人世界里最高科学成就的杨振宁。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些无良的媒体对他的科学成就,和对中国的贡献选择性失明,却故意去放大他的生活和隐私。这就使得不少人不了解这位科学家的科学成就以及对国家的贡献。实际上,杨振宁所做出的'科学成就以及对于中国的贡献已经远远超乎了一般人的想象。科学家颜宁曾说过这样一段话:

杨振宁先生,你是我们的‘爱豆’。我可能毕生也无法达到您的高度,但从您可以看到华人可以到达怎样的高度,这对我也是一种激励。

1956年,杨振宁和另外一位华人物理学家李政道共同发表了一篇名为《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守恒质疑》的论文,正式提出了“宇称不守恒”,这是一个什么级别的科学成就呢?

当时两人找到有着“东方居里夫人”之称的华人物理学家吴健雄,希望她用实验验证了这个发现。吴健雄等物理学家还真的成功证明了“宇称不守恒”。于是,就在第二年,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就授予了杨振宁和李政道,成为了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

“宇称不守恒”的成就对于99%以上的物理学家来说是无法企及的高度,更不要说能拿一次诺奖都够一个科学家吹一辈子的,毕竟一共不到1000人获得过诺贝尔奖。

感动中国人物杨振宁的事迹精选

感动中国人物杨振宁的事迹精选

感动中国人物杨振宁的事迹精选

好的范文的整体构思是怎样的呢?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涉及拟写相关文案,范文的在各种场景的应用非常广泛,特意为您整理了《感动中国人物杨振宁的事迹》。

感动中国人物杨振宁的事迹【篇1】

1、相变理论

统计力学是杨振宁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在统计力学方面的特色是对扎根于物理现实的普遍模型的严格求解与分析,从而漂亮地抓住问题的本质和精髓。1952年杨振宁和合作者发表了有关相变的重要论文。第一篇是他在前一年独立完成的关于2维Ising模型的自发磁化强度的论文,得到了1/8这一临界指数。这是杨振宁做过的最冗长的计算。Ising模型是统计力学里最基本却极重要的模型,但是它在理论物理中的重要性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广泛认识。1952年,杨振宁还和李政道合作完成并发表了两篇关于相变理论的论文。两篇文章同时投稿和发表,发表后引起爱因斯坦的兴趣。论文通过解析延拓的方法研究了巨配分函数的解析性质,发现它的根的分布决定了状态方程和相变性质,消除了人们对于同一相互作用下可存在不同热力学相的疑惑。这两篇论文的高潮是第二篇论文中的单位圆定理,它指出吸引相互作用的格气模型的巨配分函数的零点位于某个复平面上的单位圆上。在统计力学和场论中,这个理论精品就像一个小而精致的贝壳至今魅力不减。

2、玻色子多体问题

起源于对液氦超流的兴趣,杨振宁在1957年左右与合作者发表或完成了一系列关于稀薄玻色子多体系统的论文。首先,他和黄克孙、Luttinger合作发表两篇论文,将赝势法用到该领域。在写好关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否守恒的论文之后等待实验结果的那段时间,杨振宁和李政道用双碰撞方法首先得到了正确的基态能量修正,然后又和黄克孙、李政道用赝势法得到同样的结果。他们得到的能量修正中最令人惊讶的是著名的平方根修正项,但当时无法得到实验验证。出乎他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五)】1957年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1

【历届诺贝尔奖得主(五)】1957年物理学奖得主杨振宁1

美籍华裔,杨振宁(ChenNingYang1922-),发现在弱对称下宇称不守恒原理

杨振宁,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其于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于70年代发展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互作用力的基础;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

人物简介

杨振宁

杨振宁杨振宁历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和

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又自1986年起,出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5年应聘担任国立华侨大学名誉教授;1997年出任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荣誉主任;1999年自石溪分校荣休,同年出任清华大学教授,2003年底回北京定居;并曾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美国国家科学院、英国皇家学会、俄罗斯科学院、台湾中央研究院、教廷宗座科学院(罗马教皇学院)以及多个欧洲和拉丁美洲科学院的院士荣衔,以及多家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现任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名誉院长。

父亲杨武之是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回到国内后曾任清华大学与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主任多年。1934年,专门为杨振宁请老师讲习《孟子》。

个人经历

1942年前

杨振宁与翁帆婚纱照

杨振宁与翁帆婚纱照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出生日期在1945年的出国护照上误写成了1922

年9月22日)。他出生不满周岁,父亲杨武之考取公费留美而出国了。4岁时,母亲开始教他认字,1年多的时间教了他3千个字。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岁。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随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

中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名单

中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名单

中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名单

自1901年创立以来,诺贝尔物理学奖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高荣誉的科学奖项之一。中国作为一个科技大国,在物理学领域也有不少杰出的科学家获得了这一殊荣。下面是中国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名单:

1. 杨振宁(1957年获奖)

杨振宁是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也是首位因物理学研究而获得该奖项的华人科学家。他与李政道共同提出了“杨-李理论”,对于基本粒子的对称性和弱相互作用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2. 李政道(1957年获奖)

李政道与杨振宁共同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基本粒子和物理学的基本规律起到了重要作用。李政道还在物理学领域的其他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誉为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

3. 高斯古(1957年获奖)

高斯古是中国第三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也是首位获得这一奖项的独立研究者。他的研究成果在理解基本粒子的强相互作用和量子色动力学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4. 杨振宁(1963年获奖)

杨振宁是中国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的第二次获奖是因为对于非守恒性理论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宇宙学和相对论物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5. 杨振宁(2004年获奖)

杨振宁是中国第一位三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的第三次获奖是因为对于超导性和超流动性的研究。他的研究成果在理解凝聚态物理学和低温物理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6. 高锟(2012年获奖)

高锟是中国第六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他因为发现了量子霍尔效应而获得了这一殊荣。他的研究成果对于理解量子力学和凝聚态物理学具有重要意义。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7年物理学奖得主,是中国(后加入美国籍)的两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获奖理由是他们发现了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定律,从而导致有关基本粒子研究的重大转变。

杨振宁(Chen-Ning Yang,1922—),出生在安徽合肥。父亲杨武之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原清华大学(后转入西南联大)教授。由于家学渊源,他从小就受到很好的教育。抗战时期,他在昆明的西南联大获得理科学士学位,本科论文导师为北京大学吴大猷教授。1944年在清华大学获得科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导师是王竹溪教授。1945年冬,得到庚子赔款奖学金赴美留学,就读于芝加哥大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后长期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工作。1964年加入美国籍。1966年起,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主持理论物理研究所的工作。1971年回国访问,此后曾多次回国,为中国科技发展献计献策,为中美科技交流牵线搭桥。2003年底,杨振宁回中国定居,居住于清华园的“大师邸”。2015年,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成为中国公民,满足了他父亲久违的心愿。2017年,扬振宁正式转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近代理论物理学许多领域的发展,都与杨振宁的名字分不开。1949年,杨振宁与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费米一起,提出了基本粒子的结构模式,即费米-杨模型。1954年,杨振宁与米尔斯合作,提出了规范场理论,确立了他作为20世纪后

1

半叶物理学奠基人的地位;1956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合作,提出了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的理论,这一重大成果冲破了当时物理学界的传统观念,促进了基本粒子理论的发展,被科学家们称之为“科学史上的转折点”。杨振宁自始至终都认为,青少年时期在国内受到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对自己事业取得成就至关重要。

物理学家简介:杨振宁、李政道

物理学家简介:杨振宁、李政道

而害怕前进。当你年轻力壮的时候,可以到处寻求新观念, 而害怕前进。当你年轻力壮的时候,可以到处寻求新观念,大 胆地面对挑战。我有时候常常自问: 胆地面对挑战。我有时候常常自问:是否已经丢掉自己的胆 ?。” 魄?。”
杨振宁、李政道 杨振宁、 1956年杨振宁 年杨振宁、 1956年杨振宁、李政道提出在电磁 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中基本粒子遵循 一定的对称和守恒定律, 一定的对称和守恒定律,但在弱相互作 用中宇称是不守恒的,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因此获1957 用中宇称是不守恒的,他们因此获1957 年物理奖。 年物理奖。 数学的运用能力是很重要的, “数学的运用能力是很重要的,因 为方程式就是工具” 为方程式就是工具”。“研究是一件连 续不断的事情” 续不断的事情”,“你不能计较早晨或 黄昏, 黄昏,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是你的工作时 间。”-李政道 我们愈研究自然, “我们愈研究自然,自然愈显得复 杂”,在三十四岁即获得诺贝尔奖金的 杨振宁相信, 杨振宁相信,年轻人在科学的进展中最 具有冲刺力: 当你老了, 具有冲刺力:“当你老了,你就会变得 愈来愈胆小......因为一旦你了新思想, 愈来愈胆小......因为一旦你了新思想, ......因为一旦你了新思想 会马上想到一大堆永无止境的争论, 会马上想到一大堆永无止境的争论,

杨振宁物理学界的杰出科学家

杨振宁物理学界的杰出科学家

杨振宁物理学界的杰出科学家杨振宁(Chen Ning Yang),是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也是世界范

围内备受尊敬的科学家之一。他以其在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而闻名

于世。本文将重点介绍杨振宁的个人生平和科学成就。

杨振宁于1922年出生在中国安徽省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在青

年时期就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并且在初中和高中期间就表现出了对

物理学的特殊兴趣。1945年,他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并获得了学士

学位。随后,他赴美留学,进入芝加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在1950

年获得了博士学位。

在他的科学研究生涯中,杨振宁与李政道(Tsung-Dao Lee)合作提出了关于物理规律的“相变理论”。他们的研究成果于1957年被正式发表,并立即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这一理论解决了一些静态理论无法解

释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由于他们的重大突破,杨振宁和李政道于1957年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的贡献不仅限于相变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他还在粒子物理学领域做出了重要的工作。他发现了弱相互作用的手

征选则不守恒,并引入了CP(宇称和荷共轭)破坏的概念。这一发现

对后来的物理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他赢得了物理学界的崇

高地位。

除了在科学研究上的杰出成就,杨振宁还致力于推广物理学的普及

和教育工作。他在不同学术机构担任教职,并指导了许多学生和研究

生。他的教学和导师风格备受学生们的赞赏,他的学术思想对于年轻一代的物理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杨振宁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项,包括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会员以及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学院会员等。他还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和美国国家科学院的院士。这些荣誉都充分体现了他在物理学领域的卓越贡献和声望。

中国物理学家的故事

中国物理学家的故事

中国物理学家的故事

1. 引言

中国物理学家在世界科学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在理论物理学、粒子物理学、量子力学等领域有着杰出的贡献,还通过实验验证了多个重要理论。他们的故事展示了中国物理学家们的努力、智慧和勇气。

2. 杨振宁与李政道的发现

中国籍物理学家杨振宁和李政道因发现了宇称对称性的破缺而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们在1956年发表了一篇题为《关于非守恒性弱作用的实验和理论探索》的论文,该论文为他们赢得了这一殊荣。这项发现为后续的物理研究打开了全新的方向。杨振宁和李政道的成就使得中国在物理学领域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3. 陈省身的工作

陈省身是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量子理论、统计物理学和凝聚态物理学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陈省身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模型,如陈-西蒙斯散射、陈-乔伊斯理论和陈式几何。他的工作不仅对中国物理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4. 曾谨言的历史性实验

曾谨言是中国著名的粒子物理学家,他领导了中国科学家在2010年成功实现的高能量超导磁体的实验。这项实验证实了理论上预测的高能量超导磁体的存在,为未来的粒子物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曾谨言的工作使得中国在高能物理实验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并赢得了国际物理学界的赞誉。

5. 荣誉与成就

许多中国物理学家因其杰出的贡献而成为国际物理学界的领军人物。例如,高锟因在超导电性领域的研究中做出了重要发现,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郭永怀则因在聚变和等离子体物理学领域的工作而成为国际知名科学家。这些荣誉和成就展示了中国物理学家在世界科学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杨振宁与李政道

杨振宁与李政道

中国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人是李政道,第二个是杨振宁。他们是同时获得的,获奖的论文作者是李政道-杨振宁。但是在1957年的颁奖大会上,杨振宁的虚荣心发作,以比李政道大4岁为由,要求第一个上台领奖,企图造成他是主角的错觉。这件事被了解事件过程的美国教授看到,为此打抱不平,美国物理学会的期刊封面上在1957年第一时间发表了相关的物证--李政道1956年的手稿。这件事造成了杨振宁的终身心病。为了第一个虚荣心,不得不不断地编造新的谎言。杨振宁的谎言有一个特点,就是往往在当事人去世以后编造故事,例如,在大物理学家费米去世后,杨振宁自称自己是费米的学生,并且自称自己的统计力学比费米好 (这是打击报复费米不接受杨振宁为博士研究生)。不但如此,杨振宁还自称李政道的费米博士研究是杨指导的。又例如在李杨的共同老师吴大猷去世后,杨振宁又拿出一封杨振宁给吴大猷的信,编造了很多故事大骂了李政道一通;杨振宁编造故事也编造到他夫人头上:杨振宁在他夫人过世之后说,李政道-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的论文是杨振宁在病床上口述,杨振宁夫人记录完成的。你能够相信吗!又例如,在杨振宁的父亲去世后,发表否定杨振宁的父亲在李政道面前讲过的话:“是振宁不对,振宁对不起你”,但是杨振宁没有想到,同时在场的还有中国科学院的一位主任并没有去世,这位主任出来证明了这个讲话。由于杨振宁的谎言成了习惯,居然在全中国人们的面前出世了天大的谎言:“中国人即将获得诺贝尔数学奖”,但是诺贝尔奖中并没有数学奖。美国学术界对杨振宁不正之风的客观评价杨振宁最怕的事实---美国科学家打抱不平,向世界公布事实李政道在1956年4月开始有了宇称不守恒的突破思想,在4月份完成了奇异粒子宇称不守恒的分析工作。并找到他的浙江大学校友吴健雄,请她进行实验验证。吴健雄立即着手进行这一新的实验。在此同时,美国另一教授也与李政道共同研究进行奇异粒子宇称不守恒的实验工作,并相约各自在同时发表有关论文。1956年5月,李政道在电话中告诉了杨振宁这一新的理论突破后,杨振宁来到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开始,杨振宁不支持李政道的发现,听了李政道的说明后被李政道说服。但是杨振宁对李说,你的论文慢慢发表,我们来写得多一点。李政道不知杨振宁的心机,同意合作。他们在宇称不守恒问题上的合作研究(实际上,没有杨振宁,李政道也已经完成了宇称不守恒的理论分析工作。杨振宁利用了李政道的善良)。哥伦比亚大学暑

2019秋秋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2019秋秋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①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合肥,美籍华人(获奖时为中国国籍)。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5岁。

②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美籍华人(获奖时为中国国籍)。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奖,时年31岁。

③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祖籍山东省,美籍华人。丁肇中和伯顿·里克特由于1974年发现了J/ψ粒子而同时获得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

④朱棣文:1948年生于美国,祖籍江苏苏州太仓,美籍华人。1997年因“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49岁,2008-2012年任美国能源部部长。

⑤崔琦:1939年生于河南平顶山,美籍华人,1998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崔琦、哥伦比亚大学的霍斯特·路德维希·施特默及史丹佛大学的劳克林三人因“他们发现了电子量子流体现象,一种新形态的量子流体,其中有带分数电荷的激发态”而获得获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59岁。

⑥高锟:1933年出生于中国上海金山区,英美双国籍,曾任香港中文大学校长。2009年因在“有关光在纤维中的传输以用于光学通信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与发明了韦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75岁。

时代英雄杨振宁事迹简介

时代英雄杨振宁事迹简介

时代英雄杨振宁事迹简介

杨振宁是一位享誉国际的中国物理学家和科学家,他的杰出贡献使他成为了时

代的英雄人物。杨振宁的事迹让我们深感钦佩与敬意。

杨振宁于1922年出生在中国南京市的一个学者家庭。他在中国的清华大学学

习物理学,并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和才华。后来,他获得了斯坦福大学的奖学金,于1945年前往美国继续深造。

在斯坦福大学期间,杨振宁成为了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他与同事李政道联合

提出了“杨-李理论”,该理论对于描述基本粒子的行为和相互作用有重要意义。这

一突破性的工作使得他们获得了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

亚洲科学家。

杨振宁的事迹不仅局限于科学领域,他也为中国的教育和科研事业做出了重要

贡献。他曾回到中国任职,担任中国科学院的院士,并推动了现代物理研究的发展。他的回归和贡献对中国的科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培养和推动新一代科学家起到了榜样作用。

杨振宁是一位深受尊敬和崇拜的科学家,他的事迹激励着无数年轻人追求知识、追求科学的道路。他的聪明才智和卓越成就使他成为了时代的英雄,为中国和全世界的科学界树立了榜样。我们应该铭记杨振宁先生的事迹,向他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李政道杨振宁遭遇冷处理六十多年前中国人第一次获诺奖

李政道杨振宁遭遇冷处理六十多年前中国人第一次获诺奖

《科学文化评论》第17卷第1期(2020):5-285科学与人文

李政道杨振宁遭遇冷处理

六十多年前中国人第一次获诺奖

华新民王作跃

摘要李政道、杨振宁1957年因质疑宇称守恒定律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仍持有中国国籍,因而他们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许多中国人误认为他们是美籍华人,同中国政府在当时及后来的冷处理(低调报道)有关。通过回顾中国政府的新闻报道在1957年是如何处理李、杨的科学成就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件事,分析了这种处理方式背后的原因:冷战中海峡两岸以及中美之间的对峙;苏联的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争取杨振宁回国失败,同时也揭示了1957年的诺贝尔授奖典礼上没有中国政府的代表出席的原因。

关键词李政道杨振宁宇称守恒定律诺贝尔物理学奖冷处理

中图分类号N092

文献标识码A

1957年对中国人来说,在科学技术领域的一件大事,就是李政道和杨振宁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是中国人在获奖者名单中零的突破。可是,当我们今天来纪念这一让中国人感到与有荣焉的事件时,发现人们对于它还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

比如,据我们的粗略调查,有这样一种观点:李、杨二人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作为中国人有一定程度的自豪,但是他们毕竟是以美籍华人的身份去领奖的,许

收稿日期:2019-07-25

作者简介:华新民,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物理学博士,美国宇航局退休科学家,王作跃,美国加州大学圣塔巴巴拉分校历史学博士,留美华人科学史家,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普莫娜分校历史系教授。本文于2017年11月26日在微信公众号《知识分子》上发表,2019年7月25日增补修改,经《知识分子》惠允在此发表。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华裔科学家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华裔科学家

朱棣文简介出生日期:民国卅七年二月二八日 籍贯:江苏省太仓县 专习学科:应用物理现职:美国史丹福大学物理学和应用物理教授 教育背景1970年毕业于罗彻斯特大学,获数学学士和物理学学士。 1976年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 工作经历1976-1978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做博士后研究。 1978-1983 任电磁现象研究贝尔实验室研究人员。 1983-1987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贝尔实验室量子电子学研究部主任。 1987-至今 斯坦福大学物理和应用物理教授。 哈佛大学讲师(1987-1988); 实验天体物理联合研究所特邀访问学者(1989); 法国学院访问教授(1990); 史丹福大学教授(1990-至今); 史丹福大学物理系主任(1990-1993)。 研究经历和意向原子物理中的宇称不守恒性。 固体中的能量转换和激发动力学。 毫微秒光谱学。 正负电子和对介子-电子对光谱学。 原子的雷射致冷和俘获。 单分子聚合体和生物物理。 显微技术。 奖学金、荣誉奖以及学术上的荣誉成员 罗彻斯特大学斯托达数学奖(1968) 罗彻斯特大学斯托达物理奖(1970) 伍德罗.威尔逊奖学金(1970) 国家科学基金会博士预备生奖学金(1970-74) 国家科学基金会博士后奖学金(1977-78) 美国物理学会理事(1978) 美国物理学会在雷射光谱领域的布洛依达奖(1987) 美国光学学会理事(1990) 美国物理学会和美国物理教师学会的理直脱迈耶纪念奖讲演(1990) 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92) 费塞尔国王国际科学奖得主之一(1993)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3) 美国物理学会在雷射科学领域的亚瑟.萧洛奖(1994) 美国光学学会的威廉.梅格斯奖(1994) 部份学术机构职务 美国物理学会雷射科学专题组主席(1989-90) 美国物理学会雷射科学专题组副主席(1989-90) "光学通讯"杂志副主编 美国光学学会杂志B专刊"原子的雷射致冷和俘获"的主编之一 量子电子学会议雷射科学节目委员会主席之一(1990),执行主席之一(1992) 国家科学基金会物理谘询委员会成员(1990-1993) 原子、分子和光学物理国家研究谘询委员会成员(1992-至今) 基础和应用科学家国际联合会量子电子学领域代表(1993-至今)国家科学院自由电子雷射器评议会成员(1993-94) 美国-日本量子电子学讨论会主席之一(1993-94) 部份史丹福大学职务人文和科学分院提名和晋升委员会(1989-90) 预算和规划决策委员会(1990-199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振宁、李政道。

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丁肇中。

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李远哲。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朱棣文。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崔琦。

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高行健。

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钱永健。

高行健是法籍华人,其余为美籍华人。

杨振宁,安徽省合肥市人。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物理学大师、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振宁是1922年10月1日生于安徽合肥(后来他的出生日期在1945年的出国护照上误写成了1922年9月22日)。他出生不满周岁,父亲杨武之考取公费留美而出国了。4岁时,母亲开始教他认字,1年多的时间教了他3千个字。杨振宁读小学时,数学和语文成绩都很好。中学还没有毕业,就考入了西南联大,那是在1938年,他才16岁。1942年,20岁的杨振宁大学毕业,随即进入西南联大的研究院。赴美入芝加哥大学

李振道,祖籍江苏苏州,父亲李骏康是金陵大学农化系首届毕业生。李政道曾在东吴附中,江西联合中学等校就读。因抗战,中学未毕业。1943年因以同等学历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由此走上物理学之路,师从束星北、王淦昌等教授。

丁肇中1936年1月27日生于山东日照,先后在重庆、南京和青岛上小学。1948年随父母去台湾,又在台中读了一年小学。1949年丁肇中先考入台北成功中学,次年入台湾建国中学,接受严格的教育,他的数学、物理和历史学习成绩优秀。1955年建国中学高中部毕业,考入成功大学机械工程系。1956年转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在物理系和数学系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崔琦1939年2月28日,出生在中国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肖旗乡范庄村一个农民家庭,在村里小学毕业后,他于1951年在北京读书,次年到香港培正中学就读。1957年香港培正中学毕业,1958年赴美国深造,就读于伊利诺伊州奥古斯塔纳学院。

高行健出生于江西赣州,父亲是一名银行职员,母亲是基督教青年会成员,做过抗日剧团的演员。在母亲的影响下,高行健对戏剧、写作产生了兴趣,从小就有涂鸦的爱好。1950年,高行健全家搬到了南京

1952年,高行健就读于南京市第十中学,以前这所中学是一个教会学校(金陵大学附属中学),能够接触到许多的西方翻译来的著作。另外高行健师从画家恽宗瀛先生学画素描、水彩、油画以及泥塑。对这段时光,高行健回忆到:“我的底子是在那打下的。我的中学生活完全像是生活在梦里”。高行健1981年的著作《现代小说初探》1957年,高行健高中毕业,听从母亲的建议,没有报考中央美术学院,而考入了北京外国语学院。

1962年,高行健从法语系毕业后,在中国国际书店从事翻译工作。

1970年,被下放到农村劳动,期间曾到安徽宁国县港口中学任教。

1975年,返回北京,任《中国建设》杂志社法文组组长。

1977年,在中国作协对外联络委员会工作。1979年5月,作为全程翻译,陪同巴金等中国作家访问巴黎,回国后高行健发表了《巴金在巴黎》。

1980年,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

1982年,与刘会远共同创作的剧作《绝对信号》,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演。1987年,高行健应邀赴德国从事绘画创作。

1988年开始,在巴黎定居。

1989年,成为法国“具像批评派沙龙”成员,以后连续三年参加该沙龙在巴黎大皇宫美术馆的年展。

1992年,荣获法国政府颁发的“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1997年,高行健加入法国国籍。

钱永健195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在新泽西州利文斯顿长大。钱永健的家族可谓是“科学家之家”,家中有多位工程师,他的父亲是机械工程师,舅舅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学教授。

李远哲 (Yuan Tseh Lee) 1936年11月29日生於台湾新竹,他的父亲是一名画家。李远哲1959年台湾大学毕业后到新竹清华大学读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1962年赴美国柏克利加州大学,1965年获博士学位。后到哈佛大学化学系随赫施巴赫(D.Herschbach)从事分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1968年任芝加哥大学化学系助教,1971年任副教授,1973年任教授。1974年后在柏克利加州大学化学系任教授,同时担任劳伦斯·柏克利实验室高级主任研究员。1979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80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94年回台湾任台北“中央研究院”院长,2006年10月卸任。

朱棣文 (Steven Chu) 1948年2月28日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祖籍中国江苏太仓。父亲朱汝瑾是国际知名的化学工程专家,母亲李静贞曾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1970年毕业于罗切斯特大学,获数学学士和物理学学士学位,1976年获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后留校做了两年博士后研究,1978年到贝尔电话实验室工作,1983年任该实验室量子电子学研究部主任。1987年任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1990年任该校物理系主任。1993年6月被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