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串讲笔记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介笔记5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介笔记5篇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介笔记5篇

《侯鲭录》取汉代娄护合制美食五侯鲭的故事作为书名,意即多方采取合制成的精品。全书8卷,诠释名物、习俗、方言、典实,记叙时人的交往、品评、佚事、趣闻及诗词之作。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侯鲭录》

宋代名物考据辩证类笔记,8卷。南宋赵令畤撰。赵令畤(10511134),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景贶,又字德麟,自号聊复翁,又号藏六居士。宋太祖次子燕王德昭之后。哲宗元祐六年(1091)签书颍州公事。苏轼知颍州,与他共治颍州西湖,并荐之于朝;因此与苏轼、陈师道等来往甚密,日相唱和。后被人告发与苏轼交通,罚金,入党籍。不久依附内侍以求晋升,颇被清议所非。高宗绍兴初,袭封安定郡王,迁宁远军承宣使,同知行在大宗正事。亦赵令畤能文,但文集已佚。他所作的咏张生崔莺莺故事的12首《商调蝶恋花》鼓子词,是研究宋元说唱文学与戏剧文学的重要资料,在中国戏剧史上是块里程碑。

但所记故实,多为习见者,而且以讹传讹。有些条目,即采自唐宋人笔记,如《封氏闻见录》、《唐国史补》、《刊误》、《江邻几杂志》等。其考辨之语,亦无新异,唯谈诗文者,颇有可取。由于作者在元祐年间与苏轼、黄庭坚等人交游,故所记诸人轶事、议论,多得之见闻,较为可信,如卷七记王安石对当时填词的另一种见解:荆公云:

古之歌者,皆先有词,后有声,故曰: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如今先撰腔子,后填词,却是永依声也。此外,像卷四记苏轼在韩子华家即席赋诗,因韩子华的舞姬鲁生为游蜂所蛰,故有窗摇细浪鱼吹目,舞罢花枝蜂绕衣,上句用典故点破鲁姓,下句言蜂蛰事。虽是叙席间谈笑,则可为苏诗作注。卷中记黄庭坚父黄庶的《怪石》诗句:山鬼水怪著薜荔,天禄辟邪眠碧苔就很怪诞恣肆,可见江西派的家学渊源。又如记苏轼长子苏迈少年时所作诗句:叶随流水知何处,牛带寒鸦过别村,苏轼笑为村长官诗,这类零章断句当代辑录,亦有助于研究宋诗,考证宋人轶事。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

先秦文学

上古传说文学

神话基本特性:

1、神话都是想象的或幻想的。

2、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和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

3、神话反映了远古人类解释自然并征服自然的愿望。

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

我国神话系统

(一)创世神话《开天辟地》、《女娲造人》

(二)自然灾害神话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

(三)战争神话皇帝大战蚩尤

神话主要特征:

1、无论是战胜自然力为主的神话,还是战胜人间罪恶为主的神话,都紧紧围绕着人都生存这个主题。

2、神话中的人物都充满着昂扬的斗志,神异的能力和英雄气概。

3、不论是哪一类神话都熔铸着浓烈的情感,塑造了鲜明的形象,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

神话对后世文学发展的影响:

1、神话的艺术规则为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示了方向。

2、丰富多彩的神话作品,成为后世文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题材源泉。

《诗经》

《诗经》的社会人生内涵:

1、婚恋诗

2、抒发多种人生感慨的诗

3、政治讽喻诗 4.史诗及其他

《诗经》的文学成就:

1、抒情与写实的统一

2、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3、四言诗的典范

4、章法结构(重章复沓)和语言特色(质朴畅达,词汇丰富,双声叠韵连绵词和叠字的大量运用)

先秦散文

我国古代第一部历史文集是《尚书》,它以记言为主。

《左传》的叙事艺术:

它是春秋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其文学色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富有文学表现力的剪裁功夫

2、采用全知叙事视角

《左传》的写人艺术:

叙写历史时注重刻画人物,许多人物形象都性格鲜明。

1、以言语,行为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2、把人物置于矛盾冲突的环境中营造

《左传》的辞令艺术“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
莫泊桑《小说》,《文艺理论译丛》1958年 第3期,第166-167页
在使用负的方法之前,哲学家或者 学哲学的学生必须通过正的方法;在达 到哲学的单纯性之前,他必须通过哲学 的复杂性。
人必须先说很多话然后保持静默。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第295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庄子·列御寇》:
新编著文学史不胜枚举,较详尽者可看中国社会科 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通史》系列:先秦、秦 汉、魏晋、南北朝、唐代(上下)、宋代(上下)、 元代、明代(上下)、清代(上下)、近代共十种 十四册。
三、关于本课程书名
1、文学史→ 2、中国文学史→ 3、中国古代文学史→ 4、中国古代汉语文学史
柳谷未开,翻逢紫燕。临源尤远,忽见 桃花。流电争光,浮云连影。张敞画眉之暇, 直走章台。王济饮酒之欢,长驱金埒。
庾信《谢滕王赍马启》:某启,奉教, 垂赍乌骝马一匹。
抗日战争时期。昆明大西门外。 米市,菜市,肉市。柴驮子,炭驮子。
马粪。粗细瓷碗,砂锅铁锅。焖鸡米线,烧 饵块。金钱片腿,牛干巴。炒菜的油烟,炸 辣子的呛人的气味。红黄蓝白黑,酸甜苦辣 咸。
1、京师大学堂的分科 ①光绪二十八年(1902),《钦定京师大学
堂章程》“略仿日本例”设七科:政治、文学、 格致、农业、工艺、商务、医术(实用之指导 思想)。 文学科下设七细目:经、史、理、诸子、掌 故、词章、外国语言文字学,几乎略等于 “学问”。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内容笔记整理(部分) (2)

中国古代文学史重点内容笔记整理(部分) (2)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部分)

初唐部分

唐诗繁荣的原因:

内因(文学自身的因素):

1、诗歌传统到汉魏古诗、乐府直到南北朝新体诗的萌芽,中国诗歌已经走过一千多年的历程,各种题材、风格、体式基本都已经出现,有的已经接近成熟;

2、南北朝文学的成就对唐诗的繁荣有积极的作用,即唐诗对南北朝文学成就的继承与发展。

外部:

1、社会经济因素,唐朝国力强盛,经济十分繁荣;

2、思想文化因素,儒释道三家并存而且兼取其长,三家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为唐诗的繁荣提供了思想基础;

3、社会风气与生活方式,唐朝以诗取仕;

4、其他因素,党争,贬谪等。

杨炯诗歌成就及其特点:

杨炯诗才出众,擅长五律,尤以写边塞战争诗作最为上乘,诗中洋溢着为国立功的战斗豪情,气势雄放,风格豪壮。其他唱和、纪游之作则未脱尽绮艳之风。

四杰的价值与地位:

1、具有改革绮艳诗风的自觉意识,并有明确的审美追求;

2、开拓了诗歌视野和题材;

3、昂扬的诗歌感情基调;

4、对歌行与五律两种体式的探索,也为唐诗在体制上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吴中四士:初唐诗人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五姓七家:太原王、范阳卢、荥阳郑、清河博陵二崔、陇西赵郡二李。

律诗体制的发展过程:

1、永明体:南朝齐武帝永明时期所形成的诗体。其特点是强调声律,对近体诗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其诗又名“新体诗”。

2、初唐:唐太宗、唐中宗及武后时期的宫廷文人多身居高位,亲近皇帝。他们所创作的诗歌主要内容有谏规、应致、颂美、娱乐等。内容多为台阁文学,主要成就在于发展了声律学,使律诗走向定型。如上官仪总结六对、八对,虽较繁琐,但对于规范律诗对仗探索其内在规律有一定贡献。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完整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完整笔记

导论

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人文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

一、我国文学中的乡国情怀:

1、在我国的诗文里,对于故乡、故国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2、与乡土相联的,是对于国家的思念。君与国家,在古代文人那里,是一致的;至近代,此种精神由忠君报国而转向追求国家的自立自强。

3、乡国的情怀的泛化,是对于山川之美的描写与赞颂。

二、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亲情主题。

1、爱情。可分为来自民间和受民间作品影响的一系和文人作品的一系。

来自民间的一系:表现出更为充分的人性特点。从《诗》开始到乐府民歌,所表现的男女之爱很少受到礼的约束,表现更为热烈执著、更带野性色彩。

文人的描写爱情之作:表现得较为复杂。含蓄了、深化了、带有理想的色彩(白朴《墙头马上》、加进悲剧色彩(《会真记》、《长恨歌》、董解元《西厢记》、王实甫《西厢记》、《长生殿》、《牡丹亭》、《红楼梦》)。

2、友情。视朋友如兄弟,这是我国思想传统里的一种认识。交友不因贵贱而阻隔,不以利而以义,守之以信,忠之以言。

三、我国文学中的人生感悟主题。

1、对于生命虽短促而宇宙却永恒的感悟。对于历史、人生的思索,实际是对于生命永恒的向往,是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

2、对于人生的感悟主题,还表现为对于现实人生的反思,往往交叉着宗教理路,劝善惩恶,提出人生的归宿问题。在小说、戏剧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特征:

1、抒情传统是我国文学的重要特色,但无论是抒情文体还是叙事文体,都有明显的抒情特色。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诗化世界的认知方式,因此在表诉上就常常着重于内心感情的抒发而不是着重与外物的描写。从古诗十九首开始的内心世界的展示,深远地影响了我国诗歌的发展。

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串讲笔记

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串讲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串讲笔记

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第一编先秦文学

[单选、多选]1.“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这条关于上古歌谣的重要论述出自《尚书〃尧典》。

2.“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这一关于上古歌舞的著名记载出自《吕氏春秋〃古乐》。

3.“断竹,续竹,飞土,逐宀六(肉)。”这首著名的《弹歌》出自《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

4.相传为伊耆氏的《蜡辞》曰:“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这首以咒语形式表达的祝词出自《礼记〃郊特牲》。

5.“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这一流畅叶韵的原始歌谣出自《周易〃贲卦》六四爻辞。

6.神话是关于神的故事。

7.关于神话起源的说法有劳动起源说和宗教起源说。

[简答]1.简述神话的性质。

一般地说,神话即是关于神的故事。我国学者对神话的解释,一般是根据马克思有关神话的论说,指出神话的几个基本特性:(1)神话都是想像或幻想的;(2)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

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只是它经过了“幻想”的加工,成为了想像中的“神化”了的现实生活;(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的愿望;(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做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产物。

2.简述神话与传说的区别。

神话和传说有紧密联系,又有明显区别。一般说来,神话的产生要比传说早;神话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神话具有明显的非理性的神异色彩,而传说则内含着人间的行为准则。比如关于羿的故事,最早是把羿描绘成为以弓箭射落太阳的神奇的英雄,随着它的流传,这则神话增添了新的内涵。如《孟子〃离娄下》说:“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羿。”批评羿的弟子逢蒙的卑劣行为。这样,使这则神话融入了文明时代的伦理观念,加入了道德评判。于是,后来的故事就演变成了传说而不是神话了。

古代文学史一(北师大精品课程)01

古代文学史一(北师大精品课程)01
癸巳,王易小臣邑贝十朋, 用作母癸▉彝。惟王六祀,彡日, 在三月。
商代的散文还有《尚书》中的《商书》 以及《周易》中的《卦辞》和《爻辞》。
卦爻辞:
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 (《大壮·上六》)
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 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 (《睽·上九》)
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大过·九二》)
战国的文学:
在百家争鸣中出现了诸子散文。历史散文 的成就也非常引人注目。《左传》和《国语》 的基本内容虽然是战国以前的史料,但它们的 成书都在战国时期,而《战国策》的出现,更 是把历史散文推向了新的高峰。在南方的楚地, 出现了一种新的诗歌样式--楚辞。
战国文学是先秦文学的一个高潮。
三、先秦文学的基本特征
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史(先秦两汉 魏晋南北朝)
主讲教师:尚学锋 工作单位: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 基础课。它面向中文专业的本科生开设。 这门课主要向学生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的 发展过程及其在不同时期的创作成就和 特点。
具体包括下列内容:
各个时代文学发展的概况、文学创 作的主要成就、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历 史上各种文学体裁发生、发展及变化的 过程和原因;各个时期代表作家的创作 成就、特点、地位及影响。各种文学流 派的形成及其文学主张、创作成就、特 点及影响。
夏朝的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串讲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串讲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串讲笔记

[单选]宋初古文运动的先驱和过渡性作家分别是:柳开、田锡。

[单选、多选]王禹偁与宋初“三体诗”(白体、西昆体、晚唐体)。王禹偁属于“白体”。西昆体的代表作家:杨亿。

“西昆”之名是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西昆酬唱集》。杨亿、钱惟演、刘筠为“西昆体”魁首。

[名词解释]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它有广狭二义,狭义的西昆体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的西昆体兼指其四六文。“西昆”之名是因创始诸人在秘阁唱和的诗集称《西昆酬唱集》,取玉山、册府之意。《西昆酬唱集》共收诗人17位,皆西昆健将,而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杨、刘齐名,当时影响很大。[简答、论述]王禹偁对宋初诗风、文风所起的促进作用。

王禹偁在宋初作家中成就较高,他在诗歌、散文两个方面的创作都较为突出,促进了宋初诗风、文风的变革。

王禹偁早年对白居易诗歌的喜爱与当时一般文人是相同的,侧重于闲适唱和的一面;但贬官商州之后,学习白居易“惟歌生民病”的讽谕诗,进而学习杜甫,学杜是宋诗别开生面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这方面,王禹偁可谓得风气之先,在文学史上有积极、深远的影响,对宋代诗风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王禹偁致力于倡导古文,改变五代以来的雕绘之习,始为古雅简淡之作。在追求平易自然的文风方面,他的古文有开创之功,使中唐韩、柳切近现实的平易古文在宋初重现,成为欧阳修改革文风的先声。

[单选]欧阳修在北宋诗文革新运动中处于领袖地位,其散文的美学风格是:六一风神。[简答]欧阳修诗的散文化倾向,及其《和王介甫明妃曲二首》其一(胡人以鞍马为家)的风格特色。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期末考试重点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

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

1.定义:上古神话,从本质上说,是原始人类基于生存需要和幼稚思维,对自然、自身和社会想象出来的种种呈现和描述。

第二章殷商西周的书面散文

1.现存资料显示,甲骨卜辞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书面散文。

2.《尚书》是最早的记言为主的历史散文总集。

第三章《诗经》

1.名解

诗三百:《诗经》收诗305篇,大多始于西汉初年,终于春秋中叶,主要为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大约500年间陆续出现的诗歌作品。

赋比兴:朱熹《诗集传》中界定最为简明。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比兴

的运用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

风雅颂:乃音乐分类。“风”即歌调乐调,特指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曲调,即曲风乐歌。“雅”是西周王朝都城及王畿地区音乐。“颂”《诗经》

中多为祭祀活动中用乐或配舞之歌。

诗六义:《毛诗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包括六个概念,两个问题。“风雅颂”是诗经的分类,“赋

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

2.诗经内容:

(1)《周颂》中的祭祖诗崇事先祖以加强宗脉地位,《诗经》中的祭祀诗大多伴随宗庙祭仪而创作和使用。

(2)《大雅》中的周族“史诗”以歌颂祖先为主或叙述部族历史,反映了从周始祖后稷出生到武王统一天下的历史过程。

(3)农事牧猎诗真实地记录了与周人农业生产相关的宗教活动和风俗礼制,反应了周初的生产方式、生产规模,以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典礼宴饮诗

(5)怨刺诗和讽刺诗西周中叶以后,特别是西周末期,朝纲废弛,社会动荡,大量反映丧乱、针砭时弊的怨刺诗出现了,这种诗被后人称为“变风”“变雅”。(6)战争徭役诗和思妇诗写征战、徭役时的所见所闻所感,从总体上看,战争徭役诗,大多表现对战争、徭役的厌倦,含有较浓郁的感伤思乡,恋亲的意识,开创了后代边塞诗的先河。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郭英德)——《西厢记》(1)精品PPT课件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史》(郭英德)——《西厢记》(1)精品PPT课件
➢吴国钦:《西厢记艺术谈》,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
➢张燕瑾:《西厢记简说》,天津:百 花文艺出版社,1986。
➢张人和:《西厢记论证》,长春:东 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一、《西厢记》的作者与版本
➢王实甫(?-13wk.baidu.com4前),名德信,大都 (今北京)人。
➢明贾仲明增补《录鬼簿》[凌波仙]词:
❖个体价值的极端张扬
▪ 天花藏主人:“人只患无才耳,若果有才, 任是丑陋,定有一种风流,断断不是一材 愚面目。”(《平山冷燕》第十三回)
六、恋情:“合礼”与“合 理”
➢不合礼的恋情
❖《孟子·滕文公》:“不待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 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准婚外恋”:莺莺与郑恒已有婚约
第一讲
《西厢记》讲析
参考书目
➢王季思:《从莺莺传到西厢记》,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
➢戴不凡:《论崔莺莺》,上海:上 海文艺出版社,1963。
➢霍松林:《西厢述评》,西安:陕 西人民出版社,1982。
➢段启明:《西厢论稿》,成都:四川 人民出版社,1982。
➢孙逊:《董西厢和王西厢》,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莺莺:“若不是一封书将半万贼兵破, 俺一家怎得存活。” (2/3)
❖莺莺:“仰图厚德难从礼,谨奉新诗可 当媒。”(3/4)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完整笔记

第二编秦汉文学

第一章秦汉散文

概述《谏逐客书》的主要特点。

一.《谏逐客书》以逐客不利于秦的统一为中心,首先铺叙历史上客卿辅助秦国并使之国富兵强的事实,以说明客卿不曾有负于秦;其次叙说秦始皇看重外国的好玩之物,而轻视客卿的事实,论定其重物轻人的错误;最后分析纳客和逐客的利害关系指出逐客非但不利于秦的统一大业,还会使秦国趋于危亡。结构严密。

二.文章罗列众多事实,极力铺陈,颇具纵横家法。

简述贾谊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一.拒实设论,理直气壮,深情恳切,是贾谊散文的重要特点之一。如《治安策》开头即说:“臣窃惟事势,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息者三。”

二.文章铺饰排比,渲染淋漓,深得先秦纵横家说辞的风神。如《论积贮疏》是贾谊散文中的名篇。

简述晁错散文的代表作及其特点。

一.切实中肯,论精识深,擅长分析,言之凿凿。如《论贵粟疏》以有力的论据,说明轻赋役以劝农功,贵粟而贱金玉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

二.晁错散文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战国策士的纵横家风气,辞藻谐偶,句式铺排。如《上书言兵事》论“得地形”。

第二章司马迁与汉代史传散文

论述《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

一.精巧的剪裁和安排。

1.司马迁写人的剪裁和安排的手法。《史记》写人是在本人的传记中表现这个人物主要的经历和性格特征,以突出其主要特点,而其它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点则置入别人的传记中去描述。这个方法被称为“互见法”。如《高祖本纪》主要写刘邦起义、写他的知人善任,正面表现一代开国帝王的神采。而他性格中狡诈、残忍、无赖的一面,则在其它人物的传记中表现。“互见法”的使用,即使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鲜明突出,又揭示了人物多个侧面的性格特点,使之有血有肉,形象完整。

中国古代文学史读书笔记.doc

中国古代文学史读书笔记.doc

中国古代文学史读书笔记.doc

中国古代文学史读书笔记

试论李商隐诗歌的艺术特XXX。

李商隐是唐诗进展到晚期最有成就的诗人,以其独具特群的美仑美奂诗歌登上了整个晚唐诗创作的艺术最高峰。

一、他关于爱情的执着,开创了诗歌上新风格、新境地。他的诗成就最高的是近体诗,尤其是七律、七绝。假如讲杜甫是唐代七言律进展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这么,李商隐则为第二座里程碑。他继承了杜甫的沉郁顿挫,有融合了齐梁诗的浓艳群彩、李贺的幻想象征手法,形成了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

1.写景中融合比兴象征,寄寓困顿失意的身世之感。

2.爱用冷僻的典故,故诗中的意象特殊漂亮,而整体意旨往往隐晦。

3.语言绮丽而对仗工整,音律圆美婉转。

4."近而别浮,远而别尽"之趣,富于象征暗示XXX彩,有朦胧之美。

二、他的绝句写得深情绵邈,沉博绝丽,有的比较隐晦,但能够在精工富丽的辞章中体味到他的婉转情思,而且非常伤心。如《夜雨寄北》感情细腻,意境婉约,在艺术上的明显特群便是细美幽约、朦胧含蓄,为伤心唯美文学的典型。

试论杜牧诗歌创作的艺术成就。

一、晚唐诗人中,他第一具大量用七绝写咏史诗,用史论

笔法,寓褒贬议论于含蓄诗味中,极大地发挥了绝句体的妙用,创作了许多有"二十八字史论"之誉的咏史作品。如《泊秦淮》经过对历史曾有过的繁盛转瞬即逝的伤悼,以及揭露统治者的荒淫误国,抒发自个儿的政治感慨和见识,其中深寓对现实的别满和讽刺,立意高绝的议论,表现出横溢的才气。

二、忧国忧民的壮怀与伤悼之情交错成一种俊爽的风格。

三、还写过一些出群的伤不诗,纪行、写景诗也颇多佳作。善于挑选清新明朗、能给人以快感的景物来抒写他的情怀,用群彩鲜亮的语言,制造出情景交融的优美诗境,如《山行》"远上寒山石经歪,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富于诗情画意,意境优美,以畅达的语言传达出自然景物的清新气息,明媚而有立体感的画面给人美妙的艺术感觉。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

一、知识点:

1、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神话集,神话材料散见于古书当中。保存材料较多的有《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p.21

2、《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雅、颂在本质上是一种音乐上的分类。p.27

3、从内容方面对《诗经》进行分类,可分成祭祀诗(《维天之命》、《载芟》)、颂赞诗(《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怨刺诗,揭露时艰、讽谕朝政的诗歌(《民劳》、《节南山》、《小弁》)、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葛》)、征役诗,反映战争问题和军旅生活的诗(《采薇》、《无衣》)。p.34-P.49

4、《尚书》以记言为主。p.58

5、《战国策》的散文艺术具有很高的成就,前人称赞它“辩丽横肆”。p.77

6、《战国策》有很多寓言故事,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狐假虎威”、“骥服盐车”、“南辕北辙”等。p.79

7、诸子百家包括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等众多的学派。p.85

8、孔子之后,与儒家学派相抗衡,在当时并称为“显学”的,是墨翟创立的墨家学派。p.91

9、《墨子》的中心思想是兼爱、非攻。《墨子》显露出由语录体向成

熟的论说文过渡的痕迹。墨家还提出以“三表”做为立言的标准,“三表”又称“三法”。p.92

10、《老子》一书共八十一章。p.94

11、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晚年和弟子万章等人编撰了《孟子》一书,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前提下。p.98p.99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考研之古代文学复习指南、参考书目、知识梳理——海研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考研之古代文学复习指南、参考书目、知识梳理——海研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考研之古代文学复习指南、参考书目、知识梳理——海研教育

1、古代文学:

一些书目:

(1)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北师大文学院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三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3)韩兆琦,李道英,邓魁英,张俊主编:《中国文学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4)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5)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六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6)袁世硕:《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7)邓魁英:《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复习方法:

一、注意朝代

二、注意每个朝代比较著名的作家作品

三、代表性的作家的特点或者风格,诗歌特点

四、每个著名的作家都要背诵至少一首他的诗或词

五、第一章上古神话

六、第一节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七、一、关于神话:

八、(一)定义:以故事形式表现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

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

九、(二)特点:

十、1、以神为主人公,他们包括各种自然神和神化了的英雄人物。

十一、2、情节:表现为变化、神力和法术。

十二、3、意义:对自然或社会现象解释,表达征服自然、变革社会愿望。

十三、(三)产生条件:

十四、1、可凭语言表达感情和对自然和社会领悟时。

十五、2、对自然界,产生神秘和敬畏感情,幻想出超自然神灵和魔力,自然被神化。

十六、(四)目的意义: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

第一节司马迁的生平和著作

司马迁(前145——前87?),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父司马谈有广博的学问修养,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又曾为文“论六家之要旨”,批评了儒、墨、名、法和阴阳五家,而完全肯定地赞扬了道家,这说明他是深受当时流行的黄老思想的影响的。司马谈在这篇论文中所表现的明晰的思想和批判精神,无疑给司马迁后来为先秦诸子作传以良好的启示,而且对司马迁的思想、人格和治学态度也必然有影响。汉武帝即位后,司马谈做了太史令,为了供职的方便,他移家长安。在此以前,司马迁“耕牧河山之阳”,即帮助家人做些农业劳动,同时大概已学习了当时的通行的文字——隶书。随父到长安后,他又学习了“古文”(如《说文》的“籀文”和“古文”等),并向当时经学大师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秋》,向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这些对年轻的司马迁都有很深的影响。

司马迁在二十岁那一年开始了漫游生活。这就是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说的:“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归后“仕为郎中”;又“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以后又因侍从武帝巡狩、封禅,游历了更多的地方。这些实践活动丰富了司马迁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扩大了司马迁的胸襟和眼界,更重要的是使他接触到广大人民的经济生活,体会到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这对他后来著作《史记》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元封元年(前110),汉武帝东巡,封禅泰山。封建统治阶级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盛典,司马谈因病留在洛阳,未能参加,又急又气,生命危在旦夕。这时司马迁适从西南回来,他就把自己著述历史的理想和愿望遗留给司马迁,司马迁流涕说:“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三年后,司马迁继任为太史令,他以极大的热情来对待自己的职务,“绝宾客之知,亡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一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并开始在“金匮石室”即国家藏书处阅读、整理历史资料。这样经过了四、五年的准备,在太初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笔记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复习笔记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一编复习笔记1

第一章 上古传说文学

第一节 初民的歌谣

识记:

①《尚书·尧典》、《吕氏春秋·古乐》、《诗大序》中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

《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於!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吕氏春秋·古乐》: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毛诗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②《弹歌》、伊耆氏《蜡辞》和《周易·贲卦》六四爻辞。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肉)。(制造弓弹打猎的生活情状)

伊耆氏《蜡辞》:土返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咒语)

《周易·贲卦》: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筮辞) 理解:

①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

原始歌舞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生活密切相关。最初的歌舞往往就是他们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是庆祝、祭典活动本身。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②原始歌舞诗、乐、舞合一的综合性。

歌唱和舞蹈是初民天然的表现和抒情方式。初民每天都在创造新的歌舞,同时传唱已有的歌谣。

第二节 上古神话传说

识记:神话的性质(基本特性)。

1.神话都是想象或幻想的;

2.神话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的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和说明 .

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社会)并征服自然(社会)的愿望。

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它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

象和社会现象做出符合实际的解释之时代的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知识点:

1、我国古代没有专门的神话集,神话材料散见于古书当中。保存材料较多的有《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P.21

2、《诗经》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风、雅、颂在本质上是一种音乐上的分类。P.27

3、从内容方面对《诗经》进行分类,可分成祭祀诗(《维天之命》、《载芟》)、颂赞诗(《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怨刺诗,揭露时艰、讽谕朝政的诗歌(《民劳》、《节南山》、《小弁》)、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葛》)、征役诗,反映战争问题和军旅生活的诗(《采薇》、《无衣》)。P.34-P.49

4、《尚书》以记言为主。P.58

5、《战国策》的散文艺术具有很高的成就,前人称赞它“辩丽横肆”。P.77

6、《战国策》有很多寓言故事,如“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狐假虎威”、“骥服盐车”、“南辕北辙”等。P.79

7、诸子百家包括儒家、墨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纵横家、农家、杂家、小说家等众多的学派。P.85

8、孔子之后,与儒家学派相抗衡,在当时并称为“显学”的,是墨翟创立的墨家学派。P.91

9、《墨子》的中心思想是兼爱、非攻。《墨子》显露出由语录体向成熟的论说文过渡的痕迹。墨家还提出以“三表”做为立言的标准,“三表”又称“三法”。P.92

10、《老子》一书共八十一章。P.94

11、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晚年和弟子万章等人编撰了《孟子》一书,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前提下。P.98P.99

12、《庄子》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P.105

13、《荀子》共有三十二篇,系汉代刘向编定。荀子主张“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P.117

14、荀子有《成相》和《赋篇》两篇韵文。清代卢文弓召(chāo)称《成相》为“后世弹词之祖”。P.120

15、韩非的主张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的寓言有“守株待兔”、“郑人买履”。P.121P.124

16、《吕氏春秋》以道家黄老学派的观点为主流。P.125

18、屈原的作品共二十三篇,包括《离骚》、《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天问》、《招魂》。P.133

19、宋玉的作品在《楚辞章句》中载有《招魂》、《九辩》两篇,后人确信为宋玉作品的是《九辩》。P.164

20、《风赋》、《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神女赋》、《对楚王问》等作品很有特色。P.166

21、汉赋分为骚体赋和散体大赋。骚体赋上与屈原一脉相承。首倡者是汉初的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和《服鸟赋》。还有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东汉后期有张衡的《归田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P.188P.189

22、司马相如还有《大人赋》、《哀二世赋》。散文有《谕巴蜀檄》、《难蜀父老》、《谏猎疏》、《封禅文》。P.196

23、杨雄写有《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还写过骚体的《太玄赋》、《逐贫赋》和《反离骚》。P.199P.200

24、张衡的《归田赋》与西汉初期的骚体赋仍一脉相承,但从思想和文章的体制上又有许多变化,它是魏晋以后大行于世的所谓“抒情小赋”的先驱。这类赋还有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祢衡的《鹦鹉赋》,王粲的《登楼赋》。P.204

25、贾谊的政论散文主要有《治安策》、《过秦论》、《论积贮疏》。P.207

26、晁错的政论散文主要有《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贤良文学对策》、《言兵事疏》、《论削藩疏》。P.210

27、梅乘的散文仅存一篇《谏吴王书》。P.211

28、邹阳的散文有《上吴王书》、《狱中上梁王书》。P.212

29、董仲舒的散文有《举贤良对策》三篇。P.214

30、东方朔的散文有《应诏上书》、《谏起上林苑疏》、《答客难》、《非有先生论》P.217

31、杨恽《报孙会宗书》。P.220

32、刘向的奏议最著名的是《谏营延陵过侈疏》。P.222

33、杨雄的散文有单篇散文《解嘲》和《法言》中的一些段落。P.224

34、刘歆的散文有《移书太常博士》。P.226

35、东汉前期的论说文作家主要有桓谭、王充、冯衍、马援等,最重要的是王充。东汉中后期的论说文作家有李固、王符、仲长统等。王充《论衡》;马援《诫兄子严、敦书》;李固《遗黄琼书》;王符《潜夫论》;仲长统《昌言》。P.228-P.238

36、《史记》的原名叫《太史公书》,称此书为《史记》是东汉后期以后的事。此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它的记事上起轩辕皇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其中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本纪”是以历朝帝王的顺序年代为纲的历史大事纪,是一种编年史的摘要;“世家”是有爵位封地世代相传的家族的历史,写的是春秋战国时代所存在的各个诸侯国和汉代帝王所封的王侯;“列传”是一些有才干、有作为,卓荦不群,能不失时机地建立功业,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的人物的传记;“书”是有关经济、军事、水利、祭祀,以及礼、乐方面的制度史;“表”是把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谱列成表格,以使人一目了然。《史记》的内容广泛,艺术高超,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和文学杰作,而且还有着丰富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医学、天文学、地理学等许多学科、许多领域的内容。以至于使得我们今天不论研究哪个部门的学问,仿佛都不能抛开《史记》而不顾。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史记》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P.246

37、班固说《史记》“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鲁迅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P.246

38、《史记》的创作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P.247

39、《汉书》先后由四个人共同写成:班彪、班固、班昭、马续,包括十二篇纪,八篇表,十篇志,七十篇传,共一百篇,记事上起高祖元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P.275

40、《吴越春秋》的作者是赵晔。P.288

41、东汉马第伯的《封禅仪记》可称之为游记文学的始祖。P.293

42、乐府机关的职能,一是写词配曲,演习排练;另一方面就是组织人到各地去采集民间歌谣,“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P.297

43、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末期徐陵编的《玉台新咏》。题下有个小序说,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P.305

44、汉代楚歌有项羽《垓下歌》、刘邦《大风歌》、戚夫人《戚夫人歌》、刘彻《秋风辞》及《瓠子歌》二首、梁鸿(东汉)《五噫歌》、张衡《四愁诗》(已经是一首比较整齐而有韵味的七言诗了)。P.312-P.316

45、班固写过一首《咏史》,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有案可查的文人五言诗。从此以后,张衡写过《同声歌》,秦嘉写过《赠妇诗》,宋子侯写过五言乐府《董娇娆》,辛延年写过五言乐府《羽林郎》。P.317

46、建安时期文学创作的主力和代表,是“三曹”、“七子”和女诗人蔡琰。P.22(二)

47、“七子”指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瑒德琏,东平刘桢公干。P.24(二)、

48、曹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风气。曹操诗、文俱佳,散文形式自由,作风清峻通脱。P25(二)

49、曹操不愧为建安文学的核心人物,其诗文都有开一代风气之功劳。其以乐府古题写时事,不仅开创了乐府诗歌创作的新风,而且为后世诗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他于五言腾踊的时代,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