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绿地的规划设计与研究
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研究
![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95c5dc3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27.png)
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研究I. 前言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环。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日益受到重视。
城市绿地不仅是城市重要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更是人们休闲、娱乐和健身的重要场所。
因此,本文将从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的相关问题。
II. 城市绿地规划1. 城市绿地规划的概念城市绿地规划是指对城市内的公共绿地、公园、广场、绿化带、防护绿地等区域进行科学合理规划的过程。
城市绿地规划应当有计划、有层次、有重点,以满足人们对绿色环境的需求和对城市环境品质的要求,保障城市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 城市绿地规划的原则在城市绿地规划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环保原则。
城市绿地规划应以生态保护和环保为前提。
(2)多功能原则。
城市绿地规划应具有多种功能,如休闲、娱乐、观赏、体育、文化等。
(3)公共性原则。
城市绿地规划应以公共需求为导向。
(4)城乡结合原则。
城市绿地规划应与城市绿化和乡村绿化相结合。
(5)景观原则。
城市绿地规划应注重美学价值和景观效果。
III. 城市绿地设计1. 城市绿地设计的概念城市绿地设计是指在城市绿地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设计工作,包括场地、道路、建筑、绿植等元素的选择、布局和表现,以及场地材料、灯光效果等设计。
2. 城市绿地设计的原则在城市绿地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环保原则。
城市绿地设计应以生态保护和环保为前提。
(2)适用性原则。
城市绿地设计应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需求。
(3)多元化原则。
城市绿地设计应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具备多种功能。
(4)易维护性原则。
城市绿地设计应考虑绿地的养护和维护成本。
(5)美学原则。
城市绿地设计应注重美学价值和景观效果。
IV. 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1. 南京市中山陵景区绿地规划案例中山陵景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占地面积552.45公顷。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616370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55.png)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变得越发重要。
绿地系统不仅提供了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的生态环境。
其中,生物多样性保护是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将探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一、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种类及其相关遗传信息的丰富程度。
生物多样性不仅对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功能有重要影响,还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促进植被生长,净化空气,保持水源的清洁等。
同时,生物多样性还可以提供各种资源,如药材、食物等,对人类的健康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原则1.保护重要生境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中,应优先保护重要生境,如湿地、森林等。
这些生境往往是多种生物共存的地方,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区域。
设计者应尽可能保持这些生境的完整性,避免人为破坏。
2.多样性布局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应考虑不同生物的需求,合理布局各种植被,创造各种生境。
例如,可以设置花园、湖泊、林地等多种景观,以吸引不同种类的野生动物,促进生物多样性。
3.植物多样性在设计城市绿地时,应尽量选择本地的植物种类,减少引入外来物种的比例。
本地植物种类更具生存优势,有助于本地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繁衍。
同时,应保持植物的多样性,避免过度集中种植单一植物。
4.生境连接三、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案例1.伦敦生态廊道伦敦生态廊道是一项旨在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的项目。
该项目通过在城市中打造绿色生态通道,将不同的绿地区域连接起来,为城市野生动植物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间。
通过生态廊道的建设,伦敦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提升。
2.新加坡亚洲最大的城市湿地公园,淡歌公园位于新加坡的淡歌公园是一个拥有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的城市公园。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4d935c4cc7931b764ce1570.png)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设计城市绿地的定义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
城市绿地系统定义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地貌特征、基础种植(自然植被)和地带性园林植物,根据国家统一规定和城市自身的情况确定的标准,将规划设计的和现有的各级各类园林绿地用植物群落的形式绿化起来,并以一定的科学规律给予沟通和连接,构成的完整有机的系统。
第一章城市绿地的功能第一节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一、保护城市环境(一)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1、净化空气首先,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此外,绿色植物还有明显的吸收二氧化硫、氯气、氟化氢、氮氧化物、碳氢化物以及汞、铅蒸气等有害气体的功能。
2、净化水体和土壤植物可以吸收水中的溶解质,减少水中的细菌数量。
植物的地下根系能吸收大量有害物质而具有净化土壤的能力。
如有的植物根系分泌物能使进入土壤的大肠杆菌死亡。
(二)改善城市气候1、降低气温植物茂密的枝叶可以挡住并吸收50%-90%的太阳辐射热。
2、调节湿度通过调节城市空气湿度,城市绿地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3、调控气流区域性的微风和气体环流将绿地中相对凉爽的空气不断传向城市建筑密集区,可达到调节城市建筑密集区小气候的目的,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降低城市噪声一般情况下,树木枝叶茂密,层层错落重叠的树冠降噪隔声效应明显;阔叶树吸声能力比针叶树好;由乔木、灌木、草木和地被构成的多层稀疏林带比单层宽林带的吸声隔离作用显著。
二、减灾防灾(一)防火防震(二)防风固沙(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四)防御放射性污染和有利备战防空三、提供城市野生动物生(活环)境, 维持城市生物多样性一方面,可以利用城市绿地中的植物园、动物园、苗圃等技术优势,对濒危、珍稀动植物进行异地保护及优势物种的驯化。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丰富城市绿地的植物群落的物种数量,达到丰富生活于其中的动物物种数量。
第二节城市绿地的使用功能一、日常休息娱乐活动二、观光及旅游三、休养基地四、文化宣传及科普教育第三节美化功能一、丰富城市建筑群体的轮廓线二、美化市容三、衬托建筑,增加建筑的艺术效果四、形成不同的城市特色第二章城市绿地系统的组成第一节城市绿地的分类一、前苏联城市绿地分类情况1990年以后,前苏联将城市用地分为生活居住用地,生产用地和景观-游憩用地。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83d1d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b.png)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绿地的规划与设计成为了提高城市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一环。
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旨在营造宜人的城市环境,为居民提供舒适的休闲空间,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绿地景观规划与设计案例,探讨其特点、亮点以及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
第一个例子是新加坡滨海湾花园。
滨海湾花园是新加坡著名的景点之一,它位于滨海湾地区,是一个以绿色植物和艺术品为特色的综合性公园。
滨海湾花园的规划与设计致力于打造一个水系景观与人造山丘相结合的生态系统。
整个花园由多个主题花园组成,每个主题花园都有不同的特色,如亲子花园、湿地花园、奇幻花园等。
它们以多样的景观元素、绿植和艺术品融合在一起,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休闲和娱乐场所。
滨海湾花园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城市环境,更是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花园中拥有大片的草坪和树木,为人们提供了休闲散步、户外运动的场所。
此外,花园还设置了多个水上活动项目,如人工湖泊和人工瀑布,让人们可以在都市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
滨海湾花园的规划和设计成功地将绿色生态与城市化相结合,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为城市带来了独特的魅力。
第二个例子是丹麦哥本哈根的自行车友好城市规划。
丹麦一直以来都是自行车友好的国家,而哥本哈根则被誉为世界上最适合骑自行车的城市之一。
哥本哈根的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非常注重鼓励和改善自行车出行。
城市中的自行车道、停车场和租赁系统得到了充分发展,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
哥本哈根的自行车友好城市规划的成功得益于政府和居民的共同努力。
政府设立了专门的自行车规划部门,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推广骑自行车。
城市中的道路和人行道也经过了改造,以适应自行车的通行。
此外,哥本哈根还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自行车租赁和维修服务,为骑行者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哥本哈根的自行车友好城市规划不仅减少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促进了居民的身体健康和环保意识。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庭院与广场的功能定位及景观设计原则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庭院与广场的功能定位及景观设计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0d7312b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64.png)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庭院与广场的功能定位及景观设计原则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绿地被视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不仅仅是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为居民提供休闲空间、改善空气质量、提升生活品质等。
在城市绿地的规划与设计中,庭院和广场是两种常见的绿地形式。
本文将围绕城市绿地分类标准,探讨庭院与广场的功能定位及景观设计原则。
一、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城市绿地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和形式进行分类。
在这里,我们将主要关注庭院和广场两种绿地形式,分别介绍它们的功能特点和分类标准。
1. 庭院庭院是指位于居住建筑内部的绿地空间,通常为小型封闭绿地。
庭院作为住宅区的私密空间,具有以下功能特点:①提供活动和休闲场所:庭院为居民提供了一个私密的户外活动和休闲场所,可以种植花草树木,摆放桌椅休憩。
②增加绿色环境:庭院的绿化装饰不仅可以美化居住环境,还可以调节气温、改善空气质量。
基于以上功能特点,庭院的分类标准主要可以按照使用方式和景观设计来进行划分。
例如,根据使用方式不同,庭院可以分为私人庭院、社区庭院和公共庭院;根据景观设计不同,庭院又可以分为花园庭院、中庭花园和水景庭院等。
2. 广场广场是城市绿地中开放的公共空间,通常用于集会、游憩、交流等活动。
广场的功能特点如下:①社交交流:广场是人们社交交流的场所,提供了一个相互碰撞、互动的平台,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②城市活力:广场是城市的重要标志,能够增加城市的活力和吸引力,丰富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
根据使用方式和形态特点,广场可以分为城市中心广场、社区广场和专用广场等。
城市中心广场通常位于市中心,是城市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的核心区域;社区广场则位于住宅区内,主要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专用广场则根据不同功能需求进行设计,如体育广场、文化广场等。
二、庭院与广场的功能定位庭院和广场作为城市绿地的不同形式,在功能定位上有一些差异。
1. 庭院的功能定位庭院作为居住区的私密空间,其主要功能是为居民提供休闲、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美化居住环境的重要手段。
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研究——以太原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为例的开题报告
![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研究——以太原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为例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b153554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1a.png)
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研究——以太原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城市化发展的快速推进带动了城市建设的不断提升,而城市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街头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的一部分,不仅具有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生态、文化与休闲旅游等方面的服务功能,已经成为现代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太原市为例,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能源工业的重要基地之一,随着城市发展的不断推进,太原市的城市绿地建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然而,在太原市街头绿地的规划和设计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例如绿地规划的不科学、绿地类型单一等,因此,对太原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太原市城市绿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一)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太原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的研究,探讨优化太原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的方法与策略,从而提高太原市城市绿化建设的质量。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太原市城市绿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揭示太原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存在的不足之处。
2.研究街头绿地的功能与分类,了解不同类型的街头绿地的特点和要求。
3.探讨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分析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的核心要素和关键技术。
4.设计太原市街头绿地的景观方案,提出优化太原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的建议与措施。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法:通过网络及图书馆查询相关文献,了解绿地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应用。
2. 实地调查法:对太原市的城市绿化建设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太原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的相关信息与数据。
3. 经验分析法:通过对已有的优秀街头绿地景观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优秀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的共性与特点。
4. 实践设计法:基于太原市的城市绿化建设实际,设计太原市街头绿地的景观方案,提出优化太原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的建议与措施。
城市绿地建设与公共设施的规划和设计
![城市绿地建设与公共设施的规划和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2c3bd6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72.png)
城市绿地建设与公共设施的规划和设计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城市绿地建设和公共设施的规划和设计成为提升城市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探讨城市绿地建设和公共设施的规划和设计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城市绿地建设的意义城市绿地是城市中绿色空间的代表,是城市中重要的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具有多元化的功能和不同的服务性质。
城市绿地建设能提高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其主要意义如下:1、美化城市环境城市绿地的建设不仅可以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作用,还可以改善城市内部环境中的噪音和空气污染问题。
通过绿化,可以减轻城市的热岛效应和气候变化,提升城市的视觉效果,使城市更加宜居,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2、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绿地是城市中重要的自然资源,可以起到调节城市生态系统的作用。
它们可以吸收有害的气体、过滤空气中的污染物和粉尘,减少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的水循环,增加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
3、增加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城市的绿地空间可以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有利于促进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
人们可以在这里运动、参加各种休闲活动,增强体质,降低患病率。
通过城市绿地的建设,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放松身心的空间。
4、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绿地空间也可以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
在绿地中可以建设各种商业设施、娱乐场所等,增加城市经济的活力。
此外,有研究发现,城市绿化率与房地产价值存在正相关关系,通过城市绿地的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的土地价值,进而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二、公共设施的规划和设计的意义公共设施是指城市中为公众服务的基础设施和设施设备。
它们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为了提高城市的质量和生活水平,必须加强公共设施的规划和设计。
公共设施的规划和设计具有以下意义:1、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公共设施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的设施,它们不仅可以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如生产、生活、教育、医疗、交通、通讯等方面的需求,还可以提供各种文化、娱乐、休闲和体育活动的场所。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ppt课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f61cb38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6.png)
诸如中山岐江公园设计、台州生态基础设施案例浙江台州 永宁公园设计等,分别进行了工业废气地的生态恢复、水 域空间开发及改造等尝试
12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
景观规划研究为例,对理想的山水城市 形态进行了多角度的探讨,并对绿地系 统与城市山水形态格局的关系进行了论 述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
3.3.3、环境学派 王绍增、李敏等从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机理上定量和半定量地研究城市必要的绿地率和绿地布局模式,
6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二、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的发展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Theoriesin in Urban
国外关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探讨大体经 历了4个阶段。
(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19世纪末,当一些人 欣喜与工业革命给城市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时,另 一些人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协调城市发展与城市环境 质量之间的矛盾。这时期,许多有影响力的城市绿 地系统规划的思想或理论被提出来:景观设计先驱奥 姆斯特德(CF. L. Olmstec)发起的著名的“城市公园 运动CThe City Park Movement) ",英国学者霍华德提 出的“田园城市”理论等。
3.3.5、景观生态学派 俞孔坚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理论
和方法,并将研究应用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城市景观规 划中。他认为,景观中存在着一些关键性的部、点及位置 关系,构成某种潜在的空间格局,这种格局被称为景观生 态安全格局,它们对维护和控制某种生态过程有着关键性 的作用。因而对绿地系统规划和景观营造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1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2432a90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f.png)
(2)《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1993年)
1993年,根据《城市绿化条例》第九条,为加强城 市绿化规划管理,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国家建设部颁布 了《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城[1993]784 号)文件,提出了根据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确定人均 公共绿地面积指标。
3、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则、规划说明书和规划基础资料四个部分。
规划文本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规划目标与指标、市域 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结构、布局与分区、 城市绿地分类规划、树种规划、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 规划、古树名木保护、分期建设规划、规划实施措施及 附录。
பைடு நூலகம்
规划图则的主要内容包括城市区位关系图、现状图、城 市绿地现状分析图、规划总图、市域大环境绿化规划图、 绿地分类规划图(含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 附属绿地和其他绿地规划图等)、近期绿地建设规划图, 要求图纸比例与城市总体规划图基本一致,一般采用1 ︰5000~1︰25000,并标明风玫瑰,绿地分类现状和规 划图如生产绿地、防护绿地和其他绿地等可适当合并表 达。
2004年,《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中,提 到我国城市绿化建设指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以 上,人均公共绿地12平方米以上,绿地率38%以上。”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
根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纲要》的要求,《城 市绿地系统规划》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城市园林 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负责编制,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图
3、林地 林地是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沿海红树林的土
地,不包括居民绿化用地,以及铁路、公路、河流沟渠 的护路、护草林。
4、牧草地 牧草地是指生长草木植物为主,用于畜牧业的土地。
分析当前城市公共绿地规划设计中的创新工作
![分析当前城市公共绿地规划设计中的创新工作](https://img.taocdn.com/s3/m/33cda1657e21af45b307a89d.png)
3 绿 化设计 的 创新
3 1园林设 计上 植 物 多样性 与适 应性 同时并 重
这几 年 , 城 市绿 化提 出 了增 加绿 化树 种 、 提 高 生物 多样 性 的 目标 。 于是 许 多 城 市一 味求 新 , 盲 目引进 外来 树种 。 为求 好 心切 引进 新 品种不 是 不可 以 , 但
建筑理 论 与设计
分析 当前城 市公共绿地规划设计 中的创 新工作
摘要 : 目前我 国正 是社 会 的 转型 期 , 城 市化 加速 发展 , 由 于经 济 因素 、 历 史 因素 以及 思 想观 念 因素 的影响 , 自然 生态环 境 遭 受到
严 重 的破坏 。生物 物 种 已受到 很 大 的威胁 , 在这 样 的形 势下 城 市市 政公 园 园林 的发 展 的重 要性 日益凸 显 出来 。它 的 出现 与发展 可 以 在很 大 程度 解决 社 会环 境 、 自然 环境 所 呈现 给我 们 的 问题 , 缓 解我 们 与 自然 环 境 的关 系。 关键 词 : 公共 绿地 ; 园林 绿 化 ; 设计; 创 新
2 城 市 园林规 划设 计现 状及存 在 的 问题
2 1总体 规 划忽视 园林绿 地 设理学科 、 计算机与信息学科 、 社会人文 个 城 市 的总 体规 划决 定着 整 个城 市 的景 观 风貌 、 景 观空 间 格 局 以及 城 专业课程 ; 市 的景观 特 征 。 目前 由政府 有关 部 门主持 的城 市 总体 规 划设 计 , 一般 只 选 择 学 科 等专业 知 识 。这是 以课 程 设置 为 实质 的专 业 知识结 构 调整 。 3 . 4结合 本 地特 色 和 看重 城市 规 划师 、 建筑 师 的意 见 , 忽 视城 市 园林 绿化 设 计师 的参 与 , 这 就 很 这一 方 面我们 可 以从 植 物种植 设 计上 窥见 一 斑 , 植 物 物种 的选 择 以本 地 难 体现 以人 为 本 , 功 能效 益 和生 态效 益 优先 的设 计 理念 。同林 设 计 师 只在 规 主 要是 因 为 乡土 树种 树 势 比较 强 , 对 于 气候 以及 土壤 的要 求适 应 划 好 的布 局 上见 缝 插绿 , 难 以 在保 障 绿 地率 和 保 护 利用 原 有 地 形地 貌 、 自然 物 种 为 主 , 性强, 栽 种后 易 于恢 复及 其 生长 , 而且 对 于常见 的 病虫 害 有较 强 的抵 抗力 , 同 景观、 人文景观及其生态稳定方面发挥作用。 时 也 为人们 易 于接 受 , 因为 这是 当地 人们 熟 悉习 惯 的物 种 。进 一步 我 们也 可 2 . 2忽视 植物 空 间布 局 与造 景
城市带状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分析
![城市带状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9a3742960590c69fc376b2.png)
城市带状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分析城市公共绿地是由城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管理的。
公园绿地指的是城市中向大众开放,用于休憩游戏的设施,与此同时,它还具有美化城市景观和健全生态的综合功能。
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整体环境水平的重要指标。
本文主要对城市带状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原则以及不同类型公园绿地设计要点进行分析。
标签:城市;带状公园绿地;规划设计公园绿地指的是城市中向大众开放,用于休憩游戏的设施,与此同时,它还具有美化城市景观和健全生态的综合功能。
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城市建设用地、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数量和质量是一个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整体环境水平的重要指标。
带状公园在城市中常常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结合水系、城市道路以及城墙等这样的设施而建立的。
在城市中承担者重要的绿化职能。
带状公园一般以狭长型为主,其宽度主要受到用地条件影响。
1 城市带状公园绿地特征城市带状公园绿地与其他类型的公园绿地相比而言,既具有相同特征,也有其自身的独特性。
首先,城市带状公园绿地与其他公园绿地一样,都是游憩场所,它提供开放的环境,其显著特征就是游憩空间。
第二,城市带状公园绿地与其他公园绿地一样,都具有美化城市的功能。
第三,城市带状公园绿地与其他公园绿地一样,都具有保护城市环境的作用。
第四,城市带状公园绿地与其他公园绿地一样,都具有防灾救灾功用。
但是,城市带状公园绿地也具有自己的特征,第一,从形态上来说,他是呈带状分布,城市带状公园绿地一般都是依照地形而设置,沿城市街道开拓和延伸。
第二,城市带状公园绿地与其他城市公园比较而言,它具有更强的开放性。
因为带状公园在设计上一般都采用的全部免费开放,没有围墙。
这样的设计能够与周边的其他景观资源形成密切联系,最终形成辐射群,起到美好城市的作用。
第三,城市带状公园绿地与其他的绿地公园相比较而言具有更显著的廊道作用。
城市绿地建设标准
![城市绿地建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9f74f5e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15.png)
城市绿地建设标准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城市生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规范城市绿地建设,保障市民的绿色空间权益,本文将介绍城市绿地建设标准。
一、城市绿地分类城市绿地分为公共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防护绿地和其他绿地。
不同类型的绿地应根据其功能和特点进行规划设计,以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
二、城市绿地的规划原则1. 生态优先,以人为本。
城市绿地的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同时满足市民的休闲、游憩和娱乐需求。
2. 因地制宜,均衡分布。
城市绿地的规划应根据城市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合理布局绿地,使各类绿地均衡分布,方便市民使用。
3. 突出特色,文化传承。
城市绿地的规划应考虑当地的文化、历史和自然特色,使绿地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
三、城市绿地的规划标准1. 面积标准:城市绿地的面积应根据城市规模、人口分布等因素进行规划。
一般来说,每个市民平均享有的绿地面积不应低于10平方米。
2. 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地的绿化覆盖率应达到一定标准,一般不小于40%。
绿化覆盖率是指植被覆盖面积与土地总面积的比例。
3. 设施配套:城市绿地的规划应配备必要的设施,如园路、座椅、灯光、标识牌等,以满足市民的使用需求。
4. 景观效果:城市绿地的规划应注重景观效果的营造,使市民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感受到城市的文化和历史氛围。
5. 环保标准:城市绿地的规划应符合环保标准,采用低能耗、低污染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6. 安全标准:城市绿地的规划应符合安全标准,如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等,保障市民的人身安全。
7. 服务半径:城市绿地的规划应考虑服务半径,使市民能够方便快捷地到达绿地,享受绿色空间。
服务半径一般不超过500米。
8. 与周边环境协调:城市绿地的规划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使绿地与建筑、道路等元素相互融合,形成和谐的城市景观。
9. 可持续发展:城市绿地的规划应考虑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等有限资源,保持生态平衡,为未来的发展留有余地。
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方法探讨
![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方法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5d3af30aa00b52acec7ca16.png)
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方法探讨付建军(日照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山东日照276800)摘要: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街头绿地属于城市公共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详细介绍了街头绿地的作用,并研究了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有效措施,以及能够优化现代化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质量。
关键词:城市;街头绿地;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0)10-0063-02在现代化城市中设计街头绿地景观,能够丰富城市道路景观,为人们的出行提供良好的城市环境,帮助改善城市内部环境质量,促进现代化城市朝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街头绿地景观设计,不仅能够优化城市建设,还能够提升城市的商业利润和社会价值,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有序开展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1街头绿地的重要作用根据绿地分类标准来说,街头绿地属于公园绿地的一种,公园绿地是向公众开放的绿地类型,其中包含综合花园、社区花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等类型。
例如街道广场绿地以及小型沿街绿地都属于街旁绿地的一部分。
街头绿地也被称为是街头游园,是跟人们的生活区域和商业服务区域联系十分密切的公共绿地一种,方便人们的出行,为人们提供优质的生活环境。
1.1人们的活动场所在现代化城市中设立街头绿地,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社会活动和户外活动的重要场所,在绿地当中人们可以选择休息片刻或者是欣赏风景,在绿地当中可以自己独处也可以漫步其中进行交流互动,在其中参与更多的活动类型。
1.2景观功能街头绿地的设置能够有效遮挡住城市内部裸露的地面,跟城市内部的植物灯、山石以及建筑相互融合在一起,为城市营造出多姿多彩的绚丽空间,人们在城市街头绿地中感受到静谧和祥和,令人心胸开阔、心旷神怡[1]。
街头绿地一般都处于城市的重要位置,并带有一定的展示功能,在其中通过有当地特色的设计,能够有效展示出城市的独特风貌。
1.3改善环境街头绿地能够帮助美化城市空气,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相当于城市内部的一台“空调机”,在城市内部凡是有绿地的地方,温度都明显更低,绿色植物本身能够遮挡直射的阳光,大片的数目和草地能够使气候受阻,从而降低风速,把空气当中包含的污染物质沉降下来。
城市公园和绿地的规划和建设
![城市公园和绿地的规划和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e9a2a41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a.png)
城市公园和绿地的规划和建设城市公园和绿地作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城市规划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规划和建设城市公园和绿地需要注重空间布局、景观设计、生态保护等方面,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并为城市注入绿色生机。
一、城市公园和绿地规划1.城市公园和绿地的定位城市公园和绿地的规划首先需要确定其定位。
公园可以分为综合性公园、主题公园、生态公园等。
在规划阶段,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人口密度、功能布局、交通情况等多个因素,以确定公园的类型和用途。
2.绿地分布和尺度城市公园和绿地的规划要考虑到不同区域的绿地需求。
在城市中心区域,应该增加公园和绿地的密度,以提供方便的休闲娱乐空间。
而在郊区和城市边缘地区,可以适当减少公园的密度,但是要确保交通便利,并注重生态保护。
3.生态性和可持续性城市公园和绿地的规划应该注重生态性和可持续性。
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植被的选择、水资源的利用、土壤保护等因素,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空间。
同时,还要注重生态风景的打造,以促进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健康。
二、城市公园和绿地建设1.空间布局城市公园和绿地建设需要注重空间布局。
根据规划,应合理划分区域,区分功能。
例如,设立儿童游乐区、体育健身区、休闲区等,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景观设计城市公园和绿地的景观设计是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可以使公园和绿地更加美观、舒适。
可以考虑修建人工湖泊、喷泉、花坛等,并配置适当的座椅和遮阳设施,以提供休息的场所。
3.设施建设除了景观设计,城市公园和绿地的设施建设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公共厕所、儿童游乐设施、健身器材等的设置,以及设施的维护和更新。
三、城市公园和绿地的管理1.管理机构城市公园和绿地的管理需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公园和绿地的维护和管理。
该机构应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来保障公园的日常运营,并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利用。
2.环境保护城市公园和绿地的管理应注重环境保护。
城市规划中的公共绿地与景观设计
![城市规划中的公共绿地与景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f8ade37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3f.png)
城市规划中的公共绿地与景观设计引言:城市是现代人类生活的主要场所,城市的规划和设计对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中,公共绿地和景观设计是城市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城市规划中公共绿地与景观设计的重要性、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第一部分:公共绿地的重要性公共绿地是城市中供人们休闲娱乐、健身锻炼和社交交流的重要场所。
首先,公共绿地能够提供人们与自然亲近的机会,缓解城市生活带来的压力。
在繁忙的都市中,人们往往忙于工作和生活,缺乏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
而公共绿地的存在,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逃离喧嚣的场所,让人们可以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其次,公共绿地对于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往往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导致空气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
而公共绿地的建设可以提供更多的植被覆盖,增加城市的氧气供应,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此外,公共绿地还可以起到调节城市气温的作用,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发生。
最后,公共绿地是城市社交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在公共绿地中,人们可以结识新朋友,参与各种社交活动,增进社区的凝聚力。
同时,公共绿地也是举办文化活动和艺术展览的场所,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文化娱乐选择。
第二部分:景观设计的挑战在城市规划中,景观设计是公共绿地建设的重要环节。
然而,景观设计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城市规划的快速发展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使得公共绿地的规划和设计变得更加困难。
在城市建设中,经济利益往往被放在首位,而公共绿地的建设常常被忽视或牺牲。
这导致了城市中公共绿地的不足和不均衡分布,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
其次,景观设计需要考虑到城市的多样性和文化特色。
不同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点,因此景观设计需要根据城市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规划。
然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的同质化和标准化趋势使得景观设计缺乏独特性和创新性。
因此,如何在保持城市特色的同时进行景观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城市园林公共空间设计中生态可持续性研究
![城市园林公共空间设计中生态可持续性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ddec8e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0.png)
城市园林公共空间设计中生态可持续性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的公共空间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公共空间可以为市民提供休憩、交流和社交的场所,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在城市园林公共空间设计中,生态可持续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探讨城市园林公共空间设计中生态可持续性的相关问题。
首先,生态可持续性在城市园林公共空间设计中的意义不可忽视。
城市园林公共空间是城市中的绿肺,具有调节城市气候、净化空气、缓解压力等作用。
采用生态可持续性原则进行城市园林公共空间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和恢复自然环境,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度和稳定性。
其次,城市园林公共空间设计中,提高绿地覆盖率是提高生态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措施。
绿地不仅能够提供栖息地,为城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贡献,还能够吸收雨水,减缓洪水的发生,提供防护作用。
为了提高绿地覆盖率,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的景观布局和植物配置来实现。
例如,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搭配合理的绿化设施,使绿地能够在不同季节中保持良好的状态。
第三,城市园林公共空间设计中,注重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提高生态可持续性的重要途径。
在城市中,水资源是一项宝贵的资源,但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的供应和管理面临许多挑战。
因此,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中,应注重收集和利用雨水。
例如,可以在道路两侧设置绿地带,在降雨时收集雨水并储存,用于浇灌绿地和补充城市景观水体。
此外,合理设计雨水排泄系统,减少雨水流失和洪水的风险,也是提高生态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
第四,城市园林公共空间设计中,应重视社会参与和教育意识的培养。
公共空间是市民休闲和社交的场所,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考虑到市民的需求和意见。
例如,可以组织市民参与公共空间设计的活动,在设计中融入市民的意见和想法,增加公共空间的吸引力和适应性。
此外,通过系列活动和教育宣传,引导市民养成环保习惯,提高对生态可持续性的认识和重视,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公共绿地建设与管理
![城市公共绿地建设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931c0d09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b2.png)
城市公共绿地建设与管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面积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居民对于宜居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城市公共绿地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城市公共绿地的意义、建设原则以及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城市公共绿地的意义城市公共绿地是城市中供居民进行休闲、娱乐和体育活动的开放式绿地空间,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意义。
首先,城市公共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能够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城市公共绿地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降低城市的空气污染程度。
同时,它可以吸收雨水,减少城市洪涝的风险,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
其次,城市公共绿地能够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城市的生物多样性。
在城市公共绿地中,种植各类乔木、灌木和花草植物,为鸟类和昆虫提供合适的栖息地和食物源,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再次,城市公共绿地能够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提高居民的身心健康水平。
研究表明,接触大自然和绿色环境有助于缓解压力、提升心情,减少焦虑和抑郁症状。
因此,城市公共绿地是居民进行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有助于促进居民的身心健康。
二、城市公共绿地的建设原则在进行城市公共绿地建设时,需要遵循一些原则,以确保绿地的质量和功能。
首先,合理规划布局。
城市公共绿地应该根据城市的人口密度、居住区域的分布等要素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
绿地应该分布均匀,方便居民的通行和利用。
同时,应该考虑到城市交通的便利性,以方便居民的绿地活动。
其次,注重生态建设。
城市公共绿地应该注重植被的生态建设,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种类进行种植。
注重建立生态链条,为各类生物提供合适的栖息地,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再次,提供多样化的功能。
城市公共绿地不仅仅是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应该提供更多的功能。
例如,设置健身器材、运动场地等,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
同时,可以设置室外艺术展览区,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城市更新计划中的公共绿地设计
![城市更新计划中的公共绿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3e16cf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18.png)
城市更新计划中的公共绿地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更新计划成为了许多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更新中,公共绿地的设计和规划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公共绿地不仅是城市的绿肺,也是人们休闲娱乐、社交交流的场所。
本文将探讨城市更新计划中的公共绿地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规划和设计公共绿地。
一、公共绿地的重要性公共绿地在城市更新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公共绿地是城市的绿肺,能够吸收废气和粉尘,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此外,公共绿地还能够调节城市气温,形成自然的气候调节系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公共绿地还能够保护水源,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其次,公共绿地是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城市更新计划中合理规划和设计的公共绿地可以提供人们进行户外活动的空间,如晨跑、散步、骑行等。
这些活动不仅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也能够减轻城市居民的压力,提升生活质量。
最后,公共绿地是社交交流的重要场所。
城市更新计划中的公共绿地设计应该注重人们的社交需求,提供适合社交交流的环境。
公共绿地可以成为人们结识新朋友、举办活动、参与社区建设的场所。
通过公共绿地,城市居民可以建立更紧密的社区关系,增强社会凝聚力。
二、合理规划和设计公共绿地的原则在城市更新计划中,合理规划和设计公共绿地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合理规划和设计公共绿地的原则。
首先,公共绿地的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需求。
不同人群有不同的需求,公共绿地应该提供多样化的功能和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比如,可以设置儿童游乐区、健身器材区、休闲座椅等,以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
其次,公共绿地的规划应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公共绿地应该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减少人为干扰。
规划和设计公共绿地时,应该尽量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减少对水资源的过度消耗。
再次,公共绿地的规划应该注重可持续发展。
公共绿地的规划和设计应该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预留足够的空间供未来扩展。
同时,公共绿地的设计应该注重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采用可再生能源和环保材料。
浅谈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要点
![浅谈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78cdd35b8f67c1cfbd6b840.png)
浅谈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要点发表时间:2020-08-10T15:15:32.047Z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8期作者:许后胜[导读] 公园绿地建设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规划的公园绿地,摘要:公园绿地建设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规划的公园绿地,能够使城市布局更加合理、城市环境更加优美、城市特色更加鲜明。
公园绿地面积也是评判一个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标准,基于此,本文就城市公园绿地规划的要点进行分析探究。
关键词:公园绿地;城市;规划设计引言:创设宜居城市,规划城市公园绿地,要求把规划设计作为一个整体。
公园绿地应具备生态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以及游憩功能。
进行城市公园绿地规划,意在为城市增添活力,把城市构建成有机的城市生态系统,为市民提供更加舒适健康的城市生活空间。
一、城市公园绿地规划的作用我国是具有14亿人口的人口大国,为解决人民居住问题,国家大力开展城市建设,圈地造楼。
使得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国家面临着土地短缺,城市生态系统极其脆弱等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正在加大城市公园绿地建设。
城市公园绿地规划,有助于保护城市的生态系统、有助于美化城市市形象,改善居住环境、有助于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为市民提供更多、更便捷的公共服务,是城市规划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二、城市公园绿地规划的要点规划城市公园绿地对改善城市宜居水平和保护生态系统有着重要意义。
在进行城市公园绿地规划设计时,要对规划要点进行合理把控,盲目兴建公园绿地,不仅不能为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做出贡献,还很可能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负担。
(一)城市公园绿地的分类根据城市规模的不同,公园绿地的功能与位置不同,一般将城市公园绿地分为五大类,即综合公园、带状公园、社区公园、专类公园和街旁绿地。
其中,综合公园、带状公园和专类公园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市民,一般建设面积也会相应较大;社区公园和街旁绿地的服务对象是社区居民,目的在于填充大型公园服务不到的地区[1]。
基于绿视率的城市公共空间绿化设计的研究生命环境范文
![基于绿视率的城市公共空间绿化设计的研究生命环境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fba0a315022aaea998f0ff2.png)
基于绿视率的城市公共空间绿化设计的研究,生命环境—【摘要】针对现代的城市来讲,城市化进程的促使建筑越来越多,城市公共绿色空间减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绿视率是视觉生态设计中有效、明确、可操作性较强的指标之一,针对我国**度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应引入“绿视率”理论与方法,并作为其视觉生态评价的主要指标。
为有效提升我国**度城市居住区的绿视率,我们针对绿视率的城市公共空间绿化设计进行充分的探究与分析,以此提出参考.【关键词】绿视率,城市公共空间;视觉生态;绿化设计ﻭ随着城市的不断,生态理念的不断深化,人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追求.居住区已经不仅仅是人们居住、生活的地方,更是关系到整个城市的生态问题。
近些年来,居住区的景观质量越来越得到重视,而“绿地率”、“绿化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这些绿化指标都是从平面角度上考量绿化量,这不足以全面地反映绿化质量,因此亟需一个评价标准为居住区景观设计提供有效参考。
“绿视率"理论将绿化信息简化,以数字量化的形式考察居住区绿化的立体构成,为居住区绿化视觉质量的优劣提供了一个较为客观的标准。
1。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在城市建筑之间存在着公共的共享空间,为市行生活交往的公共场所.“城市公共空间”应该具有两个特征:首先,它是存在与建筑之间的公共空间;其次,它还是一个共享的公共场所.“公共性”决定了它要为广大市民提供用于、游憩、交往等城市生活共享活动的空间,包括城市中的建筑外部空间、街道、广场、公园、公路桥梁等公共空间。
在城市公共空间中进行生活的人群具有一定的性和活动滞留性。
城市公共空间承载着城市活动和功能,是城市形象的重要载体,具有多重的功能和意义。
城市公共空间建设是城市环境的精华、多元文化的载体和独特魅力的源泉。
城市公共空间的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形象,扮演着城市的“橱窗”和“起居室”的角色,对于树立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城市道路“绿视率"的概念及功能ﻭ城市道路绿视绿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囊括了园林绿视所承担的一切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⑶公共绿地的规划设计要求。 ①充分利用自然地形与自然条件,根据建筑布局、
共活动中心,可提高公园服务设施的使用率,有利于节 约用地。
态效益,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最大限度地促进城市 生态系统的改善和城市可持续发展。
⑶总之,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是 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最终目标,我们 要把握住好,站在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 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城市园林绿化事业。21 世纪的城市 应该是高度园林化和生态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实现 城市园林化、花园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必然趋 势。
1 基本情况
九十年代前,肇庆城区除了星湖景区外,只有宝月 (儿童)公园一个公园,街旁绿地更是屈指可数。近十年 来,我市加大了对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在城 市总体规划指导下,结合城区环境特点,因地制宜建设 园林绿地,使城区园林绿化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较大的 提高,各项园林绿化指标均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
【参考文献】
[1]《中国 21 世纪议程》“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一个密不 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系统” 刘培哲 1997 年 [2]《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城市园林绿地规划编写组 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 1982 年 [3]《居住区环境设计》黄晓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 年
⑵城市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城市总体规划 的框架内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结合城市及城乡结合带 自然资源的保护,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 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建设稳定的人工自然生态群落,不断 提高城市绿地定额指标,更好地发挥城市园林绿化的生
- 180 -
广东建材 2008 年第 4 期
综合论述
表 1 肇庆城区绿地建设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数量
绿地面积
1046 公顷
绿地率
36.72%
绿化覆盖率
45.23%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10.13 平方米
在公园建设方面,我市从九十年代起,先后建设了 白沙公园、城东公园、芙蓉公园、伴月湖公园、星湖湿地 公园等。特别是于九六年建成开放的城东公园,改变了 城市东区没有公园的历史,使公园的分布趋于合理,较 好地满足了市民日常游憩的需要。2005 年,我市建成全 国首个湿地公园— ——星湖湿地公园。按照城市建设总体 规划,我市将在未来十年分步实施建设的公园有岗头公 园、梅庵公园、东调洪湖公园和月亮湾公园等。
5 结束语
“彰显环境优势,实现绿色崛起”,建设好梅州城市 的公共绿地园林绿化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建设成小 康型、环保型、智能化的城区公共绿地绿化应是我们的
共同目标和时代的需求。只要把实施“四个梅州”(即开 放梅州、工业梅州、生态梅州、文化梅州)的发展战略与 梅州城市园林绿化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推 进梅州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发展,更好地向世人展现 梅州市作为“世界客都”所独有的绿色空间和自然美景。 ●
肇庆城区道路、公共绿地建设情况
黄丽清 (肇庆市园林管理处)
摘 要:介绍肇庆城区绿地建设基本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和提出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肇庆城区;绿地建设;基本情况;问题;对策
公共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的,经过专业规划设计、 具有一定的活动设施和园林艺术布局、供市民游憩娱乐 及进行文化体育活动的城市绿地。它主要包括城市公 园、街头游园等小型绿地,是组成城市绿地系统的“点” 和“面”。而道路绿化则是城市绿地系统中的带状绿化形 式,是一条绿“线”,在不同方向上联系城市的点状和面 状绿地,形成城市绿色框架。二者同为城市景观的重要 构成要素,其数量与质量,是衡量城市绿化水平的标志。 我市城区道路、公共绿地的建设,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取 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已形成一定规模。
④公共绿地必须与市政规划同步进行,将居住环境 设计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而不要将绿化规划当作单纯 的种植设计。
⑷公共绿地的形式 ①自然式又称风景式、自由式。以模仿自然为主,不 要求严整、对称。公共绿化普遍采用这种自然式布置,形 式采用曲折流畅,有时结合地形起伏变化,较易表现我 国传统园林艺术在有限面积中取得理想效果。 ②规则式也称几何式。以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 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的种植等要求严 整对称,具有庄严、雄伟、整齐的效果。 ③混合式。在绿地规划设计中根据居住区功能要 求,以规则式与自然式兼用的形式布局灵活,能表现不 同空间艺术效果。 ⑸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与设计的作用
- 8 年第 4 期
并进行大规模的绿化。在这田园牧歌式的环境中微软公
①公园绿地主要为居民提供公共绿地,居民可就近
司不断发展壮大。
使用,最好和周围的环境、设施结合布置,形成居民的公
3 城市化公共绿地的规划和设计
⑴公共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化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生 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居住区公共绿地规划设计直接 影响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水平,反映和表现居住区的面貌 与特色。在当前社会下一个城市的绿化水平高能吸引更 多的游客,如一个小区绿化规划设计得好,它的房价能 够上升并吸引更多住户。梅城的鸿都花园、客都新村等 一些小区绿化搞得好,它们就能吸引更多住户。因此居 住区环境设计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的学科。城市绿化环境 的设计和建设是城市环境设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③道路绿化道路起到沟通和连结的纽带作用。道路 绿化能传送新鲜空气,有利行人与车辆的遮阴美化街景 并起到防风、减噪、降尘等作用。梅城的梅江大道上种植 遮天避日的小叶榕使之成为街道主景之一。
④建筑内外绿化。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绿化用地有 限,随着社会发展,人们也开始注意到建筑内外的绿化。 室内绿化已逐渐发展为新学科。
化可持续发展
⑴梅州城区的公共绿地面积在近年来不断地增加, 建设了一些美丽的公共绿地使梅州市容市貌发生改善, 如梅城的“一江两岸”、 “沿江金岸”和“沿江半岛”。市政 府在梅江的两岸进行大规模的绿化,以剑英大桥为中心 建有不少公共绿地,有梅江公园、滨江公园、南门文化广 场等。在这些绿地中有花草、树木、亭廊楼阁、建筑小品, 还有休闲活动场所。这些绿地和水景融为一体,体现自 然之美。梅县新县城的文化广场是这几年建设的公共绿 地,它采用了混合式设计方案,广场前面采用规则式对 称设计方法,看上去雄伟庄严。后半部倚山而建种有不 少树木,并有一大型瀑布山水相融。虽然梅城的公共绿 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梅 城的公共绿地面积都比较小、分散,没有几个集中、大型 的绿地。公园建设也还很落后,公园面积小、设施不够、 活动场所少。
在城市广场和小游园建设方面,我市现有牌坊广 场、大冲广场、桥北广场、星湖北门广场、广仪小游园、跃 龙小游园等广场、游园、街头公共绿地 52 处,面积 116 公顷。其中大冲广场、站前广场、桥北广场和二桥广场分 别位于城区的东、西、北、中四大出入口,成为展现城市
!!!!!!!!!!!!!!!!!!!!!!!!!!!!!!!!!!!!!!!!!!!!!!!!
广东建材 2008 年第 4 期
综合论述
城市公共绿地的规划设计与研究
叶爱平 (梅州市新塘管理处)
摘 要:本文论述了城市环境的现状与其重要性,对居住区公共绿地规划和设计进行简要的探讨和
研究,对梅州城区的公共绿地建设提出了一些看法,并阐述了城市化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 势。
关键词:公共绿地;城市化;环境问题;规划和设计 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
②生活小区绿地主要供小区居民使用。小区绿地是 居民的半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休息、观赏、游玩、交流 及文娱活动场所。根据小区的规模、大小、特征布置绿化 空间,以不同的树林花草铺设一定面积的地面,设置富 有特色的儿童游戏设施,布置花台、花坛、花架、坐櫈等。 如梅州市鸿都花园国家康居住宅小区内的绿化设计就 是一个很成功的绿色生活小区。
⑵公共绿地是居民的主要室外生活空间,是城市园 林绿化系统中分布最广使用率最高的组成部分,是居住 环境中其它成分所不能替代的自然因素。随着社会科技 的发展,公共绿地的建设和设计愈来愈被人们重视。人 们意识到在居住环境中应留有更多的绿地并对居住区 公共绿地制定了相应指标。联合国出版一份有关城市绿 化规划的报告中指出居住区公共绿地定额人均面积为 28m2。绿化是衡量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国随着 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日益重视居住环境 的绿化建设;英国在建设中提出“生活要接近自然环境” 的设计原则;美国在新城镇总体规划提出“为了改善人 们的居住环境,要使整天在大城市工作的人有机会接触 自然”。有一些大公司也十分注意环境绿化工作。如微软 公司由于不断发展,西雅图原有的办公区已不够用,盖 茨及其同事四处寻找理想土地,“园区”一词出现在他们 词典里,因为他们这些脑力工作者更希望在工作之余能 接触自然环境,因此他们买下雷特蒙德的大块丛林土地
1 引言
20 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城市规模以空 前速度扩展,新城市也纷纷涌现。人类对大自然的干预 古已有之。然而在近几十年中,这种干预的增长到了危 险的程度。小城市的不断诞生和现代大都市的出现,既 开垦了大片的粮田又建成了大型的工业区,而住宅、车 站、机场、商业中心代替了绿草地和森林,灾难性的后果 也逐渐显示出来。比如在埃塞俄比亚,树木的覆盖率曾 一度达到 70%,而今只剩下稀稀疏疏的一些小树了。尽 管如此,估计全世界每年仍有约 31 万平方公里的森林 遭到毁坏。在全球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同时,人口却在 不断的迅猛发展,到 2015 年世界人口将达到 75 亿。城 市人口的密度将不断发展,人口密集的城市数量也随之 增长。而我国是世界上城市最多的国家之一。近几十年 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很快,城市人口迅猛增加,从 1980 年到 2001 年中国城镇从业人员总量从 10525 万人,增 加到 23940 万人增长 1.27 倍,年均增长 3.98%。1980 年 城镇的从业人员占全国从业人员总量的 24.85%,2001 年上升到 32.8%。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人生活在城市 中。城市作为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促 进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 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