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奶牛热应激的措施

合集下载

降低奶牛“热应激”处理措施

降低奶牛“热应激”处理措施

降低奶牛“热应激”处理措施一、降低奶牛“热应激”措施奶牛比较耐寒而怕高温,由于炎热导致热平衡破坏或失调,这种现象称为“热应激”反应,不仅产奶量和繁殖率显著下降,而且抵抗力减弱,发病率增高。

因此,高温季节奶牛的饲养管理应以防暑降温为主,具体做法如下:1、调节饲养环境温度。

高温季节,光照强、天气热。

奶牛汗腺不发达,比较怕热。

牛舍内温度超过30%时,就会阻碍奶牛体表热量散发,使其新陈代谢发生障碍。

因此,要常打开通风孔或门窗,促进空气流通。

降低牛舍温度。

有条件的可在牛舍安装电风扇。

天气炎热时每天下午挤奶后,用清水向牛体喷雾降温,增加牛的食欲。

运动场上应搭设凉棚,以防奶牛遭到日晒雨淋,发现奶牛呼吸困难时,可煮绿豆汤冷却后让奶牛饮服,并用“风油精”擦抹奶牛额角。

两侧太阳穴利鼻端,提神解暑。

2、调整日粮合理喂伺。

为了使奶牛保持较高的泌乳量,以增强牛的适口性,适当调整日粮组成,减少粗纤维比重,精饲料种类除多样化外,要提高蛋白质水平,并多喂些优质庆青草、菜类、瓜类等青绿饲料,实行夜间放牧,夜间喂饲等,也都是防暑的好办法。

3、科学饲养。

①科学搭配饲料。

由于气温高,奶牛食欲下降,长期会导致奶牛体内营养不足。

所以必须科学调配日粮,做到精料和青粗料科学搭配,现一般高产奶牛日粮结构最好采用精、粗、青分别为60:30:10,有条件还可选择适口性比较好的干草补饲,同时还可在日粮中使用饲料添加剂,如添加适量小苏打、氧化镁等可起到饲料缓冲作用。

②调整饲喂方法和时间。

采食时间可选择在每天温度较底的夜间,一般从晚间8点至第二天8点期间,饲喂量可占整个日粮的60%~70%,白天可用麸皮或豆腐渣饲喂,饲喂方法和时间短期内最好要固定。

③注重补充脂肪和矿物质。

夏季奶牛可适当补充大豆、全棉籽饼或全油菜饼,直接混于精料中即可,如另加脂肪时一定要少于3%饲料比例,以防奶牛瘤胃生物学变化。

同时由于奶牛呼吸和排汗的增加。

经常会引起矿物质不足。

所以应当增加钙、磷、镁、钠、钾等喂量,可增加到占日粮干物质钙2.3%~3%、钾1.3%~1.5%、钠0.5%、镁0.3%、磷0.2%。

奶牛热应激的防治措施

奶牛热应激的防治措施

奶牛热应激的防治措施
奶牛热应激是常见的疾病,它可以严重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效率。

为了防治奶牛热应激,饲养者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

首先,饲养者应该积极控制奶牛的环境温度,确保室内温度不超过15度,并维持干净、通风的环境。

同时,饲养者应该积极控制室外环境,如避免紫外线的照射,降低噪声和空气污染,确保奶牛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

其次,饲养者应加强奶牛的营养,将高营养的食物添加到奶牛的饮食中,以提高奶牛的抗热能力。

此外,饲养者还应及时补充水分,保证奶牛饮水量足够,以防止奶牛热应激发生。

最后,饲养者应给予奶牛足够的休息时间,使奶牛得到充足的睡眠,以增强奶牛的抗热能力。

此外,饲养者也应经常检查奶牛的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奶牛的疾病,并及时采取措施治疗。

总之,饲养者应该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积极控制奶牛的环境温度,加强奶牛的营养和水分,以及给予奶牛足够的休息时间,以防止奶牛热应激的发生。

奶牛热应激的综合防治措施

奶牛热应激的综合防治措施

奶牛热应激的综合防治措施2011-05-13 访问量:272刘海林湖南畜牧兽医研究所奶牛原种场场长[ 字号:大中小]湖南畜牧兽医研究所奶牛原种场场长养牛感悟奶牛场的工作是整个养殖业中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工作。

奶牛场的工作苦中有乐,当经过艰辛的付出后带来较好的效益,培育出一批批高产奶牛时,心里很是欣慰,有一种成就感!属相羊籍贯湖南牛龄 8年毕业学校湖南农业大学畜牧专业学历硕士业余爱好看书上网最大心愿开心工作职称助理研究员工作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养出高产奶牛在牛场最喜欢做的事情和饲养员一起喂牛牛场基本情况存栏量 300头泌乳牛 160头平均单产6吨乳脂肪率 3.5% 牛场技术伙伴乳蛋白率 3.2% 挤奶机韦斯伐利亚体细胞数 25-30万/ml 冻精北京奶牛中心上海奶牛育种中心细菌数 10-30万/ml 饲料长沙普瑞纳荷斯坦奶牛属于怕热耐寒动物;其体型大,皮毛和机体组织的保温性能好;加之瘤胃发酵和产奶过程产生大量的热,因此对热环境十分敏感,容易发生热应激反应。

一般认为奶牛的最适环境温度为4.4-21.1℃。

奶牛热应激的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泌乳量和机体的免疫力下降,易发生各种疾病。

有资料报道,奶牛在环境温度为22-25℃时采食量开始下降,30℃以上时明显下降,40℃时仅正常的60%,40℃以上时部分牛只停止采食。

而产奶量同样下降明显,有学者研究表明,以气温l0℃时的产奶量为100%,当气温升到21.1℃、27.4℃、29.4和38.0 ℃时,产乳量分别下降到89.3%、75.2 %、6 96%和26.9 %。

热应激期奶牛乳房炎、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腐蹄病等发病率普遍高于其他季节,其中胎衣不下在7、8月比其他月份高24个百分点,而且容易发生日射病、怀孕母牛流产、胎儿畸形、死胎等现象。

为有效缓解热应激对奶牛产生不利影响,可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一、合理调整日粮结构夏季奶牛饲料中能量、粗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浓度应适当提高,同时,要有一定数量的粗纤维(17%)。

减少奶牛热应激技术措施

减少奶牛热应激技术措施

2020.12作者简介:董志超(1981.9-),男,吉林省人,大学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禽疾病诊断及治疗。

减少奶牛热应激技术措施董志超(吉林省梅河口市动物卫生监督所135000)摘要:奶牛热应激在我国所有奶牛养殖地区都存在,为了减少热应激对奶牛产奶的影响,科研人员开展了多项技术研究,提出很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但在实际生产中因为成本问题,很多方案无法实现。

本文收集整理了奶牛热应激的相关研究和企业奶牛生产中采用的解决方法,提出在饲养管理、营养调控、环境控制、应激治疗方面预防奶牛热应激的方法。

关键词:奶牛;热应激;防治方案慢,不能过急,要任其自由上车,严禁使用电棍驱赶,防止电击死亡。

到达目的地后,对整车猪用1:200的复合酚喷淋消毒1次,在离猪场1km 外的地方建中转台,将调入的仔猪在中转台转运,用猪场内的专用车辆将猪运回猪场,场内运猪车辆每转运一次消毒一次,外来装猪车辆及人员禁止进入养殖区,防止外来病的感染。

仔猪在已经消毒好的隔离圈内按照大小、公母、强弱合理分群,每头猪占地0.5m 2左右[4],每圈以10~15头为宜,并派专人看守,防止并圈后相互撕咬,待猪平静0.5h后可少量口服糖盐水,禁食12h 后给予少量饲料任其自由采食。

15d 后经非洲猪瘟PCR 检测合格,群体确认健康即转入猪保育舍正常饲养。

4仔猪的保健仔猪由于自身生理机能发育不完善,消化系统不健全,应掌握好饲料配比,做到少量多次,可以用本场料与原来的饲料按照比例混合饲喂,逐步递减原来饲料[3]。

第1天喂3~4成饱,第2天喂4~5成饱,已此递增,6d 后恢复正常料量,同时按照季节要求保证合适的温湿度。

也可在饲料中添加黄芪多糖、板蓝根、银翘散等中草药制剂,防止应激和疾病的发生。

做好灭蝇灭鼠、防鸟、禁用泔水。

严格按照当地防疫部门的要求做好免疫、驱虫和仔猪舍内外环境的消毒工作。

饲养人员每天还必须3次以上观察猪群的健康状况,随机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仔猪体温,做好记录,如发生惊厥、瘸腿、拉稀、咳嗽、发热等症状进行对症治疗,治疗无效的及时淘汰。

减轻奶牛热应激的几项有效措施

减轻奶牛热应激的几项有效措施

减轻奶牛热应激的几项有效措施应激是有机体对环境所产生的生理反应,热应激是由于气温升高、湿度增大等因素产生的一种病态反应。

本文介绍几种减轻奶牛热应激的几项有效措施,供养牛者参考。

一、改善牛舍和牧场环境(1)牛舍应当建造在通风良好处,房顶应装气楼,促进牛舍内热量和水分的排出。

采用绝热性能好的材料建造屋顶或增设顶棚。

(2)在牛舍房顶搭建凉棚、种瓜蔓、喷水或刷石灰浆。

(3)在舍内安装大型换气扇和风量较大的电扇(2~2.3米/秒),加速舍内气流的速度,以利牛体散热,不光白天要送风,晚上也要继续送风。

(4)在舍内安装喷雾装置。

据试验,每隔5分钟自动喷雾1次,每次持续3.5分钟,同时装有风扇,使牛舍温度比不装喷雾只装风扇的降低1.5摄氏度。

二、调整营养和饲喂技术(1)夏季奶牛产奶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采食量下降,可增加优质粗饲料和适口性好、易消化的饲料(如苜蓿干草、胡萝卜丝等)。

夏季的日粮浓度要高,体积要小,尽量满足个体营养素的需要。

(2)少给勤添,精料夏天一般每日喂4次为宜。

防止饲料在饲槽里堆积发酵酸败变质。

(3)饲喂时间应选择夜间增加饲料喂量,一般从晚上8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饲喂量可占整个日粮的60%~70%。

(4)增加钙、磷、镁、钠、钾等的喂量,钾可增加到占日粮干物质的1.3%~1.5%、钠0.5%、镁0.3%。

据试验,夏季日粮中添加100~115g碳酸钾/头,可以使奶牛热应激导致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5)提供充足洁净的新鲜清凉饮水,并要增加饮水位距,水温为10摄氏度~15摄氏度效果最佳。

三、减轻奶牛热应激的其他措施(1)避免高产奶牛在夏季分娩。

(2)消灭舍内外蚊蝇等。

(3)要在挤奶间和放牧场增加防暑降温设施。

(4)降低舍内饲养密度,及时清除舍内粪尿。

牛舍设计中减轻热应激的措施

牛舍设计中减轻热应激的措施

2009-11-09 09:41 冯英田真高继伟曹凯军何志清北京京鹏环宇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访问量:79 [ 字号:大中小]奶牛的热应激是指奶牛对不利于其生理的环境高温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

它通过改变奶牛的各种生理生化反应,降低奶牛的采食量、生产繁殖性能和免疫力,给奶牛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

因此,奶牛热应激影响及其对策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

在设计和建设奶牛舍的时候,尤其要注意防止因外界气候条件或者牛舍本身设计不合理造成奶牛的热应激。

热应激的一个重要判断标准就是THI(温湿指数)。

它是气温和气湿两者相结合来评价炎热程度的一个指标。

其计算公式是:THI=0.72*(干球温度+湿球温度)+40.6一般情况下,当THI>69时,奶牛就会出现采食量减少、产奶量降低,繁殖性能障碍等热应激症状。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温度、湿度等气候条件差异很大,根据GB50178-93《建筑气候区划标准》,全国的建筑气候分区被分成了七大区域。

我国南方(江淮,皖赣、浙闽、湖广)亚热带季风气候区THI大于69的月份为4-6个月,大多数地区日平均气温大于30℃天数约30天,给奶牛的生产和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这个区域的牛舍建设就需要围绕降低THI指标来设计。

降低奶牛热应激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遮荫遮荫是气候炎热地区奶牛养殖场必备的条件,是减少太阳辐射最容易采取的方法之一。

据估计, 设计良好的遮荫可以减少30-50%的总热负荷(Bond等,1955);遮荫的奶牛相对与非遮荫环境的奶牛, 具有较低的直肠温度(38.9和39.4℃)和较低的呼吸频率(54和82次/分钟),而且遮荫以后产奶量多10%(Roman-Ponce等,1977)。

遮荫的方法有多种类型,总的来说包括休息区遮荫、饮水区遮荫、饲喂区遮荫、挤奶厅待挤区遮荫、牛舍屋顶遮荫、运动场植树遮荫等。

各种不同的方法使用要因地制宜。

在遮荫材料的选择上,要根据当地不同的气候条件来选择。

奶牛热应激的防治措施

奶牛热应激的防治措施

奶牛热应激的防治措施牛群热应激是饲养牛群的主要问题之一,对经营者和畜牧业者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防止和控制牛群热应激非常重要。

热应激潜在的日常状况包括几个因素,例如:环境温度、湿度、通风量,粮食和水的质量。

下面介绍一些防止和控制牛群热应激的常见措施:一、选择合适的地点和避免有害的环境因素:1、选择适宜的地理位置,远离高温区域,并选择在遮阳环境中进行饲养;2、根据天气情况适当延迟牛群放牧;3、定期清理饲料库,减少鼠滋味和潮湿;4、牛舍应选择在春、夏季温度低而湿度高的地方,而冬季气温适宜时地温较高而湿度较低;5、在牛舍内设置增湿器来洒水,增强遮蔽,减少太阳辐射,维持风速,并保持室内温度在舒适范围;二、优化牛舍环境:1、防止多余的饲料滋生酵料,不少于两次清洁;2、安装通风系统,提高每天的新鲜空气更换率,保证室内空气新鲜;3、定期检查风机和照明系统以防止过多红外线和紫外线辐射;4、在高温季节,可以采取每天吹冷风的措施,如冷水、喷水或冷凝器,以降低牛舍温度;3、提供清洁的水源,每天补进一定的清水,及时修理水槽、动物饮水器,避免水池污染;4、新牛舍的装修时,要采用吸湿材料,使舍内湿度低。

三、优化饲养系统:1、饲喂时,应根据牛群年龄不同,及时更换营养,降低大量热量的摄入;2、饲喂时注意合理安排,减少牛群之间竞争,及时疏导;3、在高温季节,应给牛群提供更多的饮水,使牛群增加消耗热量;4、牛群及时疏散,避免大量汇聚,减少二次散热,以减轻热应激;5、在高温季节,要尽量减少动物繁殖和赛跑;四、提高管理意识:1、牧场人员应多加掌握牧场的变化,适时调整牧场的饲养方案;2、采用动物行为和生理指标预测温度,正确诊断牛群热应激的发生,采取及时的措施;3、减轻负担,建立正确的生产习惯,让牲畜尽可能地多休息。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牛群热应激,改善牛舍环境,保证牛群健康及其产量,节约投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减轻奶牛盛夏热应激8措施

减轻奶牛盛夏热应激8措施

减轻奶牛盛夏热应激8措施奶牛皮肤较厚,散热困难,因此相对而言,奶牛属于耐冷不耐热的动物,在4℃~18℃的环境中生产性能发挥最好。

炎热的夏季,气温往往达到或超过30℃,且持续时间较长,如果饲养管理不善,奶牛将会产生一系列热应激反应,造成奶牛体温升高,呼吸加快,食欲下降,繁殖率下降,甚至死亡。

近几年,笔者通过对北京市顺义区的规模奶牛场深入了解,在夏季来临之际,如发现奶牛用嘴巴急速呼吸(呼吸次数超过80次/分),舌头向外伸出,唾液分泌量过多,奶牛无病症而体温上升时,表明奶牛已处于热应激状态,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轻奶牛的热应激。

一、减少阳光辐射,搭建凉棚在牛舍南向窗户上方安装水平遮阳板,牛舍顶棚选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制作,或在房顶上堆放干草,也可用石灰浆喷涂牛舍四壁及房顶。

另外,在奶牛运动场搭建简易凉棚,凉棚以高5米为宜,顶棚的材料应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且辐射系数小,顶棚要建成倾斜式以利空气流通。

二、科学搭配饲料,尽量减少和抑制与产奶无关的热量产生夏季奶牛的食欲降低,采食量少。

据测定,奶牛在22℃~25℃时,采食量出现下降,30℃以上时明显下降,下降幅度高达50%以上。

因此增强奶牛食欲是减缓热应激的重要措施。

一是提高奶牛日粮的蛋白水平,一般在18%~20%,提高过瘤胃蛋白的比例,占粗蛋白的35%以上。

增加优质粗饲料如苜蓿干草的喂量和适口性好、易消化的饲料如胡萝卜等。

二是夏季的日粮浓度要高,体积要小,要尽量满足个体营养的需要。

添加脂肪酸钙、棉籽等过瘤胃脂肪,日粮脂肪含量可达到5%左右。

三是夏季奶牛日粮要控制粗饲料的喂量,提高精料比例(日粮精料最大比例不宜超过60%),以免影响乳脂率及出现代谢性紊乱。

劣质粗饲料会使奶牛产热量增加。

三、改变饲喂时间及饲喂方法由于采食后的2小时~3小时为热能生产的高峰阶段,因此夏天在饲喂时间上,应当选择在一天中温度相对较低的夜间增加饲喂量,一般从晚上8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期间,饲喂量可占整个日粮的60%~70%,尤其粗饲料宜安排在晚8点至早上5点进行,中午可用麦麸皮或豆腐渣饲喂。

奶牛热应激应对要点

奶牛热应激应对要点

奶牛热应激应对要点
热环境是奶牛养殖的一个持久难题,热应激对奶牛的健康和产量均有不利的影响。

为了保证奶牛的健康,热应激必须得到有效控制和应对,下面介绍一些关于如何应对奶牛的热应激的要点。

首先,采取有效的通风措施,利用日常的空气流动,提高圈养空间的通风效率,使奶牛有效地减少热应激。

另外,安装适当数量、合理配置的风扇,使得室内温度更加稳定,以有效地缓解室内热应激环境。

但是,室内有限的空间无法容纳过多风扇,所以一定要选择最佳的配置。

其次,在物理降温技术中,可以利用流体化学物质缓解热应激,这种技术是利用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的液态形式将室内的温度降低,以有效缓解热应激环境。

此外,墙壁上可以涂一层混凝土结构的涂料,以便有效地缓解室内的热应激环境。

最后,改造或更换屋面和墙壁的物料,选择吸收热量少的物料,可以有效地减轻室内的热应激状况。

此外,屋顶和墙壁可以用防热材料覆盖,以有效降低室内热量传播速度,以减轻热应激状况。

总之,为了有效地应对奶牛的热应激,养殖者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提供良好的热环境,确保奶牛的健康与产量。

圈养环境改善及应对热应激的措施,不仅能确保奶牛及家畜生存环境的稳定性,还能提高奶牛肉类和奶类的质量。

因此,养殖者在处理热应激问题时,必须科学把握,从多方面分析考虑,考虑圈养环境、安装适当数量和合理配置的风扇、增加室内
的液态流体化学物质和结构涂料等等,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确保热应激的有效控制,让奶牛安心地舒适地休息,确保奶牛的身体健康,保证良好的产量。

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措施

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措施

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措施奶牛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家畜之一,但在高温季节,奶牛易受热应激的影响,导致产奶量下降、生病甚至死亡。

因此,采取措施缓解奶牛热应激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将从饲养管理、环境调节、饮水和饲料等方面介绍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措施。

一、饲养管理1.合理饲喂:在高温季节,奶牛的饮食需求会发生变化,需要适当调整饲料配方和饲喂时间。

应增加粗纤维和水分含量高的饲料,如青贮饲料、绿草料等,同时减少浓缩饲料的摄入量。

饲喂时间应在早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进行,避免在中午高温时饲喂。

2.定期清洁:保持牛舍的清洁卫生是预防热应激的重要措施。

定期清理牛舍内的粪便和尿液,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细菌滋生,有利于奶牛的健康。

3.注意休息:在高温季节,奶牛容易疲劳,需要充足的休息时间。

应保证奶牛有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二、环境调节1.保持通风:在高温季节,保持牛舍内的空气流通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安装通风设备、开窗通风等方式增加空气流通量,降低室内温度。

2.喷淋降温:在高温季节,可以通过喷淋降温的方式降低奶牛的体温。

可以在牛舍内安装喷淋设备,定时喷淋凉水,或者在牛舍外设置喷淋设备,让奶牛在喷淋区域内活动。

3.遮阳降温:在户外饲养的奶牛,可以在牛舍周围搭建遮阳棚或者树荫,避免直接暴晒,降低室外温度。

三、饮水1.保持水质清洁:在高温季节,奶牛需要大量饮水来降低体温。

因此,保持饮水设施的清洁卫生非常重要。

定期清洗饮水设施,更换清洁的饮用水,避免细菌滋生。

2.增加饮水量:在高温季节,奶牛需要增加饮水量来降低体温。

可以在牛舍内设置多个饮水设施,方便奶牛随时饮水。

四、饲料1.增加水分含量:在高温季节,奶牛需要增加水分摄入量来降低体温。

可以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水分,如青贮饲料、绿草料等。

2.减少浓缩饲料:在高温季节,奶牛的消化系统容易受到影响,需要减少浓缩饲料的摄入量,增加粗纤维饲料的比例。

综上所述,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措施包括饲养管理、环境调节、饮水和饲料等方面。

预防奶牛热应激的综合措施

预防奶牛热应激的综合措施

预防奶牛热应激的综合措施1饮水管理提高奶牛的饮水质量是防止奶牛热应激的重要措施之一,应采取多款确保健康饮水质量的技术措施。

应水质完整检测,保证水源不污染,控制水温,合理调整pH值,加入适当的护肤剂,每日定期更换,提供无菌的、温度适中的、经过消毒处理的和富含活性物质的饮用水。

2牧场管理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建立合理的牧场管理制度,调整放牧的时间和强度,合理安排牧场营养作物的收获和人口,以便实现牧场的高产和高营养,以减少牧场开垦期间大量植被破坏,减少奶牛因环境尿潴留导致的热应激不适。

3饲喂管理奶牛的饲喂管理也将影响它们是否出现热应激的现象。

应尽可能地减少环境湿度的风险,同时给予以低温饲料,定期更换新鲜的饲料,以减少饲料变性、发酵、污染和动物受毒,使动物不会出现体温过高,严重影响动物健康。

同时,要在节能理念的基础上,增加运用液体营养、增强物质,强化动物居住、繁殖、营养指示,提高牲畜出栏率。

4通风管理要有效地排除奶牛舍内空气中的热量和水分,创造凉爽的室内环境,可以给圈养的奶牛安装适度的通风系统,如安装双面式的鼓风机,在圈养犁牛室内设置舒适的送风系统,以使室内压力保持平衡,不会产生过多的空气湿度和臭氧,从而可以降低动物体内发生热应激的风险。

5日常注意事项为了防止奶牛热应激,应当定期监测牲畜的体温,出现热应激时及时建立初步诊断,及时给予治疗,对于热应激倾向的老年奶牛,应采取替代短期山窝避热治疗的措施,如及时调整饮食,控制能量消耗;及时清洁圈舍,将畜禽浴位改置在年内最凉爽的地方;及时喂入牛磺酸,促进奶牛新陈代谢,改善牲畜体质,确保体内温度正常。

6疫苗免疫还应根据家畜地区的气候环境,定期对家畜进行疫苗免疫,以增强家畜的免疫力,以减少因热应激造成的疾病,避免影响家畜的新陈代谢,以及防止病菌繁殖,从而达到深入补仓神经功能方面,防止热应激现象的发生。

总体来说,预防奶牛热应激应重视不同维度的管理:从牧场管理、喂养管理、空气流通通风管理、日常注意事项和疫苗免疫等方面有效监控,为保证热应激及早预防现象发生做好充分的准备。

奶牛热应激的调控技术措施

奶牛热应激的调控技术措施

奶牛热应激的调控技术措施
1、采用低温风扇冷却技术,利用低速风暴风扇进行清洁冷却;
2、安装护栏,限制牛只冲突的可能及防止热量让牛逃跑;
3、把活动区的混凝土覆盖一层矿渣,利用多孔结构以及比水更高的潮湿度,使牛只身体保持更低的温度;
4、安装树荫和遮阳网,减少光照照射;
5、强化牛群的流动性,允许牛只到更加凉爽的地方去体验低湿温度;
6、在牛只集中地周围设置水池,通过把蒸发冷却技术应用到牛群,使牛只保持低温;
7、调节牛栏内的湿度,保证空气中有足够的水蒸气形成必要的蒸发冷却;
8、在牛舍的内壁上涂抹浅白色的饰面,使他们反射外界热量;
9、在一些阳光照射较强的地方可以植入遮罩,使阳光照射减少,冷却牛群。

减少奶牛热应激的措施

减少奶牛热应激的措施

减少奶牛热应激的措施
奶牛是非常敏感的动物,对环境的变化和压力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导致奶牛的热应激。

热应激会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力,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奶牛的热应激。

以下是一些减少奶牛热应激的措施:
1. 提供充足的水源:奶牛的身体中有很高的水分含量,因此缺水会导致奶牛的体温升高。

为了避免奶牛缺水,需要提供充足的饮水设施,确保水源的干净和清洁,以免水源被污染。

2. 改善饲料质量:高质量的饲料可以提供奶牛所需的营养和能量,并帮助奶牛维持体温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饲料中的水分含量也很重要,因为含水量较高的饲料可以帮助奶牛保持水分摄入。

3. 提供合适的栖息地:奶牛需要有一个舒适的栖息地,以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

在夏季,需要为奶牛提供阴凉和通风的栖息地,以遮蔽阳光和降低温度。

4. 控制奶牛的运动:过度运动会导致奶牛过度疲劳和体温升高,因此需要控制奶牛的运动量和时间。

在高温和潮湿的环境中,可以将奶牛放在栖息地内,以避免过度运动。

5. 使用冷却设备:在高温的环境中,可以使用冷却设备来帮助降低奶牛的体温。

例如,可以使用喷雾系统和风扇来为奶牛提供降温和通风。

6. 注意奶牛的健康:奶牛的健康状况可以影响其对热应激的适应能力。

因此,需要定期检查奶牛的健康状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预防和治疗疾病,以提高奶牛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

综上所述,采取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减少奶牛的热应激,提高奶牛的健康和生产力。

奶牛热应激应对要点

奶牛热应激应对要点

奶牛热应激应对要点
一、生理学调节
1.调节体温:实行体温调节,比如调整饲料温度,提高室温,减少阳光、风和湿度的照射等,以缓解体温变化的影响;
2.改善饮水系统:增加水池的容量,增加水桶的数量,让牛随时可以
自由进行饮水活动,以免由于水不足而引起的体温变化;
3.改善环境:对牛舍进行风扇、水冷通风系统的安装,以排湿和减少
口腔的温度,保护牛的健康;
4.维护牛的免疫力:采取相应的保健措施,预防牛的流行病,增强牛
的免疫力;
二、营养学调节
1.丰富营养:针对生理和气候变化对牛的影响,调整牛的日饲料组成,对体内缺乏营养素的牛及时补充;
2.添加抗热剂:适当添加抗热剂,可以调节体温,以免体温升高引起
的不良反应;
3.增加饮水量:增加牛的饮水量,促进排毒调节,同时可以降低血清钠、氯离子等指标,缓解体温变化对牛的影响;
4.改善饲料结构:改善饲料的配比,可以增加有机物、脂肪、维生素、无机物等的比例,以合理的营养配比,使牛受到更好的营养支持,从而减
轻热应激的影响。

奶牛热应激的调控技术措施

奶牛热应激的调控技术措施

奶牛热应激的调控技术措施
奶牛热应激是指在高温环境下,奶牛身体内部的温度调节机制失调,导致身体内部温度过高,从而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为了减轻奶牛热应激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调控技术措施。

要保证奶牛的饮水量充足。

在高温环境下,奶牛的饮水量会减少,容易导致脱水和电解质失衡。

因此,要及时补充奶牛的饮水量,保证其身体内部的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要合理调整奶牛的饲料。

在高温环境下,奶牛的食欲会减弱,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和消瘦。

因此,要根据奶牛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饲料的种类和数量,保证奶牛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要保证奶牛的舒适度。

在高温环境下,奶牛容易感到不适,影响其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因此,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如增加通风设备、降低饲舍内部的温度、增加阴凉处等,保证奶牛的舒适度。

要加强奶牛的管理。

在高温环境下,奶牛容易发生疾病和感染,影响其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因此,要加强奶牛的管理,定期检查奶牛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和感染。

针对奶牛热应激的调控技术措施包括保证奶牛的饮水量充足、合理调整奶牛的饲料、保证奶牛的舒适度和加强奶牛的管理。

只有采取这些措施,才能有效减轻奶牛热应激的影响,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
和健康状况。

降低奶牛热应激的营养和饲养措施

降低奶牛热应激的营养和饲养措施

降低奶牛热应激的营养和饲养措施奶牛适宜的周围环境温度范围为5℃至21℃,高温高湿的环境条件造成泌乳奶牛的热应激,热应激导致奶牛干物质采食量(DMI)降低,采食量的下降导致了营养物质进食的减少,从而降低了产奶量。

因此降低奶牛热应激的营养和饲养措施重点是增加营养物质的进食量,减少因干物质采食量下降造成养分的亏缺,核心是提高单位日粮的营养浓度来弥补采食量降低造成的营养缺乏,也可以采取一些饲养措施提高日粮干物质的采食量和奶牛机体免疫力。

1.调整日粮营养,改变日粮结构,提高日粮质量。

通常提高日粮中能量、蛋白水平,保证奶牛采食足够的营养物质。

提高日粮营养浓度的方法可以是增加饲喂优质干草或谷物饲喂量或饲料中添加过瘤胃蛋白质和脂肪。

1)调整日粮配方,提高日粮浓度,重点是提高蛋白质和能量水平。

奶牛泌乳的能量需要是稳定的,由于炎热用于散热的能量需求实际上增加了。

所以必须在入夏前(采食量下降前),调整日粮营养浓度,适当增加高能高蛋白质饲料用量如增加过瘤胃脂肪和豆粕比例,使蛋白浓度比正常水平提高3-4%左右,一般达到16%~18%,其中过瘤胃蛋白质占蛋白质的比例提高到35-40%;添加过瘤胃脂肪如脂肪酸钙或加饲全棉籽等,使日粮中脂肪量提高到5-6%,使日粮营养水平不低于产奶净能7.0MJ/kg、粗蛋白质16%、粗纤维15%(维持瘤胃健康的纤维建议水平为NDF不低于28%,ADF不低于18%)。

2)提供优质粗饲料,增加优质粗饲料如苜蓿干草的喂量和适口性好易消化的饲料如胡萝卜等。

优质的粗饲料有助于维持饲料采食量,夏季期间尤为重要。

粗饲料的质量越高,消化的速度越快,并产生越少的热增耗,从而提高采食量,所以夏季奶牛日粮草优料浓能显著减少奶牛产热量(热增耗),减少奶牛热负荷和产热的能量损失,提高日粮能量利用效率。

但调整日粮时必须注意粗饲料与精料的比例,需要有效纤维水平来维持瘤胃功能。

如果粗料不足,由于咀嚼减少,唾液产生会降低,瘤胃pH下降,而导致酸中毒和其它很多相关疾病的发生。

奶牛热应激采取措施

奶牛热应激采取措施

奶牛热应激采取措施引言奶牛在高温环境下容易受到热应激的影响。

热应激不仅会影响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还可能导致奶牛死亡。

因此,正确的采取措施以帮助奶牛应对热应激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措施来帮助奶牛应对热应激。

适宜的饮水和饲料供应在炎热的天气中,奶牛需要更多的饮水来保持体温平衡。

因此,提供充足的饮水是至关重要的。

这可以通过增加喂水次数和增加饮水设备的数量来实现。

此外,饲喂适宜的饲料也可以帮助奶牛应对热应激。

易消化的高能饲料,如高水平的精瘦饲料和浓缩饲料,可以降低在炎热天气中奶牛饲料的新陈代谢产热。

提供阴凉的栖息地在高温环境下,奶牛需要一个阴凉的栖息地来避免过度暴露在阳光下。

提供树阴或覆盖物结构可以有效地降低奶牛的体温。

此外,安装遮阳布和喷雾冷却系统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奶牛暑热感受的时间,帮助奶牛减轻热应激。

提供适宜的卧铺表面奶牛通常在较冷的地方休息,以降低体温。

提供舒适的卧铺表面可以帮助奶牛更好地散热。

铺设沙子、木屑或草料等柔软的表面可以提供奶牛一个凉爽和舒适的卧息环境。

排风和通风系统安装排风和通风系统可以改善牛舍内的空气质量,减少热应激的风险。

良好的通风系统可以降低牛舍内的温度和湿度,帮助奶牛更好地散热。

这可以通过安装风扇和天窗等装置来实现。

控制奶牛的运动在高温天气中,奶牛的活动应该受到一定的限制。

长时间的运动会增加奶牛体温的上升,并使其更容易受到热应激的影响。

因此,牧场管理者需要控制奶牛的运动,减少在炎热天气下的活动时间。

提供饲喂管理在炎热的天气中,饲喂时间和方式需要进行调整。

饲喂时间应该安排在早晨和晚上较凉爽的时候。

此外,应优先提供新鲜和凉爽的饲料,以帮助奶牛更好地消化和降低产热。

牧场管理者还可以采取喂食增加氨基酸的策略,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

定期检查奶牛的身体状况定期检查奶牛的身体状况非常重要,以及时发现热应激的迹象。

监测奶牛的体温、呼吸频率和食欲等指标,如有异常,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降低奶牛热应激的牛舍管理措施

降低奶牛热应激的牛舍管理措施

降低奶牛热应激的牛舍管理措施饲养奶牛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5~20℃,高于或低于这个温度,奶牛都会产生一系列热应激反应。

炎热的夏季,奶牛通过体表出汗和呼吸道喘气增加散热,以维持体温恒定,在高温环境下,奶牛表现呼吸加快,体温升高,散热量减少,食欲下降,产奶量降低,尤其当奶牛体内温度与外界环境温度一致时其体温调节机制受到损伤,严重危及生命。

为缓解和减少热应激对奶牛的危害,最主要的应从牛舍环境的改善(改善奶牛福利待遇)和提高奶牛饲养技术等方面着手,其中牛舍环境的改善就是从牛舍建设和设备采用上降低温湿效应对奶牛的影响,为奶牛提供一个舒适环境,提供营养物质进食量,把热应激影响降到最低。

1.牛舍建设,牛舍应建造在通风良好处,促进牛舍内热量和水分的排出。

采用绝缘性能好的材料建造屋顶或增设顶棚,以减少热辐射。

牛场及周边加强绿化,牛舍周围种植树木,不仅有利于净化空气,还可降低环境温度,以减少日光辐射,防止热气进入牛舍,改善牛场小气候。

有试验表明同一区域夏季气温为27.5℃时,草地表面温度为22~24.5℃,比裸露地面低3~6℃。

夏天奶牛在运动场活动时间较长,可在运动场周围种植树木遮阳,能减少太阳热辐射30%~40%,搞好环境绿化,有助于改善牛场内部小气候条件,从而有利于奶牛的运动和休息。

2.搭设凉棚,减少太阳辐射。

炎热酷暑季节,奶牛在牛舍内、凉棚下、树荫下,可减少20%~30%以上的太阳辐射热。

1)在奶牛运动场搭建简易凉棚,凉棚以高5米为宜,顶棚的材料应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且辐射系数小,顶棚要建成倾斜式,以利空气流通;家庭散养户可因地制宜的搭建简易凉棚,保证每头奶牛有3.7~5.6平方米的阴凉地;若采用拴系饲养,请拴系在树荫下,切不可让牛只长时间暴晒在太阳下。

2)凉棚应建在地势高燥、通风凉爽的地方。

通常以南北长轴设置,高3~4m,宽5~6m,棚顶材料可选择隔热性能好的秸秆及牧草,也可选用辐射系数小的材料。

用石棉板做顶时要在其表面涂上反射率高的涂料,或在顶的中间设置留空的双层板结构,以有效地阻止热的传导。

减轻奶牛热应激的几项有效措施

减轻奶牛热应激的几项有效措施

减轻奶牛热应激的几项有效措施奶牛是人类最重要的家畜之一,为人类提供乳制品和牛肉,而且被广泛用于耕作和运输。

奶牛的健康状况是农民们致力于维持的一个重要问题。

在夏季,奶牛遭受到严重的热应激,这对奶牛的健康产生了很大影响。

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减轻奶牛热应激,提高奶牛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

了解奶牛的热生理特性在热应激的环境下,奶牛的生产力和生存能力都会受到影响。

如果我们想要减轻奶牛的热应激,那么我们需要了解奶牛的热生理特性,来制定出更加科学的应对策略。

奶牛不像人类一样通过汗水蒸发来降低体温。

它们的体内只有很少的汗腺和汗孔,并且不具备刺激心脏跳动的机制。

相反,它们通过呼吸和辐射热来散热。

因此,在高温环境下,它们的体温易于升高而导致热应激。

保持奶牛的水分摄入在热天气中,奶牛的水分摄入是非常重要的。

足够的水分摄入可以帮助奶牛降低体温,并且还可以帮助奶牛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奶牛通常会在温度高于25摄氏度时感到热应激,需要增加水分的摄入量。

为了保持奶牛的水分摄入,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提供足够的饮用水:奶牛每天需要饮用20-50升的水。

在炎热的天气中,应该随时为奶牛提供清洁的饮用水。

•安装自动饮水器:自动饮水器可以方便地为奶牛提供冷凉的水,保持奶牛水分的充足摄入。

•给予蔬菜、水果、饲料等:适当的饲料也可以提供奶牛所需的水分。

提供足够的避阳措施热应激也可以通过提供足够的避阳措施来减轻。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避阳措施:•提供草棚或凉亭:提供遮阳的草棚或凉亭可以帮助奶牛在高温天气中降低体温。

•安装夏季凉帽:夏季凉帽可以在奶牛头部提供阴凉,减少直射阳光对奶牛的伤害。

•安装风扇或喷水器:在奶牛棚中安装风扇或喷水器可以降低室温和湿度,并帮助奶牛散热。

调整喂养计划在高温天气中,应当调整奶牛的喂养计划。

适当的饲喂量和饲喂时间可以减轻奶牛的热应激。

以下是一些建议:•将奶牛的饲料分为冬季饲料和夏季饲料:夏季饲料应包含一些易于消化的饲料,如豆渣和玉米青贮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利根是资深牧场管理专家1986年开始从事奶牛养殖工作,具有27年的奶牛养殖及牧场管理经验,有丰富的牧场全面管理能力,同时在现代化大规模牧场的建设、设计及运营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理念。

多次赴以色列、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奶牛养殖先进国家学习交流。

现任四方力欧畜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每年南方一至四月份就开始讨论奶牛热应激问题,抗热应激的措施与方案,如何来解决,每年都会采取很多的防暑降温方式,这表明大家对奶牛热应激的重视。

但是热应激这个问题不是简单的某一个点能够解决的,它是一个系统问题,所有的防暑降温措施与方案都应围绕奶牛的生理特点,从系统方面考虑解决奶牛热应激。

今天主要同大家交流一下“减少奶牛热应激的措施”。

主要从四个方面:热应激原因和结果、奶牛的生理反应、奶牛如何减少热应激、相关预防与解决措施。

一、热应激原因和结果奶牛理想周围环境温度范围:-4~5℃至+18~21℃,这时的奶牛是没有应激的。

造成热应激的原因和结果关键是热源,热源主要来自二个方面。

1、环境:温度+湿度,表现奶牛热应激从温湿综合指数(THI)来体现。

2、营养代谢,奶牛在消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热源,奶牛牛胃是厌氧的发酵,会产生很多的热源。

奶牛生产热量:4,500~6,000个BTU/每小时(一个BTU=1055焦耳),简单来讲奶牛产生的热类似于1,500瓦吹风机。

但在天冷的时候,特别在北方外界温度下降到-10℃或-20℃时,奶牛产生的热量通过体表散发到空气中的热量大概是900瓦,以此来抗寒。

夏天时由于外界温度和湿度制约了奶牛自身体表的散热,所以奶牛热应激会越来越严重。

THI图表数据相对湿度(%)THI大于72时,热应激就产生了,图表中表现的是在相对湿度50%,温度在25度时。

在不同的区域,它的气候条件是不同的。

如在上海、武汉等地湿度就86%,它的温度就在20度,整个温湿指数THI大于72。

所以,不管采取什么措施,都是针对解决THI尽量接近或者THI小于72,这是我们唯一的目标。

另外,一天中最热的时候THI最低,温度越高其湿度就越低。

在南方地区,早晨和傍晚THI最高,日平均THI无差异。

THI在奶牛吸气时最低,呼出时最高,特别在北方冬天特别冷时,奶牛呼出的湿度是很高的。

所以我们在做防暑降温时应从整个一天来分析,针对一天中THI的变化采取方案。

二、奶牛的生理反应1、解释热应激的模式(1)旧模式:体温升高使脑蛋白变性、脱水造成心脏衰竭死亡。

但在实际出现的情况中,很多的现象是这个旧的模式无法解决的。

如温度下来了,但其采食量不是一下就能上去的,大概要有10天左右时间采食量才能提高,这个现象旧的理论和模式是无法解释。

(2)新模式:供给肠道的血液量减少,前提是它产生二个热源,环境和代谢的,特别是内部营养代谢产生的热量要挥发出去,保证自身的健康或者活命,所以奶牛大量的血液流向皮肤,希望通过血液流动把热量带走,这样奶牛肠道中的热液量减少,整个活性氧的自由基增加,内毒素增加,内毒素通过血液流向整个奶牛的内脏,造成奶牛肠道上皮破坏,肝脏坏死,胰腺损伤甚至奶牛死亡等一系列的问题。

2、生理反应(1)呼吸增加。

平常奶牛的呼吸频率是20~50,热应激时是80以上,甚至120~150,整个呼吸的频率增加。

(2)流汗喘气。

因为奶牛的汗腺不发达,奶牛最发达的就是它的舌头,奶牛热得实在不行时,它就会把舌头伸出来快速散热,当然流汗过程中也有矿物质流失。

(3)瘤胃蠕动性下降。

热应激时奶牛大部分的血液流向皮肤,进入瘤胃的血液就下降,包括消化道和内部组织血流量都减少,排尿量增加。

(4)采食量明显减少。

随着温度的升高,干物质采食量下降得越来越快。

生长速度下降,直肠温度每增加1℃,日增重降低了0.4kg,这就意味着很多在考虑热应激时大部分牧场考虑的是泌乳牛,后备牛这块都不重视。

现在大家都有一个观点,后备牛这块不要考虑热应激,实际上这是错的。

后备牛热应激不考虑它的日增重达不到,我们的头产月龄就无法完成,整个影响它的胎次产量和终身产量。

所以后备牛这块也应采取措施降低热应激。

另外就是产奶量的下降这是明显的,由于干物质下降,提供的营养种类下降,乳蛋白含量、乳脂含量都下降,包括繁殖力,特别在南方7、8月份平均受胎率可能就在10%~15%,很难达到20%。

所以反映出一个问题,直肠温度39℃时繁殖力降低3%,直肠温度40℃时繁殖力降低17%,直肠温度41℃时繁殖力降低43%。

三、热应激产生对牛的后果产量下降、瘤胃酸中毒。

奶牛在热应激情况下,它要保命,它希望采食的热量降低,但保命又需要营养,这时对营养提供最好的是精料,粗纤维它产生的热量是最多的,对奶牛不利。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奶牛也是在挑食,挑食过程中造成亚磷酸酸中毒。

酸中毒后蹄炎、蹄病、跛足都表现出来了,整个营养负平衡以后,整个免疫系统下降、体况下降、乳腺炎发病率提高等等,甚至于死亡。

针对这种情况,奶牛会主动的采取一切措施,通过所有系统来维持它自己的体温,一个是增热,一个是减热。

牛最舒服的,也表示牛健康的直肠温度38.4℃。

但是外部的热源和内部的热源造成了增热和减热不平衡,所以就会出现热应激,造成直肠温度高于38.4℃,当达到40℃以上会对奶牛造成很大的损伤。

四、对奶牛防暑降温的方式有二种方式:第一种是给奶牛直接降温。

第二种是改变环境,给空气降温。

基本上大家现在采取的方式都是从这二个方面来降低奶牛的热应激。

1、给奶牛直接降温现在大家都采取喷淋加风机的方式给奶牛降温,原来我们也做过很多防暑降温的方式,刚开始时是吊扇往上面吹,结果这反而是把上面的热空气往下面压,对牛来说更热。

后来用摇头风机,也做过喷雾的一系列方案。

但是做这些措施和方案时都没想过风应该多大?多大的风对牛降低热应激有效果?大家都没有一个数据来支撑,来验证我们采取的措施是不是对的。

(1)风机要求①采食道区域风速的要求:风速吹到最后一头牛到另一个风机接触点至少2.3米/秒风速,这样的话效果是最好的。

对风量的要求:每个颈架周围要有22.6~25.5立方米/小时的风量。

另外一个是高度,风机安装的时候尽量越低越好,越低风的损失越少,但不能被牛碰触,不能影响整个牛舍里其它设施的操作。

一般来说风机安装的高度在2.2米(2.3~2.5米),风量损失是最小,角度一般为风机垂直面25~30度,直径0.92m(36”)的风机每隔6米设立一个。

开机温度建议21度以上风机开启。

(见下图)对风机而言,一是风量,二是电机耗电大小,每耗能1瓦能得到多少风量是个重要指标。

还有一个是风机的噪音,风机在牛舍中产生的噪音对牛也是个应激,牛舍里的噪音要求是低于70分贝,所以大家在采购风机时也要考虑风机的噪音。

②卧栏上风机要求:目前我们设计牧场牛舍时大都是二列式头对头,保证奶牛躺下卧床时也能吹到风。

奶牛24小时活动决定了它的产量。

正常前提下,奶牛24小时中,挤奶3小时,一天三次。

高产奶牛采食一天13次,每次采食的时间大概是半小时,从这个角度来讲,整头奶牛采食的时间在6个半小时,除挤奶加采食9个半时间,保证奶牛卧床时间为12小时/天。

奶牛卧床低于12小时,减少一小时就要减少1kg产量。

所以在卧栏上安装风机是保证奶牛的舒适度,这是必须的,同时也要考虑风速、风量、高度的要求。

③待挤厅方面要求:提供每头奶牛28.3立方米/小时风量,每10头奶牛一个直径0.92m (36”)的风机,或每个15平方米一个风机。

要考虑风机运行成本,关注风机的单位功率风量,购买节能高效的风机。

36”风机产生181~367立方米/小时风量,48”风机产生399~651立方米/小时风量。

(2)喷淋加风机的措施以上讲的是三个区域风机安装的要求,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奶牛真正通过风机加喷淋降温时间就是9个半小时,做到9个半小时的喷淋加风机就能真正的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我们要采取一切的机会,采用喷淋加风机的模式。

第一,在采食通道上安装喷淋加风机,采食通道上每天至少有6个半小时做到喷淋加风机的这种方式。

另外一个是待挤厅与回牛通道上。

在采食通道上喷淋有要求,希望通过专业的喷淋来达到对奶牛身上最佳淋湿的效果。

因此喷嘴的要求是很高的,专业喷嘴第一是流量达到3~3.5升/分钟。

第二,喷嘴带有截止阀,能做到一个区域所有喷嘴同时开启,同时关闭,且关闭后没有水流出。

喷嘴安装的高度原则上越低越好,但考虑到奶牛的平均高度在1.5米,所以喷嘴尽量安装在2米,这样可要保护喷嘴,以防奶牛会碰到。

安装间距1.8米,整个喷的角度为70度,这样喷嘴喷出的水可从奶牛颈部覆盖到牛尾部,达到喷淋的最佳效果。

另外,应避免水喷的太多,否则会造成污水量的增加,处理这些污水又要增加成本,而且浪费水。

所以在选择喷淋和喷嘴时,建议大家要选专业的针对奶牛的防暑防温研究出来的喷淋系统。

①采食区域的喷淋是很关键的,占整个喷淋加风机系统的6个半小时,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

采食区域喷淋系统的2种装法:1.高装智能喷淋系统(高度1.8~2.1米);2.低装智能喷淋系统(紧贴着劲枷上主)。

一般来说,外面温度在21度时,喷淋12秒,风机是不停的吹,每15分钟一次。

27度以上时,喷淋12秒,每10分钟一次。

32度以上时,喷淋12~18秒,每5分钟一次,这样效果是比较好的。

具体间隔多少分钟喷一次,要根据牧场情况来定,奶牛喷湿后风机吹干需要多少分钟,然后再喷一次,如果不吹干的话是没有效果的,水才能带走热量。

正常情况下,风机每吹干0.45公斤的水,可带走1000的热量(BTU),所以水很关键。

(3)待挤区的喷淋加风机在安装时要注意的喷淋安装的位置,整个待挤区都要安装风机,但喷淋不是所有的待挤区全部要安装。

正常情况下,一个区域的奶牛挤奶,一小时内对奶牛的应激并不是很大。

靠近奶台约15米不要安装喷淋,但风机是需要的,吹干后的奶牛进入挤奶厅挤奶,保证了牛奶的质量。

待挤厅二个回牛通道上安装感应式的喷淋系统,对奶牛降温也是很明显的作用。

美国权威的堪萨斯州立大学的研究得出三个结论:• 有喷淋系统的采食量比没有喷淋的高30%。

• 奶牛体温降低0.2℃,奶产量就增加0.78公斤。

• 在待挤厅5次共30分钟的喷淋降温后,奶产量提高2.3公斤。

(4)饮水对牛的重要性有一份美国水分流失的研究资料,美国农业部对于恒温气候室内泌乳奶牛(17.7℃和30℃) 水分流失的研究表明,在温度较高时,奶牛的饮水量增加了29% ,皮肤表面汗液损失增加了59%,呼吸蒸发而流失的水分50%,尿液中水分损失增加了15%,粪便中水分流失33%。

整个夏季奶牛饮水量增加1.2~2倍,这就要求我们随时随地要提供饮水。

饮水槽的安装位置、地点、数量都要综合性的考虑,包括在待挤区、回牛通道、挤奶通道,都希望有饮水点。

可在待挤区和回牛通道二者之间共有一个饮水槽,既不影响所有的操作,又满足奶牛饮水方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