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营造科研文化环境,丰富校本课题特色内涵(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努力营造科研文化环境,丰富校本课题特色内涵
——南宁外国语学校校本课题研究纪实
广西高中新课改前一年,2011年9月,我校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新课改背景下“互教互学”课堂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被立项为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规划课题,在该课题研究引领下,我们学校确立了19项校本课题,两年来,通过我们的努力,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领导专家的好评。我们的做法是:校本课题与课程改革互相结合,校本课题与素质评价永远相随,校本课题与骨干教师相得益彰,校本课题与青年教师共同成长,校本课题与教学实践密切联系,校本课题与科研成果致远长伴,校本课题与特色内涵一起传承。现在简要总结如下:
一、理念提升,校本课题与课程改革互相结合
展开教育科研是推动新课程改革,加快教育教学创新的客观要求;是学校创建教育特色,提升办学水平,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是提升教师素质,发展自我,成就自我的重要途径。让全体老师能充分意识到展开教育科研是“促动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趋力,学校只有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才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顺应改革的潮流,持续向前推动课题研究。
教育科研任务就是为了解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教师必须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并在实践中使用这些理论,自觉地按教育规律办事;其次,在研究中,持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改进教学方法,从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再次,通过研究,即时了解学科发展的前沿,汲取先进的教育研究成果,更新知识结构,积累个人的实践性知识,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所以,教师通过教育科研不但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而且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在这样的理解的基点上,学校六次召开了专题研讨会,讲解课题研究对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意义,动员教师们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类课题研究活动中来,并为学校科研课题工作提建议,找措施。逐渐形成“人人注重、人人参与”的课题研究氛围。
学校让部分优秀教师率先进入课程改革实验,优先进入课题研究。在人员的安排上,课改年级必须保证各学科有一至两个骨干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上,要求把课题研究和课程改革相结合,课题研究为课程改革服务。如我们学校的陆省州、阮继煊、刘光朝、梁宏、玉成安、陆金芳等一批骨干教师首先进入课改实验。
二、制度建设,校本课题与素质评价永远相随
1、增强制度建设,为校本课题保驾护航。
我校从上至下高度重视校本科研这项工作,由校长室直接牵头,设立专门的校本科研
管理机构,为我校的校本科研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学校成立了由分管教学科研工作的韦塔斯副校长担任组长和考核小组,具体名单如下:组长:梁正(校长),蓝日模(书记);副组长:韦塔斯(副校长),苏朝葵(副校长),杨干(副调研员);成员:林万春(科研处主任),梁绍谷(教务处主任),何英(政治处主任),韦杏勉(党政办主任)。从而,形成由校长亲自抓、各部门协助抓的管理系统,为校本科研的顺利展开起到重要的组织保证作用。同时,结合学校实际进一步完善各种校本科研制度,落实每次活动的时间、地点、人员、内容,科研处记录好教师参加活动的出勤(作为考核依据之一)、考核等情况,促使校本科研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2、建立规章制度,规范校本课题管理机制。
在思想、意识得以转变的基础上,学校为了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健康发展,即时对学校的相关管理制度实行了梳理与调整。在2012年2月就初步拟订了《南宁外国语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中期发展规划》,《南宁外国语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管理办法》,特别是2013年11月制订的《南宁外国语学校校本课题研究奖励制度》,有力地引导了学校教师“人人注重、人人参与”校本课题研究活动。在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推动的大背景下,学校在制定教师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细则时,就充分考虑了教育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特别是校本课题研究制度的继续推动,专项列支了教育科研奖励性经费2万元。同时,也在教师年度等级考核中突出了参与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工作的分值比例。
3、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明确校本课题努力方向。
从“教书匠”到科研型教师的角色转变,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对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的重要意义。建立以促动学生、教师和学校共同发展为根本目的的、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符合新课程培养目标要求的学校评价体系,是新课程的又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也是促动课程实施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更是我校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标尺。我们做到每位教师都有机会参与教学改革,部分教师从改革实践中提出了教学科研子课题:它们是《新高考备考指导的实践与探索》、《普通高中艺术班美术特色教学研究与实践》、《体育“啦啦操”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青春节拍韵律操校本课程研究与实践》、《广西音乐特色课程校本研究与实践》等19项校本课题。有课题教师占92%。每年学期末实行一次综合素质评价,学校把有无教科研专题及成果作为每个教师年度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考核结果与聘任、评优、评职、晋级直接挂钩,其中对有课题,能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并有一定的科研成果者给与15%的比例分值,让科研者尝到甜头。这些措施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教师搞好教科研的积极性,收到了实效。
三、增强培训,校本课题与骨干教师相得益彰
教师队伍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和内在动力。学校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科研强师的关键环节,以提升教师科研水平为核心,以实施“三项工程”为抓手,采用多措并举,组织培训学习,提升教师科研水平及整体素质。
1、境外培训,扩大视野。
2013年起,南宁外国语学校配合区教育厅组织七批骨干教师大约170人赴北京、上海、江苏、山东以及河北培训的工作,其中梁正校长、蓝日模书记和梁绍谷主任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远赴北京、上海、江苏实行为期30天的培训,近距离地接触新课改名校教育,感受新课改名校的课堂文化。借助难得的境外培训机会,最大限度提升个人的教育素养,回校后系统地整理培训资料,将他们学习到的新的、人性化的教学模式传授给学校教师,还将他们在区外的见闻以图片、视频的方式传播给全校学生,真正做到了“一人培训,多人受益”。
2、自主研修,感受文化。
学校创设“教师书吧”,举办一系列教师读书交流展示比赛活动,使每位参赛教师在阅读、吸收的基础上,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在工作中践行所学所得,并有效使用书中理论转变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通过读书活动,大家分享了各自读书收获,从而也达到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相互交流、资源共享、相互促动、共同提升的目的。
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教师读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读书成为教师的一种内心需要,学校展开了争创“教师读书先进个人”,“会读书的教师最美丽”、“学习型教研组”,“优秀读书年级组”等评比活动,学校对在读书活动中涌现出的阅读面广、内涵丰富、学以致用的“榜样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资奖励。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两年的实践,我们有了这样的共识:读书点燃了老师们的智慧,读书丰富了老师们的心灵,读书充实了我们的生活。
3、网络研修,拓展广度。
2014年3月,南宁教育局、南宁教科所开设了“南宁教师研修网”,与中国教师研修网合作将搭建面向南宁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机结合的联合体,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创设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多样的学习活动、完善的交流环境、民主的互动氛围。
在网络研修学习过程中,教师聆听专家的讲座、名师的辅导,学习了解各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未来发展方向,有效完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接触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效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在网络研修学习过程中,教师与专家、名师、学友展开非面对面的、民主的互动交流、答疑解惑,畅所欲言,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和疑问,借助于专家的指导、学友的协助,使困扰自己的问题得以求解;针对他人的问题,直言不讳地指出问题的症结,真诚地提出意见和建议。共享集体的智慧,实现了共同提升的目的。
在网络研修学习过程中,教师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持续梳理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实际,凝炼收获、总结教训,使用新的理念和方法,探究如何设计和改进自己的实际工作,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观点。从而增强教师学习的指导性、积极性。同时,将自己教学反思、案例分析、教师随笔,优秀论文上传到研修网,到当前为止我校已上传近400篇文章。
在“科研先导”的思想指导下,我校通过以上“三项工程”,扎实有效地展开了科研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