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空间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空间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总学时:48 讲课学时: 48 实验学时:0
总学分:3.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必修
考核方式:考查
适用对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
先修课程: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等
参考教材:郭际元、周顺平、刘修国,空间数据库,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02 毋河海、龚建雅编著,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数据结构与处理技术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空间数据库》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各种空间数据的存贮和管理技术有个较全面的了解,对学生进行有关空间数据库的设计技巧的训练,为将来从事GIS应用系统及其数据库的设计打下基础。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课程的基本内容
介绍数据库和数据模型库的存贮和管理技术,包括矢量数据模型的空间数据库、栅格数据模型的空间数据库、关系数据库对空间数据的管理、符号库、网络空间数据库、三维空间数据库、海量空间数据库以及时态空间数据库。
课程的基本要求
(一)对各种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技术有个较全面的了解。
(二)掌握用文件管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方法和技术,并用程序予以实现。
教学安排
(一)数据库与数据模型(4学时)
理解数据库的概念;四种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
(二)地图数据模型总论(4学时)
理解地图数据的基本组成:矢量空间数据模型和属性数据模型,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连接。
(三)矢量数据模型的空间数据库(4学时)
掌握地理实体的目标化,实体信息的数据化,实体间关系的逻辑实现。
(四)栅格数据模型的空间数据库(4学时)
掌握栅格数据的组织与存贮,栅格数据的检索。
(五)符号库的建立及管理(6学时)
掌握矢量符号库和栅格符号库,符号库的建立及管理,符号的显示及编辑。
(六)三维空间数据库(6学时)
理解三维空间的目标分类,八叉树数据结构,四面体格网,三维边界表示法、
参数函数表示法。
(七)海量空间数据库(4学时)
理解数据库中图幅的组织方法,图幅间被分割目标的组织方法,跨图幅地图漫游。
(八)时态空间数据库(6学时)
理解空间地物的时态性、时态空间数据库的组织方法。
(九)空间数据的关系化管理(4学时)
理解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空间数据模型,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空间实体数据结构,空间数据访问模型,关系化空间数据的安全管理,大型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分布式体系结构的应用。
(十)网络空间数据库(6学时)
理解网络GIS主要改造模型,分布式地理信息共享形式,分布式空间数据管理技术,网络GIS中地理空间元数据管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学生在课外多关注数据库发展的新知识;采取多媒体教学方法(部分最好结合演示)等。
五、成绩评定
该课成绩有平时20分和考试卷面成绩两部分组成;考核形式闭卷。
六、其它说明
无
教学大纲撰写人:
地理信息科学系主任:
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教学院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