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

合集下载

慢性肾脏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

慢性肾脏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

慢性肾脏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慢性肾脏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KDIGO伦敦研讨会纪要2009年10月4-6日,慢性肾脏病:改善全球预后(KDIGO)国际机构在英国伦敦召开了慢性肾脏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研讨会。

其主要目的是汇总全球CKD随访资料,以预后为硬终点,评价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尿白蛋白与终点事件间关系,对现行CKD诊断和分期系统进行重新评估。

来自全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肾脏及全科医师,检验医学、流行病学、统计学专家和社区卫生保健者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这其中既有现行CKD诊断系统的制定和拥护者,也有持不同观点的专家和学者。

唯一受邀参加此次高端学术研讨会的中国大陆学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海燕教授和王芳医师对此次会议的背景及所获部分成果等内容进行了系统介绍,希望对我国临床医师有所助益。

背景2002年,美国肾脏病学会(ASN)制定的肾脏病/透析临床实践指南(KDOQI)提出了CKD诊断的全新概念,用以代替既往的“慢性肾损伤”、“慢性肾衰竭”等名称,并制定了分期系统(见右表)。

表2002年KDOQI的CKD分期系统分期描述根据严重度分类根据治疗分类肾损伤伴GFR正常GFR?90 T代表移植 1或升高肾损伤伴GFR轻度GFR为60~89 2下降GFR中度下降 GFR为30~59 3GFR严重下降 GFR为15~29 4肾衰竭 GFR<15(或透析) D代表透析 5注:GFR肾小球滤过率,单位为ml/(min?1.73m2)2004年,国际肾脏病学会(ISN)的KDIGO采纳了CKD的定义和分期系统并向全球推广,使其分别成为全球肾脏病相关医疗及学术交流的统一疾病分类名词和划分标准。

7年来,CKD领域的新研究不断涌现,尤其是在普通和高危人群中进行的早期CKD流行病学调查,如欧美、我国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均进行了CKD筛查研究。

与2000年相比,目前在Pubmed上可检索到的CKD相关文献已增加1倍以上。

慢性神经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

慢性神经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

慢性神经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定义慢性神经病(CKD),又称慢性肾脏疾病,是指肾脏结构和功能长期受损,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逐渐下降的一种病理状态。

这种疾病通常在数月到数年内逐渐发展,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但会逐渐出现代谢紊乱、酸碱平衡紊乱、贫血等现象。

诊断临床表现CKD的早期临床症状较为隐匿,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

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 尿量改变,如多尿或少尿;- 血尿或蛋白尿;- 高血压;- 贫血;- 骨骼疼痛;- 恶心、呕吐;- 消化系统出血等。

实验室检查CKD的诊断主要依赖实验室检查,包括:- 尿液常规检查,检查尿液中是否存在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等异常;- 血液常规检查,包括血红蛋白、肌酐、尿素氮等指标;- 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估算,常用的方法有Cockcroft-Gault公式和MDRD(Modification of Diet in Renal Disease )公式。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对于诊断CKD的原因和评估肾脏损伤程度非常重要。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 超声检查:可以评估肾脏大小、形态及血液供应情况;- CT扫描:可观察肾脏结构、功能和肾血流情况。

分期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不同,CKD可分为五个分期,即CKD1~CKD5:- CKD1:GFR正常或高于正常,肾脏结构有异常改变;- CKD2:轻度肾功能减退,GFR≥60ml/min;- CKD3:中度肾功能减退,GFR 30~59ml/min;- CKD4:重度肾功能减退,GFR 15~29ml/min;- CKD5:肾功能衰竭,GFR<15ml/min或肾透析或肾移植。

根据CKD分期的不同,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肾脏损伤程度和预测肾功能进一步恶化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延缓疾病的进展。

结论慢性神经病(CKD)是一种肾脏结构和功能长期受损的疾病,常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

通过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可以对CKD进行诊断和分期。

CKD

CKD
肾衰竭病人120万左右
资料来源: 中华医学会王海燕教授组织的北京地区慢性肾病流行病学研究结果 北京市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近1.4万人,平均年龄46岁
2
2
CKD医学知识
√一、CKD定义
二、CKD指标及分期
三、CKD病理变化
四、CKD治疗方案
3
3
慢性肾脏疾病(CKD)定义
肾脏结构或功能损害持续3个月以上,伴有或不伴有
2期 1期
60~89
64%
≥90
23
23
第三篇
CKD医学知识
一、CKD定义
二、CKD指标及分期
√三、CKD病理变化
四、CKD治疗方案
24
24
慢性肾脏病的治疗计划 (K/DOQI)/NKF
分期 描述 GFR ml/min/1.73m 2 治疗计划 诊断和治疗 治疗合并症 1 肾损伤,GFR正常 或↑ 减少心血管疾患危险因素 ≥90 延缓疾病进展
参考值:成人80-120ml/min 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 多数急性肾小球肾炎内生肌酐清除率低到正常值的80%以下,但血清尿素氮、肌酐测定仍 在正常范围,故是较早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敏感指标。 鉴别肾前性和肾性氮质血症 肾前性: Scr200mol/L;BUN/Cr>10:1(mg/dl) 肾性: Scr>200mol/L;BUN/Cr 10:1
二、残余肾单位的代偿性活动会造成肾小球毛细血
管的高灌注、高压力和高滤过,即肾小球内的“三 高”。
27
27
肾小球内三高会引起:
1、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系膜细胞和基质显著增
生,肾小球肥大,继而发生硬化。 2、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诱发血小板聚集,导致微血 栓形成,损害肾小球而促进硬化; 3、肾小球通透性增加,使蛋白尿增加而损伤肾小管间质。 上述过程不断进行,形成恶性循环,这就是CKD进行性发 展的途径。

慢性脑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

慢性脑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

慢性脑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慢性肾脏疾病(CKD)的定义、诊断及分期1. 定义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慢性损害,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以上,导致肾脏无法有效执行其正常的排泄、调节体液、代谢产物和水盐平衡等功能的一组疾病。

2. 诊断标准CKD的诊断主要依据下列指标之一:- 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60ml/min/1.73m^2,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不论是否伴随肾脏损害的病理学改变。

- 肾脏损害的病理学改变(如肾小球或肾小管等)。

- 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肌酐比值>30mg/g)。

- 其他综合因素指示肾脏损害。

3. 分期CKD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不同,分为以下5个分期:分期1:GFR ≥ 90ml/min/1.73m^2 (正常肾功能,但伴有肾脏损害)在此分期下,肾小球滤过率正常,但存在肾脏结构或功能的异常,如蛋白尿、肾盂肾炎等。

分期2:GFR 60-89ml/min/1.73m^2 (轻度肾功能损害)在此分期下,肾小球滤过率略有下降,可能伴有轻度尿蛋白。

分期3:GFR 30-59ml/min/1.73m^2 (中度肾功能损害)在此分期下,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下降,可以观察到明显尿蛋白增加,并出现贫血、高血压等并发症。

分期4:GFR 15-29ml/min/1.73m^2 (重度肾功能损害)在此分期下,肾小球滤过率显著减低,伴有明显的肾脏结构和功能异常,临床表现为贫血、高血压、骨代谢异常等。

分期5:GFR <15ml/min/1.73m^2 (肾功能衰竭)在此分期下,肾小球滤过率严重减低,肾脏功能几乎完全丧失,出现尿毒症症状,需要进行肾替代治疗,如血液透析、肾移植等。

结论慢性肾脏疾病(CKD)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的持续性损害的疾病。

CKD的诊断依据主要是基于肾小球滤过率(GFR)、尿蛋白定量以及肾脏损害病理学改变等指标。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与干预措施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与干预措施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与干预措施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肾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临床综合征。

早期发现和干预CKD,可以减缓其进展,并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慢性肾脏病的分期以及相应的干预措施。

一、慢性肾脏病的分期根据国际尿毒症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Nephrology,ISN)和肾衰竭协会(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KDIGO)联合制订的指南,慢性肾脏病可以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进行分期。

1. 分期1:Ⅰ期慢性肾脏病 G1此时尚未出现明显症状,但已有部分肾小球损伤或其他证据提示存在肾损害。

GFR≥90 mL/min/1.73 m²。

此阶段需重点监测并控制原发因素,并通过改善生活方式来延缓CKD进程。

2. 分期2:Ⅱ期慢性肾脏病 G2在此阶段,病理损伤并不明显,GFR为60-89 mL/min/1.73 m²。

除改善生活方式外,也应注意控制相关因素如高血压和糖尿病。

3. 分期3:Ⅲ期慢性肾脏病 G3a和G3bGFR范围为30-59 mL/min/1.73 m²(G3a)和15-29 mL/min/1.73 m²(G3b)。

此时已明显出现肾功能下降的表现,并可见一些与CKD相关的并发症。

干预重点是通过药物治疗(ACEI或ARB等)来延缓进展。

4. 分期4:Ⅳ期慢性肾脏病 G4严重的肾功能丧失,GFR为15-29 mL/min/1.73 m²。

此时患者需要积极治疗与准备透析或肾移植等替代治疗方式。

5. 分期5:Ⅴ期慢性肾脏病 G5即终末期肾脏疾病,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或移植。

GFR <15 mL/min/ 1.73 m²或需要长时间透析。

慢性肾脏病(CKD)

慢性肾脏病(CKD)
肾小球疾病时多数只有腰部、隐痛、或仅感腰酸。
9、其他
如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肢软乏力,面色苍白、贫血等, 应考虑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可能,宜及时做血,尿的有关检查。
第十七页,共35页。
怀疑得了肾脏病应注意哪些检查?
➢ 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生化、双肾B超等
➢ 慢性肾脏病中晚期常伴有心、肺等其他器官的严重损 伤。因此,应重视全身各器官的检查。
,或影像学检查异常
2、GFR(肾小球滤过率)<60mL/(min/1.73m² )≥3个月,有或无肾损害的异常指标
第五页,共35页。
肾脏病是沉默的杀手
慢性肾脏病开始时通常没有症状,当肾脏功能的破坏
大于75%时,患者才会出现贫血、乏力、恶心、呕吐、 腹胀、厌食、高血压、皮肤发暗等。许多患者就诊时 已进入中晚期,往往伴随着严重的并发症,如高血压、贫血、
第十八页,共35页。
CKD筛查
➢ 筛查对象
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有家族肾脏病史者、免疫 系统疾病者、肾脏病史或泌尿系感染者等
➢ 筛查项目
血压、尿蛋白、血肌酐、胱抑素C、血脂、血糖、B超等。
第十九页,共35页。
高危人群的注意事项
除了对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达标及高 血压患者控制血压外:
✓ 应用ACEI或ARB降低蛋白尿
4期 15~29
3期 30~59
2期 60~89
1期 ≥90
第七页,共35页。
肾脏病的原因有那些?
➢ 原发性肾脏病:慢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肾 间质病、肾小管病
➢ 继发性肾病:糖尿病、高血压病、肾及尿路结 石、高尿酸血症、多囊肾、肥胖、过敏性紫癜、 结缔组织疾病、乙肝、心力衰竭、肝硬化等。

ckd分级标准

ckd分级标准

ckd分级标准摘要:一、慢性肾脏病(CKD)概述1.慢性肾脏病的定义2.CKD 的病程和分期二、CKD 的分级标准1.CKD 1 期: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2.CKD 2 期:肾功能轻中度受损3.CKD 3 期:肾功能中重度受损4.CKD 4 期:肾功能重度受损5.CKD 5 期:肾功能衰竭三、CKD 分级标准的重要性1.评估肾脏功能2.预测并发症和疾病进展3.指导治疗和预后四、CKD 的诊断与治疗1.诊断方法2.治疗原则3.治疗方法正文: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简称CKD)是一种肾脏功能逐渐减退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

为了更好地评估肾脏功能、预测疾病进展和并发症,以及指导治疗和预后,医学界制定了CKD 的分级标准。

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慢性肾脏病的概述。

慢性肾脏病是指肾脏结构或功能持续三个月以上的损伤,导致肾脏无法正常过滤血液。

CKD 的病程通常分为五个阶段,从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的CKD 1 期,到肾功能衰竭的CKD 5 期。

接下来,我们将重点介绍CKD 的分级标准。

CKD 的分级主要依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来判断。

具体分级如下:1.CKD 1 期: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

肾小球滤过率≥90ml/min。

此阶段患者通常无明显症状,但可能出现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加。

2.CKD 2 期:肾功能轻中度受损。

肾小球滤过率60-89ml/min。

此阶段患者可能出现水肿、高血压等症状,尿微量白蛋白排泄增加。

3.CKD 3 期:肾功能中重度受损。

肾小球滤过率30-59ml/min。

此阶段患者症状加重,可能出现贫血、骨代谢异常等并发症。

4.CKD 4 期:肾功能重度受损。

肾小球滤过率15-29ml/min。

此阶段患者并发症更加严重,可能出现心血管疾病、营养不良等。

5.CKD 5 期:肾功能衰竭。

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

此阶段患者需要透析或肾移植治疗,以维持生命。

CKD定义、诊断、治疗

CKD定义、诊断、治疗

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有助于身体 恢复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心理支持
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必 要的心理支持和辅导,提高治
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患者教育和生活方式调整
知识普及
饮食指导
向患者和家属普及CKD的相关知识,提高 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控制蛋白 质、盐、脂肪等摄入量,以满足身体需求 。
运动建议
休息与睡眠
根据身体状况制定适度的运动计划,增强 体质,提高抵抗力。
01
02
03
饮食调整
限制盐、蛋白质和磷的摄 入量,控制体重和脂肪摄 入,以减轻肾脏负担。
生活方式改变
戒烟、限酒、规律运动, 保持心理健康,有助于控 制病情。
血压管理
定期监测血压,保持血压 在正常范围内,减少心血 管事件的风险。
肾脏替代治疗
透析
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用于清除 体内多余的废物和水分,维持内环境 稳定。
患病率
CKD的患病率较高,全球范围内 患病率约为10%-15%。
02 CKD诊断
诊断标准
01
02
03
04
肾脏损伤≥3个月
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且不能 仅用泌尿系统感染解释
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 或肾脏损害加重
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肾脏损伤的 病因
诊断流程
初步评估
实验室检查
综合评估
了解患者病史、家族史、 用药史、体格检查等
CKD定义、诊断、治疗
目 录
• CKD定义 • CKD诊断 • CKD治疗 • CKD的预防和管理
01 CKD定义

《CKD定义与分期》课件

《CKD定义与分期》课件

CKD分期标准
分期 1
2 3a
3b 4 5
描述
肾小球滤过率
肾损伤,肾小球滤过率正常 或高
≥90ml/min/1.73㎡
轻度肾脏替代治疗(RRT)
60-89ml/min/1.73㎡
中度肾脏替代治疗(需要监测) 45-59ml/min/1.73㎡
肾功能衰竭 肾衰竭,需要肾替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疗
30-44ml/min/1.73㎡ 15-29ml/min/1.73㎡ <15ml/min/1.73㎡
运动
规律运动可以提高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
饮食
饮食方面可适量疏导身体毒素,保护肾脏。
CKD患者的生活质量维护
1 心理关怀
CKD患者在倡导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应接受适当的心理疏导和心理治疗。
2 家庭支持
良好的家庭支持和积极的态度对患者的康复也非常重要。
3 教育培训
患者和他们的家庭成员应接受相关的教育和培训,以提高对于病情的认知和掌握相关治 疗技能。
2
肾脏损伤
慢性肾脏疾病的风险因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3
药物
引起肾脏损害的一些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CKD的临床表现
水肿
患者可能会在手脚以及脸颊等部位出现水肿 现象。
贫血
CKD患者常常会感到乏力,头晕、容易疲倦。
尿量减少
尿量缩短或排尿困难。
高血压
高血压是CKD的常见症状之一。
CKD分期的意义
CKD分期的目的是确定CKD的程度并进行治疗,有助于医生和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计划。
定期检查
CKD分期还有助于医师定期检查疾病进展情况。
评估药物剂量

CKD的界定,分期及诊断

CKD的界定,分期及诊断

CKD的界定,分期及诊断2002年,在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组织撰写的肾脏病/透析临床实践指南(KDOQ I)中,首次正式提出了慢性肾脏病(CKD)的定义及分期。

2004-2006年,经过KDI GO的再次修改及确认,CKD取代了慢性肾衰竭(CRF)、慢性肾损伤(CRI)等名称,成为对各种原因所致慢性肾脏疾病(病程三个月以上)的统称,被普遍应用于各种肾脏病及非肾脏病的国际学术期刊,并被录入国际疾病分类代码(ICD)第9版,成为正式疾病的分类名词。

CKD的界定、诊断及分期(一) CKD定义:肾损害≥3个月,表现为下列之一:病理异常;和/或尿成分异常;或血尿、电解质、pH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和/或GFR60ml/min/1.73m2≥3个月,有或无肾损害.* GFR在60~90ml/inm/1.17m2, 而临床无肾损害表现者可能是正常老龄或婴儿或素食者或单侧肾、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灌注下降等,据此一项诊断为CKD根据不足。

(二) CKD的诊断要求肾脏病的诊断;合并症情况;肾功能的评估;与肾功能水平相关的并发症;(肾功能丧失的危险因素)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心血管合并症的危险因素)(三)慢性肾脏病的分期分期描述 GFR(ml/m in/1.73m2)1 其它肾损伤指标(+),GFR正常或≥902 其它肾损伤指标(+),GFR轻度 60~893 GFR中度 30~594 GFR严重 15~295 肾衰竭 15或透析我国原用分期与国际通用分期的比较我国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分期 K/DOQI对慢性肾脏病的分期GFR(ml/min) 分期描述 GFR(ml/min/1.73m2) 分期打描述≥90 正常50~80 代偿期 60~89 肾功能轻度下降25~50 失代偿期 30~59 肾功能中度下降10~25 肾衰竭期 15~29 肾功能重度下降10 尿毒症期 15 肾衰竭慢性肾脏病分期对临床工作的指导作用:慢性肾脏病的分期和治疗计划分期描述 GFR 治疗计划(ml/min/1.73m2)1 肾损伤GFR正常或≥90 CKD病因的诊断和治疗治疗合并症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心血管疾患危险因素2 肾损伤GFR轻度 60~89 估计疾病是否会进展和进展速度3 GFR中度 30~59 评价和治疗并发症4 GFR严重 15~29 准备肾脏替代治疗5 肾衰竭 <15或透析肾脏替代治疗对血压和血脂监测和控制应始自CKD诊断之时;而对贫血、营养及钙磷代谢、甲旁腺功能的监测应始自CKD第三期并于四期后加强监测的强度。

肾功能不全分期标准ckd

肾功能不全分期标准ckd

肾功能不全分期标准ckd慢性肾脏疾病(CKD)是一种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在上升。

肾功能不全分期标准是对CKD进行分级和评估的重要依据,对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CKD的分期标准主要是根据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肾脏损伤程度来划分的。

根据KDIGO(慢性肾脏病国际指南)的建议,CKD分为五个不同的分期,分别是G1-G5。

其中,G1分期是指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高于90ml/min/1.73m2,而G5分期是指肾小球滤过率低于15ml/min/1.73m2或需要透析治疗。

而肾脏损伤程度则是通过尿蛋白定量(尿蛋白/肌酐比值)和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程度来评估的。

在CKD的治疗和管理过程中,分期标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通过对患者进行分期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情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疗方案。

其次,分期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和治疗。

最后,分期标准也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预测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除了对患者的治疗和管理具有指导作用外,CKD分期标准也对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大规模人群进行CKD分期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CK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肾功能不全分期标准对于CKD的治疗、管理、预后判断以及公共卫生政策制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和患者应当重视CKD的分期评估,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管理措施,以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同时,科研人员也应当加强对CKD分期标准的研究,不断完善和优化分期标准,为CKD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更好的支持。

慢性肾脏病定义及分期

慢性肾脏病定义及分期

慢性肾脏病(CKD)的定义及分期定义:是指肾脏损伤或GFR<60ml/min/持续3个月。

(1)肾脏损伤(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可以有或无GFR下降,可表现为下列异常:病理学检查异常;肾损伤的指标阳性: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2)GFR<60ml/min/≥3个月,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

慢性肾脏病病人的筛查1.评估GFRCockcroft-Gault方程:CCr=[(140-年龄)×体重×(女性)]/(72×SCr)MDRD:CCr=170×(SCr)×(年龄)-×(SUN)-×(白蛋白)×女性)肌肝清除率,双肾ECT。

2.评价蛋白尿24H尿蛋白,尿总蛋白/尿肌酐比值。

3.常规血细胞分析,BG;尿液自动化分析,尿沉渣,尿红细胞形态,尿蛋白电泳;大便常规+OB。

4.凝血功能凝血功能常规检查(PT,APTT,TT,FG)5.生化医保-7-电解质,CA, CO2, GLU, OSMO, 肾功能, 肝功能, ADA ,TBA ,血脂, LPA, CK, LDH, P, MG;血清蛋白电泳;铁蛋白(FERRITIN)。

6.免疫HCVAb, 梅毒筛选试验, 乙肝三系定性,HBcAb-IGM, HIV-Ab。

ESR, 类风湿因子(RF),C3, C4(ARRAY),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免疫球蛋白测定。

抗核抗体系列测定, ACA, AMA , ASMA, PANCA, CANCA, 抗着丝点抗体测定。

7.肾小管功能血B2微球蛋白,尿B2微球蛋白,尿莫氏试验。

8.辅助检查立位胸片(正位),常规十二导心电图检测,肝胆脾脏胰脏彩超检查,双肾双侧输尿管膀胱(前列腺)彩超检查,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左心功能测定、室壁运动分析。

9.骨质疏松方面腰椎骨密度检查, 股骨骨密度检查,甲状旁腺素。

10.备选检查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KUB+IVP,肾动脉彩超,左肾静脉胡桃夹现象彩超,肾脏CT,肾活检。

CKD概念与分期

CKD概念与分期
我国流行现状
我国CKD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且 地域差异明显。南方地区发病率高于 北方地区,城市地区发病率高于农村 地区。
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经济影响
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CKD患者可能出现多种症状,如水肿、高血压、贫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 质量。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由于CKD患者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 ,CKD患者的劳动能力下降,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血常规
检查血红蛋白、红细胞 比容等,评估贫血情况

肾功能检查
包括血肌酐、尿素氮、 肾小球滤过率等,评估
肾功能损害程度。
电解质检查
包括血钾、血钠、血钙 等,了解电解质平衡情
况。
影像学检查
01
02
03
B超
观察肾脏大小、形态和结 构,评估肾脏损害程度。
X线
了解骨骼情况,评估肾性 骨病的可能性。
CT或MRI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总结
01 02
CKD定义和流行病学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具有高发病 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特点。本次课程详细阐述了CKD的定义、流 行病学特征及其危害。
CKD分期和临床表现
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的不同,CKD可分为5期,各期具有不同的 临床表现和预后。课程中详细介绍了各期的特点和治疗策略。
更详细地观察肾脏结构和 周围组织情况,协助诊断 。
诊断标准和流程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符 合CKD诊断标准者可确诊。
诊断流程
首先进行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然后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 学检查,最后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在诊断过 程中,需要注意排除其他可能引起类似表现的疾病。

CKD定义、诊断、治疗

CKD定义、诊断、治疗
升)
5、Scr也与体重、年龄、性别、甚至种族等有一定关系 • 单用Scr值不能正确反映GFR • 测Ccr也不比Scr更精确 • 一般Ccr>GFR (Ccr除了肾小球滤过外,还有小 管排泌的量。)
为何要用GFR作为分期的主要依据而不用Scr?
GFR(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肾小球滤过率 是指2个肾脏,所有的肾单位,每分钟所生成(滤过)的滤过液的量,正
10. 遗传或先天性肾病变 多囊肾 肾髓质囊性病 眼、耳、肾综合征及其他 遗传性肾病变 慢性肾小管性酸中毒 肾发育不良
11 其他
巴尔干地方性肾病
镰形红细胞病
放射性肾炎
<4>CKD的主要并发症
1、心血管并发症:
(1)高血压 (2)心室肥大、尿毒症心肌病(3)心力衰竭 (4)心律失常(5)心包炎(6)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梗塞
2001年:扩大了范围,发表了对整个慢性肾脏病的(进展、监察、防治) 质量指导Kidney Disease Outcome Quality Initiative (K/DOQI)
2002年:国际会议上决定将K/DOQI全球性临床实践指导,以使资源共享。 K/DOQI由10多个专题组,上百名专家,参阅了1800多篇文献,其中350 篇具有循证医学基础,进行筛选、整理、归纳、讨论最终写出了指南,因 此可信度和参考价值均高。
损害 4、酮酸以钙盐形式存在,既补充了钙,又是很好的磷酸盐结合剂,
改善了高血磷 5、酮酸抑制了蛋白酶的活性,抑制蛋白分解,也降低细胞内的磷
的释放,改善高磷血症,有助于SHPT与骨病的治疗。
开同的剂量
成人:一般一日3次,每次4~8片, 1片/5kg
就餐时整片吞服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标准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标准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标准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

慢性肾脏病的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可能出现贫血、骨质疏松、高血压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对慢性肾脏病进行及时的分期和评估,对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至关重要。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标准主要依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肾脏损伤程度进行划分。

目前,国际上广泛应用的慢性肾脏病分期标准是根据KDIGO(慢性肾脏病工作组)提出的标准,将CKD分为五个不同的分期,分别是1至5期。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分期的特点和临床表现。

一期慢性肾脏病,GFR≥90ml/min/1.73m²,肾脏损伤标志(如蛋白尿、血尿)存在,但尚未出现肾功能不全的表现。

这一阶段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和相关指标。

二期慢性肾脏病,GFR=60-89ml/min/1.73m²,轻度肾功能减退,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的疲劳、贫血等症状,此时需要积极干预和治疗,延缓病情进展。

三期慢性肾脏病,GFR=30-59ml/min/1.73m²,中度肾功能减退,患者可能出现高血压、贫血、骨质疏松等并发症,需要进行全面评估和积极治疗。

四期慢性肾脏病,GFR=15-29ml/min/1.73m²,重度肾功能减退,患者常常出现严重的贫血、骨质疏松、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需要进行肾替代治疗(透析或肾移植)的准备工作。

五期慢性肾脏病,GFR<15ml/min/1.73m²,肾功能衰竭,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透析治疗或肾移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预后。

在临床实践中,除了根据GFR进行分期评估外,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疾病进展速度、合并疾病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以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总之,慢性肾脏病的分期标准对于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医务人员应该加强对慢性肾脏病分期标准的认识和应用,及时干预和治疗,以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肾脏病(CKD)的概念及分期

慢性肾脏病(CKD)的概念及分期

延缓 肾损 害进 展
ACEI治疗CKD的循证医学试验
ACEI治疗疗效: ACEI试验(1993,Lewis等,1型DN) AIPRI试验(1996,Maschio等) REIN试验(1997-99, 3篇论文)
ACEI与CCB比较: AASK试验(2001,Wright等,高血压肾病) ESPIRAL试验(2001, Marin等) J-MIND试验(2001,Baba等,2型DN )
应用ACEI类药治疗CKD适应证:
♣ 降低系统高血压 ♣ 减少尿蛋白排除 ♣ 延缓肾损害进展
肾脏保护
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保护肾脏机制:
♣ 血压依赖性保护机制 ♣ 非血压依赖性保护机制
ACEI类药物降血压机制
缓激肽↑
降解产物↓
ACE
AⅠ

AⅡ↓
① 血管扩张 ③
交感兴奋↓
醛固酮↓

血容量↓
血压依赖性肾脏保护机制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肾素 ACE


















非ACE
动脉收缩 阻 力
交感兴奋
容 醛固酮↑ 积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 循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 通过内分泌途径发挥作用,在高血压发病
中具有重要意义
♣ 器官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通过旁分泌途径发挥作用,在器官局部损
血压仍不能达到目标
加长效CCB (增加至中等剂量) 若达标, 则继续药物联合治疗
Am J Kidney Dis 2000; 36:646-661

ckd分期标准

ckd分期标准

ckd分期标准慢性肾病(CK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分期标准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CKD分期标准是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肾脏损伤程度来确定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从而指导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CKD分期标准通常采用的是K/DOQI(慢性肾脏病质量倡议)和KDIGO(慢性肾脏病疾病改善全球指南)提出的标准。

根据这些标准,CKD分为五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对应着不同的GFR范围和肾脏损伤程度。

第一阶段是GFR≥90ml/min/1.73m²,此时肾脏损伤程度较轻,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

第二阶段是GFR为60-89ml/min/1.73m²,此时肾脏损伤程度逐渐增加,但仍然没有明显的症状。

第三阶段是GFR为30-59ml/min/1.73m²,此时患者可能出现轻度症状,如贫血、水肿等。

第四阶段是GFR为15-29ml/min/1.73m²,此时患者出现明显的症状,如高血压、贫血、水肿等。

第五阶段是GFR<15ml/min/1.73m²或透析,此时患者已经进入末期肾病,需要进行透析治疗。

根据CKD分期标准,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早期CKD患者,重点是延缓疾病进展,控制相关症状和并发症,包括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合理饮食,戒烟限酒,积极治疗贫血等。

对于晚期CKD患者,除了进行透析治疗外,还需要积极寻找肾脏移植的机会,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除了临床治疗外,CKD分期标准还对患者的预后评估和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不同的分期,患者的预后和疾病进展速度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CKD分期标准对于指导临床医生进行长期随访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总之,CKD分期标准是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依据,对于指导医生制定治疗方案、评估患者预后和疾病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慢性肠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

慢性肠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

慢性肠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慢性肾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慢性肾病(CKD)概述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简称CKD)是一种肾功能长期减退的疾病,通常在数年或数十年内逐渐进展。

CKD是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和致残率不断增加。

早期的CKD通常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疾病的进展,病人可能会出现疲劳、水肿、尿量减少等症状。

慢性肾病的诊断对于慢性肾病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病史询问病史询问是最早的诊断步骤之一,医生会询问患者有无与肾脏相关的疾病史,如糖尿病、高血压等。

此外,医生还会询问患者是否有过使用药物、接受放射性检查或手术的经历。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是慢性肾病的一个重要诊断依据。

患者可能会出现疲劳、浮肿、尿量减少、血尿、蛋白尿等症状。

此外,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贫血、高血压、骨质疏松等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对于慢性肾病的诊断和分期非常重要。

例如,血肌酐、尿肌酐清除率、血尿素氮和尿蛋白等指标可以帮助评估肾功能的损害程度。

此外,医生还会检查血尿酸、血钙、血磷等指标以评估钙磷代谢状态。

慢性肾病的分期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慢性肾病可以分为五个分期:1. 分期1: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接近正常;2. 分期2:肾小球滤过率轻度降低;3. 分期3:肾小球滤过率中度降低;4. 分期4:肾小球滤过率重度降低;5. 分期5:肾衰竭。

慢性肾病的分期有助于医生评估疾病的进展情况,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结慢性肾病是一种肾功能长期减退的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致残率。

对于慢性肾病的诊断和分期,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

慢性肾病的分期对于评估疾病进展和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ckd名词解释

ckd名词解释

ckd名词解释
CKD是指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

慢性肾脏病通常受到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引起,如果伴有高血压等并发症,会导致病情加重,患者的肾脏功能将会出现异常。

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常表现出浑身乏力、腰膝酸痛、食欲减退等症状。

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尿常规、肾功能和肾脏B超检查,如果结果出现异常,需要及时进行对因治疗。

如果是感染引起,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拉定胶囊等药物治疗。

如果并发高血压疾病,需要及时纠正,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氯沙坦钾片、缬沙坦片等药物治疗,可有利于缓解病情。

慢性肾脏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心情愉快和饮食清淡,忌食油腻和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病情加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肾脏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慢性肾脏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
——KDIGO伦敦研讨会纪要
2009年10月4-6日,慢性肾脏病:改善全球预后(KDIGO)国际机构在英国伦敦召开了慢性肾脏病(CKD)定义、诊断及分期研讨会。

其主要目的是汇总全球CKD随访资料,以预后为硬终点,评价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及尿白蛋白与终点事件间关系,对现行CKD诊断和分期系统进行重新评估。

来自全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肾脏及全科医师,检验医学、流行病学、统计学专家和社区卫生保健者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这其中既有现行CKD诊断系统的制定和拥护者,也有持不同观点的专家和学者。

唯一受邀参加此次高端学术研讨会的中国大陆学者、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海燕教授和王芳医师对此次会议的背景及所获部分成果等内容进行了系统介绍,希望对我国临床医师有所助益。

背景
2002年,美国肾脏病学会(ASN)制定的肾脏病/透析临床实践指南(KDOQI)提出了CKD诊断的全新概念,用以代替既往的“慢性肾损伤”、“慢性肾衰竭”等名称,并制定了分期系统(见右表)。

表2002年KDOQI的CKD分期系统
分期描述根据严重度分类根据治疗分类
肾损伤伴GFR正常GFR?90 T代表移植 1
或升高
肾损伤伴GFR轻度GFR为60~89 2
下降
GFR中度下降 GFR为30~59 3
GFR严重下降 GFR为15~29 4
肾衰竭 GFR<15(或透析) D代表透析 5
注:GFR肾小球滤过率,单位为ml/(min?1.73m2)
2004年,国际肾脏病学会(ISN)的KDIGO采纳了CKD的定义和分期系统并向全球推广,使其分别成为全球肾脏病相关医疗及学术交流的统一疾病分类名词和划分标准。

7年来,CKD领域的新研究不断涌现,尤其是在普通和高危人群中进行的早期CKD流行病学调查,如欧美、我国等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均进行了CKD筛查研究。

与2000年相比,目前在Pubmed上可检索到的CKD相关文献已增加1倍以上。

肾脏早期评估计划(KEEP)、肾脏和血管终末期疾病预防(PREVEND)等多个CKD随访人群的建立,将有利于进一步明确CKD危险因素和防治措施。

CKD流行病学研究的开展,唤起了公众和非肾脏病专科医师对CKD的关注,提高了CKD是公共卫生问题的意识,推动了CKD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获得了相当的社会效应。

问题
虽然2002年的CKD定义及分期系统堪称CKD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但由于受到当时循证医学证据的限制,仍可能存在不足。

随着近年来相关证据的不断积累,对该系统的质疑和争论日益凸显,是否应对其进行修订也被提上日程。

过度诊断, 以KDOQI的CKD定义及分期为依据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CKD的人群患病率为6%,16%,这一比率远高于肾内科医师的日常接诊量,且与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的实际数量亦不成比例;此外,新增的CKD人群主要集中于CKD3期,且以老年人多见。

上述结果引发了是否由于CKD的定义导致其患病率被高估的质
疑,而这将造成不必要的公共卫生资源浪费和肾内科医师负担增加。

因此,有学者建议应根据性别、年龄等因素,对肾功能降低的标准进行重新调整。

分期标准片面, 研究显示,在相同CKD分期中,与无白蛋白尿/蛋白尿的患者相比,存在白蛋白尿/蛋白尿者发生死亡、心血管事件及进入ESRD的风险增高。

因此,仅根据肾功能对CKD患者进行分期,而不考虑白蛋白尿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片面性。

“病”或非病, 单纯白蛋白尿者(不合并糖尿病或无其他肾脏损害证据,且肾功能正常者)是否应被称为“肾脏病”患者,也受到质疑。

有学者认为,CKD 1,2期与不良预后间关系不明确,且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故其应被称为“CKD危险因素”而非“病”。

但同时,许多代表提出,由于现行CKD分期标准推广时间不长,在制定新的CKD定义和分期系统时,应注意避免过度修订导致临床使用的混乱。

资料
大多数疾病的分期遵循由轻到重,逐渐进展的规律。

分期越晚,其进展越迅速、合并症越多、临床预后越差,而预后是检验分期系统合理性的最有力证据。

由此,KDIGO提出,CKD的诊断和分期应基于患者预后,而非医师需求;应基于循证医学证据,而非个人观点。

截至2009年9月,KIDGO筹委会共汇集了来自全球不同地区的55个队列人群、总样本量超过100万的随访其中,来自中国的有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北京队列(Beijing Cohort)研究和台湾地区的台湾一般人群(TaiwanGP)研究。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和欧洲格罗宁根大学医院的2个著名统计团队受邀组成各自独立的数据分析小组,采用统一的统计学分析策略对所收集资料进行荟萃分析。

首先,由于队列人群的人员构成不同,将分别针对普通人群、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和CKD人群进行分析。

其次,预后指标统一设定为死亡与肾脏病事件两大类、共五项,每项指标均有明确定义。

最后,研究者在处理eGFR、白蛋白尿/蛋白尿对预后的影响时,充分考虑了两者之间的交互关系。

由于不同队列人群检测蛋白尿的方法不同,分析小组还对白蛋白尿和蛋白尿进行了分类分析,丰富了研究内容。

除eGFR和蛋白尿外,研究还纳入了社会人口学因素等变量以便进行多因素分析,且所有变量也设置了统一标准。

成果
诊断指标对预后的分析显示,eGFR下降和白蛋白尿均为多项预后指标的独立危险因素。

大部分参会者认同,应将eGFR下降和白蛋白尿作为CKD的诊断指标;由于证据尚不充分,是否应依据年龄界定不同的CKD诊断标准仍须进一步研究。

CKD分期以预后为终点事件的分析显示,当白蛋白尿水平相同时,CKD1和2
期患者的全因和心血管死亡无显著差异。

因此,有代表建议,应将CKD1和2期合并,或根据白蛋白尿水平重新界定CKD1期和2期。

也有代表认为,该结果的得出可能与eGFR评估方法有关,研究所用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公式并不适用于CKD1,2期患者,因此,上述结果尚待更准确反映GFR的公式[如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合作(CKD-EPI)公式]的进一步验证。

在CKD3期患者中,由于在全因和心血管死亡等多项预后指标上均有显著差异,多数代表认为,应在分期上对eGFR分别为30,44 ml/(min?1.73m2)和45,59 ml/(min?1.73m2)的患者加以区分。

此外,分析显示,此期患者白蛋白尿/蛋白尿水平越高,发生终点事件的风险也越高。

对于CKD4期患者,虽然不同白蛋白尿或蛋白尿水平患者的临床预后也不尽相同,但使用eGFR,15,29 ml/(min?1.73m2)的划分标准,已可以明确地将此类患者与临床预后较好的eGFR?30 ml/(min?1.73m2)患者区分开。

因此,绝大多数代表认为,在分期系统中不必再根据蛋白尿水平进行更细致划分。

本次会议汇总了目前关于CKD的最完整随访资料,也是迄今为止不同地区肾脏病学者间的最大规模合作。

本次合作研究的结果将为CKD定义及分期的修订提供第一手的循证医学证据,在评价患者预后、指导治疗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将于2010年上半年公布的此次会议的最终结果令人拭目以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