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4.2原始资料: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
新编[历史学]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解析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解析王安石(1021—1086),北宋时期的政治改革家、思想家和教育改革家,又是文学史上的“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曾任多年地方官。
仁宗时上书皇帝,要求变法,未被采纳。
神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参知政事,后两度任宰相,推行新法.在教育科举方面实行了许多改革,如立太学“三舍法”;置律学、医学、武学等专科学校;废止科举中的诗赋、帖经、墨义,改以经义、策论试士;设经义局,修《三经新义》颁于学官,既作为社会统一的意识形态,又是学校和科举改革的标准教材。
王安石遗世著作主要有《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等。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又称《上仁宗皇帝万言书》、《上皇帝万言书》。
《王文公文集》收入上册。
这篇被梁启超称为“秦汉以下第一大文” 的上书是王安石在嘉祐三年(1058年)任提点江东刑狱任满返京述职时,写给仁宗皇帝赵祯的上书。
但也有人考证王安石上《万言书》当在嘉祐四年或五年。
据《宋史王安石》记载:“移提点江东刑狱,入为度支判官。
时嘉祐三年也。
安石议论高奇……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于是上万言书。
”清人蔡上翔《王荆公年谱考略》也记载在嘉祐三年。
这封上书,实际上不仅是王安石要求革新变法的具有纲领性的政治论文,而且也是他的人才政策和方案的基本设想。
宋自立国以来,实行文臣治国政策,重视科举择人。
真宗以后,科举制度的腐败、恩荫的宽泛、学校教育的废弛,使得官僚行政机构十分庞大和腐朽,科场流弊丛生,加之考试内容、方式的陈腐、死板、只重文辞、不尚实学,于是,官场上“无能之士,禄以利臻;才俊之流,坐成白首。
”所以,到了北宋中期,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许多有志改革的人物,他们都把改革学校和科举,搜罗人才,刷新吏制作为头等重要的内容。
如范仲淹的“庆厉新政”,就是以“改革吏制,选拔贤能”为其中心的。
在他的十项改革大纲中“明陟黜”、“抑侥倖”、“精贡举”、“择官长”等,都是涉及人才问题的,其指意即在于从改革科举、考察官吏,选拔一批具有实际从政能力,通晓政令案牍和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4.3原始资料:《宋史》对王安石的有关记述
原始资料:《宋史》对王安石的有关记述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
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
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
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
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
”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
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
”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
”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
”上以为然。
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
安石令其党吕惠卿任其事。
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天下。
青苗法者,以常平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敛。
均轮法者,以发运之职改为均输,假以钱货,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预知在京仓库所当办者,得以便宜蓄买。
保甲之法,籍乡村之民,二丁取一,十家为保,保丁皆授以弓弩,教之战阵。
免役之法,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
市易之法,听人赊贷县官财货,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出息十分之二,过期不输,息外每月更加罚钱百分之二。
保马之法,凡五路义保原养马者,户一匹,以监牧见马给之,或官与其直,使自市,岁一阅其肥瘠,死病者补偿。
方田之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4.2史料补充: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上仁宗皇帝言事书》本篇成文时间有说是宋仁宗嘉祐三年,即1058年(见《王安石文选译》第1页,刘学锴、余恕诚译注);也有说是嘉祐四年或之后(见《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第29页,邓广铭著)。
比较统一的看法是,王安石是在被调进京、担任三司度支判官之后写作本篇的;区别只是成文的具体时间。
[原文] 臣愚不肖,蒙恩备使一路,今又蒙恩召还阙廷,有所任属,而当以使事归报陛下。
不自知其无以称职,而敢缘使事之所及,冒言天下之事,伏惟陛下详思而择其中,幸甚。
蒙恩备使一路:应该是指此前担任的江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官(简称提点江东刑狱)。
这个官职相当于现在的省级司法主管,根据龚延明《宋史职官志补正》第443页引《宋史》原文:“掌察所部之狱讼而平其曲直,......及举刺官吏之事”,我们可以看到该官阶职责不仅是监察司法公正,还兼管廉政检察。
路:北宋的行政区划称谓,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省。
王安石于宋仁宗庆历二年,即1041年进士及第之后,历任签书淮南东路节度判官厅公事(相当于幕僚,秘书)、知明州鄞县、舒州通判、知常州、提点江东刑狱,其中只有最后这个职务是路一级的官职。
今又蒙恩召还阙廷,有所任属:是指宋仁宗嘉祐三年十月,仁宗诏命委派王安石为三司度支判官。
据邓广铭教授推测:王安石并不愿意到京城就职,直至嘉祐四年的春夏之交才正式到任(见《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第28页)。
当以使事归报陛下:应该把地方任职的情况加以禀报。
敢缘使事之所及:尝试根据任职所接触的情况。
冒言:狂妄大胆地评论。
择其中:挑选其中还算恰当的部分。
[原文] 臣窃观陛下有恭俭之德,有聪明睿智之才;夙兴夜寐,无一日之懈;声色狗马、观游玩好之事,无纤介之蔽;而仁民爱物之意,孚于天下;而又公选天下之所愿以为辅相者,属之以事,而不贰于谗邪倾巧之臣。
此虽二帝三王之用心,不过如此而已。
宜其家给人足,天下大治,而效不至于此。
顾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而风俗日以衰坏,四方有志之士,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久不安。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4.2王安石变法重点知识讲解
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4.2王安石变法一、起用王安石1.原因:①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场面,缓和矛盾,稳固统治——宋神宗希望变法②?言事书?中“变革天下之弊法〞——王安石主张变法③“天变缺乏惧,人言缺乏恤,祖宗之法缺乏守。
〞——王安石改革决心2.标志1069年,起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二、王安石变法内容1、目的:稳固封建统治2、核心内容:富国强兵3、详细措施:富国之法“理财为方今先急〞、“理财以农事为先〞强兵之法取士之法王安石变法三、历史的经历改革是艰辛的,必然会充满阻力,所以改革者必需要有坚决的信念,毫不动摇,才能成功;而且,要注意用人。
男儿少壮不树立,夹此穷老将安归?材疏命贱不自揣,欲与稷契遐相睎---王安石4比拟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一样点:背景:都是为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社会危机,稳固统治而实行的。
性质:地主阶级封建改革。
结果: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反对而失败。
不同点中心内容不同:庆—整顿吏治王—理财改革程度不同:庆-部分改革王-全面改革5比拟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一样点:直接的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变法得到了王权的支持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权力的利益,遭到强烈的反对变法者个人的命运根本一样变法都对消费关系作了调整不同点:背景:商鞅: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战国时期王: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期根本目的:商: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挽救统治危机,部分调整消费关系性质:商: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展部分调整的改革结果:商:成功王:失败。
高中人教版历史选修一课件:4.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相同点 背景: 都是为解决北宋中期严重社会危机,巩固 统 治 而实行的。 性质:地主阶级封建改革。 结果:遭到大地主、大官僚反对而失败。
不同点
中心内容不同:庆—整顿吏治
王—理财
改革程度不同:庆-局部改革
王-全面改革
比较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
本课的重点是王安石变法在经济、政治、军事、教育等方面的具体 措施及目的。难点是王安石变法每一项措施所解决的问题及变法如何调 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对于重难点,要重点引导分析变法各项 措施的目的和作用,结合变法的内容理解各项措施对封建国家、农民、 地主各个阶层的不同影响,认识改革是如何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 关系的,为下一课分析改革的作用及失败原因奠定基础。
王安石一言救东坡
苏东坡(苏轼)与王安石同朝为官 ,由于政治见 解和主张不同,两人逐渐疏远,最后到王安石晚年, 他们为各自的政见闹得水火不容。王安石改革每推进 一步,苏东坡都要写诗文相讥讽,弄得王安石十分恼 怒,也得罪了不少朝中大臣。 元丰初年,那些记恨苏东坡的人抓住他写诗讥讽朝廷 的事奏了他一本。神宗看了,十分震怒,派人把苏东 坡抓来投入了大狱。苏东坡很清楚这次是凶多吉少, 难免一死。
相同点
1.直接的目的都是为了富国强兵 2.变法得到了王权的支持 3.变法内容都触动了旧势力的利益,遭到强烈 的反对 4.变法者个人的命运基本相同 5.变法都对生产关系作了调整
不同点
背景:商鞅: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战国时期 王: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期
根本目的:商: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 王:挽救统治危机,局部调整生产关系
(三)取士之法
目的 措施
具体内容
影响
废除明经诸科
【优选整合】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第四单元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素材
第2课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学素材)背景:1内部:三冗——积贫积弱,国家财政开支庞大,社会“上窘下穷,中间富”现象突出,即国库财政困难(上窘),民间农民困苦(下穷),社会财富较多集中在富商、地主和官僚手中(中间富)1.外部: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交锋屡屡受挫。
二.主要内容(财政经济方面):主要从国家收支、农民减负、平抑富豪三方面着手。
第一.国家收支方面:1.增加国家收入:税赋+介入金融借贷+介入中介性商业经营增加税赋:免役法、方田均税法介入金融借贷:青苗法、农田水利法介入中介性商业经营:市易法。
政府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既可平抑物价,又直接介入中介性商业经营,增加政府收入。
2.通过规范采购来,节省国家开支:均输法,统一采购,规范采购,并且在采购过程中遵循“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第二.农民减负方面:1.减轻农民财力压力:青苗法规定农民在青黄不接时可向政府借贷,这样可让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
2.减轻农民时间压力:免役法,政府实行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可在农忙时,一定程度上保证农时。
3.减轻农民经济上的心理压力:农田水利法规定豪强垄断的公用水渠,须重新“疏通均济”;方田均税法规定,官僚、地主也在受政府重新丈量土地之列,须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缴纳赋税,免役法规定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第三.控富贵平抑豪强方面:1.抑制民间高利贷:青苗法2.抑制豪强垄断社会公用设施:农田水利法3.抑制官僚地主兼并土地,逃避社会义务:方田均税法、免役法三.性质:是一次“提两头,控中间”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四.地位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家积贫积弱困局,缓和社会矛盾,同时这也是一次由国家直接介入金融借贷和中介性商业经营的大胆尝试,其中的统一采购,规范采购等措施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材料二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4.2《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参考课件5
选修一 王安石变法
第一卷 黑云压城城欲摧 第二卷 庆历失败呼声起 第三卷 雄心变法上言得机遇 第四卷 变法富国强兵兼取士 第五卷 改变积贫积弱遭争议
选修一 王安石变法
第一卷 黑云压城城欲摧
温故
知新 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1、北宋中期土地兼并严重,赋税繁重,阶级 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
• 一大背景 军队涣散,指挥效率和战斗力较低,导致北宋在与辽国和西夏的斗争中常常失败。 1、北宋政府为了防范武将实行更戍法,频繁调动武将,导致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并设 立不同机构管辖军队,调兵权与领兵权分离。削弱军队战斗力。 2、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北宋政府荒年募兵,招募流民当兵,军队战斗力下降。 3、北宋以步兵为主,根本就打不过北方少数民族的骑兵。 4、武器生产管理混乱,影响军队战斗力。
欧阳修在谈到北宋军队时说士兵宿营时,自己的衣服都要由 别人扛着;每次领取口粮,也要找人扛送。
上述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答案:宋朝中期的“积弱” 局面,士兵素质低下, 战斗力不强。
北宋政府奉行养兵政策,士兵多但良莠不齐;集中 军权、更戍法直接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将不识兵、兵 无常将、将帅指挥受制太多,其积极性得不到充分发 挥。士兵经常换防,缺乏训练,素质低下。
2.强兵之法
措施 内 容
保甲法
农户十家一保,闲 时练兵战时入军
作用和成效
维护了地方安定;确保 了兵源和提高战斗力
目的
改变积 弱的局 面
官马由农户保养
保马法
将兵法 由固定将官带军队
设置军
监督制造兵器,严格 管理,提高武器质量
器监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 提高战斗力;政府节省了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即称【万言书】原文
王安⽯《上仁宗皇帝⾔事书》即称【万⾔书】原⽂王安⽯《上仁宗皇帝⾔事书》即称【万⾔书】原⽂2017-07-27王安⽯ 王安⽯《上仁宗皇帝⾔事书》的原⽂即《万⾔书》的原⽂。
⾂愚不肖,蒙恩备使⼀路,今⼜蒙恩召还阙廷,有所任属,⽽当以使事归报陛下。
不⾃知其⽆以称职,⽽敢缘使事之所及,冒⾔天下之事,伏惟陛下详思⽽择其中,幸甚。
⾂窃观陛下有恭俭之德,有聪明睿智之才,夙兴夜寐,⽆⼀⽇之懈,声⾊狗马,观游玩好之事,⽆纤介之蔽,⽽仁民爱物之意,孚于天下,⽽⼜公选天下之所愿以为辅相者,属之以事,⽽不贰于谗邪倾巧之⾂,此虽⼆帝、三王之⽤⼼,不过如此⽽已,宜其家给⼈⾜,天下⼤治。
⽽效不⾄于此,顾内则不能⽆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惧于夷狄,天下之财⼒⽇以困穷,⽽风俗⽇以衰坏,四⽅有志之⼠,諰諰然常恐天下之久不安。
此其故何也?患在不知法度故也。
今朝廷法严令具,⽆所不有,⽽⾂以谓⽆法度者,何哉?⽅今之法度,多不合乎先王之政故也。
孟⼦⽈:“有仁⼼仁闻,⽽泽不加于百姓者,为政不法于先王之道故也。
”以孟⼦之说,观⽅今之失,正在于此⽽已。
夫以今之世,去先王之世远,所遭之变,所遇之势不⼀,⽽欲⼀⼆修先王之政,虽甚愚者,犹知其难也。
然⾂以谓今之失,患在不法先王之政者,以谓当法其意⽽已。
夫⼆帝、三王,相去盖千有余载,⼀治⼀乱,其盛衰之时具矣。
其所遭之变,所遇之势,亦各不同,其施设之⽅亦皆殊,⽽其为天下国家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
⾂故⽈:当法其意⽽已。
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不⾄乎倾骇天下之⽿⽬,嚣天下之⼝,⽽固已合乎先王之政矣。
虽然,以⽅今之势揆之,陛下虽欲改易更⾰天下之事,合于先王之意,其势必不能也。
陛下有恭俭之德,有聪明睿智之才,有仁民爱物之意,诚加之意,则何为⽽不成,何欲⽽不得?然⽽⾂顾以谓陛下虽欲改易更⾰天下之事,合于先王之意,其势必不能者,何也?以⽅今天下之才不⾜故也。
⾂尝试窃观天下在位之⼈,未有乏于此时者也。
夫⼈才乏于上,则有沈废伏匿在下,⽽不为当时所知者矣。
2013-2014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4.2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课件(人教版选修1)
拓展3 结合今天的教育改革,思考王安石变法中关于科举的措施 有哪些值得肯定?
答案
①改革考试的内容,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取
消华而不实的诗赋,考查学生是否理解领悟经义。 ②要求学生联系当前实际,考时务策,以考核士子对天下
大事的分析处理能力。
③贯彻择优录取原则,取消富贵豪门子弟的特权。
——《宋会要辑稿· 食货》
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变法派推行青苗法的主要理由。 答案 理由:变法派认为青苗法可以解决农民借贷困难的
问题,避免高利贷的盘剥;增加政府收入,有利于平抑物
价;不误农时,有利于农业生产。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活页规范训练
拓展2 阅读材料: 材料 (司马光曰)今言青苗之害者,不过谓使者(官员)骚 动州县,为今日之患耳,而臣之所忧,乃在十年之外,非 今日也。……今出钱贷民而敛其息,富者不愿取,使者以 多散(贷出)为功,一切抑配(即强制百姓向官府借贷)。恐 其逋负(拖欠),必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之亡 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数家之负。春算秋计,展 转日滋,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十年之外,百姓无复存者 矣。 ——《宋史· 司马光传》 根据材料,指出司马光反对青苗法的理由。 答案 司马光认为,青苗法的“抑配”将造成拖欠、逃亡和 累及担保人等弊端,造成地方混乱。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活页规范训练
王安石提出变法的社会背景和宋神宗 能起用他的原因
【角度1】► 王安石认为改革的必要性是什么?改革的根本目
的是什么? 提示 (1)必要性:北宋内忧外患,面临严重危机。 (2)挽救统治危机,巩固宋王朝统治。
基础导学
核心考点
教材题解
2020年秋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课件:4.2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探究点 当堂检测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 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 材料二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 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 (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 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
探究点 当堂检测
思路解析:本题以王安石教育改革为切入点考查王安石变法。第(1) 问,应注意结合材料中的“记诵”“资历”等关键词总结北宋选用人才 制度的弊端。第(2)问,第一小问从以“天下国家之用”为依据决定教 (学)与不教(学),不难总结其教育的实用思想;第二小问,应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王安石科举制度改革的措施。 参考答案:(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
探究点 当堂检测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强兵措施。第(1)问, 根据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回答强兵措施即可,前者注重调 动军队的积极性,后者强调加强对人民的控制与提高军队的素质相 结合,即兵民合一。第(2)问考查二者变法的社会背景。不同变法理 念的形成,根源于不同的社会基础。商鞅变法的背景是秦国面临着 诸侯割据争霸的战争威胁;王安石面对的是国内严重的社会危机, 这造成二者改革的出发点有所不同。 参考答案:(1)商鞅:奖励军功,通过调动军人的积极性实现强兵。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省兵也,置将也,皆荆公一时权宜之政策,聊救时弊而已。 若其根本政策,尚不在是,荆公者盖持国民皆兵之主义者也,欲达此 目的,则必废募兵以为征兵,于是乎保甲法兴。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 4.2课文注释:变法之前的王安石
课文注释:变法之前的王安石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今江西抚州人。
早年随官职不高的父亲辗转南北,到过广东及京城开封等很多地方。
宋仁宗景祐年间,父亲任江宁府(今江苏南京)通判,安石又跟至江宁,此后江宁便成为安石的第二故乡。
安石成名甚早,二十几岁即文章誉满天下,曾巩、欧阳修称赞不已。
后来,他们三人与韩愈、柳宗元、三苏(苏洵及其子苏轼、苏澈)一并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考中进士后,有很多机会在京城做官,但他不愿意留在京城,因此有人觉得他古怪。
后来,他要求到一个叫鄞县(今浙江宁波东南)的地方做个七品知县。
他在鄞县做了很多实际工作,如修建堤堰,治理陂塘(水塘);为防止高利贷盘剥农民,让官府贷谷给农民,偿还时农民另加比较低的利息即可,既解了农民的燃眉之急,又能使官府的粮谷以旧易新。
这些工作为他后来当宰相后实行的变法措施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宋人邵伯温甚至说后来的王安石变法即本于此。
当时的名臣如文彦博、欧阳修等都曾经向仁宗皇帝推荐过王安石,但均被安石拒绝。
对安石屡次拒绝进京做官一事,当时有两种说法。
一说他沽名钓誉,恃才傲物,采取欲擒故纵的手法,以期将来得到更高的名声和更高的职位;一说他对当时文人学士投机取巧以文相高的“奔竞之风”不满(《宋史》卷327《王安石》),故而采取远避的态度。
其实上述两种说法都有片面性。
王安石拒绝进京做官,应该有非常特别的原因,不然他不会在自己精力最充沛的年龄──从21岁中进士到46岁做宰相──这段最为宝贵的时间内一再拒绝高职。
根据他本人的言行、著作及当时的具体情况分析,安石拒出茅庐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宋仁宗在位时国家政局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从上到下都比较保守,仁宗本人也只求守成,不求创新;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满脑子新思想新观点的王安石考虑到自己的见解不会被仁宗所接纳,所以隐忍不出,等待时机。
如果不是这样的原因,我们就无法理解为何神宗即位后,安石那么快就答应担任一切重要职务。
人教版历史选修1讲义:第4单元-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第2课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教材整理1 起用王安石1.原因(1)庆历新政夭折后,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2)王安石提出了变法的主张和设想。
(3)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2.标志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
[深度点拨] 宋神宗起用王安石进行变法的原因(1)庆历新政失败后,宋朝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仍然十分尖锐,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
(2)王安石给统治者呈送了《言事书》,提出变法的主张和设想。
(3)宋神宗希望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消除弊病,克服统治危机,赞赏王安石的设想。
教材整理2 富国之法1.目的改变北宋积贫的局面,调整封建国家、地主和农民关系,发展生产。
2.内容(1)青苗法:每年春夏两季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谷物给农民,收获后还本付息。
(2)农田水利法:政府鼓励开垦荒地和兴修水利工程。
(3)免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按贫富等第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
(4)市易法:政府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5)方田均税法: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
(6)均输法:按“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采购物资。
[深度点拨]青苗、免役、市易、方田均税、均输等法被称为“富国”之法的原因(1)青苗法的实施,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2)免役法的实施,使政府向不服役的官僚、地主收取免役钱,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3)市易法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4)方田均税法实施后,官僚、地主也要按土地实有亩数和肥瘠纳税,增加了政府的田赋收入。
(5)均输法的实施,使物资需求和供应得到了很好的配合,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有所增加。
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称之为“富国”之法。
教材整理3强兵之法1.目的:改变积弱局面。
2.内容(1)保甲法:政府把农民组织起来,编为保甲,十户为一保。
保丁农闲时练兵,战时编入军队作战。
同时实行连坐法,同保之人相互监督、检举。
2012高二历史:第四单元资料与注释(人教版选修1)
第四单元资料与注释1.原始资料《宋史》对王安石的有关记述安石议论高奇,能以辨博济其说,果于自用,慨然有矫世变俗之志。
于是上万言书,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
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
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
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
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
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
”后安石当国,其所注措,大抵皆祖此书。
……二年二月,拜参知政事。
上谓曰:“人皆不能知卿,以为卿但知经术,不晓世务。
”安石对曰:“经术正所以经世务,但后世所谓儒者,大抵皆庸人,故世俗皆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尔。
”上问:“然则卿所施设以何先?”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度,最方今之所急也。
”上以为然。
于是设制置三司条例司,命与知枢密院事陈升之同领之。
安石令其党吕惠卿任其事。
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遣提举官四十余辈,颁行天下。
青苗法者,以常平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春散秋敛。
均轮法者,以发运之职改为均输,假以钱货,凡上供之物,皆得徙贵就贱,用近易远,预知在京仓库所当办者,得以便宜蓄买。
保甲之法,籍乡村之民,二丁取一,十家为保,保丁皆授以弓弩,教之战阵。
免役之法,据家赀高下,各令出钱雇人充役,下至单丁、女户,本来无役者,亦一概输钱,谓之助役钱。
市易之法,听人赊贷县官财货,以田宅或金帛为抵当,出息十分之二,过期不输,息外每月更加罚钱百分之二。
保马之法,凡五路义保原养马者,户一匹,以监牧见马给之,或官与其直,使自市,岁一阅其肥瘠,死病者补偿。
方田之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以九月,令、佐分地计量,验地土肥瘠,定其色号,分为五等,以地之等,均定税数。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原文(2)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原文(2)所谓任之之道者,何也?人之才德,高下厚薄不同,其所任有宜有不宜。
先王知其如此,故知农者以为后稷,知工者以为共工。
其德厚而才高者以为之长。
德薄而才下者以为之佐属。
又以久于其职,则上狃习而知其事,下服驯而安其教,贤者则其功可以至于成,不肖者则其罪可以至于著,故久其任而待之以考绩之法。
夫如此,故智能才力之士,则得尽其智以赴功,而不患其事之不终,其功之不就也。
偷惰苟且之人,虽欲取容于一时,面顾僇辱在其后,安敢不勉乎!若夫无能之人,固知辞避而去矣。
居职任事之日久,不胜任之罪,不可以幸而免故也。
彼且不敢冒而知辞避矣,尚何有比周、谗谄、争进之人乎?取之既已详,使之既已当,处之既已久,至其任之也又专焉,而不一二以法束缚之,而使之得行其意,尧、舜之所以理百官而熙众工者,以此而已。
书曰:“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此之谓也。
然尧、舜之时,其所黜者则闻之矣,盖四凶是也。
其所陟者,则皋陶、稷、契皆终身一官而不徙。
盖其所谓陟者,特加之爵命、禄赐而已耳。
此任之之道也。
夫教之、养之、取之、任之之道如此,而当时人君,又能与其大臣,悉其耳目心力,至诚恻怛,思念而行之,此其人臣之所以无疑,而于天下国家之事,无所欲为而不得也。
方今州县虽有学,取墙壁具而已,非有教导之官,长育人才之事也。
唯太学有教导之官,而亦未尝严其选。
朝廷礼乐刑政之事,未尝在于学。
学者亦漠然自以礼乐刑政为有司之事,而非己所当知也。
学者之所教,讲说章句而已。
讲说章句,固非古者教人之道也。
而近岁乃始教之以课试之文章。
夫课试之文章,非博诵强学穷日之力则不能。
及其能工也,大则不足以用天下国家,小则不足以为天下国家之用。
故虽白首于庠序,穷日之力以帅上之教,及使之从政,则茫然不知其方者,皆是也。
盖今之教者,非特不能成人之才而已,又从而困苦毁坏之,使不得成才者,何也?夫人之才,成于专而毁于杂。
故先王之处民才,处工于官府,处农于畎亩,处商贾于肆,而处士于庠序,使各专其业而不见异物,惧异物之足以害其业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资料: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
今朝廷法严令具,无所不有,而臣以谓无法度者,何哉?方今之法度,多不合乎先王之政故也。
孟子曰:“有仁心仁闻,而泽不加于百姓者,为政不法于先王之道故也。
”以孟子之说,观方今之失,正在于此而已。
夫以今之世,去先王之世远,所遭之变,所遇之势不一,而欲一二修先王之政,虽甚愚者,犹知其难也。
然臣以谓今之失,患在不法先王之政者,以谓当法其意而已。
夫二帝、三王,相去盖千有余载,一治一乱,其盛衰之时具矣。
其所遭之变,所遇之势,亦各不同,其施设之方亦皆殊,而其为天下国家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
臣故曰:当法其意而已。
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乎先王之政矣。
……
臣又观朝廷异时欲有所施为变革,其始计利害未尝熟也,顾一有流俗侥幸之人不悦而非之,则遂止而不敢为。
夫法度立,则人无独蒙其幸者,故先王之政,虽足以利天下,而当其承弊坏之后,侥幸之时,其创法立制,未尝不艰难也。
以其创法立制,而天下侥幸之人亦顺悦以趋之,无有龃龉,则先王之法,至今存而不废矣。
惟其创法立制之艰难,而侥幸之人不肯顺悦而趋之,故古之人欲有所为,未尝不先之以征诛,而后得其意。
诗曰:“是伐是肆,是绝是忽,四方以无拂。
”此言文王先征诛而后得意于天下也。
夫先王欲立法度,以变衰坏之俗而成人之才,虽有征诛之难,犹忍而为之,以为不若是,不可以有为也。
及至孔子,以匹夫游诸侯,所至则使其君臣捐所习,逆所顺,强所劣,憧憧如也,卒困于排逐。
然孔子亦终不为之变,以为不如是,不可以有为。
此其所守,盖与文王同意。
夫在上之圣人,莫如文王,在下之圣人,莫如孔子,而欲有所施为变革,则其事盖如此矣。
今有天下之势,居先王之位,创立法制,非有征诛之难也。
虽有侥幸之人不悦而非之,固不胜天下顺悦之人众也。
然而一有流俗侥幸不悦之言,则遂止而不敢为者,惑也。
陛下诚有意乎成天下之才,则臣又愿断之而已。
夫虑之以谋,计之以数,为之以渐,而又勉之以成,断之以果,然而犹不能成天下之才,则以臣所闻,盖未有也。
──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