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植物综合实践课选题教案
《校园植物知多少》综合实践活动课例
《校园植物知多少》综合实践活动课例一、活动设计(一)主题活动背景每所学校都有一定的绿化面积,校园里虽长有着各式各样的植物,但每天生活在这个城市化环境中的同学们,对这些大自然的伙伴们却不是那么熟悉,对有些植物甚至叫不出它们的名字。
因此希望能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调查了解,与同学们一同来探访认识校园植物,使我们的同学们对这些周边的植物有更深一层的了解,并培养学生爱惜植物的情操,也因更了解学校的环境进而能更亲近、喜爱我们的校园。
本次活动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角度出发,根据五年级学生自身的特点, 紧密围绕“校园植物知多少”设计主题活动,通过参观、资料查询、制作植物名片、成果展示等活动形式,让学生认识植物、热爱植物、赞美植物……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主题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调查活动,认识校园内目前存在的绿化植物物种和分布情况,了解植物的观赏价值,为美化我们的校园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2)走近校园植物,让学生了解一些植物的原产地、形态、用途,了解它们的生存环境和生长过程,丰富植物学的知识,理解人与植物及自然的联系。
(3)通过对校园植物的认识和研究,激发学生探索自然阳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环境和热爱学校的意识。
2、能力目标(1)自主合作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学会与人交际,小组合作,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通过观察、摄影、记录、访问等方式进行实地考察。
(3)填写调查表,写活动体会,学会自己动手制作手抄报。
3、情感目标(1)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小组合作学习、与人交流。
(2)学会互相帮助,学会关心他人。
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与人友好合作的能力。
(三)活动方案设计1、总体设计本次主题活动的参与人员有:全体学生和综合实践老师;整个活动的时间预计为二个月时间,共计10个课时,其中课内6个课时,课外实践4个课时;课内活动安排在每个班级的课室内,课外实践安排在校园内进行。
2、单元与课型设计第一单元:开题活动用课堂两课时:“开题活动课”和“方案设计课”开题活动课: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我校绿化环境图片,引入课题“校园植物知多少”。
综合实践观察植物教案
综合实践观察植物教案教案标题:综合实践观察植物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学习观察植物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根、茎、叶、花、果实等。
2. 植物观察的方法和技巧: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植物的细节;记录观察结果的方法,如绘制植物结构图、拍摄照片等。
3. 植物的多样性:介绍不同种类的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等。
4. 植物的生长环境:了解植物的适应性和生长需求,如阳光、水分、土壤等。
5. 植物的重要性:介绍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氧气的产生、食物链的基础等。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引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美丽的花朵或有趣的植物图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知识讲解:2. 介绍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使用图片或实物模型进行示范和解释。
3. 讲解植物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如使用放大镜观察叶片的细胞结构,使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等。
实践活动:4. 分组或个人观察植物的不同部分,如根、茎、叶等,使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进行观察。
5.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可以使用绘制植物结构图或拍摄照片的方式。
6.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交流彼此的观察体会和发现。
拓展活动:7. 带领学生到校园或植物园进行实地观察,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它们的生长环境。
8. 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进行讨论或小组展示。
总结活动:9.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植物的重要性和保护意识。
10.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植物,保护环境,如种植一些小型植物或参与植树活动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观察结果的准确性。
2. 评估学生对植物结构和功能的理解程度,可以通过问答、绘图或小测验等形式进行评估。
教学资源:1. 植物图片或实物模型。
2. 放大镜、显微镜等观察工具。
3. 纸张、铅笔等记录工具。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中或校园周围观察更多的植物,并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综合实践课教案(6篇)
综合实践课教案(6篇)综合实践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尝试校园绿化设计,学习有关常见花卉、林木、草皮等植物的知识。
2、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爱护生物和热爱学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竞争意识。
4、创新点以竞赛的方式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5、教师准备校园现有绿化状况及有关常见花卉、林木、草皮等知识。
6、学生准备组织设计的校园绿化方案及有关材料。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激情导入教师。
前不久,我们调查了校园里的生物种类。
在调查的过程中,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对校园进行重新规划,想要把我们的校园建设得更美丽。
上一节课,我们开始了校园绿化的设计活动,从全班十四个小组十五个方案中选出五个方案参加今天的决赛。
今天,我们将从这五个方案中,再评选出最经济、最合理、最美观、最实用的最佳设计方案。
这个最佳方案将被投入到校长信箱中,如果方案被采纳,那么,你们小组的名字将永载大连市八十中学的史册。
你们准备好了吗?有没有信心?学生:产生表现欲,跃跃欲试。
教师:今天的评委就是在座的每一位。
也就是说当有小组同学发言时,你应当适当作记录,记录下该组设计的优缺点以及特点和创新点。
最后评出最佳设计方案。
二、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设计方案按照小组顺序进行。
第三小组:两个同学展示模型,一个同学介绍。
大家好!我们组是从美化、整洁这两方面来设计的。
在校门口操场的一块空地上种上榆树。
因为榆树可以净化空气,挡住风沙。
如果再出现1999年那样的沙尘暴,我们就不用害怕了。
而且还可以使校园更整洁,榆树也很容易养。
在绿地里种上柳树,因为它迎风飘扬,非常美丽。
我们组准备在西南方建造一座凉亭。
周围围上水池,再建立一座桥,方便同学们出入。
现在,城市的噪音污染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所以,我们要在学校正门附近种上珊瑚树。
因为它可以吸收噪音从而使噪音减少。
教师:这一组在设计中考虑到噪音污染和沙尘暴,而且制作的模型非常漂亮,让我们用鼓掌给予鼓励!第五小组:展示设计图纸我们组的客观条件没有前一组好,但我们相信我们组一定会取得胜利!我们组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学校周围栽上松树,但不是像图中画的,而是栽成圆柱形。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校园里的植物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校园里的植物《校园里的植物》嗨,大家好!我想跟你们聊聊我们校园里的那些植物,可有意思啦。
我们校园就像一个小小的植物王国。
一进校门,就能看到两旁的大树,像一个个忠诚的卫士。
那大树的树干呀,粗得我两只手都抱不过来呢。
树皮摸起来糙糙的,就像老爷爷脸上的皱纹。
我常常想,这些大树在这儿站了多少年了呀?它们肯定知道好多校园里的故事。
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可喜欢在这些大树下玩耍了。
有一次课间,我和小明还有小红在树下玩捉迷藏。
小明躲在树后面,以为我们看不到他,那模样就像一只小老鼠想偷偷躲起来不被发现。
我一下子就看到他了,大喊:“小明,我看到你啦,你躲在大树后面就像个小笨熊。
”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大树就静静地看着我们玩耍,它就像一个慈祥的长辈,任由我们在它身边嬉闹。
再往校园里面走,有一片花坛。
花坛里的花五颜六色的,就像天上的彩虹落在了地上。
那些花朵有的像小喇叭,好像在吹奏着美妙的乐曲;有的像小脸蛋,红扑扑的,特别可爱。
我记得有一回,小花匠叔叔在花坛边种花,我好奇地凑过去问:“叔叔,这些花叫什么名字呀?”叔叔笑着告诉我:“这朵像小喇叭的是牵牛花,那朵红扑扑的是月季花。
”我又问:“叔叔,为什么要种这么多花呀?”叔叔说:“这些花可以让校园变得更美呀,就像你们小朋友穿上漂亮衣服一样。
”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心里想,这些花可真厉害,能把校园打扮得这么漂亮。
在操场旁边,还有几排整整齐齐的松树。
松树一年四季都是绿色的,就像穿着绿军装的士兵。
冬天的时候,其他的树都变得光秃秃的,只有松树还那么挺拔。
有一次下雪了,雪花落在松树上,就像给松树穿上了一件白色的披风。
我和小伙伴们在松树下堆雪人,我们还对着松树说:“松树松树,你冷不冷呀?”当然啦,松树不会回答我们,可是我们就觉得它在默默地陪伴着我们。
还有校园角落里的那丛竹子。
竹子又高又直,一节一节的,就像一个个小梯子。
我和同学们有时候会跑到竹子旁边,比一比谁能找到最长的竹子。
小张说:“我找到的竹子肯定最长。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设计植物与生活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设计植物与生活
植物与生活综合实践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植物,关注植物,尊重生命,保护植物与环境。
2.启发学生从社会,生态,科学,自然等方面思考植物如何影响人的
生活。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
思考能力,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
1.加深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培养学生关注植物的好习惯,引发学生对
植物的关注和热爱。
2.鼓励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资源:由于植物是一种复杂的生物体,学生认识植物是首先要
了解植物的外部形态。
因此,准备相关植物样本、植物图片和植物资料;
2.教学工具:准备一台白板,投影仪,让学生能够看清及记下重点,
明确学习内容;
3.练习材料:准备植物和生活相关的活动,问题,以及学习练习题,
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以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并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植物与
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活动
1.教学热身:教师向学生准备有关植物的图片和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以此来对植物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
综合实践观察植物教案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认识常见的植物种类,掌握观察植物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植物的基本结构。
2. 常见植物种类的认识。
3. 观察植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1. 植物结构的理解。
2. 观察方法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植物标本、图片、模型等。
2. 观察工具:放大镜、笔记本、相机等。
3. 实践场地:植物园、公园、田野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大自然中的美丽植物,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有哪些作用吗?它们是如何生长的?二、新课讲授1. 植物的基本结构(1)教师展示植物标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结构。
(2)讲解植物的主要结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3)让学生举例说明这些结构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2. 常见植物种类的认识(1)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植物标本、图片,让学生认识常见的植物种类。
(2)讲解植物种类的分类,如乔木、灌木、草本等。
(3)让学生举例说明不同植物种类的特点。
3. 观察植物的方法(1)教师讲解观察植物的方法,如:观察植物的外形、颜色、生长环境等。
(2)引导学生运用放大镜等工具观察植物的结构。
(3)让学生通过拍摄植物照片、绘制植物草图等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观察。
2. 学生运用观察方法,记录植物的生长特点、环境条件等。
3.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点评。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实践活动中的收获。
2. 学生谈谈自己在观察植物过程中的感受和体会。
3.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课后作业1. 搜集有关植物的知识,了解植物的更多特点。
2. 画一幅描绘植物生长过程的图画。
3. 家长陪同学生去植物园或田野,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
综合实践种植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种植课程作为一种贴近自然、动手操作的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课程旨在通过种植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体验劳动的乐趣,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常见植物的种类、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
- 掌握简单的种植技巧和养护方法。
- 知道植物对环境的作用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内容1. 种植前的准备工作:- 选择合适的种植地点和种植时间。
- 了解种植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 学习简单的种植技巧。
2. 种植过程:- 播种、浇水、施肥、除草、修剪等。
- 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记录生长过程。
3. 种植后的管理:- 学习如何进行病虫害防治。
- 学习如何进行合理的灌溉和施肥。
- 学习如何进行适当的修剪和造型。
4. 收获与展示:- 体验收获的喜悦。
- 学习如何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要学习种植?(二)种植前的准备工作1. 教师讲解种植地点、时间和工具的选择。
2. 学生分组讨论,确定种植方案。
3. 教师演示种植技巧,学生分组练习。
(三)种植过程1. 学生按照分组,进行播种、浇水、施肥等操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记录生长过程。
(四)种植后的管理1. 教师讲解病虫害防治、灌溉施肥、修剪造型等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
3. 教师点评学生的操作,提出改进建议。
综合实践_植物_教案
课程名称:综合实践课程主题:植物探秘之旅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常见植物的种类、生长环境、特点及用途。
- 学习植物的基本结构,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的能力。
-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植物的种类和基本结构。
2. 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教学难点:1. 植物结构的观察和记录。
2. 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准备:1. 课件或图片:展示各种植物的图片和生长环境。
2. 实物植物:准备一些常见的植物供学生观察。
3. 记录本和笔:供学生记录观察结果。
4. 团队合作工具:如小组讨论表、任务分配表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自己认识的植物。
2. 提问:你们对植物了解多少?它们有什么作用?二、新课学习1. 植物的种类:- 教师讲解植物的基本分类,如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等。
-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认识常见的植物种类。
2. 植物的结构:- 教师讲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 让学生观察植物实物,找出植物的结构部分。
3. 植物的生长环境:- 教师讲解植物的生长环境,如土壤、水分、光照等。
- 让学生思考:植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三、课堂活动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你认识的植物有哪些?- 植物对人类有什么作用?- 如何保护植物?2. 植物观察: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观察,并记录下植物的结构、生长环境和特点。
四、课堂小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拓展学习1. 植物与人类生活:- 教师讲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食物、药物、建筑等。
综合实践种植类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种植类活动作为一种实践性、体验性强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然、热爱生活,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种植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升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及基本知识。
- 掌握简单的种植技巧和方法。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责任感。
-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三、教学内容1. 植物的种类及特点:- 介绍常见的植物种类,如蔬菜、花卉、树木等。
- 分析各类植物的生长特点及对环境的要求。
2. 种植技巧:- 学习种植前的准备工作,如土壤、种子选择等。
- 掌握种植过程中的浇水、施肥、除草等技巧。
3. 种植工具及材料:- 介绍常用的种植工具,如锄头、水桶、肥料等。
- 了解种植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4. 种植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学习如何分组合作,分工明确。
- 掌握种植活动的安全规范。
四、教学过程(一)准备阶段1. 课前调查:- 教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植物的了解程度和兴趣。
2. 场地选择:- 选择适宜的种植场地,如校园内的花坛、空地等。
3. 材料准备:- 准备种植所需的种子、土壤、肥料、工具等。
(二)教学实施阶段1. 导入:-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激发学生对种植活动的兴趣。
2. 知识讲解:- 教师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种植技巧等知识。
3.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种植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 团队合作:- 学生在种植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5. 观察与记录:- 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并记录下来。
(三)总结与反思阶段1. 成果展示:- 学生展示种植成果,分享种植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2. 教师点评:- 教师对学生的种植成果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综合实践关于植物教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观察力。
3.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让学生认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1. 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2. 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1. 植物分类的多样性。
2. 植物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观察。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植物的基本特征、分类、生长过程等。
2. 观察记录表: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3. 植物标本:展示各种植物的形态和结构。
4. 植物种子或幼苗:用于种植实验。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各种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提问:你们认识这些植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二、新课讲授1. 植物的基本特征- 教师讲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如细胞结构、生殖方式等。
- 学生通过观察植物标本,了解植物的结构特点。
2. 植物的分类- 教师介绍植物的分类方法,如按生长环境、形态结构等分类。
- 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植物分类的多样性。
3. 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师讲解植物从种子到成熟的过程,包括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阶段。
- 学生通过观察植物幼苗的生长过程,记录各个阶段的特征。
三、实践操作1. 种植实验- 学生分组,每组领取植物种子或幼苗。
-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种植,并定期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观察记录- 学生填写观察记录表,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包括形态、颜色、高度等。
-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分享观察结果。
四、总结与评价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收获,包括对植物的认识、观察技巧等。
2. 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3. 教师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反思: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实践等环节,对植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提升。
植物课外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环境、繁殖方式等基本知识。
(2)掌握观察植物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学会运用植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地观察、采集、记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惜资源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形态结构2. 植物的生长环境3. 植物的繁殖方式4. 观察植物的方法5. 植物标本制作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植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实践(1)观察植物1)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校园内的植物,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环境等。
2)学生分组进行实地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3)教师对学生的观察结果进行点评和指导。
(2)采集植物1)教师讲解采集植物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生分组进行植物采集,注意采集的植物种类和数量。
3)教师对学生的采集工作进行指导。
(3)植物标本制作1)教师讲解植物标本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2)学生分组进行植物标本制作,注意标本的保存和整理。
3)教师对学生的制作过程进行指导和评价。
3.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动手能力等。
2. 成果性评价:评价学生的植物标本制作质量、观察记录的完整性等。
3. 期末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实验报告等形式,评价学生对植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校园植物资源2. 植物标本制作工具和材料3. 教学课件、图片、视频等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能力。
植物观察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环境。
(2)掌握观察植物的方法和技巧。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植物进行分类和识别。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培养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环境。
(2)观察植物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1)植物分类和识别。
(2)观察过程中的细节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学用具:显微镜、放大镜、植物标本、植物图片、植物生长记录表等。
2. 教学场地:校园内或植物园。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多媒体展示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特点。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植物吗?为什么?(二)新课导入1. 介绍植物的基本结构和生长环境。
2. 讲解观察植物的方法和技巧。
(三)实践环节1. 分组观察植物: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观察。
2. 观察内容:(1)植物的外部形态:叶片、茎、花、果实等。
(2)植物的生长环境:土壤、阳光、水分等。
(3)植物的生长周期:种子、幼苗、成熟、衰老等。
3. 小组讨论:根据观察结果,讨论植物的特点、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
(四)植物分类和识别1. 讲解植物分类的基本方法。
2. 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对植物进行分类和识别。
(五)总结与评价1. 学生总结观察到的植物特点、生长环境和生长周期。
2. 教师对学生的观察结果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植物资源。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2. 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植物的综合实践活动小学
一、活动背景植物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为了让学生亲近自然,了解植物,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我们学校决定开展一次小学植物综合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形态、生长环境和习性;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3. 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4.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内容1. 观察植物活动前,教师组织学生参观校园内的植物,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形态、颜色、生长环境等。
学生可以拍摄照片或绘制植物草图,记录观察结果。
2. 植物知识竞赛组织一场植物知识竞赛,内容涉及植物的分类、习性、生长环境等。
通过竞赛,检验学生对植物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植物种植体验学生分组进行植物种植活动。
教师提前准备好种子、土壤、花盆等材料。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播种、浇水、施肥等,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4. 植物标本制作学生分组收集校园内的植物,学习制作植物标本。
教师讲解制作方法,学生按照步骤进行操作。
最后,将制作好的植物标本进行展示。
5. 植物摄影比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拍摄校园内的植物。
评选出优秀的植物摄影作品,并举办展览。
6. 植物保护宣传组织学生进行植物保护宣传,向同学们普及植物保护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四、活动实施1. 活动前,教师对活动内容进行讲解,确保学生了解活动目的和流程;2. 教师提前准备好活动所需的材料,如种子、土壤、花盆、植物标本制作工具等;3. 在活动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确保活动顺利进行;4. 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分享活动感受。
五、活动评价1. 观察植物:根据学生的观察记录和照片,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2. 植物知识竞赛:根据学生的竞赛成绩,评价学生对植物知识的掌握程度;3. 植物种植体验:根据学生的种植成果和活动表现,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 植物标本制作:根据学生的制作质量和创意,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5. 植物摄影比赛:根据学生的摄影作品,评价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6. 植物保护宣传:根据学生的宣传效果和活动参与度,评价学生的环保意识。
综合实践教案___植物
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掌握植物的分类方法,认识常见的植物种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培养爱护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植物的基本结构。
2. 植物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1. 植物分类的准确性。
2. 观察植物时的细致程度。
教学准备:1. 教师:多媒体课件、植物标本、植物图鉴、放大镜等。
2. 学生:笔记本、彩色笔、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盆绿色植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它有哪些特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植物的世界,探索它们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1. 植物的基本结构(1)教师展示植物标本,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结构,并讲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如根、茎、叶、花、果实等。
(2)学生记录植物的基本结构,并思考这些结构在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2. 植物的分类方法(1)教师讲解植物分类的基本原则,如按照生长习性、形态特征、繁殖方式等进行分类。
(2)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对植物进行分类。
三、实践操作1. 教师组织学生到校园内观察植物,并要求学生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植物的结构。
2. 学生记录观察到的植物特征,并与同学分享。
四、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分类方法。
2. 学生总结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分类方法,今天我们来巩固一下。
”2.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
二、新课讲授1. 植物与环境的关系(1)教师讲解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如植物对环境的适应、植物对环境的影响等。
(2)学生思考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2. 植物的保护(1)教师讲解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如保护植物多样性、保护植物资源等。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三(——绿色种植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三(1)——绿色种植教案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城市中心区域的绿化覆盖率逐步下降,大量的水泥混凝土取代了绿荫与鲜花,带来了严峻的生态问题。
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环保意识,我校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三(1)——绿色种植教案”活动,旨在通过种植活动,使学生感受生态的珍贵和自然的美好,学习如何发挥个人的力量为环境作出贡献。
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种植盆栽植物。
在活动前,我们为每位学生都准备了一盆芝兰,它们长得茂密又高大,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同时也是可以净化空气的植物,非常适合在室内养护。
在活动现场,我们介绍了盆栽植物的种植方法和养护技巧。
学生在助手的指导下,按照操作要求,选好盆栽土壤、培养底水、适量施肥等。
操作过程中,学生们认真细致,边操作边讨论,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学习氛围,同时也养成了对植物的细致关注和爱护心态。
在种植过程中,我们还邀请了环保专家为同学们讲解了盆栽植物的生态功能。
芝兰之能净化空气,是因为它能吸收二氧化碳和甲醛等有害物质,同时释放氧气,调节空气湿度,达到净化空气和改善人体健康的作用。
这篇讲解不仅加深了学生们对植物的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种植活动结束后,我们还组织了“绿色种植作品展示”环节,让学生们展示自己创作的主题花坛。
这是一项锻炼孩子气质和创意的活动,孩子们可以从花卉或植物的颜色、花型、形态、组合等方面入手,自由创作,展示个性。
展示结束后,教师们评选出了优秀的花坛,表彰了得奖学生。
整个活动,我们不仅教会了孩子们种植技巧,也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以及对植物的热爱和感悟。
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享受到园艺带来的乐趣,也能够培养出珍爱生态环境、珍爱生命的意识和责任感,正是我们推广这样的活动,积极推进校内校外绿色种植事业的重要举措之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
D
枝、树叶……
(友情小提示:活动过程中要保护校园内植物。观察树木的叶、枝、干等形状时尽量不要用手触摸。)
一、通过去图书馆、上网、实地拍摄等途径收集各种树的图片和资料,了解树的特性、
生长环境、对环境或人类的帮助等。
二、在课堂上用各种形式展示小组的研究成果(有关树木的小报、资料卡、图片等)。
3、学生将“认养卡”正式悬挂在认养的树上,教师用照相机捕捉这一精彩的瞬间。
(友情小提示:学生给树木取名字要尽量做到贴切、生动、形象,教师可做适当的指导;
悬挂小卡片时动作要轻柔,不要伤害到树木。)
三、正式认养后,要求学生制定“小树养护计划”(应事先通过调查了解所认养小树的养
护办法),细心地照顾认养的小树,观察它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定时写成观察卡,在班中交流。
四、讨论“树叶巧利用”的方法(教师可适当指导一些方法)
五、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方法对树叶加工、再利用。
六、各组展示作品,师生共同评议,评选“最佳作品奖”“最佳合作奖”,授予奖励星。
第三阶段:活动延伸
一、寻找赞美树的文章、诗歌、歌曲等, 也可改编或自己创编,举行“诗之树”音乐会。
二、举行“爱护花草树木广告语”设计评选活动。
1、强调自主性。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确立课题,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研究,遵循了“亲自实践,深度探究”的原则。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多方“出击”,了解到了许多花草树木的知识,获得了丰富而真切的情感体验。而后,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整理收集到的资料,促进了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明辨是非和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升。整个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指导者和协调者,充分体现了课程的自主性。由于活动的开放,学生在探究中常出现新问题,如在介绍“假槟榔树”时,有同学提出了为什么要叫“假”槟榔树了,后来有同学再次上网终于揭开了这个秘密……学会求知、不断创新、不断建构——这正是自主探索学习的价值所在。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植物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植物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生长过程和生态环境要求,能够进行简单的植物观察和实验操作。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植物的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3. 学科素养: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过程,植物的生态环境要求。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植物观察和实验操作,如何培养学生的保护意识和科学素养。
三、教学内容1. 植物的基本特征:根、茎、叶、花、果实等。
2. 植物的生长过程: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开花结果等。
3. 植物的生态环境要求:光照、温度、水分、土壤等。
四、教学过程1. 植物观察:组织学生到校园或植物园进行植物观察,让学生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植物的根、茎、叶等部分,并记录下观察到的特征。
2. 植物实验:在实验室或教室进行植物实验,例如播种实验、水培实验等,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植物生长的过程,并记录实验数据。
3. 植物保护意识培养: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植物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珍惜植物资源,保护环境。
五、教学方法1. 示范引导法:教师示范植物观察和实验操作,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操作。
2. 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植物实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课外拓展法: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植物观察和实验,拓展课堂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观察记录:学生完成植物观察记录表,记录所观察到的植物特征。
2. 实验报告:学生完成植物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3. 口头表达:学生进行植物观察和实验成果展示,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悟。
七、教学资源1. 校园或植物园2. 实验室设备3. 图书、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能够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长过程,还能够培养保护意识和科学素养。
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绿植养护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二:绿植养护一、教学目标1.了解绿植的基本知识2.学会绿植的养护方法3.培养学生养成养护绿植的好习惯二、教学重点1.了解绿植的基本知识2.学习绿植的养护方法三、教学难点1.掌握绿植的常见病害及相应防治方法2.养成良好的绿植养护习惯四、教学步骤1.引入每位学生带一盆小型绿植,老师向学生提问:我们经常说健康的植物能提高空气质量,这种健康的植物应该怎样去养护呢?我们将要开始今天的主题——绿植养护。
2.知识介绍让学生介绍自己带的绿植种类并说出绿植的基本知识,比如叶片形态、生长习性等,激发学生对绿植的兴趣。
3.绿植养护方法:3.1 灌溉:绿植需适量浇水,滋润才能生根发芽。
请注意不可过度浇水,所谓“水多不如水少”,又称“干涝适宜”。
常见的做法是等土壤表面干燥后再进行适量的浇水。
3.2 光照:光照是绿植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光照不足会使绿植生长缓慢、叶片变黄、萎缩。
光照过多会使绿色素失色,形成色素沉淀。
光照要适中,保证每天有足够的阳光照射即可。
3.3 气温:气温对绿植的生长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绿植适宜生长的气温在20-30℃之间。
但要注意怕寒怕热的植物不能长时间暴露在极端温度下。
3.4 空气:空气对于绿植的品质和生长也有很大的影响。
如果空气不流通,则会使绿植堆积气息过强而导致病害。
要时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在植物繁殖期间,排出的二氧化碳也会对它们产生影响。
3.5 病虫害:日常养护绿植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常见的病虫害如蚜虫、白粉病、斑点病等。
可以使用一些天然绿色有机防治剂,如菊花水、苏打水,也可以隔三差五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4.绿植观察大家在普及完常见的绿植养护知识后,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携带的绿植,了解盆土的湿度是否合适、叶子是否有疾病等情况。
通过观察,可以更好地掌握绿植的生长状况,有助于及时修剪、施肥等。
5.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养护绿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可以培养学生对绿植的情感,提高绿植的观赏价值。
综合实践说课稿校园植物
一、说教材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校园植物”。
这是一次结合生物学、环境科学和艺术创作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教材内容主要围绕校园内常见的植物展开,旨在通过观察、记录、研究和创作,让学生深入了解校园植物的种类、生长习性、生态环境及其在校园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说学情本次活动的对象为初中学生。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对自然界充满兴趣,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然而,由于生活经验有限,他们对校园植物的认知可能较为片面,对植物的科学分类和生态价值了解不足。
因此,本次活动将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活动,提高科学素养。
三、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校园内常见植物的种类、生长习性及生态环境。
- 熟悉植物的科学分类方法。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责任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观察和记录校园植物的种类、生长习性和生态环境。
-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 教学难点:- 将观察到的植物信息进行分类和分析。
- 创作以校园植物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情境导入:展示校园内的植物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 问题提出: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作用?为什么我们要保护校园植物?(二)课堂活动1. 观察与记录:- 学生分组,每组负责观察校园内的一种植物。
- 记录植物的外观特征、生长习性、生态环境等信息。
2. 分类与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植物的特征进行分类。
- 分析不同植物的生态价值和对校园环境的影响。
3. 实践创作:- 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植物,创作以校园植物为主题的绘画、摄影或手工艺品。
-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展现校园植物的美丽和魅力。
(三)成果展示与评价1. 成果展示:-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观察和创作的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园植物》综合实践课选题教案
常州外国语学校张蕾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掌握综合实践的选题方法
能力目标:1、学生能自主地介绍综合实践选题的案例
2、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热爱大自然,热爱学校,爱护校园植物的情感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协作创新等科学素养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选择课题的原则
难点:1、学生能自主地介绍综合实践选题的案例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协作创新等科学素养
三、教学工具:
ppt、活动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老师先来考考大家,你认识这些植物吗?(ppt展示“你认识吗”)
生:……
师:大家的知识面都很广,这些植物都认识,那老师再考考大家,这些植物图片的背景认识吗?
生:常外校园
师:不错,我们的常外校园非常的美丽,在春的暖风里,柳絮飞扬,樱花绽放,酷热的夏季,香樟树给人带来阴凉;秋天,不仅有秋菊傲霜,还有素雅大方的桂花给人带来阵阵清香;冬天,腊梅绽放,而我们的雪松依然碧绿如常。
常外的植物还远不止这些,而这些校园植物不仅点缀了我们的校园,也是我们学习的资源,所以,这学期我们将围绕校园植物展开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希望同学们都能参与进来。
师:有些同学可能要问,校园植物可以开展哪些综合实践活动呢?那让我们先来看下他人的研究。
(ppt展示“你知道吗”)
生:(牛顿的故事)
师:不错,牛顿发现这个问题后,用我们现在一个比较时髦的学习方法——研究性学习,或者说就是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对这一现象展开研究,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
而这个的发现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可见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价值和意义是非常大的。
师:当然,这里我们并不是也要和牛顿一样来研究苹果,而是从这件事中,我们要发现他成功的一个很大原因,是什么?
生:善于从身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师:不错,爱因斯坦就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我们围绕校园植物展开的综合实践活动要研究的课题也是从身边寻求问题。
我们来看下一些同学提出的问题(ppt展示“我有问题”)
师:老师相信,你们也有很多问题,请同学们按小组展开讨论,说下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并且等下交流的时候能简要说一下你想了解的原因。
生:(小组讨论)
生:(学生交流)
师:大家想了解的问题真的很多,但是这些问题是不是都可以作为我们的课题呢?
生:(思考)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个例子。
(ppt展示“瞧一瞧,比一比”)
生:学生交流(比较课题,选出心中比较好的课题,并简要说出理由)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一起总结一下我们选题的一般原则吗?
生:(小结)
师:(ppt展示“选题的原则”)
师:好,我们就依照大家总结出来的选题原则,来看下你们提出的问题哪些可以作为课题。
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思考这个问题。
生:(小组讨论)
生:(集体交流,说出理由)
师:很好,大家对怎样的问题才可以作为课题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当然,就像烧菜一样,菜不仅要烧熟,还要讲究色香味。
我们的课题也要进行美化。
(ppt展示“课题美化”)生:(比较选出认为好的课题名称)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选题的一般方法以及课题美化的一些技巧,下面我们就来看下开题报告该怎么写。
(ppt展示“例”)
师:开题报告要包括课题名称,小组成员,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价值这几方面,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我们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对你们组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最终确定你们小组的研究课题,并写出简要的开题报告,等下我们将交流评比,选出本节课最佳开题报告。
生:(小组交流)
生:(集体交流开题报告)
师:点评,并选出最佳开题报告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了综合实践课的选题原则和方法,每个小组也通过讨论确立了自己组的研究课题,并撰写了一份简要的开题报告,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看到了大家扎实的学科基础,看见了大家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水平,也看见了大家的合作交流能力。
老师希望大家能在课后进一步完善自己组的课题,为下面的综合实践活动迈出坚实的一步。
《校园植物》综合实践课活动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