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专业实验-实验7-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

合集下载

综合评价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综合评价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综合评价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综合评价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阐述其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及其实践价值。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多元统计分析在综合评价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其不仅能够帮助研究者从多个维度和角度全面、系统地分析数据,还能为决策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依据。

本文将从多元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出发,详细介绍其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原理、常用方法以及实际案例,以期为读者提供一套完整、实用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体系,为相关领域的实践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概述在现代数据分析中,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这些方法允许研究者同时分析多个变量,从而更全面地理解数据背后的复杂关系。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不仅扩展了传统单变量统计分析的视野,而且通过揭示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决策制定和预测提供了更为精确和全面的信息。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多元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优势。

例如,多元线性回归用于探究多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主成分分析则通过降维技术,提取数据中的主要信息;因子分析则用于揭示变量背后的潜在结构;聚类分析根据数据的相似性将数据分为不同的群体;而判别分析则用于确定样本所属的类型或群体。

这些方法在综合评价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综合评价,我们可以对一个对象或系统的多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估,进而得出一个综合的、全面的评价结果。

在这个过程中,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支持,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和分析评价对象的各个方面,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这些方法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社会科学、经济管理到生物医学等领域,都可以看到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的身影。

未来,随着大数据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将在综合评价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三、主成分分析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多元统计分析的降维技术,其核心思想是通过正交变换将原始变量转换为新的线性无关的综合变量,即主成分。

实验设计与因子分析

实验设计与因子分析

实验设计与因子分析实验设计和因子分析是研究中常用的两种方法,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提取关键因素和推断因果关系。

本文将重点探讨实验设计和因子分析的基本概念、应用场景以及步骤,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两种方法。

第一部分:实验设计在科学研究中,实验设计是为了验证或推断因果关系,确定各种变量对于待研究对象的影响。

一个合理的实验设计能够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1.1 单因素实验设计单因素实验设计是最简单的实验设计方法,它只考虑一个因素对待研究对象的影响。

具体步骤包括:确定研究问题、定义实验变量、设计实验方案、采集数据、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

1.2 多因素实验设计多因素实验设计考虑了多个因素对待研究对象的影响。

在这种设计中,需要确定各个因素的水平和每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常用的多因素实验设计方法包括二因子设计和三因子设计,其步骤与单因素实验设计类似。

1.3 阶梯实验设计阶梯实验设计是一种有效的优化实验设计方法,通过逐步调整因子水平的方式,确定最优的实验条件。

这种设计方法可以减少实验次数,提高实验效率。

步骤包括:确定起始点、设定因子水平和变化范围、设计实验方案、采集数据、分析结果。

第二部分:因子分析因子分析是一种多变量统计方法,用于识别隐藏在观测变量背后的潜在因素。

通过因子分析,我们可以降低变量的维度,提取关键因素,并更好地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

下面将介绍因子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步骤。

2.1 因子分析的基本概念因子分析是建立在一些基本假设上的,包括:观测变量受到潜在因子的共同影响、观测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以及因子之间相互独立等。

在因子分析中,需要确定潜在因子的个数和名称,并通过因子载荷矩阵来衡量变量与因子之间的关联程度。

2.2 因子分析的步骤因子分析的步骤包括:准备数据、选择合适的因子提取方法、确定因子个数、进行因子旋转、解释因子结果。

其中,因子提取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常规因子分析和最大似然因子分析等。

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统计数据是指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调查、观察或实验,得出的有关现象、事物或问题的一些特征的计数或测量值的结果。

统计数据的分析是对统计结果进行处理、比较、归纳、推断等,以揭示出其中包含的信息和规律。

下面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对收集到的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

统计数据通常以表格、图表等形式呈现。

在整理数据时,我们可以计算出各项指标的平均值、中位数、标准差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数据的总体分布和变异程度。

同时,我们还可以基于数据的特点和背景,对数据进行分类,比如按时间、地区、性别、年龄等因素对数据进行分组。

接下来,我们需要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

在统计分析过程中,最常用的方法是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

描述统计主要包括对数据的统计特征进行描述和分布的整体特征进行概括。

推断统计则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和推断来推测总体的特征。

常用的推断统计方法有假设检验、置信区间估计等。

对于描述统计,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平均值、中位数和众数来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通过计算方差和标准差来了解数据的离散程度;通过绘制统计图表来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在分析整体特征时,我们可以统计各个类别的频数、频率、百分比等,以对样本数据的比例和比重进行分析。

对于推断统计,我们可以使用假设检验方法来检验两个或多个样本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设立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并计算出检验统计量的值,来决定是否拒绝原假设。

在假设检验中,我们可以利用已知的统计分布来计算出显著性水平,以判断样本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置信区间估计方法来估计总体参数的取值范围。

在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时,还需要注意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

我们需要对数据进行合理的采样和抽样,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数据收集的过程中是否出现了误差和偏差,以及数据本身是否存在异常值和缺失值,从而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总之,对统计结果的分析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因子分析在教育质量评价中的实际案例分析(Ⅱ)

因子分析在教育质量评价中的实际案例分析(Ⅱ)

因子分析在教育质量评价中的实际案例分析教育质量评价是教育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帮助学校和教育机构了解教学质量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因子分析是一种多变量统计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变量之间的内在结构,并找出潜在的因子。

在教育质量评价中,因子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教育质量。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探讨因子分析在教育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案例背景某市教育局想要对该市中小学的教育质量进行评价,并且希望通过评价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为学校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育局决定对学校的教学质量、教师水平、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价,以期找出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数据收集教育局首先收集了相关数据,包括学校的师生比、师资水平、学生素质等多个变量。

这些数据既包括客观指标,如教师的学历、学生的考试成绩,也包括主观指标,如教师对学校教学环境的满意度、学生对学校教学质量的评价等。

因子分析在收集完数据后,教育局委托统计专家对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

通过因子分析,专家发现在所收集的变量中,存在一些内在的联系,例如教师的学历、教学经验和对教学环境的满意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通过因子分析,专家将这些变量归纳整合,得到了几个潜在的因子,如“教师水平”、“学校教学环境”等。

结果解读通过因子分析后,教育局得到了一些关键的结论。

首先,教师的学历、教学经验和对教学环境的满意度等因素构成了“教师水平”这一因子,这表明学校可以通过提升教师的学历和经验,改善教学环境来提高教学质量。

其次,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的学习氛围等因素构成了“学校教学环境”这一因子,这表明学校可以通过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来提高教学质量。

改进建议基于因子分析的结果,教育局提出了一系列的改进建议。

针对“教师水平”这一因子,教育局建议学校加强教师的培训和发展,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针对“学校教学环境”这一因子,教育局建议学校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加强学校管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因子分析法在成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因子分析法在成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因子分析法在成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①付政庆1,郭兰兰2*,赵文才1,刘洪霞1(1.山东科技大学数学与系统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590;2.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590)一、引言目前大学生成绩评价方法有很多,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有比例制、学分制、考评制、考察制等。

通过这些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查,方式和目的简单明了。

但是这些方法的缺点是不能反映学生个体的特点,也不能反映学生的突出能力,尤其是专业能力。

为了能够通过成绩深入分析学生特点,可以采用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1]。

不但能对学生特点做出针对性评价,而且能帮助学生将自身特点与专业学习相互融合。

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学习生活的记录,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该生的学习情况。

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成绩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判断出学生学习的能力和爱好,甚至可以作为学生以后发展方向的参考。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通过成绩建立客观的评价标准,并且给学生一个相对准确的评价[2]。

二、因子分析法用因子分析法处理和分析数据时,首先将原始数据标准化并求出其相关系数矩阵,然后在相关矩阵的数据中找到其中具有共性的因素,从而把多个复杂的变量组合为少数的几个因子,达到降维的效果,并且在此过程中能找到原始变量和公共因子之间的关系[3]。

因子分析法将原始变量进行分解,得到了由共同具有的少数几个公共因子组成的公因子和每个变量独自具有的因素的特殊因子。

首先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变量X=(x1,x2,…,x p)T,x i(i=1,2,…,p)均值为0,标准差为1。

因子分析的一般模型为X=A F+ε(1)式中,A=(a ij)p×m为因子载荷矩阵,公因子向量F=(f1,f2,…f m)′是不可观测的维列向量。

ε为特殊因子,代表公因子以外的其他影响因素,实际分析时可以忽略不计[4]。

因为假定公因子之间相互独立,所以模型也称为正交因子模型[5,6]。

三、因子分析的步骤(1)将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

因子分析作业

因子分析作业

社会统计作业——因子分析一、因子分析的总体思路判断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计算因子载荷值——旋转并解释因子——计算各个公共因子得分——计算综合因子得分二、具体过程与步骤S1:变量层次判定在变量视图中查看目标变量的变量层,1-5分是量表分是量表测量,属于定序层次;但是9是类别测量;因此先将f7.1到f7.18的缺失值设置为9。

S2:变量间的双相关分析操作:分析——相关——双变量相关表1变量之间的相关分析表家庭生活婚姻生活居住环境身体健康情况受教育情况工作单位工作岗位工作环境工作保障工作收入工作福利工作升迁机会与领导关系与同事关系职业社会声望亲戚关系朋友关系休闲活动家庭生活 1.00婚姻生活0.69 1.00居住环境0.27 0.21 1.00身体健康0.33 0.30 0.21 1.00受教育情况0.19 0.15 0.28 0.26 1.00工作单位0.25 0.13 0.33 0.22 0.23 1.00工作岗位0.25 0.15 0.34 0.21 0.29 0.73 1.00工作环境0.21 0.14 0.42 0.22 0.26 0.65 0.72 1.00工作保障0.20 0.06 0.33 0.17 0.23 0.60 0.50 0.63 1.00工作收入0.23 0.09 0.29 0.20 0.18 0.57 0.46 0.47 0.59 1.00工作福利0.17 0.08 0.30 0.20 0.19 0.59 0.43 0.50 0.68 0.80 1.00升迁机会0.17 0.08 0.31 0.11 0.26 0.52 0.42 0.46 0.50 0.61 0.61 1.00与领导关系0.19 0.22 0.20 0.28 0.09 0.50 0.44 0.43 0.40 0.37 0.41 0.39 1.00与同事关系0.25 0.24 0.12 0.35 0.11 0.33 0.38 0.28 0.27 0.22 0.20 0.18 0.56 1.00职业声望0.20 0.12 0.26 0.15 0.25 0.50 0.52 0.48 0.36 0.39 0.36 0.39 0.39 0.30 1.00亲戚关系0.30 0.29 0.14 0.23 0.17 0.19 0.31 0.21 0.21 0.10 0.10 0.21 0.32 0.37 0.31 1.00朋友关系0.26 0.26 0.15 0.26 0.11 0.16 0.26 0.07 0.15 0.12 0.09 0.08 0.26 0.43 0.19 0.61 1.00休闲活动0.26 0.23 0.33 0.33 0.16 0.28 0.19 0.25 0.31 0.29 0.28 0.21 0.26 0.30 0.28 0.38 0.44 1.00上表中的斯皮尔曼系数均大于0,说明都有一定相关性;即便有部分斯皮尔曼系数小于0.3,但只是对数据进行对数据进行降维,不涉及理论归纳,故不删除变量。

[全]SPSS数据分析,基于因子分析学生成绩综合评价

[全]SPSS数据分析,基于因子分析学生成绩综合评价

SPSS数据分析,基于因子分析学生成绩综合评价因子分析在成绩综合评价中的应用成绩可以是多方面的,包括在校大学生的考试成绩、高考生的入学成绩、公务员考试的笔试(面试)成绩、公司员工或政府官员的测评考核成绩等,本节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例,利用因子分析进行对考核对象的综合评价。

学生成绩能反映学生掌握知识和各种能力的程度,综合得分是评价一个学生学习好坏、评定奖学金和评先评优等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也是择优推荐就业很主要的参考因素。

因此,合理的、公平的、科学的对学生成绩做出综合评价显得格外重要。

因子分析概念因子分析是多元统计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其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对变量进行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不同组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了一个基本结构,因子分析中将之称为公共因子。

因子分析在教育学、社会经济学、心理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数据来源SPSS操作依次单击菜单“分析—降维—因子”执行因子分析过程,选取变量。

点击“描述”按钮,依次选系数、显著性水平、KMO 和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点击继续,返回主菜单。

单击“提取”按钮,勾选“碎石图”,其他选项默认,选择主成份法进行因子提取。

单击“继续”按钮返回主面板。

单击旋转按钮,单击选中最大方差法单选框,表示采用方差最大旋转法进行因子旋转。

单击继续按钮返回主面板。

单击得分按钮,勾选底部的显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复选框。

单击继续按钮返回主面板。

设置完毕后,点击确定,生成结果。

结果分析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

如图22-11所示,KMO检验研究变量间的偏相关性,计算偏相关时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比简单相关系数要小,一般KMO统计量大于0.9时效果最佳,0.7以上可以接受,0.5以下不宜作因子分析,本例KMO取值0.857进一步印证了作因子分析的必要性。

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的Sig值小于0.01,由此否定相关矩阵为单位阵的零假设,即认为各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这与从相关矩阵得出的结论致。

应用统计学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案例解析+SPSS操作分析[1] 001

应用统计学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案例解析+SPSS操作分析[1]  001

因子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摘要:通过搜集相关数据,采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份分析法,对我国各个省市自治区经济发展基本情况的八项指标进行分析。

具体采用的指标只有:GDP、居民消费水平、固定资产投资、职工平均工资、货物周转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工业总产值。

这是一个综合分析问题,八项指标较多,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由于样本数比较多,这里不再给出,可参见factor1.sav文件引言:因子分析是寻找潜在的起支配作用的因子模型的方法。

因子分析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但不同的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

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称为公共因子。

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就可试图用最少个数的不可测的所谓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观测的每一分量。

通过因子分析得来的新变量是对每个原始变量进行内部剖析。

因子分析不是对原始变量的重新组合,而是对原始变量进行分解,分解为公共因子和特殊因子两部分。

具体地说,就是要找出某个问题中可直接测量的具有一定相关性的诸指标,如何受少数几个在专业中有意义、又不可直接测量到、且相对独立的因子支配的规律,从而可用各指标的测定来间接确定各因子的状态。

基本步骤:在SPSS中进行因子分析的步骤如下:选择“分析---降维---因子分析”,在弹出的对话框里(1)描述---系数、KMO与Bartlett的球形度检验(2)抽取---碎石图、未旋转的因子解(3)旋转---最大方差法、旋转解、载荷图(4)得分---保存为变量、显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5)选项---按大小排序点击确定得到如下各图图3-1图3-2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取样足够度的 Kaiser-Meyer-Olkin 度量。

.620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231.285 df 28 Sig. .000提取方法 :主成份。

旋转法 :具有 Kaiser 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

医学统计学(高级篇)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西医科大学

医学统计学(高级篇)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西医科大学

第一章测试1.四组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其备择假设H1应为()。

A:至少有两个样本均数不等B:C:D:各总体均数不全相等E:任两个总体均数间有差别答案:D2.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中,ν配伍等于()。

A:ν总-ν处理-ν误差B:ν总-ν处理+ν误差C:ν总-ν误差D:ν总+ν处理+ν误差E:ν总-ν处理答案:A3.当自由度(ν1, ν2)及检验水准α都相同时,方差分析的界值比方差齐性检验的界值()。

A:小B:不一定C:大D:相等答案:A4.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的检验假设是()。

A:各处理组样本均数相等B:各处理组样本均数不相等C:各处理组总体均数相等D:各处理组总体均数不相等答案:C5.关于方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是定量资料,均能选用方差分析B:方差分析只能用于多组定量资料均数的比较C:只要各组例数相等,定量资料均数的比较可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D: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是将数据均方与自由度进行分解E:方差分析可适用于多组正态且等方差的定量资料均数比较答案:E6.当组数等于2时,对于同一资料,方差分析结果与t检验结果相比()。

A:方差分析结果更为准确B:t检验结果更为准确C:两者结果可能出现矛盾D:完全等价且答案:D7.完全随机设计、随机区组设计的SS和及自由度各分解为几部分()。

A:2,2B:2,3C:2,4D:3,3答案:B8.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中,组间均方主要反映()。

A:处理因素的作用B:系统误差的影响C:抽样误差大小D:n个数据的离散程度E:随机误差的影响答案:A9.三组以上某实验室指标观测数据服从正态分布且满足参数检验的应用条件。

任两组分别进行多次t检验代替方差分析,将会()。

A:使均数相差更为显著B:明显增大犯I型错误的概率C:使结论更加具体D:明显增大犯II型错误的概率E:使均数的代表性更好答案:B10.在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中,必然有()。

A:MS组间> MS组内B:MS总 = MS组间 + MS组内C:SS总= SS组间 + SS组内D:MS组间< MS组内E:SS组内< SS组间答案:C第二章测试1.2×2析因试验设计表述正确的是()。

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实验报告

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实验报告

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实验报告目录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实验报告 (1)引言 (1)研究背景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3)主成分分析 (4)主成分分析的概念 (4)主成分分析的原理 (5)主成分分析的步骤 (6)因子分析 (7)因子分析的概念 (7)因子分析的原理 (8)因子分析的步骤 (8)实验设计 (9)数据收集 (9)数据预处理 (11)主成分分析实验 (11)因子分析实验 (13)实验结果与分析 (14)主成分分析结果 (14)因子分析结果 (15)结果对比与讨论 (16)结论与展望 (17)实验结论 (17)实验不足与改进方向 (17)后续研究建议 (18)参考文献 (19)引言研究背景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PCA)和因子分析(Factor Analysis,简称FA)是多元统计分析中常用的降维技术,广泛应用于数据挖掘、模式识别、图像处理、金融风险评估等领域。

这两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从大量的变量中提取出最为重要的信息,简化数据集,减少冗余信息,同时保留原始数据的主要特征。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的规模和复杂性不断增加,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对大规模数据的处理需求。

在这种背景下,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成为了研究者们的关注焦点。

它们能够对高维数据进行降维处理,提取出最为重要的特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释数据。

主成分分析是一种无监督学习方法,通过线性变换将原始数据映射到一个新的坐标系中,使得新坐标系下的变量之间不相关。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数据的维度,同时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主要信息。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找到能够最大程度解释数据方差的投影方向,即找到一组新的变量,使得它们之间的协方差为零。

这些新的变量被称为主成分,它们按照解释方差的大小排序,前几个主成分能够解释原始数据中大部分的方差。

因子分析是一种潜变量模型,它假设观测数据是由一组潜在因子和测量误差共同决定的。

临床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临床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临床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临床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成为了评估药物和治疗方法疗效的重要手段之一。

统计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为临床实践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临床试验结果统计分析的一般步骤和常用的分析方法。

一、临床试验结果统计分析的步骤1. 数据清理和整理在进行统计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理和整理。

这包括检查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准确性,处理缺失和异常值,规范数据格式等。

2. 描述性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是对试验数据进行整体概括和描述的方法。

通过计算平均数、标准差、中位数、分位数等统计指标,可以对数据的分布、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进行描述,帮助我们了解试验的基本情况。

3. 假设检验假设检验是用来判断实验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方法。

在临床试验中,我们常常会对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进行比较。

通过设立零假设和备择假设,利用适当的统计检验方法,比如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等,可以确定两组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4. 效应量计算效应量是衡量治疗效果的一个指标,它可以描述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大小。

常用的效应量指标有标准化均值差异(Cohen's d)、相关系数等。

计算效应量有助于我们评估治疗的临床意义和实践应用价值。

5. 置信区间估计置信区间是对参数估计的一个范围性描述。

通过计算置信区间,我们可以得到参数估计的上下限,从而判断试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般情况下,置信区间取95%或99%。

二、常用的临床试验结果统计分析方法1. 差异性分析差异性分析是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的方法。

根据数据类型和分布情况的不同,可以选择t检验、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等方法进行差异性分析。

2. 关联性分析关联性分析用于评估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常用的方法包括皮尔逊相关系数、斯皮尔曼相关系数等。

关联性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变量之间的关联程度,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提供依据。

统计实验报告

统计实验报告

统计实验报告在现代社会中,统计学已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学科。

无论是商业、科研、政府还是社会管理等各个领域,都需要统计学的支持来进行相关决策。

而统计实验报告则是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与结果,其对于数据的准确度与可靠性至关重要。

首先,进行统计实验报告之前,我们需要对实验进行详细的设计。

实验设计的合理性是实验结果的重要先决条件。

在实验设计中,我们应该充分考虑到实验目的、实验环境、样本数量、实验过程等各方面因素,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调节,以避免因外部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和误差。

其次,我们需要进行实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数据的来源、数据的质量以及样本数量和抽样方法等等。

对于数据质量的控制,我们可以采用双盲试验、随机化分组、质量控制样本等方法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对数据进行逐一核对和整理,例如剔除异常值、填充缺失值、做好变量分类等等,以便于后期对数据的分析和比较。

接着,我们可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在统计分析中,我们可以运用各种统计方法来分析数据,例如描述统计分析、推断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以及时间序列分析等等。

具体而言,我们可以进行样本平均值、标准差、正态检验、假设检验、相关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时序分析等等分析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对数据进行深入解释和分析,并且可视化的报表能够更好地呈现出数据的规律和趋势,为我们提供更好的数据信息。

最后,我们需要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在实验报告中,我们应该简要介绍实验目的与设计,并细致和客观地呈现实验结果和分析方法。

具体而言,我们应该对数据的描述和分析进行清晰的文字表述和可视化报表,以方便读者理解。

同时,在报告中我们也需要对实验结果进行注释和解释,例如对影响因素的分析与比较、对结论的分类与分析以及对实验误差的控制和说明等等。

总之,统计实验报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过程中的严格操作和实践也为我们的实验结果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依据。

因子分析在社会调查中的实际应用(十)

因子分析在社会调查中的实际应用(十)

因子分析在社会调查中的实际应用社会调查是了解人群行为和态度的重要手段,而因子分析作为一种统计学方法,在社会调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探讨因子分析在社会调查中的实际应用,包括其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案例。

1. 因子分析的基本概念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因子分析的基本概念。

因子分析是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旨在识别一组观测变量之间的潜在结构。

通过因子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变量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因素,从而减少数据维度,简化数据结构。

在社会调查中,常用因子分析来探索人们的态度、价值观、消费偏好等方面的内在结构。

2. 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因子分析常常需要经过一系列步骤。

首先,需要确定研究的变量,这些变量可以是问卷调查中的各个问题,也可以是观测到的行为和表现。

然后,使用适当的统计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和主轴法。

在得到因子载荷矩阵后,需要对结果进行解释和旋转,以便更好地理解因子结构。

最后,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进行实际应用和解释。

3. 应用案例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因子分析在社会调查中的应用案例。

在一项关于消费者购物偏好的调查中,研究者收集了一系列关于消费者购物行为和态度的数据,包括对品牌的偏好、购物频率、购物渠道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因子分析,研究者发现这些问题可以归纳为两个潜在因子:品牌忠诚度和购物频率。

这意味着消费者的购物偏好主要受到品牌忠诚度和购物频率这两个因素的影响。

这样的结果对于制定营销策略和促进消费者忠诚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一个案例是关于员工满意度调查的研究。

通过对员工工作环境、薪酬福利、晋升机会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者利用因子分析发现这些变量可以归纳为工作满意度、薪酬福利满意度和晋升机会满意度这三个潜在因子。

这样的结果有助于公司了解员工对工作的整体满意度以及对不同方面的满意度情况,有利于改善工作环境,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总结因子分析作为一种统计学方法,在社会调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统计学专业综合实验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安徽财经大学

统计学专业综合实验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安徽财经大学

统计学专业综合实验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安徽财经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第一章测试1.以下选项不能展现数据集中趋势的是()。

答案:变异系数2.请计算数列“1、5、3、8、4、7、2、1”的中位数()。

答案:3.53.某厂商希望了解区域内消费者对饮料品牌的需求数据,其最希望得到的是以下的哪种数据类型()。

答案:众数4.如果一组变量值中有一项为0,则不能计算()。

答案:调和平均数5.一组数据呈微偏分布,且知其均值为510,中位数为516,则可推算众数为()答案:5286.下列哪项不是统计表的必要的构成元素()答案:表注7.考察某个变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时,我们常规会作()答案:折线图8.下述能展现数据离散趋势的有()答案:变异系数;极差;标准差;四分位距9.下述哪种统计图通常能展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答案:折线图;散点图;条形图10.极差是最简单的变异指标,不易受极端值影响。

()答案:错11.R里用rbind合并两个数据框时,要求两个数据框行数相同。

()答案:错第二章测试1.( )表示由解释变量所解释的部分,表示x对y的线性影响。

答案:回归平方和2.用一组有40个观测值的样本估计模型后,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上对的显著性作t检验,则显著地不等于零的条件是其统计量t大于等于( )。

答案:3.判定系数指的是()答案:回归平方和占总离差平方和的比重4.在回归分析中,用来检验模型拟合优度的统计量是( )。

答案:判定系数5.在模型的回归结果分析中,有F=263489.23,对应的p值为0.0000,这表明( )。

答案: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联合影响是显著的6.判定系数与调整后的判定系数之间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有( )。

模型中包含的解释变量的个数越多,与相差越大;与均非负;可能大于7.若模型满足古典假定,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有( )。

答案:;;8.关于多重判定系数的公式正确的有( )。

;;9.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时,所选择的回归模型使得所有观测值的残差和达到最小。

因子分析实验报告

因子分析实验报告

因子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因子分析是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旨在将多个相关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以简化数据结构和揭示潜在的变量关系。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对给定的数据集进行分析,提取主要因子,并解释其含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实验数据来源及描述本次实验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一项关于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调查。

该数据集包含了 500 个样本,每个样本包含了 10 个变量,分别是:价格敏感度、品牌忠诚度、产品质量感知、售后服务满意度、促销活动参与度、购买频率、购买金额、购买渠道偏好、口碑传播意愿和推荐他人购买意愿。

这些变量反映了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的不同方面的态度和行为,通过对这些变量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购买模式和偏好,为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三、实验方法及步骤1、数据预处理首先,对数据进行了缺失值处理。

对于存在少量缺失值的变量,采用了均值插补的方法进行填充。

然后,对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以消除量纲的影响,使得不同变量之间具有可比性。

2、因子提取运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进行因子提取。

通过计算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确定因子的个数。

根据特征值大于 1 的原则,初步确定提取 3 个因子。

3、因子旋转为了使因子更具有可解释性,采用了方差最大正交旋转(Varimax rotation)方法对因子进行旋转。

4、因子解释对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进行分析,解释每个因子所代表的含义。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1、因子载荷矩阵经过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下:|变量|因子 1|因子 2|因子 3|||||||价格敏感度|075|-012|021||品牌忠诚度|018|072|-015||产品质量感知|025|068|028||售后服务满意度|022|065|031||促销活动参与度|032|-025|078||购买频率|015|028|072||购买金额|012|025|068||购买渠道偏好|028|-035|052||口碑传播意愿|018|032|058||推荐他人购买意愿|021|035|055|2、因子解释因子 1 主要反映了消费者对产品本身相关因素的关注,包括价格敏感度、产品质量感知、售后服务满意度等,可命名为“产品相关因子”。

如何利用因子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十)

如何利用因子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十)

因子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于研究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它的基本思想是将多个变量通过某种方式进行组合,从而得到更少的几个因子,这些因子可以解释原始变量的大部分方差。

因子分析在市场调研、心理学、经济学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和结构。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如何利用因子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 数据收集与准备首先,我们需要收集和准备数据。

假设我们要研究消费者的购物偏好,我们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相关数据。

问卷中可以包括消费者的年龄、性别、收入水平、购物频率、购物渠道偏好等多个变量。

在收集到数据后,我们需要进行数据清洗和整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对于一些缺失的数据,我们可以通过插补的方法进行处理,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 因子分析模型的建立在数据准备完毕后,我们可以开始建立因子分析模型。

假设我们有10个变量,我们希望通过因子分析找出它们之间的潜在联系。

在建立模型之前,我们需要进行合适的前提检验,确保数据符合因子分析的基本要求。

例如,我们需要检验数据的样本容量是否足够大,以及数据是否满足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如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数据的抽样合理性等)。

## 因子提取与旋转在建立模型后,我们需要进行因子提取和旋转。

因子提取是指通过某种数学方法,将原始变量转化为较少的几个因子。

常见的因子提取方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最大方差法、最大似然法等。

在因子提取后,我们还需要进行因子旋转,以便更好地解释因子与原始变量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因子旋转方法包括Varimax旋转、Quartimax旋转等。

## 因子解释与名称当我们得到了因子之后,我们需要对因子进行解释和命名。

通过观察因子载荷矩阵,我们可以得出每个因子所代表的含义。

以消费者购物偏好为例,我们可能会得到一些因子,如“价格敏感型”、“品牌追随型”、“线上购物偏好型”等。

这些因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并为市场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因子分析中的分组因子分析方法(Ⅲ)

因子分析中的分组因子分析方法(Ⅲ)

因子分析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用于发现和解释观测变量之间的潜在关联。

在因子分析中,分组因子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处理具有多个观测变量的数据集,以便更好地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潜在因子的贡献。

分组因子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观测变量分成若干个组,然后对每个组进行单独的因子分析。

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可以更好地处理大量的观测变量,减少因子分析的复杂性和计算量。

在实际应用中,分组因子分析方法通常用于处理复杂的数据集,例如心理学测试、社会调查和生物医学研究等领域。

分组因子分析方法的第一步是确定变量的分组方式。

通常可以根据变量的相关性、测量维度或者理论假设来确定分组方式。

例如,对于心理学测试来说,可以根据测试题目的主题或者维度来进行分组;对于社会调查来说,可以根据调查问题的内容或者类型来进行分组。

确定了变量的分组方式之后,接下来就是对每个组进行单独的因子分析。

在这一步中,可以使用传统的主成分分析方法或者最大似然方法来提取因子。

通过分组因子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每个组内变量之间的关系,发现潜在的因子结构,从而更准确地解释数据集的变异性。

分组因子分析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更好地处理数据集的复杂性。

通常情况下,数据集中的观测变量之间存在复杂的关联,而传统的因子分析方法往往难以处理这种复杂性。

通过将观测变量分成若干个组,可以更好地理解变量之间的关系,减少因子分析的复杂性和计算量。

除此之外,分组因子分析方法还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准确地解释数据集的结构。

通过单独对每个组进行因子分析,可以更清晰地发现每个组内观测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准确地解释数据集的结构和潜在因子的贡献。

然而,分组因子分析方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确定变量的分组方式通常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这对于一些初学者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其次,分组因子分析方法需要对每个组进行单独的因子分析,这会增加分析的复杂性和计算量。

最后,分组因子分析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数据集,对于一些简单的数据集来说,传统的因子分析方法可能更加合适。

多元统计分析 因子分析(方法+步骤+分析 总结)

多元统计分析 因子分析(方法+步骤+分析 总结)

因子分析+聚类分析:一.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实验步骤:1在SPSS窗口中选择:分析-降维-因子分析,在因子分析主界面将变量X1 移入变量框2点击“描述”,在对话框中,统计量选择:原始分析结果,相关矩阵选择:系数,以描述相关系数,点击继续3点击“抽取”,在对话框中,方法为主成份,分析选择:相关性矩阵,输出选择:未旋转的因子解和碎石图,抽取中选择基于特征值(特征值大于1)或者因子的固定数量(要提取的因子为2),点击继续4点击“旋转”,在对话框中,方法为最大方差法,在输出中选择旋转解和载荷图(当因子数=2时),点击继续5点击“得分”,在对话框中,选中“保存为变量”和“显示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在方法中选择“回归”,点击继续6点击确定实验结果分析:1.特征根和累计贡献率解释的总方差成份初始特征值提取平方和载入旋转平方和载入合计方差的 % 累积 % 合计方差的 % 累积 % 合计方差的 % 累积 %1 2.731 45.520 45.520 2.731 45.520 45.520 2.688 44.802 44.8022 2.218 36.969 82.488 2.218 36.969 82.488 2.261 37.687 82.4883 .442 7.360 89.8484 .341 5.688 95.5365 .183 3.044 98.5806 .085 1.420 100.000提取方法:主成份分析。

由表中可以看出,因为成份1和2的特征值>1,被提取出来,而且由于第三个特征根相比下降比较快,我们也只选取两个公共因子,对1和2旋转后其累计贡献率为82.488%。

由碎石图,我们也可以看出1和2的特征值大于1,可以被提取出来,其余变量特征值过小,不予提取。

成份矩阵a成份1 2v1 .928 .253v2 -.301 .795v3 .936 .131v4 -.342 .789v5 -.869 -.351v6 -.177 .871由旋转前的成分矩阵可以写出每个原始变量关于各个成份的表达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数据如下:
全社会 城镇非 城镇居 私营单 地区生 位职 区 县 工 人 (万元) 数(万 (元) 人) 28.17 5.74 11.33 12.20 21.33 11.63 5.88 16.35 12.01 3.33 1.19 10.83 9.06 12.25 6.52 6.14 2.95 4.82 2.15 2.53 4.42 2.92 3.78 12.63 5530269 1772136 3913947 4195406 5895846 3512280 2323726 5736350 3087180 492747 400262 3029969 2444920 3000382 1435465 1672786 1167882 1501846 1450067 1599511 1527576 4344866 2286417 5001318 96581.71 74805.23 71670.88 53052.68 71690.73 57777.27 36594.11 55980.77 34962.40 18345.01 78636.94 26197.21 27102.54 20105.76 9245.56 14894.36 17361.11 15889.19 15505.42 19137.49 15806.87 52215.67 36023.59 28855.98 4790848 993386 3214521 3773896 4421842 2704043 1807258 4002668 1840110 342847 86294 1794508 1548297 2160937 2268854 1776347 744192 1134194 830746 1231927 768803 902015 1212582 2873317 20050 19091 19181 19288 19115 19115 19092 19093 19090 12545 19089 16844 16636 16645 16586 16879 16263 16100 15546 17255 16397 16619 17702 16633 3448026 263963 2313463 2005687 2564667 2068728 828215 2302595 1073780 188209 37722 1057078 555261 1073706 1025053 1120569 486670 551535 400884 468369 463995 441616 491695 1297432 392013 85679 520086 447014 433853 431008 202926 456170 200627 53293 61114 472907 413204 400989 406981 402666 257341 288754 113542 236789 238259 300177 309395 336002 (%) 0.0000 0.2089 0.3907 0.6973 1.0451 0.5306 1.3821 2.7023 4.0136 0.7073 0.0441 6.7071 5.4951 4.2544 3.3330 3.7778 3.9607 3.1084 3.3398 3.8167 1.7587 4.4134 3.1381 4.9424 (%) 0.6567 2.7976 3.5548 4.9407 6.7089 4.9731 3.3737 7.7655 3.6838 0.6243 0.7502 3.9322 2.5290 3.7805 1.6723 1.7466 0.9745 1.9051 1.6489 2.0741 2.0964 5.8774 2.8650 6.2795 (%) 比) (%) 渝中区 大渡口区 江北区 沙坪坝区 九龙坡区 南岸区 北碚区 渝北区 巴南区 万盛区 双桥区 涪陵区 长寿区 江津区 合川区 永川区 南川区 綦江县 潼南县 铜梁县 大足县 荣昌县 璧山县 万州区 18.2016 1.8684 8.1136 6.9206 10.0647 4.5402 2.6322 7.5183 4.1869 0.5975 0.2437 2.9717 3.3525 3.6820 1.6593 2.2648 1.6369 1.5908 1.7437 1.5057 1.7118 5.1382 2.8547 6.6825 18.0763 18.4882 20.2979 20.6635 17.9101 17.0175 20.8030 24.8657 26.8701 23.1483 27.0270 21.5462 20.5884 22.9281 25.1210 18.6668 22.1818 17.5181 22.2362 23.0559 19.2987 22.3775 29.6293 29.4154 31.0150 10.4422 15.2176 38.5768 17.4655 15.2481 36.1232 22.6120 20.6131 20.0420 20.6450 35.3739 35.7627 31.9651 29.6622 30.7737 44.4123 58.1151 38.7420 60.1282 37.1277 45.2369 70.1067 25.5533 产总值 GDP(元) (万元) 收入 (万元) (万元) 的比重 的比重 的比重 比) (%) 上年相 人均 民储蓄 可支配 售总额 政收入 一产业 二产业 三产业 年相 率(与 城乡居 民人均 费品零 地方财 全市第 全市第 全市第 (与上 年增长 社会消 区县级 业所占 业所占 业所占 长率 产投资 第一产 第二产 第三产 GDP 增 固定资
实 验 报 告
实验项目 实验日期 实验目的
实验七 实验七 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
2012-4-26 实验地点 80804
了解因子分析的原理,并掌握因子分析和综合评价过程。 对 2010 年重庆市 40 个区县经济发展基本情况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分析变量,找 出影响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因子,并对各地区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或者 对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类。
2.变量共同度和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的数学形式?
答: 因子载荷阵中第 i 行元素的平方和称为 xi* 的共同度。 其数学形式为 h12=a112+a122+…+a1m2 ;
h22=a212+a222+…+a2m2 ;hp2=ap12+ap22+…+apm2 ; 而方差贡献率是将因子载荷矩阵中各列元素的平方和记为称为公共因子对 X 的贡献, 即表示同一公因 子对各个变量所提供的方差贡献的总和。其数学形式为 g1=a112+a212+…+ap12 ;g2=a122+a222+… +ap22 ;gm=a1m2+a2m2+…+apm2 ;表示第 j 个公共因子 Fj 对于 X*的每一分量 Xi*所提供的方差的总和, 称第 j 个公共因子的方差贡献。它是衡量公共因子相对重要性的指标,gi 越大,表明公共因子 Fj 对 X* 的贡献越大,该因子的重要程度越高。
实验内容
实验思考题解答: 实验思考题解答:
1.分析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异同,并写出各自的数学表达式。 答:因子分析模型一般为 X*=AF+E 或 X*=F'A'+E(矩阵形式) ,其中,X*:标准化后的数据,F:公共 因子,E:特殊因子;X*=(x1*,x2*…,xp*)′,F=(F1,F2,…,Fm) ′E=(e1,e2,…ep) ′则因子模型表示成 x1*=a11F1+a12F2+…+a1mFm+e1,x2*=a21F1+a22F2+…+a2mFm+e2,xp*=ap1F1+ap2F2+…+apmFm+ep。 主成分是原来所有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是对原 p 个变量的综合,各主成分均为综合指标;各主成分 包含信息不能重复,以便尽最大可能对原来变量进行简化。Y1=u11X1+u12X2…+u1pXp;Y2=u21X1+u22X2… +u2pXp;……;Yp=up1X1+up2X2…+uppXp; 二者的异同: (1)联系:都是降维和简化的方法。都是从反映变量之间关系的矩阵出发寻找方差最大 的变量组合形成新的综合变量, 使降维后新变量所包含的信息量尽量大。 因子分析中包含了主成分分析的 思想。 (2)区别:主成分分析只是一种中间手段,体现简化的思想,以寻找主成分为主要目的,但它往往 不是研究的最终成果, 可以进一步利用其分析结果结合其他多元统计方法解决问题。 因子分析需要在主成 分基础上得到含义明确的因子,包含具有相同信息取向的多个因素。主成分系数唯一确定,而因子载荷具 有不唯一性。

人 数,X2-地区生产总值,X3-人均 GDP,X4-城乡居民储蓄,X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X2X3X4X5X6X2 X3 X4 X5 X6 X7X8X9X7-区县级地方财政收入,X8-第一产业所占全市第一产业的比重,X9-第二产业所占全市第二产业的比重,X10-第三产 X8 X9 业所占全市第三产业的比重,X11- GDP 增长率(与上年相比),X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增长率(与上年相比)。
1
统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业实验
梁平县 城口县 丰都县 垫江县 忠 开 县 县 3.26 0.98 2.37 4.22 1.82 5.27 3.18 2.58 1.72 2.08 2.41 1.74 2.46 1.65 2.26 2.06 1111066 250064 771182 1138705 1094111 1492810 857637 1029661 503060 375962 1001270 724155 648118 759080 581616 663882 12194.78 10144.58 9149.15 11815.97 10896.43 9135.92 6421.36 9777.43 7963.59 7039.17 18680.41 17546.77 12011.08 11681.75 6957.96 9722.93 1102341 201671 857888 956874 1182789 1577384 1065979 641252 421350 357953 480788 425457 543519 403540 508380 408700 15612 12307 13558 15821 15496 13795 12520 12539 13696 11478 13797 15553 14336 14578 11629 12754 370806 65792 310236 390497 340888 679252 401233 295945 185280 134932 362369 224198 250187 265228 251502 278036 101663 25569 85046 152944 100185 103516 60573 75388 41581 40024 151831 71004 82080 100709 76596 86033 2.8415 0.6048 2.3876 3.0115 3.0375 4.3981 3.3289 3.0384 1.6639 1.2787 1.5556 1.5660 1.9415 1.6214 2.0334 1.9246 1.0446 0.2818 0.7042 1.2267 1.0365 1.4827 0.5965 0.8288 0.4290 0.3013 1.2286 0.6124 0.6046 0.8943 0.5218 0.6076 1.6000 0.2978 1.0432 1.3799 1.5068 1.8918 1.2824 1.5971 0.7013 0.5448 1.2463 1.2144 0.8730 0.8959 0.7455 0.9271 20.0531 19.7114 17.3657 20.2656 16.7804 21.3401 14.9567 20.3097 20.0434 21.4991 26.5852 12.1417 34.3331 4.3403 59.1413 0.0370 47.1625 34.2603 46.4726 37.5430 32.9735 36.9928 35.3852 29.8576 25.4402 48.2844 41.3733 14.8132 42.5920 27.9884 40.7843 5.858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