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练习(中档题)
八下数学经典组卷4.5相似性证明
2013年5月5026的初中数学组卷2013年5月5026的初中数学组卷一.解答题(共15小题)1.(2012•株洲)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8,沿直线MN对折,使A、C重合,直线MN交AC于O.(1)求证:△COM∽△CBA;(2)求线段OM的长度.2.(2012•长沙)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中,BE平分∠DBC且交CD边于点E,将△BCE绕点C顺时针旋转到△DCF 的位置,并延长BE交DF于点G.(1)求证:△BDG∽△DEG;(2)若EG•BG=4,求BE的长.3.(2009•甘孜州)已知如图,▱ABCD中,∠DBC=45°,DE⊥BC于E,BF⊥CD于F,DE、BF相交于H,BF、AD 的延长线相交于G.(1)求证:AB=BH;(2)若GA=10,HE=2.求AB的值.4.如图,在△ABC中,AB=AC,AD⊥BC,垂足为D,E为AD的中点,DF⊥BE,垂足为F,CF交AD于点G.求证:(1)∠CFD=∠CAD;(2)EG<EF.5.△ABC为等边三角形,点M是线段BC上一点,点N是线段CA上一点,且BM=CN,BN与AM相交于Q点,(1)求证:△ABM≌△BCN;(2)求证:∠AQN=60°.6.如图,△ADE是等边三角形,B、C分别在AD、AE的延长线上,且DE∥BC.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7.已知:如图,在△ABC中,∠A=45°,AC=,AB=+1,CD⊥AB,求BC边的长.8.在正方形ABCD中,AB=12,E在边CD上,∠EBF=45°,EF=10.(1)求△BEF的面积;(2)求CE的长.9.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E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AC=EC.(2)设AE交CD于点F,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求DF的长.(结果保留根号)10.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ACD,若AC=6,BC=9,试求AD的长.11.如图,△ABC中,∠C=90°,AC=6cm,BC=8cm,点P从点A出发沿AC边向点C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 从点C出发沿CB边向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1)若P,Q两点同时出发,几秒后可使△PQC的面积为8cm2?(2)若P,Q两点同时出发,几秒后PQ的长度为3cm.12.如图,正方形ABCD中,其边长为1,P是CD的中点,点Q在线段BC上,当BQ为何值时,△ADP与△QCP 相似?13.如图,在矩形ABCD中,E为AD的中点,过E作直线交AB于F.当EF与CE满足何条件时,△AEF与△CDE 相似?并说明理由.14.已知:△ABC中,∠A=36°,AB=AC,BD平分∠ABD交AC于点O,试说明:△BDC∽△ABC.15.(2012•铁岭)已知: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C=90°,AB=AD=25,BC=32.连接BD,AE⊥BD,垂足为E.(1)求证:△ABE∽△DBC;(2)求线段AE的长.2013年5月5026的初中数学组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15小题)1.(2012•株洲)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8,沿直线MN对折,使A、C重合,直线MN交AC于O.(1)求证:△COM∽△CBA;(2)求线段OM的长度.∴OM=.2.(2012•长沙)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中,BE平分∠DBC且交CD边于点E,将△BCE绕点C顺时针旋转到△DCF 的位置,并延长BE交DF于点G.(1)求证:△BDG∽△DEG;(2)若EG•BG=4,求BE的长.∴,3.(2009•甘孜州)已知如图,▱ABCD中,∠DBC=45°,DE⊥BC于E,BF⊥CD于F,DE、BF相交于H,BF、AD 的延长线相交于G.(1)求证:AB=BH;(2)若GA=10,HE=2.求AB的值.∴,,AB=CD=2.4.如图,在△ABC中,AB=AC,AD⊥BC,垂足为D,E为AD的中点,DF⊥BE,垂足为F,CF交AD于点G.求证:(1)∠CFD=∠CAD;(2)EG<EF.,推出,=∴,=5.△ABC为等边三角形,点M是线段BC上一点,点N是线段CA上一点,且BM=CN,BN与AM相交于Q点,(1)求证:△ABM≌△BCN;(2)求证:∠AQN=60°.6.如图,△ADE是等边三角形,B、C分别在AD、AE的延长线上,且DE∥BC.求证:△ABC是等边三角形.7.已知:如图,在△ABC中,∠A=45°,AC=,AB=+1,CD⊥AB,求BC边的长.,AB=BD=BC==28.在正方形ABCD中,AB=12,E在边CD上,∠EBF=45°,EF=10.(1)求△BEF的面积;(2)求CE的长.,的面积,即9.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E是BC延长线上的一点,且AC=EC.(1)求证:AE平分∠CAD;(2)设AE交CD于点F,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求DF的长.(结果保留根号)AC=CE=AC=∴,∴,﹣10.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ACD,若AC=6,BC=9,试求AD的长.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11.如图,△ABC中,∠C=90°,AC=6cm,BC=8cm,点P从点A出发沿AC边向点C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 从点C出发沿CB边向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1)若P,Q两点同时出发,几秒后可使△PQC的面积为8cm2?(2)若P,Q两点同时出发,几秒后PQ的长度为3cm.cm(舍去312.如图,正方形ABCD中,其边长为1,P是CD的中点,点Q在线段BC上,当BQ为何值时,△ADP与△QCP 相似?可得或=∴或=,=,∠=或=或分别求得13.如图,在矩形ABCD中,E为AD的中点,过E作直线交AB于F.当EF与CE满足何条件时,△AEF与△CDE 相似?并说明理由.,,14.已知:△ABC中,∠A=36°,AB=AC,BD平分∠ABD交AC于点O,试说明:△BDC∽△ABC.C==72=3615.(2012•铁岭)已知:在直角梯形ABCD中,AD∥BC,∠C=90°,AB=AD=25,BC=32.连接BD,AE⊥BD,垂足为E.(1)求证:△ABE∽△DBC;(2)求线段AE的长.∴AE=。
高中数学解三角形应用举例(有答案)
解三角形应用举例一.选择题(共19小题)1.(2014•海南模拟)如图,已知A,B两点分别在河的两岸,某测量者在点A所在的河岸边另选定一点C,测得AC=50m,∠ACB=45°,∠CAB=105°,则A、B两点的距离为()A.m B.m C.m D.m2.(2014•海淀区二模)如图所示,为了测量某湖泊两侧A、B间的距离,李宁同学首先选定了与A、B 不共线的一点C,然后给出了三种测量方案:(△ABC的角A、B、C所对的边分别记为a、b、c):①测量A、C、b;②测量a、b、C;③测量A、B、a;则一定能确定A、B间距离的所有方案的序号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3.(2014•重庆一模)在O点测量到远处有一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开始时该物体位于P点,一分钟后,其位置在Q点,且∠POQ=90°,再过两分钟后,该物体位于R点,且∠QOR=30°,则tan∠OPQ的值为()A.B.C.D.4.(2014•成都三模)在一条东西走向的水平公路的北侧远处有一座高塔,塔底与这条公路在同一水平面上,为了测量该塔的高度,测量人员在公路上选择了A、B两个观测点,在A处测得该塔底部C在西偏北α的方向上,在B处测得塔底C在西偏北β的方向上,并测得塔顶D的仰角为γ,已知AB=a,0<γ<β<α<,则此塔高CD为()B.tanγA.tanγC.D.tanγtanγ5.(2014•浙江模拟)如图,在铁路建设中,需要确定隧道两端的距离(单位:百米),已测得隧道两端点A,B到某一点C的距离分别为5和8,∠ACB=60°,则A,B之间的距离为()A.7B.10C.6D.86.(2014•房山区一模)如图,有一块锐角三角形的玻璃余料,欲加工成一个面积不小于800cm2的内接矩形玻璃(阴影部分),则其边长x(单位:cm)的取值范围是()A.[10,30]B.[25,32]C.[20,35]D.[20,40]7.(2014•濮阳一模)如图所示,当甲船位于A处时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20海里的B处有一艘渔船遇险等待营救,甲船立即前往营救,同时把消息告知在甲船的南偏西30°相距10海里C处的乙船,乙船立即朝北偏东θ+30°角的方向沿直线前往B处营救,则sinθ的值为()A.B.C.D.8.(2014•成都三模)某公司要测量一水塔CD的高度,测量人员在该水塔所在的东西方向水平直线上选择A,B两个观测点,在A处测得该水塔顶端D的仰角为α,在B处测得该水塔顶端D的仰角为β,已知AB=a,0<β<α<,则水塔CD的高度为()A .B.C.D.9.(2014•怀化一模)在等腰Rt△ABC中,AB=AC=4,点P是边AB上异于A,B的一点,光线从点P 出发,经BC,CA反射后又回到原来的点P.若,则△PQR的周长等于()A.B.C.D.10.(2012•珠海一模)台风中心从A地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离台风中心30千米内的地区为危险区,城市B在A的正东40千米处,则B城市处于危险区内的时间为()A.B.1小时C.D.2小时11.(2011•宝鸡模拟)一质点受到平面上的三个力F1,F2,F3(单位:牛顿)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已知D成120°角,且y=g(x)的大小分别为1和2,则有()A.F1,F3成90°角B.F1,F3成150°角C.F2,F3成90°角D.F2,F3成60°角12.(2011•大连二模)已知A船在灯塔C北偏东75°且A到C的距离为3km,B船在灯塔C西偏北15o 且B到C的距离为km,则A,B两船的距离为()A.5km B.km C.4km D.km13.(2011•安徽模拟)如图,在山脚下A测得山顶P的仰角为α,沿倾斜角为β的斜坡向上走a米到达B,在B处测得山顶P的仰角为γ,则山高PQ为()A.B.C.D.14.(2010•武昌区模拟)某人朝正东方向走xkm后,向右转150°,然后朝新方向走3km,结果他离出发点恰好,那么x的值为()A.2或B.2C.D.315.(2010•江门一模)海事救护船A在基地的北偏东60°,与基地相距海里,渔船B被困海面,已知B距离基地100海里,而且在救护船A正西方,则渔船B与救护船A的距离是()A.100海里B.200海里C.100海里或200海里D.海里16.(2010•武汉模拟)飞机从甲地以北偏西15°的方向飞行1400km到达乙地,再从乙地以南偏东75°的方向飞行1400km到达丙地,那么丙地距甲地距离为()A.1400km B.700km C.700km D.1400km17.(2010•石家庄二模)如图,一条宽为a的直角走廊,现要设计一辆可通过该直角走廊的矩形面平板车,其宽为b(0<b<a).则该平板车长度的最大值为()A.B.C.D.18.(2009•韶关二模)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上举行升旗仪式,在坡度15°的看台上,同一列上的第一排和最后一排测得旗杆顶部的仰角分别为60°和30°,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距离为米(如图所示),则旗杆的高度为()A.10米B.30米C.10米D.米19.(2009•温州一模)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上举行升旗仪式,在坡度15°的看台上,同一列上的第一排和最后一排测得旗杆顶部的仰角分别为60°和30°,看台上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距离米(如图所示),旗杆底部与第一排在一个水平面上,已知国歌长度约为50秒,升旗手匀速升旗的速度为()A.(米/秒)B.(米/秒)C.(米/秒)D.(米/秒)二.填空题(共7小题)20.(2014•重庆模拟)如图,割线PBC经过圆心O,PB=OB=1,PB绕点O逆时针旋120°到OD,连PD 交圆O于点E,则PE=_________.21.(2014•南昌模拟)已知△ABC中,角A,B,C所对应的边的边长分别为a,b,c,外接圆半径是1,且满足条件2(sin2A﹣sin2C)=(sinA﹣sinB)b,则△ABC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_.22.(2014•韶关二模)一只艘船以均匀的速度由A点向正北方向航行,如图,开始航行时,从A点观测灯塔C的方位角(从正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的水平角)为45°,行驶60海里后,船在B点观测灯塔C的方位角为75°,则A到C的距离是_________海里.23.(2014•潍坊二模)如图所示,位于东海某岛的雷达观测站A,发现其北偏东45°,与观测站A距离20海里的B处有一货船正匀速直线行驶,半小时后,又测得该货船位于观测站A东偏北θ(0°<θ<45°)的C处,且cosθ=,已知A、C两处的距离为10海里,则该货船的船速为_________海里/小时.24.(2014•潍坊三模)如图,C、D是两个小区所在地,C、D到一条公路AB的垂直距离分别为CA=1km,DB=2km,A、B间的距离为3km,某公交公司要在A、B之间的某点N处建造一个公交站点,使得N对C、D两个小区的视角∠CND最大,则N处与A处的距离为_________km.25.(2014•台州一模)为了测量A,C两点间的距离,选取同一平面上B,D两点,测出四边形ABCD 各边的长度(单位:km)如图所示,且∠B+∠D=180°,则AC的长为_________km.m/s的速率,从路灯在地面上的射影点C处,沿某直线离开路灯,那么人影长度的变化速率v为_________m/s.三.解答题(共4小题)27.(2014•广州模拟)如图,某测量人员,为了测量西江北岸不能到达的两点A,B之间的距离,她在西江南岸找到一个点C,从C点可以观察到点A,B;找到一个点D,从D点可以观察到点A,C;找到一个点E,从E点可以观察到点B,C;并测量得到数据:∠ACD=90°,∠ADC=60°,∠ACB=15°,∠BCE=105°,∠CEB=45°,DC=CE=1(百米).(1)求△CDE的面积;(2)求A,B之间的距离.28.(2014•福建模拟)如图,经过村庄A有两条夹角为60°的公路AB,AC,根据规划拟在两条公路之间的区域内建一工厂P,分别在两条公路边上建两个仓库M、N (异于村庄A),要求PM=PN=MN=2(单位:千米).如何设计,使得工厂产生的噪声对居民的影响最小(即工厂与村庄的距离最远).29.(2010•福建)某港口O要将一件重要物品用小艇送到一艘正在航行的轮船上,在小艇出发时,轮船位于港口O北偏西30°且与该港口相距20海里的A处,并正以30海里/小时的航行速度沿正东方向匀速行驶.假设该小艇沿直线方向以v海里/小时的航行速度匀速行驶,经过t小时与轮船相遇.(Ⅰ)若希望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则小艇航行速度的大小应为多少?(Ⅱ)为保证小艇在30分钟内(含30分钟)能与轮船相遇,试确定小艇航行速度的最小值;(Ⅲ)是否存在v,使得小艇以v海里/小时的航行速度行驶,总能有两种不同的航行方向与轮船相遇?若存在,试确定v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0.在平地上有A、B两点,A在山的正东,B在山的东南,且在A的西偏南65°距离为300米的地方,在A测得山顶的仰角是30°,求山高(精确到10米,sin70°=0.94).2014年12月27日高中数学解三角形应用举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9小题)1.(2014•海南模拟)如图,已知A,B两点分别在河的两岸,某测量者在点A所在的河岸边另选定一点C,测得AC=50m,∠ACB=45°,∠CAB=105°,则A、B两点的距离为()A.m B.m C.m D.m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专题:应用题;解三角形.分析:依题意在A,B,C三点构成的三角形中利用正弦定理,根据AC,∠ACB,B的值求得AB解答:解:由正弦定理得,∴AB===50,∴A,B两点的距离为50m,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正弦定理,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熟练掌握正弦定理是解本题的关键.2.(2014•海淀区二模)如图所示,为了测量某湖泊两侧A、B间的距离,李宁同学首先选定了与A、B 不共线的一点C,然后给出了三种测量方案:(△ABC的角A、B、C所对的边分别记为a、b、c):①测量A、C、b;②测量a、b、C;③测量A、B、a;则一定能确定A、B间距离的所有方案的序号为()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专题:应用题;解三角形.分析:根据图形,可以知道a,b可以测得,角A、B、C也可测得,利用测量的数据,求解A,B两点间的距离唯一即可.解答:解:对于①③可以利用正弦定理确定唯一的A,B两点间的距离.对于②直接利用余弦定理即可确定A,B两点间的距离.故选:D.点评:本题以实际问题为素材,考查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哪些可测量,哪些不可直接测量,注意正弦定理的应用.3.(2014•重庆一模)在O点测量到远处有一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开始时该物体位于P点,一分钟后,其位置在Q点,且∠POQ=90°,再过两分钟后,该物体位于R点,且∠QOR=30°,则tan∠OPQ的值为()A.B.C.D.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专题:计算题;解三角形.分析:根据题意设PQ=x,可得QR=x,∠POQ=90°,∠QOR=30°,∠OPQ+∠R=60°.算出∠R=60°﹣∠OPQ,分别在△ORQ、△OPQ中利用正弦定理,计算出OQ长,再建立关于∠OPQ的等式,解之即可求出tan∠OPQ的值.解答:解:根据题意,设PQ=x,则QR=2x,∵∠POQ=90°,∠QOR=30°,∴∠OPQ+∠R=60°,即∠R=60°﹣∠OPQ在△ORQ中,由正弦定理得∴OQ==2xsin(60°﹣∠OPQ)在△OPQ中,由正弦定理得OQ=×sin∠OPQ=xsin∠OPQ∴2xsin(60°﹣∠OPQ)=xsin∠OPQ∴2sin(60°﹣∠OPQ)=sin∠OPQ∴=sin∠OPQ整理得cos∠OPQ=2sin∠OPQ,所以tan∠OPQ==.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利用正弦定理解决实际问题,要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利用三角函数有关知识进行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2014•成都三模)在一条东西走向的水平公路的北侧远处有一座高塔,塔底与这条公路在同一水平面上,为了测量该塔的高度,测量人员在公路上选择了A、B两个观测点,在A处测得该塔底部C在西偏北α的方向上,在B处测得塔底C在西偏北β的方向上,并测得塔顶D的仰角为γ,已知AB=a,0<γ<β<α<,则此塔高CD为()B.tanγA.tanγC.D.tanγtanγ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求出BC,再求出CD即可.解答:解:在△ABC中,∠ACB=α﹣β,∠ACBA=π﹣α,AB=a,∴,∴BC=,∴CD=BCtanγ=tanγ.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考查了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2014•浙江模拟)如图,在铁路建设中,需要确定隧道两端的距离(单位:百米),已测得隧道两端点A,B到某一点C的距离分别为5和8,∠ACB=60°,则A,B之间的距离为()A.7B.10C.6D.8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专题:解三角形.分析:由余弦定理和已知边和角求得AB的长度.解答:解:由余弦定理知AB===7,所以A,B之间的距离为7百米.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余弦定理的应用.已知两边和一个角,求边常用余弦定理来解决.6.(2014•房山区一模)如图,有一块锐角三角形的玻璃余料,欲加工成一个面积不小于800cm2的内接矩形玻璃(阴影部分),则其边长x(单位:cm)的取值范围是()A.[10,30]B.[25,32]C.[20,35]D.[20,40]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专题:应用题;解三角形.分析:设矩形的另一边长为ym,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0<x<60).矩形的面积S=x(60﹣x),利用S≥800解出即可.解答:解:设矩形的另一边长为ym,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解得y=60﹣x,(0<x<60)∴矩形的面积S=x(60﹣x),∵矩形花园的面积不小于800m2,∴x(60﹣x)≥800,化为(x﹣20)(x﹣40)≤0,解得20≤x≤40.满足0<x<60.故其边长x(单位m)的取值范围是[20,4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法,属于中档题.7.(2014•濮阳一模)如图所示,当甲船位于A处时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20海里的B处有一艘渔船遇险等待营救,甲船立即前往营救,同时把消息告知在甲船的南偏西30°相距10海里C处的乙船,乙船立即朝北偏东θ+30°角的方向沿直线前往B处营救,则sinθ的值为()A.B.C.D.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专题:应用题;解三角形.分析:连接BC,在三角形ABC中,利用余弦定理求出BC的长,再利用正弦定理求出sin∠ACB的值,即可求出sinθ的值.解答:解:连接BC,在△ABC中,AC=10海里,AB=20海里,∠CAB=120°根据余弦定理得:BC2=AC2+AB2﹣2AC•AB•cos∠CAB=100+400+200=700,∴BC=10海里,根据正弦定理得,即,∴sin∠ACB=,∴sinθ=.故选:A.点评:解三角形问题,通常要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同时往往与三角函数知识相联系.8.(2014•成都三模)某公司要测量一水塔CD的高度,测量人员在该水塔所在的东西方向水平直线上选择A,B两个观测点,在A处测得该水塔顶端D的仰角为α,在B处测得该水塔顶端D的仰角为β,已知AB=a,0<β<α<,则水塔CD的高度为()A .B.C.D.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专题:应用题;解三角形.分析:设CD=x,求出AC,BC,利用a=BC﹣AC,即可求出水塔CD的高度.解答:解:设CD=x,则AC=,∵BC=,a=BC﹣AC,∴a=﹣,∴x==,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求出AC,BC是关键.9.(2014•怀化一模)在等腰Rt△ABC中,AB=AC=4,点P是边AB上异于A,B的一点,光线从点P 出发,经BC,CA反射后又回到原来的点P.若,则△PQR的周长等于()A.B.C.D.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专题:综合题;解三角形.分析:建立坐标系,设点P的坐标,可得P关于直线BC的对称点P1的坐标,和P关于y轴的对称点P2的坐标,由P1,Q,R,P2四点共线可得△PQR的周长.解答:解: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可得B(4,0),C(0,4),P(,0)故直线BC的方程为x+y=4,P关于y轴的对称点P2(﹣,0),设点P关于直线BC的对称点P1(x,y),满足,解得,即P1(4,),由光的反射原理可知P1,Q,R,P2四点共线,故△PQR的周长等于|P1P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点的对称问题,涉及直线方程的求解以及光的反射原理的应用,属中档题.10.(2012•珠海一模)台风中心从A地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离台风中心30千米内的地区为危险区,城市B在A的正东40千米处,则B城市处于危险区内的时间为()A.B.1小时C.D.2小时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先以A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而可知B点坐标和台风中心移动的轨迹,求得点B 到射线的距离,进而求得答案.解答:解:如图,以A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B(40,0),台风中心移动的轨迹为射线y=x(x≥0),而点B到射线y=x的距离d==20<30,故l=2=20,故B城市处于危险区内的时间为1小时,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通过建立直角坐标系把三角形问题转换成解析几何的问题,方便了问题的解决.11.(2011•宝鸡模拟)一质点受到平面上的三个力F1,F2,F3(单位:牛顿)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已知D成120°角,且y=g(x)的大小分别为1和2,则有()A.F1,F3成90°角B.F1,F3成150°角C.F2,F3成90°角D.F2,F3成60°角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向量的模;向量在物理中的应用.分析:处于平衡状态即三个力合力为0,利用向量表示出等式,将等式变形平方,利用数量积公式求出,T通过三角形边的关系求出角.解答:解:由⇒⇒=+2||•||cos120°=由知,F1,F3成90°角,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向量模的求法、及解三角形.12.(2011•大连二模)已知A船在灯塔C北偏东75°且A到C的距离为3km,B船在灯塔C西偏北15o 且B到C的距离为km,则A,B两船的距离为()A.5km B.km C.4km D.km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先画出简图求出角A的值,再由余弦定理可得到AB的值.解答:解:依题意可得简图,可知A=150°,根据余弦定理可得,AB2=BC2+AC2﹣2BC×ACcosC=16,∴AB=4.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的应用.属基础题.主要在于能够准确的画出图形来.13.(2011•安徽模拟)如图,在山脚下A测得山顶P的仰角为α,沿倾斜角为β的斜坡向上走a米到达B,在B处测得山顶P的仰角为γ,则山高PQ为()A.B.C.D.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分析:△PAB中,由正弦定理可得PB=,根据PQ=PC+CQ=PB•sinγ+asinβ通分化简可得结果.解答:解:△PAB中,∠PAB=α﹣β,∠BPA=(﹣α)﹣(﹣γ)=γ﹣α,∴=,即PB=.PQ=PC+CQ=PB•sinγ+asinβ=,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正弦定理的应用,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求出PB=,是解题的关键.14.(2010•武昌区模拟)某人朝正东方向走xkm后,向右转150°,然后朝新方向走3km,结果他离出发点恰好,那么x的值为()A.2或B.2C.D.3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作出图象,三点之间正好组成了一个知两边与一角的三角形,由余弦定理建立关于x的方程即可求得x的值.解答:解:如图,AB=x,BC=3,AC=,∠ABC=30°.由余弦定理得3=x2+9﹣2×3×x×cos30°.解得x=2或x=故选A.点评:考查解三角形的知识,其特点从应用题中抽象出三角形.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定理建立方程求解.15.(2010•江门一模)海事救护船A在基地的北偏东60°,与基地相距海里,渔船B被困海面,已知B距离基地100海里,而且在救护船A正西方,则渔船B与救护船A的距离是()A.100海里B.200海里C.100海里或200海里D.海里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正弦定理求得sinB的值,进而确定B的值,最后根据B的值,求得AB.解答:解:设基地为与O处,根据正弦定理可知=∴sinB=•OA==∴B=60°或120°当B=60°,∠BOA=90°,∠A=30°BA=2OB=200当B=120°,∠A=∠B=30°∴OB=AB=100故渔船B与救护船A的距离是100或200海里.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考查了学生转化和化归思想和逻辑思维的能力.16.(2010•武汉模拟)飞机从甲地以北偏西15°的方向飞行1400km到达乙地,再从乙地以南偏东75°的方向飞行1400km到达丙地,那么丙地距甲地距离为()A.1400km B.700km C.700km D.1400km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专题:计算题;数形结合.分析:设A,B,C分别对应甲、乙、丙三地,由B向x轴做垂线垂足为D,则∠BAD和∠DBC可知,进而求得∠ABC=60°判断出三角形为正三角形,进而求得AC.解答:解:依题意,设A,B,C分别对应甲、乙、丙三地,由B向x轴做垂线垂足为D,则∠BAD=75°,∠DBC=75°∴∠ABC=75°﹣15°=60°∴AB=BC=1400∴△ABC为正三角形∴AC=1400千米.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三角形的应用.要注意特殊三角形的运用.17.(2010•石家庄二模)如图,一条宽为a的直角走廊,现要设计一辆可通过该直角走廊的矩形面平板车,其宽为b(0<b<a).则该平板车长度的最大值为()A.B.C.D.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专题:应用题.分析:先设平板手推车的长度不能超过x米,此时平板车所形成的三角形:AD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连接EG与AD交于点F,利用AD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求得平板手推车的长度解答:解:设平板车的长度的最大值为x由题意可得△AD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连接EG交AD于F,则EG== aFG=EG﹣EF=得△ADG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D=2AF=2FG=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在实际问题中建立三角函数模型,解答的关键是由实际问题:要想顺利通过直角走廊,转化为数学问题:此时平板手推车所形成的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18.(2009•韶关二模)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上举行升旗仪式,在坡度15°的看台上,同一列上的第一排和最后一排测得旗杆顶部的仰角分别为60°和30°,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距离为米(如图所示),则旗杆的高度为()A.10米B.30米C.10米D.米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专题:计算题;数形结合.分析:先画出示意图,根据题意可求得∠AEC和∠ACE,则∠EAC可求,然后利用正弦定理求得AC,最后在Rt△ABC中利用AB=AC•sin∠ACB求得答案.解答:解:如图所示,依题意可知∠AEC=45°,∠ACE=180°﹣60°﹣15°=105°∴∠EAC=180°﹣45°﹣105°=30°由正弦定理可知=,∴AC=•sin∠CEA=20米∴在Rt△ABC中,AB=AC•sin∠ACB=20×=30米答:旗杆的高度为30米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此类问题的解决关键是建立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19.(2009•温州一模)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上举行升旗仪式,在坡度15°的看台上,同一列上的第一排和最后一排测得旗杆顶部的仰角分别为60°和30°,看台上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距离米(如图所示),旗杆底部与第一排在一个水平面上,已知国歌长度约为50秒,升旗手匀速升旗的速度为()A.(米/秒)B.(米/秒)C.(米/秒)D.(米/秒)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专题:计算题;应用题.分析:先根据题意可知∠DAB,∠ABD和∠ADB,AB,然后在△ABD利用正弦定理求得BD,进而在Rt△BCD求得CD,最后利用路程除以时间求得旗手升旗的速度.解答:解:由条件得△ABD中,∠DAB=45°,∠ABD=105°,∠ADB=30°,AB=10,由正弦定理得BD=•AB=20则在Rt△BCD中,CD=20×sin60°=30所以速度V==米/秒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和基本的推理能力,运算能力.二.填空题(共7小题)20.(2014•重庆模拟)如图,割线PBC经过圆心O,PB=OB=1,PB绕点O逆时针旋120°到OD,连PD 交圆O于点E,则PE=.考点: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专题:计算题.分析:先由余弦定理求出PD,再根据割线定理即可求出PE,问题解决.解答:解:由余弦定理得,PD2=OD2+OP2﹣2OD•OPcos120°=1+4﹣2×1×2×(﹣)=7,所以PD=.根据割线定理PE•PD=PB•PC得,PE=1×3,所以PE=.故答案为.点评:已知三角形两边与夹角时,一定要想到余弦定理的运用,之后做题的思路也许会豁然开朗.21.(2014•南昌模拟)已知△ABC中,角A,B,C所对应的边的边长分别为a,b,c,外接圆半径是1,且满足条件2(sin2A﹣sin2C)=(sinA﹣sinB)b,则△ABC面积的最大值为.考点: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把b=2sinB 代入已知等式并应用正弦定理得a2+b2﹣c2=ab,由余弦定理得cosC=,得到C=60°,由ab=a2+b2﹣3≥2ab﹣3 求得ab最大值为3,从而求得△ABC面积的最大值.解答:解:由正弦定理可得b=2RsinB=2sinB,代入已知等式得2sin2A﹣2sin2C=2sinAsinB﹣2sin2B,sin2A+sin2B﹣sin2C=sinAsinB,∴a2+b2﹣c2=ab,∴cosC==,∴C=60°.∵ab=a2+b2﹣c2=a2+b2﹣(2rsinC)2=a2+b2﹣3≥2ab﹣3,∴ab≤3 (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ABC面积为≤×3×=,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求出ab≤3是解题的难点.22.(2014•韶关二模)一只艘船以均匀的速度由A点向正北方向航行,如图,开始航行时,从A点观测灯塔C的方位角(从正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的水平角)为45°,行驶60海里后,船在B点观测灯塔C的方位角为75°,则A到C的距离是30(+)海里.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专题:应用题;解三角形.分析:由题意,∠ABC=105°,∠C=30°,AB=60海里,由正弦定理可得AC.解答:解:由题意,∠ABC=105°,∠C=30°,AB=60海里.由正弦定理可得AC==30(+)海里.故答案为:30(+).点评:本题考查正弦定理,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23.(2014•潍坊二模)如图所示,位于东海某岛的雷达观测站A,发现其北偏东45°,与观测站A距离20海里的B处有一货船正匀速直线行驶,半小时后,又测得该货船位于观测站A东偏北θ(0°<θ<45°)的C处,且cosθ=,已知A、C两处的距离为10海里,则该货船的船速为4海里/小时.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专题:解三角形.分析:根据余弦定理求出BC的长度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cosθ=,∴sin=,由题意得∠BAC=45°﹣θ,即cos∠BAC=cos(45°﹣θ)=,∵AB=20,AC=10,∴由余弦定理得BC2=AB2+AC2﹣2AB•ACcos∠BAC,即BC2=(20)2+102﹣2×20×10×=800+100﹣560=340,即BC=,设船速为x,则=2,∴x=4(海里/小时),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的应用,根据条件求出cos∠BAC,以及利用余弦定理求出BC的长度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4.(2014•潍坊三模)如图,C、D是两个小区所在地,C、D到一条公路AB的垂直距离分别为CA=1km,DB=2km,A、B间的距离为3km,某公交公司要在A、B之间的某点N处建造一个公交站点,使得N对C、D两个小区的视角∠CND最大,则N处与A处的距离为2﹣3km.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专题:应用题;三角函数的求值.分析:设出NA的长度x,把∠CNA与∠DNB的正切值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最后把∠CND的正切值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换元后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最后得到使N对C、D两个小区的视角∠CND最大时的x值,即可确定点N的位置.解答:解:设NA=x,∠CNA=α,∠DNB=β.依题意有tanα=,tanβ=,tan∠CND=tan[π﹣(α+β)]=﹣tan(α+β)=﹣=,令t=x+3,由0<x<3,得3<t<6,则=∵4≤t+<3+∴t=2,即x=2﹣3时取得最大角,故N处与A处的距离为(2﹣3)km.故答案为:2﹣3.点评:本题考查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考查了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解答的关键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是中档题.25.(2014•台州一模)为了测量A,C两点间的距离,选取同一平面上B,D两点,测出四边形ABCD 各边的长度(单位:km)如图所示,且∠B+∠D=180°,则AC的长为km.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专题:计算题;解三角形.分析:利用余弦定理,结合∠B+∠D=180°,即可求出AC的长.解答:解:由余弦定理可得AC2=22+32﹣2•2•3•cosD=13﹣12cosD,AC2=52+82﹣2•5•8•cosB=89﹣80cosB,∵∠B+∠D=180°,∴2AC2=13+89=102,∴AC=km.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余弦定理,考查三角函数知识,正确运用余弦定理是关键.m/s的速率,从路灯在地面上的射影点C处,沿某直线离开路灯,那么人影长度的变化速率v为m/s.考点: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专题:解三角形.分析:由题意画出几何图形,设出人从C点运动到B处路程、运动时间及人影长度,由三角形相似求出人影长度与运动路程间的关系式,把运动路程用运动速度和运动时间替换,求导后得答案.解答:解:如图,路灯距地平面的距离为DC,人的身高为EB.设人从C点运动到B处路程为x米,时间为t(单位:秒),AB为人影长度,设为y,∵BE∥CD,∴.∴,∴y=x,又∵x=t,∴y=x=t.则y′=,∴人影长度的变化速率为m/s.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是。
(易错题)高中数学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4)
一、选择题1.已知O 为正三角形ABC 内一点,且满足()10OA OB OC λλ+++=,若OAB 的面积与OAC 的面积之比为3,则λ=( ) A .12B .14C .34D .322.已知非零向量,a b 满足4,2a b ==,且a 在b 方向上的投影与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相等,则a b -等于( ) A .1B .25C .5D .33.在AOB ∆中,0,5,25,OA OB OA OB AB ⋅===边上的高为,OD D 在AB 上,点E 位于线段OD 上,若34OE EA ⋅=,则向量EA 在向量OD 上的投影为( ) A .12或32B .1C .1或12D .324.已知1a =,2b =,则a b a b ++-的最大值等于( )A .4B C .D .55.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EF 为该正方形内切圆的直径,P 在ABCD 的四边上运动,则PE PF ⋅的最大值为( )A B .1C .2D .226.在ABC 中,D 为AB 的中点,60A ∠=︒且2AB AC AB CD ⋅=⋅,若ABC 的面积为AC 的长为( )A .B .3C .3D .7.在ABC 中,D 是BC 的中点,E 是AD 的中点,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DB DC =B .2AD DE =C .2AB AC AD += D .AB AC BC -=8.在ABC 中,||:||:||3:4:5AB AC BC =,圆O 是ABC 的内切圆,且与BC 切于D 点,设AB a =,AC b =,则AD =( )A .2355a b +B .3255a b + C .2133a b +D .1233a b +9.在ABC ∆中,060BAC ∠=,5AB =,6AC =,D 是AB 上一点,且5AB CD ⋅=-,则BD 等于( )A .1B .2C .3D .410.在直角梯形ABCD 中,0AD AB ⋅=,30B ∠=︒,AB =2BC =,13BE BC =,则( )A .1163AE AB AD =+ B .1263AE AB AD =+ C .5163AE AB AD =+ D .5166AE AB AD =+11.设O 是△ABC 20OB OC ++=,则∠BOC =( ) A .6π B .3π C .2π D .23π12.在ABC 中,D 是BC 边上的一点,F 是AD 上的一点,且满足2AD AB AC =+和20FD FA +=,连接CF 并延长交AB 于E ,若AE EB λ=,则λ的值为( ) A .12B .13C .14D .15二、填空题13.已知平面向量a ,b ,c ,d 满足1a b ==,2c =,0a b ⋅=,1c d -=,则2a b d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14.记集合{|X x b a xc ==+且||||4}a b a b ++-=中所有元素的绝对值之和为(,)S a c ,其中平面向量a ,b ,c 不共线,且||||1a c ==,则(,)S a 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15.已知向量1e ,2e 是平面α内的一组基向量,O 为α内的定点,对于α内任意一点P ,当12OP xe ye =+时,则称有序实数对(),x y 为点P 的广义坐标,若点A 、B 的广义坐标分别为()11,x y 、()22,x y ,对于下列命题: ① 线段A 、B 的中点的广义坐标为1212,22x x y y ++⎛⎫⎪⎝⎭; ② 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12x x -③ 向量OA 平行于向量OB 的充要条件是1221x y x y =; ④ 向量OA 垂直于向量OB 的充要条件是12120x x y y +=. 其中的真命题是________(请写出所有真命题的序号) 16.在ABC 中,AB AC =,E ,F 是边BC 的三等分点,若3AB AC AB AC +=-,则cos EAF ∠=_______________17.设10AB =,若平面上点P 满足对任意的R λ∈,28AP AB λ-≥,PA PB ⋅的最小值为_______.18.如图,设圆M 的半径为2,点C 是圆M 上的定点,A ,B 是圆M 上的两个动点,则CA CB ⋅的最小值是________.19.已知,a b 都是单位向量,且a 与b 的夹角是120,||a b -=_________________. 20.在ABC 中,2AB =,32AC =,135BAC ∠=︒,M 是ABC 所在平面上的动点,则w MA MB MB MC MC MA =⋅+⋅+⋅的最小值为________.三、解答题21.平面内给定三个向量(3,2),(1,2),(4,1)a b c ==-=. (1)求32a b c +-;(2)求满足a mb nc =+的实数m 和n ; (3)若()(2)a kc b a +⊥-,求实数k .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1,2A -,()1,1B ,()3,1C -. (Ⅰ)求AB 的坐标及AB ;(Ⅱ)当实数t 为何值时,()tOC OB AB +.23.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2,5OA =,()3,1OB =,(),3OC x =. (1)若A ,B ,C 共线,求x 的值;(2)当6x =时,直线OC 上存在点M 使MA MB ⊥,求点M 的坐标. 24.已知()3,2a =-,()2,1b =,O 为坐标原点.(1)若ma b +与2a b -的夹角为钝角,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2)设OA a =,OB b =,求OAB 的面积.25.已知向量(1,2),(,2),(3,1)==-=-OA OB m OC ,O 为坐标原点. (1)若AB AC ⊥求实数m 的值; (2)在(1)的条件下,求△ABC 的面积.26.已知向量()3,1a =-,()1,2b =-,()n a kb k R =-∈. (1)若n 与向量2a b -垂直,求实数k 的值;(2)若向量()1,1c =-,且n 与向量kb c +平行,求实数k 的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A 解析:A 【分析】分别取AC 、BC 的中点D 、E ,连接DE 、AE ,由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可得OD OE λ=-,进而可得13OAC AEC S S =△△,即可得解.【详解】分别取AC 、BC 的中点D 、E ,连接DE 、AE ,如图,所以DE 是ABC 的中位线,因为()10OA OB OC λλ+++=,所以()OA OC OB OC λ+=-+, 所以OD OE λ=-,所以D 、E 、O 三点共线,所以111363OAC OAB ABC AEC S S S S ===△△△△,所以13OD ED =即12OD OE =-,所以12λ-=-即12λ=.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共线、线性运算及基本定理的应用,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与转化化归思想,属于中档题.2.B解析:B 【解析】因为a 在b 方向上的投影与b 在a 方向上的投影相等,设这两个向量的夹角为θ,则cos cos 4cos 2cos 2a b πθθθθθ===⇒=,又由2()a b a b -=-且4,2a b ==,所以222()225a b a b a a b b -=-=-⋅+=,故选B.3.A解析:A 【解析】Rt AOB 中,0OA OB ⋅=,∴2AOB π∠=,∵5OA =,25OB =|,∴225AB OA OB =+= , ∵AB 边上的高线为OD ,点E 位于线段OD 上,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则)5,0A、(025B ,、设(),D m n ,则OAD BAO ∽,∴OA ADAB OA=, ∴1AD =,∴15AD AB =, 即()(155,255m n =-,,求得45m =, ∴452555D ⎛ ⎝⎭;则45254525,,5555OE OD λλλ⎛⎛⎫=== ⎪ ⎪⎝⎭⎝⎭, 45255,55EA λλ⎛⎫=- ⎪ ⎪⎭;∵34OE EA ⋅=,∴235554λλ⎫⎛⎫⋅-=⎪ ⎪⎪ ⎪⎭⎝⎭, 解得34λ=或14λ=;∴向量EA 在向量OD上的投影为())1,155ED OD OE λλ⎛⎫=-=-- ⎪ ⎪⎝⎭,当34λ=时,15102ED ⎛⎫==⎪⎪⎝⎭;当14λ=时,35102ED ⎛== ⎝⎭. 即向量EA 在向量OD 上的投影为12或32,故选A. 4.C解析:C 【分析】利用基本不等式得到222a b a b a b a b ++-++-≤,然后利用平面向量数量积运算求解. 【详解】因为1a =,2b =,所以222222252a b a ba b a b a b ++-++-≤=+=,当且仅当a b a b +=-,即a b ⊥时取等号,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以及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属于中档题.5.B解析:B 【分析】作出图形,利用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以及数量积的运算性质可得出21P OP E PF =⋅-,求得OP 的最大值,由此可求得PE PF ⋅的最大值. 【详解】 如下图所示:由题可知正方形ABCD 的内切圆的半径为1,设该内切圆的圆心为O ,()()()()2221PE PF OE OP OF OP OP OE OP OE OP OE OP ⋅=-⋅-=-+⋅--=-=-,由图象可知,当点P 为ABCD 的顶点时,2OP 取得最大值2,所以PE PF ⋅的最大值为1.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最值的计算,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6.B解析:B 【分析】设,,AB c AC b ==先化简2AB AC AB CD ⋅=⋅得3c b =,由ABC 的面积为316bc =,即得AC 的长. 【详解】设,,AB c AC b ==由题得2AB AC AB CD ⋅=⋅,所以2()AB AC AB AD AC AB AD AB AC ⋅=⋅-=⋅-⋅, 所以3,3cos cos0,332cAB AC AB AD c b c c b π⋅=⋅∴⨯⨯⨯=⨯⨯∴=. 因为ABC 的面积为431sin 43,1623b c bc π⨯⨯⨯=∴=. 所以24316,33b b =∴= 所以33AC =.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运算,考查三角形的面积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7.C解析:C 【解析】依题意ABC 如图所示:∵D 是BC 的中点 ∴DB CD =,故A 错误 ∵E 是AD 的中点 ∴2AD ED =,故B 错误∵AB AD DB =+,AC AD DC =+∴2AB AC AD DB AD DC AD +=+++=,故C 正确∴()AB AC AD DB AD DC DB DC CB -=+-+=-=,故D 错误 故选C8.B解析:B 【分析】由题得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设3,4,5AB AC BC ===,设,=,,DB BF x AD AE y EC CF z =====求出,,x y z ,再利用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求解.【详解】因为||:||:||3:4:5AB AC BC =,所以ABC 是直角三角形,设3,4, 5.AB AC BC ===如图,设,=,,DB BF x AD AE y EC CF z =====由题得34,2,1,35x yy z x y zx z+=⎧⎪+=∴===⎨⎪+=⎩,所以2232()5555 AD ABBD AB BC AB AC AB AB AC=+=+=+-=+3255a b=+.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9.C解析:C【解析】在ABC∆中,060BAC∠=,5,6AB AC==,D 是AB是上一点,且5AB CD⋅=-,如图所示,设AD k AB=,所以CD AD AC k AB AC=-=-,所以21()2556251552AB CD AB k AB AC k AB AB AC k k ⋅=⋅-=-⋅=-⨯⨯=-=-,解得25k=,所以2(1)35BD AB=-=,故选C.10.C解析:C【分析】先根据题意得1AD=,3CD=2AB DC=,再结合已知和向量的加减法运算求解即可得的答案.【详解】由题意可求得1AD=,3CD=所以2AB DC=,又13BE BC=,则()1133AE AB BE AB BC AB BA AD DC=+=+=+++1111333AB AD DC ⎛⎫=-++ ⎪⎝⎭1111336AB AD AB ⎛⎫=-++ ⎪⎝⎭115116363AB AD AB AD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用基底表示向量,考查运算能力,是基础题.11.B解析:B 【分析】不妨设ABC 的外接圆的半径为1,作2=OF OB ,以,OC OF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COFE ,可得1,2,7===OC OF OE ,利用余弦定理,再利用两角和余弦公式可得3BOC π∠=【详解】不妨设ABC 的外接圆的半径为1,作2=OF OB ,以,OC OF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COFE ,+=OC OF OE ,所以1,2,7===OC OF OE 2221723cos sin 21777+-∠==∠=⨯⨯EOC EOC , 2273cos sin 2272727∠==∠=⨯⨯EOF EOF 3331cos cos()2727727∠=∠+∠==BOC COE EOF 3π∴∠=BOC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几何和向量的综合,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目.12.C解析:C 【分析】首先过D 做//DG CE ,交AB 于G ,根据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得到D 为BC 的中点,从而得到G 为BE 的中点,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如图所示,过D 做//DG CE ,交AB 于G .因为2AD AB AC =+,所以D 为BC 的中点. 因为//DG CE ,所以G 为BE 的中点, 因为20FD FA +=,所以:1:2AF FD =.因为//DG CE ,所以::1:2AE EG AF FD ==,即12AE EG =. 又因为EG BG =,所以14AE EB =, 故14AE EB =.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加法运行的几何意义,同时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13.【分析】用几何意义求解不妨设则在圆心在原点半径为2的圆上设则在以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上运动后形成的轨迹是圆心在原点大圆半径为3小圆半径为1的圆环表示圆环内的点与定点的距离由图形可得最大值和最小值【详解解析:53⎡⎤⎣⎦【分析】用几何意义求解.不妨设()1,0a =,()0,1b =,(),c x y =,则(,)C x y 在圆心在原点,半径为2的圆上,设(),d x y '=',则(,)D x y ''在以C 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上,C 运动后,D 形成的轨迹是圆心在原点,大圆半径为3,小圆半径为1的圆环,2a b d ++表示圆环内的点D 与定点()2,1P --的距离,由图形可得最大值和最小值. 【详解】令()1,0a =,()0,1b =,(),c x y =,设C 的坐标为(),x y ,C 的轨迹为圆心在原点,半径为2的圆上.设(),d x y '=',D 的坐标为(),x y '',D 的轨迹为圆心在原点,大圆半径为3,小圆半径为1的圆环上.()22,1a b d d ++=---表示D 与点()2,1P --的距离,由图可知,故2a b d ++的取值范围为0,53⎡⎤+⎣⎦. 故答案为:0,53⎡⎤+⎣⎦【点睛】本题考查向量模的几何意义,考查模的最值,解题关键是设()1,0a =,()0,1b =,(),c x y =,(),d x y '=',固定,a b 后得出了,C D 的轨迹,然后由模2a b d ++的几何意义得出最值.14.【分析】由条件有两边平方可得当时当时可得答案【详解】解:因为所以所以两边平方得化简得设向量的夹角为则当时当时所以集合中所有元素的绝对值之和为因为所以所以所以所以的取值范围为【点睛】关键点点睛:此题考 解析:[3,4)【分析】由条件有|2||||2|||4a xc xc a xc x ++=++=,两边平方可得3xa c x ⋅=-,当0x ≥时,32cos x θ=+,当0x <时,3cos 2x θ=-,可得答案【详解】解:因为||||4a b a b ++-=,b a xc =+,||||1a c == 所以|2||||2|||4a xc xc a xc x ++=++=, 所以|2|4||a xc x +=-,两边平方得,2244168xa c x x x +⋅+=-+,化简得,3xa c x ⋅=-,设向量,a c 的夹角为θ,(0,)θπ∈,则cos 32x x θ=-, 当0x ≥时,32cos x θ=+,当0x <时,3cos 2x θ=-,所以集合X 中所有元素的绝对值之和为233122cos 2cos 4cos θθθ+=+--, 因为(0,)θπ∈,所以20cos 1θ≤<, 所以234cos 4θ<-≤,所以212344cos θ≤<-, 所以(,)S a c 的取值范围为[3,4)【点睛】关键点点睛:此题考查向量数量积的性质的运用,解题的关键是由已知条件得到3xa c x ⋅=-,然后设出向量,a c 的夹角为θ,则当0x ≥时,32cos x θ=+,当0x <时,3cos 2x θ=-,从而可得集合X 中所有元素的绝对值之和为233122cos 2cos 4cos θθθ+=+--,再利用三角函数的有界性可求得结果,考查数学转化思想15.①③【分析】根据点的广义坐标分别为利用向量的运算公式分别计算①②③④得出结论【详解】点的广义坐标分别为对于①线段的中点设为M 根据=()=中点的广义坐标为故①正确对于②∵(x2﹣x1)A 两点间的距离为解析:①③ 【分析】根据点A 、B 的广义坐标分别为()11,x y 、()22,x y ,1112OA x e y e ∴=+,2122OB x e y e =+,利用向量的运算公式分别计算①②③④,得出结论.【详解】点A 、B 的广义坐标分别为()11,x y 、()22,x y ,1112OA x e y e ∴=+,2122OB x e y e =+,对于①,线段A 、B 的中点设为M ,根据OM =12(OA OB +)=12112211()()22x x e y y e +++ ∴中点的广义坐标为1212,22x x y y ++⎛⎫⎪⎝⎭,故①正确.对于②,∵AB =(x 2﹣x 1)()1212e y y e +-,∴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2222211212212112()()2x x e y y e x x y y e e -+-+--,故②不一定正确.对于③,向量OA 平行于向量OB ,则t OA OB =,即(11,x y )=t ()22,x y ,1221x y x y ∴=,故③正确.对于④,向量OA 垂直于向量OB ,则OA OB =0,221211221121220x x e x y x y e e y y e ∴+++=(),故④不一定正确.故答案为①③. 【点睛】本题在新情境下考查了数量积运算性质、数量积定义,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6.【分析】以ABAC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 根据得到再根据得到平行四边形ABCD 是菱形则设利用勾股定理分别求得的长度在中利用余弦定理求解【详解】如图所示:以ABAC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 则因为所解析:1314【分析】以AB ,AC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 ,根据3AB AC AB AC +=-,得到3AD CB =, 再根据AB AC =,得到平行四边形ABCD 是菱形,则CB AD ⊥,设3CB =,利用勾股定理分别求得EF ,,AE AF 的长度,在AEF 中利用余弦定理求解. 【详解】 如图所示:以AB ,AC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 ,则,AB AC AD AB AC CB +=-=, 因为3AB AC AB AC +=-,所以3AD CB =,设3CB =3AD =, 因为AB AC =,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 是菱形, 所以CB AD ⊥,所以AB AC EF ====,所以3AE AF ===,所以2222121113cos 214AE AF EF EAF AE AF +-+-∠===⋅. 故答案为:131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以及余弦定理的应用,还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和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7.【分析】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则设则所以从而结合可得对任意恒成立则必然成立可得而从而可求得结果【详解】解:以线段的中点为原点以所在的直线为轴以其中垂线为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设则所以因为所以化简得由于上述 解析:9-【分析】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则(5,0),(5,0)A B -,设(,)P x y ,则(5,),(10,0)AP x y AB =+=,所以2(21010,2)AP AB x y λλ-=+-,从而2(21010,2)AP AB x y λλ-=+-,结合28AP AB λ-≥,可得222100(20040)4404360x x x y λλ-+++++≥,对任意R λ∈恒成立,则0∆≤必然成立,可得4y ≥,而2225PA PB x y ⋅=+-216259x ≥+-≥-,从而可求得结果 【详解】解:以线段AB 的中点为原点,以AB 所在的直线为x 轴,以其中垂线为y 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则(5,0),(5,0)A B -,设(,)P x y ,则(5,),(10,0)AP x y AB =+=, 所以2(21010,2)AP AB x y λλ-=+-,因为28AP AB λ-≥,所以22(21010)464x y λ+-+≥,化简得222100(20040)4404360x x x y λλ-+++++≥, 由于上述不等式对任意R λ∈恒成立,则0∆≤必然成立,222(20040)4100(440436)0x x x y ∆=+-⨯⨯+++≤,解得4y ≥,所以4y ≥或4y ≤-, 因为(5,),(5,)PA x y PB x y =---=--, 所以2225PA PB x y ⋅=+-, 因为x ∈R ,216y ≥,所以2222516259x y x +-≥+-≥-, 即9PA PB ⋅≥-,所以PA PB ⋅的最小值为9-, 故答案为:9-【点睛】此题考查向量的数量积运算,考查数形结合思想,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8.【分析】延长BC 作圆M 的切线设切点为A1切线与BD 的交点D 结合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可得点A 运动到A1时在上的投影最小设将结果表示为关于的二次函数求出最值即可【详解】如图延长BC 作圆M 的切线设切点为A1切 解析:2-【分析】延长BC ,作圆M 的切线,设切点为A 1,切线与BD 的交点D ,结合数量积的几何意义可得点A 运动到A 1时,CA 在CB 上的投影最小,设CP x =,将结果表示为关于x 的二次函数,求出最值即可. 【详解】 如图,延长BC ,作圆M 的切线,设切点为A 1,切线与BD 的交点D ,由数量积的几何意义,CA CB ⋅等于CA 在CB 上的投影与CB 之积,当点A 运动到A 1时,CA 在CB 上的投影最小; 设BC 中点P ,连MP ,MA 1,则四边形MPDA 1为矩形; 设CP =x ,则CD =2-x ,CB =2x ,CA CB ⋅=()()222224212x x x x x --⋅=-=--,[]02x ∈,, 所以当1x =时,CA CB ⋅最小,最小值为2-,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考查了学生的作图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9.【分析】根据数量积公式得出的值再由得出答案【详解】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由数量积求模长属于中档题 3【分析】根据数量积公式得出a b ⋅的值,再由2||()a b a b -=-得出答案. 【详解】111cos1202a b ⋅=⨯⨯︒=-22222||()2||2||1113a b a b a a b b a a b b ∴-=-=-⋅+=-⋅+=++=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由数量积求模长,属于中档题.20.【分析】以A 为原点AC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系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可得ABC 坐标设可得的坐标根据数量积公式可得的表达式即可求得答案【详解】以A 为原点AC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坐标系如图所示:因为所以设则所以=当时 解析:283-【分析】以A 为原点,AC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系,如图所示,根据题意,可得A 、B 、C 坐标,设(,)M x y ,可得,,MA MB MC 的坐标,根据数量积公式,可得w 的表达式,即可求得答案.【详解】以A 为原点,AC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坐标系,如图所示:因为2AB =,32AC =135BAC ∠=︒, 所以(0,0),(2,2),(32,0)A B C -,设(,)M x y ,则(,),(2,2),(32,)MA x y MB x y MC x y =--=---=--, 所以(2)(2)w MA MB MB MC MC MA x x y y =⋅+⋅+⋅=++22)(32)(2)(2)x x y y x x y -++-+=22222222834232263()3()333x x y x y -+--=-+--, 当222,33x y ==时,w 有最小值,且为283-, 故答案为:283-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得点坐标,利用数量积公式的坐标公式求解,考查分析理解,计算化简的能力,属基础题.三、解答题21.(1)6;(2)58,99m n ==;(3)1118k =-.【分析】(1)利用向量加法的坐标运算得到()320,6a b c +-=,再求模长即可;(2)先写mb nc +的坐标,再根据a mb nc =+使对应横纵坐标相等列方程组,解方程组即得结果;(3)利用向量垂直则数量积为零,再利用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列关系求出参数即可.【详解】解:(1)由(3,2),(1,2),(4,1)a b c ==-=,得3(9,6),(1,2),2(8,2)a b c ==-=∴()()32918,6220,6a b c +-=--+-=,∴23206a b c +-=+=;(2)()(),2,4,mb m m nc n n =-=, ∴()4,2mb nc n m m n +=-+,a mb nc =+,∴()4,2(3,2)a n m m n ==-+,故4322n m m n -=⎧⎨+=⎩,解得58,99m n ==;(3)(3,2),(4,)a kc k k ==,∴()34,2a kc k k +=++,(3,2),2(2,4)a b ==-,∴()25,2b a -=-,()()2a kc b a +⊥-,∴()()20a kc b a +⋅-=,即()()534220k k -+++=,解得1118k =-. 【点睛】 结论点睛:若()()1122,,,a x y b x y == ,则//a b 等价于12210x y x y -=;a b ⊥等价于12120x x y y +=.22.(Ⅰ)(2,1)AB =-,5AB =Ⅱ)3t = 【分析】(Ⅰ)根据点A ,B 的坐标即可求出(2,1)AB =-,从而可求出||AB ;(Ⅱ)可以求出(13,1)tOC OB t t +=-+,根据()//tOC OB AB +即可得出2(1)(1)(13)30t t t +---=-=,解出t 即可.【详解】(Ⅰ)∵()1,2A -,()1,1B ,∴(2,1)AB =- ∴2||25AB ==(Ⅱ)∵()3,1C -,∴(13,1)tOC OB t t +=-+. ∵()tOC OB AB +∴2(1)(1)(13)30t t t +---=-=,∴3t =【点睛】考查根据点的坐标求向量的坐标的方法,根据向量的坐标求向量长度的方法,以及平行向量的坐标关系. 23.(1)52x =;(2)()2,1或2211,55⎛⎫⎪⎝⎭. 【分析】(1)利用//AB BC ,结合向量共线的坐标表示列方程,解方程求得x 的值.(2)设M 点的坐标为()6,3λλ,利用MA MB ⊥,结合向量垂直的坐标表示列方程,解方程求得λ的值,进而求得M 点的坐标. 【详解】(1)()1,4AB OB OA =-=-;()3,2BC OC OB x =-=- ∵A 、B 、C 共线,∴//AB BC ∴()2430x +-= ∴52x =. (2)∵M 在直线OC 上,∴设()6,3OM OC λλλ== ∴()26,53MA OA OM λλ=-=--()36,13MB OB OM λλ=-=--∵MA MB ⊥∴()()()()263653130λλλλ--+--= 即:24548110λλ-+= 解得:13λ=或1115λ=. ∴()2,1OM =或2211,55OM ⎛⎫=⎪⎝⎭. ∴点M 的坐标为()2,1或2211,55⎛⎫⎪⎝⎭. 【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向量共线、垂直的坐标表示,属于中档题.24.(1)116,,225⎛⎫⎛⎫-∞-- ⎪ ⎪⎝⎭⎝⎭;(2)72S =.【分析】(1)由题意,求得,2ma b a b +-的坐标,令()()20ma b a b +⋅-<,解得65m <,再由当12m =-时,得到2a b -与ma b +方向相反,求得12m ≠-,即可求解; (2)设AOB θ∠=,OAB 面积为S ,则1sin 2S a b θ=⋅,结合向量的夹角公式和向量的坐标运算,即可求解. 【详解】(1)由题意,向量()3,2a =-,()2,1b =,可得()32,21ma b m m +=+-+,()21,4a b -=--,令()()20ma b a b +⋅-<,即32840m m --+-<,解得65m <, 当12m =-时,12ma b a b +=-+, 此时2a b -与ma b +方向相反,夹角为π,不合题意,∴12m ≠-, 综上可得,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116,,225⎛⎫⎛⎫-∞-- ⎪ ⎪⎝⎭⎝⎭. (2)设AOB θ∠=,OAB 面积为S ,则1sin 2S a b θ=⋅, 因为222sin 1cos 1a b a b θθ⎛⎫⋅ ⎪=-=- ⎪⋅⎝⎭, 又由()3,2a =-,()2,1b =, 可得()22222224sin 651649S a b a b a bθ=⋅=-⋅=-=,解得72S =, 即OAB 的面积为72OAB S=.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的角公式,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运算的综合应用,其中解答中熟记向量的基本概念,以及向量的数量积和夹角公式的坐标运算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推理与运算能力.25.(1)1;(2)【分析】(1)根据向量(1,2),(,2),(3,1)==-=-OA OB m OC ,得到向量,AB AC ,再由AB AC ⊥,利用坐标运算求解.(2)由(1)得到 ,AB AC ,然后由12ABC S AB AC =⨯⨯求解. 【详解】(1)因为向量(1,2),(,2),(3,1)==-=-OA OB m OC ,所以向量(1,4),(4,1)AB m AC =--=--,又因为AB AC ⊥,所以4(1)40m --+=,解得 2m =.(2)由(1)知:(0,4),(4,1)AB AC =-=--,所以4,17AB AC ==所以11422ABC S AB A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运算,还考查了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26.(1)53-;(2)12-. 【分析】(1)求出()3,12n k k =--+,解方程(3)(7)(12)40k k --⨯-++⨯=即得解;(2)由已知得()1,21kb c k k +=+--,解方程(3)(21)(12)(1)k k k k --⋅--=+⋅+即得解.【详解】(1)由已知得()3,12n a kb k k =-=--+, ()27,4a b -=-, 所以()20n a b ⊥-=,即(3)(7)(12)40k k --⨯-++⨯=,解得53k =-; (2)由已知得()1,21kb c k k +=+--,因为()//n kb c +,所以(3)(21)(12)(1)k k k k --⋅--=+⋅+,解得12k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考查向量垂直平行的坐标表示,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
三角形全等、相似及综合应用模型(6大模型+解题技巧)—2024年中考数学(全国通用)(解析版)
三角形全等、相似及综合应用模型题型解读|模型构建|通关试练三角形基础知识部分多以选择或者填空题形式,考察其三边关系、内角和/外角和定理、“三线”基本性质等。
特殊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也是考查重点,年年都会考查,最为经典的“手拉手”模型就是以等腰三角形为特征总结的,且等腰三角形单独出题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
直角三角形的出题类型可以是选择填空题这类小题,也可以是各类解答题,以及融合在综合压轴题中,作为问题的几何背景进行拓展延伸。
模型0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应用高(AD)中线(AD)角平分线(AD)中位线(DE)模型02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的应用(1)三角形的内角:(1)三角形内角的概念:三角形内角是三角形三边的夹角.每个三角形都有三个内角,且每个内角均大于0°且小于180°.(2)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3)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证明方法,不唯一,但其思路都是设法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移到一起,组合成一个平角.在转化中借助平行线.(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主要用在求三角形中角的度数.①直接根据两已知角求第三个角;②依据三角形中角的关系,用代数方法求三个角;③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锐角可利用两锐角互余求另一锐角.(2)三角形的外角:(1)三角形外角的定义: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共有六个外角,其中有公共顶点的两个相等,因此共有三对.(2)三角形的外角性质:①三角形的外角和为360°.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和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3)若研究的角比较多,要设法利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②将它们转化到一个三角形中去.(4)探究角度之间的不等关系,多用外角的性质③,先从最大角开始,观察它是哪个三角形的外角.模型03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应用(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全等的图形必须满足:(1)形状相同;(2)大小相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021年全国高考数学试卷(理科)(乙卷)
2021年全国高考数学试卷(理科)(乙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设2(z+)+3(z﹣)=4+6i,则z=()A.1﹣2i B.1+2i C.1+i D.1﹣i 2.(5分)已知集合S={s|s=2n+1,n∈Z},T={t|t=4n+1,n∈Z},则S∩T =()A.∅B.S C.T D.Z3.(5分)已知命题p:∃x∈R,sin x<1;命题q:∀x∈R,e|x|≥1,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A.p∧q B.¬p∧q C.p∧¬q D.¬(p∨q)4.(5分)设函数f(x)=,则下列函数中为奇函数的是()A.f(x﹣1)﹣1 B.f(x﹣1)+1 C.f(x+1)﹣1 D.f(x+1)+1 5.(5分)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为B1D1的中点,则直线PB与AD1所成的角为()A.B.C.D.6.(5分)将5名北京冬奥会志愿者分配到花样滑冰、短道速滑、冰球和冰壶4个项目进行培训,每名志愿者只分配到1个项目,每个项目至少分配1名志愿者,则不同的分配方案共有()A.60种B.120种C.240种D.480种7.(5分)把函数y=f(x)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倍,纵坐标不变,再把所得曲线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函数y=sin(x﹣)的图像,则f(x)=()A.sin(﹣)B.sin(+)C.sin(2x﹣)D.sin(2x+)8.(5分)在区间(0,1)与(1,2)中各随机取1个数,则两数之和大于的概率为()A.B.C.D.9.(5分)魏晋时期刘徽撰写的《海岛算经》是关于测量的数学著作,其中第一题是测量海岛的高.如图,点E,H,G在水平线AC上,DE和FG是两个垂直于水平面且等高的测量标杆的高度,称为“表高”,EG称为“表距”,GC 和EH都称为“表目距”,GC与EH的差称为“表目距的差”,则海岛的高AB =()A.+表高B.﹣表高C.+表距D.﹣表距10.(5分)设a≠0,若x=a为函数f(x)=a(x﹣a)2(x﹣b)的极大值点,则()A.a<b B.a>b C.ab<a2D.ab>a2 11.(5分)设B是椭圆C:+=1(a>b>0)的上顶点,若C上的任意一点P都满足|PB|≤2b,则C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1)B.[,1)C.(0,] D.(0,] 12.(5分)设a=2ln1.01,b=ln1.02,c=﹣1,则()A.a<b<c B.b<c<a C.b<a<c D.c<a<b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相似三角形性质与判定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
相似三角形性质与判定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1.在三角形ABC中,点D在边BC上,且∠BAC=∠DAG,∠XXX∠BAD。
证明:=。
当GC⊥BC时,证明:∠BAC=90°。
2.在三角形ABC中,∠ACB=90°,点D在边BC上,CE⊥AB,CF⊥AD,E、F分别是垂足。
证明:AC^2=AF•AD。
联结EF,证明:AE•DB=AD•EF。
3.在三角形ABC中,PC平分∠ACB,PB=PC。
证明:△APC∽△ACB。
若AP=2,PC=6,求AC的长。
4.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B作BE⊥CD,垂足为点E,连接AE,F为AE上一点,且∠XXX∠C。
证明:△ABF∽△EAD。
若AB=4,∠BAE=30°,求AE的长。
5.在三角形ABC中,∠ABC=2∠C,BD平分∠ABC。
证明:AB•BC=AC•CD。
6.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BC,点E、F在AB上,∠ECF=45°,设△ABC的面积为S。
说明AF•BE=2S的理由。
7.在等边三角形ABC中,边长为6,在AC,BC边上各取一点E,F,连接AF,BE相交于点P。
若AE=CF,证明:AF=BE,并求∠APB的度数。
若AE=2,试求AP•AF的值。
若AF=BE,当点E从点A运动到点C时,试求点P经过的路径长。
8.在钝角三角形ABC中,AD,BE是边BC上的高。
证明。
9.在三角形ABC中,AB=AC,DE∥BC,点F在边AC 上,DF与BE相交于点G,且∠XXX∠ABE。
证明:(1)△DEF∽△BDE;(2)DG•DF=DB•EF。
10.在等边三角形ABC、△DEF中,点D为AB的中点,E在BC上运动,DF和EF分别交AC于G、H两点,BC=2.问E在何处时CH的长度最大?11.在AB和CD交于点O的图形中,当∠A=∠C时,证明:OA•OB=OC•OD。
12.在等边三角形△AEC中,以AC为对角线做正方形ABCD(点B在△AEC内,点D在△AEC外)。
16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6.相似三角形的性质预习归纳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的比等于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 .例题讲解[例] (2015·重庆)已知△ABC ∽△DEF ,△ABC 与△DEF 的相似比为4∶1,则△ABC 与△DEF 对应边上的高之比为 .基础题训练1.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是2∶3,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 ).A .4∶9B .2∶3CD .2∶92.两个相似三角形最大边分别为35cm 和14cm ,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平分线的比( ).A .2∶5B .4∶25C .1∶2D .5∶23.(2014·凉山州)如果两个相似多边形面积的比为1∶5,则他们的相似比为( ).A .1∶25B .1∶5C .1∶2.5D .14.顺次连接三角形三边中点所得到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的面积之比是 . 5.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是9∶16,那么这两个相似比为( ).A .9∶16B .16∶9C .3∶4D .4∶36.两相似三角形对应高长的比为3∶4,则对应中线长的比为( ).A .3∶4B .9∶16 C2 D .4∶37.已知'''ABC A B C ∆∆:,且''':16:9ABC A B C S S ∆∆=,若AB ﹦2,则''A B ﹦ .8.(2015·南京)如图,在△ABC 中,DE ∥BC ,12AD DB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CECB AA .12AE AC = B .12DE BC = C .13ADE ABC ∆=∆的周长的周长D .13ADE ABC ∆=∆的面积的面积9.如图,在□ABCD 中,E 是BC 上一点,AE 交BD 于F .已知BE ∶EC ﹦3∶1,218FBE S cm ∆=,求FDA S ∆.FEDCBA10.如图,已知D 、E 分别是△ABC 中AB 、AC 边上的点.DE ∥BC ,且S △ADE ∶S 四边形DBCE ﹦1∶8,求AE ∶AC 的值.EDCB A中档题训练11.如图所示,四边形DEFG 是Rt △ABC 的内接正方形,若CF ﹦8,DG﹦,求BE 的长.GF E DCB A12.如图,在正△ABC 中,D 、E 、F 分别是BC 、AC 、AB 上的点,DE ⊥AC ,EF ⊥AB ,FD ⊥BC ,求△DEF 的面积与△ABC 的面积之比.FEDCBA13.如图,△ABC 中,DE ∥BC ,AH ⊥BC 于H ,AH 交DE 与G ,已知DE ﹦10,BC ﹦15,AG ﹦12,求GH 的长.HG E D A综合题训练14.(1)如图,已知DE ∥BC ,DE 平分△ABC 的面积,直接写出AD ∶BD ﹦;1 (2)如图,已知DE ∥FG ∥BC ,点D 、F 是线段AB 的三等分点,记△ADE 、四边形DFGE 和四边形FBCG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求S 1∶S 2∶S 3的比值;(3)如图,已知D 、E 、F 分别位于△ABC 的三边上,且四边形CEDF 为平行四边形,△ADF 和△BDE 的面积分别为4和25,求四边形CEDF 的面积.EDB AS 3S 2S 1FEGDB A254F EDCBA。
相似三角形练习题
相似三角形练习题题目一已知三角形ABC中,∠A = 60°,AC = 6 cm,BC = 8 cm。
将三角形ABC沿着边BC剪开,使得三角形ABD与三角形ACD相似,连接BD。
求BD的长度。
解答一由已知条件可知∠A = ∠ADC = 60°,而∠ABD与∠ACD互为对应角,故∠ABD = ∠ACD = 60°,说明三角形ABD与三角形ACD相似。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中对应边的比例相等,即有:BD/AD = AC/CD将已知数值代入,得到:BD/AD = 6/8进一步化简,可得:BD/AD = 3/4将上式两侧同乘以AD,可得:BD = (3/4) * AD由直角三角形ADC中,利用三角函数可得AD的值:AD = AC * sin(60°) = 6 * √3 / 2 = 3√3 cm代入上式,可得:BD = (3/4) * 3√3 = 9√3 / 4 cm所以,BD的长度为9√3 / 4 cm。
题目二已知∆ABC与∆DEF相似,∠B = 40°,∠E = 20°,AB = 5 cm,FE = 3 cm。
求BC、DE的长度。
解答二由已知条件可知∠B = ∠F,即∠B = 40°。
而∆ABC与∆DEF相似,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中对应边的比例相等,即有:AB/FE = BC/DE将已知数值代入,得到:5/3 = BC/DE进一步化简,可得:5DE = 3BC根据已知条件,我们还可以得到∠E = ∠C。
联立上述两个条件,可以列出方程组:{5DE = 3BC∠E = ∠C}要求BC和DE的长度,需要求解以上方程组。
我们可以通过求解方程组来得到BC和DE的长度。
题目三AG和EK是∆ABC和∆EFD的高,点G和点K分别位于边BC和边DE上,且∆AGK和∆EKG相似。
已知∠B = 45°,AB = 12 cm,BC = 10 cm,ED = 8 cm。
相似三角形经典例题(练习)
一、如何证明三角形相似例1、如图:点G 在平行四边形ABCD 的边DC 的延长线上,AG 交BC 、BD 于点E 、F ,则△AGD ∽ ∽ 。
例2、已知△ABC 中,AB=AC ,∠A=36°,BD 是角平分线,求证:△ABC ∽△BCD例3:已知,如图,D 为△ABC 内一点连结ED 、AD ,以BC 为边在△ABC 外作∠CBE=∠ABD,∠BCE=∠BAD求证:△DBE∽△ABC例4、矩形ABCD 中,BC=3AB ,E 、F ,是BC 边的三等分点,连结AE 、AF 、AC ,问图中是否存在非全等的相似三角形?请证明你的结论。
二、如何应用相似三角形证明比例式和乘积式例5、△ABC 中,在AC 上截取AD ,在CB 延长线上截取BE ,使AD=BE ,求证:DF AC=BC FE例6:已知:如图,在△ABC 中,∠BAC=900,M 是BC 的中点,DM⊥BC 于点E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D 。
例7:如图△ABC 中,AD 为中线,CF 为任一直线,CF 交AD 于E ,交AB 于F ,求证:AE :ED=2AF :FB 。
过D 点作DG∥AB 交FC 于G 则△AEF∽△DEG。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它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1)∵D 为BC 的中点,且DG∥BF∴G 为FC 的中点则DG 为△CBF 的中位线,(2)将(2)代入(1)得:三、如何用相似三角形证明两角相等、两线平行和线段相等。
边AB 和AD 上的点,且。
求证:例8:已知:如图E 、F 分别是正方形ABCD 的∠AEF=∠FBD例9、在平行四边形ABCD 内,AR 、BR 、CP 、DP 各为四角的平分线,••DG AFDE AE =BF DG 21=FBAF BF AF DE AE 221==31==AD AF AB EB A B C D E FG 1234ABC D AB C D E FK A B CD E FCDRAC E ABCDEFO 123ABCDFGE求证:SQ ∥AB ,RP ∥BC例10、已知A 、C 、E 和B 、F 、D 分别是∠O 的两边上的点,且AB ∥ED ,BC ∥FE ,求证:AF ∥CD例11、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90°,BCDE 是正方形,AE 交BC 于F ,FG ∥AC 交AB 于G ,求证:FC=FG例12、Rt △ABC 锐角C 的平分线交AB 于E ,交斜边上的高AD 于O ,过O 引BC 的平行线交AB 于F ,求证:AE=BF(答案)例1分析:关键在找“角相等”,除已知条件中已明确给出的以外,还应结合具体的图形,利用公共角、对顶角及由平行线产生的一系列相等的角。
完整版相似三角形性质与判定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
相似三角形性质和判定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 1 已知:如图,在△ ABC中,点D在边BC上,且/ BAC= / DAG , / CDG= / BAD2.如图,已知在△ ABC中,/ ACB=90 °点D在边BC上,CE丄AB , CF丄AD , E、 (1)求证:AC2=AF?AD;F分别是垂足.(1)求证:丄丄厶;AB AC(2)当GC丄BC 时,求证:/ BAC=90 °4.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过B作BE丄CD,垂足为点E,连接AE , F为AE上一点,且 / BFE= / C.(1)求证:△ ABF EAD ;(2)若AB=4 , / BAE=30 ° 求AE 的长.E5. 已知:如图,△ ABC 中,/ ABC=2 / C, BD 平分/ABC . 求证:AB?BC=AC?CD .6. 已知△ ABC , / ACB=90 ° AC=BC,点E、F 在AB 上,/ ECF=45 ° 设厶ABC 的面积为S,说明AF?BE=2S7 •等边三角形 ABC 的边长为6,在AC , BC 边上各取一点 E , F ,连接AF ,BE 相交于点P . (1) 若 AE=CF ;① 求证:AF=BE ,并求/ APB 的度数; ② 若AE=2,试求 AP?AF 的值;(2) 若AF=BE ,当点E 从点A 运动到点C 时,试求点P 经过的路径长.9. 已知:如图,在 △ ABC 中,AB=AC , DE // BC ,点F 在边AC 上, DF 与BE 相交于点 G ,且/ EDF= / ABE . 求证:(1) △ DEFBDE ; (2) DG?DF=DB?EF .&如图所示,AD , BE 是钝角△ ABC 的边BC , AC 上的高,求证:AD =AC BE =BC3 C10. 如图,△ ABC 、△ DEF 都是等边三角形,点 D 为AB 的中点,E 在BC 上运动,DF 和EF 分别交AC 于G 、H 两点,BC=2,问E 在何处时CH 的长度最大?12 .如图,已知等边三角形 △ AEC ,以AC 为对角线做正方形 ABCD (点B 在厶AEC 内,点D 在厶AEC 夕卜).连接 EB ,过E 作EF 丄AB ,交AB 的延长线为 F .(1) 猜测直线BE 和直线AC 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2) 证明:△ BEF ABC ,并求出相似比.OA?OB=OC?OD .13. 已知:如图, △ ABC 中,点D 、E 是边AB 上的点,(1)求证:△ CEDACD ; 2CD 平分 / ECB ,且 BC =BD ?BA .O ,当/ A= / C 时,求证: A D14. 如图,△ ABC中,点D、E分别在BC和AC边上,点G是BE边上一点,且 / BAD= / BGD= / C,联结AG .(1)求证:BD?BC=BG ?BE ;(2)求证:/ BGA= / BAC .15. 已知:如图,在△ ABC中,点D是BC中点,点E是AC中点,且AD丄BC, BE丄AC , BE, AD相交于点G , 过点B 作BF // AC交AD的延长线于点F, DF=6 .(1)求AE的长;(2)求邑匹的值.^AFBG16 .如图,△ ABC 中,/ ACB=90 ° D 是AB 上一点,M 是CD 中点,且/ AMD= / BMD , AP // CD 交BC 延长线于P 点,延长BM交PA于N点,且PN=AN .(1)求证:MN=MA ;(2)求证:/ CDA=2 / ACD .连接AE ,若AB=6 , AE=5时,求线段 AG 的长.17. 已知:如图,在 △ ABC 中,已知点 D 在BC 上,联结 AD ,使得/ CAD= / B , DC=3且S A ACD : S A ADB = 1 : 2. (1)求AC 的值;(2) 若将△ ADC 沿着直线AD 翻折,使点 C 落点E 处,AE 交边BC 于点F ,且AB // DE ,求18. 在△ ABC 中,D 是BC 的中点,且 AD=AC , DE 丄BC ,与AB 相交于点E , EC 与AD 相交于点F . (1)求证:△ ABC FCD ;(2) 若 DE=3 , BC=8,求△ FCD 的面积.19 .如图,△ ABC 为等边三角形, D 为BC 边上一点,以 AD 为边作/ ADE=60 ° DE 与厶ABC 的外角平分线 交于点E . (1)求证:/ BAD= / FDE ;CE的20. 如图所示,△ ABC 中,/ B=90 °点P 从点A 开始沿AB 边向B 以1cm/s 的速度移动,点 Q 从B 点开始沿BC 边向点C 以2cm/s 的速度移动.(1)如果P , Q 分别从A , B 同时出发,经几秒,使 △ PBQ 的面积等于8cm 2?21. 已知:如图,△ ABC 是等边三角形,D 是AB 边上的点,将 DB 绕点D 顺时针旋转60。
相似三角形与圆的综合题
相似三角形与圆的综合考题1、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E是AB延长线上一点,过E作⊙O的切线ED,切点为C,AD⊥ED交ED于点D,交⊙O于点F,CG⊥AB交AB于点G.求证:BG•AG=DF•DA.2、已知:如图,AB为⊙O的直径,AB⊥AC,BC交⊙O于D,E是AC的中点,ED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1)求证:DE为⊙O的切线.(2)求证:AB:AC=BF:DF.3、(南通)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AB=AC,BC交⊙O于点D,DE⊥AC,E为垂足.(1)求证:∠ADE=∠B;(2)过点O作OF∥AD,与E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求证:FD•DA=FO•DE.4、如图,AB为⊙O的直径,BF切⊙O于点B,AF交⊙O于点D,点C在DF上,BC交⊙O于点E,且∠BAF=2∠CBF,CG⊥BF于点G,连接AE.(1)直接写出AE与BC的位置关系;(2)求证:△BCG∽△ACE;(3)若∠F=60°,GF=1,求⊙O的半径长.5、如图,AB、AC分别是⊙O的直径和弦,点D为劣弧AC上一点,弦DE⊥AB分别交⊙O于E,交AB于H,交AC于F.P是ED延长线上一点且PC=PF.(1)求证:PC是⊙O的切线;(2)点D在劣弧AC什么位置时,才能使AD2=DE•DF,为什么?(3)在(2)的条件下,若OH=1,AH=2,求弦AC的长.6、如图,AB、AC分别是⊙O的直径和弦,点D为劣弧AC上一点,弦DE⊥AB分别交⊙O于E,交AB于H,交AC于F.P是ED延长线上一点且PC=PF.(1)求证:PC是⊙O的切线;(2)点D在劣弧AC什么位置时,才能使AD2=DE•DF,为什么?(3)在(2)的条件下,若OH=1,AH=2,求弦AC的长.7、如是⊙O的直径,CB、CD分别切⊙O于B、D两点,点E在CD的延长线上,且CE=AE+BC;(1)求证:AE是⊙O的切线;(2)过点D作DF⊥AB于点F,连接BE交DF于点M,求证:DM=MF.8、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D是⊙O上一点,连结BD并延长,使CD=BD,连结AC。
(05)相似三角形性质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
相似三角形性质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1.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AD、DC上,△ABE∽△DEF,AB=6,AE=9,DE=2,求EF的长.2.如图,AD=2,AC=4,BC=6,∠B=36°,∠D=107°,△ABC∽△DAC(1)求AB的长;(2)求CD的长;(3)求∠BAD的大小.3.如图,△ABC与△A′B′C′相似,AD,BE是△ABC的高,A′D′,B′E′是△A′B′C′的高,求证:=.4.如图所示,已知∠ACB=∠CBD=90°,AC=b,CB=a,BD=k,若△ACB∽△CBD,写出a、b、k之间满足的关系式.5.如图,AD、BE是△ABC的两条高,A′D′、B′E′是△A′B′C′的两条高,△ABD∽△A′B′D′,∠C=∠C′,求证:=.6.已知,如图,△AOB∽△DOC,BD⊥AC,∠AOB是直角.求证:AD2+BC2=AB2+CD2.7.已知如图△ABC中,∠BAC=90°,AB=AC=1,点D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不与B,C点重合),∠ADE=45°,△ABD∽△DCE.当△ADE是等腰三角形时,求AE的长.8.如图,△ABC与△ADB相似,AD=4,CD=6,求这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9.将三角形纸片(△ABC)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折叠,使点B落在边AC上,记为点B′,折痕为EF.已知AB=AC=3,BC=4,若以点B′、F、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求BF的长度.10.如图,△ABC中,AB=8厘米,AC=16厘米,点P从A出发,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向B运动,点Q从C同时出发,以每秒3厘米的速度向A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相应停止运动,那么,当以A、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时,运动时间是多少?1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DC上的一点,AE交BD于O,△AOB∽△EOD,若DE=AB,AB=9,AO=6,求DE和AE的长.12.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PCD是等边三角形,且△ACP∽△PDB.(1)求∠APB的大小.(2)说明线段AC、CD、BD之间的数量关系.13.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AD、DC上,△ABE△∽△DEF,AB=6,AE=8,DE=2,求EF的长.14.如图,△ABC∽△DAB,AB=8,BC=12,求AD的长.15.如图,△ABC中,∠C=90°,AC=3cm,BC=4cm,动点P从点B出发以2cm/s的速度向点C移动,动点Q从C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点A移动,如果动点P、Q同时出发,要使△CPQ与△CBA相似,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秒?16.如图,△ABC∽△FED,若∠A=50°,∠C=30°,求∠E的度数.17.如图,已知△ABC∽△AED,且∠B=∠AED,点D、E分别是边AB、AC上的点,如果AD=3,AE=6,CE=3.根据以上条件你能求出边AB的长吗?请说明理由.18.如图,在△ABC中,AB=8cm,AC=16cm,点P从点B开始沿BA边向点A以每秒2cm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A开始沿AC边向点C以每秒4cm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B、A同时出发,经过几秒钟△APQ与△ABC 相似?试说明理由.1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4,AD=6,∠ABC=60°;点P是射线AD上的一个动点(与点A不重合),BP与AC相交于点E,设AP=x.(1)求AC的长;(2)如果△ABP和△BCE相似,请求出x的值;(3)当△ABE是等腰三角形时,求x的值.20.已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一对对应边长分别是35cm和14cm(1)已知他们的周长相差60cm,求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2)已知它们的面积相差588cm2,求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21.如图,已知△ACE∽△BDE,∠A=117°,∠C=37°,AC=6,BD=3,AB=12,CD=18,(1)求∠B和∠D的度数;(2)求AE和DE的长.22.一个钢筋三角架三边长分别是20厘米、50厘米、60厘米,现在再做一个与其相似的钢筋三角架,而只有长为30厘米和50厘米的两根钢筋,要求以其中一根为一边,从另一根上截下两段(允许有余料)作为两边,则不同的截法有多少种?写出你的设计方案,并说明理由.23.要制作两个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框架,其中一个三角形框架的三边长分别为4、5、6,另一个三角形框架的一边长为2,它的另外两边长分别可以为多少?24.如图,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8,点D、P、E分别在边AB、BC、AC上,BD=3,E为AC中点,当△BPD 与△PCE相似时,求BP的值.25.如图,△ABC∽△A′B′C′,相似比为k,AD、A′D′分别是边BC、B′C′上的中线,求证:.26.已知△ABC∽△DEF,△ABC和△DEF的周长分别为20cm和25cm,且BC=5cm,DF=4cm,求EF和AC的长.27.如图,在△ABC中,AB=6cm,AC=12cm,动点M从点A出发,以1cm∕秒的速度向点B运动,动点N从点C 出发,以2cm∕秒的速度向点A运动,若两点同时运动,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以点A、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8.Rt△ABC中,∠A=90°,AB=8cm,AC=6cm,P、Q分别为AC,AB上的两动点,P从点C开始以1cm/s的速度向点A运动,Q从点A开始以2cm/s的速度向点B运动,当一点到达终点时,P、Q两点就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s.(1)用t的代数式分别表示AQ和AP的长;(2)设△APQ的面积为S,①求△APQ的面积S与t的关系式;②当t=2s时,△APQ的面积S是多少?(3)当t为多少秒时,以点A、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29.如图所示,∠C=90°,BC=8cm,AC:AB=3:5,点P从点B出发,沿BC向点C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 从点C出发沿CA向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分别从B、C同时出发,过多少秒时,以C、P、Q为顶点的三角形恰与△ABC相似?30.如图,已知△ABC∽△A1B1C1,相似比为k(k>1),且△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a>b>c),△A1B1C1的三边长分别为a1、b1、c1.(1)若c=a1,求证:a=kc;(2)若c=a1,试给出符合条件的一对△ABC和△A1B1C1,使得a、b、c和a1、b1、c1都是正整数,并加以说明;(3)若b=a1,c=b1,是否存在△ABC和△A1B1C1使得k=2?请说明理由.相似三角形专项练习30题参考答案: 1.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BAE=90°,∵AB=6,AE=9,∴BE===,∵△ABE∽△DEF,∴=,即=,解得EF=.2.解:(1)∵△ABC∽△DAC,∴,∴,解得:AB=3;(2)∵△ABC∽△DAC,∴,∴,解得:CD=;(3)∵△ABC∽△DAC,∴∠BAC=∠D=107°,∠CAD=∠B=36°,∵∠B=36°,∴∠BAD=∠BAC+∠CAD=107°+36°=143°3.证明:∵△ABC与∽A′B′C′,∴∠ABD=∠A′B′D′,∵AD和A′D′是高,∴∠ADB=∠A′D′B′,∴△ABD∽△A′B′D,∴=,同理可得=,∴=.4.解:∵△ACB∽△CBD,∴=,∵AC=b,CB=a,BD=k,∴=,即a2=bk.5.证明:∵△ABD∽△A′B′D′,∴∠ABC=∠A′B′C′,∠BAC=∠B′A′C′,∵AD是△ABC的高,A′D′是△A′B′C′的,∴∠ADB=∠A′D′B′=90°,∴△ABD∽△A′B′D′,∴=,同理可求△ABE∽△A′B′E′,∴=,∴=.6.解:∵BD⊥AC,∴∠AED=∠AEB=∠BEC=∠DEC=90°,∴在Rt△AED中,AD2=AE2+DE2,在Rt△AEB中,AB2=AE2+BE2,在Rt△BEC中,BC2=BE2+CE2,在Rt△CED中,CD2=CE2+DE2,∴AD2+BC2=AE2+DE2+BE2+CE2,AB2+CD2=AE2+BE2+CE2+DE2,∴AD2+BC2=AB2+CD2.7.解:分三种情况:①若AD=AE时,∠DAE=90°,此时D点与点B重合,不合题意;②若AD=DE时,△ABD与△DCE的相似比为1,此时△ABD≌△DCE,于是AB=AC=1,BC=,AE=AC﹣EC=1﹣BD=1﹣(﹣1)=2﹣;③若AE=DE,此时∠DAE=∠ADE=45°,如图所示,易知AD⊥BC,DE⊥AC,且AD=DC.由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可知:AE=CE=AC=.综上所述,当△ADE是等腰三角形时,AE的长为2﹣或.8.解:∵△ABC与△ADB相似,∴△ABC∽△ADB,∴=,∴AB2=AC•AD=10×4=40,∴△ABC与△ADB的相似比为==.9.解:设BF=x,则CF=4﹣x,由翻折的性质得B′F=BF=x,当△B′FC∽△ABC,∴=, 即=,解得x=,即BF=.当△FB ′C ∽△ABC , ∴AB FB /'=AC FC即,解得:x=2.∴BF 的长度为:2或.10.解:设运动了ts ,根据题意得:AP=2tcm ,CQ=3tcm ,则AQ=AC ﹣CQ=16﹣3t (cm ),当△APQ ∽△ABC 时,,即,解得:t=;当△APQ ∽△ACB 时,,即,解得:t=4; 故当以A 、P 、Q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时,运动时间是:s 或4s11.解:∵△AOB ∽△EOD , ∴DE :AB=OA :OE ,∵DE=AB ,AB=9,AO=6,∴DE=×9=6,OE=OA=4,∴AE=OA+OE=6+4=10.12.解:(1)∵△PCD 是等边三角形,∴∠PCD=60°,∴∠ACP=120°,∵△ACP ∽△PDB ,∴∠APC=∠B ,∵∠A=∠A ,∴∠ACP∽∠APB,∴∠APB=∠ACP=120°;(2)∵△ACP∽△PDB,∴AC:PD=PC:BD,∴PD•PC=AC•BD,∵△PCD是等边三角形,∴PC=PD=CD,∴CD2=AC•BD.13.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BAE=90°,∵AB=6,AE=8,∴BE===10,∵△ABE∽△DEF,∴=,即=,解得EF=.14.解:∵△ABC∽△DAB,∴,∵AB=8,BC=12,∴,∴AD=.15.解:设经过t秒后两三角形相似,则可分下列两种情况进行求解,①若Rt△ABC∽Rt△QPC则,即解之得t=1.2;②若Rt△ABC∽Rt△PQC则,解之得t=;由P点在BC边上的运动速度为2cm/s,Q点在AC边上的速度为1cm/s,可求出t的取值范围应该为0<t<2,验证可知①②两种情况下所求的t均满足条件.所以可知要使△CPQ与△CBA相似,所需要的时间为1.2或秒.16.解:∵△ABC中,∠A=50°,∠C=30°,∴∠B=180°﹣50°﹣30°=100°,∵△ABC∽△FED,∴∠E=∠B=100°.17.解:∵△ABC∽△AED,且∠B=∠AED,∴.又AD=3,AE=6,CE=3,∴AB==18.18.解:设经过t秒两三角形相似,则AP=AB﹣BP=8﹣2t,AQ=4t,①AP与AB是对应边时,∵△APQ与△ABC相似,∴=,即=,解得t=2,②AP与AC是对应边时,∵△APQ与△ABC相似,∴=,即=,解得t=,综上所述,经过或2秒钟,△APQ与△ABC相似19.解:(1)过点A作AF⊥BC于F(1分)在Rt△AFB中,∠AFB=90°,∠ABF=60°∴AF=ABsin∠ABF=4sin60°=4×=,BF=ABcos∠ABF=4cos60°=4×在Rt△AFC中,∠AFC=90°∴(1分)(2)过点P作PG⊥BC于G,在Rt△BPG中,∠PGB=90°,∴(1分)如果△ABP和△BCE相似,∵∠APB=∠EBC又∵∠BAP=∠BCD>∠ECB(1分)∴∠ABP=∠ECB∴即解得(不合题意,舍去)∴x=8(1分)(3)①当AE=AB=4时∵AP∥BC,∴即,解得,②当BE=AB=4时∵AP∥BC,∴,即,解得(不合题意,舍去)③在Rt△AFC中,∠AFC=90°∵,在线段FC上截取FH=AF,∴∠FAE>∠FAH=45°∴∠BAE>45°+30°>60°=∠ABC>∠ABE∴AE≠BE.综上所述,当△ABE是等腰三角形时,或20.解:(1)∵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长分别是35cm和14cm∴这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为:5:2∴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比为:5:2∵他们的周长相差60cm∴设较大的三角形的周长为5xcm,较小的三角形的周长为2xcm ∴3x=60∴x=20cm∴5x=5×20=100cm,2x=2×20=40cm∴较大的三角形的周长为100cm,较小的三角形的周长为40cm(2)∵这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为:5:2∴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25:4∵他们的面积相差588cm2∴设较大的三角形的面积为25xcm2,较小的三角形的面积为4xcm2∴(25﹣4)x=588,∴x=28cm2∴25x=25×28=700cm2,4x=4×28=112cm2∴较大的三角形的面积为700cm2,较小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12cm2 21.解:(1)∵△ACE∽△BDE,∠A=117°,∠C=37°,∴∠B=∠A=117°,∠C=∠D=37°;(2)∵△ACE∽△BDE,AC=6,BD=3,AB=12,CD=18,∴设AE=x,DE=y,则BE=12﹣x,CE=18﹣y,∴==,即==,解得x=8,y=6,∴AE=8,DE=622.解:①当把30厘米的钢筋作为最长边,把50厘米的钢筋按10厘米与25厘米两部分截,则有;②当30厘米的钢筋作为中长边,把50厘米分截出12厘米和36厘米两部分,则有.③当30cm作为最短边:则另两边都会超过50cm,此时不合题意,∴一共有两种截法.23.解:题中没有指明边长为2的边与原三角形的哪条边对应,所以应分别讨论:(1)若边长为2的边与边长为4的边相对应,则另两边为和3;(2)若边长为2的边与边长为5的边相对应,则另两边为和;(3)若边长为2的边与边长为6的边相对应,则另两边为和.故三角形框架的两边长可以是:和3或和或和.24.解:设BP=x,∵等边△ABC的边长为8,∴CP=8﹣x,∵E为AC中点,∴CE=AC=×8=4,①BD和PC是对应边时,△BDP∽△CPE,∴=,即=,整理得,x2﹣8x+12=0,解得x1=2,x2=6,即BP的长为2或6,②BD和CE是对应边时,△BDP∽△CEP,∴=,即=,解得x=,即BP=,综上所述,BP的值是2或6或.25.证明:∵△ABC∽△A′B′C′,∴===K.又∵AD、A′D′分别是边BC、B′C′上的中线,∴==.∴,∵∠B=∠B′,∴△ABD∽△A′B′D′.∴.26.解:∵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同理,∴.答:EF的长是cm,AC的长是cm.27.解:存在t=3秒或4.8秒,使以点A、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无此过程不扣分)设经过t秒时,△AMN与△ABC相似,此时,AM=t,CN=2t,AN=12﹣2t(0≤t≤6),(1)当MN∥BC时,△AMN∽△ABC,(1分)则,即,(3分)解得t=3;(5分)(2)当∠AMN=∠C时,△ANM∽△ABC,(6分)则,即,(8分)解得t=4.8;(10分)故所求t的值为3秒或4.8秒.(11分)28.解:(1)用t的代数式分别表示AQ=2t,AP=6﹣t;(2分)(2)设△APQ的面积为S,①△APQ的面积S与t的关系式为:S=AQ•AP=×2t×(6﹣t)=6t﹣t2,即S=6t﹣t2,②当t=2s时,△APQ的面积S=×AQ•AP=×[2×2×(6﹣2)]=8(cm2);(6分)(3)当t为多少秒时,以点A、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①当=时=,∴t=2.4(s);②当=时=,∴t=(s);综上所述,当t为2.4秒或时,以点A、P、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29.解:∵∠C=90°,BC=8cm,AC:AB=3:5,∴设AC=3xcm,AB=5xcm,则BC==4x(cm),即4x=8,解得:x=2,∴AC=6cm,AB=10cm,∴BC=8cm,设过t秒时,以C、P、Q为顶点的三角形恰与△ABC相似,则BP=2tcm,CP=BC﹣BP=8﹣2t(cm),CQ=tcm,∵∠C是公共角,∴①当,即时,△CPQ∽△CBA,解得:t=2.4,②当,即时,△CPQ∽△CAB,解得:t=,∴过2.4或秒时,以C、P、Q为顶点的三角形恰与△ABC相似.30.(1)证明:∵△ABC∽△A1B1C1,且相似比为k(k>1),∴=k,a=ka1;又∵c=a1,∴a=kc;(2)解:取a=8,b=6,c=4,同时取a1=4,b1=3,c1=2;此时=2,∴△ABC∽△A1B1C1且c=a1;(3)解:不存在这样的△ABC和△A1B1C1,理由如下:若k=2,则a=2a1,b=2b1,c=2c1;又∵b=a1,c=b1,∴a=2a1=2b=4b1=4c;∴b=2c;∴b+c=2c+c<4c,4c=a,b+c<a,而应该是b+c>a;故不存在这样的△ABC和△A1B1C1,使得k=2.。
南京求真中学必修四第二章《平面向量》测试卷(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已知向量a 、b 满足||||2a b a b ==⋅=,若,,1x y R x y ∈+=,则1|(1)|2x a xb ya y b ⎛⎫-+++- ⎪⎝⎭的最小值为( )A .1B .3C .7D .32.延长正方形CD AB 的边CD 至E ,使得D CD E =.若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正方形的边按逆时针方向运动一周回到A 点,若λμAP =AB+AE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满足2λμ+=的点P 必为CB 的中点 B .满足1λμ+=的点P 有且只有一个C .λμ+的最小值不存在D .λμ+的最大值为33.若向量a ,b 满足|a 10 ,b =(﹣2,1),a •b =5,则a 与b 的夹角为( ) A .90°B .60°C .45°D .30°4.已知1a ,2a ,1b ,2b ,()*k b k ⋅⋅⋅∈N 是平面内两两互不相等的向量,121a a -=,且对任意的1,2i = 及1,2,,j k =⋅⋅⋅,{}1,2i j a b -∈,则k 最大值为( ) A .3B .4C .5D .65.已知ABC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D ,E 分别是AC 、AB 上的两点,且AE EB =,2AD DC =,与CE 交于点O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AB CD ⋅=- B .1233BD BC BA =+ C .3OA OB OC ++=D .ED 在BC 方向上的投影为766.已知,M N 为单位圆22:1O x y +=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1MN =,()3,4P ,则2PM PN -的最大值为( )A .53+B .53C .523+D .57.已知ABC ,若对任意m R ∈,BC mBA CA -≥恒成立,则ABC 为( ) 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直角三角形D .不确定8.已知向量,a b 满足2(1,2),(1,)+==a b m b m ,且a 在b ,则实数m =( )A .2±B .2C .D 9.已知20a b =≠,且关于x 的方程20x a x a b ++⋅=有实根,则a 与b 的夹角的取值范围是( )A .06,π⎡⎤⎢⎥⎣⎦B .,3ππ⎡⎤⎢⎥⎣⎦C .2,33ππ⎡⎤⎢⎥⎣⎦D .,6ππ⎡⎤⎢⎥⎣⎦10.在ABC 中,D 为AB 的中点,E 为AC 边上靠近点A 的三等分点,且BE CD ⊥,则cos 2A 的最小值为( )A B .27-C .17-D .149-11.已知平面上的非零..向量a ,b ,c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若//a b ,//b c ,则//a c ; ②若2a b =,则2a b =±;③若23x y a b a b +=+,则2x =,3y =; ④若//a b ,则一定存在唯一的实数λ,使得a b λ=.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12.在ABC 中,D 是BC 边上的一点,F 是AD 上的一点,且满足2AD AB AC =+和20FD FA +=,连接CF 并延长交AB 于E ,若AE EB λ=,则λ的值为( ) A .12B .13C .14D .15二、填空题13.在ABC 中,AB AC =,E ,F 是边BC 的三等分点,若3AB AC AB AC +=-,则cos EAF ∠=_______________14.已知平面非零向量,,a b c 两两所成的角相等,1a b c ===,则a b c ++的值为_____.15.已知点()0,1A ,()3,2B,向量()4,3AC =,则向量BC =______.16.如图,在ABC 中,已知D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点E 为线段AD 的中点,若2BC CD =,且34AE AB AC λ=+,则λ=___________.17.在AOB 中,已知1OA =,3OB =,2AOB π∠=.若点C ,D 满足971616OC OA OB =-+,()12CD CO CB =⋅+,则CD CO ⋅的值为_______________. 18.已知(2,1)a =,(3,4)b =,则a 在b 的方向上的投影为________. 19.已知ABC ∆中,3AB =,5AC =,7BC =,若点D 满足1132AD AB AC =+,则DB DC ⋅=__________.20.设λ是正实数,三角形ABC 所在平面上的另三点1A 、1B 、1C 满足:()1AA AB AC λ=+,()1BB BC BA λ=+,()1CC CA CB λ=+,若三角形ABC 与三角形111A B C 的面积相等,则λ的值为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在菱形ABCD 中,1,22BE BC CF FD ==.(1)若EF xAB yAD =+,求32x y +的值; (2)若||6,60AB BAD =∠=︒,求AC EF ⋅. 22.已知12,e e 是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12122,,AB e e BE e e EC λ=+=-+=122e e -+,且A ,E ,C 三点共线.(1)求实数λ的值;(2)若()()122,1,2,2e e ==-,求BC 的坐标;(3)已知()3,5D ,在(2)的条件下,若,,,A B C D 四点按逆时针顺序构成平行四边形,求点A 的坐标.23.已知()()1,,3,2a m b ==-. (1)若()a b b +⊥,求m 的值;(2)若·1a b =-,求向量b 在向量a 方向上的投影.24.已知向量(1,2),(,2),(3,1)==-=-OA OB m OC ,O 为坐标原点. (1)若AB AC ⊥求实数m 的值; (2)在(1)的条件下,求△ABC 的面积.25.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是BC 边上中点,点F 在边CD 上.(1)若点F 是CD 上靠近C 的三等分点,设EF AB AD λμ=+,求λ+μ的值. (2)若AB =2,当AE BF ⋅=1时,求DF 的长. 26.已知(2,0)a =,||1b =. (1)若a 与b 同向,求b ;(2)若a 与b 的夹角为120,求a b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分析】利用已知条件求出向量a 、b 的夹角,建立直角坐标系把所求问题转化为解析几何问题. 【详解】设a 、b 所成角为θ, 由||||2==a b ,2a b ,则1cos 2θ=,因为0θπ≤≤所以3πθ=,记a OA =,b OB =,以OA 所在的直线为x 轴,以过O 点垂直于OA 的直线为y 轴,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2,0A ,(B ,所以()2,0a OA ==,(1,b OB ==,()(1)2x a xb x -+=-,所以((1)2x a xb x -+=-=表示点()P x 与点()2,0A 两点间的距离, 由,,1x y R x y ∈+=113222ya y b y x ⎛⎫⎛⎛⎫+-=+=- ⎪ ⎪ ⎪ ⎝⎭⎝⎭⎝⎭, 所以12ya y b x ⎛⎫⎛+-=- ⎪ ⎝⎭表示点()P x 与点32Q ⎛ ⎝⎭两点间的距离, ∴1|(1)|2x a xb ya y b ⎛⎫-+++- ⎪⎝⎭的最小值转化为P 到,A Q 两点的距离和最小,()P x 在直线y =上,()2,0A 关于直线y =的对称点为(R -,PQ PA ∴+的最小值为QR ==故选:C 【点睛】关键点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模的坐标运算以及模转化为两点之间距离的转化思想,解题的关键是将向量的模转化为点()P x 到()2,0A 、32Q ⎛ ⎝⎭两点间的距离,考查了运算求解能力.2.D【解析】试题分析:设正方形的边长为1,建立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则,,,,A B C D E 的坐标为(0,0),(1,0),(1,1),(0,1),(1,1)-,则(1,0),(1,1)AB AE ==-设(,)AP a b =,由λμAP =AB+AE 得(,)(,)a b λμμ=-,所以{a b λμμ=-=,当P 在线段AB 上时,01,0a b ≤≤=,此时0,a μλ==,此时a λμ+=,所以01λμ≤+≤;当P 在线段BC 上时,,此时,1b a b μλμ==+=+,此时12b λμ+=+,所以13λμ≤+≤;当P 在线段CD 上时,,此时1,1a a μλμ==+=+,此时2a λμ+=+,所以13λμ≤+≤;当P 在线段DA 上时,0,01,a b =≤≤,此时,b a b μλμ==+=,此时2b λμ+=,所以02λμ≤+≤;由以上讨论可知,当2λμ+=时,P 可为BC 的中点,也可以是点D ,所以A 错;使1λμ+=的点有两个,分别为点B 与AD 中点,所以B 错,当P 运动到点A 时,λμ+有最小值0,故C 错,当P 运动到点C 时,λμ+有最大值3,所以D 正确,故选D .考点:向量的坐标运算.【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线性运算,属中档题.平面向量是高考的必考内容,向量坐标化是联系图形与代数运算的渠道,通过构建直角坐标系,使得向量运算完全代数化,通过加、减、数乘的运算法则,实现了数形的紧密结合,同时将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转化为求目标函数的取值范围问题,在解题过程中,还常利用向量相等则坐标相同这一原则,通过列方程(组)求解,体现方程思想的应用.3.C解析:C 【详解】由题意可得22(2)15b =-+=,所以2cos ,252a b a b a b ⋅===⋅,又因为,[0,180]<>∈a b ,所以,45<>=a b ,选C. 4.D解析:D根据向量的几何意义把抽象问题具体化,转化到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问题. 【详解】如图所示,设11OA a =,22OA a =,此时121A A =,由题意可知:对于任意的1,2i = 及1,2,,j k =⋅⋅⋅,{}1,2i j a b -∈, 作j j OB b =则有1j A B 等于1或2,且2j A B 等于1或2, 所以点(1,2,,)j B j k =同时在以(1,2)i A i =为圆心,半径为1或2的圆上,由图可知共有6个交点满足条件,故k 的最大值为6.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和平面向量的应用.5.D解析:D 【分析】利用CE AB ⊥,判断出A 错误;由2AD DC =结合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判断出选项B 错误;以E 为原点,EA ,EC 分别为x 轴,y 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各点坐标,计算出OA OB OC ++的值,判断出选项C 错误;利用投影的定义计算出D 正确. 【详解】由题E 为AB 中点,则CE AB ⊥,0AB CE ⋅=,所以选项A 错误;由平面向量线性运算得2133BD BC BA =+,所以选项B 错误; 以E 为原点,EA ,EC 分别为x 轴,y 轴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0,0E ,1,0A ,()1,0B -,(3C ,13,33D ⎛ ⎝⎭, 设()0,O y ,(3y ∈,()1,BO y =,123,3DO y ⎛=- ⎝⎭, //BO DO ,所以,23133y y -=-,解:32y =, 32OA OB OC OE OE OE ++=+==,所以选项C 错误; 1233ED ⎛= ⎝⎭,(1,3BC =,ED 在BC 方向上的投影为127326BC BCED +⋅==,故选:D .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应用,考查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考查投影的定义,考查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属于中档题.6.A解析:A 【分析】根据条件可知22PM PN PO OM ON -=+-2PO OM ON ≤+-,即可求出最大值. 【详解】由1MN =可知,OMN 为等边三角形,则1cos 602OM ON OM ON ⋅=⋅⋅︒=, 由PM PO OM =+,PN PO ON =+,得22PM PN PO OM ON -=+-2PO OM ON ≤+-,()224413OM ON OM ON -=-⋅+=,又()3,4P ,则5PO =,因此当PO 与2OM ON -同向时,等号成立,此时2PM PN -的最大值为53+.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向量模的大小关系,属于中档题.7.C解析:C 【分析】在直线AB 上取一点D ,根据向量减法运算可得到DC CA ≥,由垂线段最短可确定结论. 【详解】在直线AB 上取一点D ,使得mBA BD =,则BC mBA BC BD DC -=-=,DC CA ∴≥.对于任意m R ∈,都有不等式成立,由垂线段最短可知:AC AD ⊥,即AC AB ⊥,ABC ∴为直角三角形.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与平面向量结合的三角形形状的判断,关键是能够利用平面向量数乘运算和减法运算的几何意义准确化简不等式.8.A解析:A 【分析】根据2(1,2),(1,)+==a b m b m 可得0,2m a ⎛⎫= ⎪⎝⎭,结合||cos a θ=可解出答案. 【详解】因为向量,a b 满足2(1,2),(1,)a b m b m +==,22(0,)a a b b m =+-=, 所以20,,22m m a a b ⎛⎫=⋅= ⎪⎝⎭,若向量,a b 的夹角为θ,则2225||(||cos )152m b a m a b θ=+⋅=⋅=, 所以42516160m m --=,即()()225440m m+-=,解得2m =±.故选:A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投影及平面向量数量积公式,属于中档题.平面向量数量积公式有两种形式,一是||||cos a b a b θ⋅=,二是1212a b x x y y ⋅=+,主要应用以下几个方面:(1)求向量的夹角,cos ||||a ba b θ⋅=⋅(此时a b ⋅往往用坐标形式求解);(2)求投影,a 在b 上的投影是||a bb ⋅;(3),a b 向量垂直则0a b ⋅=;(4)求向量ma nb +的模(平方后需求a b ⋅). 9.B解析:B 【分析】根据方程有实根得到24cos 0a a b θ∆=-≥,利用向量模长关系可求得1cos 2θ≤,根据向量夹角所处的范围可求得结果. 【详解】关于x 的方程20x a x a b ++⋅=有实根 240a a b ∴∆=-⋅≥设a 与b 的夹角为θ,则24cos 0a a b θ-≥ 又20a b =≠ 24cos 0b b θ∴-≥ 1cos 2θ∴≤ 又[]0,θπ∈ ,3πθπ⎡⎤∴∈⎢⎥⎣⎦本题正确选项:B 【点睛】本题考查向量夹角的求解问题,关键是能够利用方程有实根得到关于夹角余弦值的取值范围,从而根据向量夹角范围得到结果.10.D解析:D 【分析】作出图形,用AB 、AC 表示向量BE 、CD ,由BE CD ⋅可得出2232cos 7c b A bc+=,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得cos A 的最小值,结合二倍角的余弦公式可求得cos 2A 的最小值.【详解】 如下图所示:13BE AE AB AC AB =-=-,12CD AD AC AB AC =-=-, BE CD ⊥,则2211711032623BE CD AC AB AB AC AB AC AB AC ⎛⎫⎛⎫⋅=-⋅-=⋅--= ⎪ ⎪⎝⎭⎝⎭,即22711cos 0623cb A c b --=,可得22322626cos 7c b bc A bc +=≥=, 当且仅当62b c =时,等号成立, 所以,22261cos 22cos 121749A A ⎛⎫=-≥⨯-=- ⎪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二倍角余弦值最值的求解,考查平面向量垂直的数量积的应用,同时也考查了基本不等式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11.B解析:B 【分析】根据向量共线定理判断①④,由模长关系只能说明向量a ,b 的长度关系判断②,举反例判断③. 【详解】对于①,由向量共线定理可知,//a b ,则存在唯一的实数1λ,使得1λa b ,//b c ,则存在唯一的实数2λ,使得2λbc ,由此得出存在唯一的实数12λλ⋅,使得12a c λλ=⋅,即//a c ,则①正确;对于②,模长关系只能说明向量a ,b 的长度关系,与方向无关,则②错误; 对于③,当a b =时,由题意可得()5x y a a +=,则5x y +=,不能说明2x =,3y =,则③错误;由向量共线定理可知,④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共线定理以及向量的定义,属于中档题.12.C解析:C 【分析】首先过D 做//DG CE ,交AB 于G ,根据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得到D 为BC 的中点,从而得到G 为BE 的中点,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如图所示,过D 做//DG CE ,交AB 于G .因为2AD AB AC =+,所以D 为BC 的中点. 因为//DG CE ,所以G 为BE 的中点, 因为20FD FA +=,所以:1:2AF FD =.因为//DG CE ,所以::1:2AE EG AF FD ==,即12AE EG =. 又因为EG BG =,所以14AE EB =, 故14AE EB =.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加法运行的几何意义,同时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13.【分析】以ABAC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 根据得到再根据得到平行四边形ABCD 是菱形则设利用勾股定理分别求得的长度在中利用余弦定理求解【详解】如图所示:以ABAC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 则因为所 解析:1314【分析】以AB ,AC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 ,根据3AB AC AB AC +=-,得到3AD CB =, 再根据AB AC =,得到平行四边形ABCD 是菱形,则CB AD ⊥,设3CB =,利用勾股定理分别求得EF ,,AE AF 的长度,在AEF 中利用余弦定理求解. 【详解】 如图所示:以AB ,AC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BCD ,则,AB AC AD AB AC CB +=-=, 因为3AB AC AB AC +=-,所以3AD CB =,设3CB =3AD =, 因为AB AC =,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 是菱形, 所以CB AD ⊥,所以223333,223AB AC EF ⎛⎫⎛⎫==+== ⎪ ⎪ ⎪⎝⎭⎝⎭, 所以22332126AE AF ⎛⎫⎛⎫==+= ⎪ ⎪ ⎪⎝⎭⎝⎭所以2222121113993cos 21421212AE AF EF EAF AE AF +-+-∠===⋅⋅. 故答案为:131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以及余弦定理的应用,还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和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中档题.14.3或0【分析】由于三个平面向量两两夹角相等可得任意两向量的夹角是或由于三个向量的模已知当两两夹角为时直接算出结果;当两两夹角为时采取平方的方法可求出三个向量的和向量的模【详解】由题意三个平面向量两两解析:3或0 【分析】由于三个平面向量两两夹角相等,可得任意两向量的夹角是0或120︒,由于三个向量的模已知,当,,a b c →→→两两夹角为0时,直接算出结果;当,,a b c →→→两两夹角为120︒时,采取平方的方法可求出三个向量的和向量的模. 【详解】由题意三个平面向量两两夹角相等,可得任意两向量的夹角是0或120︒, 当,,a b c →→→两两夹角为0时,,,a b c →→→方向相同,则3a b c →→→++=; 当,,a b c →→→两两夹角为120︒时,由于1a b c ===, 则2222222a b c a b c a b a c b c→→→→→→→→→++=+++⋅+⋅+⋅111211cos120211cos120211cos1200=+++⨯⨯⨯︒+⨯⨯⨯︒+⨯⨯⨯︒=,则20a b c →→→++=,∴0a b c →→→++=. 综上a b c →→→++的值为3或0. 故答案为:3或0.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模的求法,涉及向量的夹角和向量的数量积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向量夹角的定义,考查运算能力.15.【分析】根据向量的坐标运算即可求出【详解】因为所以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的坐标运算向量模的坐标公式属于基础题目【分析】根据向量的坐标运算即可求出. 【详解】 因为()0,1A ,()3,2B,所以()3,1AB =,()()()4,33,11,2BC AC AB =-=-=,21BC ==【点睛】本题考查了向量的坐标运算,向量模的坐标公式,属于基础题目.16.【分析】利用表示向量再由可求得实数的值【详解】所以则为线段的中点则因此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平面向量的基底表示求参数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解析:14-【分析】利用AB 、AC 表示向量AD ,再由12AE AD =可求得实数λ的值. 【详解】()22BC CD BD BC ==-,所以,32BD BC =, 则()33132222AD AB BD AB BC AB AC AB AB AC =+=+=+-=-+, E 为线段AD 的中点,则11332444AE AD AB AC AB AC λ==-+=+,因此,14λ=-.故答案为:14-. 【点睛】本题考查利用平面向量的基底表示求参数,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17.【分析】以为基底向量表示再由数量积的运算律定义计算即可【详解】∵∴D 为OB 的中点从而∴∵∴∴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需要根据题意确定基底向量再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表示所求的向量数量解析:1564【分析】以,OA OB 为基底向量表示CD CO ,,再由数量积的运算律、定义计算即可. 【详解】 ∵1()2CD CO CB =+,∴D 为OB 的中点,从而12OD OB =,∴97191161621616CD CO OD OA OB OB OA OB =+=-+=+ ∵1OA =,OB =2AOB π∠=,∴0OA OB ⋅=∴9197()()16161616CD CO OA OB OA OB ⋅=+⋅- 221(817)256OA OB =-1(8173)256=-⨯1564=.故答案为:1564.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需要根据题意确定基底向量,再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表示所求的向量数量积,进而根据数量积公式求解.属于中档题.18.2【分析】根据向量在的方向上的投影为结合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和模的计算公式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向量可得则在的方向上的投影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和模计算公式的应解析:2 【分析】根据向量a 在b 的方向上的投影为a b b⋅,结合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和模的计算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向量(2,1)a =,(3,4)b =,可得231410a b ⋅=⨯+⨯=,2345b =+=, 则a 在b 的方向上的投影为1025a b b⋅==. 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运算和模计算公式的应用,以及向量的投影的概念与计算,其中解答熟记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模及投影的计算公式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推理与运算能力.19.【分析】根据以为一组基底由得到再由求解【详解】因为又因为所以所以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和向量的线性运算还考查了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解析:12-【分析】 根据1132AD AB AC =+,以,AB AC 为一组基底,由2222()2BC AC AB AC AB AB AC =-=+-⋅,得到152AB AC ⋅=-,再由2111()()3223⎛⎫⎛⎫⋅=-⋅-=-⋅- ⎪ ⎪⎝⎭⎝⎭DB DC AB AD AC AD AB AC AC AB 求解.【详解】因为2222()2BC AC AB AC AB AB AC =-=+-⋅又因为3AB =,5AC =,7BC = 所以152AB AC ⋅=-, 所以2111()()3223DB DC AB AD AC AD AB AC AC AB ⎛⎫⎛⎫⋅=-⋅-=-⋅-=⎪ ⎪⎝⎭⎝⎭22211251521294244AB AC AB AC --+⋅=---=-. 故答案为:-1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和向量的线性运算,还考查了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中档题.20.【分析】设的重心为点可知与关于点对称利用重心的向量性质可求得实数的值【详解】设的重心为点则由于和的面积相等则与关于点对称则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数乘运算和线性运算涉及三角形重心向解析:23【分析】设ABC ∆的重心为点G ,可知ABC ∆与111A B C ∆关于点G 对称,利用重心的向量性质可求得实数λ的值. 【详解】设ABC ∆的重心为点G ,则3AB AC AG +=,()13AA AB AC AG λλ∴=+=, 由于ABC ∆和111A B C ∆的面积相等,则ABC ∆与111A B C ∆关于点G 对称, 则12AA AG =,32λ∴=,解得23λ=. 故答案为:23.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数乘运算和线性运算,涉及三角形重心向量性质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三、解答题21.(1)1-;(2)9-. 【分析】(1)利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取AB AD 、为基底,利用向量加减法可解; (2)把所有的向量用基底AB AD 、表示后,计算AC EF ⋅. 【详解】解:(1)因为1,22BE BC CF FD ==, 所以12122323EF EC CF BC DC AD AB =+=-=-, 所以21,32x y =-=, 故213232132x y ⎛⎫+=⨯-+⨯=- ⎪⎝⎭. (2)∵AC AB AD =+, ∴2212121()23236AC EF AB AD AD AB AD AB AB AD ⎛⎫⋅=+⋅-=--⋅⎪⎝⎭∵ABCD 为菱形∴||=||6AD AB = ∴2211||||cos 66AC EF AB AB BAD ⋅=--∠. 11136369662=-⨯-⨯⨯=-,即9AC EF ⋅=-. 【点睛】在几何图形中进行向量运算:(1)构造向量加、减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 (2)树立“基底”意识,利用基向量进行线性运算. 22.(1)32λ=-;(2)(-7,-2);(3)(10,7). 【分析】(1)AE =k EC , 得到()()12121k e k e λ+=--.由12,e e 不共线,得到12010k k λ+=⎧⎨--=⎩,求解得到λ的值;(2)利用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计算即可;(3)设A (x ,y ),由AD BC =,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求解即可. 【详解】(1)()()()12121221AE AB BE e e e e e e λλ=+=++-+++=. 因为A ,E ,C 三点共线,所以存在实数k ,使得AE =k EC ,即()()121212e e k e e λ++=-+,得()()12121k e k e λ+=--. 因为12,e e 是平面内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所以12010k k λ+=⎧⎨--=⎩解得13,λ22k =-=-.(2)()()()12136,31,17,22BE EC e e +=--=--+-=--.(3)因为A ,B ,C ,D 四点按逆时针顺序构成平行四边形,所以AD BC =.设A (x ,y ),则()35AD x y =--,,因为()7,2BC =--,所以3752x x -=-⎧⎨-=-⎩解得107x y =⎧⎨=⎩即点A 的坐标为(10,7). 【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的应用,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属基础题.根据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中的唯一性可得若12,e e 不共线,由12xe ye =,则0x y ==.这是在已知三点共线或向量共线求参数值的常用方法.23.(1)8m =(2)5-【分析】(1)先得到()4,2a b m +=-,根据()a b b +⊥可得()0a b b +⋅=,即可求出m ; (2)根据·1a b =-求出m=2,再根据cos ,a b b a b b a b⋅=⋅求b 在向量a 方向上的投影.【详解】()()14,2a b m +=-;()a b b +⊥;()34220m ∴⋅--=;8m ∴=;()2321a b m ⋅=-=-;2m ∴=;()1,2a ∴=;b ∴在向量a 方向上的投影为cos ,5a b b a b b a 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坐标的加法和数量积的运算,向量垂直的充要条件及向量投影的计算公式,属于中档题.24.(1)1;(2). 【分析】(1)根据向量(1,2),(,2),(3,1)==-=-OA OB m OC ,得到向量,AB AC ,再由AB AC ⊥,利用坐标运算求解.(2)由(1)得到 ,AB AC ,然后由12ABCS AB AC =⨯⨯求解. 【详解】(1)因为向量(1,2),(,2),(3,1)==-=-OA OB m OC , 所以向量(1,4),(4,1)AB m AC =--=--, 又因为AB AC ⊥, 所以4(1)40m --+=, 解得 2m =.(2)由(1)知:(0,4),(4,1)AB AC =-=--, 所以4,17AB AC ==,所以11422ABCSAB A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坐标运算,还考查了运算求解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25.(1)16;(2)32. 【分析】(1)先转化得到13CF AB =-,12EC AD =,再表示出1132EF AB AD =-+,求出λ13=-,μ12=,最后求λ+μ的值; (2)先得到12AE AB AD =+和0AB AD ⋅=,再建立方程421λ-+=求解λ14=,最后求DF 的长. 【详解】(1)∵点E 是BC 边上中点,点F 是CD 上靠近C 的三等分点,∴1133CF DC AB =-=-,1122EC BC AD ==,∴1132EF EC CF AB AD =+=-+, ∴λ13=-,μ12=, 故λ+μ111326=-+=. (2)设CF =λCD ,则BF BC CF AD =+=-λAB , 又12=+=+AE AB BE AB AD ,AB AD ⋅=0,∴AE BF ⋅=(12AB AD +)•(AD -λAB )=﹣λAB 2212AD +=-4λ+2=1, 故λ14=, ∴DF =(1﹣λ)×232=.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向量的运算求参数,是基础题26.(1)(1,0)b =;(2)3(,2a b +=-或33(,2a b +=. 【分析】(1)先设(,)b x y =,再根据向量共线定理即可求解即可;(2)由已知结合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数量积的坐标表示即可求解.【详解】解:(1)设(,)b x y =,由题意可得,存在实数0λ>,使得b a λ=, 即(x ,)(2y λ=,0)(2λ=,0),所以2x λ=,0y =,由||1b =可得241λ=,即12λ=或12λ=-(舍),所以(1,0)b =, (2)设(,)b x y =,所以1·cos12021()12a b a b =︒=⨯⨯-=-, 又因为()()·2,0,2a b x y x =⋅=, 故21x =-即12x =-, 因为||1b =,所以221x y +=,故y =,当2y =,12x =-时,33(,22a b +=,当y =,12x =-时,3(,2a 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向量共线定理及向量数量积的定义及性质的简单应用,属于中档试题.。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高考数学最后一卷+答案解析
2024年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高考数学最后一卷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复数,则的虚部是()A.1B.C.iD.2.设双曲线C:的右焦点为F,过F作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H,若为坐标原点,则双曲线C的离心率为()A. B.3 C.2 D.3.若命题“,”是假命题,则x不能等于()A. B.0 C.1 D.4.若函数向左平移个单位后在区间上单调递增,则()A. B. C. D.5.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是等差数列,且,,则()A.1B.C.10D.6.如图,在中,,,D是CB边的中点,过点C作于点E,延长CE交AB于点F,则()A.B.C.D.7.()A. B. C. D.8.如图所示是一个以AB为直径,点S为圆心的半圆,其半径为4,F为线段AS的中点,其中C,D,E是半圆圆周上的三个点,且把半圆的圆周分成了弧长相等的四段,若将该半圆围成一个以S为顶点的圆锥的侧面,则在该圆锥中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为正三角形B.平面CEFC.平面CEFD.点D到平面CEF的距离为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9.设函数,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存在实数使得B.方程有唯一正实数解C.方程有唯一负实数解D.有负实数解10.已知随机事件A,B满足,,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B. C. D.11.设点是抛物线上任意一点,过点A作抛物线的两条切线,分别交抛物线于点和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B.C. D.直线BC与抛物线相切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已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倾斜角为,则a的值为______.13.已知,,若有且只有一组数对满足不等式,则实数a的取值集合为______.14.在三棱锥中,,且记直线PA,PC与平面ABC所成角分别为,,已知,当三棱锥的体积最小时,则三棱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
中考数学动点之相似三角形问题
动点之相似三角形问题【例4】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 中,动点E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 开始沿边AB 向点B 运动,动点F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B 开始沿边BC 向点C 运动,动点E 比动点F 先出发1秒,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F 的运动时间为t 秒.()1如图1,连接DE ,AF ,若DE AF ⊥,求t 的值()2如图2,连接,EF DF ,当t 为何值时,?EBF DCF【答案】(1)t=1;(2) 当t 为秒时,EBF DCF【解析】(1)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及条件,得出ABF DAE ≌,由BF=AE ,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2)EBF DCF ~,得到EB BF DC CF =,用t 表示出BF 、AE 、FC 、BE 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最后对t 的取值进行取舍【详解】解:()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90AB AD ABF DAE ︒∴=∠=∠=90ADE AED ︒∴∠+∠=DE AF ⊥90BAF AED ︒∴∠+∠=BAF ADE ∴∠=∠ABF DAE ∴≌由题意得,2,1BF t AE t ==+21t t ∴=+解得:1t =()2若EBF DCF ~ 则EB BF DC CF = 1,2AE t BF t =+=413BE t t ∴=-+=-,42CF t =-32442t t t -∴=-解得129922t t == 由题意知:2t ≤92t -∴=∴当t 为秒时,EBF DCF ~【点睛】本题考查正方形基本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第二问的关键在于能够写出比例式列出方程,最后要记得对方程的解进行取舍【变式4-1】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是直角三角形,∠ACB =90°,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A(﹣3,0),C(1,0),BC =34AC(1)求过点A ,B 的直线的函数表达式;(2)在x 轴上找一点D ,连接DB ,使得△ADB 与△ABC 相似(不包括全等),并求点D 的坐标;(3)在(2)的条件下,如P ,Q 分别是AB 和AD 上的动点,连接PQ ,设AP =DQ =m ,问是否存在这样的m ,使得△APQ 与△ADB 相似?如存在,请求出m 的值;如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y=34x+94;(2)D点位置见解析,D(134,0);(3)符合要求的m的值为125 36或25 9.【解析】(1)先根据A(−3,1),C(1,0),求出AC进而得出BC=3求出B点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B的解析式即可;(2)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就可求出点D的坐标;(3)由于△APQ与△ADB已有一组公共角相等,只需分△APQ∽△ABD和△APQ∽△ADB 两种情况讨论,然后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建立关于m的方程,就可解决问题.【详解】解:(1)∵A(﹣3,0),C(1,0),∴AC=4,∵BC=34AC,∴BC=34×4=3,∴B(1,3),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303k bk b-+=⎧⎨+=⎩,∴3494kb⎧=⎪⎪⎨⎪=⎪⎩,∴直线AB的解析式为y=34x+94;(2)若△ADB与△ABC相似,过点B作BD⊥AB交x轴于D,∴∠ABD=∠ACB=90°,如图1,此时ABAC=ADAB,即AB2=AC•AD.∵∠ACB=90°,AC=4,BC=3,∴AB=5,∴25=4AD,∴AD=25 4,∴OD=AD﹣AO=254﹣3=134,∴点D的坐标为(134,0);(3)∵AP=DQ=m,∴AQ=AD﹣QD=254﹣m.Ⅰ、若△APQ∽△ABD,如图2,则有APAB=AQAD,∴AP•AD=AB•AQ,∴254m=5(254﹣m),解得m=25 9;Ⅱ、若△APQ∽△ADB,如图3,则有APAD=AQAB,∴AP•AB=AD•AQ,∴5m=254(254﹣m),解得:m=125 36,综上所述:符合要求的m的值为12536或259.【点睛】此题是相似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是待定系数法,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也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属于中档题,解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相似建立方程求解.【变式4-2】如图,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A(-3,0)、B(8,0)、C(0,4)三点,点D 是抛物线上的动点,连结AD 与y 轴相交于点E ,连结AC ,CD .(1)求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2)当AD 平分∠CAB 时.①求直线AD 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②设P 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若△PAD 与△CAD 相似,求点P 的坐标.【答案】(1)215466y x x =-++;(2)①1322y x =+;②(2,0)或(13,0). 【解析】(1)将()30A -,、()8,0B 、()0,4C 点坐标代入抛物线2y ax bx c =++,化简计算即可;(2)①设()0,E t ,根据AD 平分CAB ∠,EH AC ⊥,EO x ⊥轴,求得5AC =,并证得CHE ∽ COA ,利用A EH OA CE C = 可的32t =,可得E 点坐标,把()30A -,,30,2E ⎛⎫ ⎪⎝⎭代入y kx b =+,化简可得AD 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②因为P 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且PAD △与CAD 相似,并且ACD 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所以P 点有两种情况:AD 为等腰三角形的斜边,或者以AD 为腰,2P A 为底,分别讨论求解即可.【详解】解(1)∵抛物线经过()30A -,、()8,0B 、()0,4C 三点,∴93064804a b c a b c c -+=⎧⎪++=⎨⎪=⎩,解得:16564a b c ⎧=-⎪⎪⎪=⎨⎪=⎪⎪⎩,∴抛物线的表达式为215466y x x =-++;(2)①作EH AC ⊥于点H ,如图,设()0,E t .∵AD 平分CAB ∠,EH AC ⊥,EO x ⊥轴,∴EH EO t ==,4CE t =-,在Rt OAC △中,5AC ==.∵90CHE COA ∠=∠= HCE OCA ∠=∠,∴CHE ∽ COA , ∴A EH OA CE C =∴435t t -=,解得:32t =, ∴30,2E ⎛⎫ ⎪⎝⎭,设直线AD 的表达式为y kx b =+,把()30A -,,30,2E ⎛⎫ ⎪⎝⎭代入, 得0332k b b =-+⎧⎪⎨=⎪⎩,解得:1232k b ⎧=⎪⎪⎨⎪=⎪⎩, ∴直线AD 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1322y x =+; ②直线AD 与二次函数相交于点D , ∴2154661322y x x y x ⎧=-++⎪⎪⎨⎪=+⎪⎩解得30x y =-⎧⎨=⎩或54x y =⎧⎨=⎩, 点D 在第一象限,∴点D 坐标为()5,4,∴5DC AC ==,且DC AB ∥,∴ACD 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 P 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且PAD △与CAD 相似,∴PAD △也为等腰三角形,如上图示,当AD 为等腰三角形的斜边时,115P A PD ==,()3,0A - ∴点1P 的坐标为()2,0;当以AD 为腰,2P A 为底时,作2DF AP ⊥ 点D 坐标为()5,4,()30A -,∴358AF OA OF =+=+=∴2216AP AF ==,2216313OP AP OA =-=-=,∴点P 的坐标为()13,0.综上所述点P 的坐标为()2,0或()13,0.【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综合题: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角平分线的性质;会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解析式;灵活利用相似比表示线段之间的关系;理解坐标与图形性质.。
相似三角形
第8课 相似三角形● 〖预习练习〗1. 点P 为△ABC 的AB 边上一点(AB >AC ),下列条件中不一定能保证△ACP ∽△ABC的是( )(A )∠ACP =∠B (B )∠APC =∠ACB (C )AC AB =AP AC (D )PC BC =ACAB2.下列各组的两个图形,一定相似的是( )(A ) 两条对角线分别对应成比例的两个平行四边形 (B ) 等腰梯形的中位线把它分成的两个等腰梯形 (C ) 有一个角对应相等的两个菱形 (D ) 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多边形3. 如图,在△ABC 中,∠BAC =90°,AD ⊥BC ,垂足为D ,DE ⊥BC ,垂足为E ,则图中与△ADE 相似的三角 A 形个数为( )(A )1 (B )2 (C )3 (D )4 E4. M 在AB 上,且MB =4,AB =12,AC =16, 在AC 上有一定N ,使△AMN 与原三角形相似,则AN 的长为 5. 如图,△ABC 中,DE ∥AC ,BD =10,DA =15, A BE =12,则EC = ,DE:AC = , D S △BDE :S 梯形ADEC =B E C● 考点训练1.以下条件为依据,能判定△ABC 和△A 1B 2C 3相似的一组是( )(A) ∠A =45°,AB =12cm,AC =15cm, ∠A ´=45°,A ´B ´=16cm,A ´C ´=25cm(B) AB =12cm,BC =15cm,AC =24cm, A ´B ´=20cm,B ´C ´=25cm,A ´C ´=32cm(C)AB =2cm,BC =15cm, ∠B =36°, A ´B ´=4cm,B ´C ´=5cm, ∠A ´=36°(D) ∠A =68°,∠B =40°∠A ´=68°,∠B ´=40° 2.如图,△ABC 中DE,DF,EG 分别平行于BC,AC,AB, 图中与△ADG 相似的三角形共有( )个(A) 3 (B) 4 (C) 5 (D) 6 3.如图,已知D,E 分别在△ABC 的AB,AC 边上,△ABC 与△ADE 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AD BD = AE CE (B) AD AB = DE BCA GD C FE B A DEAD(C) AD ·DE =AE ·EC (D) AB ·AD =AE ·AC4.如图,已知△ABC 与△ADE 中,则∠C =∠E, ∠DAB =∠CAE ,则下列各式成立的个数是( ) ∠D=∠B ,AF AC = AD AB , DE BC = AE AC , AD AE = ABAC(A) 1个 (B) 2 个 (C)3个 (D)4个5.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AB ⊥AD,对角线BD ⊥DC,则△ABD ∽ , BD 2= . 6.如图,∠1=∠2,AB ·AC =AD ·AE ,则∠C = .7.如图△ABC 中,DE ∥BC,AD ∶DB =3∶2,则△ADE 与△ABC 的面积比为 . 8.如图,△ABC 内接正方形DEFG ,AM ⊥BC 于M,交DG 于H,若AH 长4cm,正方 形边长6cm,则BC = . 9.如图,已知△ABC 中CE ⊥AB 于E,BF ⊥AC 于F, 求证:△AFE ∽△ABC10.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是CB 延长线上一点,DE 交AB 于F, 求证:AD ·AB =AF ·CE 解题指导 1. M 在AB 上,且MB =4,AB =12,AC =16.在AC 上求作一点N, 使△AMN 与原三角形相似,并求AN 的长.2. 在△ABC 中,AB =AC, ∠A =36°,∠ABC 的平分线BD 与AC 交于D, 求证: (1) BC =AD (2) △ABC ∽△BDC (3)BC =12( 5 –1)ABADADCB AD CEB 12A CF E B DGHMA CF EBA CF EB D3. 如图,已知BD 和CE 是△ABC 的高,∠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F ,交DE 于G, 求证:BF ·EG =CF ·DG.4. 如图,在△ABC 中, ∠C =90°,AE 平分∠A 交BC 于E,CD ⊥AB 于D,交AE 于F, FM ∥AB 交BC 于M,求证(1) AE AF = AB AC (2) EB MB = AEAF(3)CE =BM5. 如图,△ABC 的∠A 的内角平分线交BC 于P, ∠BAC 的外角平分线交BC 的延长线于Q,M 为PQ 的中点,求证:(1)MA 2=MB ·MC (2) MB MC = AB2AC2独立练习1,如图,梯形ABCD 中,AB ∥CD,AC,BD 交于O 点, BE ∥AD 交延长线于E,相似三角形的对数是( ) (A) 1 (B) 2 (C) 3 (D) 4 2.如图,已知∠1=∠2=∠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AB AD = BC AE (B) AC AE = BC AD (C) BE DE = AC AE (D) AC AE = ABAD3.两个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 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相似;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定相似;两个顶角相等的等腰 三角形一定相似。
榆林市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含答案
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若y=(m+1)x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则m的值为()A. -2B. 1C. -2或1D. 2或12.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A.B.C.D.3.在Rt△ABC中,∠C=90°,tan A=,AB=15,则BC=()A. 6B. 7C. 8D. 94.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2,∠A=60°,则菱形ABCD的面积为()A. 3B. 2C. 4D. 65.已知x≠y,且x2+2x=3,y2+2y=3,则xy的值为()A. -2B. 2C. -3D. 36.已知二次函数y=x2+bx+1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则b=()A. 2B. ±2C. 4D. ±47.已知函数y=与y=-x+1的图象的交点坐标是(m,n),则的值为()A. -B.C. -6D. 68.如图,在△ABC外任取一点O,连接AO、BO、CO,并取它们的中点D、E、F,连接DE、EF、DF得到△DEF,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BC与△DEF是位似图形B. △ABC与△DEF是相似图形C. △ABC与△DEF的周长比是2:1D. △ABC与△DEF的面积比是1:49.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2,BC=24,过对角线AC中点O的直线分别交AB、CD于点E、F,连接AF、A. 15B. 20C. 25D. 3010.确定关于x的方程x+4x+c=0的解的取值范围是()A. -7<x<-6或1<x<2B. -6<x<-5或1<x<2C. -7<x<-6或2<x<3D. -6<x<-5或2<x<3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11.抛物线y=x2-6x+3的顶点坐标是______ .12.如图,笑笑沿坡比为1:的斜坡走了50米,那么她实际升高了_____米.13.如图,直线AB∥y轴,且它与反比例函数y=和y=的图象分别交于点A、B,若点P是y轴上任意一点,且△PAB的面积是4,则k的值为____.1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有一个面积为的小正方形EFGH,其中点E、F、G分别在AB、BC、DF上,若BF=1,则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_____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5.如图,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ABOD的顶点D,且点A、B的坐标分别为(0,4)、(-3,0),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四、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3.0分)16.计算:()-1+cos45°-2tan60°+.17.如图,点D、E分别在△ABC的AB、AC边上,且DE∥BC,AB=6,AE=3,CE=2,求BD的长.18.如图,在△ABC中,∠C=90°,AD是△ABC的中线,且AC=4,AD=4.求∠ADB的度数.19.如图,AE∥BF,BD平分∠ABC交AE于点D,AC⊥BD于点O,交BF于点C,连接CD.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形.20.已知抛物线y=ax2+bx-3的对称轴是直线x=1.(1)求证:2a+b=0;(2)若关于x的方程ax2-bx+6=0的一个根是4,求方程的另一个根.21.如图是一张长20cm、宽13cm的矩形纸板,将纸板四个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xcm的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部分折起,可制成一个无盖纸盒.(1)这个无盖纸盒的长为______cm,宽为______cm;(用含x的式子表示)(2)若要制成一个底面积是144cm2的无盖长方体纸盒,求x的值.22.如图,已知抛物线y=x2-2x+c与x轴分别交于A(-1,0)、B两点,将抛物线的顶点M关于x轴的对称点记为M′,连接AM、AM'、BM、BM'.(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求四边形AMBM'的面积.23.如图,某渔船沿正东方向以20海里/时的速度航行,在A处测得岛C在北偏东60°方向,半小时后,渔船航行到B处,此时测得岛C在北偏东30°方向.(1)B处离岛C有多远?(2)如果渔船继续向东航行,需要多长时间到达距离岛C最近的位置?(3)已知岛C周围6海里内有暗礁,如果渔船继续向东航行,有无触礁危险?请说明理由.24.幸福村为了维护村民的利益,限定村内所有商店的商品的利润率不得超过50%,村内一家商店以每件8元的价格购进一批商品,该商品每件售价定为x元,每天可卖出(100-4x)件,每天销售该商品所获得的利润为y元.(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该商品每件售价定为多少元时,每天销售该商品可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25.问题发现(1)如图1,在Rt△ABC中,∠BAC=90°,AB=AC,点D为BC的中点,以CD为一边作正方形CDEF,点E恰好与点A重合,则线段BE与AF的数量关系为______;问题探究(2)在(1)的条件下,如果正方形CDEF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1)中线段BE与AF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3)在(1)的条件下,如果正方形CDEF绕点C旋转到图3的位置,(1)中线段BE与AF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若y=(m+1)x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则m2+m=2且m+1≠0.,解得:m=-2或m=1.故选:C.根据y=ax2+bx+c(a是不为0的常数)是二次函数,可得答案.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注意二次项的系数不能是0.2.【答案】D【解析】解:该几何体的俯视图是故选:D.根据俯视图的概念逐一判断即可得.本题主要考查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3.【答案】D【解析】解:由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可知,tan A==,设BC=3x,则AC=4x,由勾股定理可知,BC2+AC2=AB2,即(3x)2+(4x)2=152,解得x=3,所以,BC=3x=9,故选:D.在直角三角形中,由tan A定义及其值,设AC,BC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解.本题考查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勾股定理.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值求三角形边长,关键是明确三角形的边角关系.4.【答案】B【解析】解:∵菱形ABCD的边长为2,∴AD=AB=2,过D作DE⊥AB于E,则∠DEA=90°,∵∠A=60°,∴∠ADE=30°,∴AE=AD=1,由勾股定理得:DE===,∴菱形ABCD的面积是AB×DE=2,根据菱形的性质求出AD和AB长,解直角三角形求出DE,根据面积公式求出即可.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能求出高DE长是解此题的关键.5.【答案】C【解析】解:依题意可知,x、y可以看作是关于t的方程t2+2t-3=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xy=-3.故选:C.x、y可以看作是关于t的方程t2+2t-3=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解答即可.本题考查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观察已知两个方程的形式,得到“x、y可以看作是关于t 的方程t2+2t-3=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是解题的关键.6.【答案】B【解析】解:∵二次函数y=x2+bx+1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公共点,∴△=b2-4=0,解得b=±2,故选:B.根据判别式的意义△=0得到关于k的方程,然后解方程求出b的值.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关键是掌握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a,b,c是常数,a≠0),△=b2-4ac决定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个数:△=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7.【答案】A【解析】解:∵函数y=与y=-x+1的图象的交点坐标是(m,n),∴将x=m,y=n代入反比例解析式得:,即mn=-6,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得:n=-m+1,即m+n=1,∴,故选:A.由两函数的交点坐标为(m,n),将x=m,y=n代入反比例解析式,求出mn的值,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得出m+n的值,将所求式子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加法法则计算后,把mn及m+n的值代入即可求出值.此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其中将x=m,y=n代入两函数解析式得出关于m与n的关系式是解本题的关键.8.【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得到EF∥BC,EF=BC,DF∥AC,DF=AC,DE∥AB,DE=AB,则可判定△ABC∽△DEF,接着根据位似的定义可判断△ABC与△DEF是位似图形,利用位似性质得到△ABC与△DEF的周长比是2:1,面积比是4:1.本题考查了位似变换:如果两个图形不仅是相似图形,而且对应顶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那么这样的两个图形叫做位似图形,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解:∵AO、BO、CO的中点分别为D、E、F,∴EF∥BC,EF=BC,DF∥AC,DF=AC,DE∥AB,DE=AB,∴△ABC∽△DEF,∴△ABC与△DEF是位似图形,位似中心为点O,∴△ABC与△DEF的周长比是2:1,△ABC与△DEF的面积比是4:1.故选:D.9.【答案】D【解析】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B=90°∴AC==40∵四边形AECF是菱形∴AE=EC,AO=CO,EO=FO,AC⊥EF∴AO=CO=20∵EC2=BE2+BC2,∴AE2=(32-AE)2+576∴AE=25∴EO==15∴EF=2EO=30故选:D.由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可得AE=EC,AO=CO,EO=FO,AC⊥EF,∠B=90°,由勾股定理可求AC,AE,EO的长,即可求EF的长.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运用勾股定理求线段的长度是本题的关键.10.【答案】B【解析】解:由表格得:x=-6时,x2+4x+c=3,x=-5时,x2+4x+c=-4;x=1时,x2+4x+c=-4,x=2时,x2+4x+c=3,可得x2+4x+c=0的解取值范围是-6<x<-5或1<x<2.故选:B.观察已知表格,根据第二行代数式的值的变化确定出方程解的范围即可.此题考查了估算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弄清表格中的数据变化规律是解本题的关键.11.【答案】(3,-6)【解析】解:∵y=x2-6x+3=x2-6x+9-9+3=(x-3)2-6,∴抛物线y=x2-6x+3的顶点坐标是(3,-6).把抛物线解析式的一般式配方为顶点式,再根据顶点式直接写出顶点坐标.此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性质,二次函数y=a(x-h)2+k的顶点坐标为(h,k),对称轴为x=h,此题还考查了配方法求顶点式.12.【答案】25【解析】解:∵笑笑沿坡比为1:的斜坡走了50米,∴设BC=x,则AC=x,故AB=2x,则2x=50m,故BC=25m.故答案为:25.直接利用坡比的定义表示出三角形各边长,进而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坡比的定义,正确掌握坡比的定义是解题关键.13.【答案】7【解析】解:由A点、B点分别在反比例函数y=上和y=上,则设A(m,),B(m,),∴AB=-(-)=,∴S△ABP=AB•m=4,即•m=4,解得k=7.故答案为7.根据函数图象上的点依次用待定系数法设出点A、B的坐标,然后用纵坐标之差表示出AB的长度为,代入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即可.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当中反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14.【答案】4【解析】解:∵小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EFGH的边长为∴EF=∵BF=1∴在Rt△BEF中,由勾股定理得:BE2+1=∴BE=∵在正方形ABCD和小正方形EFGH中∠B=∠C=∠EFG=90°∴∠BEF+∠BFE=90°,∠CFD+∠BFE=90°∴∠BEF=∠CFD∴△BEF∽∠CFD∴=∴=∴CD=4即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故答案为:4.先根据小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求得小正方形的边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得BE,利用“一线三等角”证得∠BEF=∠CFD,进而得△BEF∽∠CFD,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得正方形ABCD的边长即可.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勾股定理在计算中的应用,本题难度中等,属于中档题.15.【答案】解:设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四边形ABOD是平行四边形,且A(0,4),B(-3,0),∴D的坐标为(3,4),∵反比例函数y=经过点D,∴k=3×4=12,则这个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解析】设出反比例解析式,由A,B的坐标,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确定出D的坐标,将D坐标代入确定出k的值,即可求出解析式.此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16.【答案】解:原式=3+×-2+2=3+1=4.【解析】直接利用负指数幂的性质以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二次根式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实数运算,正确化简各数是解题关键.17.【答案】解:∵DE∥BC,∴=,即=,∴AD=,∴BD=AB-AD=6-=.答:BD的长为.【解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到∴=,则利用比例性质可计算出AD,然后计算AB-AD即可.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18.【答案】解:在Rt△ACD中,∵∠C=90°,AC=4,AD=4,∴sin∠ADC===,∴∠ADC=45°,∴∠ADB=180°-45°=135°.【解析】在Rt△ACD中,求出∠ADC的正弦值,求出∠ADC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9.【答案】证明:∵AE∥BF,∴∠ADB=∠CBD,∵BD平分∠ABC交AE于点D,∴∠ABD=∠DBC,∴∠ABD=∠ADB,∴AB=AD,∵AC⊥BD,∴BO=DO,在△ADO和△CBO中,∴△ADO≌△CBO(ASA),∴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AD,∴四边形ABCD是菱形.【解析】直接利用平行线的性质结合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对应角的关系,进而得出△ADO≌△CBO(ASA),进而证明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确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关键.20.【答案】(1)证明:∵抛物线y=ax2+bx-3的对称轴是直线x=1,∴-=1,∴b=-2a,∴2a+b=0;(2)解:把b=-2a代入方程ax2-bx+6=0得:ax2+2ax+6=0,把x=4代入方程ax2+2ax+6=0得:16a+8a+6=0,a=-,则b=.即方程为-x2-x+6=0,解得:x=-6,x=4,即方程的另一个根为-6.【解析】(1)根据抛物线的对称轴得出-=1,再化简即可;(2)把b=-2a代入方程得出ax2+2ax-8=0,再把x=4代入方程ax2+2ax-8=0,求出a的值,再解方程即可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性质和解一元二次方程,能求出b=-2a是解此题的关键21.【答案】(20-2x)(13-2x)【解析】解:(1)∵纸板是长为20cm,宽为13cm的矩形,且纸板四个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xcm的正方形,∴无盖纸盒的长为(20-2x)cm,宽为(13-2x)cm.故答案为:(20-2x);(13-2x).(2)依题意,得:(20-2x)(13-2x)=144,整理,得:2x2-33x+58=0,解得:x1=2,x2=14.5(不合题意,舍去).答:x的值为2.(1)根据矩形纸板的长、宽,结合剪去正方形的边长可得出无盖纸盒的长、宽;(2)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结合无盖长方体纸盒的底面积为144cm2,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较小值即可得出结论.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2.【答案】解:(1)把A(-1,0)代入抛物线y=x2-2x+c,得(-1)2-2×(-1)+c=0.解得c=-3.所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y=x2-2x-3.(2)∵y=x2-2x-3=(x-1)2-4.∴抛物线的顶点坐标M(1,-4).∵A(-1,0),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点B的坐标是(3,0).∴AB=4.∴S△ABM=×4×4=8.∵抛物线的顶点M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M′,∴S四边形AMBM'=2S△ABM=16.【解析】(1)将点A的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得c的值;(2)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为顶点式,且点M的坐标,然后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质求得点B的坐标,结合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和四边形的面积解答.考查了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二次函数的性质以及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解题时,充分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质.23.【答案】解:(1)过C作CO⊥AB于O,则CO为渔船向东航行到C道最短距离,∵在A处测得岛C在北偏东的60°,∴∠CAB=30°,又∵B处测得岛C在北偏东30°,∴∠CBO=60°,∠ABC=120°,∴∠ACB=∠CAB=30°,∴AB=BC=20×0.5=10(海里)(等边对等角);(2)∵CO⊥AB,∠CBO=60°∴BO=BC×cos∠CBO=10×=5(海里),5÷20=0.25(小时),答:如果渔船继续向东航行,需要0.25小时到达距离岛C最近的位置;(3)∵CO⊥AB,∠CBO=60°∴CO=BC×sin∠CBO=10×sin60°=5(海里),∵5>6,∴如果渔船继续向东航行,没有触礁危险.【解析】(1)通过证明∠ACB=∠CAB=30°,即可求出CB的长;(2)过C作CO⊥AB于O,则CO为渔船向东航行到C道最短距离,求出OB的长,即可求出答案;(3)求出CO的长度,再比较即可.本题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的数学问题,可通过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再把条件和问题转化到这个直角三角形中,使问题解决.24.【答案】解:(1)y=(x-8)(100-4x).=-4x2+132x-800.(2)∵y=-4x2+132x-800=-4(x-16.5)2+289,∴当x≤16.5时,y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由题意知,x≤8×(1+50%)=12,∴当x=12时,y的值最大,此时y=(12-8)×(100-4×12)=208,答:该商品每件售价定为12元时,每天销售该商品可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208元.【解析】(1)根据:每件盈利×销售件数=总盈利额;其中,每件盈利=每件售价-每件进价.建立等量关系;(2)根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解决问题.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函数关系式求解.25.【答案】BE=AF【解析】解:(1)如图①,BE=AF,理由是:在Rt△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AD=BC=BD,AD⊥BC,∴△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AD,∵正方形CDEF,∴DE=EF,当点E恰好与点A重合,∴AB=AD=AF,即BE=AF,故答案为:BE=AF;(2)如图②,(1)中线段BE与AF的数量关系还成立:BE=AF;理由是:连接EC,∵四边形CDEF是正方形,∴∠ECF=45°,在Rt△ABC中,AB=AC,∴∠ACB=45°,∴∠ACB=∠ECF,∴∠ACF=∠ACE,∵,,∴,∴△ACF∽△BCE,∴==,∴BE=AF;(3)如图③,(1)中线段BE与AF的数量关系还成立,理由是:连接CE,∵∠ACB=∠ECF=45°,∴∠BCE=∠ACF,同理可得:=,∴△BCE∽△ACF,∴,∴BE=AF.(1)先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AD,再得出AD=AF,即可得出结论;(2)先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和正方形的性质得:,并证明夹角相等即可得出△ACF∽△BCE,进而得出结论;(3)同理证明△ACF∽△BCE,进而得出结论.此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2)(3)的关键是判断出△ACF∽△BC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2014•肥东县模拟)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2,△A′B′C′的两边长分别是1和,如果△ABC与△A′B′C′相似,那么△A′B′C′的第三边长应该是()
A .B
.
C
.
D
.
2.(2014•石城县校级模拟)两相似三角形的最短边分别是5cm和3cm,它们的面积之差为32cm2,那么小三角形的面积为()
A .10cm2B
.
14cm2C
.
16cm2D
.
18cm2
3.(2014•孝感一模)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和8,另一个与它相似的直角三角形边长分别是3、4及x,那么x的值为()
A .B
.
5 C
.
或5 D
.
无数个
4.(2013•成都模拟)(新颖题)△ABC∽△A1B1C1,且相似比为,△A1B1C1∽△A2B2C2,且相似比为,则△ABC与△A2B2C2的相似比为()
A .B
.
C
.
或
D
.
5.(2013秋•蚌埠期中)如图,DE∥BC,S△ADE=S四边形BCED,则AD:AB的值是()
A .B
.
C
.
D
.
6.(2012秋•慈溪市校级期中)如图,Rt△ABC中,∠C=90°,BC=3,AC=4,若△ABC∽△BDC,则CD=()
A .2 B
.
C
.
D
.
7.(2012秋•蓬江区校级期中)如图,已知△ADE∽△ABC,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AED=∠
B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20小题)
8.(2015•上海模拟)已知△ABC与△A1B1C1的相似比为2:3,△A1B1C1与△A2B2C2的相似比为3:5,那么△ABC与△A2B2C2的相似比为.
9.(2015•宝山区一模)两个相似三角形的相似比为2:3,则它们的面积之比为.10.(2015•石河子校级模拟)若△ABC∽△DEF,且相似比,当S△ABC=6cm2时,则S△DEF= cm2.
11.(2015•崇明县一模)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1:4,则它们的周长之比为.
12.(2015•临淄区校级模拟)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M是BC边上的动点,N在CD 上,且,若AB=1,设BM=x,当x=时,以A、B、M为顶点的三角形和以N、C、M为顶点的三角形相似.
13.(2015春•石家庄校级期中)如图,△AED∽△ABC,其中∠1=∠B,则AD:
=:BC=:AB.
14.(2014•长沙县校级模拟)两个三角形相似,其中一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是40°、60°.那么另一个三角形的最大角是度,最小角是度.
15.(2014•渝北区校级模拟)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为1:16,则它们的周长之比为.
16.(2014•普陀区二模)已知△ABC∽△DEF,且相似比为3:4,S△ABC=2cm2,则S△DEF=
cm2.
17.(2014•万州区校级一模)△ABC与△DEF相似且对应中线的比为3:5,则△ABC与△DEF 面积的比为.
18.(2014•奉贤区一模)如果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是2:3,其中小三角形一角的角平分线长是6cm,那么大三角形对应角的角平分线长是cm.
19.(2014•丹阳市一模)已知△ABC中,AB=8,AC=6,点D是线段AC的中点,点E在线段AB上且△ADE∽△ABC,则AE=.
20.(2014•鄂州一模)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D∥BC,∠A=90°,AD=1,BC=6,AB=5,P为AB上一点,若△PAD与△PBC相似,则AP=.
21.(2014秋•雅安期末)若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的比为4:5,且周长之和为45,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分别为.
22.(2014秋•洛阳校级月考)△ABC中,AB=9cm,AC=6cm,D是AC上的一点,且AD=2cm,过点D作直线DE交AB于点E,使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则AE=cm.
23.(2014春•广陵区校级期末)若△ABC∽△A′B′C′,且,则△A′B′C与△ABC的相似比是.
24.(2013秋•定安县期末)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高的比是1:3,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9cm2,则另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为cm2.
25.(2013秋•应城市期末)两个相似三角形一组对应边的长分别为4cm和6cm,它们的面积和为65cm2,则较小三角形的面积是.
26.(2010•普洱)已知△ABC∽△A'B'C',且S△ABC:S△A'B''C'=16:9,若AB=2,则
A'B'=.
27.(2010•广东校级一模)△ABC的三边之比为3:4:5,若△ABC∽△A′B′C′,且△A′B′C′的最短边长为6,则△A′B′C′的周长为.
三.解答题(共3小题)
28.(2014秋•揭西县校级期末)如图,在△ABC中,AB=8cm,BC=16cm,点P从点A开始沿边AB向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B开始沿边BC向点C以4cm/s的速度移动,如果点P、Q分别从点A、B同时出发,经几秒钟△PBQ与△ABC相似?试说明理由.
29.(2013春•武定县校级期末)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为DC上的一点,AE交
BD于O,△AOB∽△EOD,若DE=AB,AB=9,AO=6,求DE和AE的长.
30.(2013春•甘州区校级期末)如图,点C、D在线段AB上,△PCD是等边三角形,且
△ACP∽△PDB.
(1)求∠APB的大小.
(2)说明线段AC、CD、BD之间的数量关系.
2015年06月27日296040196@的初中数学组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A 2.D 3.C 4.A 5.B 6.D 7.D
二.填空题(共20小题)
8.2:5 9.4:9 10.24 11.1:2 12.或13.ACEDAE 14.8040 15.1:4 16.17.9:25 18.9 19.20.或2或3 21.20,25 22.或3 23.24.1或81 25.20cm226.1.5 27.24
三.解答题(共3小题)
28.29.30.。